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发展特色十篇农业发展特色十篇

农业发展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6:37

农业发展特色篇1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下,认识和厘清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继续为国民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文以建始县为例,通过理解和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为县域经济的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特色农业;机制创新

建始县位于湖北西南部,属于国家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境内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扶持,尤其是本届县委、政府坚持强力推进“四大工程”,全面拉动“三大发展”的战略,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成为拉动县域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建始县在大力实施“全面拉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建基地、培企业,茶叶、高山药材、干鲜果、魔芋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迅速扩张,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水平稳步提高,产品效益大幅提升,品牌效益初见成效。截止2014年底,建始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积超过50万亩,全县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了15家,实现产值59186万元,上交税收872万元,农产品出口创汇168万元,带动7251人实现了在本地就业。全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组织252家,入社会员达到万人以上。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资源富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建始有众多的资源,其中许多资源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县境内硒资源出露面积近480平方公里,是国内连片面积最大、平均硒水平含量最高的富硒生物圈,土壤平均硒水平含量17.7ppm,有“富硒王国”之称;是全国优质白肋烟出口基地,白肋烟常年种植面积在6500公顷左右,年产优质白肋烟10000吨以上,有“烟草王国”之美誉;是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基地县,全县60%的耕地和40%的可开垦荒地适宜种植魔芋,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8万亩。是全国141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优质无烟煤储量达1.98亿吨,占湖北总储量的32%;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科研基地县,人工营造日本落叶松用材林达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2%。建始境内雨热同季,河谷地段光照时间长,二高山地区终年云雾缭绕,茶叶、干鲜果等经济作物品质优良。

(二)百花齐放,多种特色农业产业齐头并进。初步形成了以烟叶、乌龙茶、景阳鸡、魔芋、猕猴桃、速生丰产林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尤其是乌龙茶、魔芋产业均涌现出了一批有雄厚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后劲充足。此外,在官店、龙坪等高山乡镇,道地药材、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良好;花坪、景阳、长梁、三里等乡镇,也涌现出了关口葡萄、景阳核桃、六月雪梨、火龙柚、马坡茶、三里香米等名牌产品。冷水鱼、大鲵(娃娃鱼)、藏獒等特种养殖也有所突破。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支撑有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机制日趋完善。一是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十四届县委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五个一”的特色产业工作机制(对于魔芋、乌龙茶、景阳鸡、猕猴桃、核桃产业明确一名牵头县领导、一个主管部门、一套工作专班、一支专家队伍、一笔工作经费),通过依托电子政务完善政务服务试点县建设,大规模压缩了审批事项、极大节约了审批时间;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工作面貌大为改观;特色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日趋优良。二是科技支持逐步显现。成功研发出了魔芋低聚甘露糖(双歧因子)这一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农业深加工产品,该产品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并投入了工业化生产;乌龙茶、红茶生产加工工艺也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植物提取、枸杞和猕猴桃酒酿造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储备了一批科研、技术人才。三是发展平台得以壮大。随着建始大道、红土坪新区的建成,城市骨架得到了扩张,土地储备日渐丰厚,同时,在10个乡镇启动了工业小区建设;建始到许家坪机场仅需30分钟,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交通环境得以极大改善,景阳清江港口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硬件设施制约正逐步打破。

二、存在的问题

建始通过近几年业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实践,茶叶、魔芋、干鲜果等特色产业得到稳步发展,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但是,受制于基础薄弱、起步较迟等因素制约,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仍然较小,要改变这一现状并实现从稳步发展到跨越发展,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一)全而不精。建始县特色农业产业虽然种类繁多,且大多小有名气,但真正能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据主导地位、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产业尚未形成,尤其是各类特色产业均为其它地方也有发展的低技术门槛类产业,比较优势并不明显,同时,由于特色产业种类过于繁多,政府部门在引导支持中力量较为分散,没能将项目、资金集中于优势项目中,呈现出“撒胡椒面”的支持形态,扶持效果不算显著。

(二)小而不大。从全县的角度来看,除了烟叶产业外的大多数产业,一是基地面积不够,发展最多的猕猴桃、魔芋等产业,实际面积仅为6、7万亩,茶叶经过近两年的恢复性发展,总面积也不超过3万亩,相对于全县266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来说,40多万亩的特色农业产业总面积也仅占很小一部分。二是企业发展不够,大多数茶叶、药材、特色食品等产业的加工、销售企业年销售规模均不超过1000万元,近几年兴起的花果山双歧因子和炜丰乌龙茶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由于龙头企业的块头小、规模较小,难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不能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带动相应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政府主导的现象,同市场运行规律有所冲突。三是市场容量较小。缺乏类似于农产品职业经理人的销售人才群体,农超对接不够,导致因为销售市场不够而不敢盲目扩大产业规模,典型的例子如关口葡萄,现有县内及周边县市市场容量趋近饱和,5000亩规模基本已到极限,超过此规模则销售将成为大问题。

(三)粗而不细。主要是指现在建始大多数特色农业产业仍然停留在提供初级产品的阶段,缺乏深加工产品,如药材、高山蔬菜、猕猴桃、景阳鸡、速生丰产林等产业,均没有深加工龙头企业,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大头利润被其他地区企业赚取,不仅税收流失,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受限制。根据2015年开展的一次调研,由于缺乏深加工龙头企业,我县猕猴桃企业无法在保质期内完成干鲜果销售,导致大量猕猴桃积压变质,给种植户和经销商带来了严重损失。(四)配套不够。一是产业链不完善,和沿海地区相比,没有一个产业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条,包装、广告设计、产品检验、物流运输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制约。二是基地建设配套不够,多数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缺乏配套设施,水、电、路状况较差,条件艰苦,不利于标准化种植。三是科技配套不够,由于农村科技人才缺乏,转制服务中心人员整体工作积极性不高,种植、养殖水平较低,亩均产量和品质均离优良水平有一定差距,同时,科技培训没有实现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四是发展软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公职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技能缺乏,整体招商、投资环境仍不理想。

三、相关建议

建始县特色农业产业虽然起步较晚、规模不大,但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实现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具备资源和人力基础,机遇良好,有富硒、绿色、环保等潜在优势。

(一)扶持壮大重点产业,发挥带动效应。一是集中项目,改善配套基础设施。积极向上争取重点产业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并通过精准扶贫、农综开发、以工代赈、通畅工程、老区建设、烟草基地单元建设、水源性工程建设等项目资金,迅速改善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每年整合投入4000万左右,用2-3年的时间,将乌龙茶、魔芋、猕猴桃产业基地设施进行全面提档升级。二是用足政策,体现真支持。实行基础设施向基地集中、配套项目向特色农业产业受益群众集中的原则,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用足、用活各项政策,严格避免用有限的资金“撒胡椒面”的行为。三是抓大放小有所侧重。在现有十余个特色产业里面选取3到4个有发展前途的重点产业,将所有资金、项目、资源全面集中,推荐重点发展乌龙茶、药材、魔芋、速生丰产林四个产业,合理引导其他的产业健康发展。取消政府主导地位,采取市场调节的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四是培养人才做支撑。培植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种植(养殖)大户、农村科技能手,培训镇(乡)、村专职干部和有思想、有闯劲的青年农民,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扶植训练一批农业产品职业经理人,整合做大农产品销售平台,引导带领相关产业实现农超对接、订单生产。

(二)依托园区做强企业。一是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完善各类专项规划,尤其是城镇产业规划、产业用地规划等,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实行优势产业的区域集中,逐步引导产生群聚效应,尤其是重点发展富硒绿色食品产业、植物提取加工业、林板一体化产业等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二是完善产业链条。在产业链条上游主要做到建大、建强基地,加强基地的日常管护,提高特色产品质量和单位效益,以亩均产值达到4000元为目标。在产业链中游主要做到完善包装、产品研发、产品设计等环节,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加强检疫检测,提升生产水平。在产业链下游主要做到加强广告投放、加强销售渠道扩展工作、健全销售网络、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等。三是有的放矢,避免盲目、重复。主要是在招商引资和深加工企业建设中,要围绕全县培植的支柱产业有目的地招商、建设,以完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为目的,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招商思路,确保引进有实力、有市场、有技术的大型企业。

(三)加大力度改善环境。一是转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健全扶植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严格奖惩,进一步转变“官本位”的思想。二是转作风,结合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农村,解决一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特色农业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强基础,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打破用地瓶颈,营造优良环境,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夯实产业发展的物质和人力基础。

(四)全县联动形成合力。一是全县整体规划。借鉴旅游产业全县一盘棋的经验,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实行全县的整体规划布局,相对进行区域分工。二是部门整体联动,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的便民服务大厅,打破部门各自为政的权利瓶颈,实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主管部门一抓到底的服务模式,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创造优良的软环境。三是上下统一标准。从上到下服务态度一个样、服务质量一个样,整治公职人员“花绕”的不良风气,在用人机制上进行合理探索,对于有审批权限的部门重点监控,选拔一批有思想、有道德、有能力的干部,充实重点岗位,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丑陋习气,切实围绕民生,服务全局。

农业发展特色篇2

(一)特色农业的内涵

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主要突出“特”字,是和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它不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为目的。

(二)特色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生产的区域性

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特色农业生产的区域性。较之于传统农产品而言,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其原因一是因为特色农产品对自然条件有着比传统农产品更高的要求;二是由于市场需要的特色农产品是多种多样的,而任何一个区域(尤其是在县乡区域范围内)很难同时提供多种特色农产品。

2•产品品质的优质性

与传统农产品相比较而言,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品质的优质性上。这是特色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精河县的枸杞不仅粒大、肉厚、色鲜,而且产量高、品质好、药性强、品质居全国各产区之首。不仅大陆市场行情好,而且成为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倍受推崇的营养珍品。额敏县红花籽亚油酸含量高于世界各地(如:美国加州红花籽亚油酸含量为76%,北京的为78%,而额敏县的含量高达87%)。哈密瓜含糖多,但吃而不腻;巴旦木是世界四大著名干果之一,其营养价值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六倍,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居经济林果之首;红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多、脆而甜等等。

3•产品产量的经济优势性

特色农产品品质好,市场需求量较大,当产品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其相对收益也就比较大。如:吐鲁番地区1999年产葡萄37•6万吨,产值近6亿元,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60%,农民收入的60%来源于葡萄。精河县枸杞年产量近6000万元,全县3•3万农户中有1•8万户靠种枸札走上富裕之路,人均收入由70年代末的300元提高到现在的2450元,其中托里乡富甲一方,县财政每年可以从中得到400万元的财政收入。

