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十篇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十篇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6:39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篇1

1.1农业用水量变化通过对邢台市2001-2012年农业用水量资料和粮食产量对比分析,用水量呈递减趋势,而粮食产量呈增加趋势。农业用水效率明显提高,2001年农业用水量为16.6103×108m3,到2012年减少到13.2860×108m3,平均每年减少用水量0.2662×104m3。粮食产量2001年为300×104t,2012年粮食总产为453.2×104t,平均每年增产13.93×104t。图2为邢台市农业用水量和粮食产量变化过程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改变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从而使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相协调的过程[3]。农业生产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开展农业节水等措施,使农业用水成逐年减少的趋势,而粮食产量逐年增长。灌区灌溉节水,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推广渠道衬砌、低压管道、喷灌、滴灌、渗灌、沟灌、畦灌等田间灌溉,输水新技术,提高灌区水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据2011年资料统计,邢台市农业节水灌溉面积272×104hm2,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268×104hm2,喷灌灌溉面积2×104hm2,微灌灌溉面积2×104hm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4]。结合邢台市地域特点,以市场调控为主,种植耗水量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加大蔬菜基地设施建设,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1.2工业用水量变化工业用水包括火力发电、规模以上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等。火力发电用水占工业用水量的10.29%,规模以上企业占工业用水量的45.49%,规模以下企业占工业用水量的44.22%。邢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工业主导地位,采用2001-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用水量以及对应的工业增加值进行对比分析,在用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成倍增长,由2001年的90.94亿元,到2012年增加到600.6亿元,平均年增长46.3亿元。图3为邢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和工业增加值过程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①减少废水外排,污染环境;②可以节省大量处理费用[5]。邢台市工业节水从淘汰落后用水工艺设备产品,加强重点行业定额管理,积极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高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依据《重点工业行业取水指导指标》,对现有企业达不到取水指标要求的落后产能,加大淘汰力度。组织研究工业节水器具、设备认证评价制度和实施方案,工业节水器具和设备目录,加快推进工业节水器具和设备认证评价工作,适时推进市场准入制度[6]。切实加强重点行业取水定额管理。严格执行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对钢铁、染整、造纸、啤酒、酒精、合成氨、味精和医药等行业,加大已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实施监查力度,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加快完善取水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出台氧化铝、乙烯和棉纺织等其他高用水行业的取水定额标准。强化高用水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和工序用水管理,制定和实施钢铁行业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主要工序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积极推进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大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废水综合处理,实现废水资源化,减少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加快培育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专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1.3林牧渔业用水量变化林牧渔业用水量包括林果灌溉用水、草场灌溉用水、鱼塘补水和农村牲畜用水等。根据邢台市2001-2012年统计资料,邢台市林牧渔业用水量总体呈递减趋势,减少幅度不大。而林牧渔业总产值成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以后,上升幅度较大。图4为邢台市林牧渔业用水量和总产值变化过程线。在林牧渔业用水中,林果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7.42%,农村牲畜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2.55%,鱼塘补水和草场灌溉两项总和仅占总用水量的0.03%。根据邢台市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近几年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森林生态旅游和绿化苗木花卉。农村养殖业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成本低,适应性强,深受农民喜欢。

1.4生活用水量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变化呈两个阶段,2001-2006年,用水量增长;2007-2012年相对稳定,略有增长趋势。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居住人口呈递减趋势,相应用水量减少。城镇生活用水量变化也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2008年期间,变化幅度较大,变化因素较多,如人口变化、用水方式,节水措施普及程度等。2008-2012年呈稳定上升趋势:①城镇居住人口增加;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生活采用先进的节水设施,对节约用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使城镇生活用水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用水结构的变化,对用水保证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7]。图5为邢台市生活用水量变化过程线。

1.5城市公共用水城市公共用水包括建筑业用水和服务业用水。城市公共用水随着行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建筑业用水,变化幅度较大,与房地产开发热度有直接关系。服务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根据邢台市2001-2012年城市公共用水量分析,2002-2004年用水量偏大,主要是建筑业用水量增加所致。其他年份相对比较稳定。图6为邢台市城市公共用水量过程线。

1.6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持生态与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水量。根据天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的区别,可以根据不同覆盖类型,把生态环境用水分为植被生态用水、湖泊水库及重要河道生态用水、城市生态用水。目前,邢台市统计的生态环境用水包括城镇环境用水和农村生态用水量部分。城市生态用水是指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而人为补充的水量。主要包括公园湖泊用水、风景观赏河道用水、城市绿化用水和园林建设用水以及污水稀释用水。邢台市城镇环境用水从2002年开始由统计资料,用水量变化幅度较大,2012年城镇环境用水达0.4946×108m3。农村生态用水从2004年开始有统计资料,用水量逐步增长,变化幅度不大。图7为邢台市生态环境用水量过程线。

2结论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效率;地区差异;Dea模型;趋同性检验

中图分类号:F205;F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1-0133-05

theempiricalanalysisofRegionalDifferencesinChinese

agriculturalwaterUseefficiencyandConvergencetest

wanGXin,LUQian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712100)

abstract:

thispaperanalyzestheefficiencyofagriculturalwaterinChinabasedonprovincialpanelDatafrom2003to2010,usinginputorientedDeamodel.theresultshowsthatmostprovincesmaintainedatmorethan0.8,whichshowsanincreasingtrend;onlyafewareas(suchasFujian,Guangdong,Hainan,ningxia),whosewateruseefficienciesarelessthan0.6,callingforlargewatersavingpotential.empiricalanalysisoftheconvergenceofagriculturalwateruseefficiencyismadebyusingαandβconvergencetestrespectively.itsuggestedthatthereisnosignificantchangesofshrinkingamongprovincesnationwidefollowingthetimetrendsbyusingαconvergencetest,however,βconvergencetestshowsthatsteadystateefficiencyexistsintheprovincesandregionalwateruseefficiencywilleventuallyachievebalancedastimepassed.

Keywords:agriculturalwateruseefficiency;regionaldifferences;Deamodel;convergencetest

水资源作为一种日益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1]。2010年我国因洪灾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745亿元,因干旱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69亿元。其中,干旱造成我国粮食损失约为168亿千克,超过我国粮食当年产量的3%[2]。水资源稀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3]。因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由于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和用水方式的差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出现了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研究各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区域差异,长期来看能否实现地区间的效率趋同的问题,对判断地区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关系,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调整农业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结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利用制度手段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区域间协调发展[4],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差异,用传统的α和β检验验证不同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否趋同,揭示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长期趋势特征,为制定合理的农业用水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1文献回顾及研究框架

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有不少学者关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钱文婧等[5]利用基于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水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投入,以GDp为产出,采用省级数据计算我国1998~200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发现在研究时段内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8年开始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下降;在空间上,我国东、中、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降低。廖虎昌、董毅明[6]从分析西部12省入手,采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年供水量、用水人口等作为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西部12省2007年和200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四川、陕西、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其他省份,西部地区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的tFp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些学者则探索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评价。FranciscoJandre等用Dea方法对西班牙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评价[7]。KanekoS等分析水资源效率的区域特征[8]。SpeelmanS等探讨农业灌溉与农业生产间的关系[9,10]。王学渊等[11]运用SFa方法测度1997~2006年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认为西北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最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省份较之其他地区还应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许朗等[12]通过安徽省蒙县的实地调查,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农户微观层面对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仅为0482,存在很大的节水潜力。李世祥等[13]通过对全国各省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中西部水资源效率收敛趋势明显。现有学者侧重研究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少有学者关注

各地区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特点,同时,对全国范围内效率趋同现象的检验较少涉及。

本文基于全要素视角,利用Dea分析方法评价2003~2010年不同省份的农业用水效率,比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进行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趋同性检验,探究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演变特征,为农业用水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2研究框架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在产出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各省最优使用量与实际用水量的比值,是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14]。参考BatteseG和Coellit[15]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定义,假设单个地区i的投入要素X和农业用水w产出Y,生产函数的形式为Y=f(X,w),农业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的具体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

we=min{μ:f(X,μw)≥Y(w∧)}=w∧/w(1)

