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分子科学工程十篇分子科学工程十篇

分子科学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0:54

分子科学工程篇1

mDi与ppG预聚反应动力学闫泽群王洪武黄岐善付志峰华卫琦(5)

高分子专利(8)

反应性乳化剂存在下无皂纳米tio_2苯丙复合乳液的合成及表征邵谦徐小琳葛圣松孟庆超(9)

组织工程用peGDa水凝胶材料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谭帼馨王迎军宁成云陈荣尹兆益田冶(13)

Cem/nVC共聚物的合成及光导性能张文龙于亚洲董伟戴亚杰王暄(16)

环氧类扩链剂的合成及对回收pet的扩链效果李斌吕云伟邹嘉佳高学敏莫敬源(20)

水溶性C_(60)/C_(70)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固化反应刘晓国柯刚官文超(23)

聚氨酯预聚体分散体胶粒的形成与扩链孙东成周伟乾(26)

光响应性a_2Ba_2型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唐新德韩念凤周德杰(31)

结构·性能

甘油增塑热塑性淀粉的流变相变性质李丹刘鹏蒲华寅陈玲余龙(34)

聚乙二醇/硅藻土复合助剂对聚丙烯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朱世鹏陈金耀李惠林(38)

交联度对瓜尔胶-g-聚丙烯酸/腐植酸钠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王文波王爱勤(41)

硼酚醛-环氧树脂体系固化过程分析刘运传魏莉萍郑会保孟祥艳周燕萍(45)

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冲击力学性能王宝珍胡时胜(48)

纳米tio_2对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欧宝立李笃信(52)

聚乙烯结晶度对银抗菌剂溶出的影响蒋志敏李焕新季君晖(55)

aiBn用量对聚丙烯腈立构的影响吴勇林农李文刚(59)

增容剂对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辛烯共混物结晶性能的影响刘勇军郭卫红苏志忠李滨耀吴驰飞(62)

紫外光辐照双原位同步合成纳米ag/pVp复合物的结构特征侯丽徐国财汪厚安王艳(66)

胶原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张昭环马会芳孙润军陈韦态(69)

氨基酸衍生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黄霞申长雨陈家昌刘春太李倩张世勋(73)

一种提高复合功能吸附树脂亲水性并强化其吸附性能的方法(76)

三聚氰胺改性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陈永廖兵姜玉庞浩(77)

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流动性影响分析杨明山刘阳何杰李林楷王哲(81)

nLV法研究高韧性低收缩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张竞蒋英王晓东黄培(84)

otS自组装改性ptw增强ptFe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史以俊顾晓利罗振扬冯新陆小华(88)

FKm-g-Vteo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物的增容作用郭建华曾幸荣罗权煜李红强(92)

大分子引发剂和交联剂对pDLC电光性能的影响秦爱林阎斌张春梅汪映寒(96)

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陈培荣朱苏文杜先锋谈应权程备久(100)

分析测试·加工·应用

聚合物熔体的壁面滑移行为廖华勇谭中欣陶国良(103)

β-水芹烯制萜烯马来树脂的表征与分析曲连贺焦燕朱岳麟冯利利陈贻炽(107)

pa6/pa66/pa11共聚物的等温结晶行为金旭东杨云峰胡国胜王标兵(111)

混炼工艺对SBR/BR/CB共混硫化胶性能的影响吴云峰许海燕何雪莲吴驰飞(115)

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的反应性挤出白忠爱陈彦模和晶(119)

新技术·产品开发

仿生壳聚糖基纳米纤维的自组装构建曾戎刘宏伟屠美赵剑豪查振刚周长忍(122)

pmB/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黄萍珍莫羡忠甘春芳(126)

mwCnts/pVC电纺纤维及其力学性能蒋孝山朱新生石小丽茅帅龙(129)

一种交联度渐变溶胀型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131)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蒙脱土/aBS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性能游长江曾一铮孟跃华方旻贾德民(133)

防水和防油的氟代氨基甲酸酯和氟代脲(136)

基于酚醛三元聚合体系的固化行为及性能徐丽司徒粤胡剑峰曾陈焕钦(137)

结构可控pmma/pan/pmma三层核壳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徐日升杨光智刘洋凌立成王霞贾瑞萍杨俊和(141)

分子识别型温敏智能高分子的制备与性能汪伟飞谢锐巨晓洁杨眉褚良银(145)

高导电性聚酰胺佰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14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第25卷总目次(176)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征稿简则(F0004)

专论·综述

单螺杆挤出机混合过程界面追踪表征徐百平王玫瑰瞿金平(149)

微注塑成型充模流动中的表面张力于同敏李又民徐斌(153)

聚酰胺体积属性的预测邓旭辉唐现琼尹久仁张平(158)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回收与利用何辉王守伏张继尹(162)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研究进展王炯李国平(166)

利用秸秆纤维制备环境材料的研究进展邓华敖宁建孙蓉严拓(169)

基于Leonov模型的纤维悬浮聚合物流动的数值模拟张红平欧阳洁张玲(173)

核磁共振对高分子材料结构的在线分析任晓红王靖岱阳永荣KaiKremerBernhar(1)

合成实验·工艺

葡聚糖纳凝胶的水相合成及环境敏感性研究徐玉福姚日生邓胜松陈林静马志龙(6)

碳纳米管/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流变行为方芳常振军张清华陈大俊(10)

双官能度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研究程杰成蒋坤(13)

聚乙烯与三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热分解动力学洪浩群何慧贾德民华贲(16)

亚磷酸三苯酯扩链制备高分子量聚乳酸谢吉星杨荣杰(20)

阴离子原位聚合尼龙6/aBS合金的研究赵洪凯钱春香(24)

聚对苯乙炔-b-聚苯乙烯刚柔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自组装屈刚姜复松张姝妍(28)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马来酸酐的三元共聚反应黄可龙吴弘刘素琴刘艳飞(32)

碳纳米管/pV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王平华王贺宜唐龙祥张斌程文超梁永标(36)

纤维素纤维接枝β-环糊精预聚体的制备及包结性能胡智文郑世睿万军民高磊温会涛陈文兴(39)

聚对二氧环己酮和聚乳酸的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李斌杨科珂唐松平朱小兰周艳邱志成宫杰(44)

pDmS/Sio2杂化电纺纤维的制备与表征杨华忠史铁钧翟林峰(47)

结构·性能

热硫化苯基硅橡胶阻尼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唐小斗罗廷纲周远建(51)

Sma增容aBS/pBt共混体系的形态和力学性能——共混过程对体系的影响于杰郭建兵秦舒浩罗筑朱红(55)

含硅氧烷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与热降解动力学文胜龚春丽郑根稳管蓉(59)

聚合物结构对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薄膜电光性能的影响王守廉唐秀之何杰曾彧阎斌汪映寒(63)

纳米Sio2/pea复合粒子的制备和表征吴照勇陈金耀李惠林(67)

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对其溶胀和溶解行为的影响赵培仲王源升朱金华花兴艳文庆珍(71)

聚丙烯腈原丝取向结构的定量表征方法安娜徐棵华张峰吴丝竹(75)

微胶囊阻燃剂处理aBS的阻燃机理高明李辰明杨荣杰(79)

聚醚/二苯甲酮侧基聚硅氧烷的膜形貌及亲疏水行为安秋凤王前进路德待李明涛(83)

mwnts/HDpe的导电性和流变学性质陈西良付海英张聪朱智勇(87)

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在陕西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张敏王晓霞刘保健刘晓霞王蕾邱建辉(91)

双酚-F硼酚醛固化Bpa环氧树脂的机理与热性能夏立娅高俊刚(94)

羊毛角蛋白塑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陈华艳王宇新(98)

非线性光学聚合物薄膜DCDHF-2-V/pmma的特性蔡渊蒋亚东韩莉坤李伟廖进昆(101)

皮芯复合聚丙烯腈纤维的水解反应过程胡元洁毛立江陈晓东孙瑞焕张颖朴东旭(105)

聚磷酸铵/膨胀石墨协同阻燃eVa的阻燃机理蔡晓霞王德义彭华乔王玉忠(109)

分析测试·加工·应用

聚硫聚氨酯(脲)的热稳定性张俊生全一武陈庆民(113)

新型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丙烯的应用研究任元林程博闻张金树(116)

正交设计确定模压条件对HDpe/CB复合材料ptC强度的影响易回阳肖建中(120)

用Dept135测定Resol的组成及微细结构参数杨金瑞余尚先顾江楠(124)

新技术·产品开发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mma/四配位硅杂化材料及其性能宋建华徐敏张建华董文(128)

酰氯化工艺对腈纶表面接枝蛋白质效果的影响杨彦功贾翌王厚德丁锐(131)

一种添加蛋白石的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表征顾晓华西鹏沈新元(135)

强酸型魔芋葡甘聚糖基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安青周秋菊罗立新(139)

