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旅游工作总结十篇乡镇旅游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6:15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篇1

年全镇共接待游客20000余人次,带来旅游收入400余万元。__水库景区自然风景秀丽,水库水域宽阔,水质纯净,有众多游客前来垂钓、避暑、休闲娱乐。__飞云温泉,为__县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号称"__第一烫","天下第二汤"。温泉集医疗、冬游、会议和度假于一体,分设餐饮部、客房部、沐浴部、美发保健部、娱乐部、会议部、康疗中心,还建有鱼池、停车场、果园等,另配套有蒙古包、烤全羊等项目。大量吸引了大竹、宣汉、达州、重庆周边等的游客慕名前来。

(一)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完成两个层次的功能规划:宏观层次上,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区域内现有乡村自然、文化景观为基础,建立综合型乡村旅游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和美化乡村自然景观风貌,打造"牛山寺"景区和"__新农村综合体"景区。

(二)加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建立具有特色乡村旅游基地,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根据__镇的乡土文化气息,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和农耕文化景观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游,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精心打造__村休闲旅游为主题的"田园观光"和"做一天农人"的农家乐旅游观光项目。

(三)确立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的思路,用农家旅游的鲜明特色,构筑新农村建设坚强的产业支撑。在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按照人性化要求,主动融入景区打造观念,按照新农村试点乡村实施景区打造。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大阳镇;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模式

我国关于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划分有36种不同分类依据和分析视角,其中张华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为依据,将新农村发展模式划分为:资源开发型、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生态农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带动型、第三产业带动型、养殖业、劳务经济、体制创新带动型等。其中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乡村旅游在欧洲发达国家可追溯到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在我国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各国政府十分强调乡村旅游发展对促进新农村建设、乡村经济多元化、扩大就业率、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对这种模式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如很多关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中未突出乡村旅游的主导作用,二者研究脱节等。本文主要以大阳镇乡村旅游带动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内容,对大阳镇进行实际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分析其优势条件,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带动新农村发展的相应对策。

一、大阳镇选择乡村旅游主导型新农村建设模式合理性分析

结合《中共尧都区委、尧都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大阳镇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实施旅游带动战略、逐步发展苹果、核桃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发展公益事业和推进农村民主建设。”如果把苹果、核桃等第一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从长远看它的发展潜力没有旅游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大,而且大阳镇“农家乐”中的苹果、核桃采摘旅游项目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如果以工业企业为主导模式,位于大阳镇的华德冶铸有限公司和志强钢铁有限公司,由于铁矿石原料供应紧缺、水资源的匮乏、市场需求的日益下降,要想通过扩大它的规模去带动大阳镇新农村建设是行不通的。大阳镇在新农村建设各种战略模式中,乡村旅游为主导的模式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更好的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交通的改善、水电、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阳镇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具备以下优势条件:

1.政策优势。我国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在“2006中国乡村游”主题活动中,国家旅游局要求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2007年6月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通知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

2.区位优势。大阳镇在行政上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管辖,包括34个行政村,总面积102.37km2,北与洪洞县相连,西北同段店乡接壤,西南与县底镇相邻,南与贺家庄乡为界,东北接古县,东南接浮山县。而这些相邻地区,洪洞县有“大槐树祭祖园”、“广胜寺”、“苏三监狱”、“万圣寺”等旅游资源、贺家庄乡有“桃花会”、古县三合村有“天下第一牡丹”旅游资源,这些相邻景区在一定程度上辐射带动了大阳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客量的大小,必须有一个邻近的经济与人口集聚度较高的城市作为客源地。大阳镇离临汾市中心仅17km,并且有临浮路与市区相连。临汾市现有60余万城市人口,为大阳镇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3.资源优势。大阳镇旅游资源种类丰富、资源禀赋高。大阳镇旅游资源种类有“生态游”、“农家游”、“红色游”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集“三游”于一镇。其中“生态游”的资源有尧陵景区、涝河与洰河水库、古贤生态园;“农家游”以丰富的苹果资源为基础,已在上阳举办了两届苹果采摘旅游节,坡子村举办了两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大阳村举办了物资交流大会,北郊等村组建了本村的威风锣鼓队;“红色游”的资源有东堡头元帅槐、官雀战役纪念馆、尧陵抗日学校遗址及张家庄抗日政府所在地遗址等。总之,大阳镇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阳镇具有深厚的尧帝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尧陵为例,祠内碑碣十余通,记尧王功绩与陵宇沿革,尧陵碑上刻有尧陵全图,保存完好。2006年05月25日,尧陵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尧陵景观修缮和重建是尧陵景区修复工程的核心工程,也是首期工程,总投资达6000万元。此次修复是尧陵历史上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修复。根据总体规划,到2012年尧陵景区开发建设工程全面完成以后,总投资将达到4.6亿元,景区总面积将达到10km2,成为临汾市乃至全山西省集游、购、娱、吃、住、行六大功能于一体,规模宏大,文化品位高雅的大型旅游景区。

4.生态优势。大阳镇污染性的厂矿企业极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阳镇有耕地4763.2hm2、园地442.4hm2、林地969.7hm2、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20.3hm2,分别占到总面积的40.3%、3.7%、8.2%、2.7%。镇内农田、果园、林地、河流水库构成了甜美宁静的乡村景观,如2010年,大阳镇建成了2000hm2优质高产粮食基地、533hm2的红薯基地、1233hm2优质苹果生产园区和400余hm2的核桃种植,其中发展苹果采摘的上阳村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了206hm2,占到了上阳村总面积的95%。大阳镇发展了经济林、用材林、风景观赏林共160hm2,完成了尧陵旅游公路沿线、环镇西路35km通道绿化工程,在上村、郭行等2个村完成三北四期造林工程53hm2。涝河水库库容0.596×104m3,集灌溉、养殖、防洪、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水面微波粼粼、四周绿树林立,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本镇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条件。

从以上的大阳镇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优势条件分析入手,应把“旅游强镇、旅游富民、建设旅游新村”作为大阳镇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确立其“乡村旅游主导型”的新农村建设整体定位,发掘当地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居民从农业人口逐渐转型到旅游服务型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新民居,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业。建议以帝尧文化为底蕴,以乡村旅游观光为载体,打造“大阳镇乡村旅游”这一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总之,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本镇新农村建设主导模式是合理的、可行的、长远的。

二、大阳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分析

目前,大阳镇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大阳镇在乡村旅游建设中缺乏总体规划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其次,对乡村旅游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不清。再次,大阳镇发展旅游的道路、餐饮、住宿、商业等配套基础设施都还不完善。此外,农民缺乏相应知识和能力,缺乏科学的经营手段。大阳镇乡村旅游开发层次低、产品质量低、消费单一,服务不规范、综合效益不高、旅游产业价值链还没有建立起来,资金运转困难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阳镇新农村的建设。张静峰(2007)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同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乡村旅游及其资源开发要规划先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要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乡村旅游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和品牌;发挥乡村旅游的脱贫致富带动功能。结合以上内容,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对策:

1.旅游规划先行,带动沿线村庄发展。对大阳镇乡村旅游要制定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规划。从而保证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总体规划对乡村旅游做出方向性的引导,如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目标是:在今后十年内全面树立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大力推进“两河两景生态游”、“一线五村农家游”、“一树一馆两址红色游”,即以洰河水库——古贤生态园——涝河水库——尧陵景区为旅游线路的“两河两景生态游”带动上陈、古贤、郭行、北郊四个村的发展;以上阳——涝河——上村——太平——北郊为旅游线路的“一线五村农家游”带动这五个村的发展;以元帅槐——官雀战役纪念馆——张家庄抗日县政府所在地——尧陵抗日学校遗址为旅游线路的“一树一馆两址红色游”带动东堡头、官雀、张家庄、北郊的发展,其中重点发展郭行村和北郊的尧陵游、涝河游、上阳村的苹果采摘、古贤生态园和官雀纪念馆精品旅游,从而形成以线连村的旅游产业网络,让乡村旅游成为带动大阳镇新农村发展建设的主导龙头。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规划作为针对性的专项规划,能够保证本镇乡村旅游具体的开发和保护措施的实现,能够保证旅游规划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2.保护乡村景观、建立生态文明新村。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乡村性”,脱离了这一特性,乡村旅游便名不副实。长期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厌倦了枯燥、乏味、紧张、冷漠的城市生活,便不由自主地怀念起乡村优美的自然山水、淳朴的民风、轻松的生活,于是回归乡村、在绿色的田间追逐嬉戏、在林中摘果捕蝶、在高山之顶高歌、在河畔看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微波凌凌,这是城市人的真实想法,所以大阳镇的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应避免“三化”(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三化”是一种错误的开发建设方式,如把旅游景区的篱笆墙用厚厚的钢筋混凝土覆盖起来,乡村小道变成了水泥路、农家小院建成了整齐划一的商铺,因此在大阳镇乡村旅游规划中应注意保护旅游区乡村景观的原生态。对农民原有的土屋、水库、尧陵、苹果林等乡村元素,在保障其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前提下加以开发利用,可以让游客在果林里采摘,体验树下摘果的乐趣,在土屋院落可以摆设传统的石质磨面器,可以让游人增长知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实现“乡风文明”。为了搞好乡村旅游,提高接待服务水平,村集体会积极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或开展各种培训,以期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随着大批旅游者的涌入,会带来先进的文化知识、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村民也愿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使村民整体的文化素质、道德和法制观念都得到了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自觉保护乡村景观。总之,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帮助大阳镇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新农村。

