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茶文化的发展史十篇茶文化的发展史十篇

茶文化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9:28

茶文化的发展史篇1

  茶文化遗产包括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从广义上讲,茶树栽培技术、耕作模式、茶叶加工技术、茶树种质资源、品茶用水、泡茶器具、茶民俗、茶旅游、茶

遗迹、茶书、茶诗、茶词、茶赋、茶小说、茶散文、茶楹联、茶曲、茶歌、茶舞、茶艺、茶俗、茶礼、茶书法、茶绘画等均可纳入茶文化遗产行列。邢窑白瓷作为一种传统茶具,亦属于我国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拟从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角对邢窑白瓷及其茶具的历史发展概况展开全面论述,并对其历史影响及当代价值加以简要评析。

1 邢窑白瓷的历史沿革

1.1 兴起阶段—北齐白瓷的创烧源于青瓷,最初兴起于南北朝后期的北齐时期。瓷器的瓷胎中铁元索的含量,尤其是氧化铁的含量决定了瓷器的成色,含铁量越多,瓷器成色越深。白瓷瓷胎中的呈色元索氧化铁的含量极低,在1%以下,因此,白瓷对瓷器烧制技术要求较高。由此可见,北朝时期在制瓷技术上较前代已然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多次诸侯争霸、南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南北朝时期正处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分裂对峙阶段,中原地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大举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迁都中原,南迁居民得以回归中原,同时将南方先进的制瓷技术和经验带到了北方,并在河北一带兴建邢窑,在青瓷的基础上创烧了白瓷,邢窑白瓷由此产生,这可谓是当时制瓷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

1.2 发展阶段—北朝至隋邢窑是我国白瓷生产最早的窑口之一,在北齐至隋朝这一时期发展迅速。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白瓷均较前期有了长足的进步。考古资料表明,隋朝白瓷的烧造数量与当时青瓷的产量相当,二者平分秋色,势均力敌。在白瓷的烧制原料上开始大量使用化妆土,并烧制出化妆白瓷,精致细腻、釉色均匀稳定、质感舒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隋朝高档细白瓷标本被发现,这是邢窑考古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可惜具体的高档细白瓷器物并未被发现,虽说遗憾,但也足以说明隋朝白瓷烧制的工艺水平之高、功夫之深。也有专家根据隋朝白瓷精致细腻等相关特点,尤其是从近期考古发掘的白瓷杯残片来推测邢窑作为贡品的年代可能出现在隋朝,早于现在公认的唐朝。可见隋朝时期邢窑白瓷的工艺水平与烧制技术已经到达了相当的高度,这也为唐代邢窑白瓷达到顶峰水平提供了条件。

1.3 兴盛时期—唐朝经过北齐、隋、唐初几十年的发展,邢窑白瓷烧制技术日趋成熟,烧制工艺与精度进一步提高,加之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邢窑白瓷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唐代邢窑白瓷独具特色,陆羽《茶经》评价其具有“类银、类雪”的特点,与南方越窑“类玉、类冰”的青瓷交相辉映,逐步开创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新局面,对越窑青瓷“天下独尊”的地位提出了挑战。这一时期,邢窑白瓷在制作工艺和产量上均达到了鼎盛时期。《新唐书》载:“邢州贡瓷”。初唐时期邢州地区所产白瓷已作为贡品,说明此时邢窑白瓷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唐·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阪,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受众之多。据资料显示,唐代除邢窑生产白瓷之外,曲阳窑、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部县窑、安阳窑、浑源窑、平定窑、耀州窑、萧窑等众多名窑均烧制白瓷。唐代四川大邑也出产白瓷,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一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川杜甫对大邑白瓷的描写颇为细致:“轻且坚”,即重量轻,质地坚硬,说明大邑白瓷胎质薄,所用材质好;“扣如哀玉”、“胜霜雪”,白瓷如玉如雪一般,说明其烧制工艺水平很高,釉质细致;“锦城传”,即在四川成都一代广为流传,风靡一时,从中也表现了杜甫对大邑白瓷的喜爱,如获至宝的心情自然流露。

  与邢窑白瓷处于同时期的其他窑口也多处于繁荣期,各地瓷器竞争激烈,其中声望最高、名气最大的无疑是南方越窑的青瓷,其名望大有盖过邢窑白瓷之势。中唐时期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了“邢不如越”的论断,使得后世“越窑胜过邢窑”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但也不乏有人对此提出反对。唐·皮日休《茶阪》诗中写道:“邢人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萍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z]皮诗将邢窑与越窑放在了同一高度,对邢窑白瓷大加赞赏。唐代诗人元棋也曾作诗赞美邢窑白瓷:“雕镌荆玉盏,烘透内邱瓶”,赞其造型之规整、器体之莹薄。段安节《乐府杂录》中“以越阪、邢阪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筋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一句记载了唐代乐师郭道源用筷子敲击越窑、邢窑瓷器所发出的金石之声,说明了邢窑白瓷质量好,工艺高,胎骨坚实致密,可与越窑瓷器一并作为乐器使用。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载:“品茶用阪,白瓷为良,所谓‘索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也。”阳羡指的是今江苏省宜兴市,该书是第一部论述紫砂壶艺的专著,倡导品茶以白瓷为宜。

  文人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好饮之”,无不昭示着古人饮茶的盛况。在唐宋乃至清朝,饮茶更是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的大力倡导,李白、杜甫、皎然、白居易、颜真卿、蔡襄、苏轼、黄庭坚、唐寅、宋徽宗、清乾隆皇帝皆是爱茶、懂茶之人。例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喜欢用白瓷茶具饮茶,陆士修的《五言月夜吸茶联句》便写道:“索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其中“索瓷”即白瓷,描写了颜真卿和他的几位朋友在一个月夜相聚,用白瓷碗品茶的情境,悠然闲适,一团和气,饱含“和、敬、清、寂”之大道。诗人白居易也喜好白瓷茶具,他深知白瓷茶具的妙处:“白瓷阪甚洁,红炉炭方炽。……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白碗胜霜雪,盛茶有佳色,道出了白瓷茶具的两大优点。何况白瓷比青瓷更具包容性,不论什么茶,它都能很好地映衬茶汤色泽之美。中唐诗人皎然描述白瓷:“索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皎然爱用邢窑所产白瓷碗,认为索瓷盛绿茶更增雅致。这除了与白瓷茶具本身“轻清高洁”“精致美观”的品质有关以外,更与文人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息息相关。从中也可看出,唐代邢窑白瓷的繁荣已经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大力推崇,邢窑白瓷工艺水平之高、器形之精美皆为文人们所津津乐道。

1.4 衰落阶段—唐末五代唐朝末期,藩镇割据,战争频繁,政局动荡,吏治腐败,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极大地阻碍了邢窑的进一步发展,成为邢窑白瓷由盛转衰的转折。《新唐书》记载了会吕三年(843年)至光化元年(898年)邢州地区发生的7次规模较大的战争,战争期间民不聊生,邢窑的发展也因此中断。

  至五代,唐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彻底崩溃,战争不断,百姓被迫服役参与战事,手工业者流离失所,从而加速了邢窑的衰败。这一时期,邢窑多烧制粗白瓷,胎体粗松,做工粗糙,细白瓷甚少。邢窑白瓷由此逐渐衰落,走向低迷,并很快被迅速崛起的定窑所取代。至此,邢窑白瓷及其茶具的辉煌历史也就永远被定格在了唐五代时期。

2 邢窑白瓷的时代价值

  邢窑白瓷虽仅有短短数百年的历史,犹如昙花一现,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仍可折射当代,是当之无愧的“无价之宝”。

  由于白瓷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品饮价值、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日常茶事活动中,这一点在茶叶审评中的体现尤为明显。茶叶审评所用器具一般都是白瓷茶具,既便于观看茶汤颜色,又便于形成对比,方便审评。另外,同样是为了便于“观色”,白瓷茶具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茶艺表演和品茗活动中,这当然也与其自身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密不可分。

3 邢窑白瓷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茶文化的发展史篇2

关键词词茶马古道;丽江;历史文化;影响;旅游业

一、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渊源

(一)茶马古道的起源

茶马古道起始于秦汉时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唐朝后期饮茶的风气盛行,制茶业具有相当的规模。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等地区则出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二)茶马古道的发展和历史作用

茶马古道发展繁荣于唐宋以后,发展繁荣的原因在于以茶叶为载体的边地商贸的兴起与发展。到了唐代,随着吐蕃王朝的崛起,藏族和南亚、西亚人大量饮茶,大西南的茶叶从这条古道沿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横断山脉走向青藏高原,走向印度以及更远的西亚、东非。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力图控制西藏这样的政治背景,就开设了官驿的方式,使茶马贸易规范和制度化,使这条古道得到又一次的重视与发展。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日本法西斯控制了中国所有的海上交通,又截了滇缅公路运输后,国际援华物资便只剩下这条通道进入中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茶马古道也进入了一个最辉煌鼎盛的时期。

二、丽江古城的兴起与茶马古道的关系

丽江古城,始建于唐末宋初,它的兴起与茶马古道有着必然的直接的关系,它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茶马古道里的主体——马帮展开的,因此与茶马古道互生互补形如孪生兄弟。

(一)茶马古道重镇丽江

丽江古城经由历代木氏先祖主持建设。680年被藏族征服,开始吸收藏族文化;794年被南诏征服,从而开始中原汉文化的影响;1253年被忽必烈征服,正式归入元,纳西木氏土司开始长达470年的自治,有系统记载的纳西历史开始;1276元朝建立云南行省;1382年丽江府成立,官府位于今天的丽江古城。

(二)丽江古城兴于商业,盛于商业

丽江与藏区仅一江之隔,有着地理上的优势,内控制着鹤庆、剑川等,外临中甸,是云南省出入西藏咽喉。在茶马古道上兴起了无数的城镇,它们是独具特点的贸易文化中心。其中,丽江古城是一座茶马古道上迄今保存最为完好并古貌依旧的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城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

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重镇,它就是一个商贸中心,它的发展与当时滇藏物资贸易的唯一交通工具(马)不可分割。绵长艰险的道路,长期在外的行走,马锅头带领的马帮逐渐形成一种马帮文化,马帮文化带动了丽江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它拥有的各行个业都围绕着“马帮”、“藏货”展开。

茶马古道的繁荣是有许多的沿途集镇的繁荣而拼接出来的,它每个部分的繁荣都相互的拉动着其他部分,它们的发展相辅相成,丽江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就茶马古道,而茶马古道又以它丰富的文化回报丽江。

(三)茶马古道影响古城人文历史

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是一部多民族文化,它贯穿了整个滇川藏大三角,宽阔的疆域使它有着独特的张力与广度来吸纳和影响着与它有关的城镇。丽江至今保存着各民族多元文化共存共融的鲜明特征,纳西族文化既具有本民族的独特性,同时也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丽江既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艺术传播走廊。可以说丽江的辉煌是马蹄踏出的辉煌,它的文化是马帮拉来的文化,无论是建筑、宗教、民族特性、生活习性等方面,它都和马帮息息相关。

地面石板路也是对付马蹄的最好材料,与路相辅相成的桥顶部是没有台阶的,临街的墙也是采用圆弧而非直角,这都便于马帮行走。纳西族的民居建筑风格中,既有纳西族的特点,也有白族的特点,还有藏族的特点。

