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7:11:49

高一物理篇1

求学网为您提供“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一物理学习方法”解决您在写物理教学论文中的难题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高一物理篇2

关键词:高一新生;物理;学习方法

学生一进入高中,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他们当中流行这样一种观点:以前我们就听说过物理难学,所以总是反映物理比初中难学得多,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得不错,成绩很好,可是到了高中,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这是什么原因呢?高一新生应怎么做呢?借此想与大家交流物理学习经验,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学好物理必须了解高中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

高中物理知识量大、理论性强、系统性强、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必须做到:

1.勤――多动手,多动脑。掌握这些物理模型需要勤思考、多练习,特别是多动手这个习惯,我们的新生一定得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好的保证。

2.恒――永不松懈。高中物理有整体性,前后知识相关联,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3.钻――深入钻研。高中物理有些内容是很有难度的,深入钻研、细心领会是不可缺少的。

4.活――灵活,“举一反三”,熟练应用。物理学得好与坏关键在于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实际上以上几点的核心还是重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清楚的,没基础是灵活不了的。

二、要注意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

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比较起来,从内容来说少之又

少。举个例子,高一物理第三章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材上三页内容既包含了初中物理力学的所有知识:力的概念、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重力等,还介绍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而这节内容也就是一节课的任务。从难度上来说,也是天壤之别。初中物理重视感性认识――就是眼睛看见的基本的较基础的现象的认识,而高中物理则重视理性认识――既包含感性认识,然后在这基础上要上升到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创新思维、创新能

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新学生更要注意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高中物理知识不再只是初中知识的重复,而是物理现象所隐含的

规律、物理本质的研究。所以我们要调整认知,调整思维方式方法。

三、要注意抽象思维的形成,注意理性认知能力的培养

许多高一学生普遍反映,初中自己物理学得很好啊,怎么到高中就不行了呢?这实际上就是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当中没有发现和总结出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联系与区别。初中所学习的内容更偏重于知识在生活当中的具体运用,旨在培养学生更好地理解周边的事物与科学的内涵,而高中物理要求的是学生怎样从题目中把

具体的事物抽象成我们学习过的物理模型,也就是建立物理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学习当中应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抽象思维的培养,理性认知的培养。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在物理学习上遇到心理障碍,我们要想办法尽早克服,可找老师帮助,听听老师的建议尽快适应过渡期,愉快投入高中的学习中。

四、培养强有力的自信心和独立思维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还时常发现这样一类问题,讲过的题学生能很快地解答,而再面对一道新的题目,学生又不会做了。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学生不具备独立思考、独立解答的能力,他们需要老师在旁边不断地引导,才能解答某道具体的题目。对老师有一种依赖性,在独自面对时不自信,不敢做出明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老师从旁做好“拐杖”的作用,最终达到让学生可以独立行走,积极地思维,主动地学习。只要这样做了,有了成功,一次次、一天天,不断积累,成功多了成就大了,自然自信心倍增,这就形成良性循环,物理成绩自然提高,物理就学上去了。

五、要经常做题,做好题,不要搞题海战术,要适时总结

现在所有的人都在反对题海战术,我们说这是应该的。但是,放弃题海战,并不等于放弃做习题这个环节,而是要有选择性地

做,做经典的题型,做常考易错的题型。学在做习题时,一定要有选择性,切不要漫无目的。而且每做一题或三五题必需总结,找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最好总结出解决此类彼类题的方法、思

路、区别等,最终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的几点建议,但愿对高一新生有点帮助。当然,人与人不同,希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愉快学习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一

高一物理篇3

高一年级与初中相比,物理教学要求处于不同层次,教材难度明显提高,新课程高一物理教材,更注重促进学生发展能力方面的作用,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因此贴近新课标,搞好高一与初中教学的衔接对学生学好高中物理课具有积极意义。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一物理起始教学呢?

