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十篇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十篇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0:35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篇1

【摘要】可根据教师需要用多种培训方式。培训理论与当前所教“新课程”的实践相结合,应是培训主基调。教育目标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每节课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实现的,那么培训就要从研究每节课的教学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抓起。教育培训部门充分挖掘教师集体智慧潜能、创造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件。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课件资源库。帮助一线教师提高并参考搞好教育、教学,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培训方式;创新;案例课件;教育、教学课件;课件资源库

作为培训者,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方式创新?对此我谈下自己的认识:

我认为,培训者应围绕这样的宗旨:培训要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能力得到实际提升。让教师会教、教会、教好;让学生会学、学会、学好。

培训者应增强一个意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培训关键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深入挖掘他们的潜能。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交流,合作完成某些研究课题,在共同实践中探索提高。培训者起参与、合作、引领、总结和指导作用。

培训者应提高一个认识:一个好的培训源于一个好的开端。培训开始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搞好需求调研。真对一线教师的需求,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我认为国培项目专题设置了这个讨论问题“作为中小学教师,您最欢迎什么方面的培训课程”就是搞需求调研。这个调研非常好,能了解中小学教师和培训者对培训课程的需求。

培训者要严禁一个错误: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形式主义是劳民伤财的。培训工作应扎扎实实地做。这样培训者,尤其是培训者的管理者需要增加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教师培训工作,培养地是教师,受益地是学生。这关系到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强;关系到每个培训者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培训者要突出一个中心:理论教学应与中小学的“新课程”相联系;与课堂教育教学、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因为当前很多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所以应根据“新课程”,引导教师共同探究如何“让教师会教、教会、教好;让学生会学、学会、学好”。

我考虑,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情况多样,水平参差不齐。新教师、中年教师、老教师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能力各有不足。。培训应教师缺什么补什么,可根据教师需要用多种培训方式。培训可以实行分岗、分层、分学科、分专题,分主题培训。组织培训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如全脱产培训、混合式培训、远程项目培训、送教到校到课堂培训、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专题讲座、示范课观摩、师徒结对、小课题研究、合作式的校本研修的新模式(ie-S教师研修模式)等。

教师的成熟是学习理论――应用――实践――反思――理论水平提高――再应用――再实践――再反思――理论水平新的提高――再应用――再实践――再反思――熟练掌握理论或发展理论的过程。他们的开端可能不同,但本身就是交互的、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么我们培训者就要与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反思,一起成长;或学习在先,或实践在先,反思在先。教师培训就要组织一些理论水平高,业务成熟、精湛的优秀教师,培训指导理论水平不高,业务不成熟的、发展中的教师。培训者就是要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军。

作为培训者,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方式创新?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培训者深思。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大多数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渴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培训不能只注重系统理论地讲解,也不能割裂理论谈应用。理论与当前所教“新课程”的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应该是培训主基调。

教育目标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每节课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实现的,那么,培训就要从研究每节课的教学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抓起。只有帮助教师把各科教学的每节课上好,把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搞好,才能把教育教学质量抓上去。每节课,每项活动的质量搞好了,积少成多,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就提高了。这样培训就要在帮助教师们教好每节课和搞好每项课内外活动上下功夫。培训要突出指导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让教师会教、教会、教好;让学生会学、学会、学好”。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帮助教师总结教学规律、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如何从每节课教学抓起?我做过中学数学教师和班主任。我感觉,同仁们很希望能有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资源可供参考。这样节约了一些备课时间,能尽快掌握每节课,每项活动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已经开发好的图像,声音等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所以培训工作开发与“新课程”相配套的优秀教育教学课件,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新课程”应该是非常好的培训方式之一。

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件资源哪里来?我想,目前教师可共享的“新课程”教育教学资源比较少,可以开发一些的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课件。培训的资源可取之于一线中小学校优秀教师上“新课程”课和组织课内外活动的教学案例课件。教学一线有那么多有教育教学经验、理论、能力和智慧的教师。而每个教师都有他的智慧和独到之处。

如何将培训的资源取之于教学一线?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可以引导教师校本学习,依据“新课程”,利用情境教学和多元智能等理论,搞好校本课例研修。发挥培训者与一线教师大团队协作备课、课例研修的作用,以文本或光盘的形式把研究成果保存下来,开发些优秀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教学案例课件。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教学案例课件做为资料保存下来,供本校教师共享教学资源。这样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受本校教师们欢迎。

市、县、区培训机构可以向所属中小学教师征集这一学年“新课程”的各学科一些课的优秀教学案例课件,并征集其它课内外活动的优秀教育案例课件资源,研究评比出一些有价值的。然后编辑成册或根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制作成光盘,供本市、县、区的教师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本市、县、区教师互相学习交流,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以此类推,逐级征集。各省、自治区、建设兵团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向所属市、县、区培训机构征集些所属中小学,这一学年的“新课程”各学科一些课的优秀的教学案例课件,并征集课内外活动的优秀教育案例课件,研究评比出一些更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然后编辑成册或制作成光盘。让本省、自治区、建设兵团的教师们资源共享。这样有利本省、自治区、建设兵团教师互相学习交流,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中央委托的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向各省、自治区、建设兵团教育培训机构征集这一学年“新课程”的各学科一些课的优秀的教学案例课件,课内外活动的优秀教育案例课件资源,研究评比出一些更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然后编辑成册或制作成光盘。让全国的教师们分享。全国教师互相学习交流,促进全国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这样逐年累积,最好新课程的各科,每课都有优质教学案例资源,各项活动也都有可以参考的教育案例课件资源。教育教学课件有周期性地根据情况更新,不断提高课件的水平质量。

我认为:通过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的征集活动,这样做有利发挥全国教师集体智慧,帮助中小学教师上好“新课程”的课;有利于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也有利于收集优质的教育资源,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轻教师更会极大地受益。这样做地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们的培训。选拔优秀教育教学教案例课件的过程,实际也调动了教师们教、学、研的内在积极性,挖掘了他们的智慧潜能。这样优中选优的、范例多样的教育教学案例课件凝聚全国教师的集体智慧,一定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最后还可以把同一课的若干个优秀教育资源的课件取其精华,进行整合。编辑出更优质的课件。

通过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的征集活动,不仅让全国教师互相学习交流,分享这个教育资源,帮助教师搞好教育、教学,促进全国教育均衡发展。也可以同时通过这个方式,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定适当的奖励政策,对做教育教学案例课件有贡献的单位、集体与个人予以奖励。这样就更可以调动教师们学习、教学和研修的积极性。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篇2

一、优秀班主任工作的功能定位

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分小学第1工作室、小学第2工作室,中学工作室,首批研修成员是14位获得过“北京市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或“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的班主任。工作室的基本功能是:

(一)加速班主任专业发展带头人的形成

专业化的班主任需要培养、需要培训,更需要班主任群体中优秀分子的示范和引领。在一个群体中能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人就是带头人,能够在班主任专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人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带头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带头人应该是班主任工作的专家,即对班主任工作精通并有独到见解的人。他们既够按着育人规律高效工作,又能够揭示育人的规律;既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得非常漂亮,又能够说出为什么这样工作以及是怎样工作。其典型的标志是已经形成了育人思想,并通过著作或文章表达出来。

