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学作文教学十篇中学作文教学十篇

中学作文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29:19

中学作文教学篇1

一、增强意识

中学阶段虽对学生写作阅读鉴赏能力有过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存在教学费时长效果差的问题,故未引起教师足够重视,且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安排合理性,有极大随意性,而学生思想中不够重视,甚至是漠视,认为作文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收效慢,而作文训练又与考试题存在极大不一致,故在平常写作中就不积极参与,只在考试时拼凑而成。因而作文教学收效甚微。

基于上述原因,首先要提高作文教学重要性的思想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同时它也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语言逻辑整合能力的集中反映,也可以说是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深刻意识。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作文的思想意识,端正学习作文的思想态度,借助中外名家的故事,名言警句来树立良好的成功意识,增强努力求新的信念。中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我们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学习作文的目标。无疑给他们的心灵点燃一盏明灯,可借助优秀高考作文或情真意切的美文佳篇培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精美,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瑰丽,引发学生对作文写作兴趣。

德国第斯多惠说“凡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主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学生是会思维的主体,只有引发他们的主动精神,才会使学生发挥巨大潜力。良好思想意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效果的前提,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关爱,体现一种人性化的关爱,正确引导培养学习作文正确思想意识,增强学习作文的信念,提高作文写作积极性,这都会为作文教学发展起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完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乌申斯基)

所以要想使作文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就必须从思想道德意识高度进行正确引导,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可以使学生养成积极学习态度,并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些对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水平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孟子)

二、教会观察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作文教学似乎无章可循,难究其理。学生每每感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理可寓,故为文要么无病,要么生拉硬拽,要么胡乱拼凑,缺少写作素材,写作技巧,缺少真情实感。

罗丹说:“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细心观察的自觉行为,才能让学生感知客观规律的真,社会功利目的的善,自由创造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生活、社会的亲和力,感知生命价值追求的美。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从平凡庸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的境界,美的情趣,画的意境。“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克雷尔特)

没有发现便没有珍视,对美好的东西视而不见,自然觉不出其价值,对于亲情、友情、爱情又何尝不是。

没有发现自然不会欣赏,没有欣赏又怎能有深刻的感悟。

(一)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

米开朗基罗在被视为平常的大理石中发现“大卫”,牛顿在苹果落地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卞和在执着信念中发现和氏璧。

要想让学生能发现美,就要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运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这里有母亲的呵护,朋友的问候,老师的关心,一丝一缕中都寓含浓浓深情。

朱自清在《背影》中发现浓浓的父爱,鲁迅在《一件小事》中发现车夫的崇高的品德,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爱的温馨。

要从身边庸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从花的香、草的绿中感味自然,从阳光的明媚感受到生活的快活,从绚丽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丰富。

(二)提升深刻思考

感觉于世界丰富多彩,体会生活绚丽缤纷,要能学会思考。

创造人的是自然,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要能感动于社会中事、物、人,并且能激荡内心的扬善溢美的思想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要让学生在生命价值追求中体现到美,思考到美,养成良好道德思维习惯。启迪他们对生命价值观深入认识,对生活意义崇高理解。由“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感受到生命短暂,从而悟到“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对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真谛的意义。

三、涵蓄积累

(一)懂得积累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学生觉得写作难,是因为生活积累太少。要能调动学生自觉积累有意涵蓄的能力.才能感知文学艺术魅力和写作的乐趣.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生是绚丽缤纷的。要教给学生积累的方式方法,使他们学会从自然撷取鲜花,在生活中积累智慧,在生命中品味价值。

1、从书本上积累写作素材

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要善于从书本汲取写作素材。古今中外书本中的人、事、理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根本,其中优秀人物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名言警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座右铭。从中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观,培养正确价值观、崇高人生观,健康学习观,从中外名人事例、名言警句中汲取学习的素材,积累写作的素材。

从“程门立雪”感悟尊师,从“凿壁偷光”学到刻苦求学,从“卧薪尝胆”品味励精图治,从“破釜沉舟”领悟勇于拼搏。

从唐宋诗词中品味民族文化精魂,从名言警句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倍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名言不仅是知识传承而且是思想传承精神弘扬。鼓励学生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悟出道理。从点滴积累做起,日积月累,就能培养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席勒说:“只有恒心才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才可以使你明辨世事。”对知识的汲取应锲而不舍。