一、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比较

初中物理对许多物理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一般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而高中物理教学,大部分物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的有的是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不适应。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它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数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领域过渡。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个台阶是较高的。如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瞬时速度,物体受力情况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

初中生进入高一以后普遍不会解题,要么就乱套公式,瞎做一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善于判断和推理;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

从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极值等各种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的变化。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至关重要手段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高中物理中的矢量概念和运算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生疏和困难的。建立这个概念,掌握其运算需要一个过程。

初中学生更多的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而高中物理学习中在相当程度上则要求学生独立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包括预习、独立地观察和总结实验以及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整理知识等)了。此外,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理解和记忆相比,越来越显得重要。许多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上的变化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二、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的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2、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功,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采用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简单的方法就把刚才还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3、加强直观教学

通过增加演示实验,图形分析,用实际问题和小实验表演编制饶有趣味的习题以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助以手势等各种方法,加强形象思维的效果,并注意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尽量做到抽象思维形象比。在讲到静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时,用一木板在其上放上一木块,不断增大其倾斜角,当到达一定角度时木块开始滑动,学生对此感到直观、形象、实在。但应指出,加强形象思维的目的是要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形象思维上,而要让学生借助于形象思维来进行抽象思维,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过渡,接着画出受力画进行分析。

4、化整为零,消化知识硬块

具体办法是编制小型的基础训练题,这些训练题概念性强,不需要什么计算,又针对学生思维上的弱点,把抽象思维具体化,把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分割成数个简单的思维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台阶。

5、先快后慢

为使学生有个适应过程,在教材的安排上做到先快后慢,逐步过渡。

6、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必将寸步难行,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实验教学,特别是研究性实验的教学。课本上有一些实验是用来验证所学的内容的,把验证性实验改为研究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先做实验,然后共同讨论,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寻找物理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应自觉地进行“角色换位”,扮演学生角色,多用学生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所学内容,与学生一样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能老以“过来人”自居。要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难学生之所难。面对一个问题,不要光讲“应该如何如何做”,而要多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怎样想的?”,把教师原始的思维活动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去思索,去评价,从中得到启发。

7、加强物理模型的教学

高一物理篇4

一、引领学生迈上第一个“台阶”

新生认为物理突然变得很难学,其实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而且这个“台阶”梯度很大。其主要存在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

大部分刚上高一的学生不能马上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为了降低初、高中知识的梯度,在教学中我注意了几点。

1.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教师应把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

实际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但往往不能更新知识结构或重建物理模型。例如: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指导学生掌握先建立坐标系选取正方向,然后列运动学方程的研究方法。

2.直观教授模型的建立。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初中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不可想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模型,设法使他们感觉到物理与实际的贴近,尝到“成功的喜悦”。

3.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刚上高一的学生,常常是听得懂、看得明,但自己做题就无从下手,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掌握解题的方法,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简便。

4.注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高中阶段学生常会产生:自悲心理、恐惧心理与马虎心理。

对以上这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及时对学生疏导,可以利用课上的一部分时间去讲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并举出相关的正反面的例子,也可以借助月考后的一节总结课,让成绩高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这样会显得更有说服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重视小实验教学。

课前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我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流出。使转速慢下来,学生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洒出。接着我提出问题:要使水不洒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2.讲究教学艺术。

教师可以总结一些经典的有意义的小品台词、经典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小寓言故事,在适当的时候应用到教学上,这会起到调节学生疲惫心理的作用。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老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丰富教学手段。

比如应用多媒体上课。我上高一物理的第一节课就领学生进多媒体教室,利用录象和图片讲高中物理在“神六”发射、运行和回收上的应用。学生显示出了极高的兴趣,因为他们感觉到了高中物理与实际生活和科技发展的关系的紧密性,以及高中物理的重要性。我还经常让学生应用高中所学物理知识讨论解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现象,从而让他们感到上物理课总有成就感。

三、将学生塑造成“正规军”

是“正规军”就要有严格的军纪和标准的规范,这就像高考对物理的规范化要求一样。高一学生应主要从思维习惯、方法,解题过程,物理语言和书写等三方面来规范。

1.思维习惯、方法方面。

不少学生在对物理的认知方面存在缺陷。

(1)先入为主,挥之不去。例如:鸡蛋碰石头问题,不能用牛顿第三定律来理解,总认为破的是鸡蛋,鸡蛋受到的作用力大。分不清科学概念和日常行为习惯。

(2)机械记忆,生搬硬套。机械地、形式地记忆公式、方法,忽视成立条件,机械地记住某些规律性结论,生硬地加以套用。例如:一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滑动,计算摩擦力时不加思索地用平衡法去计算滑动摩擦力等于F,没有考虑到物体是否是匀速运动。