3.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改变了乡村经济结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乡村就业率。旅游业是包含“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在内的综合性产业,也是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大阳镇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将会带动农业、工业及交通、通信、餐饮、住宿、零售、娱乐、医卫等的发展。如在农业方面,大阳镇准备开发特色农产品,苹果品种以中晚期短枝型红富士为主,适当发展嘎啦等中高档苹果,发展SoD蜜、高硒等优质商品果、核桃品种选择为辽核一号,提升苹果和核桃品质,此外做好农产品包装和携带方面的工作,促进农副产品品牌化和商品化,增加农业收入。在工业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投资环境,从长远看会促进大阳镇工业的发展。在交通方面,2011年已完成了镇内连接主要景点的12km宽尧陵路的建设,计划5年内建立从市区到旅游景点的旅游专线、旅游专车和设立专门的旅行社,提高旅游效率,此外还计划把干路路面拓宽至15m,支路为8m,巷路为4m。在餐饮方面,准备在大阳镇镇内建立小吃一条街,而在景区配备农家小吃。在住宿方面,在涝河沿岸建二层别墅区及农家小院体验住宿。在商业方面,每个景区在不破坏景点的前提下建立专门的商业区。此外发展乡村旅游也会带动大阳镇新农村科教文卫等公益事业的共同发展。同时,乡村旅游鼓励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并对农民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实施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为载体,推行乡村旅游经营户星级评定活动,对“星级农家乐”的农户给予1000~5000元不等的奖励并颁发证书,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4.开拓旅游市场,增加游区农民收入。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感情化色彩去无根据的开发旅游、去做旅游规划,我们首先应对大阳镇旅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对大阳镇的旅游资源、客源、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和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研究评估,利用一些方便有效的方法,如Swot分析,组合分析,名义组技术的应用对旅游市场进行研究开拓,加大对大阳镇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树立大阳镇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打造精品旅游,做到临汾市区人人皆知,吸引游客到大阳镇旅游消费,从而增加旅游区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陈润羊.新农村发展模式分类述评及其对西部新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启示[J].开发研究.2011(6):42~43

[2]张华,卫玲.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路径选择[J].特区经济.2010(6):155~157

[3]王雄瑾,陈守辉.新农村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1(8):18~20

[4]HohnholzJ.H.agritourism-anewsectorofruralintegrateddevelop

-mentmalaysiaandGermanyascasestudies[J].appliedgeography&

development.1994,36(3):113~126

[5]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19(1):92~96

[6]oppermannm.RuraltourisminSouthernGermany[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6,23(1):86~102

[7]李加林,李菁,童亿勤等.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J].2009(7):229~233

[8]张静峰.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安徽: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33~7234

[9]陈华林,罗云米,王远会等.城郊型观光果园规划设计探讨[J].南方农业.2010,10(10):51~55

[10]张颖.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企业导报.2010(8)

[11]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21(4):496~499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营改增乡镇旅游税收贡献率

据《2016-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国家旅游局已经下发相关配合营改增旅游工作的通知,以此来大力推动“营改增”工作在旅游行业的顺利实施。“营改增”解决了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一、乡镇旅游税收的分类测算分析

(一)旅游收入分类

将游客在乡镇旅游的消费支出数据进行细致的分类,如餐饮类、购物类、娱乐类、住宿类、景区游览类等。以便了解游客在当地旅游时的具体偏好,并将划分出的各种类目作为当地旅游收入的主要计算依据。

(二)旅游收入分类计税税率的确定

首先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确定乡镇旅游业收入中的营业税应税项目的具体税率。按照暂行条例中营业税服务业税目税率表,需要将旅游产业中提供的餐饮、各景区游览、住宿服务所得收入进行合并,然后按照5%的服务业税率来计税;而旅游产业中的娱乐业所得收入的计税税率,则按10%的营业税税率进行计税。

2011年至201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根据由国家财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营改增规定和办法中,将旅游产业的经营者分为了两类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以下将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旅游收入中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具体税率。据相关统计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旅游业中有70%的经营者都为小规模纳税人,占大部分;而为一般纳税人的旅游经营者只占到30%左右。而按照上述营改增的条例和相关增值税的规定,其中对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旅游经营者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应税服务时的计税为3%的征收率。属于一般纳税人的旅游经营者按提供服务性质不同,进行不同税率的计税。如以17%的税率对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收入和商业购物收入来计税、以11%的税率对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基础电信服务收入合并计税、以6%的税率对增值电信业和其他在营改增范围内的服务收入来计税。

可以根据国家出台及下发的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确定旅游产业收入中的附加税率。城乡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是旅游收入附加税的主要内容。其中以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合计总数作为计税依据对城乡维护建设税以7%的税率来计税,与城乡维护建设税算法相同,但教育附加税是按照3%的税率来计税。

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在确定旅游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时,需要按照两个类别进行计税。将年盈利水平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旅游企业划分为小微企业。以20%的税率对小微企业的旅游收入进行计税,以25%的税率对除小微企业以外的旅游企业进行计税。

二、对乡镇旅游税收贡献率的具体分析

通过对乡镇旅游税收的分类测算,可以发现乡镇旅游乡镇企业的经济形态仍处于小、散、弱、差的竞争劣势。所以,如何在营改增的背景下更好的提高乡镇旅游税收贡献率是最紧要的任务。结合并利用好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冲破乡镇旅游业不景气,发展力不足的瓶颈,从而为乡镇旅游事业壮大竞争力。从税收的层次和角度上充分发挥出税收职能作用,不断强化乡镇旅游大发展的意识并大力积极开展各项有利的税收征管活动,从而真正的促进乡镇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加强乡镇旅游发展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进行投资拉动并加大乡镇投资型的税源建设。充分利用现行的所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乡镇旅游业建设创造出良好的税收环境和积极优质的税收服务。合理利用乡镇旅游业独有的旅游特点,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更多,更优质的投资,努力为乡镇建设优质的投资型税源。通过大量的外界投资来壮大乡镇地方税源,从而有效提高乡镇的旅游税收贡献率。

(二)加强乡镇旅游发展与地方商品的关系

合理实行乡镇工业推动从而加大效益型的乡镇税源建设。围绕乡镇旅游市场,积极推进地方旅游工业化,大力开发乡镇地方旅游手工品、特色纪念品、文化等独特的旅游产品。努力增加乡镇旅游工业产品的附加价值,不断提高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在乡镇建设优质的效益型税源,来不断提高乡镇税收,从而有效提高乡镇的旅游税收贡献率。

(三)加强乡镇旅游发展与地方基础产业的关系

在乡镇大力实行基础带动的科学发展模式,并加大乡镇基础性的税源建设。在发展基础产业时,不仅要合理借助外界资源,还要努力发掘出乡镇地方的潜在内力。不断加强乡镇各旅游景点和景区的基础产业建设,如景区交通的建设、能源建设、电信通讯建设、餐饮住宿等。为乡镇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开辟新的空间。通过在乡镇建设基础型的税源,来不断拓展地方税收的税基,从而有效地提高乡镇的旅游贡献率。

(四)加强乡镇旅游发展与活跃商贸市场的关系

在地方积极开展游购互动的形式,加大乡镇增长型的税源建设。大力繁荣乡镇商贸市场的商品活动,通过旅游来加速商品流通的速度,使商品物资的购买力不断增长。通过在乡镇建设增长型的税源,来不断为乡镇税收增添新的税收增长点,从而有效提高乡镇的旅游贡献率。

(五)加强乡镇旅游发展与消费市场的关系

在乡镇大力实行消费促动,加大乡镇扩充型的税源建设。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消费市场的税收管控力度,设置严格的发票控管和大力推行税控收款机的使用,以便掌握到真实的旅游消费收入。通过在乡镇建设扩充型的税源,来增加乡镇旅游贡献率。

三、结束语

旅游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并且在营改增的大环境下,政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如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税款的征收上。所以,乡镇旅游的地方政府和地方税务局应互相合作,并根据地方的旅游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积极为地方旅游业争取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达到税收服务经济与经济促进税收的双赢目的。

参考文献:

[1]汪颖玲.旅游城市旅游税收贡献率分析―以黄山市为例[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0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篇4

摘要:贵州现代化建设,农村城镇化是重点,其中乡村旅游独具特色。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政府职能缺位、创新机制不成熟等,贵州省的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未能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本文认为应采取科学规划,突出贵州特色、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基础建设、强化宣传,突显“乡村性”、坚持适度城镇化等,促进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贵州省

近年来,贵州在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较全国而言,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绝大多数省份。本文将乡村旅游和农村城镇化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以抛砖引玉,借此引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一、贵州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

