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十篇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十篇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6:02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篇1

〔关键词〕后退耕还林时期;退耕还林;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38-04

一、后退耕还林时期的生态补偿现状

国家从2007年开始决定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即进入后退耕还林时期,新一轮补偿政策出台。为了继续巩固退耕还林第一阶段成果,新阶段下的退耕生态补贴时限继续延长一轮,生态林继续延补8年,经济林延补5年。截至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99.65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工程中1.39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0.03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67.48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32.14万公顷。全年完成种草面积0.49万公顷。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56.34万公顷的退耕还林任务,占退耕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6.53%。〔1〕

四川执行的新的补偿标准充分考虑到高寒民族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具体特点,按照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生态补贴方式,基准仍是以第一轮粮食补贴数量为参照,以粮食衡定价格为假设,结合前退耕还林时期生态社会效益的综合考虑。除一些生态重要的贫困少数民族区域外,其余地区针对农户的补助标准比前一阶段减少一半。即四川其他地区退耕还林补贴减半,但是在四川省内生态效益发挥缓慢,生态区位尤为重要的甘孜、阿坝和凉山州三州民族地区的57个民族县,延续前退耕还林时期补贴标准,保持不变。

二、不同生态功能区域实施特点与对生态补偿的依赖程度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的区域对生态补偿的依赖程度不均衡,从四川的情况来看,四川退耕还林地的规划重点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及几大重要支流流域的生态脆弱一级湖库周围和沙化严重的陡坡耕地。根据四川实施退耕还林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可分为川西高原区、盆周山区和盆中丘陵地区三大区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因其所处位置和生态区位重要性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其对生态补偿的依赖非常不均衡。

(一)川西高原区

川西高原区是四川退耕还林地规划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面积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其位于江河源头、河谷两岸的陡坡耕地,地处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差,气候寒冷,树木生长周期长,主要规划的树种以生态林为主。这类退耕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位于高原高山区,地广人稀,经济条件较差,生态较为脆弱,土地粮食产量低,交通不便,生态林占绝大多数。后退耕还林时期内生态林生态效益的体现还需要更长时间。农户退耕还林的意愿强烈。这些地区往往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农户非常贫困,社会生产力总体低下,基本口粮田的产量低,有些区域半年缺粮;资源丰富,农民对粮食补贴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占四川省民族地区农民纯收入的较大比例,以县为单位平均20%左右,个别县甚至高达50%;以退耕农户为单位平均40%—50%,多的达80%—90%,特别是边远高寒山区,退耕农户的吃饭问题基本上靠退耕还林的政策补助,由此可见非常依赖退耕补贴。一旦停止补助或者补助减半,农户的基本生活将得不到保障。

(二)盆周山区

盆周山区是四川林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其退耕还林的重点主要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垦殖强度大的坡耕地上,退耕面积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这类退耕区域的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人均耕地少,土地粮食产量较高,林业资源丰富,林业发展潜力巨大,农户具有自我经营林业的能力和传统,林业收入占比高,未来农户对林业收益的预期高。区域内有众多国定和省定扶贫县,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从第一轮退耕补贴结束对退耕林地的收益数据看,仅有面积占10%-30%早期营造的竹、茶和水果类树种,已产生经济收益。农户普遍经济生活水平不高,其对退耕补助的依赖也较强。退耕经济林木收益高低与相关市场配套建设密不可分。

(三)盆中丘陵地区

盆中丘陵区退耕还林地规划重点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馒头山”。退耕还林面积占全省总量的20%左右。这类退耕区域的地貌以丘陵为主,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匮乏,传统农户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低。经济水平高,农户整体素质较高,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人多地少,林业资源匮乏,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高,增收渠道多。退耕生态补偿不能弥补先退耕地原先粮食的收益,农户收入结构中外出务工收入占较大比重,因此农户对金额低的退耕补贴依赖不大,退耕补助在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数据显示退耕后外出务工或就地打工者,获得的收益高于退耕前的收入,这部分家庭约占退耕农户总数的55%,退耕前后家庭收入持平的占40%,主要仍是从土地上获得经济效益,而没有变化的占5%。补助到期后,农户家庭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主要是那些依靠种养殖业的农户收入将有较大影响,对劳动力转移的群体影响比较小。

三、后退耕还林时期生态补偿面临的难点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篇2

关键词退耕还林后续政策

退耕还林工程是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启动的七大生态工程当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项生态工程。这项工程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全面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耕还林工程取得巨大成就,促进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但随着退耕还林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我国退耕还林规定补助期限,“国家每年根据退耕面积核定退耕还林还草所需要进行补助,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8年”,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怎么办?钱粮补助一旦没有了,有些退耕还林的农户生计会受到影响,退耕农户又会毁林开荒,退耕还林的成果就会毁誉一旦。认真研究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后续政策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通过对恩施州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1实施退耕还林的效益分析

1.1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明显

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就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几年的实施,在水土保持、防治风沙、抑制洪涝灾害方面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广西、四川、恩施州等地调查发现,山绿了、水清了、风沙少了,生存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恩施市林业局对蓄水量、水土保持两项效益测算,每年收益分别为3192万元、210万元。

蓄水量的经济效益评估,恩施市年降雨量1200~2000mm,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mm,林地降水变化途径为18%~25%为林冠截流和蒸发;55%~70%变为地下水,再按60%变为地下径流的经验值计算,退耕还林地成林后,预测年平均可蓄水为:多年平均降水量×林地增加径流比例×退耕还林面积=6384万m3,则相当6384万m3的地下水在一年内慢慢渗出,折算经济效益价值为3192万元/年(按0.5元/t计算)。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价值评估:恩施市25度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53.01t/hm2,有林地每年可以降低侵蚀模数为43.01t/hm2,6870hm2退耕还林面积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26.6万t。按每吨土壤中含氮1kg,磷0.7kg,钾2.4kg来计算,则保持水土肥力和经济价值核算为每年210万元。

1.2退耕还林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影响

通过调查,单纯的退耕还林工程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体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从宏观层面上把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分析,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来源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传统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外出打工收入、其他收入。实施退耕还林后,传统种植业收入有所下降,养殖业收入没有变化,而打工收入明显增加,由占总收入的比例37%提高到42%,同时国家补助的钱粮直接增加了部分农民的收入。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及外出务工人数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2)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投入产出率增加。退耕还林主要是把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投入产出率低的陡坡实施退耕,使农村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平缓的耕地中,提高了耕作水平和复种指数,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增加。

(3)促进农村产业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以恩施市为例来看,第一产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69亿元,到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33亿元,年平均增长速率为2.9%;第二产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81亿元,到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率为7.8%;第三产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78亿元,到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5.05亿元,年平均增长速率为10.6%。二、三产业增长比较快,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2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民收入问题

退耕还林到期后,钱粮补助一旦没有了,农民收入是否下降,这是退耕还林工程成败的关键。据调查,巴东县种植经济林和部分兼用林的农户收入有所增加,大部分农户收入将减少。据测算,补助到期后与目前相比,家庭收入增加的仅占18.6%,家庭收入变化不大的占35.7%,家庭收入减少的32户45.7%,无外出务工或外出务工收入低的农户,可能出现越来越穷的情况。

还林补助是否满足农民退耕需求也是一个探讨的问题。最简单的是种粮食与退耕补助费的比较,由于国家实行一系列的粮食直补,以及粮价、其他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而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变,导致退耕还林比不上种植粮食,农户自发的自利行为会促使退耕农户选择种植粮食或其他农副产品。粮食价格从2003年开始上升,2004年大幅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3年上涨26.4%。与此同时,国家却在此时改变了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实施现金补助代替原先的粮食补助,补偿标准不变,仍为每公斤粮食折合现金1.4元,实际上是退耕比不上种粮食。这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降低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使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弱化。

2.2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如套种的问题、国家其他工程建设占用退耕还林地的问题等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办法。在退耕还林的实践中,发现套种一定的矮杆作物有利苗木的生长,没有套种一定的矮杆作物的退耕还林地的苗木生长较差,其原因是通过以耕代抚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而国家《退耕还林条例》不允许兼种其他作物。

2.3退耕还林的绩效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退耕还林的验收标准是面积计算。田退耕了,树种了,到底有没有效益,是否达到生态保护的标准,是否有较高的成活率?所以,对于退耕还林绩效考核,缺乏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有的地方林子不象林子、竹子不象竹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户欠缺主动性。由于缺乏明细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指标,农户管理缺乏主动性。甚至很多退耕农户只管拿补助,至于今后有没有收益不是自己的事。有的退耕农户公开说“如果没有收益,再改种粮食”;二是退耕户管理水平差距大。据调查宣恩县普遍存在高山比低山好,生态林比经济林好、经济林成活率及长势普遍较差。不管是经济林还是生态林5~8年后效益不佳。特别是经济林,5年后不能见成效,很难做到“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三是缺乏科技指导,退耕还林没有配套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护等科技项目支撑,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质量和后期效益的发挥。同时,《退耕还林条例》规定坡耕地还林地禁止林粮间作,这对经济林和兼用林后期管理很不利。大多退耕户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后期管护投入,每年只被动地对退耕林木进行夏、秋两季的除草,未完成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5~8年后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

2.4缺乏宏观指导,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

退耕还林缺乏统筹规划和市场预测,造林的时候只考虑生态改善的需求,对市场风险考虑不够。特别是经济林的种植,起初由林业站统一调配,农户缺乏种植的主动性,种植结构趋同。比如恩施市屯堡乡大多种植板栗,到时候果树长起来了,板栗多了,出现卖果难怎么办?农户没有了收益,生计就会没有保障,没有生计保障退耕还林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前期退耕还林的大量投入就会付之东流。如何与市场接轨也是一个认真思考的问题。

3对策建议

3.1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市场缺位,无法在市场进行交易。即使存在市场,也不可能把所有愿意购买的人和从事建设的人聚集起来签订合约,其交易成本也会非常之高。因此,现实中既没有人专门支付生态费,也没有人愿意从事生态生产。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因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保障退耕还林实施。以流域的上下游为例予以说明,下游生态消费支付生态税政府转移支付补偿上游生态生产。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应该说短期内都是没有直接效益产出的,经济林在造林后10年才开始有收益,有的15~20年左右才会有收益,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的生态林只能产生生态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因此,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来保障生态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渠道。

3.2退耕还林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机制

退耕还林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改变现有补助标准不变的政策,退耕换还林补助要根据当年的粮价上涨幅度和退耕地的边际产量、退耕面积对退耕农户予以补贴,实际这是一种保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失的政策安排。如果农户不退耕还林,他们就会从粮价上涨中获取多余的收益,而且由于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即使粮价下跌,农户种粮也不会形成太大的风险。退耕还林补贴盯住粮价,这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初衷是一致的,即“粮食换生态”。

3.3尽快建立退耕还林的绩效考核机制

制定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重点研究生态林、经济林的生态效益,以及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主要集中在林果业、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3.4有针对性地放宽林粮间作政策

实践证明,对新造林地未郁闭前科学林粮间作,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建议国家修改完善《退耕还林条例》,适当放宽退耕地林粮间作政策,对营造的经济林和兼用林允许套种豆科及矮杆作物,以耕代抚,促进苗木正常生长。当然,对于营造的生态林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套种。同时,关于国家大型工程占地的情况,要规范大型工程建设占用退耕还林地的审批程序、责任补偿单位和补偿费用的经额标准。

3.5加快后续产业的发展。

发展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成果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退耕还林工程一定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国家应将一部分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后续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林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使退耕农户能够从土地中走出来,同时,国家还应在财政支持、税收减免方面对后续产业给予优惠。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篇3