(3)凭空假设,直觉判断。对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考察,引入不适当的潜在假设,往往出现纰漏和谬误。例如:物块先后两次以相同的速度冲上皮带。第一次皮带静止不动,第二次皮带向左传送,两次传送的时间若分别为和t1和t2,多数认为t1

对于这些不好的、错误的思维习惯,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及时批评指正,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

2.解题过程方面。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这是高考的要求。因此答题规范化要求应当从高一时就严格抓起。

(1)力学中要求画完整的受力分析图。有的学生认为问题简单,画图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画受力图,正确的结果往往难以得出。运动学中画运动图景辅助解题,有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2)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一些易混的字母从一开始就要求能正确书写。如u、v、μ、F、f,m与m等,要认真书写,我在教学中就发现有不少学生m与m不分,那么表达式就变味了。

(3)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公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公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公式。同时公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演算过程要求比较简洁,不要求把大量的运算化简写到卷面上。

高一物理篇5

对于高一的很多同学来说,物理的学习都是非常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文科的原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物理最新学习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part.1预习指导概述

所谓预习,便是将课上要讲的内容提前学习一遍,对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理解,并进行简单的题组练习的过程。预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使我们的基础知识更为牢固,为我们“攻坚克难”奠定基础。

物理预习的最佳步骤

①首先,我们应当根据物理教材或参考书的阐述,将基础概念牢记在心,理解每一个物理公式,初步形成知识的框架。

②其次,产生疑问点,标记疑问点。对物理预习过程中的疑问点,我们要重点关注。你可以选择用笔记本记录下每一个疑问点,在正式上课时关注疑问点是否得到解决,如果还未解决,课下务必及时询问老师。(千万不能拖哦)

最佳的学习效果是“带着问题去上课”,若疑问点能在课上解决,那么知识点在我们心里的印象便是深刻的,不易遗忘的。

③根据例题进行初阶的题组训练。高中物理概念细、公式多,要想在较为综合的大题中流畅作答,必须在预习的时候就打下基础。你可以根据教材或参考书,对照较为基础的概念识记题和运用题,尽量做到全部通关。这样,我们在课标教学中便能实现迁移。

预习时的注意事项

⑴关于物理预习,最好的时间段在假期,其次在周末。高中阶段作业量大,想在周一到周六的教学时间段里进行预习工作,无疑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因此,在进行物理的预习时,应当尽可能地在寒暑假这样的假期完成,假期也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间;如何利用假期,直接决定了日后的学习的负担轻重。

如若假期尚未预习完成该学期的大致内容,可以选择在周末预习。预习的前提是将周末作业全部完成并完成复习工作。周末预习对时间的高效利用要求很高,“保质增效”才能挤出预习的时间。

⑵预习应当把握好“度”。预习是对基础的预热和巩固。因此,在预习阶段,无需费力钻研难度较大的问题。物理学科取得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预习就应当做好预习该做的事。低效地钻研难题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part.2学习指导01适应改变

初高中的变化较大,老师不再会像以前一样督促着你把该学的掌握好,而是要靠你自己去学,老师上完课就基本不再额外监督,这就要求你要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高中的老师讲课速度较快,每一节课所要接受的知识量会比初中时多很多,因此,对大多数同学而言,不能再像初中那样为了完成作业而不听课。每一节课都是重要的,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去听。“错过一堂课,白读十年书”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高中老师和初中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差别也较大,因此要好好去适应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和个性,不要过于在意老师的口音,举止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影响都不太大,适应了便不会觉得听老师讲课是一件艰难的事。(大家可以想一下,一位有客家口音的老师教英语,如果不去适应,难道就不听他的英语课?那可是会错过很多宝贵的知识的哦)

02笔记回顾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初中物理很多是把老师课件或者板书的内容抄下来记住就掌握了,而高中老师的课件或板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方面的内容,单纯地抄下来然后去背是不适用于高中物理学习的。课堂上老师强调的重点的内容,要重点地去理解,有必要抄的内容老师会给时间让我们写在书本上的,所以上课期间不要一味地抄写老师课件和板书的内容而没有认真地去听和理解老师讲的内容。(物理考试又不考默写,对吧)

