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十篇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十篇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3:39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篇1

【关键词】门诊病人;晕厥;护理对策;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22―02

因我院是综合性医院,在门诊的分诊过程中,设及急诊,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发热门诊,五官科等病人的接诊,分诊工作。工作中常会遇到病人发生晕厥的现象,因发病急骤,病因之杂,若不及时正确地鉴别和积极有效地抢救,就会贻误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引起门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1临床资料:

自2010年来门诊各科室就诊病人中共发生晕厥80人,其中外科(包括换药室):14人,急诊:6人,内科:14人,妇科:13人,产科:16人,儿科:3人,五官科:3人,门诊大厅(包括挂号室,收费处,药房):11人。男性:39人,年龄:46―78岁之间,女性48人,年龄:22―76岁之间。

晕厥发作最常见的机制是大脑一时广泛性供血不足。其主要原因包括心输出量下降或心脏停搏。突然剧烈的血压下降或脑血管普遍性暂时性闭塞。此时,由于不伴随肌肉收缩,不能挤压静脉而促进静脉回流。故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更由于反射性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而致心率减慢,血浆肾素减少,使排心血量不能代偿性增加,故血压急骤下降,脑灌流量明显底下致急性短暂性脑缺血,从而使晕厥发作。

2常见病因分析及预防:

2.1血管抑制性晕厥:多发生于体质较弱的女性。有明显发病诱因,多因恐惧,焦虑,疼痛,创伤等引起。常出现在站立或坐位时。起病前有短暂头昏,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缓无力。如在10―15分钟内试图使病人坐起或站立常可导致复发。此症状常出现于妇产科,急诊科,外科等患者。如:产科病人,未进食来就诊患者,人流术后患者,疼痛患者,晕血患者等。预防:分诊护士应密切观察就诊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及时处理,另外病人午间和18:00~19:00时间段。血压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尤以收缩压降低较为明显。病人晕厥多发生于此时间段与低血压有关[1]。因此,如非急诊病人应尽量避免在此时间段对高度紧张,体弱病人进行创伤较重的诊疗操作,以免出现意外。

2.2低血压晕厥:通常出现在改变时,即患者由卧位站起后很快发生,发作时没有先驱症状,多发生于原有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减少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空腹患者等,表现为突然出现晕厥,伴血压下降,特别是收缩压可低于60mmHg,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脉搏细弱,平卧后症状迅速缓解,生理所致,常见于内科,妇产科病人等。预防:了解病史,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嘱其活动切勿过猛。需做检查治疗的患者,处理后让其静卧几分钟,然后再缓慢离开床位并给与搀扶。一旦有晕厥的症状立即平卧,取头低足高位,以利于血压恢复。重者静脉注射50%GS,必要时给予升压等。

2.3低血糖性晕厥:此类患者早期表现为头昏,法力,面色潮红,出冷汗,有饥饿感,意识恍惚,进而意识不清和晕厥。起病和恢复均缓慢,血糖可低于正常,多见于胰岛素或降糖药物过量,患者发作时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常见于产科,外科,内科病人。大多因空腹抽血和抽血后未及时进食者。预防:此症状主要以空腹有关,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早进食,在做处置前避免空腹。若低血糖患者出现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平卧,口服或静脉注射高渗GS。

3讨论:

晕厥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摔倒在地片刻后即恢复正常。俗称昏倒或昏厥,导致晕厥。晕厥时由于血容量大幅降低或心输出量急骤下降。使内脏和皮肤小血管收缩作用不能及时发生。导致血压下降,血容量再分配得不到保证,脑得不到最低限度供应,以致发生意识障碍。有些人将晕厥错误地称作休克。休克是多种原因的机体微循环障碍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休克时,虽心输出量明显降低,但四肢和内脏小血管代偿性收缩,血压相对维持而血容量做重新分配,急需氧和血供的心脑相对获得多些。故休克期尽管血压降低,四肢厥冷,但意识相对完好。有资料表明在不同类型的晕厥中,血管抑制性晕厥占58.4%[2]而外伤导致的晕厥主要是血管抑制性晕厥[3]。