聚乙二醇修饰小分子药物的新方法宋春梅庄小璐谢美然张以群(14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及其纤维的性能杨中兴齐鲁狄海燕(147)

柠檬酸酯增塑改性聚乳酸尹静波鲁晓春曹燕琳颜世峰马嘉陈学思(151)

maa/SaS共聚物陶瓷粉体分散剂的制备及表征张光华来智超周小丰李慧(155)

聚丙烯腈及丙烯腈共聚物膜表面改性研究进展邓慧宇陈庆春马建国(1)

强电场下高聚物绝缘中的应力转化与补偿效应刘英曹晓珑(6)

有机玻璃纯Ⅰ型和纯Ⅱ型动态断裂行为的实验研究周君夏源明(10)

合成·实验·工艺

聚氨酯/环氧树脂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和表征夏修旸郑建伟王惟汤嘉陵(14)

窄分子量分布的乙酸乙烯酯聚合物的制备冯海柯贺媛淡宜(19)

不同聚合方法对am/maDQUat共聚物序列分布的影响申迎华武根壮王双孝王志忠(23)

纳米tio2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应徐惠史建新翟钧苟国俊孙涛(27)

含二苯并-14-冠-4冠醚环主链型液晶共聚酯的设计与合成张淑媛杨海隆职磊李自法(31)

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天然除虫菊酯纳米胶囊武锦周艺峰陈静聂王焰施锐(35)

新型酯类环氧液晶的合成及应用杨小王陆绍荣虞锦洪吴兵(39)

硅油为致孔剂合成的St-DVB大孔共聚物范云鸽王蓓蕾史作清(43)

更正(26)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征稿简则(F0004)

结构·性能

端羧基丁腈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石敏先黄志雄郦亚铭杨国瑞(47)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的原位制备及填充pa6的阻燃与力学性能汤洪梅陈英红(51)

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透湿性郝新敏张建春张卫东(55)

有机硅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的性能洪晓斌谢凯肖加余(59)

聚丙烯/硬石膏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杨森周正发任凤梅黄国庆徐卫兵(63)

pen短纤维增强ptt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闰明涛姚晨光宋洪赞王迎进(67)

漆酚醛缩聚物/丙烯酸树脂/tio2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林金火刘建桂(71)

轧制和退火过程中等规聚丙烯的力学性能贾涓毛卫民DierkRaabe(75)

eC-HBpe渗透汽化膜的性能辛伟罗运军杨寅李国平(79)

Bn/HDpe导热塑料的热导率周文英齐暑华吴有明王彩凤袁江龙郭建(83)

聚氨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复合水分散液的粒径及形态吴校彬傅和青黄洪陈焕钦(87)

原位矿化复合对HDpe/Hap复合材料结晶形态与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黄苏萍周科朝李志友(91)

Up/GF/tLCp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流变性能卢炽华吕建徐灯于贤保韦春(95)

超支化聚合物/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及性能夏敏罗运军王兴元(99)

酶响应型捏合淀粉药物载体的制备和性能李晓玺陈玲李琳余龙(103)

反应增容pa6/pBt共混体系聚集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罗筑朱红于杰秦舒浩郭建兵(107)

高岭石/聚丙烯腈插层共混体系的结构及性能贾曌杨彦功(111)

分析测试·加工·应用

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聚二苯基硅氧烷的膜形貌及其XpS分析安秋凤李明涛王前进(115)

扩链剂对反应挤出回收pet瓶分子量的影响张素文龙滕福成王兴兴(119)

针形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在pVC中的应用赵风云王琰王勇焦其帅陈建良胡永琪(124)

快速软模浇注成型用聚氨酯树脂闫春泽史玉升杨劲松黄树槐(128)

新技术·产品开发

向日葵髓芯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尹作栋潘则林王才董宇平欧育湘(132)

熔体插层法制备epDm/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李伟黄玉东陈平(136)

mwnts/Lyocell复合纤维的研究鲁江简义辉张慧慧杨革生邵惠丽胡学超(140)

生物相容性聚氨酯支架材料的研究王雪力侯理谭竞汤克勤夏和生刘霆(144)

磁控溅射法在涤纶织物上制备氟碳薄膜黄美林狄剑锋齐宏进(148)

对苯甲酰氨基苯甲酰壳聚糖制备与表征王江涛常德富(152)

教学讨论

精品课程“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教学环境建设朱平平何平笙阙灿杨海洋(155)

Sio2/聚合物纳米复合乳液的合成研究进展王琼燕张庆华詹晓力陈丰秋(1)

溶剂小分子在高分子中的传质研究评述吕宏凌王保国杨基础(6)

取代基团在变性淀粉颗粒中的分布田景福何小维黄强张本山(10)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孔喉模型流变动力分析曹仁义程林松郝炳英许家峰姚大伟(15)

釜内增韧pp橡胶组分序列结构13^C-nmR谱数据的统计理论处理姚薇黄佃平赵永仙邵华峰黄宝琛(19)

天然橡胶接枝改性研究进展李俊刘成果陈庆民(24)

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内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热效应贾玉玺孙雪梅张国芳孙胜(28)

三螺杆挤出机挤出特性的数值模拟朱向哲袁惠群(32)

合成·实验·工艺

光固化全氟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与性能韩静郑朝晖胡新华成煦丁小斌彭宇行(36)

酚醛树脂/木粉复合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季庆娟刘胜平刘敏马源赵春秋(41)

可生物降解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郭锦棠李丽娜提岩朱军利(44)

含戊二烯酮结构新型光敏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丁丽琴王维张爱清(48)

二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4-乙烯基吡啶的共聚合胡扬剑王海华(52)

以BF3(CH3)2o/CF3CooH共引发剂合成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的探讨高和军段明胡星琪高志飞(56)

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引发苯乙烯聚合及其动力学吴秋华赵丽萍张国林刘克慧韩光喜(60)

Sio2含量对新型pa6/ep/Sio2纳米材料体系聚合反应的影响赵才贤张平贺江平许福王霞瑜(64)

种子法制备高固含量聚醋酸乙烯乳液刘红卫杨伯伦曹勇陈琼(68)

水性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干燥与固化过程魏燕彦(71)

水分散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应用陈庆芬武玉民毕建美许军(75)

原位聚合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及性能表征冯莉刘炯天宋所讲尹文轩林喆(78)

结构·性能

表面处理对水镁石/eVa复合材料界面作用的影响金贤赵琦张同心包建军(82)

聚苯胺薄膜的制备及导电性高学宁邵天敏(86)

甘蔗渣纤维统计强度及纤维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评价曹勇吴义强合田公一(90)

纳米CaCo3分散状态对pp/CaCo3复合材料结晶的影响陶然李尉刘正英杨鸣波(94)

丙烯酸酯类抗氧剂对聚酰胺的热氧稳定作用杨涛叶林舒颖(98)

液体聚异戊二烯对天然橡胶/环氧化天然橡胶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王小萍韩莲贾德民陈美(102)

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氟聚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钱斯文王建方吴文健刘长利张学骜(106)

含非线性生色团取代聚丙烯酸酯的溶液性质徐洪耀方敏吴金翠光善仪(110)

分析测试·加工·应用

轿车仪表盘的微孔发泡注射成型工艺梁继才祁伟李义柳承德(113)

aBS/SBS和aBS/GF环状试样的疲劳性能陆颖周皇卫严正(118)

超支化聚苯硫醚的合成和应用田菁王新营崔晓玲王燕萍王依民(122)

一种新型含硅阻燃剂的合成及在pC/aBS中的应用吴丹韦平江平开仲含芳(125)

新技术·产品开发

新型非离子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曾小君郁燕萍(129)

tpU/eVm共混体系的动态硫化工艺陈焕江史新妍任春莲张萍赵树高(133)

Fe3o4/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的合成与表征刘春丽韩兆让崔琳琳余娜李玉(137)

一种新型凝血材料的制备及凝血性能的表征胡怡蔡继业吴扬哲王小平(141)

氟橡胶与金属粘接用新型环氧树脂胶粘剂颜录科寇开昌哈恩华(145)

壳聚糖/纳米tio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表征吴峰蔡继业(148)

耐热性黄原胶的制备与性能吴小军童群义(152)

种子模板法制备镍盐掺杂聚吡咯纳米纤维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质米红宇张校刚吕新美王兴磊罗建明黄建书(155)

热固性耐磨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王宇飞孙斓珲杨振国(1)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的合成及应用进展何辉袭锴葛仁杰贾叙东余学海陈庆民(5)

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形变机理李超群姜治伟王玉荣唐涛(10)

聚合物凝胶光子晶体及其对物理环境的响应虎桂芳王建颖周谧冯岩高建平(14)

食品用聚烯烃的自由体积对迁移物扩散系数的影响黄秀玲王志伟(19)

SiBnC体系陶瓷先驱体的研究进展唐云王军李效东李文华王浩谢征芳曹淑伟(23)