【关键词】 西部生态;退耕还林还草;法律保障

一、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取得的成就。

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举世瞩目。

1、造林面积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1999年在陕西、四川、甘肃三省率先试点,2000年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任务达到高峰。2004年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进行了结构性、适应性调整。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06·43万公顷,占退耕还林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7·85%。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向着完善政策、巩固成果、确保质量的方向稳步推进,造林任务重点转向荒山荒地造林。1999年-2008年,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0.27亿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52%,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1]。

十年来,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占国土总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工程实施的一些重点地区,如内蒙古提高近4个百分点,陕西延安市提高近25个百分点[2]。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遏制明显减轻,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

2、农民收入增加。

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成为当前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有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现金补助,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来,西部地区贫困县贫困人口数量明显下降,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退耕还林改变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习惯,有效地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模式,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3]。

3、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退耕地区广大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粮食生产由开山种地、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少种高产转变;生产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畜牧业生产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养畜转变;生产方式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就连农民生火做饭也越来越多地用上了沼气。

二、西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退耕还林还草的验收标准是面积计算。那么在田退耕后,栽树种草之后,到底有没有效益,是否达到生态保护的标准,是否有较高的成活率呢?答案却是不一定的。所以,对于退耕还林绩效考核,缺乏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有的地方树苗种上之后,能不能活,没人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户欠缺主动性。由于缺乏明细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指标,农户管理缺乏主动性。甚至很多退耕农户只管拿补偿金,今后有没有收益则不闻不问。有的退耕农户甚至怀有“如果没有收益,再改种粮食”的想法;二是退耕户林草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不管是经济林还是生态林5~8年后效益不佳。特别是经济林,5年后不能见成效,很难做到“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三是缺乏科技指导,退耕还林没有配套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护等科技项目支撑,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质量和后期效益的发挥。同时,《退耕还林条例》规定坡耕地还林地禁止林粮间作,这对经济林和兼用林后期管理很不利。大多退耕户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后期管护投入,每年只被动地对退耕林木进行夏、秋两季的除草,未完成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5~8年后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4]

2、退耕区农民生计与发展问题。

西部退耕区兼具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双重特征,有些地方农民的温饱甚至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们去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着实艰难。特别是退耕后实行生态移民的农民,既没有在新环境下的生存技能,又没有了原先的土地可以耕种,成为非农、非工、非商的特殊群体。由于国家实行一系列的粮食直补,在粮价、其他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导致退耕还林比不上种植粮食,农户自发的自利行为会促使退耕农户选择种植粮食或其他农副产品。

我国粮食价格从2003年开始上升,2004年涨幅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3年上涨26·4%。就在这个时候,国家调整粮食补助政策,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即退耕还林按每公斤粮食折资1·4元、退牧还草每公斤饲料粮折资0.9元计算,对省级人民政府包干。粮食补助资金不足的,首先由以前年度兑现时节余的以丰补歉资金解决;仍有缺口的,由地方财政筹资弥补。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后的具体补助标准,按照补助水平不降低的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5]实际上是退耕比不上种粮食。这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的做法,降低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大大弱化了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退耕区农民复耕的可能性很大。

3、西部退耕农民的生态贡献与利益补偿不对等。

西部按照国家要求在为保护、治理、修复西部生态,为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放弃许多发展机遇的沉重代价。然而,确定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一些人也曾尝试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经济价值估算,但是要准确估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经济价值,难度则要大得多[6]。正因如此,西部退耕区的农民无法得到对等的利益补偿。

除上述原因之外,西部退耕农民的生态贡献与利益补偿不对等还体现在:

(1)补偿期限短。尽管国家把退耕还林补偿周期延长到16年,但是改善生态环境需要的是几代人的努力,16年对于退耕还林还草来说并算不上一个充足的期限的。加之西部各地生态状况亦存在差异,更不可一概而论。

(2)补偿金额低。国家补偿在2007年进入第二周期,即只补偿现金。与2002年粮食补贴每亩地100公斤相比,西部黄河流域每亩地有65公斤的粮食产量差距得由农户自己承担[7],另外,粮价的上涨让农民承担的损失进一步加大。

(3)补偿缺项。补偿标准中只考虑退耕农民的直接损失,没有考虑退耕农民间接损失。如转换身份需要学习新的劳动技能的所花费的费用,即没有为退耕农民长远生计作打算。转贴于

4、退耕农民尚未完成价值观念的转变。

退耕农民的环保观念还远远不能跟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农民文化素质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没有建设生态家园的内在驱动力。不仅农民个人,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的扶贫项目,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补助款当成扶贫款。

三、法律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要性。

1、通过法律,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以宣传和普及。

新世纪初我国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六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时间还不长,西部人民对可持续发展认识还不准确,想让它成为西部人民的自觉意识,需要借力于法治。法治较之道德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权威性等特点,通过法律的指引、教育、规范等作用,可以加速人们纠正错误认识、建立新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各项立法中,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成为明确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在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地制定中。进而以法律的形式宣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2、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立法是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定型化、法治化的途径,是其付诸实施的重要依据。加快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完善退耕还林还草和资源保护立法,并通过对社会、生态、经济和科学方面原则的综合分析,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纳入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立法中。另外,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要求某些现有权利义务的重组和调整,而这种权利和义务结构的重组和调整又必须依靠法律。

3、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是退耕还林还草目标实现的保障。

退耕还林还草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与西部大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12部法律法规,就从根本上为中华民族实现山川秀美,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所以,我们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去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8]。但只有这些相关立法落到实处,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退耕还林还草才能从根本上达到目的。因此,在退耕还林还草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立强有力的法律监督体系。

四、对策建议。

1、对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1)明确退耕还林还草与农牧民原签订的土地经营合同中的权利义务。退耕还林还草并不是对原有土地承包合同的否定,只是国家行使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具体表现,因为原土地承包关系、承包期限并没有改变,承包人仍享有在该土地上种植和收益的权利[7]。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各地情况,营造一个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实施。

(2)在《退耕还林条例》中增加退耕农户对林产品的处置权。现在退耕农户对生态林的处置权是受到法律限制的,不经政府许可,不得任意砍伐森林,从而导致种植生态林对农户缺乏激励。生态林处置权的残缺使农户对生态林未来收益预期变得不确定,严重抑制了农户种植生态林的积极性,允许退耕农户自由处置所种植的经济林才能真正体现《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的“谁造林、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9]。

(3)必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保护管理单项法律为内容的国家法律体系。但环境保护的法律控制和协调能力还不够,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a.法律体系自身内部的协调,消除内部矛盾;b.环境法律体系必须与市场经济相协调;c.环境立法必须与环境执法相协调;d.国内环境法必须与国际环境法相协调[10]。

(4)加强法律制裁力度。环保观念的不足必然影响到相应执法的力度,为此应该进一步健全执法机构,改善执法条件,强化执法手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同时理顺环境执法体制,解决执法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尤其要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切实规范环境执法行为。还需要加大加强现场执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推行环境执法责任制度。如我国新修改的《刑法》特别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对故意或过失实施了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严重损失的各种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类似举措实为当今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之必需。

2、对部分不合理法条进行修改。

(1)有针对性地放宽林粮间作。林粮间作具有很好的生态优势。

结合林粮间作的生产实践,通过实验研究,认为林粮间作具有:林果带距小,对农作物的防护作用优于其它防护林;林粮立体种植,对光、热、水等自然利用充分;林粮根系分布不同,可以全面利用土壤养分;林粮优势互补,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1]。建议相关立法机关在听取林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改《退耕还林条例》,适当放宽退耕地林粮间作政策。当然,对于不适宜林粮间作的退耕还林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套种。

(2)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改变现有补助标准为固定现金的政策,退耕换还林还草补助要根据当年的粮价上涨幅度和退耕地的最低产量、退耕面积对退耕农户予以补贴,实际这是一种保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失的政策。如果农户没有退耕而是种粮,则会从粮价上涨中获取多余的利益,而且由于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即使粮价下跌,农户种粮也不会形成太大的风险。所以,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盯住粮价,这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初衷是一致的,即“粮食换生态”[12]。

3、用法律保障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机制的建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十年有余,建立各类相关的后续机制已被人们提上日程,主要有:

(1)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即市场化运作方式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不仅使退耕农户的损失得到最大补偿,而且可以保障生态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渠道[13]。

(2)后续产业的发展机制。发展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得以长远保障的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

(3)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上述相关机制的建立完善,不应该只是林业、农业等部门的职责,法律也应发挥自身引导和保障作用。建议立法机关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使该类制度能够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 李育材(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周年总结大会上讲话,2009-9-9.

[2] 秦玉才(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农林生态组组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答中国政府网记者问),2007.9.19.

[3] 退耕还林工程简报。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2008.14(总124)。

[4] 陈祖海。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研究。科技创业,2006.10.

[5] 政策要览。农村工作通讯,2004.11.

[6] 黄富祥,康慕谊,张新时,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生态学报,2002.4.

[7] 郭明瑞,唐广良,房绍坤。民商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宋才发。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

[9]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2007.8.9.

[10] 宋才发。实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法律思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1.

[11] 高椿翔,高杰,邓国胜,焦桂英。林粮间作生态效果分析。防护林科技,2000.3.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篇4

关键词:退耕还林风险对策机制

1、退耕还林战略实施的风险分析

1.1退耕问题

农民普遍赞成将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因为陡坡耕地的土层瘠薄、产量低、耕作难度大,退耕符合他们的意愿。农民意见较大的是将25度坡度以下的二等地甚至一等地退耕,这影响到他们的口粮和收入,而有的村应该退耕的坡耕地有限,村里为完成任务就行政命令农民超标准退耕。

1.2还林问题

还林是退耕的目的,包括还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从调查报告看,各地还生态公益林的面积少,还商品林的面积多,其中经济林木又占多数;这偏离了退耕还林政策要求的以生态林为主的方向。并且,国家、农民和地方政府、林管部门在林种选择和营林决策的问题上分歧严重。

1.3种苗问题

由于退耕还林面积大,地方政府和林管部门在种苗的品种、质量和数量上常准备不足,往往不能满足农民在退耕还林中对种苗的需求,且农民在种苗选择、苗价决定上没有发言权。

1.4补助问题

从目前的补助强度看,不少农民认为国家的补助标准和补助年限、数量都不够,应该再延长几年和增加适当的现金。同时,补助的粮食陈粮较多,质量是个问题。

1.5配套措施

有些地方政府因财力有限,缺乏配套资金,因而在退耕还林中投入不足和相关服务跟不上,不能真正落实各项配套措施,如水利设施修建,种苗、补助粮等及时调运供应;农民种植结构调整的技术服务和市场服务等。正是因为存在着的这些问题,退耕还林也就存在着风险,尽管这种风险有时很小。

归纳起来,主要有:退耕还林最直接的影响是耕地面积的减少,而耕地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到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由于退耕以后,耕地的减少,导致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减少;退耕还林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对农民相关税费的减免以及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退耕地造林难成规模,退耕地一家一户造林,面积分散小块,难以形成规模,也不便于后期加强管护,易被牲畜践踏破坏,给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退耕还林中荒山造林积极性不高,由于荒山造林补助低,群众认为/划不来,因此,存在重退耕地轻荒山造林的现象,致使部分荒山造林质量较差。当然,这些风险的产生,是因为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着如下一些风险因素,即:退耕还林实施成本、退耕还林政策与技术支持、退耕还林实施进度以及退耕还林的实施标准。对于实施标准提高、或实施成本超支、或政策与技术支持困难、或实施进度延迟;都有可能导致退耕还林项目被迫终止。

