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节能减排方案十篇建筑节能减排方案十篇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4:23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篇1

关键词:低碳环保建筑,节能减排

建低碳环保建筑的重要性

低碳环保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 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环保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 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环保,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今年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关于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提案》重点突出,将目光放在建筑节能领域。该提案强调,我国应该构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低碳环保建筑(绿色建筑),同时更注重人的舒适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因为这代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低碳环保建筑的概念

低碳环保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作为建筑物,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它的碳排放是影响环境的主要来源,所以说“低碳环保建筑”是当前“绿色建筑”理念的前沿体现。

低碳环保建筑的技术要求

低碳环保(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1、节地与室外环境 :在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这样既可以减少用于场地平整所带来建设投资的增加,减少施工的工程量,也避免了因场地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的破坏。场地内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而且是传承场地所在区域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该区域重要的景观标志。因此,应根据《城市绿化条例》 (1992年国务院令第100号)等国家相关规定予以保护。当因建设开发确需改造场地内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状况时,在工程结束后,鼓励建设方采取相应的场地环境恢复措施,减少对原有场地环境的改变,避免因土地过度开发而造成对城市整体环境的破坏。

2、节能与能源利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被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5个不同的建筑气候区,除温和地区外,建设部已经颁布实施了分别针对各个建筑气候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建设部所颁布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率为50%,即在保持相同室内热环境条件的前提下,要求新建和改扩建的居住建筑的采暖或空调能耗降低一半。节能50%并非建筑节能的最终目标,近几年来已经有一些省、市根据当地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程度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制定了节能率高于50%的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因此将本条作为必须达标的项目。在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高档旅馆酒店、高档办公楼等)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而在空调采暖这部分能耗中,大约20%~50%由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夏热冬暖地区约20%,夏热冬冷地区约35%,寒冷地区约40%,严寒地区约50%),因此本标准对绿色建筑围护结构提出了节能要求。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结合城市水环境专项规划以及当地水资源状况,考虑建筑周边环境,对建筑水环境进行统筹规划,是建设绿色建筑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前应结合区域的给水排水、水资源、气候特点等客观环境状况对建筑水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有害物质的释放规律非常复杂。本条可定量评价装饰装修过程中建筑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程度。选用有害物质含量达标、环保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可以防止由于选材不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5、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热舒适”是指人体对热环境的主观热反应,是人们对周围热环境感到满意的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热舒适感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也最容易被人体所感知和认识;而环境辐射对人体的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除此之外,围护结构辐射也会对室内空气温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标准只引用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三个参数评判室内环境的人体热舒适性。

6、运营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应提交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并说明实施效果。节能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业主和物业共同制定节能管理模式;分户、分类的计量与收费;建立物业内部的节能管理机制;节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节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梯级用水原则,制定节水方案;采用分户、分类的计量与收费;建立物业内部的节水管理机制;节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耗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制度,减少因维修带来的材料消耗;建立物业耗材管理制度,选用绿色材料。绿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绿化用水进行计量,建立并完善节水型灌溉系统;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

低碳环保建筑的前景

目前,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该方案从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俨然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中之重。此次工作方案中重点提到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商业和民用节能以及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等六大领域。而在六大节能减排领域中,建筑节能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宜居城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节能,是我国进入城市化阶段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节能减排联盟获悉,在湖南郴州举办的“2012城市建设与绿色人居发展论坛”上,与会城市建设管理者、规划设计专家认为,建设低碳宜居城市,发展低碳环保建筑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总之,建筑设计中的低碳环保乃是大势所趋,做好低碳环保设计,对于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令第100号)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篇2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安排,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将在本月召开的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节能减排情况的专项报告》。为此,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于4月上旬组织市发改委、市建委、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对全市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和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做法

我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具体工作主要由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环境保护部门分别负责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各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做法有:

1、编制规划,整体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编制了《*市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实施方案》。对“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统盘计划。编制了《20*年*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市20*年节能实施方案》等年度实施方案,用政府规章引导和规范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突破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淘汰落后生产产能,确保完成我市“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20%、二氧化硫减排23.2%,化学需氧量减排10.1%的目标。

2、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积极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市政府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层层分解到县(市)区和重点耗能企业,初步建立了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体系。能耗5万吨以上的企业编制了能源审计节能规划,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6家企业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通过了省专家的审查,列入省“3515节能行动计划”企业的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也正在审核中。在其它重点耗能企业中,开展了节能对标等活动。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大对电厂脱硫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确保二氧化硫总量(含新增量)控制目标为24.56万吨,CoD为4.19万吨。

3、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引导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节能减排。从*年7月1日起,对我市第一批25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其中限制类企业24家,每千瓦时加收0.15元,以经济杠杆促进落后产能淘汰出局,为技术先进的产能提供发展空间。

4、以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为突破,努力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近年来,二氧化硫减排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统筹安排,列入市政府重要工作议程。全面启动火电企业脱硫计划,与各县(市)政府和相关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采取市政府领导分包督办、市财政补贴资金、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定期公布进展情况等措施,全面推进火电企业脱硫设施建设。截止目前我市已有大唐*首阳山电厂、*豫能阳光热电有限公司等11家燃煤电厂的2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3945mw)安装运行了烟气脱硫设施,年可削减二氧化硫9万吨。

5、采取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加强节能减排监督管理。采取了半月调度、月督查、季通报的形式,积极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进度,督促落后生产工艺按期限关闭。对已经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水质进行严密监控,在已经运行的9个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对已经建成脱硫设施的燃煤电厂加强在线监控,确保其脱硫设施正常运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把节能减排工作为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结合自身职能,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财政局及时、足额拨付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污染治理等环保重点工程项目的国债和财政专项资金;对依法关闭的违法企业,市工商部门依法吊销其工商营业执照,供水部门停供其生产用水,电力部门停供其生产用电。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积极推进减排工作,确保了减排目标的完成。

6、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建筑节能。20*年8月1日以市政府86号令公布施行《*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制定了《*市“十一五”建筑节能规划(草案)》。今年开始在县(市)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全市开展“禁实”以来,先后关停粘土砖窑600余座。并逐步对现有5652.8万㎡的建筑完成20%以上。近年来的主要做法:一是抓试点工程,启动我市民用建筑节能工作;二是发挥示范工程带动作用,使建筑节能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三是紧抓国家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仅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应用面积已达40余万m2,为我市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贡献突出;四是实施闭合管理,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全市在建、拟建的民用建筑项目,大多执行了新的建筑节能设计强制性标准;五是积极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今年省财政厅、建设厅为推进全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拟对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实施财政资金奖励的政策,这一政策必将对我市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产生积极作用。

7、寻找合作伙伴,整体推进*市节能减排工作。我市是重工业城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加上缺乏资金,技术力量不足,更增加了节能减排改造的难度。市政府于元月21日和新奥燃气投资公司签订了节能减排的合作协议,借力在全市整体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新奥燃气投资有限公司有雄厚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新能源优势、引资融资优势,由政府引导、企业行为、项目运作,采取远近结合、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将会加快推进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步伐,实现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

8、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近年来,我市投资10多亿元,先后建成市级污水处理厂3个,总处理能力41万吨/日,分别是:20*年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厂、20*年建成投运的涧河污水处理厂和20*年建成投运的瀍东污水处理厂。截止20*年底,*市污水处理厂、*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县污水处理厂、*县污水处理厂、*县污水处理厂、*县污水处理厂、*县污水处理厂、洛宁县污水处理厂和洛新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用。

9、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增产不增污。多年来,我市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98%以上,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82%以上。对新建项目,凡是没有得到环保部门批准,没有办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手续的不得开工,工商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电力部门不予供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把好污染物排放入口关的工作机制。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关小”等措施,近3年来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00余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2.6万吨。

10、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实现产业聚集和节能减排。为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对标准化厂房的单位在用地和项目审批、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先或扶持。同时,各县、区政府加强此方面的工作领导,抽调专人负责协调标准化厂房建设。截至*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面积112.89万平方米。

