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新课标体会十篇体育新课标体会十篇

体育新课标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6:39

体育新课标体会篇1

关键词:体育课领会新课标

学校体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式程,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各校掀起课改热潮,不同形式的探讨课、研究课、纷纷展示出来,怎样才算好,各人说法不一,但我想有一点大家都会认同,那就是好的体育课学生应当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整个学练过程中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从体育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角色的变换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探究性问题

在教学中,用1-2分钟的时间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从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探究。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去思考探究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如,在上立定跳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我们依次提出问题。小兔、袋鼠和青蛙跳它们是怎样跳的呢?同学们可以试一试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再比较分析哪一种动物跳得远一些,为什么会跳得远呢?手臂向前向上的摆动是不是可以帮助身体向前向上跳跃呢?等等。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问题带动兴趣,以兴趣解决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针对不同的教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这一种手段,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使学生必须去服从的形式。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布置场地摆放器材。事先把器材随意散点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游戏方式主动让学生去得到它并按规定路线摆放好。这样一来学生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远比教师依个发器材的效果好。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用5-6分钟的时间,以游戏、比赛等活动为手段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让学生身体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使头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四、掌握运动技能

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①用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用自发组合群体的分组自主学习。为满足学生个人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己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形式和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及质量上各显神通。②用1-2分钟的时间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③用6-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已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纠正不规范的动作。④用2-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⑤用10-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去掌握运动技能。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玩耍并给予纠正指导动作。学生们在虚幻情境的活动中,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体验运动乐趣

学生通过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达到一定要求后,就转入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用3-4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纠错,互相总结,感受参与运动带来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艰辛、竞争与合作、情绪的宣泄与情感的升华等丰富的内容。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六、自我评价

用1-2分钟的时间来评价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七、思考与练习

体育新课标体会篇2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教师角色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我国教育事业适应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形势的改革措施。它是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

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

一、新课标下体育教师面临的现状

1、新课标给体育教师带来的困惑。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不适应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课程改革成功首先需要教师观念上的认可和接受。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参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体育教师大多数对体育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能够认可并接受,但主要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并参与的状态。

目前,体育教师在观念适应上还存在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不够深入,以及对新课标的态度不够积极的障碍。例如很多体育教师不知道怎么上好一节体育课,主要是没有学习研究新课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认识理解不够,不知道怎么选目标,怎么选内容。甚至有部分老师上体育课集合讲几句就"放羊"了。总之对新课标下的体育课认识理解不够,教师教学理念模糊不清。

2、体育教师队伍不专业,且自身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新课标实施后,学校的体育课增加,这就出现体育教师不足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很多学校让其他任课教师兼任体育课,或者请代课体育教师,这就导致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较低,对新课标的性质理念没理解,对体育的专业知识认识理解不够,体育技能不熟悉,示范动作不到位,口令指挥不清,自己没有专研学习新课标,体育课堂驾驭能力差,所上的体育课效率极低。有的教师素质太差,连最基本的教案都要借鉴别的教师的,自己连一份完整的教案都不会写,写的教案和上课的内容更谈不上一致了。

3、受传统教育思想、体育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体育教师已形成的角色定位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应扮演的角色相对照,显得格格不入,出现了体育教师角色错位现象。

二、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1、准确的定位有助于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正确、及时、有效的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从育体向育体与育人有机结合、体育与健康有机联系的方向转变,这种理念与构想能否真正得到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者--体育教师,在于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于体育教师对自身扮演角色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准确定位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角色,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2、有助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提升更高的理念。在以前提倡"尊师爱生",但现在置换一下"爱生尊师"显得更为妥当。一名教师只有用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形成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学生是求知做人的,没有学生便没有教师,只有学生的存在,才会有教师的存在,教师因学生的存在而存在。

3、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尊敬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应尊敬教师的辛苦,了解师恩不图报,做到相互沟通。

三、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1、从学生参与和心理健康体系来看,体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重视学生的情意体验。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不断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道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观察和注意学生的自行练习,努力去看、听和感受学生的体会,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各种情况,思考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和学生一起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选择体育锻炼的方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体育学习情绪,主动参与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

2、从运动技能和身体发展体系来看,体育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内容。在保留或改造一些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新兴运动项目,以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体育课程内容走向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内容体系。

3、从社会适应体系来看,体育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必然引发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自身素养与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对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打破"一次性教育"的传统观念,树立起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成为终身学习者。

总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只有深层次地认识、理解新标准,切实转变教师观念,以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和人才观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才可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才可以使自己在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角色定位,才可以实现新课程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陈文烈;;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与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年05期

体育新课标体会篇3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师;影响

[作者简介]周理渊,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体系讲师,湖北荆门448200

[中图分类号]G5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219-03

目前,素质教育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实施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更新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体育教师理解新课标的改革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促使中小学体育教师了解新课标,认识新课标,增强课改的信心,提高实施新课标的能力和水平,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标实践的浪潮之中。

一、对新课标的认识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笔者通过这几年对新课标的解读,结合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认为新课标有如下特点:

1.新课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青少年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2.新课标具有鲜明的系统性

新课标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评价体系都作出了明确系统的规定。它特别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以体育教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的内容。它要求在进行教学评价时立足过程,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

3.新课标具有鲜明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新课标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它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明确规定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学习和健康教育学习,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特长,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新课标具有鲜明的个体性 新课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学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新课标在各个领域设立水平六,作为高中学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学习目标,其他学段的学生也可以将高一级水平目标作为本阶段学习的发展性学习目标,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在实施新课标中遇到的困难

新课标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以来,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不少先进的内容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作为长期从事基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体育工作者,亲身感受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科学、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但同时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1.学习领域目标如何实现

新课标的学习领域目标之一“运动参与”,对群体来说,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保证条件;对个体来讲,是属于态度问题,应归属于“心理健康”方面。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和体育教师在传授运动技术过程中的教育思想、运动素质、言行表现及教学方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领域之二、三“运动技能”、“身体健康”,是指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增强体质,虽然是一个浅显而又实际的问题,但体育教学因受到学时、地域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是难以撑起这份重担的。领域之四、五“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虽有目标指向,但无具体的学习内容。“运动技能”领域的目标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目标是递进的关系,只有通过操作性知识的学习、反复操练才能得以落实。在实践中,体育教师如何把握准这五者的关系,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难度。

2.教学内容如何选择

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田径、体操、球类运动、武术、舞蹈、游泳、野外活动、民族体育等等。在实践中,体育教师们往往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艺战术、降低难度要求、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对那些教育意义不大、学生不喜欢、相对过易或过难的学习内容,就减少学时甚至放弃。田径和体操就面临着这种尴尬局面。作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结晶,百年传承下来的田径、体操两大学习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保证有充足的教学时数。但它们因为枯燥和出于安全考虑或一些标准难度太高,以致让体育教师难以抉择。

