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十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十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8:4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篇1

关键词:矛盾协调关系结构调整保障措施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贫乏,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低于严重缺水线,有七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60m3,全国农村有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水资源综合利用应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综合保障措施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诣相处。

一、我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1、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加剧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m3,人均水资源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水资源8800m3,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据专家预言,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30年我国人口达16亿,水资源缺口400~500亿m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显现,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据统计:8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236座,缺水量1200万m3/d,9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300座,缺水量1600万m3/d,200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450座,缺水量2000万m3/d。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业人口约占70%,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普遍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型干旱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桎梏。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降雨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因水量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集中期偏离农业用水集中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局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左岸不顾右岸,拦河修坝截流,在上游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流域之间,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而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是河流断水,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都无法保障,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建议国家加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证水资源在流域内、流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流域内、流域之间的用水需求,科学配置、合理调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污染而不断减少。

5、各种用水需求不合理,导致生态破坏

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用水相当紧张,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濒临枯绝,如果这样无休止的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不合理的配置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比例,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沙化面积已扩展到174.3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8.2%,而且年扩展速度呈增加的趋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1560Km2增加到90年代末的3436Km2。

目前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全国超采地下水约74亿m3,形成了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下沉,地下水盐碱化严重。

二、科学合理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

我国水资源贫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总量也在不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曾加剧趋势,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势在必行,只有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即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又不能开发过度,即要服从于经济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度内促进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对水资源的开发应立足长远,不仅要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还应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不能对水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应充份考虑子孙后代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我们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物资产品才会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而我们应大力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经济发展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应控制好这个度,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超过水资源的的承载力,水资源开发过度必将导致生态系统造受破坏,经济发展会出大问题,经济发展会倒退,会出现回过头来搞治理,因而经济发展速度一定要合理,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3、协调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我们应积极协调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育目发展,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促进经济发展,相反如果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不能制约经济发展,科学协调好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三、综合保障措施

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科学规划、合理应用,采取综合措施充分缓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有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1、行政措施

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来合理引导,调整国家工农业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健全适合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我国目前单位产值工业耗水少于农业耗水,国家可以适当提高工业比重,在经济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降低水资源需求总量,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对于工业、农业结构内部进行产业转化,鼓励农民向节水型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渔业、林业、牧业等低耗水型农业,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对工业企业中高耗水低产出,强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工业项目进行政审批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环境生态效益,科学分析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对于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项目不充许上马,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供需的总体平衡。

2、法律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积极参予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依靠法制节水,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但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依法治水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应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3、工程措施

我国降雨因分的的区域性,致使地区之间水资源不平衡,相对而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贫泛,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农业干旱性缺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和我国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兴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必须的(如:南水北调工程),以缓和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南北地区经济同时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上极不衡,呈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缺水严重,在降雨集中期因降雨强度大,降雨太过集中往往引发洪涝灾害,降雨集中期过后由于雨量希少而引起旱灾,为缓解这种季节性旱灾,应在流域内兴建小型灌溉工程,在降雨集中期蓄水用于降雨集中期过后灌溉之用,除水害兴水利,同时还可以结合发电、养殖开展多种经营,活跃地方经济。

4、技术措施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一般只有30~40%,生产单位粮食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2.5倍,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水资源存在极大的浪费,因此应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如滴灌、喷灌比传统的漫灌水资源利用率要提高约10~20%,可以大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我国工业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用水浪费严重,据统计资料,日本每增加一万美元GDp耗水208m3,美国为514m3,中国则高达5045m3,是美国的十倍、日本的24倍,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差在科学技术,我们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进行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发展节水型工业,充分发掘节水潜力,降低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依靠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而努力。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水土流失及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城镇一体化、农村环境改善、乡村经济振兴的关键阻滞因素。据人民网2020年8月16日消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71.0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8.73%。虽然相对于上一年度而言我国重点生态保护及修复区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但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特征,水土流失治理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需要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目标,遵循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生态环境基础。

1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升水环境承载力、恢复自然水环境为核心,同时兼顾人工修复及自然恢复的现代化、综合性水问题治理理念与技术方法。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截至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944m3/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线(2000m3/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1]。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不足,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愈发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威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为构建“生态防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应运而生,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恢复水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2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要点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为核心目标,按照农村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新农村建设需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业现展基本内容等对小流域农、林、水、草、田等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统筹规划,紧抓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构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其实施要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防线

生态修复防线建立在农村地区坡度超过25°,或土层厚度低于25cm的区域。通过在林草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区域周边设置禁止出入警示牌、防护栏等,对该区域目的树种进行补种等方式避免该区域受到人为干扰,以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为核心保持水土、减少污染。

2.2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防线

生态治理防线建立在农业种植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人类活动对周边生态及水环境造成干扰,导致此类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多,加之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环境十分脆弱。此类区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水土保持林及经果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土质特征种植栽培适应性强、附加价值高的果树,既可以作为生态屏障防线,又能扩大经济效益;修建水利工程,以综合治理理念为导向,保证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水资源调配及利用、农业生产与生活等相协调,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水源调度、农田灌溉等综合功能,解决用水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建设,采用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以科学灌溉、田间管理强化农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防御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修复被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2]。

2.3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保护防线

在水库周边、河道两岸、主要沟道等区域进行护岸护坡、河道清理并建设绿色景观,形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保护防线,可以解决湿地萎缩问题、减少水体污染。

3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农村宜居空间

打造宜居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目标之一。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导向,从生态环保角度审视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致力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饮水质量偏低、生活垃圾难处理等问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作用之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采取多元化及有效性措施恢复遭到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针时注重调动农业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农业与水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资源调蓄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林等保护农业现代化发展所依存的水土资源、水土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大有裨益[3]。