Vu-Khanh参数在表征高聚物共混物断裂韧性中的应用陈志成孙树林张芳芳杨海东张会轩(28)

聚合物系统非线性扩散模型研究进展蒋春跃陈杰曹卫华(33)

合成实验·工艺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CtFe和Vac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刘敏侯丽华耿兵张浩波郭希刚张书香(38)

分散聚合法制备Sio2/pam核壳复合微球曹康丽史铁钧曹金燕周丹红(4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mC)的合成与表征卢红霞刘福胜于世涛王庆军曹柯(46)

新型芳香聚脲准轮烷的合成与表征王良成邓欣荣魏太保张有明(50)

结构·性能

e-ma-Gma三嵌段共聚物对聚乳酸的增韧改性苏思玲金乐群顾永安杨斌(53)

聚砜/环氧树脂体系的双连续相结构及其应变激励下的修复性能杜庆丽李刚张晨杜中杰励杭泉刘和平(58)

聚碳酸酯/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性能郑怡磊李远莉刘欣刘正英杨伟李尉杨鸣波(62)

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的气敏性能谢英男詹自力张红芹蒋登高(66)

氧化锆对聚丙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庞键王少会周正发任风梅徐卫兵(70)

阴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凝胶的响应性能陈煜唐焕林刘云飞于海鹏刘一星谭惠民(74)

耐热强韧性环氧树脂基体的性能黄琪张佐光王善琦(78)

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碳/1,2-环氧丁烷/ε-己内酯三元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刘艳飞黄可龙彭东明吴弘(82)

超支化聚合物在炭黑表面接枝改性的研究夏俊义巴信武王素娟王敏捷(86)

聚氨酯弹性体的高弹模量对温度的依赖性赵培仲王源升朱金华花兴艳文庆珍(89)

app对木粉-HDpe复合材料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邵博张志军王清文宋永明(93)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臭氧处理接枝改性李维红刘鹏波邹华维(97)

SmC晶须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潘宝风刘军宋斌程立浦列(101)

分析测试·加工·应用

低压SmC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凝胶化理论秦岩刘海华梅启林黄志雄(105)

考虑离心作用的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理论模型贾明印王克俭薛平朱复华(109)

考虑离心作用的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理论分析贾明印薛平王克俭朱复华(113)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研究SeBS化学交联的机理周涛张爱民徐建波邬智勇夏金魁梁红文(117)

马来酸酐接枝HDpe/SeBS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石恒冲李斌(121)

新技术·产品开发

tDe-85/metHpa环氧树脂的聚氨酯改性黄耀鹏李芝华任冬燕郑子樵(125)

pVa荧光纤维的制备及戊二醛缩醛化孙元邓新华边栋材(128)

伊利石/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高吸水复合材料的表征及释钾性能凌辉沈上越范力仁陆丽辉程争光(132)

硅基底上图形化自组装膜的构筑彭倚天胡元中王慧(136)

脉冲射频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的制备及表征杨志禄李华王进孙鸿黄楠(139)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提纯李伟张兴祥王建平王学晨(143)

eVa/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刘佳贾树盛李红姬(147)

pampS高吸水性树脂吸附性能谢建军刘赛(151)

分子科学工程篇2

关键词:种子加工课程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15-02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研究种子综合加工技术是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内容。种子加工是实现种子商品化、标准化及科技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是种子产业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事实表明种子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加强种子加工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步建立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种子加工技术队伍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的主要载体在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种子加工虽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但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还较少,存在内容滞后、重复、前沿理论和最新发展介绍较少等问题。此外,教学内容反映学科交叉与融合性不强、应用实践内容不足,不利于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着开阔学生视野,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关联扩展,联系生产,群内互补,资源共享,对种子加工课程进行改革建设,建立一个互动、开放、积极、科学和高效率的教学机制,整合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意识养成、知识获取、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富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知识结构

种子加工是指从收获到播种前对种子所采取的各种处理,包括种子干燥、清选分级、包衣包装等系列工序,以达到提高种子质量,保证种子安全贮藏,促进田间成苗及满足高产的要求。根据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种子加工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制订大学生能力培养路线,完善知识结构,加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1)围绕种子加工课程核心,将种子生产学、种子生物学、农业机械学等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建立内容紧凑、逻辑关系紧密、学时分配合理的种子加工课程体系;(2)适当压缩与其他课程重复的知识内容,增加种子加工先进工艺和设备等的介绍,如,玉米果穗一次烘干工艺。使学生了解种子加工方面的新成就及发展趋势;(3)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构建课程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学习思路。首先,了解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和种子生产加工概况、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其次,在理解和掌握种子加工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主要农作物种子加工工艺流程及主要加工设备有较全面的认识;再次,了解现代化种子加工工厂、国内外先进的种子加工工艺技术等情况;最后,通过种子加工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此外,在学时允许情况下,增加种子加工专题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给学生介绍最新的种子加工研究成果,进而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学科知识交叉,丰富和发展种子加工课程教学内容

为满足当今种业的发展需求及实现青岛农业大学“名校工程”对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对种子加工课程内容进行相关知识更新和补充。主要措施包括:(1)在使用原有教材基础上,如:《种子加工与贮藏》(2008年版,孙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种子贮藏加工》(2001年版,胡晋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结合使用种子行业培训教材和国外相关教材,如:《种子加工原理与技术》(2009年版,马志强、马继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SeedsHandbook:processingandStorage》(2004年版,DesaiB.B.主编,taylor&Francis);(2)加强与其他专业学科相关教材知识的交叉融合,如:《农业机械学》(2003年版,李宝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并引入国内外种子加工方面的最新文献资料;(3)参考《国家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操作规程》《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1995》以及不同加工设备使用说明书等,编写种子加工操作手册;(4)利用去种子企业、生产基地、管理部门调研的机会,收集教学案例,拍摄和制作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补充更新现有教学内容中案例、图片和视频的不足,并在原有课件基础上重新制作成集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一体的高质量课件。通过上述途径有效整合、丰富、发展了种子加工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3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课程教学多为按照课本知识内容进行逐章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让学生掌握其基本技术原理,但缺少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关注,如,种子加工实验课,学生依葫芦化瓢按照教师事先编制的实验内容、步骤被动完成,实验报告基本一致,不利于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故对种子加工课程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1)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主导,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结合种子加工生产实际,提高案例教学比重,通过案例讲解,详细分析种子加工处理中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要点,并结合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

(2)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种子加工课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许多内容很难用文字阐述清楚,如:种子清选分级。通过播放种子加工视频则可使学生很容易对知识从理性认识向感性认识转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实训中参观实践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建立种子加工课程校内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于种子加工课程内容较多,很难利用上课时间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介绍和扩充。利用学校数字化资源中心,建立种子加工课程版块(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录像、课件、参考文献、学习资源、习题与实践、交流互动以及链接与种子加工相关的网址),可让学生不受时间限制,了解更多的种子加工方面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同时也有利于师生、生生通过平台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

(4)注重学生应用能力考核,有效评价实施效果。学生课程考核方式和要求是种子加工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阶段考评包括课堂讨论(反映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和知识应用能力)、课程考试(反映学生对课程基本及重要知识掌握情况)和课程论文(反映学生查阅文献、思考分析和创新应用能力)三个部分。实践阶段考评包括实践报告撰写(反映学生知识应用情况等)、操作规范程度(反映学生动手情况等)和校内外指导教师评价(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等)三个部分。通过以上部分进行综合考评,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素质。

4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挖掘社会资源,构建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

为了深化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实现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方式的多元化,建立“共同育人、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互惠双赢”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校种子加工课程实践教学特点,在实践环节上应坚持点面结合、抓点带面,充分利用好校内资源,挖掘社会资源,把实践基地建设作为本科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性环节。

(1)加强学科交叉、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当代种子加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种子加工课程内容本身就具有多学科知识领域的横跨性、交叉性、互渗性。以青岛农大为例,课程涉及到的种子加工机械相关部分与机电工程学院、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简称iamFe,现总部在青岛农业大学)合作教学。此外,充分利用好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如我校的胶州农业示范园、莱阳实验站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

(2)加强校企合作,挖掘社会资源。积极与校外种子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建立了良好的加工实践平台。目前我校先后与金海种业、登海种业、山东省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所等10余个全国著名大型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种子加工教学实践基地,具有“长期化、多样化、专业化、示范化”的特点,强化了本科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为今后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选择机会。

(3)积极申报加工中心建设相关科研项目。依托学校积极申报市、省、部国家种子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等项目,通过新建相关科研机构,行使机构职能和功能(如:种子加工技术示范、培训服务、种子加工设备研发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实践平台。此外,积极申报种子加工相关课题,通过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对全面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高综合应用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以服务现代种业发展为宗旨,以适应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业产业化发展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青岛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平台构建等方面积极探索种子加工课程改革与实践。科学地体现种子加工课程的基础性、宽广性和系统性,拓展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并强调了课程的研究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前沿性。目前效果初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了学生的应用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素质。但目前该课程还正处于改革建设阶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课程改革,根据现代种业对应用型特色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知识,更好地向社会和种业输送应用型特色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江绪文,王建华.加强种子科学与技术发展,推进种子产业现代化进程[J].中国农学通报,2012:43-45.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J].种子科技,2011(5):1-3.