3.学习方式如何变通

新课标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主导思想是“自主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广大的体育教师试图用严密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又担心影响体育课堂的生动性和活泼性,甚至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想讲解、示范,又担心影响学生的练习时间,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在课堂中体现“自主性学习方式”,出现了上体育课学生不整队集合、每节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先练习再做极简短的讲解示范、追求所谓“发展学生个性”的不良现象。

4.评价体系如何完善

新课标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中的学生自评与互评,对于学生学会学习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六个水平目标”的12个年龄跨度里,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的比例是否应该有所区别?区别究竟多大?如果提倡用等级评定替代分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会产生由于差异不大带来负面影响?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详细记载学

生个体的发展轨迹,固然很好,但面对1:400以上学生的体育教师们如何才能完成?再如,学生的“无劣评价”如何体现公平?又如何让学生知其差距和责任?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新课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主力军,如何按照新理念、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上好体育课,如何让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协调发展,如何对待在实施新课标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都对他们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1.在观念上,要突出“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树立“三维”健康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使命。因此,每位中小学体育教师应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突出“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促使青少年学生在身体、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2.在认识上,要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新课标,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它包括学生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总目标,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适合其年龄、性别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要把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3.在教学过程中,以快乐体育为主导,合理使用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教师要以快乐体育为主导,以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合理使用情景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又要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4.在教学形式上,强调课内外结合,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与意识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阵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进行班级兴趣分组教学、按兴趣多班级分组教学、男女生分组多教师合作教学和多种形式的分层教学时,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使课堂教学内容从“竞技体育”向“健身体育”转变,努力构造课内加强、课外延伸的体育与健身新格局,适时融入身体健康、重在参与、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教育观念,要从情感人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识、情感、意志并重的人格教育;大胆使用启发式的教法与发现式的“学法想”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中的快乐体验,重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5.在教学评价时,重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综合性评价

在教学组织实践中,体育教师应改变原有的刚性、僵化的统一模式,采用组织上更开放、内容上更丰富、形式上更多样的锻炼活动进行教学。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的体现。在学习评价上,要从终结性评价走向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教师既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既看重结果,更看重过程。通过综合评价,促进教与学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进情感交流,让学生了解自我、关心他人、学会合作、学会设计学习目标,并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学习评价的真正主人。

总之,新课标的颁布与推广实施,加大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的活跃性和教学实践的自主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客观、灵活地对待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进行教学评价;要以快乐体育为主导,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云,周志雄.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J].体育教学,2005,(5).

体育新课标体会篇4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程改革教学能力新课程标准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新体育课程改革带给体育教师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对新理念是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将新理念循序渐进地融入体育教师的实际操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是为保证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而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一、解析新课程标准,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1.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和“片面侧重竞技运动”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师习惯于系统传授运动技能,过于关注了运动技能的细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众所周知,体育课程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而不是要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如果我们照搬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来训练学生,那对学生的健康实际上是弊大于利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2.树立“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过去学生不喜欢体育或者不喜欢体育课学习,它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体育教学一味地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良好的心理感受和愉快的体验。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树立“学生发展为中心”,重点关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愉快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身体活动和学习技能的过程当中来获得这种感受和体验。

3.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目标,但体育课程有别于其它的课程,它与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兴趣对于体育学习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人行动的内部的动力,学生只有形成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他才会去参与体育活动,才会坚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才有可能把体育活动成为自己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运动爱好,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体育,并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二、新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选择要求合理

新体育课程标准首先是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在教学内容上直接体现为,要包含营养、安全、环境等全面的健康知识;还有在五个课程目标中除“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之外,教师还要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熟悉。其次,新课标在所要求的目标上给教师创造、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体育课程标准在各个年龄段都是五个目标和六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目标要求。

2.课堂教学组织要求有效

首先,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对运动技能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目前,我国体育课程资源有限,许多学校体育教学无论在师资、场地器材、班级容量都无法满足个别教学要求。这对体育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带来很大的难度。新体育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度。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三、新体育课程的特点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体育新课程改革无论在教学认知能力方面还是操作能力方面,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深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尽快转变观念,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把新课程理念转化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之中。体育教师必须走出旧的教学观念的圈子,才能更好走进新课标。

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新课标的实施使得许多体育教师感到体育教学失去依托和方向,无所适从。因为,体育教学大纲让很多体育教师所产生的照本宣科的惯性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失。新课程改革将以往的教学大纲改为了课程标准,过去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评价都有较严格的规定,教师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

2.加强教学设计的创新

教学设计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蓝图,体育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事先紧凑有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改革形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方式使得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可以考虑本地、本校的特色;目标统领课程的体系下,教学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值得体育教师注意的是,新课程对学生的学法提出了重视,这是以往课程改革所欠缺的。以上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教学设计不能死板、过分程序化,创新应该成为新体育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

3.增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很多人认为组织和管理是学校行政人员的责任,其实管理是分层次的,教学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活动。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担当一个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这种能力显得尤为突出,体育教师首先要思考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怎样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还不能忽视教师的决定性作用;课堂的开放不是无秩序,而是需要更稳定的秩序;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兴趣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独立。

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体育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教学能力上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总之,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是教师要坚持的理念,因为体育课程始终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传承优秀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质功能的课程。本质功能决定了体育课程是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考虑学生。也决定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也是以学生的利益为导向的。

参考文献:

[1]王颖.21世纪初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2]陈邦权.师范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

体育新课标体会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9挑战入手,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需要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材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内容,为尽快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1引言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新时期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及教育部2002年8月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与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相结合,与未来社会接轨,逐步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体育相联系的新体制,这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全面展示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尽快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水平.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调查访问、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方面文章及国内4l所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文件;调查访问全国部分高校的专家、教授及一线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中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3分析与讨论

3.1新建本科院校背景分析

2o世纪末,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教育部决定在学校合并重组的基础上组建一批本科院校。根据教育部公布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04年6月28日),全国普通高校1683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143所。何谓新建本科院校呢?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是指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1月1日以后新组建的,未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的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是专升本的院校。摆在这批专升本院校面前最基本问题就是弄清专科向本科教育转轨的基本内涵以及理清发展基本思路,尽快地进行有针对性建设,提升办学水平达到本科教学要求。

从本人一项针对全国41所本科高校(其中“211”院校11所、普通本科高校21所、新建本科院校9所)的调查可以看出(见表1)。截止2004年12月底,新建本科院校2002年9月以后修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仅占55.6%。而该项调查的“211”院校重新修订率为90.9%,普通本科院校重新修订率为76.2%,显然新建本科院校重新修订教学大纲的比例明显低于其它本科院校。选择各高校现行《大纲》的修订时间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各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