其中,μ是农业用水无效率的规模参数,w是实际用水量,w∧为最优使用量,we是农业用水效率。we∈[0,1],we=1表明农业用水效率达到最大;否则意味着用水无效率。

基于静态视角,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资源禀赋约束下,农业用水效率有所差异。纯粹的静态视角无法把握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趋势,因此,可以借鉴常用的检验趋同性的方法,从动态视角关注不同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特征,进一步考察区域间的农业用水效率是否协调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

3模型说明与指标选取

3.1模型说明

3.1.1Dea方法说明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写为Dea),是研究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分析工具。Dea模型以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原理为基础,通过线性规划来确定生产可能性集的最优生产点,这些最优生产点构成的包络面均为有效生产前沿面。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决策单元(DmU),其投入产出组合是有效率的,将其效率设为1;不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DmU被认为无效率,通过与有效生产前沿面比较,测度出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的具体数值。Dea方法得出的是一个相对效率,衡量的是无效率省(区、市)和其效率参照省(区、市)相比之下的投入效率状况,从而提出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选择Dea方法是因为该方法存在很多优势,如:由于Dea方法不需要设定特定的行为假设、估计参数、合理性检验、具体投入产出间的生产函数形式等,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错误的生产函数和非效率项分布形式带来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规避评价者的主观意识;Dea计算的是相对效率,无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不受样本规模的限制,更适合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分析;对于单个DmU,Dea模型不仅可以说明无效决策单元的效率,还可以计算每项投入或产出的目标[16,17]。

一般来说,用Dea来确定生产前沿和分析效率水平可用产出主导型(output-oriented)测度方法和投入主导型(input-oriented)测度方法,因本研究侧重考察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之一的水资源的技术效率,即在给定农业产出和其他投入要素的条件下,最优水资源投入量与实际投入量间的比率,因此,采用投入主导型测度方法。

通常情况下,Dea模型分为规模报酬不变(CRS)条件下的Dea模型与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下的Dea模型。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省区投入产出并非规模报酬恒定不变的,因此,为更接近现实生活,本文采用VRS条件下的Dea估计不同条件下水资源的技术效率。具体的线性规划公式如下:

minθ,λθit(2)

s.t.-qit+Qλ≥0

θitxwit+Xwλ≥0

xoit+Xoλ≥0

i1′λ=1

其中,θit为第i个省在t时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当θit=1时,表示该省落在了前沿面上,实现了效率最优;qit为第i个省在t时间的产出,X0it是第i个省除了农业水资源外在t时间的投入。

3.1.2趋同性检验方法说明

随着经济的长期发展,最终经济单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趋同。学者一般用α和β检验区域指标间的趋同性,以便反映全国范围内是否存在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统一的趋势,考察动态均衡问题。本文参考王学渊[18]关于趋同性检验的方法,具体模型见式(3)所示。

(1)α趋同性检验

D=α1+α2t+ε(3)

其中,D代表的是省际间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变异系数,即样本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t为时间变化,α1、α2分别为待估参数,ε表示随机误差项。如果α2回归结果为负向,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则说明省际间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有缩小的趋势,存在α趋同。

(2)β趋同性检验

β趋同分为绝对β趋同和有条件的β趋同,绝对β趋同是α趋同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检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将最终统一。有条件的β趋同检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自身的农业水资源效率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绝对β趋同和有条件的β趋同的具体模型分别见式(4)和式(5):

1t(inwteit-inwtei0)=β1+β2inwtei0+εit(4)

inwteit-inwtei0=β1+β2inwteit-1+εit(5)

其中,t表示时间跨度,在本文中为8,wteit,wtei0分别为第i个省份的报告期和基期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wteit-1为第i个省在第t-1时间的农业用水利用效率,β1、β2为待估参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如果β2为负向,则说明存在绝对β趋同。绝对趋同条件下的β2=-(1-e-μt)/t,μ为趋同速度;有条件趋同的β2=-(1-e-μt),μ为趋同速度。

3.2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鉴于数据的可获性和参考相关文献,借鉴全要素的估计框架,选取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粮食作物产量为产出指标,选取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用水量(立方米/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劳动力人数(人/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机总动力(千瓦时/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化肥投入量(吨/公顷)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指标。上述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0》,并根据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关指标。

4实证结果分析

4.1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由表1可知,2003~2010年间,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08的水平徘徊,总体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除2007年和2008年降幅较大外,其他年份用水效率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

由全国的平均水平看,福建、广东、海南、宁夏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在06以下,表明这些区域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和发展空间;处于中等效率水平(即06~08)的地区有北京、广西、浙江、江苏、辽宁、湖南、江西、云南,表明需要大量的投入完善当地的农业节水技术;多数省区的用水效率在08以上,但仍未实现完全的效率最优,如甘肃、、湖北、陕西、新疆、安徽、天津、上海、青海、山东、河北、四川、贵州,表明此类地区与前沿面的距离较小,有一定的节水潜力,易于实现效率的最优化;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重庆6个省市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为1,表明这些地区处于农业用水可能性集的前沿包络面上,实现了农业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了农业水资源的充分配置。

从单个省区2003~2010年的效率变化看,上海、甘肃呈显著上升趋势,水资源最终在2010年实现最优利用。安徽、江西、海南农业用水效率呈下降趋势,浙江、湖南、陕西、新疆呈先上升达到最优后下降的趋势,效率波动较为显著。

42省际间趋同性检验

由表2可知,在α趋同性检验中,时间跨度的系数为负向,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不同省份间随着时间的变动,水资源利用率出现缩小的趋势不明显,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省份自身的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投入不太相同导致的;在对绝对β趋同的检验中,系数为负向,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地区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达到一种稳定的水平,趋向统一性,而且这种趋向的变化速度为1%;有条件的β趋同的检验结果系数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趋同速度为9%,表明不同省份自身都存在着稳态的效率水平,而且各省份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最终会以9%的趋同速度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由此可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随着时间的变动在区域上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5结论

本文利用Dea模型对2003~2010年的省际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发现近8年来,我国农业水资源效率一直维持在08以上,除2007年和2008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效率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多数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仅有少数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06的水平,不同省份的变动趋势各异。在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趋同性检验中发现,全国范围内的省份没有出现明显的随时间变动而缩小的趋势,但通过β趋同性检验表明,各省份自身存在稳态效率,伴随时间的推移,我国不同省份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趋于一致。政府应当加大低效率地区的要素投入力度,充分挖掘当地的节水潜力,对于效率较高的省份采取相应的政策保证当地的用水维持在当前水平。关于各省际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改进方案是本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郎一环,王礼茂.短缺资源类型与供需趋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4):409-414.

[2]陈锡文.抓住水利薄弱环节夯实“三农”发展基础[n].农民日报,2011-01-28。

[3]梅其君,曹志平.水资源:制约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J].软科学,2001(5):56-59.

[4]张小民.中国水权管理制度问题及政策建议[J].软科学,2008(8):77-80.

[5]钱文婧,贺灿飞.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54-60.

[6]廖虎昌,董毅明.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的西部12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2):273-279.

[7]FranciscoJandre,inesHerrero,LauraRiesgo.amodifiedDeamodeltoestimatetheimportanceofobjectiveswithanapplicationtoagriculturaleconomics[J].omega,2010(38):371-382.

[8]KanekoSt,anakaK,toyotat.waterefficiencyofagriculturalproductioninChina:RegionalComparisonfrom1999to2002[J].internationalJournalofagriculturalResources,Governanceandecology,2004(3):231-251.

[9]SpeelmanS,HaesemD,BuysseJ,etal.technicalefficiencyofwaterUseanditsDeterminants,StudyatSmall-scaleirrigationSchemesinnorth-westprovince,Southafica[eB/oL].www.ageconsearch.umn.edu/bitstream/123456789/28982/sp07sp01.pdf.2007.

[10]VargheseSK,VeettilpC,SpeelmanS,BuysseJ,etal.estimatingtheCausaleffectofwaterScarcityontheGroundwaterUseefficiencyofRiceFarminginSouthindia[J].ecologicaleconomics,2013(86):55-64.