1.乡村旅游对农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还需加强

旅游业会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环境、文化的发展,使目的地社会逐渐向现代化迈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若仍采用传统的开发模式,超强度地开发,不仅不利于旅游开展,还会给城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而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使郊区由传统功能向现代功能转变,即由过去主要侧重于保障城市供应、为城市居民提供鲜活食品功能转变为既向城镇居民提供农产品,又兼顾生态、娱乐、教育、文化等多种综合功能。乡村旅游在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多种消费需求时,同时又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对农村城镇化起推动作用。近几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村寨和地区纷纷打出自己特色的主题口号,如“西江—千户第一苗寨”“贵定布依音—寨金海雪山”等,但由于历史、政策、技术等原因,贵州乡村旅游质量不高,文化产品内涵挖掘不深,市场意识不强,对农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2.农村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较好、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要目标的城市人们向往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文化。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空间狭小,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成为越来越脱离自然的“孤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这必然会带动乡村旅游的兴起。但目前贵州城镇化水平低,与全国相比还有十几个百分点的差距,受山地切割地形的影响,交通条件不是十分便利,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不能对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是35%,城镇化水平仍落后于全国52.57%的平均水平,也落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44.93%。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二、贵州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1.创新机制不成熟

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在政府的重视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开发模式单一,缺乏特色。一般都是观花、品果、垂钓、吃农家饭等,旅游项目趋同,缺乏独立的完整性,旅游吸引力不强。贵州乡村正在兴起的农家乐,大多都是以户为单位,经营的项目不外是吃农家饭,住农家旅馆,打麻将等项目,项目单调,服务质量差,收费不统一,难以吸引大量的回头客源。同时,贵州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深受强势的城市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乡村,遭到大拆大建的破坏性开发,致使一些积淀了丰富人文信息的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摧毁,这样的城镇化带来的不是福,而是传统文化记忆的消失。这对今后的产业发展布局,尤其是对乡村农耕文化旅游的发展,是致命的缺憾。

2.基础设施薄弱

贵州是全国比较贫困的一个省,2012年全省GDp为6802.2亿元,名列全国倒数第六,仅和广东佛山一市相当,城镇和乡村的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大部分小城镇和乡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差,缺乏环卫环保设施、园林绿化设施,消防及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使农民不愿意进镇,大量新建住房成为“空楼”,浪费了土地和人力资源。同时,公路等级较低,公交设备较差,难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此外各种路标、指示牌设置尚不齐全,导向服务尚不理想。比如一些民族地区,具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去目的地需要几经辗转,使城市内的游客只能“望景兴叹”。

3.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

根据吴必虎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乡村旅游地应当主要分布在距主要城市中心100公里范围内,而且在总体上呈衰退趋势,即距离城市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规模越小。但目前贵州省小城镇和乡村旅游地的距离不是太近,就是太远,没有对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开发的项目单一,导致园区季节依赖性增强。一些看到投资观光农业收益大,在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的情况下,盲目上马,造成后期农业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困难,更难以进行深度开发。大部分的观光农业只停留在农家乐、园果采摘等几个单一项目上,没有做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阻碍了贵州省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4.乡村性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难解决

城镇化率的提高,一方面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生活、乡村自然风貌、良好生态环境等成为稀缺资源,但另一方面,却使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景观受到很大的冲击。目前,贵州已初步形成以黔中城市圈为中心,安顺、六盘水、遵义为骨干,以凯里、兴义、都匀、铜仁、毕节等中小城市为枝干,以众多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居民点体系。这种多层次遍及省域的城镇居民点体系,对区域的平衡发展,区域市场的形成,乡村旅游的开发,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地理、社会和经济环境。但同时许多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东西也开始逐渐被“城镇化”,如贵州青岩古镇已开始丧失其古老的韵味,安顺地区的布依族石板房村寨也矗立了越来越多的现代住房等。贵州的乡村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对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的地域特色挖掘不够,市场化程度低,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5.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所在,其中农业产业化是原始动力,新型工业发展是根本动力,第三产业尤其旅游服务业是后续动力。但目前贵州农业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涉及领域广但结构不合理,服务层次不高,资源优势处于潜伏状态,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贵州城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贵阳市为全省中心城市和地理中心,主要城镇沿贵昆铁路、渝黔铁路、湘黔铁路等四条铁路线和210、320两条国道公路线展开。在贵阳、遵义的城市周围,城镇分布较密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省际边界地区城镇规模小,数量少,城镇与城镇之间联系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不能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6.缺乏政府有效的调控和指导

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农村新经济增长点,2011年贵州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606万人次,占贵州全年接待游客总数的33%,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占贵州省全年旅游总收入的16%。且目前贵州已成功打造了贵定音寨等以田园风光为主的乡村观光型产品,余庆“四在农家”等以农事体验为主的乡村体验型产品,遵义桐梓等以体验度假为主的休闲型产品,雷山西江苗寨等以民俗活动为主的乡村风情型产品。但是,贵州乡村旅游相应的配套政策还不健全,管理条件滞后,缺乏对全省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对鼓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农民组织投资农业旅游的政策不够明确,缺少相应优惠的政策。

三、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1.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贵州省应当依照当地实际条件,结合农业发展的需要,编制乡村旅游和城镇化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和城镇化规划应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谐发展”的原则,使乡村旅游和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贵州城镇化建设在吸收现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要突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品位。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殊的地貌类型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贵州同时是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加以保护,利用其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配备良好设施,发展乡村旅游。

2.政策扶持,强化基础

贵州省各级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用地、基础设施、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贴息补助和直接投资,吸引外来资金、民间资金投入。抓住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机遇,大抓乡村旅游开发,农、林、水、旅游、建设、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要相互衔接,科学开发。对乡村旅游地的道路交通建设给予扶持,通讯设施、计算机宽带网、供水等应逐步城市化。应组建综合协调机构管理,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加大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投资者投资开发,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行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强化宣传,大力促销

贵州省农村城镇化建设铺开的同时,在建设中要注重旅游服务功能的发挥。一是利用好各权威媒体的影响力,制作乡村旅游和农村城镇化片子和宣传册,搞好“生态贵州、旅游贵州”形象推介。二是借助旅行社搞好宣传促销。三是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种旅游峰会和节庆活动,通过促销会、说明会、恳谈会等方式,提高贵州乡村旅游和特色城镇的知名度。四是建立并开通专业信息网站,并与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网连接。五是努力构建城市间旅游合作机制,力争把贵州乡村旅游和城镇化建设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4.坚持适度城镇化

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城镇化开发滞后或过度城镇化,这对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城镇化滞后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过度城镇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它会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使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使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逐渐被商业化浸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也会日益凸显。贵州在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适度城市化,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同时应根据各地特色进行建设,努力做到现代化建设和当地特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6):760.

[2]李鸿.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3):129.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篇5

一、城镇布局

经过“5.12”地震灾后重建和近几年市政基础建设的不断投入,我县城镇体系建设稳步、高效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造提升,城市功能布局趋于合理,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城市绿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具有较高水平,城市风貌独具特色,各项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依法按规、配套完善、稳步推进的大好局面。

按照县地域空间结构、城镇化进程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结合灾后重建的大好机遇,在进行区划与建制调整的前提下,将县域城镇体系层级结构规划分为四级,即:

一级中心城镇:镇

县城(镇)——和旅游服务基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增强其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商贸、绿色食品工业、房地产及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

二级中心城镇:镇

镇——是县域经济副中心,部级风景区旅游服务基地,以旅游服务及商贸为主导产业,同时也是作为我县重点旅游集镇进行打造。镇于2014年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示范镇,2018年由省住建厅纳入全省“特色小城镇”建设之中。

三级乡镇:镇、镇

两河集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议”会址所在地。县域北部的片区经济、交通、文化及旅游服务中心,主导产业为红色旅游服务基地、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

镇——森林公园、石碉、喇嘛寺以及红军长征会师的见证点——桥。县域东部的片区经济、交通、文化及旅游服务中心,以发展特色农业产品加工及旅游服务业为主。

四级乡镇:全县其余乡。

上述各乡在发展嘉绒藏族风情旅游、红色文化体验旅游、特色农业品生产与粗加工等方面都具有可开发潜力。此次城镇体系规划建设将明确以县城为中心,镇、镇、镇为辅助,以G350和S210线为城镇发展轴线,发挥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加快其他二、三、四级乡镇城镇化进程。

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镇市政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道路交通

为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我县于2015年实施了旅游集镇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该根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批复实施,投资概算9800万元,主要包括市政道路总长约3300余米及两侧人行道;完善雨污管道4054米;“三线入地”(电力、通信和有线电视等)埋设总长约为25千米。

(二)、给水设施

2017年实施了镇供水设施项目

,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建成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一座。该水厂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市政消防设施用水、广场绿化用水等。

(三)、污水设施

2019年实施了县镇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4607万元,建成日处理3000吨污水处理厂一座,为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积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为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目前正在实施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1658.45万元,计划敷设污水管道5.7km。

(四)、垃圾处理设施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景区旅游业复苏,镇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在此情况下,目前在乡村新建一座日处理60吨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场,计划总投资3151万元,以解决景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五)、其它配套设施

为解决游客停车难问题,同时提高景区游客疏密度控制能力,给游客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游览环境,2017年修建镇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提高和完善服务接待能力,打造集停车、餐饮、集散、商卖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中心。镇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位于镇,建设内容包括室内2层框架结构停车场建筑面积7715.81平方米,设置停车位219个;露天广场4240.59平方米;游客中心1822.08平方米,采用框架结构;256m毛石混凝土护堤;车辆导向标志及引导标牌;226.4米挡土墙及其它附属工程。项目总投资为3850万元。

