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十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十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6:59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篇1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

thispapermainlyresearchtherisksandcontrolmethodsintheauditingprocessofeconomicresponsibility.

Keywords:economicresponsibilityaudit.Risk.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经济责任审计与一般意义上的审计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审计结果为考核评价领导干部工作业绩和实际工作能力提供了量化的依据;二是审计结果人格化,即必须要有具体的人来承担经济责任。过去我们的审计结果是只对单位不对人,现在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明确其经济责任,防止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造成损失,促进干部考核制度和领导干部决策失误追究制度的建立健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组织部门把好用人关,防止选用干部失察,失误。实行这一制度是对领导干部的激励和鞭策,严格要求自己,以便对经营者任期工作业绩作出确切的评价,对有关任期的经济责任问题进行分析,并按相应的政策规定划清间接或直接责任。审计中财务收支是基础,经济效益是根本,内控制度是保证。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内涵和特征

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是指当事人基于其特定职务而应履行、承担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义务,而不是指当事人对其与经济相关的职务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当事人应当承担的经济上的后果。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

1、经济责任是一种职责或义务。这里责任的真正含义应当是当事人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所负有的特定的职责或义务,而不是当事人的行为应当承担的特定后果。

2、经济责任是与职务相关的职责,当事人应当承担或履行的职责或义务有多种,而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是基于当事人担任特定的职务而应当承担或履行的法定或约定的职责或义务,与职务无关的其他责任或义务不在该责任的范畴之中。

3、经济责任是与经济相关的职责或义务。基于当事人特定的职务而产生的职责或义务同样很多,包括与经济相关的职责或义务和与经济无关的职责或义务(如政治上的职责或义务等),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所包含的是当事人与经济相关的职责或义务。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征

经济责任审计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主要是资产负债、资金运用等会计资料,审计范围是财务收支状况,财务成果的真实性和合规合法性。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则是全部经济管理及资金活动,审计范围涉及面较广,既涉及财务过程,又包含经济活动领域。经济责任审计在范围上远远大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与其他审计项目相比,经济责任审计最重要的特征体现在直接对“人”的监督上,将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监督的层次更高,政策性更强,审计内容更复杂,要求更严格。(三)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内涵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具体是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人员使用不恰当的程序和方法,对某一事项作出错误地估计和判断,进而提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审计结果,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和意见,给使用者带来错误的信息,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由此引起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和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损失的可能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类型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上来看,风险有两种类型;一是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单位领导干部任期内未完成政府责任目标、存在违反程序决策或严重决策失误、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及本人遵守廉政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而作出错误的评价;二是单位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而审计人员由于职业判断失误,而对领导人做出不正确的评价。三种,但无论哪种风险它们都不是单独地发生作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征

一是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通常比较复杂。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不确定性因素多、社会环境影响人、牵涉面广的工作,对人与事的监督有机结合,因此风险更高、难度更大;同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贯穿于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每一项审计活动都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审计风险,其成因和表现形式均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二是风险成因的独特性。首先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层次高,责任人一般为领导者,同时审计的内容错综复杂,加之经济责任审计覆盖期限长,评价事项多而敏感,审计的评价依据仍处在不断变化、完善之中,所有这些不稳定因素都会反向促生审计风险。三是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具有可控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审计机关掌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背景、影响因素、运行特点和规律,通过改进审计手段,收集审计证据,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控制审计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产生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审计失败的发生。

(三)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是审计手段滞后形成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对财务会计资料的检查来发现问题,但缺乏真实性。另外,随着网络与会计电算化不断推广与应用,许多经济业务都在网上实现。二是经济责任制不够健全。大多数部门、单位内部没有建立健全的经济责任制,领导干部没有明确的任期经济责任。同时被审计单位在某些环节上违反财经法纪是由离任者和领导班子的混和行为所引起。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两类标准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国家的相关审计评价细则和标准仍很欠缺。三是经济责任界定难度较大形成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的界定包括:原任责任与现任责任、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短期责任与长期责任等内容。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当,即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但追究何种行政责任也无明确金额标准界定。四是审计人员的业务素养。审计人员业务知识、经验和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造成监督失控、失误、失察。五是程序不当导致的风险。执行审计程序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必须符合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质量特征。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不客观、不真实或不相关的证据也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

三、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的原则

审计工作是一项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工作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均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在每一具体环节注意避免产生差错,是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切实贯彻“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十六字方针,突出重点,强化职能,扎实地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

1、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经济责任审计的高风险属性,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其责任心,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不断更新知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

2、强化审计的合规性。

在目前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条例》,从法律上明确审计人员执法的权限,加强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减少审计工作和审计判断的随意性。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不经审计不得离任、不经审计不得提拨等硬性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力。

3、优化经济责任审计流程。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篇2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内控评价;分析报告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源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需要,为提高经济责任受托方的要求,要求该受托行为的本人和地方党政机关部门、国家事业单位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等对其负责的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等相关的经济活动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之一,而当前我国的经济审计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重点等都过于偏向结果,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真正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并且过于形式化和面子化,阻碍了经济审计的意义。

1.经济责任审计

在分析研究经济责任审计中内控评价的应用,首先就应该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分析的理解,从其含义、目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透彻的了解经济责任审计,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把握经济责任审计这一工作的重大意义。

1.1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

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审计的目的是能够保护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会计资料是真实可靠的,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所应该承担的管理经营责任。因而,从广义上说审计就是经济责任审计。

狭义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是指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承包经营责任人在其任职期间内或者承包经营期间,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负责,并应按规定进行的审计活动。

1.2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与常规的审计是有区别的。常规的审计工作是希望通过审计能够维护相关经济法律政策,改善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能够将经济责任人在其任职期间内,对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划分,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

1.3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其主要的功能体现在保护财产的完整和安全上,有利于保证财产的保值和增值等方面,同时能够有利于建立健全对经济责任人的监督管理体制,能够促进建设廉政政治。

1.3.1有利于经济责任人监督管理制度的加强和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的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人的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其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也随之增大,有权力就要有监督,因而对于经济责任人考察监督机制的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经济责任审计实质就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责任的监察制约,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要求定性定量,责任到人,在经济责任人自己提出的任期目标的指导下,分析考核相关的经济情况,对其任期的工作业绩提供客观评价的依据。

1.3.2有利于规范经济责任人的行为

经济责任审计的立足点是财政收支,经济状况,而其目标是在于查明个人的经济责任,对事对人相互作用,客观而实在,并且,一般审计的对象是该经济责任人整个任职期间的财经状况,这个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往往包括对各年度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这样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有利于发现并揭露腐败分子,使之得到相应的惩处。此外,经济责任审计还有利于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能够方便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的漏洞,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责任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促进了廉政执政的建设。

1.3.3有利于客观公正地鉴定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真实、客观的反应了经济责任人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情况,帮助继任者了解接任单位的真实情况,减少继任者的工作阻碍,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适应期,降低了工作成本,有利于继任者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同时经济责任审计明确离任者的经济责任,有利于工作的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客观公正的鉴定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

2.内控评价

内控评价就是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多作用于公司企业。主要是指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依据相关职权,全面评价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出具评价报告,得出相关评估结论。

董事会或者类似的权力机构是内部控制评价的主导,负责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并对出具的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内控评价的对象,有效性就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对目标实现的合理程度,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以及运行的有效性。内控评价对象的有效性又可以将内控评价细分为相关内部控制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并且其设定的资产目标是合理完整的,保障其安全性,并且该内控评价是符合公司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具有有调控性。

内部控制评价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其是由各个不同阶段、不同环节构成,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2.1内控评价的具体内容

内部控制评价针对的是企业通过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所能完成的控制目标。因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应是针对内部控制资产目标、合规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战略目标五大目标进行的全面评价。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风险评估评价、内部环境评价、信息与沟通评价、内部监督评价和控制活动评价。

2.2内控评价的原则

内控评价有其本身的特点决定其应当遵循相应的原则,从而发挥其本身应有的作用,更好推动公司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首先,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就是指评价工作应当全面,涵盖企事业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各个方面范畴,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计划应当包含个各种业务往来及日常事务事项,做到全面而没有遗漏。

