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英语新课程改革十篇英语新课程改革十篇

英语新课程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03:32

英语新课程改革篇1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课程价值教学模式教学评估

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和社会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大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已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生创业、就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然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却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不同水平和基础的学生不得不一起听教师重复讲解语法、单词,做枯燥的四级试卷,分析解题技巧。部分学生也呈现出对英语学习懈怠、抱怨英语课枯燥乏味,上课打瞌睡,经常逃课、旷课;同时教师又抱怨学生不爱学习,不配合,教学效果不显著。这一方面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助长一味追求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功利心态,而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真正价值及乐趣所在。另一方面也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授课激情。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只是“哑巴英语”而不是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价值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首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教学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课本课堂为中心转变到以网络环境自主学习为中心。这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校本化,根据各校自身的教学资源,学生水平和社会需求不同,明确办学定位,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堂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确立离不开新课程价值体系的构建。课程价值是课程的核心和关键。课程价值的实质是教学内容的意义,既教学内容的价值标准,又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价值取向,还指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实际价值或意义。通俗点说就是“为什么要学大学英语”“学习什么内容最有价值”“有什么价值”等一系列问题。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标准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也要能够实现个人的需求和价值,融入人文关怀因素,使个人的课程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三、大学英语教学与评估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要紧扣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水平,并且教学内容和手段必须与时俱进。随着计算机网络就发展和渗透,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移动终端技术,采用多元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时空限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事实证明基于网络的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评价科学化,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是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管理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科学的质量评估系统必然是多元的。总的来说,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包括教师主导的学生学业评价和以教师为对象的课程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及时给与反馈和激励,有效帮助学生调控学习情感,态度和策略,有效促进学习过程和成效。终结性评估是检查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把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教学评价系统的作用。

四、小结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课程价值标准作为指导,大学英语课程价值系统是多维的,要兼顾社会价值导向和个人价值取向。然后是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最后,应该将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改革落实在实际中,直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开发彰显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内涵。总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改革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网络环境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调整课程设置,开设实际应用性强的英语课程,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堂价值和实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英语新课程改革篇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现阶段,英语属于国际化语言。因此,我国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具备关键性的战略作用。在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因素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考虑高中学生的学习特性以及学习环境,做到“因材施教”。

一、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语言基础表现在社会性的功能特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由于新课改下的教育模式和原有的教育模式在融合过程中产生冲突,所以导致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缺乏科学性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高中英语教师在开展口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并不是迅速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差异以及个性差异来制定全面化、科学化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心理暗示;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害羞心理或不自信而不敢大声诵读英语文章,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其口语能力无法得到实际提升。由于成绩等原因,后进生这一群体很难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鼓励,甚至忽视,使其很难形成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态度。

2.缺乏互动性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由于传统模式下的教育模式过于形式化,过于注重“填鸭式”的教学成果,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枯燥乏味的局面。

例如,在选择英语口语教学材料时,应该注重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教师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正确引导学生情感的迸发,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要过于理性化地对关键词汇、语法知识进行讲解,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交流中,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高中生具备认知性强的特征,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盲目地开展课堂教学;要全面迎接新课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适当改变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具备开放式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定期开展相应的英语口语教学活动。

合理分配英语学习小组,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在小组分配的过程中,适当构建竞争体系,使学习小组之间可以针对某一英语教学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例如:在讲解“healthyeating”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运用英语,对吃什么样的食物可以保持健康等话题展开讨论或者是自由辩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随时转换立场,采用角色扮演、画面解说等多元化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辩论过后,教师再提出相应的总结评价,在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其口语能力也得到实际锻炼。

2.注重教学课堂中的情感培养

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积极营造和谐、趣味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关键在于教师要适当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宜的学习交流,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推动高中英语口语的教学进度。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高效性;要求教师采取灵活性、广泛性的教学方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构建相应的口语交际场景;如在讲解“animal”这一教学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各种动物形态以动态的形式加以呈现;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并用英文介绍所扮演角色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等。在这一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另一层面提高了高中英语口语的教学质量。