3.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对农村水土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统筹规划与细致安排,其治理范围包括农村的林、田、湖、草及相关产业,坚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主,因地制宜采取造地适树、植树种草、因害设防等治理措施,实行“山顶戴帽,果树缠山腰,山下养殖,护坡种草”等政策方针,在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治用并举的基本原则,对水资源及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其利用结构,将宝贵的水土资源应用于高附加值、低成本高回报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之中,通过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践行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增收”基本要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若想发挥积极作用需率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整理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新农村规划建设宏观战略、小流域综合治理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协调好生态保护与水土治理之间的关系、小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治理效益与村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利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资源,实现统一治理、综合规划、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小流域水土保持实况科学确定新农村生产发展方向,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合理安排牧用、林用、农用土地的比例与位置,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优产高产目标,加大陡坡退耕力度,为林草种植提供有力条件。为了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助推新农村经济建设需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商品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联在一起,同治沟措施、治坡措施、农耕等措施相结合。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开展前需考虑人畜饮水、粮食高产等实际问题,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实效性为导向合理规设治理方案,保障小流域综合治理能事半功倍。

4.2从实际出发推行技术措施,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有3个:一是农业耕作措施;二是林草措施;三是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指的是通过修建梯田、涝池、水窖、山坡截沟、拦沙坝、泥石流排导等工程达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实践证明,山丘区水土保持需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为了使技术措施可以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需专职部门立足农村当地深入调查分析,了解小流域组成要素及经济系统,将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要素视为时空分布探究的着力点,同时调查分析农村当地的生产资料、人口、技术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明确小流域的人口承载力。以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为主合理规划治理方案,从宏观上讲,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用地,使小流域生态能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上讲,根据农村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技术措施,规设详尽的实施计划,使小流域治理能高效展开。不同地区所采取的规划治理手段存在差异,以黄土高原为例,在治理初期采用了多目标规划法、线性规划法、经验规划法、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使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得以贯彻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基本单元为小流域,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建成具有综合性的防治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的同时需明确治理目标,以农业措施为例,需加强土壤抗蚀力、追加植被覆盖率,达到改良土壤、保肥、保土、保水的目的,继而充分发挥多种技术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势。

4.3注重监督反馈,持续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相关部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治理问题,注重监督反馈,定期归纳总结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立足实际,不断调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新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的条件之一,利用数字技术亦可提高治理效果监督反馈质量。例如,在推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可引用Bim技术,立足坡面蓄水、泥石流排导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规设5D模型,增强相关工程监督反馈的可视性,同时各部门要基于Bim系统进行高效协调联动,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有效落实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再如,利用大数据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大数据具有持续膨胀的特点,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数据搜集等作用,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5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能够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邢梦雅,刘娅莉,杨小妹,等.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小流域生态保护开发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7):120-123+140.

[2]焦爱玲.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6):8+1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篇3

政策走向判断

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这也是2008年区域政策变化中最为重要的。

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相关政策就会调整完善,主要有: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中央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实行按主体功能区与领域相结合的投资政策,政府投资重点支持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研究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指导目录及措施,引导优化开发区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增强吸纳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

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有关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确保18亿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用途。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控人口总量,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逐步形成人口与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机制。鼓励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吸纳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

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分类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优化开发区域要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重点开发区域要保持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增产减污;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严格保护。针对主体功能区不同定位,实行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重点开发区域对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以及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等实行综合评价;限制开发区域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具体到各大区域,东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在全面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总体竞争力上,通过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促使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中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优化总体发展环境上,进一步提升接受东部产业转移和外来投资的能力。西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稳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区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恢复上,抓好振兴装备制造业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发展趋势分析与判断

区域的发展态势

京津冀都市圈机遇比较好,发展值得期待。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京津冀地区列入优化开发区域,其国家战略定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的发展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也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而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最显著的优势之一。独有的政治、信息资源,发达的总部经济,不断积聚的科技人才资源为都市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为北京带来了发展新契机,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与奥运联系较大的高新技术、环保、旅游、金融、商业等产业的带动下,区域内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将会加快。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长三角地区经济仍将保持稳步较快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长三角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积极承接制造业研发、设计、销售等部分高端环节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迁移,依托产业带和工业园区,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进展,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有了一定的改善。投资需求的理性化得到加强,收入和消费增长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发展进入提速期,消费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格局下,长三角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中部地区经济仍处上升阶段,增幅回落有限。中部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比重大,社会事业发展欠账多,将会争取到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不仅可以促进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中部崛起政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3个基地、1个枢纽”在全国的地位。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调,继续实行区别对待的调控策略。不管是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还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部地区受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概率比较大。同时,随着东部沿海生产要素成本和综合商务成本的逐渐走高,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中部地区凭借要素供给充裕、综合成本相对较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区位条件优越等诸多有利条件,将继续成为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首选地区和重要基地。在外资外贸政策方面,国家将逐步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引导国际资本流向中部地区和重点产业,着力提高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总体看,2008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虽可能会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增强。2008年,国家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将继续强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实施力度。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全国产业布局、投资流向都会出现新的变化,这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其自身看,支柱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减。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市场对装备制造业的产品需求依然旺盛、对原材料工业的产品需求也没有减弱,这将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重点产业的经济效益,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入,东北地区企业竞争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国企改革的成果逐步释放,将吸引众多战略投资者,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

广东经济有望沿其内在惯性延续发展。尽管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效应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将在2008年逐步显现,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广东经济内在动力明显增强。虽然受金融房地产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第三产业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工业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西部开发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继续打好长远发展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促进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东西互动,着力推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保持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坚持重点突破,加大力度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发展,使其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增长极。

区域发展特点

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200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差距不断缩小。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2008年,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构建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到2020年,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新建铁路6500公里,“十一五”期间,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从而在未来3-5年内在中部地区建立现代化的投资促进工作体系,探索和实施现代化的招商手段,切实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吸收外资工作的质量。海关总署也出台10条措施,支持中部地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推动中部6省的经济发展。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增幅会略低一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有关行为和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更是要在国家区域管理相关法律框架下进行,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完善的重要内容。

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只有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促进各种要素流动,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区域分工中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