[3]马志强,马继光.种子加工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3.

[4]戴文圣,郭联华,黄坚钦,等.实施课程建设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40-41.

[5]申长雨,关绍康,张锐.加强课程建设培养创新人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建设随想[J].中国大学教育,2008(3):52-54.

[6]孙群,胡晋,孙庆泉.种子加工与贮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

[7]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青岛农业大学应用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内部发行)[D].青岛农业大学,2012.

[8]黄旭明,梁雅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6):58-60.

[9]吴承来,孙庆泉,张春庆,等.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子生产加工教学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种业,2013(6):26-28.

[10]孙群,王建华.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促进种子加工理论教学[J].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3:153-154.

分子科学工程篇3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类课程教材选择项目教学法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集多个学科领域于一身的交叉型新兴学科。该专业涉及生物学、医学、电子学、材料学、工程学、物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学科交叉性强、应用实践性强和就业口径宽等特点。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设定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发和维护人员,但经过近50年的发展,四年制本科教育只能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该专业的入门引领,或是提供了理工科和医学学习经历,将各学科知识叠加,学生很难将各学科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此,如何让医学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在面临就业时突出专业特色,脱颖而出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课程建设是专业培养的基础,在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上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众多门专业基础课中,电子类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自动控制技术、医疗仪器原理类课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科生只有掌握电子技术才可以为日后从事生物工程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因此,电子类课程在众多基础课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现根据我校电子类课程教学情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电子类基础课程特点

电子类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电工学等。这些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多门专业课程的先行课,为生物医学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医用仪器原理、检验分析仪器和医用影像设备学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该类课程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理论支撑才能学好电子技术课程,并为后续医学仪器的原理分析和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二,课程内容抽象,理论知识复杂,实践性强。这一特点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理论扎实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而理论知识学的不好的则厌倦电子类课程学习,实践动手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更缺乏对课程中各种电路的理解和设计制作能力。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报考时对所报专业不了解,盲目选择,使得原本爱好医学的学生选择了该专业,入学后开始抱怨选错了专业,继而也把这种情绪带到了学习中;另外,电子类知识都是各种复杂难懂的、功能各异的典型电路,以及对各种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电子类课程各学科之间以及每门课程的各章节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学生电子类某一科学习不好,会影响到后面其他电子类课程乃至专业课的学习。

总之,一些学生对错选专业的负面情绪和电子类课程知识复杂难懂的特点,使得他们对电子技术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在学习中出现倦怠情绪,要想改变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对于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已经明确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这个专业充满希望,对电子技术类课程提高重视程度。

2.教材选择对电子类课程的影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具有知识覆盖面广,但每科研究深度浅等特点,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配合专业特点,选择难易程度适度,能为专业课服务的合适教材。

我校电子类课程的教材选择普遍偏难。虽然教材知识覆盖面够用,但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偏大,学生在计划学时内很难消化理解。课时少,授课内容多,难度又大,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可见,教材的选择对于适应教学需求,学科体系的建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都很重要。

3.医学院校理工科教师医学知识薄弱

医学院校的工科专任教师多数没有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背景,而且我校电子类专业基础课所选教材几乎与医学无关,导致电子类课程授课内容与医学联系不紧密。因此,医学院校理工科教师应该普及医学知识,这样理工科教师授课时才能更恰当的引入典型医学实例,为医学仪器课程的开展做好准备,为专业课奠定基础。

三、结合课程特点与专业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对于电子类课程,由于具有课程内容抽象,理论知识复杂,实践性强等特点,采用传统启发式教学会使得理论知识的传授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和答辩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把课堂翻转起来,尽量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资料查阅和教学内容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只解决学生自学后提出的或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根据老师每次有针对性的任务去自行学习,既完成了任务,达到教学要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

2.实验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其他学科不同,每一门电子类课程都有相关的实验课程,学生在完成与理论知识相对应的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外,还需要开展一些综合性实验环节,以提高学生对于小型医疗仪器的理解和研发能力。我们可以针对生工学生设计小型的综合实验项目,如把电子血压仪等小型医学设备拆分成若干部分,各部分再组成一个设计项目,有能力的学生任项目组长,其他学生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和个人喜好选择完成某一部分的电路,由任课教师统一指导。这样在有任务驱动、有完成目标、有时间限制、有指导教师和有合作伙伴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实践动手能力也会在项目的驱使下逐步提高,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经验。

四、结论

本文针对电子类课程阐述了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实际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课程建设与培养目标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择业时缺少和其他工程专业毕业生竞争的优势。因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专业方向设定上应向着多元化发展,借鉴国外对生物医学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方向上理工科和文科并行发展,为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就业打开更广阔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王能河,但汉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2):70-74.

分子科学工程篇4

关键词:轻化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方法;生产实践;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71-02

一、引言

随着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子科学已渗透于各个学科与领域,形成了一个无法替代的交叉学科。对于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的本科生,要求掌握有关高分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开设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部分,其中高分子化学部分侧重高分子合成的基本理论知识,高分子物理部分则侧重于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1-3]。该课程是轻化工程专业的学科平台课之一,课程的学时数为48学时,在这样少的学时条件下,要使那些对于高分子完全陌生的学生理解并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讲授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教学实践,作者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方法尝试

(一)课堂教学与专业基础课相结合

虽然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所涉及的面较广,理论性较强,但对于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的本科生来说,要求不很深,希望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运用,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逐步聚合反应机理和特点时,通常会介绍聚氨酯的合成,概念很抽象,难于理解。可与后续专业课《纤维化学与物理》的内容进行有效结合,采用举例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例如介绍聚氨酯弹性纤维(俗称“氨纶”),这种纤维织物具有很好的回弹性,穿着时伸缩自如,增强了舒适感,并能显现出优美的体型和曲线美,可制作各种内衣、游泳衣、紧身衣、弹力裤和丝袜等,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再如,在讲授自由基共聚合时,就可与《纤维化学与物理》和《染整工艺原理》课程中腈纶的染色进行结合,均聚聚丙烯腈制得的纤维不易染色,手感及弹性都较差,还常呈现脆性,不适应纺织加工和服用的要求,为此聚合时加入少量第二单体(结构单体,通常选用含酯基的乙烯基单体,可以减弱聚丙烯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改善纤维的手感和弹性,克服纤维脆性,有利于染料分子进入纤维内部)和第三单体(染色单体,使纤维引入具有染色性能的基团,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一般选用可离子化的乙烯基单体),一般成纤聚丙烯腈大多采用三元共聚物。从而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自由基共聚合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贴近生活。通过大学生工业见习、实习提高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本科生理论知识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认识实习的目的在于认识与专业对口的相关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结构、原理等,促进学生在完成业务实习目的的基础上,实现劳动教育和认识社会教育相结合。因此,我们利用暑假安排学生参与高聚物合成和加工的相关工业见习。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将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化并得到巩固提高,通过深入生产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参与生产劳动操作,充当生产一线工人,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这些工作扩大了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基础知识的理论。

此外,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所不可缺少的材料。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制品所用的原料很多都是高分子材料,为了帮助学生认知聚合物,在讲授聚合物的分类和应用时,将具体的生活制品用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记忆聚合物的名称和具体应用。例如可以讲解“限塑令”、保鲜膜的质量问题、汽车轮胎、电脑外壳、装修过程使用的涂料、油漆等,每一个都与高分子的基础知识息息相关,也是学生关心的话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单纯讲授抽象的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而是从一些实际现象引出问题,再通过理论分析加以解释、归纳,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兴趣,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是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形成了纺纱、织布、染整和服装设计与表演等完整的学科体系,尤其在纺织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依托科研背景和科研实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科研资源优势,结合学科的发展方向,引导优秀的学生参与前沿的科学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造力。如在国家、江苏省和江南大学等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支持下,以大三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吸收他们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主选题和实验方案设计,使得学生了解了相关领域的科研动态,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加深了基本概念的掌握与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有效建立了科研与教学协调发展、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与体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实现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例如,在讲授高分子溶液时,就可与自身的研究方向进行有效的结合。我们知道生产实践中可分为浓溶液(如油漆、涂料、胶粘剂、纺丝液、制备复合材料用到的树脂溶液——电影胶片片基等)和稀溶液(如分子量测定及分子量分布)。而在科学研究中,正是利用高分子的浓溶液(纺丝液)经过静电纺丝就可制备直径小于1000nm的纤维(俗称“纳米纤维”),这种纤维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独特的网路结构和丰富的孔隙率等优异性能而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可望广泛应用于过滤和分离材料、防护服、固定酶、生物医学(如细胞支架、创伤敷料、组织工程、药物缓释和Dna传输)、电子器械(如传感器和晶体管)和能源应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生物燃料电池)等,在制作课堂幻灯片时引入直观的图片,并加以说明。这些知识的引入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拓展了学生对微观纳米材料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

三、结语

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这些措施,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该专业的毕业生中有很多人从事与高分子相关的行业,学科交叉特色明显。本文简单介绍了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本科生课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教学改革的尝试,对其他开设轻化工程专业的高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晓冬.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高分子通报,2010,(5):74-78.

