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十篇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十篇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5:45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篇1

1.1微课程的定义

现在普遍热议的微课程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的。国外对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特殊教育、在线课程和微型课程著作方面。而国内对微课程的探索研究则由鄂尔多斯市李玉平教授首创,他认为:微课程创造了一种“5分钟学习”模式;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还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将微课程的概念进行了改造与完善,用微课程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推广微课理念,促进互联网教学的发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已经举办了两届“中国微课大赛”,以推动全国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各学者对微课程的阐述,笔者的理解是:所谓微课程,是一种由一些软件制作而成,由文字、图像、讲解或音乐组成的,适应现代快节奏社会微型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精心设计的不长于10分钟的视频课程。

1.2微课程的特点

第一,播放时间短。相对于传统网络课程50分钟左右的视频时间,微课程要短得多,一般不超过10分钟/每节。这有利于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第二,内容精。微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某个知识点或教学主题的学与教的活动。由于播放每节微课程的时间较短,决定了它的课程内容必须少而精。第三,便于传播和学习。微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传输的流媒体格式。学习者利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数字技术的普适性和现代学习的泛在性。第四,容量小。由于微课程播放时间短,存贮容量相对小,传输时间快,更适合数字时代的网络化个性学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中,大部分网络学习者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用于集中连续的学习,因此对网络资源学习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要求比较高,能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是他们所需要的。而微课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主题集中的微型学习资源,可在计算机或手持移动终端运行,正好可以满足学习者的这种学习需求。因此,作为网络教育机构,为了提高学员学习效果、提升教育质量,有必要将微课程引入网络教育的教学中,推广微课程教学改革,建设能满足学习者实际需求的网络教育资源。

2网络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思路

2.1网络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2.1.1学习者中心原则网络微课程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需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与内容,做到目标明确、主题集中,以供学习者集中精力学习;在制作微视频时可以配之动画、音乐、图像等,以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习者产生深刻的记忆。网络教育机构可以对原有的网络课程进行整改或重新设计,以获得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微课程资源。

2.1.2微型化原则微型化原则指的是微课的设计要充分突出微型课程短而精的特点。大部分网络学员都是在职学习的成人,时间宝贵,因此微课程的设计要让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高效地学习。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微课程要做到短小精悍,这样做的依据是:学习者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根据视觉驻留规律和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微课程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具体时间的长短应由不同的教学目标与需要确定。短而精的微课程,使得学习者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通讯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没有时间学习”将不再成为问题。

2.1.3完整性原则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虽然短小,但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保证资源的高效,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一样要内容结构完整。

2.1.4非统一性原则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微课程,教学策略是不一样的,不应该以一种标准的格式来设计规划。比如语文类课程的设计可能需要较多的情境引入做铺垫,制作生动活泼、媒体表现形式多样的微课程较为适宜;而计算机类的课程在设计时,更多的是直接切入主题,教学过程更注重习题的讲解与练习,媒体表现形式相对比较单一。

2.2网络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流程网络教育中微课程可以以类似于网络课程的形式呈现,其核心为集中阐述特定主题的微视频,并辅以相应的学习资源、在线交互以及评价等教学支持服务。在设计时,可以在遵循上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微课程的学习者是哪些群体,明确其学习需求;然后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接着选择合适的媒体和软件进行微课程的开发;完整的微课程的设计还应包括相应的其他教学支持资源,具体见图1。

3网络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案例

3.1需求分析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的学习对象大多数都属于成人。所以微课程设计在做需求分析时要考虑到成人的认知过程与个性特征。成人由于集中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对于连续长时间大而全的视频讲座的学习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再加上各种便携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能够得到适合碎片化、随时随地的微课程学习资源是他们所需要的。

3.2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3.2.1明确教学目标将微课程引入到网络教育中,旨在能够开发出更加符合学习者无缝化、可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这是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具体到每节微课时,可以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微型化的原则为宗旨,首先要依照课程教学大纲,先从课程教学目标中分解出单元教学目标,再将单元教学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每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可形成一节微课程,然后对每一节微课程设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由于每门课程按微课程进行设计时,细分的知识点很多,专门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会显得过于凌乱,所以在具体操作时,一个大的知识模块下集中列示该部分涉及到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具体每一个小知识点的目标由每节微课程视频里予以说明。本文以笔者在华东师大开放教育学院参与的整改后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进行微课程设计的说明。图2为函数部分一节微课程的进入画面,直接以文字和解说的形式给出了本节微课的教学目标,视频总用时7分钟,符合微型化原则。

3.2.2明确了微课程的需求分析和教学目标后,就需要在非统一性原则下为每节微课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具体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确定内容。结合网络教育中网络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层次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任务和个性等,将某门课程的内容框架确定下来,相当于课程目录导航。若是对原有网络课程的整改,则可以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细分阶段。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整个教学内容也就是课程大纲的具体要求,如图3所示。第二,细化内容。结合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按照网络环境的需要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将学习内容细化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基本上每个知识点构成一节微课程。

3.3选择相应的媒体,进行微课程的开发

3.3.1根据微课程的学科特点和不同类别的知识特点选择相应的媒体

将选择好的微课程教学内容,可以以建构主义课程理论为依据,遵循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微课程的微型化设计原则,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教学目标,创设相关度较高的学习情境。在制作微课程时常用到下列素材:脚本旁白—用以确定课程主题,赋予课程内涵;图形动画—微课程内容的高效视觉呈现;音乐音效—调节微课程的氛围。因此,在选择媒体时,要以知识点为依据,综合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媒体进行动态或静态的组合,各种媒体的选择和整合方式要以学习内容的有效呈现为依据。微课程在开发时,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教学内容,所用到的媒体肯定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媒体选择上还要考虑目前网络技术及便携移动终端设备的环境和实现的条件。

3.3.2微课程的开发

基于网络教育中的微课程开发,和一般课堂辅的微课程也是不尽相同的。微课程的教学内容经过细分设计后,就可以借助一定的软件进行开发了。对于立足于网络教育机构的微课程,开发工具方面都比较完备,借助于原有网络课程的开发软件完全可以满足微课程的开发需要。除此之外,微课程常用到的开发工具还有ppt、Flash、绘声绘影、光影魔术手、格式工厂,还有字体库等,这些工具对基于电脑的开发比较好。虽然大多基于电脑开发的微课程在手机等便携设备上也可以运行,但近年来出现的基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微课程开发工具,如FlashLite、Lam、亘天炫彩等,更有它独特的优势。基于手机开发微课程将会是微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C语言程序设计》微课程的开发用到了dreamweaver、vegas等软件,部分截图如图4所示。

3.4其他教学支持

每个微课程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从整体来看,还应辅以其他教学支持服务,这也是微课程设计完整性原则的体现,否则单独的微课程视频很难发挥它的优势。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规章里要求:微课程资源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视频片段),还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微习题”(练习测试题)、“微反思”(教学反思)等辅教与学内容。因为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与一般课堂中所用的微课程有所区别,“微”的内容太多,为防止学习资源太过零碎,故应有关相应的课件、练习题等可集中放在相应的章节知识模块里。教学支持服务应该包括课程导航、学习路径、大纲、练习、进度报告、论坛及相关的学习资源(见图5)。此外,微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网站支撑,这点网络教育机构原有的平台配置就可以满足,在此不再强调。图5微课程部分教学支持资源

4结论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微课程;率性教育;交互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逐渐普及,促进了“微”教学模式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教师将微视频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让学习者通过观看微视频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化、个性化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微课程多以微视频作为主要教学资源,缺乏一定交互性,难以有效实现个性化学习。本文开展面向率性教育的交互式微课程设计探究,在遵循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利用Storyline软件有效解决微课程缺乏交互这一缺陷,让教育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1率性教育内涵与课程设计原则

率性教育就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去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是“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的教育。目前率性教育的理念已获得一些学校和教师的追捧,余姚市兰江中学教师吴飞龙便将语文课堂设计成了具有率性教育理念的课堂,强调“求真、激情、赋情”。中山市东区水云轩小学也以“率性而教、顺学而导”为办学理念,将“以学为本”作为促进教学寓教于乐的途径,将“以生为本”作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手段,在全校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进具有普适性的“一、四、五”学本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引领教师正确把握学习者的发展规律,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虽然率性教育在各地区开展的形式多样,但目标却是明确的,旨在通过构建率性学习环境,有效实施基于率性理念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率性学习实践与率性学习评价,实现个性化、人性化的教学。率性型课程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尊重顺序性原则,即着眼学习者本色,提升学习者亮色。在还原学习者本色的同时,让学习者散发童真的光芒,并通过课堂教育活动的循序渐进来提升学习者本色,形成亮色。(2)尊重不平衡性原则,即抓住教育的关键期,不失时机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教师通过了解与掌握各学习者的关键期,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知识与技能的讲授、教育,从而抓住学习者的关键期,实现教学的针对性、高效性。(3)尊重差异性原则,即教育中的“因材施教”,“长善救失”,通过灵动的教学渗透教学内容。教师通常引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结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灵活教学,让学习者能结合自身特点思考问题,进一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4)尊重阶段性原则,即教育要有针对性与梯度性。在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进行阶段性划分的同时,结合学习者现阶段的特点,通过纵横2个方面,适时地拓展相关内容,让学习更有广度。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梯度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平衡各层次需要,实现个性化学习。

