首页范文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十篇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十篇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2:37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篇1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VR虚拟现实;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8-0153-02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VR虚拟现实方向建设背景

1.1VR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发展背景及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新一代航空装备、空间技术综合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材料、高效节能环保、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2016年1月高盛的全球虚拟现实报告中指出,基于标准预期,到2025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营收将达到800亿美元(其中硬件450亿,软件350亿);乐观预期下,2025年甚至将达到1820亿美元。由此看出,全球VR产业具有强势发展劲头,市场对其预期也是越来越高。

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5.8亿元,尚且属于起步阶段。2016年将迎来VR爆发之年。赛迪顾问预计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将达到68.2亿元,增长率达331.6%;到2020年,市场进入成熟期。

1.2VR虚拟现实技术服务当地经济产业的背景及现状

在江西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通过前期发展来看,南昌市在虚拟现实产业所需的硬件制造产业关联的光学设备、精密仪器制造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15年,南昌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创业创新平台加快发展搭建。2016年6月,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启动。

2对VR虚拟现实相关企业的调研分析

经过连续两个月时间的调研,总调研了VR虚拟现实技术相关企业共20家,其中调研地区分布为江西省4家、北京市4家、上海市3家、广东省3家、江苏省2家、河南省2家、陕西省1家、四川省1家;其中东部地区12家占60%,中西部地区共有8家占40%;其中岗位群情况VR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三维设计研占50%、VR硬件与软件开发占30%,VR市场分析及管理占20%;人才需求排名VR数字三维设计师占35%,VR数字平面图形设计师占30%,交互设计师占15%。

3VR虚拟现实的人才培养模式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是新兴的本科专业,属于我校新申报本科专业,根据调研及论证,结合我校特点,我校提出了针对来自江西省内的主体生源,坚持需求导向,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将学科专业体系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结合江西省特别是南昌地区支柱性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以整车集成关键技术、醇氢动力技术、红外成像技术、LeD推广应用技术、Bim技术、VR技术、eRp财务业务一体化技术、人才测评技术以及景区旅游商品开发技术为重点,每个专业落实“几项技术、几手绝活”,着力培养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特色人才这一目标。

根据学校这一重点发展目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重点发展VR虚拟现实方向,面向虚拟现实行业,掌握互动媒体设计制作方法、VR虚拟现实技术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技能,理论到位、技术技能系统实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互动媒体设计制作方法、VR虚拟现实技术技能这一实践教学路径。

3.2课程体系设置

为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技能,开设了先导基础理论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进阶课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新媒体交互界面技术》;为掌握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这一技术技能,开设先导课程《数字动画基本原理》、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动画素描造型基础》、《数字图形图像处理》;为掌握互动媒体设计制作方法,开设先导基础理论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技术技能模块实践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音视频非线性编辑》、《新媒体交互界面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与开发》、《互动多媒体系统设计》;为掌握VR虚拟现实技术技能,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游戏程序开发基础》、《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商业多媒体制作》模块化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安排模块化既有进阶性,又能各自一体化,使得学生掌握“几项技能,几手绝活”。

面向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采用矩阵式的结构,其特色是以专业课程群为知识结构单元,组织形式层次分明。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分为思想政治课程群、身心健康课程群、理论知识课程群、技术技能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素质拓展课程群几个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课程体系注重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以此实现“理论到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多种类型课程之间,设计了双维方式课程:《数字动画基本原理》、《影视编导基础》、《新媒体交互界面技术》、《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设置典型工作任务课程:《构成基础》、《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数字音视频非线性编辑》、《三维造型与建模》、《数字三维动画技术》、《新媒体交互界面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影视特效与合成》、《商业多媒体制作》。校企联盟课程有《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数字音视频非线性编辑》、《三维造型与建模》、《新媒体交互界面技术》、《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商业多媒体制作》实现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努力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水平方向自左向右是以VR虚拟现实数字内容创建技术、计VR虚拟技术交互与集成为专业方向的循序渐进的课程群模块。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课程之后,过渡到专业方向课程,从而兼顾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实现“技术技能实在”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超良.刍议VR虚拟现实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6).

[2]张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机器人的变电站巡检功能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16).

[3]郭晓红.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微机原理实验教学[J].山西电子技术,2016(4).

[4]2016年《计算机科学》“web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专辑征文[J].计算机科学,2016(8).

[5]王江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械设计问题探讨[J].科技传播,2016(16).

[6]李亚婷,李碧雯,王攀.VR黑洞[J].中国企业家,2016(16).

[7]冯英霖.浅述虚拟现实技术在船舶吊装作业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1).

[8]许红云.VR技术在虚拟旅游的应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6(7).

[9]王芸.打破现实的规则――制造业中的虚拟现实技术[J].上海质量,2016(8).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篇2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培养方案;分析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2-0080-04

一、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数字媒体产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异军突起,带动了数字媒体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普及,社会对数字媒体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专业成为近几年高校增设的热门专业之一。

一个专业的创建与发展,是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中对某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孕育而生的。数字媒体在我国目前主要按照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两类专业招生,或在教育技术学、软件工程等专业中以数字媒体(技术/艺术)方向招生。作者调研了国内26个省市的102所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调查分析了各院校对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发现我国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专业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简单移植与拼凑现象严重,所以研究我国数字媒体专业举办现状,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规范我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

作为一个“专业”,其中“专”指的是“专长”、“专门的学问”,也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其指向学什么的问题;“业”即为“职业”、“业力”,也就是毕业生以后的就业方向,其指向做什么的问题。作者也从“专”和“业”两方面分析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

1、学生应具备知识、能力与素质。

通过对102所院校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调查,其所确定的培养目标中提出的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主要包括:

(1)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专业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工程技术性知识;了解信息产业的发展动态,把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2)能力:具备综合艺术修养和游戏创作能力:系统掌握游戏产品的研发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使用新技术、开发新系统、新产品的能力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辅助媒体创作设计的能力;具有独立的自学和现代媒体的分析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析媒体、独立地进行媒体创作能力。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专利产权意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论文写作能力。

(3)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产品意识和效益意识;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专业方向与就业方向。

(1)专业方向:在作者调查的102所院校中,有31所院校设置了2个及以上专业方向。设置较多的是游戏设计开发、动画设计开发、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软件开发等。(2)就业方向:专业方向某种程度决定着就业方向,通过调研发现,有79所院校(77.5%)明确提出了数字媒体专业就业方向,其主要集中在电视台、报纸杂志、出版社、影视传媒制作公司、动画公司、网络公司、网络游戏公司、互动娱乐公司、电子出版机构,以及各类院校、文化宣传、艺术设计研究等企事业单位。有23所院校(占22.5%)没有明确就业方向,只提到在数媒领域、产业或行业从事相应的工作。

三、数字媒体专业培养规格分析

高等学校的专业培养规格,是指“在培养过程完成后,大学毕业生所能达到的要求和所从事的工作”。它包括德、智、体、美以及心理素质的要求,着重于业务知识与能力的规格。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高教【1998】2号)要求,“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下面也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1、数字媒体专业的知识结构

各院校在确定数字媒体专业知识目标框架时,首先提出了此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如,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其次确定专业基础知识,如,经济管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艺术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等几种,其中艺术取向的专业加重了专业艺术基础知识,艺术与技术类的专业基础知识比例大概为1:1,技术取向的专业加重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艺术与技术类的专业基础知识比例大概为3:7;再次,部分院校确定了专业方向知识,例如影视方向还加重了影视方面的专业知识,具体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各院校为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数字媒体人才,其涉猎了非常广泛的基础知识。