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情况

(一)城镇外观风貌整治

为提升城镇建筑外观风貌整体效果,拟实施镇景区改造提升项目,计划总投资4900万元。拟对城镇金锋村、长坪村、沙坝村国省干线沿线建筑外观进行提升改造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

(二)停车场

目前拟实施城市停车场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拟建停车位284个。

(三)其他市政设施建设

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成立了创建5a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规划创建项目共20个,计划总投资45352万元。

四、市政设施运营、维护管理情况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篇6

一、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对大圩镇乡村旅游资源实地调查,收集到了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丰富数据,并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开发条件等有了深刻了解。

(一)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概况

大圩镇乡村旅游业是在2000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每年前往大圩镇旅游人数约有200万人,而这200万人中每人在大圩镇旅游消费约为80元,如此,大圩镇全年旅游收入约为16000万元,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1.9%。由此可看出,乡村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大圩镇的支柱产业。大圩镇政府近年来不断招商引资,在古镇保护开发建设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分别招标1000万元和210万元,改善了景点质量和基础设施状况。目前,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有:大圩古镇景观、大圩古东瀑布景区、毛洲岛生态园、大圩草莓农庄、大圩瑞金鸵鸟生态园、大圩提子生态园、天目湖景区、桂林东部凤凰城等等。

(二)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优势

在深入了解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总结出发展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区位优势:

1.经验优势由于大圩地处旅游产业发达的桂林市近郊,知识溢出效应明显。大圩镇内即有大量曾经在桂林市工作的熟练旅游从业者,这些从业者拥有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大量经验。另外,大圩镇从2000年即已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经营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经营理念和独特的运营经验。巧借旅游"黄金道"-漓江,巧做假日经济。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不断用漓江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做起了文章。他们以漓江为由,借游览漓江为名来招揽游客,这使许多游客都参与到"游漓江,摘草莓"、"畅游毛洲岛"等活动行列中来,增加了大圩镇旅游景点的经营效益。此外,大圩镇有些乡村旅游景点还利用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机会,向高校的师生们进行宣传、优惠等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游客的青睐和好评。巧打季节牌、巧托桂林名城。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在不同季节对景点的服务实行不同价格优惠,以此吸引新老顾客光顾。比如,在草莓新上市时,农民们抓住消费者追求新鲜、新奇的消费心理,对草莓实行价高价格,而在草莓接近尾期的时候,对草莓实行较低价格,对多次购买的顾客实行7-8折的优惠。同时,借桂林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行宣传,把大圩草莓宣传为"桂林土特产",营造"来桂林旅游,摘草莓、吃草莓是必须的!"效应,直接把大圩镇特色农产品与桂林挂钩,从而增加前往大圩旅游的游客量。

2.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大圩镇有其独特资源优势。首先,大圩镇是历史文化古镇,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大圩古镇上的万寿桥、寺庙、古村落景观等都极具人文观赏价值。其次,大圩镇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大圩镇境内山林密集,奇峰异石耸立,桂林漓江流经此地,河水清澈见底,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受人为破坏和工业污染少,适宜居住和旅游。大圩古东瀑布景观就是大圩镇独特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第三,大圩镇农业资源较为集中,乡村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大圩镇境内农业资源分布比较合理,比如在大圩镇生产街和毛洲岛农民主要种植草莓,秦岸、大埠等村委主要以种植提子和葡萄,这样既形成产业特色,又方便游客旅游观光。第四,大圩镇交通较方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圩镇距离桂林市区约有19公里,路程较短,符合现代城市居民自驾车游旅游消费方式,且近年来,大圩政府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修了大圩镇境内的乡镇公路,规范了乡村旅游业经营环境。

(三)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桂林市大圩镇乡村旅游业虽然有了迅速发展,但这些乡村旅游景点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必须正确加以认识、分析:

1.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数量少、规模小且分散虽然大圩镇是文化古镇,历史悠久,但是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却是新兴事物,自从2000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起步晚,大圩镇乡村旅游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数量较之其他乡镇较少。其次,大圩镇早年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平衡,政府和经营者们旅游业投资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造成旅游业收入占全镇生产总值较小。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大圩镇自然地理因素是造成其乡村旅游业分散的主要原因。大圩镇现有乡村旅游景点都是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状况而建立的,自然资源的分散程度影响了这些乡村旅游景点的集中程度。数量少、规模小且分散的问题将会制约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妨碍对其整体优化管理,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和规模效应。

2.大圩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乡村旅游目的地应向游客提供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包括沿线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观光、娱乐等各种设施和服务,而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比如,通往大圩古东瀑布、金瑞鸵鸟生态园的道路较狭窄弯曲,交通不便利;草莓农庄和金瑞鸵鸟生态园的停车位、客房数量较少,供游客观光、娱乐的休闲项目较缺乏等等。大圩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大圩镇旅游景点的分散使其形成不了规模经济,为单个景点修建成本过大;第二,大圩镇政府财力有限,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基础建设投资;第三,景点经营者们的"搭便车"现象严重,导致单个经营者对基础设施投资动力不足。

3.大圩镇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大圩镇乡村旅游经营者们对景点促销资金不足,力度不够,宣传的总体形象不明确,各种宣传口号未能突出激发旅游者来大圩镇旅游的理念和着力点,也未能塑造一个鲜明、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目前,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如大圩草莓农庄、金瑞鸵鸟生态园)大都是在公路旁设置广告牌,写明景点名字和地点,这种宣传方式虽然简单,成本较低,但这样的宣传方式不易引起广大游客注意,达不到宣传效果,不利于提升乡村旅游景点形象和知名度。如果把乡村旅游服务看作一件产品,那它就必须做好宣传促销工作,不做宣传或者宣传不到位,不抓市场,那么盘活乡村旅游业就会是一句空话。

4.大圩镇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目前,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职工大都为当地附近农民,他们没有经过专业旅游从业培训,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业队伍经验不足,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乡村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需要在餐饮、观光、娱乐、住宿、卫生等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这些优质服务无一例外需要大量熟练雇员才能完成。只有不断提高员工服务技能、培养员工科学合理的服务理念,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快人才引进和人员培养,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

二、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合理化建议

(一)加大大圩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古镇,振兴古镇旅游业。

1、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对基础设施比如道路,停车场等进行修改建设。招商引资,合理兴建酒店旅馆等供游客旅游住宿的地方。大圩镇政府与当地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应开展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完善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2、结合镇情和进入桂林城市体系的要求,大圩镇把城镇功能定位为旅游商贸型城镇,确定将其建设成为桂林市东郊"卫星城"和"后花园"的发展目标。镇党委邀请大专院校和规划设计机构的专家对古镇古街进行规划布局。同时,借鉴云南丽江、湖南凤凰等地的典型经验做法,通过市场运作,引进外资,进行合理开发,促使古镇原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古镇保护和经营效益的"双赢"。

(二)加大大圩镇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打造精品旅游线,提升大圩知名度。

大圩镇应组织全镇景点景区负责人到桂林芦笛岩、阳朔漓江等旅游区学习考察,提高打造旅游品牌的能力;邀请桂林市有关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到该镇旅游景点进行考察,征求旅游线路合理布局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规划新建成的袁家漓水人家壮寨风情游景区、古镇风貌艺术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正在建设的集娱乐、休闲、购物多功能于一体的古东金山游乐园等项目,将会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同时,倾力包装的国家4a级古东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毛洲岛、古镇古街、雄村古圩、秦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带、草莓岛等众多旅游景区景点,景点景区品位和知名度明显提升,独具魅力的"桂林-大圩-漓江-阳朔-桂林"大旅游环线初步形成,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的整体功能大幅度提升。

(三)打造精品农家乐,开发旅游新景点。

大圩镇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农家乐,发展旅游观光型农业"十二五"期间,大圩镇进一步整合新农村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三条旅游带,构筑大圩旅游业发展新优势。用最短的时间打造"古东瀑布-天目湖-秦岸提子基地-漓水人家-大圩草莓基地"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带,成为桂林东线旅游核心区;依托千年历史文化古镇,把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圩古镇-毛洲岛-鲤鱼岛-磨盘山"新型旅游带。充分利用流经李家、朱家、廖家的"牛河"和流经熊村、上桥、高桥的"马河",精心打造李家、朱家、熊村、上桥、高桥徒步漂流、自行车观光等休闲旅游带,并着力打造熊村、上桥、高桥一带油菜花摄影基地。

桂林市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特色性很强,正确认识本地区乡村旅游业及根据当地特色提出适当的发展模式是发展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关键问题。良好发展模式的探索及实施,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圩镇境内乡村旅游资源调研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更好地引领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海南省的旅游资源在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具有其独特性,旅游业已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但在旅游业繁荣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对旅游区及旅游景点的粗放式管理,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某些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等都损害了海南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威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探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着重研究海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和相应对策。