表1全国41所本科高校现行教学大纲修订年限一览表(截止2004年12月底)

3.2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1终身教育思想的呼唤

法国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保罗-朗格朗(p.Lengrad)的《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问世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使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备受人们的重视,终身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学校教育不再是人类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而是一生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终身体育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终身体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的一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连续性教育,高校是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思想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3.2.2素质教育思想的呼唤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l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科学的生活态度以及文明的行为方式,能够自由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高等教育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就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3.2.3教育新理念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唤

所谓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当今一些重要的高等教育理念,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起着指导性作用。如: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和院校自治;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与全民化;高等教育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等。尤其是近年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林立、江芸、昊燕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多元智力为基础。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诸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必将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大、加快课程改革的力度。

3.2.4国内外先进的课程理论的呼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国内外各种不同的教育观念也在影响着人们并逐步被接受,先后出现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理论。目前被多数学者认同的是素质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理论。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理论是指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要求通过体育课程,既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又增强体质,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心理素质,不再把重点单独放在技术或发展身体的某一方面上,而把人的情感、理想、兴趣也都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方面,提倡体力、情感和认知的三者统一。

3.2.5新《纲要》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呼唤新《纲要》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有更明确的指向性,更鲜明的时代性和更大的灵活性,是当前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全面取代原有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使公共体育课程更符合时代精神、更能体现出大学体育功能、也更受学生欢迎。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进程所发生的变化,从终身教育思想的引进到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从素质教育决定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定,诸多教育的新观点、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并被广泛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

3.3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探析

3.3.1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体育课程编制的起点,是进行公共体育课程设计的依据,也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归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定体育课程目标。如美国学者提出体育课程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向自觉学习的方向发展:加拿大学者提出促使所有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健康;日本则通过各种合理的运动实践,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培养明朗、健全的生活能力和态度,以及健康安全地参加运动的态度;德国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因为体育课程与知识、感情和操行这3个领域密切相关,这就是学生具有的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本领。我国也提出了两个层面(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3]。从国内外所确立的体育课程培养目标的情况来看.以下五点是我们在制定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目标时可以借鉴的。(1)要树立全新的全面的人才质量观;(2)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3)要注重学生健康教育;(4)要树立本科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独立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培养;(5)要“以人为本”.注重知识技能的人本价值,发掘体育课程的人文内涵。

3.3.2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与设置,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角色.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结构应充分考虑学科需要、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形成多种形式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1)考虑到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场地设施尚不配套.而且新生入学后对课程及教师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采用逐步过渡、分阶段实施的方法,从半开放式教学向完全开放式教学转轨,必修阶段只实施“两自主”,选择项目和时间相对固定,选修阶段可完全开放;(2)根据体育教学规律及教学资源配置情况,由师生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给教师弹性设计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3)改变理论教学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一年级以专题讲座形式设定几个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系统讲授,二年级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手段,由教师根据各自教授班级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

3.3.3课程设置

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分步走的办法。(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体育必修课,保证正常的教学规模和教学秩序;(2)对体育特长生及校运动队主力队员开设以各专项运动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利用高校可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政策许可。推动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辅修课,倾向于社会体育方向,为学生走上社会多预备一张通行证;(3)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出跨校选修课.从各校的办学特色及师资力量考虑,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与相邻的本科高校一起为各高校大学生推出跨校选修课。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才可稳固和扩大自己。

3.3.4教学组织与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将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形成适应本校特色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主要思路有:(1)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发放《学生体育手册》,介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及要求等。配有学生各学年的学习评价、课程安排及项目介绍,通过网上同步推出,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上网点击自己喜爱的课程。为便于管理.原则上各院系相对固定时段选课。选择不到满意的课程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另行选课;(2)选修课与各单项俱乐部实现“三自主”选课.任课教师简介、照片和课程介绍通过网上全面开放,学生可自由选择喜欢的项目和教师;(3)向全体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程,包括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及养生类体育项目等.学分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各单项课外俱乐部根据项目特点有偿服务,鼓励健康消费;(4)各教研室负责教学内容、大纲进度及考评标准修订.鼓励教师开拓创新.不断开发新内容、新教法,全院统一安排公共体育课,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适应教学需要。对无法满足“三自主”要求的教师.实行停课进修,合格后上岗;(5)成立体育健康中心,专门负责测试学生体质,给出相应评价,再反馈到学生手册上,健康中心还承担对全校学生的健身、健心咨询,开设运动处方等工作。

3.3.5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的特点,必须适应社会的变革而不断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与改造。新建本科高校教材的选择应体现新《纲要》精神,由教研室、任课教师,学生共同精选和增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健身气息强的体育基础知识、健身方法和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掌握到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一两项体育爱好或特长,最终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四条原则:第一,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第二,注意教学内容实效性;第三,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第四,注意教学内容科学性。

3.3.6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科学化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客观的科学评价为依据。评价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评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有利于反馈。改进教学。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应做到“三结合一转变”,即: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逐渐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结合新《纲要》对教学评价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评价体系,(1)采取等级制与百分制相结合评分方式,在各项目的权重上不采用平均制,简化实践教学考评标准,注重过程评价,在部分内容上可采用师生共同评价;(2)体质健康标准内容不在教学中出现。但参与成绩总评。有效促进课内、外一体化;(3)理论部分考评采用答题卡与制订个性化健身处方相结合的形式。一年级重点检查学生基本知识.学生以口头表述和实际操作结合来答题,二年级主要观察学生是否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制订的健身处方是否符合实际。

体育新课标体会篇6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成绩评定;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4-0091-04

abstract:onthebasisofthenewideologyofeducation,thispaperconstructstheestimateplanandthescoreassessmentmoldinFemaleUniversitystudents’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anewcurriculumestimateplan,includingtheskill,health,activityandmood,andthescoreassessmentmold,withstudentsasitsmainbody,isputforwardandanalyzed.