物理课下课后最好抽出几分钟时间去回顾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如果在哪一个点没有弄明白,应当及时去问老师。每天晚上的最好抽出一点时间回顾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在上了新的内容之后,更应抽出时间来加以巩固,即使在课上能理解,在课后不去复习,也很难保证我们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是透彻的。

03练习巩固

我们很多人可能是上课听懂了,然后就觉得练习方面可以暂时放一下,因为不是所有的科目都是那么急着收作业(就像我们高一的物理老师他是一年都没有收过作业的),可能这样会拖很久。但是需要告诫每一个同学,物理不练习,不刷题,是很难学好的。那么,我们应该练什么题呢?或许你会发现,你周围的同学有人买了小题狂做、五三、必刷题、王后雄等习题,但我们切忌盲目地也去买几本来。如果学有余力,当然可以去买本适合自己的难度的习题来巩固一下,但是如果学校发的练习册你都不能完成的话,那还是踏踏实实地把校内练习完成吧。

值得注意的是,额外购买的练习册当然不是把题全都做一遍,虽然说理科要多练题,但是题毕竟是做不完的,所以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考题万变不离其宗,考点是没变的,就看我们能否熟练地掌握这个考点。高中物理是很注重模型的,因为模型里包含着很多的考点,能否熟练地理解物理模型,关乎到你能否在物理学科取得良好的成绩。每一个物理模型都可以变出n多道题,但如果你在疯狂刷题的过程中,对于同一个模型还觉得是不同的题,那也就说明你对这个物理模型的理解不够透彻,你就要花点时间去理解这个物理模型,而不是盲目地刷题。

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供你参考。练习的时候,第一轮是挑一些与学校发的周末练习上以及老师上课抽出来讲的题目相类似的题再浏览一遍,特别是老师讲过的题。如果第一轮做的练习的情况不太好,那么我们应该把之前的错题重做一遍,而如果做的情况还挺理想的话,第二轮可以选择一些难度中上的,如果这些题都能很好的理解下来,那么就可以适量的看看竞赛的题(关于错题的记录,详见下一模块的介绍)

04咨询提升

高中物理老师不会像初中老师那样,竭力做到每一个同学都能理解好重难点,因此,自己不会的内容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不管是问同学或者是问老师,都应该把相应的重难点攻克,不要羞于请教,要相信老师和同学都是很乐意为你解答的。当然,如果觉得同学给你讲解的和老师之前讲的有些许出入,那么一定要以老师所传授的为准。(悄咪咪的告诉大家,去问完问题之后可以和老师聊聊别的内容,和老师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好哦~说不定还会额外的给你一些指导哟)

part.3错题整理指导01概述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相信每位同学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平常练习错的题,看看答案解析,理解了就翻篇。在不久后的一次考试当中,这道题重新出现。你抱着必胜的信心,心中念叨道:“这题我做过,还错过,这会肯定不会错”,正当你准备写下答案,突然发现:这题咋做来着?是a还是C?于是抓耳挠腮,百思不得解……

那么,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错题整理的作用便展现出来了。物理是多题型多模型的学科,整理错题可以让我们熟练每一种题型和套路,通过一道题,学会一类题。

整理错题的常见误区

02

①“弄懂”并不意味着“会做”。很多同学在作业中遇到了不会的物理题,通过翻看答案解析的方式理解了题目,感觉“恍然大悟”,便没有将其记入错题本;结果,下一次遇到时依然“一脸懵×”,不知如何下手。这样的事例告诉我们:物理这门学科,迁移度并不小,弄懂一道物理题和会做一道物理题之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想要跨越这一段距离,必不可少的需要我们记录下错题,哪怕在记录的时候你是处于已经理解的状态。

②避免“盲目”地整理物理错题。一道错题代表着一类题,一种模型(物理就是无数个模型拼成的学科),在记录错题时应当观察题型,选择最典型的题目记下,并不需要错一题记一题;当然,如果你认为另一道同题型的题也同样重要,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也可以适当地记录在典型题的周围。