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1]。

2海南省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海南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季风海洋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再加上与大陆隔断,热带资源物种破坏极少,极为丰富,保存完好,被称为中国热带资源的宝库[1]。1999年,海南省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生态省,并通过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秉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的理念,找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结合点,将生态环境作为资源来管理经营,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成为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词,先后建设了一批以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弘扬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开辟了一系列生态旅游线路,有以生态旅游、热带雨林探奇和河湖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神奇之旅”,有以各类温泉为内容的“风情温泉之旅”,有突出高尔夫休闲的“潇洒高尔夫之旅”,有康体保健为内容的“Spa度假”、“中医理疗按摩”,还有体现黎苗族风情的“民族文化之旅”等等,海南旅游业连续多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生态旅游产业已成为海南省生态产业最耀眼的一张绿色名片和海南的特色经济。

3海南省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海南建省办特区这20多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人口的增加,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缺乏环保意识的不合理开发,资源和环境遭遇空前的挑战和压力,生态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毁坏沿海防护林、红树林,破坏植被,珊瑚礁等现象屡禁不止。受市场诱导,大量旅游企业,房地产开发商盲目抢占海滩开发旅游酒店,楼盘,景点等行为损害了沿海的自然资源,颠覆了当地人传统的生活、劳作方式。

3.1生态旅游内涵失真生态旅游经营方式、开发模式、开发思路的盲目化、追风化,不少项目的开发事与愿违,投入巨资却对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例如,近岸海域珊瑚礁仍然不同程度的遭受破坏。由于养殖业的发展和不规范管理以及沿岸无序采矿,已导致大面积的海防林和红树林遭受破坏。陆源污染物的不达标排放,使得近海海域水质下降;还有掠夺式的渔业捕捞。所有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将进一步减少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剧海岸侵蚀、减弱海防生态屏障。

3.2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程度低生态旅游由于其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谋富当地社区居民,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而谋富当地社区居民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求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社区的自主性与参与性,有助于确保当地居民的合理权益,有助于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尊重,能使当地保护事业得到有力的支持,并使游客获得最大满足,从而使生态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海南生态旅游景区周边居民的自治程度高低和所获得的收益并不能成正比,甚至有的居民以冷谈或敌对的态度对待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因在于多数居民认为政府受益,居民受苦。

3.3生态旅游从业者专业性不强旅游行业具有“低壁垒”的特点,人力资源具有需求量大、季节性强的特点,造成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强。海南省生态旅游从业者大部分来自其它行业,直接影响旅游规划的合理性和管理的有序性。

4发展对策

4.1准确定位生态旅游海南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宝藏,但科学地将其开发转化为生态旅游产品更为重要。海南的生态旅游应定位于绿色生态、蓝色海岸、红色遗址、特色民族,悠闲生活于一体的人文型生态旅游产品。

4.2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对外宣传和接待过程中应提高游客对海南生态旅游的认知和生态保护的意识,形成每一个在海南生活的人都能参与到爱护海南生态资源,保护海南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4.3提升社区参与程度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有助于激发生态旅游社区居民自发性,应贯穿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渗透到各个层面,通过参与而享受到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利益。社区居民可以参与旅游发展规划决策,参与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分配,参与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具体而言,可以尽量安排熟悉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导游;尽量选用当地人经营的旅馆,并向旅游者建议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的土特产品;安排与当地人一起参加民族节事活动、制作手工艺品、捕鱼等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活动。建设生态旅游景区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项目和周边村镇当地的发展,用自身发展带动周边环境的改善、周边经济的提高。以招工、培训、资助、慰问等多种形式帮助周边社区,建立起共同发展的稳定的、和谐的社区关系。而发展起来的周边社区也为景区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大环境,促进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4.4优化从业人才结构面对海南生态旅游新的发展态势,海南现有的旅游人力资源无论从专业素质还是资源规模上,都已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海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人力资源已成为制约海南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制定海南生态旅游人力资源规划,提升专业素质,显得十分迫切。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旅游产业;一体化;三农;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194-03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新体系,我国借鉴原苏联的经验,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此宏观政策指导下,我国长期推行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和城市偏向的体制导致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并在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后这种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不合理等矛盾,都与城乡对立和城镇化发展滞后密切相关[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突破城乡“二元”瓶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这里所讲的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2]。作为一个地域的社会经济过程,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方方面面。作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目标,城乡一体化也可称为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它体现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3]。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等策略实现城乡的整体协调发展。

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基于城乡统一市场和共享城乡资源背景下的产业统筹,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关联性和较高的乘数效应在城乡产业统筹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时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国际旅游的客源输出国。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探讨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战略走向,其意义十分深远。

二、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其他各项事业进步的前提和保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着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隔离的局面,贯彻以旅游消费者为本的发展原则,旅游东道社区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旅游对三农的忽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整合城乡旅游资源,形成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区域旅游市场,发挥旅游产业在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按照一般规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农业生产利润率一般达不到平均水平,必然导致其萎缩[4]。近年来,我国三农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落后的农村、发达的城市,落后的农业、先进的工业构成的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最典型特征[5]。目前,我国农村中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均十分严重,每年约有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态环境亟待改善[6]。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通过统筹城乡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加快城乡旅游经济融合和其他第三产业的联动发展,不仅扩大了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带动农村各业发展,促进村容镇貌和农村生活的改善。同时,通过参与旅游,广大农民开拓了眼界,也增强了他们出游的动机和实力,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

(三)工业化中期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有阶段性的,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是不同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7]。研究者通过人均GDp或Gn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指标的测算普遍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乡村旅游业主要是在城市市场拉动下的一种新兴的农村非农产业,针对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快速发展、生态产品需求膨胀、劳动就业压力加大等问题,积极发展连接城乡的旅游产业是缓解工业化中期各项矛盾的有效办法。

三、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走向

(一)旅游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旅游产业的突破口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工作的切入点,也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所谓农村城镇化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的城镇化过程,是以非农产业发展为主体,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转移和空间集聚为特征,以农村小城镇发展壮大为过程的城镇建设活动[8]。农村旅游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特色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旅游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农村旅游小城镇是农村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区,也是连接城乡旅游业的纽带和桥梁;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又是农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对其开发不仅符合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而且有利于开阔农民眼界,增强他们的出游动机和实力,城乡旅游产业的统筹在这里找了很好的结合点。针对目前各地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必须把区域规划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旅游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城镇布局,制定发挥地方优势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小城镇发展规划,防止重复、无序建设。经过探索和实践,近些年来,云南形成了民族民俗型、文化古迹型、生态环境型、特色经济型和旅游复合型等多元化的农村旅游小城镇建设模式[9]。各类型旅游小城镇都能够做到科学规划布局,为我国旅游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启示。

(二)形成以品牌及其产品为核心的新型旅游产业组织体系

企业化、社会化、组织化生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高效率的经济组织已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10]。荷兰农产品之所以一直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着骄人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的高度组织化。遍布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农业合作社组织,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民从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等各环节的难题。据统计,在全国2.5亿农户中,目前加入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的不到5%;而发达国家的农民,几乎都参加了对口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尚不成熟,特别是连接城乡并分散在广大农村的乡村旅游项目多处于自发、无序小规模和恶性竞争的状态。现代农业,应该是连接城乡、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产业,对于综合性、依托性强,经营环境脆弱的乡村旅游来说,建立以品牌及其产品为核心的新型旅游产业组织体系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和现代产业发展趋势,把原先以家庭为核心,以行政为联系纽带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乡村旅游组织形式,改变为以品牌及其产品为核心,以资产、商业信誉为联系纽带的新型旅游产业组织形式,促进城乡和谐,做强并壮大农村旅游产业。

(三)以都市型特色产业为龙头,构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旅游产业链条

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11]。城乡相异的区位条件、文化环境与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决定着他们在旅游分工重点上存在明显差异性。在这一系列分工与交易过程中,城市、城郊和乡村在产业分工与发展基础之上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关联性旅游产业,体现为若干环环相扣、有机联系的旅游产业链条。维系连接城乡的旅游产业链条的关键是在有条件的城郊和广大乡村地区培育都市型特色旅游产业,并通过政府引导和规划协调等措施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规模化的特色旅游企业为龙头的城乡旅游产业集群。近几年,成都市锦江区结合实际,巧妙运用区内农业资源和景观、乡村民俗风情文化等条件,发展都市型特色旅游产业,打造出“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等五个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成为远近闻名的“五朵金花”,走出了一条农民就地市民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12]。

(四)逐步实现以网络为先导的旅游产业信息化

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有效地协调劳动密集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以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国家经济结构的总体优化[13]。统筹城乡旅游产业也必须有强大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和信息传输网络来支撑。从我国旅游业的商业模式来看,目前大多数旅游企业,特别是农村的农业旅游项目多沿用传统小规模作坊式的经营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管理水平低下、信息共享水平低、传递不畅,越来越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的需求,也与世界范围内的旅游业电子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相悖。统计表明,2004年美国网上旅游服务市场已达到52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旅游市场份额的23%;而根据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的调查,2005年我国网上旅游服务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0.1%。由此可见,其间的发展差距和我国旅游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潜力。

(五)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网络

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的逐步完备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对其通盘考虑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工作。按照优化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发展城乡旅游网络的需要,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加快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加强对通往各特色旅游乡镇和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干线公路、乡村道路的建设,形成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同时也要加强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有限的资金投向旅游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供水供电设施、以及景区厕所、停车场、游客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设施的建设上。建设由城市高档星级饭店、乡镇特色旅游宾馆和农户家庭旅馆等构成的多层面的城乡旅游接待体系,以适应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并可缓解旅游客流在城乡间所形成的时空矛盾。

参考文献:

[1]陈洪毅,穆久顺.农村城镇化问题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80-83.