Keywords: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estimateplan;physicalscoreassessment;innovation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不断逼近真理和实现人类价值目标的过程。2007年8月31日同志在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教师要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1]。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指出“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制的积极导向作用”[2]。

近年来,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体育教育也经历了从注重“三基”教育到体质教育到目前的健康教育的过程。如今的高校体育课程在思想理念、方法手段和实践上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高校体育离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还存在不小的距离[3][4][5]。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高校体育的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什么样的课程考核模式更能拓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迎合心理需求?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更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设计并论证了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模式,以期望为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和考核提供参考。

1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思与设计

1.1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改革现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构建一套符合现代大学生身心特点,适应现代教育、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既重视大学体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长远目标,以“兴趣学―快乐练―综合全面考核”的指导理念[6]。规划设计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和考核模式。

1.2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

新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课程体系。通常情况下,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方法,体育课程的评价指标都是以硬性的指标为主,如:身体素质、技能、技术等。这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锻炼习惯、体育意识和兴趣的发展以及形成良好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软性指标涉猎的较少,这种评价的方法显然不能与时俱进,影响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健康指标、行为和情感指标作为新体育课程评价指标显得非常重要。

新体育课程与传统的体育课程有明显的不同,即体育知识和技能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紧密结合,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进健康的手段.把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及行为结合到教学之中[5][7]。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总结提炼了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见表1)。

评价体系中指标的确立主要采用德尔菲法进行[8],聘请了10学校体育方面的专家,把理论模型中的指标体系设计成问卷咨询表,请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经一致性检验,p值为0.000小于0.01,则认为专家意见的评估或预测的可信度好,评价或预测结果可信[9]。然后根据专家意见删除一些不能较好的反映评价对象的指标,保留专家认可指标。最后编制了一套新体育课程的指标测量体系。其中包括技能、健康、行为、情感,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

任何一门课程的评价必需围绕着课程目标才能进行。体育课程评价方法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每一项具体的评价内容都要通过适当可行的评价方法来实施。在新体育课程的推行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5]。因此,评价方法的制定必然是一个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实现新体育课程的重中之重。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重点攻关的项目,在评价思路上应该体现两个结合,即硬性指标(定量指标)与软性指标(定性指标)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2成绩评定模式的创新设计

2.1体能项目与球类项目评定模式

体育成绩的考核是否全面、客观、公正,是否真正反映一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实际水平,往往受到同学们的关注[10]。可见,考核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制定的标准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体能类与球类项目的特点摸索出了一套学生自测、自评的简易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归纳为(表2)。

2.2难美类项目与技能类项目评定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针对难美类与技能类项目中的评分特点也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大学生的考核模式,“三级评定考核方法”[11],即个人、小组和教师三者共同参与评定工作,以武术套路为例,各部分评分比例如下(见图1)。

首先,运用录像机对考试对象进行录像,然后个人和小组在观看录像后,按考核标准分别进行打分,教师根据学生临场演练效果进行打分,三者打分结果为该学生的最后成绩。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任课教师自己说的算,学生被动地听之任之的现象,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选项课学生考核中,采取了“相对等级评价”的方法,并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12]。根据学生选项前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组,如:有的同学在选项前掌握相关知识或有一定的基础,评价时要看在原有学习水平上的提高,这样使每个级别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3大学体育成绩考核模式

通常情况下,大学的体育课程主要包括体育选项课和课外体育俱乐部运动课两个部分,选项课为每周一次每次90min的固定时间的课程;课外体育俱乐部运动课为早操、课外活动、课外兴趣培训班等。课外俱乐部具有课程灵活,选择性强等特点。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体育课程考核模式为:体育课成绩=所选项目课堂成绩(40%)+课外参加体育俱乐部锻炼次数(40%)+身体素质测验成绩(20%)(见图2)。各个子项目的评定为:所选项目课堂成绩(40%)=学习态度与考勤(10%)+所学项目技术考核(20%)+理论课考试成绩(10%);课外参加体育俱乐部锻炼次数(40%)=规定锻炼次数(30%)+奖励次数(10%);该项目是以一定的手段,强制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参加规定的20次者得满分30分,不满一次者扣5分,超过一次加1分。如果达不到规定的次数考核成绩不及格,超过规定次数加分。身体素质测验成绩(20%)=耐力素质4%+速度素质4%+力量素质4%+弹跳素质4%+柔韧素质4%。

3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及考核模式分析

3.1新的课程评定方案与考核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可以划分两类,即软件创新,主要指与体育教学相关的过程活动的改革和创新;硬件创新,主要指对体育教学相关器材的改造和创新。前者往往是不容易触摸到的,但又确确实实在发生,大学体育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生,他们的健康成长将会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也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因此,体育教师的创新活动十分重要。

由于“创造学”或“创新学”在我国尚未形成[13],类似问题的研究也较少,而在国外对创新型(亦称创造型)教师或体育教师的研究相对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创造教育专家史密斯和哈尔曼从培养与训练两个方面对创新型教师提出了若干条要求;日本创造教育专家扇田博武和恩田彰从不同角度对创新型教师提出了具体的标准;承川惠司还设计了能巧妙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川喜田二郎提出了创造性开发的技法等[10]。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体育教师的实际特点,将创新型体育教师的要求归纳为(表3)。

创新型体育教师与一般教师相比,其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所以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和考核模式的实施,教师的创新意识也是关键。

3.2新课程评价体系能够顺应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新的课程评价与考核体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通过考核模式的设计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中鼓励学生同时参与课外锻炼与课内锻炼。尤其是课外开设俱乐部教学形式与课堂上选项课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这最大限度的发掘了体育教学领域的广阔空间,整合了体育师资、场馆、器材等资源,形成了多种运动形式、多种运动项目共同发展协调并进的局面,也满足了大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也有助于体现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助于思维方式的构建和体育观念的树立。

3.3丰富校园体育环境满足学生文化生活

环境通常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体育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体育运动发展的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总体[14]。校园体育环境是影响校园内群体参与、关注体育的一种导向性条件,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体育环境的形成的动因主要受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体育竞赛水平、参与竞赛的人数,参加者的积极程度等[15]。另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还受校外的大环境影响,比如社会舆论,社会氛围等。校园体育环境的形成是校园内群体对体育价值的取向、体育价值的认同,以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6]。新的课程考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在校园内创造了运动形式多样、项目齐全,专项级别分明、竞赛与娱乐并存的体育环境。这种积极的、丰富多彩的、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也满足了学生文化生活的需要。

3.4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客观公正的反映考试成绩

新的课程评价与考核体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习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次数增多,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不仅促进了武术教学的开展,也吸引了更多同学的好奇心,他们渴望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体育运动的乐趣。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新的考核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考核标准,激励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能够客观公正的体现学生的体育成绩。

3.5迎合青少年的成长需要与心理需求

在当今社会变革与转型中,由于所处的特殊社会历史时期、年龄的特殊阶段、生活的特殊环境、教育的特殊内容和所担当的特殊角色与使命,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与同龄人不同的心理特点,表现出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面貌、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17]。大学生正处于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学生的有益兴趣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其兴趣就会发生转移。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与考核模式下的体育课程,从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更多同学的兴趣爱好。体育运动是展示性别美与气质的重要渠道,也是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当代大学生渴望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新的考核模式中的体育俱乐部的参与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体育所特有的精神魅力和文化魅力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增强了凝聚力。形成了团结、拼搏、向上的精神品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结语

人类文明的源泉来自创新,人类生活的本质在于创新,人类社会的未来属于创新。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与考核模式的建立必须围绕课程的目标进行,以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为指导思想,适应新教育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既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国家教育方针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在评价思路上应该立足两个结合,即硬性指标(定量指标)与软性指标(定性指标)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考核方式建立上要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制的积极导向作用。努力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接轨。

参考文献:

[1]出席全国教师优秀代表座谈会[eB]省略2007.9.10.