2、从日常生活汲取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学生思想上进行引导,从一花一世界中感受生命的情趣,从朋友亲人那里感受情意深重,从同学老师的关怀中体会关爱。“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叶圣陶)

看似寻常最奇崛,要能从生活庸常中积累,从一滴水中看到世界,从一朵花中品味芳醇。李贺作诗的锦囊,爱迪生知识的宝碗,蒲松龄积累素材创作《聊斋志异》,司马迁注重积累写作《史记》。都应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要调动学生心眼耳口鼻手等去感知真切生活品味真实生活,这样才能汲取生活中素材感悟生活中的美好,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二)、学会整合

“我们不应该象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象蜘蛛只从自己肚中抽丝,而应该象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培根)

从掌握素材进行筛选,提炼,化用。从中汲取好材料,根据作文需要,能充分进行选择,有所取舍,根据作文要求整合出符合要求且能充分论证观点和内容的素材。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积累材料为文章提供丰富且生动的材料。

四、大胆创新

文章写作贵在创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学生可能在写作中标新立异,推陈出新,亦可使写作中发展等级有较大提升。

“文章当出机杼,成一家风景,不可寄人篱下”,而想成就一家之言,需在创新中打破旧框架、旧模式,运用新思想认识来看待社会生活,认识生命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感化。

文章贵在创新,创新是始终有生命力的源泉,是作文写作的不竭活水。

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探索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陶行知)。

由此可见,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敢于在旧题材中挖新意,旧内容中挖新意,旧故事中挖新意。要能不落窠臼,立异标新。

(一)、立意创新

即要有独到见解和认识,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力求旧中见新,俗中见新。作文中要有求异思维,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上去思考,审题立意突破常规思维束缚。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古人为文,强调“意在笔先”,黄宗羲说“每一刻,必有庸人思路共集之处缠绕笔端,剥去一层,方有至理可言”。“剥去一层”,确立新角度,新观点,新认识,新精神,让平中见奇,常中出新。

(二)、材料出新

主要表现在选材用材的角度上。作文材料大都不外乎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人事景物理。要想学生生活学习中思考获得,要能够旧瓶装新酒,亦可以新瓶新酒。

“每个形象都有各自的生命”(别林斯基)。要写出鲜活形象,文章的选材是要有新意。

(三)、构思出巧

构思是文章总体设计。它能全面检测写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技能。

1、思维方式上大胆求异

有必要在平常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借助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联想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因此,它不仅有助于拓展思维,还能借助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又可通过拟题训练学生的发散的思维。基本可以半命题填补成完整题目,或根据话题拟题,根据材料拟题。

2、形式上发挥学生的优势

以对话、辩论、题记、书信、小小说、散文诗等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选择的一种适应自己特点的文学形式来充分构思写作。

“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朽”。

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教育本身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必须要求对学生的道德,对学生的爱国思想,对学生的成长观点,对学生的社会观点,给他们的深刻的影响——毋国光

教育学生的过程,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思想认识的提高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都是对学生素质能力体现。要知学生的可塑性,只有在健康和谐的教育教学中才能步入正轨。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到生活像广阔的海洋,在它深处埋藏着无数奇迹,需要用眼睛、用智慧去发现创造。

作为教师要记住“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以“时时处处”的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能力,给予正确引导,相信每个孩子都应在我们教师手里茁壮成长,焕发个性的魅力。

写作是石,敲击星星之火;写作是火,点燃熄灭之灯;写作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写作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写作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写作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中学作文教学篇2

一、让写作扎根与生活

中考作文的命题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生活是充实的,多姿多彩的,写好生活就是写好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人,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批露社会现象,分析事物本质。鼓励学生说自己的故事,抒发真实的情感,发表独到的见解。例如:《我的家庭》一文,我就鼓励学生说真话,真实的描写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摒弃“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说出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要人云亦云大呼“爸爸妈妈我爱你”。这样的作文说了真话,抒了真情也就会感动人了。

二、说话练习与小片段练习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都有“茶壶里煮饺子”的现象,心里的情感或观点表达不出来。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相结合的学科,语言表达很重要。试想一个学生能声情并茂的讲述,能有理有据的议论,那文笔一定会很出色。所以,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环节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写作非常有好处。如果再将口头表达的内容作为作业每天加以练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相信今天能写好小片段,明天就能写好大作文。