[2]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理论参考,2005,(4):28-31.

[3]沈红,陈腊娇,李凤全.城乡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15-16.

[4]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战略转型及其政策取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7-44.

[5]杜受祜.城乡一体化:统筹是关键、协调发展是目标[J].农村经济,2005,(12):3-6.

[6]宋言奇,段进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忽视的六大环节[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79-82.

[7]李善峰,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6,(7):15-17.

[8]魏进平,徐大海,胡宝民.优化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J].中国科技信息,2006,(4):204.

[9]云南省建设厅,云南省旅游局.加快“旅游小镇”建设,走云南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J].小城镇建设,2006,(7):41-46.

[10]张永丽,姚华.试论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J].生产力研究,2005,(9):41-44.

[11]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121-123.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剩余劳动力;黑龙江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196-02

一、问题的提出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64%以上,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就业转换远远滞后于产业升级的速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积聚,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制约着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黑龙江省与其他农业大省在转移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上一致,采用就地转移、异地转移、兼业式转移。但同时作为资源大省,黑龙江省乡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类型和民族风情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农村开展旅游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条件。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就地转移的途径,对实现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解决农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乡村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专门技术容易掌握,就业门槛低,劳动力进入容易。其次,乡村旅游的产业关联度高、带动面广,旅游开发要求其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有效地调整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广阔空间。最后,乡村旅游开发以农民为主要参与对象,农村劳动力可以参与旅游经营与服务,参与面较广。黑龙江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在“十二五”期间,迎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努力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乡村旅游是黑龙江省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黑龙江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自然、人文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拥有47.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居全国第六位,在这片黑土地上森林覆盖率为43.6%,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黑龙江省江河湖泊众多,有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有原始生态、水质纯净的大界河黑龙江及乌苏里江;有中俄界湖兴凯湖。黑龙江湿地面积居于全国首位,湿地景观特征典型、类型丰富、生物多样性完好,具有原始风貌。相对集中成片的有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乌裕尔河沼泽湿地和松阿察河沼泽湿地。黑龙江省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广袤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闻名全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此兴建了很多大型现代化农场,如友谊农场、洪河农场、兴凯湖农场等,这些农场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很好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项目。

同时黑龙江省拥有着众多农业村屯,除汉族外,还聚居着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地民风淳朴、自然景色优美、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其中,鄂伦春族的“篝火节”、赫哲族的“乌日贡大会”、朝鲜族的“秋夕节”和“望月节”、锡伯族的“抹黑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日,可以说是各具特色、精彩纷呈。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乡镇不约而同地利用当地特有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不同的旅游产品开发,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都有着极大的推动和牵引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乡村旅游类型丰富多样

1.民族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黑龙江省建有l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9个民族乡镇,其中满族乡(镇)24个、朝鲜族乡(镇)19个、蒙古族乡(镇)6个,达斡尔族乡3个、鄂伦春族乡5个、鄂温克族乡1个、赫哲族乡3个、联合民族乡(镇)8个。全省还认定少数民族聚居村680个。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地风情独特,民俗节庆活动丰富,对旅游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2.农场型乡村旅游。黑龙江垦区辖区总面积5.62万平方公里,拥有113个农/牧场,这些农场代表了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省特有的旅游吸引物。这些农场幅员辽阔,自然风光优美,物产丰富,很多农场已经开展了旅游活动。

3.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在冰雪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活动开展较好的地方,可以凭借自然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乡村旅游接待;也可以确立“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发展方向,依托本地特色物产(品)、手工艺产品和技艺吸引旅游者。

三、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转移的对策

(一)优化以乡村旅游为龙头的产业政策

1.调整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区第一产业要坚持走特色化、产业化之路,并逐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旅游景区和城郊旅游区发展为城镇和旅游服务的蔬菜、花卉、禽、蛋、奶制品以及观赏性的动植物生产;在有条件的地方,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发展特种养殖业。通过围绕旅游业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农民由传统的计划农业向旅游农业发展。初步形成了旅游农业的新格局。在结构调整之外,要利用旅游区自然条件,发展特色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并要达到相应的规模,实现系列化发展。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建设一批果品与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绿色食品基地、水产品和畜产品基地。向果品、农副产品生产、储存、加工、销售系列化方向发展。

2.以乡村旅游市场为导向,调整工业产品结构。乡村旅游区第二产业要发挥聚集效应,压缩部分“有尘工业”,以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依托,构建资源加工型工业体系。其中可以主要包括: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即食品饮料工业、保健医药工业、旅游购物品加工工业。由于乡村旅游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所以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也不应过分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是应该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尽量坚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农产品加工的发展,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二)实施政府主导的社区参与发展战略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是在政府规划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对旅游开发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营造旅游环境,有意识地发展旅游业,以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振兴。农村地区应在充分尊重当地农民合法权益和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兴办乡村旅游,指导乡村旅游点、农家旅馆等旅游经营单位和经营者组建乡村旅游协会、乡村旅游企业联盟等乡村旅游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和创新“公司+农户”、“公司+社区+农户”、“公司+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公司+旅游点”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步整合分散的乡村旅游点,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

(三)加强乡村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通讯设施的完善,水利、电力设施的建设,教育、民生设施的提高都决定着乡村旅游区开发的程度和发展前景。基础设施也会影响到农村总体经济水平,从这种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增强。因此,乡村旅游区要在已有基础上,加大投入,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快公路、通讯、能源、水利建设的速度,尽快改善乡村旅游区生存条件和投资环境,为其经济的全面振兴奠定基础。在加快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提高其软件环境,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提高乡村旅游区的信息化水平,保证农民能及时跟踪千变万化的市场。

(四)发展旅游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以旅游业为带动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小城镇的建设。乡村旅游区小城镇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问题,其小城镇的发展,将推动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发展。这就必定会吸收大量的城镇和乡村劳动力来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缓和和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小城镇吸收剩余劳动力,尤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做到就地吸收就地消化,使当地人民可以离土不离乡,就地就业,尤其可以避免当地剩余劳动力盲目流入大中城市,加重大、中城市经济建设的负担和各种城市病的发生;相反,乡村旅游区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从大、中城市吸取一部分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大、中城市的压力。

(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

旅游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具体的做法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通过与高校合作,以定向招生的方式培养发展旅游业急需的各种人才。目前,乡村旅游区旅游专业人才比较缺乏,文化层次较低,尤其缺乏高层次人才,对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尤为不利。调整农村地区乡村旅游业的用人机制,不要过于追求人才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是解决人才危机的关键所在。

(六)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制约农村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实力还不很雄厚,不可能对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多大的投入。广聚社会闲散资金为我所用,坚持景区开发筹资社会化。采取多条途径、多种经济形式、多层次发展山区旅游资源的方针,实行国家投资、集体、个人集资和外地、外国合营、联营补偿旅游等形式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资金潜力,加速旅游资源的开发,尽快改变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发展方针,首先需要稳定政策,加强规划,急需鼓励发展,又要加强管理防止盲目发展。其次,政府在山区农村旅游业发展上应该有所作为,在税收、土地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