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全面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节能减排总量双下降。一是节能效果明显,20*年我市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4.2%。二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将新增量全部削减后仍然双双下降,二氧化硫减排率为7.3%,化学需氧量减排率为13.3%,城市区域优良天数达到3*天,空气污染指数达优良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为84.11%。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在全省排名前列,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3.33%,达标率比*年上升13.89个百分点,全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2、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了产业结构。截至目前全市共关闭淘汰167家企业落后生产线262条,关停铝矾土窑140家,耐火材料厂13家,关停取缔271家小冶炼、小锻造、小铸造、小石灰窑,等高耗能企业。相继关停*、*电厂、*热电厂、*热电厂等一批小火电,关停30万千瓦发电机组,共削减二氧化硫4176吨。全部淘汰机立窑,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40万吨,可实现年节约能源25万吨标准煤,*豫翔红星陶瓷有限公司等2家陶瓷企业的落后生产工艺。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工作,查处非法盗采矿点234个,关闭91个;拆除黏土砖瓦窑厂600多个。煤炭企业由原来的215家整合为64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23%。

3、抓好示范项目,建筑节能初见成效。在全市执行了居住建筑节能65%的标准,年均竣工节能建筑面积240万m2左右,占年竣工面积的87%左右。“上元国际大厦”、“吉利区河阳家园住宅小区”、“*凯旋花园(时代城小区)”获得“*省建筑节能示范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开展。截至20*年底,我市累计竣工节能建筑约660万m2,仅20*和20*两年的采暖期,我市城市规划区新建节能建筑已实现年节约标准煤9.*万吨。

4、积极探索和开发利用了新的能源。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全市已发展农村户用沼气32万户,每年可节能6.73万吨标准煤。启动了洛宁、*各2台1.2万千瓦秸秆发电项目,年可消耗秸杆薪柴37万吨,可发电2.7亿千瓦时,折合10万吨标准煤。我市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应用面积已达40余万m2,“上元国际大厦工程”、“和光园小区工程”两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被推荐申报列入国家建设部、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国家财政将分别于20*年底和20*年初,分别给予296万元和520万元进行财政资金支持。

5、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建设,推进工程节能。依据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方案,我们抓住机遇实施了一批重点节能工程,其中,一拖集团的电液锤节电改造、煤气系统节能改造,洛玻烟气治理及余热发电项目、中信重油改煤气炉、黄河同力水泥窑炉余热发电等八个项目列入国家节能专项资金计划,可获得5763万元节能奖励资金支持。项目个数和奖励资金数均列全省前列。*县三个南水北调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也列入国家支持项目中。这些项目竣工后可实现节能21.25万吨标准煤。市政府也安排了节能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项目建设,这些节能项目的实施,为实现节能目标提供了有效支撑。

城市污水处理成效明显。20*年以来,我市投资7.5亿元,新建成廛东、涧河等污水处理厂12座,污水处理处理能力40.5万吨/日,共可减排化学需氧量1.3万吨。建成污泥处理厂一座,日处理含水率80%的污泥280吨。*污水处理厂自20*年建成以来,日处理污水20万吨,一直保持稳定运行;廛东污水处理厂20*年12月开始运行,已向华润电力集团供应中水近千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大,我市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市煤炭、石化、化工、建材、冶金、有色、电力等七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95%,其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3%,在这种经济结构下,要谋求经济发展的新发展,又要搞好节能减排工作,难度确实很大。我市*、*连续两年没有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增大了“十一五”后三年的压力,平均降幅5%以上才能完成“十一五”目标;“十一五”全国二氧化硫削减目标10%,全省17.4%,因我市是全省二氧化硫排放大户(近全省的三分之一),下达我市目标为32.8%,这个目标的完成难度非常大;总之,我市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2、有些地方、单位对节能减排的认识、投入、监管不够到位,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氛围不够浓厚。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够到位,还没有完全摆脱依靠“拼资源、拼消耗”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对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财政对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不够到位,没有建立单独的节能减排专项扶持资金,造成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缓慢,建成的项目也很难正常运行;节能减排行政监管和执法机构存在没编制、少人员、无经费的问题,城市区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的现象还很普遍。

3、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容量、降低能耗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地方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片面追求GDp增长;一些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逃避社会责任,不执行环评制度,不落实环保“三同时”,不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有些地方领导干部节能、环保法律意识不强,干预执法,包庇违法,违法违规审批项目、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的地方环保部门迫于压力,对违法行为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也造成监管不力现象的严重存在。

4、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制、激励政策落实不够到位。20*年市政府下达了我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从年底考核情况来看,大部分县市未完成控制任务。其主要原因是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没有建立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没有将政府的环保责任落实到行政首长身上,没有将环保责任制纳入干部任用考评体系,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考评机制。造成有关领导对环保工作不重视,各县(市)与基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内容不具体,不切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甚至根本未将目标分解落实,未签订责任书;有些重点企业责任意识不强,擅自停运治污设施、违法排污现象屡有发生。

5、城市环境整治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我市自实施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工程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城市地表水水质有待提高,特别是涧河、廛河水质恶化,整治迫在眉睫;二是大气污染治理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建筑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还十分突出;三是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减排工作压力大,完成减排目标需要有大的决心和长期的踏实工作。

6、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存在监管盲区,影响节能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重点工程项目从施工图节能审查、节能工程质量监督、节能专项竣工验收备案、房产证办理等环节,规避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大部分工程未采取或未按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节能法》明确了建筑节能监管主体为县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必须依法严格查处包括重点工程项目在内的建筑节能违法案件,确保我市建筑节能工作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

市人民政府对以述问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直接影响《节能法》和《环保法》在我市的贯彻落实,也直接影响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不利的影响。

五、对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意见

1、认真宣传贯彻落实《节能法》和《环保法》,加快出台节能减排配套政策文件并认真抓好落实。在20*年拟出台的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监测体系实施办法、*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办法、*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考核体系实施办法、关于对节能目标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实施意见、节能减排工作协调机制实施意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计分方法和关于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应尽快以市政府文件下发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高度重视并加大《节能法》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节能减排的社会氛围,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2、强化目标体系考核,强力推进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体系,可以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为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把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各委局及重点耗能企业,与被考核单位和企业订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加强对责任人的责任目标考核,将节能减排纳入到对各单位的目标考核体系;要建立健全协调例会制度,充分发挥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重大问题提交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及时分析研究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3、尽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行政监管、行政执法队伍和检测、监测机构。国务院和省政府在《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建立节能监察、检测机构,并把机构建设与资金支持作为节能指标考核的主要内容。节能降耗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节能法》是从法律上规范节能行为的有力保障。我市应尽快成立节能监察和检测机构,改变目前我市无节能监察和检测机构的现状,加强我市的节能监察和检测工作,确保完成后三年单位GDp能耗的目标任务。

4、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和奖励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是政府引导企业搞好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市、县两极财政要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节能示范工程和被国家列入资金支持的项目、高效节能产品和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管理及能力建设,把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作为考核百分制的重要内容。各级财政预算要设立独立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科目,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篇3

【关键词】高层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降耗技术

高层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是用于楼宇间采暖、通风、调温等的综合性系统,尤其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内环境具有极强的调节功能。随着城市内可用建筑面积的减少,为满足日益增大的城市人口需要,高层楼房、超高城楼房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暖通空调系统是高层建筑物中调节内部环境所必须的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人们的感官感受和生活质量,而合理的设计方案往往是现代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与新型设计理念的有机融合。在节能减排大背景下,促进节能技术与原有设计的碰撞和融合,是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现代高层建筑物建设的重要内容。

1、高层楼宇建筑暖通空调高能耗成因

1.1围护结构的影响

高层建筑物围护结构分内、外两部分,护结构包括外墙、窗户和屋面等,内围护结构包括内隔墙、顶棚和地面等。围护结构受材料性质和结构强度影响,造成的热能损失在建筑整体采暖热能的55%以上。与北京、哈尔滨等地方城市相比,深圳地区冬季采暖需求不大,但围护结构依旧是采暖耗能的主要方面。尤其是以混凝土楼板和砖结构为主要建筑材料的高层建筑物,楼梯间、屋面、门窗缝隙等都是热损严重的位置。因此,加强高层建筑物围护结构性能研究力度是暖通空调节能工作的重要方向。

1.2方案设计不规范

高層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不仅要与建筑材料、施工条件、楼层功能相协调,而且要与当地气候相适应。暖通空调系统建设是高层楼宇建筑施工的重点管理项目,与建筑后期运行的耗能情况直接相关。设计方案的不规范将会对暖通空调后期运行的能耗产生很大影响。造成不规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设计人员综合能力不足,难以根据具体施工方案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相关负责人对方案设计重视程度不足,往往根据自身经验对方案进行选择和调整,随意性较大。不合理的设计方案不仅可能导致建筑材料和资金的浪费,还可能造成建成后暖通空调系统投运成本的增大。