其次,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指评价工作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于评价内容要侧重重点,关注重要的业务单位和业务往来,关注业务投资中风险较大的区域。

最后,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评价工作应当是对事不对人,减少主观性因素的干扰,客观的揭示经营管理现有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不偏不移,做到公正客观,根据事实状况评价。

3.经济责任审计与内控评价的关系

由上文可以得知经济责任审计和内控评价之间是存在不同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主要合理保证了经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而经济责任审计是根据上级机关的具体审计目的觉得审计关注点,主要是针对经济责任方面的审查监督,更注重于结果的责任的界分;内部控制评价更多的是通过得到的评价结论来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及指导企业的经营方向行为,而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审计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是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是一种监督。

但是同时,也应该承认两者之间存在联系,内部控制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评价的方式是经济责任审计中常用的手段,对于审计工作的深入全面展开起到促进作用,内控评价得出的相关结论也是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合法合规性的体现。

4.经济责任审计中内控评价的应用分析

内控评价作为一种评价手段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企业管理制度中去,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也健全完善了企业的管理结构,因而,审计人员也将内控评价作为出具更为全面有内涵的经济责任审计结论的手段,内控评价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必然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4.1两者具有相似的工作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概括的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真实、合法、具有效益的经济事项;制定、维护并执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应该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听从上级部门的决策安排,实现社会责任,领导人在履行相应的经济责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率、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内控评价主要围绕的是企业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等五要素(上文已经进行过阐述),并结合相应的规范制度制定的。内部环境的评估主要就是对社会责任的评价,这一结果影响经济责任审计中关于责任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审计情况;对于企业文化的评价则是对于社会责任实现状况的审计结果,因而,可以说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与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是相互吻合的,其结果是可以通用的。

4.2两者使用相同的手段

经济责任审计多采用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其中方法,针对比较复杂的情况的时候,经济责任审计也会采取抽样的方法,选定样本从而进行审计,这与内控评价所规定的的手段,即访谈、问卷调查、测试、抽样调查、实地考察、分析比较、观察、重新执行器内涵上是基本一致的。

4.3两者具有相似的缺陷

从实质上讲,内控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在缺陷存在相似性,导致内控重大问题的行为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的认定。具体的说会导致内控行为出现巨大偏差的行为主要可以概括为:行为、监督机制匮乏、任意更改报送文件、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缺乏完善的制度约束、人才流失等,这些行为主要影响的就是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样的行为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同样无法客观公正的进行经济责任的认定,容易滋生腐败,从而破坏审计的目的,不利于廉政建设。

4.4两者的互补性

在经过大量的实践工作不难得出内控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是可以互补的。

在经济审计责任的实际应用中,审计结果多是对前任工作状况的总结和整改,并没有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从而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益的完善,社会责任的承担,并且审计的内容由于政策等的影响具有局限性,更加注重于廉政方面而相对忽视了发展,使得审计结果缺乏指导意义,并且由于审计时间的局限,审计工作并不能监督日常的工作。

而内控评价则不同,由于内控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相对齐全,使得评价的体系相对成熟完善,评价结果更能全面的反应经济活动的过程,并且内控评价的时间相对自由,使得其更具有日常的监督效果,弥补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不足,能够实质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由于内控评价的主体是董事会或者相关权力机构,所以,内控评价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容易受到主观的影响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这一点上,经济责任审计由于是由上级部门组织开展的,更具有客观独立性,克服了内控缺乏独立监督的缺陷。

所以,内控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并能够互补对方不可避免存在的客观缺陷,两者相互结合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

5.总结

综上所述,内控评价是可以很好的应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两者并不冲突,并且可以相互结合,推动经济的发展,完成绩效目标。内控评价可以有效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展开,弥补其内容、运用、体系和实际实施方面的不足,同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也弥补了内控评价的独立性方面的缺陷。因而,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就应该全面引入内控评价,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怡移民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沈坚.内控评价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7,(14):63.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篇3

(一)定义

5m1e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和节制在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质量波动的六种因素: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以及环境,从而更好的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二)内容

人员。人员因素包括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技能、体质、素质等。机器。机器因素包含所使用的设备、精确程度、机器的保修和调养等。材料。材料因素包含质料的成份、机能等。方法。方法因素包括工装的选择、加工工艺、操作的规章程序等。测量。测量因素包含测量的设备、测量的本领、测试的方法等。环境。环境因素包含环境的温度、洁净、照明、湿度、企业娱乐设施等。

二、5m1e分析法在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为了能更加直观的反映5m1e分析法在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以三泰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为例。

企业可以通过调查确定了目前内部审计中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存在缺陷,具体包括审计报告问题反映深度不够,大量的财务收支问题不能体现对领导人的任期评价,同时也得不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导致审计成果利用度和权威性降低。企业审计部根据质量管理中5m1e的因果关系,分析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并通过因果关系来找出造成以上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要因在后续审计中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三、造成三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缺陷的要因

三泰企业在确认了质量缺陷之后,需要对造成质量缺陷的各个因素进行要因分析与确认,明确各类因素中哪些是造成最终审计质量缺陷的主要因素。如:人员技能缺乏的要因确认可以是审计部一直未能组织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培训,而确认的方法是人员调查。缺乏审计标准的要因确认是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多年,仅制定了审计管理办法,内容宽泛,无实际的操作性,实际中借鉴的作用小,而确认方法是制度查看。分析不到位的要因确认是审计人员仅限于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够,对问题带来的风险不够重视,而确认方法是资料复核。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审计职员拟定相应的审计评价尺度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审计组在审计信息资料真实性、被审计的经济行为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职员的事迹和功过,对其应负有的经济责任的界定。在对分歧范例经济责任审计客体的属性阐发中,可以发明分歧审计工具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着分歧的特色对于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标准的缺失问题,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应该要建立评价对象的标准体系。考虑目前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经验以及可安排的预算,如果自行制定有困难,可聘请外部专家或中介机构协助进行。

(二)查找出更有影响力的问题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有的审计人员在财务核算和会计差错的纠正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实际上这仅仅只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部分,对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并非很重要。因为被审计人任职期间工作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更重要的是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强调关注事件的成因、效果和责任问题。对此问题,可从以下措施入手:一是培训审计人员技能,提升其查找问题的能力;二是搜集以往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并对其分类整理,建立审计问题库,提供给现场审计人员作为参考;三是加大现场引导,实时指示审计组成员的审计方向,明白审计目的。

(三)分析问题的方法

某种程度,审计人员具有查找问题的能力,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发现众多问题,但描述不清晰,仅仅是针对问题表面进行分析,对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形成的后果关注不够深入和宽泛,最后提升到报告中也是泛泛而谈。这就需要改变审计人员既往的思维方式,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审计组成员的工作方式不能快速改变,审计组长就要起到监督促进作用。例如,在审计过程中,及时复核审计组员的审计成果,对底稿中描述的问题进行追踪分析,校验审计人员是否将问题查清查透,在监督复核中重塑审计人员的审计思路和分析路径。

(四)更好发挥报告的作用

审计报告不受领导重视,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缺乏积极性,消极的工作态度就不能审计出重大的有影响力的审计问题,而泛泛的审计结果更不能吸引管理层的重视。如此以来,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经济责任审计边缘化。因此,审计部分应当构造人事、纪检监察等部分成立联席会议轨制,拟定议事规则,使各有关部分清晰领会审计的成果,更瞬间的应用审计成果。审计结果的运用要讲究科学方法,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审慎适用。对肯定性的审计成果,审计部分应适当传递,斟酌审计危害,不宜大肆宣传事迹。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问题,有关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处理,按问题的性质区别对待。对与审计对象关系不大的业务操作方面的一般性问题,由审计部门责成被审计单位组织相关人员限期整改。组织人员和监察部门应该对设计一般性问题的审计对象进行谈话,从而更好的阻止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对题目较多但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先由审计构造依照财经律例划定对审计工具及其所在单位赐与必然的处置,然后,由构造人事或纪检监察部门对审计工具举行发言诫勉。对诫勉工具每一年跟踪调查一次,经两次审计仍未改良的,由构造人事部门对审计工具赐与构造处置。对由于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确有经济责任题目的先由审计构造按划定赐与必然的处置惩罚,然后由构造人事部门对审计工具的故乡举行降免。对严峻违法违纪的由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立案查处。最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才能树立权威,引发正视。