门诊分诊护士应对每一位患者了解病情,同时观察患者在候诊时的病情表现,鼓励患者正确表达不适感,尽可能消除恐惧心理,以和蔼可亲的语言,高超的技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病人,对有晕针,晕血,低血糖发作史者和体弱,精神高度紧张的可疑病人,若早期发现晕厥先兆。立即平卧20分钟以上,待病情进展给予相应处理。另外面对晕厥患者应做到以下几点:1.患者发生晕厥时应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2.立即使病人平卧就开衣扣,头转向一侧。避免舌后坠阻塞气道。保证呼吸道通畅和脑部血供,立即吸氧,严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或肾上腺素以减慢心率。3.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不进食。清醒后不可马上站起,得全身无力好转后逐渐起立行走。老年人晕厥发作有时危险不在于原发病而在于晕倒后的头外伤和肢体骨折,因此,如病情允许应将患者移至相关科室。4.关心安慰病人及家属,消除病人及家属的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陈玉珍,穆博。晕厥的治疗。中华护理杂志。2001,37(11):837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43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49-01

HeLLp综合征多发生妊娠的中后期,在产前发病者占69%,产后发病者占31%,患者平均年龄为25岁,经产妇HeLLp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初产妇。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表现多样化,病情重,尤其早期进展快,且易被漏诊或误诊,故其死亡率较高,我院于2011年9月收治1例HeLLp综合征,经过早期急救,加强护理,最终康复出院。现将该病的急救和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28岁,住院号:0568407。因“顺产后30小时,腹痛、皮肤发黄26小时”于2011年09月1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30小时前顺产一健康男婴,产后即回到家中休息,入院前26小时,出现腹痛,以上腹部明显,腹痛剧烈,难以忍受,无明显放射性,伴皮肤发黄,腹痛呈进行性加重,至当地医院,抽血化验检查示“转氨酶升高”,入当地医院iCU监护治疗,血压高达180/120mmHg,出现抽搐一次,呈全身发作,抽搐时意识丧失,应用安定后抽搐停止,后意识渐恢复。因病情危重,转至我院急诊iCU进一步治疗。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平车推入病房。入院查体:t:37.0℃,Bp:180/120mmHg,自主呼吸,23次/分,全身皮肤粘膜黄染,温暖干燥,未见明显出血点,抽血局部可见皮下瘀斑,无肝掌、蜘蛛痣。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大小正常,眉毛无脱落,眼睑无水肿,结膜水肿,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存在。颈软,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胸廓无畸形,呼吸规律,呼吸动度左右对称,听诊两肺呼吸音稍粗,可及少量痰鸣音。心界不扩大,心率95次/分,心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异常心音。周围血管征(-)。腹稍膨隆,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肝脾肋下触诊不满意,听诊肠鸣音2次/分。宫底约脐下两指。双下肢无水肿。

1.2辅助检查:急诊生化:谷草转氨酶:518U/L;谷丙转氨酶:177U/L;谷氨酰转酞酶:38U/L;碱性磷酸酶:175U/L;总蛋白:56.1g/L;白蛋白:26.1g/L;未结合胆红素:33.1Umol/L;结合胆红素:39.0Umol/L;肌酐:184Umol/L;乳酸脱氢酶:12004U/L;钠:125.7mmol/L;血尿素:12.61mmol/L。

1.3诊疗经过①完善辅助检查;②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控制血压;③应用大剂量激素,减轻溶血反应,预防感染;④护肝、降酶、降胆红素;⑤必要时行血液净化及血浆置换治疗;⑥加强营养支持、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脱水利尿、补充血浆等。

1.4转归入院5日后病情好转,转入普通产科病房继续治疗。最终诊断:HeLLp综合症,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

2急救和护理

2.1诊断标准根据肋杰主编的第七版妇产科学[1],在确诊妊高征的基础上,HeLLp综合征的诊断:①血管内溶血:血涂片RBC变形、破碎、网织RBC增多;总Bil>mol/L;LDH>600U/L。②肝酶异常:aLt>70U/L。③血小板减少:

2.2急救措施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能根据诊断标准早期诊断该病。然后给予早期的急救措施:适时终止妊娠;积极控制血压至合理水平;应用大剂量激素,减轻溶血反应,预防感染,而且还可以减少人体血管内细胞的损伤而减少血小板的消耗,提高肝血流量,可以阻止肝细胞的坏死[2];护肝、降酶、降胆红素;必要时行血液净化及血浆置换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脱水利尿、补充血浆等。

2.3加强护理体会心理护理:患者多为产前或产后而急诊入院,患者常常情绪紧张,而精神紧张可导致血压升高。大部分患者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更不了解其危险性,常常表现出焦虑、紧张、恐惧、无助。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及时评估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情绪状态,并确定相适应的心理护理对策,给患者提供情感支持,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和患者交流,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生理、心理处于最佳状态,配合治疗。基础护理:予以心电监护、吸氧,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监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并做好记录。因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护士应协助患者做好日常生活所需。并向患者解释避免用力过猛,如用力咳嗽、排便等会增加胸压及腹压的危险性。防止抽搐发作,床边备好抢救用物和抢救药物,例如喉镜、开口器、压舌板、气切包等等[3]。会阴及手术切口护理:产后注意观察阴道出血量、分泌物颜色及有无凝血块,每15-30min按摩子宫底,观察宫缩情况。观察腹部切口的滲血情况。治疗护理:注意穿刺要技术娴熟,避免一处反复多次穿刺,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要延长按压时间;输血制品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两人以上核对并签名,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并发症。生活护理:给患者及时更换会阴垫,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产后协助患者在床上轻微活动和被动的锻炼,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99.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篇3

[关键词]妇科门诊;晕厥原因;安全防范;健康宣教

晕厥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过性脑缺血,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安全。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对就诊患者一定要仔细观察,加强预见分诊的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可减少或避免晕厥发生。

1临床资料

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科就诊患者有19例,年龄在18-50岁,平均年龄33±1.5岁。19例晕厥患者中,宫外孕失血性休克5例,低血糖性4例,痛经4例,茎体破裂1例,子宫肌瘤失血性贫血5例,有6例经休息或口服糖水晕厥好转占31.6%,13例入院治疗,占68.4%,全部治愈出院。

2就诊过程中发生晕厥的原因

21就诊过程长医生出诊时间是8点,但因病区内的相关事务不能准时到达门诊,门诊就诊过程中为了保护患者隐私,医生争取一对一按号接诊。较多的患者就诊时需要做化验、B超等检查,再加上交费、取药等环节,整个就诊过程耗时更长。再加上有些患者考虑就诊可能做检查不敢进食,还有平时没有吃早餐的习惯,种种原因使患者在在就诊过程中易发生低血糖性晕厥。

22变化低血压性晕厥通常出现在呼叫患者就诊时。由于突然改变,贫血、体质虚弱、空腹、血压量不足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搏虚弱,平卧后症状可缓解。

23疼痛刺激妇科门诊许多急服症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如痛经、宫外孕、卵巢破裂等。有些女性患者对疼痛较敏感,到陌生环境容易产生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医生进行妇科检查时,患者因心情紧张等发生血管性晕厥。

3就诊过程中晕厥的预防措施

31密切观察提高预见分诊门诊护士要加强观察,启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弱病残提前安排就诊,识别重症患者,预见性发现各种病情变化。诊完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协助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对不需要空腹检查的患者提醒进食,告知出现头晕、眼前发黑时自我防护措施,有效减少晕厥的发生。

32增强防范意识对可疑宫外孕患者,必要时由护理人员陪同检查,开绿色通道,在工作中做到手勤、眼勤、腿勤,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分清环境缓急,合理安排患者就诊。

33积极配合医生救治一旦发生晕厥,护士立即就地将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压合谷、人中穴,测生命体征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休克卧位。低血糖者给予糖水,疼痛引起明确病因,适当遵医嘱给予止疼剂。紧张引起的给予心理安慰,失血过多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