北京市有一批影响全国的老一辈优秀班主任,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发挥了较好的带头作用。如,丁榕老师等老一辈优秀班主任,不仅有着感人的事迹,也有着丰富的智慧,还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他们以其事迹感染着年轻人,以其智慧迪启着年轻人,以其思想引领着年轻人。北京市有一批正在成长着的优秀班主任,在4万余名中小学班主任中,已经有8800名班主任获得了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有20名获得了北京市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2006年和2008年两届),有数十位获得了全国优秀班主任(教师)和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他们做出了一定的业绩,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从北京市班主任群体的现状来看,优秀班主任的数量不少,但特别有影响力的不多;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特色初步形成,但教育思想还很少形成;优秀班主任自身工作得特别好,但发挥引领作用还不够。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之一,就是使优秀班主任尽快成长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带头人。

(二)促进优秀班主任的可持续发展

从前期的资料分析和访谈调研,我们发现,工作室成员都是模范教师:他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他们爱岗敬业、激情投入,持续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班级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奇迹,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也是智慧教师:他们智慧育人、科学工作,无论什么样的班、什么样的学生到他们手里,他们都会化腐朽为神奇,表现出高超的教育智慧。他们也是个性教师:他们每个人都有“独门绝技”,他们用不同的教育风格成全着他们的学生,也成就着自己;他们的个性体还表现在他们以超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把工作做到极致。

但是,他们要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专家,要成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带头人,还需要将经验进行梳理、提炼,升华为思想;需要将实践智慧显性化,升华为理论。这是优秀班主任的智慧实践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是优秀班主任的实践智慧从隐性走向显性的过程,是优秀班主任的实践智慧结构化为操作思路的过程,也是一个探寻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过程。要实现这种转化和飞跃,一方面需要班主任的自主反思、自觉提升,另一方面需要专家的点化和引领。前者需要班主任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后者需要专家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优秀班主任工作室致力于通过提升班主任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实现班主任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运转

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项目目标是:“建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旨在总结优秀班主任成功经验,提炼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促进其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在北京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班主任群体。探索中小学班主任成长的规律,研究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8年班主任队伍建设专项工作的通知(京教德〔2008〕2号)》)

围绕上述目标,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确定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线,以优秀班主任为主体,以指导老师为主导,以形成班主任教育思想、打造优秀班主任群体、探索优秀班主任成长规律为目的,按照统分工作原则,采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交流展示、案例教学和课题研究等形式加速优秀班主任带头人的成长。

(一)“三主”工作指导思想

1.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线。教育科学研究是揭示教育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研修班成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高超的实践智慧。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可以提炼工作经验,揭示经验中所蕴含的原理和理念,使具有特殊性的工作经验升华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工作室采取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基于优秀班主任实践经验的研究。开班之前,要求研修成员撰写成长报告;开班第一天,要求每个人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指导教师给予点评,并提出修改成长报告的建议与要求。开学后,要求研修成员撰写工作案例、工作思考(或工作经验),并进行了案例指导和课题研究指导;第一学期末,研修成员初步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第二学期开学初,经过双方选择,工作室为每一位研修成员配备了研究指导教师;第二学期末确定研究课,第三学期初进行了开题答辩。第二年进入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2.以优秀班主任为主体。入室研修成员都是在北京市乃至在全国已经产生一定影响的优秀班主任,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每个研修成员都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经验和工作特色。因此,工作室以优秀班主任为研修主体,促进研修成员的自主研修。研修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定研究计划并开展个性化研究,目的是促进优秀主任的思想形成。14位班主任都确定了源于自己的特长、反映自身特色的又能促进自己工作的研究课题。如甄珍确立了《现代小学生班级阅读生活体系的设计》的研究课题,郑丹娜确立了《“全接纳,慢引导”理念指导下的师生沟通方式研究》的课题,孙凤香确立了《运用成长树进行目标管理的研究》的课题,王保东确立了《关于农村地区示范高中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研究》课题,何艳梅确立了《通过真实记录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研究》课题。各个工作室根据研修成员的兴趣和积累确定研修主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专题研究,目的是形成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成果。如,小学1室确定了“家校合作,携手共育”的研究课题;小学2室确定了“营造班级文化,滋养学生心灵”的研究课题;中学室确定了“强化自主管理,实现自我教育”的研究课题。

3.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优秀班主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着高超的实践智慧,但理论基础尚待夯实,理性思维能力尚待提高,科研能力尚待加强。因此,优秀班主任的研究需要专家的理论指导与适时点拨。为此,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了由高校知名学者、培训机构优秀教师和一线实践专家组织的专家团队。在组建团队时,充分考虑了专家的影响力、理论水平和学科结构。从影响力来看,我们聘请了理论界中有较大影响的檀传宝教授、在实践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丁榕先生和王宝祥老师、在班主任培训领域有较大影响的陈爱老师;从理论水平来看,无论是高校学者还是实践专家,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并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从学科结构来看,教育基本理论老师、心理学老师、德育理论(含班主任理论)老师各占三分之一。

一方面,导师帮助学员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如张红老师在与郑丹娜老师的交流与对话中,帮助郑老师理清了其教育思想,将之确定为“全接纳,慢引导”。另一方面,对研修成员的研究给予理论上的支持,如何艳梅老师为“真实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促进良好学习意识与行为的形成”经验找到了“评价―激励―强化”的管理心理学基础;孙凤香的“发挥成长树的激励作用,引导孩子自主发展”,原来蕴含了目标管理的原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之下,研修成员找到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使自己的工作特色逐渐明晰,研究方向逐渐明朗。

(二)“三项”工作策略

1.精耕细作。本项目的培训对象一共14人,分3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同时还配备由一线专家、高校学者、培训机构教师组成的导师团,在设立导师团时还考虑了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教师的搭配。在课题研究阶段,根据班主任的研究方向和选择意愿,为每一位班主任配备一名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工作室活动有设计有方案,活动过程有记录有反思有总结。工作室为10天的异地研修制定了异地研修方案,印制了异地研修手册和研修专家资料;异地研修结束后,形成了《记录集》、《体会集》和《总结集》,制作了宣传片,召开了总结会。

2.高端引领。参与工作室活动的专家,都是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学者或一线班主任。如教育基本理论专家杨启亮、张华、李政涛等教授,教育实践专家杨瑞清、李希贵、李烈等中国当代第一批教育家丛书作者;德育理论专家朱小蔓、檀传宝、齐学红等教授;全国知名优秀班主任丁榕、黄静华、王立华等。优秀班主任在与知名学术专家面对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教育的内涵和功能,体味学者的理性之魅;在与著名实践专家面对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作用,体味专家的人格之魅;在与优秀班主任面对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和价值,体味着同伴的智慧之魅。

3.行动提升。“且行且思”和“且思且行”反映了这一策略。“且行且思”,是指工作室成员要边学习边思考、边探索边思考。每一次专家报告都留三分之一的时间让研修成员与专家对话;每一次工作和思考交流,都要进行同伴间的互助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每一次活动后,研修成员都要写出活动心得。研修成员在积极参与中得以提升。“且思且行”是指研修成员将所思所感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和育人行为,或指导影响他人的行为。

(三)“四五”工作模型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更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在此前提下,工作室确立了四大加速优秀班主任成长的途径:专家引领、自主研修、同伴互助、榜样示范,四种途径贯穿于整个研修活动之中,并相互作用;设计了基础性工作和个性化研究两大类研修工作和四小项工作;安排了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交流展示、案例教学和课题研究等五种基本研修方式;形成了如下研修工作模型(见表1)。