[2]中共中央七号文件.[eB].省略/2008/ygty/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2

[3]马启伟.等.竞技体育创新原理[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4]张宏成.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6):9-11.

[5]周义义,何满龙,刘建华.建立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探索[J].体育与科学,2007.(5).

[6]郑婕.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创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524-1525.

[7]姚蕾.我国体育隐性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科学,2001,21(4):23-26.

[8]周登嵩.首都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584-585.

[9]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12.

[10]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1]王智慧.对体育教学中创新成果与创新实例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54-56.

[12]蔡宝忠.中国学校体育的未来[m].辽海出版社,1999.

[13]赵惠田,等.发明创造学教程[m].东北工业学院出版社,1988.

[14]周全.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国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1,6.[15]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1621.

体育新课标体会篇7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育改革教育模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遍地开花,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体育教师为中心,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传统模式其实是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自新课程标准颁布推广以来,体育教师通过各种培训途径,理解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到体育改革的方向,并积极投入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但各学校初步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树立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然而,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因而教学实践中难免走弯路,甚至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一些教师对如何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进行体育教育感到茫然。任何领域的改革,在初期出现这样那样的不理解、做不好等现象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会积累经验,取得成绩。

在《课程标准》的实施中,体育教学会碰到一些新问题、新困难,但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模块教学是我们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因为它有助于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某一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避免过去那种“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模式,以致学生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模块教学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因为过去我们很少进行这样的模块教学,现在实施这样的教学十分困难。模块教学还是我们解决体育课程改革中实践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因为模块教学涉及如制定学习目标、如何选择学习内容、如何采用教学方法、如何实施学习评价等一系列实践性问题。解决模块中的这些问题,不但其他的实践性问题能够得到相应的解决,而且会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在为期一年多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利弊。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评价的片面性,体育汇报出现“浮夸风”的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学校的电教设施越来越完备,这就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毋庸置疑,多媒体可以增强动作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很多示范课中,经常会发生与日常体育课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个别学校和教师为了体现教学中的新技术应用或是教学的新形式,把电脑搬到操场上,配合体育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现在几乎所有大型的体育汇报课都是如此;一节汇报课象文艺节目一样,穿上戏服,经过无数次的演练,到搬上“舞台”的时候,体育教师便变成了观众,什么都不用讲解,什么也不用示范。试问人人上课真能做到这样了吗?体育成绩的测定、评价、汇报也不够真实。有很多学校的体育负责人为了讨好上级领导,换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而不换测试成绩,往往虚报、隐瞒真实成绩。

二、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中,场地、器材是选修课的关键,选修的项目、选修的人数都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目前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贫富悬殊,有的学校的场地、器材也非常短缺,就连基本的体育器材都没有,体育课的选修教学的开展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另外,项目的冷热度也影响选修课的教学,例如球类运动,在选修当中面是最广的,而体操类、水上运动、武术等往往被学生忽视,这就对场地、器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时对选修的学生作适当调整,而被调整的学生又感到极不愿意,上课时也只好得过且过,这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年龄、性别也影响着“新课标”的教学。

目前,“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技术水平等等;在选修的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年龄、性别都是学生选择的对象,教育、教学能力差的,当然会受学生的嫌弃,这也无形中给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造成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体育新课标体会篇8

一、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活动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精心设置的课程结构,而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堆砌。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不同学科专业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既是一个创新过程,也是一个改革过程,但是,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教育课程理念滞后,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课程的实施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提出的,开展实施的较晚,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创新教育课程理念和创新改革的意识不足,教师依然沿袭传统既定的课程模式和方法照本宣科,缺乏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课程改革规律的现实思考,以及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结构使整个课程体系缺乏弹性。其次,从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来看,主要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庞杂、结构混乱,课程定位模糊,创新类教育课程设置较少,课程辐射面较窄,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较小,难以达到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效果。第三,我国创新教育课程实施较晚,创新教育资源匮乏,课程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同时,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职的教师较多,而专职的教师较少,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上,多以理论讲授加案例分析的形式展开,教学的组织和评价形式单一,这也是制约我国创新教育课程开展的主要瓶颈。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课程组织的灵活性

大学生创新教育作为一门现代教育课程,应当说没有固定的教育范式,不同的专业设置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课程的门类和教学组织形式较多,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公共专业课程、专业技术与实践课程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课的形式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结构,可以通过大型综合课、小型独立课、专题研讨课、专题讲座、创新实践课和交流课等多种方式灵活展开。另外,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组织可以打破传统的班级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地选择专业,实行自主选修课,同时,还需要打破传统的学分制度,构建创新教育弹性学分制度,积极开设双学位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体系的开放性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要遵循市场规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不断地调整、充实和变更课程内容,这种对外界信息的接纳也体现了创新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增加了课程内容的弹性,这样才能解决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3】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各类课程要素要打破专业限制,体现当前的时代特征,引导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使之能够随着外界信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由此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逻辑过程。

(三)课程体系结构的整合性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结构中,各课程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由此决定了大学生课程体系结构的整合性。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整合方式上,可以分为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在纵向整合的课程结构中,可以把大学阶段创新教育课程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分阶段实施教学,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横向整合的课程结构中,要根据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比例,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评价标准。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纵横向组合关系的相互协调,各类要素资源的相互整合,由此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结构。

三、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相一致,保持一致性的基本原则;其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适应多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所涉及的课程门类较多,因此,要坚持普适性的原则;第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分阶段、分层实施,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课程的组织活动过程一般从创新实践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最后到创新价值观的教育;第四,坚持开放性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要把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根植于一个内外开放的系统当中,建立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或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高等院校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的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需要从重组优化嵌入开始:第一步,重组思路。大学生创新教育意味着打破常规、开拓创新,重新组建结构完整、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调研了解各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特征,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结构;第二步,优化思路。组建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发现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第三步,嵌入思路。在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的基础上,需要按照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关要求,把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嵌入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同时,还要向校外延伸,形成校内外一体化的创新教育课程模式。