总之,作为门诊护士应仔细了解每一位患者病史,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只有加强预见性防范,才能更好地保证患者在门诊就诊过程中的安全,为患者创造一个更舒适的诊治环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篇4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诊疗;护理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高,并残症多,病死率高。特别是高血压晚期的靶器官损害及其合并的冠心病、脑卒中、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及引起死亡的重要疾病[1]。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终生治疗。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

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方法。

1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06月~2010年08月间,共收治高血压梗死患者70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5岁。经过治疗和有效的治疗护理均好转出院。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正确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焦虑、紧张、膀胱内充满尿液、室温过热或过冷、疼痛、昼夜变化都影响血压的变化。据研究,暴怒、激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应用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本组有一男病例25岁,无高血压家族史,个人既往史无特殊,烦躁焦虑时血压可高200/120mmHG,用硝苯地平可缓解,平时血压正常,后来经过医学心理科会诊,确诊为焦虑证,经过一个月的心理治疗和抗焦虑药物治疗,病人的血压保持平稳。

2.2诊疗护理

2.2.1急症高血压的护理急症高血压包括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及恶性高血压,病情凶险、变化极快,如不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常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心衰、肺水肿甚至心肌梗塞等并发症。此类患者常需快速降压,如用硝普钠降压治疗,但此药若降压过快也会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血压、意识状态的变化。例如患者出现头痛加剧、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抽搐、意识障碍等,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吸氧、镇静等。加强治疗时护理:①用药期间注意药物浓度、滴注速度、持续血压监测,根据降压疗效调整硝普钠或其它降压药物的用药剂量。②观察尿量、尿液颜色、血压、意识状态、心率及心律的改变,做好记录,尽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早期对症治疗。③注意硝普钠代谢物的蓄积中毒,静滴6h应更换,并避光,必要时监测硫氰酸盐浓度。本组患者挽救过程中,未发现药物中毒及其它并发症发生[2]。转贴于

2.2.2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护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多合并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其核心是胰岛素抵抗。对于高血压的诊治、护理有指导意义。因此治疗上应该检测血尿酸、血胰岛素、血糖、血脂,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选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制剂,如aCei,有高血糖者宜用二甲双胍,以上药物都有较好的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护理上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及时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指导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低过快。强调饮食指导,每日碳水化合物以半斤为宜,减轻体重,适量运动。

2.2.3降压药物合理给药的护理正常人血压24h呈动态变化,清晨即刻升高,6~10点为第一高峰,之后渐下降,至下午17~20点出现第二高峰,午夜降至最低。部分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呈非杓形改变,因此降压药的选用应以长效、能24h稳定降压为宜,此对于减轻靶器官损害至关重要。短效药物,药物半衰期短,降压幅度变化大,容易引起靶器官损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应尽量避免。护理上根据血压变化特点及药物降压的t/p比值(谷-峰比)或患者血压测定结果指导用药,说服患者充分合作,定时定量长期服药,更必须按医嘱定期检查并调整药物的药量。动态血压的应用,家庭电子血压计的广泛应用对于指导服药及给药时间十分重要,应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方法,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及调整药物的药量。一般以清晨给药为宜,若清晨血压很高,下午及傍晚不高,则提倡晚上服长效药或者在原服长效制剂的基础上于清晨加服一次短效制剂。部分患者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有益于二、三级心脑血管病的预防[3]。

总之,高血压是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应及早发现和治疗,护理上应加强宣教力度,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及自护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伏虎,刘国树.高血压病的诊断及治疗新观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9):1178—1179.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篇5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原因;护理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属于缺血性心脏病,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对公众健康造成的严重威胁,是导致公众死亡的重要原因。经皮冠状功脉介入诊疗术是当前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具有病人易接受、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对血管的侵袭,容易导致术后出现静脉血血栓、假性动脉瘤等血管并发症,降低了整体的治疗效果[1]。本组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对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和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0进行本次研究,原发疾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全部患者采用介入诊疗术进行治疗,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4岁。30例患者中,有16例出现术后血肿、有6例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有4例出现假性动脉瘤、有4例出现静脉血栓;所有30例均行股动脉穿刺,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1.2方法术前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常规给予抗凝剂;取右侧经皮股动脉进行穿刺,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3cm处动脉脉搏点进行穿刺,选用5-7Fr鞘管,术后4-6小时进行拔管,根据凝血时间决定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2]。