2、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

2.1加大补偿额度,建立长期稳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首先,要认真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有关政策,对列入国家确定退耕还林的试点退耕农户按规定补助标准并及时兑现,用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对前几年进行荒山绿化已产生生态效益的单位或个人,研究制定合理的补助办法,使其得到应有的回报。其次,退耕还林要真正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的目标,必须加大对退耕还林地区的地方政府和农民补偿额度,并建立长期稳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中央政府应增加补偿地方政府退耕还林的执行费用,切实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加大中央对退耕还林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且逐步使其制度化,以支持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发展后续产业、农村能源建设等工作的开展。针对退耕还林地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现实,实施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有弹性的现金和粮食补贴政策,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绩效。增加退耕农户种苗补助,并适当补贴林木管护费,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对生态林进行长期补贴。

2.2创新退耕还林的竞争激励、质量监督等长效机制

首先,创新竞争机制。在造林工程实施中,除由单位个人承包项目外,还可在县、乡以育苗大户为主体,组建专业造林公司。对大的绿化工程可实行公开招标,由有关单位、农户和专业公司竞争承包。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增添活力,提高工程建设进度和效益,降低成本。其次,创新质量监督机制。为解决退耕还林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把科技支持贯穿于造林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在具体工作中,可由科技人员对其实行技术承包,负责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全过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第三,创新有偿运作机制。应在建立退耕还林项目工程法人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通过对项目工程法人提供规划设计、苗木供应、检查验收等,开展一些专业化有偿服务,解决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工作经费困难问题。

2.3加强科技支撑,实现退耕还林由数量向质量转变

要实现由盲目植树向科学造林转变。今后的退耕还林工作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合理规划,加强种植技术指导,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合理安排林种和树种结构。要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因地制宜营造混交林和抗旱性较强的树种,坚持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多林种、多树种结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木材质量。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大力引进和发展林木新品种,实现苗木生产基地化、规模化,全面推广容器育苗抗旱造林技术。采用保水剂、吸水剂、aBt生根粉等实用技术,实行科学育苗,要科学管护,做到保栽、保活、保成林。由单一造林种草向综合性生态环境转变。以营造生态林为重点,以大流域为依托,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做到预防、治理、开发并重,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3、结论

退耕还林实际上是一种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过程,尽管国家给与了相应的补偿,但现有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只是一种森林的管护费用,没有反映生态的服务功能和生态的真实价值,退耕还林补偿结束后,许多农民没有找到替代生计,这些都可能成为今后复垦的潜在威胁。因此,充分认识退耕还林存在的风险,重视退耕还林过程中产生的政策偏差和技术偏差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何学松,陆迁,贾蕊.退耕还林的风险与对策探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6,26(4).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篇5

作者简介:刘玉卿,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

*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内陆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财政政策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地表过程集成系统研究”(编号:KZCX2-Yw-Q10-4-03)。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水文与集成流域管理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3.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弄清补偿标准和新增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生态补偿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舟曲县现有的补偿是静态补偿,补偿标准低,没有很好地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本文基于最小数据方法,以耕地和林地提供的水土保持量的差异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通过提供单位水土保持服务的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推导出舟曲县森林水土保持的供给曲线,从而将补偿标准和新增水土保持服务的供给联系起来。同时对比了3种补偿标准下的退耕比例、生态补偿总资金需求和新增水土保持量。研究表明生态补偿在理论上可以提供舟曲县的水土保持能力。随着补偿标准的提高,新增水土保持量也在增加。当补偿标准为250元/亩时,退耕比例仅为8.26%,生态补偿总资金需求为1930.03万元,新增水土保持量为4.69×104t;当补偿标准提高到518.63元/亩时,退耕比例增加到49.54%,总资金需求为23184.26万元,新增水土保持量为2.83×105t;当补偿标准增加到995.65元/亩时,退耕比例可达到98.79%,总资金需求为87340.95万元,可新增水土保持量达到5.65×105t。

关键词补偿标准;最小数据方法;机会成本;供给曲线;舟曲县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1)06-0142-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6.023

生态补偿又称为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aymentsforenvironmentalservices,简称peS),是一种将外部的、非市场化的环境价值转化为现实的财政激励措施的有效方式,旨在鼓励参与者提供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1]。peS与传统的环境保护活动不同,它强调增加环境的正外部性,注重内生环境的正外部性,让环境保护者受益,这种环境的正面激励措施更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和配合。peS概念的首次使用可追溯到1997年纽约市实施的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随后世界各地相继开展了从流域尺度到国家尺度的peS项目,目前peS相关案例已经超过了200多例。如果美国的保护储备计划(ConservationReserveprogran,CRp),哥斯达黎加的环境服务付费项目(DayrnentsforenvironmentalServices,pSa)和墨西哥的水文环境付费项目(paymentsforHydrologicalenvironmentalServices,pSaH)等[2]。在生态补偿研究中,弄清补偿标准和新增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让决策者明确得到期望的服务供给量所需要的投入非常关键[3]。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农户的经济行为都具有空间异质性,通常需要开发不同尺度上集成的经济和环境模型。这样的研究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并且特定地点的经济数据只能通过特定目的的农户调查获得。然而通常情况下,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资源去收集这些详细的数据。政策分析具有时效性,只要分析结果及时且具有足够的精度就可为政策服务。

基于这些考虑,antle等开发了最小数据方法,通过运用相对容易获得的二手数据,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收益的空间分布,计算提供单位生态系统服务的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并引入选择机制导出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曲线,从而将补偿标准和新增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联系起来[4]。目前该方法已经成功运用于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模拟,包括碳汇[5]、湿地保护[6]和水资源保护[7]等。最小数据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生态系统的供给,可为政策服务。最小数据方法的广泛应用也证实了对于政策分析而言,需要较少数据的简单模型比复杂模型更为优越。因此,本研究以舟曲县为例,以耕地和林地提供的水土保持量的差异表征生态系统服务,基于最小数据方法,通过提供水土保持服务的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模拟服务的供给曲线,将自然过程与经济过程结合起来,从而确定了动态的补偿标准和新增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之间的关系,并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补偿标准下的退耕比例、生态补偿总资金需求和提供的新增水土保持量,希望能够为舟曲县灾后重建工作中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借鉴指导。

1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舟曲县(103°51′30″~104°45′31″e,33°13′06″~34°01′00″n)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部,东临陇南市武都区,北接宕昌县,西南与迭部县、文县和四川九寨沟县接壤。全县现有15°以上坡耕地面积为103848.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2.59%[8]。舟曲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条件较差。2009年舟曲县人口达13.5万,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6.46%,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0.6%。2009年底舟曲县实现生产总值6.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1亿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41元,比甘肃省平均水平低739元[8]。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增多和毁林开荒、砍伐森林等,舟曲县的森林面积大量减少,植被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降低,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国家自1998年以来在该县相继实施了“天保”、“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建设”等生态工程,实现退耕还林14.3万亩,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补偿标准低、补偿不足等,导致生态建设成效降低。据统计,舟曲县的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57%骤降到27%左右。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86.7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2%,其中耕地流失面积达到8.18万亩。2010年8月8日发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8月11日的暴雨泥石流灾害,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舟曲县亟需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便协调利益各方经济与生态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舟曲县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2研究方法

antle等开发了最小数据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机会成本推导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曲线[4]。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不好监测,通常以土地利用为替代指标进行分析[3]。为简化分析,假设对于每一个区域,存在两种竞争性的土地利用方式(本研究假设a为耕地,b为林地)。假设农户是理性的经济人,某一时期内的土地使用决策都是基于最大化土地利用的期望价值v(p,s,z),其中p为产出价格,s为地块,z为两种土地利用方式。简单起见,假设土地利用的转换成本为0。ω(p,s)为耕地与林地的净收益差,即从耕地转变为林地的机会成本。在这些假设条件下,可以得到农户在没有引入生态补偿项目时土地利用的选择机制。如果ω(p,s)v(p,s,a)-v(p,s,b)≥0,农户选择土地利用方式a,反之就选土地利用方式b。为得到在私人均衡下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期望值,可以将所有的土地单元上的ω(p,s)排序,从而定义概率密度函数φ(ω),则可以计算得到在没有生态补偿项目时,采用土地利用方式b的土地单元的比例为r(p):

r(p)∫0-∞φ(ω)dω,0≤r(p)≤1(1)

由于ω(p,s)是p的函数,可知r也是p的函数。在一个总面积为H的地区,在私人均衡下某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期望值为S(p):

S(p)r(p)・H・e(2)

S(p)为没有实施生态补偿的情形下,退耕的林地所提供的水土保持量的底线情景。如果想增加水土保持量,就必须进行生态补偿,促使农户将耕地转变为林地。注意这里向农户支付的只是新增水土保持量的费用。

进一步假设,在每一点s,采用土地利用方式b,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能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为e,而采用土地利用方式a,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为0。这种假设不失普遍性,因为分析主要是考虑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差异。在存在生态补偿的背景下,如果农户仍然采用土地利用方式a,则可获得价值v(p,s,a),而采用土地利用方式b的农户,可获得价值v(p,s,b)+epe,e为采用土地利用方式b新增的水土保持量,pe为提供单位水土保持量的补偿价格。从而得到存在生态补偿机制的情况下,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机制。如果ω(p,s)-epe<0,即ω(p,s)/e<pe,则农户选择土地利用方式b,此种情形下水土保持量可以在底线情景的基础上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定义ω(p,s)/e为提供单位水土保持服务的机会成本,在补偿价格介于0到pe之间时,采用土地利用方式b的土地单元比例为:

r(p,pe)∫pe0φ(ω/e)d(ω/e)(3)

从而可以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总量S(p,pe)为:

S(p,pe)S(p)+r(p,pe)・H・e(4)

当所有的土地单元都采用土地利用方式b时,供给曲线渐近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服务H・e。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最小数据方法可以将特定地点的土地利用决策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联系起来。

2确定补偿标准

2.1新增水土保持服务e的估算

本研究利用水土保持来表征,生态系统服务。利用舟曲县水保局提供的1993-2008年每年新增的林地面积和减少的土壤流失量,计算出单位面积林地新增的水土保持量(减少的水土流失量)。可以发现各乡镇新增的水土保持服务量是不同的,这主要与各乡的地质特点和坡度等有关(见表1)。经计算,全县平均新增水土保持服务e为5.51t/亩。

表1舟曲县坡耕地退耕还林后新增水土保持服务e

tab.1additionalconservationofwaterandsoilofsloping

farmlandaftertheconversionoffarmlandtoforest

inZhouquCounty

2.2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

假设当耕地转变为林地时,农户的经济收益为0。因此,当土地利用方式由耕地转变为林地时,农户的机会成本就是种植业的净收益。2009年舟曲县19个乡镇种植业净收益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518.63元/亩和197.36元/亩。利用matlab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后,确定其符合正态分布。从而得出单位森林水土保持服务的机会成本ω/e也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94.13元/t,标准差为35.82元/t。利用matlab7.6.0绘制提供单位水土保持服务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见图1)。

2.3水土保持服务供给曲线的模拟

只有当生态补偿标准高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机会成本时,农户才愿意参与生态补偿,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因此,为了更好地确定补偿标准,就必须明确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曲线,即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与补偿标准之间的关系。根据农户提供单位水土保持服务的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见图1),可以模拟在不同补偿标准下,舟曲县退耕还林的比例及其提供的水土保持服务的供给曲线(见图2、图3)。

依据公式(1)和(2),可估算出在没有实施生态补偿的情形下,舟曲县退耕比例仅为0.43%,此时森林生态系统可提供的水土保持量仅为2458t。要增加水土保持量,就必须进行生态补偿。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补偿价格的增加,农户退耕还林的比例也在增加。当补偿价格为45.4元/t时,退耕比例仅为8.26%;当补偿价格增加到94.1元/t时,退耕比例增加到49.54%,将近有一半的15°以上的坡耕地实现退耕还林;补偿价格为180.7元/t时,退耕比例达到98.79%。可见补偿价格不同,农户退耕还