3.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环境以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性特征,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实际状况,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做到有教无类。例如,针对成绩不太理想且害羞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恰当的鼓励,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针对出现家庭问题的学生,则表达适当的关爱,使学生可以在温暖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高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基础。

三、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系统性要求逐渐提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特征,遵循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全面迎接现代社会英语教育的挑战。

英语新课程改革篇3

关键词:职业方向;高职护理;医学英语;教学实践

高职英语教学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努力做到贴近专业,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服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实事求是地对待个体差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增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进行简单会话的能力以及信函等涉外业务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英语、提高英语自学能力和为将来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将语言学习和学生的职业发展统一起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笔者结合我院高职护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高职护理英语课程进行了以下教学实践。

一、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高职学生大部分英语起点较低,而且水平参差不齐,不善于主动学习。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对我院护理学院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英语词汇量偏低,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他们常用的仅是机械学习策略,很少利用语境、语感理解词汇的词义和词汇的搭配。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计划,没有目标,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态度积极,但护理英语教学缺乏专业特色,基本上是基础英语教学,缺乏对专业英语的要求,如:对于“制订词汇学习计划并依据计划学习词汇”,选“完全不符合”的192人占了22.1%,选“不太符合”的281人占32.3%,选“有时符合”的259人占29.7%,选“通常符合”的97人占11.1%,选“完全符合”的42人占4.8%。对于“会总结使用词汇的方法和策略”选择“完全不符合”的145人占16.7%,选择“不太符合”的307人占35.2%,而选择“有时符合”的265人占30.4%,只有占4.4%的38人选“完全符合”。

问及“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占44%的学生认为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占14%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考试及格获得学分;认为有利于考研和就业的占40%;2%的学生不清楚为什么学习。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医学英语的目的是相当明确的。问及“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知识的主要渠道”时,有71%的学生选:课内材料,10%的学生选:去图书馆,13%的学生选:上网,6%的学生选:其他,表明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主要在课堂。这说明必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也验证了我们的教学方向是正确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出解决的办法,提高英语学习实效。

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2.1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水平和高考成绩,在自愿的前提下把学生分为a、B、C3个等级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习班级。不同等级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水平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让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学习基础英语,对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则加开医学英语口语。

2.2改革考核方式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而不是学习结果上,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改变英语学习评价体系,将单一的评价方式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活动、学习档案、学习策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通过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做出适当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三、实施医护英语技能综合训练

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医学英语主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用英语获取医学信息的能力。为此我们在2006年首先为护理专业英语高级班学生开设实用医护英语口语,2008年起为三年制护理学生在第三学期开设医用英语课,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真实、地道、自然的医用英语表达形式和常用术语,而且学习了西方的护理理念,兼顾了学生相关职业素质的培养。

选择恰当的医护对话,通过请学生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他们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从练中学,提倡重在参与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能自如地用英语询问病史、记录症状、书写交接报告,突出“说”的能力,使学生走出“开不了口”的困境。

四、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实效

教会学生学习,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关键性作用。

简单地说,学习策略就是学生用来促进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为了提高高职学生使用英语词汇的能力,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如在词汇教学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学习策略。

4.1运用词汇学习的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学习活动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词汇学习的管理策略可以分为前期策略、中期策略和后期策略。其主要采用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于计划、监督和调节自己学习过程的一切策略。

4.2运用词汇学习的认知策略

词汇学习认知策略主要采用猜测、查字典、重复、练习、联想、阅读、上下文、分类、应用等方法,如借英语词汇的构词原理,利用旧单词记住新单词;掌握词根,运用词缀法也能够有效地帮助记忆。词缀法是指用词根借助于前缀后缀构成新词的方法,掌握词的前缀后缀也是大量记忆英语单词的有效途径。

4.3运用社会情感策略,将合作精神融入英语学习之中

坚持把任务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课堂互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造英语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练习和实践,可以把学生分成固定的几个小组,每组都有不同水平的学生,这样可以培优扶差,避免两极分化,对学生进行分工,每位学生负责一个词汇的讲解,鼓励大家共同参与,让每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不可缺少的。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肯定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此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互帮互助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五、创建教学团队,强化教学反思