[11]王学渊,赵连阁.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1997~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的SFa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3):10-18.

[12]许朗,黄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蒙城县的实地调查[J].资源科学,2012,34(1):105-113.

[13]李世祥,成金华,吴巧生.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215-220.

[14]王晓娟,李周.灌溉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7):11-18.

[15]BatteseG,Coellit.amodelfortechnicalinefficiencyeffectsinaStochasticFrontierproductionFunctionforpanelData[J].empiricaleconomics,1995(20):325-332.

[16]王学渊.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4-149.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篇3

[论文关键词]高职农林教育危机调整前途

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高职农林院校也同样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但是,认真审视一下高职农林院校的专业目录和各专业的招生数量就不难发现,农林专业数量占全部专业的比重在下降,农林专业在校生规模占全部在校生规模的比重也在下降。如何看待这两个下降,笔者认为:这是高职农林教育面临着危机的一种表现,这种危机是前所未有的;但同时也是高职农林教育发展自我调整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随着我国农林产业的新发展,对高技能农林人才的需求潜力巨大,高职农林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

一、高职农林教育面临的危机

危机之一是传统观念当中对农林行业的歧视。从历史上看,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农林行业就由农耕时期的主流行业逐步转变为弱势行业,至今这种状态在不发达国家依旧没有改变,所涉及的农林教育也就有了相同的命运。具体表现为城里的学生不愿“进农门”,农村的学生希望“跳农门”。

危机之二是农林行业内部对本行业认同度的偏低。www.133229.com在农林行业执业的大多数人员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无奈的、低人一等的心理。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农林行业的长期歧视使然;另一方面在于农林行业在各行业的实际地位也确实处于弱势地位这个客观事实。

危机之三是传统农林业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对普通技能型劳动力的吸纳力不断减弱,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对下降,从而导致对接受高等农林教育的人才需求量具有相对下降的趋势。

危机之四是从事高职农林教育的院校内部,由于处于弱势地位,相应采取了更名或通过加速设置、发展非农专业等措施,从而形成了“去农化”之风,进一步弱化了农林高职教育。

危机之五是民间资本基本上不“光顾”农林高职教育。在目前的民办高等教育行列中,还很少发现有民办的农林职业院校,只是在个别学校能够发现少量的如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类等涉农的新兴专业,即使在中专类学校也很难发现农业中专或涉农专业。

二、高职农林教育发展实行自我调整的必然性

高职农林教育占全部高等职业教育比重的下降,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状态变动而实行自我调整的必然趋势。

(一)计划经济使高等农林教育没有生存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确保了农林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计划经济时期的高等农林教育,正是我国农林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农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劲。由于在农林院校求学的学生都属于国家干部,城市的考生毕业后,极少有人去乡镇以下和基层林场等农林地区第一线;农林地区的考生考入农林院校,大多也是跳出了农林之门或位居农林行业的高管部门。尽管随着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经济的比重开始发生变化,但是,直到1978年以前,变化的速度仍比较缓慢。同时,由于工农商各业均处于快速恢复和发展时期,对高等农林教育的需求同样强劲,加之收入分配制度划一,无论在哪个行业工作,其报酬都是均等的。因此,这个时期的高等农林教育是不存在目前这种危机感的。

(二)精英教育使高等农林教育仍旧缺少危机意识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各行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尽管农林业也在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低,对农林高等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走向基层,乡镇层面也逐渐地就可以看到了具备高等农林教育学历的专门人才。但是,这些专门人才拥有国家干部的身份,拿的是“铁饭碗”。这个时期的高等农林教育依旧是精英教育,人才奇缺的状态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也就不存在发展的危机。

(三)大众化的高职教育发展及其与市场经济的接轨,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使高职农林教育危机凸显

促使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高教扩招政策,既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人才需要的明智之举,也是适应人人都渴望享受高等教育所采取的深得民心之举。农林高职教育也同样搭上了这一班快车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林院校的毕业生不再以当国家干部为主,而要进入农林经济的主战场,去相对艰苦的第一线,特别是要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或者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这是对当代大学生人生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心理上的一个沉重压力。对城镇考生来说,很难想象去服务农林业,即使孩子有意愿,其父母、亲友也会加以劝阻;对农村考生来说,上大学不能“跳农门”,也是不可想象的事。同时,非农林行业,尤其是新兴行业的跳跃式发展对高等人才的强劲需求与待遇节节上升,相比而言,农林行业中,在城市中的农林岗位已基本趋于饱和,广大农村地区虽有较大需求却缺乏吸引力,结果导致农林职业院校的招生难,办学受挫。

如何理性思考扩招后的农林院校办学难、涉农专业招生难问题?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改革大潮中和社会经济发展总趋势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更是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状态变动所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对于高职农林院校而言,有的院校转向了,有的学校则通过内部专业结构的调整,加大非农专业的设置与投入,以此反哺涉农专业,坚守高职农林教育这一阵地,这些情况都是适应这种客观变化趋势的自我调整,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职农林教育产生客观影响的结果。随着国家“十二五”开启所带来的新形势、新政策、新机遇及对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高职农林教育将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三、高职农林教育的发展

(一)农林产业与人类共存使高职农林教育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应运而生或有不适应的行业被淘汰出局。虽然农林行业在未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它与人类日常的饮食、身体健康、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密切相关,是与人类共存的长青产业,这就使得这一行业永远是不会衰落、凋敝的行业,而这正是农林业的最大优势。也正因如此,以农林业为基础并为之服务的高等农林教育也就同样有了长青的未来。

(二)传统农林业的升级换代对高职农林教育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并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传统农林行业升级换代的速度和质量均在提升。人们由原来饮食的温饱型正在向健康长寿型、愉悦文化型等方向转化,餐饮品的市场价值也在不断攀升;林业则由原来的以采伐与木材的粗加工及建筑用材为主,转化为以营林、尤其是经济林和珍稀林木为主,以林木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林下植物的开发与利用、生态林业、都市生态林木的开发等为主。在人类日益认识到林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关系的关键意义后,林业在产业的升级换代中必将会持续地焕发出不竭的生命力,尤其是正在进行的涉及25亿亩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会使林业的生产力得到新的释放空间。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农林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将会持续地给高职农林教育注入发展的新动力,不断地对其提出新的需求,从而为毕业生持续地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三)新的就业领域已经和正在向高职农林大学生敞开胸怀

以生物技术为前导的各类新兴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林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农林业发展的新福音。以食品加工业为例,目前我国的食品加工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总量已居全国前列,可谓够大,但是不论在技术含量还是单体企业规模发展上,其技术含量过低,又多为中小企业,甚至于类似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也有相当比重,包括我们每日餐桌上的食品,依旧沿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比不上人们饲养的动物,吃的讲求营养配方饲料的技术含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传统农林业发展的基础上,陆续会产生出新型的种植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和林木产业。如已经明确的营养师职业的确立,就为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再如黑龙江绿色食品及其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崛起、牡丹江的木材精深加工业的兴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建立又标志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生产和食品质量的严格管理。如此等等的新型产业,必定会导致农林产业在升级换代的基础上,新的就业领域的产生和发展,新就业岗位的提供与扩大,一定会为高职农林院校的毕业生,不断地提供着新的就业空间,并使他们大有用武之地。

(四)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使各类新型农林合作组织适时应运而生

建立在农村土地承包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之上的新型土地流转制度,标志着以土地经营权为无形资产,以资本为纽带的股份合作经营组织,将成为我国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农村经济的基本经济组合形式,是重新组织起来的新型农村经济,也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新的调整及其对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资本的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日常经营与管理、与社会经济的接轨方式,等等,这些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结合、运行的状态,在已经或即将建立的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当中,或迟或早都必然会生长在其中并要保证其健康成长。要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这样的现代企业制度,固然需要多种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才,这就为高职农林教育提出了非常紧迫的人才需求。同样,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已明确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租赁、抵押、转让、入股、合作经营等,这就从政策层面上明确地确立了林地经营权的流转制度,相应的林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也将应运而生,也将对高职农林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五)农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是高职农林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黔南;生态农业;基地建设