林的比例就不同,从而提供的新增水土保持量也不相同。

图3显示在不同补偿价格下所提供的水土保持总量。在没有补偿时,提供的水土保持量基线为2458t;根据舟曲县目前正在实施的林地补偿项目,得知补偿标准为250元/亩.年(补偿价格为45.4元/t.年),若继续以此标准进行补偿,退耕比例仅为8.26%,森林提供的水土保持总量为4.97×104t,新增水土保持量为4.69×104t;未来情景下,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舟曲县15°以上的坡耕地要全部退耕还林。若以补偿标准518.63元/亩进行补偿(94.1元/t.年),可实现退耕比例为49.54%,新增生态服务量为2.83×105t;若补偿标准增加到995.66元/亩(180.7元/t.年),则森林生态系统将提供新增水土保持量达到5.65×105t,舟曲县15°以上的坡耕地将几乎全部实现退耕,生态环境将极大改善。

2.4农户层面补偿标准

按照农户层面补偿标准(pe×e),pe为单位水土保持服务的补偿价格,e为单位面积新增林地提供的水土保持量,确定农户层面动态的补偿标准和新增水土保持量(见表2)。

3不同补偿标准下的生态补偿总资金需求

本研究通过最小数据方法确定补偿标准的基础上,假定了3种情景,包括继续采用现行的补偿标准(250元/亩)、平均机会成本(518.63元/亩)、最大机会成本(995.66元/亩),探讨了3种情景下的退耕比例、新增水土保持量、补偿农户资金、实施成本、交易成本和生态补偿总资金需求等。

表2舟曲县农户层面补偿标准和新增水土保持量

tab.2paymentscriteriaonfarm-levelandadditional

conservationofwaterandsoilinZhouquCounty

3.1不同补偿标准下的交易成本和实施成本

由于交易成本包括很多方面(项目管理,涉及,推广宣传等),同时这些成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直接测量交易成本比较困难。因此,采用类比的方法确定交易成本。在以往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中,舟曲县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为补偿农户总额的5%。因此,本研究认为舟曲县实施生态补偿的交易成本为补偿农户总额的5%。根据补偿总额(补偿标准×退耕面积),可计算不同补偿标准下的补偿农户总额,从而计算出3种补偿标准下的交易成本(见表3)。

实施成本是实施生态补偿的过程中直接保护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成本。在本研究中,具体的实施成本为植树造林的成本(种苗)和管护补助。参照退耕还林的经验及舟曲县林业局生态修复项目的建议,种苗、栽植补助为100元/亩、管护补助为50元/亩,合计实施成本为150元/亩。因此,在不同的补偿标准下,根据实施成本总额(退耕比例×15°以上坡耕地的总面积×单位面积实施成本),可估算出所需的实施成本总额(见表3)。

表33种补偿标准下的交易成本和实施成本

tab.3transactioncostsandimplementationcostsunder

threedifferentcompensationcriteria

3.2生态补偿总资金需求

生态补偿的总资金为补偿农户资金、交易成本和实施成本的总和。按照国家退耕还林的规定,本研究设定补偿的年限为8年。由于实施成本是一次性投入,不存在年限问题。从而可以计算3种补偿标准下实施生态补偿的总

表43种补偿标准下舟曲县实施生态补偿的总资金需求

tab.4thetotalfundsofimplementingecological

compensationunderthreedifferentcompensationcriteria

资金需求(见表4)。

结合表2、表3和表4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补偿标准下,舟曲县新增的退耕还林的比例、补偿农户总额、生态补偿项目实施的交易成本、实施成本、生态补偿总资金需求和提供的新增水土保持服务量都是不同的。随着补偿标准的提高,新增退耕还林的比例增加,从而补偿农户资金、交易成本、实施成本及生态补偿总资金需求也随之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新增水土保持服务量不断上升。可见生态补偿可以提高舟曲县的水土保持能力。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本文以耕地和林地所提供的水土保持量的差异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通过房地调查和统计资料标准提供单位水土保持服务供给的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基于最小数据方法,模拟了舟曲县森林水土保持服务的供给曲线,将补偿标准和新增水土保持服务的供给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对比了3种补偿标准下的退耕比例、生态补偿总资金需求和新增水土保持量。通过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研究表明随着补偿标准的提高,水土保持服务的供给量也在增加。当补偿标准为250元/亩时,退耕比例仅为8.26%,补偿总资金需求为1930.03万元,补偿农户资金总额为1715.60万元,区域交易成本为85.76万元,区域实施成本为128.67万元,补偿实现新增水土保持量为4.69×104t/年;当补偿标准增加到518.63元/亩时,退耕比例增加到49.54%,补偿总资金需求为23184.26万元,新增水土保持量提高到2.83×105t/年;当补偿标准为995.65元/亩时,退耕比例可达到98.79%,补偿总资金需求为87340.95万元,补偿农户资金总额为81716.24万元,区域交易成本为4085.84万元,区域实施成本为1538.87万元,补偿实现新增水土保持量达到5.65×105t/年,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可见生态补偿在理论上可以提高舟曲县水土保持的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

(2)最小数据方法无需复杂的、较难获取的经济和生物物理数据,即可将自然过程(生态系统服务量的供给)和农户经济决策过程联系起来,通过提供生态服务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并引入选择机制来推导出生态服务的供给曲线。由于其所需数据较少,模拟也足够精确,可以为政策决策提供及时的定量的服务。

4.2讨论

最小数据方法将生态补偿中的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进行了耦合,文中对自然过程进行了简化处理,即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采用的是区域的平均值。实际上不同区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是空间异质的,为使补偿资金达到最好的效果,必须明确不同区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补偿。生态补偿的目的在于提供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一些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土地利用方式的联系可以很好确定和监测,比如碳汇。但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的直接测量存在困难,而人类通常是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研究中通常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替代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不清楚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生物物理联系,通常是由于数据的缺乏,使生态补偿缺乏科学的基础。就有可能导致一些错误的决策,如在缺水地区增加森林覆盖等[3]。因此,以后的工作需要探寻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机理,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生态补偿对象和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者是那些可以保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人。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在供给者可能有很多,然而生态补偿资金通常是有限的。为使补偿的效率达到最大化,需要对这些潜在的补偿对象进行空间选择,从而确定最有效的补偿区域。因此,补偿对象的空间选择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一个方向。

此外,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有效的财政激励机制,能够促使生态服务的提供者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使其拥有的生计资本、采取的生计策略发生变化,从而使生态服务提供者的福利状况发生变化,这关系到补偿项目的可持续性。因此,研究生态服务提供者对生态补偿项目的响应机制也是今后要深入研究的方向[9]。可持续生计分析是一种很好的定量研究的重要工具。该方法最初由英国国际发展机构提出并建立,通过定量计算五种生计资本评价其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已经广泛应用于贫困研究和政策的影响评价及监控[10]。在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补偿标准等是影响生态补偿参与者生计资本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通过分析生计资本对补偿标准等的响应,评价生态补偿对区域及生计策略的影响。

致谢:论文中无特殊说明的数据均来自于舟曲县林业局、统计局和水土保持局,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engelS,pagiolaS,wunderS.DesigningpaymentsforenvironmentalServicesintheoryandpractice:anoverviewoftheissues[J].ecologicaleconomics,2008:663-674.

[2]worldResourcesinstitute.peopleandecosystems:theFrayingwebofLife[R].washington,DC,2000.

[3]wunderS,engelS,pagiolaS.takingStock:aComparativeanalysisofpaymentsforenvironmentalServicesprogramsinDevelopedandDevelopingCountries[J].ecologicaleconomic,2008,65(4):834-852.

[4]antleJm,ValdiviaRo.modelingtheSupplyofecosystemServicesfromagriculture:aminimum-dataapproach[J].theaustralianofagriculturalandResourceeconomics,2008,50:1-15.

[5]antleJm,DiaganaB.StoorvogelJJ,etal.minimum-DataanalysisofecosystemServiceSupplyinSemi-SubsistenceagriculturalSystems:evidencefromKenyaandSenegal[J].australianJournalofagriculturalandResourceeconomics,2010,54(4):601-617.

[6]nalukengei,antleJm,StoorvogelJJ.assessingtheFeasibilityofwetlandsConservationUsingpaymentsforecosystemServicesinpallisa,Uganda[a].ed.LipperL,Sakuyamat,StringerR,etal(eds).paymentsforenvironmentalServicesinagriculturalLandscapes[C].Springerpublishing,2009.

[7]immerzeelwJ,antleJ.CanpaymentsforecosystemServicesSecurethewatertoweroftibet?[J]agriculturalSystems,2008,96:52-63.

[8]舟曲县统计局.舟曲县统计年鉴[R].舟曲,2009.[BereauofStatisticsofZhouquCounty.StatisticalYearbookofZhouquCounty[R].Zhouqu,2009.]

[9]赵雪雁,徐中民.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研究框架与应用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4):112-118.[ZhaoXueyan,XuZhongmin.analysisFrameworkandapplicationsprospectofpaymentsforenvironmentalServices[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09,19(4):112-118.]

applicationoftheminimum-dataapproachinZhouquCountyecologicalCompensation

LiUYu-qing1,2SonGXiao-yu1ZHonGFang-lei1ZHaoXue-yan1,3

(1.KeyLaboratoryofecohydrologyandintegratedRiverBasinScience,ColdandaridRegionsenvironmental

and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ChinaacademyofSciences,LanzhouGansu730000,China;

2.CollageofearthandenvironmentalSciences,Lanzhou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00,China;

3.CollegeofGeographyandenvironmentScience,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China)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篇6

摘要: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承担了我国主要江河源头水源保护、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国西部农业生态补偿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对自然条件贫瘠地区的借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农业生态补偿中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综合分析了西部区域所采取的补偿机制及各部门所承担的积极角色及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西部农业生态补偿的实施效果提出了总体评价,并指出其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农业生态补偿 退耕还林还草 政策与效果 重大突破

一、引言

由于长期过度开发,目前西部生态破坏严重,处于快速退化状态。西部地区水蚀面积占全国58.1%,风蚀面积占全国96.8%,整个西部地区基本上处于ppe(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怪圈之中,仅依靠西部地区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亟需通过生态补偿,体现西部地区的资源生态价值,促进我国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西部是我国重要的江河源头区、水土流失敏感区、风沙源头区和生态“效益源区”,其生态环境的质量好坏不仅影响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中东部的生态安全,深刻影响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保护与建设需要有经济上的补偿才能持续。完善的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西部生态效益长期无偿使用的不合理状况,保证西部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减少中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促进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然选择。此外构建西部大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使生态敏感区、生态退化严重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强度降低,退化生态系统得以修养恢复、土地利用调整的机会成本得以补偿,生态建设与运营管理效益有稳定资金来源。以科学的补偿机制和制度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相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结构效益高的方向发展,促进西北地区农牧民增收、农业增产增效、农村可持续的重要策略。由此可见,对西部农业进行生态补偿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项目的案例分析

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始于1999年,先由陕、甘、川三省部分县试点,到2002年全面启动。该工程实施几年来在西部部分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些优异成绩离不开政府的制度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重要作用。

2.1退耕还林(草)项目的制度支持

为了将农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以此来推动退耕还林(草)的顺利进行,必须由有效的补偿政策与机制加以保驾护航。