2交互式微课程特点

当前,随着移动设备普及,碎片化学习已然成为学习者的新关注点,越来越多学习者利用空闲时间,在mooC、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上结合微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大众对微课程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微课程正逐步成为我们学习的必备品。同时,针对微课程的研究也成为教育研究新方向。微课程最早雏形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a.me-Grew教授提出的60s课程。国内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黎加厚认为微课程就是指时间在10min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焦建利认为微课程是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3]。微视频成为当前微课程最为流行的呈现方式,然而这种单一的呈现方式引发出课程缺乏交互性的问题。articu-lateStoryline软件是由articulate公司开发的一款课件制作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基于articulateStoryline软件制作的交互式微课程,可以结合学科的知识点,构建出包括“微课件”、“微视频”、“微测验”、“微练习”等学习资源。这种微课程在知识阶段性呈现过程中,通过交互以及测评等方式,将知识不断渗透给学习者,从而形成动态交互的学习环境。基于articulateStoryline软件制作的交互式微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教学架构清晰。利用Storyline制作的微课程由授课者自主搭建整个微课程架构,通过进一步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层次,让教学过程清晰、教学结构明了、教学内容连贯。同时,也能让学习者在学习微课程时,节奏轻快,不会产生知识或者架构跳跃的感觉。(2)教学交互灵动。利用Storyline开发的微课程能通过触发器改变对象的状态,从而解决普通微课程的短板———缺乏交互。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触发按键,或调整进度条,或滚动滑块来完成自主学习,实现了个体化学习。(3)教学测试新颖。利用Storyline制作的微课程不仅拥有自身题库,而且能够导入授课者设计的题库,便于授课者以及学习者学习。在此同时,当学习者完成相应课题时,该软件通过自带的打分机制,做出相应批改,使学习者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4)格式多种多样。基于articulateStoryline软件的交互式微课程可广泛用于ipad、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移动设备。这样,使学习者学习时间碎片化,提高学习能动性,并且实现自动化跟踪与管理。

3交互式微课程设计制作

基于率性教育教学理念,本文利用Storyline软件搭建教学结构框架,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编制形式多样的习题测试,使得交互式微课程更加灵动、合理且实用。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率性教育理念与原则,展示清晰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知识架构,引导学习者结合自身特点去了解课程,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学习进程的教学内容。以下结合笔者荣获的2016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国赛二等奖作品《春望》进行详细分析。《春望》作品是针对初中二年级学习者设计开发的交互式微课程,如图1所示。该课程首先结合诗歌的学习要求,利用Storyline软件搭建起诗歌背景、诗人介绍、诗歌讲解、诗歌总结、小试牛刀5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化知识,微课结构清晰明了。然后每个环节依据教学目标,依从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创设各种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让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内化吸收知识。以下重点阐明如何在微课件、微视频、微习题的设计中体现率性教育理念。

3.1率性之着眼本色———微课件设计

交互式微课程的率性旨在还原学习者本色,点亮学习者现阶段的本色,让学习者散发出童真的光芒。所谓本色即幼儿的本真,也就是幼儿身上最原始且未加修饰的色彩。为此,针对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其认知能力特点,在《春望》制作中,采用ppt与Storyline软件开展微课件部分的设计,并注重以下2点:(1)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将知识点划分成背景、诗人、诗句、情感等。在诗歌背景设计中,结合学习者特点,大胆地加入游戏元素,使得学习者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在诗歌讲解环节设计中,结合学习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利用情景教学方式,让学习者由景及情,循序渐进地内化学习内容。(2)通过各知识点间的串接,为学习者搭建知识架构,把知人论世与情景体验相结合,让学习者从字到词再到句,将知识串接成一个系统性的整体,使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将学习内容进一步内化、整合,形成知识的意义构建。

3.2率性之渗透互动———微视频设计

交互式微视频的率性旨在激发学习者的个性,在观照、遵循学习者感性思维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互动来增强学习者的主体性,激发学习者的生命活力,使知识在互动中渐渐渗透。因此,微视频部分着重学习内容的渗透式设计及微视频的呈现方式设计。

3.2.1微视频内容设计

在微视频学习内容设计时要注重以下2点:①知识的分解与整合。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形成诗歌背景介绍、诗歌内容讲解以及诗歌知识总结3部分知识小节,对每一小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视频的脚本设计,并结合各部分的共同点———诗人情感,使得三者间相互联系,达到教学“形散而意不散”的效果。②媒体资源的选择与制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诗歌背景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小视频,并将晦涩难懂的诗句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小动画,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

3.2.2微视频呈现方式设计

通常微视频呈现形式有手写板书式、实景拍摄式、课件动画式、讲授与ppt结合式等。本文选取目前较流行的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实现微视频录制,并利用视频编辑软件adobepremiere对视频进行剪辑与整合,此外为便于学习者开展网络化学习,还利用了Storyline软件可以多样化格式以及实现交互的特点进行微视频制作,学习者能够利用ipad、手机等移动设备,点击暂停、播放控件或拖动进度条等来调整学习进度,实现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本文运用这3个软件设计制作的微视频如图2所示。

3.3率性之营造梯度———微习题设计

交互式微课程的率性旨在营造知识的层阶梯度,使学习者能结合自身学习特点,吸收消化知识内容,从而促进个性化学习。为此,在确保教学内容呈现梯度分布同时,习题检测亦需要进行梯度化设计。利用Storyline软件设计出相关梯度的关卡练习,呈现古诗中的“听”、“说”、“读”、“写”,将知识点层层深化,使学生者能在复习梳理知识的同时,形成知识架构,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微习题的关卡设计如图3所示。

4结语

基于率性教育理念设计的微课程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阐述率性教育概念、率性型课程原则以及交互式微课程特点基础上,通过实例探究率性教育理念下交互式微课程的构成与实现,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期待有更多的人将率性教育的理念运用到课堂,也期待更多的人研究面向率性教育的交互式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使学习者在遵循自身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开展更有效的自主学习,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4):35-37.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微型学习;微课程;课程设计;教学应用模型

伴随各种新媒体的兴起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微博、微信使用量持续增长,为满足用户需求,短小精悍的数字化阅读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这种阅读形式传播速度更快,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互动性。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广“微课”教学模式,推动“微时代”教学进程,关于“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微型学习作为现代数字化学习模式,依托微型视频资源,通过文字与图片更直观形象地展现隐性知识。基于此,文章着重对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探究,旨在为微型学习背景下的微课程教学提供意见参考。

1.微课程设计

1.1教学内容微型化处理

1.1.1内容主题鲜明。以微课程微目标为标准,选取短小精悍的内容。并且各小组微视频可负载完整知识点,可与相邻知识点相关,但不必完全组合。尽管提倡视频内容为小结构的、小模块的,但并意味着这些内容是杂乱无章的碎片,而是以教学主题为依据将教学内容转变为相关微课程,避免影响原教学内容的有序性与完整性,保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有着充分的黏合度。1.1.2微型化处理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采用与之相契合的材料,如对于认知负荷较低的良构性知识,可对知识点进行分割处理;对于内部错综复杂的非良构性知识可进行逐层分解、由浅入深。在内容分割上,旨在以微小知识点为学习者提供单一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主题,为学习者筛精取华,使学习者可利用较短的时间掌握重点学习内容。具体而言,就是将教学内容以“主题—中心议题—学习对象”的方式进行分割,将微视频内容归诸学习对象,一个学习对象包含一个知识点。例如以学习地球自转的内容时,以地球自转为微内容主题,以自转方向为议题,对此,以自转方向和南北极判断方法为对象进行探究学习。

