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十篇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十篇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9:12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篇1

(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地位上升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先扩大而后缩小的态势,2005年以来差距缩小态势尤为明显。四大地带经济总量占全国(为各地区加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反映了这一情况。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先由2000年的17.1%下降为2005年的16.9%,但2006年后呈现持续提高态势,到2010年达到18.6%,10年间总体为上升态势。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同样为先降后升,由2000年的20.4%下降为2006年的18.7%后持续上升,2010年为19.7%。与之对应,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先升后降,由2000年的52.5%上升为2007年的55.7%后逐年下降,2010年为53.1%(参见图1)。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近,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由2000年的10.0%下降为2010年的8.6%。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近年来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比重的提升主要是因其生产总值的增速更快。

(三)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2005年后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加快,各大地带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扭转了2000年后扩大的局面,开始呈现缩小趋势。如表1所示,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为156.5%,2004年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值为159.8%,之后逐年下降,2010年下降为142.2%。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的比值则先降后升,2003分别下降为近10年的最低值65.7%和59.2%,之后逐年上升,2010年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4%和69.0%。2000年后,省区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异系数保持上升,2004年有所下降后继续上升,但在2005年后持续下降,2010年为0.44,已明显低于2000年时0.57的水平,表明本世纪10年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缩小。

(四)沿海-内地之间差距缩小是主要因素锡尔(theil)系数可将地区差距分解为地带之间和地带内差距。计算锡尔系数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小主要是由于沿海和内地差距缩小所带来的。反映地区发展全部差距的曲线与变异系数反映的态势大体相同,即在2004年时有所上升,之后基本为持续下降态势,2010年全部差距的锡尔系数为0.037,明显低于2000年时0.050的水平,反映了我国地区差距缩小的态势。

二、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未有明显缩小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差距仍有所扩大与2005年相比,2010年西部地区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图书量有所提升,但生师比仍在提高;中部地区生师比虽然没有提高,但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图书藏量则有所降低;中西部地区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的台数则均略有下降。从小学教育看,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中部地区小学生师比仍在提高,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的台数和生均图书数量则有所下降。分城乡来看,四大地带在教育软、硬件方面的差距不尽相同。以生师比代表教育的软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县镇之间的差距大于城市和农村。2010年普通初中生师比东部县镇比西部低2.3,而东部城市比西部低2.0,东部农村比西部低2.2。以生均校舍面积代表硬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城市间差距大于县镇和农村差距。2010年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东部城市比西部高4平方米,东部县镇比西部高2.2平方米,东部农村比西部高2平方米。

(二)区域间医疗人员方面差距明显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方面的差距已有所缩小,但西部地区万人医生数量仍在下降。

(三)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仍相对滞后从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来看,尽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在提高,但与东部和东北地区相比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小,这意味着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反而有所扩大,2009年与2005年相比,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东部地区提高了6.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只提高了2.95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下降了0.56个百分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中部和西部地区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0.42和5.59个百分点,但与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提高16.28和17.85个百分点相比,提高幅度相对不高;失业保险的参保率中西部地区呈下降态势,这与东部地区12.37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

三、区域政策的取向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的不同变化态势,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一)提高区域政策的区域瞄准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相继提出和实施了以四大地带为政策实施区域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政策操作中很难按地带进行,而实际上是按政策目标或区域类型进行。在当前地带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所缩小的情况下,应在以四大地带为单元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下,细分政策实施区域,提高政策的区域瞄准性。可以考虑按县级单元为基础单元确定受援地区。建议逐步以县级单元为政策基础单元,特别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方面更需如此,以确保政策实施效果和受益群体利益。可将全国各县按人均生产总值进行排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定比例(如75%)的地区列为资助地区,接受来自中央和省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助额度与这些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成正比。当然,细分政策区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保障这些区域有信息量充分的统计数据,提高县级统计数据质量是提高区域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二)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师资水平,一是需要加快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改善其生活办公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农村教师职称晋升、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在继续实施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外,完善教师编制核定办法,适当增加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编制。三是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完善师资培训网络。四是改善目前中央和地方在教育经费各项目均分别投入的方式,采取中央财政负担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工资的方式,即中央根据教师工作的艰苦程度确定工资和津贴标准,由中央财政全额出资负担其工资的方式,以此保障教师队伍稳定,从而加快提升贫困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

(三)加强中西部地区县镇办学条件的改善从生师比和校舍情况看,县镇的区域差距大于农村地区。虽然目前对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集中办学有所争议,但人口向县镇集中符合人口集聚和城镇化发展需要,为此需要把提高县镇义务教育师资和设施水平作为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和区域差距的重点。在学校硬件建设上,在加强校舍等设施建设外,需要根据目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配套水平。对于边远地区和山区而言,针对目前小学生远距离就读的实际困难,可增加这些地区小学数量和改善其办学条件。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篇2

关键词:内蒙古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呼和浩特

内蒙古自治区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的区域,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它那独特的生态区位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被誉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金属生产基地;依托边境优势,成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的经济文化枢纽;加之内蒙古是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建设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区域,成为促进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

一、国务院《意见》概况

为进一步发展内蒙古经济,摆脱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能力不强而来的困难和矛盾,国务院于2011年6月26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1]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国家的支持力度,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述五个“着力”对于改善内蒙古经济生态环境,推进内蒙古产业政策体系,巩固边疆区域民族团结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保障生态安全、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发展边疆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民族团结稳定中成为内蒙古未来二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

《意见》从“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积极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构建和谐稳定边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十个方面,五十项具体措施提出要求,设定了到2015年和2020年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政府行政职能部门,担负着资源保障供给的重要作用,它是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一针强心剂。《意见》针对国土资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如鼓励开发未利用土地,适当增加土地年度计划;对国家重点工程的优先政策;对矿产资源开发的严格管理;对基础资源调查的继续深化;对测绘事业是大力支持。然而,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龙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障《意见》的贯彻实施,推动中央政府的工作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方向,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纲领,某种程度上土地规划是各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修编完善《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响应国家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好政策势在必行。