五、结束语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篇4

关键词:产生条件假设;必要性假设;可行性假设;可信性假设

审计假设是指对审计领域中一些尚未确知或无法直接验证的事物,根据客观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逻辑的判断或认定。它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和要素,也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自从莫茨和夏拉夫首次提出八条审计假设后,许多审计学者也在深入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对审计假设体系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假设也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笔者认为,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至少应能解释:审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要进行审计;为什么能进行审计以及审计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审计假设还应具有推理性,即由它还应能推导出审计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以加深人们对审计的认识并能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笔者认为,审计假设体系应包括下列四项基本假设:审计产生条件假设、审计必要性假设、审计可行性假设和审计可信性假设。

(一)审计产生条件———-责任关系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为什么会产生审计,即审计产生的条件。“经济责任关系”即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它是指由于委托或受托经管资源财产而产生的受托人(经营管理者)对委托人或授权人(财产所有者)所应承担的按特定要求经管资源财产并报告经管状况的责任和义务。审计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产生,又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存在。在审计三方关系人中,被审计人对审计授权人承担的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因为存在受托经济责任,才有必要弄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客观上就有必要进行经济监督。受托责任的确认与解除必须由独立的第三者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当这种第三者的人叫做审计人。他所实施的独立的经济监督和评价活动就是审计。

经济责任关系假设揭示了审计最本质的的方面,反映了审计活动所处的经济环境对审计最一般的客观要求。同时经济责任关系假设也是确立审计目标、审计概念、审计准则等理论要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经济责任关系一旦发生变化和发展,审计目标、概念、准则也必然随之变化发展。

(二)审计必要性———正当怀疑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审计。所谓“正当怀疑”是指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反映这种情况的经济信息,除非有明确的、绝对的证据,否则便没有理由给予完全的信任。所以需要通过审计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确认。该假设明确了审计的直接动因和审计的目标,为审计提供了依据。

正当怀疑假设是针对受托经济责任的普遍存在而提出的。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受托者因自身能力局限或谋求局部利益而营私舞弊,可能发生不按委托人的意志经营、损害受托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侵犯委托人利益的事项,为避免和防范上述事项,才产生了委托超然独立的第三者审查受托者履行情况的审计活动。从这一方面来讲,审计活动的展开必然以对受托经济责任过程及结果保持适当怀疑为前提。该假设明确了审计活动的性质、目标、作用。由该假设可推导出合理的职业谨慎等审计概念。

(三)审计可行性———可验证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审计为什么能够进行。可验证假设的基本涵义是指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和提交的说明其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及相关经济信息可以通过收集相关的审计证据,加以合理地验证。审计要监督、评价和确认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从信息的验证入手。而信息的验证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的经济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其次,存在判断用来评价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的经济信息是否真实、合法、公允的标准;最后,审计人员应能在合理的时间、人力和费用范围内取得足够的证据并得出有效的结论。如果对审计对象无法进行检查、验证,审计的目的就无法达到。

可验证假设是证据和证明的基础,是在审计中概率论的前提。无此假设,审计工作的实施是困难的,甚至基本难以展开。该假设决定了审计工作的程序,收集证据性质、时间、范围。由此假设可推导出审计标准、审计证据等基本审计概念,进而派生出相关性、充分性、及时性、重要性及直接、间接证据等概念。

(四)审计可信性———审计人员的的独立性、胜任力和职业责任假设

该假设的基本含义是指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会尽职尽责工作,负起应有的审计责任,并且,他们的工作是在充分独立、不受内外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审计的目的既在于验证被审计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它就首先应取得审计授权人、被审计人以及依据审计结果进行经济决策的公众等诸多方面的信任,失去这种信任,审计将不复存在。要保证审计的可信性,首先要使审计人员具有独立性和胜任力,并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是审计的灵魂所在。独立是指审计人员完全独立于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受托人和相关的利益集团之外,在审计实施中能够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和干扰,保持地位上、精神上和操作上的独立性,因而,其提出的审计结论是可依赖的。

审计人员的胜任力是指审计人员应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从而能够胜任、完成所接受的审计业务。审计工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是不能胜任的。审计工作要求独立进行,而审计人员却随时面临着不能独立工作的利益诱惑或者各种形式的威胁,如果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审计人员除应具备独立性和胜任力外,还应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一项职业在社会上的作用越大,地位越高,其责任也越大。审计人员只有承担起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其审计工作的成果才能为社会所承认。

审计可信性假设明确了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审计人员不尽职尽责,就会失去执行审计业务的基础,就会失信于社会,使自身陷入困境。它是公认审计准则、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法规中关于审计人员资格、审计职责和审计责任规定的基本依据。由审计可信性假设还可推导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胜任力、专业判断等重要的审计概念。

以上初步设想的四条审计假设,其中第一、二条分别指出审计产生的基本的前提条件和直接原因,第三条是对审计客体和审计对象的设定,第四条则是对审计主体的设定。这四条审计假设都是以审计关系为基础而提出的,并能由这四条假设推导出一系列有用的审计概念,但它们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审计假设体系,尚待理论和实践的检验。

[1]R·K·莫茨,H·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文硕译)[m].北京:商业出版社,1990.

[2]蔡春。审计理论结构[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3]傅斌等。论审计假设[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6.)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篇5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王晓霞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循环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计活动,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业务进行评价进而提高业务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靳建堂(2005)在《风险导向审计初探》一文中指出,风险管理审计是建立在全面风险管理基础上的一种内部审计技术方法,这种方法作为成功的全面风险管理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关注企业的经营目标、管理层的风险承受度、关键风险衡量指标以及风险管理能力。高岩芳、魏哲妍(2005)等在《新CoSo报告影响下的内部审计的新发展—风险导向审计内容与方法的构建》中指出风险导向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审计机关,也可以是社会审计组织,还可以是内部审计机构,相比较而言,内部审计机构实施风险管理审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纵观上述学者对风险导向审计定义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技术的革新,是一种新的审计模式,但更多的是从审计技术、流程和内容来阐述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李璇(2007)指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整合型内部审计模式是指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内,企业各层级审计主体在优化配置基于全面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责、权、利,高效地实现审计目标的视角下,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企业内部审计资源、能力合理配置为基础,以公司各职能机构的有机协调为路径,以内部审计的管理机制创新为手段,以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在公司内的传播为核心,以实现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一种内部审计模式,它是企业内部审计系统的资源、能力、战略、环境、公司治理结构相互作用、结构优化、目标协调的集成系统化的结果。简言之,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整合型内部审计模式是对企业全面风险的一种管理监控模式。它既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和核心内容,也是其在当代时代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系统发展方向的集成表征,更是企业公司治理效率的结果。它不仅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生成和运行机理,而且特征显着。笔者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是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它以管理层的风险承受水平为出发点,以优化企业关键风险管理、确保风险控制在企业风险承受水平之内为目标,通过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确保经营者履行受托风险责任。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风险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吸收了其他几种审计方法的优点,同时也考虑了关键经营目标、管理层风险承受水平以及关键风险计量和绩效指标。

1.系统性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部分,在企业核心能力的生成和运行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生成是企业内部审计资源、能力和环境有效整合的连续一体化过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本身有其组成要素、结构及目标,具有复杂系统的显着特征。跨职能合作的需要以及内部审计能力各要素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导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生成和运行就更加复杂,因此,在其系统运行业务中,不仅要借助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指导,而且要重视其复杂性,注重内部审计资源、能力有效配置,结构优化,目标可协调,及时发现问题、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以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

2.增值性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内部审计模式,它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来发现风险事件或潜在机会,将风险转移或控制在企业风险承受水平内或对潜在的机会加以利用,这种从下至上的合作能为企业减少损失甚至带来收益,直接带来企业价值增值。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了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职能,从上至下,从企业董事会到各子公司或各分部风险管理小组,明确责权利配置,可以监管、激励和约束内部审计行为,协调内部审计关系,优化审计资源的配置,提高内部审计效率,最终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战略的实现,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提升企业价值。转贴于