第一年主要开展基础性工作,如通过自学读书、专家报告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以开阔学术视野;通过撰写成长报告、工作反思、工作案例等方式,梳理工作经验,以聚焦工作特色;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工作经验,通过点评他人经验并提出发展建议,开展汇报交流活动,以实现共生共荣;通过现场展示和现场点评活动,可以尽显展示者的特色和思想,提升展示者的水平,也可以提升同伴的认识水平、鉴别能力和指导能力。

第二年主要进行个性化研究,如通过名家对话和高端引领,实现工作经验到教育思想的理性升华;通过课题研究和系统思考,形成论文、专著(或研究框架),初显思想观点;通过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探讨或聚焦某位成员特色的专题研讨,形成工作室的研修成果;通过报告和论坛展示等形式,汇报研修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优秀班主任

工作室的活动成效

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在研修成员的努力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优秀班主任的带头人正在形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了优秀班主任思想的提升和班主任工作特色的提炼

通过研修成员对自身成长和工作的回顾与反思、研修成员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以及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引导,工作室成员的工作经验得以提炼,工作特色更加明晰,教育思想逐步形成。甄珍老师引领学生享受现代阅读生活,进一步实践“真知真爱,育真人”的思想;万平老师提出“教育是温暖的”,并以此作为专著题目;全斌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适宜发展”的教育理念。何艳梅老师聚焦于“用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研究;袁凤芹致力于“家校合作,共奏教育和谐音符”的研究;孙凤香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是“发挥成长树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王保东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是“强化学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李志伟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是“创造属于教室的力量”。

(二)加速了优秀班主任的成长

研修成员在工作室有着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收获。甄珍、万平、郑丹娜在入室前已经是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甄珍老师出版了《真知、真爱,育真人》、《班主任应该做好的七件事》等两部专著;万平老师出版了《马方日记》,郑丹娜老师360万字的“悄悄话”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入室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甄珍、万平、郑丹娜老师分别获得了“德育特级”、“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甄珍将自己的研究进一步聚焦到带领孩子享受现代阅读生活,并正式发表了文章,万平的专著《教育是温暖的》即将作为北京教育丛书付梓,郑丹娜的专著《走进心灵》(暂定名)已经入选2010年北京教育丛书。冯勉在2009年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何艳梅于2009年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拟撰写的专著入选2010年北京教育丛书编写计划;袁凤芹的专著框架已经形成。工作室最年轻的李志伟(32岁)老师也评上了高级职称。所有的工作室成员都入选了2009《北京市师德楷模》丛书写作计划。

(三)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

研修成员在学校内部、区域内、全市乃至全国发挥作用。隗金枝老师的工作室先于北京市优秀工作室成立,在市工作室的影响下加速发展;郑丹娜老师的学校工作室和区工作室、甄珍老师的区级工作室、何艳梅老师的学区工作室、袁凤芹在学校范围内的合作研究小组,都是在进入市级工作室之后成立的。工作室成员经常把参加工作室的体会与自己的工作室成员分享,同时也带自己的工作室成员参加市工作室举办的现场展示活动和与名家对话的活动。班主任们还通过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各类培训班主任做报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优秀班主任

工作室的工作经验

(一)政策导向,行政推动

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以项目形式开展活动。在北京市教委正确策划下,北京教育学院成功地申报了由市财政支持的2008年和2009年教师培训项目,并得到了资金支持。市教委和教育学院分别进行项目的申报与论证、评估与总结环节,使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断提高;项目的过程性管理,使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市教委和北京教育学院等各级领导都高度关注并悉心指导本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工作室的工作,有效地激励了优秀班主任的研修。

(二)组织合理,职责明确

本项目成立了由市教委副主任罗杰和北京教育学院书记马宪平为组长,市教委德育处、人事处、北京教育学院、市德育中心、班主任杂志社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团队。

设立1名项目组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主要包括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各工作室的集体活动,协调各工作室的活动,对研修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总体把握。设1名项目秘书,负责三个工作室活动的教学、教务和日常行政管理。每个工作室设1名指导教师,共同研究、协调各室的研究工作;协助成员制定研究计划,为成员提供理念、方法和资源支持;了解成员需求和教学的全过程,对成员反映的问题及时与导师或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负责联系各工作室的导师和临时指导专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负责组织、落实各工作室的教学实践活动;记录活动全过程,撰写活动新闻、工作纪要和工作简报;为成员提供相应的理论、方法和资源支持;共同研究协调各室的研究支持工作;活动记录和活动资料收集。及时向项目组提交活动情况,并将重大活动报学院宣传部。

工作室还建立了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专家组成员及部分高校科研人员、中小学优秀校长和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班主任组成的指导团队,其基本职责是:审定培训实施方案;指导工作室成员的学习和研究;对班主任在工作室的研究情况做出评价。

(三)诚心服务,启发自觉

工作室成员是北京市班主任中的佼佼者,也是工作最繁忙的人。让他们来到工作室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是我们思考和追求的管理目标。我们的做法是,确立研修成员的研修主体地位,明确研修成果的发展方向,激发他们的内在发展动力;杨秀治、张红、迟希新三位指导老师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竭诚为他们的发展着想和服务,使他们能够在工作室里感到发展有奔头,成长有方向,增强了他们自动自发的力量。

五、优秀班主任

工作室的行动特色

(一)团队影响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纵观全国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北京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建立了稳定的专家团队,以集体的力量影响优秀班主任,产生群体共振效应;同时,为每一位研修成员配一名课题研究指导老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二)整体推进与个性研究相结合

工作室整体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学期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和活动进程。与此同时,所有工作又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形式。工作室的整体研究,定位于研究优秀班主任成长的规律与机制,由项目负责人统一设计并组织实施;各工作室的研究定位于工作室研修成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各工作室指导教师组织实施;每一个研修成员的研究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特色,着眼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形成,由各位成员自主设计自主开展。

(三)学习榜样与示范引领相结合

工作室一方面组织研修成员学习学术大师和实践大家的思想和品格,为他们树立追赶的目标;另一方面也通过研修成员的现场展示、做专题报告、当专家评委、带本校或本区徒弟等形式,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工作室还通过研修成员在各区、各校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心灵激荡与情境对话相结合

工作室通过自学读书、理论讲座、学术报告,开阔研修成员的学术视野,激荡研修成员的心灵,提升理性思维。王保东在与杨启亮对话后说,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是使他立志要做学生人生导师的“贵人”。袁凤芹老师在听了丁榕老师的报告后以“温暖一生的感动――为时史的丁榕老师”为题写了近3000字的活动体会。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篇3

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始了。在成长、价值奋斗和享受人生的各个阶段,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刚需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1全民终身学活动周内容介绍大全,欢迎阅读!