1.2基于试听媒体技术进行媒体设计

1.2.1课堂实录。这种微课程视频相较于传统课堂视频,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时,需把握好时间,拍摄时应采用中近景景别拍摄方式,将视频焦点集中于教师和投影屏,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字幕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凸显其提示、强调的作用;镜头调度上应利用推拉变化指示教学内容的变化。在当前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在微课程的拍摄中,可借助ipad、智能手机进行拍摄,如拍摄实验操作流程,后期对字幕、声音做处理。该方法简单实用,适合一线教师开展微视频教学。1.2.2内容演示视频。这种微课程设计方式,主要针对视听演示性内容,对此,可利用屏幕录制软件结合ppt进行视频制作。首先,开启录屏软件,按计划随之播放ppt,利用耳麦将教师解说内容与ppt内容同步保存,后期编辑时,利用会声会影软件编辑处理前期录制时的不足与缺陷之处,并制作提示字幕。除此之外,还可依据教学内容制作个性化微型教学视频,不让教师出现在视频中,而是展现教师的手写板书与相关内容解说,更好地引领学习者融入其中,强化学习效果。

1.3突出情境感染力的可用性设计

信息化时代下,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然而其中精华型学习资源较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资源构建时忽略可用性设计要求。对此,在微型学习背景下,微课程设计应注重可用性设计,以学习者为本,注重用户体验。例如,在微课程设计中穿插小故事,增强微课程的艺术吸引力与表现力,以最小粒度的知识内容负载更具实效性的学习内容。

2.教学应用模型

微课程利用教学视频,将学习测试与反思教学相结合,就微视频而言,在微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翻转课堂指的是利用教学视频展现教学内容,使学习者可在课前观看到需要学习的问题,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笔者立足于翻转课堂教学特点,结合微课程实践教学经验,设计微课程教学应用模型,如下图所示“微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都在发生创新型改革,将微课程学习模式应用到教学之中,将逐渐成为现代教学实践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引领教学的深化改革,为学习者提供具有感染力的学习体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微课程设计可充分利用日益普及的移动终端,利用智能手机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将微课程切实融入学习者学习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顾凤佳.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学习课程设计原则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60-66.

[2]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靳素丽.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31-35.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微课程;评优赛项;微课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04-05

随着以微视频为核心、与传统的“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新型课堂模式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教学模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并引起了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这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技术变革风潮,同样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效应,我国各地区基础教育领域迅速做出了反应。2010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优秀微课资源征集评审大赛,首次提出了微课、微课程的概念;2011年10月,该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在国内最先就微课概念界定和区域微课实践研究公开发表文章。[1]2011年春,重庆聚奎中学开始翻转课堂实践,成为全国第一所“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学校。2012年3月,该中学张渝江老师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发表有关“翻转课堂”的译作。[2]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黎家厚教授带领团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翻转课堂的理念和做法,并推动翻转课堂与微课走进中小学课堂。2013年下半年,苏州电教馆馆长金陵通过深入的研究实践率先从课程视域提出了微课程与微课程教学法,并据此系统指导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山东省昌乐一中进行翻转课堂实践,取得成功。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简称“noC活动”)是由中央电化教育馆负责指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主办的面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开展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与增强知识产权意识的一项赛事。微课程评优赛项正是此项活动结合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本土化于2014年新增设的教师竞赛项目,以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制作配套微型教学视频(即“微课”)为基本内容,推动教师职能从表演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转型,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体现了一种理念和导向。通过考查教师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指引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014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决赛在山东济南举行,遴选出的来自全国18个省的465件微课程参赛作品进入首届“微课程评优”赛项的决赛。基于此赛项评委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对微课程内涵与特征的深入探究,现将切实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与评选的亲身感悟和思考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

微课程评优的理念及其赛事设计

目前,“微课程”概念尚没有统一定义,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教授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3];国内学者与教育工作者也结合本土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观点,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4];“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5];微课程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小现象、小故事,用ppt做成数字故事。其中微课本土化过程中从课程论角度,阐述微课程为: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其研究对象是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而不是一个被孤零零拆散的知识点。[6]noC微课程评优赛项正是基于我国学者对微课程的一般性理解而开展的竞赛活动。本文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指称微课程。

1.微课程评优理念

研究者基于对微课程的深入实践研究,概括出微课程具有时代属性、技术属性、资源属性和课程属性四个基本属性,其中课程属性是微课程的根本属性。[7]

微课程评优赛项遵循课程论,主张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设计参赛作品,内容包括构成某一学时教学设计的两个互相融合的模块: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视频(即“微课”)。今后还将逐步扩展到课堂教学形式创新,以构成完整的微课程评价体系。

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共同构成一个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诸环节的微型的课程统一体。创设了以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鲜明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行为表现为“导学一体”。教师在课前设计任务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制作以微视频为主要内容的配套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依据任务单的指导,根据学习需要观看微视频和其他资源,完成基础任务,达成基本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课始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质疑四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自学带来的成就感,并逐步增加知识的思维难度,学生通过协作和展示发展综合素质。

显而易见,微课的设计开发要以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为依据,即根据学习需求来进行微课的设计制作。它关注的是微课能不能与学生及其学习发生有效关联,如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2.微课程评优赛项设置

微课程评优赛项从课程论的视角进行赛项流程设计。

首先,展示自主学习任务单,介绍设计理由。“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单)的内容设计要体现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设计学习重点、难点突破步骤,兼顾对学生分析、综合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突出体现使用主体定位在学生而不在教师。因此,设计任务单应该以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为原则,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单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需要充分体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导”关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依据任务单的设计能够判断教师是否发生了从“表演者”向“导演”的角色转变,即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本身不难,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习惯了“教师为中心”的设计方案,将“任务”设计成目标性内容,致使不适合学生使用;将“达成目标”设计成了“教学目标”。这些状况在现场决赛前提供修改完善机会后有了较大的改善。这表明,教师“转型”有一定难度,但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如果提供适当的助力,可以指导教师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其次,播放微课。微课是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发配套学习资源。赛制要求评委在考查中除去视频本身的属性,如画面清晰、稳定、声画同步等,更重要的是微课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及通过观看微课高效达成自主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可能性。如果微课程在内容上仅是对传统教学的数字化翻版,单纯采用传统的讲授与灌输教学法,充其量只能扮演“课件”的角色。微课是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结合,注重内容的呈现,更注重学习方式方法的运用。微课与传统课程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传统课堂中,如果一位学生“走神”,教师可以通过即时提醒,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微课程环境下,则必须通过“内容”、“任务”的设计达到这一效果,而无法直接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屏幕”是沟通的唯一交互中介,“教”与“学”的主体双方彻底分隔于屏幕两端。如何通过内容进行基于屏幕的有效学习交互,切实落实混合学习,将是考查微课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是微课程评优较之传统赛课而面临的新问题。

微课的呈现方式主要包括录屏、录像两种,教师根据选定的知识内容选用适合的表现方式,通过声画来动态呈现知识内容或思维路径,最终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微课作品既要清晰地表现出引导的过程,又要尽可能的简练,且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间隙。赛制最终将视频长度限定在10分钟以内,这对教师的内容设计、问题预设以及视频剪辑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最后,评委就“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微课内容制作等与参赛教师交流、提问。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一是就教师阐述环节,有疑问或不清晰的地方与教师进行进一步交流;二是考查教师就“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微课的制作的问题应对,进而就作品设计理念等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微课程评优参赛作品分析

笔者用SpSS软件对遴选出来的465件微课程参赛作品按照学段、学科、制作技术、制作水平、课型、参赛教师的地域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参赛作品学段分布不均衡

参赛作品数量分布不均衡,依学段逐渐递减(如图1)。在所有参赛作品中,小学学段作品251件,占54.00%,初中学段作品172件,占37.00%,高中学段作品42件,占9.00%。参与微课程评优赛项的小学学段作品数量明显高于初、高中。“翻转课堂”实质上翻转的是教学结构,在实践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学,期间还要整理归纳出存在的问题,是“前台”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是隐在“后台”的学习指导者和帮助者。课堂要“翻转”,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由此,中学阶段比小学阶段更适合推行“翻转课堂”,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故“翻转课堂”在中学阶段实施更易发挥微课程数字化“一对一”的优势。数据分析结果与理论推断相悖,除小学组在课程内容选择角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一因素之外,升学选拔的定位方式及其导向也构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2.参赛作品学科分布不平衡

统计显示,就学科分布而言,参赛作品最为集中的学科门类有4个,具体为数学学科参赛作品124件,占26.70%;语文学科参赛作品71件,占15.30%;英语学科参赛作品66件,占14.20%;信息技术学科参赛作品54件,占11.60%。其中数学学科参赛作品数尤为突出,占比赛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数学、语文、英语和信息技术四学科参赛作品315件,占67.74%;而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科学、美术、品德、体育、心理、音乐、综合实践,这12门学科参赛作品数共计150件,占32.26%,参赛学科作品数量分布情况如图2。