二、地方政府落实《意见》要求

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市,更应该树立国家政策方针的典型,继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障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根据《意见》精神,落实首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等中心的统领地位,实现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为总目标,发展乳业、电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及发酵、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把呼和浩特市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层次品味、浓郁民族文化和草原特色、良好环境质量和适宜人居、较强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力的草原大都市,成为中国乳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蒙古族文化中心、红色旅游胜地和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创新型城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首府。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根据《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城镇发展布局要求,呼和浩特市市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布局呈“一带三区”空间格局,即“城市群发展带,协同发展区、沿黄能矿城镇发展区、农牧业城镇发展区”。为了缩小城乡差距,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核心区辐射能力,呼和浩特市城区发展按照中心城区、卫星城和中心镇三级体系布局,形成中心城区为核心,卫星城为骨干,重点镇和一般镇合理布局、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群,实现人口进城、工业入园、产业集中、要素聚集。推进旗县与市区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加快市区道路、通信、供气等设施想卫星城和中心镇延伸,提高市域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和公共服务能力。

《意见》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推进信息网络建设”四个方面。根据建设要求,呼和浩特市会进一步加快建设呼和浩特市至张家口快速铁路、新京高速公路集宁至呼市段、集宁至包头第二双线铁路建设、大同至包头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铁路建设;荣城至乌海高速(大板铺-十七沟)、呼和浩特-和林-杀虎口高速、省道105线(呼和浩特-白音查干)高速公路建设等;加强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呼和浩特红吉水库、呼和浩特市环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快金桥热电厂二期、金川南区220KV输变电工程、武川县50万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电力新建工程;开展呼和浩特市“数字城市”信息系统建设,加快电子政务网和政务信息系统建设。

(二)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和谐人与地关系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布局应依据自然地貌的连续性,稳定市域内森林、江河湖泊、滩涂苇地等生态网络体系,保护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林地、草地、水面等生态用地,形成基本生态屏障。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用地应与生产、生活用地统筹协调、穿插布局,保留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按照《意见》并结合呼和浩特土地规划要求,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到2020年全市牧草地面积稳定在583521.07公顷;加强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2020年使林地面积达到390641.11公顷;同时,充分发挥各类农用地的生态功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治理取得明显进展,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污染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提高土地生产力;为实现国家森林城市,规划期末,城市绿地面积达到4900.96公顷,绿地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控制和减少城市污染,防治大气和土壤恶化,为城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土地和谐发展。

(三)构建多元化产业,协调区域发展平衡

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规划期间,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为呼和浩特市发挥资源优势,承接国家产业转移,全面提升发展壮大呼和浩特市乳制品、电子信息业、生物制药、电力、冶金化工、机械装备制造、光伏材料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化经济结构带来了战略机遇。根据《意见》中积极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盟市经济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打造五大产业带和园区,建设一流首府经济。

一是如意南区-和林盛乐工业集中区,打造部级食品产业带;二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打造重化工、冶金、生物制药产业带;三是在金山-金川-裕隆工业集中区,打造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带;四是在与城市核心区有效隔离的情况下,打造石化新能源产业带;五是在如意和鸿盛工业园区,打造产业孵化器和企业总部基地。

进一步推进首府“一核双圈一体化”进程,实现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促进首府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推进首府核心区建设,打造国际国内有影响力、自治区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中心城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尤其是在首府城乡结合部,加快建设生态良好、功能健全的组团发展区,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同时,注重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对城市管理目标的量化和标准的细化,加强各地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首府,务必落实《意见》提出的要求,紧抓机遇,完善规划体系,依靠优越的地理区位、禀赋的资源条件和国家政策支持,促进本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和优化,真正促进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篇3

关键词:扩大内需;重要性;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0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2-0067-05

2008年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债务问题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波动,减少了对我国商品的进口,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中央把扩大内需确定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要保证扩大内需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了解扩大内需战略方针提出的背景,在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扩大内需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我国扩大内需的有效实现路径。

[Jp3]一、我国扩大内需战略方针提出的背景[Jp]

同志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1]新形势下中央确定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有其特殊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扩大出口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了主要依靠外需牵动增长模式,这一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这一模式的弊端已开始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经济增长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这一模式所显现出来的弊端告诉我们,主要依靠外需牵动增长模式,难以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难以支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难以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此,需要调整经济的模式是走创新驱动和内需驱动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出口下降,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是把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的重要原因。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使我国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到2012年,我国出口额已达到了20489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出口数额最大的国家。出口的持续增长,有效地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但近年来,由于受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长的速度在逐渐放缓。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我国出口的增长速度,2003年为34.6%,2004年35.4%,2005年后一直呈下降趋势(除2010年恢复性增长外),2011年下降到13.4%,2012年进一步下降到7.9%。随着出口增速的不断下降,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减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才把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偏高,经济发展的风险增大是把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外贸规模、特别是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扩大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和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度。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曾高达63%,经过几年的调整,到2012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仍然维持在47%的高位。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方式带来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使我国经济受到了国际市场的极大影响,这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减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在此情况下,有必要扩大内需,提高内需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减少我国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提高经济增长的自主性。

[Jp3]二、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Jp]

在一般的意义上,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就是扩大内需能够拉动经济的增长。但如果我们把研究的视野放宽一些,就会发现,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扩大内需还有其他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性,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到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才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扩大内需,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本的动力支持。

在当前,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扩大内需有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扩大内需,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因为:首先,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可以使我国在产业发展的选择方面更加自主和灵活,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以国内市场的需求来选择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不仅可以使我们在产业发展的选择方面更加灵活,而且我们可以自主地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选择发展符合本国实际的产业,并把这些产业培育成为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使我国经济发展获得更持久的动力支持,使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得到增强。其次,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有助于培育和扩大国内市场,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国际市场由于受到多种复杂的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进行有效的培育,造成国际市场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比较大的波动。而国内市场,我们则可以从行政、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培育,使国内市场能够得持续稳定的扩大,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市场支撑。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有助于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培育和扩大国内市场,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再次,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有助于培育从研发到消费的产业链,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我们就可以根据国内需求的实际,培育从研发到消费的产业链,并和其他产业相互创造需求,使国内需求得到有效扩大。这样,我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内需就能够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扩大内需有助于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效地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扩大内需,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不仅可以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支持,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且有助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效地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因为:首先,扩大内需可以逐步缩小农村在基础设施方面和城市的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逐步实现。我国城乡发展差距的一个基本的表现就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并且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把投资的重点投向农村,着力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水平,着力改善农村在交通、医疗、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条件。通过投资农村的基础设施来扩大内需,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而且会缩小在基础设施方面和城市的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逐步实现。其次,扩大内需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促进农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既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加大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投入,不仅可以形成有效的国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而且会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再次,扩大内需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较快的增长,逐步缩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无论是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和完善,还是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无论是农民收入的直接增加,还是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购买力的提高,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三)扩大内需有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上,居民个人收入所占的比重较少,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长期慢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的速度;二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在扩大,反映社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逼近0.5的警戒线,从社会阶层来看,“中国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是收入最低的10%家庭人均收入的65倍。”[2]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会影响到共同富裕的实现。