2、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能力结构

通过对102份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各院校对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描述非常宏观,如某院校描述为“基础扎实、专业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人文艺术素养、具备管理素质和领导才能”。多数院校从知识获取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三方面进行描述。但结合所开设的课程可以看出主要培养的是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等,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各院校对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培养时,在强调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特别重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数媒专业学生从业领域非常广,要真正在某一领域站住脚,必须具备厚实的专业基础和扎实的基本能力。

3、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素质结构

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素质目标结构一般从思想道德、文化、专业、身心四方面素质来确定。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数字媒体专业学生来说,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与身心素质是保障,专业素质是基础。关键是专业素质,决定着学生能否适应某一专业方向的从业要求,泛化的专业素质只能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无所适从。

四、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存在的问题

1、脱离学生实际的培养目标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其主要表现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拔高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拔高了对学生技术素养的要求。什么是艺术素养?所谓艺术素养是对艺术和相关文化的认知、体验、思考等素质及其养成。艺术素质的养成需要艺术环境的熏陶,更需要人的非理性思维,作为面向理工招生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过高的艺术素质的培养目标脱离了学生没有艺术基础或艺术基础薄弱的实际。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过高的技术基础的要求以及过高的技术培养目标同样脱离学生的实际,例如,很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招生)通过开设了Java,C++等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我觉得就不太符合学生的实际。

2、“万金油”式的职业定位

数字媒体专业是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社会对数字媒体类人才广泛需求的背景下设立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多数是为数媒领域培养较高的科学素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技艺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虽然数字媒体行业就业领域非常宽广,但并不是要培养数媒领域的全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什么都行意味着什么都不行,有较多院校对数字媒体人才培养职业定位涉及游戏、动画、影视等几乎所有的领域,这种“万金油”式的职业定位,很难培养出一专多能的人才,学生毕业后感觉什么都知道,但是什么都干不了。

3、专业不专的学生能力

通过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能力要求的分析,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描述显得大而全、空洞无物。例如“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动手能力”、“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注重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些放之四海皆准的能力对任何专业都适用。一个专业培养学生的能力除了对所有专业都适用的一般素质和能力外,最关键的是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与能力,这种专业核心素质与能力是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标志,是学生面向具体职业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五、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设计的思考

1、培养目标的设计

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设计应坚持“面向数字媒体行业”与“技术或艺术取向”等两个原则。

数字媒体专业是在数字媒体产业蓬勃发展,对数媒人才的广泛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与信息产业联系紧密的数字媒体行业发展变化非常迅速,一方面表现在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大众对数媒产品消费的心理需求的千变万化。作为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一定要根基于数媒产业,面向数媒行业。学校在对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设计时,一方面要做好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应聘请数媒企业的专家参与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另一方面要坚持校际合作培养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际合作培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媒人才,校企联合可以缩短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例如,北京理工大学与iBm、microsoft、Sap、oracle、水晶石和aCG等企业联合培养数媒人才,江南大学与日本电器通信大学合作开设动漫与游戏设计本科专业就是一些成功的案例。

数字媒体专业是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人才,数媒专业要根据所招学生的类别和知识基础,以及各学校师资、环境条件等确定技术或艺术取向目标定位。一般而言,对于理工招生的数字媒体专业应确定“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培养目标定位,对于艺术类招生的数字媒体专业应确定“艺术为主,技术为辅”的目标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确定具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所需的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等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在数媒行业或领域(根据专业方向相对具体)从事数字媒体的处理、传输、制作、产品开发等工作,兼具技术与艺术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更强调具备较高人文、艺术素质,具有较强创意能力,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能在数字媒体领域中(根据专业方向相对具体),将创意与数字媒体技术良好地结合起来进行设计与创作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规格的设计

人才培养规格一般是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设计的,但从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看,三者绝不是并列的、平行的,素质是属概念、大概念或上位概念,知识与能力是素质中的具体内容,严格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来规定是不准确的。根据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在培养规格中应强调培养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类素质。

基本素质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对任何专业都具备的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人文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等。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16-0000-01

目前的新型数字媒体主要是较宽的信息接收路径为主,同时辅以艺术元素,新型的媒体技术是艺术和技术的交叉学科,这种新的艺术领域不仅能够使得人们能够在传统意义上理解什么是生活中的没,还能够通过新型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使得具有良好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知识技能的人才能够真正进入艺术领域,而学习艺术的学生能够通过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对艺术进行重新的定位和阐释。新型的数字媒体艺术实现了艺术和技术的统一,为我国提供了能够使用新兴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全方位综合能力较强的设计型人才。而不论以何种载体体现的艺术都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不能够完全等同于功利性的商品。现代化的数字化技术是当代艺术主要发展的载体,而艺术本身的美感才是艺术发展的核心,新型数字媒体实现了人脑和电脑的有机整合。艺术通过更加新颖的方式使得自身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科学同样也需要通过艺术的价值来实现自身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依赖于艺术的广阔思维来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当今的信息社会需要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使得当今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数字媒体的发展、应用发展方向和影响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

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和电子信息化成为了当前艺术时展的标志。自此引领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发展阶段。数字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从传播途径上对艺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人们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角度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艺术创作自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媒体也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信息载体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数字媒体艺术和以往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非常大的差别,首先从载体上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品创造者不再通过简单的手绘和其他实际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而是通过以电脑为工具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的艺术创作,整个传播过程也由原来的口耳相传转变成为具有时效性的网络传播,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进行艺术品的宣传。数字媒体不但成为了新时代艺术发展的宠儿,同样成为了未来艺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数字媒体的性质来区分,新型的数字媒体艺术主要分为四大类:传统的数字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是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早起产物;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的艺术创作,这种创作是一般的文字图像,只是作为一般的信息载体出现的,并不具有美学角度来讲的美感;网络媒体艺术作品就具有了一定的可观赏性,比如类型动画产品就是比较简单的网络媒体艺术作品;目前的主流也就是宽带交换式多媒体艺术作品是当今艺术品,这也是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如可以进行全方位互动的网络视频游戏等。这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都是人类通过结合科学技术和艺术创作灵感的产物,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文化输出的核心发展方向。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发展方向

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需要依靠新媒体的发展技术,需要将艺术本身的内容和技术水平进行有力的整合,以新型的数字化形式吸引受众,将人们从单一的被动接受到艺术品鉴赏的双向互动。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在文化产品输出上,艺术品将和数字化技术进行更加良好的融合,从数字图书到多媒体互动性报纸再到可以进行双向交流的网络视频游戏等等;在传播渠道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将借助新的媒体技术进行再传播,同时在文化企业管理层面上也将出现更加深层次的改变,创新性技术将和媒体和艺术进行进一步融合以实现数字媒体的多元化经营。

(三)数字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表现在:丰富了创作形态,扩展了内容表现空间,提高了创作效率

二、数字媒体的发展性

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数字媒体发展将会具有更多的层面,同时更加国际化。在充分结合本土化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求的发展,同时结合各种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和各种新型的载体,从而设计出更加有吸引力的艺术创意产品。专业方向主要面向CG行业。大家通常能够联想到的是类型动画、影视、视频类游戏创作和广告设计这几个主要方向。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成熟数字化媒体市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数字化媒体只是出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但是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广大的消费市场,以此推出具有本土化和雄厚文化底蕴的新型数字化媒体艺术品。

三、结束语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作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艺术品本身还是具有非常强的主导地位的,艺术品的艺术性始终无法被市场上的商业性所代替,每个艺术品属性都是艺术品本身的固有属性。对于数字信息化媒体这种新型的载体来讲,媒体艺术的创造工作不仅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挑战,新型的媒体艺术创作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参与平台,艺术自此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杨白春学,而是跟日常使用的语言和其他载体一样成为了一种可以进行交流的新型文化传播方式。使用新型的数字化设备可以拍摄一张照片、录制一首歌曲或者转换一段视频,通过不断更新换代的新型技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这就使得艺术创作更加贴近群众,极大地增强了艺术品创作的社会性。与其说新型的媒体技术为未来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不如说它为大众打开了一个可以参与艺术创作的窗口,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进行对历史的探寻和对未来的畅想,这将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助力。只有当艺术产品真正来源于生活和人民群众,才能使得艺术产品获得更多的受众,促进我国的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严晨.数字媒体出版物的价值取向思考[a].中国编辑研究(2009),2010.