统计结果中,数学、语文、英语和信息技术四学科参赛作品占参赛作品67.74%;历史、地理等12门学科参赛作品占32.26%,信息技术因学科自身的技术等优势导致参赛作品数量较多。语文、英语学科的参赛作品数量仅次于数学学科,除微视频对知识内容有直观呈现的特性要求外,还与教育形式下语、数、英学科的课程地位相关。参赛作品的学科数据分布也暗示了高考应试制度下学科分数比重的倾向性。

3.参赛作品的课型分布不均衡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梳理和归纳微课的类型,可以将微课归为课程精讲类、实验探究类、操作示范类、虚拟面批类和游戏学习类5项。[8]此次参赛作品中,课程精讲类所占比例较高,其次是操作示范类、实验探究类、虚拟面批类和游戏学习类等数量较少。这证实微课视频调动多感官陈述知识的优势,更佐证了微课适合作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资源;至于巩固知识、培养技能等,可以在任务单中通过任务设置或者诘问等渗透,在课堂创新与拓展中完成。

4.参赛及获奖作品区域分布不均衡

数据统计显示,微课程评优赛项共有来自18个省、直辖市的214所学校参赛。遴选出来的465件微课程参赛作品,主要集中在以下省市,数量最为突出的是山东省,其他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陕西省、河北省,参赛作品数量及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微课程与翻转课堂作为新兴事物,进入中国教育领域不足两年的情况下,已引起了多个省市一线教师的关注,并付诸实践。

统计结果中山东省淄博市作为单列地方组委会,参赛作品202件,占参赛作品总数43.40%;广东省参赛作品主要集中在深圳市,其参赛作品38件,占8.17%;江苏省参赛作品全部集中在苏州市。由此分析,新兴教育技术在各省市受关注程度和实践推动力度仍然存在一定差异。

获奖参赛作品统计显示,山东省获奖作品共计123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48.81%;广东省获奖作品18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32.73%;江苏省获奖作品35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85.36%;河北省获奖作品13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65.00%;上海市获奖作品12件,占该市入围作品总数的44.44%、陕西省获奖作品6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26.08%。一等奖获奖作品统计显示,山东省38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0.90%;广东省6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3.33%;江苏省19件,占该省入围作品54.28%;上海市3件,占该市入围作品25.00%;陕西省2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3.33%;河北省4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0.76%。进一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微课程评优在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一等奖分布方面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主要集中在淄博市、深圳市、苏州市。且苏州市参赛作品在微课程制作、任务单设计等的理论、技术水平普遍较高(如下表)。

分析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的作品及奖项数据可知,微课程作为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方式,已经在多个地区启动实践研究,部分区域在微课制作、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等方面开始形成风格,渐趋成熟。微课程实践的核心思想和关键点是人性化学习。一方面,给学生自定进度的按照自己步骤进行学习的可能。教师事先录制视频,让学生回家去观看。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付出不同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完成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进行面对面的针对性辅导。[9]微课程作为新一波的“信息化热”,是教育信息化的“夹生饭”还是信息化环境下课改的新助力――专家深入持久的引领、示范、理论支持将发挥主要影响,在专家的指导下让教育信息化进入积极稳妥、适度超前、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让新技术的应用改变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与传播方式。

延伸思考

微课程实践可以利用适合的在线交互平台,通过技术支持重新创建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的主体交互,以激励、维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有效结合,完成知识的学习与互动。由此,微课程内容的设计就可以超越知识传递的层面,趋向与学习相关的学习活动,真正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设计,进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同时辅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发生过程,及时提供个性化指导。面向学习过程的需求对学习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序列应包含学习者个人信息、课程学习效果、学习者知识结构变化、学习者参与质量、学习活动设计、作业布置、学习支持等方面数据的可视化统计分析结果。学习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不仅止于数据的表面挖掘,还应实现学习过程数据全面采集和分析。学习数据分析报告,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绩效、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环境,诊断学生差距和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10],另一方面根据学习者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来智能推送相关学习内容。

在微课程教学实践中,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控制权,能够通过教学指导和技术工具进行自我组织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在完成学习的基础准备的同时,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协作学习。对学生最有益的改变发生在他们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后的课堂活动中。教师通过评测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促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

微课程教学法的实质是把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微课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整合,特别是在适应学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及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实践模式。无论是借助微课程辅助传统教学,还是积极促成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数字化学习,如何与学生及其学习发生有效关联、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都将是我们面临的关键且现实的问题。由此,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8-10.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6.

[4]黎家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6]金陵.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1):21.

[7]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05-10.

[8]金陵.微课程教学法视域看微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9):20.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微课;Swot分析;信息技术;设计;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6-0043-04

引言

教育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教育的各要素也在悄然地发生改变(如表1所示)。步入信息时代,微课这种新兴教育媒体应时代而生,正掀起一股学习方式改变的热潮。

微课程(micro-lecture)最早见于美国LeRoya.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帮助大众在非正式场合普及化学知识,他将其设置为概述(Generalintroduction)、说明和解释(explanationandinterpretation)、具体实例―生活中的化学(Specificexample―theChemistryofLife),并认为可以普及到其他领域(mcGrew,1993)。1995年英国的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认为学生应当掌握核心概念(Keypoints)以应对快速增长的学科知识与交叉学科的融合需求,并提出具体要求:演讲精炼,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并包含一定数量的例子[2]。2007年春天,美国克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尝试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并将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上以帮助缺课的学生,学生在家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作业[3]。萨尔曼・可汗首先利用雅虎通、画图软件、手绘板等给表妹纳迪i补习数学,后来改进方法,转为非实时方式――利用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上传教学视频进行辅导,紧接着可汗联合学校开展微视频教学实验,影响越来越大,创办可汗学院,得到谷歌、比尔盖茨等基金资助,从而将微课推向高潮。国内方面,广东佛山的胡铁生开展“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在国内首度提出了微课概念,内蒙古李玉平等围绕微课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成效显著。

作为一名教育培训工作者,我观摩了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课例,发现不少教师对微课的使用存在误区,从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教师制作的微课作业来看,设计上也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运用道斯矩阵(Swot矩阵)对微课内部的优势(S)、劣势(w),外部的机会(o)和威胁(t)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让一线教师更深刻地认识微课,从而达到用之有道、用之有益的效果。

微课在中小学领域的Swot分析

1.微课的优势

(1)教学时间短,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不易产生认知疲劳。1996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约安・米登多夫和阿兰・卡利什的一项研究表明,上课开始3~5分钟后,学生才能静心回归课堂,并集中10~18分钟注意力,接下来就会分神,过段时间后,会再次集中,而且随着课堂实施的开展,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4]。微课将学习时间设置在10分钟以内,一般在5~8分钟左右,这正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2)教学容量小、主题突出、指向集中。基于问题和主题的学习,学生接触的知识点相对集中,不易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认知负担不重,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

(3)资源容量小,便于分享,方便学生学习。微视频一般只有几十兆以内,下载到终端设备和上传到网络平台都比较方便,便于学生随时随地采用多种设备进行学习。

(4)可以反复学习。微课破解了后进生上课跟不上节奏,理解不透彻的尴尬,可以随意点取资源或拖放进度条,反复学习,直到弄懂为止,这正是精熟学习法和掌握学习理论的关键所在。

(5)技术门槛低,便于上手。微视频可以采用录屏、手机拍摄、剪辑合成等多种形式制作,对硬件设备技术参数要求不高,软件操作比较简单,便于一线教师学习制作。

2.微课的劣势

(1)知识碎片化,不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内容进行学习,之前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被打破,在缺乏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存在一定难度。

(2)微课使得教师不能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学生面对的是终端设备,教师不能面对面观察,学习的成效需建立在学生诚信和责任心的基础上,同时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获取帮助。

(3)知识点具体化,深度、广度不够。聚焦主题和问题的微课设计,受时间限制,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难免不能兼顾,对部分学生而言可能存在不能“吃饱”的现象,而且有的微课将知识点设计得过于形象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4)容易让学生形成视频依赖。微课以讲授为主,单向传递信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动态画面容易让学生形成阅读惰性,限制感觉体验,缺乏想象力,懒于思考和探究,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养成只看视频不看文本的习惯,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5)对学生视力等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长期注视电子设备容易造成视力疲劳,引起近视,久坐不动,对处在正在发育期中的中小学生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学生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容易沉溺上瘾,难以区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从而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3.微课的机遇

(1)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媒体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web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信息的生产、传递和共享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硬件配置不断升高而价格更加亲民,软件操作日益简单,视频分享平台(如优酷、微信、QQ、免费在线交互平台等)免费向个人开放,移动互联网络随处可连,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人人可用,这些都为微课的存在提供了技术保障。

(2)政府各级层面的支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近年来国家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投入力度的加大,为微课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上的保障。