扩大内需,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且有助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较低和不同阶层居民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因为:首先,要使内需得到有效的扩大,需要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等等,这就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其次,要使内需得到有效的扩大,国家需要增加在民生方面的支出,这会减少居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间接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近年来,国家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增加了投入,居民能够享受的社会保障的水平在逐步提高,相应的,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就减少了,这就间接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再次,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提高,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扩大内需,不仅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获得国内市场的支撑,而且还要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把扩大内需和增加居民的收入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四)扩大内需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累了诸如就业难、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且造成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解决上述的矛盾和问题,减少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扩大内需,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有助于在发展的过程中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为:首先,扩大内需有利于改善就业的状态,促进就业的增加,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4]。一个社会只有实现充分就业,让绝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国内需求的扩大,能够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并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有助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就业问题。其次,扩大内需会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国内需求的扩大,一方面能够带动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为居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扩大内需过程中一系列政策的调整,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居民尤其是社会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逐步实现生活富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再次,扩大内需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内需求扩大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既为解决或缓解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又为解决或缓解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前提。同时,扩大内需过程中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也为解决或缓解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或缓解,就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我国扩大内需的实现路径

要使国内需求得到有效的扩大,充分发挥国内需求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要在认真分析国内需求不足的原因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找到扩大内需的正确路径。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出发,扩大内需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如果居民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相对较高的收入做基础,是不可能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居民的消费得不到扩大,国内需求就很难得到扩大。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扩大居民的消费,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在于增加居民的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基本路径。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主要应采取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目前,我国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还比较低,造成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新增的社会财富主要被国家和企业占有了。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首先就要调整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提高劳动报酬的标准,建立居民收入稳定的增长机制,要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的标准,并把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挂起钩来,建立居民收入稳定的增长机制,为居民收入的增长提供制度的保证;三是拓宽居民收入增长的渠道,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四是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1]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也是我国未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路径。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应采取三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国家要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推进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为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提供政策保障。只有在宏观层面上,对城镇化的推进做了系统的顶层设计,才能有效地减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失误,保证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二是不同的城市(包括城镇),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增加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为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提供公共服务的保障;三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不仅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提高城镇化的水平。要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成为影响居民消费扩大和国内需求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是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之一,也是有效扩大内需的重要路径。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应采取三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真正使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解决人民群众在消费方面的后顾之忧,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和国内需求的扩大;三是推进各类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让不同的社会阶层能够公平的享受社会保障,在推进社会公平实现的同时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和国内需求的扩大。

(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增加居民消费,扩大国内消费的基础。一个人的消费水平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的,而就业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最主要的渠道,只有实现充分的、稳定的就业,劳动者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才能为其消费的扩大提供物质基础。就一个家庭而言,如果家庭成员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就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影响到家庭消费的增加,进而影响到国内需求的扩大。就社会而言,就业的不充分和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会给在业人员在心理上形成比较大的压力,使在业人员在消费方面也比较谨慎,不敢把太多的收入用在消费上,要积攒一些钱以应付失业的风险。这同样会影响到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国内需求的扩大。所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增加居民的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成为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应采取三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的实现。要把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适当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充分就业的实现。二是提高就业的质量,要制定政策措施,保证就业的基本稳定,要逐步提高劳动者的薪酬水平,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仅能够解决他们生存的问题,而且能够解决他们发展的问题;三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增强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

(五)加快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但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滞后,也使农村和农业在增加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方面比城市更有潜力。加快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收入,会使农村的消费水平得到比较大的提高,有效增加农村市场的需求,促进国内需求的扩大。同时,加快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增加在农业和农村的投资,这种巨大的投资会转化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国内需求的扩大,加快农村和农业发展,也就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加快农村和农业发展,主要应采取三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增加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逐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二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促进国内需求的扩大,而且可以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的水平,农民的收入较低,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了国内需求的扩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促进国内需求的扩大。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不升反降[n].春城晚报,2012-9-1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ontheimportanceandapproachesofexpandingDomestic

DemandinpresentChina

ZHoULixing

(tourismCollegeofYunnan,Kunming650000,Yunnan,China)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篇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的客观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既是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国外经济理论的科学内容或合理成分的过程,同时也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推向世界,让世界各国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的过程。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攻坚阶段,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思想相互渗透和相互碰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打破西方经济理论话语霸权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影响力

西方经济理论话语霸权,不仅表现在经济理论的学术研究领域,而且体现在国家经济政策措施和国际经济交往规则之中。在经济理论学术研究领域,是否符合西方经济理论范式,成了衡量经济理论规范性的重要标准;是否符合西方经济理论话语体系,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学人进行平等对话和检验经济理论研究水准的重要标准。每年评选的代表国际社会经济理论研究最高水平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主要以西方经济理论范式作为评判依据和衡量标准,其中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都是西方经济学家或秉承西方理论思潮的经济学家。西方经济理论还不同程度地被许多国家用于寻求实现国家经济繁荣的理论支柱,甚至被看成是摆脱经济危机和医治经济病痛的灵丹妙药。不仅如此,西方国家还凭借其经济政治强权地位,依照其经济理论原则确立了一套逼迫国际社会被动接受的国际行为规则。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根植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建设实践沃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然而,国际社会中存在的西方经济理论话语霸权,加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走出去”严重滞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十分有限,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外经济学界研究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度。据《美国经济评论》的数据显示,在世界各国两万多名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中,仅仅只有50余名学者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经济,仅占0•25%。[2]1不仅如此,西方经济理论话语霸权还体现为对中国经济学界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对国内许多经济学者来说,言必谈西方经济理论及思潮成了一种时尚。客观地说,西方经济理论的引入和对其合理成分的借鉴,在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不加以去伪存真,简单模仿和照抄西方经济理论,跟在别人后面鹦鹉学舌,不仅难于避免使中国经济学术沦为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学术殖民地”和“马前卒”,而且将影响和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入探索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削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影响力。正如打破西方的经济霸权,实现中国经济腾飞和扩大中国经济的影响力需要国际化一样,打破西方经济理论话语霸权,并从根本上打破国际社会经济理论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影响力也需要国际化。当今的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影响力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机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既要主动吸收和借鉴能够反映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合理元素,又要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走出去”,积极对外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主动同国外经济学者就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展开平等对话,激发国外经济学家关注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热情和兴趣,促进世界各国政界、学界乃至普通民众熟悉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不仅有助于打破西方经济理论话语霸权,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国际影响力,而且有助于促使国内经济学者自觉破除西方经济理论的教条主义迷信,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感召力。