(1)补偿量的确定

目前国家对退耕还林(草)的补偿处于第一阶段,仅考虑到退耕农民基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这是一种基本补偿。国家采取现金和实物相结合的补偿方式,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200斤,补助现金20元,种苗费每亩补助50元,直接发给农民自行选择采购种苗。但由于补偿数量是统一的,无地区差别,导致有些地区补偿不足或者补偿过量。西部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性明显,差别补偿必须遵循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域差异的客观规律。粮食补偿应根据不同自然条件下粮食的产出率来确定:现金补偿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种苗费的补偿则应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种植林草的难度较大,补偿标准应相对较高。

(2)补偿年限的确定

目前国家对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补贴年限是:经济林5年,生态林8年。这仅考虑到林草的种植和生长阶段,没有考虑到退耕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所需的时间。王继军等人通过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体系认为西部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分为生态系统起始恢复、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和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3个阶段。生态系用起始恢复需要10~15年时间,生态系统稳定发展需要5~10年的时间。因此,要使生态经济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至少需要15年甚至多达25年的时间。当然具体情况应视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各地区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一个总体规划,分阶段进行实施,对每一阶段所需要的时间进行预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

(3)补偿方式和资金筹措来源

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和公平性原则对补偿资金进行筹集,补偿方式包括国家补偿、区域补偿以及产业补偿;补偿资金分别来源于国家财政支出或转移支付、受益地区和受补偿地区的税收。目前国家对退耕还林(草)的补偿是基本补偿,然而要取得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长期绩效,国家应辅以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例如可以采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区际协调政策等。同时国家补偿的重点还应由资金与实物补偿转移到政策补偿中,依靠政策的力量对退耕还林(草)的补偿机制进行统一调控,推动补偿工作的正常运行。

2.2政府部门在西部农业生态补偿中所担当的积极角色

(1)林业部门的重要作用

林业部门是西部生态建设主要执行部门,自1998年国家先后在西部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项目。这些项目在国家主导投资补偿的大背景下主要涉及了三类重要的补偿关系,一是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农民、牧民的直接粮食和资金补偿:二是国家对天然林保护中的生态公益林补偿:三是国家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另外还有对项目区实行减免农业税费的优惠政策。在这些优惠条件下,林业部门对实施项目有很高的积极性,努力争取项目对当地实施农业生态补偿,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2)农业部门的重要作用

农业部门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快草原保护与建设,2000-2002年国家累计投资18.8亿元,在西部实施天然草场植被恢复、围栏项目和种子基地建设等,使3亿亩草原得到有效保护。②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到目前未为止,西部生态农业示范县达到100多个,其中部级生态农业示范点、示范县达到30多个,2000年以来实施的14个示范县共实施各类生态农业项目200多项,新增面积1000万亩,直接受益农户140多万户,近600万人。③促进农业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建设,2000年以来,农业部在西部7省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主体的农业能源项目,到2002年累计投资2亿元,安排238个县,1081个村建立和推广生态能源模式。

(3)环保部门的重要作用

环保部门在组织西部生态补偿方面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①在中国《绿色“十五”工程规划》中,重点安排在西部地区项目337个,占项目总数31.55%,总投资约567.7亿元,占总投资27%,其中生态项目99个,投资额108亿元。②推动西部自然保

护区建设,2000-2002年间环保部门在西部推动新建自然保护区241处,新增面积37.9万,增幅达51.2%。③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建设,2000-2002年期间,国家投入国债资金65亿元,用于西部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

三、西部生态补偿实施成效的总体评价

3.1西部农业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部门在各自管理范围内,积极参与西部生态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在实施西部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以下重大问题:

1)投融资渠道单一,难以保障生态保护与补偿的持续进行

目前西部地区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基建投资和国有经济投资来拉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资金来源主要是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年以来,国家通过财政性建设资金、国债资金、转移支付等给西部筹措了500亿生态建设资金,占西部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投资的大部分,初步打开了西部生态建设的局面。但西部生态建设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融资机制显然不能满足长期西部生态补偿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西部生态建设资金将是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首要任务。

2)补偿方式简单,难以解决生态破坏的底层问题

西部生态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有赖于精心组织的生态建设项目,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改变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的再生能源,发展新的产业,提供非农就业机会等。后者才是生态补偿面临的底层问题,所需投入和解决的难度都将远远超过前者。当前实施的生态建设与补偿措施具有“三多三少”的特点,即部门补偿多,农牧民补偿少;直接物资、资金补偿多,产业扶持、生产方式改善少;生态建设多,相应的经济发展、扶贫、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少。如果不致力通过调整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所有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都难以真正奏效。

3)实际操作中补偿责任难以明确

尽管目前“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生态补偿原则获得各界一致公认,但涉及到具体补偿行为时,补偿的主体和受体关系并不明确,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东西部大尺度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西部地区为保护中国西部生态屏障和江河源头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且为这种保护和建设付出了巨大成本。损失了许多发展机会,而直接受益地区则是东部或者江河下游发达地区,国家或东部地区应该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西部地区的这种付出进行鼓励和补偿。

3.2西部农业生态补偿值得关注的突破领域

西部生态补偿涉及范围大问题多,相关利益主体和关系复杂,很难提出一个涵盖所有问题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生态补偿体系亟需国家立即采取行动,在一些领域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生态补偿发展。

1)从法律上明确西部生态补偿的要求,将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政策作为正在制定《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法律上确定西部生态补偿的合法性以及相关操作原则。

2)借鉴oDa模式(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建立政府援助基金。根据2004年初步统计,东、中、西部地区GDp总量分别占全国比例为58.2%,24.8%和17%。如果按照0.7%的政府开发援助标准,可以为西部地区筹措660亿发展援助资金,超过西部地区2000-2002年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总额。

3)在西部输出的资源、能源增加生态补偿费项目。如果在西部输出的每立方米天然气中增加3%的生态补偿费,每度电增加0.5分生态补偿费,则每年可为西部地区筹措约13.5亿生态补偿资金。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篇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宗旨是正确实施《土地管理法》,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方针,坚决制止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的行为,切实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第三条  《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

第四条  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用地,必须依法办理征用、使用、划拔土地的审批手续。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辖区内一切土地的管理,包括全民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

第二章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六条  下列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一、城市市区的土地;

二、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三、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以外的荒山、荒地、林地、草原、水域、滩涂等;

四、依法征用给机关、部队及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土地。

第七条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自留地、自留山和村镇内宅基地、空闲地属于集体所有。

乡(镇)、村居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任何人不得以历史上颁发的房窑土地证及其他契约、证件,提出对宅基地的所有权要求。

第八条  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

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

第九条  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土地证,确认所有权。

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土地使用证,确认使用权。

第十条  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者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个人使用。

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必须办理土地权属变更审批手续,更换证书。

第三章  土地的利用和保护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土地资源的调查统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十二条  省计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根据保护耕地的原则,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年度非农业建设占地指标,严格控制各项建设用地。

第十三条  严格保护高产稳产农田。水地、菜地和人均耕地一亩以下村、镇的耕地,除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外,一般不得征用或占用。

兴办砖瓦厂不得占用水地、莱地和高产稳产农田。在其他允许使用的耕地上取土后,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恢复耕地。

国营农、林、牧、渔场和农业科研试验场使用本场生产、试验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须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城市市区、镇、村建设,凡旧区域内有可以利用或者经过改造可以利用的土地,不得向外延伸占用耕地。有荒地、劣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好地;有丘陵、山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平地。

第十五条  国家建设征用耕地的,由用地单位按照用地数量,根据县级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划负责垦复。没有垦复耕地条件的,按被占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五至八倍缴纳垦复基金。

乡(镇)、村和个人办企业建设用地,可按前款规定减半缴纳垦复基金;确有困难的,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缓缴。

垦复基金由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统一收取,存入农业银行,由县级人民政府用于土地开发治理,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  采矿或其他建设造成土地裂缝、塌陷和水源枯竭的,应负责治理或支付补偿费。补偿费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双方商定,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

第十七条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负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非农业生产使用土地,应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防止邻近耕地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水源枯竭、土壤污染。

农业生产使用土地,应积极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维护水利设施,不得荒废。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河滩进行建设。需要占用的,须经县级以上水利部门同意,按本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报请审批。

第十九条  集体或个人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承包经营的集体所有土地或国有土地,只能按承包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在承包耕地上,不得建造住宅、取土挖沙、开矿建厂、打坯烧砖和建坟墓。

第二十条  按《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收回的土地,可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划拨给其他符合征地条件的建设单位使用,用地单位应支付的各项费用缴地方财政;也可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借给农民耕种,但不准种植多年生作物和兴建永久性建筑物,国家建设需要时应立即交还。

第四章  国家建设用地

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设需要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使用国有土地,按照本章规定办理。禁止任何单位直接向农村购地、租地或以其他形式非法占地。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申请选址。建设单位必须持国务院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拟征地所在地的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进行选址。在城市规划范围内选址定点,应先取得城市规划部门同意。选用林地,应经林业主管部门同意。

二、核定面积,签定协议。建设地址选定后,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文件、总平面图或建设用地图以及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的文件,正式申报征地。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核定面积,组织建设单位、被征地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商定补偿安置方案,签订协议,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

三、划拨土地。征地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所在地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建设进度,一次或分期划拨土地,并督促被征地单位按时移交土地。

四、银行凭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通知书,办理征地拨款手续。

五、建设单位持征地批准通知书,方可向城乡建设管理部门领取施工执照,进行施工。

六、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经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核实使用面积,由县级人民政府发给土地使用证。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设征用的集体所有土地,凡属缴纳农业税的,财政部门应核减被征地单位的税额。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审批权限如下:

一、征用耕地一千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千亩以上,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二、征用耕地十亩以上、一千亩以下,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二千亩以下,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征用耕地三亩以上、十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亩以上、二十亩以下,由地区行署或省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四、征用耕地三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亩以下,由县人民政府批准;

五、征用水地、菜地和人均耕地一亩以下村、镇的耕地,一律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设征用耕地由用地单位按如下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

一、征用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榆次、临汾、侯马、运城等市和朔县、原平、离石、孝义、介休、潞城、霍县、河津等县城市规划范围内的耕地,按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五至六倍计算;

二、征用上述市、县城市规划范围以外和其余各县的耕地,按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五倍计算。

第二十六条  国家建设征用下列土地,由用地单位按如下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

一、征用鱼塘、藕地、苇地,按该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五至六倍计算;

二、征用成林地,按征用时该地木材蓄积量价值(国家现行木材价格)的四至五倍计算;征用天然幼林地和灌木林地,按照林木生长状况,以每亩二百元至四百元计算,征用人工幼林地按造林、抚育、管护成本费的四倍计算;征用果园地,按盛果期年产量价值的六倍计算,三、征用宅基地、空闲地、轮荒地和荒山、荒地,按征地前三年全村耕地平均年产值的二倍计算;

四、征用牧场、草原,按该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载畜量价值的五倍计算;征用人工牧草地另加建设时的投资费用。

批准使用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国有土地,由用地单位按邻近耕地年产值的四倍向县级财政缴纳土地补偿费。

第二十七条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建设单位应按下列标准支付安置补助费:

一、征用人均耕地一亩以上村、镇的耕地,每亩地的安置补助费为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倍;征用人均耕地一亩以下村、镇的耕地,从一亩算起,每减少零点一亩,安置补助费相应增加年产值的一倍;每亩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其年产值的十倍;

二、征用鱼塘、藕地、苇地的安置补助费,按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倍计算;

三、征用集体林地的安置补助费,按每亩年产值的二倍计算;

四、征用牧杨、草原的安置补助费,按每亩年载畜量价值的二倍计算;

五、征用宅基地、空闲地以及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按照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土地补偿费标准和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安置补助费标准,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适当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被征土地年产值的二十倍。