5.1创建合作教学团队,实现知识互补

我院公共外语教研室以年轻教师为主,虽然他们知识丰富,专业基础扎实,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所以我们积极创建合作教学团队,让有较高学历、职称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选择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骨干教师,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合作教学团队。

5.2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同步

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以课程建设来提升团队建设内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围绕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建设来创建教学团队。在教学中更多地渗透以合作为核心的团队精神,促进教师的均衡发展。

5.3以科研带动团队发展

教学团队带头人积极带领团队申报教改课题,构建教学改革团队,带动教师人人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加快了高职院校的改革进程,提高了教学改革的成效。

5.4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团队发展通过青年教师多媒体大赛、说课比赛、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提高其教学水平。团队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去关爱、教育每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5.5开展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的成功之处、反思教学的失误之处、反思教学情感和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发展自我,建构自我,从而不断促进自我改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内驱力

英语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传递,教师对学生表达积极的、殷切的期望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发掘英语教学中的情感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英语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期望,学生受到教师的暗示、关心、鼓励,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心智处于最佳状态时,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学习上会积极主动,并采取和教师合作的态度。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七、开展英语活动,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组织多种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如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开展英语经典影视配音大赛、演讲赛等,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及今后就业前景组织课外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发挥公共课在丰富校园文化、维护校园稳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必须激起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医学英语的特点,做好基础英语向医学英语的过渡工作,使学生学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要继续实施英语分级教学,开设行业英语,将学习策略运用于学习过程中,利用不断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加强学法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院学生的三级通过率由20%提高到了50.21%,教学质量也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亚军,戴立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39~43.

[2]胡郑辉.英语学习策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英语新课程改革篇4

研究表明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有巨大的反拨效应(washbackeffect)。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在语言教学领域指的是语言测试对相应的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wall&alderson(1993)指出:“考试会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环节产生影响,而考试更容易对教材、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方面产生影响.”arthurHughes(1989)提出了提高测试正反拨作用的建议,他指出:“测试要立足于教学目标,测试要培养能力,测试内容覆盖面要广。”alderson&Hamp-Lyons(1996)研究发现:“测试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因教师的教学理理念、教学风格而异。”测试和语言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杨惠中指出“:语言教学是等一性的,语言测试为语言教学服务。不同的语言观决定语言测试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题型。”杨惠中认为测试的反拨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涉及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等一切与考试有关的人员,人们应该对考试的反拨作用进行考试本身以外的研究。测试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的方法、教学的重难点、教材的编排、设计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对于新课改所提出的新目标,传统的英语高考无法全面的为高中英语教学服务,也难以促成新课标多元化的目标的达成。科学的高考英语测试考试能更好地用来指导高中英语教学,同时也是促进高中英语新课改稳步向前根本保障。因此高考英语测试改革对于实现新课改理念、提高高中语言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高考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外语考试之一,对高中学阶段的英语学科的教与学有着不可低估的反拨作用,对英语高考测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建议

新课改从宏观方面对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既是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方向也是其重要依据和基本点立足点。高考英语测试必须体现新课标所提出的改革精神,其命题方向必须符合并服务于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考英语测试的改革应有助于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其反拨作用于教学时,应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利用高考英语测试的反拨作用促进语言学习,实现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从单一侧重语言知识灌输的模式转向学生语言人文素养、语言交际策略、语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养成的转变,做到“以考促改,以考导教,以考导学”实现高考英语测试的正反拨。