佛教的三大系在茶马古道上相交汇,佛教的各系又和传播地区的原始宗教相交汇,使这里的宗教多元化。在丽江,形成多教共存的状况。这种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和包容的民族特性和茶马古道是分不开的,因为茶马古道上的贸易从来就是多民族的,汉、藏、白、纳西等民族在丽江这方土地上交汇发展。丽江纳西族有着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性,妇女包揽所有的农活,而男人不用做任何的事情,这虽然和它的历史传统分工(男子学习,创建精神食粮;女子劳动,创建物质基础。)有着很大的关联,但和茶马古道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四)丽江旅游业与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关系

开发已久的大研古城、为了分流游客而开发的束河古镇都同是丽江旅游的一大名片,而这一名片的形成是和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分不开的,马帮文化成就了丽江历史文化,丽江旅游业一部分是由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支撑起来的。现在三江并流,滇川大三角的旅游生态圈发展,同样也是沿着茶马古道展开,所以说丽江旅游业如果没有了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则如空壳,它的发展仰仗于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进一步开发。茶马古道文化兴则丽江旅游兴,反之亦然。

三、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对丽江旅游的影响分析

丽江旅游现在以一个良好的形象示人,以最初单纯观光旅游相比,它现在越发的成熟,随着相关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开发,它的吸引力更是使很多旅游目的地自叹不如。这当然和茶马古道文化积极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一)茶马古道线路的开发促进了丽江旅游经济的发展

茶马古道是一条国际贸易线路,它贯穿周遍的许多国家,所以它的影响是国际的。它的线路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丽江的国际知名度,并伴随着近年来的相关线路的从走回味更是起到了一种眼球经济、话题经济的效果,在信息传播发达的今天更是起到良好的广告作用。

再者,现在丽江游客停留时间基本为2天,主要就是围绕着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两个金牌景点,但是如果开发茶马古道就可以增加游客停留时间,这样就可以促进丽江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扩展了丽江旅游文化的宽度

历史的真实长度是固定的,但是往往同样长度的历史有着天差地别的作用,因为它和历史的宽度息息相关。茶马古道作为丽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增加了丽江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内涵,扩展了其宽度,丽江纳西族独特的民族精神也是在漫长的贸易旅途中逐渐丰富起来,经过岁月的沉淀,茶马古道把丽江最初单一的文化慢慢充实扩展开来。多元民族在这里交汇,文化、宗教、人文相互交流,不断发展,才使得丽江旅游文化变得多样,丰富。

(三)茶马古道拉动西部地区发展

茶马古道国内线不是单一的一条,它包括川藏、滇藏线,还有很多零星的支线,而这些线路都处于西部落后地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交通不便,生活物资缺乏,经济形态单一,但是这些地方也都有另外的同一性——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开发茶马古道这一旅游资源,可以拉动整个滇川、藏地区的发展。

而丽江又正处于这些西部地区,而且又是一个重镇,那得到的关注又会更多,并且还加上丽江旅游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了,那就更好的可以借上这个东风吸收投资、人才,达到旅游经济和历史文化的弘扬双赢的局面。

(四)茶马古道对丽江的负面影响

凡事都有两面性,都是矛盾的综合体,茶马古道对丽江旅游有很多积极的影响,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由于丽江正处于旅游业成长期,政府和旅游开发商认识到茶马古道作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旅游品牌线路,开发它,挖掘它的历史文化等深层次的内涵,就可以得到旅游的发展。他们看到了茶马古道文化的开发对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即得利益,所以就大肆的发掘,从而造成开发后的丽江民族文化面临慢慢的淡化与消亡的境界。现在古城里身着民族服装的往往只有老人,一部分老人延续着丽江的柔软时光,青年人只是因为商业运作外而延续着文化的表象,东巴的后继无人,学习东巴文的人屈指可数,古城纳西居民人口置换严重,还有游客的大量增加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丽江生态人文环境等,综合而述,丽江旅游资源应该考虑到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来解决它可能面临的问题。

四、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对丽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做到可持续发展,那么丽江的旅游业会持续受到积极影响,旅游业也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那么要做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在开发的同时做到保护,只有权衡好开发和保护才能达到目的。

(一)保护茶马古道历史文化

茶马古道沿线是中国民族文化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通过茶马古道的连接,在这片广袤的地域,互相发生激励的冲击、融合,形成了博大的茶马古道文化。

旅游业的发展给历史文化名城最大的积极影响是经济上的利益,生活上的便利,交通上的便捷;最大的消极影响就是这些历史文化的逐渐被同化以致最后的泯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古城人口出现严重的置换问题,外来的文化冲击着相对单一的民族文化。而往往民族文化、独特的茶马古道文化才是吸引游客的源泉,如果这些都消失了,没有独特性,那还有什么可以发展的?经济就不会形成一个千丝万缕的蜘蛛网,那么发展就会停滞。可见保护好独特的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二)积极响应香格里拉滇川大三角开发

茶马古道覆盖着香格里拉滇川大三角,它的沿线是民族文化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是世界上地势差异最复杂的区域,拥有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气候复杂多变,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它有着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本区也将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最具旅游价值的地区之一。

丽江与大香格里拉的交往源远流长,而从现实来看,丽江地处大香格里拉东南端,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是大香格里拉的一个重要门户和窗口。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丽江旅游已经具备了辐射周边的诸多条件,茶马古道文化又是丽江旅游的又一重大王牌,所以响应香格里拉滇川大三角开发可以更好发展丽江旅游业。

五、结论

茶马古道文化虽然是近些年才出现的词汇,但是它是和丽江共同发展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是丽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和保护对丽江的旅游业起着决定作用。

可以在政府主导发展的情况下,一方面发挥媒体、个人的力量去宣传去开发去保护茶马古道文化,另一方面积极响应滇藏川大旅游圈的开发,发挥它的价值,使得重镇丽江能乘着顺风车更好的发展旅游业。

茶马古道对我们来说已经很遥远,但是这个昔日的辉煌还留在古城里,昔日的马帮带来了信息,带来文明,带来智慧,茶马古道的重镇曾经繁荣,曾经发展,曾经辉煌。现在的丽江人民认识到它昔日的文明,并开始挖掘它,学习它,加上今天丽江人的智慧,希望它能让重镇丽江将来能够再次繁荣,再次发展,再次辉煌。

参考文献

[1]黎世蘅.最初的华番茶叶贸易经过[j].北大社会科学季刊,1925,3(2):20-25.

[2]赵大川.图说晚清民国茶马古道[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木亓弘.茶马古道考察纪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4]夫巴.丽江与茶马古道[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向翔.茶马古道与滇藏文化交流[n].云南民族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2.

[6]钟颖,邓琨.古城苍茫-亲历茶马古道[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7]杨洪波.茶马古道——滇文化精粹[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茶文化的发展史篇3

浮梁县在明代的茶叶生产逐渐走上衰落,但浮梁茶叶的生产也不缺乏精品,明代汤显祖在《浮梁县新作讲堂赋》中就曾对浮梁茶赞誉:“今夫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惟清惟馨系其揉者;浮梁之瓷,莹于水玉,亦系其钧火侯是足”。即使逐渐衰落,浮梁茶叶亦受到当时人们的赞赏,可见浮梁的茶叶在当时还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时值晚清,浮梁茶叶生产又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至清同治光绪年间,浮梁开始研制生产红茶,浮梁茶在唐代之后再次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期的浮梁红茶重新达到了一个顶峰,产量与销售量都急剧增加,销售的市场极其广泛,甚至远销海外。这一时期的浮梁红茶以浮梁县严台村最具有代表性,严台村实际处于祁门与浮梁这两个红茶大县的中心地带,清代末年严台有茶园4000余亩,产量3000多担,茶庄7家,1915年,严台“天祥”茶号所产功夫红茶被国家推荐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太平洋地区第一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评选,并获得金奖。从此严台茶叶更是名声大躁。浮梁县红茶在晚清民国时期产销量一直逐年增加,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浮梁茶叶由于受到战事的影响,产销逐渐缩小。建国后,浮梁茶叶的振兴十分迅速,短短数年间,浮梁的茶产业规模就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50年,严台红茶作为国礼庆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七十大寿。此时的浮梁茶叶在全国的茶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浮梁古村落与茶文化遗存

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今天的古村落承载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活化石。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动中,浮梁县有五十余古村落中发现茶文化遗迹,以严台、沧溪、瑶里、纗溪、勒功等乡村茶文化遗产最为丰富。2009年严台村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村内的大兴油坊,是省内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油坊,此油坊主要生产茶油,内有保存至今的一套完整的清末民初时期的纯手工榨油设备。村北的制茶作坊现已经废弃,坊内目前只残留有当时生产茶叶的炉灶和相关制茶用具,当年赠予斯大林的国礼红茶正是出自此作坊。村内目前存有民国四年纪年铭文的茶叶桶,桶上写有“民国四年江恒丰店办用”;严台“天祥”茶号所产功夫红茶所获得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奖牌现存于浮梁县博物馆。严台村的红茶制作技艺被认定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用脚制茶的特殊方式成为一大特色。2010年沧溪村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沧溪现有茶园800亩,制茶、茶油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清末民初村内曾有6家茶号,村内现存有完整的茶商宅院,宅院占地面积大、装饰豪华,可见当时沧溪茶叶贸易的兴盛。村内现在也还保留有传统的制茶技术。纗溪村,古时是浮梁北部的古茶市,历史上的纗溪以茶叶为支柱产业,茶园面积最大时有3000亩,产量900担,茶号数十家,茶商收茶后直接送上海出口。清末民初,村内有茶号24家,是红茶传入浮梁的起始站。纗溪村现存有大茶商汪腾蓬茶号防伪木刻印章及其茶号账本;并且在民居中发现有民国时期制茶的茶袋子和茶箱。浮梁的茶文化与古村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茶文化的兴盛造就了现今村落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量遗留的茶号和茶商豪宅是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村落的巨大历史和文化价值。浮梁兴盛的茶文化造就了大量的富裕茶商,茶商大量建豪宅、开茶号、建茶馆、筑祠堂、建码头等等,持续扩大村落的范围,不断的促进村落的发展,吸引大量的人口扎根于村落之中。浮梁县的古村落与茶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在历史中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村落”。

三、浮梁古村落衰败的原因

1.茶文化的衰落

古时的景德镇隶属于浮梁县,但是伴随着瓷器贸易的急剧发展,景德镇的地位大大超过了浮梁县,从宋真宗时期御赐“景德”名,到元代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再到明清时期至高无上的御窑厂,无不显示着景德镇作为“瓷都”的崇高地位。在景德镇瓷业不断兴盛之下,浮梁的茶叶经济不可避免的走上下坡路。明清时期,徽州的文化急剧发展,徽商不停的壮大,徽商抓住茶叶需求猛增的楔机,在全国经营茶叶生意。明清时期的徽州,是一个“以贾代耕”、商人足迹“几遍禹内”的经济活跃之区;又是一个人才辈出,“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的文风昌盛之地。徽州文化伴随着徽商贸易在全国的展开,逐渐扩散到全国,徽州文化在这期间展现了强大的影响力。如图五,浮梁茶文化区地处徽州文化区与景德镇瓷业文化区之间,伴随着徽州文化与瓷业文化的不断兴盛,浮梁的茶文化受到了两者文化的不断撞击,瓷文化与徽州文化就像两棵参天的大树,在不断的生长中“遮蔽”着浮梁茶文化的发展,正是这样的“遮蔽”,造成了浮梁茶文化的衰落,甚至一蹶不振。