个别特殊情况,按前款规定仍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用地单位协商,妥善解决。

第二十八条  被征用耕地上的青苗,由建设单位按当季产量的价值支付补偿费。

第二十九条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由建设单位补偿。补偿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在城市规划区域内,未按本办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规定批准、擅自建造的房屋,征用土地时不予补偿。

第三十条  用地单位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集体所有的附着物补偿费,归被征地单位所有,统一存入银行,由被征地单位提出安置方案和用款计划,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后使用。

第三十一条  国家建设征用商品莱地(含鱼塘),用地单位应按以下标准向县级财政缴纳新莱地开发建设基金:

一、征用太原市郊区的商品莱地,每亩一万元;

二、征用大同、阳泉、长治、晋城市郊区的商品莱地,每亩七千元;

三、征用上述以外其余各市、县的商品莱地,每亩五千元。

用地单位缴纳新莱地开发建设基金后,不再缴纳耕地垦复基金。

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由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统一收取,存入农业银行,由县级人民政府用于新菜地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省辖市所属区、县的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必要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用于其他区、县的新莱地建设。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后的多余劳动力,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被征地单位、用地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按下列途径协商安置:

一、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合理开荒,改善耕作条件,发展农、林、牧业生产;

二、举办乡镇企业,因地制宜地发展集体和个体工商业、商业、服务业;

三、用地单位有招工指标的,应招收一定数量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单位的人员,并相应核减支付给被征地单位的安置补助费;也可以由劳动部门介绍符合条件的人员到其他集体所有制单位、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并将相应的安置补助费转拨给吸收劳动力的单位。

第三十三条  被征地单位的土地被全部征用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有的农业户口可以转为非农业户口。

国家建设单位征用土地应向省财政一次缴纳转户农民的粮食差价、副食补助费,作为预算外收入,专款专用。

转户农民粮食差价、副食补助费的缴纳标准和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四条  原有农业户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单位,原有的集体所有财产和所得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与有关乡(镇)、村商定处理,用于组织生产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不得私分。

第三十五条  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按照本章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  工程项目施工临时用地,随建设项目征地同时报批。使用期间,由建设单位按该耕地被占前三年平均年产值,逐年向被占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在临时用地上,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使用期满要及时归还,并负责恢复耕种条件。

第五章  乡(镇)村建设用地

第三十七条  乡(镇)村建设必须按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村镇规划和上级下达的年度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第三十八条  乡(镇)村建设应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制定规划。

村庄规划由村民委员会制定,经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乡(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规划范围内的乡(镇)村建设规划,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乡(镇)村各项建设,应当按照乡(镇)村建设规划进行。尚未编制规划或规划未经批准的,不给办理用地手续。

第三十九条  农村居民(含回乡落户的干部、职工、军人和回乡定居的华侨)建房需要宅基地的,须向村民委员会申请,经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发给宅基地使用证。

第四十条  农村居民建房占地,每户不得超过三分;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村、镇,不得超过二分;人均耕地四亩以上的村、镇,可以放宽到四分。县级人民政府可根据上述限额,规定每个村、镇居民建房占地标准,并报省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农村居民一户只能有一处住宅。多子女户需要分居的子女,达到婚龄可申请宅基地。现有住宅占地面积超过规定标准一倍的户,不再批给宅基地。

第四十一条  农村居民建房占用耕地的,按所占耕地年产值的四倍缴纳土地补偿费。占用村内空闲地和旧宅基地的,按照全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二倍缴纳。

第四十二条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由村民委员会提请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发给宅基地使用证。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国有土地的,由本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发给宅基地使用证。

家属是农村户口的单身职工和有公房居住的双职工,一律不批给宅基地。

第四十三条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占地面积,每户不得超过二分。

城镇住宅建设,应当统一规划,提倡建造楼房。

第四十四条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经批准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须按本办法第四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有关补偿规定,向土地所有权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批准使用国有土地的,按邻近耕地年产值的四倍,向县级财政缴纳土地补偿费。

第四十五条  不得借买房扩占宅基地。买房屋的,须按本章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规定,先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没有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的,买卖契约无效,财政部门不予办理税契。

第四十六条  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必须持县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计划部门批准的文件,向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按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审批权限办理。

第四十七条  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必须按照不同行业和经营规模的用地标准严格控制。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八条  乡(镇)办企业建设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按照全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倍向被占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并妥善安置被占地单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第四十九条  凡属个人生产性和商业性经营建房占用集体耕地的,须持有关证件向村民委员会申请,由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发给土地使用证;并根据占地面积,按年产值逐年向被占地单位缴纳土地使用费。

占用国有土地的,按邻近耕地年产值逐年向县级财政缴纳土地使用费。

第五十条  乡(镇)村企业和个人建设占用的耕地,由占地单位和个人按占地面积负担占地期间的农业税。企业停办后,应无偿把土地交回被占地单位,报原批准机关备案,注销土地使用证。交回土地上的建筑物,由乡(镇)人民政府、被占地单位与占地单位或个人协商处理。

第五十一条  乡(镇)村公益事业建设占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发给土地使用证。服务于本村居民的,不出土地补偿费。服务于本乡(镇)各村的,按被占土地年产值的二倍向被占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第五十二条  乡(镇)村各类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用途,确需改变的,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批准后一年以上占而不用的土地,用地单位和个人应限期恢复耕种条件,退还被占地单位,土地管理部门要及时核销。

乡(镇)村建设所需临时用地,随建设项目占地同时报批,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使用期间,按该耕地年产值向被占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不准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建筑物。

第六章  土地管理机构

第五十三条  省、地、市、县和城市郊区设置土地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统一管理工作。

乡(镇)由县级人民政府委派土地管理人员,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乡(镇)的土地。

第五十四条  各级土地管理机构的职责是: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主管土地的调查、登记和统计,填发土地证件;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统计年报;负责各项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划拨;进行调查研究,解决土地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检查、制止和纠正浪费土地及其他违法行为,会同有关部门解决土地纠纷,查处非法占地案件;办理奖励和惩罚事宜。

第七章  奖励和惩罚

第五十五条  认真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本办法,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在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进行有关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五十六条  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乡(镇)村企业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占用土地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按照非法占地的实际时间每月每亩处以三十元至五十元罚款;对非法占地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并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超过批准用地数量多占的土地,按前款规定处理。

第五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经批准,同被占地单位私定协议占用土地的,占地协议无效,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恢复耕种条件。对私定协议双方当事人处以一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给予行政处分。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篇8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高度为3335―6564米。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区内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干流长度分别为1217公里、1959公里和448公里,分别占三条河流干流全长的19%、36%和10%。区内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湿地面积7.3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2%。水资源蕴藏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干流总水量的25%,49%和15%来自于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全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行政区域涉及省内玉树、果洛、海南和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区域面积36.3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504%;人口近60万人,藏族人口占90%以上,牧业人口占2/3以上;人口密度小于2人/平方公里。全区16个县中有14个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占人口总量的70%以上。经济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现有牲畜2224万羊单位。2006年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明显低于青海省(2358元)和全国(3587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

三江源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由于超载放牧、乱采滥挖等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地区荒漠化、水土流失、鼠害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目前区内90%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退化的草场面积多达1.87亿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8%。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9.6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6.5%。三江源地区冰川退缩、湖泊和湿地萎缩、地下水位下降等现象不断加重,源头产水量逐年减少。原始粗放的牧业生产方式与草地、水等资源环境的关系不断恶化,人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

三江源部级自然保护区是由三江源地区内相对完整的6个区域,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左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部级自然保护区,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2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31218平方公里,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0.5%,涉及人口4万多人,禁止一切开发利用活动;缓冲区面积39242平方公里,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5.8%,涉及人口5万多人,生产方式以限牧轮牧为主;实验区面积81882平方公里,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3.7%,涉及人口12万多人,允许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2005年国务院批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启动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现状及成效

(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实施情况

1、关于工程建设投资下达情况

截至2007年6月底,国家先后累计下达给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资金161956.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7162万元;原有投资渠道项目投资90265.5万元。原有投资渠道项目中,退耕还林项目15177万元、生态移民项目20800万元、退牧还草项目53482.5万元、人畜饮水项目606万元、水土保持项目200万元。

2、关于工程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截至2007年6月底,三江源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1214252万元,占总投资的75%。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工程完成投资498699万元,占完成投资总额的41.1%;原有投资渠道项目完成投资7155.3万元,占完成投资总额的589%。

3、关于工程建设投资的用途分布(截至2007年6月底)

(1)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

――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5124万元,主要分布在海南州、玉树州和果洛州,建设重点包括道路、供水管网、供电线路、防洪设施、校舍扩建等。

――封山育林建设。完成投资9592万元,主要分布在玉树州、果洛州和海南州,建设重点包括封山育林、人工补植、设立宣传牌、安排护林员等。

――草原森林防火建设。完成投资2238万元,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黄南、海南州及玛柯河林场,建设重点包括林火信息指挥系统、林火监测预警系统、防火护林哨卡、防火隔离带、林火气象监测系统等。

――鼠害防治建设。完成投资12074.8万元,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黄南和海南州及唐古拉山镇,建设重点包括地面鼠害防治、地下鼠害防治、相关培训等。

――沙漠化防治建设。完成投资307万元,主要分布在玉树州和果洛州,建设重点包括封沙育草、工程治沙、草种补播、设置宣传牌、安排管护人员等。

――黑土滩治理建设。完成投资260万元,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和黄南州,建设重点包括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建设、治理黑土滩等。

――建设养畜。完成投资1238.8万元,主要分布在玉树州、黄南州、海南州和唐古拉山镇,建设重点包括养畜户、暖棚、贮草棚、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等。

――能源建设。完成投资11032万元,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黄南和海南州及格尔木市,建设重点包括太阳灶和户用电源配置、太阳能采暖校舍建设等。

――生态监测建设。完成投资2135万元,建设重点包括监测站点信息采集、设备购置、地面监测网络体系建设、遥感解译等。

――科研课题。完成投资1004万元,提交了“三江源区退化草地恢复机理、草畜营养平衡及持续利用模式研究与示范”、“三江源区适宜栽培草地快速扩繁和加工技术研究”等一批课题成果。

――科技培训。完成投资900万元,培训对象包括省、州、县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及转产牧民培训、扶持科技示范户等。

(2)原有投资渠道项目

――退牧还草。完成投资42253.3万元,建设重点包括退牧还草、补播、相关围栏安装等。

――退耕还林。2005年完成投资15177万元,粮食补助已经按计划全部发放,之后国家再没有下达投资。

――生态移民。完成投资13662万元,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黄南和海南州,建设重点包括房屋主体、地基工程、墙砌体、基础浇筑、地基开挖等。

――畜饮水。完成投资407万元,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海南和黄南州。

――水土保持。完成投资56万元,主要分布在玉树和海南州。

(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的成效

1、生态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近几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天然草场的压力不断减轻,植被覆盖和草地承载能力开始恢复和提高,植被和水源涵养能力逐步增强,草原鼠害得到有效控制,草地沙化退化趋势初步遏制,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07年6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实施退牧还草1060万亩,减138.29万羊单位,封山育林148.62万

亩,补植69.9万亩,草地灭鼠8796万亩,16个县全部配置森林、草原防火器材,森林草原防火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2、基层政权运转得到有效保障

三江源地区各州县自身财政收入十分有限,主要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等各种利益补偿手段,保障区内基层各级政权正常运转。从2005年起,中央财政决定每年对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地方财政给予1亿元的增支减收补助,从而有效保障了这一地区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职工工资正常发放和机构稳定运转。2006年,三江源地区16个县1个乡的总财力为20a亿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收入199亿元,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0.7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支出20.1亿元,主要依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为三江源地区基层各级政权的正常稳定运转提供了有效保障。