[2]蔡兴泉,张俊,李晋宏.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讨[a].第一届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规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0.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篇4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教学

1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硬件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近20年来,图像、声音、视频等传统媒体对象纷纷进入数字化时代,而与流通这些媒体对象紧密相关的媒体行业也迎来了迅速膨胀、产值剧增的春天,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带来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各种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至2009年,经教育部审批开设数字媒体方向专业的高等院校及二级学院就有100多家,分属工学、文学、理学三大不同学科体系。以理工为背景的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交叉复杂,因此,面向理工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体系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成为近几年教育专家与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若干年的探索与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义和课程体系初建端倪,浙江大学数字媒体技术(Digitalmediatechnology)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制作的基本训练,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华中师范大学的易凌云提出,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应由三个模块组成: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方向核心课程模块[1]。该专业教育研究相关文献全部面

向数字媒体专业整个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艺术类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2-3],另一类强调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试图在其中找出平衡点或多样化发展途径[4-5]。没有发现把计算机技术放在首要位置的数字媒体专业相关文献。

基础课程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无趣的反作用。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结合了艺术与信息技术两个学科的特点来看,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横跨文、理两大领域,到底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各方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基础课程建设的角度讨论面向理工科数字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验体系、考核方法,建立以媒体对象为中心的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进入面向计算机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

2基础课程框架

我国数字媒体概念的提出来源于国家“863”计划,“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6]”。而这个数字化的内容其实就是指由计算机表达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及其编码等媒体对象。数字媒体技术可解释为获取、记录、处理、传播这些对象的技术,以及与这些媒体对象相关的各种软件平台架构及硬件产品设计。

根据以上对专业的定义和理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对媒体对象的认识、媒体相关软件的熟悉、媒体相关硬件的了解、媒体相关技术的学习。在这四个方面中,对媒体对象的认识是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俗话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深刻理解事物本身,才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表象。因此,我们的基础课程必须围绕认识媒体对象来展开。通过开设不同的基础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来认识媒体对象,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如图1所示,首先,数字媒体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因此本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也应成为数字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非常成熟,教学内容以偏软件类的基础知识为重,如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等。另一方面,现代计算机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对现代计算机的了解其实也包含了对媒体相关硬件知识的掌握。

之后,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围绕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认识媒体对象,以媒体对象为学习中心,进而扩展到如何获取、处理、使用、存储媒体对象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数字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艺术的有机结合的理论,我们必须从艺术角度和信息数字化角度来认识媒体,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可以综合形象地反映传统媒体艺术的特征与理论;而对各种媒体工具软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数字化后,每一种媒体在计算机中的特点与操纵方式。作为这两门课的前续课程,数字媒体导论将为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层次要求、历史发展、未来展望描绘蓝图,如同任何一个专业的导论课程一样,它将带领新生领略该专业的美好全貌,让学生对媒体对象及今后要学习的相关技术产生一个总体认识;而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双重身份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研究使用媒体相关技术打下编程的基础,同时,程序语言的逻辑性也可使学生对媒体对象有更深一步的逻辑化认识,如离散、循环等。

在基础课程结束后,专业方向课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媒体技术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几乎所有媒体对象都有专属的方向与课程,如图像媒体对应数字图像处理、图形媒体对应计算机图形学;另一方面是对编程能力的不断加强和现代软件技术的学习,可以开设如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软件方向的课程。可见,本文提出的这些基础课程都是专业方向课必需的先修课程。

3以了解媒体对象为中心的课程建设

1)数字媒体导论。

数字媒体导论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从理论上讲述各种数字媒体对象的特点,从历史角度介绍数字媒体的发展,引入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软硬件技术纵览,从宏观上给学生们带来本专业的知识总括、结构分析,犹如打开一幅广阔的画卷,轻轻勾勒出山水边界。因此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由于数字媒体正属于高速发展时期,而与之相关联的三大产业――通讯、娱乐、传媒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可展示度极高,会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教学。笔者曾在毕业班的媒体技术第一节课展示了一个界面友好、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毕业纪念册,下课立刻被一群学生围住,他们希望在毕业时也为班级留下这么一个美好回忆。对于这个充满着声色光电的专业来说,媒体本身的魅力无非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比起老师的循循善诱、高调理论,多媒体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为之付出努力。

2)媒体艺术概论。

文献[7]指出,艺术素养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在计算机创作手法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教育回归传统艺术理论的呼声日益响亮,因为数字媒体带来的只是工具的变化,其艺术中心却依然稳固。对于侧重于数字媒体技术的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并不是凌驾于其他素养之上的重点,况且艺术素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就。但是媒体艺术概论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它需要浓缩艺术专业有关各种媒体艺术的基础,如色彩、构图、动画组成等。学习这些,有助于学生从一个形象的角度去认识媒体对象,了解艺术创作人员对媒体技术的渴求,理解各种媒体软件的交互方式。比如颜色在数字化过程中可以表现成多种形式――RGB形式、HSi形式等,这些都来源于色彩的艺术理论,而配色理论同样有助于学生研究高级的媒体技术,如可视化技术。或多或少地了解艺术理论,才可能“创作”数字媒体作品。媒体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如同在画卷上蒙上了特殊的材料,为以后的泼墨挥毫埋下别致花纹的伏笔。在作者设想的课程体系中,媒体艺术概论将是基础课中唯一一门涉及到艺术专业的课程。

3)媒体工具软件。

数字媒体工具软件的了解和掌握是创作数字媒体作品的必要条件。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创作软件和修饰软件也越来越多。数字媒体工具软件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软件,而是通过几种媒体典型软件,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中该媒体的操作与处理方式。形象的操作会加深学生对媒体对象的理解,成功的作品会激励学生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交互方式和过程会为学生设计媒体软件提供灵感。媒体工具软件课程在我们的画卷上清晰地分割出了绘图区域,让媒体技术的学习有了模板、参照物。图像媒体的photoshop软件、音视频媒体的premiere软件、动画媒体的Flash、三维图形媒体的3DSmaX软件等,都是使用很广泛的典型软件产品,也都是使学生领会这些媒体对象的最佳平台。我们的专业目标,并不是培养一个艺术性的创作人才,而是一个知识面广、熟悉媒体特性、能够与艺术家沟通,使用计算机语言操纵媒体对象的复合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的授课重点是根据媒体对象特点理解软件操作行为,通过软件操作行为重新审视媒体对象特点。从这一课程开始,多种媒体对象出现了明显差异,可能会有学生因为个人爱好而特别进入到对某一种对象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4)程序设计基础。