特色农业的以上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关联的,缺一均不能形成特色农业。区域性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它是特色农业能否存在的先决条件。产品品质的优劣与否是特色农业能否持久发展的关键因素。特色农产品吕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能否实现其市场价值。产量是形成特色农业的充分条件。产品质量好,但产量低,则无法产生规棋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将难以保持持久的竞争力,特色农业也就难以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是要因地制宜,二是要优选品种,提高产品品质,三是要科学种植(或养殖),在不降低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产量,包括单产和总产。

二、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新疆太阳辐射量普遍较大,日照长,光质优越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使瓜果等农产品着色浓,颜色艳,品质好,农作物生长期积温大,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果木和作物养分积累。这为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和林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新疆具有丰富的农作物品质资源。例如:新疆红花种质资源鉴定与繁殖入库1550份,占国家入库总数的63•4%,成为我国红花入库之最。

(二)市场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国95%以上的人口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新疆也同样如此。从全国来看(新疆亦如此),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自给有余。据国家统计局新疆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统计资料显示,我区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70•01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830万吨;肉类由1980年的12•70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59•96万吨;禽蛋由1983年的3•11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13•34万吨;棉花由1980年的7•92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125万吨。与此同时,1998年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80年的138•14kg下降为84•9kg;从1980年至1998年,城市人均肉禽类消费量由7•32kg增长到29•27kg;蛋类从0•85kg增长到6•98kg;水产品由3•12kg增长到3•90kg;鲜乳品由9•12kg增长到19•04kg。反映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57•26%降为44•65%。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很大,这就为新疆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市场条件。它是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政策条件

为了充分利用优势农业资源,抓住市场机遇,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新疆各级政府纷纷采取鼓励措施和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大力扶持特色农业的发展。这为新疆特色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条件。

(四)科学技术条件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特色农业生物品种不断得到优化和更新,同时也积极培育和引进了大批优良品种,使特色农产品品质更好,产量更高。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保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贮存。前者大大加快了特色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速度,后者则使某些特色农产品(尤其是瓜果等)所固有的季节性强,保鲜时间短的缺点得以克服。上述条件的改善为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新疆特色农业的分类及其发展现状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大体上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一是从农产品类型上看,二是从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类型上看。

(一)从农产品类型上来看,新疆特色农业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1•特色种植业

它是与传统种植业相对而言的。目前新疆特色种植业主要包括红花、彩色棉花、哈密瓜、番茄、香米等。其中红花主要分布于塔额盆地,尤其是额敏县。新疆红花种植面积、干花产量和种子产量均占全国80%左右。棉花生产是新疆的一个优势产业,其收益几乎占了新疆农业的半壁江山。但近些年来国内棉花市场已呈供过于求的状态,加上国家已放开棉花价格,新疆棉花开始重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与此同时,彩色棉花在市场上则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目前天然彩色棉花已开发成功,这使新疆的棉花发展呈现新的广阔前景,其每亩收益可比普通棉花高300元。彩色棉花的种植范围较小,但前景看好。1999年全国彩色棉花种植面积仅一万亩,而阿瓦提县丰收一场就种了5000亩彩色棉。哈密瓜主要分布吐哈盆地,其种植面积近3万公顷,居全国首位。近几年,兵团农六师103团场哈密瓜种植异军突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番茄主要集中于昌吉州和巴州博湖县最为有名。

2•特色林果业

主要包括库尔勒香梨、枸杞、葡萄、大枣、核桃、石榴等。库尔勒香利主要分布在新疆巴州,1998年全疆种植25万亩,产量近10万吨。枸杞主要分布于精河县,全疆年产量在一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自1990年起,精河枸杞就在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和枸杞品质四个方面雄踞全国五大枸杞主产区之首。葡萄主要在吐鲁番地区,其年产量近40万吨,居全国首位。大枣以哈密大枣(又称五堡大枣)最为有名,产品远销区内外。巴旦木主要分布于南疆喀什地区,目前其区域内共有100万株巴旦木,共中40万株已进入盛果期,年产量在60吨,石榴主要集中分布于和田地区,且以皮山县的皮亚勒玛石榴最为有名,该县石榴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亩,1999年其石榴总产达540吨。近年来,阿克苏地区的苹果及大枣开始走俏乌鲁木齐市场。

3•特色养殖业

主要有农十师依靠乌伦古湖渔业而办的银狐养殖业,乌鲁木齐市水产养鱼业和塔里木农二师养鹿业。特色养殖业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如农二师目前已形成集养殖、加工、研究开发、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化生产模式,产品不但在国内市场畅销,而且打入了香港、台湾及韩国等地的市场。

(二)从产业化类型上来看,新疆特色农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

1•龙头企业带动型

如精河县利用中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基地的资源优势,以年产6000吨的枸杞为主导产业,以专业化生产基地为依托,以新疆万利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开发枸杞干果出口新、马、泰及港台地区,建立枸杞保健食品厂,开发出杞芸口服液、枸杞酒、枸杞茶和乐乐血等一批保健食品、饮料,医药保健品年销售额10亿元,创利税2亿元。另外,额敏县现在也正在形成以万吨红花籽油加工厂为龙头企业的红花产业。

2•专业协会带动型

如盛产哈密瓜的鄯善县,成立了哈密瓜协会,为4个乡近1万户瓜农提供技术、物质和信息服务,开展技术咨询,培训和技术推广,并组织农民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在瓜协的带动下,鄯善县商品瓜生产、储运、加工、包装业迅速发展,瓜农年收入高达数万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3•主导产品带动型

如库尔勒沙依东园艺场,利用独具资源优势的香梨生产,实现资源优势转换,生产的香梨运销国内外市场,以特色资源形成的特色主导产品,带动香梨产业化经营。

4•科技示范带动型

如昌吉市园艺场,引进开发瓜果菜新品种,采用高新技术示范,带动瓜菜种子生产专业户,提高了种子质量和效益,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5•市场带动型(消费中心带动型)

如米泉市利用近郊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批发市场,带动了周围五个县65万户农户,种植蔬菜50万亩,日上市量40吨以上,年成交额可达1•64亿元。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发展与其相配套的加工业和运销业等,不仅周围县市的蔬菜在这里集散,南北疆许多地方的蔬菜,水果也在这里销售,对外还辐射到甘、陕、川和鲁等省区。

四、新疆发展特色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新疆特色农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促使新疆特色农业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

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形势看好,容易人为造成特色农业盲目发展。发展特色农业要上规模,讲求规模经营,创规模效益,这是应该做,也是必须要做的。但是扩大特色农业生产,要在详细调查,摸清所有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出科学的规划,不能不顾实际条件限制一哄而上。例如,新疆林果业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以建设名、优、特经济林生产基地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混农林业,在农田林网和防沙基干林带的建设中,适当安排一些经济林树种,把具有市场优势的核桃、巴旦木、红枣、杏仁、葡萄干等五大干果和香梨、石榴、优质杏、优质苹果等4大鲜果作为经济林的目标产业,走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二)要加大特色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目前新疆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等限制因素。这导致一些已建瓜果商品基地品质退化严重,良种繁育工作没有跟上,大量的优质乡土品种没有得到好地开发和挖掘,且良种苗木供求矛盾突出,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再加上经营者本身素质差,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制约了许多技术的普及应用。要改变新疆特色农业的这种现状,就要加大特色农业中的科技含量,特别是要重视优选品种和科学栽培与养殖及科学管理。

(三)正确处理好特色农产品质与量的关系,实现质与量的统一

农产品生产大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与产品品质的提高往往难以同时实现。因此在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中。首先要坚持质量第一。如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业除了少数几个品种外,大多存在档次不高,外观不美,从而影响了销售。其次要依靠科技,尽量做到产品质与量同时提高。优质低量形不成规模效益,也不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要认真研究新疆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战略

近几年,洋水果成了中国各大城市消费市场的新热点。洋水果进入中国,其关税,运费都不会低,它之所以能实现在中国的销售,不外乎在规模、质量、品牌、营销网络等方面具有优势。不仅如此,连内地省份的水果也在新疆水果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因此,新疆要提高本地水果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对产品营销战略进行研究。我们高兴地看到,最近(1999年底)新疆库尔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在梨城库尔勒挂牌。该公司成立后,将通过万亩专业化果园基地的建设,以及股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对果品供应市场的控制。同时通过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解决栽培、新品种开发、保鲜、绿色卫生、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以确保香梨的优良品质。另外,还要加强对鲜果的保鲜贮藏,做到反季节销售;同时也要重视农产品的包装,要分级包装,提高农产品的档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又如新疆军旅集团采用国际上最通行的“oem”经营方式经营彩色棉花的科研、种植、纺纱、织布、制衣全过程,不仅人人降低成本,而且使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最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要始终重视产品的深加工

目前新疆的农产品除少数实现初级加工外,许多仍然靠卖初级产品为主。为了使特色农产品能在新疆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我们要始终强调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变原料为初级、中级甚至高级加工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多次增值增利。与此同时形成以从事特色农业开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为龙头的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六)注重环保理念,生产绿色产品

农业发展特色篇3

关键词临安市;山区;农业特色经济;休闲农业

一、引言

临安市位于浙江西北部,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北靠安吉,地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689平方公里,占86.2%,森林覆盖率76.6%,是浙南典型的山区市。临安市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之称,并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市。临安市政府一直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名市、经济强市为目标,一方面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通过实施“东竹西果“的区域布局,培育了竹笋、山核桃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该市环境质量,政府借机引导群众进一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凭借与杭州毗邻的地域优势,临安市成功地发展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业,成为了杭州的后花园。临安市走上了特色农业促环保、生态优势促经济的良性发展之路,该市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成功经验具借鉴和推广意义。

二、临安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逐步做大做强传统农业产业

农业特色经济的特色来源于自然环境、资源、技术、文化等因素。临安市是典型的山区市,九山一分田,山多田少,临安市正是立足于其丰富的山区资源特色,规避农地较少的发展瓶颈,深入挖掘传统产业,重点发展了竹笋、茶叶、蔬菜、瓜果、山核桃、畜牧、花卉、苗木产业,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发展格局,*年实现农业产值18.3亿元,目前产值超过全市总产值77%,占农民收入构成的80%。

在发展重点农业产业过程中,临安市特别重视对其山区自然资源的利用。

1.重视高效益特色经济林木发展

山核桃、香榧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临安市最具特色的经济林木。临安市政府看到了这两种高档经济林木的开展潜力,因此将发展山核桃、香榧等特色经济林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在开发原有山核桃、香榧等野生经济林木的同时,政府鼓励和扶持农民加大经济林木的种植。2005年临安市山核桃面积40余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0%,产量占总产量的49.8%,山核桃生产经营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核桃主产区13012户收入超万元,2159户收入超5万元,农户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山核桃,山核桃已成为浙西北山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支柱。