四、结论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村旅游业转移,不仅实现就地转移、兼业转移且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避免传统转移方式的各种限制因素、减少转移的成本投入。在分析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实践成果中,发现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劳动力的参与方式有别。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季节性用工、投入资金不足、开发规模“小、散、弱”等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从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振兴农村经济,真正实现黑龙江省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刁志波.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9):13-15.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篇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四大基地和城市新区,大力发展我区旅游业,根据《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结合我区实际,现制订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区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总目标,全力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深入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成功克服了冰雪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困难和影响,取得了可喜成就。旅游业开始向观光、休闲、养生等复合型多元产品转变,向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型转变,旅游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旅游经济开始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全区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9.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48.8%,旅游接待总量年均增29.9%,其中入境游客年均增长43.1%。年,旅游总人数达242.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78亿元。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十一五”计划目标任务。——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区发展乡村旅游工作实施意见》、《区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十个一”工程实施意见》、《区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实施意见》、《区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意见》、《区旅游综合开发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区“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区直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增加投入,从规划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加大力度,旅游发展氛围浓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旅游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区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良好机遇,强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共有8个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2亿元,预计“十一五”末可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民宅清园、茶博馆建成对外开放;山庄一水半街、湖堂会所、阳光大酒店阳光阁、山庄等一批休闲酒店相继建成并对外营业;游“三个节点”79个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小镇、自驾车营地、中法合作国际乡村酒店、湖二期养生天地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为我区旅游经济崛起奠定了基础。——旅游基础设施日趋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区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旅游设施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开通了//、/灵山/蜀源旅游公路,拓宽了/、/西溪南旅游大道,实施了国道和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在主要交通干道及路口设置了旅游标识标牌21块,实现了景区间交通网络化。杭高速和京台高速合铜黄段相继开通,高铁站选址区并开工建设。——旅游行业创建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民宅、湖等景区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化园、新四军军部旧址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山庄、阳光大酒店分别获国家四星级、三星级旅游饭店称号,观光园、竹艺轩获“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殊荣,区荣获“省旅游经济强区”称号,镇、镇荣获“省最佳旅游乡镇”称号,镇获“省优秀旅游乡镇”称号。同时,创建了省星级农家乐25个、市级旅游示范村4个。——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对全区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精心推出了“古乡村风情一日游”、“文化两日游”和“古乡村风情自驾游”等系列精品线路,全力打造集山水风光、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制作了《走进》、《“”不去的记忆》旅游宣传光盘,中英文版《旅游指南》宣传册,建立了旅游网站,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广告语征集活动,开展旅游“三进营销”活动,积极开拓旅游直通车市场并取得明显成效,旅游直通车现已达35个城市。——旅游商品研发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已逐步形成了木雕、竹雕、竹编、墨、毛峰茶叶、蜂王浆产品等系列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土特产品。拥有派雕刻研究所、竹艺轩、竹溪堂、竹编工艺厂、曹素功墨厂、、宏星、养生源等10余家旅游商品生产骨干企业,研发和生产的旅游商品已达60大类1000余个品种,商品销售产值超2亿元。旅游商品在全国、省旅游商品大赛及博览会系列活动中多次获得金奖,在旅游市场形成了一定影响。——文旅结合不断深化。“十一五”期间,我区通过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百佳摄影点建设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促进了古村落、古民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提炼和开发了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时代生命力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民宅“非遗”传习基地和茶博馆为代表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二、“十二五”时期旅游发展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旅游业已成为保增长的新兴力量,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正确判断形势,沉着科学应对,奋力抢抓机遇。——从国内宏观环境看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把旅游业提高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这是我国旅游产业地位的历史性提升。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减弱,全球经济形势趋向好转,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明显改观。#p#分页标题#e#——从省市经济发展看省委省政府已确定加快推进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实施建设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为市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目前,全市正扎实推进“十大工程”、“四区建设”,加快“三条高铁”和“北站”建设,全力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大建设、大发展、大突破的热潮已经来临。——从区自身发展看在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区已被确立为中心城区,高铁站选址落户区,与周边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将显著接近,区的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区委、区政府全面推进旅游节点建设和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区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二)存在问题——旅游经济总量偏低,品牌效应尚未形成。年我区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完成242.01万人次、9.78亿元,仅占全市的8.7%和6.1%,总量偏低。同时,旅游业发展的外向度偏低,观光产品依然占据主体地位,游客参与互动性的项目少,旅游项目开发深度不够,国内外知名度较低,旅游品牌尚未形成。——旅游资源经营分散,没有形成合力,旅游经营效益低。——旅游企业经营水平低,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化程度低,市场拓展能力弱,产业形式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旅游宣传缺乏对游客有吸引力的主题,营销手段较单一。旅游景区资源与周边市场同质化,没有突显的对市场吸引力强的主题产品。——旅游业态停留在以景区观光为主的状态,乡村旅游局限在以餐饮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家乐。——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乏力。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流动性大不稳定,不能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三、“十二五”时期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全面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富民战略的重点,促进旅游“六个转变”,不断壮大旅游经济总量,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带动全区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二)发展目标到年,全区旅游接待总量达480万人次,年均递增15%(其中:入境游客人数达22万人次,年均递增21%);旅游总收入达36亿元,年均递增20%以上(其中:旅游创汇8600万美元,年均增长25%)。乡村旅游接待量占全区旅游总量的75%。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达到7家(其中:争创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5家);新增四星级及以上酒店5家;所有乡镇创建省最佳或优秀旅游乡镇;省星级农家乐达到50个;市级旅游示范村达到15个。把区建成要素齐全、功能基本完善、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旅游接待基地。四、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一、加快旅游节点和重点项目建设1、突出抓好、、重要旅游节点建设。完善景区(点)票房、参观点、停车场、游步道、标识标牌、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保障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充分挖掘的水口园林文化、的风水文化、民宅的派建筑文化、湖的山水生态文化、新四军军部的红色文化等,围绕游客需求,开发好游客能参与体验互动的旅游项目。逐步建成国内最佳风水文化体验区和湖山水生态文化体验区,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集散中心和文化展示基地。2、着力推进旅游综合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小镇、自驾车营地、湖二期养生天地、新四军军部红色旅游文化提升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国际健康产业基地、休闲度假基地、枫丹白露、西溪南古村落旅游开发、湖三期、国际乡村酒店二期等项目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认真谋划旅游项目,开展旅游项目招商,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二、组织实施“111”工程,把全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111”工程即“一环一带一道”,“一环”即、灵山、蜀源、旅游环,包括景区、灵山古村落、蜀源古村落、民宅、景区、金紫祠和老街、自驾车营地、健康产业基地、枫丹白露酒店等项目,打造休闲度假基地和休闲产业集聚区。“一带”即河休闲度假带。从鸳鸯湖到文峰公园,沿河两岸景观带,以西溪南古村落旅游开发和新四军红色旅游文化提升项目为核心,打造红色旅游、商文化体验、户外休闲拓展运动基地。“一道”即绿道,通过环境营造、绿色质量提升,打造专为行人、自行车和自驾车建立的休闲旅游线道。沿景区(点)、乡村、河滨、溪谷、山脊建设人行步道、自行车道、自驾游车道、停车场、自行车和汽车租赁店、旅游商店、特色小吃店等设施及绿色小景。通过“一道”的建设,把山里乡村和山外城镇社区联结起来,把四镇三乡的生态优势转化成旅游资源优势,把景区景点、乡村、农家乐、城镇社区串联成片,把全区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度挖掘当地特有的人文、民俗、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生态优势,以中法合作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和“百村千幢”工程实施为契机,以乡村自然风貌和古村落为载体,以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乡村意境为依托,以文化为核心,形成融“活动参与+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鼓励发展特色农家乐和乡村客栈,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适应不同层次游客消费需求,打造游客向往的乡村休闲度假胜地。#p#分页标题#e#四、加快发展红色旅游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我区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要以新四军军部旧址为核心,以河景观带为依托,通过实施新四军军部旧址红色旅游文化提升项目,以及老街、河的改造提升和休闲旅游业态打造,整合上旅游等资源,深入挖掘革命老区等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户外休闲拓展基地。五、深化旅游整体营销1、拓展“三进营销”。在主要客源地市场以投放社区广告、现场推广活动为主要方式“进社区”,以网络促销为主要方式“进校园”,以景区(点)、旅行社、农家乐“结对子”为主要方式“进企业”。2、强化“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鼓励旅游景区、酒店、企业办好网络,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络结算等活动,同时,与各大知名网站联合,开展网上营销,提高旅游营销成效。3、创新“节庆营销”。与知名媒体合作,探索创新办节模式,打造“中国国际乡村旅游节”节庆品牌,以节庆促营销,举办毛峰茶文化节、茶花节、环国际自行车赛、油菜花摄影节百佳摄影点系列摄影活动、西溪南湿地婚纱摄影节、“休闲养生在”摄影大赛等系列节庆活动,鼓励各乡镇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利用节庆活动平台,不断扩大区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六、积极开展旅游行业创建鼓励乡镇、村和旅游企业开展各项旅游行业创建。不断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逐步启动景区和景区争创5a以及新四军军部旧址、文化园、古村落和茶花园创4a级国家旅游景区工作。启动实施大酒店、自驾车营地、国际健康产业基地、酒店、酒店等争创四星级及以上酒店,积极争创最佳、优秀旅游乡镇以及旅游示范村和星级农家乐等。七、加强旅游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1、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百村千幢”工程实施为契机,策划打造推出文化客栈、酒吧、蜜吧、茶社、农家乐以及非遗技艺和民俗展演等旅游业态,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提高文化旅游综合效益。2、加强摄影与旅游的结合。加快百佳摄影点摄影台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摄影点的培育力度,持续开展“休闲养生在”摄影比赛活动,吸引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艺术创作家来观光摄影体验,提升旅游人气,扩大旅游宣传,推动摄影旅游产业的发展。3、加强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引导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发展,充分发挥田园风光的生态优势,结合农事特点,开发农事体验、瓜果采摘等游客参与互动的休闲农业旅游活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4、加强体育与旅游的结合。利用我区山区丘陵地貌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与各类自驾游、户外运动、单车俱乐部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拓展运动。积极引进各类知名体育品牌赛事来举办,提升知名度,促进旅游发展。八、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鼓励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在弘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开发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使木雕、竹雕、竹编、墨、毛峰茶及蜂产品等形成产业化,扩展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通过举办最佳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评选活动,促进旅游商品生产与旅游的结合,开发更多符合游客需求旅游纪念品、工艺品。九、加快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1、以“智慧”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我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智慧”网络平台,开展旅游营销宣传和旅游在线服务。设立旅游官方微博,建立旅游微博群,注重新媒体运用,加强与旅游知名网站的联系和链接,扩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2、加快旅游咨询服务网络建设,在主要旅游景区(点)、酒店等旅游集散地设置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立起一个高效便捷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络体系。五、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增强发展大旅游的意识各地各部门、各旅游企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定位的认识,深化旅游业在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中心组团和城市新区中地位的认识,树立大旅游、大发展观念。把发展旅游业摆在优先位置,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全区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2、强化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充分调动乡镇、村、农户和企业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制订出台激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包括乡村旅游扶持奖励办法、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旅游营销奖励办法等,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兴办旅游业、支持旅游业发展。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宣传营销、节庆赛事、品牌争创、旅游发展扶持奖励等,并逐年有所增加。同时,各乡镇每年也要安排相应旅游工作专项资金,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旅游项目用地的政策扶持力度,对符合区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旅游项目,国土部门优先报批、优先供地。强化金融支持,各金融机构要围绕旅游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3、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开展旅游咨询员、景区讲解员、酒店服务员、乡村旅游接待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四员”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企业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把人才培养和使用作为企业重要的经营资源来投资和开发,而不是作为成本来控制,激发旅游人才的创造力,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发展。#p#分页标题#e#4、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强对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督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经营,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构建诚信经营服务机制。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鼓励、引导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文明、诚信、守法经营,深入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把区建成市重要的休闲观光旅游接待基地。