一、黔南地区发展生态型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黔南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

惠农政策支撑有力。党的十六大确定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战略。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召开的党的十更明确强调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而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央、贵州省委省政府和黔南州委、州政府坚持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做好“三农”统筹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了相关惠农政策、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适度控制农资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等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方针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三农”协调,已成为未来黔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基点。

支撑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条件坚实。目前,黔南地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有所下降,城市化水平逐步得到提高,这标志着黔南地区的综合实力已进入工_k化前中期发展阶段的新水平,具备了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又必将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镇、城市带动农村,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农业发展路径清晰。国内和国际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新趋势是: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和享乐型消费转变,安全营养、方便快捷的加工食品和休闲观光等需求将呈现加快增长趋势。黔南州委、州政府顺应农业这一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由数最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和休闲观光型农业的加快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生态型农业的加快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化经营。这就为新型农业化道路的抉择提出新的要求。

(二)黔南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挑战

传统农业文化与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的挑战。由传统的现代化农业向新型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转变,需要以新型的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为支撑,即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全球化为发展战略背景的舶力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卓有成效地加大农业新型文化的改造,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这是黔南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未来10—20年,黔南地区人增地减,耕地、水等资源紧缺矛盾仍将呈现上涨的趋势,诸多资源、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对农业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这是黔南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抉择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黔南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思路和重点

黔南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继续在区域优势特色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加快黔南地区农业向生态型现代农业的转变,将生态、特色、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坚持走“绿色环境、特色产业、国际精品、高效经济”的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利用率、生态稳定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和农村经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绿色环境

要充分发挥黔南地区冬无严寒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农的原则,结合传统和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要发挥农业对生态的修复功能、持续平衡提升功能,坚持走以生产型为主转向以生态型为主的农业发展路径,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与质量。要适应市场变化,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切实体现农产品的绿色化、特色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要充分利用黔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明显优势,在建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产迎合国内外人们消费观念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品味,创造黔南地区特有的农产品“绿色”品牌,将“绿色”特征贯穿延伸于农业生产的整个链条中。

(二)追求高效农业生态经济

要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大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生态、特色资源有机结合于黔南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和产业化、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将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最终体现到经济效益的增长上来,走一条高效双赢农业发展的道路,最终形成和实现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

三、黔南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

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制度、政策、知识、技术、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生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各个环节。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解决好这些突出的问题,对加快推进生态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黔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种植作物特色,研究制定黔南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加强与人们饮食健康息息相关的食用农作物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明确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粮食、蔬菜、水产养植等领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原则、建没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要加强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与黔南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不定期邀请优秀校友来校开展学术讲座、经验交流、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在校学生热爱和刻苦学习所学专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为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而开展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不失为一条有效地途径[3]。

参考文献

[1]廖晓衡,付小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4):138-141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篇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1-0133-05

theempiricalanalysisofRegionalDifferencesinChinese

agriculturalwaterUseefficiencyandConvergencetest

wanGXin,LUQian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712100)

abstract:

thispaperanalyzestheefficiencyofagriculturalwaterinChinabasedonprovincialpanelDatafrom2003to2010,usinginputorientedDeamodel.theresultshowsthatmostprovincesmaintainedatmorethan0.8,whichshowsanincreasingtrend;onlyafewareas(suchasFujian,Guangdong,Hainan,ningxia),whosewateruseefficienciesarelessthan0.6,callingforlargewatersavingpotential.empiricalanalysisoftheconvergenceofagriculturalwateruseefficiencyismadebyusingαandβconvergencetestrespectively.itsuggestedthatthereisnosignificantchangesofshrinkingamongprovincesnationwidefollowingthetimetrendsbyusingαconvergencetest,however,βconvergencetestshowsthatsteadystateefficiencyexistsintheprovincesandregionalwateruseefficiencywilleventuallyachievebalancedastimepassed.

Keywords:agriculturalwateruseefficiency;regionaldifferences;Deamodel;convergencetest

水资源作为一种日益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1]。2010年我国因洪灾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745亿元,因干旱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69亿元。其中,干旱造成我国粮食损失约为168亿千克,超过我国粮食当年产量的3%[2]。水资源稀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3]。因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由于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和用水方式的差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出现了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研究各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区域差异,长期来看能否实现地区间的效率趋同的问题,对判断地区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关系,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调整农业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结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利用制度手段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区域间协调发展[4],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差异,用传统的α和β检验验证不同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否趋同,揭示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长期趋势特征,为制定合理的农业用水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1文献回顾及研究框架

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有不少学者关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钱文婧等[5]利用基于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水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投入,以GDp为产出,采用省级数据计算我国1998~200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发现在研究时段内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8年开始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下降;在空间上,我国东、中、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降低。廖虎昌、董毅明[6]从分析西部12省入手,采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年供水量、用水人口等作为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西部12省2007年和200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四川、陕西、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其他省份,西部地区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的tFp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些学者则探索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评价。FranciscoJandre等用Dea方法对西班牙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评价[7]。KanekoS等分析水资源效率的区域特征[8]。SpeelmanS等探讨农业灌溉与农业生产间的关系[9,10]。王学渊等[11]运用SFa方法测度1997~2006年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认为西北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最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省份较之其他地区还应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许朗等[12]通过安徽省蒙县的实地调查,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农户微观层面对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仅为0482,存在很大的节水潜力。李世祥等[13]通过对全国各省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中西部水资源效率收敛趋势明显。现有学者侧重研究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少有学者关注

各地区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特点,同时,对全国范围内效率趋同现象的检验较少涉及。

本文基于全要素视角,利用Dea分析方法评价2003~2010年不同省份的农业用水效率,比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进行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趋同性检验,探究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演变特征,为农业用水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2研究框架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在产出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各省最优使用量与实际用水量的比值,是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14]。参考BatteseG和Coellit[15]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定义,假设单个地区i的投入要素X和农业用水w产出Y,生产函数的形式为Y=f(X,w),农业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的具体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

we=min{μ:f(X,μw)≥Y(w∧)}=w∧/w(1)

其中,μ是农业用水无效率的规模参数,w是实际用水量,w∧为最优使用量,we是农业用水效率。we∈[0,1],we=1表明农业用水效率达到最大;否则意味着用水无效率。

基于静态视角,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资源禀赋约束下,农业用水效率有所差异。纯粹的静态视角无法把握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趋势,因此,可以借鉴常用的检验趋同性的方法,从动态视角关注不同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特征,进一步考察区域间的农业用水效率是否协调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

3模型说明与指标选取

3.1模型说明

3.1.1Dea方法说明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写为Dea),是研究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分析工具。Dea模型以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原理为基础,通过线性规划来确定生产可能性集的最优生产点,这些最优生产点构成的包络面均为有效生产前沿面。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决策单元(DmU),其投入产出组合是有效率的,将其效率设为1;不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DmU被认为无效率,通过与有效生产前沿面比较,测度出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的具体数值。Dea方法得出的是一个相对效率,衡量的是无效率省(区、市)和其效率参照省(区、市)相比之下的投入效率状况,从而提出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选择Dea方法是因为该方法存在很多优势,如:由于Dea方法不需要设定特定的行为假设、估计参数、合理性检验、具体投入产出间的生产函数形式等,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错误的生产函数和非效率项分布形式带来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规避评价者的主观意识;Dea计算的是相对效率,无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不受样本规模的限制,更适合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分析;对于单个DmU,Dea模型不仅可以说明无效决策单元的效率,还可以计算每项投入或产出的目标[16,17]。

一般来说,用Dea来确定生产前沿和分析效率水平可用产出主导型(output-oriented)测度方法和投入主导型(input-oriented)测度方法,因本研究侧重考察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之一的水资源的技术效率,即在给定农业产出和其他投入要素的条件下,最优水资源投入量与实际投入量间的比率,因此,采用投入主导型测度方法。