(三)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模块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模块的设计需要根据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4】同时,创新教育课程还要根据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统筹规划,并按照创新教育理念来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方案等;另外,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要求来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块进行了设计,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的模块,即:项目任务模块、原理方法模块、实践创作模块和考核评价模块。【5】其中,项目任务模块主要是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项目任务,做好创新教育课程的科学选题工作,课程内容主要有项目引领课程和发现问题课程;原理方法模块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创新谋略课程、创新原理课程和创新技术方法课程三类,其目的在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学习创新技术方法,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践创作模块主要开设创新心理训练课程和创新实践案例课程,旨在进一步探索发现问题,形成创新心理,塑造创新人格,学习创新工具的应用知识;考核评价模块主要开设的课程内容有调研报告课程、作品创作设计课程和产品制作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回顾总结,评价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而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

(四)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

前文也有提到,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结构包括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因此,对于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也应当从横向目标与纵向目标维度来加以确立。其中,横向目标是建立在高等教育目标基础上的,也是教育目标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以创新能力和个性化人才培养为基点,构建大学生的创新知识目标、创新人格目标和创新智能目标。大学生知识创新目标的实现不仅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展开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创新人格目标需要从创新个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形成自主探究的兴趣)、创新精神目标(主要培养大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异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超越意识和进步意识);创新智能目标需要从创新智力(培养大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新颖、独特的智力品质)。纵向目标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来加以制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第一个阶段为模仿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在专科、中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中实施;第二个阶段为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在本科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中实施;第二个阶段为开创型创新人才培养,一般在研究生阶段创新教育课程中实施。其中,专科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模仿技术应用问题,做到触类旁通;本科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应当以大学生求取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问题的处理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专门性人才;研究生创新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把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作为目标价值取向,在知识方面,除了要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多学科综合知识,增强社会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能力方面,要培养创造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综合素质上,要具备科学精神、务实精神、严谨求实精神、兼容并包精神、开拓进取精神,以及敢于批判质疑的态度和较高的科学素养。

(五)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开:第一,创新教育管理与制度评价。首先,要对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计划进行评价,分别对创新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计划的短期、中期、长期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其次,对创新教育制度进行评价,需要从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进行评价,这些制度的建设是否具有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新教育效果;第二,创新教育投入的评价。首先,对创新教育人力资源投入情况进行评价,重点针对创新教育教师的薪酬、补贴、资助、培训等方面,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创新教育物力资源的评价。主要是实施创新教育课程教学的场地、仪器设备、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第三,创新教育内容评价。首先,在课程的开设上,是否能够体现不同阶段的创新教育课程特点,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其次,创新教育学习能力评价。主要通过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的形式展开,旨在了解课程本身对大学生创造性、独立性、合作性,以及在创新观念、品质、情感、习惯、个性和创造力等方面的教学效果;第四,创新教育成效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成效展开,其中,在个体教育成效的评价中,可以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动的频率,以及学生个体参加创新性活动的获奖情况进行评价;集体创新教育成效需要从学校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创新教育竞赛组织情况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体育新课标体会篇9

关键词:体育课程观念改革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席卷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进入90年代以来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潮流。新型课程方案的设计要面向21世纪,立足于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已成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趋势。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来源,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世人注目,其教育改革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综观日本的教育改革,研究战后日本课程的发展,对我国的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战后日本体育课程改革

1.1第一次课程改革——单元式课程(1945—1958年)

战后第一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学习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了经验主义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教学。这一阶段推行的是“单元式课程”,以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和布拉梅尔德的改造主义课程观为理论支柱。单元式课程既容易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合学生的需要,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不够,从而造成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力低下。

在单元式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设置的,对体育科目采用了松散的分类学习办法。从战后1951年颁布的“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分类体系看主要是以教学单元排列为主,虽分为中心内容和选择内容两类,但两者均可选择,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教学内容列出的项目众多,对每一项目列出了授课周数,但并无约束力,实际选用教材和课时数均由教师自主确定。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接受了美国的自助餐式的体育教学。

在课程目标上,主要包括身体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活目标。这一时期共颁布过3个“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47年版、1949年版、1953年版),提出的目标虽有差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如1953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1,身体目标——促进正常的身体发展,提高活动能力。

2.社会目标——通过身体活动,培养民主的生活态度。

3.生活目标——能够正确地安排余暇生活,进行各种身体活动。

在课程评价上,由于教育目标发生变化,学习评价也随之变化。因此,日本的教学大纲的变迁过程也是学习评价的完善过程。在40年代和50年代,以“生活单元”构成的体育教学单元是难以确定共同性评价标准的,当时的学习评价只能是主观的相对评价。在学期终结时,小学按“态度”、“技能”、“习惯”、“理解”四个方面评价,中学按“健康与生活的理解”、“健康与生活的习惯”、“运动技能的提高”、“竞技比赛的参加”四个方面评分,各自采用五级评分制,最后评出总分。这种评定主观性强,学校各自为政,评价内容超越教学效果的可能范围,且分类不够系统。

1.2第二次课程改革——学科中心课程(1958—1977年)

由于经验主义课程忽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使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准下降,在西方各国提出“回归基础”的影响下,日本开始重视传统学科的教学,编制了“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高中阶段则增加了必修课的学分数。

1958年强调的是“基础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1968年则强调“发展体力”,侧重点不同,但均以学科为中心。如日本1968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总体目标:

通过理解运动经验的身心健康,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力的同时,培养健康、安全的生活态度。

具体目标:

1.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实践,培育强壮的身体,提高体力。

2.学习并掌握运动方法与技能,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形成健全的生活态度。

3.通过运动与游戏,培养学生情绪稳定、态度公正、严于律己、互相协作等自我责任与必要的社会生活能力。

4.培养运动过程中注意健康与安全的能力和态度,提高维护健康和安全生活的能力和态度,学习保障健康的必要知识。

70年代初,体育教学强调发展体力,教学评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学校除对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外,还增加了《学校一家庭联络手册》。体育成绩评定包括了“技能”、“态度”、“知识”三个方面,其标准和内容与教学关系密切,评分仍采用五级制。《学校一家庭联络手册》则记录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体力测定与运动能力测定的数据与结果。

1.3第三阶段——人本主义课程(1978年至今)

1976年,文部省课程审议会公布了有关课程的《审议总结》,确定了改善课程,“以人为本”的三项基本原则:1)培养个性丰富的学生;2)安排既有余地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3)重视作为国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进行适应学生个性和能力教育。在人本主义思想指导下,文部省1977年制定的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纲要以及1978年制定的高中学习指导纲要,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新进行调整,提倡“从容学习”,大量删减教材。