2021全民终身学活动周内容9月8日,教育部《关于举办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拟定于11月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活动内容

(一)持续推进线上线下终身学习

针对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全民健康、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等主题,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培训、观摩、座谈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学习宣传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和学习服务,组织广大从业人员、社区居民、老年人群参加全民终身学习。在总开幕式期间连续推出为期一周的系列活动,包括职工教育与人才发展、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学习型城市(乡村)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互联网+全民学习等主题。

(二)向社区开放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学习资源

倡导“职继协同”“院校融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地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要结合各类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协调组织有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成人学校、社区学校、老年大学、科普学校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活动周,充分利用开放数字化学习资源,发挥设备设施、教学资源、师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服务活动,建立健全服务基层百姓的继续教育相关院校及教育机构的学习资源库。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要做好社区教育相关业务指导和服务。

(三)强化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功能

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资源作用,开展全民终身学习相关活动,形成社会资源共享机制。

充分发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门户网站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社区教育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等载体作用。加强省级终身平台以及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相关网站平台建设。鼓励区域之间加强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资源的协作开发与开放共享。组织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积极参与社区(老年)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提升同农村地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水平。活动周期间,因地制宜,面向企业职工、现代服务业员工、进城农民工、退役军人、高素质农民、城乡社区居民、老年人群、成人继续教育工作者等举办各类线上大讲堂,努力拓宽活动周的覆盖面、参与度。

(四)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全民阅读学习

持续开展书香社区、书香之家、读书之城、好书推荐、好书诵读、书友会、智能学习等线上线下活动。广泛开展微信读书、数字化阅读等活动,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等多种活动方式,广泛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加读书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以网络互联互通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大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活动力度。

(五)开展“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荐认定和宣传展示活动

各地组织开展“百姓学习之星”推荐认定和宣传展示活动,广泛征集、深入发掘、持续宣传展示一批在疫情防控时期创新方法学习、坚持主动学习、带动群众学习、事迹突出、故事感人的典型人物。

各地组织开展“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荐认定和宣传展示活动。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灵活有效方式,宣传展示各地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在工作学习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工作案例和典型故事。宣传展示推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从业人员教育等优秀工作案例和典型故事。宣传展示继续教育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服务“三区三州”等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学习群体,服务从业人员提升素质能力实现就业再就业的优秀工作案例和典型故事。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将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宣传活动,集中展示“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优秀成果,展示百姓学习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展示活动周总开幕式及各省区市活动周精彩活动。

(六)开展“智慧助老”专题宣传展示活动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45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广泛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1〕15号)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智慧助老”作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一项重要活动,广泛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教育培训,服务老年人终身学习。要深度挖掘、广泛宣传在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推广优秀工作案例。

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组织推介“智慧助老”专题的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和课程资源,并视情在活动周总开幕式进行专题展示和推介。

全民终身学活动周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经研究决定,2012年继续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篇4

学校管理团队开展了三轮智慧管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通过学习研讨,校级领导把握方向更准确,中层干部控制节奏更到位。常规工作实行部门主任负责制,分管校长主抓改进项目的落实。建立了教代会代表评议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制度,让管理者更具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和能力。

善于制定实施符合校情的管理评价制度。制定并实施教职工发展性评价制度,由教师自评、学生评议、同事互评、行政评议等环节组成的评价体系,学校给每位教职工发成绩报告单和发展建议,发展性评价有效地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品质,明显地改善了师生的关系、教师与职工的关系。我们还制定并实施合格、特色、优秀教研组和和谐备课组的评审制度,规范校本研训常规的落实,引导创建学科特色。制定富有学校特色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鼓励多劳多得,倡导优劳优酬。

二、提升教育境界,塑造智慧教师尚德之魂

1.建立教师队伍发展的共同愿景。在学校关注师生生命质量,拓展师生发展空间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们确立了通过智慧型教师团队建设,让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充满真、善、美,都能享受诗意教学之快乐的发展愿景,努力向着上海一流、全国知名高中奔跑。

2.建立学校文化引领运行机制。完善学校文化内涵,引导全体师生认同学校文化。以校训、校歌、班旗、班歌、班规、班级愿景等为抓手,强化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引领作用。以花园单位创建为契机,在校园内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景点,让校园文化渗透在每个地方。在展我智慧、秀我风采,扬高尚师德,创和谐校园,做幸福的金中人等主题活动中,崇尚敬业爱岗精神,激发师生情、师徒情。倡导勤奋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感。

3.建设学校文化品牌。继续弘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实践创新、追求卓越的金中精神,践行爱生、求实、创新、协作八字教风。汇编《小故事大智慧》等金中教育智慧集,将教师智慧固化并传承。

三、倡导读书文化,聚集智慧教师博学之气

为了促进教师的阅读和思考,学校将寒假定为教师读书月。向教师推荐书籍,并列出阅读指导和阅后思考题。教师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撰写读后感。学校适时组织读书论坛,围绕读书・阅世・塑己・育人,我们也能创造奇迹吗,读书论课品三学・导助督学促三研等主题,分享读书收获、触发教育思考、碰撞教育智慧。此外,校园中还有教师德育论坛、创新人才培育论坛、今天怎么布置作业等多专题的听辩活动。读书能促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行动者,为智慧教师积蓄博学之气。

四、践行教学改革,培育智慧教师善教之能

1.教学即研究――导学导教导课的教研机制。导学导教导课”(简称“三导”课)教研模式,即每周每备课组先行推出1至2节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一位教师负责撰写学案、教案并先行上课,课后集体评议修改学案、教案供备课组分享。

“三导”课机制营造了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学研究;高频率的轮流开课,全面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组内团结协作氛围更浓;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学校修建了两个全自动摄录播专用教室,鼓励教师自我录课、研究课例、反思教学。倡导教师在网上课堂晒课,形成了学习研讨互评的良好氛围。

此外,采用同课异构研训模式。有当场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也有事先在摄录播教室录制好,教研活动时间比课讨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同课异构,先后与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究。跨地区、跨教材同课异构,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智慧。

2.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三导”课实施两年多来,大家达成了一些共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三不讲”原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通过讨论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进过多遍学生也不易理解的教师不讲;解决问题方式中,简单问题学生自学解决,较难问题通过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逐渐形成了“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的课堂角色为导学、助学、督学,学生的课堂角色为自学自研、互学互研、深学深研。按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等不同课型,分别研制了“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环节。为了使教师在课堂上更重视学生的学,特制了“三学三研”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教学行为得分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得分各占50%。

3.为学生的成长定制服务――校本课程和校本作业。从校本课程和校本作业着手,努力培育教有特长,兼具理性与个性、灵性与善性的优秀教师。

在基础型课程方面,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能需求。在拓展型课程方面,实行四星级课程评价体系,鼓励教师持续钻研和开发拓展型课程,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激励教师编写校本拓展型课程教材,并辐射推广使用。借助绩效工资政策,引导教师多承担研究型和社团课程的指导工作,助推教师成名成家。组织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领衔编写既符合课程标准又适合生源实际的校本作业,学校印制,免费供学生使用,让教师远离推销教辅材料的商人角色。

五、促进专业成长,夯实智慧教师深研之基

1.完善三维度校本研训体系。学校搭建了由组本研修、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组成的教研维度,形成了以四级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为抓手的科研维度,完善了由四类常规培训和五大课程模块组成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师训维度。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篇5

【关键词】以人为本干部教师队伍智慧高效

调兵山市第一小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兵山脚下,是一所历经三十余载的老校,学校始终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以“文化立校”为办学理念,“追求智慧”为办学精神,努力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特色。

学校全面落实“十二五”校本培训规划,遵循“以校为本,研训一体,管训结合”的原则,根据需求,追求实效,促进发展,以人为本,全力打造智慧高效的干部教师队伍。

1.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师干训领导小组,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分工,制定培训、考核、奖惩等相关的一系列制度,保障培训活动经费投入,确保“十二五”师干训工作顺利实施。

2.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过硬、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

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干部的需求为导向,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将教育培训与事业发展、个人发展紧密结合。

2.1积极参加函授进修学习、岗位任职培训和提高培训。干部学历100%达标,岗位任职资格合格率100%,岗位提高培训率100%。

2.2学校组织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利用班子会进行针对性培训,并分别组织教学、政教、党务领导进行分岗练兵。校长亲自组织学习、交流、研讨,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思想政治理论、业务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学校为班子成员购买《名校行政管理细节力》等系列书籍,并推荐《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新教育之梦》等书目,鼓励干部多读书。