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主要是在东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来就业。但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经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状况,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虽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就业岗位十分缺乏。因此,要解决这种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分布之间的严重失衡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适时调整国家产业布局战略,着重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推进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各地区工作岗位与劳动力分布的相互协调和匹配,促进其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就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区际横向联合。目前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地区产业合作与协调机制。对于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流域的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可以建立统筹协调机制,采取各种方式,率先实现不同程度的一体化。在招商引资中,要避免相互恶性竞争,重大项目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引导,促进基础产业合理布局。二是建立区域间经济补偿机制。比如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要从头抓起,从上游、基本措施入手,要求上游治理工业污染和限制排放。这样,上下游区域和受益区间的经济利益补偿机制就成为方案实施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有力保障。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篇4

关键词:新时期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发展战略

引言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何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关心的话题。比如:水流失,土流失,水土流失等头号环境问题;水旱灾,风沙害,水沙灾害等一系列的灾害。这就是水土流失的真实写照。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大力推动水土保持法的贯彻落实,我省的水土保持事业逐步走上了依法防治的轨道,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明显加快,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1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保护人类的家园

近年来,水土保持工作开展顺利,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水土保持法制建设、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重点工程建设、责任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减少江河泥沙,减轻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减轻风沙危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水土保持效益。

2水土保持工作的转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近年来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水土保持工作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逐步实现了五个转变:从片面追求短期效益、掠夺自然资源,向恢复优化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农业转变;从注重治理下游,向上下游标本兼治转变;从注重单一措施治理,向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转变;从单纯追求防护性治理,向防护与开发相结合转变;从单纯采取行政手段组织治理,向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相结合手段转变。其基本经验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贯彻以行政领导责任制为主体的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生物和农技三大措施优化配置实施综合治理,在加强植被建设的同时依靠大自然自身修复能力支持保障大面积植被恢复;强化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发挥政策推动作用;多种方式治理水土流失,不断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治理水平。

水土保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对水土保持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科研和技术推广滞后。

3我省目前的水土保持状况

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每年仅流入黄河的泥沙就有5亿多吨,约占黄河流域总输沙量的三分之一。水土流失还导致草场退化,防风固沙能力减弱,加剧沙尘暴,削弱生态系统功能,对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水资源短缺和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期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约相当于GDp总量3.5%。

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在建设过程中逃避水土保持法律责任,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随意弃土弃渣、破坏地貌、植被。公路铁路、城镇建设、露天煤矿、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都很严重。大量的群众采石、挖砂、取土等生产建设活动,也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荒山、荒坡开发强度很大,不少新开垦的山地远远超过了严禁开垦的25度。这都造成了大量的人为新增水土流失。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坚持把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先后实施了多项水土保持生态项目。特别是近10年来,由中央和省地安排水土保持项目投资增多,长治工程、黄土高原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国债水保工程等重点项目的相继实施,促进了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全面开展。“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5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59%。现有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拦蓄径流23亿立方米,拦蓄泥沙2.8亿吨。通过综合治理,改变了基础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为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走出了“以防治水土流失为基础、以促进生态文明为根本、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纽带、以加快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我省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战略,

根据我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将继续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度,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的目标。届时,治理面积将占全部水土流失面积的23.17%。重点流失区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区域经济建设将得到大力发展。同时,适宜修建梯田的县全面实现梯田化,并结合水保工程和坡面径流调控体系建设,使三分之一的梯田和部分生态工程配套建设集雨补灌设施。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初见成效,一些区域实现山川秀美。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搞好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工作。通过扎实的工作,努力使我国江河安澜,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要求,制定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战略。

新时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总的思路应该是:努力不欠新账,加快清还老债。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各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对历史上已经形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要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治理进程。以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核心,以退耕还林(草)为重点,以坡耕地改造为基础,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合理配置;实行分区防治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突出保护;深化改革,实行机制创新;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5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及要求

近几年来,根据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地貌特点,充分利用沟道水土资源相对富集的优势,大力倡导和发展坝地农业,开展了以淤地坝为重点的沟道坝系工程建设,淤地坝建设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入黄泥沙,解决了山区人畜饮水困难,改善了山区交通条件,为农村发展高效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为新时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根据新时期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工作的重点及要求是: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两个原则,主抓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突破。

5.1围绕一个目标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水利部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思路,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线,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加快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生态修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径流调控体系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

5.2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坚持保护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水土保持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必须树立全局的、系统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生态建设为主,通过环境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提高认识,增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分区防治战略,注重优势,特色发展,统筹规划,对位配置各项措施,通过综合治理,建立科学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为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流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5.3抓好三个结合

一是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生态修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都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大举措,在水土流失重点区,除实施综合治理外,在地广人稀、降水条件适宜、水土流失轻微的地区,应实施以封育保护为主的生态自我修复工程。通过综合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

二是梯田建设与径流调控相结合。梯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除发展小型水保工程外,要充分发挥径流调控体系的作用,科学地修建水窖、涝池、蓄水池、谷坊、塘坝等工程,就近拦蓄利用降水产生的径流,为梯田、林果等提供生态用水。通过梯田工程与径流利用工程的有机结合,实现基本农田的集约化经营。

三是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依据自然规律,实行山、坡、沟、水、路、田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优先建设坡面径流聚集工程、鱼鳞坑整地及沟道拦蓄工程,为林草提供生长环境,达到以工程保生物,以生物护工程,通过工程与生物措施的结合,实现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5.4实现四项突破

首先是加强预防监督,在巩固治理成果上有突破。大力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不断完善和规范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在重点加强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开发建设区等区域进行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和对要案的查处工作,保护资源,巩固治理成果,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强化管理,促进全省监督执法与预防保护工作有一个新发展。

其次是开展淤地坝建设,在发展流域经济上有突破。加强淤地坝建设,不但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而且通过淤地种粮,促进生态修复和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巩固,建立和完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通过基础条件的改变,促进治理与开发双赢。