进入80年代之后,日本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展望未来,又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提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目标:(1)具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2)具有自由、自律的品格和公共精神;(3)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日本在对现有的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学校不能再独自担负儿童的教育,而是与家庭、社会三方面紧密进行教育协作,共同保障每个儿童健康成长。同时认为:学力不仅指知识,而且指学习欲望与学习意念,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结果(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依据这种新的学力观,学科课程就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必须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评价的重点应是前二条。改革的基本方针是:(1)培养丰富的人性,即丰富的心灵,丰富的社会性(包括国际交往性);(2)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的能力;(3)掌握基础、基本;(4)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日本1998年启动了“儿童情感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以使教育制度有利于形成儿童的良好个性,并给予儿童多样化的选择。

这一时期,日本的体育大纲均强调“快乐体育”和“生涯体育”,同时强调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如1988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理解科学合理的运动经验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安全,在运动中增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快乐、明快的生活态度。

各年级目标:

1年级和2年级

(1)愉快地从事基本运动和游戏的同时,提高体力。

(2)培育注意安全与健康的运动态度。

3年级和4年级

(1)在愉快地从事各种运动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技能,提高体力。

(2)在培养协作和公正态度的同时,培养注意安全、健康和努力至终的态度。

1977年日本颁布了新的小学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78年颁布了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从此,日本的学校体育进人到了“生涯体育”的新时代。“生涯体育”时期确定的体育科目不仅强调照顾学生的爱好,而且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过去的大纲均规定了各类教学内容的时数分配比重,新大纲除体育理论规定为5%—10%以外,其他教学内容均没有规定时数,由各校自主确定。新大纲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择必修两类,在初中三年级以上,除了体育理论和体操为必修外,其他各类运动项目,如田径、游泳、球类、武道等均为选择必修。新大纲增加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机会,减少了学生实际学习的项目,对适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课程评价上,1991年文部省进一步强调体育教学大纲总体化的要求,并对学习评价提出了三方面的指导意见:

1)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确立的学力观,重新认识教育的实践功能;

2)积极提倡对逐个学生的积极评价,拓宽学生自我实现的途径;

3)精选教学记录本的内容,缩短其保存期限。

根据上述意见,在学习评价上出现了四项重要的变化。

第一,根据教学大纲考虑的新学力观,修订教师“指导记录要求”,改变过去在评价过程中过于繁琐的记录格式,减少文字记载,采用四方面三等级标准评定与记录。

四个方面是指:①关心?意欲?态度;②思考?判断;③技能?表现;④知识?理解。

三等级是指:a一充分满足;B一大致满足;C一经过努力可以满足。

对学生评价,包括“评定”和“所见”两大领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取消小学低年级的评分,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采用三级评定;中学阶段仍然采用五级评定,但对选择必修项目的单元采取三级评定。关于“所见”,则记录学生的好事与优点。

第二,反映教学评价的特色,对学习的各项目均可进行阶段性的“评定”,也应在“所见”中登记学生的好事与优点。提倡对逐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价。

第三,确定了教师指导和对学生评价的重点。在“思考?判断’’和“技能?表现”的基础上,更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对“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视。但该领域操作困难,需要开发评价手段,而且难以进行客观评价。

第四,评价的重点由终结评价向过程评价转移。

九十年代后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亚健康状态、现代文明病、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健康的需要更加迫切。“健康地生存”、“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1998年开始对学校体育学习指导纲要进行修改,新的指导纲要将于2002年实施。在小学的体育科目标中,提出:

(1)紧紧抓住身心一体,重视学生爱好运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进和保持健康,提高体力;

(2)重视学生带着运动问题去学习,通过思考和实践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自我健康管理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里提出:

(1)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2)把过去的“体操”改为“增强身体运动”;

(3)利用持续运动能力提高体力;

(4)加强了在药物、生活习惯、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健康问题和处理方法,强调对自我健康的管理;

(5)在“伤害事故的防止”方面,增加了防止自然灾害的内容;

(6)在运动文化学习方面,要求在思考中学习和掌握方法。

2.日本体育深程改革的特点

2.1重视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观念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影响着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体育价值观。日本教育社会学家管原礼认为:体育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体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决定体育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来说体育观的核心是体育价值观。

青少年在从事体育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为了比赛取胜,有的为了社会联络,有的为了娱乐和满足,有的则为了健身。从二战后日本的体育教育来看,虽然始终把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当作体育的主要任务,但也从来没有拒绝过体育的社会价值,从来没有忽视过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具体目标。关心和承认学生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引导学生正确的健康观,是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2.2重视课程的心理目标

日本的体育课程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目标。在快乐地运动中,注重“思考?判断’’,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对“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运动文化的体验与学习“过程”,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健康,较多地运用了“成功”、“快乐”等教学手段。这对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直至创造性学习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

2.3课程目标具体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目标涉及到体育运动目标、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目标、运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目标、社会目标、生活目标、个体目标和情感目标等,从如何促进人才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的高度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更加生活化、社会化、时代化,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也就更强。学生在社会目标、生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体育观,追求和实施个体性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自身的价值观和体育观,这对学生在“怎样健康地生存?”和“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更具有操作性。

2.4课程结构合理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设计以人的发展为本,把人的情绪、态度、理想、意识、价值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领域。这种教育思想提倡的是知识发展与情感发展的统一,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与这种教育思想相适应的体育课程包括三个方面:①正规的体育课程;②校内活动课程;③社会实验课程。第①种可称为显露课程,第②③种可称为潜在课程。其实,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潜在课程的重视,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化的人。日本学者在总结课程改革时提出了必修和选择必修并存的课程结构,且选择必修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社会体育和大众体育,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在宽松的体育环境中也得以个性化地实现。家庭的积极参与,社会体育的融入,使体育课程结构日趋合理,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

2.5课程评价科学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不仅在评价面、评价深度、评价因素方面日趋合理,对运动过程中的关心、意欲、兴趣、态度、情感等心理领域的评价更加重视,而且评价手段也日渐科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评价领域广泛应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比如,每年4月份第一个星期开始的各种运动能力测定,各种数据均可进行全国和本地区平均数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比较,自己寻找定位,从而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人性化评价是未来发展趋势,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重视评价的人性化、生活化,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是课程评价由量化评价向人性化评价发展的重型举措。

3.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可粗略地分为两大时期:

3.1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以前苏联的竞技体育理论——“金字塔”结构理论为基础,课程目标虽然以增强体质为主,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5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国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结构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主要以竞技体育学科为中心。体育课程突出了三个中心,即:教师、课堂、教材。课程为政治服务,过分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确立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活动,国家指令性计划强。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1979—199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学校体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对外交流而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的改革开端与摸索阶段。1979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扬州会议”,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学校体育的重大措施,使学校体育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良好的开端,学校理论争鸣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良好态势,学校体育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得到重视,体锻达标进一步加强。虽然改革阻力很大,但为课程改革探索做了准备。