2.4组织干部成员观看教育专家的讲座录像,像周弘教授的《赏识教育》、魏书生的《教育与人生》、陈大慧的《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等。

2.5外派干部赴山东、福建、北京、吉林、沈阳、大连等地考察学习。

2.6要求干部积极组织参与教科研活动。领导承担和参与的各级科研课题已有11项通过鉴定验收;撰写的文章20多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指导各级各类优秀课80多节。

3.建设一支肯吃苦、乐于奉献、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3.1强化师德建设。

教师签订《师德诚信承诺书》和《师德师风责任状》,向家长、社会公开,共同监督约束师德行为;听取家长反馈,深入师生摸底,及时引导纠正;以评价奖惩做保障,通过培训学习、签状问责、礼仪讲座、禁说忌语和“我为学生办实事”等活动规范师德行为,增强教师责任心,提高师德修养。学校已形成“关爱学生,有我一个”的良好氛围。

3.2深化师资培训。

学校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岗位练兵,网络培训等多渠道建设教师队伍。

3.2.1多层次校本培训。

第一层是个体性培训,指教师个人自学;第二层是群体性培训,指分学科、分年组的教学观摩,技能训练等;第三层是整体性培训,指全体性课程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课件制作和网络培训等。

校本培训主要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教师心理健康、学生管理与教育、课堂教学能力等内容的培训。

学校结合培训和岗位练兵,开展教学设计、教育随笔、案例分析、业务知识、信息技术等相应的竞赛活动。培训与竞赛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2.2多渠道校本教研。

扎实搞好“校校公开课,天天公开课,人人公开课”活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领导率先上观摩课。学校把各类公开课安排到七个多媒体室,形成固定课表上墙,做到人人公开,科科公开。教师按课表上课,部主任跟踪听课,其他教师可随时听课。学校定期召开教学专题研究会,月例会,及时调整,定期总结,教研有的放矢。

深入校本教研活动,紧紧围绕“六环三步”教学模式开展校本教研。学习教学模式相关理论,研究专家课例,请教育专家和教研员一起进行专题探讨。联合兄弟学校,请外校教师到我校上课,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索“五环三步一中心”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开展共建“知识树”活动。学校每双周进行一次学科组“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各学科组构建本学科的全册总知识树、单元、课时知识树。学校在操场边、教室里分别建有知识树橱窗,便于师生应用。

3.2.3引领教师读书。

学校每年投入近3.5万元订阅各种刊物,在图书室设立“教育理论图书专柜”。启动教师读书工程,开展教师读书竞赛、读书沙龙等活动。让教师在品读《诗经》《论语》和四大名著中人生得以丰富,在研读教育业务书籍中教育理念得以提升。

3.2.4鼓励参与研究。

鼓励教师参与课题开发与研究。学校承担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实现主体参与的研究”、“提高学生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等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15个,有11项科研课题已经结题并获得优秀成果奖。教师撰写的大量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3.2.5倡导师徒结对。

倡导同年组、同学科教师结对互助,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老教师作用。老教师把有效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传授给新教师,新教师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面帮助老教师。每学期老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上汇报课,并通过评课会、计划会、总结会、考后分析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教师优势互补,新教师变成了骨干,骨干成为名师,骨干教师队伍日渐壮大。

3.2.6请进来,走出去。

学校先后请天津的王敏勤教授、铁岭教育学院郑重书记等专家到校做报告。邀请各级教研员驻校指导教学。学校先后派教师到外地参加培训学习100多人次。

教师师德似水,业务精湛。多年来,我校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教师——于桂云;部级优秀课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刘金霞;辽宁省优秀班主任潘淑红,还有部级优秀课教师杨春淑、王丽娟等一大批骨干。省市级骨干教师85人,省市级优秀课教师144人,县以上优秀教师52人。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篇6

关键词:智慧教学;体验式循环;教学设计能力

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要求在“十三五”期间“采取切实措施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1]为此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类专业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肩负时代重任的卓越教师。然而,文件出台的背后映射正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困境,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师范人才培养的难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痛处。本研究旨在发展KoLB体验式学习循环理论,以地方性本科课程“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课程为案例,在智慧教学环境下,以互动式、启发式以及探究式为核心,进行循环模式设想,以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为中心,打造实践课程,实现师范课程的实践性取向,为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KoiB体验式学习循环理论

美国教育学家Kolb全面审视了勒温、杜威以及皮亚杰等人研究,以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种不同学科为视角,在体验式学习模式、行为研究模式和认知发展模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在其理论著作《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一书中,提出体验学习循环理论。Kolb认为,学习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间中,学生以动态的认知体验与挖掘知识的内在逻辑形式,建立主体与客体的自我概念,理解所承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深层次的循环延续过程。Kolb依据体验学习过程建立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型(图1)KoiB体验式学习模型是由四个阶段构成的循环系统,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该模型的关键在于适应世界的双重辩证对立之间矛盾。具有两种不同获取体验方式:感知(具体体验),领悟(抽象概括),感知与领悟之间的辩证统一需要学习者通过体验的转换才可完成。体验转化涉及到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内涵转换(反思观察)与外延转换(行动应用)。两种不同的体验转换方式之间也存在着辩证对立的关系。[2]Kolb体验式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而且指向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外在的交往之中,在反思与实践中,触及到传统教育与网络学习所无法涉及的人格及社会性的发展领域。该循环理论不是简单的止步于学生的体验活动,而是通过学生对体验进行领悟、体察、反思,从而实现理性的升华,同时突破了个体学习的牢笼,以活动交往为方式,进行意义化的挖掘,深刻剖析问题,在思维碰撞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课程中体验循环理论模型建构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是一门针对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开设的教师教育必修课。该课程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上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目的是增强学生教育教学专业化的思维意识以及语文教学设计意识,提高学生教学设计能力。因此,本文以“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课程为应用案例,基于KoLB体验循环理论进行教学设想,在智慧教学背景下,改善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如图2所示:体验式教学活动流程图将教学内容分为案例讲授、研读分享、团队设计、成果展示四个阶段的外循环,每一个阶段都引导学生经历相应的内循环,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实验。第一阶段教师进行案例讲授,通过启发提问、类比研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具体的体验中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界定问题。第二阶段教师提供辅助支架,学生在观察、反思的过程之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提取问题关键、内化设计结构。第三阶段学生组建团队进行教学设计建构,通过头脑风暴、分配任务、模型建构等过程,优选认知策略,设计教学方案。第四阶段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微课制作、展示,并以线上投票、线下点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学设计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迭代优化。以上的阶段中,将教师讲解、学生探索、团队合作贯穿于其中,通过内外循环、层层递进,迁移性、系统化地促进学生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以下将结合课程内容对KoLB学习循环四个阶段进行阐述:

(一)具体体验具体体验是通过把感觉、思维和情绪融入到真实的环境之中,并与之相互作用进行体验,该课程中教师内容的准备应基于学生的起点以及潜在发展点,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对知识的符号认知重组,加深其意义化、社会化的认知,打破学生常规思维,勾起学生进行意义化的情绪。具体教学如下:首先教师通过对优秀语文案例分解以及类比不同文体的案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其语文教学设计内部结构与功能,形成对相关概念宏观的初步认知。其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优秀案例与问题案例的拆分,在互动中探究问题的根源,明确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基础,界定语文教学设计要素的微观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拉近教材或案例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关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绪及其感受,促进学生具体体验能力的提高。