再次是加快大示范区建设,在整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上有突破。近年来,我省河东地区相继开展了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通过整合和集中连片,开创了大范围治理与开发的新局面。应加大推广力度,以建设大示范区为模式,抓点带面,全面实施,并通过整合创新,高效开发,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最后是抓好国家重点项目,在精品工程建设上有突破。要以国家重点水保项目为龙头,齐心协力,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深化认识,开拓进取,在思路、机制、科技上勇于创新,建设精品小流域,创建样板工程,推动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结束语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篇5

为研究制定新时期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战略,按照《水法》的要求,从20*年4月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牵头,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经过6年多的共同努力,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进入审查和报批阶段。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邀请各位院士、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代表,共同审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充分听取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加快推进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的审批。

刚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就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意义、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要求讲了很好的意见。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参加审查会的各位院士和专家、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规划编制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简要谈几点意见。

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各方面力量的系统性规划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涵盖全国、流域、行政区域三个层面,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工作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协调难度大。特别是经济社会新发展、人民群众新期待、水资源条件新变化、水利工作新实践,对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各有关部门、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通力协作,联合攻关,确保规划工作顺利开展,高质量完成了规划编制任务,为规划报告的审查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顾六年来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注重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理念。本次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按照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的要求,紧密结合各流域、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水资源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资源节约与保护,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水资源综合管理,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论证,系统地回答了新时期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战略问题。规划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转变用水方式、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突出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注重调查研究,夯实基础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编制组、技术工作组和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大量基础、勘查工作,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和整合各地区、各部门相关资料。针对规划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需求关系及需水预测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需水预测研究、用水定额与节水潜力分析研究、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等10大课题共30多项专题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全国、七大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和多项专题研究报告,为规划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注重专家参与,实行开放式规划。开展了跨部门、跨学科、多层次的协作,涉及270多家技术部门和单位,直接参加人员约1.3万余人。特别是注重发挥专家作用,组织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技术专家组,从规划任务书、技术大纲到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配置等各阶段,多次邀请水利及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征求各方面意见,对规划成果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水资源规划理念和方法,采用新思路、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在水资源调查评价、可持续用水模式、流域及区域水资源配置及控制性指标、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布局以及重点领域和区域的水资源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规划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四是注重统筹协调,上下通力配合。规划按照全国统一的技术要求和口径,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经全国、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反复协调平衡、复核检验和综合集成,进行了多次技术协调和行政协调,最终形成了全国、流域、省级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体系。目前绝大多数意见已协调一致,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流域规划成果表示基本同意或原则同意。

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规划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集约开发、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力求从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从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回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是摸清了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基础性自然资源调查工作。通过本次规划,对全国、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市)水资源数量、开发利用状况、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状况、水资源质量及水污染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评价,对各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一系列重要成果,建立了我国水资源基础信息平台,为水资源配置和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年,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将《中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报送国务院。该成果为全社会正确认识我国水资源情势、国家科学决策水资源重大问题、按照水资源条件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是提出了我国未来三十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目标。规划在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水资源条件、利用水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未来不同用水模式情况下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及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研究提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强化节水模式,科学制定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规划要求通过划定各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采取强化节水措施、控制用水需求过快增长、进一步对现有水源挖潜配套和适度开发新水源、合理调配水资源等措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总体需求,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上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之下,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三是制订了全国、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格局及控制性指标。本次规划以水资源供需平衡成果为基础,坚持公平公正、统筹协调、高效利用、综合平衡的配置原则,对水资源在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不同流域和区域之间以及不同用水行业之间进行合理调配。规划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控制性指标,按照水资源可利用量实施总量控制,按照河流生态环境用水要求进行断面水量控制,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进行用水定额控制,按照水域纳污能力进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是明确了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总体布局及管理措施。本次规划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根据水资源配置成果,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科学安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出在水资源具有开发潜力、具备建设条件、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区新建一批大中型骨干水库调蓄工程,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在水资源紧缺地区,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建设必要的跨流域和区域调水工程,置换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和超采的地下水,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必要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改善重点经济区、重要城市、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流域和区域的水源条件,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同时,研究提出有利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措施,包括水资源管理制度、水价政策、水资源监测、调度机制等具有操作性的管理措施,为完善我国水资源配置体系,进一步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是制定了重点领域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措施。规划从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和对策措施。特别是针对粮食安全、城乡饮水安全、城市供水安全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家重点经济区和能源基地供水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保障措施。

总之,这次全国水资源规划成果是我国长期治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后,将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必将对我国水资源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全力做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修改、完善、报批和落实工作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来之不易,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位院士、专家的咨询指导,凝聚了参加规划编制工作全体同志的心血和智慧。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的规划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天邀请的各位院士、专家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代表,一直十分关心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很多专家长期从事水资源战略问题研究,具有很深的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和代表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从规划是否符合国家经济、社会、环境对水资源的宏观要求和我国水资源实际状况,是否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规律,规划的目标、方案和措施是否可行,以及规划理念、方法、手段的创新性等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会后,要抓紧做好规划的后续工作,充分发挥规划成果的重要作用,加快落实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

一要加快水资源综合规划完善和报批。这次审查会要形成专家审查意见,全国规划编制组和技术工作组要按照审查意见的要求以及各位专家和代表的发言记录,抓紧对规划报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及时提交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审议,在与相关部门协调的基础上,尽快将水资源综合规划报请国务院审批。

二要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要以本次规划成果为依据,加快研究制定流域和区域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逐步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加快建立有利于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的管理制度,促进科学用水模式的建立,全面提高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的用水效率和效益,确保到2030年实现用水总量控制等规划目标。

三要加快论证实施规划提出的重大工程。为尽快完善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必须加快论证和实施规划提出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大幅度增加水利投资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加快东北、西南、西北、关中等一批区域性调水工程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一批水资源调配作用突出的重点水源工程。抓紧完成国务院已经批准的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渭河等生态脆弱流域的综合治理,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艾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实施,抓紧完成国务院确定的"三河三湖"以及松花江水环境治理工程。