三、丰富作文课堂,让学生尝试各种写作形式

初中作文要求“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这就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写作。例如:《这就是我》一文,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写成记叙文、日记、采访记录等多种形式。这就要求老师利用课堂教给学生更多的文体知识,写作技巧,使他们的写作形式多样并别具风格。

四、指导学生范写优秀作文

批阅作文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抄袭现象,每次都有几个雷同文,屡次制止不见效果。既然学生有这样的“爱好”何不抓住这个契机来做文章呢。我们可以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文章进行研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翻版”,然后进行比较,找差距,项措施。这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中学作文教学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语文是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科目,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特别需要实施兴趣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兴趣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语文教学是中国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又是重点和难点。目前,小学生对语文写作提不起兴趣,有些学生出现厌烦的情绪,他们存在不会写、不想写、不敢写的情况。有的学生因头脑中没有丰富的知识,写作文时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写什么。有些学生不重视知识的积累,不能自觉主动地提高写作能力。小学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内容也比较有限,有些老师只重视书本知识,不懂得给学生合理的写作时间和具体指导。同时,某些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学好基础知识就可以,其他知识可以慢慢来,导致学生知识不够全面。在这样的环境中,小学生天真活泼烂漫的想象力被埋没,写出来的文章东拼西凑,语句凌乱不完整,没有鲜明的主题和应有的文采,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不高。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表现,对小学生进行的作文教学,其实是在培养一种综合能力。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对周围的事情充满好奇心,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能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写作兴趣,他们就会进入到较好的写作状态。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兴趣教学策略

1、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兴趣教学需要从学生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中始终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是各种知识学习的基础,学好语文可以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赞扬激励。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表现、成绩、努力等,都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同,在得到认同和赏识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更高。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主动采用赞扬激励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是小学生信任的对象之一,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表现给予肯定,会让他们特别高兴,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参与学习,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促进他们学会个性化写作,并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小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能力等,然后肯定自己,教师则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赞扬激励,夸奖学生的创新力、兴趣、特点、爱好,等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赞扬和学生的积极反馈,营造一个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非常重要。

3、多媒体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形成文字、图像、视频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彩的学习环境,为他们创造写作情境,刺激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写作。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声情并茂的影像等,让学生处于精神轻松的状态,感受影像内容呈现的意境,为学生搭建一条轻松、愉悦的创作道路。兴趣教学需要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充满激情地进行写作。灵活多变的兴趣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作的良方,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或者是设立疑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饱满的创作热情,进而开始写作。

4、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兴趣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意识的重要条件。只有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可以保持积极的情绪,心情愉快地写作。所以,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使用教材习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练笔,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表达欲望,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作文是培养学生表达力、想象力的基础,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变换文体进行写作,激发他们自身的表达欲望。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兴趣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热情,使学生想写、爱写,进行个性化的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写作能力。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学生写作能力、语文素养等的培养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应有意识地积极运作。

中学作文教学篇4

一、注重素材积累,激发创作兴趣

首选,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素材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在写作文时才会思如涌泉。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读书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情感,将他们带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会积累素材,主动积累素材。在教学环节中进行课文讲解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引领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有鉴赏价值的句式和语言,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其次,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仿写,比如在某种情感态度下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者是对环境渲染方式的描写等,努力将课上教学和写作结合在一起。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对素材的积累应该有所选择,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比如,《中国少年报》《谈美书简》《海底两万里》等等,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外面的世界,其次,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也会让学生产生联想,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充满创作的欲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前期可以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写一些读书笔记,挑选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沟通,对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以此激发其他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培养学生发现美,体会美并创作美

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较强,很容易对一件事产生兴趣。而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小学生能否长久的坚持下去。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封闭的教学模式为主动,将学生从被动的教学环境中释放出来,逐渐培养起写作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刚接触语文写作,所以感到吃力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安排学生贴近生活,走到自然中去。俗话说,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一种作文立意,学生在表达方式上往往并没有多少新意,探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于小学生的知识面太狭隘了,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不能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可以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到生活中去,学会从多种角度体会生活中的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参加某某公园的体会,帮父母做家务有感又或者运动会的心得体会等等,这不仅使得学生的生活素材有所增加,而且也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走入到生活中去,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后,写作水平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情感更加细腻,多了一份爱和责任。最重要的是,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使得学生从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写作,切实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并创作美。