(二)观察反思观察反思是体验式循环理论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学生建构新认知的突破点,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体验阶段形成的初步认知进行观察与反思,寻找新旧经验的交叉点,探寻其相关性。观察反思阶段作为一种突破性阶段,不仅要让学习者感知书面上的显性知识,而且更多的挖掘留存于深层、内在的缄默知识,从而更好地深化问题理解、提取问题关键、建构问题新认知。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提供支架,学生作为主体者一方面反思教师提供案例,一方面内化教学设计结构认知。课堂上,在教师案例分解、小组拆分研讨的基础上,教师提供问题支架,在学生障碍点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反思。例如:学情分析上如何做到不空泛、随意?教材分析上如何把握好文本的主线,不做无边的个性化解读?如何做到教学设计面向学习者?如何做到以课程观来统领教学设计?这些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显性到缄默,让学生反思问题根源,内化设计内涵,挖掘自身不足,促使学生对语文教学设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发展,以及反思观察能力的提高。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篇7

逍遥行者

寒假马上就要来到了,寿光市教育局将组织第七届“新华书店杯”假期读书征文活动。为了指导广大教师认真阅读好所指定的阅读书目,特将教师阅读篇目作简要介绍,供朋友们参考。

1、《做一流的教学能手》

本书收录了作者作为中学特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教学与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些个人感悟,共分“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独特高效的教学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学技巧”、“真实动人的教学案例”、“与众不同的教育主张”等五个部分,针对新课程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改革制度”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述,特别是对新课程追求的课堂教学主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提出了众多易操作的课堂实战技艺。通过生动的语言,简明的提法,易操作的建议,为引导广大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更快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实战技法,走幸福的教学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林华民,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全国知名教育机构——北京树人天地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家庭教育艺术研究。著有《未来教育——让中国学生把握21世纪》、《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等,还发表了8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

2、《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

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轻松与不轻松之间,圆满与不圆满之间。——她这样教课。

听课,听得出门道;评课,评得出名堂;写课。写得出水平。——她这样为学。

定位、到位,不越位;听从、跟从,不盲从;建功、立功,不居功。——她这样管理。

不管怎样,总要读书。不管怎样,总要善良。不管怎样,总要心向光明!——她对学生如是说。

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她对年轻教师如是说。

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玫瑰”,她被广大青年教师服膺为榜样和领路人。她就是著名教育专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书记,兼任北京中央商务区实验小学校长的窦桂梅。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是她的教育教学管理智慧的精华,精选30多万字,包括了作者多年来在教学实践、学校管理、评课与课改等方面的深刻体会与思考。好教师应该具备的修养从哪来?好教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课堂去?怎样有效评课?是“教语文”还是“用语文教人”?……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尤其是课例部分,生动体现了她的教学魅力,让年轻教师有路可循。窦桂梅的课堂教学智慧、细腻、唯美;窦桂梅的管理工作扎实、细致而富于个性。她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对学校管理的所有细节,都展现在文字的魅力中。

作者窦桂梅,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提名十杰教师。2001年,作为国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演讲团”主讲人,在人民大会堂作专题报告。从教二十余年,致力于为生命奠基,从“三个超越”理念的形成,到“主题教学”实验的推进,再到“三个回归”的理论提升,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获相关奖项。《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等报刊、杂志及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系列专题介绍。出版个人专著和主编、参编多部。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窦桂梅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3、《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

教育是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但是,必须看到,教育也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服务行业,它是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千百万个家庭和亿万个孩子的幸福和前途提供的服务,它的要求更高,要求我们服务者——也就是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无限的爱心、耐心、有发展的眼光、有诲人不倦的情怀和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慧眼,还要懂得心理学,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个老师都应该是教育家、学者、思想家、导师、顾问、权威和园丁,有这样的前提,才可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关爱学生的最佳体现。

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给每一位老师带来了启示,原来“惩罚”也可以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学生心底留下最深的感动。并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让每一位“诲人不倦者”都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来自真实心灵的呼声。

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们析出了几个大字,这些都是教育中永不磨灭的关键词: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提醒和宽容,最后还有一个“爱”字。

孟繁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社会科学“百人工程”中青年学者,兼任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评估部主任,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4、《天才班主任的绝招》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的班主任,必须做一位智慧的行者。在教育实践的土壤里,不断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炼”就班主任工作的“绝招”,“炼”就教育的大智慧。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忙碌而又繁重,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从思维到品质,同时又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倾注着班主任的满腔心血,因此,要圆满作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在工作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绝招”。

《天才班主任的绝招》一书充分展现出许多优秀班主任这样的教育大智慧,从班主任自我管理的绝招、班级管理的绝招、学生管理的绝招三方面展示卓越的教育智慧。值得广大教师和班主任细细品味,且值得学习、借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学生都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每个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完整、丰富、多彩、拥有无限可能和未来的世界。作为一名班主任,培养、完善、引导这种生命的成长需要智慧,也需要繁复无穷、变化万端的绝招。

其实,智慧和绝招是合二为一的,只会是抽象的、理论化的绝招,绝招是具体的、实践的、在和每一个独特生命每一次具体相遇的教育智慧。

因此,绝招不绝,绝招有根,也有情。

5、《班主任必读:全国著名班主任论工作艺术》

本书汇集了十多位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专家的精彩报告。这些报告集中了他们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智慧,内容涉及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问题学生的教育、未成年人德育工作和班主任专业素养等方面,旨在为广大一线班主任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方法的启迪。

在《班主任必读》里,有身兼数职,工作繁忙却没有让任何一位老师代过语文课的魏书生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协调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先后主持过多项班主任课题研究的王宝祥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研究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问题学生的王晓春老师,她让我学会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见招拆招,活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万玮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思考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给许多学生留下“难忘一课”的丁如许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实践力的老师”……在慢慢品读后,让我感受到优秀的教师都是相同的。他们身上具有诸多相同的品质:勤学、善思、能写、博爱……这些都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读完这十二位班主任的教育人生,我思索良久,让我仿佛看到茫茫大海中一盏明灯,为自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主编王宝祥,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专攻北大”课题组学术指导顾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教师素质、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班主任banzhuren.cn)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学德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专家研究会顾问,北京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家长教育研究会执行理事长。

《班主任必读:全国著名班主任论工作艺术》王宝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35元

6、《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而功半。

什么样的教师最有威信呢?据调查统计,多方求证,本书认为九种教师最有威信:品出众的教师;业务水平高超的教师;有责任感的教师;起表率作用的教师;声誉良好的教师;亲和力的教师;公正开明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管理有方的教师。

本书以清新的笔调、详实的案例向教师娓娓道来: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教师除了要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专业精湛、诚实守信、仪表得当,还要宽严有度、教管有方、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能心悦诚服,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在“学生难管”的哀叹中失落教育的权威。

本书共分9章:分别从人品出、众业务水平高超、有责任感、富有亲和力、起表率作用、声誉良好、公正开明、有智慧的、管理有方等方面介绍了做好教师的标准,值得教师朋友们一读。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钱卫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7、《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

让思想润泽教育,让美润泽人生。

本书系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第一本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类图书,围绕美、教育和人生三个主题,选编了60余篇适合教师阅读的学术随笔,并从各类著作中精选了六十多则“哲思短语”。

本书是李泽厚先生第一部谈教育的著作。李泽厚先生在该书序言中说:“我一向认为,中小学老师在指引年轻人的人生道路上可以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比大学老师重要得多。那么,这本书就算我对中小学教师们献上的一份敬意吧,愿它能得到你们的喜欢。”沐浴在李泽厚先生宏阔、自由、丰富的思想之中,你必将对教育、人生和美,有新的颖悟!