2.促进竹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临安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境内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现有竹林面积99万亩。但是由于不合理的高强度经营,导致大量竹林退化、污染严重、病虫危害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竹农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因此政府加大了在竹产业上的投入,通过对重要竹品种---雷竹的退化机制研究,促进退化林地的改造,同时深入研究和选育新竹种,开发了观赏竹的种植和繁育,并加大了竹产品加工工艺的研究投入。通过努力,临安市成功地开拓了竹笋产业发展空间,既保持了原有的竹产业规模,使临安成为全国最大的菜竹篮子,全国水煮笋加工出口最多的县(市),也保障了临安竹产业的可持续和新型化发展。

3.促进其他农产品的山区特色化发展

在将山核桃、竹笋等产业培育成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临安市因势利导,利用山区的特有优势,推出了高山蔬菜、高山花卉苗木等项目的开发。

临安市内海拔在500~700m的农田面积有682.6hm2,海拔700m以上的农田面积有153hm2,累计835.6hm2。而海拔500m以上山区为夏季冷凉区,是发展高山蔬菜和花卉的理想区域。由于紧靠沪、杭、甬、宁等大中城市,临安具独特区位优势,为高山林特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方便。目前临安发展的高山蔬菜有番茄、四季豆、四季香菜、菠菜、辣椒、莴苣、日本生菜、西芹、马兰头等大众菜、优细菜以及蕨菜、香椿等特色菜。高山蔬菜质优、天然的优势既补充了大中城市“夏淡“、“秋淡“市场,又迎合了目前饮食上的环保要求。而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农地,凉爽的气候非常适宜生产反季节盆花、鲜切花和优质种球。目前临安此类农地有近万亩,发展了以石斛兰、一品红、仙客来、大花蕙兰、蝴蝶兰等为主的高山反季节盆花,以球根花卉百合、唐菖蒲为主的高山种球繁育及其鲜切花栽培,以及以三色堇、一串红等为主的高山播种育苗培育的反季节花坛花等。临安高山花卉业的发展是农业特色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已成为农民就业和创收的新渠道。

此外,临安在畜牧业发展上同样利用了山区特色优势,走“林牧复合“之路,在森林中生产绿色动物产品。如“森林牧业“基地潜川镇,发展了森林散养蛋鸡和竹鸡、黄麂,并将猪、鱼、鸡的养殖结合起来,走生态养殖之路。新的养殖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结构的集约化饲养模式,并能合理利用山区的闲置山地、林地、荒田、山塘、水库等自然资源,有利于生产出绿色、质优、价高的动物产品,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以科技为依托,走农业生态经济产业化之路

通过政府的引导,临安市确立了立足山区特色,发展山区农业特色经济的方向。但是对于传统产业如何提升与优化、如何发展环境友好型新型产业是临安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过程中两大问题,这也是国内山区县市的共性问题。在实践中,临安市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农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使农村和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

1.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重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林木和竹笋是临安传统特色产业,在迅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瓶颈。如山核桃生产存在缺乏新品种,树木躯干高、难以采摘,童期长导致培育期间加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山核桃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以及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等,影响了山核桃产业的提升;香榧栽培品种单一、繁殖技术落后、造林成活率低,以及生长周期长等问题也限制了其规模化栽培。而竹笋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竹林的退化问题。

为了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临安市围绕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开展了多项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

首先,重点研发与推广山核桃新选品种、拉枝整形矮化、生态培育等技术,同时,推广应用榧树高接香榧技术,大力发展香榧。推动了临安山区特色经济林栽培良种化进程,实现生态、高效、安全栽培。此外,还对经济树木产品的深加工以及附属产品的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以加工业带动栽培,为经济林木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针对雷竹的退化,提出包括品种更新、土壤改良等相应的改造措施,建立了雷竹改造示范基地。同时还开展了夏、秋季优良笋用竹繁育和推广,观赏竹的繁育和推广,开发了笋加工产品产业化的相关技术,对笋产品的杀菌工艺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竹产品质量,并为竹产业扩展了发展空间,有利于竹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此外,集成农林复合经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对提升与优化传统产业也起到了明显作用。

2.构建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

我国山区经济发展往往受制于农村科技信息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技意识等因素。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有效转化对山区特色经济的开发和壮大尤为重要。

临安市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特点,紧密结合了主导特色产品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了一系列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如山核桃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级牧业、竹笋、竹制品等5个科创中心。同时还形成了大量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和名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挥这些组织的人力和技术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并提高了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力。

(2)初步形成了由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下属农技服务机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农业主导产业协会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等五部分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目前临安拥有各类龙头企业近50家,农业、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20余个。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促进了特色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3)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中融入了各方力量。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临安市还通过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的媒介作用,构建了以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政府、农民、科技人员全方面参与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培养农民技术员等途径,开创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和方式,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出一大批科技意识强、懂技术、善创新、会经营的现代科技型农民。

(三)延长山区特色经济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1.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地方特色产品的名牌建设

在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加工业在临安也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形成了生产和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02年全市已有7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值达到30亿元,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二产比重上升到80.2%,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就有34家。

随着临安农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日渐加强。政府和企业均加大了对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成功打造了临安市山区特色产品的地方品牌,使临安山核桃、笋制品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发展农业休闲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由于经济林木、竹笋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减少了对林产品的依赖,临安市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又促使临安人将目光投向新兴的农业休闲产业。临安山区特色经济从农业延伸至加工业,现在又进一步向第三产业拓展。

临安市具有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多项殊荣,并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二个部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湖部级森林公园等,同时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南京、宁波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生态市,旅游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真山真水真空气“的旅游品牌已经形成,临安正逐渐成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

2005年,临安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18个休闲观光农业专业村和一个乡镇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度假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3万人次,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临安市山区特色明显,在森林动物养殖业、高山蔬菜花卉种植业等领域均具有进一步发展山区休闲产业的潜力。随着人们回归自然、享受清新环境以及体验农家生活的追求日益流行,临安市山区休闲产业将成为最具有潜力的开发项目。目前临安的农业休闲产业以“农家乐“为主,共有“农家乐“经营户336户。今后除“农家乐“发展形式外,休闲农庄型、农副产品基地型等农业观光产业形式也将在临安市逐渐发展壮大,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新的途径。临安市的山区特色经济与旅游业走上了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结束语

临安市立足本地的山区特色,并配套了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利用了多方面的人力和资源优势,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新型的农业特色经济之路。虽然临安市目前依然存在着生态农业产业化不高,畜牧面源污染较严重等问题,但不能不说临安市的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有许多可取之处。对于与临安市情况相似的其他山区县市,可以借鉴临安市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扶持等方式,挖掘本地的地方特色产品,使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和依托。

参考文献

[1]周玉祥,临安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和体会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第1期

[2]陈初尉黄海明陈英霞临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第5期

[3]周应堂韩美贵农业特色经济理论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总第27期

农业发展特色篇4

1.1 农民组织化程度迅速提高

全县有专业合作组织40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92个,参合农户8471户。其中武狮农特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示范社。

1.2 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特色品牌开始形成

全县取得无公害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7000hm2,“狮山”牌武定壮鸡熟食系列、“久香源”牌优质米、“云路”牌甘蓝和青豌豆、“武狮”牌火腿、“彝山”牌火腿、“悟康”牌珍稀菌等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特色品牌开始形成。

2发展目标

至2016年,培育五大产业,建成十大基地,建成一个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成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2.1 培育五大产业

优质烟草种植业;中药材种植产业;蔬菜产业;经济林果产业;特色畜牧产业。

2.2 建设十大基地

20000hm2粮食生产基地、4000hm2优质烟生产基地、33300hm2核桃基地、3300hm2优质水果基地、2666hm2中药材基地、6600hm2蔬菜基地、3300hm2马铃薯基地、年出栏750万只武定鸡生产基地、年出栏19万只黑山羊生产基地、年出栏50万头肉猪生产基地。

2.3 建设一个绿色食品工业园区

计划总投资25000万元,在狮山镇建设1km2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加工车间30000m2。主要加工粮食、蔬菜、林果、食用菌、药材、畜禽等农副产品。

2.4 建设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计划投资6000万元,在狮山镇建设一个占地10hm2、建筑面积约30000m2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市场内建冷库50座。

3发展思路

3.1 夯实基础,提高生产能力

至2016年全县高稳产农田地达20000hm2;农机总动力达32000万w,农用拖拉机拥有量达8200台。

3.2 集中力量,培育龙头企业

通过招商引资、改造升级、扶持引导等措施,培育、发展我县的骨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力;重点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要注重开展精深加工,在加工产品布局上,巩固发展粮食、豆类加工,做大做强武定壮鸡、火腿等肉制品加工,大力培育果蔬加工,保护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的酱腌菜、蜂产品、食用菌等加工品种,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九厂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尽快形成我县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区。到2016年,力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个,州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个,着力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名牌产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业竞争力。

3.3 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二是抓住云南桥头堡建设、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三是争取信贷支持;四是整合各部门、各渠道的支农资金;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4打造品牌,开拓产品市场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力争到2016年全县“三品一标”持证产品达25个以上;二是加强产品推介;三是培育和完善一批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强以县城为中心的综合集贸市场和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对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四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产品流通协会或中介组织,培养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和营销大户,带动推进农产品流通外销;五是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应用。

3.5 强化支撑,健全服务体系

以项目为载体,建立健全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植物保护、动物检疫监督和动物防疫体系,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产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3.6 加强服务,营造发展环境

农业发展特色篇5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一个支柱产业一个部门牵头、一个规划引领、一笔经费启动、一个法人承办、一个专业合作组织链接、一批企业和大户支撑的办法,在未来3-4年时间内,集中力量抓好粮油、生猪、家禽、茶叶、油茶、水产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建设。鼓励和引导一批联系紧密、市场相关、产业相联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服务组织开展分工合作,培育形成产业配套、分工明晰、功能齐全的产业体系。

二、工作重点

(一)粮油产业

1、发展目标:2009实现粮食总产463万吨、油料总产23万吨、粮油加工产值64.4亿元;20*年实现粮食总产500万吨、油料总产30万吨、粮油加工产值100亿元。培育年产值30亿元以上粮油加工企业1家、10亿元以上企业1家、1亿元以上企业18家,1000亩以上粮油种植大户100个。