3、农牧民生产生活得到一定改善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生态移民、科技培训、小城镇建设等各类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使得三江源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通过开展生态移民,草原牧民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促进了草原牧民从粗放型游牧生产转向规模化、集约型的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牧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也为农牧民从事各种非农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从原始散居的游牧生活跨入现代城镇的定居生活。截至2007年6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累计培训农牧民及转产牧民6000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拓宽了农牧民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

三、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与其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三江源地区面临着相当艰巨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但是目前的投入规模、领域和手段还难以适应要求。一是草场超载严重,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面积巨大,治理难度很大。目前三江源地区有牲畜2200多万羊单位,平均超载60%左右。二是湿地和湖泊萎缩,河流水量减少,需要加大水源涵养力度。如黄河上游的玛多县境内原有4000多个湖泊,近10年内干涸了一半。三是鼠害猖獗,危害严重,缺乏有效的根治办法。四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大,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人口和城镇分布不连续,生态保护和建设具有一定特殊性。如曲麻莱县城所在地约处于三江源核心区,目前城镇人口3000人左右,加上计划安排的生态移民3000人,达到6000人左右,如何妥善安置处于核心区内的这部分人口面临很多问题。目前中央财政是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的主要来源,国务院规划从2005到2010年年均投入15亿元左右用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相当于每平方公里每年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额1万元左右。由于三江源地区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建设与管护成本高,这样的投资规模和期限难以满足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需要。

(二)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补偿偏低

目前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生态保护和建设,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非常少。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成本高昂,服务半径大、人口少,投入产出效率低。由于工业基础条件十分薄弱,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所需的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主要从西宁运输,生活中所需的蔬菜、水果当地基本不能生产,依赖从周边的四川、西宁等地购进,如玉树州每吨钢材的成本要比西宁高100%,水泥每吨成本要高60~/0。同时三江源地区每平方公里的人口仅为1.5人左右,公共服务半径大,服务效益低下,尤其是为游牧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很高。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欠账严重。教育条件十分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32.6%;学校超负荷运转,校舍和师资极端缺乏。医疗条件差,缺乏必备的医疗设备设施,每千人病床仅为3.41张,地方病、传染病发病率高,牧民平均寿命50岁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江源地区各州县地方财政收入少,财政自给率低,主要依赖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2005年起,中央财政决定给三江源地区地方财政每年1亿元增收减支补助,基本上解决了基层财政的吃饭问题,能够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但标准仍然十分低下。

(三)移民搬迁的后续发展和稳定问题突出

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后,移民搬迁后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移民搬迁后缺少稳定的生活收入来源。牧民迁移之后,原有的草场实行退牧还草,失去了放牧、养殖、农副产品采摘等基本生活来源,生活支出急剧增加。目前主要依靠国家给予的退牧还草补助维持生计,等到退牧还草政策有效期结束后,移民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三江源地区牧民绝大多数从事畜牧业,主要以游牧为主。移民搬迁后,实现了从游牧向定居转化,但是由于移民中部分藏民讲不好汉语,与外界接触沟通和获取市场信息能力弱,就业技能单一,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后续产业发展难度比较大。由于三江源地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再加上高海拔和恶劣气候条件,产业发展的成本高,远离主要消费市场、当地的市场容量和消费水平较低,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难以做大做强,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江源地区的移民主要迁移到县城、西宁以及拉萨等城镇或者地市。从长远来看,由于难以解决这部分移民的就业和基本生计问题,存在移民的回流威胁。

(四)缺乏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长效机制

三江源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目前没有建立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机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休牧育草、停止砂金开采和限制中草药采挖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和措施,地方财政大幅减收,其中仅禁止开采砂金一项每年减收2000万元。另外,实行草场休牧后,牧民的收入水平出现下降。牧民日常生活燃料由自产变为购买后,国家对牧户仅给予5.5斤饲料粮补助,折合现金2a8元,补助标准极低。

国家1998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纷纷到期,尽管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决定对继续退耕还林农户进行直接补助,还生态林补助8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还草补助2年。但是三江源地区主要属于退牧还草地区,补助期限仅为2年。随着政策逐步到期,解决退耕退牧农户长远生计的长效机制尚未根本建立,从而难以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成果。国家预算投入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从目前来看,国家还没有建立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用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2004--2010年国家投入的75亿元是一个阶段性投入,之后能否继续投入、投入的规模有多大等都存在不确定性。地方政府也缺乏足够的资金配套能力。

四、进一步加大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的建议

(一)分区域有重点地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

首先,加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18片核心区的补偿,争取做到补偿覆盖广、标准高、到位快。根据国家财力投入状况,量力而行确定对于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有

差别的补偿范围和标准,重点补偿目前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集中有限力量确保补偿取得成效。其次,逐步将补偿的重点转移拓展到三江源地区的21万平方公里,同样需要量力而行、分步骤明确补偿的区域、重点和标准,稳步形成三江源地区多层次的生态补偿体系。

(二)加大用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投资比重

截至2007年上半年,国家累计投入16亿元重点用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由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大、海拔高、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成本相比其他地区明显偏高。而且,区内各县财政自给率均在200/0以下,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贫困程度较深。因此,应扩大补偿的覆盖面和规模,补偿应覆盖生态保护和建设、基层政权运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个方面。近期重点提高用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补偿标准,以后重点提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补偿标准,不断缩小三江源地区与省内及国内其他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三)整合集中使用资金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益

目前,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原有投资渠道项目资金两个部分,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封山育林、小城镇建设、能源建设、森林防火、生态监测、科技培训等方面,原有投资渠道项目资金主要包括退牧还草、生态移民、人畜饮水等方面。这些资金分别由发改、建设、林业、农业、水利等不同部门下拨和管理,资金到位、使用和管理的时间、程序、要求各不相同,对于基层县乡具体项目实施区的资金使用产生很大麻烦。因此应加强对各类资金的整合捆绑使用,以后可以考虑设立专门机构和账户统一使用和管理各类资金。

(四)通过生态移民方式引导居民迁移集聚

三江源地区分布有农牧民人口60万,其中自然保护区内分布人口20万以上。尽管人口数量不大、密度不高,但相对于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功能定位,今后仍然需要减少人口总量,降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首先应继续加大生态移民的实施力度,率先把一部分处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居民迁移出来,靠近中心城镇、县城所在地集中布局,既拓展移民的就业机会,又促进小城镇的发展。重点扶持移民搬迁后的技能培训、就业和后续产业发展,率先将移民纳入城镇低保体系。对于缓冲区、实验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区内的居民,也应通过加强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定向劳务输出等手段,组织和引导当地居民向周边中心城镇、中小城市甚至省会城市及外省转移和集聚。

(五)采取鼓励措施扶持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三江源地区中的自然保护区应当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由于三江源地区面积较大,涉及的县乡和人口数量众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来供养而限制或禁止这些地区的发展。为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内的实验区和缓冲区允许因地制宜发展一些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特色产业,这也有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保持社会稳定。因此,可以考虑综合运用财政补贴、低息和贴息贷款、税费减免、生态标识等多种优惠手段,重点扶持生态旅游、农牧产品加工、藏药、民族手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者进入。对于限制开发区域的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应本着集约式开发利用的原则,稳步有序合理开发,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六)探索建立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三江源地区处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对三条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三江源地区承担着生态保护、水源涵养、保障供水的功能定位,三条河流的中下游流经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是非常明确的受益地区。国际上一般对于生态受损地区和受益地区比较明确的流域,上中下游地区间补偿往往采用横向转移支付的办法,三江源地区可以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探索建立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中下游地区用水量分布和大小,明确具体的生态受益地区范围,对用水单位和个人征收不同标准的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全额或部分横向转移支付给三江源地区,专项用于生态保护和建设。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篇9

[关键词]农村农民退耕还林收入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六大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控制长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减轻北方地区的风沙危害,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改变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开仓济贫、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是优化国土利用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西部地区大于15%坡耕地的面积为392.8×104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3.5%,其中25%以上按规定必须退耕的陡坡耕地为153.6×104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2%,接近现有耕地的1/10,西北地区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当地农民是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承受者,退耕区农民的生计直接依赖于他们世代耕种的土地,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应当给当地农村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的影响分析

1.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的关系

目前,政府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有:(1)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实施的标准以流域划分,长江流域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150公斤,黄河流域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100公斤。每斤粮食按1.4元折算,由中央财政承担,生态林的补贴年限为8年、经济林为5年、草地为2年,并要求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要达到8:2。(2)向退耕户提供现金补贴。在补贴年限内,现金补贴标准按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安排,用于补贴农民的医疗、教育等方面必要的开支。(3)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种苗,种苗费按建设生态林标准每亩补贴50元。

2.退耕还林对农户打工收入的影响分析

打工收入无论是对退耕户还是非退耕户,都已成为他们总收入中的大头,非退耕户的耕地数量较少,退耕前其打工收入的比重就比退耕户高。而退耕还林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解放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户打工的时间,打工时间的增加对农户打工收入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1)数量因素。数量因素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耕地的减少,导致农民投在土地上的时间缩短,打工的时间延长;二是由于耕地的较少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退耕还林工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农民呆在土地上的时间缩短,打工时间有所延长。在单位时间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时间的增加,农民的打工收入也有所增加。

(2)质量因素。这个因素收到前面数量因素里打工时间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打工时间的增多,不仅是时间总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打工时间的连续性增强。劳动时间连续性和总量的增加,对收入的增加主要是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使得劳资双方的交易费用降低,二是学习效应的增强促进了规模经济的产生。

3.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影响

研究的经验性结果表明:农户的退耕还林面积均与其持久收入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农户参加退耕还林工程在时间上的推移,其持久收入也被显著提高,受此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加了农户消费支出。

三、政策建议

在退耕还林的第一个补助期内,农户获得的退耕补助基本能够弥补其在种植业上的损失。近年来,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国家对种粮提高补贴,农户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机会成本明显增加,加之延长补助期后,退耕补助标准下降,这些因素是否会导致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取得的成果难以巩固?鉴于上述问题的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谨慎对待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的调整。在进行一系列科学论证之前,不轻易调整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即使需要做出调整,也必须考虑农户的长期收益,保证其经济利益不受损失,不应是生态效益的生产成本大部分由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承担。

2.应对农民产业结构转移进行长期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是在退耕还林工程后,农民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相关部门应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引导以使其更加合理化,帮助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平稳过渡,尽可能少走弯路。

3.应为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进行集约化经营种植业提供便利条件。参加退耕还林工程后,农户用于种植业生产的耕地减少,其在种植业上进行集约化经营的需求增加。相关部门应着力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和改善硬件设施,以为农户进行集约化种植业提供便利条件。

4.应加大力度保障农村地区的食品供应,丰富农户的菜篮子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参加退耕还林工程后,农户的食品消费由自给性消费不断向现金性消费转移,农村地区购买食品的消费群体日益扩大。相关部门应足够重视该现象,加大力度保障农村地区的食品供应。

参考文献:

关于退耕还林占地补偿标准篇10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维护土地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全面规划,加强管理,保护土地资源,严禁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

第四条  在土地管理、开发、利用、保护以及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有关的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境内的一切土地。

第二章  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进行土地调查统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粮、棉、油、菜基地保护区,除特殊情况外,不准占用。

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在耕地上建果园、挖鱼塘。

第七条  省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年度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由省人民政府批准,严格控制,不得突破。

第八条  按照规划开发国有荒地、荒山、河滩、滩涂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由用地单位或个人提出书面申请,逐级审查上报。

五百亩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五百亩至一千亩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一千亩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发给土地使用证。

鼓励农村居民按照规划承包开发集体所有的荒地、荒山和闲散土地。

第九条  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未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不得改变用途。