2.浮梁古村落的破坏

除了茶文化的衰落,被严重破坏也是浮梁古村落衰败的原因之一,大量建筑和古遗物被破坏势必造成了古村落真实价值的流失。浮梁县的古村落破坏主要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村落古建筑的私自拆除。站在高处俯瞰村落的整体面貌,新式楼房拔地而起,与周围的大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在浮梁的每个古村落都可以看见大量的现代建筑,通过调查,发现这些都是村民私自拆除古建筑然后重新修建新房屋。古建筑是古村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古村落的独特文化,建筑内的布局、雕刻等等更是代表着古村落独特的民风民俗,所以古建筑的私自拆除,就是一种直接破坏古村落的体现。二是古遗物的严重破坏。这里的古遗物主要是指古村落中的一些碑刻、书籍、墓葬等等。在对浮梁县古村落的调查中,古遗物的破坏随处可见,在严台、沧溪、瑶里等古镇的街巷中,随处可见把古碑刻当作铺路石,经过长年的磨损,碑刻的字迹已经辨认不清。除此之外,在对浮梁古村落进行实地的调查之中,发现村落内的古遗物数量很少,大量的古遗物都在近几十年被破坏。古遗物是古村落文化的见证,遗物自身同时也记载了大量关于古村落的历史信息,但是伴随着古遗物的破坏,古村落的历史信息逐步减少,古村落也失去了其历史面貌。

四、茶文化视角下古村落保护的措施

1.建设古村落茶文化历史馆

在浮梁的古村落中建设茶文化历史馆,目的是为了保护古村落的历史文物,展示古村落的悠久历史尤其是古老的制茶历史。2013年9月至12月,在浮梁严台村开始茶文化历史馆建设的试点,通过前期对严台村历史文化的考察和论证,终于在同年12月通过对茶文化历史馆建设的提案,正式开始建设茶文化历史馆,严台村茶文化历史馆紧紧抓住严台村悠久的茶叶历史文化,通过茶叶种植历史、茶叶产销历史、制茶相关物件以及制茶的相关技艺为主要内容,来展示严台村悠久丰富的茶叶历史和文化。伴随着严台村茶文化历史馆的建设,其他村落的茶文化历史馆也开始逐步兴建。浮梁古村落通过茶文化历史馆的建设,既加强了对于茶叶文化的建设,也提高了对于古村落保护的重视。大量古老的制茶器具进入村史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制茶的技艺在村史馆展示也让人们对此种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承制茶技艺。同时茶文化历史馆也作为旅游的景点之一,可以吸引大量游客,提高其茶叶历史与文化的知名度,间接的促进古村落茶叶贸易与文化的发展,为浮梁的茶文化复苏起到重要的作用。

2.加大浮梁古村落中制茶技艺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村落遗产保护中的重要组成,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古村落的骨骼,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血肉,骨骼与血肉缺一不可。在目前的浮梁县古村落的制茶技艺中,以严台村的功夫红茶制作技艺最出名,此项目已经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用脚制茶的方法堪称一绝。在景德镇市所有49个非遗项目中,严台村的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是唯一入选的茶叶制作技艺。可见浮梁茶叶的制作技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浮梁各个村落间的制茶技艺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除了制作茶叶,茶油的制作技艺也是一绝,但是在申请非遗项目中却一直得不到重视。我们应该加大对村落中茶叶制作技艺的扶持,扩大与浮梁茶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重,对于浮梁制茶技艺的传承人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将浮梁悠久的茶叶制作技艺与浮梁的古村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传统制茶技艺的复兴与传承来带动浮梁古村落的保护。

3.加强古村落建筑的保护与复建

古村落是茶文化最重要的栖息地,是浮梁茶文化得以延续千年最重要的载体,古村落的消失就意味着浮梁千年茶文化的消失,所以加强浮梁古村落的保护是极其重要的。首先要在制高点对古村落进行鸟瞰视线控制,要保持浮梁古村落的徽派风格,对严重影响或破坏古村鸟瞰视觉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近、现代建筑责令其改造或予以拆除。其次要严格控制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保持视廊连续通畅,在可见范围内不得出现有碍古村街巷风貌协调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之后要整理电线、天线、路灯等到处乱堆乱挂现象,采用地埋、管线等方式使之有序,不干扰整体景观风貌,同时也是减少火灾的有效措施。政府应派专人定时巡逻村内的危房民居,加强对于危房的监视,对于出现倒塌的危房要及时进行维修与复原,对于破坏严重有倒塌趋势的危房,要提前修补预防其损毁,政府部门对复原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严格监控复原的质量。对于村落内的古民居要区分等级进行保护,对等级高的建筑物要加大保护的力度和投资。对于浮梁古村落古茶号、作坊、茶商的宅地、茶楼以及其他与茶叶有关的建筑要尤其特别的标明,在每个建筑物门前要立详细的解说牌,对于坍塌的要第一时间予以复建。

4.重塑浮梁与徽州间的“瓷茶”古道(徽饶古道浮梁段)

浮梁与徽州间的古道一直是两地瓷器与茶叶的主要运输路线,古时景德镇的瓷器和浮梁的茶叶正是通过古道而逐步走向全国。根据古文献记载和数年的实地考察,目前可以确定徽饶古道浮梁段主要分两个线路,东线到达今天的安徽休宁县右龙村,北线到达今天安徽祁门县的闪里镇。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浮梁著名的古村落几乎都是沿着古道分布,每个村落的茶叶都通过古道输送到徽州。重塑这条“瓷茶”古道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将浮梁的古村落置于一种线性的、整体的保护,这种保护的方式有利于还原古村落的真实的面貌,单一的散点式的保护,会让人们忽略古村落在当时整个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重塑“瓷茶”古道,可以再一次发掘出古道周边村落的历史文化遗迹,扩大浮梁古村落的保护范围,将过去遗漏的古村落进一步的纳入保护的大范围中。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人们重走“瓷茶”古道,这样既可以让人们对古村落的重要作用和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也为古村落的保护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其实这两条线路的重塑不仅仅对古村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古代徽州与饶州间的经济、地理、人口流动、民俗风情等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5.加强古村落生态旅游建设,主打“茶叶”牌

古村落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旅游开发才是古村落保护的物质保障。浮梁古村落的生态旅游应该主打“茶叶”这张牌,目前在浮梁的各个古村落尤其是部级和省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中都开始打造生态旅游。比如:纗溪着力复原浮北古茶市的盛况,引导游客感受纗溪过去茶叶市场的繁忙,了解当时茶叶贸易中的些许趣事,感受博大的茶叶文化。严台村着力打造“茶文化农家乐”,在村外的河道两边建设生态茶馆,改造大新油坊,让每位游客都可以亲自尝试茶叶的制作过程,在茶文化历史馆中深入了解严台茶叶的悠久历史文化,并有机会亲眼目睹严台制茶步骤的动态展示。严台还提供一部分茶园供游客亲自采摘茶叶,游客可将采摘好的茶叶拿到村史馆的动态展示平台上进行亲身的制作,制作好的茶叶以一定的价格买走。严台的生态旅游措施是将茶叶的历史文化、茶叶采摘、茶叶制作、茶油制作等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生态旅游建设的展开,既促进了浮梁茶文化的复苏,拓宽了浮梁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也促进了浮梁古村落的保护。

五、结语

茶文化的发展史篇4

鼓山风景区管理处经过一年多时间调查一摸底发现,鼓山半岩茶至明清时期进入鼎盛,之后虽然走向没落,可依然在鼓山遗存下诸多的茶文化遗迹。

近日,十多名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家应邀与鼓山管理处研讨,专家们纷纷呼吁,鼓山茶文化是历史名山鼓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发展好鼓山茶文化迫在眉睫。

何为鼓山半岩茶

鼓山管理处总工程师林诚介绍:根据现存的资料分析,鼓山产茶之地位于主峰的半山腰,并且茶园依岩壁而建,层级明显,这可能是半岩茶之名的主要原因。据悉,现今鼓山依然保留有一个古茶园,即沿登山古道经半山亭到“路通仙苑”,沿“桃源洞口”向东至舍利窟、芙蓉溪一带。

笔者在随团前往考察时,看到古茶园所在的地形类似民间竹编而成的“笊篱”,山谷中植被保留良好,有一片开阔的坡地,能享受到阳光的照射,坡地四周是参天的松柏树。此地是鼓山上雾气最多、时间保留最长的地方,而且土壤相当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林诚曾多次下去探寻是否有古茶树存在,可是找了好久,都只是找到一些散生的小茶树。林诚认为,可能受到松柏等大树的遮蔽,茶树得不到阳光照射而死亡。

1992年出版的《中国茶经》根据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公元806年~公元820年)等历史资料进行整理,介绍了50余种唐代名茶时,认为其大部分都是蒸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对鼓山半岩茶载有:“柏岩茶,又名半岩茶,产于福州鼓山。”

林诚引陆羽《茶经》对茶叶产区的叙述“……岭南生福州、建州”。说明福州早已产茶。有关著述还记载,公元908年(即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将犯人关在鼓山种茶。

茶学家詹梓金教授说:名山、名寺出名茶,这是历代名茶产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已查实资料详尽记载了鼓山产茶的历史,而且出处可靠、可信度高。至于鼓山半岩茶的名称来由,究竟是因音译而成,还是依周围密植松柏而得名,还是因种植地域而得名,需要进一步找到更可靠的史实。

探访中,茶学专家们还在鼓山喝水岩下的坑涧峭壁上发现了一株野生茶树,寥寥三五条分枝,枝条长大约30厘米。鼓山管理处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该株茶树已生存多年,却一直没有长成大植株,由于长在峭壁上,平时还以为是杂草。专家认为,该株茶树系野生茶,至于属何品种,还须进一步鉴定。

历史与渊源

从目前已发现的文字记载有关鼓山产名茶的历史,已将近1100年。专家说鼓山种茶的历史,当应该再往前推,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给与验证。

虽然关于鼓山种茶史现存文字多为片言只语,但现今的鼓山仍残留着许多茶文化遗存,如诗词艺文、古道上茶亭遗址、记茶事石碑、旧茶园遗址、水晶山茶园、以茶命名的茶洋山景点、名泉龙头泉,以及涌泉寺沿袭至今的普茶习俗等等,这些文化遗存承载着深厚的鼓山茶文化。

鼓山登山古道上的观音亭,旧名为茶亭,为鼓山“七里七亭”中的第五亭。毗邻古茶园,为古人登山休息饮茶之处。

林诚介绍,历代闽王与高僧多有交流,并倡导“吃茶”之道,是古代鼓山茶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查阅的资料,林诚还发现,鼓山茶的历史延续时间很长,到明清时期,一些士族与寺僧往来密切,进一步推动了鼓山茶的发展,现存的文句就有“鼓山半岩茶。色香风味,当为闽中第一,不让虎丘龙井”。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中国茶叶出口最早有广州、泉州、福州三个口岸,同期,鼓山茶种植面积扩展到凤池、茶洋山、鼓岭等地。民国时期,鼓山半岩茶才退出名茶的历史大舞台。