作者李泽厚,1930年生,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德国蒂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代表著作有《李泽厚集》(10卷)。哲学家对世界、人生认识的深度,使李泽厚的学术研究突破学科界限,使他对哲学、美学、社会、历史、教育、人生都具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同时,李泽厚又是生命大于学问的大学者,其生命因学问的滋养而更加饱满丰富,气象万千。

《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李泽厚著杨斌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35元

8、《这样做,教师更幸福》

我们的工作不仅需要智慧,更需洋溢着浪漫的情怀,诗意地把握每一种可能的方式,展示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愉悦学生,快乐自己!

本书从教师怎样去做才能更幸福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选取了全国知名班主任的优秀事例,分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当素养遇到考验时,应该恪守师德;沟通时,应该走进心灵;面对问题与问题生,应该三思而后行;要想取得高效,应该讲究工作艺术;面对专业成长,应勇于走快车道共6辑内容,与我们分享了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9、《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的教改严整而科学,他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十几年前他的互动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题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知道思想,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书涵盖了以班主任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从班主任自身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到发展综合素质、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科学,实在又实用,是广大班主任、教师的必读教科书。

本书风格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作者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言词恳切,入情入理,读起来琅琅上口,令人心悦诚服。它内容丰富、具体,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蕴含深刻的哲理,闪耀智慧的光芒,具有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10、《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的原著《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写于1965年—1967年间,是苏霍姆林斯基用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写成的最著名的教育遗产之一。在我国,此书最早于1981年1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来教育科学出版社根据我国的情况和教师阅读的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精华部分,另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仍然定为100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于1984年6月出版。后来此书再版和重印多次,成为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教育经典阅读的必读书目之一,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给教师的建议》集中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之大成,是了解和掌握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别是其教学思想的钥匙。编者选取了原著对中小学和幼儿教师的100条建议,主要涉及到了教育教学、学生培养、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教育思想,文字通俗易懂,并结合实际的教育事例,阐述了他的教育主张。

现在无法统计全国中小学和幼儿教师中,有多少人阅读过《给教师的建议》,又有多少人从这本书中得到启迪和鼓舞。可以说,许许多多的青年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都是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都是从《给教师的建议》中汲取了成长的力量和教育的智慧。许多名师在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感恩于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给教师的建议》。

在新世纪之初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无数教育管理者认识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许多教育理念正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许多观念不谋而合。许多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印发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作为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的教师必读教材。此项活动,也促进了广大一线教师对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学习,也促进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篇8

关键词:兴趣;目标;磨砺

[案例陈述]

政×是一个满脸稚气的阳光男孩,谁都不会想到年仅12岁的小男孩的梦想竟是考上艺术学院,而他也一直在为之而努力奋斗!

在学校艺术节大舞台之上,他一次又一次让刷新自己――鼓声响起,这个小小少年一改稚气,变得异常沉静,举手投足间一派专业从容,鼓槌翻飞间,只见身体俯仰的情绪配合,永恒之舞的优雅大度与狂浪不羁只有爵士才能完全控制。鼓声息,场内短暂的沉寂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作为政×的班主任老师,我知道在长达六分钟的演奏中,政×做到零失误的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

进入小学,政×就被选为校乒乓球队的副队长,但练鼓与打球的时间发生冲突,他放弃了小孩子眼中的大荣耀,毅然选择潜心练鼓。为了保证每天两个小时的练鼓时间,他放弃了小孩子们都眼热的小职位,放弃了太多玩的时间。小小的心灵中谁没有一点小虚荣?但他很早就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1年8月,东北三省鼓手大赛,政×一举夺冠;同年,参加全国鼓手大赛,被评为优秀鼓手。2013年8月,东北三省鼓手大赛,再度把冠军收归囊中;同年,在全国鼓手大赛上更是一鸣惊人,荣获季军。这样闪耀的荣誉背后,这样多才多艺、为理想打拼的少年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家庭教育智慧呢?

[案例分析]

1.发现理想的萌芽,兴趣是方向

政×很小就展露出来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那时起,爸爸妈妈便非常关注他音乐方面的表现。别人去游乐场,妈妈则带着他逛乐器行;别人去看电影,爸爸则到处打听哪里有音乐会带着他去参加。

2.构建理想的过程,目标是关键

在众多音乐门类中,政×对打击乐情有独钟。于是,爸爸妈妈告诉他一个艺术学府名字――艺术学院,把理想的种子早早种在政×心里。妈妈对孩子说:“学习乐器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轻松,台上的叔叔们表演得那么精彩,其实背后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汗水和泪水,如果你要学习,就一定要坚持,我不会原谅你的松懈,更不会同意你的半途而废!”政×似懂非懂地说:“妈妈,我要学,我喜欢音乐!”就这样,考上艺术学院也成了他打鼓的目标!

3.追逐理想的过程,曲折是必经历程

政×六岁学鼓,小腿总被鼓槌打到,小腿一片淤青,小手上结了茧子。他哭过闹过,想要放弃。家长知道,强制的督导只会引起反感。暂停打鼓后,家长带他走出国门,一边放松,一边在异国他乡感受架子鼓的国际魅力,倾听纯正欧美乐队的架子鼓演出。回国后,家长又故意播放架子鼓大师演奏的视频。终于,政×不再摇摆,对妈妈说:“妈妈,我还想打鼓。”政×哭了,妈妈也哭了!从此,政×再也没想过放弃打鼓!

4.实现理想的过程,磨砺是成长基石

志向坚定了,态度端正了,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学鼓半年多,进京参赛,政×只取得了“优秀鼓手”称号,原因并非不努力,只是因为时间太短,技术尚生疏。赛后,家长重新买了一套顶级的鼓,装修鼓房,不再担心打扰邻居的问题了。看着家人为他做的一切,小小的他哭着对爸妈行了一个礼,又凝重地拿起了鼓槌。

[经验分享]

政×,是千千万万个学艺孩童当中的一个,但他小小年纪,表现出来的对理想的坚持,却是少有。这绝不是个偶然。他的家庭教育背后,一定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智慧――

1.家长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

有一句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接近天空。”家长就是孩子起飞的肩膀。政×的家长出自军人家庭,无论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学业指导中,都能给孩子军人般的毅力和斗志。我想,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拥有“终身学习,拼搏奋斗”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孩子共同读书、共同成长。

2.发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把兴趣当做理想的萌芽

每个孩子各有各的优势和特长。作为师长,我们要做的是拥有一双“慧眼”,发现孩子身上与众不同之处,将其作为“最近发展区”。走进图书馆,走进博物馆,走进体育馆,走进音乐厅,走进大自然。带着孩子“亲密”接触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儿童闪光点,给他一个支点,让他撬动地球。

3.把“理想”的种子早早种下

面对理想,也许孩子懵懵懂懂,但也要把“理想”的种子早早种下。就像政×的家长,告诉孩子――你能成为最优秀的鼓手,艺术学院等着你!孩子的努力明确了方向,就像太阳花,努力地朝着太阳生长,理想的种子就会发芽、开花。