3.依存性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依赖审计主体所依存的审计环境、资源、能力的状态水平,且随时空变化而变化,实现路径的不同而不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必须保持与内部审计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一致的动态调整,尤其要关注企业内外审计资源、内部审计能力的变动和调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行是一个适应性的业务,企业必须采取与时俱进的观念和不断修正的方式来制定战略,并力求与企业环境和谐一致,以确保内部审计战略的实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体现企业战略对审计行动的指导性,并充分发挥其长期效能;当内部审计环境出现较大变化并影响全局时,必须利用机会,甚至创造机会,内部审计战略也应随之调整。

4.创新性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对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首先是将审计重心前移,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转移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审计程序上包括风险评估程序、审计测试程序(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重点是风险评估。其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以往内部审计的基础上大大加强了风险评估程序,真正体现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审计理念。风险评估重心由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转移。风险导向审计对风险评估结构也进行了优化,使风险分析从零散走向结构化。风险分析结构化的最大好处是考虑了多方面的风险因素,便于做综合风险评估。此外,分析性程序成为了风险评估的中心。审计师将现代管理中的分析工具充分运用到风险评估中去,不仅包括财务数据的分析,还包括非财务数据的分析。这就要求审计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审计师不仅要精通审计知识,还要掌握常用的现代管理学分析工具。此外,在流程上体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印制,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

蔡春教授在其专着《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指出:“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的全面有效履行。按照各种审计类别所列示的审计目标都是这一本质目标的具体化。因此,笔者认为,风险管理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目标更加强调确保风险管理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第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风险管理责任是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受托风险管理责任的履行是受托经济责任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重要保证。第二,由于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业务,特别是风险管理责任的履行业务有可值得怀疑之处,所以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风险管理导向内部审计正是执行这种控制功能的一种特殊机制,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受托经济责任,以及其中的风险控制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第三,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因而风险管理导向审计作为保证受托经济责任,以及其所包含的风险管理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行之有效的。第四,审计师在对受托经济责任及其所包含的风险管理责任履行情况实施检查时,其自身必须具备一种超然态度,即不参与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与被审单位不存在足以影响其独立行使权力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及其主观意识必须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审计师所具备的这种超然态度是使其行为活动区别于其他检查活动的重要的、根本性的特征。第五,为了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及其所包含的风险管理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审计机构和人员所实施的独立检查是充分有效的。因为审计机构和人员与被审单位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即便偶有冲突,也是可以排除或避免的,不致妨碍独立审计的有效实施。因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地保证受托经济责任及其所包含的风险控制责任的履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受托经济责任,特别是其所包含的风险管理责任的存在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前提,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正是保证风险管理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一种特殊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机制。因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目标是确保风险控制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转贴于

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功能

前文已经论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是确保经营者受托风险管理责任的履行,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公司董事会和高层经营者,是以企业目标为出发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价和分析,以确保企业的关键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内。因此,风险导向审计功能是随着受托经济责任拓展到受托风险管理责任而拓展的具体功能。这一具体功能除了传统的审计功能之处,更加强调审计的保证和咨询功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功能主要体现两方面的作用。

(一)风险管理效应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功能的风险管理效应是指内部审计对审计发现的关键风险,不是简单的被动确认,而是积极主动整合审计资源、发挥作用来调控、驾驭关键风险,实现审计目的。风险管理效应是基于VBm(Valuebasedonmanagement)管理模式而产生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帮助企业实现风险管理目标,必须进行有效的路径选择。一要进行科学选择审计战略路径,这是进行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和战略手段;二要健全内部审计系统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因为公司治理、组织结构是为风险价值目标服务的,是风险价值目标和战略实施的支持和保障;三要有效运用内部审计技术,进行审计资源平衡管理;四要建立内部审计风险预警与风险报告体系,以便为风险管理提供信息资源;五要完善绩效考评,落实风险价值贡献与风险损失责任制,为风险价值管理提供激励约束的制度保障。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篇6

[关键词]绩效审计;含义;评价标准;推进策略

一、世界绩效审计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绩效审计源于20世纪40年代,最早由美国人阿瑟·肯特第一次提出。自上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来,由于公共开支的日益增加和公营企业的大批涌现,引起了社会公众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关注,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官员所负的公共责任进行审查,从而把国家审计领域从财务审计推进到绩效审计。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和绩效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绩效审计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推进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各国绩效审计因为侧重点不同,凸显各自特色。美国和英国都强调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即“三e”)的审计;澳大利亚在“三e”上有自己的特点,其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除了针对机构还针对个人,效果性审计侧重更为有效的管理;德国绩效审计除强调效果性之外,还强调列入预算事项的事前经济分析;瑞典绩效审计侧重业务活动的效果效率和组织、管理制度的健全合理。

20世纪90年代,西方审计发达国家完成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绩效审计取得显著成绩,产生了广泛影响。www.133229.Com丰富的审计经验和严谨的操作规范,推动了世界范围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以此为基础,审计模式逐步转化为现代审计。从世界范围看,当前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日益强劲。

在绩效审计实践迅猛发展的同时,国际审计组织和许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注意总结几十年绩效审计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可供操作的审计规范。

美国作为最早将绩效审计引入政府审计的国家,审计总署gao于1972年制定了包含绩效审计内容的《政府的机制、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标准》,其中明确规定应实施3e审计,即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审计,得到国际审计界的普遍认可和采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审计机关分别成立专门委员会,研讨审计机关职责及其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相关问题。

为了指导和推动绩效审计发展,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通过声明等形式来公布研究成果。在1986年第12届会议上,它发表了《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指出在政府审计工作中,除合规性审计外,还有绩效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以上这些研究成果的,积极推动了各成员国绩效审计发展的步伐。

世界各国绩效审计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绩效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绩效审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哪里积极开展了绩效审计理论的全面探索,形成科学的绩效审计理论体系,那里的绩效审计将会得到长足发展。

近年来,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开始积极探索绩效审计,也进行了一些绩效审计理论探索,绩效审计基本理论的一些观点,影响着我国绩效审计的探索和发展。随着绩效审计实践的进一步推进,迫切需要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提供强力支撑,也是当前正在积极开展的绩效审计实践的迫切要求。

二、绩效审计的含义

(一)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准,对政府履行公共责任,配置、管理、利用经济社会公共资源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所进行的审查、分析和评价。从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工作绩效情况应是绩效审计今后重点关注的主要内容,而非单纯效益的实现情况。

要研究绩效审计,必须首先研究绩效审计的实施基础。从国内外绩效审计实践看,审计实施有效评价活动都应以资源配置为基础,都不能离开财务收支审计这个基础。否则,不能称之为审计,绩效审计将成为“空中楼阁”。这里所讲的基础,是指现代意义上的财务审计。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财务审计,不仅仅是账本记载资金收支的真实、合法,还应包括社会各种资源使用、配置的真实、合法,不仅仅包括已经实现的,还应当包括预期实现的。

绩效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扩展和深入。审计产生的前提是受托管理,受托责任者对委托人或授权人交付经营的资产或公共资源,要承担经营安全、完整和有效的责任,这是绩效审计所要关注的内容,从而奠定了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财务审计检查资产管理的真实合法,绩效审计则进一步检查资产管理的有效运用。事实上,财务审计一般或多或少都涉及到成本效益、投入产出等问题,那就已经带有绩效的内容了。绩效审计的内容广泛,不管审计目标涉及绩效的哪一部分内容,审计类型都应是绩效审计。所以,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指出,我们不能因为绩效审计的“3e”特征,而否认在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之间开展合作的需要,绩效审计完全可能包含传统的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正当性审计的内容。

绩效审计的形成和发展,不仅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且依赖民主和法制的增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报告纳税人的钱是否合理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率、效果。为此,绩效审计要顺着公共资金及其公共资源流向进行,正如著名审计专家杨时展教授在《世界审计史序》中所说:“……受托责任的最高形式是政治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长,人民逐渐要求一切取之于民,必须经济有效地用之于民,用于民而不经济,用于民而没有达到人民预期的效果,政府仍要负责任。”

上述论述可表示为:

资源配置受托经济责任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

我们认为,所有绩效审计项目的实施,都需要从财务收支或预期的财务收支活动出发,在保证其真实、合法的基础上,来开展绩效审计活动。如果没有这项基础,财务收支存在虚假和违规,审计作出的绩效评价意见也不会真实。

具体分析绩效审计的涵义,我们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绩效审计源于审计机关向相关方面提出审计报告的责任;2.绩效审计的对象是从事公共事务的机构使用和掌握的公共资源;3.绩效审计通过监督检查掌握和使用公共资源的权力和行为,评价绩效,提出改善公共服务的建议;4.绩效审计的目标主要是检查公共资源配置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5.绩效审计仅限于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对政策目标本身不提出任何质疑;6.绩效审计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以特定审计项目的设定目的为标准;7.共同认知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没有现成的,审计人员应当结合绩效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去归纳、去发现。

(二)绩效审计的基本观点

1.绩效审计的内容即经济、效率、效果(3e),现在已经从事或以后将要从事的以资金效益、政府绩效为主要内容的审计活动,都应当属于绩效审计的范畴,它在不同地方、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将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性和地区特征,有的侧重效益性,有的侧重效率性,不可能每个具体的审计项目,都具备“三性”齐全的审计评价条件,同样我们也不能认为,只有经济、效率、效果“三性”齐全的审计,才是绩效审计。

2.绩效审计探索实践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们,绩效审计可以运用在通过成效、业绩来评价的所有地方。如各级政府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将大量财政资金投入社会公共事业,其产出的是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福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从而夯实我们的立党之基,丰富我们的执政之源。

3.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政府通过干预、调节等手段,从社会成员手中集中一定的资源,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资源占有的改变,要求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广大公众最大福利的目标。在审计工作中,国家审计机关应采取得力措施,促进政府部门大力提高资源使用绩效,减少损失浪费,维护社会公正,增加全社会及社会成员的福利总水平。

4.由于政府可资利用的资源与其所承担的社会和经济义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提高政府绩效、明确经济责任的要求愈来愈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国际现象,这是促进绩效审计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最重要原因。世界绩效审计的成功实践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明确了绩效审计的概念、内容、操作方法等。绩效审计的内涵广阔,在现阶段,虽然我国有些地方从事以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审计,有些地方从事绩效全部内容的审计,但从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趋势来看,绩效审计今后将成为我国审计工作的又一主题。

三、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和推进策略

有观点提出,绩效审计开展应当满足委托人有绩效审计需要、审计项目有适宜的工作标准等条件,目前开展绩效审计条件不成熟,主要有打假治乱、查处损失浪费和维护经济秩序是当前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很难确定一个比较一致的评价标准等原因,现在开展绩效审计无必要也不可能。

这里涉及到全国绩效审计推进策略、是否需要确定一个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等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1.从民主法制建设角度看,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已形成统一的法律框架,属一元化多层次的法律体系。但各地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不一,我们办事、思考问题,都应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应当区分情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

2.我国属于行政型审计管理体制,各级审计机关是当地政府的组成部门,主要接受当地党委、政府领导。重大项目的损失浪费包括投资决策造成的损失浪费和项目实施造成的损失浪费。作为主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基层审计机关,对于查处项目实施造成的损失浪费,通过审计项目实施,完全可以胜任。但是,基层审计机关要对由地方党委、政府作出投资决策的重大项目,实施以查处由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浪费的审计,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在重大项目投资中,决策造成的损失一般远远超过项目实施造成的损失浪费。所以,受目前体制制约的基层审计机关,只能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建议。

3.不可否认,我国许多地方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正处于高发期,而有的地方通过多年强有力的审计监督,财政财务收支正日益规范,违规违纪行为逐年减少,财政公共投入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地方财政收入中已有70%以上用于公共建设,而这种公共建设大都为造福一方百姓的社会公共项目,它很难以是否存在损失浪费来衡量。我们认为,认真评价公共项目绩效也应是审计机关的应尽职责。

4.现在,全国各地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差很大。如果全国统一推进绩效审计,将会出现以下情况:一些地方因为审计资源严重不足,绩效审计无法实际启动;而另一些地方又因为绩效审计推进太慢,审计资源存在较大浪费。

5.绩效审计需要进行大量社会调查活动和专业论证,确实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实践证明,绩效审计并非“高不可攀”。在绩效审计实践中,对于一般的专业问题,审计人员只要具有强烈的学习热情,通过不断与有关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完成绩效审计任务是没有问题的;而对于特别高深的专业问题,我们可以聘请“外脑”,采用专家咨询等方式,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就是发达国家审计机关,在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型审计队伍的情况下,对审计机关从未涉及过的有些专业问题,也是通过此办法来确保审计项目质量的。所以,部分发达地区的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实践,是完全有条件的。

6.绩效审计项目涉及行业领域众多,相互间专业的差异极大,而且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对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结果所寄予的期望值和满意度也大不相同。所以,要制订一套能够普遍适用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审计人员指望直接套用现成的绩效评价标准,再来实施绩效审计,既不现实,也无可能。纵观世界绩效审计的发展历史,我们尚未发现有哪个国家是先制订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再实施绩效审计项目的。目前在绩效审计已经相当成熟的美国,也只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推行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内容看,只是单项的原则性、框架性的指导文件,而并非具体的评价标准。所以,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通过制订绩效审计指南,而不是制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来指导各成员国的绩效审计实践。

7.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发展情况看,在他们开展绩效审计的起步阶段,地区间的开展情况也是有先有后,而非齐头并进。如英国在绩效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就强调要“保持灵活和创造性”,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对于不同的绩效审计项目,绩效审计的实现方式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世界范围内各国绩效审计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并指出:鉴于不同国家所开展的绩效审计在审计权限、范围、组织和方法上都存在很大区别,要编制适应所有国家绩效审计的指南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认为,在我国绩效审计的总体发展思路中,一方面应及时总结全国绩效审计发展的一般规律,找出共同点;另一方面,应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主法治的进程,并结合各地审计事业发展的不同特点,绩效审计推进应当有先有后,让局部地区采取不同的步骤,先行一步,发挥局部影响和促进全局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时展.世界审计史序(第二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2]韩立春.关于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3-07-30.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篇7

关键词:数据挖掘方法经济责任审计数据概化关联规则分析

一、数据挖掘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是确立或解脱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一项审计监督制度,其关键是如何给被审计领导干部一个公正、准确、合理的评价。

数据挖掘(Datamining)也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se),是一种特定应用的数据分析过程,它可以从包含大量冗余信息的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多的隐藏知识,从而为正确的判断提供基础。与以往的数据库检索统计技术不同,数据挖掘方法不向用户提供包含指定特征的信息,而是能够提供某些特征未知的数据包含的信息。数据挖掘技术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推动这项技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数据挖掘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全部电子数据进行处理,可以避免因手工审计中审计抽样造成的审计风险,可以对财务明细账中的货币数据进行分析,而且可以建立以业务事件为基础形成的数据仓库,对非货币性数据进行审计线索的挖掘和分析;利用聚类知识发现技术能够对已有审计人员的经验方法提升创建,从而成为具有审计任务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升审计的能力和水平;利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对各类评价要求中的各种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进行特征本体抽取以及语义判断,为审计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对各类型审计要求中的审计特征以及特征影响因子来进一步进行关联分析,为审计核查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而产生原因的关联性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另外,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通过宏观层面的相关指标,数据挖掘方法能够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发掘审计线索。因此,数据挖掘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二、数据挖掘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数据挖掘技术包含了很多分析方法,主要有:

(一)数据概化分析方法。是一个抽象描述数据的途径,有效的、灵活的概化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数据立方体法和面向属性的规约法。在实际应用中大致可分为单维度对比,条件查询,维度交叉查询等。

1.单维度对比分析。例如,根据审计需求,若要查询各单位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的总计,查看各单位的借方贷方科目金额是否平衡,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在此示例中,查询定义了以下单元集信息:select子句将查询轴设置为measures维度的[贷方金额]和[借方金额]成员,以及单位维度的各单位的成员。FRom子句指明数据源。