最后,数字媒体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方法,进而学会使用计算机语言操控媒体对象,是本专业的根本目标。在已有线条勾勒和区域划分的广阔画卷上,程序语言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中锋、偏锋、藏锋、露锋等技法来绘制精彩图案。由于媒体处理程序必须涉及复杂输入输出操作,一般需要学习操作系统提供的GUi元素或其他媒体驱动。因此与计算机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第一门语言课不同,除了教授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基本原理以外,本专业教学还需要加入一些如何在某操作系统(如windows中)中对媒体对象进行简单操控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从逻辑上进一步认识媒体对象,也为以后类似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方向课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根本上说,计算机程序从最初仅能对数字的处理,逐渐转变为面向多种数字媒体信息的处理,进化到面向对象理论,都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而程序设计的理念和逻辑思维方式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在传授程序语法、结构的事例别使用媒体对象作为实例,比如在讲解二维数组的时候将图像媒体作为操作对象,介绍结构的时候用色彩作为示例。

根据以上对基础课程的分析,本文设想了如表1所示的数字媒体方向的基础课程学时与主题内容。计算机软件类的其他基础课程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致,本文不作深入探讨。

4以操纵媒体对象为目标的实验环节

各类院校数字媒体专业虽然办学特色不一,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数字媒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实验[8]。在基础课程中,学生多方位认识了各种媒体对象后,需要通过实验加深印象和增进理解。实验的开设必须围绕清晰认识媒体,熟练操纵媒体对象的目标进行设计。针对每门课程的特点,基于综合运用的思想,本文设想了验证性个体实验和创造性综合实验两大主要实践方式。

1)验证性个体实验。

对媒体对象的认识主要依靠验证性实验。比如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进行实验。分别在windows的画图板和word中画两个实心圆,放大同样倍数后,观察边缘处的变化,图形和图像的放大失真区别就显而易见了,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两者的存储和绘制方式决定了它们的这个重要区别。

图2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实验

在进入专业的初期,建议教师用形象的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中难以说明的概念和定义。虽然都只是简单的范例,但将会对整个专业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完成图形、图像区别实验后,在专业课上再进行图形、图像文件格式以及绘制技术的介绍,就不会那么晦涩难懂了。

另一方面,媒体相关编辑创作软件的学习也主要靠操作实验。很多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人员并不重视已经出现的所研究媒体的相关软件,这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媒体并没有什么好处。在学习专业初期,训练学生使用已有软件操纵媒体对象,了解世界上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并跟踪,同样会对专业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使用成熟软件,对这些媒体对象进行表面上的操纵,也可以启发学生逆向思维这些操纵使用了什么技术、计算机如何实现等问题。

验证性实验还表现在大量的程序设计训练上。因为数字媒体的复杂与庞大,相关程序可能比其他计算机程序难度都要大,所以更需加强对程序设计的实验建设,锻炼学生写程序的能力。有关程序设计的相关实验教学已经探讨了很多年,一样适用于本专业。在学生习惯编程处理传统程序设计媒体对象――数字与文字以后,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对其他媒体的编程训练,比如图像的显示、声音的播放,这一点突破可能会吸引刚进入专业的学生的目光,奠定良好的开端。

2)创造性综合实验。

一般来说,现在高校教育鼓励在实验环节中增加创造性实验的部分,认为脱离了课本上的示例、根据题目设计作品或者编制程序为创造性实验。本文将创造性实验的范畴扩大,认为必须是在验证性个体实验的基础上,综合若干个实验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完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媒体作品,才算是创造性实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若干验证性实验的创作结果作为最后创造性实验的使用数据。比如可以在媒体软件实验中处理最后的创造性综合实验――多媒体同学录的素材;又比如可以在图像显示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图像软件的操作练习编制程序,模仿其中的某些简单操作,作为创造性综合实验。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中,创造性实验应该是一条绳索,把原本都是从各个角度理解、学习媒体对象的课程再次统一到一条线路上来,使学生分散学习,统一理解。如图3所示,这种具有分散、统一关系的课程实验设计为更深层次地学习各种媒体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3课程实验的分散与统一关系

5以运用媒体对象为检测的考核方式

文献[9]建议使用多维考核方式,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材料能力等重要职业能力进行考核。为了检验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和实验环节中对媒体对象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必须考核学生在各种情况下运用媒体对象、设计方案并实施的能力。在实验环节中,学生运用媒体的能力得以展现,所以实验成绩应该成为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和课程结束时,也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媒体对象,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营造环境,考察学生运用媒体对象表达思想的能力是完全可行的。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如自我学习、收集资料等,最终都可以通过媒体展现(最简单的如ppt),并在课堂中互相交流。教师也可在课程开始前提出一个有关媒体运用的大作业,如设计某种汽车的数字媒体宣传节目(媒体软件)、一份个人简历的包装方案(媒体导论)、一个媒体数据的管理软件(程序设计)等,建议学生开展团队合

作,最后团队提交设计方案和作品,评价体系由教师评分、自我评分与团队间评分构成。在学习初期,由于学习的内容比较少,这种大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表现内容和方式都不会很丰富。但在四年的专业学习后,作为毕业设计重新规划设计完成这样的大作业,四年所学就显而易见了。

6结语

在各大高校都纷纷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今天,跟该方向有一些联系的学科都开始了新专业规划。但其实数字媒体专业的开设时间并不长,专业设置和规划也无规范,特别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更无从参考。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学院并没有启动该专业,只是以专业方向模块方式探索该方向课程体系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对一个专业最重要的奠基石――专业基础课程建设进行了讨论,分别从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方法,实验环节建设,考核体系设置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以媒体对象为课程中心的教学思想,希望对理工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为该专业的教学研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易凌云.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08:1-2.

[2]杨浩生,侯彦华.数字媒体专业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9(4):35-37.

[3]田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3):144-145.

[4]陈云红.跨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75-78.

[5]尹义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4):87-90.

[6]刘清堂,王忠华,陈迪.数字媒体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7]乔立恭,李晶.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中美学素养地位、作用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8):80-84.

[8]卢锋,王苏平.数字媒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09(9):32-33.

[9]蔡利梅.多维考核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2009,22(4):23-24.

DiscussiononFoundationCoursesofDigitalmultimediamajorFacedtoengineeringorScienceCollege

LiLin,LUQiang,LiUXiao-ping

(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institute,SchoolofComputer&information,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篇5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展示设计;应用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展示设计也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发展为了一个新兴空间。展示设计不仅仅只是一门单纯的学科,它包含多个领域,包含的范围也很广。数字媒体技术虽然是一个新兴行业,但是通过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展示设计的传播功能。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一方面锻炼了我们的创作思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立足于传统的展示设计,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得数字化变为了现实,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可以被人们实际应用。数字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相辅相成,一方面,展示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使用,从而使其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也借助展示设计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生活中。展示设计依靠新媒体艺术的应用增添了生命力与活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字媒体的进步,最明显的体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利用设计工具完成一系列的展示设计的指标。展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高科技技术在数字媒体中的运用。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当前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数字媒体技术也不例外,在其发展中出现了如下问题:

1.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不少的艺术家为了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还没有完全掌握新技术的情况下就急不可耐的使用了这些新技术。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确实为他们带来了短暂的经济效益,但是他们只重视技术发展,却忽略艺术发展,从长远来看,不会对这些艺术家有什么好处,反而使自己受被动的经济利益驱使。