分子科学工程篇5

关键词:电子电工学;课程改革;电子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42-02

一、《电子电工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以来,我国在电子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极大发展。针对各行各业的不同工作人员而言,在现阶段工作过程中如果能够掌握有关电子科技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对于未来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技能,同时也是必然的一种发展趋势。在现今的各大高校内,对于大学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电子电工学》是一门专业性的基础课程,其主要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课程实践和设计来配合课堂的教学。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工专业在电子技术等科技方面有着显著的提高,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为主,实践课程的实验器材和设备相对简单和单一,在运用中也是刻板地按照说明步骤进行,缺乏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独立思考性和真正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是机械性地使得学生知道和掌握基本操作流程和步骤。而对于《电子电工学》专业而言,实际的操作只是基本需要学生掌握的能力和基础水平,《电子电工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一门科技性的实践学科。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和操作中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形成独立探索、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是十分迫切需要的。《电子电工学》进行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刻不容缓。

作为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电子电工学》在各行各业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电控设备和电子仪器的大量使用,即使是非电类专业的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需要或多或少的和电有关设备有各种联系。因此,对于学生而言,除了掌握电子电工学有关基础知识以外,对各种电子设备和仪器拥有较高实际操作能力更为重要。在如今的工科专业内,电子电工学已经成为他们知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如今的各行各业实现了各方面的融通,各个学科的交叉性也越来越大,电子电工学与其他的社会科学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如此,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同样需要跨学科的去学习电子电工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如何让电子电工学既能够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又能够普及给非专业的学生学习,这就需要对电子电工学做更好的、更适应学生学习的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理论性知识的讲解过于生硬,在实践操纵课程中的运用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对于非专业的学生而言,理工科基础不好的对于学习电子电工学十分吃力,改革课程的需求刻不容缓。

二、如何进行《电子电工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传统的电子电工学课程的教育主要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在教学方面,教师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论性掌握,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够重视。而对于实践课程的教学,只是生硬地教给学生如何操作的步骤,学生缺乏对于实验课程的兴趣,对于所学的知识真正了解得很少,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改革电子电工学的教学课程就需要引进新的教学理念。“StS”就是一种诞生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兴的一种结合社会科学以及新型科技技术的新教育理论理念。“StS”的教育主导思想主要是让学生们去了解科学技术的功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作用,结合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电子电工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从而对电子电工学产生兴趣,才能综合地学习电子电工学的知识和技术。其次,在结合“StS”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首先要了解和明白电子电工学的基础,即物理知识,从基础的内容中结合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乐趣,让电子电工学的知识可以成为学生的一种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开拓创新。

此外,在电子电工学的课程改革过程中还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学习的趣味性。电子电工学的教学课程由于是理科专业,课程相对于沉闷,因此,更要结合现今条件的科学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物展示以及电子仿真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知识的奇妙无穷。而对于实践课程来说,要建立科学的实验机制,不仅仅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电子设备和仪器,更有让他们去思考实验课程的理论基础,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实验室要对学生完全的开放,让学生随时都可以进行单独的实验学习。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合作,一起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要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摒弃之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心理,让他们真正地了解和学习电子电工学的知识。如何设计实验、实验课程的设计方案、实验规范操作过程等都可以成为学校考核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

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大学工科专业的学生提高《电子电工学》的基础课程学习,而《电子电工学》主要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传统的填鸭式课程教育只是知识的一味灌输,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在授课时也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对于实践课程的教学,也只是生硬地教给学生操作的基本步骤,学生缺乏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StS”是一种诞生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兴的一种结合社会科学以及新型科技技术的新教育理论理念。要改革电子电工学的教学课程,就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学习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方丽梅.“StS”教育指导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

分子科学工程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探讨

【中国分类法】:G420

随着我国对科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福建工程学院将立足于建设成为优秀的科技应用型大学,向社会和企业培养输送优秀的科技应用型人才。科技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工程应用型人才[1],因此,在课程培养模式上应有一定的适应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的方法。原有的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现在对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需要对一系列本科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福建工程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常在本科三年级上学期开设,此门课程构建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一个桥梁,其教学成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因此,根据福建工程学院办学定位和特色,本文将对《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运用实例激发专业激情

对于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大三学生,专业兴趣对他们的培养十分重要,专业学习的兴趣一旦产生,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如何来激发学生的这种专业学习兴趣呢?可以应用身边高分子材料应用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激情。例如,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御寒的棉、麻、丝、毛以及皮革,居住建筑的竹木等都是高分子材料;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饮料瓶、一次性塑料杯、各种各样的塑料玩具、尼龙绳、汽车轮胎等同样也是高分子材料。目前,形形的高分子材料在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分子材料在逐渐替代传统的金属、陶瓷等材料,可以说人类正在经历高分子材料时代[2]。那么,如何去合成制备高分子材料呢?如何去表征及测试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呢?如何去加工制备高分子材料制品呢?如何去理解探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和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求知心切,想知道原因,将会大大激发学生进一步去学习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目前,基于电视录像、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的采用,不仅提高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量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又加强了学生与老师的实时交流,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3]。但对于应用性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来说,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技能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仅仅靠多媒体教学还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聚合物成型加工’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完全可以把课堂搬进实验室。学生边参观注塑成型、挤塑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以及发泡成型等成型设备,老师边对这些设备的原理,加工方法,适合的高分子材料等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理论基础知识与形象的实践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而且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是《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对科技应用型本科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对于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多数采取老师边操作边讲解的教学模式,让实验基地变成了仅仅是学生参观的地方。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充分发挥实验基地的功能,让其不仅是学生参观的地方,更是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发挥的地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动手操作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更激发了其认真学好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另外,可以把教学实践环节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环节的比值,使学生尽早的进入科研实践活动。在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同时,学生得到了系统的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避免了知识陈旧,紧跟科技应用前沿,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准备。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标准多元化

传统的采取开卷或闭卷‘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标准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例如,笔试、课程小论文、实践创新课题研究、工程应用实训环节等。通过笔试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检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小论文侧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材料知识、自主创新,并快速有效地获取分析材料信息资源、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通过实践创新课题研究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并锻炼和培养其科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通过工程应用实训环节考查学生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以上多元化的考查方式建立起以素质教育为本的考核体系,从而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能力的科技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

小结

为了良好的适应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任务艰巨、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本文对《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标准多元化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强调教师应充分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科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科学的评判制度评定学生成绩,从而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麦茂生,吕力.市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11):137-141.

分子科学工程篇7

关键词: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体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020-02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种业是国际化大产业,其发展的基础是人才。我国种子产业要做大做强,要走向世界,关键在人才培养。近年来,跨国种业纷纷抢占中国市场,中国种业缺乏竞争力。为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应用创新水平,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以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并强调:加强种业人才培养对增强中国种业在国际种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教育部最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种子科学与工程已上升为与园艺、农学专业平行的本科专业。

青岛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高等农业院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坚持“教育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传统,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与其他高校一样,在面临同质化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校内外实习条件等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我校通过认真审视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走科学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积极申报并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

在“特色名校工程”建设背景下,我们就如何通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使我校培养的种业人才能够更好地与我国种业市场运行机制相适应,满足当今种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需求谈几点看法。

1青岛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情况

为适应农业发展和种子产业化工程对种子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2002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我校积极响应和实践国家教育及种业发展政策于2003年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在当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专业自置以来,围绕我校办学定位及专业人才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我们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并探索独具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构建。本专业长期以来的育人理念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信念坚定,种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扎实,既能从事种子繁育与生产、种子加工与贮藏以及种子检验与鉴定等专业性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实践工作,又具备种子经营与管理、种子法律与法规等良种产业化方面的有关管理和推广技能,具有极强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对国家和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能在该专业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三型”(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我校往届报考研究生的考研率均在50%以上,报名参加地市级以上公务员毕业生的考中率达到30%左右,其他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或者到国内、外大型种子企业或育种公司工作,最终就业率基本达到100%。历经10年发展,我校为社会和种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推动了中国种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如校友李登海先生建立了登海种业。