2结果

本组研究中,共选择140例冠心病行介入诊疗术患者进行研究,有30例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占140例患者的21.4%;其中穿刺口渗血、血肿患者16例,占53.3%;血管迷走神经反射6例,占20.0%;假性动脉瘤4例,占13.3%;静脉血栓4例,占13.3%,由此可见,穿刺点血管渗血和血肿是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最为常见的血管并发症。30例患者经过我院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均好转痊愈,顺利出院。

3讨论

3.1并发症发病原因分析

3.1.1穿刺口渗血、血肿本组患者中出现穿刺口渗血、血肿并发症16例,占53.3%,通过观察对其发病原因分析如下:①穿刺操作不当,穿刺过度导致刺破动脉血管后壁,造成血管后壁渗血,引起穿刺点皮下血肿和穿刺点渗血;②压迫操作不当,穿刺后压迫位置不准确,只对皮肤穿刺点进行了压迫,对血管穿刺点未进行压迫,导致血液渗出;③凝血障碍,老年患者的血管退化、凝血功能降低,穿刺后不能及时进行凝血,以及大量抗凝剂的使用,导致血肿;④剧烈运动,特别发生在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患者术后未遵医嘱,过度或剧烈活动,提早下床,导致穿刺部位出血血肿。

3.1.2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大多是由于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压力加大等,在拔管时对疼痛存在恐惧和过于敏感,导致出现迷走神经兴奋,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和恶心、呕吐等[3]。

3.1.3假性动脉瘤发病原因:拔管操作不正确,拔管后压迫止血不彻底或过度使用抗凝药物。

3.1.4静脉血栓发病原因:患者卧床时间过长,患者血流速度缓慢、血液粘性高,易形成血栓。

3.2护理体会

3.2.1穿刺口渗血、水肿护理穿刺口渗血、血肿护理:提高穿刺控制水平,争取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术后进行沙袋压迫6-8小时,注意对血管穿刺点的压迫;规范抗凝剂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对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加强观察和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对出现皮下渗血表现的患者酌情给予硫酸镁热敷处理。

3.2.2迷走神经反射对精神状态较为紧张以及存在负面心理情绪的患者加强护理,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积极接受治疗;对血容量不足患者积极进行血容量补充;拔管操作时动作要快且轻柔,准备好多巴胺和阿托品等抢救药物,对出现拔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及时处理。本组研究中,6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经过积极处理后很快症状缓解消失。

3.2.3假性动脉瘤的护理假性动脉瘤若不能及时处理,会导致其不断扩大,对血管造成压迫甚至造成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造成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有效的股动脉压迫止血是预防假性动脉瘤的前提;一旦发现假性动脉瘤表现,应立即减少或停药抗凝剂,采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适当延长制动时间。本组研究中,有4例患者出现假性动脉瘤,经积极处理后好转消失,无患者需要手术治疗[4]。

3.2.4静脉血栓在术后对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等加强观察,一旦发生异常,首先考虑是否为静脉血栓,及时给与抗凝和溶栓药物处理,改善血液循环情况;对患者进行翻身、按摩和床上运动护理,防止长时间卧床导致静脉压迫,形成血栓;对老年患者格外加强观察,对血常规、口腔出血情况、皮肤黏膜情况、凝血情况加强观察,避免在抗凝和溶栓过程中出现出血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杨碧翠.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l,24(23):413-414.

[2]王英.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46-46.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篇6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护理服务;方法

高血压病是人类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威胁。更为可怕的是,高血压病还能够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多是因为患者的生活习惯不良引起的,这使得高血压疾病很容易产生。

一、建立高血压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高血压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正因为如此,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和治疗。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进行必要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

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诊疗效果。而如果医院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护理模式,也会让护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下去,这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医院应该完善自己的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全程护理服务的方法探析

医院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护理服务模式,就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护理工作,要做到从患者入院时就能够提供有效的服务,而患者出院后也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回访,保证患者得到全程的服务。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善入院时的护理工作