2.限定条件查询。下例返回在2007年至2011年会计年度期间,按照[measures].[借方金额]度量值进行排序(从成员集中销售额最高的成员开始),在科目维度中选取科目名称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求得金额最多的会计期间的五个成员。

topCount(mDX)函数根据指定的对集求得的值,对指定的元组按降序排序,返回度量值最高的指定个数成员。在此例中,使用topCount(mDX)函数选取应收账款最高的五个会计期间,显示在横轴。纵轴为各单位名称,FRom子句指明数据源。由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单位在哪些会计期间发生了最多的应收账款,这些发生了最多的应收账款的数据可以定义为多维分析中的元数据:(单位,期间,金额)。

根据审计部门的审计规则进一步分析,发生额异常的元数据定义为审计疑点。统计总计(all)栏中显示某会计期间的金额总计。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继续查看各单位应收账款的金额,进一步通过跟踪审计疑点明确责任单位,据审计疑点,回归凭证库表继续查询应收账款发生额的详细信息。

3.维度交叉分析。维度交叉分析可以更加细化多维数据的粒度,例如,若要查询各单位在各期的借方各科目金额总计,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本例使用Crossjoin(mDX)函数返回同一维度属性层次结构中的属性层次结构成员的叉积,限定横轴为借方下的各项科目,纵轴为各单位名称以及各会计期间,FRom子句指明数据源。由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单位在哪些会计期间发生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可以继续跟踪大额应收账款收支状况,以及验证坏账准备的提取情况。

(二)关联规则应用分析。审计人员能够使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及业务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从中发现异常问题。通过关联规则进行提取和判断,能够进一步生成审计分析模型。

例如在财政数据挖掘审计中应用关联规则,可以计算各个预算单位的财政支出/总预算的值,先确定预算单位是否违规执行预算。在实际审计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关联规则分析,通过对比被审计单位的车辆数和汽车保险费支出的关系,能够据此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发现是否利用账外资产购买用车,根据此线索进而查出是否存在小金库的问题。

再者,以应付账款的分析性测试为例,关联规则可以将具有类似性质的会计数据分离。分析发现:重复记账的应付账款;与总账、明细账金额不等的同笔应付账款;资产负债表日附近的应付账款,通过此项分析能够确认是否存在隐瞒负债的现象;重复发生的异常交易应付账款,例如,每月初购买相同金额的固定资产等。先通过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进行判断,再加上审计人员专业判断,对发现的可疑点进行进一步审查。

此外,还可以利用外部数据关联关系构建审计数据分析模型,以海关审计为例,在海关的进出口货物通关作业中,完整的通关业务包括海关以外的商检、外汇管理,税务、外经贸、海事、空管、港务等单位和部门协作,它们和海关一起构成整个系统。目前,中国电子口岸平台中包括外汇、税务、以及经贸数据信息,整个数据都可以在各部门间实现共享。而在传统的审计中,审计组对海关进行审计时采集和利用仅仅是海关的信息资源。而现在不仅可以采集海关内部的通关数据,进出口货物通关有关的外部电子数据还可以从当地外汇管理局、港务管理局、国家税务局、海事局、电子商务中心和某码头集装箱有限公司等单位取得。通过构造外部与内部电子数据的关联关系,可以形成审计人员所需要的审计模型。

(三)孤立点监测。企业的财务数据会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变化而变化。在实践中,项目数据的变动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变动不符合原来的规律,则可能存在一定的异常情况。孤立点分析能够有效地识别虚假财务报表,发现背离正常趋势的数值。实际应用中先要选择一些能够明显突出异常现象的关键指标,如应收应付款项、资产状况和费用指标,再设立临界值,通过孤立点检测进行分析。如果相关指标超出了原先设定的临界值,则表明有可能存在造假现象。

阈值的设定可以根据以往年度均值、审计制度要求制定,审计人员根据需要设定阈值进行孤立点的确定。由孤立点数据挖掘方法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如:异常的应收(应付)账款,异常的管理(销售)费用;应收账款、管理费用额度设定超出阈值即为异常点,支出超过一定比例的预算,单位可能存在违规行为。

在实际审计中,将被审计单位与有关联关系的销售商的审计期间交易额进行分析,发现近五年中每个月的交易额波动较小,但是在中间某年的12月份的交易额增长了3倍,审计过程中可以把该月的交易额确立为一个孤立点,很有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或者相关被审计领导人为了增加销售额而虚假增加的一笔交易。

(四)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是指一组按照时间有序排列的随机数据。时间序列来自于系统,表现的是系统内数据与外界的关联关系。对时间序列的预测就是根据已有的数据推断系统在当前时间以后可能产生的数据,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同时能够通过先前数据来预测之后数据,将已发生的数据与所推测的结果进行对比,查看是否存在异常。

对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来说,在剔除宏观经济影响后,观察各项经济指标的表现。中观层面,通过对比任期前后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等财务指标的变动来进行本任期的评价。对任期以前年度进行时间序列模型的定义,验证任期前后以及任期间经济指标的表现。微观上可以根据汇总的数据(每周、月、季度,年度)对数据进行预测。因为许多经济活动的数据是由很多互不相关的业务得到的一个汇总数据,这些不相关的业务并不是连续发生的(比如说,某企业并不是每天都与同一家公司有业务往来)。

在实际审计中,通常会根据汇总数据进行预测。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能够对比往届干部与在任干部在经济指标上趋势性的差别,通过此方法来挖掘判断,能为进一步划分经济责任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认定。

三、完善数据挖掘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的措施

数据挖掘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虽然数据挖掘方法在舞弊和异常检测方面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指向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数据挖掘对于目标分析数据源特征有所要求,使用数据挖掘方法需要一定的投入,而且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数据挖掘审计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范围有限等。

对此,我们首先应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数据挖掘方法是一种发掘审计线索的途径,在使用此种方法时必须以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为前提,不能舍本逐末。所以在使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之前,一定要明确审计对象的主要业务和背景,设计出合理的经济责任方法。

其次,创新审计工作方式的同时保证评价客观量化。本文关注的数据挖掘是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基础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进行业绩纵向比较,客观评价管理、效益水平。将审计期间直接、间接证据结合,界定责任的划分和评价。

第三,促进信息系统建设,培养数据式审计相关技术人员。数据挖掘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程度,所以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必须加强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电子账目和相关业务数据的信息化。同时由于数据挖掘方法的专业性,所以还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知识储备是数据式审计,尤其是数据挖掘审计能够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第四,规范数据挖掘方法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操作标准。若想提高数据挖掘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运用的效果和效率,就要针对相关单位的审计需求提出一套可以执行的标准和体系,以使审计过程规范化、合理化。

最后,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机制,能够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常常存在查出问题但缺少后续奖惩措施的现象。这也违背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和初衷。因此,在今后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结果若能有效反映实际的经济责任,针对审计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付诸实践,经济责任审计才能对领导干部的功过得失起到合理的评价和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勇.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述评――基于国内1987至2007年研究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9,(5).

2.王晓慧.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三维模式机制的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3).

3.陈宋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现状与分析[J].审计与理财,2009,(2):8-9.

4.孟焰.目标视角下的政府责任审计理论框架与路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1).