2、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粮食局。

3、承办单位:*三农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实施主体:*三农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友勇米业有限公司、*帅旺食品有限公司、*天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市*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天裕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县南港东方米业有限公司等。

5、服务单位:各县区政府、管委及其主管部门,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市农科所、市植保站、市土肥站、市种子管理站、市种子公司等。

6、重点建设项目:*三农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优质粮种植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天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的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市*面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和*友勇米业有限公司分别投资1.2亿元、1.08亿元的2个年产10万吨碎米深加工淀粉麦芽糖项目;*帅旺食品有限公司投资8600万元的4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及5万吨仓储中心项目;*大团结食用油有限公司投资1.9亿元的10万吨精制冷榨食用油产品生产建设项目;*汇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年产10000吨淀粉糖酯、*00吨大米食用蛋白粉和紫甘薯种植项目。

(二)生猪产业

1、发展目标:2009年生猪饲养量580万头,出栏365万头,母猪存栏17.9万头,规模养殖比重40%以上,生猪年加工量90万头;20*年生猪饲养量700万头,出栏450万头,母猪存栏21万头,规模养殖比重60%以上,生猪年加工量200万头,培育年产值5亿元以上生猪加工企业1家、1亿元以上加工企业2家。

2、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商务局。

3、承办单位:*省西商食品有限公司。

4、实施主体:*省西商食品有限公司、*县康达畜禽有限公司、*大别山生态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县三缘牧业有限公司、*县长风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省*县康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市东润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市天时畜牧种业有限公司、*瑞泰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新华饲料有限公司、*天业集团饲料有限公司。

5、服务单位:市畜牧兽医局、市畜牧兽医站,各县区主管部门等。

6、重点建设项目:*省西商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34亿元的优质商品猪贸工农产业化经营项目;*老山区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的黑毛猪生产加工开发项目;*思裕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的10万头猪场建设项目。

(三)家禽产业

1、发展目标:2009年家禽饲养量1.2亿只,出栏8800万只,禽蛋产量14万吨,肉禽年加工产值6亿元;20*年家禽饲养量1.6亿只,出栏1.3亿只,禽蛋产量16万吨,规模养禽比重达到60%以上,肉禽年加工产值15亿元以上,培育年加工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以上企业1家、1亿元以上企业2家。

2、责任单位:市农委。

3、承办单位:*新华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4、实施主体:*新华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夏星食品有限公司、*县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市海洋羽毛有限公司、*一隆羽绒有限公司、*省*县玉河羽绒有限公司、*县华强羽绒有限公司、*浩缘朋制衣有限公司、*三祥羽毛有限公司、*省*西羽绒厂、*宝祥禽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恒福食品有限公司、*省*西白鹅原种场、*县银源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市华润科技养殖有限公司、*新华饲料有限公司、*天业集团饲料有限公司等。

5、服务单位:市畜牧兽医局、市畜牧兽医站,各县区主管部门等。

6、重点建设项目:*夏星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年产5万吨冷冻禽肉制品生产项目;*市新华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天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5000万只禽类加工项目;*宝祥禽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投资1.28亿元、6000万元的5000万只肉禽深加工项目和*西白鹅熟食制品深加工开发项目;*县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的肉鸡产业化项目;*省*县玉河羽绒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西白鹅生态养殖基地和羽毛(绒)交易市场项目。

(四)茶叶产业

1、发展目标:2009年茶园面积45万亩,产值6亿元以上,其中*瓜片茶园15万亩,产值5亿元;*黄芽有机和绿色认证茶园*万亩,产值1.5亿元;*小兰花茶园6.5万亩,产值0.8亿元。20*年茶园面积50万亩,产值10亿元,其中*瓜片茶园20万亩,产值6亿元以上;*黄芽有机和绿色认证茶园15万亩,产值3亿元;*小兰花茶园7万亩,产值1.2亿元;培育超亿元产值茶叶龙头企业2家、5000万元企业2家。

2、责任单位:市农委。

3、承办单位:**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4、实施主体:**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笑堂茶叶有限公司、*县安态特色农产品有限公司、*县大团山茶厂、*名优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绿力生态产品有限公司、*省*县圣茗茶叶有限公司、*舒绿茶业有限公司、*省*市大山茶厂、*市金*茶厂、*市东石笋野茶开发有限公司、*县齐山*瓜片有限公司、*县九华山茶业有限公司等。

5、服务单位:市质监局、市文化局、市工商局、市农委,相关县区主管部门等。

6、重点建设项目:*省*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瓜片有机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标准化加工厂房及清洁化、机械化加工工艺研发项目;**绿力生态产品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的大化坪有机生态茶园;*安态特色农产品有限公司投资*00万元的*瓜片智能机械化加工生产线研发与推广项目;*县九华山茶业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茶叶精深加工项目;*舒绿茶业有限公司投资6100万元的茶多酚及茶色素提取项目;*县投资2000万元的有机*瓜片产业化开发项目;*县投资4000万元的茶业发展项目;*瓜片原产地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品牌整合、保护和规范使用项目。

(五)油茶产业

1、发展目标:2009年新育苗400亩,新造林3万亩,低产林改造6.5万亩,油茶面积35万亩,茶籽产量1.5万吨,年加工产值2.5亿元;20*年油茶面积50万亩,茶籽产量3万吨,年加工产值7亿元,培育年产值2亿元以上加工企业2家。

2、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3、承办单位:*大别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4、实施主体:*大别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省华银茶油有限公司、*新世界绿洲茶油有限公司、*省*县鸟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市邦恒茶油发展有限公司、*县德昌良种苗木有限公司、*县硕果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5、服务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西学院,相关金融部门,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等。

6、重点建设项目:*大别山科技开发公司投资4700万元的2万吨油茶籽综合加工项目;*华银茶油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的年5万吨油(绿)茶籽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县德昌良种苗木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油茶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县硕果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的凡冲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茧丝绸产业

1、发展目标:2009年桑园面积20万亩,蚕茧产量1.2万吨,年产白厂丝1500吨,年加工产值2.5亿元;20*年桑园面积30万亩,蚕茧产量2万吨,年产白厂丝3000吨,年加工产值6亿元,培育年产值超3亿元企业1家、超1亿元企业2家。

2、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委。

3、承办单位:*源牌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实施主体:*源牌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华集团、宏宝集团(*)丝绸有限公司、**金燕桑茧丝绸有限公司、*三利丝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太平丝棉有限公司等。

5、服务单位:相关县区政府、管委及其主管部门。

6、重点建设项目:*源牌集团投资1.8亿元的年产50万件出口蚕丝被项目;*三利丝绸集团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缫丝、丝绸技改及20万件丝棉被建设项目;宏宝(*)丝绸集团公司投资5200万元的1.5万亩蚕桑基地建设和蚕丝制品加工项目。

(七)毛竹产业

1、发展目标:2009年毛竹种植面积65万亩,年加工产值9亿元;20*年毛竹种植面积80万亩,年加工产值16亿元,培育年产值8亿元以上加工企业1家、1亿元以上企业4家。

2、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3、承办单位:*龙华竹业有限公司。

4、实施主体:*龙华竹业有限公司、*春城有限公司、*县金诚竹业有限公司、*宝德利竹业有限公司、*丰田竹业制造有限公司、*县盛隆竹业有限公司、*省*县富邦竹业有限责任公司、*县华竹实业有限公司等。

5、服务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相关金融部门,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等。

6、重点建设项目:*龙华竹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年产200万平方米竹木复合重组材项目;*春城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竹加工剩余物沼气能源化项目;*县盛隆竹业有限公司投资5200万元的年处理1万吨农林剩余物竹箨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金诚竹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竹胶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

(八)大麻产业

1、发展目标:2009年*大麻种植面积8万亩,麻皮总产1.36万吨,年加工产值3亿元;20*年*大麻种植面积15万亩,麻皮总产2.8万吨,年加工产值7亿元,培育年产值3亿元以上企业1家、1亿元以上企业2家。

2、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

3、承办单位:*星星轻纺(集团)有限公司。

4、实施主体:*星星轻纺(集团)有限公司、*市凯旋大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金鹰股份*麻纺有限公司、*市百里大麻专业合作社等。

5、服务单位:市农委、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农科所,市质监局、农发行*市分行等。

6、重点建设项目:*星星轻纺(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450万元的大麻纤维产品系列开发项目;浙江金鹰股份*麻纺有限公司投资7350万元的*大麻产业化项目;*市百里大麻专业合作社投资的8000万元的大麻标桔杆活性炭项目。

(九)渔业产业

1、发展目标:2009年水产养殖面积9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5万吨,产值22亿元;20*年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30万吨,产值33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亿元企业1家、超5000万元企业2家。

2、责任单位:市农委。

3、承办单位:*县万佛湖渔业总公司。

4、实施主体:*县万佛湖渔业总公司、*华祥食品有限公司、*华海鳗业有限公司、*金湖水产有限公司、*县天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县瑞明水产养殖场、霍邱县东湖水产开发有限公司、霍邱县西湖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

5、服务单位:市水产局、市水产站,各县区主管部门。

6、重点建设项目:*县万佛湖渔业总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西五大水库苗种配套基地—万佛湖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投资8600万元的*西五大水库水产品生态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华海鳗业有限公司投资1.29亿元的4000亩鳗鱼生态养殖基地和年产3000吨烤鳗加工出口项目;*华祥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640万元的水产品深加工出口项目;*县天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的安丰塘生态养殖及水产品深加工项目。

(十)蔬菜产业

1、发展目标:2009年蔬菜种植面积130万亩,产量200万吨,总产值25亿元,其中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面积40万亩;20*年蔬菜种植面积150万亩,产量230万吨,总产值30亿元,其中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面积80万亩,蔬菜年加工产值6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亿元蔬菜加工企业3家。

2、责任单位:市农委。

3、承办单位:*华园食品有限公司。

4、实施主体:*华园食品有限公司、*市金土地科普示范园、*华祥食品有限公司、*新荣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县舒丰现代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景山食品有限公司、*县新鑫食品有限公司、*省*县天绿食品有限公司等。

5、服务单位:市农科所、市菜办、市植保站、市土肥站,各县区主管部门。

6、重点建设项目:*华园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果菜深加工项目;*景山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水煮菜生产线及冷库扩建项目;*华祥食品有限公司投资*00万元的万亩绿色蔬菜(外向型)产业化项目;*县新鑫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山野菜、冷冻食品加工项目;*县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00万元的*农业科研基地及绿色蔬菜配送中心建设项目、投资700万元的*县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