2.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数字媒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艺术家对艺术的感知能力逐渐退化,即使创作出来作品,其内容也空洞乏味,失去了原有的创作味道。数字媒体失去原有意义的大部分原因在于艺术家自身知识的陈旧、更新不及时,越来越依赖数字媒体,再加上各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创作出来的作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数字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家的创作,即使艺术家的知识储备量再丰富,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也难以挣脱条条框框。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一方面没有办法完全掌握新技术,另一方面,也无法彻底抛弃传统的创作模式,从而迷失了方向。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高新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媒体技术的设计,现代媒体技术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给予观众最直观的冲击,从而表达主题的理念。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当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今时代,多媒体技术随处可见,但是将多媒体技术与展示设计相结合的创新,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极具直观性的视频再配上适合的音乐,就会将效果带向一个新的高度,更加的吸引人们。数字媒体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视觉感受,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展示设计相结合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数字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的关系。数字媒体艺术不仅促使展示设计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传播上也推进了展示设计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已经到达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它打破了以实物为载体的传统方法,实现了动态与虚拟化的结合。成像艺术的虚拟化,设计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使数字媒体在现代展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必然会推进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它扩大了计算机的使用范围,使计算机在更多的领域被使用,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交往以及通讯方式。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使身处在沙漠的人们感受到海浪的拍打声,海鸥的鸣叫声,可以把一切的事物浮现在人们面前。这些技术的复杂程度并不高,只是运用了电脑的合成技术,但是在展示过程中采用了新技术,才有了这样的效果。所有的展示不可能完美无缺,但是利用创造性的手法给观众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也是必须承认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艺术都需要不断地创新,仅靠技术与硬件设备是远远不够的,数字媒体技术也不例外,要想更好地发展,不仅要牢牢掌握数字媒体技术,还要掌握展示设计技术,将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更好的被运用、发展。

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新的制作技术与传播方式通过现代高新技术的运用不断出现在大众的生活中。这些设计方式扩大了设计者的设计空间,使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新技术,对崭新的技术社会也充满了向往。设计者不能只注重技术的发展,而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石雄,李卓染.解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3,10:115-116

[2]张茜.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4,28:245-246

[3]肖厚婷.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2:110

[4]邓铱洋.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美与时代(上),2016,09:89-90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篇6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艺术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19-0000-02

theDevelopmentofDigitalmediaarts

LiaoXueqing

(FujianQuanzhounormalUniversity,SoftwareCollege,Quanzhou362000,China)

abstract:thehistoryofhumanartandtechnologyisanevolutionofthemedia.Digitalmediaartsinthefinalanalysisisart,artisticvalue,unlikethecompletelyutilitariangoods."GuanZhaowhothecoredigitaltechnology,digitalmediaartdependsonthematurityofthefirstman-machinesymbiosis,inotherwordsisthelifeofthehumanbrainandcomputersofintegration."Butalsofortheartsinthedigitalmediaindustrypeople,therearecertainspecificrequirements,musthavegoodartisticaccomplishment.

Keywords:Digitalmediaarts;art

一、前言

以现在的角度看,人类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体与科技的演变史。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技术与各种艺术形态结缘的产物,它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平台的艺术创作,即直接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实现艺术理念的表达与描述;二是基于各种传统艺术平台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即将数字媒体技术导入传统艺术创作,使传统艺术脱胎为新媒体艺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归根结底属于艺术,具有艺术价值,不同于完全功利性的商品。“观照数字技术的人本内核,数字媒体艺术的成熟首先有赖于人机共生―人脑和电脑的生命性整合。”在大学的教科书中,明确指出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而且对于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人,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化修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发明进入和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媒体艺术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最早的试验和应用,致力于发现那些没有被实施过的操作,不断挖掘新的可能性。电话、广播、传真、电视等远程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艺术家们对互动方式的探索日益成熟,而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直接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巨变,网络实现了现实社会前所未有的平等度和自由度,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信息者的地位。人类社会形态的这种改变,必然会使得最适应它的媒体艺术这种形式获得最迅速的发展,产生了互动媒体。

二、那么,中国数字媒体艺术到底要不要产业化

面对国外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巨大市场效应,尤其是被北美、日韩立足数字技术抢占文化版图的形势所迫,中国数字媒体艺术必须要迅速崛起。所以,中国现阶段还是要以产业化的方式来促进数字媒体艺术的大规模发展。但产业化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使中国的数字媒体艺术沦为“金钱的奴隶”、“文化的沙漠”;不能忘记其艺术价值,让数字媒体艺术不仅为了利益的竞争而劳作,还要为了精神的自由表现而创造。现阶段提倡的“产业价值链”不仅包括产品的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因为数字媒体艺术本质上是“追求人性自由”的艺术产品。

当前政府提出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化”与其艺术价值是相互冲突的。对于尚未成型的数字媒体艺术而言,如果一刀切地将之纳人产业领域,它不仅背离了数字技术的精神内核,而且可能只是作为其他艺术进人产业领域的工具,而难以获得独立的精神品格和审美意义。“数字技术的核心就是人的本性,我们的梦想―人的价值。”视觉艺术的发展空间就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交叉,人们以不同的视野来体验生活情感,透视科学、自然和人生。

三、数字媒体概述

数字媒体是以数字方式存在和以数字方式传播的媒体。数字媒体当前的表现形式包括:数字报刊、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运用数字技术,以屏幕为表现载体的媒体。较之传统的大众媒体,数字媒体传播具有数字化和双向传播的特征。数字媒体不仅成为当下媒体的主流模式,而且为艺术的现代性做出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多种图式混杂的艺术存在态势。

数字媒体可以分为五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也可以按照数字媒体的传播形式,将其分为网络型数字媒体和封装型数字媒体,网络型数字媒体一般是指internet互联网,封装型数字媒体包括软磁盘和光盘:CD系列和DVD系列。

四、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数字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数字媒体作品是通过硬件和软件及用户的参与这三项来共同实现的。但如何赋予数字媒体以生命力,提高艺术创作的人文内涵,摆脱纯数字技术炫耀,是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别值得关注的。从数字媒体艺术角度来看,它仅是计算机深入到各种应用领域的表现手法。数字媒体艺术需通过相当的“包装”来表现,而艺术的表现就是数字媒体的一种包装。艺术的表现决定了作品的视觉品味,艺术的合理渲染有效地强化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力,同样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艺术家赋予它各自艺术特性,它就会成为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篇7

关键词:数字多媒体;艺术设计;影响探究

1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概述:数字媒体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声光电技术,来对色彩、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图形等进行综合抽离,这样就可以用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技术来替代原来的抽象信息;它既包括一系列的现代先进硬件,比如计算机、网络、激光、投影等等,又包括很多的软件技术。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先导,它的依据是大众传播理论,现代设计艺术起到指导的作用,目前,在文化、艺术、商业等各个领域都开始应用数字信息传播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的特征:具体来讲,数字媒体技术包括这些特征,一是高效性,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除了有较好的即时传播功能之外,还可以无限复制,那么目前的群体复制拓展就替代了以往的传统个体制作。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已经逐渐被数字制作所取代,这样生活中的劳动重复性就得到了大大的减少,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二是交互性,随着数字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享受到的信息更加的丰富和多元,人们还可以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进行自由的交流,信息可以被人们实时的获取到,这样信息可以多向和可逆的传播。三是虚拟性,数字媒体技术的模拟手段十分的强大,人们在将思想意图表达出来时,可以变得更加的方便和精确,人们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利用各种强大的功能。

2数字媒体技术对设计艺术语言的影响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下,现代设计艺术的语言和表达方法得到了创新,现代设计艺术作品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的影响下,有了全新的风格,并且在物体的制造方式以及图像处理等方面,也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设计传播也有了全新的数字领域,这样设计艺术表现力就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更加富于感染性。