5.陈丹萍.数据挖掘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决策研究目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6.陈纲.公积金联网审计系统及数据挖掘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篇8

审计假设的构建基础——环境层次论

审计假设是对审计环境最抽象、最一般的概括。审计环境是对审计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在构建审计假设体系之前,我们先将审计环境按建立审计假设体系的要求进行了剖析,提出审计环境层次论的观点,并将审计环境由外至内抽象地划分为客观环境的内在规定性、客观环境在审计上的体现和审计系统运行的要求与内在规定性三个层次。

(一)外层:客观环境的内在规定性

这里论述的内在规定性是指客观环境对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包括审计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审计的经济环境是一定时期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运行机制对审计活动影响因素的总和。经济环境对审计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广泛出现,经济环境也影响着审计法规的制定、审计业务范围的发展等,可以说,经济环境是审计活动最直接的外在动力。审计的政治环境也受审计经济环境的制约。审计的社会环境是指人们对审计活动的认识和需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审计活动效果的评价和看法,进而形成一种社会对审计活动所达到效果的客观要求。它所形成的舆论期望对审计活动的规范化形成一种外在推动力。

(二)中层:客观环境在审计上的体现

客观环境在审计上的体现,包括法律环境、科技环境、被审计单位的素质以及会计法规的发展。为了保障审计活动的职能,世界各国都针对审计活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范,它们共同构成一国审计的法律环境。由于法律环境的存在使审计活动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审计的模式、方法、程序等一系列活动才有章可循。科技环境正在逐渐被认为是一个关键的审计环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对审计技术、手段、思维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被审计单位素质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国家审计、独立审计还是内部审计,由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及其复杂性,导致目前审计呈现出不正常的现象,审计人与被审计单位之间隐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计的灵魂——独立性在逐渐模糊。尽管被审计单位素质同审计人独立性一样很大因素上决定于相关责任人自身,但我们可以通过制定一些限制因素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比如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相应的准则、法规进行会计核算等。

(三)内层:审计系统运行的要求与内在规定性

能否开展审计活动关键还在于是否存在该活动运行的必要条件,审计环境的最里层就包含了这些条件。它们大都与审计主体有关,包括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技术的发展以及行业协会的作用。审计人员素质是内层环境的第一要素,包含审计人员的能力、独立性和职业道德三方面,都是影响审计结果可信赖性的关键因素。审计技术的发展决定着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行业协会的存在使审计聚集为一股强劲的力量,保障着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审计假设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内容

(一)原则

1.审计假设事项应当是审计环境中最一般的表述。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审计假设事项应当是客观的,来源于审计环境,抽象于审计实践,而不是主观臆断;二是审计假设本身并不复杂,一目了然,但所论述的却是决定审计存在与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不应包含一些复杂的审计行为、方法问题。

2.审计假设体系应当具有普遍适用性。审计假设应适用于对所有组织的审计活动,不仅适用于社会审计,也要适用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

3.各审计假设事项之间既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互相包含。

4.审计假设体系的结构应当科学合理,以便于顺应审计环境变化的需要而不断修改。

(二)内容

我们所构建的审计假设体系秉承上述的审计环境层次,可分为客观环境的内在规定性假设、客观环境体现于审计上的假设和审计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定性假设三层。

1.客观环境的内在规定性假设

(1)审计能够揭露错误和舞弊假设。该假设产生于审计环境的外层。从社会环境来看,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公众出于对自身所处环境认识以及自身利益的需要,越来越关注政府和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所有这些因素都基于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即通过审计活动,能够揭露受托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错误和舞弊,使受托人的经营管理行为尽可能与委托人的意愿一致。该假设决定着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使审计的存在具有现实意义。由该假设可以推导出审计导因、审计性质、审计职能等审计概念。

(2)审计结果公允性假设。该假设有两层含义:其一,审计结果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可以接受的;其二,审计主体客观、公正地表达了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意见。该假设也由审计环境的外层推导而来。从该假设可以推导出审计报告、审计记录、审计档案等审计概念。而且,公允审计结果的产生客观上要求建立质量控制规范,以及审计组织理论和审计控制理论。

2.客观环境体现于审计上的假设

(1)信息可验证假设。这里的信息是指与审计目标有关的所有信息,可验证是指可以获得所有相关的审计证据,并可以通过审计技术予以确认。该假设的确立为审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并决定着审计是否能够存在。该假设由审计环境的中间层推导而来。

从该假设可推导出审计客体、审计证据、审计标准、审计程序等审计概念。

(2)公认会计标准可执行假设。该假设说明,现有的公认会计标准是存在的并被普遍应用的。公认会计标准是指与会计业务核算有关的、被政府或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总称,是一国内任何组织进行会计核算业务所必须遵守,并严格按照其要求执行的标准。该假设决定了规范审计活动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如果没有这条假设,审计赖以存在的前提就不存在。也可以说,不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信息是不公允的,不能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的,相对应的审计结果也就没有意义。

3.审计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定性假设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篇9

【关键词】:经济责任科学评价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十分重要,是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地位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是审计人员和被审计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是矛盾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必然过程。大家都希望有一套可循的标准作为审计评价的依据,我们对历年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按照审计评价的要求进行分类,并按问题出现的频率实施量化分析。有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与数学相联系,其科学化程度就大大提高了”。如果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能进行量化,无疑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大大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学含量。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意义、原则和要求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意义

1、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助于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十分关注的关键环节。评价原则、依据、方法、内容的确立能进一步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也能有力地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助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单纯的定性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定量评价又难以量化。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科学化为经济责任审计注入了科学含量,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科学化使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充分考虑审计的实际情况,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助于引导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形成的结果为当地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和使用干部提供了决策依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也充分听取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纪检、人事部门的意见,反映民意,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具有客观性、公正性、时效性强的特点,成果明显。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

1、重要性原则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重要性原则,关键是要求审计人员运用辩证法,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区别于其他一般性审计;在审计工作中确定审计重点,运用“重要性概念”进行审计判断。

2、客观性原则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客观性原则,是指以审计查证的事实为依据,在全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发表审计意见和建议。

3、谨慎性原则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谨慎性原则,是指审计评价应采取谨慎态度,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审计事项或证据不足的、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以及超出审计职责范围的审计事项不予评价,对审计难以定性的事项应予如实描述。

4、科学性原则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科学性原则,是指审计评价的标准、方法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5、历史性原则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历史性原则,是指审计评价要考虑当时的政策环境、当地的经济运行环境,要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相适应。

6、统一性原则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统一性原则,是指“三个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评价内容和范围统一、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统一。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办法

审计机关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相关规定,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审计事项评价,是指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

审计评价意见,即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尤其是在任期内对本单位的重大经济决策、重点工程管理、重要资金运作应负的责任,以科学发展观和专业知识水平,发表客观的审计评价意见,并充分考虑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额大小、性质和情节等因素。

审计机关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2、科学设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分值分配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百分考核表”,实施固定分值与变动分值相结合、主观判断和客观事实相结合、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该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发展方向。通过设置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使分值的分配趋于合理。由于贴近实际,因而更具科学性。

3、全面实行集体打分,内外二次修正

由审计小组将审计发现的情况,在小组内进行集体打分,列出基本得分表;然后由审计机关召开审计业务会议,组织审计小组以及审计小组以外的审计人员对一些指标和得分进行评定(第一次修正);最后聘请组织、纪检、财政、人事、国资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评定(第二次修正)。

4、合理划分评分档次,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按百分制进行考核,根据评价内容分项确定分数,依据审计结果确定得分,按照得分多少确定五个档次:

(1)优秀档90分(含90分)以上的;

(2)良好档80分(含80分)-----89分;

(3)称职档70分(含70分)-----79分;

(4)基本称职档60分(含60分)-----69分;

(5)不称职档60分以下的。

审计综合评价结论一般表述为:经审计,我们认为:XXX同志在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担任XX职务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综合评价档次为优秀(或良好、或称职、或基本称职、或不称职)。

需要特

别强调的是:如果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财务收支中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一律评为“不称职”。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的确立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确立的依据是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对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是: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在审计的基础上,查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等,分清领导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中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以及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查清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的问题。”

《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企业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置情况;企业收益的分配;与上述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在审计的基础上,查清企业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与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目标责任制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分清企业领导人员对本企业资产、负债、损益不真实、投资效益差,以及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查清企业领导人员个人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与财务收支有关的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的问题。”

特别要强调的是,当前经济发展快速,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复杂,每个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或多或少都有重大的经济决策、重点工程管理和重要的资金运作,做好这方面的经济责任评价尤为重要。

根据上述情况,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分为类,并对各类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第一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是指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和决算情况,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对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评价一般从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三个方面作出。

1、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评价分为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三个等次。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不超过1,并且审计委员会或审计业务会议认为审计调整数额较小不影响使用“真实”评价用语的;基本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完整,调整幅度不超过5,并且不影响使用“基本真实”评价用语的;不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或审计调整幅度在5以上,或违规行为性质严重,数额较大,无法使用“基本真实”评价用语的。

2、对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的评价分为合规、基本合规、不合规三个等次。合规等次的标准为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违规行为显著轻微不需要处理的;基本合规等次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5以下或有违规行为,但不影响使用“基本合规”评价用语的;不合规等次的标准为违规性质严重、数额较大,或拒绝提供审计资料,或提供不真实资料,导致审计人员无法进行职业判断。

