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经济的内涵十篇生态经济的内涵十篇

生态经济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8:53

生态经济的内涵篇1

【关键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板块经济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的11个区县能否在“生态涵养”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战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布局的成败。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对区域发展路径的设计上,结合各地实际,将11个区县细分为三大板块,即“万开云特色产业板块”、“垫江―梁平―丰都―忠县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特色旅游经济板块”。发展板块经济,成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11个区县的共同使命。

一、渝东北域内板块经济发展的布局简介

1、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在区域内实现政策合作与优惠,使参与其中的成员获得特殊的经济收益,而成为当今全球经济的一股新浪潮。区域整体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区域特色优势的形成。

2、契合了自然禀赋差异化发展的支配特点

渝东北11个区县各板块在自然禀赋及发展水平上有差异,因此在坚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的大前提下,进行特色发展是最明智的选择。

首先,万州带动形成万开云特色产业板块。万州拥有水运、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立体交通优势,功能完善,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从地理位置上,万州、开县、云阳三区县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距离30分钟,具备一体化发展基础。其次,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生产条件、地理环境好,在温度、阳光、水资源上拥有较好优势,垫江县素有“重庆粮仓”和“重庆菜篮子”之称,近年的垫江白柚、垫江牡丹等也颇负盛名,梁平县除“粮、油、猪”三大保业外,鸭子、梁平柚、竹子三大产业也已形成规模,丰都肉牛量大,忠县则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并形成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完整产业链条,这些县原本就是国家农产品主产区,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符合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在旅游资源分布上,奉节、巫山、巫溪、城口这4个县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奉节、巫山两县均地处长江沿线,位于新三峡核心景区,拥有“高峡出平湖”的峡谷风光和三峡文化,地处大宁河沿线的巫溪县则以秀美的溪谷风光和神秘的巫文化为主,而地处重庆最北端的城口县气候宜人,近年来不但生态旅游业开始发展,红色旅游也深具发展潜力,构建特色旅游经济带自然禀赋条件得天独厚。

3、形成了板块优势互补化发展的良好架构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既是三峡库区,又是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要摆脱特困的帽子,须发展产业,根据11个区县各自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进行板块间产业重点规划引导,使各板块间整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架构,有效避免三大板块间产业同质化恶性竞争。

二、渝东北域内板块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渝东北11区县的功能定位,各区县在推动发展转型、实现板块抱团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随着沿江高速公路、渝利高速铁路加快建设和顺利贯通,区域内一些特色骨干产业逐渐融合互补、相互配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区县之间各自为阵、互相掣肘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一是域内行政壁垒仍未击破。长期以来各自相对封闭的环境和地方本位主义,使“行政区经济”大行其道,加之板块内缺乏一个强势的增长极,区县之间各自为阵、互相掣肘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二是统一交通格局尚未形成。渝东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交通建设滞后,板块内部、板块之间交通格局不统一,成为三大板块抱团发展的“硬伤”。三是产业同质并生现象突出。渝东北地区产业化水平总体不高,一产弱、二产虚、三产散,缺乏跨区域、跨行业的骨干支撑产业。

三、渝东北域内板块经济发展对策

推动渝东北三大板块发展,是践行五大功能区战略部署、促进渝东北各区县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共同发展的必然举措。结合渝东北板块经济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统筹规划,改进考核机制体制

一是要按照功能区定位,制定出台《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板块”为单元设计跨区县的项目,促进城镇群错位发展,打造特色板块经济带。二是要建立区域板块协调机构和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明确牵头协调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三大板块抱团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考核,探索建立板块内部在GDp、税收、环保、产业等方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考核机制。

2、完善交通网络,增进流通渠道拓展

按照“铁公机水”一体化的要求,优化完善渝东北地区交通布局。一是铁路,规划建设重庆至武汉的沿江货运铁路,打通三大板块联动发展的“大动脉”。二是公路,尽快启动建设连接渝东北各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形成便捷快速通达的旅游环线。三是空运,加快建成巫山神女峰支线旅游机场,可以满足人流物流“快进快出”的需要,提升整个渝东北的交通运力。四是水运,抓住“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契机,规范修葺桥梁、码头、船舶等设施,统一打造长江航运。

3、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一要坚持错位发展,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垫梁丰忠”板块,重点发展化工、装备、电子等配套工业和特色资源加工业;“万开云”板块,重点发展盐气化工、光伏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奉城两巫”板块要立足“生态”功能,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及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农林产品加工和特色矿产资源利用。二要坚持合作共赢,打造精品旅游环线。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按照全域景区5a发展理念,打造旅游型城镇、旅游型城市和5a景区项目群落,创新全域旅游化模式。基于这个区域旅游资源现状,积极构建“一带两角”的旅游格局。“一带”即贯穿三大板块的“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两角”即“奉节天坑地缝-巫山小三峡-巫溪红池坝”、“三峡大坝-神农架-巫山小三峡”和旅游环线。三要坚持市场导向,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区域板块互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的内涵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管理;内涵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9-0312-01

引言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从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取相应的资源与能源,所以,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人类在与生态环境之间往往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当代环境管理工作是否能够有序的开展,直接对人类的发展、生存带来了影响。面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好对生态环境的管理以及控制利用,建立一种节约型的发展社会,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证生态文明得到长久保存,促使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出现。

