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的目的十篇经济学的目的十篇

经济学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0:38

经济学的目的篇1

关键词:选秀节目;经济效益;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58-02

全球娱乐选秀类节目源于《英国偶像》节目,它是由英国伦敦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Fremantlemedia制作的,2001年10月在英国itV电视网首度面向公众播出后,相继捧红了一些英国乐坛新人。而2005年湖南卫视电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揭开了中国平民选秀节目的序幕。

2005年《超级女声》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合7.66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2006电视选秀节目以井喷之势淹没了各级、各地电视台的屏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单上海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创智赢家》、《舞林大会》四档真人秀节目各环节的价值就超过38亿元,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达到76.89亿元。2007年电视选秀节目市场饱合,电视观众受同质化节目轰炸产生审美疲劳,再加上广电总局出台的一系列对电视选秀节目约束性政策文件,导致2007年电视选秀节目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大幅下挫。2009年,《超级女声》更名为《快乐女声》,让这场盛大的流行文化与商业文化交融的电视盛宴继续上演。2010年,东方卫视推出“舶来品”——《中国达人秀》,其节节攀升的高收视率让许多人重新审视选秀节目的生命力所在。2012年,源自荷兰的《theVoice》的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突然来袭,重新掀起草根娱乐节目狂潮。首播即高达1.5,第二期更飙升至2.8,即使是重播的1.13,也超越今年所有音乐类节目的首播收视。20天里,《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飙升到每15秒36万。总之,选秀节目带来了广泛的经济效益,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

一、选秀节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以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为例,据统计,这档节目在全国各地拥有约4亿观众,平均收视率达到12.7%,超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总决赛期间,平均收视率更是高达19.16%,这也为浙江卫视带来了巨额的广告收入,《中国好声音》从第一期至总决赛,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元,涨到最低115万元,每期仅凭广告就能带来近2000万元的收益;加多宝以6000万的冠名费冠名《中国好声音》,在《中国好声音》中,主持人高频语速念叨的加多宝广告,屏幕下方不断闪烁的加多宝饮料瓶,让这家处于品牌权纷争的饮料品牌赚足了眼球。“中国好声音”节目及后续演唱会等相关节目,仅就广告、冠名、销售等方面实现的税收几千万元,以及对厂家销售的推动,对参赛歌手本人签约、广告造成的效益,这种文化现象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一种文化产业,而且此文化产业背后蕴藏着已经开发出的巨大经济效益,还有尚未被开发的巨大经济潜力。

选秀节目主要对五类经济主体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它们分别是电视台、赞助商、参赛选手本人和政府。以下以《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这两个选秀节目中的杰出代表为例,分析选秀节目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反映新兴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一)主办电视台的经济效益

第一,主办电视台的冠名权收入。2005年《超级女声》,湖南卫视对冠名权最终收入大约2000万元。而2012年《中国好声音》,为购买“中国好声音”节目冠名权,加多宝投入了6000万元。在竞得冠名权后,加多宝整合了包括平面媒体、户外广告、广播以及网络在内的媒体资源,同时结合线下进行数万次路演宣传为《加多宝中国好声音》造势。冠名厂家并非慈善家和歌迷,为什么会投巨资在选秀节目的冠名权上呢?当然是取得冠名权后巨大的商业利益。冠名权为冠名厂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几千万的冠名费也为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盈利。可以说,这是一份成功的商业策划,它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一种文化现象所具有的经济推动力,也使人更清晰地意识到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巨大商业潜力。

第二,主办电视台的广告收入。与近年来大多在偶像剧中多种饮料广告充斥整个画面相比,作为2012年度“中国好声音”赞助商——加多宝有限公司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逊色。从选手喝的、评委桌上放的,到处都是该公司的产品,就连在直播现场主持人也不忘代言,口中不时地蹦出三个字“加多宝”。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3小时的淘汰赛,每隔不到30分钟就会插播一段5~10分钟的广告。有时,主持人甚至会“善意”地提醒,“接下来送给大家一段很长的广告时间”。广告虽然令观众心烦,却给浙江卫视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广告收入。据悉,中国好声音总决赛的广告报价为9月13日,总决赛广告招标会,15秒广告,第一选择权,标底价45万元,111万中标;第二选择权,116万中标;第三选择权109万……12条15秒广告卖出约1100万,刷新了卫视15秒广告的新纪录。此外,除了浙江卫视从此次“中国好声音”的比赛中获得巨大广告收益外,“中国好声音”比赛涉及的地方媒体也可以获得很高的广告收益。