(二)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及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认识误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经济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是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和“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然而,国际社会(包括国内部分人士)由于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等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其中,不少人错误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实际上就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错误地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甚至错误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澄清国际社会的认识误区,需在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步伐,让国际社会全面和客观地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本质属性。之所以有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看做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问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仅研究的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问题,而且直接引入和吸收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已有成果。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根源,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缺乏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他们看到的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某些表象或形式上的相似之处,而没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理论内在的和本质的区别。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向国际社会介绍和传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内在属性,不仅能让国际社会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论源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学说,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建设。[3]而且可使国际社会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有关理论的理解,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理论的根本区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是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因此,要准确把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性质,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实质。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误读和误解,特别是有意或无意地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曲解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错误理解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除受制于根深蒂固的西方意识形态因素影响外,最根本的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不熟悉或不理解。因此,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国际化,让国际社会深刻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的破除,而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和颠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滑入资本主义轨道。由此就能深入理解到中国经济发展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绝不是什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

(三)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繁荣发展并使之充满生机活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不仅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积极主动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充分发挥国际分工和协作优势,而且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实践活动重要理论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同样需要对外开放,走国际化的发展路子。当今世界,经济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已呈现出国际化网络趋势,如果一个国家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发展游离于国际化网络之外,闭锁于本国文化情境之中,拘泥于本国传统规范和情节,将难以在封闭的本国土壤中结出丰硕果实。开放性向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注定了不可能成为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自我封闭的理论。当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国际化,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理论品格使然,而更重要的是它能有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不断繁荣发展,并充满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是达到某个顶点而成为供人信仰的绝对精神,而是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并在经济建设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生机和活力,不仅在于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国内经济建设现实环境,而且在于它能够不断从外部获得滋生自己的丰富营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只有在国际交流和彼此的丰富中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国际化。不但作为其理论源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学说本身包含着外来的因素,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学习和借鉴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以及产生于西方社会的经济学术思想的合理内容。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各国门户的敞开为经济理论的交流和丰富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通过经济理论的国际交流汲取丰富的营养,能够有力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国际化,并不是生吞活剥、唯西方经济理论马前是瞻的所谓“与国际接轨”。应当看到,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特殊的历史条件、价值体系和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总结,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的某些一般规律。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过程中,如果我们毫无保留地接受西方某些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特征和利益表达的经济学术思想,不顾其产生的制度背景、政治动机,不加分析和鉴别地照搬照用,就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学术表现出强烈的依附性,进而丧失自身的特色,迷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遮蔽真正的中国自身问题。因此,通过国际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繁荣和发展,不能抛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能离开中国的具体情况。“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科学现代经济学,只能依据由生产力水平最终决定的社会形态、文化形态、自然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国情”。[4]也就是说,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我们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借鉴并吸收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的某些科学成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逐步奠定了世界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国际影响力远不及中国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当今国际社会,无论是经济理论的学术研究,还是院校的经济理论教学,抑或经济理论的政策应用,西方经济理论几乎牢牢掌控着话语权。为了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繁荣发展,需要采取必要措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国际化。

(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术研究国际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术研究的国际化,首先需要学会使用国际规范的学术话语,提高我们的学术研究水准。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经济理论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已形成某些被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的国际规范学术话语。如果不熟悉和遵从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规范学术话语,就易在经济理论的国际学术研究交流领域被拒之门外,从而丧失学术交流和平等对话的机会与权利。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国际规范学术话语等同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范式,也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学术话语的国际对接理解为对西方经济理论范式的简单模仿和照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术研究国际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学会使用国际规范学术话语,同时还必须继承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其中,“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是进行科学经济分析应遵循的共同规范”。[5]目前,中国学者在国际经济理论研究领域发出的声音还十分微弱,这既有西方意识形态和语言文化霸权因素影响的原因,也有我们主观努力不够和研究水准不高的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术研究国际化,中国经济学者既要提出目前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还要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术研究国际化,还需努力拓展国际性学术研究交流渠道。近年来,尽管国内有关单位组织国际性经济理论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以及国内学者走出国门参与的国际性经济理论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日趋频繁,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专门研讨的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并不多。另外,国内学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成果也主要在国内发表,能在国外发表的成果较少。即使少数在国外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成果,也主要在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或左翼刊物上发表。而国外学者研究的中国问题的经济理论,或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解,也相当片面和不深刻。为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能受到各国政界、学界和普通民众的关注,并使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比较深入和客观的认识,国内有关机构需积极组织国际性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或积极主动参与国外有关机构举办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同国外学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国内学者在国外刊物,特别是有较大影响力的权威刊物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并鼓励国内刊物发表国外学者客观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有关成果。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的重要使命,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国际化,需要有一大批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国际化人才队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可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对包括某些热点、难点问题交换学术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形成的学术优势,可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深刻阐述和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同时也应当承认,国内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学术研究,同现代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有一定差距,通常很难和国外经济学家进行平等对话。因此,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术研究的国际化,需要加大培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型研究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力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型研究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要接受良好的现代经济理论训练。他们能够融入到国际学术研究交流领域,可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客观、准确地向外国学者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术前沿及学术热点,能帮助外国学者消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误读或误解。