03整理错题的注意事项

⑴记录物理错题的最佳时间:个人认为是每天中午12:00放学到12:30这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里饭堂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倘若留在教室半个小时,就可以避免拥挤,同时创造更多学习时间。每天这一段时间里可以选择将过去24小时内的错题整理记录下来,起到及时复习的作用。

⑵记录错题有多种做法,尽量选择耗时少的方式以提高效率。例如,一次物理周末作业中的错题,可以选择“抠取”“粘贴”的方式(工具要准备好),将题目直接贴在错题本上,这样便能节省手抄题目的时间。

高一物理篇6

物理学家总认为你需要着手的只是:给定如此这般的条件下,会冒出什麽结果?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2020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高一物理知识点1物体与质点

1、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时,为研究问题方便,可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条件:①研究的物体上个点的运动情况完全一致。

②物体的线度必须远远的大于它通过的距离。

(1)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2)平动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平动的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完全相同的物体,这样,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可用一个质点来代替整个物体。

小贴士:质点没有大小和形状因为它仅仅是一个点,但是质点一定有质量,因为它代表了一个物体,是一个实际物体的理想化的模型。质点的质量就是它所代表的物体的质量。

参考系

1、参考系的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另外的物体。

2、对参考系的理解:

(1)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例如,肩并肩一起走的两个人,彼此就是相对静止的,而相对于路边的建筑物,他们却是运动的。

(2)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例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考系,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

(3)比较物体的运动,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4)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小贴士:只有选择了参考系,说某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物体怎样运动才变得有意义参考系的选择是研究运动的前提是一项基本技能。

坐标系

1、坐标系物理意义: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从而,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坐标系分类:

(1)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适用于描述质点做直线运动,研究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要沿着运动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即以物体运动所沿的直线为-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例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位置可用离车站(坐标原点)的距离(坐标)来确定。

(2)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适用于质点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例如,运动员推铅球以铅球离手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沿铅球初速方向建立-轴,竖直向下建立y轴,铅球的坐标为铅球离开手后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

(3)三维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例如,篮球在空中的运动。

2020高一物理知识点2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w=Fscosa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0

当a=派/2w=0(cos派/2=0)F不作功

当派/2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功率是标量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1000w=1kw

(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p=Fv。(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F=ma+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

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F不变(F=ma+f)V在增加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一定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功和能的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区别: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

动能定理

(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表达式ek=1/2mv^2能是标量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1kg-m^2/s^2=1J

(2)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2020高一物理知识点3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2020高一物理知识点41、受力分析:

要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与多少物体接触,处于什么场中)和运动状态着手,其常规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

(2)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

(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

(4)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

(1)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3)方法选择

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应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题简单明了,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3、注意事项: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

(1)弹力和摩擦力都是产生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因此要从接触点处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画好这两个力

(2)画受力图时要逐一检查各个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一定是无中生有的.同时应只画物体的受力,不能把对象对其它物体的施力也画进去

易错现象:

1.不能正确判定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

2.不能灵活选取研究对象;

3.受力分析时受力与施力分不清。

2020高一物理知识点5

认识形变

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3.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

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弹性与弹性限度

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高一物理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高考题妙解思维能力培养

2011年新课程全国卷24题: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此题通过联系实际情境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运动学传统情境,但物理量的给予与设置却是煞费苦心,没有一个数据,这才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有用信息,建立模型能力的真正考验。正确建立物理模型之后,就涉及解题思维方法的选择了。

一、解析法

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由运动学公式得

v=at①s=at②s=vt+(2a)t③

设乙车在时间t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s′。同样有

v′=(2a)t④s′=(2a)t⑤s′=v′t+at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s′,则有

s=s+s⑦s′=s′+s′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⑨

二、图像法

设时间间隔为t,则由题意可画出在2t内甲乙两车的v-t图像如图。则甲乙在2t内的路程则为甲乙的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不难看出图中每个小三角形面积都等于vt/2,甲在这段时间内的“面积”是7个小三角形面积,乙在这段时间内的“面积”是5个小三角形面积,故=