二、生态文明环境管理中的价值内涵

生态环境为人类的发展生存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空间,面对里面众多的奇珍异宝,做好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促进人类的进步并满足当代人类的生活发展去求。但是,面对工业化、城市化等工作开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生态文明的管理中不断的出现了各种问题,所以,明确生态文明环境管理的价值内涵,有助于让人类意识到生态文明环境的重要性。

2.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在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又承担着保护物质世界的义务,这主要是通过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来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种人类文明形态,主要体现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建设方面,这同时也成为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以及社会建设的价值基础

2.2环境管理工作的价值定位

2.2.1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能作为自然的主宰

生态文明主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极力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以及极端的生态主义,注重人是再价值的中心,但是不能作为自然的主宰。人类的进步发展应该切实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唯有按照这一生态价值规律。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走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2.2.2传承本土化的生态文明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传统。这一传统是和现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一致的。在继承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这也是推进我国环境管理工作模式发展的源泉之一。

2.2.3将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以及消除贫困三者有机结合

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环境治理是与消除贫困完全一致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键,一方面需要我们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从而保证经济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现实成果,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新型工业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途径来开展。在城乡一体化的模式下发展生态建设以及实施生态工程,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最大化消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向着农村地区转嫁的情况,从而使生态文明成果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定将会充分惠及到全体人民当中。

三、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在进行生态文明环境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承认,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与生态文明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面对当代人类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随处都可以看见生态文明的身影。所以,为了能够做好生态文明的管理工作,完善经济的发展,针对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进行研究分析,落实相关的科学发展策略,才是发展过程中的重点。

3.1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五个统筹”,进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到了实处,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高效节能化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3.2集中体现生态文明的环境管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着更好更快方向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以及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决定性作用。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不仅是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

3.3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管理迅速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体现生态文明的环境管理,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立足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两型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实施既具有高新科技内涵又紧密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全面建立“两型社会”的基础从辩证的角度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要求在思考经济问题时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而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与规划时,要重视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环境管理应围绕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三大主题,最大程度地缩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随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状况恶化的周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环境管理中的技术内涵

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当代社会往往会以生态文明为基础,进行现代环境的管理以及控制。为了能够有效的对环境进行控制,做好城乡发展的有效结合,解决在环境管理中出现的漏洞以及不足,完善环境管理的技术,优化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明确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含义,阐述、阐明城乡关系、产业生态关系等就成为了技术内涵的重点内容。

4.1城乡生态关系

在三大产业的生态关系中,不但要城市实现新型城市化道路,消除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情况。在城乡结合部,应实施生态资源保护,发展生态化技术,理顺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状况。从开创良好的生态局面。

4.2产业生态关系

在环境管理中,应全面发挥区域以及资源优势,理顺各产业之间的生态关系,通过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压力。

推动产业系统的良性循环

4.3上下游地区间的生态关系

这一生态关系是指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平方向生态链。在环境管理中,以生态工程带动生态市、生态县、生态镇以及生态村建设,特别是对于环境管理较为薄弱的农村地区,要着重控制农田面源以及养殖业的污染,最大化降低流域内的水污染情况。

五、结语

人类在发展、生活的过程中,正在不断的适应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然后基于自身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以及理解,建立生态文明。面对人类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现状与趋势,在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合理的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做好环境的管理工作,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必然能够提升对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管理内涵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伍建颐.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管理的实质研究科技与创新,2014(12).

生态经济的内涵篇3

综合管理各类生态系统是环境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内容,所以在定义技术内涵时应将协调地区间、上下游之间、城乡之间及产业之间的生态关系作为基本内容。(1)不地区之间的生态保护关系协调。相邻的两个地区之间存在联系紧密的外部及内部生态链,保护地区间的生态链是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不同地区间存在的生态链,尤其是脆弱生态链要进行强制性保护。在保护地区间的生态链时,应综合规划环境管理技术,以便能够将复杂化的生态关系理清,从而推动不同地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良性发展。(2)上游与下游之间的生态保护关系协调。上游流域与下游流域之间的生态环境通常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必须协调好上游生态保护与下游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首先,可以建立起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建设流域生态保护工程的基础上加快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区、生态镇及生态村的建设进程。对于农村等环境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区域,则在环境管理中强化应用多种生态技术[3]。例如,可以利用生态保护技术对养殖业或农田种植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同时防止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从而避免下游流域受到来自上游流域的污染。

2经济内涵———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们多以牺牲自然环境谋求经济发展,环境管理工作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必须处理好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1)环境管理应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动力。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时应注重整合信息流、技术流及知识流,并由此提高利用能量流及物质流的效率,从而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助推力。另一方面,应将建设“两型社会”作为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与立足点,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与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相互协调。此外,应将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处理收入与环境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2)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有效激活创新意识。保证社会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因此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充分激活创新意识,将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管理目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工作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4]。

3制度内涵———管理工作的创新化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制度内涵主要指管理工作的创新化,环境管理工作的创新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绿色化、生态化及主流化。(1)绿色化主要是指树立起绿色化政绩观,将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考察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效能及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保证环境管理工作考核的制度化、真实化及透明化,从而为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上的保证。(2)生态化管理指的是,在对环境管理制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将生态化的方法作为基本原则,建立起符合生态系统秩序的管理制度。(3)主流化指的是确保环境管理工作可以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并确保公众能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为了使环境管理工作得到更多的支持,则不但要强化宣传工作,同时还要注意有效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模及结构的环境管理制度,从而充分发挥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