具体来讲,数字媒体技术对于设计艺术语言的影响,呈现出了这些方面的新艺术特点,一是平衡感,平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静态画面构图的平衡,依据视觉力学相关的原理来严格的分布画面中的图形、文字元素等,让人们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平衡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对称和均衡;第二个方面是运动中的平衡,指的是某一个静帧画面在运动过程中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但是这些元素处于运动的状态,因此,运动形成的视觉力场,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视觉体验的,又可以实现整个运动过程的平衡。二是虚实感,不仅静态画面的前后空间表现可以体现出设计艺术语言的虚实感,动态影像的景别变化也体现出了虚实感。在艺术设计之中创造一种虚实感,不仅可以对意境进行强调,让其更加的动感,还可以将画面的主体给突出来,画面的空间感也可以变得更强。三是节奏感,通过有机组合画面元素,可以形成静态设计作品的节奏,视觉上的节奏美主要是通过大小的变化、前后的变化以及虚实的变化实现的;依据时间的递增可以实现动作作品的节奏,它主要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声音的韵律和声调节奏、叙事节奏等等,叙事节奏是利用镜头的剪辑所形成的。

3数字媒体技术对现代设计艺术传播媒介的影响

数字媒体技术的传播媒介的特点主要有:直接、多维、动态,并且有着较快的传播速度,受到时空的限制也较少。相较于传统的图形图像来讲,这种媒介中的影像更加的精确,并且可以无限复制。现代设计艺术传播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像,具体来讲,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一是促进了非物质化媒介形式的产生。相较于目前的媒介形式,我们提出了非物质化媒介这个概念,它指的是媒介中的设计元素并不是具体的可触摸的物质形态,而是依附于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存在,比如游戏中的画面设计等等。与传统设计相比,以媒体界面为主的设计内容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实体材料并不是设计的主体,设计的主体是一种新形式,它凌驾于具体物质之上。二是媒介的互动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由互动媒介替代了原来单一的展示媒介,人机对话得以实现,信息传递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并且是互动的、可交流的。设计艺术的创作者以及他们的受众,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比如图像、声音、文字以及动画等等,时空也不会限制到这种交流,双向互动交流也可以实现,互动媒介还可以有效的交流和共享信息。三是对传统单一的媒介内容进行了整合。传统的设计艺术媒介通常都是单一的形式,有着十分单一的表现内容,而数字媒体技术则可以有效的整合各个媒体,设计艺术也不再拘泥于媒体形式,各个媒体形式的特点都可以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将设计者的思想以及内容给全面系统的展示出来。

4数字媒体技术对现代艺术思维空间的影响

数字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人的视觉、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和认知方式,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让人工思维和数据处理为基本形态的多媒体影像文化替代了以往的传统媒介的文化形态;数字媒体技术既可以将客观现实再现出来,又可以对现实进行虚拟,可以拓宽设计者的思维,设计方法也更加的有效,设计表现也更加的独到,修正方法也可以更加的便捷,储存以及沟通交流也变得更加的方便。数字媒体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影响到了设计艺术,它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设计师的思维空间,提高了设计师的创造能力,它让设计师的设计变得更加的自由,也可以将全新的艺术效果体现于设计作品之中,这样设计作品的感染力就可以得到显著的增强。

5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将会越来越快,那么它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也必将得到创新。可以说,数字多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有机的结合了技术和艺术,它让现代艺术创作的表达方式、艺术语言以及风格等都得到了拓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多媒体技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刘小一.基于数字多媒体时代分析艺术设计的教学[J].考试教研版,2012,2(14):123125.

[2]王贺.数字媒体技术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2,2(8):8789.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篇8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信息处理设备,通过各种软件,硬件创作平台,对艺术创作理念进行描述和实现,最终完成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追溯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根据数控机床的原理,将用绘画笔代替数控机床上的刀具这一设想变成现实,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平板绘图机,从此便打开了由计算机辅助绘图仪代替人工绘图的历史大门。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艺术形式更为普遍且为大众所接受的新的发展形态。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进行各种创作的,例如已经相当成熟的数字绘画艺术、数字影像、3D动画、数字音乐等艺术,都是依托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众所周知,大多数依托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领域本质上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数字媒体艺术也不例外。用专业一点的术语来讲,数字媒体艺术采用了区别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段——数字化,并且将这种创作依托互联网技术,使得艺术接受者或者说欣赏者通过网络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艺术世界,这一全新的艺术世界本质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化世界。了解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不难归纳出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些基本特点。1.1数字媒体艺术依附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这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数字性”。不管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基础还是作品的创作质量,都高度依附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换句话说,数字技术的发展程度基本上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程度。数字媒体艺术已经不再像传统艺术那样,完全依赖于艺术家本身的艺术创意和艺术家将自己的创意通过自身动手物化成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力。一句话概两者的差异性就是传统艺术更多的是“人的艺术”,而数字媒体艺术更多的是“技术的艺术”。1.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的可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基于数字技术存在,然后依托互联网呈现给这一艺术的欣赏者,这一点与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一样。除了这个特点外,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传统创作艺术不具有的特点,那就是交互性。传统的艺术创作具有很明显的单向性特点,即艺术家们创作,创作的结果呈现给作品的欣赏群体。数字媒体艺术则使得依托数字化技术创作出的产品往往能够和欣赏群体产生交互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有过点击、打开网页的经历(网页设计和开发是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你每进行一步点击鼠标的操作,界面都会产生相应的响应,如点击打开一个视频的播放键,那么该界面就会响应你的这一操作即播放视频。这种交互性大大提高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欣赏者的参与积极性。1.3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虚拟性的特点。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很好理解。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离不开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尤其是在现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另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呈现过程是通过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呈现给大众的。

2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阶段

2.1计算机自动绘图成为可能。在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时提到过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仪代替人工绘图的世界上第一台自动绘图机,这一历史性的发明是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源。它实现了由人创作到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自动创作。这一发展阶段中另外一个具有突破性发展的要数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伊凡•苏泽兰提出的使用键盘等输入设备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一系列绘图等操作,最终在计算机屏幕上输出所绘作品的绘图模型。特别是最终这一理论模型称为世纪可操作的技术之后,为后来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这一阶段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自动绘图,但是这一阶段创作的图形仍然是以二维为主,并且还未使这一项技术可以成为艺术家们通用的创作手段,就更别说在大众中发展开来,当时能够操作这一技术进行基本绘图的只能是那些技术研发人员。2.2发展与应用均走向成熟。虽然说在第一阶段的初步探索中,使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的人员中大部分还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且作品还是以平面几何图形为主。但是第一阶段的初步探索为后期数字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相当大的贡献,因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模型已经成型而且有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后来个人计算机面世,这就为数字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性支持。有了这个技术支持,制约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就是它的“艺术性”还不够成熟。随着大量研发人员投入到新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系统的研制中去,成果以突破了之前的二维创作限制进入到全新的三维创作时期最为突出。三维创作的大门被打开之后,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除了大批的商业性图形图像设计和排版软件面世,数字媒体艺术也进一步影响到传统的美术绘画领域,促进了计算机三维动画迅猛兴起。随着计算机动画的不断向前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还渗入到影视制作领域,尤其对影视特效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阶段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已经非常成熟,这就为数字媒体艺术在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3网络时代的发展。对互联网的认识首先要意识到互联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一个虚拟的世界。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正是因为它借助了互联网的这个平台并且依托高超的数字化技术进行创作,让数字媒体艺术在现如今这个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世界大放光彩。互联网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更加趋向于大众化。随着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在互联网上得到普遍应用,而且随着具有更强交互特点的网络技术的出现以及现如今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都使得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大众化普及提供了条件。以上是从纵向的角度分别介绍了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有了这三个阶段的了解,就可以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进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此外,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让大家对数字媒体艺术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在这样一个依托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包括日常几乎每个人都要用到的网页信息浏览、各种游戏的娱乐、网络动画的欣赏等都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体现。此外,数字媒体艺术还在数字绘画、数字印刷、数字影视制作、影视特效、虚拟现实艺术、数字音乐、新媒体与数字装置艺术等方面均有卓著成就。