三、主要措施

1、强化产业协会建设。按产业分类积极稳妥地组建各行业协会,吸纳更多积极性高、有实力的企业和大户进入协会,提升协会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每个产业确定1-2个市直部门作为召集和主管单位,明确一家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作为实施法人和产业协会会长候选单位,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大户、经纪人作为实施主体和协会的主要成员,具体负责产业发展的推进。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产业协会向实体性、产业性发展,逐步过渡到专业合作社。每个产业协会由会长单位提供专门办公地点,明确1-3名全职人员具体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人员经费由协会自理。会长和副会长单位根据工作业绩,定期实行民主评选、动态管理。每个产业所涉及的县区及其产业的细分行业,比照市级产业协会模式架构组建分会,扩大产业协会的覆盖范围。

2、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根据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着眼长远,分产业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各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建设项目和保障措施。各责任单位和承办单位负责产业内各相关部门、企业、组织和大户的组织协调,齐心协力,整体推进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部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以及农产品标准的制定,走标准化带动产业发展、拉动效益提升的道路。各产业协会在抓好特色产业中长期规划建设的同时,分年度制定工作计划,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每年至少为会员办好5-10件实事。

农业发展特色篇6

发展的优势和条件

长期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南各族人民在广袤的红土高原上探索形成了依托坝区和平缓山地发展特色种植业,依托饲草饲料和草甸及灌木林、稀疏林发展畜牧业,依托林地、陡坡地发展林产业,依托丰富水源和适宜气候发展水产养殖等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一个个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奇迹,在优势资源的发挥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上迈出了可喜步伐,云南独特的气候、物种、区域等优势正逐步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是地理优势独特。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南缘的结合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皆有,山地高原面积占全境的94%,土壤类型丰富,有18个土类、288个土种,适农土地类型多、面积广,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有集水面积覆盖全省的6大水系和40多个天然湖泊,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资源条件。

二是气候优势突出。云南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复杂和垂直高差大等原因,有寒、温、热3个气候带和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7个气候类型,“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全省年均温差10—14℃,无霜期较长,尤其是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地区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北回归线横贯全省,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春早冬晚、冬暖夏凉,许多区域农产品可常年种植、四季飘香,利用自然气候实施多季生产潜力很大,农业气候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

三是物种优势明显。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和独特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等美誉,以占全国4.1%的国土面积囊括了全国60%的高等植物和59%的脊椎动物种类,淡水鱼类资源占全国的42.2%,具有优良丰富的种质资源和物种基因,产业拓展延伸的基础较好、潜力极大。

四是生态优势公认。云南是我国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森林覆盖率达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塔”、“碳库”、“绿色银行”等功能十分明显,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1.48万亿元/年,居全国首位。省内大部分区域植被良好、污染较少、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区域性原生态农产品生产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无公害、有机、优质、生态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云系”、“滇牌”等农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绿色、环保、营养、安全已经成为云南农产品的形象标签。

五是开放优势巨大。云南地处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边境线长4061公里,拥有国家口岸20个,是我国连接内地、南亚、东南亚三大市场和沟通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的结合部,具有走向东南亚、南亚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和比较优势,且与资源丰富的周边国家农业发展互补性较强,为云南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综合立体的交通运输体系的初步形成,云南联通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地区国家的重要区位优势正逐步转变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开放优势。

六是发展优势强劲。当前,云南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优势经济作物和特色经济林面积已突破1.1亿亩,烟草、花卉、橡胶、茶叶、蔬菜等主要优势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云系”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全省经济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热情高涨,这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厚积薄发的发展优势,必将为云南在国际国内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借机“洗牌”、主动“发牌”、后来居上、跨越发展打下基础、创造条件。

发展的成效和经验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出台重要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原料基地保障、致力规模化经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大力打造优势品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使“高原种植”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高原制造”实力和规模迈上新的台阶,“高原出品”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高原品牌”打造提升取得新的进展,走出了一条发展云南特色农业的成功之路,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由2002年的738亿元和47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301亿元和1408亿元,增幅分别达212%、200%;主要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面积分别由2002年的2479万亩、2430万亩增加到4170万亩、6610万亩,增幅分别达到68.3%、172%。这段时期成为全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最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最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速度最快、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为我省在新的起点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供了许多值得认真借鉴的成功经验。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由落后薄弱到加快建设、大为改善的重大转变,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省水利投资由2002年的27.67亿元预计增加到2012年的250亿元左右、预计增长8倍多。2003年以来,全省累计建成328座大中小型水库,新增库容23亿立方米,水库总数达到5590座;建成“五小水利”230多万件、增加蓄水能力1.5亿立方米;若将目前全省在建项目和今年开工新建的180件左右重点项目计算在内,工程竣工后还可新增库容27亿立方米,使我省的水利工程总库容由2002年前的94.1亿立方米增加到144亿立方米,10余年时间新增库容5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2年前总库容的53%,届时人均供水能力将由316立方米提高到400立方米以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中小河流治理步伐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地973万亩,全省高稳产农田总量达3973万亩、农民人均达1亩以上。

(二)农产品基地建设实现了由零星分散、品种杂乱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重大转变,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稳定的优质原料。全省粮食总产量实现“九年连增”,由2002年的1424.7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1755.6万吨、增长23.2%,居全国第14位,继2004年首次突破300亿斤大关后,2011年又突破350亿斤,2012年有望跃上360亿斤新台阶。到2011年底,全省以蔬菜、甘蔗、烟叶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2479万亩增加到4170万亩、增长68.2%;以核桃、水果、茶叶为代表的特色经济林面积由2430万亩增加到6610万亩、增长172%。畜牧业总产值由213亿元增加到808亿元、增长了近4倍,平均不到两年就跃上一个百亿元的台阶;肉类总产量由235万吨增加到521.8万吨、增长122%,居全国第12位;其中生猪出栏由2259万头增加到4860万头、排位由全国第11位提升至第9位。特色产业规范化种植、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势头强劲,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目前烟叶、茶叶、花卉、咖啡、核桃、膏桐、橡胶7个产业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中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5个产品产量分别居全国首位。

(三)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了由粗放经营型、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的重大转变,为高原特色农业构建了引领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由2002年的1559个增加到2011年的4613个,其中全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由926户增加到2410户。农村经营主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以产业、专业和技术为纽带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由8497个增加到30814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已达252户,资产超亿元的有62户,带动农户300多万户,产值达270多亿元。除烟草外的农产品加工值由254亿元增加到1123亿元,增342%。到云南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海外企业达300多家、省外企业400多家。

(四)农产品质量实现了由问题隐患多、基础制约大向监测体系健全、监管全面有力的重大转变,为高原特色农业健康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2003年以来,制定实施农业地方标准1100项、位居西部省区第二,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近3000个;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4760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110个、绿色食品747个、有机农产品205个;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235个、示范面积近1000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是全国多年没有发生过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四个省份之一。

(五)农产品市场开拓实现了由粗放无序、省内为主的低层次经营向集约化、组织化、品牌化、国际化经营的重大转变,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健全完善的营销体系。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持续快速提升。蔬菜已占重庆、香港当地市场的1/3,并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昆明海关2011年出口额就达6.48亿美元,云南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蔬菜出口基地;茶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鲜切花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出口近40个国家和地区,花卉行业总产值已突破300亿元;食用菌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咖啡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主产区和出口创汇基地。全面开展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农产品跃升为全省第一大宗出口产品,直接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区第一,出口市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从昆明海关报关出口的农产品贸易额就由2002年的2.4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8亿美元、增650%,加上转口贸易等云南农产品出口额已超过50亿美元。

(六)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了由品名杂乱、认知度低、影响力弱向知名度高、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的重大转变,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索了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云南农产品已有10件中国驰名商标、45件地理标志商标、500件云南省著名商标;有12户林业龙头企业获得17个省级名牌产品认定。大益、龙润、昌泰、滇红、帝泊尔、下关沱茶等茶叶品牌在资源整合、企业重构中崛起,宣威火腿、大河乌猪等畜牧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锦苑、丽都、斗南等花卉品牌享誉国内外,蒙自石榴枇杷、弥勒东风葡萄、开远鹰嘴桃、宾川红黑提等果类品牌亮点纷呈,晨农、好宝、元谋、通海等蔬菜品牌附加值不断提高。同时,云南白药、文山三七、德宏咖啡、版纳橡胶、昭通天麻、漾濞核桃等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

(七)林业发展实现了由重资源利用、轻生态保护向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生态改善与林农获益双赢的重大转变,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坚实的生态屏障。2003年以来,投资300多亿元,相继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中低产林改造、陡坡地治理等重大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537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000多万亩、封山育林1000多万亩、退耕还林1300多万亩;完成退牧还草555万亩。全省林地面积由2002年的3.4亿亩增加到2011年的3.7亿亩、增8.8%;活立木蓄积量由14亿立方米增加到15.48亿立方米、增10.6%,居全国第二位;以核桃、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由2002年的900万亩增加到3560万亩,为全国之最;林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10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89亿元、增6.4倍;森林覆盖率由44.3%提高到52.9%、提高了8个百分点,云南正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八)农业科技创新实现了由单项试验示范、单一成果转化、科研与生产脱节向创新服务体系、集成组装配套、加快示范推广的重大转变,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农科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达935项,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由2002年的9个增加到2011年的57个,科技贡献率由20%提高到50%、增长了30个百分点。基本建成覆盖省、州(市)的农科研发体系和覆盖省州、县、乡的农技推广网络。水稻、玉米、马铃薯、蔬菜良种化率分别由78%、73%、39%、70%提高到89%、85%、55%、100%,种植业良种推广面积达5410万亩,省内部分杂交玉米、水稻的百亩平均单产分别达到了700多公斤和近千公斤,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为粮食生产的高产优质发展指明了方向;猪、牛、羊良种化率分别由15%、5%、8%提高到86%、30%、25%;林业良种化率提高到12%,科技贡献率达27%。农业机械达到402万台(套)、机械化水平达31%。

(九)农业农村改革实现了由单一行业、局部领域到综合配套、城乡统筹、全面推进的重大转变,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构建了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圆满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免除了世代延续的“皇粮国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国家和省对农民的各类财政直接补贴到2011年已达150亿元左右,进一步调动起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启动城乡统筹改革,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快速推进,仅今年到现在为止就有200多万进城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在全国率先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主体改革工作基本完成,配套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总额突破100亿元、余额达70亿元、居全国第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为强化基层农技体系、充实基层农技队伍提供了保障;农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农场属地化管理全面完成,垦区整体呈现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产业发展、职工增收的良好局面;农村综合改革、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水价改革、水务改革、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取得新的进展。