4结语

生态经济的内涵篇4

1.1土壤以石灰土为主,土壤结构不良、质地黏重、缺乏团粒结构。为典型喀斯特中山峡谷地貌,山多、坡陡、北盘江河谷深切达980m(图1),生境要素垂直分异明显,具有典型干热河谷气候特征,冬春温暖干旱,夏秋湿热,热量资源丰富;年均温18.4℃,年均极端最高气温为32.4℃,年均极端最低气温为6.6℃,年均降水量1100mm,但时空分布不均,5—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3%;生态环境严酷,石漠化十分严重,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不适宜人居环境。示范区于2000年开始治理工作,初步统计2000—2010年示范区共实施封山育林育草172.2hm2,栽植顶坛花椒(Zanthoxylumplanispinumvar.dintanensis)、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火龙果(Hylocereusundatus)等经济林104.5hm2,实施坡改梯7.9hm2、人工种草1.2hm2。通过屋面集雨、坡面蓄水、泉点引水等方式,基本解决农户饮水问题。花椒、金银花、火龙果已形成气候,成为研究区农户主要经济收入;“顶坛模式”[22]成为石漠化治理的成功典范。

1.2数据来源1)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卫星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5m),将研究区划分为耕地、林分、灌丛、经济林、裸岩荒地和其他生态系统6种类型(2000年涉及除经济林外的5种类型)。其中,耕地生态系统包括水田和旱地,林分生态系统包括密林地(有林地),灌丛包括灌木林地、灌草丛,经济林主要为花椒林,裸岩荒地包括荒草地和裸岩石砾地,其他生态系统包括建筑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和水域。在3S技术平台下,用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叠加1︰10000地形图、同时期1︰10000土地利用图、1︰10000林业二次调查图(来源于贵州省贞丰县和关岭县国土、林业局)等图件综合分析,最后经过野外实地验证校正,正确率达到96%以上,建立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空间数据库(图2)。2)植被生物量测定研究区共设置有12个不同植被配置样地,其中灌丛2个、裸岩荒地2个、耕地2个、林分2个、经济林4个;每个样方设置1个20m×20m样地。于2005年开始监测,对于2000年的植被与土壤监测,采用时间代替空间方法,将2005年对应的类型样地中植被与土壤数据最小值作为2000年值。林木地上部分生物量运用公式(1)和(2)[23]进行计算。草本生物量,在样方对角线的两端和中点处选择5块1m×1m的子样方,将其内的草本植物剪至根部,收集称其鲜重,带回实验室在80℃下烘干至恒重并称其干重,精确到0.01g(表1)。3)土壤数据在所设置的12个不同样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铲去表层约3cm左右的土壤,然后倾斜向下切取10~20cm深度的土壤。将各采样点土样集中一起混合均匀,每块样地采集土样约1kg,即为混合土壤样品;同时将已知体积的环刀压入土中取环刀土。将土样一并带回实验室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包括:土壤容重(环刀法)、土壤自然含水量(烘箱法)、田间持水量(威尔科克斯法)、速效钾(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有效磷(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碱解氮碱解(扩散法)、有机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等(表2)。4)涵养水源量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包括林冠一次最大截留量、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和灌草层最大持水量。由于处于植被严重退化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疏林地无法达到常态地貌下的郁闭状态,林下枯落物层较薄,其涵养水源量以土壤层涵养水源量计算。土壤层涵养水源量计算公式。土壤田间持水率,n为土壤的种类数(每种植被覆土壤视为一类)(表3)。5)土壤侵蚀量数据土壤侵蚀量主要通过沉沙池来测量,沉沙池建在研究区南岸斜坡中段,是一相对封闭的小流域,流域集水面积26.30hm2。流域出露岩石全为垄头组碳酸盐岩,坡度26~35。径流小区建设时,生态系统类型构成中耕地占30.1%、林分3.4%、灌丛33.4%、裸岩荒地12.9%、其他21.4%。通过拦截将流域径流汇入沉沙池(沉沙池长5.0m、宽2.5m、深2.3m,其长轴方向和流域一致)。于1999年开始水土流失监测,每年3月、8月、12月3次将沉沙池收集到的土壤带回实验室烘干称重,累计得到土壤年流失量。计算得到土壤侵蚀模数,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24.54t•km2•a1、21.36t•km2•a1和14.64t•km2•a1。以面积比例测算示范区土壤流失量。6)其他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源于课题组2000年、2005年、2010年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的实际调查统计得到。

1.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1.3.1产品供给生态系统的产品供给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19]。研究区经济产品主要有林花椒、红龙果、金银花,粮食有玉米、花生、红苕,牲畜有猪、牛、鸡,在调查过程中归为粮食种植收入、经济林收入和畜牧业收入3项统计,经价格指数调整后作为产品服务价值(表4)。

1.3.2保持土壤土壤保持价值是石漠化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服务类型之一。根据不同年份土壤流失面积(耕地+林分+灌木+经济林+裸岩荒地面积)计算得出流失量。采用影子工程法,以该区域2010年土地整理工程客土覆盖单价7.29元•m3计算研究区土壤保持价值。

1.3.3涵养水源价值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包括林冠一次最大截留量,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和灌草层最大持水量。由于处于植被严重退化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分无法达到常态地貌下的郁闭状态,林下枯落物层较薄,其涵养水源量以土壤层涵养水源量计算。采用替代成本法,以研究区2010年饮用水水价5.36元•m3估算涵养水源的价值。