鼓山涌泉寺普茶习俗成为鼓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涌泉寺大年三十普茶的习俗由来已久,并传承至今,是全国寺院中最有代表的之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鼓山涌泉寺住持普雨和尚在世时,日本某禅门的住持,还专门在大年三十率领一班僧众到涌泉寺观摩普茶。

在涌泉寺保存着一块石碑的左侧面刻着一句话,让现场专家们兴奋不已――“同治十二年取回崇安县天心岩茶山”,石碑的正面则记载着一段佛家善缘,记事的年份就是同治十二年。鼓山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两年前,工作人员将石碑移到涌泉寺内后,偶然间发现了这15字。同治十二年,即公元1873年。崇安县天心岩茶山,即现武夷山市天心永乐禅寺岩茶山。专家介绍,自明初乌龙茶生产工艺在武夷山形成后,武夷岩茶已成为福建乌龙茶的杰出代表,其中的大红袍更是显赫国内外。

专家认为,近200年前的一句话,显示着福州鼓山涌泉寺与武夷山市天心永乐禅寺有着深厚的渊源。当时,也正是鼓山半岩茶处于最鼎盛、种植面积最大的时候。记载的文字是否意味着鼓山半岩茶与拥有700多年贡茶身份的武夷茶有着更深层次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考证。

专家献策恢复鼓山茶文化

詹梓金教授:我在福州生活了近50年,从事茶学工作也有数十年,第一次发现鼓山半岩茶有这么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倍感兴奋。鼓山茶文化具备开展文化建设的各种因子,有关方面应抓紧对古茶园进行整理,在有限范围内进行保护。在恢复鼓山半岩茶种植时,要特别保护种植半岩茶的绿茶特征,同时还要做好鼓山茶文化的系统整理、宣传工作。

刘乾刚副教授:生态资源不可再生。鼓山古茶园生态环境非常优越,如果进行保护、发展,挖掘潜力巨大。

福建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乃兴研究员:从福建省茶叶资料考证,我省的名茶最早是出现在福州的,鼓山半岩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福州还是优质茉莉花茶的原产地。有关方面在保护、发展鼓山半岩茶时,应将鼓山茶融入到福州的茶产业规划中,把史上最著名的福州茉莉花茶、鼓山半岩茶、方山露芽三大名茶进行整体保护、开发,形成福州特色的茶产业、茶文化。

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林金科教授:闽台产业、文化交流久远,鼓山可以尝试从闽台两岸的交流史料中进一步寻找鼓山茶的记载,让鼓山茶的文化更丰富,同时要提前做好鼓山茶的文化、品牌保护。

茶文化的发展史篇5

关键词:茶包装;设计;文化语言;运用

1、茶文化概述

我国几千年以来就开始种植茶树。我国茶文化的初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关联,是一种必备的生存物质。随着品种的增多、加工工艺的精细逐步促成了传统的、丰富的茶文化。从唐代开始,我国茶文化才真正开始,唐朝人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极大意义上形成了茶文化。两宋时期,为茶文化的顶峰时期,茶的理念深入贯彻老百姓的观念,认为喝茶是一种休闲娱乐的项目。商业货物的流通,街头商店迅速的发展,茶商店与迅速蔓延的发展起来,茶文化开始了新的历史发展。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茶艺是茶道在社会中主要表现形式。茶艺有形有名,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即是心灵的一种领悟,在于一个人对喝茶灵魂的理解。茶艺与茶道彼此之间相互联系,艺道不可分别来谈。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茶文化进一步得到弘扬和传承,将茶文化对外开放与拓展。我国茶文化以新的视角的冲出国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茶文化以“和”为核心,注重集体价值,茶文化为当代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注入了新的理念,促进各地文化的沟通和交流[1]。

2、茶文化语言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2、1以茶文化的v史性定位的茶包装设计

茶文化发展的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茶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着跟历史文化同样的浓厚氛围,发生了许多古怪风趣的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大都可以被用在茶叶包装设计之中,来介绍某种特定茶文化。如,有一款茶叶叫《江山美人》,包装设计灵感来自唐明皇与杨贵妃共弹霓裳羽衣曲的场面,充分传递出中华悠久的历史故事。茶包装承载着茶文化,同时也是实和虚相结合所孕育的产物。目前,国画、壁画等传统背景文化元素用于茶包装设计中的图画,偶尔搭配诗词歌赋,对图画的进行进一步阐述。外包装除外,还有茶的内包装。内包装是用来直接包裹茶或者防止茶变质的一种容器或材料,常用直接包裹茶时的材质有陶器、瓷器、竹木、纸张等。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研究,新型材料的产生和推广,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茶的内包装的使用材料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从茶叶包装的整体把握下手,在茶包装的形体、结构、材料等设计中,我们应该先利用中国千百年来在制作工艺艺术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我国的各种瓷器、青铜器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华丽奇特的造型艺术.这样的艺术设计可以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品味到浓厚的茶文化,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2、2以茶文化的地域性定位的茶包装设计

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十几个亿,各民族各地域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风俗,而各个民族之间不断地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形成了融合繁荣而又区别的多元的文化韵味。不同地域的茶文化都有不同而又独特风情。例如,华东、华北等北方地区是绿茶的主市场,细嫩整齐、色翠昧香的绿茶为华东人比较喜欢;华北、西北人偏爱叶厚肉实、耐冲泡的绿茶;而贵州、云南、广东、福建等较南方人,喜欢发酵后的红茶[3]。中国名茶行业把地方特色列为显著特征,在当地特殊的自然人工条件下生长出来的茶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比如,在云南普洱茶包装设计中,竹、蓝印花布等材料作为包装元素,这些材料都具备浓厚的云南风情,购买者只要略微观察就可以知道茶叶的产地,感受到这款茶包装设计的独特之处,知晓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继而产生购买欲望。因此,茶包装设计者应前往产茶地进行考察,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保持当地的文化特色。

2、3以茶文化的人文精神定位的茶包装设计

茶叶包装的设计语言要进行更好趋势的改进,茶包装不仅是方便携带储藏茶叶的容器,还可以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茶的功能、文化历史等信息,传递出正确的品牌信息并被者和市场识别和接受。在茶叶包装领域,包装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挖一个产品与竞争产品之间的不同点,同一种类型的茶叶可能有许多不的属性。包括产地、海拔、种植方式以及制作工艺等等,这个不同点建产品自身显著特征之上,包装的责任就是对其强调和宣传。计语言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色彩来传达。设计师和广告文案利用了文字的多样性,产生了多种表现形式,简洁而准确地传递信息。

茶包装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我国茶道精神所体现的清、静、雅、和,就是一些茶包装设计所追求的一种素材。我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是茶道的精髓所在,在儒家思想中表示一切恰到好处。“清”,是最根本的精神体现.茶包装设计应体现清的美学理念,“静”是美学要义,设计元素要达到创造出宁静的氛围和清净的心境。“真”,茶道精神对真正自我的追求,即是茶道的起点也是重点,这是茶包装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评价标准[4]。

想对人的品格和人的性情进行修养,我国的茶道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实现自我的生存之道。茶文化作为茶包装创意来源,是一种珍贵设计素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想在茶包装中体现茶文化的儒雅、宁静、清新,就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最好的价值目标,从中展开创新。现代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价值给予了茶文化新的启发和内容,充分展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当代文化的色彩。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饮用,茶的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茶道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你我相辅相成的,但是茶包装设计元素不必局限于只与茶文化有关素材的范围内,可以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发现新元素,开拓新视野。

3、结论

茶包装要想设计出不一样的效果,就要着手于肥沃的茶文化土壤当中。要想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要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和旨意价值,使这些文化语言更好的融入茶文化当中。一方面让消费者一方面在欣赏茶包装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茶文化对茶包装设计的影响与实践[D]杭州师范大学.2014.

[2]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论-茶文化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12.

[3]高阳基于茶包装文化元素的当代包装设计语言分析[J].福建茶叶.2016(2).

茶文化的发展史篇6

关键词:丝绸之路;茶产业;茶文化;陕西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陕茶产业和文化概况

(一)陕茶产业及文化的历史发展概况

“八川分流绕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久远的文明传承。明清两朝接近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陕西的商业和商人不辞余力在从事中西部的贸易,运茶于川陇,运输盐茶、贩布卖茶,制皮鬻药,在供给西部人民日常所需的基础上,担负“养死送生之具,日常生活所需”,西部商品经济运行体制逐渐形成。陕西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源头,神农首开品茗风气,周王室设“掌荼”官职,把茶礼作为礼仪邦统的重要部分。秦国纳巴蜀,秦地茶树种植和饮茶风俗入蜀地并在汉代得以振兴。“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汉唐风”,茶马贸易在唐宋初开,在明朝成为对陕立设立的专权,“中茶易马,唯汉中保宁”(《甘肃通志》卷19《茶马》),“明制汉郡产茶,汉民不得自行贸易,于是立市茶法,命秦陇商领茶引,采茶于汉,运之茶司推其半,易马于番”。(《洮州厅志》卷6)在政府政策的帮扶下,茶马通易也使陕茶运往西部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同时茶经济的繁荣也带动茶叶市场供求的高涨。湖南安化的黑茶经陕西商人的加工,成为藏区和少数民族喜爱的生活必需品。泾阳也成为当时贸易的集货地,茯砖茶成为明清丝绸之路沿途人民的重要商品,并销往俄国、西番、波斯等国家,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喜爱。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陕茶发展的带来了新的机遇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盆地,跨帕米尔高原到中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到地中海东岸。新丝绸之路是在1992年“新丝绸之路”,由中国连云港开始的陇海、兰新铁路沿当年的“丝绸之路”不断向西延伸,是一条全长15000千多公里、贯通中亚、连接中国和欧洲的公路干线通道。其目的是将中国和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货物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运往波兰、德国、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等欧洲国家。陕西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影响,在建设新丝绸之路新起点中,思考如何成为带动西部地区的开发的高地和融合亚欧多元文化交流中心是有重要意义的。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巨大机遇下,要去探求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优势的机遇。

北京大学教授叶朗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中讲到:“陕西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其文化积累之丰厚,文化形态之多样,文化哲学之深刻,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①陕西曾经的世界四大古都和中国13朝古都的身份优势,在今天的本省产业发展中还是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利用,就茶文化来说,丝绸之路文化品牌和产业发展方面,陕西与国内的产茶省份差距较大。而缩小陕西文化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升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是陕西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茶文化也要借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的战略契机,融入区域结构调整和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落实和推进的过程,在更广泛的宏观发展中拓展空间意识,成为陕西文化开发和开放的助推者。

二、今日陕茶产业及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陕西在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明显不足,陕茶产业和文化发展也有存在的问题:

1、茶文化建设的统一思想认识还有待提高。茶叶的发展是政府部门产业整合和文化推广的整体思路下进行的,要把茶经济、茶文化、茶贸易、茶品牌、茶科技、茶安全、茶政策做统一的衡量。

2、产品品牌效应没有形成,茶叶没有品牌竞争力。陕西绿茶“汉中仙毫”、“紫阳富硒茶”、“午子绿茶”和茯茶,在中国茶叶市场上的品牌份额较小,商品的竞争力不强。只有主管部门的统筹兼顾,涉及到茶叶业务的政府部门(农业、商务、林业、工商、质监局、食品安全委)的共同的联手打造品牌,通力合作,才能让陕西茶叶受到关注。