1.3材料选用及设备设置的不合理

暖通空调系统采用的保温材料应符合GB/t20473-2006的规定,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2Kw/(m·),建筑绝热材料要符合相关规定。材料的强度、吸水率、燃烧性能等也应作为参考指标列入选择标准之中。另外,建筑物埋地设置、管道热补偿、系统的水力平衡和承压能力、散热器设备性能等也是暖通空调系统材料选择和方案设计需要参考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高层楼宇建筑施工材料的选用原则多为经济原则,用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保温材料一般为本地区内常见的保温材料,其功能性往往得不到保障。

1.4缺乏节能观念

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节能减排观念的缺乏是导致系统节能功能差、后期运行耗能高的重要原因。设计人员节能减排观念不足,没能将空调系统与建筑楼层整体结构、楼内人员需求等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造成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和后期运行不协调。另外,在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暖通空调系统一般由楼层内物业人员或住户自行调节。操作人员对暖通空调系统了解程度有限,缺乏节能意识,也会导致系统耗能增加。

2、高层楼宇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

2.1数据库统一调控式

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暖通空调设计系统为Bim系统。这一系统通过对整个工况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整体角度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设计。这一设计方式能够借助数据库的参数进行统一规划,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过程中不断校验造成的能源浪费和废气排放。

2.2根据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案

在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对在建楼宇建筑的功能、室内的温湿度需求、各项新型节能技术的适用条件等进行调查,并结合施工材料的性能、地区环境、住户的个性化需求对整体设计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各项参数的调查、记录、使用和保存对确定最佳设计方案、明确各影响因素与系统负荷关系等起到关键作用。首先,围护结构绝热、保温性能较差是造成暖通空调系统高能耗的重要原因,随着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出台,我国建筑业在施工过程中逐渐规范了材料选择的程序,逐渐用密闭性强、节能效果好的材料替换下不达标材料,提高了高层建筑围护结构的各项性能。其次,在设计方案选择方面,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物建成后的实际功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比如,深圳地区暖通空调系统更重视夏季制冷功能,而北京地区则需要均衡冬季制暖和夏季制冷两个方面。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地区环境和用户需求确定合理的方案。

2.3积极引进新型节能技术

变频技术是近年来在暖通空调系统中最常使用、发展较为成熟的节能技术,在夏季制冷时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运行的能耗,尤其在大型高层建筑内。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同等负荷条件下,30层的办公楼应用变频技术能够降低45%的能耗。除了变频技术外,水源热泵技术也是现代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水源热泵技术主要指利用热泵装置将浅层的低温地能提升到高层建筑物所需温度,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效果。另外,应用热回收技术是以回收方式将系统内冷凝热水、排风余热等尚未散失的热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引进各类新型节能技术,推进新技术与暖通空调系统融合是未来建筑行业节能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论:

暖通空调系统作为现代高层楼宇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行业内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重要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是涉及材料研究、建筑设计、计算机技术和节能技术等多学科的复杂课题。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各种新的设计方案被提出和应用。我国暖通空调系统正在不断朝着更加经济、节能、安全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钊.浅谈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J].节能环保(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237.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篇4

内容提要: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走上法制化轨道。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分析了近期主要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动向,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突出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是立法的核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应获得公众广泛支持等。

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主要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和量化减排目标。为履行国际义务,主要发达国家陆续通过立法和行政命令确认本国的排放控制目标,实施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等为主要途径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并辅之以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等市场机制,以期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前后,主要发达国家基于国际谈判策略和国内发展的需求,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出现了一些重要动向。分析研究这些动向的内容、背景及其战略意图,对我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艰难前行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这是气候变化立法首次在美国国会全院大会获得通过。但随后,与之匹配的参议院立法进程进展缓慢:2009年11月,参议员克里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就业与美国能源法案》提交全院大会讨论未果,2010年5月,克里与参议员李伯曼联合提出了《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讨论草案)》作为新的立法版本,使得本届国会的气候变化立法进程又前进了一步。

1.1《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简介

法案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美国的能源安全与独立,促进国内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就业。内容包括七大部分:(1)促进国内清洁能源发展;(2)减少温室气体污染;(3)消费者保护条款;(4)保护和增加就业;(5)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6)防止气候变化侵害,即适应气候变化项目;(7)预算条款。

国内能源发展突出核能、海上油气开发、煤清洁利用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法案要求政府支持核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核电项目担保贷款、投资赋税优惠,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对海上油气开发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赋予沿海各州否决在本州海岸线120km以内开发油气资源的权力;对燃煤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做出规定,要求政府每年提供不少于20亿美元支持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运营;支持开展农村节能项目和州立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效项目;加强与发展电动汽车相适应的基础设施,要求各州和大都会区提出交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计划;建立清洁能源技术基金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以确保美国在先进能源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

实施全国“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法案要求自2013年起实施全国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主要管制年排放温室气体大于等于2.5万t二氧化碳当量的实体。要求受管制的排放实体,年排放量不得超过其拥有的排放许可量和各种合规减排项目产生的碳信用量。美国国内的排放许可、碳信用以及法案规定的部分外国排放许可和碳信用可在美国市场进行交易。电力部门将于2013年起受管制,而制造业将从2016年起。交通部门实施类似于“排放税”的制度。

作为与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的《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相匹配的参议院版本,本法案对排放许可的分配进行了调整,突出了对纳税人能源消费权益的保护,对维护碳市场稳定进行了更多规定,并提出更加严格的“碳关税”条款。

1.2立法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对《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的支持,但参议员在气候变化立法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十分明显。法案在2010年年底时如果尚未经参议院通过,并经两院协商一致,则将因本届国会任期届满而被废除。但在为时不多的本届国会任期中,《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如果要得到参议院立法表决通过,必须通过终结辩论程序,方能提前提交大会进行立法表决。就目前参议院席位看,力推气候变化立法的难以获得通过终结辩论所需的60票支持。同时由于国内民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减弱和怀疑上升,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程迟缓,加之2010年年底有32位参议员面临换届,因此,预计参议院在换届选举前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态度将趋于保守。而民调普遍显示,共和党将在本次换届选举中胜过,因此,一旦本届参议院未能通过《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以后一段时间内美国将很难进行气候变化立法。

2日本提出原则性的立法方案

2010年3月12日,日本内阁提出《地球温暖化对策基本法案》,提交国会审议。但伴随日本政坛变动,其立法前景也出现变数。

2.1法案对日本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原则性规定

《地球温暖化对策基本法案》立法目的是在减排温室气体、降低温室效应对地球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通过尽可能降低能源供给对化石燃料的依存程度、率先促进能源供求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确保经济发展、稳定就业、能源供给和保护地球环境、保护当前及未来国民健康生活。

法案要求全国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下降25%,但这将建立在全球达成公平减排协议的基础上;2050年比1990年下降80%,但这将建立在全球达成2050年减排50%的协议基础上。

法案责成环境大臣在征求民意的基础止确定行动计划,并由内阁会议决定。其中,要求实施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税制“绿色化”改革、可再生能源电力定价,全额调配制度,促进核电发展,提高能效,促进教育、研发等。

2.2法案的立足点

与美国法案类似,日本法案也将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的质量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基础。由于日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美国的48%,欧盟27国的60%,已经属于能源消费经济性很高的国家,因此日本工业界对法案提出的减排目标表示怀疑。例如丰田公司认为在2020年以前难以实现绿色技术的突破,因此对实施类似于欧洲的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表示担心。为此,日本环境大臣表示,日本实现上述目标将更多地考虑居民居住部门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例如采取安装双层玻璃、集中供热、节能灯、太阳能电池,以及鼓励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等措施,而不是仅仅限制工业部门的排放。

法案明确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必须同与能源有关的措施相协同,要求通过普及能源利用效率高的设备和节能建材、加强建筑节能、提高交通效率、促进提高能效的智能化等节能和提高能效措施,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措施,同时通过加强相关技术创新,实现减排目标。

立足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法案中除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外,对中期和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均设立了生效条件,即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形势相协调。同时,法案要求政府努力促成国际社会达成上述附加条件中的规定,这与美国法案要求政府促成全球平等减排的目标一致。