医院应该实行首诊负责制,护士长当接到接诊患者的通知后,要及时选派接诊的护士前往门诊。护士要帮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然后陪同着患者一起前往病区。护士要为患者安置好床位,并要为患者详细地介绍病区的环境以及同一个病房的病友情况。与此同时,护士还应为患者讲述医院的相关规定及作息时间等情况。在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初步评估后,护士要对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言语安慰,为患者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比如为其倒一杯热水等,除此之外,护士还应该将患者的主治医师、各护士的联系方式告诉患者,告知患者住院期间如有需要或问题随时可与主管医生、护士联系,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

(二)完善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

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是整个护理服务的关键环节,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每一个细节。护理人员要分清主次,重点强调主要环节的人性化服务。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病情告诉患者家属,并将一些注意事项详细讲解给患者及家属,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动态调整基础护理时间,治疗和护理尽量在睡前完成。不仅如此,医院还要重视病房的环境,要改变过去那种冷冰冰得到病房样貌,让病房更加温馨,在对病房进行设计时可以将其布置得像家一样,比如可以在桌子上摆放一些鲜花,将白色床上用品改为蓝色等。医院甚至还可以考虑为病房提供一些微波炉等家用设施,这样就让患者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进而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疾病的监测力度。如果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引起重视,要适时适量地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试,以掌握血压波动情况。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应该对患者的情绪变化予以重视并及时测量血压,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护理人员也要注意患者的饮食习惯,保证患者的饮食科学,进而有效控制血压。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始终保持微笑服务,使患者能切身体会到护士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三)完善出院指导工作

患者出院后,医院绝对不能就认为服务工作已经完成了,而应该继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要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其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建议患者多食用蔬菜和水果,要鼓励患者戒烟、戒酒,适当地进行运动。除此之外,医院还应该定期指派医生、护士人员对患者进行回访,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地记录,为患者恢复健康提供护理服务。

结论:高血压疾病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危害之一,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得了高血压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坚持服药,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医院的护理模式完善的话,就会给患者的康复提供巨大的帮助。因此,医院应大力完善自己的护理模式,从整体上去把握护理工作,实施全程护理模式,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患者病情的恢复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穆建萍;刘茂荣;;高血压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篇7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3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81-02

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的饮食中增添了不少大鱼大肉等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因此高血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有与高血压人群的逐渐增多,高血压的危害度也逐渐增大,患有高血压的人容易患上心血管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一旦发病症状就较为严重,这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很多的负担,不单单是患者本身痛苦。而许多患者即便是患上了原发性高血压也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的血压控制,很容易令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所以我院决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患者的不同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护理上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现将所取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也发生了更新,高血压的测量诊断的最新标准也出台了。最新的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是,在没有外界的干扰因素和患者自身的其他疾病的因素的前提下,所选择的测量者的收缩压的值为大于等于140mmHg(1mmHg=0.133kpa)和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而且这项测定标准还不包括继发性高血压这一项因素。所有所选择的实验患者都没有精神上的问题,也没有其他的严重的疾病,像恶性肿瘤这方面的疾病,智力上的没有问题,能正常与人进行沟通,对此次实验有所了解并且愿意与医院合作。

1.2临床资料本系进行试验的病例均来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门诊部或者是已住院的,经过精确的诊断后,其结果符合实验所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6例。其中,男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6人,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这些患者的年龄在35岁到74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5.6岁;病程1个月到8年之间。

1.3方法将这3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有156例,对照组有156例。经统计学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上没有统计学的差异,说明两组实验数据具有可比性。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的治疗后,将收集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的比较,见表1。

将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前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进行比较,结果是p