但由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我校开办时间较短,人才培养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特色,课程需进一步建设完善,课程衔接不够紧密,学分分配不够合理,选修课程门类较少等,总体上该专业特色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故对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已成为我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2充分调研我校种业人才培养实效,完善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始终秉承着与时俱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于2003年申报建立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之后,在学校统一指导下,经过充分调研和专家论证,于2003年和2009年由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张丽娟老师和兰进好老师先后执笔完成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及修订工作。该方案打破了原有农学专业种子方向框架的束缚,使课程体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学生专业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种业的迅猛发展,种业人才需求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而目前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仍为2009年版本,该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应用技术能力培养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当今种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规模和质量,主要问题如下:(1)通过调研发现方案(2009版)中存在理论课和实践课衔接程度不够,一些课程开课顺序不妥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2)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注重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科,但目前应用实践课相对较少,教学实验相关设备短缺,田间实习基地等应用实践平台不足;(3)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建设还不完善,有待开展新的教学课程;(4)现行种子专业计划招生人数与市场对种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不协调,急需扩大本专业的招生规模。以2013年为例,当专业分流系统开通第一天就有197人选择了种子专业,但因种子专业计划招生人数(70人)限制,使大部分热爱种子科学的学生无缘从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故完善并建立科学化、合理化、富有时代精神的应用型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是我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3优化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学科内涵

坚持面向种业人才战略需求,重视体系建设,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以应用型为特色的种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分层次构建完善教学培养体系。依据《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在制订具有青岛农业大学特色、符合种子专业标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绘制专业能力培养路线图,明确每一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变四年一贯制为“5-2-1”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前5学期(即521中的5)以夯实基础为重点,在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中,根据专业要求和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第6~7学期(即521中的2),强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集中1年时间,开展符合作物生长季节进程的毕业实习,使学生实习贯穿一个完整的作物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周期,能学以致用,学以巧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1学期(即521中的1)以创新和就业教育为主,进一步拓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通过夯实基础、强化专业、拓展延伸,将学生培养成为“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善创新、广适应”的高级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

丰富学科内涵,凝练、充实、丰富研究方向。创建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精选主干课程,扩充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应拓宽“种子”涵盖范围,涉及大田农作物、园艺植物、牧草与草坪草、林木等种子,不仅包括植物学种子,也包括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专业核心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我国种子工程的五大系统、15个环节来考虑,突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充分体现我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三型”种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

4加强学科交叉,整合锻造师资力量

种子专业是一门以技术应用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学科交叉性强,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植物学、生物学、农机学、农经管理等。只有通过加强交叉学科间知识有效渗透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才能使学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拓宽知识面,巩固专业基础,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此外,本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等特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加强了对知识的运用,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等能力。

种子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充分体现我校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本领域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因我校种子科学研究起步晚,投入少,科研经费不足,迫使许多专业教师不得不从事育种、机械、植保、栽培等其他学科的研究,借用其他经费,开展种子科学研究工作。如:从事种子加工机械教学的老师现在机电工程学院从事农机相关研究工作;从事种子健康教学的教师一直从事着植物病害相关课题研究;此外从事甘薯、花卉、林木等种子(繁殖体)研究的老师现分布在资环、园艺、园林等学院。故需通过加强学科交叉,整合锻造师资力量是全面提升我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5注重科研实践平台建设,提升种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本专业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全面了解种子产业中的实际问题和工作流程。这种能力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

(1)通过实习可让学生对种子生产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我们认为实习分两类:①了解实际情况为目的的简单实习;②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的顶岗实习。后者负责具体工作任务,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是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更高阶段。目前我校已建立胶州农业示范园等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并与多家校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基地,包括山东省登海种业、金海种业、黎明种业等全国著名大型种子企业。实习期间我校学生受到了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其中许多实习单位也成为了学生的就业单位。

(2)加大实施学生应用创新计划。通过见习和调研,发现学生虽对实际问题有所了解,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而需要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特别是需要跟着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去生产一线进行科研工作,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在生产实践中提高。目前我校除研究生以外,本科生在大二期间也积极选择课题导师进行科研训练并已取得较好效果。对此,我们建议:①积极动员并资助本专业年轻教师担任课题导师,他们具有旺盛的科研精力和充裕的科研时间,能够确保课题指导的质量;②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承担一些应用课题的研究工作,锻炼自身应用创新能力,同时增进团队精神和项目运作能力。此外,在提升我校本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条件和水平上,还应加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科研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基础设施。如建立种子发芽室、种子贮藏室、种子检验室、种子加工室、种子出苗室、种子生产大棚等一系列教学科研配套设施;加大种子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市、省、部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持;邀请国内外本行业著名学者、专家及种子企业家来给学生授课及学术交流等。

本体系改革完成后,预期可全面提升我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应用型为特色的“三型”种业人才的培养条件和培养水平,同时对增强种业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自身就业竞争能力,支撑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中人才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还包括一系列潜在效果,如:整合建立一支创新能力更强、业务精通、经验丰富、作风扎实的更强大的种子科学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才培养水平和知名度等,使我校能够引领其他高校更好地进行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刘为民.创建种子科学与工程工业,适应农业发展需要[J].高等农业教育,2003(12).

[2]王建华,刘庆昌,江绪文,等.中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农业,2012(11):8-11.

[3]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内部发行)[Z].青岛农业大学,2012.

[4]青岛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部发行)[Z].青岛农业大学,18-23.

分子科学工程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训练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中非常缺乏关于电气工程的训练,只是单纯的讲解关于电工电子的技术,这样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生产实践能力。如果在电工电子技术训练中借鉴电气工程的训练将能够更好地加强我国电工电子人才的实践能力,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这将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要求。本文将详述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概况、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内容、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和训练建设的目标以及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措施。

1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概况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被运用于各大高新技术中。一个国家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将反应出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研究电气工程的科研。以往对于电气工程的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但是这个定义十分宽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今社会对于电气工程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传统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这个定义使我们要重新检查并重新构建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从而使得电气工程的教学能够更加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电气工程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以及一定程度的实践操作技能,一个合格的电气工程师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也要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知识消化理解。

2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内容

2.1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

在电气工程训练中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含括了三个部分,分别是电路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电机及控制部分以及电子技术部分。电路的基础知识含有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其中交流电路相对复杂。电机及控制部分含有电磁的基础知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及交流线圈电路和可编程控制器,其中变压器、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及可编程控制器都有非常广泛的运用。电子技术部分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其中数字电子技术含有触发器以及逻辑门电路,而模拟电子技术含有半导体器件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电路基础知识、电机及控制以及电子技术这三种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有很显著的作用,学校在制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并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术。

2.2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层次

在电气工程训练中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实训教学、应用与设计的实践教学以及提高开放式的实训教学。基础实训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技能,通过基础实训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并更深刻的掌握已有的理论知识。工程应用与设计的实践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学习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的生产实际中。开放式实训教学就是提倡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开放式实训教学将使得学生更多的关注课堂外的科研活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让学生在社会的大平台上积极发展。

2.3电工电子技术试验实训课程体系的改进

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体系进行改革的目的是突出实训的实用性以及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就是要使得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基础技能,所以在实训之前就要让学生了解实训的教学目的,教师是通过实训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无法辨识知识的重点部分,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实训来了解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

3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和训练建设的目标

现今的电气工程训练一般分为两部分,主要是依据其专业的不同来区分的。第一种电气工程训练主要是教育学生一些相对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逐步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理论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另外一种电气工程训练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习室内照明电路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学习室内照明电路的实际原理、安装以及调试过程,通过这些学习掌握基础的电工技能。电气工程训练的目标是使得工科学生不仅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使其在电工电子技术上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践达到社会对其的培养需求。

4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措施

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体现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妥当和教学实践与社会实际情况脱轨,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得到恰当的安排,即学生的课程会出现突然很多及突然没有的情况,这样便使得学生在下一节学习的时候遗忘了上一节课的知识,教师在上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上一节的温习,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长时间的没课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速度加快。再就是教学的实践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学生在电气工程的实习过程中主要是学习室内照明电路,而室内照明电路技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早已不是最新的电路,但是教师仍然沿用以往的电路,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针对上述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同时还要注意课程之间的间隔时间,避免课程之间有长时间的间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就是增加新的电路或者电子产品制作来供学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气工程所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所以不仅要加强学生关于电气工程技术的理论学习,还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雷学敏.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范瑞云.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J].科技传播,2011.

[3]黄文浩.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月刊),2012.

[4]赵妮娜.竞赛式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3.

分子科学工程篇9

abstract:thereismoreemphasisonscientificresearchthanteachingincurrentuniversities.infact,teachingandresearchreinforceeachother.thisarticlebrieflyanalyzesthereasonswhymostuniversitiesfocusonscientificresearchandunderestimateteaching.Somemethodsonreinforcingteachingandresearchmutuallyareprovidedbasedonteachingofoptoelectronics-relatedcoursesinHuaihaiinstituteoftechnology.initialteachingresultsshowseveralmethodsonintegratingscientificresearchintoteachingcanimprovethetrainingofthetalentsofthephotoelectricinformationtechnology.meanwhile,theteachingprocesshasbroughtalotofinspirationtotheteachers'scientificresearch.toacertainextent,weobtaintheimprovementonscientificresearchandteachingatthesametime.