4.遇到问题不急躁、不功利,冷静分析,寻求策略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篇9

关键词:知识管理共享平台实践成效

移动客服中心是劳动和知识双密集性单位,人才和知识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广东移动客服(广州)中心(以下简称广州中心)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碎片化、移动化、团队成员之间知识不能有效共享,带来的绩效不平均、能力不协调、员工效能低的各种问题,通过建立“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致力打造“泛学习――人人为师”特色学习模式,为知识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一、“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的背景和需求

1.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知识管理面临全新挑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人才和知识已成为企业特别是通信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广州中心由于员工自身需面临循环往复的大量日常业务,导致学习时间少,不能对专业知识、经验案例、现有文件进行系统学习,影响了日常业务的高效开展,给企业的知识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

2.员工能力面临现实问题,创新模式成为迫切需求

广州中心作为全省最大的移动客服中心,工作量大,标准高,员工在日常客服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工作绩效不平衡、熟练员工离岗、新员工适应岗位慢等问题,因无法及时高效的获得有力的知识支持而影响了问题解决,降低客户满意度。

二、“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的模式和执行

1.平台及具体模块定位

广州中心“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具体包括三个模块,分别为:智慧达人风采馆、超能团队竞技台和业务精英部落格。其中智慧达人风采馆针对优秀员工,搜集经验智慧,展示优秀员工的风采;超能团队竞技台针对各专业团队,整理团队核心能力和运作经验,促进团队间的相互交流;业务精英部落格针对业务精英,引导具有相同志趣或业务强项的员工,分享经验,实现共同进步。

2.具体执行及任务分解步骤

(1)整理共享知识。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将员工分为管理层、骨干层、班组长、员工层四个层级,分别确定主题方向和内容定位,增强共享知识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提炼关键工作指南,使共享知识对各个层级和岗位的员工起到有效的引领、培养和支持作用,从而增强共享平台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2)纳入共享计划。以科室为单位,对拟报的经验、知识、体会、案例和客户反馈等共享知识进行记录、评选,并推荐进入广州中心“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实现有效共享。

(3)细化共享形式。平台具体分为e文档共享、微课堂分享、互动问答互访三种形式。其中,e文档共亨通过班组博客、客服之家网站、微信等平台知识;微课堂分亨通过视频录制、微课堂面授知识;互动问答专访就某个特定的方向或主题进行问答专访。

(4)进行评估激励。由人力室与各科室共同对平台共享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具体分享的知识、案例、经验等共享知识对中心起到的促进作用和价值实现进行评估,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进行物质和荣誉的双向激励。

三、“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的实践与成效

1.传播了典型经验,优化了业务实绩

广州中心利用智慧达人风采馆,发动员工中开展经常性的调研活动,对发现的典型经验、业务技能等知识实现共享。同时,注重风采馆栏目的创新与细化。2015年,在人力微信中添加了“员工智慧-业务也疯狂”栏目,提炼2014年“十佳服务能手”的服务经验、业务技能,形成了“3勤4乐5巧”工作法,运用线上线下开展调研互动进行学习效果跟踪和评估,收集员工学习反馈和建议,使智慧共享达到良性循环状态。

2.组建了专家团队,强化了平台支持

中心通过邀请淘宝大学讲师陈平等在线服务业务专家和优秀讲师,分享在线服务运营管理经验,开展“五个一”课程开发活动:组建一支面授讲师团队,培养一支电子微课开发团队,开发一套“线下面授+线上微课”课程系列、搭建一个在线服务标杆、强化一个微课平台,使“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栏目更丰富、形成更贴近各层次员工实际。

3.活化了知识管理,提升了员工能力

借助超能团队竞技台,广州中心选择4G精英、业务技能、营销案例,以知识库、楼道电视、博客等多渠道实现共享,有效提升员工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在知识管理中,“互联网+”共享平台只是一个支点和起点,真正发挥平台作用,需要系统整理各个层级和具体岗位的共享知识,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深化平台内涵,才能发挥“互联网+”共享平台的最大作用,使知识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中收到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篇10

一、专业阅读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阅读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必由之路。阅读会让我们的青年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青年教师更加富有教育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因此,要让阅读成为青年教师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这样,青年教师就会在阅读中不断有新的感悟和发现,形成自己的“睿智”和“卓识”。

教育经典中大师们深刻的、高度的感悟和解读,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和教育故事会影响青年教师,教育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不断思考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这样教育经典就能推着青年教师往前走,使他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二、集体备课敦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真正能使青年教师成长的集体备课是由备课、听评课、反思三部分组成。集体备课备什么?备对教材的理解,备教学过程的设计,备练习的设计,备拓展的内容,备学生的接受状况。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听评课。只有有目的的听评课,并做到结合理论及实践评价总结所听的课,才是真正的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中,有的教师能做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对问题鞭辟入里;有的教师的语言如潺潺小溪,优美动听的词汇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自然;有的教师生活情感丰富,那饱满的情绪让人如沐春风;有的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独出心裁,给人曲经通幽之感;有的教师导入语、过渡语的设计“举一发而动千钧”,课堂能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目标制宜……如果用心的教师,在这其间必定会不懈怠地努力去取长补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其实,集体备课的目的,是就某一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真正有效的教学设计,还需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以便更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情,而就是在这样的反复磨炼中,青年教师的教学个性就慢慢地形成了。

此外,在集体备课中处于弱势的青年教师决不会甘于缄默其口,不甘于自己的见解不被人重视,不甘于孤陋寡闻。他们会在积极利用这个机会吸华取精的同时,注重自己的积淀。

三、案例分享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教师的成长,案例研讨必不可少。研究案例,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供青年教师分享,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二是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共享和讨论这些案例;三是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化对这些案例的理解。

要实现优秀案例的分享,首先需要总结和编辑教师提供的优秀案例资源,引入校外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校本教学经验与知识;其次是要在学校内部建立教师共享交流平台,通过教师的互动与交流,经专家引领,教师在案例知识分享过程中对教学经验产生多元的理解,并进一步实践创新。

四、以赛代训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为激励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才华,尽可能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施展才能机会,组织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

一是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课、青年教师展示课、说课竞赛、板书设计竞赛等。

二是在校内开展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课件的评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并对活动及时总结,表彰成绩优秀的教师,从而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是抓住一切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论文、教案、案例、范文等评选活动,把他们的科研成果送到各级教研刊物发表,为他们争取成功的机会。

四是办好校刊和教师成果集,这可为教师增加发表作品以及相互交流的机会。

一系列的教学教研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积极性,真下收到了“我搭台,你唱戏;我评议,你进步”的培训效果。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笑容与希望一起荡漾,促使青年教师自信地走在专业成长的大道上。

五、精心反思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法宝。教师只有反思才有感悟,只有反思才能提高,只有反思才有进步。

一个能迅速成长的教师,必定是一个会“反思”的教师;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必定是一个会“反思”的教师;一个能成为名师的教师,更是一个会“反思”的教师。当“反思”成为一种教师的自觉行为、一种校园文化,那便会有与众不同的价值意义,青年教师的成长就会突飞猛进。要做一名爱思考,会思考的青年教师,就应当从学会记教学“反思”开始。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总结课得失,反思教学成败,梳理工作思路,捕捉精彩“插曲”。在回顾一段段教育经历的同时,扪心自问:“我做好了吗?我做错了吗?哪里出了问题?我该怎么办?……”使青年教师在反思中学会反思,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的良好习惯。通过反思,树立鲜活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融洽师生关系,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生命境界,使每一节新课都比上一节课安排得更合理。这样日积月累,青年教师的教学才会日趋完善,成长和进步才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