四要加快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要按照规划提出的入河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指标、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目标、地下水资源保护目标,加快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抓紧建立生态用水及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加强水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加快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逐步削减开采量,遏制地下水过度开发和超采,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五要加快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我国水资源短缺、开发潜力有限,用水效率不高,环境问题突出,不能走传统的以需定供的老路,必须加快推进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在水资源规划、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需水管理的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明确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即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取用水管理,对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一律不再审批新增取水;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研究提出分阶段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用水户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要依据定额依法核减取水量,用水产品和工艺不符合节水要求的要限制生产取用水,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同志们!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让我们共同努力,扎实工作,推动规划成果尽早审批并付诸实施,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篇6

1.1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受发展经济学主流派思想的影响,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非农业为主转变,强调高增长率和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提倡计划调控。

(2)第二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认为发展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人的需要,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只是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

(3)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从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提出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少的政府干预和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

2经济循环与区域经济持续和发展的条件

区域外的资金流入会在区域内形成经济循环,从而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如果没有从区域外获得新增的货币,区域内原有的资金也会循环,只是其循环规模是有限的,会停留在一定的限度内。另外,在作为区域经济基本生产单位的企业,由于存在因资产损耗造成资本损耗的客观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进行更新性投资。否则,企业生产会逐步下滑,区域内资金循环的规模会逐渐缩小,最终会导致区域经济萎缩、生活和福利水平下降的局面。还需指出,难得的资金并不能完全在区域内循环,一部分会流到区域外,即资金外流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区域内发生的需求无法完全从区域内得到满足而需要由区域外弥补造成的。比如,在区域外消费、中间投入的供给由区域外企业承担、区域内没有适合的投资对象等情况都会造成资金的外流。理论上,在人口规模一定、没有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的前提下,区域内的经济循环是可持续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从区域外获得资金流入对于弥补区域内的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维持和扩大区域内经济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应以持续的区域外资金流入为前提,通过资金在区域内形成的经济循环得以实现。

3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总结和反思以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而得出的结论。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不能走过去的那种完全同步的平衡式发展的路子,非均衡发展道路也只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择。要求我们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政府行为主要是以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法律政策等形式出现,但这都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研发活动,而是转向宏观调控和引导方向。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是政府促进我国研发集聚形成的重要举措。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以后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创造有利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

(1)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2)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系数,建设供电双回路及多回路、备用水源、备用气源、备用热源、备用通道等得到加强。

(3)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4)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3.3推动“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网络是指企业(产)、大学(学)、研究机构(研)三方组织为了市场需求和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形成网络,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组织的资源优势,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取协同效应。针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创新主体互动。与此同时,要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继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完善区域创新网络。除了重点支持建设以促进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的网上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机构外,要强化科技信息网络与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

3.4促进人才的相互引进和流动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640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047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342.21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25°,且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在植被覆盖较低的坡荒上,首先进行截水沟整地,之后栽植大扁杏。除了栽植大扁杏外,还可以做一些辅助措施,如打井、谷坊、作业路等。具体为:梯田2153.3hm2,截水沟整地3166.7hm2,栽植大扁杏3166.7hm2,其他辅助措施根据实际投资情况定。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166.7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206万元。对2153.3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814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166.7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115.55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200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500hm2,灌木700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333.3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200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200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333.3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500元/hm2,种植3333.3hm2菊芋,年可获利7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篇8

关键词:温州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

一、引言

海洋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无论是从国家和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层面来看,还是从温州沿海产业带的实践来看,都为温州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温州位于中国海岸线中部,邻近南北海运国际航道,东西南北辐射俱佳。这对温州乃至全省海洋经济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对温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地说,有五个方面意义:一是有利于温州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二是有利于温州走上大开大合、海阔天空的转型升级之路。三是有利于加快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全面提高海洋经济开放度。四是有利于“温州金改”与“海洋经济”双剑合璧演绎新亮点。五是有利于发挥海洋经济的综合优势。温州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十分突出。在全面开发“蓝色国土”的大背景下,为温州造就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与宏观环境,使得温州发展海洋经济的综合优势十分明显。

二、温州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港口及滨海工业的日益增长,提升了温州沿海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始显现,成为影响温州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土地资源短缺、海洋资源利用、海洋产业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给海洋环境敲响了警钟。

(一)土地资源短缺方面的问题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土地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平原和盆地比例不高,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均低于浙江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温州虽然通过围垦造地解决了部分用地问题,但项目建设规模、进度等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海洋产业无用武之地。

(二)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

尽管温州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部分海洋资源过度利用,造成资源衰退,从而使温州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遭到破坏。海洋经济发展前景令人担忧的状况是:1、海洋生物资源破坏浪费严重。在目前温州面临的海洋问题中,以海洋渔业资源退化问题最为突出。2、海岸和海域空间资源不合理利用严重。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活动,造成海岸和海域空间资源的浪费、破坏甚至丧失。3、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大量的海砂河砂开采,破坏了海岸环境,带来了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严重后果。

(三)海洋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

海洋产业发展面临着三个问题:1、近海海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沿海产业带是温州主要的产业聚集区和经济增长极,对环境承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环保基础设施却相对滞后。2、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恶化,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近年来,沿海地区工农业和城市化发展已经带来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大部分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河口和海湾水域污染更加严重。3、水产资源严重衰退。随着捕捞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盲目地建造渔船,无限制地捕捞,结果是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最主要原因。

(四)滨海旅游业方面的问题

滨海旅游业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1、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旅游资源与环境是实现可持续海洋旅游的基础,但由于温州滨海旅游业面临着资源衰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障碍。2、滨海旅游环境遭破坏。目前,制约温州滨海旅游业发展的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沿海水域的污水污染、油类污染、沿海旅游区的固体废弃物污染;不顾沿海景区的环境容量限制,超规模接待游客;过度捕捞、采集海产品和海洋矿产,使滨海生态平衡遭到严重干扰等。