(一)英语高考命题必须切合课改目标

英语高考考核目标就必须与新课改英语的学科教学目标一致。通过考题的设置引导教师和学生对新课改英语的学科教学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在日常教学中按照考试目标和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和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英语高考对英语教学的正反拨效果。新课改提出:“高中英语教学要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要实现这样一种新理念,就要求英语高考必须实现由“语言知识核心”至“语言综合能力能力核心”的转变;由“简单考核语言知识的试卷”向“一个一个多元的、全面的评价体系”的转变。考题的设置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考核中必须考核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能力。力求通过高考这一指挥棒,改善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现状,让广大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考英语需要结合听、说、读、写等相关语言技能对语言知识进行考核,题目的设计不应该单纯的只针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考查。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知识,但离开语言技能的简单的词汇题或语法知识题作为考试内容无法检测出学生真实的语言能力。因此题目设计要注重创设语境,避免孤立考查语言知识点。其次,试卷中必须体现对积极情感态度的考查。具体可以在阅读理解中适当增加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积极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此外还可以利用写作题考查学生是否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三,英语高考还应渗透对学习策略的运用的考查,可以在听力、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题中考查考生语言学习策略。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英语高考还应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的考查,考试中渗透英语文化特色考查考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可以促进学生加强对语言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语言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感悟性,最终达到扩展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二)稳中求变,循序渐进

高考英语测试必须在确保测试试题整体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逐步减少客观试题的比重并适当增加主观试题的比重。目前英语高考试题中选择题过多,最后的成绩就难以确保分数能准确判断出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因为在以选择题为主的考试中,考生通过猜测答案,也有可能做对试题。这样一种以客观题为主的考试形式传导到教学上将无可避免的阻碍学生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地发展。因此,在考题的设置上减少选择题,而相对应的提高非选择题的设置,逐步实现从控制性语言测试向半开放或开放性语言测试的过渡。这样的考试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猜测答案,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增加主观试题可以增加语言测试的真实性、互动性和人文性。开放性的综合性题型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生在答题中可以更为自由地使用语言,这种模式的测试能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更符合新课改的语言评价理念以及语言测试的最新发展的理念。这样的变革将会对语言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有助于引导基础教育语言教学重心从单一语言知识的培养转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可以放开手脚采用真实语言运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相信随着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不断完善与深入,这一理念和实践必将得到推广和升华。

(三)重视英语高考测试的交际性

新课改提出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高考英语也应体现语言学习的交际性目的。“高中英语课程标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然而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观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由语音、语素、句法、话语组成的结构层次分明的系统,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看成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受此影响,传统的语言测试的重点在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评估和检测,通过语言学习者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来评价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在日常的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师过于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的倾向。因此,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英语命题既要测试语言知识的准确性,也要测试语言运用的得体性,重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题目源于现实生活、在真实语境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实用和交际能力。

(四)考试设计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变压力为乐趣设计试题。长期以来语言测试的个一次性的、单一维度的、关注点为语言形式的考核,试题难度也逐年变难,学生考前心里焦虑感普遍较高,考试前战战兢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充满恐惧。这种现象传导到教学上必然会导致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而忽略了对试题的内容的理解,对试题文本的解读。高考英语测试命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去理解试题内容,进而欣赏试题。首先,试题内容的选材要注重试题的生活性、实用性、时效性、知识性可读性、开放性和趣味性。其次,尽量避免出现大词、长词和晦涩难懂的偏词;尽量避免结构特别复杂的长如扁担的大句子。通过一系列的改变力图让更多的考生能轻松平和地满怀自信地迎接考试,体验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实时、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第三,在测试的形式和方法也应力争有所改变。在高考改革中,可以通过实行多次考试的方式来弥补一次性考试的缺陷;可以将听力与口语单独划分出来开展常规的等级考核以减少学生在高考中的压力;也可以通过小论文、口试、试验等方式丰富考试的形式,以全面考核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结语

英语新课程改革篇5

关键词:初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细节

在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教师都认真积极地完善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实践中体现新课标改革的精神。但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语法和词汇教学,下面我们针对词汇教学中的问题细节给出一些建议。

一、词汇教学应当分清主次

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都秉承着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词汇这个思想,让学生不分主次地背诵默写所有出现的单词。这个动机没有错,可是英语学习的时间有限,词汇难易不同,学生素质也存在差异,这样不分轻重的举措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对他们的英语学业也没有过多的帮助,还可能使他们产生抵触的心理,不符合新课标改革的愿景。所以,在词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细节就是教师应当对出现的词汇进行主次疏导整理,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层次、有重点的教学。