(十)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了由增收乏力、增速缓慢到渠道拓宽、增长迅速的重大转变,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发展动力。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产品产量增加、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随着优势农产品量增价涨,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加之农民务工人数、工资水平同步增长,国家补贴稳步提高,农村资源和农民资产逐步盘活,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也全面增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609元增加至2011年的4722元、增了近2倍,年均增长12.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连续跨越了2000元、3000元、4000元大关,预计今年末将突破5000元、接近6000元左右,农民的富裕程度和对农业的投资能力及积极性持续增强。

在近年发展条件变数较多、外部环境严峻、市场波动严重、竞争压力加大、水旱灾害频发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省仍能取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各有关部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坚持把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产业发展的科学引导、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和投入保障,切实巩固和加强产业发展在农业农村中的基础地位;得益于始终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引导特色农业遵循基地化建设、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生产的基本途径向二、三产业延伸,千方百计地拉长、加宽、增厚产业链条;得益于始终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从省情农情民情出发,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调优结构,抓住以畜牧、烟叶、蔬菜、核桃、茶叶、花卉等为主的特色产业重点突破,走具有云南特色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得益于始终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重点打造一批叫响国内、面向世界的云南名牌农产品,不断巩固和提升云南农产品国际国内竞争力和农业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得益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把维护农民利益、带动农民增收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首要出发点,切实做到执政为民、产业富民;得益于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和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大胆探索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高原特色农业提供持续强劲的发展动力。

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优势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影响度、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为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发展动力、增强了竞争优势,但也要客观地认识到,当前云南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实现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和绿色贸易壁垒导致农产品出口需求和规模的萎缩,持续上升的生产成本和剧烈波动的市场价格对农业生产效益的严重影响,土地等资源环境约束和极端天气事件给农业生产带来的自然风险,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提高给质量安全带来的巨大压力,都严重制约和影响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加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就是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营养、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发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农产品安全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打造“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做到依靠“丰富多样”显特色、依靠“生态环保”出效益、依靠“安全优质”作保障、依靠“四季飘香”强竞争,做大做优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围绕市场需求,坚持质量标准,突破精深加工,实施品牌战略,继续按照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的思路,在建基地、上规模、重质量、深加工、创名牌、拓市场、增效益上下工夫,努力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的高原粮仓和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打造成辐射东南亚、南亚及中东地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中心。力争到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400亿斤,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4000亿元和2400亿元以上,畜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300亿元左右,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进一步系紧粮食安全的保险带。继续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国家科技增粮行动和云南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按照“稳定面积、调优结构、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的思路,确保每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0万亩以上;加大以粮食谷物为主的现代种业建设,努力提高各类作物的良种覆盖率;以玉米、水稻、马铃薯等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为重点,强化高产创建示范、间作套种、地膜覆盖、良种良法推广等增产关键措施,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平均亩产增加50公斤以上;发挥气候优势和物种优势,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对冬早玉米、冬马铃薯等反季粮食作物实施突破,力争到2015年冬早玉米、冬马铃薯等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00万亩,使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400亿斤以上,努力实现云南粮食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总体目标,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粮仓和粮食主产省份之一。

(二)发挥优势,择优布局,进一步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群。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合理布局、规模种植、面向市场、提质增效的要求,在稳定粮食生产、巩固传统产业和突出发展重点的基础上,推进优势农产品向最适宜区聚集发展,着力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区域战略发展格局。滇中重点发展粮食、烟草、果类、蔬菜、蚕桑、花卉园艺、林下经济、生物制药等产业,滇东北重点发展粮食、畜牧、烟草、淡水渔业、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产业,滇东南重点发展烟草、畜牧、果蔬、林下经济、生物制药等产业,滇西重点发展粮食、蔗糖、咖啡、木本油料等产业,滇西南重点发展茶叶、橡胶、蔗糖、淡水渔业、林下经济等产业,滇西北重点发展畜牧、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为途径,建成以烟、糖、茶、薯、菜、花、果等为重点的优质高产原料基地,使全省高原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到5000万亩以上,其中蔬菜1300万亩、马铃薯1200万亩、烤烟700万亩、甘蔗600万亩、油菜600万亩、中药材300万亩、鲜切花100万亩。

(三)统筹推进,加快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畜牧业和淡水渔业。充分发挥我省气候温和及饲草饲料丰富的优势,统筹推进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以畜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高原生态牧场,培育一批销售收入分别超10亿元、5亿元、1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省猪牛羊出栏达到720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突破800万吨,畜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把云南建成全国著名的常绿草地畜牧业基地和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云南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的跨越。利用资源优势,在发展淡水渔业上搞突破,科学、合理地利用高原湖泊和电站库区可利用的600多万亩水面,积极发展以罗非鱼、鳟鱼、鲟鱼为重点的常规淡水鱼类、特色冷水鱼类和优质土著鱼类养殖,将淡水渔业发展作为“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调整农产品结构,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点和亮点,力争到2015年全省水产总量达到100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270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努力将云南打造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淡水鱼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

(四)生态优先,产业并重,着力加快高效林业发展步伐。深入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创新,认真实施天保、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陡坡地生态治理、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发展以核桃、油茶等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和以林下种养业、采集业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和林业综合效能。力争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特色经济林发展突破1亿亩,其中: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6000万亩、竹子1000万亩、水果800万亩、橡胶800万亩、茶叶600万亩、油茶500万亩、蚕桑300万亩、咖啡100万亩;林下经济面积达3000万亩,新造林3000万亩以上,改造中低产林2000万亩,林业总产值达1300亿元左右,使云南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基地、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举世闻名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五)突破加工,开拓市场,进一步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竞争力。围绕延长产业链条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目标,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原则,重点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开发链条长、精深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高原特色农业领军型骨干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强化技术开发和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运用和转化率,改进加工生产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努力实现农产品加工的突破和超越,使好东西真正赢得大市场、卖出好价钱,全面提升高原特色农业整体效益。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与实施品牌战略相结合,重点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云果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以品牌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绿色、生态、营养、安全、健康”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市场及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辐射国内外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重点的出口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保障鲜活农产品品质。力争到2015年,全省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25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创建涉农云南著名商标300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15件以上、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00个以上,努力把云南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

(六)立足长远,夯实基础,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全面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继续推进“润滇工程”为代表的水源工程建设以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区“五小水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灌区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建设,着力破解工程性缺水瓶颈制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抓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建设,尽力做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水利建设就延伸到哪里,使各类优势特色产业得水增产增效,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加快“五小水利”建设速度,深入开展“爱心水窖”建设,力争到2015年再新建200万件以小水窖为重点的“五小水利”工程,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水源支持;切实加快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到“十二五”末再新增蓄水库容28亿立方米,新增总供水能力32亿立方米,水利工程蓄水总库容达到144亿立方米以上、年供水能力达到200亿立方米左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9%,基本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造中低产田地100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以上,使我省高稳产农田达5000万亩左右。

(七)创新科技,提质增效,努力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动力。着眼于打基础、管长远,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构筑强有力的基础设施、科技进步、装备条件、人才队伍等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四大支柱。着力实施种业发展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商品化供种率提高到55%,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种质资源研发基地和面向西南开放的现代种业高地。着力加快高原特色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基地备案步伐,构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着力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使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力争到2015年,全省50%以上的农产品产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0%以上的“菜篮子”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力争2015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以上,促进农业生产主要由人畜劳作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

(八)加大投入,强化扶持,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财力和政策保障。建立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持续增加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原特色农业示范、主要特色产业、外销蔬菜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薄弱环节的扶持。有效整合各级用于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切实加大政银合作力度,重点对辐射带动能力强、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扶持。切实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努力通过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平台融资、直接融资、资源换资、银行借贷、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八资并举”,依靠产业引导、投融资平台、资源禀赋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解决好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筹融资难题。进一步落实好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优先安排、重点保障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所需的生产、建设用地并按规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对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经营、出口的个人和企业在相关土地使用、经营收益等方面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开展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典型,加快形成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竞相发展、优势互补、梯次推进的良好格局。切实加强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督导协调组,完善督查、奖惩机制,把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作为对各级各有关部门进行考核和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农业发展特色篇7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园艺特产业发展迅速。据资料显示,2006年全省园艺特产业注重以综合利用为主的资源开发型经济、以无公害基地建设为主的绿色环保型经济、以资源道地性为主的特色主导型经济、以园区建设为主的集群式经济的发展,全年园艺特产实现产值283.7亿元,比上年增加38.7亿元,增长15.8%,农民人均园艺特产收入达到891元,比上年增加109.4元,增长14%。

二、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吉林省的农业资源为发展梯次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环境。东部山区,山药材种植和山葡萄种植成为农民增收主力;中部是粮食主产地,为长春、吉林两个城市提供直接消费的蔬菜业、果品业、苗木花卉业等;西部是草原地带,干旱少雨,发展豆类、葵花、辣椒等经济作物成为首选,特别是白城地区近年发展抗旱作物白刺、蓖麻、山杏、桑树等,走出了治沙、治碱增收的新路。

三、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过去在西部种植环境恶劣的地区往往是广种薄收,现在集中精力.发展“一亩效益田”、开发暖棚经济、建设“万元田棚”。特别是包括园艺、特产、经济作物、野生采集、庭院加工等5个方面的园艺特产业成为吉林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四、园艺特产业已成为全省第二大种植业。吉林省园艺特产业主要集中在参、鹿、果、菜、菌、药、蛙、薯产业,其他还有蚕、花、蓖麻、花生等项目。2006年全省蔬菜生产总面积达37.5万公顷,成为粮食生产之后的第二大种植业。吉林省特产业的组织化经营特点突出,平均订单生产率达到62%,龙头企业已达800多家,产品初加工产值近25亿元。各业生产的区域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多村一品、数乡一业、专项特色产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吉林省的山珍特产品有80%左右销往南方省份或出口东南亚市场;葵花、花生等优质油料产品外销量也在80%左右。红干椒、圆葱、肉葫芦、白萝卜等部分蔬菜产品几乎全部外销。全省先后制订颁布了无公害蔬菜、绿色鲜食葡萄酒等12项园艺特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农业发展特色篇8

一、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山西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推进特色农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色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特色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明显提升。但整体而言,山西特色农业仍然存在产业化程度偏低、市场交易不规范、科技转化率不高等深层次问题。