3澳大利亚转向能源利用专项立法

2010年4月27日,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宣布,由于难以在国会获得足够的支持票数,以及考虑到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程的迟缓,政府决定暂缓将《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提交国会审议。但同时,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目标法》修订和《建筑能效标识法》立法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3.1搁置单纯减排温室气体的《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

《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旨在通过建立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法案主要内容包括:确立国家排放限额,规定澳大利亚排放许可和其他可采用的排放许可与减排量,建立澳大利亚国家排放许可登记簿,规定受管制排放实体及其法律义务,对能源密集型和受外贸冲击型企业实施补助,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核查、信息披露和公告,防止欺诈等。与美国和日本的法案不同,澳大利亚法案是完全旨在减排温室气体:履行国际义务的法案,没有提出对节能、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

法案曾于2009年6月4日通过众议院三读审议后,提交参议院审议,但分别于2009年8月13日和12月2日两度被参议院否决。在进行重大调整后,工党再度向国会提交了该法案,并且于2010年2月11日顺利通过了众议院的三读审议,但参议院仍未通过该法案。陆克文表示,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前(即2012年以前)不再提交国会讨论《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除非美国、印度等国的减排政策与行动更加明确。

3.2力推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法

尽管单纯减排温室气体的立法进程受阻,但澳大利亚积极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法,以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近期先后于2010年2月26日和3月18日提出了修订《可再生能源目标法》和制定《建筑能效标识法》。

为确保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20%的目标,澳大利亚政府将《可再生能源目标法》拆分为《小规模可再生能源计划法》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目标法》,并进行修订,以促进澳大利亚不同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原《可再生能源目标法》于2001年4月1日通过,设定了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9500gwh的目标。根据新的目标,预计2020年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需达到4.5万gwh。为此,《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目标法》规定了2011-2020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到2020年须达到4.1万gwh。同时,《小规模可再生能源计划法》将对小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提供补贴,其额度为每1单位“可再生能源信用”(相当于发电1mwh)补贴40澳元,并且不设上限,以辅助实现国家目标。

《建筑能效标识法》旨在建立国家大型商业建筑的建筑能效标识制度,要求面积大于2000m2的大型商业建筑在交付、销售、出租、转租和进行相应广告时,提供建筑能效标识,以促进开发商和运营商采用有效的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近期澳大利亚政府还就修订建筑能耗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拟于2010年年底形成新的方案。

4其他国家和经济体立法动向

4.1欧盟通过专项性的《建筑能耗指令》

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5月18日通过了修订的《建筑能耗指令》。该指令旨在加强2002年12月16日通过的《建筑能耗指令》中的相关措施,以取得更显著的建筑节能效果,为实现欧盟提出的2020年减排温室气体20%和节能20%目标,提供相对低成本的手段。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逐步统一欧盟成员国设定本国最低建筑能效标准的算法,要求新建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所有建筑在进行主要结构改造和功能设备系统改造时满足最低建筑能效标准要求,成员国制定并以政府部门带头实施低碳或零碳建筑方案,对建筑进行能效认证,加强对暖通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查等。

4.2英国通过专项性的《2010年能源法》

2010年4月8日,英国《2010年能源法》生效。该法的立法目的是规范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示范、评估与利用的相关活动,规范电厂发电低碳化与采用ccs技术相关事宜,规范电力和燃气市场管理局以及国务大臣与之相关的职能,规范发电许可和电力与燃气供应商相关事宜。

4.3加拿大众议院通过原则性的《气候变化责任法案》

加拿大国会众议院于2010年5月5日通过了《气候变化责任法案》。该法案的目的是确保加拿大能够履行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义务,共包括13条。法案设定全国2020年的减排目标比1990年下降25%,2050年比1990年下降80%,要求政府通过设立排放标准、建立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机制、出台财政激励政策等措施,实现上述国家目标。

5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发达国家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立法进展,为我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促进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5.1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美国本届国会气候变化立法与上一届国会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上一届国会涉及到减排温室气体的气候变化立法几乎都是就气候变化问题论气候变化问题,并部署全国的减排行动,但这一届国会的三份主要立法,均是将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安全、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三大战略相联系。日本提出的法案也是将节能、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技术创新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这表明,美国、日本减排温室气体的根本目的,不单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应对国际压力,更多的是从本国发展战略考虑,为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巩固在全球的地位服务。我国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也应当从国家全面发展的角度,综合看待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部署。

5.2突破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是立法的核心

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立法进展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不能与能源政策相割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能源发展问题;全球各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措施,主要还是能源生产和利用方面的技术和措施。气候变化问题对发展的影响,对大多数国家而言是远期制约,减排温室气体问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环境容量不明确、各国排放权的产权不明确之前只是道义上的问题,属于软约束;而能源问题对发展的影响,对任何国家而言均是现实制约和物质基础的制约,属于硬约束。因此美国的气候变化立法进程才会时疾时徐,却始终把能源政策作为国家的核心战略问题。我国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和政策时,应重点从突破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考虑,以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保障能源供给的安全与独立为主体,水到渠成地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而不应将远期和国际软约束作为制定战略的优先考虑。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篇5

一、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措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局各股室认真学习了文件,充分认识到做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

二、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监督。

在学习文件精神后,古城区建设局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山群副局长任组长,局办公室、局各股室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做好本单位资源节约各项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

(二)找准问题,明确任务。

结合单位实际,按照“严、细、实”的管理作风,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和排查,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规划节能目标,实现节能改造,力争使单位的节能管理、节能设备和技术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监督管理,把好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监管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标准执行关,对达不到标准的建筑,不予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得销售使用,建立行政审批责任制和问责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对不按规定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二是贯彻落实《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力度。三是在《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中规定新建商品房销售时在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等文件中载明耗能量、节)措施等信息。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须进行建筑效能专项测评,达不到节能标准的不予组织竣工验收备案。

(三)认真作好宣传,建设审批关严把“四节”

认真做好建筑“四节”,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首先加强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严格执行并完善标准规范,加快科技创新,抓好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体系的试点示范。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加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节能省地住宅和公共建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节能型科技水平和能力,树立良好的节约能源的正确消费观。

(四)加强对全区工程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管理

于2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又是一有力举措。质监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着手在工程监督注册、质量监督、验收备案等环节加强对全区工程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办理监督注册手续时,区质监站将严格检查施工图审查机构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凡节能审查不达标的工程,不予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手续。进入施工现场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粘结材料、门窗等节能材料的复验应全部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于工程中。施工单位在申报工程主体结构核查前,应提供建筑节能的施工方案,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合格证书、复试报告等有关资料。并作如下要求:

1、建筑部位和节能设计做法必须与审批合格的设计图纸相一致。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篇6

关键词:CDm;pCDm;碳金融市场;建筑节能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6-0101-05

一、CDm(清洁发展机制)与碳金融市场的形成

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目的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造成的威胁,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在大会上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如表1所示),议定书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来控制全球日益变暖的气候。

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成员国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1)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2)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3)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行碳排放量的买卖。(4)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京都议定书》据此建立了三个合作机制分别是:(1)国际排放贸易(iet):允许附件i(见表1)国家之间相互转让它们的部分“容许的排放量”(也称“排放配额单位”)。(2)联合履行机制(Ji):允许附件i国家间进行项目投资产生的减排量中获取减排信用。(3)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附件i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核证的减排量”(CeR)。发达国家可以用所获得的CeR来抵减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因此,清洁发展机制还包括核证实施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办理减排手续以及增补参与投资的发达国家的排放总量。清洁发展机制的目的在于,通过促进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以及商业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进行友好投资,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诸如更清洁的空气和水资源、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等,以及实现促进农村发展、就业、消除贫困、降低对矿物燃料的进口依存度等,从而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赢。(清洁发展机制如图1所示)

从清洁发展机制形成和内容来看,其核心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由于温室气体以Co2为主,而这种交易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清洁发展机制(CDm)。从这个意义来说,清洁发展机制是碳交易的一个市场,这个市场上交易的商品是碳减排量。在这个市场中,碳减排量的需求方为附件Ⅰ国家即发达国家,供给方为非附件Ⅰ国家即发展中国家,通过他们供给关系的调整,形成碳减排量的均衡价格。因为《京都议定书》规定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没有减排义务,同时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技术落后,减排空间潜力巨大,CDm资金和技术就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所以,这个市场上与碳排放有关系的一切金融活动,都可以叫碳金融。碳物质主要是与温室气体有关的环境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可以在清洁发展机制中进行买卖交易、投资,所筹集的资金可用来投资旨在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保护项目,促进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的发展。自1998年第一项CDm项目成交以来,碳金融的交易总量和总金额增长都十分迅速。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自1996年至今已累计成交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