(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步入信息社会,数字化素养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必备素养。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技术素养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让教师们从理念到实践都得到了较好的引领,为微课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4.微课的威胁

(1)教师对微课在教学中的本质和作用认识不足,微课应用存在误区。微课作为一种数字化资源,在教学中承担着教学辅助的角色,一些教师用微视频代替讲课,美其名曰,让学生自主学习,无疑是舍本逐末、南辕北辙。

(2)教对新事物存在心理排斥,对技术的自我效能感不强。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先前经验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认同感,先验知识不足的教师面对一个陌生的软件或应用,心理上的畏惧和排斥是不可避免的。

(3)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微课。一方面,一线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集各方压力于一身,制作微课这种额外劳动无疑增加老师工作量,让他们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对微课的深刻理解,设计不合理,制作粗糙,应用不合时宜。此外,微课如果是不成系统就难以发挥它的优势,一线中小学教师要制作成套的微课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4)来自社会和家长的阻力。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社会对分数的认可度非常高,家长不希望学生过多地使用电子设备,担心学生不务正业,而且还伤害眼睛。

Swot分析对中小学微课设计、开发和应用推广的启示

基于微课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增长型、多元型、扭转型、防御型等策略来促进微课良性发展[5]。

1.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推动微课助学常态化

(1)在有政策鼓励、软硬件条件支持的情况下,中小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开展微课的设计、制作、应用和反思积累。成立以学科或备课组为单位的微课制作团队,交流技术、实施心得等,制作体系化微课,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释疑、课后查漏补缺。

(2)拓展应用渠道,如疑难诠释、试卷讲解、课题教研、才艺展示、德育宣传等。

(3)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作好宣传引导工作。

2.扩充微课相关实用功能

当微课的劣势凸显的时候,应当设法克服自身缺陷,完善功能,实现功用最大化。

(1)设计知识图谱。利用思维导图和二维码工具,将微课整合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并在个人空间、班级主页或教室的宣传栏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有意识地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

(2)增加反馈和推送机制。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获取帮助,可以考虑增加视频回复功能,或充分利用QQ、微信等社交工具扩充交流渠道,同时还可以考虑运用web挖掘技术,向学生智能推送相关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拓展知识面。

(3)设置学习适时提醒功能,及时提醒学生思考和休息。微课在知识逻辑结构呈现方面优势明显,然而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思维训练方面的劣势也曝露出来,学生长久地盯着电子屏幕,容易对视力造成伤害或沉溺于虚拟世界。综合以上问题,可以考虑设置学习实时提醒功能,当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提醒他们及时活动休息或暂停播放,以便精心思考问题。

3.培训与引导双管齐下

教师如果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没有用心专注于一件事情,是难以见到成效的。当教师技术素养不高,并对微课怀有抗拒心理,制作的微课水平低下,微课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1)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理论和技术水平,在理论指引下才不会让教师顾此失彼,偏离教育的方向,技术素养是新形势下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技术素养,自我效能感才会提升,才会有信心坚持下去。

(2)教学是一门艺术,用心才能出成果,学校层面采取适当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研究微课,并在家长会等合适场合引导教师关注教育,认识微课,也可以给家长推送与教育有关的微课。

4.立足学情,有针对性地将传统教学与微课有效结合,开展混合式学习

当教师对微课认识不足,技术素养达不到要求,设备和技术条件落后,向学生推送微课存在困难,让他们无法从视频中获益……诸如此类多种限制因素同时出现时,切忌跟风推广,教师应分析学情,立足课堂,适当地给学生分享微课,强化知识点,让学生尝试课后进行混合式学习。复习课中没学懂的知识点,让羞于提问或咨询老师也没有完全理解透彻的学生不至于过于尴尬而放弃学习,老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结语

笔者认为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从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不难看出,微课热是因为微视频助学给学生带来了成功体验。微课根本作用点在课后复习,分析优秀微课后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有优良的教学设计和微课脚本设计作为基础。其配套的教学资源如微课件、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微练习等只是附属功能,可能不是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点。所以,笔者主张微课设计力求平民化,不宜过于追求大而全,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此外,微课的应用,因人而异,作为一线教师,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分析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才能物尽其用。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阿兰・科林斯,理查德・哈尔弗森.信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93-104.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66.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摄像机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并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为目标的课程。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教育均衡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学,特别是广大乡镇小学,配备了专门的计算机室以及信息技术师资,使得该课程得到了相应的普及和重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趣味性和灵活性较高,非常强调学生观察、模仿、创新的教学。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持续时间短、活泼好动、自制力不强、意志力差等特点,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常难以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微课教学是以短时长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题鲜明、内容精练、针对性强,且微课视频时长较短(一般在5~8分钟之内,最长不超过10分钟),契合了当今学习片段化、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信息化设备的辅助下,自主、高效地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展开学习。因此,本研究拟将微课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当中,较为具体阐述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给出设计实例,并开展教学实践。

一、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原则

1.时间要短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常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大约为5分钟,中高年级的时间稍长,但也一般不超过10分钟。因此,在设计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时需要选定适宜的时长。对于小学低年级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如,认识计算机设备、键盘鼠标的操作等内容宜安排在5分钟之内,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如:简单的文字处理、表格数据处理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安排在5~8分钟之内。

2.切入要迅速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时长较短,通常只有传统教师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微课切入知识点必须迅速,直入主题,开门见山,不可拖沓,要尽最大努力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通过设问、疑问、悬念,或者直接给出操作结果、展示教学内容中最具吸引力的动态效果等方式来切入主题,力求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别出心裁。

3.内容需短小精悍

由于时间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内容一定要避免过于冗繁。需要精心设计,坚持做到主题鲜明、突出,一次只需要讲透一个知识内容即可,若5~8分钟之内不能讲透,则必须进行剪裁或者再细分为若干小知识点进行组织。如,小学四年级的“word文档的格式设置”一节,分为“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篇章设置”等多个内容,在微课教学方式下,必须将知识点逐个细分,分别制作微课视频。当然,微课教学也可以安排综合性的内容,例如:可设计一个学生在5分钟之内即可掌握的小型综合性例子。此外,微课教学内容短小的另一种优势是微课视频所需的辅助与配套资源总容量不大、要求不高。如,一个微课视频只有几十兆的容量,可在多媒体计算机室内利用局域网较为迅速地传输,也方便有条件的学生携带回家,在家中继续学习。

4.形式类型要多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讲授型、实验型、探究型、问答型、启发型、小组活动型等。微课获得成功的前提是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微课教学的类型不宜过于单调。以小学四年级的《表格数据处理》为例,微课教学可通过设问启发学生对统计本班同学的身高、体重的兴趣,通过小组活动组织课堂,利用问答来纠正部分学生表格处理中出现的错误,使整个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参与,生动活泼。

二、微课制作方法

1.所需的软硬件工具

(1)硬件:计算机、耳麦、绘图板或手写板(可选)、摄录机(可选,也可用普通数码相机替代)。

(2)软件:动态视频录制工具,如CamtasiaStudio;屏幕截图工具,如Snagit;幻灯片型课件演示工具,如powerpiont;动态课件演示工具,如Flash;教学专用软件,如Scratch;音频处理与编辑软件,如Cooledit;视频编辑软件,如CorelVideoStudio绘声绘影等。

2.录制方法

(1)录屏软件录制法。

依据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案并制作幻灯片ppt或动态课件flv;在计算机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课件,展示课件并录制教学内容,同时,利用耳麦录制解说声音,对录制好的视频运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压缩处理。

(2)“录屏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法。

依据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案;一边使用手写板和绘图板工具进行教学演示,一边通过动态视频录制软件进行录屏,录屏过程中可通过耳麦同时录制解说声音;对录制好的视频运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压缩处理。该方法特别适合录制有公式推导或需要绘图进行解释的内容。

(3)录像机拍摄法。

依据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案;使用黑板进行板书并展开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事先架设好的摄像机将全程摄录下来;对录制好的视频运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压缩处理。该方法对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较为困难的教师尤为适用。

三、微课的优点和不足

1.微课的优点

(1)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学习。

(2)内容少,效果立杆见影。

2.微课的不足

(1)碎片化,不系统。

(2)不适合长期学校教学。可以作为教学辅助,链接。

微课在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基础上作出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更加便捷、实用的教学资源。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具有教学信息资源主题鲜明、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对知识点的讲解透彻等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微课教学能使小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注意力集中,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以明显地提升。事实上,微课教学也同样适用于小学各学科,通过展开进一步的工作,深入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纳课;教育技术;学习资源;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3-0044-03