二、重视词汇音标

很多初中教师在教授词汇读音时,往往会忽视读音的重要性,缺少音标和拼写之间的联系教学。初一是学习英语音标的重要时期,许多教师由于赶进度等原因,对音标教学往往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有许多学生在初三的时候还靠着死记硬背,音标也不懂,费时低效,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跟读和模仿,还要将字母和音标相结合,让学生能听音写形,看形就会读。

三、词汇教学的方法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看几组包含新单词的句子,让学生通过语境和提示推测出新单词的意思,加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要妥善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教学有着创设情境、容量大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过多媒体完全代替黑板,制作过于花哨,喧宾夺主等都是不可以提倡的,这样做不仅阻碍学生英语学习,对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也有妨碍。

英语新课程改革篇6

关键词:英语教师;开拓者;创新者;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历史的潮流。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观念并形成良好的角色转换机制,才能更好地为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正确定位自身的角色。

一、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团队活动。合作学习将教学视为多边互动的立体交流过程,而且特别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因而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较传统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反思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他们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呈现出权威无边、积极有为的架势。学生成了客体和附庸,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顺从者,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无助和无奈。人们称这种关系为“操纵―依附式”的关系,导致的后果必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阻隔乃至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密切合作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的目的。

二、教师应是新教材的研究者

使用新教材以来,许多教师面对新教材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去教,学生不知如何去学,于是就出现了新教材、老教法的不正常现象。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研究者。

研读教材是备好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前提。在大力提倡广大教师研读教材的同时,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要对数学教材是什么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有了这个认识后,研读教材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效度。研读教材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应把研读教材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研有所得。

三、教师应是教学方法的开拓者和创新者

新课改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学方法的开拓者和创新者。

现代教学论强调“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新课程标准不只是给教材编写者留下了解读与创作的空间,更给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留下了因材施教、为我所用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确立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教师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泼生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丰富内涵,同时不被教材束缚,设法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活动。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新的教材要有新的教法,新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教材的优势和特点“开发”出来。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给英语教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英语教师要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找到自身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不足,切实转换以往形成的传统角色观念,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多种角色的综合型教师,推动英语教学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代保民.新课程改革,校长不可缺位[J].基础教育研究,2011(10).

[2]马瑞光.新课改理念下班级工作初探[J].成才之路,2011(18).

英语新课程改革篇7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课程观

以落实素质教学观念为中心,新的初中英语课在观念、目的、内容、实行和评判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对英语老师提出了更为苛刻地要求,它要求英语老师的教学观与新课改相适应。新的英语课程改革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在这十多年里,每年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是非常巨大的。对于英语老师来说,怎样将课程观融入新课改中,从而有效推动改革的进行,是摆在所有初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初中英语教师课程观养成实例评点

(一)实例一

teachingaims

a.tomakestudentsknowabouttheanimalsindanger.

b.topracticelistening,readingandspeaking.

c.tolearnhowtogetusefulinformationfromadialogue

实例一种第一类教学目标是以老师的角度出发的,make表示了老师对课堂的管控,目标的规划并非以学生的角度提出,没能呈现出学生的生活阅历,也并未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二类目标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的。但是尽管该目标是以学生的视角提出的,但是显得流于形式,落实力度也不足,不具有可操控性,也经不起检验;第三类目标尽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显得假和空,也经不起检验。

(二)实例二

比如:有一堂听说课,在听之前,老师运用图像为学生学习濒危动物的名称单词进行了课题预备和感情预备,但没有给予学生语言预备的机会;之后,教课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并让学生聆听一遍教材中的内容,然后,课堂进入缺少语言环境的词语教学;词语教学后,老师又让学生阅览教学教材,之后做正误选择题;再然后是学生跟着音频朗读课文。尽管教课老师的教学方式较为新颖,然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少之又少,既无法学到知识的运用技能,也不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英语对话。

显而易见,初中英语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怎样帮助学生对英语词汇和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和内部消化是提升教学质量应关注的焦点问题。老师必须想办法在话题语境的设立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体会和领悟新的英语知识。