二、我国目前CDm机制的应用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没有国际减排义务,但是议定书规定到2012年发展中国家也有适当的限制碳排放量的义务。由于经济的较快发展,现在我国已跃居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占世界消费量的31%),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20年左右,中国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将与美国相当,我国的万元GDp能耗相当于2.6吨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要将我国万元GDp能耗指降到2.1吨煤。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我国支持开发CDm项目,将节能减排的困境转化为促进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2008年9月10日,我国Dna批准了1551个全部CDm项目,其中有249个已经在eB上注册,成功注册的CDm项目占我国Dna批准项目总数的16.05%。根据联合国最新的预测,综合eB网站的统计数据,我国目前已有64个CDm项目共获得142笔CeRs签发,累计签发量共计64212873吨,占东道国CDm项目签发总量的34.64%(印度25.60%,韩国16.52%,巴西13.2%,越南2.42%,墨西哥2.41%,智利1.55%,其他3.6%)。

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的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9月8日,我国批准的CDm项目主要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为主,包括风电、水电、生物质能源项目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占到整个CDm项目的72.3%(节能提高能效16.8%,甲烷回收利用6.1%,分解气体HFC0.8%,no21.5%,燃料替代与转换1.9%,抵排放与化石能源0.3%,造林与在造林0.2%)。从我国CDm项目审批和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CDm项目已经成为我国的首选项目,节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内普及,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得到高度重视,这些CDm项目的发展为我国开展建筑节能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也会推动我国建筑行业CDm项目的快速发展。

三、CDm机制在居住建筑节能领域应用的局限性

尽管目前我国Dna批准了1551个项目,但从行业分布来看,几乎没有和建筑节能相关的。目前,全球第一个成功在eB注册的建筑节能项目是印度的一家酒店――HotelsonaoBangLar,该酒店的改造采用了两种方法学amS-ii.B和amS-ii.e来提高能效。另一个居住建筑项目为南非开普敦Kuyasa的“低成本城市住宅能源升级工程CDm项目”,该项目于2005年8月注册,采用小规模方法学,涉及2309户居民,以低收入家庭居多。项目改造内容分别是屋顶改造、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和节能灯替换三项节能技术,项目年减排量为6580吨,采用可更新7年计入期,在2008年6月17日该项目获得了CeRs签发。近期,巴西申请的8个建筑节能CDm项目在eB被拒,这些项目都来自巴西最大的一家食品零售商,使用3个不同方法学aCm0002、amS-i.D和amS-ii.e。这些项目都是通过提高不同商场能效管理水平(通过软件控制),来减少电量使用。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虽然全球CDm项目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但从整个行业的分布和CDm执行情况来看,将CDm机制应用到建筑节能还存在诸多局限性:(1)单个居住建筑应用CDm机制成本高、排放量小、投资风险大。(2)居住建筑CDm项目额外性论证不容易。(3)UnFCCC批准的建筑类CDm项目方法学较少。(4)项目交易费用高、程序复杂,从而将潜力巨大、社会效益好的、小型、分散的与终端用户相关的居住建筑项目排除在外等。清洁发展技术不仅应该在大型工业生产领域,同样需要在建筑、交通、服务以及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才能最终实现全民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和可持续发展。从目前来看,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对现有的CDm国际规则进行发展和完善,而规划方案下的清洁发展机制(pCDm)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机制,可以弥补目前CDm的某些不足。

四、pCDm机制在我国居住建筑节能领域的潜力

pCDm(programme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是指规划方案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它是在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在于促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它主要开发经济效益低、市场开发潜力小的清洁技术,以规划方案的形式,把实施主体由点(实施个体)扩展到面(规划实施的若干个体),形成规模效益,促进清洁技术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推广和普及。因此,pCDm项目因参与者众多、可以实施的行业领域更广泛而具有更大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它的主要特征是可以集成那些单位成本高、潜力巨大、社会效益好的、小型、分散的项目。pCDm机制的优势是在某一规划方案下,可以通过添加不限数量的相关CDm规划活动使之与没有此规划方案活动时相比,能够产生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或者增加因温室气体减排而获得的总效益;在pCDm机制下poa(programmeofactivity)的项目参与方与C/me确定联系方式、CeR的分配以及项目参与人变更的安排;项目参与方可以是在poa中一个Cpas的执行者,也可以不是。按照pCDm机制的规定,我国居住建筑节能要想取得长足发展,pCDm机制的应用是最好的选择。

有机构预测,在日本国内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为234美元/吨碳,欧盟国家为198美元/吨碳,美国为153美元/吨碳,而中国的成本可降到20美元/吨碳。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减排市场提供者,具有每年减排1―2亿吨二氧化碳的潜力,占全世界总量的50%左右。全球二氧化碳减排交易的需求量在2007年到2012年为每年7亿吨至13亿吨,交易值可达每年140亿美元至650亿美元。除美国以外,发达国家每年都将需要通过碳金融市场,购买2―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而我国每年可交易的碳排放量达2亿吨以上,这对我国而言,意味着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实现每年减排2亿吨二氧化碳的目标。同时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到2020年有望成为与美国温室气体排量相当的第一大排放国。由于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与西方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稳定的政策环境与经济发展潜力,使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建筑节能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我国城乡建筑面积规划,2005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为385.6亿平方米,城镇拥有建筑164.5亿平方米,其中住宅107.7亿平方米。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22.8亿平方米,城镇房屋竣工面积11.8亿平方米,其中住宅6.6亿平方米。建筑业是能源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高达18―20亿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居住建筑能耗包括建筑业本身能耗和生活用能,表2清晰地反映出我国整个建筑业和生活能耗方面从1990―2006年能源消耗逐年增大,截止目前,我国居住建筑能源消耗已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5%。

居住建筑能耗包括采暖、照明、空调、各种办公和生活用电器、各种电机使用的耗能,可以划分为以燃料为主的采暖用能和以耗电为主的空调和其他用能。

建设部根据《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制定的相关实施方案提出建设领域的节能目标,我国在1980年标准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国家要求新建建筑全面严格执行50%节能标准,4个直辖市和北方严寒、寒冷地区实施新建建筑节能65%的标准。具体措施是强化新建建筑节能,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使耗能增量减少6150万吨标准煤消耗;北方采暖区的已有建筑实施1.5亿平方米建筑热计量改造,减少1600万吨标准煤消耗;加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管理,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力度等,可实现年节能5000万吨标准煤,年减排潜力约1.3亿吨Co2。“十一五”期间的重点是在公用设施和场所、居民住户中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可年节电290亿千瓦时,年减排潜力约2300万吨Co2。由于我国能源消费量大、利用效率相对落后,因此将pCDm引入居住建筑节能发展空间大,潜力巨大。

五、对pCDm在我国居住建筑节能领域应用的建议

尽管我国居住建筑pCDm项目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将成为推动我国住宅房屋节能改造,提高社区居民居住舒适,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战场,但是现阶段由于pCDm才刚刚兴起,特别是在应用到居住建筑项目中还存在很多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相对于CDm项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的节能领域来说,国内外对于居住建筑pCDm项目了解甚少,应用技术还不成熟,现阶段国内外还缺乏熟悉居住建筑pCDm操作程序的机构,而且国际碳排放买家也对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市场缺乏认知,不了解建筑节能领域存在的巨大减排机会。因此,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委员会应加大对居住建筑pCDm运作程序和应用方法的宣传,加强对这个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同时多与国际买家进行联系,定期向其提供我国居住建筑pCDm项目的信息,并且建立买卖家联系平台,促进信息和经验交流。

其次,基于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对项目审核的核心在于确定基准线和额外性的论证,而额外性的论证主要是确定在没有实施CDm项目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居住建筑pCDm项目。因此,在实施居住建筑pCDm时对于建筑能耗统计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因没有统一的统计计量体系,急需解决的是建筑能耗数据采集中的指标、采集方法、采集渠道等问题。有了统一的统计计量标准,其提供的数据才能成为大型公建能源审计、节能改造和既有居住建筑的供热计量、节能改造的技术支撑和减排核准的基准。