1.3.4固定Co2和制造o2价值植物固Co2:根据光合作用反映方程式,推算每形成1g干物质,需要吸收1.62gCo2,释放1.2go2[25]。根据监测的林木和草本生物量计算出生态系统固定Co2量和释放o2量;采用市场价值法,生态系统的固碳价格按碳税法[1.02元•kg1(C)][26];o2以我国工业制氧影子价格计。

1.3.5维持与增加土壤肥力在野外实地监测的基础上,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测试,获取土壤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机质生产影子价格按51.3元•t1计算[25];氮、磷、钾将其转变为相应的化肥量,再采用市场价值法,以尿素2500元•t1(氮含量46%)、磷肥800元•t1(磷含量20%)、钾肥3500元•t1(钾含量30%)的市场价值来估算肥力保持的价值。

2结果与分析

2.1生态系统类型转变与面积变化研究区10a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过程中,发生转变的面积14.29hm2,占总面积的27.7%。其中林分、灌丛、其他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增加,而耕地、裸岩荒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经济林面积增加最快,其次为林分、其他生态系统和灌丛;面积减少最大的是耕地,其次为裸岩荒地(表5)。研究区生态系统变化与生态治理工程的类型、实施场所密切关联。经济林面积增加主要归因于大面积坡耕地退耕还林为花椒林,林分面积增加因灌丛经过10a的恢复演变为林分,灌丛面积增加主要因裸岩荒地生态治理后演变为灌丛,其他生态系统增加主要因研究区公路建设、居民用地增加所致。这些土地的增加从而导致耕地、裸岩荒地面积减少。2000—200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发生转变的面积11.8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2.9%,主要变化区域集中在河谷岸坡两侧实施退耕还林区域。其中以耕地和裸岩荒地向经济林转变最为强烈,5a间耕地和裸岩荒地向经济林转出面积占总转变面积的72.2%,其余各类型生态系统之间的转变程度比较微弱(表5)。2005—201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发生转变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4.8%,与上一阶段相比转变强度明显降低,变化区域较为分散。其中,以裸岩荒地向灌丛转变为主,占这一阶段发生转变面积的61.1%。其余生态系统相互转变程度较小。相比较,生态系统转变主要在前期,这和研究区大面积治理工程在2000—2003年实施有密切的关系。

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2.2.1产品供给2000—2010年研究区产品供给价值共增加2.39×107元,其中经济林和畜牧业收入贡献率达96.6%,粮食收入仅为3.4%。经济林和畜牧业成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态治理措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成效。粮食种植收入减少一方面因为耕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也反映传统种植业效益低下。与2000年相比,2005年产品供给价值增长5.22×106元,年均增长1.05×106元;2005—2010年增长1.86×107元,年增长3.73×106元。后期增幅较前一段比较大,其中经济林收入翻了6倍,主要受花椒栽植后5年才能进入盛产期的影响。

2.2.2涵养水源2000—201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价值共增长5.82×106元(表6),其中,林分、灌丛和经济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价值共增加8.28×106元,而耕地和裸岩荒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减少2.60×106元。前期水源涵养价值增长额度占其总增长量的56.6%,比后期增长幅度大,其原因是低服务功能的裸岩荒地向高服务功能的经济林生态系统转移时间主要发生在前期。两个阶段均显示林分、灌丛和经济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价值增加,而耕地和裸岩荒地涵养水源价值减少。从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价值看(图3),2000—2010年价值均呈增长趋势,表明退化生态系统治理后的保水能力增强;同时反映耕地和裸岩荒地涵养水源总价值的减少是由于景观面积大幅度减少所造成的。在不考虑生态系统转变对涵养水源影响情况下,以2005年单位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价值为系数乘以2010年景观面积,得出涵养水源价值增加为2.52×106元,占2005—2010年该项价值增幅的85.5%,说明价值的增加主要贡献为生态治理后系统内该项价值的提升,而不是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引起的。

2.2.3保持土壤2000—200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价值一共增加1274元,年增长255元;与2005年相比,201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价值共增加2432元,年增长486元。保持土壤价值增加一方面是生态治理后研究区土壤侵蚀面积减少,另一方面是土壤侵蚀模数降低。但总体上土壤保持价值变化较小,这与所处环境水土流失特殊性有关,一是流域成土母岩为较纯的碳酸盐岩,成土速率低,裸岩面积比率高;二是土壤被长期侵蚀,流失和可流失的量少[27]。同时,也反映生态恢复前期植被类型、面积比例虽然发生明显变化,但还不能很好地阻止水土流失。另外研究区前期恢复主要峡谷两岸的经济林,但径流从坡地中上部分汇集流经花椒林地过程中一样带走大量泥土。生态恢复后阶段,坡地中上部植被得到恢复,固土保水能力增强,坡面径流减少。因此,退化生态系统整体恢复改善后,才能有效控制区域整体水土流失。

2.2.4固定Co2、释放o2价值2000—2001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固定Co2、释放o2价值共增加5.23×107元,除耕地外其他类型生态系统该项价值均增加,其中以林分和灌木林生态系统增幅为显著,贡献额度最大。在总增加额度中后阶段所占比例较大,为89.9%。单位面积生态系统固定Co2、释放o2价值除耕地没有发生变化外,其余类型生态系统价值均呈增长趋势,生态治理后系统固定Co2、释放o2能明显增强(图4)。同时耕地该项功能价值减小原因是景观面积的减少。采取2.2.2相似方法,得出固定Co2、释放o2价值增加为6.60×107元,占2005—2010年该项功能增加总值的59.1%。价值的增加一方面因从固定Co2、释放o2价值的低服务功能生态类型向高服务功能类型转变;另一方面来源于生态治理后,系统内该项服务价值的提高,其中前者起着主要作用。