3、茶文化宣传滞后,茶产业发展定位不准。茶产业面临的是由传统的农业产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型。陕南茶以前的品质是“贡茶”和“官茶”,从采摘到加工都是异常讲究的,而今陕西绿茶,要更注重绿茶精品的生产,天然、绿色、环保、健康的模式,这样会使茶产业发展有新的定位,而绿茶富含锌硒,健康绿茶和文化绿茶会给陕茶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4、产业创新和产品质量监管力度不够。陕茶的种类和品牌繁杂,价格起伏大,冲泡口味不能引起消费者长久的饮用兴趣,都是要去探究和改变的问题。陕茶要实现栽培、采摘、加工全环节链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的完善,降低茶叶中农药的残留限量(mRL),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生产工艺。陕茶产业发展缺乏的是市场的等级衡量的统一、科学的定价标准的出台、科学研发团队的引入、茶叶的产业创新的重视和产品安全和质量的监管体制。

三、陕茶产业及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丝绸之路文化带与陕西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的途径

茶的运输传播是明清政府“边茶中开”的政策和茶马贸易中激活市场,实现经济转型的产物。一方面茶的边疆需求和茶文化的传播是顺着丝绸之路经济带传播出去的,茶在边镇的市场开拓有明政府的政策作为引领和支持,政治上的茶专权,经济上的由管办到民间的销售和运输,都实现了西北茶市场的开拓和茶文化的传播。而这些需求也是伴随着西北移民的问题逐渐开展而来。随着陕西人入四川和边藏,人口的转移也带来了消费人群数量上的增长,对于生活物资的需求也在加大。当时边镇没有交易市场,传统的物物互换和物资的交易就成为必须,茶叶的供求市场就开始建立起来,以便后来通过茶马互市建立的商品经济的雏形出现了向少数民族的渗透和发展的态势。

而今天,政治和经济的转型期,依据茶市场的开展,我们也要借鉴古时茶马古道的经验,从政策引导和市场开拓领域,重新去规划在市场需求下的陕西茶产业的发展。陕西悠久的文化传承会带给陕茶产业发展的新的契机,我们要抓住新丝绸之路的历史机遇,重新用茶文化来赋予陕茶新的发展途径。

1、加强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和开发,打造茶文化品牌。丝绸之路经济带虽以贸易为连接点,但也是具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陕西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文化的软实力,必然要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组成部分,整合凝练陕西特色茶文化是品牌推广的重要途径。

2、历史文化作为茶文化发展的精神依托,利用文化的复归和感知力,带动茶文化的复归和宣传。陕西拥有丝绸之路跨省遗址,14处独立的重要大遗址可以带动陕西文化的复兴,遗址文化也要转化为生产力,茶文化也要依托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历史文化集群的转型升级。唐代曾有宫廷茶文化的习俗,每年的清明茶宴也见证了茶文化的辉煌。隋唐时通过遣唐使也将饮茶的技术、工具和文化带到日本,在寺院和上层社会得到传播。唐长安城是中国茶叶外销的贸易中心,阿拉伯人通过遣唐使使茶叶向西传播,至今饮茶之风盛行。丝绸之路上,最早的连接东西方文化宗的传播是宗教文化,长安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也是宗教传播的重要起点、支点和终点。儒家的茶礼茶道尽显周礼之熏陶;道家在道教发源地的终南山中,把茶类为五供,在斋醮礼制中普遍弘扬茶与天地合一的美学理念;佛家在长安设汉传佛教的七大祖庭,禅茶成为养心和礼佛的必备饮品,在品茶中坐禅修行。陕西茶产业可以借助丰腴的遗址文化和历史文化再次复归文化发展路途。

3、推动茶文化茶叶科学发展,加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茶文化要在陕西文化的整体发展中进行科学的结构考量。茶文化产业发展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推进:第一在基础型文化产业中,通过旅游业、艺术表演、文物博物馆、手工艺品制作在内的文化资源中进行展示和开发。可以通过依托丝绸之路文化在陕西的大型演出、博物馆茶品和文化展示、陕西茶叶冲泡的茶艺和书法绘画来宣传茶文化。第二在创意产业类,可以通过电影和电视、广播、网络、广告、书籍出版等类型提升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拍摄陕西特色的历史影视作品、通过电视网络进行茶道和茶文化宣讲。第三用科技型创意产业,如网络电视、移动电视、软件和电子书进行宣传。比如可以制作陕西茶叶的移动客户端、在地铁等大型交通运输口的移动电视上播放陕西茶叶的相关内容等都是很好的渠道。

4、加快推进陕西茶产业的中外文化交流。陕西作为文化强省,一直以来面向中亚、西亚直至南欧各国进行国际性的人文交流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茶文化也可以成为充分展现中华文化,增进区域互信和合作,促进国际间友谊搭建的桥梁。我省可以大力开展文化的交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进行茶文化的国际展示,通过交流研讨、大型文化历史剧展演,和茶文化相关的博物馆文化品展演(比如法门寺地宫的茶具展演)等形式把陕西建为沟通中外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心。近几年来,陕西省打造的民俗风情村和农家乐中,比如袁家村、马嵬驿民俗村、泾阳茯茶小镇等地,出现了陕西绿茶和茯茶的专营店,这也是外地人和外国友人了解陕西的窗口,我们要以文化的交流来推进茶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陕西茶文化是秦岭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丝绸之路新经济的振新机遇,我们要看清历史传承,重新研究陕西茶在秦岭生态的产业种植和生态文化里的新价值。

陕西是中国茶文化的源头,秦岭生态文化也是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据考证,神农氏主要活动区域是在秦岭一带的北部,而且发现了茶叶,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提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②神农氏的部落起源于古羌人,他们在在渭水支流姜水流域活动,此时段应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7000。③

陕西是先祖周人早期的重要发祥地和农耕文明的摇篮,在《诗经》中,《诗・邶风・谷风》中记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又在《诗・豳风・七月》中记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鸱^・豳风二》:“予手拮据,予所捋荼”这些诗句中都有证实。“豳”为古邑名,也作,故城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周族祖先公由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迁居于此。“茶”字是因“荼”字简化而来的。《大雅・文王之什・绵》是叙述太王由豳地迁往岐山之下的诗,是周人自述开国史诗之一。里面有“周原,堇荼如饴”之句讲到了周原大地与茶树的渊源。古周原位于关中西部的天然盆地里,茶文化界知名专家丁文说“荼,就是在今扶风地区已经绝种的茶叶。”古书上说茶是一种苦菜,堇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肾脏形,边缘有锯花,花瓣白色,有紫色条纹吃起来像饴糖。周原,位于关中西部,范围包括今凤翔、岐山、扶风、武功4县大部分区域。史载周人祖先古公父(周太公)率族人至此,定居于今岐山之阳的“周”地。周国号亦因地而得名。华夏文明源于此,茶文化在秦岭腹地也要承袭这种传承,在经济产业方面重新去研究新的种植思路和发展思路。

陕西地理区域为三大板块:关中、陕南和陕北。茶作为陕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秦岭南部的江南气候带,满足茶树生长的土壤、气候等方面因素,符合“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的生植条件,而秦岭北部为北方气候带,不利茶树生长。陕茶主要分秦岭以南和以北两块,以南是陕南地区自己种植的产茶区位于中国茶产地的北边缘;以北是茯茶,为外来原料加工。陕西目前的产茶地区为安康、汉中、商洛,集中产茶区为西乡、紫阳、宁强、平利等县。紫阳毛尖是陕茶鼻祖,唐时为贡茶,唐之“茶马互市”和宋明的“茶马法”加大了它的产量和影响力。汉中茶始于商周,是古巴国献给周武王的贡品,产区为巴蜀茶区北边,即今天的镇巴和西乡等地,宋明也是茶马互市中的主要茶品。秦岭三市茶因产出数量少价格高为贵族饮茶,随着政策支持和贸易流通,此地茶由川到藏并成为占领西北市场的陕茶明星。

秦岭作为主要产茶区,目前已发现草药3291种,仅太白山就有640种④。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全国有291科、秦岭包括山茶科在内有188科,占全国的64.6%⑤,可见茶植物分布面积的比重为提高茶产出的效能是有优势的。1962年,商南县发现了野生茶树生长,促发了茶叶科技人员张淑珍等人南茶北移的决心,终于在北纬33度栽植茶树获成功,商南茶产出今年呈上升趋势。1978年起,长安区也在秦岭北部发展过茶园。近年来,西府太白县也试种茶树获得成功。陕茶种植在摸索最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茶品种,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注重茶和其他生物,茶与自然的关系,茶与人文的关系,并要去探求茶文化和大秦岭生态文化的契合。

2014年8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快全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第九条指出:“坚持茶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旅游及文化产业等相结合,依托资源优势,精心规划,合理开发,大力发展茶区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茶叶附加值。鼓励开展茶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弘扬茶文化,普及茶知识,推动茶产业发展。”由此可见,在秦岭茶区和实地茶厂的体验式产业发展也是一条途径,这样可以更真实地把陕西茶叶的产茶区域、种收茶叶过程、无公害加工过程、包装出厂的流程展现出来。

茶的生态化产业运行方式包括:一是要发展以茶为主体的生态旅游观光旅游,让饮茶之前的本省人和外省人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秦岭山区产茶地的园林绿化和风土景貌。开通茶旅游线路,摒弃单纯的景点购物模式,而是用文化熏染的方式,打造秦茶的底蕴。二是可以开展茶事活动,比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陕南也是茶马古道运输的重要贸易通道,我们可以依托陕茶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在本省召开丝绸之路茶文化论坛、茶叶博览会、贸易交流会等,宣传陕西茶乡的历史,引导产业发展和销售的新途径,打造国际化的平台。三是挖掘茶叶生态文化资源,包含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深度研究。可以利用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的学术研究介入陕茶的品种开发,不仅从生态科普,而是茶叶从选种到种植到生产,再到包装、储存都有科学的产、学、研科学的理念做指导。生态科普、休闲度假(度假村新建)、有氧运动和科学的生态理念的介入,陕茶定会从产品层面和文化层面有个质的提升。

(三)提升陕茶文化认同,使茶文化成为陕西式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笔者了解到,目前茶叶市场是被南方茶占领,每年在西安召开的茶叶博览会,销售窗口的陕茶销售总是不如福建、安徽和云南茶,消费群体中包括陕西人自己对陕茶也是比较陌生的,一来没有很好的饮茶习惯,二来对陕西自己的产茶不了解也不喜饮。

了解自己本省茶叶的人群是茶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丝绸之路新的发展契机中,陕茶发展需要去调动饮者对茶叶的感情。陕西人的饮食结构需要茶叶的摄入。陕西人饮食的主要问题集中以下几点:以面食为主,盐摄入太多、油脂摄入量太大、主食摄入量太多、蔬菜水果摄入量少、油炸、烧烤类食物多、食物太烫等。面食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导致人体内产生较多的脂肪,引起肥胖,单一结构也会减弱一些微量元素的来源,人体营养不均衡会导致人们出现的慢性病的高发。陕西省政府2014年下发了《全省食物与营养发展实施计划》中提到,要引导关中地区改变以面食为主的生活方式,降低营养性疾病发病率。