第二阶段:1985—1992年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阶段。在这一阶段,引进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学校体育思想、体育教学目标,但缺乏理论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的探讨,研究尚停留在浅层次上。对外来思想方法的引进缺乏分析与批判,急于照搬照用,给实践带来了一定的盲目和混乱。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通过对各国教育改革的反思,通过中、西方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课程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随着《课程论》与《现代课程论》两本较有影响的课程论专著的出版,我国课程论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也更加深入。在体育课程目标上,确立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管理上,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向指导性管理发展,学校的自进一步增强。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课程结构上,以必修课为主,逐步增加了选修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环境、社会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健康教育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更加迫切。2001年,全国的《体育与健康》和上海的《健身与健康》课程的相继出台,无论在课程理念还是在课程目标上,都突出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与健康》在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和个体的角色目标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参考,特别在心理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课程设计和资源利用更加开放。上海体育课程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健身与健康》在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了健身与健康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主动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身体、心理、能力和品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有机统一;在课时安排上,高中阶段大幅度提高了选修课时;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了生活、自然、环境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在课程评价上,加强对学习过程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价。

地方性的体育课程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体育课程理论的指导,体育课程中的“应试”现象仍较为突出,《体锻达标》对课程的实施冲击较大,体育教学手段、评价观念、评价手段、评价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因此,体育课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要敢于摆脱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一切形式上的束缚,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对健康的需要,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4.关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设想

4.1更新观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的体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的推广,教育者观念的更新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实施。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需要,是更新观念的重要前提。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公共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因为这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教育观念更新了,才能促进体育课程的真正改革,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使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和系统化。

4.2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

体育课程理论是指导课程实践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就会走弯路,甚至迷失方向。因此,借鉴日本成功的课程理论,立足我国的具体实际,放眼未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研究,反复实验,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创新体系的根本途径;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的基本来源。

4.3不断调整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获取、创造现代体育知识、技能,成为社会化的人才过程中的个体价值体现,它来自于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正如丹尼斯?劳顿所说的那样:“在课程方面,受到教师支持的一般理论或假设至少有三种,即常提到的儿童中心论观点、学科或知识中心论观点以及社会中心论观点。”儿童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社会中心论是设计体育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理论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一,体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体育课程目标最直接的来源。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实施体育课程目标的形式、途径是极其丰富的,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起和需要,巧妙设计课堂情景,选取运动素材并加以生动的组织和引导。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活动时,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感(成功感、表现欲、自信心)和新的运动设计(由玩耍、游戏、体育游戏向较高级的体育运动,直至创造新的运动形式)。这个过程是持续终身的,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体育课程目标的直接来源。第二,学生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不仅指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的需要。教育不再是社会的附庸、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只是维护着现有的社会状态和再现着过去的社会状态,而是在预示着某些新的社会状态,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体育运动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1)“健康地生存”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是学生的第一需要;(2)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体育交流的时间和空间;(3)公费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健康意识、安全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余暇生活的丰富;(5)新的运动形式不断在学生中传播和开发;(6)人与人的协作是现代社会个体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课程目标不能脱离社会需要而独立存在于教育领域,它必须具有人类社会化的预习功能,反映学生步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人格需要。第三,随着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那种指令性、计划性、模糊性的体育课程目标已被打破。体育课程目标对个体的意义将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学生运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主体性和主动性将更加突出。

4.4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入才的社会化。随着教育途径的拓宽,家庭生活质量和学生健身意识的提高,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的交流更加密切,其沟通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将极大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和形式。体育运动己成为现代人健康、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体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多种高素质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4.5加强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教学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单元式引导型教学。在“班级授课制”情况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目前的改革思路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和价值观。只有每个学生的体育观达到一定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学生不存在好生和差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学生是运动文化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充分享受快乐的权力。体育运动是奔放而富有激情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学生尽情快乐的场所。因此要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引导者,是快乐情景的设计者,只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动则有趣、动则有方、动则有理,动得快乐,动出健康。第四,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力、能力、健康水平进行自觉、科学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五,不断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改革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发展后劲。

4.6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传统的体育评价是以预测和控制为基本模式。在统计学广泛应用的今天,忽视学生形成过程的评价,会使教育评价走向片面和极端。体育课程评价要跳出原有的评价范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注重对学生进步的评价,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欲望、能力、态度以及形成过程的评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数据库,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比较和竞争,使体育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形成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结束语

日本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在欧美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考虑到社会进步、生活发展对学生健康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系统课程理论对体育课程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通过中、日两国体育课程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同样日本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也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随着对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入,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参考资料

[1]王占春.“浅谈体育课的三项基本任务”《中国学校体育》,1981年;1:22.

[2]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会议材料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体育新课标体会篇10

一、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

(一)新课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标更为彻底的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新课标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新课标通过试行有着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它进一步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体育教育增

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在体育教学史上将体育功能延伸至社会生活,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它不仅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新课标的领域目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领域目标相吻合。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下,为实现体育课目的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项任务,即: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与道德意志教育。为完成这三项教学任务,教师备教材,备器械,写方案,吃力地去教,学生费劲地去学;心血与汗水付出多多,汇报与收益却少之又少;以至于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仍不知体育课上学了些啥?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学模式上的遗憾。而新课标推陈出新,拾遗补缺,以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知识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这五项领域目标较之于三项任务,更加完善、具体。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适应于社会未来。

二、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

(一)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向以前教学大纲那样有统一规定,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当然,原则上必须求稳求实、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系统知识与系列活动的关系。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是要在"健康第一"

的思想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科课程中知识、原理和技术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愿学乐练,受益终生。第二,考虑到民族、地区及城市与乡村差异的关系,因而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挖掘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注重所选教材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1)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的教材;(2)游戏类教材;(3)各项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在实践中的运用;(4)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5)韵律体操与舞蹈、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体操等项目上,可不拘一格,敢于取材,大胆创新。

(二)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结构的变化。首先,从师生关系上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在是系统地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而是启发、诱导学生根据计划目标,自身的兴趣、爱好,来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教,身体练习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其次,从组织教学方法上讲,技术、技能的学习不再是精讲多练,教师一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多姿多样,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的聚集;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向学生进行适当的示范、表演、指导、辅导及总结,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其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运用并有所创新,采取诸如教学分层式、自主选择式、自主结合式、俱乐部式等。不求规范统一,但求学生练习主动积极、创新求趣。通过创新求趣,张扬学生个性,进而缩短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