3数字媒体艺术的五大技术支持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应该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作为数字媒体艺术本身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数字化”,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实现数字化创作手段的五大技术支持:文字的数字化、数字图形图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网络与通信。3.1文字的数字化。文字是人与计算机交互过程中最基本的信息,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存储文字信息,目前采用的技术是对文字进行编码。最早的编码表示美国的《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简称aSCLL。常用的汉字编码采用GBK码,共收录了21886个字符其中汉字21003个。后面又出现了Unicode统一编码,从理论上讲Unicode编码能够覆盖几乎任何语言的编码表。解决了文字的在计算机与人交互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存储与转换的问题,就要考虑如何采取合适的方式将文字信息输入。最早的文字输入方法是键盘输入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文字的输入方式也得到了丰富的发展。例如智能手机中的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3.2数字图形图像。数字图形图像是指由图像输入设备如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并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可以是绘图、照片等。除了数字存储的特点外,数字图形图像的另外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图形图像的色彩,色彩不仅要求强调色彩的亮度、色调、饱和度等基本属性还要注意不同的色彩空间。3.3数字音频。数字音频是相对于传统的模拟音频而言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了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数字音频是一个表示声音强弱的数字序列,通过计算机及相应的数字音频设备以二进制数字组合的方式记录和编辑声音,实现音频信号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最终以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中。当需要这些音频信号时,计算机还可以将存储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来的模拟信号然后输出用户所需要的音频。3.4数字视频。同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之间需要转换实现,数字视频也是需要将传统的模拟视频通过一定技术实现转换为数字视频。设计原理同数字音频与模拟音频之间的转换一致。3.5网络与通信。网络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更加注重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在上文已有介绍)。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交互性”要很大程度上以来网络的这种“技术交互性”。最早的移动通信是依赖无线电的发明,如今已经发展到现在的4G时代。

4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数字时代新兴的媒体形式,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媒体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特征。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就斐然。有些人会惊叹其发展的成就,陶醉于欣赏颇丰的艺术成果,有的人却发出了反对的声音,认为数字媒体艺术并不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高度依托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能够进行艺术创作吗?如果计算机能作画,那么要画家干什么?诚然,科学技术人员现在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将自然界或者真实世界中的物象模拟得十分逼真,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讲,从美术创作方面也只能说是美术创作上写实性绘画的成就。艺术的灵魂是创造,而创造的灵感来自于哪?肯定是来自于艺术家本身的艺术创意或者说是一种艺术创作冲动。因为有了创意,创作才成为了可能。其实创作就是将创作者的思维和意识物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技术手段是永远不可能代替人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创作的。数字媒体艺术同样不例外。我认为,认识数字媒体艺术千万不能只片面的认识到其“数字性”的特点,同时还要把握其作为一门艺术的“艺术性”。这不光是艺术家们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的把握应有的认识程度,也是在如今数字媒体艺术更加趋向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对大众的要求。时刻要认识到数字媒体艺术离不开人的审美意识才是我们对数字媒体艺术本质把握应该持有的态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深入领悟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艺术特征?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说明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离不开数字媒体本身的特征。首先,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经典艺术相比是缺乏规范的,比如,在数字媒体艺术是带着娱乐性质的,例如,很多网民在网络上进行网络艺术创作,创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娱乐自己和他人。数字媒体艺术还有一个特点是:从审美的角度讲,数字媒体艺术吸收了传统艺术中的美学特性,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传统艺术的传播及艺术表现形式。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媒体传播形式的深刻改变使得数字媒体艺术更加大众化和平民化,这就引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与单向的由创作者到受众群体的传统媒体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更加鼓励人们参与进来。这种双向的参与是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支持,比如:人机交互的发展。

作者:潘威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篇9

abstract:inviewoftheproblemsexistinginthedigitalmediaprofessionaleducationinnewundergraduate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ourcountryinrecentyears,thepapertakespingdingshanUniversityasanexample,combinedwiththenewconceptof"excellenceplan"launchedbytheministryofeducation,providesnewthoughtandmethodforexcellentdigitalmediaundergraduatetalentstraining.

关键词:卓越人才;数字媒体;实践教学

Keywords:excellenttalents;digitalmedia;practiceteaching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58-02

0引言

我国的数字媒体产业近几年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该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约在每年15万左右。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国内许多理工科院校、艺术类院校或传媒类院校等不同院校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截止2013年,国内本科教育中共有89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110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还有14所院校开设了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超过70%的院校授予工学学位。我国的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教育始于2002年,由于短暂的发展史,在技术与艺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面依然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许多高校在人才需求规格方面了解不够,以致于培养目标不准确,存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和教材严重短缺等现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后,人们发现很多毕业生只是学会了各种软件的简单使用方法,不具备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差,岗位适应慢,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缺乏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偏离了人才培养初衷,学生就业前景不乐观。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人才发展规划的重大改革项目,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

1卓越数字媒体人才的界定

卓越数字媒体人才是以数字媒体产业需求为依据,借鉴卓越人才培养理念而培养出的具备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平顶山学院数字媒体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我国数字媒体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平顶山学院软件学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于2010年在已有本科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数字艺术方向)。该方向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出发来确定专业特色定位:区别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强调工程技术特色,培养学生在计算机3D动画、特效、互动媒体设计、媒体数据组织和搜索等方面的能力;区别于数字媒体制作人才,强调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通过人文教育、艺术熏陶,培养学生“创造”而不是“制造”的意识和能力。但是从三年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发现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本科教育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注重艺术素养而忽视技术素养平顶山学院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是按照理工类招生的,学生几乎没有艺术功底,基础薄弱,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前三个学期开设了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专业必修课程。软件学院多媒体教研室师资方面以动画艺术专长的老师为主,这些老师在制定具体某门课程大纲时着力学生动画素养的培养。根据师资现状,将动画类课程确定为该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面向理工类招生的这些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时有些吃力,对艺术基础课和动画类课程的消化吸收能力相对也较差,误以为被当做艺术生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

而数字媒体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下设的方向,还开设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计算机专业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和艺术类必修课程互补性不是很强。为培养学生数字媒体技术素养,该方向开设了Flas编程、网页设计与制作、手机游戏开发、动态网站开发、Java程序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在学分比例和课时比例上,技术类专业选修课相对艺术类(动画课程和艺术基础课程)均不占优势。

2.2学生工程实践环节薄弱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构建了集“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课内实验、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等。截止目前,我校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还没有毕业生,实践教学方面还是以课内实验和课程实训为主。软件学院多媒体方向双师型老师紧缺,由于缺乏行业从业背景经验,教师所选实验内容较少的关注行业最新从业需求,多是来源于课程教材的案例资源或网络资源,实验内容不能很好的与最新行业需求接轨。另一方面,由于我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缘故,实验课时系数偏低,以致于许多教师并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施实验教学,很多时候会将理论课上讲的案例搬迁到实验课上。虽然院系倡导实践教学以项目驱动法为主,由于缺乏行业背景,教师所实施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内容往往比较陈旧。