3、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评价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好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90以上;较好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80(含80)--90;一般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60(含60)----79;较差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60以下。

如果是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那么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的真实性、成本效益情况以及利税指标等确定评价标准。

第二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指国家所有的财产,包括国家拨款、补贴、贷款、生产性资金和固定资产等。国有资产主要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因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主要考核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保值是基础,增值是目标。按照公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如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国有资产增值;如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小于100%为国有资产减值;如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于100%为国有资产保值。

第三类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指在单位或部门内一些主要控制环节是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后执行的情况,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的健全性和制度的执行程度对内控管理制度情况一般从健全性、有效性两个方面作出评价。

1、对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健全性评价分为健全、基本健全、不健全三个等次。健全等次的标准为所有的控制点齐全,达到控制目标,各项制度均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基本健全等次的标准为控制点基本齐全,基本达到控制目标,各项制度基本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不健全等次的标准为关键控制点有疏漏,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要求。

2、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评价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无效三个等次。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有关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能够胜任控制的职能,实现控制目标,没有出现内部管理控制问题;基本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但有关人员的控制能力有一定差距或不能全面执行内控制度,没有出现重大控制漏洞,基本实现控制目标;无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但没有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控制人员,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没有实现控制目标。;

第四类个人廉洁自律,主要评价在审计中有无发现领导干部本人违法乱纪以及贪污受贿、侵占挪用国有资产的行为;评价因不廉洁自律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划分有和没有两种情况。

第五类单位或部门遵守财经纪律,是指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情况,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经济行为是否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对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合法性评价分为合法、基本合法、不合法三个等次。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财经法规;基本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的现象,但不涉及重大原则问题;不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违反国家的政策和财经法规,或违反重大原则问题。

第六类重大决策事项,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建立情况,民主决策情况,决策执行情况、决策是否顾及到近期和长远的发展及决策有无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情况。对重大经济决策一般从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及决策执行的有效性两个方面作出评价。

1、对重大经济决策规范性评价分为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三个等次。规范等次的标准为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健全,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提供的决策方案至少两个,决策时主要负责人能够尊重多数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决策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基本规范等次的标准为建立了重大经济决策议事规则,决策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但个别环节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不规范等次的标准为缺少重大经济决策议事规则,或决策前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论证不充分或缺失,或决

策的内容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

2、对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有效性评价分为有效、基本有效、较差三个等次。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能够有效监管人、财、物的使用,实现决策目标;基本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能够基本有效监管人、财、物的使用,并基本实现决策目标,但有轻微损失浪费;较差等次的标准为决策没有被执行,不能有效监管人、财、物,造成明显损失浪费,不能实现决策目标。

第七类目标完成及经济效益指标,是指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及应达到的各项指标,根据要求确定其完成情况。看有没有通过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制度来实现目标。指标一般为收入增长指标、支出控制指标、成本效益指标等。可以与历史指标、同行业先进指标以及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第八类社会效益指标。主要评价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社会的正负面影响,如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对社会非营利机构的投入是否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投入等。该项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主观判断和客观情况相结合基础之上的,通过确定固定分值和变动分值,完成百分分配;其次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实施百分倒扣,确定基本分数;再进行审计机关内部修正,称为第一次修正,再由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进行第二次修正;最终形成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

例如:我们对20__年至20__年160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模拟分类,对每一类问题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

1、分值分配依据(图表略)

2、百分考核表确立(图表略)

3、根据审计结果实施百分倒扣法

具体各类分值的详细分配,应根据审计方案的要求和审计发现的问题确定。假设:第三类,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共设有10分,详细分配如下分值:

(1)是否建立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内控制度;(1分)

(2)建立的相关规章制度是否得以有效落实;(1分)

(3)重大项目支出是否经集体讨论;(1分)

(4)长期挂帐款项是否及时清理;(1分)

(5)实物资产的领用、保管是否建立台帐管理;(1分)

(6)费用的报支是否履行相关手续;(1分)

(7)国有资产的处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1分)

(8)重要的管理环节是否建立相应的关键控制措施;(1分)

(9)有经济利害关系的事项是否实施回避制度;(1分)

(10)大额现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1分)

注意:其中某一项出现扣分,其相关事项也同时扣分。如:第(5)项扣1分,即实物资产的领用、保管未建立台帐管理;那么第(1)项也应扣分,即未建立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内控制度;第(8)项也应扣分,即重要的管理环节未建立相应的关键控制措施;如果没有其它扣分情况,该类审计结果扣3分。

4、内部修正内部修正是指审计机关内部人员对审计结果进行评定,一般是与该项目无关的审计人员或由审计师、经济师、会计师等组成的业务审理委员会对指标及其得分进行一次重新界定,对存在影响分数的事项作出书面意见,提交专家实施最后修正。

5、专家修正专家修正是聘请经济责任审计相关部门的内行或专家,因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实施是由审计机关负责,但该项目涉及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政、国资等部门,审计机关确保审计结果真实、正确。为了保证审计评价的公正、公平、合理、合法,由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对审计评价作出最后裁决。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科学研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实践和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仅仅对评价体系的科学化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或者说是提出了一个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方向,比如:问题发生频率的研究、具体分值分配的研究等,有些问题还要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才能得到解决;同时,随着审计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会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其作用也会得到进一步发挥。(昆山市审计局课题组)

[参考书目]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篇10

【关键词】会计责任审计责任

一、会计与审计的概述

1.会计的主要内容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目的在于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审计的主要内容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是人们对审计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公认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引用的是美国会计学会1972年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具体包括一下几个方面:①收集和评估证据②客观性③所制定的标准④传递结果⑤系统那个过程

3.会计与审计的关系

有人认为审计是从会计中派生出来的,其本质还是与会计有关。事实上,审计与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但是又有联系的社会活动。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活动本身就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我国古代的“听其会计”和西方国家的“听审”,都含有审查会计之意,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和会计的区别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产生的前提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也即是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二是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审计则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

二、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概述

1.会计责任的主要内容

会计责任的涵义会计责任是对被审计单位而言的。被审计单位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所应负的责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二是对各项经济事项作出完整的记录;三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四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

2.审计责任的主要内容

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通过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从而判断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是否恰当的表达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情况,会计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致性原则,作出审计结论,并在审计报告中恰当表达出来。

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包括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公正性、合法性四个方面。如实反映是指审计报告应如实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证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发表的审计意见;可验证性是指审计结论可以通过事实进行复核验证,计算分析正确,如果进行复核,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公正性是指审计的立场公正,不偏不倚,审计意见的表达不受任何偏见或成见的影响,对影响财务报表公允性的重要信息均应客观披露。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规定。

3.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系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是独立审计中一对紧密相连的概念。两者通过经济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同时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两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联系

(1)工作目标的一致性。不论被审计单位,还是审计单位的工作都是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工作中,都是以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为依据,向有关利益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维护利益各方合法权益。所以,工作目标是一致的。

(2)客观基础的同一性。不论被审计单位还是审计单位,都是根据同一个企业已经实现了的经济活动履行各自的职能。就是说,两者反映和监督的都是同一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所以,它们的客观基础是一致的。

第二,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区别

(1)实质性不同。会计责任是被审计单位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为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而应付的直接责任。但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在经济监督活动中,为揭露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负有更高层次的责任。

(2)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具体内容不同。会计责任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完全完整,对会计报表项目的存在和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估价和分摊、表达和披露进行认定;而审计责任包括: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如实反映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审计意见等等,所作出的评价及其判断。

(3)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承担者不同。会计责任的承担者包括:企业管理当局、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业务主管、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而审计责任的承担者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和合伙人,两者有明显的差别。

三、总结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系表明,虽然二者具有相同特征,但相互不可替代,我们既不应该由于共性而将其混淆,也不应该因其差异而过分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正确认识和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对于消除有关各方人士误区,指导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会计与审计事业的更好发展,我们要正视,以最佳的认识来共同发展我们的会计事业和审计事业。

参考文献:

[1]姜文.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及其社会实践意义[J].辽宁经济,2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