2.2.5维持与增加土壤肥力2000—2010年研究区土壤肥力价值一共增加1.40×107元,各类型生态系统该项价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总增加额度中后阶段所占比例较大,为73.8%。从单位面积看,生态恢复后各类生态系统土壤肥力服务价值亦均呈增长趋势,且同样表现出后期增加趋势更明显(图5)。同时,土壤肥力服务价值增加主要归功于生态恢复后系统内该项功能价值的提高,且这部分贡献占绝对主导作用。

2.2.6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生态恢复后显著增加,10年间共增加了9.61×107元。其中,前期年均增长3.49×106元;后期年均增长1.57×107元,较前期增长更为显著。不同恢复阶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长部分构成中,固定Co2、释放o2价值,产品供给价值和土壤肥力都是主要组成部分(表7)。

3结论

生态经济的内涵篇5

1.1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英国农学家m,worthington于1981年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981年,以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将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的成果与中国国情结合,首次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ewert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循环经济3R原则。国内在国外“循环经济”思想上提出了“循环农业(Recyclingagricultural)”概念,该词语首次见于陈德敏等于2002年发表的文章。从我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生态学家叶谦吉(1988)、吴国凯等(1988)、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991)、著名生态学家孙鸿良(1993)等对“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完善与优化;郭铁民等(2004)、宣亚南等(2005、熊瑶等(2005等对我国“循环农业”的概念进行各自优化定义。两者的概念与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随之得到扩充和发展,其相关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分析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代表性概念,结合我国目前农产品比较丰富,注重产品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将生态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生态良性循环、产品优质安全、三大效益协调、科技管理支撑、产业复合设计、系统优选调控,另外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间接内涵。将循环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物质循环利用、环境和谐友好、产业网状依存、科技管理创新、三大效益同步、农业永续发展。通过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发现,其共性是二者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或途径,其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其次,二者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的支撑;另外,二者都注重多产业复合的复合设计。主要区别在于:

(1)虽然二种农业模式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但生态农业更加重视生态效益,而对经济效益比较弱化,而循环农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环境改善的融合。

(2)生态农业追求的最终目标虽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对农产品的需求方面没有具体措施,因此,生态农业更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

(3)生态农业主要侧重于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绿色,而循环农业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更重视生产环节、生产链和消费领域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自然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消耗。

(4)生态农业注重产品的自然安全,而循环农业在注重经济效益下对产品的安全比较弱化。我国生态农业的提出与发展比循环农业早20年,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皆不断更新完善,至今,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两者在内涵上已呈现交叉重叠现象,两者都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除各有侧重点外,直接或间接目标一致。但对生态农业而言,其发展依赖于农村环境,而农村环境又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到目前,随着农村生产资料、消费商品的丰富,在生产各环节及人们生活过程中,农业生产系统中非自然物质的输入不可避免,而这些物质按照生态学原理,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转化很困难或历时很长,从而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稳定与良性发展,造成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因此,在农业物能循环中必然涉及到非自然性物质的人为循环利用问题,而这个问题是需要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解决的。因此,为了减少概念的重复,取长补短,形成符合现代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建设要求的系统化现代农业概念,将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融合,称之为“循环型生态农业”。

1.2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界定结合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我们认为:循环型生态农业是在系统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理论指导下,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达到资源低消耗与高利用、投入清洁、产品安全、废弃物低排放,从而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优美、公民身体健康的现代农业系统。循环型生态农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安全、美环境、美人文”,即两低两高两美目标。

2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内涵

从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出发,明确其内涵本质是应用设计与实践运行的基础。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良性循环。生态良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按照生态学原理,将农业生态建设和绿色消费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污染等,生产过程用养结合,注重生物资源的自然回归利用,最大程度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自给,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与非生态化处理,最大程度地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2)物质循环利用。按照循环经济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通过优化农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使用。综合设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最佳配合方案,尤其是要加强生产、加工、消费环节非自然生态系统废弃物回收利用,使物质与能量的得以顺畅循环流动,达到自然资源低消耗、生产过程低污染、物质高利用、废弃物低(零)排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减少废弃物污染,从而将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

(3)产品安全优质。将改善与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与健康的动植物生产紧密融合,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用洁净的生产方式(尽量采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物质输入)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现代管理体系下加工销售食品,倡导绿色消费,促进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4)系统网状复合。在环境保护和产品安全的总旨下,用生态经济学原则和系统科学原理设计并不断优化人工农业生产系统,将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等产业进行合理组配,建立高效循环的产业链。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物质利用网络,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5)科技管理支撑。农业系统实现物能循环、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并举,在吸收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精华的同时,更需要生产、消费环节大量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支撑。需要现代微生物工程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生物肥料技术、化工材料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生物育种技术、信息工程技术、废弃物的重利用和处理技术等的有效结合,同时需要完善农业生产与产品加工各环节标准,建立科学的社会规范体系。

生态经济的内涵篇6

1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1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建立目前伊春已建成景区点100多处,其中国家4a级3处,2a级以上景区19处;省S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部级、省级森林公园2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4处,部级地质公园2个,3S、2S、S级滑雪场各1处,部级狩猎场1处,省级狩猎场3处。2008年伊春市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从景区的构成和数量上看,伊春市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