(二)冠名企业的经济效益

命名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销售。冠名权的取得和广告的宣传,极大地增加了销量,使赞助商成为选秀节目的第二收益者。

作为“超级女声”的冠名商,乳业集团宣传费用累计超过了1亿元,但由于“超级女声”的广告带动效应,2005年该企业的“酸酸乳”成为该公司主营业务净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2005年全年销售收入可达25亿元。毛利润至少为5.5亿元。

而“中国好声音”的冠名商,加多宝与浙江卫视有约在先,对于此次合作的具体数字不能公开。尽管如此,加多宝无疑对目前的收益非常满意。第三方的数据显示,更名后的加多宝凉茶同比增长已超过50%,在广东、浙江等凉茶重点销售区,同比增长甚至超过了70%,加多宝凉茶的销售创造了阶段性新高峰。加多宝凉茶在全国各地火热销售的同时,“怕上火喝加多宝”也已成为观众和网友们热捧的口头禅,喝着加多宝凉茶,品味着17年的专注滋味,欣赏着《加多宝中国好声音》,已经成了2012年夏天的潮流之一。

(三)参赛选手的相关收入

2005年,李宇春为某品牌产品做“广告代言人”的身价已达150万元。就广告代言业务,天娱公司将从中获益至少1000万元。“超女”全国10场巡演,门票总收入就超过1.5亿元,天娱抽取10%左右的分成,从而获得约1500万元的收入。唱片《超级女声终极pK》的首批发行量已经达60万张,总销量估计突破百万张,收入约250万元。

2012年“中国好声音”参赛选手仅国内收到邀约80场,趁热打铁的20场巡演计划10月底启动。16个学员出场费分为10万元和15万元两个价位。某商演公司负责人说:“现在好声音选手太牛了,16强选手报价都是10万以上,这还仅是劳务费。”暂时还没有论据证明这一数字,但尽管如此,像奥运冠军一样,知名歌手的签约和广告的收益是不容忽视的。

(四)电信运营商的收入

2005年“超级女声”上亿条短信流量,成为电信运营企业短信行业应用最成功的经典案例。短信总收入约为6000万元,电信运营商则从“超级女声”中获利约为900万元。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从“超女”节目中获得的直接收益约为2100万元。

二、选秀节目的经济学思考

选秀节目是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现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给我们诠释了诸多经济学内容,留下了许多思考。

首先,选秀类节目的规模报酬呈递增趋势。一个网络一旦构建,其边际成本是很小的,几乎为零,但收益是递增的,甚至是无限的。如同一个电话网络,电话线路的初装费用(固定成本)是很高的,此时收益较低,而电话线路一旦构建完善,成本便会大大降低,而边际收益会大大提高。文化产业也是如此,以“中国好声音”为例,在电视,因特网等媒体已经渗透到生活各个角落的当今社会,媒体的商业运作中,边际成本很低,而边际收益则会大大提高,从而为媒体和商家创造巨大的商业利润。