三、两种方法的比较

解析法:所设的物理量较多,在设物理量时必须对甲乙的运动过程有明确的理解,然后用8个文字表达式推导出结果。书写量大,运算量也不小。

图像法:作出甲乙的速度图线后,再作如图所示的辅助线,通过简单的几何证明,直接可以把答案数出来,直观、形象,简洁省时。

此题的图像法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碰见,如:

a.推导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推论:

1t、2t、3t、4t、…内位移之比1∶4∶9∶16∶…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

图中0―t,0―2t,0―3t,0―4t内位移之比和0―t,t―2t,2t―3t,3t―4t内位移之比都可以通过各自区域内的小三角形个数做比得到。

b.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S=at

阴影部分面积为ΔS=at

四、思考

在考试中,谁掌握了简洁正确的思维方法,谁就能赢得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成绩。那么在平时的教学、学习当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

1.知识的获得过程很重要。

新课标教材要求重视物理规律获得过程的教学,尽可能让学去用多种方法推导物理公式、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千方百计做实验。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的思维(即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抽象思维是如此,形象思维也是如此。具有思维生动性的形象的东西,并不是主体的头脑中凭空臆造出来的,它根源于现实中的东西。离开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当重视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要重视实验,充分运用电化教具和图表、模型等直观手段,要善于用形象说话,用生动的比喻和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3.数形结合好处多。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要提倡数与形的协同运用,善于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将物理变化规律用图像来表达,揭示数与形的对应关系,运用图像这一直观工具求解抽象的物理问题。图像视觉刺激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像可以直接求出或读出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来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4.讲少多练,精讲精炼是关键。

高一物理篇8

第一,热爱学生,平等相处,亲密合作。

在过去教学中都热爱学生,只有对学生热爱,投入教学热情才会高涨。就能在教学过程渗入情感教育加强教学师生的交流,营造宽松学习气氛有利学生学习积极性。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有意识先接受老师,才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所以,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拉近师生的距离,达到和谐、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生活和学习中的知音,能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学习态度,能在学习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性和知识性融于趣味性教学。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有美商的学习习惯,以往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书写不规范,在改考试卷或作业因看不清楚缺乏美感被扣分,教学过程为了不必错误,强调形成美商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还尝试新方法。

1、情境教学

在教学中,精心设置情境.如,学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时,叫学生用不同的力敲桌子手有什么感觉,为学生猜想提供感性铺垫,在设计题目,我注意把设疑性转化生活有趣的情境,从而使学生通过生活例子教学将难化易。

2、指导学生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网络化

小结的环节就好像种庄稼收获的过程.如何对一堂课进行小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出与之适应的课堂小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可结合实际情况,尝试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小结、整理。

在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我坚持“立体分层”原则,依次让一名成绩优秀的、中等的、后进的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小结表述。由于接受能力的不同,他们大致分别能小结表述出90%以上、70%以上、60%以上课堂所学。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特别是优生的创新火花,中等及以下学生什么地方尚未理解和掌握,为后续教学中及时查漏补缺,探求新知设下伏笔。

考试复习中注意帮助学生加强知识体系间的联系,将知识编织成条理化、系统化和网络式,好象一部电影,学生随时抽出某个片断,对上题目击破,学生自由地驾驭知识。

三、换位教学

针对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我特别注重换位教学。

老师对课本的知识非常熟悉,随时能够驾驭课本的知识,但学生就不一定能够做到。老师在教学上进行换位,假如我现在是学生应该怎样学好老师教给我的知识。从换位教学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为以后教学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换位教学,老师多为学生的学习思考,改变学生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一物理篇9

一教师自身授课前应分析初高中物理区别与联系,充分备好每一节课

由于初、高中物理教材、教学要求、教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物理教师就要认真研究对比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掌握知识点与教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知识点与教法的衔接,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是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规律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有所了解,并且概念公式少,多为观察实验现象,死记公式就能解决初中物理习题,多数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大多是简单物理过程,如运动学是匀速运动,简单带入公式就能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计算的能力;而高中物理教学是初中物理知识的延续,不同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概念表述严谨、简捷,公式多,并且提出很多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如运动学中的质点、电学中的点电荷等需要学生能理解,在研究物理问题方面不再是单一的状态和过程,是多个状态和过程,要逐一去分析弄清,物理计算时要常用到数学中的矢量运算和初中的三角函数知识来解题,这就要求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学生需要记的内容多,而教材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只看物理教材内容是不够解决物理问题。