1.2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完成

伊春市先后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和铁力、嘉荫、五营、汤旺河等20个旅游区发展规划及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市、区(县)两级规划体系。2008年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院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提升策划》。在一系列的规划设计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基本形成了“林海观光、森林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一体化的开发思路,提出根据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东、南、北、中四大旅游区。提出北部旅游区突出“原始生态”特色,重点开发森林观光和休闲度假产品;东部旅游区突出“运动康体”特色,重点开发森林避暑养生产品;南部旅游区突出“冬季冰雪”特色,重点开发冰上、雪上旅游产品;中部旅游区突出“城市观光特色,发挥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

1.3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

伊春市立足于“中国森林之都”,采取节事宣传、新闻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一是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如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投放广告等。二是以重点客源市场为中心开发市场,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市场开发力度。三是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伊春市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伊春)冬季摄影节暨首届小兴安岭雾凇节、十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杜鹃花文化节和五花山观赏节。伊春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等称号,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明显。

1.4旅游者结构改善

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游客的结构近几年变化明显,一是旅游团队数量比例增加。据统计,2008年度伊春市接待50人以上的旅游大巴车队130多个,大型会议团队160多个。二是自费旅游者比例增加。据统计,伊春市2008年主要旅游区的旅游者中,自费旅游者的数量超过了70%,免费接待者比例正逐步下降。三是非假日旅游者比例增加。游客来伊春旅游时间在总量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非假日旅游者明显增多。四是远程和高端游客比例增加,来自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以及吉林、辽宁等的游客比例逐年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也明显增加,游客停留时间由早期的平均1.5天增长到目前的3.5天,一日游游客由原来占游客总数的80%降至不足30%。

1.5旅游产业经济规模壮大

几年来接待人数连续越过100万、200万、300万人次关口,达到2009年的382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991年的19万元,猛增到2009年的191160万元,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成为伊春市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牵动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2009年伊春实现旅游增加值95580万元,占GDp的5.5%,比2001年的0.9%提高4.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17.4%,比2001年的1.3%提高了16.1个百分点。2001~2009年,伊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14889万元,年均增长41.9%;旅游接待人数1923万人次,年均增长91%。

2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保意识高品位旅游活动,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内具有原生态的景区植被、动物、土壤、水等,以及恰当的生态旅游设施设备与旅游服务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生态保护价值观的体现、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生态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的启迪与教育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既是一种用于指导现实操作的思想方法,又可以是旅游产业运行追求的某种目标所在。内涵表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外延是以物质或活动为特征的存在。内涵通常需要借助外延来实现,外延在实践中却可以独立存在。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形式,以追逐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旅游活动的开展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可称之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生态保护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注重对旅游者和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以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因此得以不断的改善,可称之为内涵型旅游开发模式。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和内涵的体现存在多种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表现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可以归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2.1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失当

(1)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问题。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失调,虽然景区数量众多,但景区建设缺乏整合,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品位不高,同质化严重,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只开发不保护。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2008年伊春市在旅游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总计只有6.3亿元(涵盖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由于伊春市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有限投入被分散到100多处景区(点),因景区建设和改造决策不慎重,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另有部分缺乏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以很少的投资占用资源,制约了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空谈。

(2)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设备问题。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伊春市内主要交通工具皆为传统汽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递增,汽车尾气和噪音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据中国伊春政务公开网的信息,伊春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天数314天,2008年数据缺乏,2009年为224天,2010年为252天,空气质量下降明显。其次是旅游住宿设施,伊春市现有19家星级宾馆,其中多为传统的2星级宾馆,接待能力有限,且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概念在住宿服务中的延伸。再次是餐饮业,档次低且缺乏规模,缺乏原生态特色,缺乏以伊春森林食品为主材的特色餐饮。最后旅游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如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缺乏对森林生态景区内生活污染有效的管理。

2.2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表现不足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理念淡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区(点)内建筑物过多、体量过大,造型、色彩、用材、功能等与生态旅游理念相悖,存在许多人造景观,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使自然森林生态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度不足。根据2010年伊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伊春常住人口114.8万,而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李景才,2011),大多数城市居民和景区附近居民并不能直接分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因而缺乏参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动力。

(3)本地导游普遍对森林生态知识不够丰富,缺乏生态文化素养。据统计伊春市现有的24家旅行社,多数规模在3到5人,旅游旺季做接地服务,旅游淡季关门歇业,聘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文化素养。

(4)对游客缺乏有效的生态文化教育和行为引导,对景区的森林生态景观缺乏有效管理,游客破坏森林生态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品质。

3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3.1旅游资源建设强化生态保护

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促进生态平衡,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因经济条件而制约生态环境建设,但至少不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应使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具体操作看,伊春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重,避免破坏当地森林生态系统,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对景区游客进行容量控制,对景区进行分区功能规划,旅游区(点)内不建生活区,景区内建筑物尽可能少、小,必要的设施在造型、色彩、用材等方面要体现生态理念,景区附近可建立“农家乐”型的餐饮、住宿区,促使当地居民因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获得经济利益,因经济利益的刺激而强化环保意识,同时又能避免集中的、大型的生活功能型建筑物对当地自然景观的破坏。