通常情况下,Dea模型分为规模报酬不变(CRS)条件下的Dea模型与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下的Dea模型。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省区投入产出并非规模报酬恒定不变的,因此,为更接近现实生活,本文采用VRS条件下的Dea估计不同条件下水资源的技术效率。具体的线性规划公式如下:

minθ,λθit(2)

s.t.-qit+Qλ≥0

θitxwit+Xwλ≥0

xoit+Xoλ≥0

i1′λ=1

其中,θit为第i个省在t时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当θit=1时,表示该省落在了前沿面上,实现了效率最优;qit为第i个省在t时间的产出,X0it是第i个省除了农业水资源外在t时间的投入。

3.1.2趋同性检验方法说明

随着经济的长期发展,最终经济单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趋同。学者一般用α和β检验区域指标间的趋同性,以便反映全国范围内是否存在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统一的趋势,考察动态均衡问题。本文参考王学渊[18]关于趋同性检验的方法,具体模型见式(3)所示。

(1)α趋同性检验

D=α1+α2t+ε(3)

其中,D代表的是省际间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变异系数,即样本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t为时间变化,α1、α2分别为待估参数,ε表示随机误差项。如果α2回归结果为负向,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则说明省际间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有缩小的趋势,存在α趋同。

(2)β趋同性检验

β趋同分为绝对β趋同和有条件的β趋同,绝对β趋同是α趋同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检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将最终统一。有条件的β趋同检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自身的农业水资源效率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绝对β趋同和有条件的β趋同的具体模型分别见式(4)和式(5):

1t(inwteit-inwtei0)=β1+β2inwtei0+εit(4)

inwteit-inwtei0=β1+β2inwteit-1+εit(5)

其中,t表示时间跨度,在本文中为8,wteit,wtei0分别为第i个省份的报告期和基期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wteit-1为第i个省在第t-1时间的农业用水利用效率,β1、β2为待估参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如果β2为负向,则说明存在绝对β趋同。绝对趋同条件下的β2=-(1-e-μt)/t,μ为趋同速度;有条件趋同的β2=-(1-e-μt),μ为趋同速度。

3.2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鉴于数据的可获性和参考相关文献,借鉴全要素的估计框架,选取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粮食作物产量为产出指标,选取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用水量(立方米/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劳动力人数(人/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机总动力(千瓦时/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化肥投入量(吨/公顷)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指标。上述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0》,并根据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关指标。

4实证结果分析

4.1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由表1可知,2003~2010年间,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08的水平徘徊,总体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除2007年和2008年降幅较大外,其他年份用水效率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

由全国的平均水平看,福建、广东、海南、宁夏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在06以下,表明这些区域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和发展空间;处于中等效率水平(即06~08)的地区有北京、广西、浙江、江苏、辽宁、湖南、江西、云南,表明需要大量的投入完善当地的农业节水技术;多数省区的用水效率在08以上,但仍未实现完全的效率最优,如甘肃、西藏、湖北、陕西、新疆、安徽、天津、上海、青海、山东、河北、四川、贵州,表明此类地区与前沿面的距离较小,有一定的节水潜力,易于实现效率的最优化;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重庆6个省市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为1,表明这些地区处于农业用水可能性集的前沿包络面上,实现了农业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了农业水资源的充分配置。

从单个省区2003~2010年的效率变化看,上海、甘肃呈显著上升趋势,水资源最终在2010年实现最优利用。安徽、江西、海南农业用水效率呈下降趋势,浙江、湖南、陕西、新疆呈先上升达到最优后下降的趋势,效率波动较为显著。

42省际间趋同性检验

由表2可知,在α趋同性检验中,时间跨度的系数为负向,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不同省份间随着时间的变动,水资源利用率出现缩小的趋势不明显,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省份自身的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投入不太相同导致的;在对绝对β趋同的检验中,系数为负向,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地区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达到一种稳定的水平,趋向统一性,而且这种趋向的变化速度为1%;有条件的β趋同的检验结果系数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趋同速度为9%,表明不同省份自身都存在着稳态的效率水平,而且各省份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最终会以9%的趋同速度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由此可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随着时间的变动在区域上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农业生产;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9-0082-02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最初,是美国军方为了解决地理问题而开发的出来的,当前,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遥感技术的全面推广,大大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步伐,相应地,GiS在应用领域上也由军事扩大到了社会上的各个方面,在卫星遥感、地质、勘探、气象、旅游、电力、通讯、GpS定位、城区布局和规划等等众多的行业,而在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农林业和海洋领域的规划和信息探测等方面也显示出了重大的效果。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方面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应用现状,从农业信息库的建立、农业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农业生产的管理、信息的分析与做出实施策略、推广示范精准农业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有效地发展和促进“三农”事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

1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情况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定位系统、计算机、通信和自动化等相关技术和农业、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学科密切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对土壤、土地、农作物全面的监测,进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具体环境因素现状等进行诊断预测、动态分析最终获取信息的系统的总和。将以往的农业管理提高能够快速监测、适时分析、诊断,以正确决策、高效管理为目标的满足信息时代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它包括了农业信息库的建立、农业资源的监测、管理和分析以及决策支持等方面。

2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我国目前还仍然是农业大国,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然而,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农业仍然比较落后,其中农业信息化的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农业的信息化,属于我国实现真正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和内容。计算机与网络的迅速发展,让农业生产和管理有了广阔的信息资源发展空间。对于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现实应用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2.1建立农业信息库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借助于地面卫星站传回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入库,接收、处理GpS数据,最终建成农业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整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地图库,建立农业相关的基本数据库,建立农作物动态监测信息数据库等。农业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以及水利设施建设和防洪抗旱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防洪工程,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常规管理一般采用数据库和平面图形结合来进行管理,无法全方位展示,而运用计算机可以所卫星站传回的数据信息进行三维模拟,直观地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展示,对于防洪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

2.2农业资源动态监测

动态监测农业资源,主要指以下内容:

动态监测,是对所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处理,然后抽取用价值的信息入库,以对土地的变化、作物的种植种类和面积以及农业气象的监测为例,一般要抽取土地利用以及变化、种植的作物种类和面积与种类等信息,然后入库。

通过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各种全真模型,以此对数据分析,然后输出分析结果,依据分析对资源核算、评估,对农作物进行早期预测,使农业生产管理向着良性发展。

2.3精准示范农业

精准农业是现代世界农业的最新发展形式,更是21世纪现代高科技农业发展趋势,它目前仍处在初期阶段。对农田基本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农业专家进行决策和排灌、施肥等方面来建设示范点。GiS平台在作用方面可覆盖全部农业应用。现在国际上有很多国家在农业管理及监测中普遍使用GiS软件,并且在作物轮作技术、作物生长、制定水土保持等方面都有一定应用。

3未来GiS的发展趋势

GiS应用于农业管理、生产、经营方面的普遍应用和农业领域其他学科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首先GiS应用于农业生产,对深入研究学业理论知识以及农业学科的创新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农业领域各学科的良性发展又能够促使GiS发展和完善。GiS是一项应用范围广并且前途广阔的高新技术,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GiS、RS、GpS三种技术集成已成必然趋势。其基本原理是RS提供精确的图像数据信息,由GpS获得准确空间数据,而GiS为以上信息的储存、分析、处理及应用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由GiS和专业系统相结合而形成的智能GiS终将会成为解决农业领域空间复杂问题的重要有效手段。

建立以webGiS为基础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webGiS源于GiS和网络的有机结合,是GiS在因特网的应用之一。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以网络为平台是时采用分布式结构的webGiS即将被广泛应用,而利用该技术,可以浏览到网络上分布式的、超媒地理空间及属性数据信息,从而进行空间信息查询和分析,有效辅助决策以及管理。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GiS将会以其独有的功能,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而深入而切实地开展GiS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及研究必将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基于webGiS的江苏省蔬菜生产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3,5.