其次,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现实的制度需要变革,大到宪法,小到一般的法律法规,中国原本没有的制度逐渐完善,对现实节约了大量交易成本,有利于经济更快、更好发展。随着中国与西方文化艺术以及审美标准交流的扩大,大众逐渐接受了这种民主投票的选举方式和游戏规则,逐渐习惯了参与媒体的评论和运作,进而使类似“中国好声音”的文化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最后,从营销理论分析,在经济活动中,单一媒介所产生的影响效果称为平面效果,而多种媒介共同作用产生的影响效果称为立体效果。很显然,各种媒介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作用产生的立体效果要比单一媒介产生的平面效果大得多,因而人们习惯于依靠媒介互动影响原理来促进经济活动的开展,这也是在商业经济活动中很难看到企业只用一种媒介做广告来推销产品的缘故。选秀节目的成功,可以说是媒介互动影响的典范。以“超级女声”为例,“超级女声”活动的外力是蒙牛资本的助推,7000个大型户外广告牌,2亿个蒙牛牛奶包装盒,把超女和产品捆在一起,使得“超级女声”活动走进千家万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吸引了数以亿万计人的眼球。各种媒体的共同作用,使得无数的“粉丝们”听到了立体声的超级女声,各种媒介共同传播的立体效果产生了,大大提高了组织者实现经济预期的可能性,特别是新媒体网络的运用,使人们看到了网络经济的巨大魅力之所在。比赛最后李宇春获得352万、周笔畅获得327万、张靓颖获得135万个短信的支持,至8月下旬,Google中超女搜索记录刷新至165万条,证明不以单渠道营销的立体营销或整合营销模式在以选秀节目为代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阳翼,李伟伟.电视选秀节目受众参与动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黄冬,薛雯.平凡人的“秀”——《中国达人秀》的“议程设置”解读[J].文艺争鸣,2011,(6).

经济学的目的篇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存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具有较强的经济学理论特点,必须运用经济学理论、原理和工具进行分析。如果一直遵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枯燥、单调,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国际经济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等理论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现实问题设置若干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及深入的研讨完成自己的任务。项目式教学法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完成任务的过程应是一个人人参与、相互合作的创造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实现我们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国际贸易等相关理论的创新并提高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指导和解释功能。项目式教学法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国际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的发展要求专业课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应该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经贸人才为目的,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而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就是实现上述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项目式教学“重学生”、“重能力”、“重过程”的特点有利于以往的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2.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主角,学生都是观众,老师积极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结果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及教学形式的单调而不感兴趣。玩手机、打瞌睡等学生课堂开小差行为又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项目教学法在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关系,教师退出前台,主要担当幕后导演,学生成为主要演员。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人人都有任务,人人必须参与,人人都是主角,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推动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沟通合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3.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纯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相对变化较小,教师对于同一门课程授课几轮后就能较熟练地掌握相关内容,能顺利完成授课过程,缺乏不断完善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动力和压力。实施项目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项目设计、指导及讨论和总结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必须紧跟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国际国内经贸形势和动态,熟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发展和创新,并时刻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只有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精通理论,了解实践,具备开拓创新能力,才能促进项目式教学方法的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为了完成项目目标,学生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预习,不断探索思考。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会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推动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项目式教学分别从课堂教学的供求两个角度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使每一节课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师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收获和提高。

二、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项目式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促进其顺利实施并推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项目和任务的设计由于理论课程的特点,如何设计适合学生完成的项目和任务是项目式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在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和探索阶段,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门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在每一门课程中制定出5~8个项目,占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宜。项目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且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时考查学生的协调和协作能力。一个大项目要由不同的小任务组成,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另外,项目的内容要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太难的题目会让学生有挫败感,反而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考核方式的改变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仍然以期末试卷成绩为主,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也多以学生的成绩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这种“重成绩、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考核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求,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为后盾。对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课程的期末考核,除了试卷成绩外,应把平时的项目完成状况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应提高到50%左右。对于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还要细分具体的考核标准,如道德水平(出席、完成态度积极与否)、专业知识水平、项目完成质量等。由于每一个项目通常由一组同学来完成,而项目组内的每一个同学又都承担项目下的一个小任务。所以,每个项目都可以设置个人分和小组分,既考查每个同学的个人能力,又考查其沟通协作能力。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以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为主,所以实施项目式教学法的教师应该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阐明该课程实施灵活考核方式的必要性,确保以科学的考核方式推动项目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3.项目成果展示在每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广泛的调研,开展深入的讨论,需要自己动手制作ppt、撰写论文或报告。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学生的心血,记载了学生的艰辛与收获。因此,对于项目的成果,除了通过课堂上的模拟、演讲、交流和讨论等方式来展示外,还应该让优秀的项目走出课堂,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例如,可以通过专业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辩论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题论坛”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辩论会只能在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中进行,专题论坛也由课堂上项目完成很好的同学来做演讲,对大一、大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讲解,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和氛围。