3讨论

3.1心理护理患上高血压的病人通常情绪会比较容易惶恐,这样紧张的情绪及时经过了医院的医治也很难令病情得到很好地控制,很多高血压患者常常会担心自己的高血压会引起其他疾病,像脑血栓,动脉硬化等一些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疾病。患者有了过重的心理负担是十分不利于治疗的。为了能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令患者有一个稳定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护理任务。高血压专科护士要将病人的情绪变换放在心上,时刻的关心病人,帮助病人甩掉精神压力,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让患者在治疗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3.2行为干预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是十分值得管制的事情,一定要让高血压患者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只是高血压专科护士需要注意的事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首先在饮食模式上要建立其合理的膳食结构,在日常生后中主要是清淡素食,尤其是要限制食盐摄入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每日食盐量不得超过5g。但蛋白质的补充不能放松,要补充优质的蛋白质,但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要减少。患者还要及时的补充钾和钙,要多吃蔬菜、还有水果和低脂肪类的奶制品。正常的饮食方式是强调少食多餐,吃饭时不可过饱。

参考文献

[1]景炳文.心脏骤停的当代救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0):585-587.

[2]黄全玻.心肺脑复苏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4X):151.

[3]黄子道.提高我国心肺脑复苏的措施与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3):153-154.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篇8

1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是常见的急诊之一,患者常表现为眩晕、头痛、耳鸣等。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心理状态的变化,如烦躁、易怒、沮丧、严重者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恐惧,急切想了解病情及治疗效果等。此时我们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医学知识。通过图片及小册子等向患者及亲属讲解原发性高血压的概念、病因、临床特点等。患者心理压力随之减轻,情绪变好,血压也会随着情绪的好转而逐渐降至正常。此时患者处于身心最佳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2低血糖患者的心理护理

低血糖患者在经过急救治疗后,要针对患者的恐惧、消极、紧张等不良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指导,因为低血糖急性昏迷,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会担心自己的病情反复,不敢再次进行运动或者对治疗失去信心等,所以要重视对低血糖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其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对低血糖急诊患者在清醒后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讲解低血糖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自救方法等。让患者详细了解导致其昏迷的根本原因,积极应对,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

3严重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严重创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影响甚大,因此护士必须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首先应稳定患者情绪,患者人院后,急待了解自己的伤势及预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介绍伤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对预后较差,可能致残者,语言要委婉,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适时告之,使患者逐步完成身心调解,适应新的角色。其次要精心护理,体贴照料,对人院时惊恐的患者要多加安慰、体贴、照顾,消除患者的恐慌、孤独感。因此,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绝不能嫌弃患者。再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对于自我价值降低,自暴自弃的患者,要启发、鼓励他们面对现实,振作精神,端正认识,主动配合治疗。

4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作时胸部常剧烈疼痛,伴濒死感,常有恐惧、绝望情绪。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加强心理疏导。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和护理计划。在抢救室应向患者说明抢救室里有先进的监护设备和医疗护理技术,有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会使病情逐渐好转的。使患者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此时医护人员紧张有序的救护活动.也能使患者产生一种心理慰籍与信任。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正确的语言表达,情绪感染,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治疗性人际关系,可以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

5急腹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腹症起病急、病变快,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是常见的急诊之一。此时患者因病情变化快易造成恐慌,护士在就诊过程中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使危重病情患者得到及时处理。护士应耐心向其解释说明疾病诊治需要的过程,对需进一步观察或诊断性治疗的患者需详细解释诊断性治疗的目的,禁用止痛剂的原因及使用止痛剂的危害,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告知他们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不会耽误病情,对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向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6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

针对服毒自杀的患者,我们在救治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自尊心,在护理操作中努力做到动作轻柔,从各方面帮助患者解除心理负担,不在患者面前窃窃私语,避免产生不良影响,病室环境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打扰。服毒患者心理较为复杂,自杀因素得不到解决,往往不能配合治疗,还会多次自杀。护理人员通过亲切的语言、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热情周到的服务,通过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使患者重新燃起生的希望,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7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篇9

当今,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是中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血压水平之间有着密切连续关系,及时诊断和规范控制高血压一直是全球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观念得到了更新,循证医学己成共识。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管内压力超过正常值的异常现象,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我国曾先后5次修改高血压诊断标准)我国目前最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999年制定的,与wHo/iSH(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诊断标准是一致的,即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上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下压)≥90mmHg高血压的分类--高血压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平时所说的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指血压升高有明确的病因,占5~10%这种高血压病可能是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原因所致,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指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变现的综合征,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的功能-衰竭。