乡镇旅游工作总结篇10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实施“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为抓手,强化城乡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构建“视野前瞻、定位准确、系统完善、管理科学、覆盖城乡”的新型城镇规划建设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指导建设原则。围绕当前建设重点,编制一批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强的规划,指导城乡建设有序开展。

2、坚持适应形势发展原则。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对已有规划抓紧修订、补充和完善,对未编规划抓紧启动编制。

3、坚持即期长远结合原则。编制一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和前瞻性的规划,增强规划的引导性。

4、坚持规划联动衔接原则。城镇规划编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与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城市、县、镇总体规划

按照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完善城市、县和建制镇总体规划,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合理的框架结构、更充裕的发展空间和更科学的规划指引。**年完成市和四县总体规划(含近期建设规划)、南部城镇群发展战略规划以及2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修订,**年底前全面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修订工作。

近期工作重点:

1、修编《**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用地功能布局,统筹**排市域交通、供电、防洪等重大基础设施,对旅游、生态、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等提出规划指引原则。同步完成未来5年的“近期建设规划”及近期建设区的控规编制工作。

2、修编“四县总体规划(**-**)”。依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四县总体规划修编。歙县以“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为总体定位,突出“古城保护与新区开发”并举;休宁县以“与中心城区同城化”为原则,做好与中心城区的衔接,同步完成“近期建设规划”,开展近期建设区域的控规编制;黟县围绕西递、宏村等重要节点,依托文化遗产密集区的资源优势,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关系;祁门县以“新城”开发建设为主要载体,重点开发建设新城区,同步改造提升老城区。

3、修订建制镇总体规划。根据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要求,全面修订全市建制镇总体规划,以20个特色镇为重点(名单附后),突出发展特色和优势,做好镇区规模拓展和镇域村庄协调建设,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指引。

4、编制南部城镇群发展战略规划。立足区域经济一体化,明确重点发展区域,统筹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形成以**中心城区(含屯溪组团、新城组团、岩寺组团)为核心,休宁海阳组团、歙县徽城组团为两翼“一加二”的空间结构框架,统筹南部城镇群协调发展,为**市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城乡重点发展建设区域规划

围绕“十大工程”建设,服务即期建设需要,在**年底前完成一批重要区域、重点项目的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为开发建设提供翔实的规划依据。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可延至**年底前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由各区县政府自行划定范围,分区域、分阶段组织编制。

近期工作重点:

1、编制《环**周边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在《**风景区总体规划》指导下,以服务**景区为目标,按照“四门洞开,山上山下互动”的总体要求,处理好景区与周边汤口镇、谭家桥镇、耿城镇、焦村镇、三口镇和洋湖林场区域之间的关系,尽快编制完成“**景区外部交通专项规划”和“环**周边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带动并加快“五镇一场”建设,提升**景区及周边城镇接待能力和容量,形成以**风景区为中心的“大**、大联动、大旅游”格局。

2、编制《高铁**站站前区综合规划》。按照规划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27平方公里的规模,通过编制高铁**站站前区综合规划,实现站前区枢纽交通与市域和市区交通的“无缝”衔接。按照商贸旅游、商务办公、文体娱乐和高品质居住区的功能定位,编制站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站前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依据。

3、编制《新**江综合开发工程规划》。制定西起桃花岛,东至花山景区的新**江综合开发规划。以老街区域为核心,改造提升老城区沿江风貌,完善滨江旅游服务功能,编制三江口、桃花岛和江心洲三个主要节点周边的详细规划建设方案。以花山谜窟为核心,拓展城市空间,丰富新型旅游业态,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面积3-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区。

4、完善《太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按照建设国际一流滨湖旅游度假区的要求,以加快环湖区建设为主题,以环湖公路为主线,拓展环湖区建设用地规模,完善太平湖总体规划内容,为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提供空间,为太平湖的大发展、大跨越提供规划依据,年接待能力从80万人次提升到200万人次以上。

5、修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围绕正街整治、小巷开发、滨江改造和配套,修订完善《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整治规划》,完成老街区域交通协调规划研究工作和小街小巷保护与开发建设的规划控制导则。深化《歙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府衙修复、斗山街改造、渔梁坝开发和练江改造等方面做到详细规划的深度。以“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为抓手,以西递、宏村、唐模、棠樾、呈坎、黄村等一批重要的历史村落为重点,修订和完善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和其它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按照一个新村(解决村民的居住问题,疏解古村落的保护压力)、一批项目(提升旅游接待水平,丰富旅游服务业态)、一套设施(道路交通、消防供水、污水排放)的要求,完善和拓展开发利用篇章。

6、编制和完善重点建设区域详细规划。根据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尽快完成详细规划的编制、调整完善工作。近期重点完善和编制雨润商务度假区、茶博园、新徽天地旅游度假区、黎阳老街改造、徽文化艺术长廊、东**旅游小镇、太平湖SpG项目、金盆湾旅游度假区、**北驿度假区、奇墅湖旅游度假村、新**医药博物园、纳尼亚小镇等一批用地面积在1000亩左右的重大旅游休闲、文化产业项目详细规划。同时按照整合教育资源的要求,抓紧编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规划。

7、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区别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在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旅游道路沿线和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照“生态、徽韵”原则;景区景点周边按照“建设新村、配套功能”原则;城郊按照“集约用地、风貌整治”原则,结合“村庄清洁工程”,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三)城乡发展重要支撑专项规划

保障发展需要,在**年底前,加快完成一批重要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

近期工作重点:

1、编制**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按照服务“大交通”的要求,结合高铁建设,尽快完成高铁站站前区综合交通规划,确保高速铁路与城市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同时建成投入使用。抓紧做好**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全市公路网和旅游公路网发展规划,尽快形成以高铁**站为核心、高速公路为骨架、等级道路为脉络、县乡公路为延伸的市域道路交通体系。

2、编制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服务“大旅游”的要求,编制自驾车旅游服务专项规划,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全市自驾游服务中心”,在各区县规划建设“自驾游服务区”,在景区景点周边规划建设“自驾游服务接待点”,通过三级体系建设,构建自驾游配套服务网络。修编**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抓好乡村旅游全市统筹,完成乡村旅游的规划布点和用地布局,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3、修订和完善经济园区总体规划。按照服务“园区建设”的要求,抓紧完成全市各经济园区总体规划修订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为园区发展建设提供依据。按照园区集中、产业积聚的发展思路,着力扩大园区规模,**经济开发区原则上按照20平方公里规模进行建设;区县园区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土地,结合发展条件,适当拓展规模。在现有园区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要求,在全市统筹**排2-3个新的园区。

(四)城乡环境风貌整治规划

针对需要重点整治环境风貌的节点、路段和区域,按照“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的要求,在**年底前,编制完成环境风貌整治和整体改造详细规划,塑造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新面貌。

近期工作重点:1、编制城市重要节点改造规划。中心城区按照“拓展和内涵提升”的要求,完成高速公路率水桥区域、草市—篁墩区域、汤屯高速公路出口区域环境风貌整治改造详细规划,同时启动仙人洞路整体改造详细规划,完成建成区的“城中村”改造、拆迁**置区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规划,提升城市形象。各区县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选择若干“重要路段、重要节点、重要出入口”区域,完成一批改造提升和环境整治项目规划,通过环境整治和整体改造,迅速改善城市面貌。

2、编制特色风貌规划。以“整体要有规划,群体要有美感,单体要有特色”和“瘦、透、秀”的总体要求,制定城乡特色风貌控制导则和新农村民居建设标准图集,分类指导各地建设。编制完成城市(区县城)亮化规划,提升亮化的品位和档次。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抓好任务分解落实。市委、市政府成立构建新型城镇规划建设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抓紧做好规划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工作,制定具体的规划编制方案和工作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2、加大投入,做好资金保障供给。城市、县、镇总体规划等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将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各项目业主要将规划编制经费纳入项目开发建设的总投资,保障资金供给,确保各项规划编制任务的完成。

3、开放市场,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拓展视野,开门规划,加强与国际接轨,开放搞活规划编制设计市场。广泛借助“外脑”、引进“外智”,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的编制水平。加强前期论证和调研,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真正做到高质量规划、高水平管理、高标准实施。

4、狠抓落实,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要上下联动、各司其责,共同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建立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其纳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目标管理和督查督办,对工作进展快、任务完成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行动缓慢、任务完成差的,给予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