(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传播渠道国际化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思想传播渠道。这方面,我们既要“借船出海”,积极利用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互联网等渠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更要“造船出海”,努力构建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专用渠道。如何充分利用好国际性的传播渠道,构建和拓展自己的国际化传播渠道,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面临的重大课题。为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传播国际化的领导、规划、统筹的力度,帮助国内有关机构和人员“走出去”进行交流和合作,可考虑成立部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专门机构。比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部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学术研究协调机构,承办或组织协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国际性学术研究交流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优秀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在教育部成立部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教学培训管理机构,指导和扶持国内机构和人员走出国门,对国外相关人员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培训,吸引国外有关人员到中国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培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形成了丰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包括党的文献、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等。在国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难以形成同其应有地位相称的影响力,这其中有个境外出版发行渠道不畅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理论学者在把国外尤其是西方经济理论学术思想及著述翻译成中文,并向国内进行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翻译成外文并向世界传播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此,中国经济理论学者需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外文翻译、境外发行和国际行销的自觉意识,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向外传播的力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走向世界,还需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的国际发表,特别是要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在公认的国际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著作等,要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研究跻身国际主流学术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国际化,还需要推进国内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学术期刊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渠道,具有时效性强、前沿性强和成果量大等特点。推进国内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需要鼓励国内期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之由单纯国内学术交流平台上升为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由于语言文字、研究范式、论文体例、运作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内“走出去”的学术期刊,特别是能对国外学者和普通读者产生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期刊非常有限,以至于国外学者和普通读者很难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术研究现状。因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国际化,就需要推进国内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使国内期刊成为国外学术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术研究前沿成果现状,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推进国内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需要实现编辑惯例、文章体例、语言文字国际化,可适当邀请部分国外经济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专家担任编委或审稿专家,创造条件进入国际检索系统,加大学术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力度,努力打造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国际名刊,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传播的国际化提供重要渠道。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篇5

在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就了另世人瞩目的很好的成绩,研究新世纪劳动关系问题十分迫切,也是十分必要。经济学者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较早,劳动经济学从经济角度、生产角度以及劳动角度分析全部经济行为的内容。从本质上讲,劳动经济学是从人类为了解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产生劳动行为的过程。就目前来看,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方面内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结合工作实际就浅析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从经济社会方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社会意义方面展开讨论,系统探究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劳动经济学和国家经济发展关系概述

劳动经济学以及成为我国当前阶段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还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参考和重要研究内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遭遇到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不断推进,所有国家和个人都将投身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去;另外一方面,世界范围所有的发展契机将惠及所有国家和个人。在这个大背景下,只有培养起自己本国的效率极高、技术过硬、研发能力强的劳动人才大军在能赢得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竞争。所以,研究当前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三、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1.劳动力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劳动经济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是动态地研究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具体个人的一身的劳动行为和经济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只有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充分合理,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才能助推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

2.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根部原因,生产劳动活动衍生出人类社会其他所有活动,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决定因素。只有合理地、科学地组织劳动者劳动,实现产品的产出和效益的实现。正确劳动关系的建立,能够促成合理分配制度的制定,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

3.劳动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充分研究劳动关系,研究并解决好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才能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

4.我国政府重视劳动经济的研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最终服务于人民,研究劳动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切实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意义。只有研究好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好我国当前出现的难度较高的劳动问题。劳动问题设计到具体劳动者的切实利益,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从社会角度、政治角度、经济角度全面分析和研究,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逐步地解决好劳动关系问题。

5.经济发展促使经济体制的改革。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而当前处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下一步怎么走,要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要什么样的劳动关系,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劳动关系,促使经济大跨步发展,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抱着我国在各项事业上的建设,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在很多行业和很多领域内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瞩目。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多样,较为复杂,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浅析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劳动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而剖析了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笔者水平有限,文章不妥之处之处必然众多,希望广大同行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及时指正,不甚感激。

参考文献:

[1]周翔.对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浅析.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篇6

[关键词]经济和谐收入分配帕累托改进经济增长

一、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本应是渐进、连续、和谐的动态发展过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整体净收益需要通过纵向的“渗透效应”和横向的“扩散效应”逐渐分配到全体社会成员当中,使社会全体成员均获得社会发展带来的净收益。然而,由于各国收益分配的具体方式和使用标准存在巨大差异性,如何有效消除贫富差别的扩大便成为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特定阶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直接产生了用于对社会福利状况进行评价的帕累托标准和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出现。前者认为社会财富分配的任何改变如果使局部人受益而其他人并未受损,则这种利益分配的改善是有利的,被称为帕累托改进,如果这种利益分配的改进发展到不损人就无法改善他人的收益时,社会的最优状态就会出现;而后者认为,评价社会福利的标准应该从长期来考察,只要经济政策能从长期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尽管在短时间内会使某些人受损,但全社会获得的总收益能补偿总受损之外还有剩余,则经过较长时间以后,所有的人的境况都会由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政府的政策补偿而获得收益,显然,作为后者的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实际上是总财富最大化标准。从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来看,虽然,从经济增长层面来说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际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但若从社会成员福利水平的变化来衡量,我国社会福利状况的评价标准已发生变迁,由最初的帕累托改进转向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改进,直接造成我国财富分配由较为合理向较为不合理的转变,并出现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一问题的持续存在已对国内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严峻考验。和谐社会是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的统一体,构建和谐社会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因此,经济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主体与核心,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首先就体现在共同富裕上,经济上的贫富分化已成为最大的不和谐因素,是社会动荡的现实根源,经济和谐发展的集中体现就是国民经济在整个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中实现和谐均衡发展。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能否有效实现经济和谐,不但对启动国内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保证经济增长目标实现意义重大,也对今后国内经济能否彻底消除诸多矛盾,实现结构调整并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我国经济和谐发展的历史逻辑