一、背景与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相关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以微课、慕课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倍受业界瞩目,“微课”一词的提出,立刻引起了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的关注。从2010年11月,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国内开展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评审活动,到201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率先推动面向全国高校和中小学的微课比赛,再到2014年3月启动的第二届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各地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进微课建设。当前微课已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重要的教育技术,全国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行业协会/学会都在积极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回顾与总结实践进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教授[1]将微课发展的现状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微课受到教育部、各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2)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3)组织设计、开发、征集了一大批微课作品,微课资源日渐丰富,系列化程度不断增加;(4)实践探索、应用与试点研究日渐丰富,研究成果逐步显现出来。”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更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微课实践方面存在的几点制约微课发展的瓶颈。首先,对微课的认识上千差万别,理解上五花八门,目前,对微课的认识上存在较多的不同看法,到底什么是微课?是微型课件?微格教学?微教学单元?课程微缩?是微课,还是微课程?其次,目的上不够明确,动机上各不相同,不少一线教师对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目的还不够清晰明确,动机也各不相同,不少微课作品的设计开发源于微课比赛,一些微课设计开发以参赛为主要意图。对于为什么要设计、开发微课,设计开发了微课之后,应该如何使用,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以及以哪些方式方法使用,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再次,缺乏基础应用群体,导致推广后继乏力,微课现阶段的发展基本上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发起,由比赛形式带动推广,这种主要依靠政策推广的资源建设模式缺乏学习者的参与,资源主题建设者教师也是被动参与。可以预见,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在今后必然会遭遇很大阻力,最终流于形式。对于微课今后的发展,焦建利教授[1]在同文中提到:“回归本真,微课是为教学和学习模式创新而生的,教学模式创新才是根本。切记,我们永远都不要为了微课而微课,那是死路一条。不考虑应用、盲目的微课开发注定是徒劳的。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准备的,它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习者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鉴于上述微课的种种不足及存在问题,笔者觉得几个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思考:相对于精品课程,微课的长度已经控制得很短,那我们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去强调课程的完整性呢?微课的基础上,一种更新型的教学资源是否应该出现?在物理单位上,比微米(micrometer)更小的单位是纳米(nanometer)。受此启发,笔者在此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纳课(nanoclass)。

二、关于纳课

纳课这个词缘自其英文名称:nanoclass,意译过来就是“纳课”。这里笔者首先对微课做个简单的介绍:微课起初的定义为“根据教师的需求,结合自身区域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提出的一种由常用教学资源类型组合和‘生长’而成的新型资源类型。”[2]虽然微课的创始人胡铁生[3]在微课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中修正了微课的概念,但在其文章最后依然提到:“微课虽‘微’但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在微课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微课的完整性”。相比于微课,纳课这种教学资源更多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更注重的是其使用频率。使用频率越高,就越应该成为纳课资源。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笔者在这里引用“资源粒度”这个概念。“数字资源粒度是数字资源的元素的大小或细化程度。细化程度越高,粒度级就越小。相反,粗糙程度越高,粒度级别就越大。”[4]笔者认为,要成为纳课资源,其资源粒度级别就要比微课资源小。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引用李爽[5]在其文章《从教学资源到学习资源》中的一个例子:“以录制一节流媒体课件为例,如果流媒体课件时间过长,未必便于学习者在工作之余全部观看学习;反之,时间较短的流媒体课件,以其针对性较强,知识模块化、案例化、专题化的特点,更能够吸引学习者。”所以,相比于微课,纳课的长度应该更短小,内容应该更为精炼。纳课的核心内容是在关注教学过程中某一知识点的基础上,再细分筛选出该知识点中的某一精髓核心,除了包括教授者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之外,更注重学习者最关心的内容,展现的仅仅是某一精髓核心点,不包含教学活动中的其他环节。

接下来我们可以再讨论下关于纳课的适用性。如果将纳课与微课做个比较,笔者认为,微课比较倾向服务于自主学习,纳课更倾向服务于课堂教学;微课适合于公众群体,纳课的适用人群更有针对性,更适用于专业人群。如果要再具体一点,笔者认为纳课的主要服务对象应该是对该学习内容已经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学习者。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情景:一个专业学习者在复习或备考过程中,对某些知识点忘记了或者存有疑问时,需要重温的往往只是其中最最关键的几个核心操作步骤,而不是完整的课程教学过程。因此,在实践课堂与课后应用中,学习者真正需要的或许不是微课,而是纳课。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具备一定相关学习基础的专业学习者,一个该专业课程的门外汉就很难从纳课资源中得到帮助,如果他想学习该门课程,微课会更适合于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或许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句话:你要学,有微课;想学精,找纳课!

再来说说关于纳课的展现形式。其实纳课的载体可以不再局限于视频,视实际情况可选择纯音频或图片。如果一个单纯的音频就能满足学习要求,就无需做成视频;如果图片可以描述清楚,也没必要做成视频。举个例子,在某些特殊人群培训中,比如盲人操作培训,使用音频作为纳课资源更是能够发挥其他教学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将纳课定义为:一种以视频为主,包含音频、图片等各种形式的多媒体为载体,展现教学活动过程中精髓核心点的学习资源包。

说到这里,可能我们最应该讨论的问题应该是:怎么样的教学资源才能归结为纳课?怎样去做出适合做为纳课的教学资源?笔者认为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既然纳课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服务于学习者,目的是为了展现教学活动中学习者需要反复重温的内容,那么纳课的内容设计就应该针对性更强些,如果纳课里面再包含课堂活动过程中的情景导入、知识点展开、师生互动、总结反馈等等元素,学习者就会有选择的来获取他最关心的内容,而不是观看完整的教学资源,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会放弃通过这种形式来学习该内容。这样就会造成教学资源建设浪费,无法提高纳课资源的使用率,最终无法体现出纳课这种有别与其他的教学资源,能吸引学习者重复不断使用的核心魅力。所以,如何能成为纳课?如何做出好的纳课?笔者觉得,作为纳课资源的制作者,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哪些教学资源属于难懂、易忘、易错,需要反复重温的,如果属于,那它就应该成为纳课资源;如果不属于,那就应该把它精炼优化,否则排除开外!

此外,我们还可以再探讨一下关于纳课资源的开发途径与纳课平台的建设要点:

纳课资源的制作环境与工具可以非常简单。比如一台带摄像功能的手机加一个三脚架即可,不需要规范的教室、认真的同学、先进的摄像设备、高端的计算机,更不需要专业的拍摄团队和后期编辑。纳课的低制作门槛,资源粒度更小,重制和新增便捷,使得纳课资源包的更新速度快,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可以对原有建成的精品课程库、微课资源库、教学课例库、课件库等进行切片加工、重组整合和二次开发。这样既可发挥原有资源库的教学价值,又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纳课资源库。

纳课平台是纳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的功能应该要在满足纳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赋予便于纳课资源的主要提供者相关的增删管理权限,使其能对自己制作的纳课资源进行维护。此外笔者建议,纳课平台更应该建立访问量统计的后台数据库,及时反馈给纳课资源者,让其了解该纳课资源的使用频率,为其日后进行增删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使纳课资源不断优化,使用率不断提高!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相比于微课,纳课有如下特点:

(1)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如果将纳课与微课做个比较,微课比较倾向服务于自主学习,纳课倾向服务于专业教学;微课更适合于公众群体,纳课更适用于专业人群,在一些特殊群体的教学培训中更是大有可为。

(2)纳课资源制作简单,形式多样,经济成本低。微课资源庞大,既要服务于教师,又要兼顾学生学习,更要应付评估,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3)纳课呈现的内容更专更精。笔者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相比于微课,展现内容更精,针对性更强,时间更短,资源粒度更小,更利于学习者快速获取所需知识;正由于其专精程度高,有利于为学习者解惑释疑,更应该是其区别于其他教学资源,吸引学习者反复使用的魅力所在!