再次,按照pCDm国际规则,一个poa之下的所有Cpas必须采用相同的被通过的基准线方法学和监测方法学,并且所有Cpas应采用同一种设备/装置/土地以及只能使用一种技术或者通过一套内部相关的措施。上述严格的规定,使pCDm在居住建筑节能项目应用中的方法学成为难点。同时,由于建筑节能参与者众多,减排成本高,为达到规模效益,现阶段批准的小项目方法学多不能适用。为实现大规模居住建筑pCDm项目开发,必须尝试开发适合新的居住建筑pCDm整合基准线方法学。这不仅需要Dna与Doe和eB协商联系,就居住建筑pCDm项目和目前CDm国际规则不一致之处进行沟通,而且要按照pCDm规则对于建筑节能技术的要求,开发相关能源替换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方法学,用于居住建筑pCDm项目。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对国内机构开发的居住建筑方法学给予鼓励和支持,比如政策上,对于采用国内机构或专家开发的居住建筑方法学的第一个pCDm项目,国家在项目收费上给予优惠。同时,减少国家对企业该项目CeRs交易所获收益的征税比例或免税。

最后,目前国家对水力、风力等生物质能发电再生能源和工业部门CDm项目支持明显,这可能与项目基准线容易确定、额外性容易论证和减排量巨大有关系,但建筑能耗作为未来我国能耗增长的最大来源,急需相应的政策扶持力度;并且居住建筑pCDm项目和其他CDm项目最大的不同是最终使用者可以通过居住建筑pCDm项目的开发与实施直接受益。居住建筑pCDm的发展也符合清洁发展机制关于扶持落后地区发展的目的,能够更好地体现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因此,我国清洁发展机制机构应该对居住建筑pCDm机制加强研究并且鼓励社会学术机构、咨询公司和开发企业参与进来。并基于建筑节能领域开展居住建筑pCDm项目试点,借鉴国际成功的项目管理实施经验来推广我国居住建筑pCDm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Z].日本京都,1997-12-11:2-23.

[2]YujimiZUno.CDminCHat(version)5.0[J].instituteforGlobalenvironmental,2008(Strategies,February):1-84.

[3]曾学敏.学习CDm实施CDm[J].中国水泥,2005,(6):16-19.

[4]邬朝晖.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开发和实施[J].上海节能,2007,(4):9-11.

[5]孙欣.煤层气利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例研究[J].中国煤炭,2008,(7):122-126.

[6]奚臻.CDm清洁发展机制与建筑节能[J].2007中国建筑节能年度论坛,22-24.

[7]高海然.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实施现状和政策建议[J].能源与环境,2008,(6):22-28.

[8]王培红.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发展与思考[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8,(3):1-3.

[9]郑爽.全球碳市场动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11):281-285.

[10]金萍.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8,(4):92-95.

[11]陈洪波.pCDm及其在中国实施的有关问题[R].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2007.11.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篇7

关键词:通风空调工程节能技术优化

中图分类号:S2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目前,随着我国城市的快度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能源挑战。由于我国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不重视节能,使得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耗能量比例很大,空调工程作为建筑能源消耗的重点占整个建筑的能耗总量的一半以上,这种高能耗问题不仅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其自身含有的制冷剂氟还会导致臭氧空洞的形成以及一系列的其他环境问题。因此,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抓好通风空调工程的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以及运行管理等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寻求一条科学合理的节能道路对通风空调工程节能问题的研究就显得迫切且重要。

1通风空调工程节能减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的方式。现今经济和社会都在迅速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做到在发展中节约能源,节约发展并做到安全发展和清洁发展。首先,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对于通风空调设计常常是不关注的,管理者认为建筑设计的成败才是企业的生存根本而非通风空调的设计。所以大对数企业将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拒绝建筑改造,忽略了对资源的保护以及能源的节约。其次,通风空调工程能否有效的进行节能依赖于良好的设计理念,但目前一方面大多数建筑通风和空调的设计人员缺乏节约能源、能源优化的主观意识、忽略国家规定的标准或不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使得通风空调工程的节能设计并不合理,不能满足要求,耗能量大。另一方面,通风空调工程的设计人员没有对工程的运行特点和运行原理进行充分的、深入和细致的了解和考查,而是原封不动的抄袭他人的设计方案,致使设计出的通风空调工程的实际节能和环保效果不符合实际的设计要求,造成在施工中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与实际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严重背离。再次,通风空调工程监理从业人员施工质量不合格。由于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监理人员自身素质差异的原因,使得设计以及实际施工过程中问题和不足不能及时的查证,导致通风空调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实施通风空调工程节能措施的目标和原则

设计部门以及设计人员实施通风空调工程节能设计,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找出最优化的节能设计方案,能够实现通风空调工程投资、运行以及经济性和节能性方面的统一,产生不同的效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现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通风空调工程节能减排的运行管理

现如今,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空调在大多数家庭中的使用其能源都消耗在室内温度的加热和冷却上,因此,如何通过自然通风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减少耗能费用成本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时目前的主要任务。在夏季不是特别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个或多个风扇代替空调。而在使用空调时,不调到过低的温度。在冬季必须要对门和窗口是否被关闭进行仔细检查。在进行空调安装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安装和接缝处理工作,以避免接缝处腐蚀线管的泄漏以及其他问题,造成热源浪费现象。

节能户外采风口和通风口的通风和空调系统,设备,节能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进行空调在建筑物入口方面的设计时,以一定不要只是考虑到门厅美丽等形式问题,这样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而且也不能解决供暖平衡,节能的问题。在特别冷的北方地区,为了避免冷空气的大量入侵,设计人员在节能空调的建筑物入口设计时,主入口大门应该设计在远离公共建筑北方的部位。因此,对室外的采风口和通风口合理的节能系统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出风口的设计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室外空气压力,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室外风压的使用是不是合理对整个通风空调系统的阻力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个必须要注意的影响因素,所以要先对出口进行了解,并利用风的压力,随着风的方向而灵活调整气流进入。对于不同的使用用途的房屋要采取不同的空调系统,应该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进行单独的调整,实现控制室内温度,提高室内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4通风空调节能减排的改进措施

4.1提高建筑企业及设计人员的认识

通风空调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设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意识有很大关系。首先,设计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主动学习有通风通空调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具有相应的决策能力和评价能力。其次,设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站在我国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树立综合设计思想,设计符合标准的、合理的方案。

4.2优化设计方案

通风空调方案设计的优化关系到通风空调工程项目的成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设计方案应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在其适用范围,不然任何优秀的方案都是没有意义的。其次,优秀的设计方案应该对涉及到的任何一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符合我国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标准及法律法规,达到高标准,并达到最高的综合效益,避免不顾使用条件而盲目追求新技术的倾向。这就要求设计者在通风空调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经济性、可操作性及可调节性、安全性等因素。这样才能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减小因主观性和片面性带来的失误和经济损失。

4.3做好后期的完善工作

目前我国通风空调设计方案评价体系尚不完整,对定性指标的评价和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性。因此,加强对定性指标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做到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透明、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符合工程应用的基本要求。在设计管理方面,我国也应制定相关法规、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经济性、节能性、安全性建筑性能指标的评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空风调工程节能优化设计作为我国建筑节能和环保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绿色、生态建筑才能顺应时代要求。要提高我国通风空调整体设计水平,在设计时就要进行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必须对项目的实际需求,环境条件特点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趋势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确保规范性,科学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使用效能并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梁.浅谈城市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策略.建筑设计.2010.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篇8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能系统;低碳技术;低碳理念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用水供应和污废水的汇集、处理,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创造卫生、安全、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的工程学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它是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应用面广泛,与建筑业联系紧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各类高层建筑、各种住宅小区不断涌现,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供水的水量、水质、水温和水压要求不断提高,直接导致建筑内部能耗增大,主要体现在两大指标: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和耗电量增大。在满足人们生活舒适性的前提下,利用低碳技术设计节能型建筑给水排水系统,降低部分建筑内部能耗,是高校给排水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一、低碳技术及其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低碳技术源自能源利用,内涵丰富广泛,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减碳技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二类是无碳技术,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三是去碳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及封存技术。具体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专业课,低碳技术是狭义的,主要指能够降低建筑物内部能耗的管理和技术,具体包含三点:一是合理确定系统方案,二是节能减排和中水回用技术;三是太阳能热水综合利用技术;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为基本教材,在传统框架体系下,精简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偏向低碳技术及其应用,目的是提高学生低碳意识,教学实践特色如下。