中学作文教学篇5

一.关于命题

作文的题型有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作文等,其中命题作文占相当比例。话题作文因范围过于宽泛,最近比例有所下降,因此命题作文仍是初中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记叙文的训练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应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命题应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较简单的记叙到较复杂的记叙。记叙文训练的计划性、阶段性表现在命题方面,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题目应该比较具体,学生审题不难,便于选择和组织材料。例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的烦恼”、“辛勤的园丁”。

第二阶段的题目稍深一些,审题与立意和安排材料等方面稍难一些,要求有特征有个性。例如,“难忘的事”、“欢乐的节日”、“我的爸爸”。

第三阶段的题目在谋篇布局、过渡、照应诸方面要求都要高一些。例如,“校园气象新”、“刻苦攻关的人”、“老实人的故事”。

第四阶段的题目要抽象一些,无论在审题、立意、组织材料、谋篇布局、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详略、点睛(升华)方面,还是在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例如,“清晨”、“火红的青春”、“路”。

事实上,各阶段也无法截然分开,而且命题的深浅,也不能只看年级的高低,而要看学生实际程度。总之,命题要从实际出发,要使学生既不至于无从下笔,也不至于感到浅易无味,没有写头。

一般地讲,只有掌握了记叙文的写作,其他文体的写作才有坚实的基础;不然,就无法完成其他文体的写作。

议论文的命题可以从简单的说理入手。可以就某一件事请学生有条理地发表看法,说出理由,过渡到正面说理和反面证明,加码到引用名人名言典型事例,采用多种论证方法等。逐渐提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命题时要强化文体意识,力求符合文体要求。在作文总复习阶段应不限文体,适当多命一些活跃的既可写成这种文体也可写成那种文体的题目,例如“微笑”“坚强”。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和考察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另外,对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在命题时应适量增大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文风,为向高一级学校输送高级人才奠定基础。

总之,命题一定要有计划性,要有具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上的作文题,可作为命题的重要参考,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调整。我们要求命题次次好,使学生作文水平步步高。

二.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的目的是扎扎实实地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不是如何去投机取巧,为达应试目的而不择手段。应注意这样几点:

1.启发审题例如教师命题“在严峻的日子里”,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在严峻的日子里”与“在欢乐的日子里”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哪些属于“严峻的日子”?

要让学生明确:严峻的日子,诸如抗震救灾、防洪抗险、抗击非典、家庭遭受突变等等。这是从环境上来约定,侧重于写经受考验。就是写在这特殊境遇里的某些人或一个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几件事或一件事。这个题目可以化解为“(记)在严峻的日子里(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2.重视仿写

利用教材仿写是个好办法。如学了魏巍先生《我的老师》,对写作水平不太高的学生,可要求学生仿最后两个例子中的一个来写;写作水平高一些的,老师可要求他们有概括的叙述和有典型事例。议论文的写作,可仿《纪念白求恩》中的第一或第二段,按照文章的结构层次有条理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不断增加论证的方法,扩大写作的内涵。

在作文课前,我常安排几个学生按照要求先写出作文,批改后作为范文;在作文课上,待审题完毕后请写得好的学生朗读讲解,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侧重讲一两个问题(诸如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起好榜样示范作用。

3.拟好提纲

列提纲是写作的必要步骤。有的老师只重视学生打草稿而忽视了对学生列提纲的要求,这是指导不到位的表现。纲举目张,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环。

拟提纲就是整理自己思路。拟好提纲,可以使文章结构完整,段落分明,主题明确。长期坚持写作前列提纲,就可以养成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学习习惯。

4.教会修改

要教会学生自己修改。打完草稿后,指导学生从字、词、句、篇章,从结构、材料的安排等方面来推敲修改,切忌一蹴而就。

指导学生写提纲和修改,学生写起来就能胸有成竹,就能精益求精。教师批改时同时查阅学生草稿,这样的督促对许多学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根据这样的要求,鉴于目前一般上两个班,有时还兼班主任的工作实际,我作了如下尝试。