3.2旅游基础设施注重生态理念体现

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道路建设上要注意避免干扰自然界生物栖息区、阻断生物迁徙路线,交通工具尽可能使用电力、天然气等环保型动力车,尽量采用非机动的、自然的交通工具,在伊春市区内也应大力推动环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客房从建筑设计到最终的使用全过程都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选址应避免建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建材和家具都应采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餐饮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清洁环保能源,推出优质绿色食品,围绕伊春盛产的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野生保健食品以及以鹿、野猪等生态畜牧产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到伊春浓郁的生态人文氛围。

3.3建立森林生态文化教育设施

为对居民和游客进行生态理念宣传和教育,在伊春市应规划建设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生态展览馆。生态展览馆内以森林生态环境科学为中心设置教育区和产品展示区等区域,介绍森林生态系统机理、生态环境案例、生态环境保护等,对居民和游客进行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展览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游客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使游客自觉自愿维护景区(点)的环境及卫生,降低管理部门对景区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而且可以对游客实施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强化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特殊利益的感知。

3.4建设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伊春可招聘一批形象好、素质佳的旅游服务人员,聘请旅游专家或者将旅游服务人员送国内知名学府进行森林生态旅游专项培训,建立一支有着良好社交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生态经济的内涵篇7

   提高生态投资效益,可以在实现原定生态目标的前提下,节约生态投资,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可以用同样多的生态投资,取得较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各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期望能为生态投资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生态投资是生态研究领域内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它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但是与生态投资有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生态投资相关课题发表了一些论着,如张福庆,董唤霞发表了《科学发展观催生生态投资建设理念》,针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建设模式,提出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走生态投资建设之路,以实现“五个转变”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的本质内涵。该论文侧重于号召有关部门发展常规投资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的投资。汤尚颖和徐翔发表了《准确理解生态投资的内涵》,文章指出随着环保投资的界和内涵不断延伸,环保投资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生态投资”环保投资及生态投资的内涵。在区分了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的内涵之后,指出生态投资从范畴上看应包含:(1)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3)生态产业投入。马国强发表了《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一文,明确了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论述了我国目前的生态投资状况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之后在对比国外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的一些建议。牛荣在《论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一文中,在分析生态投资补偿的含义和探讨进行西部生态投资补偿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政府补偿为主,采用多样化的补偿方式,来解决西部生态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公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诸多现状,提出了增强生态投资的一些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上述有关学者的相关论文和有关部门的官方报告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对环保投资的基础之上,虽然针对有关的生态投资内涵,以及生态投资的补偿机制等有了专门性的论述,但是并没有形成有关生态投资研究的学术体系。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生态投资课题的某一方面,而没有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所以理论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并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投资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投资课题进行一个系统的综合研究。

生态经济的内涵篇8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

近年来,各地频频出现的“地王”向世人们显示了城市土地尤其是黄金地段的土地的价值,也正是这种以金钱来衡量的价值说明了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摊大饼”似的大规模的外延扩张似乎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稀缺性。但土地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十几亿人口及子孙后代的吃饭问题,不可能无限度的进行土地征用,使农用地变为城市用地。所以,城市土地利用要由粗放的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的集约利用方式转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对于城市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同时注重合理的布局和优化的用地结构。总的指导方针是:控制总量、限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也就是说城市土地利用是一次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近年来,部分城市出现的雾霾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城市用地在侧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环境效益。城市环境效益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城市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独特地位,笔者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下,以城市自身的定位为导向,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以城市土地合理的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和谐的人地关系为抓手,通过增加土地的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和谐的城市用地状态。

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对农业利用的研究,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借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1],涉及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不能简单的利用几个指标进行衡量或者评价,而是要进行综合性评价,那么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研究成果,从而应用于实际。

2.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2.1.1完全性原则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作为指标体系这个有机的整体就应该涵盖这几个方面,全面系统的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状况。

2.1.2可操作性原则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原则。指标数量过多,必然存在指标数据难以获取[2],将使设计的指标体系缺乏实用性等若干问题。因此,指标体系应尽可能的选择简明扼要、精准、容易统计或者采集的统计数据。

2.1.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在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情况,选取指标中有一部分指标为定性指标,比如生态环境指标。把定性指标定量化运用到指标体系中,最后得出定量的结论。

2.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笔者主要从影响城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土地投入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针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分析,笔者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2.1城市土地经济效益指标

城市是人口、资本、劳动力高度密集的区域。所以,城市土地利用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力求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最大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地的投入和产出[3-4]。因此,可用地区生产总值、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入、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三个指标进行表示。

地区生产总值: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入:单位面积城市土地上固定资产的投入额。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实现的增加值之和在全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2.2.2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指标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5]既能满足城市自身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又能缓解用地矛盾,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有限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因此,可用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三个指标进行表示。

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值计算的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第一产业上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值计算的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第二产业上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值计算的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第三产业上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2.3生态环境指标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显著的区别,是一种典型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人工生态系统[6]。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绿地,绿地不仅具有美化、休憩、游乐等功能,还具有调节小气候、调节湿度等生态功能。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可用人均绿地面积和城区绿化覆盖率二个指标进行表示。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

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型绿地(公共绿地、街道绿地、庭院绿地、专用绿地等)合计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率。

3结论

通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涵义的挖掘,笔者构建了以城市土地经济效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和生态环境为主体的指标体系共有八个指标组成。以期能对后期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红梅,邱道持,张传华,黎邦华.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1):165-169.

[2]刘力,邱道持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5):887-890.

[3]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马克伟.土地大辞典[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838-839.