当教师能认识到初高中物理的区别联系时就能对高一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正确制定授课计划,在备课时要兼顾学生初中打好的物理知识基础,并进一步升华延伸,如在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概念,初中同学们已经学过参照物两者有内在联系,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把高中的参考系概念理解并运用熟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还要讲速度的概念,学生在初中也学过,但那是很浅显的只是强调计算没有强调方向等细节,但在高中又让学生重新的认识。只有在备课时准备充分,才能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从初中物理慢慢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并习惯高中物理学习生活。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

二给高一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充充电,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上面提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要用到函数和向量运算,前者是初中学的,但是现在我们还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函数中的正切和余切函数在中考中不作为考查对象,所以有的学校在教学时就重点放在正余弦函数上,有的数学老师根本没提余切这个概念,高中物理要用到三角函数,那么只能帮助学生补一补初中的函数运算了,要不然学生对学习物理更是没有信心了,在向量方面主要教师得知道学生首先接触矢量是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而高中数学还没有讲这一问题,这就需要物理老师,能有心理准备,不能把这一问题讲的太难,只需学生理解就行,等到用时,后期数学会详细讲的,学生有信心算题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三要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习高中物理才能“如虎添翼”

在初中学习物理时,只有死记物理公式和物理现象,不需要太多的定量计算,知识认知多呈现形象思维。但到了高中学习物理,已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了,如运动描述中质点概念的提出,学生刚接触这一概念难免有些不好理解,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摒弃旧的学习习惯,适应新的方法。

在高中阶段物理方面学习方法有很多,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我们都是要达到一个目标,那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能自主学习,并且建立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基本要做到先课前预习、课上记好笔记、课下认真做练习,及时反思,最后要勤复习。

课前预习是为了学生在学习时,抓住老师讲的重点知识,因为40分钟的课堂要全神贯注地听完会很累,不如在课前把这节课的重难点通过预习抓住,在听课时集中精神抓重点来听,这样就很容易跟上老师的脚步了。

课上记笔记是为了在以后做题或复习时有一个知识储备,以免遗忘,学生若是记好笔记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学习中掌握第一手材料。

高一物理篇10

首先,要全面了解初高中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更新。

高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例如,在第一章“力的基础知识”这一章中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是在复习初中学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深,引入一些新的知识。力的初步概念和力的图示,属于复习性教材;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初步知识,在初中也学过;力矩的概念也可以在初中讲的杠杆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出来。在教学中只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就可以帮助学生比较顺利地掌握大部分新知识。对新知识,如物体受力分析,应先降低要求,只要求学生对具体的力认识的基础上,对简单的受力情况做定量分析,对分析力的基本方法和思想有所体会。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避免人为的“走弯路”降低了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

其次,把握《课程标准》,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采用直观演示,多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活动,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介绍弹力时,我们不要给弹力下定义,主要通过实例说明什么叫弹力,并说明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弹簧和弯曲竹竿的弹力学生好懂,也容易演示,演示效果也很好,但物体对一些物体表面的压力也是弹力学生就难以相信,因为学生看不见不易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的形变。此时做好微小形变的演示显得很重要。教师可以自创一些实验,如:用学生喜欢的玩具激光笔(其亮度高,不易发散)照射某一些家庭不锈钢餐具(反光性能比较好),并将其反射光点照在白墙上,让一个学生压这个餐具,就发现光亮位置的改变,引导说明,让学生确信微小形变的存在。课本教材上手压烧瓶使液柱上升的实验容易让学生认为手温高于室温,而使液体热膨胀的结果,从而不承认瓶子的形变。然而,教师却可依照此法布置学生动手做类似实验,例如,换用某些营养补品的小玻璃瓶代替烧瓶,用吸管代替玻璃管,用老虎钳夹替代手压瓶,这样便可取得同样的效果。

直观教学除了一些生活实例、实验外,还要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运用得当,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需要的课件可以通过自己制作、学校现成的光盘、从网上下载等多方面的途径获得。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使物理课上得生动活泼,降低了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再次,根据学生特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

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要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要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的思维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