而陕茶,诸如“汉中仙毫”、“紫阳富硒茶”、“午子绿茶”均属绿茶。绿茶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汉中仙毫是由以前的秦巴雾毫、午子仙毫、定军茗眉等汉中各地名茶整合品牌后统一的称呼。午子和汉中仙毫属于绿茶,是绿茶的名贵品种之一绿茶所含的成分――茶多酚及咖啡碱,两者所产生的综合作用,除了起到提神、养神之效,更具备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癌的功效。茶多酚与茶素和维生素C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脂肪氧化,帮助消化、降脂减肥。此外,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维生素C则可促进胆固醇排出体外。富硒茶、富锌茶、富锶茶等特种保健茶更是对人体健康有益。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给予紫阳茶“紫阳茶富硒抗癌,色香味俱佳,系茶中珍品”的科学定位。“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贾平凹先生以此评价昭示世人此茶。陕茶的保健作用可以调整陕西人的饮食结构,不被了解有几点原因:一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和推广。二是陕西茶味道淡。三是价位相对偏高。

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茶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推广要注意茶的安全和口感因素,还应加大文化宣传的力度,加强茶的文化认同,把“绿色、环保、健康、时尚”作为茶文化发展的理念,这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才能更真切地去推广陕西茶,认同陕西茶。

四、结语

2013年9月7日,我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中说:“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国家寄寓陕西厚重的情感希冀,我们要重新去巩固这片土地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把陕西人张骞出使西域的精神传承下去,使陕西文化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符号和典型代表。茶产业及文化建设作为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也要抓住中央政府对陕西各项特殊经济政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发挥地区经济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西部贸易通商和丝路贸易。陕西省茶叶产业发展要进行资源的整合改造和提升,打造品牌,进行茶园改造,加强秦岭生态茶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制定科学的质检标准,在政府引导之下,通过统筹部署和统一宣传,用新型科研和技术手段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茶文化的重建更应有开放性合作平台的建设,在陕西文化整体框架下同中亚、欧洲各国增加沟通互信,构建高效务实的共同合作与发展机制。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①叶朗.《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4页。

②陆羽撰,郑允荣校.茶经[m].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道光二十四年(1844)平安书林刻本。

③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61。

④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m].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85年。

⑤李三原.陕西茶文化考论[J].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参考文献:

[1]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李刚.张军利.陕西商帮与陕商精神十八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茶文化的发展史篇7

“茶产业是贵州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茶产业与关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契合。”去年9月23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都匀调研茶产业发展时强调,“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使茶文化成为贵州新优势”。

时隔一年,“牵手茶人・拥抱世界”,首届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暨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大会于9月22―25日召开。“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本次茶人会将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把茶文化做细、做深、做实的要求,探讨如何更好、更深入地“把茶产业进行到底”。

作为首届“茶人会”举办地,黔南茶产业迎来新的重大契机。

茶能养心,也能育业。以茶为主题的生产生活理念与方式、以茶为纽带的情感培育与交流,以及人们赋予茶、饮茶的诸多心灵与礼仪内涵,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多个时期的对外交流中,茶叶是主要输出商品,也是识别度极高的文化符号,至今也不例外。毋庸置疑,在中国茶叶史上,黔南及整个贵州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地位。

在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升级大趋势中,作为生态友好型的茶叶产业,以其明显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健康消费优势,具备深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恰逢大好发展机遇。贵州是产茶大省,“茶旅一体化”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关键词。在品牌培养上,“南有都匀毛尖,北有湄潭翠芽”,已经形成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鲜明格局。

都匀毛尖是贵州茶无以替代的标杆,享誉国内外。而今,以都匀毛尖为产业核心和品牌引领,黔南州培育出了颇具影响力的产销体系,为当地茶农扎稳了脱贫致富的产业根基,提升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的绿色含量。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与茶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黔南大扶贫战略行动涵养着长久而强劲的产业驱动力。

以都匀毛尖为代表的黔南茶叶,积淀着茶马古道千百年来的文化份量,承载着黔南百姓向往幸福生活的长远追求。而今,茶产业基本具备了“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政策支撑、种植规模和文化氛围,以此为根基,黔南正探索着贵州茶走出深山、走向国际化的新路径,描绘着茶叶兴百业兴的繁荣新图景。

黔南为做强做优茶叶产业、弘扬茶文化,出手不凡,比如打造出了以茶橹魈獾奈幕旅游项目“中国茶文化博览园”、总建设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专业茶叶市场都匀毛尖茶城等,为茶文化展示与传播、茶叶市场培育与交易创造了良好环境。

黔南有深厚、长远的茶文化历史。作为古代重要贸易品,茶的种植、制作、交易都在黔南这块热土上留下恒久记忆。茶马古道的故事依然在流传。而“贡茶”历史意味着黔南茶叶具备上佳品质,特别是一个世纪前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拿回金奖,则向世界证明了黔山黔水出好茶名不虚传。

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也可以留住生产力。产业繁荣的大地,不应成为文化贫瘠的荒漠。黔南重视“茶文化生产力”,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培育人人“感知茶、认识茶、喜欢茶”的大众茶文化、搭建“茶人会”交流平台,用现念、现代技术,把茶文化留下来,把生产力激发出来,做深、做透、做足茶文章,积聚发展能量、推动经济转型,助力脱贫攻坚、提升民生水平。

茶文化的发展史篇8

【关键词】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

1.茶文化在杭州的历史渊源

杭州地处吴越,南宋定都临安后,将中原茶文化带到了杭州,因此杭州茶文化和吴越茶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兼容性,后来,又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在中原地区冲击的情况下,杭州却悄悄的把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保留下来,因此杭州“以小见大”的秒处,解读杭州茶文化就能使你对中国茶文化大致的了解。

杭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道文化更是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经过千余年的传承和发展,到今天,茶叶——这一传统而古老的产业更加醇香馥郁,其前景光辉灿烂。杭州种茶始于何代何人,其说不一,历史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代的《桐君采药录》:“武昌,庐江(进安徽境内)、晋陵(今江苏武进)好茗,而不及桐庐。”唐上元初年陆羽曾在余杭北苕溪将军山麓(进双溪镇)隐居,环山种茶,凿井得泉,以井泉沏茶品味,潜心著作《茶经》,成为一代茶圣。从唐到宋、元、明、清,杭州茶叶生产不断得到发展,成为大众土特产品,亦为山区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交换商品,南宋《严州图经》曰:“州境山谷居多,地狭且瘠,谷食不足,唯蚕业是务,更蒸茶割漆,以要商贾……之利”清《于潜县志》记述:“民之仰食于茶者十之七”茶叶的加工工艺,饮用方法也在千年历史中演化翻新,茶道文化亦慢慢地从文士圈内走向市井,雅俗共存。自宋至清,杭州茶叶佳茗迭出,宋时分水贡芽,被列为贡品,余杭径山茶引种至日本,明时富阳安顶茶和西湖龙井茶声誉鹊起,清时杭州九曲红梅和严州苞茶相继成名。生产的兴旺还带动了贸易的繁荣,清末明初,杭州和淳安威坪成为全省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每到新茶应市之时,四方商贾云集,成千上万吨的茶叶经此出口销往境内外。

2.杭州茶文化的休闲旅游

茶文化,是以茶这种物的形式及其相应活动反映一个区域整体的态势,茶只是文化的一个载体,人们通过这个载体表达自己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位。

茶文化与旅游自古以来就是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清代乾隆皇帝一生六次下江南巡视,曾几度到杭州的龙井寺、狮峰山下胡公庙游览,品尝龙井茶,并下旨把龙井茶作为每年的贡品。这都说明,茶业旅游一直伴随着茶叶生产和发展。茶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互动与交融,是因为茶文化有着神奇和美妙之处,同时也因其底蕴深厚而成为旅游的重要性资源,茶文化旅游是近几年旅游业的新崛起的新文化旅游项目。严格地说,茶文化旅游应该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旅游产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旅游产品吸引了中外越来越多的游客,它所起的作甩也愈来愈重要。

2003年10月,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风雅西湖”大型无我茶会在杭州杨公堤举行,由百名作家,百名中外游客,百名中外记者,百名琴师,百名茶人,百名少年儿童等参与了这次活动,杭州市著名茶馆倾城而出,将杭州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江南茶都的万般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次活动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次天作之合”,无论对旅游业,还是茶馆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3.发展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几点思考

杭州是产茶的重要基地之一,其历史也是相当的悠久,可惜的是近年来人们只注重单一收获茶叶产品这一经济功能,忽视了茶旅游这潜在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功能。而茶文化旅游融行、乐、吃、喝、休闲、文化品尝、购物于一体,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结合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我认为应着重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3.1建设旅游观光茶园

茶树喜温,喜漫射光,要求生长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一定的植被和温度条件下,观光茶园是供旅游者参观浏览,休闲度假的茶园,应有风景可观,有茶可品,有茶的纪念品可购,这样即要考虑茶叶生产的要求,又要考虑观光休闲度假的要求,既要符合茶树生物学特性的栽培要求,又要符合园林的美学要求。因此,必须以茶园为主体,充分体现茶的特色,观光茶园生态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设计,实现茶叶生态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对茶业资源进行深层次,多方面开发,改变传统的效益单一的茶叶生产模式。观光茶园的总体规划要合理,做到茶树树冠造型,建筑物配实用性的基础上加强艺术怀,由传统农事上升为一种艺术活动,增强观赏,娱乐价值。在惜土如金的新加坡也十分重视开辟观光旅游茶园,年收益超百成美元。不到2年就收回投资,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杭州梅家坞是杭州西湖龙井茶主要产区,梅家坞四面青山环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所产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堪称茶类珍品。梅家坞茶文化村将赏景、品茶、休闲三为一体,既反映了是杭州原著民的生活生态,也体现了梅家坞茶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3.2重视设计茶文化纪念品

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与一般纪念品相比,更有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茶文化旅游购物必须以高档为主,同时生产适应时代要求的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叶,保健茶,开发更多装饰精美的茶叶礼品,以及和茶文化有关的各种茶具、用品。应该指出,在研究茶叶之外,茶具也是旅游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各式精巧的古今茶具,以及茶的诗画,都是很有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又是赠送亲友的理想礼品。另外还可将佛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一直以来以茶为代表的佛都景点常年香水不断,游客络绎不绝。佛茶文化游不公以其独物的佛用多的茶人,还可将一大批人数相当可观的宗教旅游者吸引过来,佛茶文化将资源与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寺院茶文化结合。如:通过进一步发掘和整理,恢复径山寺,灵隐寺的寺院茶礼,茶宴等仪式。

3.3整合茶文化资源,打造专线之旅

目前,越来越多的文化内容已渗进茶客的生活理念和思想观念中,旅游者更不例外。我们要通过茶文化研究会,把茶旅线路、茶旅景点景观、茶品购买、茶食餐饮、茶会娱乐、茶旅住宿等项申连起来,形成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旅消费,既丰富了旅游内容,又有利于形成杭州茶文化旅游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另外,通过茶文化促进会、研究会、茶叶协会等组织与旅行社合作开辟茶文化旅游专线,组织旅游者到茶乡、茶叶生产基地进行绿色漫游,参加种茶、采茶、制茶活动,与当地民众一起唱茶歌、跳茶舞,体验茶人之乐,还可以在主要旅游线途中设茶艺馆,茶文化展示厅等,可以使旅游者观赏茶艺,身心受益,又可以在游名胜古迹后到这些地方小憩。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与旅游自古以来就是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杭州的山水和历史遗存孕育了独特的茶文化,这不仅与杭州的休闲文化一脉相承,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杭州的茶文化与旅游业的亲密结合,促进了杭州旅游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郭芳.论茶文化对旅游业的牵引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1):75-80.