1.抓好1/3。就是1/3精批细改,给予必要的眉批、总批甚至面批,旨在找出评讲的材料;1/3略改,1/3浏览,以此作为继续寻找评讲材料的补充。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精批细改一点都不能马虎。这种传统的作文批改,流下了老师辛勤劳动的汗水,也滋润了学生努力写作的心田。总批时指出主要优缺点,给予肯定指出方向。这样一个学期每个学生的作文至少2次能得到老师的精心指导,可以有效地减少习作中的存在问题,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作为对批改随意性的一种约束,我在作文批改中摒弃了教师直接打分,取而代之的是批改时圈划点评,最后依项判等,作文本发下后让学生依据教师的判等和《作文评分等级表》上的分值自己来结分。我设计的各项分值参考了现行《课程标准》和中、高考的作文评分办法,从题目、内容、语言、结构、书写等五个方面,分aBCD四个等级来进行评判。在组织学生互相批改时,也可以把评分表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分项判等结分”。表中的五项标准和各计分点,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写作的重点要求,注重了这些,学生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从这些方面去提高写作能力。为了求真,我们教师应该走出钩总分的习惯。运用“判等法”,通过一定量的操作,可以轻车熟路,解放自己的劳动。

3.加强学生互相批改的训练。这是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取长补短。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在学生互相批改后,要让学生消化批改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相互评改应有积极的评价。

四.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这次作文达标情况,写得好的予以表扬、交流,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提出来予以有效矫正;二是讲一点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知识、文学常识,可系统消灭错别字,修改病句,阅读欣赏等等。这样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断加固基础,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在讲评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启发式、群言堂。针对评讲的作文,围绕这样一些问题,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1.内容具体,中心突出吗?2.结构完整吗?3.过渡自然吗?4.开头和结尾怎么样?5.点题了吗?6.本文最大的优、缺点?

让学生讨论选题来答。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必要时进行辩论。讲评时千万不要对作文中一些明显的错误作过多的发挥。那样的哄堂大笑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副作用。

中学作文教学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本质意义社会实用性文学写作

作文教改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是首当其冲的内容,但却仍然困惑着我们。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在1999年北大、南开等名牌大学与《萌芽》杂志社举办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之后,“新概念作文”可以说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对传统应试作文的冲击,它一下子就风靡全国。从此,作文改革不断,其中最有影响的“创新作文”和《新作文》杂志主编赵学文都针对以上两种作文理念提出的“个性作文”观点。这以后也出现了作文改革的热点的观念,如作文界开始流行清华附中赵谦翔老师提出的所谓“绿色作文”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作文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缺少一个评价的标准体系,这不仅使教师觉得无所适从,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失公证与公平,更不宜学生作文的发展。照此作文,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会使写作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现在作文教学改革观点很多,但都缺乏可操作性,因而造成了雷声很响,闪电很亮,雨却下不下来。现就我们作文教学现状作一总结:

一、作文教学及考试作文的现状分析

新课程实施以来,作文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改变,在《新课标》中对7-9年级的作文有这样一些话(部分):“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作文要言之有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出个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这强调了作文跟生活及学生真实情感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样的要求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在作文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却不是这样的。

面对这样的要求,教师的作文指导根本无从入手;对学生来说,文体作文则像盲人摸象,写出来不伦不类。有人只强调学生多读来开成作文能力,这就弱化了语文教师教的作用

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要深入研究,要求学生文体写作要吃透,但也不必过多担心,现在流行“话题作文”,特别是近两年来,话题作文占据了中学考试,目的是想给学生更大的写作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培养他们能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话题作文在作文教学中已经占居了主要地位,大家看一下各阶段各地区的作文题就可知道,话题也是大同小异:“亲情、友情、诚信、尊重、理解”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只要给学生归归类,投机取巧,准备一下,完全可以套用题材,省时又省力。

二、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作文该怎么教学、教些什么,我觉得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为什么要学生写作文。我想作文教学不能为培养学生未来成为一个文学家,而是要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有条理地、更有效地与人交流,作文不只单纯是文字的艺术,应该是语言的艺术,交往沟通的艺术。叶老曾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每个人都需要识字,都要练习写文章,但这并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读书人或文学家……能写文章虽然不值得夸耀,可不能写文章却真的是一种缺陷,这里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某个学生要说服老师,让自己参加活动写个申请,而老师不支持他,就必须要把理由有条理地讲出来。凭借这还不够,还要用文字中的情感来打动老师,老师真的被你的文章感动了,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还比如说,我们的学生今后都要工作,求职很多情况下都要写自荐书,调动需要写调动报告,推销产品需要写广告,给上司提建议需要写建议书……这些都是再实用不过了。生活里的写作是真实的,这其中要有文字的功底,最好有文采,体现有个人真实的想法,运用创新的思维,这样才能帮助自己达到目的。从上面的考试作文、作文教学现状来看都不能满足以学生将来生活中的需要。