1.产业化程度低。特色农业经营化水平高低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一般来说,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越高,其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占有率越高。从整体经营水平看,现阶段山西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尚不完善,和其他省份相比,经营水平低,部级龙头企业数量少,仅有25家。2015年列入“513”工程的省级龙头企业仅81家。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就很难起到同行业带动辐射作用,影响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2.市场交易不规范。目前,特色农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厂商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采取不正当手段,钻法律的“空子”。市场交易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和规范。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厂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通过一些特卖促销活动以低价销售产品,不能保证特色农产品的优质新鲜。另外,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真假辨别能力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部分特色农产品定价过高,有的甚至形成市场垄断,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3.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从山西省公共财政投入中不难看出,山西省农业研发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1。在国家对各省份的财政投入中,对山西省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其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为62.06亿元,农业相关的投入仅为339.69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最少。

二、制约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山西省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科技水平不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等。

1.科技创新能力和投入不足。特色农业是资源、劳动力、科技相结合的一种农业,它是一种高效农业。所以,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现阶段而言,山西省特色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完善,特色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一方面,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高技术水平的科技人员偏少,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比较短缺,许多现代化的生物科技、农业设施、信息技术等还未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且,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科技资源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

2.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山西省因地处大陆内部,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成为山西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如表2可以看出,中部六省中山西省交通运输就业人数相对较少,且集中在铁路运输业,水运和航空就业人数较少。进一步说明山西省航空和水运发展缓慢,这就导致特色农产品新鲜度和保质期延长。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山西省运输线路总长度仅为143687.4公里,在中部六省中运输里程最短。其中,公路运输里程最长,为139343公里,但是在六省中排名最后。可见,身处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利,对山西省对外运输特色农产品影响很大。另外,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条件不容乐观,许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道路、运输设备、仓储设施、保鲜设备等硬件设施还很落后,现代化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市场信息不灵,信息收集、传递手段落后,时效性差使绝大多数农户不能及时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

3.劳动力素质偏低。随着农业产业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要求农民对该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越来越高,文化程度的高低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山西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力大部分是体力型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如图1显示的是2013年山西省农村受教育程度。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总劳动人口的22.7%,初中文化程度占4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8%。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农业高新技术的普及,使得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农户自身生产意识薄弱、风险意识不强,阻碍了特色农业向科学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的发展。

4.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目前山西省虽然创建出水塔老陈醋、冠云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古城纯牛奶、六味斋酱肉等一批农产品品牌,但是大多数农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不注重农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建设。在2014年农业部最新公布的全国1191家龙头企业名单中,山西省合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6家,仅占2.2%。这对于树立山西省特色农业品牌,提高知名度非常不利。5.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而政策因素往往是作为外部因素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因素同样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往往政策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带动或抑制特色农业的发展。因此,山西省省委、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以区域利益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鼓励政策,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相关的抑制政策能够有效地防止盲目开发农业资源。

三、加快发展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加快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把农业做强、做优,增强市场竞争是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要加强具有山西省特色的优质杂粮的选择和栽培。根据山西省农业地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因地制宜培育适合各农业生态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重点研究具有特殊用途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农产品结构要立足市场经济需求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提高绿色蔬菜种植产量。要研究制定鼓励优势品牌和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出口的具体政策,积极引导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民营加工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龙头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对提高产业化水平至关重要。所以,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增强山西特色经济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把确实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作为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其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和发展山西特色农产品的综合加工“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和地方特色农业土特产品。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开发绿色食品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更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3.加强政府监督和扶持力度,促进山西特色农业发展。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农业政策、资金投入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具体而言,首先,政府要制定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为特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对经营特色农产品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和适当的税收减免或者降低税率。其次,要加强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根据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应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信息渠道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支持特色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教育、农业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加大投入,增加对农业灾害的补贴;同时,逐步建立完善农业科学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农民根本利益。

4.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保障。省委、省政府应该在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短期培训等方式。对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说,可以请专家进行专门的培训,政府给予一些补贴,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快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进而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农业发展特色篇9

今天,我们召开由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和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参加的特色产业发展大会,其目的就是要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得力措施,掀起一个发展特色产业的新高潮,力争把特色优势做到最大化,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加快*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富裕,*的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从*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依据,必须把光热水土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以说,发展特色产业是*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首先,*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鲜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发展经济必须深入地研究比较优势,科学地把握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到*工作几个月来,*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独特的自然条件。*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全省无人能比的陇上江南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天然地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在全省具有唯一性,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花椒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同样无人可比。因此,在我看来,*满眼都是特色和优势,到处都是财富和潜力。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在全省独一无二,无人能及,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发展*经济就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依据比较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这一愿望,不仅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是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所到之处,我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已经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如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雷王乡山坪村、康县阳坝镇宋沟村、武都区城郊乡渭子沟村、*陈院镇大垭村、文县尚德镇、武都区马街镇等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千百年种粮贫穷依旧,但发展特色产业,才实现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面对*落后的现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资源优势和特色,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我们抓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为抓好特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不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一方山水,不会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自己的岗位,特色产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就愧对一方百姓。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符合*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和谐*、富庶*,是我市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加快*科学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发展特色产业,既是经济建设,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又是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同时又是人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发展之路,是“多赢”的发展之策。

其次,特色产业开发,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开发,县县有优势,县县有特色,不仅各县区、乡镇、村社可以搞,而且人人都可以搞。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的全面发展。

再次,农业特色产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经济,全市工业的50强中其中有36户是矿业企业。就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只要处理好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的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就可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特色产业发展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全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块并不一定是特色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倒是一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增加得快。经济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观念上的贫穷和发展能力水平上的贫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等客观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正确把握*的基本市情,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两个市场对接,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自身优势最大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从背着“粮食包袱”抓农业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延长产业链条,把“三农”这个绕不过的“难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成为*快速崛起的“亮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把*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买成钱,转化为财富。

具体到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确立新的思维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由高山平川种植冬小麦一种模式,向顺应天时地利、发展特色经济片带转变。就是要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打消害怕没粮吃的思想顾虑,从全球全国的市场来看,有钱就有粮;从*的实际来看,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且锈病严重,退出小麦生产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一些茶叶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实践看,改变了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

二是由低产低效粗放式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就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一县一品或数县一品转变,向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园区转变,向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转变,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一县为主,跨县辐射,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的特色经济片带,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由千百年来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转变,向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转变,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五是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实现由农向工的互动转变,就是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消费需求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高效益。

六是由自产自食向出口创汇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在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川水地都要实现万元田,山地实现双千元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全市不宜种粮食的山坡地块要全部退下来,种植特色经济,我们优势在山,特色是水,就是要做水的文章,发山的财,不能愧对这样一方山水。

三、发展特色产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措施、具体的办法上。实现最大化就是规模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十百千万”的奋斗目标,即建成十个百万亩工程,树立百面发展旗帜,实施五个千人到村,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示范户。

1、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壮大产业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是规模和效益的共同体,规模和效益相辅相成,但规模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就不能主动地调节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效益、较高的效益。因此,发展特色产业第一位的是把产业规模做大。“十一五”时期,我们要着力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即300万亩核桃,200万亩花椒,100万亩中药材,200万亩马铃薯,140万亩区域特色产业(30万亩油橄榄,30万亩银杏,20万亩茶叶,10万亩蚕桑,50万亩优质苹果),新增生态林120万亩,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只),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蔬菜达到50万亩。三江一水沿岸及有水资源条件的乡村都要大力发展水产业。使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乡、村整体覆盖,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康县、*要建成全国核桃大县,武都要建成全国花椒大县,*要尽快建成全国核桃第一大市,全国花椒第一大市。

2、树立百面旗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总结和树立一百个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和典型村,作为旗帜和样板,让典型说话,见贤思齐。提出诸如茶叶专业村的文县李子坝模式,康县宋沟村模式,蔬菜专业村的文县尚德镇田家坝村模式,*县*乡*村模式,组织农民宣讲团,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鲜活的发展经验,启迪全市农民的智慧。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

3、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在帮助指导,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好“五个千人(户)到村”,把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千所农民科技学校创办到村。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不少于1000所农民技术学校,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到村。要转换农业科技部门的职能,按照产业配置资源,把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全部配置到特色产业第一线去,作为科技特派员,每人定点到一个村,一定五年不变。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产业的效益挂起勾来,实施双向承包,实现合作双赢。同时要聘请院士、博导等顶尖级专家担任我市特色产业顾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联系,借助外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千名干部帮助指导到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农口各部门全体干部、乡镇全体干部都要定点联系一个村,帮助指导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把帮助和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千名科技能人培养到村。要分产业、按区域,确定不少于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样板户,成为壮大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五是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到村。要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家,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覆盖各个区域和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4、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人经济,种植养殖业如此,营销加工环节更是如此。要按照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分产业、分区域、分年度,着力培育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能人,在全市建成一万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户、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既要有种植业的示范户,养殖业的示范户,也要有加工业和营销的能人大户,通过重点户示范户的成长壮大,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5、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它能够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能够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避免市场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树立抓特色产业首先是抓龙头的意识,通过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要围绕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目前龙头企业“低、小、散、弱”的状况,促进龙头企业向“大、高、外、强”的方向发展,切实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养业和其它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独资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启动民资民智,扶持培育当地能人大户,依托民营经济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尽快兴办至少三到五户龙头加工或出口创汇企业,要有出口产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等次和质量,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突破。

6、做好特色产品认证注册,加强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需求。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制定花椒、核桃等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使我们不但成为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认证、gap认证、gmp认证工作,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取市场通行证。各县每年至少完成三到五个农产品的绿色或有机认证,注册三个以上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产品注册认证,争创品牌,打开市场通道,为农产品的大范围流通和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7、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产品流通。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流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要依托全市的特色农产品,统筹发展城乡农产品专业市场,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通道。参加广交会、杨陵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北京农业博览会等“节会”,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外销网络。同时,我们要立足花椒、核桃等产品举办大型节会,把各方面的物资和生产要素“请进来”,激活物资交易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

四、如何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举实招,出硬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把“五个一”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关键是要各级干部来抓,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干。要按照确定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责任制,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身上。市上成立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色产业开发。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由一名市级领导主抓,由一个或几个部门配合。县、乡两级也要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组建抓产业的班子,明确领导的分工和责任,领导干部抓特色产业的责任、任务、目标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干部抓产业的成效,要通过行政考核和技术考核两项考核进行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

2、把分类指导具体化。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主要是*县*以下到武都区、文县、康县)、丘陵盆地地区(主要是*、*、*县)、和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主要是*、*、*县)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人大副主任严波同志学习,像严波同志抓核桃产业一样,扑下身子,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民一道去研究,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同片带、不同区域要根据气候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川坝河谷如何抓,土石山区如何抓,要有具体措施;富裕乡镇如何做,贫困乡村、民族乡村如何做,都要有不同办法。根据各个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抓住关键,抓住要害,促进发展。