二、学校应高度关注英语老师课程观的发展及课堂实践转化

在学校层面各类影响要素中,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协助英语老师形成新型的课程观并将该类课程观在课堂实践中进行有效转化,而有效的课堂实践转化也能提升教师教学的质量,进而使其课程观得到质的提升。所以,课堂实践转化非抓不可,从而使教师的课程观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

三、加大投入力度,促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容的开展是以资源为支撑的,需要优良的物质条件给与支持。只有保证了各类物质条件,才能提升英语老师的业务水准使其与新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

举一个例子:新课该要求老师积极利用新型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而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实现都要有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技术设备作为载体才能完成;而要求英语老师进行教学思考,就必须为英语老师提供学习场地和各类学习资料;要求老师对课堂实践的有效性进行调研,就应为英语老师提供研究的费用等等。

(二)保障初中英语老师的待遇

依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各式各样的需求可以归结为五大类,这五大类依照重要程度的排序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宿和爱的需求、尊敬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依据此项理论,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对下一层次的需求。英语老师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其需求不应被忽视。所以,只有老师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有所保障,才能促使老师完善自我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具体来说,就是英语老师应做好英语教学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英语新课改的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目标相符合,促进新课改的全面实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四、学校应高度关注英语课程观的形成

英语课程作为学校所有课程系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实现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爱国思想和团队合作思想,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目前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心的状况下,更应高度关注英语课程观、英语课和英语课程改革,以实现学生体质的改善,使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

对学校来讲,老师应在学校的要求下建立起与新课改相吻合的课程观。对于英语这个科目来讲,学生成绩和升学压力较小。因此,学校应以英语老师的课程观形成为中心,重视英语课程改革。学校应以建立英语老师的课程观为出发点,给与高度关注,这既是为了实现老师的价值,更担负着对社会、对学生、对家长的责任。

结束语:

依据目前初中英语老师课程观培育的实际情况,促进初中英语老师的课程观发展及制定课堂实践转化的策略,是国家教育机构应首先解决的问题。国家有关机构应加大对初中英语老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培训的质量。而学校既要意识到英语课及课改的关键性,也要适时地进行行政干涉。英语老师既要转变教学理念和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伦理水准。而目前初中英语老师的课程观的实践转化程度不高,仅在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这两个工作上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吻合,这表明培养和改善初中英语老师的课程观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汪光明.建立多元英语锻炼平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确立大英语课程观[J].飞(素质教育版),2013,(8):98-99.

[2]施鹏飞.三维一体的高校英语课程模式的构建――高校篮球课程改革探究[J].运动,2012,(22):100-101.

英语新课程改革篇8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学英语理念改革

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英语教学方面,要摒弃旧的教学理念,从教学理念和方法方面进行改革,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找准课程定位

(一)关于教学理念的研究对于教育理念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系统研究。教学理论是教育理念的一个下位概念,教育理念涵盖了教学理念。但不容忽视的是,即使处于最低层次的教学理念,也有很强的理论性、操作性和指导性,而且在很多情境下教学活动就是教育活动,很难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因此,也有学者将两者统一为教育教学理念,依据教学理念的可操作程度以及学科的不同,将教学理念分为理论层面、操作层面与学科层面的分法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理论层面上讲,教学理念是人们对知识、教学过程及学生心理、学习风格的综合性理解与解释。不从事具体教学实践的人同样可以讨论对教学的看法,也说明了教学理念的理论性特征。同时,这两大教育理念也从理论层面为当代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从操作层面上讲,教学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运用某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把某种教学理念具体化、实践化,即如何将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操作层面的教学理论是一个中间层次的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改革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从学科层面上看,教学理念是以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为方向,以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特定学科教学中对教学理念具体实施。学科层面的教学理念决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对学科教学改革起着具体的指导作用。

(二)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我们英语教师唯有更新观念,建构新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与实施教学。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新的文件精神,掌握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想法、思路去教学。

在新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取代,课程会变成一种动态、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师生相互学习和进步,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的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渠道来完善自己。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和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推广