第十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收回的土地,按照征地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可有偿划拨给符合征地条件的单位使用。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也可暂借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耕种,国家需要收回时,只补偿青苗费。

第十一条  依法报经批准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第十二条  乡(镇)村兴建商品房占用土地,应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和非耕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并按规定报批。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申请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购买商品房的单位,须持有经批准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指标。

第十三条  砖瓦窑生产用土占地,应按国家建设用地审批权限报批。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砖瓦窑生产应充分利用荒丘、荒坡和荒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应根据恢复土地耕种条件的要求合理设计取土范围和取土深度,用土后必须负责恢复土地的耕种条件。

个人或合伙不准占用耕地建砖瓦窑。

人均耕地八分以下的村庄,不准占用耕地新建砖瓦窑。

第十四条  严禁荒芜耕地。

建设单位办理用地手续后满一年不开工的,农村居民承包的耕地和自留地连续两季不耕种的,以荒芜土地论处。

不准采取挖坑、打场等手段变耕地为非耕地。

第十五条  农村居民不准在自留地、承包地上建房、葬坟,挖地卖沙卖土。

农村居民应在村民委员会指定的土地上采土。确需在耕地采土的,必须挖取生土,活土还田,恢复耕种。

第十六条  城乡建设必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

城市建设应安排旧城改造,建房应向高层发展;乡村建房应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提倡建楼房。

第十七条  因采矿、采水、排污和其他人为原因破坏土地或造成损失的,有关单位必须进行整治或支付整治费,并给受损失者以相应的补偿。

第三章  国家建设用地

第十八条  列入国家和省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或者经批准的国家建设项目,需占用土地的,应依法征用或者划拨。

被征用或被划拨土地的单位应服从国家建设需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十九条  征用、划拨土地审批权限:

征用、划拨耕地三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亩以下的,由县、县级市人民政府批准,并逐级上报省土地管理局备案;

征用、划拨耕地十亩以下,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下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报省土地管理局备案;

凡在经国家批准的经济开放区范围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征用、划拨耕地二十亩以下,其他土地五十亩以下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报省土地管理局备案。

超过上述限额的,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条  征用、划拨土地程序:

(一)用地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征地、被征地等有关单位签订征地协议,并填报建设用地申请书;

(三)用地单位持有关批准文件、建设用地申请书、征地协议、总平面布置图或建设用地图,按批准权限逐级报批;

(四)征地申请被批准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勘测,并根据建设顺序和工程进度一次或分期交付使用;

(五)办理批准征用手续后核减耕地亩数。

第二十一条  跨县、区的铁路、公路和输油、输气、输水管线等建设征用土地的,可以分段报批。

改建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旧场地。确需征地的,应持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改造方案和年度计划,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部队从事自给性农副业生产,可按本条例第八条规定征用或划拨一定数量的荒地、荒山、河滩、滩涂,自行开垦,不得征用耕地。

第二十三条  县属以上良种场、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所需生产试验田,可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用地合同。确需征地的,应按规定报批,不核减耕地亩数,不得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并由用地单位缴纳农业税。

第二十四条  施工或勘察设计单位,确需临时占地的,应与被征地单位签订合同,经市、县人民政府核准。

临时占地,占用时间不得超过二年。确需延长时,应按照征地审批权限报批。

抢险、紧急军事行动用地,可先使用,然后办理补偿和占地手续。

在临时占用的土地上,不得构筑永久性建筑物。

第二十五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城市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兴办联营企业,需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可按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规定征用,征用后的土地归国家所有,联营企业享有使用权。也可按照协议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联营条件,由联营企业申请,按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联营企业有土地使用权,负担农业税。土地所有权仍属原集体单位。

第四章  矿山用地

第二十六条  矿山建设用地,应贯彻节约土地的方针,搞好用地规划设计。需要征地的,按国家建设用地审批权限报批。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对煤矸石、尾矿、废石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占地。

矿山企业排放上述废弃物,应同填沟、造地、修路、筑港相结合,加以利用。

利用上述废弃物,有关矿山企业应予免费。

第二十八条  已征用的矿山塌陷区、矸石山、尾矿坝、迁村旧址等占地,国家暂不使用并能恢复耕种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借给村民委员会安排耕种,其全民所有的性质不变。

第二十九条  因采矿造成集体所有土地塌陷的,有关矿山企业可按矿产物的年产量提取整治费,交市、县人民政府用于塌陷地的整治。整治费的提取标准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不能恢复耕种的塌陷地,有关矿山企业应给予一次性补偿或办理征地手续,然后安排改造利用。

第五章  乡(镇)村建设用地

第三十条  乡(镇)村建设应当按照因村镇制宜,改造旧村镇,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土地,讲求实效的原则制定规划。农村的建设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城市规划区内的村镇建设规划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一条  乡(镇)村兴办企业,应首先利用现有设施和非耕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乡(镇)村企业建设应符合村镇规划,占用土地须持县以上计划部门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和有关批准文件,向县、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按征地的审批权限办理手续。

不同行业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乡(镇)村企业用地标准,由省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三十二条  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征地的审批权限办理手续。

第三十三条  农村个体户或合伙兴办企业,应首先利用自有的房屋庭院。确需占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须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同意,签订土地使用合同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查,按征地审批权限报批。停止使用后,交还集体,并负责恢复耕种条件。地上附着物可作价交集体或自行拆除。

第三十四条  农村居民需要宅基地,由本人申请,经村民讨论,村民委员会同意,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使用耕地和其他土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查,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五条  农村居民建设住房,每处宅基地用地标准:

(一)人均耕地一亩以下(含一亩)的村控制在二分以内;

(二)人均耕地一亩以上的村控制在二分五厘以内;

(三)坝上地区控制在三分五厘至七分;

(四)山区村民占用荒山建房,可参照坝上地区标准执行。

第三十六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允许申请宅基地:

(一)农村居民户,除身边留一子女外,其他子女男到女方落户或女到男方落户,确需另立门户的;

(二)农村居民户人口超过本村居民户人口平均数一倍确属缺少宅基地的;

(三)集体经济组织招聘的技术人员要求在当地落户的;

(四)回乡落户的离休、退休、退职、退伍的干部、职工、军人,确实无房居住的;

(五)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

第三十七条  农村居民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划给宅基地:

(一)年未满十八周岁的;

(二)男到女方落户或女到男方落户,一方已立门户的;

(三)原有宅基地能够解决子女另立门户需要的;

(四)出卖或出租住房的;

(五)超计划生育的。

第三十八条  由于买卖房屋而转移宅基地使用权的,由买房户按申请宅基地的规定办理申请、批准手续。

农村五保户、外迁户等腾出的宅基地,由村民委员会收回。

第三十九条  回原籍落户的离休或退休的干部、职工和军人符合申请宅基地条件的,应优先安排。

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安排宅基地可适当从宽。

第四十条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无房居住,需要使用集体土地建住宅的,应按照城镇规划集资统建,并按国家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定报批和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第六章  补偿和安置

第四十一条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用地单位必须支付土地补偿费。

(一)土地补偿费的标准:征用集体所有耕地以及果园、苇塘、鱼塘、藕塘按其年产值的四至六倍计算。征用林地按当地中等耕地年产值的二至四倍计算。征用其他非耕地,按当地中等耕地年产值的二至三倍计算;

(二)年产值的计算:耕地、苇塘、鱼塘、藕塘按被征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计算,果园按被征地前四年平均年产值计算。价格按实际定购价和议价分别计算。秸秆按粮价的30%计算;

(三)被征土地上的青苗、林木、果树、房屋及其他设施等原有附着物补偿标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四)国有土地已有使用单位的,实行有偿划拨,其补偿费标准由设区的市、县和县级市规定。

第四十二条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用地单位除支付土地补偿费外,还应支付安置补助费。

(一)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二)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二至三倍;

(三)每亩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倍;特殊情况需要提高安置补助费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每亩被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额,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二十倍;

(四)征用没有收益的土地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五)输变电工程的铁塔用地,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本条例规定的标准执行。电杆、测量标志占用耕地只付一次性的补偿费,不办理征地手续。

第四十三条  地方公路及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四十四条  临时占地按该地年产值给予补偿。影响一季补偿一季,影响一年补偿一年。占用期满,由用地单位负责恢复耕种条件,或按所需工作量支付整治费。

第四十五条  征用城市郊区、工矿区、县城城关的菜地,除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外,还应缴纳每亩五千元以内的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

第四十六条  被征地单位的土地被全部征用,又不能异地安排所需耕地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将农业户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

被征地单位,一年收获两季人均耕地不足二分或一年收获一季人均耕地不足三分,国家建设征用耕地后,口粮不能自给的,由国家定量补差。

第四十七条  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出现的多余劳动力,由被征地单位用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发展农副业生产和兴办乡(镇)村企业等途径加以安置;安置不完的,可以选送符合条件的人员到用地单位或其他单位就业,并将相应的安置补助费转拨给吸收该劳动力的单位。

第四十八条  乡(镇)办企业占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可参照本条例征地补偿费标准,给被占地单位以补偿,并须妥善安置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乡(镇)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支付补偿费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规定。

第四十九条  依法报经批准占用耕地建房的农村居民,应按年产值的二至三倍向集体支付一次性的土地使用费。

超过用地面积限额的,应限期退回。逾期不退的,由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按每年每平方米二至四元征收土地使用费。

第五十条  农村个体或合伙企业占用集体所有土地,每年应按照土地年产值的二至三倍向集体支付土地使用费。

第五十一条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划拨国有土地,临时占地和乡镇企业用地,由县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统一承办,用地单位应按规定向承办机关缴纳土地管理费。

第七章  土地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五十二条  县以上各级土地管理局是同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内的土地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土地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可由县级人民政府委派。

第五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土地调查、登记和统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土地管理档案;

(三)制定土地复垦、开发和保护计划;

(四)参与建设项目的选址和设计会审等工作;

(五)管理各类建设用地的征用、划拨、审查和报批工作;

(六)检查、监督土地利用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七)查处违法占地案件,会同有关部门裁决土地纠纷,办理奖惩事宜。

第五十四条  土地管理工作人员要严格执法,秉公办事,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弄虚作假。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侵犯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由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犯,并由肇事者赔偿因侵权行为而造成的损失。

第五十六条  对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乡(镇)村企业未经批准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处以每平方米十五元以下的罚款,对非法占地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农村及城镇居民未经批准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以及超过批准的用地数量,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没收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以行政处分。

第五十七条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其协议或合同无效。对非法所得予以没收,对在该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并可以对双方各处以非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当事人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的,还应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  乡(镇)村非法建筑并出售商品房变相买卖集体土地的,除没收非法所得外,并可以处以非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  征用、占用耕地或承包耕地荒芜满一年的,利用挖坑、打场等手段变耕地为非耕地的,按该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由土地管理部门罚收荒芜费。连续荒芜两年以上的,加倍罚收荒芜费,并限期恢复生产或收回其土地使用权。

第六十条  征用、划拨土地双方长期达不成协议的,由省辖市、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裁决。

被征用或被划拨土地的单位拒绝、阻挠土地征用或划拨的,责令其交出土地,其行为构不成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当事人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可以给予行政处分。

被征地单位不得违反本条例规定向征地单位提出额外条件。超过规定索取或支付的征地费,由土地管理部门予以没收。

第六十一条  临时占地期满不归还的,除责令用地单位限期交还土地外,并按非法使用土地每平方米处以5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  农村居民在自留地、承包地上建房、葬坟,限期拆除所建房屋,恢复地貌。

对未经批准在耕地上建果园、挖鱼塘的,限期拆除,恢复地貌。对在自留地、承包地上挖地卖沙、卖土的,限期恢复地貌,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五百元以内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  不按规划开发、使用土地,造成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的,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以五百元以内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