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始终将实现生产、分配与消费环节的和谐均衡发展作为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但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约束,无法在短期同时实现各个环节的均衡发展,因而,在具体改革实践中我国根据当时经济发展的所具备条件而提出了各自具体的发展目标,直接导致国民经济各个环节的发展显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在矛盾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1.1978年-1993年:生产供给不足与消费需求旺盛的帕累托改进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在分配环节相对实现和谐与均衡发展,社会每一成员从改革当中获得的收益超过付出的成本,几乎所有的家庭和个人都从改革中获得净收益,个人和社会的福利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其差别仅在于所获净收益的多少有所不同。同一期间,我国基尼系数维持在0.2-0.36之间,低于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不十分显著,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基本符合帕累托改进标准;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中的生产与消费环节出现较为严重的冲突,突出表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及居于矛盾主要方面的国内落后的社会生产所导致的社会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社会需求相对过旺。因此,这一阶段,经济和谐的基点必须围绕如何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经济实现和谐的途径必须定位于优先发展和改善生产,将解决国内有效供给不足作为经济发展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但由于原有分配方式存在的弊端已阻碍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并提高效率,对原有的分配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通过变革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2.1994年-2007年:社会分配不公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改进阶段。为实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以及在较短的时期内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并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基础,我国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背景下,逐步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国内生产得到迅猛发展,产品供给不足与消费过旺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但收入分配却由较为注重追求社会公平而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过程中,部分社会成员获得的收益不足以抵补承担的损失,但社会整体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成本,社会财富的分配标准也就从原先遵循帕累托改进标准转向卡尔多-希克斯标准,造成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目前已呈现“二八”现象,即:20%富裕家庭支配全社会80%的财富,贫富差距已经超过许多发达国家水平;从国际衡量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来看,这一时期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45,远超国际警戒线0.4水平,并缓慢逼近危机线,标志着我国已从收入分配较为公平的国家转向收入分配不公较为严重的国家。这种转变的结果又逐渐导致国内消费增长落后于社会生产,必须依靠不断扩大出口来抵消国内产品生产的日益扩大,客观上促成国内生产中出口导向倾向的不断增加,并引致国内经济对国外需求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

3.2008年至今:国内收入分配矛盾进一步显现并对生产与消费产生强烈制约,国民经济各个环节正处于由对立向和谐发展进行转变的关键阶段。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不到位、贫富差别进一步拉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生产、消费、分配在现阶段出现非均衡发展,并以外部需求持续下滑,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经济增长只能依靠投资驱动等多种新的矛盾形式加以表现,从而对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带来危害。虽然,我国在初次分配中开始注重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在再分配领域注重社会公平的实现,并逐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等方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以促进生产、分配与消费实现和谐发展,但在世界经济进入21世纪后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原有通过扩大消费、投资、出口来促进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条件已经不具备,必须通过进一步理顺和改革分配关系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实现经济和谐发展的紧迫性

从30年改革实践的发展来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由于长期对经济总量增长的高度重视和对社会福利增长出现非协调发展的高度容忍,直接导致我国在生产中不得不实行出口导向和速度超越质量的发展战略。但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原有被经济高速增长所隐藏和掩盖的深层次矛盾被激化,并以各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迫切需要通过对现有经济布局重新调整并实现经济和谐发展来解决。

1.经济增长后继乏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逐渐暴露出经济结构失衡,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发展缺陷。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外需求的急剧萎缩,我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正转负,对GDp增长产生较强的下拉作用;加之,国内消费需求表现低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弱,拉动GDp增长幅度有限;因此,依靠政府主导的投资推动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力量。这一现实表明我国出口、消费、投资出现结构性失衡,这种失衡是长期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的展现,也是国内生产供给总体超越需求增长的突出表现。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终将结束,但国外需求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危机以前的规模水平,全球消费需求的下降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2.资产价格与消费品价格走势出现明显偏离。在出口增长无法恢复,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实体经济中大量闲置的生产性资金和投资性资金由于无法寻找到有效的利润来源,而纷纷转向资本市场,并在短期内促成我国股市和房市的复苏。伴随资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更多企业将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抽出,投向能够更快获取利润的股市、楼市,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从而不断压缩国内居民消费空间的增长,并对消费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资本市场已成为资金保值的直接途径,并正脱离经济基本面而产生明显的泡沫。与此同时,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依然相对低迷,在宽松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推动下,虽然在总体上遏止住商品消费价格持续下降的趋势,但国内消费能力不足的状况依然未能有效消除,消费价格持续上涨的空间有限,使得国内资产价格与消费价格变动出现明显偏离,并引致生产与消费的进一步失衡。

3.世界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有效开展国际贸易极为不利。由于国际市场上美元、欧元、人民币汇率出现联动,美元对欧元等货币出现较大程度升值,人民币对美元继续保持升值的预期进一步得到加强,客观上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区以外货币的升值幅度和升值预期不断提高,在客观上进一步遏制了未来我国扩大出口的政策空间,并相应提高了我国扩大进口规模的可能性,对当前国内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十分不利,为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增加了难度。

4.经济显现滞胀的可能性在逐渐增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原有被高投资和高出口所掩盖的产能过剩现象被充分暴露,部分企业生产能力无法有效利用。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出口企业既不能在国外找到市场,国内市场又无法完全消费掉,在造成积压和浪费的同时,对企业下一轮的生产与投资产生严重危害;企业开工率出现倒退,实体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紧缩。在国内实行较为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宽松货币政策直接造成留存于国内虚拟经济内部,与实体经济无关的存量货币不断增加,由通货膨胀预期转化成现实通货膨胀的风险逐渐增强,使宏观经济出现滞账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强,也为宏观经济的治理过程不断增添难度。虽然这种风险是由国内生产、消费和分配的不合理与国外消费能力的不断减弱所共同诱发,但却由国内再生产各环节存在的矛盾所决定。

四、经济实现和谐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

当前国内各种矛盾的产生、发展都是社会再生产领域各环节无法协调发展的集中表现,需通过加快国内经济和谐发展的进程来解决,而这一进程能否完成又受到国民收入分配方式的直接影响。

1.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国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以琼•罗宾逊和卡尔多为代表的西方新剑桥学派经济理论证明:在资本生产率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利润占总收入的比重提或降低工资占总收入的比重时,将提高全社会投资水平,从而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结合我国经济改革实践,收入差距的扩大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也充分肯定了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产生的激励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是我国经济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之一;但同时还应看到,我国居民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核心,若进一步拉大收入分配差距不但无法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反而会进一步加深国内经济现有的矛盾和冲突,更无法实现社会和谐。

2.实现社会成员获得收益与承担成本的机会公平是经济和谐的必要保障。这种机会公平并不排斥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是在承认社会分配本身存在数量差异的基础上,尽力消除社会成员收益与成本分担出现的不均衡现象,使社会成员在获得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的同时承担同等的风险和损失,形成收益与成本的匹配。由于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这种公平,因而需要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界定市场运行空间,避免市场失灵来加以解决。