关键词:教研相长;方法;例子;光电子类课程

Keywords:reinforcingteachingandresearchmutually;methods;example;optoelectronics-relatedcourses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72-02

0引言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院士在谈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说:“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教学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条件,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层次的关键,二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但是,当前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教学和科研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过于重视科研。本文首先简单分析造成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原因,然后以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光电子类课程教学为例初步探讨教研相长的具体实现途径。相应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其他工科专业教师中推广,以帮助他们在教学方面和科研方面都取得好的效果。

1重科研、轻教学原因分析

目前造成大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1与大学教师所处的大环境有关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我国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科研水平低、师资差。包括时下流行各种“高校排行榜”,也多以科研为主要指标”[1],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学校的综合排名则无足轻重。如,时下流行的“武书连2015中国734所大学教师学术水平排行榜”[2]。那些科研搞得好、综合排名靠前的高校,其知名度也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学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力争在科研上有所突破。作为高校一分子的大学教师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世外。

1.2与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有关

目前我国大学教师的职称评审,实际上主要依据的是科研,包括有没有科研论文、论著,有没有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如评讲师、副教授、教授要多少篇论文,什么级别的论文,论著要有多少字,什么级别的立项和成果等。教学在职称评审中虽然也受重视,作了许多规定,但大都显得笼统模糊,而且缺乏可操作性。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对教师职称的评审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1.3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关

有一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几乎很少主持或参与科研工作,这在淮海工学院非常普遍。不参与科研工作则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除了不能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也不利于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3]。这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还有一些承担行政工作;同时没有良好的科研团队,形不成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而不能提供有效的科研条件让他们从事科研工作。

上述几种情况造成科研与教学分离,更难做到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自然无法去改变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也无法撼动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但从大学教师的自身职责来看,我们不仅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同时做好科研与教学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教学和科研孰重孰轻,如何处理好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关系以及如何把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很好地结合,对于教师自身非常重要。

2教研相长途径初步探索

本节从普通高校教师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如何把科学研究应用到教学实践,以做到教研相长。下面分别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三个方面,以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类课程教学为例探讨教学相长的方法和途径。

2.1专业建设方面

目前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仅有7年的历史,虽已初具规模,但课程体系与专业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光波为信息载体的检测、控制技术、仪器系统、精密测试等内容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相关专业领域教师的科研基础,本课题组首先对电子工程学院的光电子类课程(光电子技术基础、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实施了教改研究,包括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完善,加深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将教师的科研新成果融入理论和实验教学,并利用教师科研条件进行直观教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如,电子工程学院建有自适应光学实验室,是相关任课教师的科研平台。自适应光学技术是一门可以让光波适应外界变化而被能动控制的技术,也可以理解为光学中的自动化技术,集科学性和工程性为一体。相关专业学生已经学习过自动控制原理,对常规的液位、流量等过程控制非常熟悉,但对“光波”这样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该如何完成控制呢?学生们非常好奇。通过分批次带领相关专业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光电成像校正实验,学生既加深了对光信号传输、光电信息转换及光电检测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又巩固和拓展了以前学习的自动控制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学习到了教材中没有学到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反馈非常好。

对于一些不具备实验条件的重点实验内容,由于实验条件比较苛刻,部分光电现象在实际实验中不明显,难以观察;另外也因为实验仪器有限,学生无法通过实验观察到所有的实验现象。针对这种现状,利用了科研过程中获得的数值仿真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虚拟实验。

2.2人才培养方面

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新形势下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注重因材施教,将学有所长的学生引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通过教学改革,重点突出相关专业中的光电检测方法、光电系统研制与工程应用的能力培养,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使之成为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级人才。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除了实践书本知识外,还能在科研小组中学会分工及团队协作,为将来攻读研究生或进入相关企业累积经验。

本课题组已承担和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通过光电检测和光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已有相关专业的多名学生主动要求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喜欢编程的学生让他们完成实验平台的软件建设,喜欢摆弄光电子器件的学生让他们完成硬件平台的搭建,爱动脑筋的学生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的实验,和相关教师一起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它们。通过相关科研项目的训练,将科研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研素养。

在2013-2015期间,多名相关专业学生有了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经历之后,积极申报各级创新项目。目前,已有多个光电子之创新项目获得校内立项。同时,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已有多名毕业生进入光电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如太原理工大学物电学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开始了他们人生新的篇章。

2.3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方面

教师一方面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关注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又通过教学工作,学习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意识地积累未知问题、认真思考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疑问,进一步激发科研热情,并帮助了科研选题。

教学内容的主体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但是,课堂教学除了围绕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外,还要注重科研成果和科技最新发展动态的渗透。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概况及其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基础知识不仅仅是概念理论和公式,更是实际应用中的产品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手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

如,教师分别在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举办了激光和光电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相关专题讲座,既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开学初的专题讲座有助于引领学生对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兴趣,讲座的内容从围绕人们把光波作为一种载波进行信息传递开始一直到现阶段的激光通信、激光武器等。讲座结束,学生对光电子技术充满了好奇,这为学生学好光电子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期结束时专门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以及近期比较热门的激光3D打印技术从原理到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一次专题讲座,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又如,基于光电子类课程涵盖知识面广、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特点,针对一些典型知识点,为加深学生理解,设置专题讨论课,鼓励学生课前主动查找相关文献,让学生事先做好研讨准备,写好研讨提纲。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学期过程中,这样的专题讨论课进行了2次,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了相关教师的科研很大的启发。

专题讲座和讨论形式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学生评教均在90分以上,学生深受其益。课题组教师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充分认识到要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苦练真功夫,又要通过钻研教学规律来加强组织教学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科学研究和教学育人互相促进。

3结束语

“教研相长”虽是一个老话题,但目前社会大环境中面临的“重研轻教”现象使得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老话题展开新的研究。如何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以使得科研成果能够支持教学改革、并使得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是每一个高校教师的职责。本文以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类课程教改为例,分别从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实现教研相长的一般化途径。改革的结果表明以上为今后存在这方面困惑的青年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志峰,杨婷.“重研轻教”不可取(关注“朱淼华现象”)[n].人民日报,2005-11-28(11).

分子科学工程篇10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成立于1963年,目前设有六个学系和一个学院,分别为生物化学系、生物学系、化学系、数学系、物理系、统计学系及中医学院。除各自开设的本科课程外。理学院还设有中医学、分子生物技术学、风险管理科学、环境科学、食品及营养科学及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综合课程。中医学院提供的中医学课程由理学院及医学院教师授课。数学系及工程学院讯息工程学系合办了中大首个双学士学位课程――数学理学士及讯息工程学学士课程,学生可于四年修毕整套课程后获该双学士学位。理学院还于2009年与商学院合办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理学士课程。

理学院目前教员超过一百名,从事优质教学与科研,其中包括大学博文讲座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奖人杨振宁教授和费尔兹奖得奖人丘成桐教授,理学荣誉讲座教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RichardRoberts博士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Kurtwothrich教授。另有三位中国科学院士、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五位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十位裘槎优秀科研者奖获得者、两位美国统计学会院士和两位iSi论文高引用率教授。中医学荣誉讲座教授胡秀英及生物学讲座教授辛世文分别于2003年及2005年获选为教育/科研香港杰出领袖。理学院现有学生二千多人,其中三成为攻读硕士或博士课程的研究生。

理学院还参与管理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包括光科技研究所属下的光学研究中心、中医中药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理工研究所及其属下的香港生物信息中心、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农业生物科技研究所、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教资会卓越学科领域植物及农业生物科技中心、食品研究中心、科学模型与计算中心、蛋白质科学与晶体研究中心、新颖功能分子研究中心、科学教育促进中心及统计咨询服务部。这些研究单位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提供了平台。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社会做出贡献。

理学院过去三年所得的教研资助,为一亿六千多万。分别来自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优配研究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其他研究用途补助金、控制传染病研究基金、创新及科技基金、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及优质教育基金等。

1 生物化学系

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层面上研究和揭示生命现象的科学。本科课程范围广泛,内容包括生物分子的新陈代谢及调控,能量转换;生命过程的协调;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运作的机制;蛋白质的功能;分子生物学及遗传病、生物化学方法、生物工程等。所有课程连同实验课,以加强同学研究和实验技巧之训练。而相关的研究在医学、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用途相当广泛。

专研范围:

癌病研究、细胞生物学、免疫及微生物研究

蛋白研究及分子生物学

神经化学及激素研究

食品科学及中草药研究

电邮:biochemistry@cuhk.edu.hk

网址:bch.cuhk.edu.hk

2 生物系

生物学系以科研及教育并重。在科研方面,本系的“植物及真菌生物科技”科研计划被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确认为卓越学科领域,给予重点资助。应用崭新科技。并通过与国际及国内科研机构合作,本领域对农业及健康课题进行重点攻关,其中稻米品质的研究获邀参与国家水稻功能基因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此外,2008年12月成立的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是继2006年成立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后,中大第二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部级科研单位,旨在提升农业科学技术至世界领先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人民营养。而另一主要研究项目是海洋生物科技学。李福善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有设备完善的教学及研究实验室,研究重点包括:经济鱼、虾类之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以及浮游生物和珊瑚礁的生态等。除此以外,生物学系亦进行其他科研,包括免疫学、内分泌学、分子生物科技、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食品微生物学、环境保护等。专修范围有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人类生物学、生物科技学、生物信息学与蛋白技术组等。

专研范围: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

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生物科技

生理学及发育生物学

海洋及环境科学

电邮:bio@cuhk.edu.hk

网址:cuhk.edu.hk/bio

3 化学系

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它一方面与物理、数学和地球科学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又与生命科学和医学紧密相关。在传统上,化学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理论化学。各范畴相互配合又可产生更专门的学科,如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及高分子化学等等。

化学系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最悠久及最具规模的学系之一。系内现有18名教授,他们致力于化学中各领域之优质教学及卓越研究,其中三位教授(吴奇教授、麦松威教授及黄乃正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研范围:

分析化学及环境科学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结构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

电邮:chemistry@cuhk.edu.hk

网址:chem.cuhk.edu.hk

4 数学系

数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石。与社会各领域有紧密的联系。数学系提供完备的数学训练,具有国际视野及专业声望。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师,均热衷教学,致力培养拥有全面素质,富有卓越分析及思维能力的现代数学人才。学生拥有深厚的数学基础,既可在理论或应用数学上作深入的研究,又可在经济、精算和工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不同类型的工程学上继续开展他们的事业或从事专业的学术研究。主修课程分数学组、计算及应用数学组及数学精研组。数学系还与工程学院讯息工程学系合办数学理学士及讯息工程学士的双学位课程,旨在培育兼备数学与信息科技的新一代优秀人才。数学与信息科技的紧密结合,可让学生发展深层次的数学思维与坚实的工程技能。

亚洲唯一科研和数学教育并重的研究中心“数学科学研究所”就设在中大。这一学术气氛浓厚的研究所,由国际知名的中大校友数学家、费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主持,是培养研究生、年轻数学家的“温室”。数学系与数学研究所合作,广邀世界知名学者举办各类型的数学学术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世界顶尖的数学家,了解数学最新的发展与动态,并为升学深造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专研范围:

代数:交换代数、代数几何、代数数论、经典群、代数流形、代数流形的模空间和Hodge理论。

分析:凸分析及非光滑最优化、分形及小波、调和分析、算子代数。

应用分析:应用偏微分方程、金融工程、流体动力系统、数学物理、生物数学、非线性发展方程。

计算数学:数值分析、方程及线性代数、图像处理、最优

化、反问题。

几何分析:微分几何、多复变函数、流形上的非线性分析。

电邮:dept@math.cuhk.edu.hk

网址:math.cuhk.edu.hk

5 物理系

物理学的范畴极其广阔,然而不论小如原子或大如星云,其中的现象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从而归纳为一些相当普遍性的原理和定律。主修课程分物理组及理论物理精研组。因此本系课程设立的要旨在藉讲授、实验、小组讨论、研讨会及专题研习等方式使同学了解物理原理和定律、熟悉常用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技巧、并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以用于分析和克服新的挑战,有助于他们日后在科研或其他工作领域上做出贡献。物理系同时提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式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

专研范围:

实验:纳米材料及技术、半导体的光学性质、材料测试、立方氮化硼生长及机理、复合材料、薄膜物理学、过冷液态和玻璃态、软物质物理、湍流、非线性光学、光学与激光、热释光、离子束在表面物理之应用。

理论/计算:凝聚态物理学、高温超导、软物质物理、量子信息及量子计算、量子光学、湍流、宇宙学、天文物理、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定量金融学。

电邮:physics@cuhk.edu.hk

网址:phy.cuhk.edu.hk

6 统计学系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内容包括设计试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作出摘要、表达、分析、阐释和总结。因此统计学在所有要求对资料作出数量分析的学科中都极为重要。它被广泛应用于财务、经济、公众健康、医疗、资讯工程、生物信息和心理学等范畴。统计学课程注重应用和理论的平衡,亦兼顾个别的专研兴趣。

专研范围:

图像及信息运算

统计运算学

结构方程模式

时间序列

电邮:statdept@cuhk.edu.hk

网址:sta.cuhk.edu.hk

7 中医学院

中医学院提供五年制的中医学学士学位课程,目的在培养有生命科学基础、人文思想、医学常识及谙熟中医理论与运作。并能够与西医配合作基层保健治病之中医师。学院教师来自医学及理学院,学生学习中医理论及实践之同时,亦汲取现代医学知识。课程包括临床前期学习和在内地中医院及香港中医诊所临床实习,毕业生均申请注册成为香港执业中医师。

专研范围:

中药质量控制及标准化研究

中药化学及生物活性成分

中药药理、生物和生物化学性质

植物类药物及保健品之研发

中医药临床研究

电邮:scm@cuhk.edu.hk

网址:cuhk.edu.hk/scm

8 分子生物技术学课程

分子生物技术学是现代先进综合学科,在工业、农业、环境、医疗及药物各方面,均有突破性的贡献及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由生物化学系及生物学系联合提供,为社会对分子生物技术的需求,培养专业人才。

专研范围:

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生物技术学

基因组研究、蛋白组研究及生物讯息学

蛋白质结构及基因工程

发育生物学、免疫学殛神经系统科学

电邮:mbt@cuhkedu.hk

网址:cuhkedu.hk/mbt

9 风险管理科学课程

风险管理科学课程由统计学系负责统筹,专为对科学方法论感兴趣。并有志于投身财务和保险业的学生而设,培养他们对建模方法、评估、风险管理的评估,以及其他相关的科目如财务、经济、会计、数学及电算机科学的认识。课程涵盖了多个学系的科目,包括数值法、组合管理、金融经济学、数据结构和会计原理。课程强调如何应用客观数理科学方法去分析现有数据,增强对未来风险的预测能力。确定风险的源头,估计风险发生的机会率和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正好突显出风险管理的科学成分,也解释了它与统计学的紧密关系。

专研范围:

风险理论、风险测度与风险值

时间序列、风险过程之统计模型

固定收入模型、信贷风险、市场风险

风险索偿定价

电邮:statdept@cuhk.edu.hk

网址:sta.cuhk.edu.hk

10 环境科学课程

本课程由生物化学、生物及化学系联合提供。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内容主要涉及应用生物化学、生物学及化学的知识及技能,以理解、测量、评估及改善各种环境问题。本课程的基础科目包括环境科学所需的生物化学、生物学及化学基本知识。此外,本课程亦提供环境污染、毒理学、仪器应用、海洋生物、环境影响评估和资源及环境管理等科目,以增进同学们对环境科学各方面的认识,进而在专门项目上,例如毒理学、环境保育、资源运用及废物处理等,作更深入的钻研。本学科亦设有硕士及博士研究课程,可对环境科学个别项目进行更专业的探讨及研究。

专研范围:

环境分析

环境生物学

环境化学

环境影响评估

废物分析及处理

环境,生化毒理学

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学

环境卫生学

海岸生态学/污染

水生毒理学

内分泌干扰

分子毒理学

电邮:ens@cuhk.edu.hk

网址:cuhk.edu.hk/ens

11 食品及营养科学课程

本课程由生物化学及生物系联合提供,课程研读范围广泛.包括食品与人类营养及健康之关系、食品安全,食品微生物学,食品保存、研发、成分分析及品质管理等。本课程旨在提供全面及多元化的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知识,培养食品科学、营养学、食品制作及公共卫生方面之专业人才。

专研范围:

食品成分和植物化学物的生物活性及结构特质

食品研发及食品安全

分子营养与营养素代谢

膳食介入计划与教育

电邮:fns@cuhk.edu.hk

网址:cuhk.edu.hk/fns

12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课程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课程致力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和训练。为有志从事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及生物科技工业等专业研究工作的学生作好准备,以适应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本科课程除教授学科专业知识外。更着重培育学生具备广泛才能,使他们成为全能专才。另外,本科也是一个研究型课程,着重对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基本研究,借此探索这领域的基础问题。

作为区内唯一以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主导的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课程亦旨在发展为一所区内公认的国际教育中心。并在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范畴上开展尖端科研,成为杰出的研究中心。

电邮:cmb@cuhk.edu.hk

网址:cuhk.edu.hk/cmb/

13 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双主修课程

工商管理学院及理学院携手于2009/2010年开办全港首个“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双主修课程。课程糅合了金融及风险管理的精萃,旨在提供有关金融、风险管理、统计及商业的专业知识。此课程提供20个学额,只录取最优秀的学生。首届学生将于2009年秋季入学,并于2010年夏季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