[2]张晔.龙井茶与西湖文化.茶叶,2002,28(3):164-165.

茶文化的发展史篇9

(一)产量分析

自2006年开始,茶文化一直是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源泉。随着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茶文化电视剧逐渐升温并趋于理性。基于茶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对茶文化电视剧备案机构所在地域的考察就别有意味。备案茶文化电视剧的相关机构所在地都属于传统四大茶产区,即西南茶区(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东南部)、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地)、江南茶区(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江北茶区(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就备案电视剧的部数来看,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北京5部,湖南5部,云南3部,广东3部,福建2部(均为动画片),浙江2部。其中湖南是著名的黑茶产地,云南是普洱的故乡,广东福建盛产乌龙茶,浙江是名优绿茶的圣地,唯有北京是例外。北京的气候和土壤不适宜茶叶生长,但北京卖茶叶,如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是中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是中国茶叶市场的晴雨表。北京人更爱喝茶,北京有浓厚深重的地方茶文化。作为文化竞争力的一部分,电视剧创作与各地政府对茶文化的重视、推动有极大的关联。湖南省、云南省、福建省都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把提高茶文化竞争力作为增强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同样作为西南茶区产茶重地的四川,虽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茶馆文化独具特色,却没有推出相应的影视作品。

(二)题材分析

就收集的茶文化电视剧来看,时间跨度比较广,涵盖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以近代和当代居多。题材仅包括革命题材、农村题材、都市题材、传奇和青少题材,以都市题材和传奇居多,都市题材有8部,传奇有6部。自2006年至2012年的茶文化电视剧中,未见有军旅题材、涉案题材、科幻题材、传记题材、古代宫廷题材、武打题材等,这不能不说是遗憾。我国发现和利用茶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间既形成了深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又发生了无数跌宕起伏的故事,更在不同的时代和民风民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联系在一起,也和对外交往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能在茶文化这个宝库中挖掘的电视剧题材相当丰富。

(三)内容分析

就笔者整理出的茶文化电视剧来看,《悠悠寸草心》《啼血情深》《远方来的茶客》讲述的是当代年轻人继承家传茶文化事业的爱情与奋斗,《笑笑茶楼》《张三茶庄》讲的都是茶业经营者和茶客的喜剧生活。《老铁茶坊》讲述的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茶馆街的一帮老少爷们捍卫古老的茶业精神,推广中国茶文化的故事。《茶花女》讲述了民国前夜湖南安化的革命战士“茶花女”捍卫“千两茶”的个人成长和战斗故事。《大红袍》展现了两家几代大红袍制茶人的家族传奇。《铁观音传奇》讲述的是铁观音历史上一代宗师王士琅的传奇故事。《我在昆明等你》谱写了新一代茶人开创普洱茶叶新天地的奋斗故事与其中的友谊与爱情。《茶树林》展现了西北茶乡农民的今昔嬗变历程,《藏茶坊》是发生在茶马古道上的一曲保护藏茶、坚守这条神圣茶路、捍卫民族尊严的正气悲歌。《山中铃响马帮来》讲述的是抗战前期茶马古道一名女马帮首领的传奇人生。《黑茶传说》和《茶枭》都是讲述抗战前后茶人保护黑茶、捍卫民族利益的故事。以上茶文化电视剧一般都以茶人、茶事为内容,把种茶人、制茶人、贩茶人、卖茶人、品茶人设定到不同背景中展开故事,把茶、茶人和家国情怀等联系起来,反映茶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讴歌茶人对中国茶文化发展以及为民众、民族、国家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二、茶文化电视剧的喜与忧

(一)喜:茶文化电视剧折射与传播茶文化

电视剧对茶文化的选题是新时代下的必然选择,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电视剧在创作上体现的思维角度、叙事手法和技术技巧,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更精彩绝伦的视听享受。不论是以茶、茶人、茶事、茶史为内容,还是以茶为线索,或者以茶区为背景,茶文化电视剧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了茶文化,从不同层面传播了茶文化,有益于茶文化在当代的推广和进一步发展。

1.反映茶文化内容比较丰富,视野较为广阔

26部茶文化电视剧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反映出比较丰富的茶文化内容:涉及的茶类有黑茶、绿茶、青茶;涉及的名茶有铁观音、大红袍、信阳毛尖、普洱名茶、安化黑茶等;涉及四大茶叶产区;涵盖了茶叶研发、茶叶生产、茶叶经营、茶叶商贸活动、茶馆文化、茶文化传播、茶文化冲突与融合等内容;出现了茶神、茶役、茶工、茶农、茶户、茶匠、茶师、茶客、茶僧、茶官、茶盗、茶贼、茶商军、茶侣等人物群像;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茶艺和茶俗。比较可贵的是,虽然茶文化电视剧总量不多,但对茶的历史也有几笔粗略的勾勒,如铁观音、大红袍以及“千两茶”的历史,又如山东绿茶发展的历史。《铁观音传奇》就以我国著名茶乡安溪生产的铁观音的由来为主线,将民间广为流传的关于其起源的两种传说巧妙结合起来。《绿茶情缘》反映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山东省委实施“南茶北引”工程,山东茶人用20年的艰辛成功引种绿茶,结束了喝南方茶叶的这段历史。《茶颂》讲述19世纪末西南茶马御史———云南大理白族世家第37代孙段子苴,在统领西南茶政期间,用以普洱茶为主的中国名茶打败东印度公司对世界茶叶市场的垄断,让中国茶叶享誉世界的故事,从中能窥见我国的茶政制度、茶业设官情况和茶叶政策以及茶叶法规。

2.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茶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再度繁荣,是随着国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愈发注重身心健康、放松和精神追求。因此,茶文化的传播,既要注重对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挖掘,也要注重和现代精神文化的契合。现有的茶文化电视剧,在新时代对传统茶文化做出了新的诠释。如《老铁茶坊》(后变更为《铁爷茶馆》)探讨了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古老的茶业精神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远方来的茶客》也反映出东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和现代年轻人对茶文化的吸收、认同问题。《十八香》把目光投向90后,探讨了新一代茶人心中的茶艺、茶道和茶德。尤其可贵的是动画片《乌龙小子》和《功夫茶王》,如果发行播出,可以既向少儿传播茶文化知识,又能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当代中国大众最喜爱的一种虚构性叙事形态,电视剧无疑是当代人生活、情感和社会演化的“见证”,同时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组成部分。古老的茶文化唯有在保有其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生活,为新一代年轻人接受,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生命力。电视媒体对年轻人影响巨大,电视剧的传播效果也很好,电视人在新时代传播茶文化的使命上理应有更大的担当。

(二)忧:茶文化电视剧拍摄之“热”与市场之“冷”

近几年,茶文化电视剧备案剧目并不算多,这个“热”,并不是数量上的集聚,而是“热情”。从散见于报刊、网站、电视节目的新闻和宣传,已经足以见出制作方和地方政府对于拍摄茶文化电视剧,进行茶文化推广的极大热情。但是从审查许可、发行播出的情况来看,却并不乐观:有一些制作方申请了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却没有取得发行许可;很多播出的茶文化电视剧也是墙内开花墙内香,在卫星频道播出的少,受众面有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电视剧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对市场的适应度不高。可以显见的是,不少茶文化电视剧其实都是在制片方的“委托定制”下完成的,这当中包含了影视机构也包含了茶叶产业集团和地方政府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地域文化成了双刃剑,既是特色,又是局限。诚然,茶文化电视剧对于宣传地方茶文化,促进地方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提高地方茶叶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电视剧必须得到市场的接纳并获得大众的认可,尊重艺术规律、符合市场规律就很重要。

三、期待荧屏飘茶香

茶文化电视剧创作要遵循市场规律,更要牢记文艺创作的根本和把握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才能在多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创作出符合大众精神需求,兼具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娱乐性的茶文化电视剧。

(一)多方力量共同推动

有研究者认为,推动茶文化发展的主要有三种情况:政府推动、市场推动和学术推动,而媒体是政府和市场推动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推动茶文化电视剧的发展,也需要政府、市场和学术推动,更需要媒体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推动。政府的作用自不待言,市场力量在电视剧制作、营销和播出上可以有更多的努力。学者们可以对茶文化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内在结构、运行机制、审美品格、传播方式等进行分析和梳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对当下中国茶文化电视剧的创作有所裨益。文艺工作者的贡献在于把握艺术创作的规律,增强对茶文化的了解,创作出高质量的原创作品,使茶文化电视剧呈现出新的气象、新的品格。就目前电视剧创作的现实情况来看,编剧往往是被动的,因为电视剧是以项目为主,很多电视剧是先有一个项目,投资方再去找到适合创作这个类型电视剧的编剧。随着电视剧行业越来越成熟,剧本创作、制作、营销和播出这个机制理顺,创作团队和营销团队越来越职业,相信会有更好的茶文化电视剧生产出来。

(二)丰富内容,创新形式

1.茶文化是个宝库,茶文化更关联着丰富的中华民俗

糅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现有的茶文化电视剧对于茶文化的展示,虽不能说是管中窥豹,但要构建茶文化的影像全景,还远远不够。我国六大茶类,无数历史名茶和地方名茶、国优名茶,它们各有历史和制法;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茶俗,不同时代有各具特色的茶事艺文,包括咏茶诗词、曲赋、楹联、散文、绘画、书法、篆刻、茶事小说、戏曲、影视等,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茶事典故、轶闻传说;茶业自战国、西汉初具规模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历代的茶叶政策、茶叶法规、茶厂茶商和茶馆茶庄中,有数不清的动人故事。拿茶文化电视剧展现较多的茶人来说,中国历史上自先秦以来的古代茶人和近现代茶人,在茶文化的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众多人物,但出现在荧屏上的相对寥寥,可以创作故事的还有很多。如清代有茶商朱文炽,据清光绪《婺源县志》载,朱氏“性古直,尝鬻茶珠江,逾市期,交易文契,炽必书‘陈茶’两字,以示不欺。牙侩力劝更换,坚执不移。屯滞二十余载,亏耗数万金,卒无怨悔。”又如,虽然有电视文献纪录片《茶马古道》,也有电视剧《藏茶坊》《山中铃响马帮来》《醉》等以茶马古道为故事背景,但是,这条“路”可以成为电视剧内容的素材远远不止如此。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等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见证和多民族大家庭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文明文化传播古道、商品交换渠道、中外交流通道、民族迁徙走廊、佛教东渐之路、旅游探险道路、国家信息传递驿道”,可以说,茶马古道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2.电视剧的创作包含着丰富多元的现代审美艺术技法

文艺工作者把眼光投向茶文化,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同时,可以创作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好作品来。茶文化电视剧尽管传播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在坚守现实主义历史正剧创作的同时,多方向地开拓其他表现领域和题材。现有的茶文化电视剧总体来讲,稍微正统了一些,稍微板块化了一些。茶文化不应该是生硬地贴在电视剧上的标签,而应该是浸润在作品中让观众慢慢品味的馨香,因此茶文化电视剧可以在领域和题材上更宽泛些,更轻松些,甚至可以创作出一些象征剧、黑色幽默剧,那么茶文化电视剧创作便会打开一番新天地。