3.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实现经济和谐的主要途径。为此,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在初次分配中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分配,以实现经济效率效率;在再分配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制度措施,不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社会成员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公平;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成员基本生活,使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到社会全体成员,使社会分配和福利改善重新回归到帕累托改进的轨道上。

五、主要结论与启示

和谐社会是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的统一体,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体与核心,经济的和谐发展程度既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受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影响,国民经济在整个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中实现和谐均衡发展是经济和谐的重要标志。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能否有效实现经济和谐和社会发展,对扩大国内需求,保证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影响重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1.在30年改革开放实践中,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和福利状况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迁,由改革开放初期遵循的帕累托改进标准过度到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路径基本按照:较为和谐--较为不和谐--和谐进行演变,在这一过程中直接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剧。

2.由于对经济增长的高度重视,我国实行了出口导向和速度超越质量的发展战略,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曾被经济高速增长所掩盖的深层次矛盾逐渐被激化,并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迫切需要通过国内经济的和谐发展来解决。

3.经济要实现和谐发展,首先,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其次,承认分配本身存在差异,保证社会成员获益机会公平,并由此形成收益与成本的匹配;此外,在现有分配制度下通过国家的宏观调节,在初次分配中依靠市场机制按要素贡献分配,以体现效率,在再分配过程中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成员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4]王成光.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层面的核心价值观[J].天府新论,2009,(4):44-47

[5]周晓桂: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问题,2008,(1):31-34

[6]郭镇方:论经济和谐的内涵及其标志―从社会和谐与经济和谐的关系谈起[J].经济学家,2006,(1):27-32

[7]崔巍:经济增长、社会分配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J].现代经济探讨,2007,(7):5-9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构建

   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经济是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1万亿元人民币,比1952年增长了331倍,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在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供电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改造自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盲目的、鼠目寸光的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对象。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违背社会规律,按主观意识办事,必然会受到惩罚。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篇8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战略的部署和实施,主要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经济运作模式,从长远、平衡的角度进行考量,以此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问题发展,并且促进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目标得以尽快实现。关注我国对于市场经济的宏观挑调整政策,希望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入手,通过对经济总量的控制与部署,实现对国民经济水平的调整,在人均收入提升的同时实现了国家和社会经济体制的完善,从一定角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整体经济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形势得以实现。本次研究的重点就是通过对我国社会经济新常态现状的分析展望未来,考量到目前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宏观调控的角度去实现经济运行政策的革新,进而完善我国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体制。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分析

1.新常态经济发展存在风险隐患。针对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进行分析,目前还需要关注到发展政策体系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我国经济新常态政策与传统经济体制还存在需要交融和革新的问题,关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运营的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势在必行。如何维护社会需求与供应量的平衡,就需要关注到资本价值的转变与发展问题。在传统经济粗狂的运作模式之下进行细致的转变和革新,必然存在风险的隐患与实际经济政策的转变矛盾,这也是社会发展必然面临的问题。采取经济新常态的制度体系和政策,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过度情况,这种经济制度上的转变影响了实际的市场价值,可能出现的经济收益下滑以及模式调整差异,都属于风险隐患的内容之一。2.后发型经济优势存在阻碍发展因素。在传统经济运营的基础之上进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转变,会面对很多问题,但是后发型的经济体制也保有相对的发展优势,如何正确的看待经济的优势也是十分重要的。具备优势的同时就具有影响和阻碍因素,根据后发型经济体制优势进行阻碍因素的分析和观察,将发展和提升的脚步放慢也是政策转型的必然选择。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驱动是形成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因素,但是将传统经济类型进行革新也需要时间和动力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只有保证了经济政策深入的融合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中,才能够确保经济收益得到提升。如果不能够清晰的认识到相关的内容,就会导致实际的经济转型工作不彻底,这也是经济发展优势中存在的阻碍因素。3.宏观经济趋势影响平衡可持续发展。宏观的经济调控政策对于实际的市场经济细节发展认识不够清晰,很多具体的工作实施得不到政策的扶持,就会出现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也会影响实际的产业发展。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急需要解决和完善的经济体系问题。宏观的经济政策调整能够解决主体经济认知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具体转变作用还存在缓慢的过程。平衡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系部署,需要具体的认知内容。其中,物价的调度存在失衡的问题,国民对经济收入寿命也不能长久的维持平衡与增长,就业的实际情况与产业的发展不能够等到平衡,都是影响的重要因素。4.新常态中国经济稳定社会发展。中国经济新常态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扶持作用,但是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因此也决定这项工作的实践是非常漫长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于人均收入价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合理的调整与部署都是经济新常态政策未来发展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提升社会生产水平的关键,因此,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是具有深远意义和市场经济影响价值的,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在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此促进未来我国经济政策相关内容的实施[4]。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1.提升质量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就是进行经济新常态政策的计划投入与具体实施,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涉及到政策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内容,关注到政策取向的相关问题,保障提升相对的工作质量,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传统的经济运作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单纯的从政策和经济模式的数量上进行调整,远远不足以实现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质量要求,因此,需要从政策实施的质量入手,关注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注意科学的避让也是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2.改革是促进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的重要工作内容。改革当下我国的市场经济运作体系,通过完善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内容实现对市场经济的巩固与发展,是未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完善并积极的落实市场经济的相关政策调整,在市场发展的前期进行社会经济资本的融入,能够保障营造良好市场经济氛围的目的,进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实现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实施效果。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促进发展。完善社会的保障制度,通过一个良好的社会体系进行市场经济的推动与发展,才能够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并积极的落实具体战略方针的实施工作。通过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合理的调整了社会就业岗位的布局,对劳动力人员进行相关的职能调整,为社会大众安排科学、合理的就业岗位,也是实现经济体制完善和优化的政策制度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中国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内容。通过对我国新常态形式的经济体制进行分析,从新常态经济发展存在风险隐患入手,关注到后发型经济优势存在阻碍发展因素,希望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趋势影响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分析新常态中国经济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及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和路径。另外,本次研究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进行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提供相关的理念依据,促进我国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我国新形势发展环境下的经济新常态宏观调控涉及到相关内容,主要是提升质量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改革是促进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促进发展等。完善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相关工作主要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李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结构动向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1:7-12.