2.3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缺乏教师的实践经验一般来自于工作后的科研积累、实践积累,与扎根基层的技术人员相比工程实践经验缺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学得多,工程实际训练偏少,缺乏现代工程的创新设计思想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软件学院多媒体教研室的老师都是这两年进入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一毕业就到了工作岗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缺乏是有效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的硬伤。由于我校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是2010年才开始办学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承担了繁重的课程教学任务,虽派有相关教师到企业考察,并没有派遣教师到企业从事锻炼。

3卓越数字媒体本科人才培养

3.1专业核心能力确定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兼顾技术和艺术的双重培养,之所以出现注重艺术素养而忽视技术素养的现象是由于我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该方向招收理工类学生,面对这些几乎没有艺术功底的学生,想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动画创意的人才着实面临许多困难。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特点,注重艺术素养而忽视技术素养的培养理念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人才培养规格了解不够。

艺术素养对数字媒体方向的学生固然重要,在本科教育有限的学时要求下,建议压缩艺术基础课程(色彩、素描、三大构成等)课时总数,按照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从新审视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方式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从而明确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专业核心能力。这里,专业核心课程是那些从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核心能力要求出发而确定的课程,是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关键课程。学校可借鉴卓越数字媒体人才的行业标准来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3.2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从学生方面来说,按照“卓越计划”培养理念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前3学年在校内学习,最后1学年在企业学习[1]。前3年注重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后1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后1年以顶岗实习的形式在企业学习,保证学校和企业零距离衔接,提高了职业技能学习训练的针对性,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保证学生优质就业,满意就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前3年的校内学习,专业教师可采用pBL(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教学中选中的项目要尽可能的以实际工作环境要求来设计项目任务,通过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后1年的企业学习可采用CDio培养模式,CDio培养方案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上,以研究工程领域的实际项目为载体,引领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挖掘学生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潜质,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2]。

从教师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让青年专职教师通过下厂挂职的方式增加其行业从业经验,到企业学习数字媒体方面的新科技、新工艺和新方法。青年专职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去企业请教经验丰富的数字媒体从业人员,从中引入思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块,提高工程项目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使学生能更好的就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还可以聘请数字媒体产业高级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可改善学校双师型教师紧缺局面,也能加强技能教学的针对性。

3.3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为解决团队合作能力差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可采用“1-7课题组”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班级中每8个人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其中有1个项目经理和7个项目组成员,项目经理在老师的帮助下制订工作计划、负责项目小组的学习、培训、提高及项目间的竞争。项目团队之间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交流团队合作经验,凝聚团队协作力量,在彼此竞争机制推动下,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3.4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深化改革、师资队伍建设、院系政策导向等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归根结底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软件学院为提高学生数字媒体方面的创新能力,构建了集“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第二课堂与素质拓展实训,在软件学院3+1培养模式(1-6学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7-8学期进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职业素养、选修方向拓展、it新技术报告、校企定单培养等培养,实现“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目标)下,达到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岗位适应能力三者的统一培养和提高,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探索途径。

4结束语

“卓越计划”的培养内涵在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凝练和提升、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和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3]。作为技艺结合的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是一个交叉新学科,在技术与艺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卓越计划”理念的适时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卓越计划必将引领我国新一轮高等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5-78.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篇10

摘要:本文结合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了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给出了数字媒体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实施方案,并在课程设置方面给出了安排细节,供同仁们研讨。

关键词:数字媒体;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背景

数字媒体技术是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对媒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的技术,在影视特技、数字动画、游戏娱乐、演艺业、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络应用及教育、医疗、建筑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增值潜力,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型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数字媒体专业的设置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

目前国内开设“数字媒体技术”或“数字艺术”等相关专业的高校非常多,既包括传统的传媒类、艺术类大学,也包括一些综合性大学和职业院校。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针对数字媒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2003年开始筹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方向,2005年成立了数字媒体技术系,06、07年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列入正式本科招生计划,目前该专业的在校本科生300余人。

本文介绍的课程体系参考了国内外多所大学的现行课程计划和多个成熟的课程体系(例如Se2004、CFC2004等),于2004年开始在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逐步实施,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一个教学周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力培养软件开发和数字媒体开发能力,以数字媒体技术和软件核心知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技术为主、技术与艺术并重。在课程设置与具体实施上强调加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基础,注重能力培养。主要涵盖数字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研究,数字媒体类软件的分析与开发,包括计算机游戏设计与开发、网站开发与维护、动画设计与开发、媒体内容处理与制作、数字媒体系统管理等。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将具备数字媒体软件项目开发和工程管理方面所必需的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外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员交流与沟通能力。

3设置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和北京市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结合目前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技术需求,我们坚持“打牢基础,突出技术,适应市场”的基本原则,以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导向,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迅速满足产业和技术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目前,由于数字媒体的发展,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有偏向于数字媒体创意和设计的,有侧重艺术表现的,有侧重技术实现的……同样,数字作品表现手法也是千差万别的,可以是平面作品,也可以是电影表现,也可以是在手机或屏幕上展示……根据我们学校的特长,将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从事数字媒体工作的、专门的技术开发型人才。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将以技术为主线,渗透一部分与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内容,加强学生的基本艺术修养和欣赏品位;突出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课程,特别是突出当前流行的开发方法和技术。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首先要为学生打下必要的技术基础。这些课程除了数学、英语、政治等课程以外,还保留了传统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例如“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等),以保证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并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新增了多门必修课程(例如“数字艺术设计基础”、“3D数学与算法”、“动画原理与实现”等)和选修课程(例如“动画脚本与渲染”、“游戏架构与设计”等)。同时为了适应课时的要求,压缩整合了一些传统课程(例如,“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是“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等课程的整合;而“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接口与通信”等课程的整合)。这样,就做到了既覆盖基本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学科基础,也突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

4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3个层次:必修课程、实践周课程和专业教育选修课程。不论是哪类课程,在具体课程实施时都遵循“以教学活动为中心,以形成性考核为基础,以过程化质量控制为保证,实现教学设计的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必修课的设置。必修课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的第一层次必修课部分。表1列举了部分必修课的情况。

(2)实践周课程的设置。实践周是指每学期初和学期末专门留出的给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的时间,相应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该类课程全部都是实践类课程,由任课老师和指导老师共同承担,学生一般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一个实际或者虚拟的项目(例如,开发Flash多媒体课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部分课程与业界公司共同开设,学生将分组完成公司的小型实际项目(例如,开发游戏原型或者完成商业网站的部分功能)。

(3)专业教育选修课的设置。专业教育选修课分为多个系列,主要包括技术基础、媒体技术、游戏开发、数字艺术、web开发、软件工程、网络与安全和电子商务等,表3列举了其中的几类。设置专业教育选修课时主要考虑了课程的多样性和系统性,力争通过一系列的选修课程,使学生成长成为相关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例如,游戏开发类课程涉及6门选修课,结合必修课、实践周课程和其他类别选修课,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游戏开发人才。

5结束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急迫而持久的工作,在教改深入发展的推动下,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将会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本着满足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理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

程体系将会向更加思想开放、技术领先、方案可行的方向发展,真诚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和帮助。

参考文献:

[1]Softwareengineering2004.aCmandieee-CS,CurriculumGuidelinesforUndergraduateDegreeprogramsinSoftwareengineering[eB/oL]./ccse/,200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