(五)海洋产业布局方面的问题

海洋产业布局是指海洋产业各部门在海洋空间内的分布和组合形态。海洋产业布局与海洋产业结构有着密切关系。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产业布局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增长。1、不同行业用海矛盾突出。由于目前温州海洋开发活动主要在近岸海域,不同行业在分配使用海岸线、滩涂和浅海方面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将直接影响温州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海洋资源过度开发与开发不足并存。由于温州海洋资源基础、地区经济实力、开发管理力度等差异,县域差异明显,产业地理集中度高。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地理集中,导致部分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度,而部分地区海洋资源却处于闲置状态。此外,海洋产业体系的空间布局缺乏系统性。温州海洋经济布局尽管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存在区域分工体系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够、竞争无序等问题。

(六)海洋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逐步成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温州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海洋生态系统退化、近海环境质量恶化、海洋灾害频繁等方面。此外,海洋经济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协调和规划,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海洋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较低,一些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海洋调查勘探度低,可开发的重要资源底数不清;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等等,阻碍了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八)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事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海岛以其特殊的区位条件与资源优势成为21世纪海洋开发中的新热点。但由于海岛,特别是无居民海岛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在开发过程中,海岛自然保护和经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随意性开发利用活动越来越频繁,致使生态日益恶化,海岛的数量不断减少。从温州无居民海岛的现状来看,无居民海岛出现盲目开发的状况,面临着海岛生态破坏、海岛被随意占用、开发秩序混乱等一系列问题。

三、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和总体格局构想

(一)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今后一段时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推进各经济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各经济区互利共赢,实现温州经济跳越式发展。要树立“人海和谐、海陆统筹”的发展理念,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搭建海洋开放开发平台为突破口,以建设国家重要枢纽港为龙头,以重点海洋产业区块为载体,以体制机制与海洋科技创新为动力,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生态文明,优化海洋经济布局,完善涉海基础设施,努力实现由“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构建连接长三角和海西区、联动中西部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2.温州海洋经济的发展目标

由于温州特殊的情况,决定了温州必须制定“较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和“特大城市”的发展目标。温州成为“较大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率先基本建成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开发开放度较高、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2%,科技贡献率达80%左右,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35%左右,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市”。

温州成为“特大城市”的最低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最低目标是2260亿元。如果温州成为“特大城市”,就可以在“较大城市”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海洋GDp:(1)温州可以“制定法规”权利将会增加海洋GDp;(2)“瓯飞工程”竣工带来的1000多亿经济效益将会增加海洋GDp;(3)温州民间资本参与海洋经济能够增加GDp。由于造成温州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太多,我们只好按“较大城市”最低发展目标和政府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来计算。以2013年为基数,2020年“收入倍增”计划的海洋生产总值是1260亿元,加上“瓯飞工程”1000亿元,两项合计是2260亿元。因此,温州成为“特大城市”的最低发展目标是2260亿元。

(二)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1.温州成为“较大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温州成为“较大城市”的区域范围包括温州市所辖海域和温州市市区及乐清、永嘉、瑞安、平阳、苍南、洞头6个沿海县(市)的陆域。海域、陆域面积分别为1.1万和0.87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陆域总面积约170平方公里。温州应该统筹海陆发展,加快形成“一核、两翼、三带、四片、十区、多岛”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见表2)。

表2温州成为“较大的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2.温州成为“特大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如果温州有朝一日成为特大城市,温州自身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条件是温州的增长极辐射必须足够强大。第二个条件是管辖区域比现在大。只有管辖的范围足够大,才能逐步从“较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跨越。区域面积变大有两种可能:(1)国家本身区域要调整。例如以前盛传的国家民政部将要把中国划分为50个省,温州成为“浙南省”的省会。(2)成为温州管辖的一个市。理由与依据是:一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将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位置描述予以公布时出现“温州坐标”;二是温州离最近且影响力、知名度较大的地级市。由于海南省在南海设立的“三沙市”是一个地级市,“浙南省”在东海设立的“市”也会是地级市。届时“浙南省”将由浙江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金华市、衢州市、宁德地区和市组成,那时海洋经济将面临重大调整,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将出现重大变化。温州成为“特大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应该是:“一核、两翼、三圈、九片、二十区、多岛”(见表3)。

表3温州成为“特大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空

(三)温州海洋经济优先发展的产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温州空港工业、海洋渔业、海滨旅游业、海滨出口加工业、海洋新兴产业是温州海洋经济优先发展的产业,也是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具体地说:(1)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运输业是温州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有利于发挥温州的区位和产业优势,有利于打造长三角物流区的组织枢纽,能促进温州城市功能的完善,因此,首先要选择发展港口运输业。(2)温州空港工业。以温州机场为核心,利用周边较大的围垦空间,集成空港、海港、高速公路、轻轨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成为现代航空枢纽、滨海新城区拓展区、物流保税等生产业集聚区。(3)海洋渔业。大力推动渔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高效水产养殖业、水产品精深加工、近海与远洋捕捞结合、休闲渔业发展,建设“海上牧场”,实现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打造成浙江省的渔业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区和现代渔业生产基地。(4)海滨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以及雁荡山、楠溪江、飞云湖等部级旅游景区,积极打造温州滨海旅游品牌,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滨海旅游圣地。(5)海滨出口加工业。以建设国际性轻工城为载体,优化、提升特色轻工产业,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综合性滨海出口加工基地。(6)海洋新兴产业。在现有产业体系基础上,依托海洋科技创新,瞄准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船舶制造、石化产业、海洋装备、生物产业、海水利用、涉海服务业等战略性产业,成为具有温州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

四、温州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经济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开发阶段、传统开发阶段和现代开发阶段。温州海洋经济发展还处于第二阶段,即将向第三阶段过渡,因此,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1.增强全民海洋国土意识,做好滩涂围垦政策落实