三、发展与前景

纳课是一个新生概念,笔者在此只是初始提出,至于能否切实使用到实际教学中,使其成为常态化教学模式,由于还没经过实践应用与推广,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如果对于看完此文后对纳课资源建设有兴趣的学者,笔者在此还是提出一些粗陋的建议:从纳课资源建设来说,一个教学资源是否能被认为是纳课资源,并且能让学习者对纳课资源保持很高使用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纳课的资源提供者,取决于提供者如何把握筛选出教学资源中的精髓核心点;从纳课平台建设与发展来说,相比起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平台,纳课平台技术要求并不高,关键应该在于纳课平台能否给纳课资源提供者做增删决策提供最大程度数据支撑。如果将纳课的资源设计与平台构建都考虑周全,就能让纳课资源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完成自身进化,优胜劣汰,笔者相信如果能够把握好以上种种,纳课这一新生事物将会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使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在纳课这个载体中不断更新累积,一路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14(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

[3]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2(8):41.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篇8

国外论述视域中微课的雏形主要是英国的“一分钟演讲”(theoneminuteLecture)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60秒课程”(60-SecondCourse)。这两种教育模式在一定范围内更新了教育者对教育模块教学的传统认知,小模块多媒体教学引起学界关注。在我国,最早的微课探索起源于实验性的微型教学视频,大范围的区域性实践出现在广东佛山市。自2011年以来,该地区进行了微课视频大赛,促进了微课的实施和完善。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微课的出现是基于数字时代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个性化和非正式学习要求。一方面,多点交互的互联网思维造成了人人、人机交互及多终端交互的互通现状,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主的信息平台,拉近了各个主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开启了智能服务化生活。在传统认知模式转变过程中,作为数字技术“土著”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生活在数字技术迭代加速、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对于互联网信息的接受与使用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常态。因此,基础教育的微课化顺应了教育模式创新和学生信息接受习惯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个性化学习、非正式教育理念的杠杆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其中,慕课(mooCs)、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型互动教育手段不断涌现,其结果是更新了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为每个学习主体量身定做个性化学习方案得以成为现实。但是,本体论意义上对微课的肯定,并没有让教育界对微课的概念形成共识。国内外对微课较为主流的理解来源于微型课堂的构建和新课标教学的新要求。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微课的主体是一种由文字、音频、画面组成的视频文件,它需要观看者采用全息的阅读方式参与其中,是介于3—10分钟左右的在线视频教学形式。这一定义一方面揭示了微课阅读方式的更新,另一方面也描述了微课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知识点的活动属性。可以说,微课不仅适应了新课标教学中的基本要求,还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融会贯通,是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如实展示的视频形式。基于上述微课的含义,我们可以模拟出微课应用的多媒体教育生态。其中,最核心资源是3—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这些资源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总结归纳的与教学性质相关的活动记录,同时根据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而拟定的短程课堂。教师应该在这个生态中提供教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微课件、微思考、微反馈。这些微型的网络资源,通过不同的结构和展现手段,加速了布局合理、良好交互的外部教学生态环境的形成和完善。这样一个教学应用生态被学者们概括为让教学具有了“短小精悍”的基本特征。因此,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把视频作为教学内容记录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其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教学符号和外在表现形式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效仿的。当然,微型课堂的对象始终都是学生,微课的核心意义仍然在于突出“为学生服务”这一根本宗旨。[2]

二、比较视域下微课设计与开发中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微课以其“短”“活”“快”“精”“趣”等特点丰富和扩充了课堂教学资源。特别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微课在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等方面意义重大。但由于硬件资源不足、专业师资匮乏、实施经验欠缺等原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微课设计与开发的理解上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困惑。

(一)微课认知的误区

一是对微课作为“微型课程”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深刻。作为课程的微课至少应包括目标、内容、活动、评价四大构成要素,但在实践中,部分老师将微课简单地等同于“课例片段”“微型视频”“浓缩课”,致使微课教学要素不全。二是对微课“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突出不够。根据这一理念,微课中的课件、教案、习题等教学资源应直接为学生服务,微课的设计要注重问题导向,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但在实践中,学生大多被视为微视频的观众,问题还未经过学生的充分思考,答案就直接呈现出来了。三是重微课的外在形式而轻内容建设。教师往往倾注大量心血到微课视频的制作和剪辑上,过于重视微课的外在结构,盲目追求画面的整体精美和协调程度,忽视了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讲解。换句话说,微课视频的制作侧重于视频本身的结构布置和形态改善,而忽略了微课教学对学生的实际功效,呈现出“形式大于内容”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偏离。

(二)微课制作的误区

一是把微课制作成了“视频式课件”。尽管微型课程作为新兴教学模式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然而,在制作上,诸多的微课实质上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微课呈现的或是传统教学中一整节课堂的一段,或是相关知识的信息汇总,缺乏教学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本质上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视频化。二是在微课制作上分类不科学。微课分类探索和开发作为一项重点教研课题,正在成为提升教育创新的重要支撑。目前,从教学方法上,微课主要分为传授法、问答法、探究法等;从教学目的上,微课可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等。以上分类仍旧沿用了传统教学的方法,没有与微课的本质特征相切合,致使微课的课外拓展受到一定的约束。三是在微课制作上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当前基础教育中的微课制作在示范课、参与教学竞赛、教师教学能力展示、获奖等动机的推动下,以教师个体为单位各自为阵展开建设,导致微课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教学内容更是零散化,质量也良莠不齐。

(三)微课使用的误区

一是微课配套资源的失衡。一方面是配套资源短缺。一堂微课容量有限,只能罗列出重点知识的重要侧面,而不能将有关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这一现实决定了微课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但在基础教育微课的实际使用上,微课教学只有微视频的呈现,缺乏有与之配套的学习资料。另一方面是配套资源超载。为了弥补微课容量的不足,教师为一堂微课提供了大量的相关资源及资源链接,让学生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二是微课效果评价不完善。微课教学主要借助网络自主化的学习方法实施,从操作样态上看较为简洁实用,但有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却是个问题。当前,微课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的目标,往往需要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以此检测教学的效果。这一方式并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微课教学要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追问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三是微课选题针对学生实际不够。一方面,由于中小学生普遍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微型视频的学习并不能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学习方式还未普及,微课的教学模式多元化还受到限制。因此,如何保障学习者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中,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当今微课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微课的设计和安排不仅要成为方便教师完成教学的手段,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诊断学生的需求,让其真正成为区别于日常教学的创新设计。

三、基础教育微课的设计理念和开发策略

越来越多的微课实践和研究表明,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基础教育微课设计理念可从内容知识点微型化处理、课程开放的整体性原则、课程开发的规范化、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升设计层次、规避微课实践误区。

(一)知识的“微型化”处理策略

微课设计和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微”字做文。“微”是从传统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向小粒度的微观设计转变的过程。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微课仍然要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但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时间短、容量小,具有非结构化与切片化的特点。因此,微课开发要做到“微而精”,它关注的是知识的“点”,而不是知识的“面”。在具体开发中,一方面,要对传统教学中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切分,依据“微目标”的标准和最小粒度原则,把完整的知识内容切割成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一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要围绕这一知识点,选择短小精悍的经典材料,作深入具体的讲解,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单一的知识切片。只有这样,才能让微课达到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楚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理解和掌握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目的。

(二)微课开发的“系统化”策略

课程是微课的本质属性。微课课程的含义是指要实现从一堂微课到一门微课的转变。一堂微课只是一个知识切片,只有从课程的高度出发来设计和开发微课,才能避免对一门课程的“碎片化”呈现和“浅层化”讲解。因此,微课的设计要做到系统性和完整性。首先,微课既然是课程,就应有整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微课开发要以课程为单位,建设某“一门微课”。一堂微课是一个知识点,一门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的谱系。以课程为单位开发微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其次,对一堂微课来说,不仅要有作为微课的核心要素微视频,还需要有与微视频配套的相关微资源,如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馈,[3]这些资源与微视频一道,构成了一个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的应用生态环境。

(三)微课开发的“规范化”策略

微课的开发与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经典的aDDie模式把教学设计分为了五大环节: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e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4]。微课作为一种在线网络课程,在开发上也应把这一模式作为规范化流程。结合这一模式、微课的特点和基础教育的目标诉求,微课在开发上应遵循以下十大流程:一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二是把教学内容切分为知识点;三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知识准备、学习动机等);四是根据知识点设计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确定微课程的结构和脚本;五是拍摄微视频(微课的核心);六是微视频后期制作;七是形成微课资源包并上传到微课平台;八是微课教学实施;九是微课教学的反思;十是微课资源动态优化和完善。这一流程把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可为微课制作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指南。

(四)教学内容的“视听结合”策略

微课的开发要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一方面,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微课是学生通过观看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学内容要通过视频来呈现,这就需要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字幕等符号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作可视化处理,做到画质清晰、画面切换丰富、课件制作生动。另一方面,微课对知识点的呈现,最终落脚点还是教师的语言。微课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发思考、概括提升等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学生学习微课程的过程,更多还是通过“听”实现的。因此,微课的制作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可视化形式,更要重视对教学语言的精细打磨,做到讲授简洁、通俗、流畅,通过教学语言推动知识的传递,启发学生思考,完成知识建构。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德育;微课;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3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095-02

“德育微课”的定义

微课程,最早是美国人戴维・彭罗斯提出来的,有人将这种课程称之为“知识脉冲”,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将教育内容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围绕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整合。“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其核心是“微视频”,因此也称“微型视频课程”。