传统的教学观念最大的弊端是重认知、轻感情,不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新课改倡导情感教学,提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体验。

(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让学生走上主体地位。传统教育观念中,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讲究师道尊严,教和学在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的地位。英语教学中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自不待言,即便是实践环节,学生也是在老师确定的框架中进行,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将教学的核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既应“尊师”,更要“爱生”;既重视“授业”,更注重“学业”;既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更致力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走上教学的主体地位。此外,在上课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还要关注学生道德的生活和人格养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由“独舞”向“共舞”转变。给学生搭建互动平台。传统英语教学中,课堂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成了主旋律,老师像一个独舞者,学生成了旁观者,使得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缺乏,“聋哑”英语现象普遍存在。而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的特点在于循环往复、日积月累、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这就要求为学生搭建互动平台,使学生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由看舞者变为共舞者。通过设置主题、布置场景、组织讨论和辩论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使语言教学体现鲜活的生活本质,人得了耳,出得了口,进得了心。

改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习状态,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这就更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英语新课程改革篇9

知道了这些要求,那我们英语老师应该怎么做怎样来改变我的课堂呢?

第一,要能够合作。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就是教师走下讲台,置身于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愿意合作,更要能够合作,教师不要把自己看作孤立一个人,而是要把自己作为课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讲课”容易,合作则不容易,可能因为相互启动发而产生新的想法。合作的课堂不那么“规规矩矩”,不那么整齐划一,合作的课堂效果的保证是靠情境的创设、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调动、思维的激活。

第二,英语教学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对于农村中学来说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总是把知识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在课改中,我们的英语教学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承认学生之间是有个性的差异的,比如,女生长于记忆单词、规则,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擅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抓住每一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英语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于英语的学习,跟注重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这四种技巧,这四种技巧实际上是融为一体,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特别是现在,随着英语在社会上实际运用越来越广,对英语的要求进一步的提高。高考已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

第四,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虽然,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学语法。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虽然不能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作为一门外语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人就认为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就是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会把基础语法融于学生应用当中,例如,课堂上的造句是最好的讲解短语应用的好方法。也就是说我们老师怎样把无味知识结合课堂实际,用生动方式教给学生,才是我们课堂的重点。

英语新课程改革篇10

一、兴趣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也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普遍感受英语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较远,而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浓。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改变以往对英语学习的看法,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才能把英语学习作为自身的一种内在需要,才能真正爱上英语学习。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如世界上用英语交流的人口比例为百分之七十,绝大部分的商业信件用英文来撰写、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书籍与报刊是用英文编辑出版的等,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是世界上第一大语种,在我国的综合发展与国际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教学氛围的营造到教学方法的采用,从课堂教学的设计到作业的布置都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为出发点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而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突破学科的限制,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一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美的人格修养。

首先,要以良好的教师形象影响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效仿的楷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外塑形象、内修品质,做到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大方,亲切待人,有爱心与耐心,做事有原则。比如要求学生做到上课不迟到,教师首先就不要迟到;要求学生不吸烟,上课不玩手机,教师就要上课不接听电话,不吸烟;要求学生待人诚恳礼貌,自己首先就要以礼待人,以理服人等。正所谓言传身教,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耳濡目染,自然会以教师为榜样,将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其次,要挖掘教材德育因素相机渗透。英语教材所选入的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希望得到他人帮助时,态度要诚恳、要注意礼貌用语;得到了他人的帮助要说一些感谢的话来答谢对方。

再次,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等。如围绕五一劳动节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十一国庆,组织学生写相关的标语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开生日party,培养学生团结同学,珍惜友情等。

三、人文教育,突显人文关怀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倡进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树立人文观念,挖掘教材内在的人文因素,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世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讲解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艺术风格与发展现状等,真正把英语当作一门艺术、一种语言来学习,而不是简单地学习它的单词与语法。这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习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史,有机地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是把人文教学列入教学目标,将人文教育有阶段、有层次地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中;二是把握好人文教育渗入的度,要以实用性为原则。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学生就可以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情况,认识中西方文化等的差异,尊重文化多元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英语的学习中来。

四、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