(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设计。设计理念强化建筑节能,基本原则是:合理布置管线,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热水和其他用水)的定额,合理确定给水系统。在理论计算方面:除住宅采用概率统计方法确定计算管段设计秒流量外,其他建筑物生活和生产给水设计秒流量公式对应选用平方根法和百分比法公式。在方案选择方面,如尽量利用市政给水系统直接供水。由经验公式估算确定最不利配水点水压,结合资用水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水压不能满足的楼层或区域优先采用变频调节供水技术,其理论依据是流体力学相似定律,水泵流量、扬程和功率分别与其转速的1次方,2次方和3次方成正比,调节水泵转速可以改变水泵的流量、扬程和功率。在供水管路状态不变(供水管路阀门开启度不变)的前提下,水泵转速增大管路流量增大,水泵转速降低管路流量减少。根据用户使用水量规律实时调整水泵转速,大幅降低节流能量损耗,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变频供水技术是一种成熟节能技术,适用水泵间接抽水,如果建筑物内用水存在微水量情况,采用变频水泵并联小型气压给水罐节能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对于住宅楼、居住小区、集体宿舍、宾馆、幼儿园、办公楼、学校、商场等民用建筑优先采用无负压供水(管网叠压供水)技术,水泵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既节能节水,又经济环保。例如:常规加压供水方式设有水泵、水池或水箱,将市政供水管网中的余压10-20m泄为0后,再进行二次加压。而管网叠压供水方式可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叠加进行供水。如果按平均利用10m的市政供水管网水压计算,每1×104m3/d供水规模,一年可节约用电1.0×105Kw・h;若最不利点所需压力为50m,较常规供水方式的二次增压模式节能效果为20%。由此可见,合理的给水系统设计,直接降低建筑内部能耗。

(二)生活热水系统设计。设计理念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人类对石化能源的消耗,加强余热的回收和利用,采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主要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作为生活热水系统的热水源,通过自动控制和辅助热源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生活热水。根据热水量大小,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有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在我国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分散式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在我国已经普及。通常情况下,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提供的热量可以满足40%左右的全年热水用水要求,太阳能作为建筑物内部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热源,低碳环保。

(三)用水计量方面,水表的选择不可忽视,合理设置和使用水表是建筑节水的重要硬件设施之一。以住宅建筑为例,适合住宅建筑的常用水表宜为旋翼式水表,其水表公称直径宜为20mm或25mm,以满足入户管设计流量、水表水头损失和水表计量精确度等要求。对公共建筑,为了方便日常维护和管理,可以通过增加设置高精度远传智能化水表实时检查管道各段的水量,及时找出渗漏点并予以修复,或及时发现不合理用水造成水量浪费的原因;还可以采用限量水表实现节水。

对生活给水管材优选市场推荐的pp-R等塑料管材,同时注意使用条件;水龙头选择带陶瓷阀芯的节水龙头,与普通水龙头相比节水20-30%,公共场所采用感应式水龙头,卫生方便。

(四)建筑内部排水系统设计。为了满足建筑排水系统的功能要求,即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的水和降落在屋面的雨水和雪水收集并及时排放,排水宜尽量采用重力流排水方式。优先采用室外雨、污水分流系统,室内污、废水分流系统,污废水管道的敷设应就近排放,避免压力提升;室外屋面雨水加以控制并综合利用。例如上海世博会场馆“沪上・生态家”回收屋面雨水,直接作为地下室水景补水,降低水景对市政自来水的消耗,达到生态节水目的,该建筑物非传统水源利用率2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50%,建筑综合节能60%,是绿色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典范。

(五)提倡建筑中水回用系统。采用中水系统直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预计居住区用水量可节省30-40%,排水量可减少35-50%,减轻城市排水系统负荷,有效利用和节约淡水资源,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中水系统设计关键是水量平衡,建筑中水处理工艺和设施仍然在不断的完善和开发之中。

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体现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要点,教师不仅要熟悉课程体系,而且要根据教学特色,构建低碳技术教学内容,剖析典型低碳节能系统,积极引导学生探索新技术。

二、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强化学生低碳意识

低碳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一方面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另一方面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为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中强化学生低碳意识,突出专业技能的学习,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模式。

(一)多媒体教学

我校已经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简洁、直观,信息量大,效果良好。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将管线布置原则、系统设计原理、计算方法、计算步骤,调理清楚的呈现出来;不同管材、用水设备通过大量图片展示;复杂设备如气压给水设备等通过动画演示工作过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内容通俗易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教学采用多媒体,使学是与生动的“情景”联系在一起。比如,室内消火栓布置一般要综合考虑灭火安全、经济、美观、施工方便等原则,如果在讲授完原则后给出一个建筑平面图案例,要求学生据此原则进行消火栓布置。课堂上采用互动方式,让学生自觉分组讨论,由他们自发产生的代表提出各自不同的设计方案。通过比较系统优缺点,确定出合理方案,并对学生的典型布置方案进行适当评述。这种互动式教学,基于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针对性强,则不但能对看似空洞的原则加深理解,更可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浏览专业网站,获取产品样本,了解不同厂家产品和设备性能。通过查阅资料,补充和完善课内知识,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现场教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当加强实践教学。完成建筑内部给水排水、建筑消防系统理论学习后,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标志性建筑物给排水设计,具体分析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一次现场教学。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三、提升课程设计质量,培养学生低碳理念

课程设计是对建筑给水排水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利用低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我校给水排水专业该门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在两周内完成一幢多层建筑如公寓楼的给水、排水、消防(热水)系统设计,原始资料和设计要求任务书有详细要求。学生可先根据给出的题目观察日常生活中公寓楼的设计情况,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学的专业知识,秉承低碳设计理念,查看相关建筑给水排水节能依据,了解法规、规范、标准等,主要资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42-200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199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等。

当然这些规范或标准在课程设计中,可能只有部分需要学生查阅,提倡学生结合课程设计成果要求进行全面了解。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开拓思路,提出多种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恰当低碳技术方案设计。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规范和标准图集,系统设计计算有理有据,清楚表达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能力,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结合建筑给水排水教学内容,将低碳技术渗透到具体的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开拓学生视野;重视课程设计成果,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低碳理念工程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水浩然.管网叠压式(无负压)给水设备设计选用应注意的问题[J].给水排水,2006,(4).

[2]张亚峰,冯旭东,张伯伦,陈立宏.沪上・生态家给水排水设计[J].给水排水,2010,(12).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节能减排;施工技术;探索

1高层建筑节能减排技术的施工要求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在城市建筑中,高层建筑成为重要的形式。为了有效地利用能源,要做好高层建筑节能减排的施工工作,以提高建筑的质量。通常来说,高层建筑的节能减排工作主要是从工地建设、资源利用、环境让污染等方面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依据具体的设计图纸,并且针对建筑的具体形式,制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另外,还要在施工周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既要采用先进的技术,采用优质的节能材料,还要做好质量的核验工作,严格验收隐蔽性工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

2目前我国高层节能减排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目前,我国能源面临着短缺的情况,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比较大,高层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并且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社会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领域要加强对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的应用,克服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转变理念,推动创新的发展,并且要进行进一步探索。

2.1缺乏相关单位的引导,群众对节能减排技术认可度较低

节能减排施工技术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而且发展的规模也不大,因此,在建设节能减排建筑时,往往得不到群众和开发商的普遍认可。就开发商来说,他们缺乏长远意识,若在施工中采用节能减排施工技术,则将会增加短期的施工成本,这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就需要开发商强化对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的正确认识,立足于长远的发展。同样,对群众来说,建筑工程使用了节能减排技术,将会提高购买的成本,增加了人们的负担,在高层建筑中,节能减排施工技术难以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2.2节能减排评估体系不完善

我国节能减排施工技术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缺乏优秀的经验。相关部门要想提升我国节能减排施工技术水平,就要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的评估。目前,我国技能减排评估体系不完善,数据支持不够,难以进行更多的量化,从而出现由于人为导致的差错。而且在评估指标建筑中,未能详细制定好材料的节约要求,影响了我国高层建筑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的持续发展。