“德育微课”主要是以“微课”的形式为基础,但承载的内容则是关乎学生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观成长的德育元素。它围绕某个德育主题,通过情境陈述、诠释分析、点评反思等手段,把德育主题中的教育观点正确地归纳并展现出来,供学生学习与思考。比如,一个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微课,主讲人以“卧冰求鲤”的典故为情境进行陈述,配以画面、音效等。引用经典国学《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的故事将感恩孝顺这一主题凸显出来,能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感悟“感恩”教育的内涵所在。

因此,“德育微课”也可以说是专题微课,是将德育内容以主题形式融入“微课”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形式。

“德育微课”的特点优势

“德育微课”基于“微课”的形式进行设计,所以具备“微课”的特点。同时,在制作和应用上又不同于专业学科,它的特点和优势更明显。

“德育微课”以音视频为主要载体,具有易操作、易传播的特点。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基本已覆盖数字化载体。将德育知识进行碎片化、情境化、可视听化处理,学生既可以在家中观看,也可以在校园里集体学习,只要通过视频、网络等数字化载体都可以进行观看学习,十分便捷。

“德育微课”时间短、篇幅小,符合学生观看学习的特点。一般认为中小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约在10~15分钟左右。精短的“德育微课”能在这一时间段内完成情境展示,可以让学生高效率地接收教育资讯。另外,因为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对新鲜事物的向往,对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接受程度明显强于传统说教的特点,“德育微课”是通过精心剪辑设计而成的德育视频,能很好地适应广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德育微课”内容丰富,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德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在此背景下,凡是有利于学生提升品质和正确引导价值观的人物事件都可以成为“德育微课”的重要题材,并且贴近学生的现实世界,更能够引起思想启示和共鸣。

“德育微课”的开发具有广泛的社会资源。不局限于教师讲课,主讲人也可以是警察、法官甚至普通人。主要的是其能够把自己的观点通过情境展示出来,对学生的成长给以启迪。听不同的人讲述道理是“德育微课”的重要特点,也说明了德育不仅仅在学校课堂,也在社会各个阶层;不仅仅存在于大是大非的大道理中,也存在于生活的细微处。

“德育微课”的设计开发

高品质的“德育微课”,应在吸引学生关注微课视频的同时,使德育影响渗透于欣赏观看的过程之中,它的关键在于如何开发。对于“德育微课”的开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题和脚本设计,二是微课的制作。

首先“德育微课”的选题和脚本设计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用素材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要从中小学生的视角来选择他们可以理解的实际典型案例。比如,关于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的主题,在案例中最好能针对青少年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普法教育,这样更有角色渗透感,能更好地引起中小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主题鲜明,适于中小学生的思辨能力。既然是“微课”,就要求主题不宜太大,要求精心解读一个问题。例如,“文明礼仪”作为微课主题就显得太大了,可以用更小些的“语言文明”这一主题来代替,这样在设计和解读上也有利于更清晰全面地分析和理解。同时,在分析解读时要注意符合这一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思辨能力,切忌“高、大、深”,否则学生难以理解。

归纳分析正确,要形成正确的教育引导。这是“德育微课”设计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对于开发者来说,要反复斟酌和思考,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方向把握其“德育微课”的真正内涵和用意。

其次,从“德育微课”制作要求上来讲大致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德育微课”在制作模块上应该具备四个步骤:①情境创设。就是德育微课主题涉及范围,该模块中要点明微课的德育元素的重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主题的引入部分。②主题呈现。微课所涉及的典型案例或者主讲人对情境完整的叙述,是整个微课的核心内容,也是主题展现的重要承载体。③分析点评。主讲人对该微课情境的理解,并从德育角度的解读分析。④启迪引导。总结微课体现的核心价值观点,并结合联系学生群体和实际背景,给学生以启迪和指导。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微课本身内容精悍,因此在叙述解读时要在文字措辞上多下点功夫,通俗易懂,能够让学生理解。

视频画面清晰。在选择制作工具或软件上尽可能考虑到画面质量。清晰的画面展现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观看兴趣,更能增加感官冲击力,增强德育微课的效果。

“德育微课”的应用价值与思考

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始了“德育微课”的开发规划和试点,它的应用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和突破,总结“德育微课”在应用中的作用,可以概述为:

“德育微课”制作成形后,它的教育实效性长,可以循环利用,只要它的核心价值体现符合现代道德教育,那么“德育微课”可以成为高效的教育资源。

“德育微课”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无疑将会成为德育教师上好德育课的“利器”,结合教学引入德育微课,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活力和德育渗透力。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微信;微信公众平台;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1.145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1-0246-02

0引言

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数目的激增,学生生源素质越来越不均衡,传统的“一刀切”教育模式弊端凸显。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当代高校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微信是腾讯公司与2011年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从起迅速普及推广,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将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教育领域既符合当代高校生的使用习惯,又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的教育功能。

1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是众多高校均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讲授计算机的发展史、软硬件基础知识、系统软件及各种常用应用软件。其中一部分授课内容偏向于普及计算机基本技能,而当代高校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接学习过相关课程或通过长时间使用掌握了这部分技能,而另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则完全空白。在授课时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甚至于感到无聊、厌学,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研究内容

2.1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情况,调查学生们对于通过微信平台学习的需求,分析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先行建立的微信公众平台对95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们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问卷填写,对其中9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在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微信应用的安装率达到百分之百,在众多微信功能里,“与同学和家人聊天”“刷朋友圈”和“查看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使用人数最多,分别达到98.92%、69.89%和40.86%。

在调查的群体中,91.40%的学生知道微信公众平台,其中大部分都关注过或者正在关注公众号,96.47的学生关注了多个公众号,关注“教育教学”类公众号的比例达到76.74%,他们都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获取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和信息,其中72.94%的学生愿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学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对于在微信上进行学习的时间,4.84%的学生愿意接受3分钟以下的授课时间,12.90%的学生愿意接受3~5分钟的授课时间,66.13%的学生愿意接受5~10分钟的授课时间,16.13%的学生愿意接受10分钟以上的授课时间,如图1所示。对于发送推送课程的时间,11.83%的学生表示什么时间都可以,7.53%的学生选择8:00-11:00,8.60%的学生选择11:00-13:00,9.68%的学生选择17:00-20:00,56.99%的学生选择20:00-22:00,5.38%的学生选择22:00之后,如图2所示。

2.2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模式设计

2.2.1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由于学生存在计算机能力基础差异,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区分不同层次,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适度高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注重扶助使他们建立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适度地调整学生个体所处层次,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2.2.2教学内容和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内容设计需要注重微信端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内容、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几个方面。

(1)授课内容小型化原则。根据学生调查结论,比较容易接受的学习资源时长在5-10分钟之间,所以应注意控制授课内容容量,对于大块的教学内容可以分割为小知识点规模的小块,再将各个小知识点块串联起来。

(2)用户界面简洁清晰原则。微信公众平台具有自定义菜单导航和回复关键字导航两种方式。在设计用户界面时候要尽量清晰明了,自定义菜单导航设置要紧贴课程主脉络,关键字导航设置要注重使用明确的关键词和逻辑关系。

(3)易于接受的用户体验原则。公众号课程要在每天固定时段推送,两次推送间隔不宜太短,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掌握上次授课内容。充分利用微信的交互功能,包括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其中人机交互通过设置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关键字实现,人人交互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微信端互动及微信端与微信端交流实现。

3应用实践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这里以第七章“动画制作软件Flash”为例阐明基于微信平台的计算机软件课程应用实践过程。

(1)课上教师讲授。在课堂授课时间,教师通过课件讲授“Flash”的基本概念,包括“位图和矢量图”、“元件、库和实例”、“帧和关键帧”;打开Flash软件介绍“Flash”的界面组成,包括“时间轴”、“工具箱”、“场景”;通过实际操作讲解“Flash”的文件操作,包括“新建文档”、“设置文档属性”、“保存Flash文档”等内容;演示制作简单形状补间动画、制作传统补间动画等操作。

(2)课上学生操作。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制作一个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及一个文字遮罩动画。

(3)课后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在20:00推送教师事先制作的时长8分35秒的小型授课视频,讲解如何利用Flash制作一个会按预定路径跑动的明星头像的小人实例。通过该演示视频使学生深入理解并学会创建“图形元件”、“视频剪辑元件”和“传统补间动画”。在视频的末尾提出问题,如何将课上学习的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与跑动明星小人的传统补间动画结合起来,制作一个有趣的小动画,制作好的作品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链接上传和展示。

4研究展望

总体来说,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开发的初级阶段,但这种模式的优点正在一点点体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到并开始进行相关教学研究,随着更多教育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加入,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客户端教学功能的完善,随着课堂教学与微信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整合,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模式很有希望成为未来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