(三)既向内看,也向外看

向内看,是注重对国内观众需求的把握,注重对传统茶文化的挖掘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以及对现代精神生活的引领。向外看,是强调茶文化电视剧的继续生产和发展,除了面向广阔的本土电视剧市场以外,还要面向国际电视剧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电视剧市场以及全球华语电视剧市场。虽然目前来说,茶文化电视剧远远不及功夫片那样成熟自成体系,那样影响深远,但是中国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对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各国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世界各国语言中“茶”称谓的形成也都是受我国广东和福建两个省“茶”字方言发音的影响,这为中国茶文化电视剧的输出提供了文化基础。唐代时,茶就传往日本、朝鲜,中国茶艺对日本茶道、韩国茶道影响深远;后来茶又经南方海路传往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欧洲国家,然后进入美洲大陆。北方陆路打开了茶进入俄国、波斯的通道。清代官员郑世璜曾带领中国第一个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考察种茶、制茶事宜。自然,共同的茶文化渊源、共同的地理空间、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共同的茶文化遗产使中国内地的茶文化电视剧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明显的文化亲和力。欧美国家因与中华茶文化的历史关系也会接纳与本土文化有着渊源和现实联系的电视剧,加之中华茶文化在世界华人圈里有着丰厚的土壤,茶文化电视剧也可能在欧美区域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四、结语

茶文化的发展史篇10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开发思路

被誉为“千年古县,朱子故里”的尤溪,其产茶历史悠久,宋代便开始大范围植茶。“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的斗茶品茗诗句至今在尤溪广为传诵。十世纪中叶,中仙明山寺种植茶树良种,其后于全县传播。明嘉靖年间《尤溪县志》曾有:“茶课钞二十五锭一贯一佰六十文。”的记载,尤溪茶在明代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清乾隆年间及民国的《尤溪县志》更是均有:“尤溪绿茶产二十都二十三都者佳”的记载。在长期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尤溪人民创制了许多特色名茶,其曾拜封贡品,也曾至厦漳泉,漂洋过海而远销南洋。尤溪茶业从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艺、生态旅游等方面,都融合了朱子文化、茶俗茶风以及一系列当代元素,成为正在兴起的文化产业。

1当前尤溪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1.1深厚的文化积淀

千年古县尤溪,也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园焕发着勃勃生机,其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建的尤溪县,迄今已逾千年,是一个环境优美且建筑文化、理学文化、茶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交相辉映的多元文化集合地,更是具有“朱子文化”特色。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午时,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于南剑州尤溪县城青印溪南的郑氏馆舍诞生。朱熹的许多理学思想与文学灵感皆来自于茶,晚年取雅号“茶仙”。自古诗家多茶客,茶客少有留诗名,朱熹的一生不仅爱好品茶论茶,而且喜爱种茶、制茶、煮茶、宴茶、斗茶、咏茶,有着许多令后世传诵的茶诗茶联。“仙翁遗灶石,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茗饮瀹甘寒,抖擞神气增。顿觉尘虑空,豁然悦心目。”“携篓北岭西,采撷供茗饮。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与竹当酒。”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此外,尤溪还流传着一些关于茶的故事。在汤川乡普济寺周边种着普济茶,又以苦竹林下最优,亦称其为苦竹茶。朱熹游学至家乡时,曾对苦竹茶赞不绝口,至同安上任期间常托人买苦竹茶饮之。传说元代溪滨村林真人化身成佛前,为报答素喜饮茶的契母赤墓村张家祖母傅八娘恩德,在普济寺周围种下茶籽,供其享用。而相传很早之前,客人路过际头村向一户陈姓人家讨茶解渴,这户人家没有茶,就将米酒赠予其饮用。感动的客人临走时对主人说:“你屋后山上有茶可采。”主人一看,果真满山是茶,人们认为是仙人所赐,故名谙头山仙茶。

1.2美丽的茶乡风光

尤溪地处闽中,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达到71.9%。尤溪产茶区域辽阔,有14个乡镇产茶,其茶叶适生区域超过1.3万hm2,拥有适宜茶叶生长的地理、气候以及土壤条件,具有特早春名优茶与生态茶叶生产的优势。目前涌现出了许多茶园建设观景台、休闲木屋等旅游设施。正如许多茶区一样,尤溪风光秀丽、气候怡人。有云雾缭绕的蓬莱山、雄居一隅的白岩山、险峻迷人的倒排岩、山清水秀的九阜山、气势雄伟的罗汉山、神奇秀丽的枕头山、婉若仙境的联合梯田风光、龙门场古银杏群以及广袤大气的街面水库,还有古韵丰厚、保存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明清古民居等。这些山川景观和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旅游业界的亮点,同时这些旅游佳地中的茶园,多数环境较好,云雾缭绕且气候怡人[1]。

1.3精湛的加工工艺

本着“稳定绿茶、创新红茶、发展乌龙茶”齐头并进的思路,尤溪县致力于建成福建省中部名优茶生产基地,发展标准化生态茶园。尤溪茶叶品种丰富,制作技艺纯熟,也有着悠久历史传承,其中尤溪红、尤溪绿茶等更是在省内外名优茶评比中崭露头角,品质独特且风味佳,是重要的茶文化旅游商品,这些主要是建立在系统精湛的加工工艺以及长期的历史进步形成的文化积淀之上的[2]。

1.4延袭的生活习惯

尤溪自古有着制茶饮茶之传统,现在除了茶农家中之外,一些普通人家中仍然有着清明炒茶、客来敬茶、自家饮茶等生活习惯与方式。

2尤溪茶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的特性分析

2.1大众化

茶已融入生活,茶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3]。当前尤溪县致力于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建有生态观光茶园,并将茶文化融入生态观光游中,茶文化旅游已逐渐成为了大众工作学习之余休闲生活的好去处。

2.2区域性

茶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地域文化的差别形成了茶区间互异的茶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的互异性可以满足游客感受不同地区茶文化的要求[4]。尤溪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且文化底蕴深厚,又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茶与生活相互碰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风茶俗。加之其宜人气候与环境,造就了尤溪红以及尤溪绿茶等茶叶的发展,使尤溪的区域茶文化充满生命力。

2.3多样性

尤溪有着包含茶景区、茶艺茶道、当地茶俗、茶文学等在内的一系列内涵深厚、品位高雅且内容多样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其多样性是尤溪茶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基础。

2.4历史性

尤溪从宋代便已大面积种植茶叶,至今已逾千年。历史的发展,文化的积淀,造就了尤溪茶文化旅游的历史性特色,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成就了尤溪独特的茶文化旅游资源。

3尤溪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3.1完善服务,提升质量

尤溪茶文化旅游应朝着高效率、优质量、低耗能的方向发展,不断发展符合尤溪茶产业现状的茶文化旅游特色服务体制,并且完善茶文化旅游服务设施[5],培养服务人员个人及行业素质,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从而使尤溪茶文化旅游更具有竞争力。

3.2挖掘地方特色,建立茶文化

博物馆地方特色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应进一步深入挖掘尤溪地方文化特色,突出茶文化内涵,发掘茶文化民俗风情资源,打造融合尤溪的历史、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茶具、艺术为一体且传播性强的茶文化博物馆,使游客不仅品到尤溪茶,还能深入地感受和了解尤溪茶文化。[6]

3.3加强茶文化旅游景观

建设可设计茶文化旅游路线,在各景区内适当融入茶文化特色主题区,形成富有地域、自然与人文特色的茶文化景观风采。在旅游线路设立茶馆茶亭供游客休息并品茗尤溪茶。打造“茶—文化—旅游”协同且与尤溪茶乡特色相吻合的茶文化旅游景区。

3.4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策划,确立“朱子故里,绿色佳茗”的形象地位,打造“闽中茶文化旅游精品”,充分应用杂志、报刊、电台电视等媒体以及相关大中型活动等平台,也可进一步通过拍摄电影、广告以及组织茶乡摄影采风等形式,扩大宣传范围、形式。

3.5推广茶文化VR体验

当前,新兴的VR技术在不断进步且推广。可对尤溪特色茶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VR的形式将尤溪茶文化在各大旅游景区、商场以及茶文化博物馆等地点进行宣传推广。也可以将尤溪特色茶文化以VR形式带到中小学课堂,不仅能够提高趣味性,还能够增加当地学生茶文化认知,做到“尤溪娃知尤溪茶”,使尤溪茶文化资源不断传承与创新。

3.6研发不同类型

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尤溪茶文化旅游新产品,就应该从消费者与茶的角度直观地进行分析[7]。在原有茶叶产品优质生产的基础上,应积极创新研发具有特色的尤溪茶旅游产品,同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消费水平游客的需要,研发包括茶文化产品、茶乡特色产品以及茶保健产品等,既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而且能够宣传推介尤溪茶文化,从而带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3.7加强茶乡小镇茶文化节建设

每年在尤溪举办的“茶乡小镇茶文化节”已初具成效,可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丰富茶文化节内容与形式,将茶俗、茶艺表演、茶谜、茶歌、茶戏、茶宴等相结合[8],加深趣味性以及游客体验度。同时加大宣传,提高各项茶文化活动知名度,树立尤溪特色茶旅游品牌、提升尤溪整体茶文化旅游形象及魅力。

3.8倡导保护

优先且开发合理应倡导“保护优先、开发合理”的原则,致力于保护茶园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加强环境监测,做到合理而不盲目地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9]。

3.9推动区域茶文化旅游协作发展

尤溪地处闽中腹地,素有“闽中明珠”之称,连接着福州、泉州、南平、三明四大地级市。国省道的不断升级以及高铁的建成,缩短了尤溪与沿海及大中城市的距离[10]。尤溪与福建省各产茶区距离相近且交通便利,可推动区域茶文化旅游协作,加强文化交流、推广沿线茶文化旅游活动,实现区域间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综合发展[11]。

3.10茶文化旅游人才培养

茶文化旅游人才是茶文化与游客沟通的纽带,只有对游客进行准确而全面地讲解,才能使游客深刻地感悟茶文化旅游的精神内涵和魅力所在。培养人才是尤溪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等.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385~388.

[2]沈学政,苏祝成.具有文化特质功能型农业的发展模式:以茶文化与茶产业为例[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1):145~149.

[3]朱飞燕.试论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特性和开发策略[J].福建茶叶,2016(4):173~174.

[4]朱世桂,房婉萍,张彩丽.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6~41.

[5]阚文文.泰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与路径[J].泰山学院学报,2012(5):67~71.

[6]朱海燕,朱桅帆,刘蓉,等.安化黑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模式探研[J].中国农学通报,2010(13):426~430.

[7]郭雅玲,冯会,郑明芬,等.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产品发展探讨[J].福建茶叶,2011(2):43~47.

[8]田亚平,周喜娟,李国兵.湖南省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24~128.

[9]胡赛强.安溪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策略[J].茶叶科学技术,2010(3):45~49.

[10]林兴土.促进尤溪县茶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J].福建茶叶,2013(2):41~43.

[11]路军慧.浙江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开发思路[J].福建茶叶,2016(3):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