三、要对作文教学改革发展方向进行重定位

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作文教学必须改革,首先,每位教师都要正确看到问题存在在哪里。就是学生学习写作文目的要以提高应用能力为主,要为他们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方向,写作为社会交际服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素质的新一代,素质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要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作文教学是实用性的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作文教学和训练要以社会实用性文体写作为主要内容,设计训练题要以与社会交际需要为标准,让学生经过训练掌握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从而使学生受益。

另外,我想作文教学中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学系统,要编订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教材

现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其作文方面来说,还没有原来的省编教材来得合理,如果说省编教材作文要求还有一点文体的集中性、阶段性的话,那么人教版就毫无条理性可言了,这在上文已有分析,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社会实用性文体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有梯度、分阶段性的一套实用性的作文教学教材,作文确能提高一个学生的写作素质,这样才能改变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无序性、功利性,使学生真正得到能力的提高。编订一教材是不容易的,要考虑和需要很多付出,作为针对作文教学的普遍性问题的教材,要靠专家的调查、分析、编写。

中学作文教学篇7

以前的语文课不设作文课,有时教师临时出题,每学期六至八篇不等,几乎已成定规。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最后都会安排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项学习内容。不过三项内容混杂其中,单就写作部分的内容来看,不充分、不系统、不成规模是其特点,写作在实际教学中得不到重视,成了阅读、基础训练之外的事。阅读是手段,表达是目的,虽然中考作文占分很高,可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地位却很低。每周两节习作课,教师逼着学生写,赶鸭子上架,学生就胡编乱造一气。没有规范的作文制度,没有独立的教材,学生认为作文纯属语文教学的附属品,可多可少,可有可无,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首要的是独立编写作文教材,独立开设作文课。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是一对地位并列的孪生兄弟,把作文教材分成阅读和写作两部分,分别设课,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由最擅长的教师担任。这样,作文的地位就会得到体现。作文教材的编写,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两点要求: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好中学生作文所需的知识、训练程序和技能要领,要充分系统,还要循序渐进,成为一本规范的、可操作的作文教程。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和写作需要,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和优秀的中学生习作各占一定份额,远可以欣赏古今中外名家名篇,近可以借鉴优秀中学生写作技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师要通其理还要善其文

教师像什么呢?教师应当像教练,来自队员,又高于队员。中学语文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又要有娴熟的写作技能,还应是道德情操高尚、心理素质成熟的教育者。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上学时尚能定时作文,还有一定的写作冲动,走上教学岗位后,整日被无休止的备课、作业、检查、评比占去,天长日久,反应钝化,兴味索然。教师贫于读时报、读作品,讲起作文来,既无深度又无新意,既没有激情也没有时代感,更没有切实可行的行文导引,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吗?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教学水平,必须坚持不懈地去读、去写,日积月累,就能在作文教学时随机比较、演示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感到视野开阔,激发写作欲望,享受创作乐趣,这样作文教学目标就会顺利完成。因此,写作理论修养和写作水平是衡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

三、作文训练要系统化、具体化

从现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实际来看,教师教学的视点主要放在随时而定的作文指导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长远规划和细节指导计划,就会使学生写作不能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怎样使作文训练系统化、具体化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包括观察积累、读书感受和写作训练三大部分的内容。通过观察各类人物和现象积累生活素材;通过博览开阔视野,激发兴趣;通过精读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艺术的修养;通过写作指导形成和提高作文能力。尤其是在写作指导训练中,教师要把整篇作文的指导同专项训练结合起来,通过一项项局部训练以期培养学生开头结尾、中间展开的能力,语言修辞的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立意剪裁的能力,最后再通过整体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学生感到作文难、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其思路窄、材料少、无借鉴、展不开以及语言上的力不从心,而这些都可以从观察积累、博览精读、整体训练和专项培养得以解决。

四、总结

中学作文教学篇8

【关键词】:课外阅读积累素材语言表达观察读者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4

【正文】: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有的学生在教师不厌其烦的训练下,甚至对写作产生了厌烦情绪。一说作文就头痛,哪里还能写出好的作文。