[2]卫立冬,刘建武,霍春雪: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4).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吉林市;农业发展;现状介绍;趋势分析

一、吉林市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的中部偏东,属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多年来,吉林市的农业发展状况一直比较平稳,为了更好的分析吉林市的农业发展潜力,预测其未来走向,现运用peSt模型对吉林市农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

(一)吉林市农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politicalFactor)

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在农业发展方面一直努力解读并落实着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制度,如农业产业化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产品加工政策、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农业生产补贴政策、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政策等,整体上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二)吉林市农业发展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Factor)

2013年,吉林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3%。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52.4亿元,增长4.1%;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279.9亿元,增长8.7%;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85.1亿元,增长8.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876.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984.8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综合各项经济指标可知,吉林市的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平稳增长,这对于吉林市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吉林市农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SocialFactor)

2013年,吉林市农村劳动力合计113.5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288元,同比增长14.6%。按照吉林市目前学校的分布与师资的配给情况,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机会基本充足。但目前吉林市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初中水平,这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发展上限。吉林市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人文社会环境,农村建设稳中有序,农村劳动力的分布也逐渐呈现多元化态势,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意识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也带来了其需求层次结构的改变。

(四)吉林市农业发展技术环境分析(technicalFactor)

吉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在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行上确实具有不少可圈点之处,而吉林市在各类农业发展技术面前,保持了冷静和理性,选择性的验证并推行真正适合于自己的各项农业技术。如包括果树休眠期冬剪、花卉越冬、蔬菜病害无药剂防治等种植技术,水产动物疾病诊治、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管理等养殖技术,共计六类农业生产技术。总体而言,吉林市的农业发展技术覆盖了种植、养殖、农机、土肥、加工、植保六个方面,农业发展技术环境基本成熟。

二、吉林市农业发展现状介绍

(一)吉林市农业整体发展情况

2013年,吉林市整体耕地面积较上一年减少了12.7千公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96.5千公顷。农作物的播种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方面,而粮食作物中的发展重点则是玉米。2013年,吉林市玉米的播种面积为471188公顷,总产量为3053374吨,每公顷产量为6480公斤。吉林市农业机械化程度良好,机耕面积达到592.4千公顷,同比上升0.9%。2013年,吉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照当年价格计算为4620256万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为4477502万元。吉林市2007-201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如下图所示。

图12007-2013年吉林市农林牧渔业分项产值

资料来源:吉林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14)

由上图可知,吉林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在2007-2010年间呈现出的是比较平稳的增长,而2011-2013年间则出现了较大幅的提升,平均增长率达到15.8%。

(二)吉林市农业产业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建设指的是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农业产业链包括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上游主要是指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中游主要是指农产品的生产,下游指的是农业融资体系的建设和农业企业的发展。

1.吉林市农业产业链上游环节。2013年,吉林市科技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而其农业科技研发主要是依托于各大院校及农业科技类企业的实验资源。在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吉林市一直采用的是求稳策略,对于农业科技的研发、选择和推广长期保持着比较理性的态度。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会通过仔细的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等服务,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

2.吉林市农业产业链中游环节。农业(种植)生产方面,2013年吉林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96880公顷,主要农作物产量为685.96万吨,农业产值为2467626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3.41%。2007-2013年吉林市农业产值总量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率的变化呈现出了“降-升-降”三个阶段。农业中间消耗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自2012年起,回归平稳。林业生产方面,2013年吉林市造林面积达到14363公顷,林业总产值为96474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09%。2007-2013年吉林市林业的发展整体上呈现比较滞后的状态,中间消耗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牧业生产方面,2013年吉林市牧业产值为1730719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7.46%。多年来,吉林市一直比较重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两者产值达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90.87%。但吉林市牧业的中间消耗情况比较严重,导致其增加值难有明显突破。渔业生产方面,2013年吉林市水产品达到3.95万吨,渔业产值为139774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03%。吉林市在渔业的发展方面由过去的依靠自然捕捞为主向以水产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进行转变,但是吉林市渔业企业多以粗放养殖为主,尚未形成集约化的养殖规模。这使得吉林市渔业整体的发展跳动性很大,中间消耗的控制能力有待加强。

3.吉林市农业产业链下游环节。在农业企业发展方面,吉林市一直非常重视农业企业的发展,扶植了大量高质量的农业品牌企业,如吉林市东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万昌米业有限公司、吉林福源馆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舒兰市东昌米业责任有限公司等。吉林市农业企业的发展紧紧围绕地区农业发展特色,政府与企业高效融合,品牌效益已逐渐展现。在农业融资体系建设方面,吉林市鼓励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调动金融业投资者的积极性,组建高质量小贷公司,丰富金融业态发展,农业融资体系也建立了较为明确的层次结构。虽然吉林市农业融资体系目前尚显稚嫩,但已经逐渐呈现出了理性的内部结构。

(三)吉林市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吉林市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完善,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在此,运用区位商、结构相似系数等指标对吉林市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剖析。

1.吉林市农业各产业专业化程度。2013年吉林市区位商测算结果显示,农林牧渔区位商分别为:农业0.9655,林业0.5111,畜牧业1.0328,渔业2.0336,农林牧渔服务业1.4291。由此可见,吉林市农业各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比较合理。但是,吉林市投入大量资源重点发展的农业(种植业)领域专业化程度略低于全省水平,林业领域的专业化水平更是与全省存在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吉林市的农业发展工业化和机械化运作水平虽然在近几年内已经有了不俗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吉林省整体而言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而且,吉林市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式经营,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初级加工为主、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而且家庭农场的建设尚处起步阶段,仍未实现规模化,农民土地分散,不集中连片,一家一块的耕种模式,各家各户独自经营的模式还普遍存在。另外,吉林市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多数集中在粮食加工等初级加工范畴,产品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和带动能力弱。

2.吉林市各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不同地区间的农业产业结构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也可能会很相似。这种差异性越大,表明地区分工水平越高,地区经济的互补性越强,区际关联越密切;相反,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越相似,表明地域分工水平就越低,地区经济互补性越弱,区际联系越少。根据吉林市2013年各县区农业产业产值分布数据推算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吉林市除丰满区外,其他各个县区农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在0.7以上,趋同化程度较高。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已经揭示了分工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吉林市各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较为趋同,表明吉林市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各县区并没有很好的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种植、特色养殖业、尚未完成农产品运输、经营等相关产业的建设,缺乏农特产品推广渠道。

表12013年吉林市各县区农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地区昌邑龙潭船营丰满高新开发中新永吉蛟河桦甸舒兰磐石

昌邑――0.990.980.860.910.990.80.990.970.930.990.99

龙潭――0.980.830.930.990.830.990.980.950.990.98

船营――0.920.850.970.710.960.930.870.990.99

丰满――0.590.820.390.790.740.630.890.91

高新――0.940.970.960.970.990.890.86

开发――0.840.990.980.950.990.98

中新――0.870.900.950.760.73

永吉――0.990.970.980.97

蛟河――0.980.950.94

桦甸――0.900.89

舒兰――0.99

磐石――

三、吉林市农业发展趋势预测

自1986年起,吉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直呈现平稳上升态势,现根据1986-2013年吉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指数平滑法对吉林市农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绘制时间序列

根据吉林市1986-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利用SpSS19.0软件绘制时间序列图。时间序列图显示,1986年至2013年吉林市农林牧渔业产值随时间逐步上升,变化并非完全线性的,而是略微有点凹形,所以在模型的选择上倾向于非线性趋势模型。

(二)模型选择

上文已指出,从时间序列图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趋势走向呈现非线性状态。所以,在这里选择布朗三次指数平滑进行预测,布朗三次指数平滑是对二次指数平滑再进行一次平滑,适用于估计二次多项式参数。

(三)趋势预测

根据吉林市1986-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数据,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指数平滑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为理想,序列的水平、趋势的平滑值为0.613,统计上显著。根据基础数据,按照模型与指数的推算公式,推算出吉林市2015年农业生产总值预测数值为5446796.937万元。

图2吉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发展趋势

在排除非正常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吉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2015年间仍会呈现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必将转入产业链建设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方面。