2.3建筑节能减排的设计不成熟,不利于规模化发展

就我国目前的绿色评估指标来说,其重点强化的阶段是节能技术和能源消耗,但是却忽略了用户自身的需求、以及理化配置。所以,在完成施工之后,实际的需求和预期的目标相差比较远。同时,我国在设计节能减排建筑时,缺乏优秀的设计人员,而且往往设计人员的经验不够丰富。这就阻碍了建筑节能减排的规模化发展。

3高层建筑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构建节约型工地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粗放型资源利用的方式,而且缺乏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影响了施工的效率,不利于提高施工的质量。当节能减排技术逐渐应用之后,国家开始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利用模式,开始推行节约型资源利用模式。要加强对节约型工地的建设,实现综合化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将节能减排的理念和方法纳入到管理体系中,落实好管理制度,保证建筑施工的有序运行,以便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2应用绿色清洁能源

相关部门要想更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不仅要重视节约使用能源,还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目前,很多绿色清洁能源可以被利用,比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和其他能源相比,太阳能受到的限制条件比较少,可以在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太阳能技术的使用可以包含很多方面,比如供暖、照明等。由于我国区域条件不同,对太阳能的具体应用也存在差异。比如,对于我国北方地区要说,要不断提高太阳能的热能效率,最大限制地实现采热,以便可以保证供暖的需要。

3.3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高层建筑施工会产生很多方面的污染,比如粉尘污染、土壤污染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做好防治污染的措施。第一,施工方要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护设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第二,建筑施工中会产生很多的垃圾或者废弃物,集中统一管理。第三,在混凝土生产时,会产生一定的废水污染,及时回收废水,做好净化处理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其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其能源消耗量也巨大,但是我能能源比较缺乏,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比较大。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依据具体的设计图纸,并且针对建筑的具体形式,制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高层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并且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高层建筑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的应用,就要构建节约型工地、应用绿色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施工的效率,从而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锋.浅谈高层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6(4).

[2]张海强.高层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知识,2016(1).

[3]马孟龙.浅谈某高层住宅工程施工节能技术[J].建设科技,2015(8).

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水方式;排水系统;热水系统

1.项目概况

某19层综合楼,地下为二层,总建筑高度为79.05m,总建筑面积为25294.5m2。其中地下二层设有水池、泵房等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为洗浴中心,一、二层为餐厅、宴会厅,三、四层为办公用房,五~十六层为客房,十七层为空中餐厅,十八、十九层为茶室。城市给排水管管道现状:市政给排水管道位于大厦的南侧和西侧,给水管管径Dn200,用水高峰时可供水压为0.3mpa。市政下水道管径Dn600,埋深2m。

2.给水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给水方式包括直接给水方式,设水箱的给水方式,设水泵的给水方式,设水箱水泵的给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分区给水方式等等。

结合本建筑物的高度(79.05m)确定本建筑采用竖向分区供水。因此本建筑拟采用分区加压供水,当高层建筑竖向分压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采取何种加压方式,从而确定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供水安全可靠的给水系统。由于当建筑物的高度很大时,如果给水只采用一个区供水,则下层的给水压力过大,会产生水锤,由于压力波动会使管道产生震动和噪音,甚至会引起管道松动漏水,损坏水嘴、阀门等配件,缩短其使用年限,且不经济容易浪费。

为了消除或减小上述弊端,高层建筑的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对其给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竖向分区的高度一般以给水系统中最低卫生洁具处最大静水压力值为依据。关于这个压力值,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规定,应根据使用要求、管材质量、卫生洁具零件水压性能、维修管理条件,综合高层建筑层数合理安排。住宅、旅馆、医院一般为300~350kpa,办公楼一般为350~450kpa。本建筑高度为79.05米,需竖向分区。

2.1减压阀供水方式低区为-2至4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区为5至9层,由高位水箱减压阀供水;高区为10至16层,由高位水箱直接供水:另外由于水箱位于19层,水箱底面标高为72.9m,因此17、18、19层的用水需要单独设置增压设备以满足用水压力。高位水箱给水方式是运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给水方式。它主要由贮水池,加压水泵,配水管网和高位水箱组成。由于建筑高度有79.05米,超过静压分区的要求,考虑到冷热水的压力平衡,经过计算在第九层与第十层的立管上设比例式减压阀,减压比为3:1;该给水方式将高、中两区的用水量全部由设在低层(地下室)的水泵提升至屋顶水箱,高区由屋顶水箱直接供水,中区设减压阀减压后再分送至中区各用水点,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该给水方式水泵数量最少,设置费用低,管理维护简单,水泵房面积小;但该方式水泵运行费用高,供水可靠。但该方式水泵数量减少而且设备费用少,管理维护简单,泵房面小。不设置减压水箱,不占用楼层面积,经济效益好。水池、水箱贮备一定流量,停水停电时上层可延时供水,供水性可靠,且水箱具有稳压功能。水箱设在顶层对建筑结构要求高,水箱可能会导致二次污染。水泵动力费用高,下区供水压力损耗较大,能源消耗大;减压阀的质量问题。且由于本建筑物水箱只能位于建筑物内,还需要单设增压设备。

2.2变频泵供水方式低区为-2至4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区为5至11层,由变频调速泵1供水;高区为12至19层,由变频调速泵2供水。主要有贮水池,变频调速设备,配水管网等组成。变频调速设备能使水泵始终处于高效段运行,节省电能。各区独立的给水系统,互不影响,供水安全可靠;水泵集中布置便于管理维护;运行动力费用经济;无水箱,可以减少二次污染现象,便于结构的设计。但其缺点就是没有水箱的存贮水量,供水可靠性降低,而且稳压方面不如方案一。水泵型号、数量较多,投资较高,对电源要求高,且需要一套价格较贵的变频调速控制装置。综合考虑本建筑的用水点及其安全性的要求等因素,选择方案二,即-2至4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5至11层由变频泵1供水,采用下行上给方式;12至19层由变频泵2供水,采用上行下给方式。

3.热水系统选择

由于冷水系统分区已定,因此热水系统分区为-1层为低区,由市政管网供给;5-11层为中区,由生活水泵1供水;12-16层为高区,由生活水泵2供水。热水系统的分类按配水干管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上行下给和下行上给两种供水方式;按回水管网设置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热水供水方式;按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自然循环和机械循环方式等等。现在就选两种比较合适的方案做以下方案比较:

3.1高低区分设水加热器该系统简单耗用管材少,水头损失较小,有利于热水的自然循环,可保证各配水点的水温要求。与冷水系统分区相同,水压稳定,温度恒定。但其缺点是供水干管设在吊顶内,可能因漏水影响美观甚至损坏吊顶。

3.2高低区共用水加热器地下一层的热水循环不变,中区与低区共用一个水加热器。通过减压阀均设在支管上,可有助于不影响立管和干管的循环。与方案一相比不需要另外采取措施就能保证循环系统正常工作。但低区每个支管均需设减压阀,减压阀数量多,要求质量可靠。通过综合考虑,本建筑物冷水系统已经选定变频调速泵的方案,热水和冷水用同样的分区与泵可使热水水压稳定,水温恒定,符合酒店的要求,因此本设计选用方案一。

4.排水系统

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组成应满足三个要求:系统能迅速通畅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排水管道系统气压稳定,有毒有害气体不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环境卫生;管线布置合理,简短顺直,工程造价低。通过合流制设计的优点可采取套管网系统,节省投资;但由于排水管径相应变大,化粪池占地大,处理费用高。而采用分流制则可节省化粪池容积,方便中水系统的建设;但由于本建筑的五至十六层为客房,生活废水排水量比较大,如果采用污废合流会导致化粪池的容积很大,于是采用污废分流的排水体制,并设专用通气立管。污水排出室外之后进化粪池进行处理后再流入市政排水官网;废水在排出室外之后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针对目前建筑标准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和公共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建筑的生活污水立管宜设置专用通气管,专用通气管可隔层或每层与排水立管连接。本工程通过采用专用通气管可有效地消除噪音,保护水封。很好地改善排水条件及噪音,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卫生条件.最好能设。不设专用通气管最大的问题是出现在当管道中同时有几个水柱下去,中间被封了若干段空气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容易导致中间一些楼层的水封破坏。基于具体情况,本建筑设专用通气管。1-4层单设排水立管,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污水统一进入集水坑,由潜污泵抽出。

5.结论

结合某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实例,详细地探讨了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可采用的设计方式,分别探析其优缺点,同时结合工程实例来加以进一步探析,有效地指导工程实践应用情况,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