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北方>南方华北、东北高发沿海>内地城市>农村高原少数名族患病较高更年期前女男病因--病因不明确,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高血压病人护理会诊意见篇10

[关键词]胎盘早剥;临床分析;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18-0142-02

胎盘早剥是临床上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是指分娩期或妊娠20周以后胎儿娩出之前,正常位置的胎盘全部或部分从子宫壁剥离出来[1]。胎盘早剥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一旦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危及母儿的生命安全[2]。为研究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以便及时诊断,改善母儿预后,我院选取收治的45例胎盘早剥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胎盘早剥病例,年龄20~37岁,平均(23.8±3.7)岁,分娩孕周20~41周,平均(34.4±3.1)周,其中31例初产妇,14例经产妇。

1.2临床诊断及分型[3]

轻型: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出现间隙性腰腹痛以及不规则阴道出血,产后检查胎盘母面出现凝血块或者有血块压迹,根据胎盘后血肿以及胎盘剥离面积少于总面积的1/3。重型:出现持续性腹痛或者阴道流血,同时可出现休克、子宫不放松以及宫底升高等症状,产后检查胎盘的剥离面积已超过总面积的1/3,本组轻型24例,重型21例。

1.3临床治疗

产前经检查确诊为胎盘早剥后28例患者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同时给予补充血液、抗休克治疗、补充纤维蛋白等治疗。产后诊断17例,7例行剖宫产,10例经阴道分娩。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病诱因分析

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胎膜早破、外伤及性生活等,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发病诱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临床表现分析

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包括胎心监护异常、B超检查异常、阴道流血、腹痛及腰背痛等,其中以胎心监护异常、B超异常以及阴道流血最为常见,见表2。

2.3母婴并发症分析

胎盘早剥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DiC以及产后出血等,重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患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通过本组研究显示,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胎膜早破、外伤及性生活等,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为常见,彭婷等[4]研究显示妊娠期产妇血压升高,可造成产妇底蜕膜层的螺旋小动脉发生动脉痉挛硬化,引发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并破裂出血,若血液流至底蜕膜层可形成血肿,从而导致胎盘从子宫壁剥离下来。李丹[5]研究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的首要因素,与本组研究结果相符。另外胎膜早破也是造成胎盘早剥的重要原因,黄文湘[6]研究显示胎膜早破时会发生羊膜感染,白细胞会浸润羊膜,很容易造成底蜕膜分离子宫壁,从而引发胎盘早剥。B超和胎心监护是临床早期诊断胎盘早期剥离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组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胎心监护异常、B超检查异常、阴道流血、腹痛及腰背痛等,其中以胎心监护异常、B超异常以及阴道流血最为常见。胎盘早剥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DiC以及产后出血等,其中重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患者。

临床治疗时对于轻度早剥的患者,若其宫颈和骨盆条件好,可试行阴道分娩的,提前人工破膜,待人工破膜后可用腹带裹紧压迫腹部,使胎盘不再剥离,适当给予缩宫素,可加速产程,降低子宫胎盘卒中以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同时严密监测产妇以及胎儿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加重或胎儿窘迫,应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7,8]。对于重型胎盘早剥的患者,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要尽早进行手术,尽可能避免造成引起凝血功能异常[9]。

总之,早期诊断胎盘早剥时应密切注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胎膜早破等高危因素,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同时结合胎心监护以及B超检查进行早期诊断,确诊后加强对孕期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并发症的治疗,及时终止妊娠,以提高母婴的生存率,并改善其预后[10]。

[参考文献]

[1]冯萍.胎盘早剥49例临床分析及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3):405-407.

[2]李迎春,李贻卓,罗思红,等.37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6):2203-2205.

[3]王雅楠,杨孜.影响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及防范策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32(1):114.

[4]彭婷,李笑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其诊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7(12):902-905.

[5]李丹.胎盘早剥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5(23):166-167.

[6]黄文湘.41例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及对母婴影响的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159-160.

[7]刘亚芳,梅嘉洁.2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4):121-122.

[8]李柯瑾,徐元春.胎盘早剥66例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0):72-74.

[9]陈颖,张建平.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6):4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