3、把各类资金整合起来。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方面的投资比重偏小,与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很不适应,今后必须在如何加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两州一地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项目和其它方面资金等七项资金有效地整合起来,向特色产业开发集中,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对整合资金问题,市政府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原则,以加快特色产业为目标,采取各显神通、各尽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形成集中使用与提高效益并重的整合方式。各县(区)、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下定决心狠抓特色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大局为重,事业为重,尽其所能,服务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

农业发展特色篇10

一、特色产业开发势头强劲

一年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前两届特色产业发展大会精神,认真实施“十百千万亿”工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措施,开展了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去年以来,全市新增特色产业基地面积130万亩,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878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特色产业的收入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占到总纯收入的一半。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更加统一,认识更加明确,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党委政府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顺应民心民意的惠农工程、发展工程,自觉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指导农业和发展农业。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全面落实了领导干部包抓产业责任制,17个优势主导产业分别组建了由一名市级领导挂帅的工作班子,集中人力物力包抓产业发展。各县(区)和优势产业区域的乡镇,成立了相应机构和组织,明确了分工和职责。制订下发了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四个流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各产业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走村入户,破解难题,活跃在田间地头,全身心地投入指导、包抓、督促特色产业开发之中,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尽了心、负了责、出了力、流了汗,涌现出了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先进县区、乡镇、村社和优秀农业科技特派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广大农民群众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手段日益增多,开拓市场的本领日益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乡村干部和能人大户。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产业基地为基础,创办专合组织,领办龙头[,!]加工企业,注册产品商标,申请原产地、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等各项认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联系订单,拓宽了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提高了经济效益,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一年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最大化”的目标,加快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新增核桃52万亩、花椒37.81万亩、中药材12.05万亩、油橄榄6.83万亩,银杏、茶叶、蚕桑、苹果、蔬菜、烤烟、花卉等特色产业面积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实现了较大发展。畜牧养殖业规模和效益同步提高,水产取得突破,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一大批专业乡镇、专业村和规模养殖、经营大户已经形成和正在崛起,产业开发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迈进。

(三)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一年来,我们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建成了一批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的龙头企业。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陇南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宕昌县合兴中药材开发公司、西和县瑞雪洋芋精淀粉开发公司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建成或进行了改扩建。全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户。这些龙头企业在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在扶持发展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我们始终把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作为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的关键环节来抓,建设销售市场,扶持运销大户。全市农产品专业市场达到17个,农产品销售市场163个,以武都马街花椒市场、成县小川核桃市场、礼县永兴苹果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为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基本形成。同时,我们把特色农产品注册认证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展品牌宣传,重视扶持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4个、144.3万亩,认定无公害畜禽43万头(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6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地11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基地、810亩;礼县大黄、西和半夏、文县党参、宕昌当归、两当狼牙蜜等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或gap认证。农产品注册商标126个,全市获甘肃名牌农产品企业4个,陇南名牌产品企业13个,注册认证工作走在全省各市州前列。一年来,我们先后组团参加了第四届农博会、中国兰州茶叶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第十四届杨凌农高会等节会,我市茶叶、油橄榄等16个特色农产品获得后稷奖。我们相继举办

了第二届陇上江南冬播露地蔬菜博览会、陇上江南明前茶鉴品会等大型节会。我市各县区和一批企业先后与外地经销企业签订了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经销合同。这些节会的参与和举办,有力地推介和宣传了陇南特色农产品,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了陇南特色产业知名度,陇南的特色农产品在全省有了地位,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四)农业科技水平有新提高

按照“五个千人(户)到村”的要求,全市创办农民科技学校962所,科技特派员服务到村1277人,干部帮助指导到村762人,培养科技能人1163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83个。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高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间作套种、水库网箱养鱼等一批新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通过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工程,既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又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到科技是增产、提质、增效的第一推动力,充分发挥了科技在产业开发中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的现实生产力。在前不久由国家科技部等17个部委举办的第十五届杨凌农业高科技博览会上,我市设立陇南展馆和陇南特色产品销售馆,全方位展示了特色产业开发的成效,受到大会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23个产品再次获得后稷奖,3个产品获得后稷特别奖,陇南市展团获得优秀展示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成交奖。市县两级还组织大批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种植业大户参展参会,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科技意识,并达成了一大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协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五)促农增收效果明显

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同比增长9.3%,增速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26.5亿元,今年预计可达到3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特色产业产值30亿元的目标,农民人均特色产业收入达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县区和乡镇发展特色产业的认识还不完全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结构调整力度不大。一些气候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特色产业开发还没有破题,还存在空白点,优势主导产业全覆盖、最大化的目标还没有落实到村到户。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带动农户效果不显著,特别是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设明显滞后,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的提高。三是注册认证及获奖的农产品数量不少,但运用这些成果扩大宣传和影响力,打造知名品牌方面还做得很不够,真正在全国全省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还比较少。四是销售手段比较落后,运用现代传媒和技术进行网上营销、网上订单等几乎还是空白。大宗农产品,如蔬菜等销售不畅的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特色产业效益的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全面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明年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真分析研究了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形势,做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不仅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制度、农业保护制度等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提出了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而且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现代农业等一系列事关农业发展全局的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为今后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发展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证明,我们提出发展特色产业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发展措施完全符合陇南实际,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抓住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机遇,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再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高潮。

今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是特色产业规模要做到最大化。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油橄榄、茶叶等全市一品、数县一品的优势主导产业明年要实现适生区全覆盖和基地规模最大化。区域性、独一性产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二是农产品加工水平要有大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产业链条明显延长,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三是农产品知名品牌的打造要有新突破。广泛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培育一大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达到无公害和绿色标准。四是市场营销能力要有大提升。进一步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等新型农产品营销取得突破。大批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统筹规划,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要紧紧围绕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最大化、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亿”工程,做大特色产业规模,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等主导产业要在实现适宜区全覆盖,油橄榄、银杏、食用菌、经济林果、花卉以及区域性特色产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形成规模。要因地制宜,发展桔子、枇杷、樱桃、石榴等区域性、独一性的特色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白龙江、白水江川坝河谷地带要建成万元田示范区,西汉水流域要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腰带和新的增长点,嘉陵江流域要建成优质高效特色产业示范区,礼县下四区、武都洛塘片、康县大南峪、寺台片、西和县晒经片、徽成盆地等光热水资源丰富的区域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适宜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效益高就种什么。通过几年的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使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二)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既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盼望。各级政府要把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来抓。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是把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对已经建成的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国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的优惠,帮助企业解决土地征用、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相互参股、联合经营、实施兼并等多种方式,促进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真正建立一批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当前全国经济转型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到陇南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已经签订协议合同和正

在建设的企业,要加强跟踪服务,提高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建设速度,力争新建成不少于20个龙头企业。三是在主导产业实现突破。要针对我市目前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等主导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但深加工严重滞后的突出问题,确定主抓领导和责任部门,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建设步伐,力争明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三)着力打造陇南农特产品知名品牌

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打造知名品牌是提高特色产业效益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抓好农产品“一注册三认证”工作。农牧、工商、质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明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不少于50项。到20__年,无公害产地认定规模占种植总规模的5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数量分别占农产品认证数量的30%、10%和5%以上,特色优势中药材都要实现gap认证。其次要抓好品牌建设。目前,我市仅有4个甘肃名牌产品,还没有一个中国名牌农产品,许多农产品因为没有品牌和商标不能进入超市,影响了农产品销售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狠抓商标注册和品牌申报、包装、宣传,并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技改扩能、更新设备,提高质量,争创品牌,在每个主导产业中都有几个在省内省外叫得响的名牌产品,用知名品牌打天下,闯市场,努力提升特色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四)进一步培育完善流通体系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大市场建设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畅通销售渠道,把更多的农特产品销出去,确保农民从特色产业发展中获得丰厚的收益。要办好已有的农产品专业批零市场,优化内外结构,提升水平,引导其上规模、上档次,向多功能发展,扩大其吸附力和辐射力;要围绕区域性的大宗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支持和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兴办一些规模大、档次高的综合批发市场。要着力培养扩大农产品购销队伍,大力培养农村经纪人,让他们引领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要积极培育大型流通龙头企业,加快农村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扩大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要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等节会,寻求合作,宣传和推介产品,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产品销售积极开拓市场。今年的冬季露地蔬菜博览会和油橄榄展示会,要在兰州如期举办,形式上展销结合,以销为主,探索建立长久的供销合作关系。通过节会的举办和参与,把陇南的农特产品推向全省,推向全国。

(五)努力提高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

科技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提高特色产业质量效益的有力保证。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要加强与省内外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合作,应用好他们的成功技术和措施。要办好特色产业研究院,整合科研力量,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科技顾问,开展联合攻关,着力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增强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努力实现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村村都有科技能人和示范户,每个产业都有一批科技骨干,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增强其发展实力和后劲。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陇南,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特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抓特色产业就是抓增收,就是抓“三农”,就是抓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培育特色产业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的一把手要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督促,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进行面对面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把发展特色产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乡镇是发展特色产业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工作推动者,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优势劣势,明确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在发展特色产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把发展特色产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乡村两级干部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要勤于学习,躬身实践,努力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行家里手,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发展特色产业工作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各项指标分解量化,责任到部门到人,实行一年一次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一年一考核,严格兑现奖罚政策。要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三农”、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组织部门要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基础,建设能够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强有力领导班子;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舆论环境;政法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为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统战部门要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民族乡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政府各部门、群众团体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发展特色产业的强大合力。

(二)千方百计增加投入

要紧紧抓住中央出台《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的机遇,积极论证申报特色产业发展的各类项目,争取国家、省上有更多更大的投入,市县两级要随着财力的增长,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多方筹措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要积极启动民间资本,吸引多元主体投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和营销网络建设,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政策转化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金融部门特别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从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积极服务“三农”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和专业大户优先提供信贷,用好政策,减化手续,激发活力,逐步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缓解其资金短缺的“瓶颈”。要落实中央支持农村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推广机构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稳定队伍,理顺关系,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努力建立适应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科技对特色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提升特色产业的品质。

(四)创新体制机制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下功夫。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以土地入股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全市现有的1100多万亩集体林地成为特色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新要求,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一系列政策规章,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青年农民创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工程,培养一支农村经营人才、乡土实用技术人才队伍,造就一大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