那么如何改变学生每次作文都有许多学生感到头痛,无从下笔,要么东拼西凑,敷衍成文,要么写些空话、套话,言之无物的现状呢?我认为作文教学应重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积累素材,二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谈几点想法:

一、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可见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老师可以从读的兴趣中引导学生,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他们的写作仓库中增添一点“米”。

1、开阔学生的眼界,用各种方法积累素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阅读一些文质兼美、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课外读物、报刊杂志,将各种素材分门别类,作成卡片;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向家人、熟人或同村人搜集一些乡村民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生活材料;学会对不同意见的收集和分类;各种情况的分析;文摘汇编等。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多组织参观、游览,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写阅读笔记不失是学生积累素材的良策。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这样既帮助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又养成了学生写阅读笔记的习惯。

3、创造有助于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各项课外活动。积极发动并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课外活动。从而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人格。在发展学生爱好的同时,又能丰富学生的主体感受,从而让学生积累了特殊的写作素材。

二、多角度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善于找出同类事物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征。我们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情感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从七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写出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

三、勤于练笔,敢于创新,训练表达能力。

作文能力应包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两方面的能力。认识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而反映生活则需要准确的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1、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提炼课文的大意,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纲大意。这样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还可以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者用讲故事、谈感想等方法培养学生不仅要言而“有物”,还要言而“有序”。否则七嘴八舌,前后无序,虽训练了说的能力,却不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或辩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言之成理”、“出口成章”的本领。

2、勤于练笔,训练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写作训练的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学生的笔就会越练越熟,思路就会越来越畅通。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写日记和记笔记的好习惯,加强日常练笔。

3、模仿写作练习,练好写作基本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所学的课文,让学生学会模仿,学会想象,学会创新。比如,学习了课文的写作技法、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范文自行命题。这样,既从教材中找到范文,又可跳出教材范文的框框,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所学的文体能做到较好的掌握和训练。

此外,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材料、漫画、哲理故事等,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内容进行写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又能挖掘出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认识程度,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四、多写书信体作文,建立和强化“读者意识”。

叶圣陶老先生说:“平常写信给朋友,老实倾吐胸中的积蓄;内容决定形式,技术上也乐意尽心,而且也容易安排。”所以叶老强调:“无论写什么文章,只要而且必须如平常写信给朋友一样,老实倾吐胸中的积蓄。”在教学中多采用书信体写作文,帮助学生建立“读者意识”。这种作文要求形式上是书信,内容可以叙事,可以说理,可以描写景物,可以介绍事物。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书信来承载。学生写书信体作文,势必会在写作时时时刻刻想到“读信人”,使他们在每次写作文时,都有一种意识――“我的作文是写给某人看的”,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写作热情,大面积地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可以用多种方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比如,学生的日记、作文等让学生进行互评。也可以将优秀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中朗读、传阅、交流,组织作品展览。让学生自办手抄报等,学生的作品得到公众的认可,这样可以激发写作的动机和兴趣,又可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写作有了读者,彼此交流,互相学习,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以及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总之,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注重素材的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将会彻底改变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局面。让学生能够写、愿意写,乐意写,在写作中获得乐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中学作文教学篇9

关键词:作文教学 快速作文 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 创新精神。

语文教师受批改学生作文之苦已久,很多老师曾想大刀阔斧地进行作文教学改革,但都因失败而告终。为了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人在作文教学这一块作了一点改革尝试。即不再亲自批改学生作文,而让学生自主交流阅读批改。身为语文教师,不亲自批改作文,必定会被断定为懒汉、不称职者、“徒有虚名”或白占地土者,不如“及早引退”。但从一些同行前辈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老师没有批改学生的作文,他们的学生也曾多次获得作文大奖。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杨初春老师所推行的“快速作文”教学法确有可行之处。可我个人认为老师亲自批改学生作文虽有优点,但也有诸多不妥之处。

一、教师亲自批改作文时效低且费力

按国家编班标准,一个初中班平均编排四十名学生,如果每位同学的单篇作文字数平均为500字,则全班作文总数为两万字,而本人又长期带两个班,合起来为四万字。老师若以每分钟读100字的速度,不计停顿时间,仅看完两个班的作文就得花上6、7个小时。如果逐篇批改学生作文,即使连续作战也得花上12、13个小时。语文课除了备课、写教案、上课外,一个星期很难腾出这么多的时间去批改学生的作文,更何况我校的班数特别多,常常有八九十个学生,这种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就不言而喻了。要想亲自批改两个班的全部作文至少也得花上两三个星期左右,时效非常低,压力也相当大。