落实第一条措施,可以解决用地瓶颈问题,随着海洋意识的增强,执行难度不大。解决问题的方法:(1)加大对海洋开发的宣传,增强全民海洋国土意识。(2)进一步强化围垦造地保障,做好滩涂围垦政策落实。目前第一条措施的贯彻落实不存在阻力,收到的效果较好。

2.加强海洋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海的方针

落实第二条措施,可以初步解决海洋资源问题、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但由于涉及的利益群体较多,执行的难度较大。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加大《海域使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涉海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坚持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以进一步加强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3.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落实第三条措施,可以逐步解决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1)制定出台海洋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近期重点研发的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科技平台,加w强海洋科技研发基地建设。(2)制定出台促进海洋科技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引进海洋高级人才。(3)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4)加快温州市海洋科技创新园等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海洋研究机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大企业(集团)海洋工程技术中心的海洋科技公共创新与服务平台来温入驻,并转化为生产力。(5)要引进民间资本,实施“科技兴海”,培育海洋经济产、学、研一体化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4.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与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落实第四条措施可以解决海洋资源问题,但由于涉及渔民群体的切身利益将会受到一定的阻力。解决问题的办法:(1)认真搞好规划布局,促进海洋与渔业经济的有序发展。(2)控制近海水域捕捞,养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积极引导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鼓励捕捞渔民“弃船上岸、弃捕从养、弃渔从游”,并加强对转产转业渔民的技术培训,做好捕捞渔民的再就业工作。同时,加快调整海洋捕捞结构,组建一批精干高效的远洋船队和建立远洋渔业海外基地,稳步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综合经营能力和综合效益。(3)正确处理好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增强资源环境保护意识。要以《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搞好海域使用管理和资源环境保护,推动温州海洋经济的腾飞。

5.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落实第五条措施可以解决海洋产业方面的问题和海洋产业布局方面的问题,但由于温州受投资者行业偏好的影响,调整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不会一帆风顺。解决问题的方法:(1)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资力度。(2)规划引领,调整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要紧紧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6.着力推进海洋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落实第六条措施可以解决海洋资源的配置问题,但由于海洋经济产业是一个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产业,可能会影响短期效益的发挥。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快将海涂围垦形成的土地投入临海工业等领域,从根本上缓解温州市土地制约,着力推进海洋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在加快海洋产业发展中,重点发展物流、贸易、信息、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实现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7.加速口岸产业发展,创办海港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

落实第七条措施建立海港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成为促进工业经济全面增长的“助跑器”和“催化剂”,但由于国家政策的口子没有放开,温州尚须努力争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洞头及周边独特的地形,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区或保税区建设,开辟对台贸易,增强对城市和港口以至周边区域的辐射功能。

(二)温州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1.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落实第一条措施可以初步解决海洋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由于受短期效益的影响,在工作上将会遇到一定的阻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污染源治理,加快建设沿海城市、沿江两岸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与评价体系;加强对海洋研究、监控和预报,建立海洋监控区;鼓励非政府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建立健全海洋资源监测制度,等等。

2.全力推进瓯飞工程生态围垦建设,保护海域资源

落实第二条措施,可以解决土地资源短缺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工程浩大,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支撑。解决问题的方法:(1)转变观念。解决当前温州经济的发展瓶颈,必须实施海洋围垦,努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切实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意识,以推进瓯飞工程建设为重点,促使温州从“滨江城市”迅速走向“滨海城市”。(2)融资渠道。实行国家、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多渠道融资的模式,全力推进瓯飞工程生态围垦建设。

3.保护海洋生物

落实第三条措施,可以初步解决海洋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生态环境的好转并非一日之功,必须长期努力。解决问题的方法:(1)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资源。(2)遏制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3)加强河口、港湾综合整治。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

自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使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很多植被被破坏、水土资源流失、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出来。这些问题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阻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为了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使得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土保持规划研究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1水利工程管理

水利工程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一项工程,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合理利用以及调节水土资源。水利工程建成后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水利工程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也是验证水利工程是否可用、是否安全的一个过程。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就是要通过管理手段来保持工程建筑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使水利工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控制、调节、流通以及使用水资源,充分利用其来进行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渔业以及环保等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中心内容是指,对水利工程的护理、保养、维护以及更新工程设备,运用水利工程管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使用[1]。2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工作一直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工作,也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核心,同时也是山区人们生存及山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水土保持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做好国土整治,使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农、林、牧及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土壤的侵蚀情况,结合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运用水土保持理论、生态学理论及经济规律理论,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进行总体部署,以及制定实施安排的工作计划,就是水土保持规则。3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水土保持规划3.1水土保持规划的类型水土保持规划从工作层面上可分为,水土保持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其他规划中的水土保持专业规划[2]。从规划的地域上可分为,全国性或大区域、地方性或中大区域规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详见图1。(1)全国性或大区域、大江大河水土保持综合规划。比如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东北黑土地水土保持综合规划等,这种全国性或大区域的水土保持综合规划一般必须由国家批准,并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必要的修改。(2)全国性或大域、大江大河水土保持专项规划。比如全国水土流失预防监督规划、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以及黄土高原工程建设规划等,这种全国性的专项规划一般由国家或部门批准,且一般为近期实施的规划。(3)省、市、县或中大区域综合规划或专项规划。这类规划面积一般在2000km2以上,比如省、市、县的某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等,这类规划一般为省、市、县人民政府批准,跨省的需国家批准。(4)国家大型综合规划中的水土保持专业规划。比如全国生态建设规划、水资源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以及防洪规划等有关水土保持专业方面的规划。

2规划阶段的规划深度和重点

2.1规划期与规划水平年

省级以上规划期为10~20年,地、县级规划期为5~10年。规划可根据实际需求划分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年,并以近期为重点。