生态经济的内涵篇9

当前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群体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不能合理选择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进而进行详细的分类,以供不同区域的林区选择适于本地发展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分类

1.前言

从近些年林业经济的发展来看,其不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贡献巨大。但是在林区开发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模式,对我国的林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是指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以及历史时期,包括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思路、所有制形式以及分配方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正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一部分。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不但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战略、林业经济发展方向、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当地政府在选择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时应该考虑当地的林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与林业相关的政策与资源以及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现状等众多因素。

3.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

3.1依据资源配置方式进行划分人类社会从形成发展到现在一共经历过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以及市场经济三种资源配置方式,而自然经济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复存在,当前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而根据我国五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单纯的计划经济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把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应用在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出市场的配置潜力而且有效降低政府对市场的控制作用,通过这种配置方式可以实现优胜劣汰,进而达到公平交易的目的。林业的经营者也可以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依据市场来生产产品,不但实现最大利益而且降低了资源浪费。

3.2依据三大效益功能的发挥进行划分森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组成林业经济的三大效益,依据三大效益发挥出的具体功能不同可以把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森林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森林多效益综合发展模式和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发展模式。森林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一体化发展模式即德国林业发展模式,具体是指把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经济效益同时应用在每一个林区的经营方针;森林多种效益综合发展模式采用的是综合经营的管理经营模式,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的管理思想是“分类经营”,具体可分为澳新模式与法国模式。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把发挥生态效益的天然林与发挥经济效益的人工林两个类别综合起来进行管理,法国则把林区从木材培育、公益森林以及多功能森林三个类别进行管理;森林多种效益综合发展模式采用的是综合经营的管理经营模式,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目前瑞典、美国、日本等国家采用这种发展模式。而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是当前我国林区较多采用的一种发展模式,把林区具体分为公益林、一般公益林以及商品林三种类别分别进行经营管理。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的缺点是重经济效益轻生态与社会效益,随着近些年生态出现破坏,我国林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由只重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并重。

3.3依据发展围绕的核心进行划分依据这种划分方式具体可划分为独立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与参与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两类。独立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林业部门为中心,林业部门是管理与决策者,林木归国家所有,林业生产只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对林业进行孤立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把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公众利益分离,进而大大降低了公众对林业发展的关注。参与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林业经营为中心,林区的生产经营由林业部门与社会各利益群体共同进行,林木的所有权除了国有之外,还包括私有与集体所有,这种发展模式使林业发展状况与公众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进而促使人们密切关注林业经济的发展,最终为公众造福,而林业部门的角色也从管理决策者转变为促进者、指导者、守护者。

3.4依据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依据这种划分方式可以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以人为中心,基本特征是人统治自然,人们可以任意的向大自然索取同时随意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这种粗放型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眼前利益,对环境以及生态带来严重损害,使森林数量与质量大大降低。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注重对大自然的保护,同时注重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这种发展模式是健康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倡导并会获得长远发展的一种模式。

3.5依据开放的程度进行规划依据这种划分方式可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封闭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把林业经济独立起来,其生产经营过程不与外界系统进行联系,局限在其内部的系统中。这种发展模式的缺点是无法发挥出其综合效益。开放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把林业经济与其他经济系统相联系,注重利益的融合。此外,这种发展模式正在向全民化推广,与参与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类似。

3.6依据绿色的程度进行规划依据这种划分方式可分为非绿色、浅绿色、深绿色三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非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类似,这种发展模式由于对环境与生态带来很大破坏而不适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浅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把重点放在了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带来灾难的悲观态度,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深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综合起来进行发展,通过提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发展并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技术、体制、文化等门类的研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发展,不但满足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

4.结束语

总之,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关系到很多方面,比如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配置现状、区域社会建设现状、林业经济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严重影响。因而只有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充分了解,才能依据当地状况选择最有益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瑞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比较优势[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生态经济的内涵篇10

1.对林业经营思想的认识

1.1对森林内涵的模糊认识林业离不开森林,它不仅为林业生产提供原料资源,而且为林业生产提供场所。但我们对森林的了解,对森林的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我们认为森林是具有地域、生物及功能的综合含义的生态单位,只有从这3个方面来理解,才能完整地认识森林的内涵。森林之所以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就是由于它的内涵具有主体特征。

1.2对造林营林目标的模糊认识当前造林面临的不只是树种单一和适地适树的问题,而是一个构筑完整的生态系统问题。目前正在开展灭荒活动,把消灭荒山作为绿化达标之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消灭荒山的具体细节问题。

1.3关于生态与经济分割的问题我国已在实施生态工程,将来还要搞几个大的生态工程。过去还曾提出建设几大用材林基地建设,如造纸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等。自然界是千差万别的,因此,给一个地段确定营造某一功能林,是脱离实际的。60年代在南方建设用材林基地的经验教训之一就是“小老头林”成片,破坏了当地的原生植被,造成了生态环境退化,违背了生物多样性原则。有的地方还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改造成杉木纯林(清堂林),林中植物只剩下5~6种,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在经济上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2.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德国的“接近自然的林业”和美国的“生态系统的林业”,其宗旨都是为了恢复天然林状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纯自然的天然林已不复存在,不能设想把人类和自然分开,因此要把人类的经济活动融于自然,也就是人类的经济活动生态化,构筑一个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生态因素和经济因素构成,而生态系统(生态因素)则由生命因素和环境因素构成,这个生态经济系统的框架只能依附于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