二、教师批改作文时效不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及作文进步

由于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大,尽管老师有两三周的时间批改,也只能是“走马看花,粗看滥改”。试想:学生一次作文洋洋洒洒六七百字,可算是来之不易的得意之作(每个学生都有这种想法),却被老师的寥寥几句:条理不清楚,中心不够突出,情感不太真挚,句子不太通顺,书写潦草,或几句草草肯定的话,就这样笼统的、俗套的、模式化的话给“审判”了,学生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其中包括:第一,学生会怀疑老师没有认真看过自己的“得意之作”,加上批改时间过长,他们会逐渐丧失写作的热忱和兴趣;第二,老师常常按自己的看法批改学生的作文,这样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及作文进步都会有负面影响。例如有学生写道“鱼游过去了,水很灵活”。从修辞及语境方面分析,这个句子就是学生创造精神的反映,但如果老师在批改过程中稍为疏忽,认为“句子有毛病”,无形中便会遏制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有人建议只批改部分学生的作文,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负担,又可使批改精细入微,点评恰如其分,而“运交华盖”的同学也可以“庆幸至哉”。但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老师对他们“另眼相看”(我也曾是个被老师另眼相看的学生,那滋味真的不好受),故而愤愤不平,还会“笑傲江湖”甚至会“对簿公堂”。总之,老师批改作文(全部批改或部分批改)或多或少都有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碍学生作文的快速进步。因此,本人认为推行“快速作文”较合时宜。

所谓快速作文,大家也很熟悉,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完成批改、完成点评、讲评。参加对象以学生为主,时间通常用连接的两课时。整个过程简述之:学生用一节课左右完成习作,紧接着互换作文并批改,老师作适当的提示,批改后由学生推荐佳作,老师朗读示范及学生评语,最后师生讨论小结。

三、快速作文的可行性。

第一,时效高。“快速作文”一个学期可完成作文十次以上,学生的训练时间较多,又不影响课后的学习时间。若按通常由老师全批全改的话,最多一个学期也只能作六次左右,学生训练时间少了,很难创作出美文佳作,更难登作文殿堂。而快速作文时间短,又能训练学生的反映能力、审题能力、快速布局谋篇能力、遣词造句能力,逐渐克服学生在课后作文中养成的拖拉懒散、意志消沉等毛病。经过多次练习,学生能逐步熟练作文技巧,提高作文水平,以至“登堂入室”,或者说“常在水域之滨,终会钓到大鱼的”。

第二,在“快速作文”交换互改作文的环节上,学生情绪高,可谓热情洋溢,追其原因,一方面可以目睹别人的风采,学习别人的“生花妙笔”,另一方面可以过过当老师的瘾。

第三,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分析、点评、鉴赏文章的能力。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教育过程应“授之以渔”,应该教给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技巧、方法及能力,而不是知识本身,而学生批改作文是其中一条较有效的途径。虽然学生开始批改作文有点毛手毛脚,但相信学生长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贴切、全面、仔细、深入地批改作文的工夫也有到家的一天。

第四,学生在批改作文过程中,多少都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不自觉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的作用,不断练习,对学生个性发展有较积极的帮助。再说,被批改的一方作者,也很在意同学的批改,也能促进同学间思想的交流。

当然,学生修改作文,难免有错漏之处,这需要老师作双重工作,既要看作文本身,又要看学生的批改情况,但一旦成功,将让师生受益无穷。

当初,本人在选择这条作文改革之路时,曾受到种种压力,曾经受过学校领导的批评,也曾受过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指责,但本人一直坚信,改革必定要走些弯路,要付出一些代价,否则就无所谓改革。事实证明,本人经过这几年的大胆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成效已初见端倪,学生的作文水平已在逐步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社会的认可。总之,如果老师你不愿意批改作文,我认为“快速作文”可以说是师生的“大贵人”,身为语文老师的你,我建议你大胆试一试,也许这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将会给你带来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中学作文教学篇10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海南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050X

国内刊号:46-1057/G4

邮发代号:8-11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