四、吉林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在“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吉林市农业的增长将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的发展特点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态势,如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主体专业化、农业产业一体化、农业产品品牌化、农业营销全面化、农业金融高效化等。无可否认,吉林市在面对农业未来的六大发展趋势时,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局限,如农业科技转化效率不足、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面临挑战、农业企业人才资源严重匮乏、农业产业投资价值未被认可、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尚显稚嫩等。针对上述发展局限,吉林市须激流勇进,做实农业科技的研发与转化;控制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推进节奏;利用跨区域“借脑”保证人才供给;宣扬“新型农业”实现农业专业化;推行集中差异化战略,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借力商业银行完善农业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慧.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王敏.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探析[D].吉林大学,2013.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新常态;都市现代农业;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40-02

引言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要求,提出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青岛市在山东省的经济地位突出,协调产业结构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健性。青岛市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的目标(2015年2月青岛市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见》),破解青岛市农业发展的困境和面临的问题,将会激发青岛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协调产业布局,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一、青岛市农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4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在较高水平。2014年青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4%,增速明显(2014年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在青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做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青岛市农业生产总值达到了360.21亿元。粮食生产的总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的同时,总产量出现下降趋势,2009―2014年的青岛市粮食总产量逐渐减少,由2009年的353.91万吨减少到2014年的323万吨。目前,青岛市在农业科技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农村城镇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存在片面性,缺乏长期性

青岛市出台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的目标,但是,主要是在农业发展的定位上进行确认,在具体的发展措施、发展规划、发展短期长期目标上仍然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新常态背景下,如何保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

(二)都市农业投入机制尚不完善

在关系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与市场调节等方面的关系尚未理顺。目前,青岛市对于都市现代农业的投入主要是直接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如何通过发挥企业和个人的自主性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迫切和紧急的。通过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来吸引民间资本和个人资本的投入便可大大提高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三)都市农业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虽然在青岛市的部分地区已经有特色农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规模化发展趋势,但是在尚未进行土地流转的时期,个人型的农业生产发展不具有规模化趋势。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社给规模化生产、建设提供了条件。在新常态下的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青岛市在都市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三、青岛市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一)发展特色都市现代农业

根据不同地区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打造青岛市农业发展的品牌。目前,青岛市已有胶州大白菜、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等10个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和30个青岛市名特优农产品。以品牌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条件。

(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在新常态下的青岛市都是现代农业发展更应该强调科技创新的作用,积极对农产品进行培育研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利灌溉工程,倡导无土栽培、滴灌技术等新型农业发展手段。同时,加大资金对于先进农业生产科技转化的投入力度,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劳动生产力。

(三)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试点城市,海洋特色鲜明,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村旅游、海岛旅游、农家乐等农业发展新方式,提高农业发展的整体能力和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做好农业生态的保护力度,使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关于新形势下发展都市现代农业[J].新农业,2014,(11).

[2]王丽彬,孙瑞艳,黄国清.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天津农业科学,2013,(5).

[3]王祥峰,李文刚,安静,等.山东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12).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植物保护技术;生态农业;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632097

1生态农业与植物保护技术的概述和理念

生态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是指在不损害环境和不影响生态发展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经验,融合生态学等理论知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植物保护技术需要进行一定的发展创新,以达到有效防止病虫害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农业质量,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无公害、可持续的方向上发展。

作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条件,植物保护技术运用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植物保护手段。在传统的植物保护方式中,为了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手段来杀菌,而化学农药含有有害物质,存在污染,影响农业生产质量,而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应用则避免了传统植物保护方式的弊端。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植物保护技术可以减少病虫害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同时技术本身也对生态环境没有过多的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农业成本,提高了农业发展质量,降低了病虫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

2.1“三诱技术”的运用

所谓的“三诱技术”,具体就是指频振式杀虫灯、黄板和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属于一种物理方法,诱杀害虫时主要使用到了光、波、色、味4种方式。该项技术的效果目前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杀虫范围和杀虫量都极大,同时还具有无污染,无毒害等优势,安全性好,有利于降低虫害所带来的威胁,综合效益好,可以在生态农业中推广应用;黄板诱杀技术是一项物理防治技术,是利用害虫趋黄性特点来对趋黄害虫进行诱杀。在传统的叶茎类植物防治中,农药药性大,不符合生态农业理念,而黄板技术的应用则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等优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性诱剂是当前植物保护技术中的一项新型绿色防控技术。

2.2防虫网阻隔技术的运用

防虫网阻隔技术属于物理手段,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防虫网对害虫进行阻隔,防止其进一步危害和繁殖。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22目防虫网即可。通过在生态农业中运用防虫网阻隔技术,其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可以有效阻隔害虫繁殖,达到植物保护的目的;可以适当调节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对炭疽病、软腐病等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因此综合来看,防虫网阻隔技术的运用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

2.3其它植物保护新技术的运用

随着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植物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进步,各种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实际上在实施植物保护过程中,不能单一依靠某一项防治技术,要想提高防治效果,需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多种手段,确保植物保护的效果。

要加强对生态农业和植物保护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农业人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具体手段有充分了解,为植物保护工作打好基础。各地可以考虑建立病虫害测报系统和监测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植物保护预防工作做好。各地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植物保护工作队,向农民普及介绍相关技术,提供专业服务,打造科学防治体系。

3总结

综上所述,植物保护技术适应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也对提高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根据各地生态农业开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保护技术,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篇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072046)。

摘要为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低碳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低碳农业理念已有推广,但是对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研究较少。本文使用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选用农业碳排放模型、包络数据分析法中的SBm模型和效率收敛性模型,通过三步法实证分析了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状况,并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各省区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计算了中国各省区2000-201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并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各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了中国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绩效及其效率的收敛性,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多;农业发展与碳排放存在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关系;化肥和农膜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中国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绩效满足“波特假说”且面板数据下的效率值存在收敛性。对此,结合中国各省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在制度、科技、教育等方面提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低碳农业;农业碳排放;收敛性;SBm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1-0030-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1.005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政府连续颁布十个“一号文件”,表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化肥、农药等农用品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农业发展与环境、资源不协调,最终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指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来自于农业,占人为排放量的近13.5%[1],这将会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Co2的浓度升高,将直接诱发自然灾害,不仅影响农业的产量,而且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值得思考的是,中国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绩效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正在扩大还是在缩小?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当前关于低碳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碳排放的计算以及发展低碳农业的可行性和路径选择等方面。李波等[3]从6个主要的农业碳源测算了中国1993-2008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并实证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发现效率、劳动力、结构等因素对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农业经济发展可以降低农业碳排放。Johnson[4]认为农业废弃物、粪便管理、农业能源利用、肠道发酵、生物燃烧等是最主要的农业碳排放源。aCiLtasmanptyLtd[5]对美国、加拿大、欧盟、新西兰、印度等国家的农业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发现由于各个国家农业生产方式大相径庭,导致农业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重差异较大。严立冬等[6]从生态视角论述了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提出应建立低碳农业的生态目标和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并认为政府应该在低碳农业发展中承担生态责任。罗吉文等[7]提出应该实行节肥、节水、节约、节地、节膜和立体、循环、复合农业模式,以减少碳排放,此外,要提倡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还需要政府引导低碳消费,支持对碳的综合利用。曾以禹等[8]介绍了国外农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农业的做法,并建议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等手段来实现中国低碳农业长久发展。

综上,低碳农业的发展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现有文献来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对中国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且对效率进行深度分析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创新性、科学性和目标性的原则下,对研究内容做以下改进:①使用2000-2010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量;②使用非期望产出模型(SBm),测度中国各省区低碳农业发展效率;③选用收敛性模型,对效率进行收敛性分析。

1模型、指标与数据来源

1.1模型与方法

测算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方法很多,主要集中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相比SFa方法,Dea中的SBm模型更能处理非期望产出,因此,本文采用SBm模型作为测算低碳农业效率的方法。

1.1.1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排放是衡量低碳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本文采用李波等建立的碳排放模型以及碳排放系数,选取化肥、翻耕、农药、柴油、农膜和灌溉能耗等几个指标,建立如下模型:

式中,e为农业碳排放量,ti为某碳源的使用量,δi为相应的碳排放系数,农业碳排放量为各碳源要素碳排放的总和。碳排放的系数分别为:化肥(0.8956)、农药(4.9341)、农膜(5.18)、农用灌溉(20.476)、柴油(0.5927)和翻耕(312.6);翻耕的单位为kg/hm2,其他单位都为kg/kg。

1.1.2非径向非期望产出模型(SBm模型)

测算低碳农业的发展效率,农业碳排放为效率测评时的“非期望产出”,经典的Dea模型(如CCR和BCC模型)无法排除非期望产出对效率评价的干扰,无法准确评价效率,因此,tone在传统De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非期望产出的效率评价模型,即SBm模型。相比传统的Dea模型,它是一种考虑了冗余情况和非期望产出影响因素后得出来的函数模型。

假设i=1,...,i,i个生产单位投入产出向量为(xi,yi),x为投入指标,y表示产出指标,s表示投入冗余,函数式为:

式中,ρ*i为核算出来的第i个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当ρ*i=1时,表明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完全有效,此时,不存在投入的冗余和产出的改进。当ρ*i

1.1.3收敛性分析

收敛性分析有助于探讨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趋同型”或“发散型”情况。若存在收敛,说明各省区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差距在缩小;相反,则表明差距在扩大。效率收敛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σ收敛指不同省区之间低碳农业发展效率ρ*i离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若离差变小,则说明低碳农业效率的离散程度在缩小,趋于σ收敛。根据前人的研究,σ收敛的函数表达式为:式中:ρi,t表示第i个地区在t时期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而ρ—t是t时期所有省区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均值。当σt+1σt时,说明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离散系数的差距在缩小,存在σ收敛。

绝对β收敛主要是分析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增长速度是否趋同,以研究效率相对滞后地区是否有追赶效率较高地区的趋势。根据前人研究,构造绝对β收敛回归方程函数式为:式中:α是常数项,ln(ρi,0)是第i个省份在第0时期的ρ*i初始值的对数值,β为回归系数。如果β显著且系数为负,说明存在绝对β收敛,即ρ*i的增长与ρ*i的初始值成反比,表明效率相对滞后的省区有追赶效率相对较高省区的一种趋势。

条件β收敛将各省区的特征考虑了进去,分析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能否收敛于其稳定水平。与绝对β收敛不同,条件β收敛中不同省区的稳态水平不同,它允许效率较高与较低地区差距的存在。若采用面板模型来检验条件β收敛,函数式为:

式中,α是效应项,β为回归系数,若β显著且系数为负,则表明存在条件β收敛,即收敛于自身的稳定水平。

1.2指标选取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9-10],建立了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见表1。

本文选用SBm模型,定义农业碳排放为非期望产出的指标,其余的投入指标可以测算出冗余值和产出的改进值。

1.3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2000-2010各省份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和中国统计局网。由于的数据不全,因此,构建了2000-2010年除外其他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

2中国省际低碳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2.1中国各省区农业碳排放的测算

表2列出了中国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数据。可以看出:①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碳排放量有减少的趋势。例如,北京的农业碳排放量由2000年的29.3kg/t下降到2010年的24.23kg/t,上海则由42.16kg/t下降到31.24kg/t,这是由于两地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而且农业科技相对发达。②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在增加。这意味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来追求农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农业走上集约发展的道路,降低农业碳排放。③农业大省的农业碳排放量增长幅度相对较大。河北、山东、湖南、湖北、四川和云南等省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增长幅度相对较大。这要求农业大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④化肥和农膜是农业碳排放源里排放量最多的源头,其中化肥的排放量是其他排放量的总和。因此,正确并适量地施用化肥是低碳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增长趋势看(见图1),中国的农业碳排放总量是不断递增的,2000-2003年的增幅较小,而2003-2007年的

增幅较大,由2003年的6517kg增长到2007年的7734kg,涨幅达到18.7%,2008年以后的增长速度放慢。增长的幅度先上升,然后随之下降,满足库兹涅兹的“倒U型”。表明伴随着农业碳排放的增多,达到一定的顶峰之后,农业碳排放将会有下降的趋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政府重视、农户意识的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等方面。

2.2中国各省区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评价

运用Dea相关软件,选择SBm的规模可变(VRS)模型,评价了2000-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见表3。

从表3可知,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提高的趋势,具体呈现如下特征:①部分农业大省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较低,如:湖南、湖北、四川和云南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不适

合低碳农业的发展,表明这些地区要创新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以精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②现代农业较为发达地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较高。如上海和浙江等地的低碳农业效率一直处于有效状态,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金和科技的支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测算相对效率时,从规模和技术两个角度进行比较而得出效率值,因此,海南和青海等地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相对其自身是有效的。③农业大省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提高较为缓慢。这迫切要求农业大省因地制宜地寻找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低碳农业的生产理念,进一步提高低碳农业发展效率。④总体来看,低碳农业发展效率满足“波特假说”,即一定的环境规制,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进一步降低农业碳排放总量,提高低碳农业的发展效率。

2.3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2.3.1σ收敛性检验

2000-2010年中国的σ值见图2。2000-2003年间,σ值不断上升,而后是一个下降的过程,2007后又开始复苏,从整体上来看,波动较小且收敛趋势。

2.3.2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

运用Stata(12.0)软件,分别对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根据绝对β收敛的计算可知,中国低碳农业的绝对β收敛在1%下显著,且系数为负,表明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有趋同的趋势,而且效率值正在逐渐缩小。

中国条件β收敛的系数为负值,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存在条件β收敛,即各省区都处于各省区的稳态水平,并且都将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

3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三步法的实证分析,可知:①中国大部分省区的农业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多,但北京和上海的农业碳排放在逐年递减;②农业发展与农业碳排放存在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关系,即农业的发展会带来农业碳排放的增多,但到了一定的峰值,碳排放会逐渐减少;③化肥和农膜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源头;④低碳农业发展效率满足“波特假说”,即一定的环境规制,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⑤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值存在收敛性,即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值的差距正在缩小,并有趋同和稳定的状态。

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①中央和各级政府鼓励和要求发展低碳农业,降低农业碳排放的同时,鼓励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在不同地区选取低碳农业发展示范区,使低碳农业的发展寻求标准化和制度化;②创新研发低碳农业的新技术,鼓励和创新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寻求新途径、新资源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构建低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产销有机结合,为低碳农业提供技术保障;③培育新型农民,开展低碳农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④低碳农业发展和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相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创新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提高低碳农业发展效率,降低农业碳排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马晓旭.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1,(5):71-74.[maXiaoxu.theDilemmaandDevelopmentofLowCarbonagricultureinChina[J].ReformeconomicSystem,2011,(5):71-74.]

[2]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0,(10):72-78.[XuGuangyue.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LowCarbonagricultureinChina[J].economist,2010,10:72-78.]

[3]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80-86.[LiBo,ZhangJunbiao,LiHaipeng.ResearchonSpatialtemporalCharacteristicsandaffectingFactorsDecompositionofagriculturalCarbonemissioninChina[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1,21(8):80-86.]

[4]JohnsonJmF.agricultrualopportunitiestomitigrateGreenhouseGasemissions[J].environmentalpollution,2007,150(6):107-124.

[5]aCiLtasmanptyLtd.agricultureandGHGmitigationpolicy:optionsinadditiontotheCpRS[m].newSouthwales:industry&investmentnSw,2009.

[6]严立冬,邓远建,屈志光.论生态视角下的低碳农业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40-45.[YanLidong,DengYuanjian,QuZhiguang.ResearchonDevelopmentofLowcarbonagriculturefromtheangleofecology[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0,20(12):40-45.]

[7]罗吉文.低碳农业经济效益的测评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24:78-81.[LuoJiwen.evaluationStudyonLowCarbonagriculturaleconomicBenefits[J].StatisticsandDecision,2010,24:78-81.]

[8]曾以禹,陈卫洪,李小军.国外发展低碳农业的做法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10,10:59-63.[ZengYiyu,ChenHongwei,LiXiaojun.enlightenmentonLowCarbonagricultureDevelopmentinForeignCountries[J].worldarculture,2010,10: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