2.2规划的深度和重点

规划阶段要对规划区域进行综合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规划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原因以及规律,划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制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另外,还要制定规划实施进度,近期安排以及所需的资金,预测规划实施后的经济效益。规划阶段的重点是研究、讨论水土流失防治的目标、任务,根据类型区提出防治措施,并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实施。

3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和重点

水利工程设计阶段主要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

3.1项目建议书阶段

项目建议书是根据规划确定近期实施的项目,一般不超过5~10年,设计水平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于建设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可分期进行编制项目建议书,并确定现状水平年、近期设计水平年和远期设计水平年。项目建议书阶段应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水土流失等情况,初步确定建设目标,涉及工程地质问题的要了解影响地质条件和地质问题,初步确定总体方案,选择典型小流域进行典型设计,对于大中型拦沙坝等治理工程要进行重点论证,推算工程,初步拟定组织形式、进度安排等。其工作重点是优选建设项目,论证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拟定建设规模、布局、估算投资并进行评价。

3.2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与项目建议书相近,建设期一般不超过10年。它是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确定目标、规模,明确重点建设小流域,对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应明确建设规模。明确现状水平年和设计水平年,查明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水土流失基本情况,提出水土保持分区,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小流域进行措施设计,并推算措施数量。估算工程量,基本确定组织形式、施工方法和要求,初步确定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基本确定技术支持方案,估算工程投资,提出筹措资金的方案,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对提出的融资方案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其工作重点是阐述分析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可行性,确定项目范围、地点、数量,对防治总体布局方案进行比选。推算出各类型区的防治措施和工作量,初步确定技术支持、建设方案、投资估算。

3.3初步设计阶段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阶段在多数情况下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合并进行,而且是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来进一步确定各条小流域或小片区、单项工程做出的具体设计,初步设计一般要能够指导实施施工。因此,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水平年要根据小流域治理进度安排的情况而进行确定,每条小流域或每个项目的建设期一般都不会超过5年。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工作范围由可行性研究的区域范围细化到具体的小流域,建设目标也要量化,防治方案、总体布局以及措施配置等要落实到地块(工点)。初步设计阶段要对项目建设任务和规模进行复核,查明小流域内自然、经济条件、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确定工程设计标准及工程布置,做出相应的设计,水土保持林草措施要根据立地条件进行选定树种、草种并进行典型设计,封育治理措施要根据立地条件和植被类型分别做出典型设计,编制初步设计概念,明确筹措资金方案,分析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工作重点是各种措施的典型设计、单项设计和专项设计,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核实投资概算等[3]。

4结语

水资源的可持续循环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所以水土保持规划工作也是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设和水土保持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关乎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水土保持进行合理的规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做好水土保持规划工作不仅有利于我国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清,张利.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1,6.

[2]王海洪.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篇10

关键字:水资源管理机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黄河下游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近年来,黄河水量持续偏枯,1999年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实现了黄河不断流,保证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需水量。

1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下游水量呈现日益短缺的趋势,黄河可供水量逐年减少,而随着沿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耗水量不断增加。工业耗水指标高,废水循环利用少;大型灌区渠系不配套,大水漫灌,用水效率低;居民缺乏节水意识。黄河可供水量的逐步减少,用水量却不断增加,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2.1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对黄河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将导致黄河断流,水污染加剧,水生态系统循环的破坏,最终会造成环境的崩溃和人类的终结。实行以流域为单元的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防治水害和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在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中,要优化配置水资源,做到开发与保护、开源与节流、供水与治污、需要与可能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水的自然特点,把水资源利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统一进行管理,对水资源实施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确保城乡人民生活用水,兼顾工业用水,合理安排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相协调的管理体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协调关系,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节约用水等科学的方案和措施,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2.2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黄河可供水资源量是有限的,而水资源的利用量逐步增加,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变弱,如不多方协调、合理利用,将会导致水资源的严重不足。由于水资源利用的排他性,加之用水成本偏低,导致用水户只能从满足自身的最大需求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利益之间的冲突,不可能实现黄河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宏观调配黄河水资源,注重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搞好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有机协调,综合规划,统筹兼顾,实行除害、兴利并举,开源、节流并重,充分考虑生态用水、环境用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意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科学用水,减少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满足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

2.3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措施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证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供给缺水城市,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应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多种措施相互配合,科学调度黄河水量,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防治水患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相统一,减少污染与保护环境一体化,合理运用地表水与开发利用地下水相协调,发挥行政、经济、技术与法制管理的作用,共同搞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确保发挥有限水资源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4依法管理水资源

法律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手段,是有效解决黄河流域水事矛盾,促进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完善水法规体系,以法律为保障,尽快建立起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权责明确、监管有力的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监督体制,制订和完善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制度、办法,理顺工作机制,依法调度黄河水资源。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的总量控制,控制全河引黄规模,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保障和约束各项水事活动,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资源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及时处理水事纠纷,提高全社会的水法律意识和水法制观念,逐步建立与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相适应的法律、执法体系,运用法律手段加强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2.5经济手段和行政管理相结合

认真研究水资源管理机制、体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制定科学的经济政策,加快水价改革,建立一个以水权为核心、水价为手段、水资源有偿使用的水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促进经营者和使用者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水资源管理目标。建立高效有力的水资源统一管理行政体系,充分体现和行使国家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协调、指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水事活动,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一致,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建议

3.1严格供水计划

黄河水量供给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根据黄河年度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和干流水量调度预案,结合沿黄地区旱情,制订取水口年度用水计划,实行总量控制,以供定需,综合分配水量,严格供水计划,形成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加强黄河水量调度的监督检查,提高供水保证率和供水水质,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3.2继续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量在时间、空间上分配极不均匀,只有合理减少工业用水,加大废水重复利用,改变农业灌溉模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形成人人节约用水的局面,才能逐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继续加大黄河水资源管理力度,沿黄省区相互配合,顾全大局,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科学、合理用水,搞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采取多种措施,防止水资源污染

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水口,禁止排放,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强对水生物的研究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保持生态平衡。采取多种措施,防止水体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