[2]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15-20.

[3]李静,李文溥.走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探索——宏观经济学视角的述评[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02:116-128+158-159.

[4]祝宝良,闫敏.“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J].领导文萃,2015,11:7-22.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篇9

【abstract】in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theconstructionofeconomiclawinChinahasmaderemarkableprogressindevelopment.asoneofthemostrepresentativelaws,economiclawcanregulatethenationalmacro-economyrationallyandprovidetheoreticalsupportforjurisprudence,philosophyandeconomics.therefore,thecoremotiveforceofthislegalcomponentistoreflecttheeconomicinterestsofthesocietyaccurately,andusingthelegalwaytoregulatethediversifiedsocio-economy,topromotetheeconomytoachieveabetterequilibriumlevel,thusrealizingtheeconomicfreedomandsecurity.thispaperstudiesandanalyzestheprincipleofsocialresponsibilityofeconomiclaw.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责任原则;研究与分析

【Keywords】economiclaw;theprincipleofsocialresponsibility;researchandanalysis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76-02

1引言

虽然说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以及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氛围,但是我国社会的矛盾也日益严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强化制度的建立,而经济法的社会原则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秩序稳定,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市场的秩序能够更加和谐,保证能够将经济法的作用贯穿于理论体系的始终,实现定位和价值。

2社会责任的内涵以及相关价值取向的分析

社会责任指的是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都要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多元化经营和管理的任务,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达到合理的数量,内部的员工、各类产品的配置、区域人员的基础性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1]。在实际上,我国当前各种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范围也逐渐广泛,虽然与传统的形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社会责任多元化的控制方面还是能够达成一致的。此外,国际企业的社会责任措施的覆盖也逐渐广泛,大多数国家和区域都接连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法律进行修订,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内容也明确地表述出来,使得社会责任制逐渐朝着不同的方向和领域发展,逐渐形成决策主体不可缺少的指导依据。对于当前我国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提倡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经济法从诞生以来,就能够将社会责任作为学科的基础性定位,保证在社会能够实现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利益都能够进行有效的保护。事实上,这种社会责任已经逐渐摆脱出传统社会责任的束缚,主张配合经济规律来作为核心指导的凭证,并且联合不同的参与主体来对宏观经济进行适当的控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平衡的状态,更好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和谐和健康的发展。其次就是经济法作为社会经济自身发展的媒介,主张的是配合宏观经济的调控,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安定和和谐,促进各项企事业能够在革新发展中顺利地进行。在此基础上,社会责任对经济法能够进行适当的调控,也能够针对社会责任的内容来进行拓展。实际上就是经济法能够秉承社会责任的原则,在本质方面逐渐进行改进和提升。与此同时,能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经济法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静态理论特征,即使社会责任细化的内容发生一定的波动现象,也能够时刻保证稳定,并且可以将社会责任在经济法的范围内进行锁定。

3我国社会经济秉承的社会责任内容情况分析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篇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传统发展观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际经济法论文:发展经济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发展模式是发展观念的具体体现。传统发展观的核心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这种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认为只要提高经济增长率,社会财富就会自然增长,经济会自然发展起来。而且认为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似乎是社会进步的惟一标志。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活动,只考虑眼前的功利与实用,不顾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使经济增长的目标建立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基础上,社会两极分化趋势严重,忽视社会公平。显然,这种发展模式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也是个传统概念,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它侧重于供给的角度,强调量的增长。包括经济总量扩张、速度加快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

中国原来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经济增长任务就显得特别艰巨。尽管我国经过近6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仍然很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快速增长的经济指标也掩盖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中出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比如,近几年,由于投资与消费增长的不协调,造成大量新增生产能力闲置。再如,某些行业和领域建设过度扩张,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的科技含量低,高消耗产品、粗加工产品、低端产品占主体地位。据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12种重要原材料的物耗水平高出发达国家5~10倍。我国GDp占全球的5%左右,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1%。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

其次,经济增长中大量资源被过度开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导致经济发展所需自然资源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由于过度开发使某些重要资源出现了短缺,国外石油、铜、富铁矿、钾等大宗矿产资源进口数量逐年增加,中国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持续减少。这样,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将严重影响工业经济社会发展。据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达8%以上,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按照这样的发展方式,如果还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很难做到经济稳定增长。最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带来利益上的突出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显著增大,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尽管改革开放使我国个人收入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政府近几年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不对称状况却未根本改观,相当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不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改善。

二、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它们存在内在统一性,它们都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它们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首先。科学的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得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上存在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使广大人民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涉及生产关系的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包括社会财富的增长,还包括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括社会效益的提高。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反映。其次。科学的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上存在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节约能源资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一切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最后,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上存在内在统一性。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目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设计安排由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目标,转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以发展内涵的全面性为出发点,要求在发展中兼顾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增长的目标是GDp的增长,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除了GDp的增长之外,还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同样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精神。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原来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一词之差,但寓意深刻,影响深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首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抓住主线,协调发展。

一要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理解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还有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发展方式是由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等多个方面因素组合而成的方式,组合方式要比增长方式复杂得多,每个因素都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要求注重经济成长的数量与质量,而且也要重视社会成长的数量与质量。它涉及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多重价值目标。这些目标之间相互影响和反馈,使得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二要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经济发展的主线,着力解决服务业这个薄弱环节。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调整经济结构就真正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协调发展。调整经济结构重点要突破服务业这一薄弱环节。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增长速度趋缓等矛盾,致使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占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展服务业除了要靠有关的政策环境、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外,最有效的办法是扩大开放。要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的重大作用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各项制度安排由注重经济总量向注重人的发展和经济质量转变。

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要继续缩小贫富差距,保持和谐的收入公平关系。目前特别要强化对低收入群体再分配政策,低收入群体由于各种原因,仅靠市场机制是难以改善其收入状况的。政府必须通过再分配途径,在政策上给予各种倾斜和优惠,使低收入群体能够通过非市场途径获得一部分收入。同时要提高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力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原则和目标,衡量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扩大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分配格局是否逐步实现了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其实质就是不断抑制过大的收入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最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和谐、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