三、结语。

经济学的目的篇3

关键词:刑法经济学目标;威慑;成本

随着2015年12月11日,林某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某大学投毒案也落下了帷幕。经历了1年10个月的一审、二审、死刑核准程序,最终林某也没有逃脱死刑的法律制裁。文章对某大学的投毒案从刑法经济学的目标进行分析。

一、刑法经济学目标

从法律经济学角度来看,很多犯罪行为也是侵权行为,比如故意伤害侵犯了人身权,盗窃罪侵犯了财产权,这就有可能把大多数的犯罪归入民事诉讼的范围。因为侵权法就是使侵权成本内部化侵害的成本从而来实现预防动机的最优化。[1]换句话说就是让侵权者承担其侵权所产生的损失。如果民事诉讼能够使犯罪成本完全内部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刑法就是一门多余的法律。但是,侵权法并不能适用于那些具有公害性质的犯罪,比如,故意杀人,抢劫等行为,也不能处理那些没有支付能力的侵害。例如故意杀人罪,一条生命值多少钱,因为不存在一条生命的交易市场,也就不能找到一个客观的参照系来判断被害人受到的伤害到底是多少,这是没办法计算损失的也可以说这是没有支付能力的侵害。因为有一部分成本溢出来就得由社会承担,不能使侵害成本内部化,所以就必须依赖刑法对这部分侵权进行威慑以达到最小化犯罪成本。对犯罪进行惩罚也不是为了将犯罪导致的成本内部化,而是为了要对犯罪行为进行威慑。[2]简言之,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不让他发生,并不是为了给犯罪行为进行定价。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刑法是使犯罪社会成本最小化必不可少的法律部门。

二、威慑要通过惩罚来实现

刑法的经济目标是威慑犯罪,就不同于侵权法的目标,刑法是为了尽可能的不让犯罪发生,所以行为人不能通过支付价格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刑法必须通过对行为人实施惩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那么林某犯罪情节严重致死吗?177名学子为林某求情,认为其平时表现良好,成绩优异,请求“免死”,司法见证机构的专业意见也认为可能存在黄某死于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但判决结果是林某被执行了死刑,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惩罚太严重了。但是从刑法经济目标“威慑犯罪”来看,林某的惩罚并不严重,如果惩罚过轻就不能实现威慑犯罪的这一目标。某大学的投毒案并不是中国高校的第一起投毒案,某大学铊中毒案件,毁了才女朱某的一生,毁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那个两次用铊来谋害朱某的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因为当时的案件没有告破,投毒人至今也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后来的一系列投毒的的行为人并没有产生威慑的作用。假如当时投毒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就会对后来的犯罪产生一定程度的威慑作用,让其后投毒的人产生忌惮,也许我们现在就不会看到这两颗新星陨落。正是为了对以后的相类似的犯罪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使其尽可能不会发生,所以必须对林某实施剥夺生命的惩罚。让这种恶性事件得到强有力的遏制。

三、犯罪成本和威慑犯罪投入的关系

犯罪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威慑犯罪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国家和潜在的受害者要为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而投入资源,[3]例如,警察的配备和相关预防犯罪设施的安装。犯罪成本和威慑犯罪投入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刑法的经济目标应该是最小化犯罪的社会成本。危险物,我们可以轻易的获得,例如实验室,化工厂等等。所以对于能危害生命的我们要从毒源上进行管控就目前来说是很难办到的。事前要投入威慑资源是难度很大,成本很高的这与刑法的经济目的相违背。所以我们只能在投毒案发生后进行事后救济,相对于事前的管控,事后的惩罚是一种最小化犯罪成本的方式,所以在投毒案发生后,事后的惩罚就要严厉些,因为威慑资源的投入与犯罪成本成反比,所以惩罚的而严厉程度可以对投毒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所以对于投毒的行为法律以生命的代价来进行威慑。假如对林某处于监禁的惩罚,按照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有减刑,假释等等制度。如果林某在监狱表现良好,能够被减刑假释,也许只是几年的牢狱之苦他就能重新回到社会上,这对投毒这类危害行为的威慑作用极小。因为威慑资源投入不够,就会导致犯罪数量的发生。只是监禁的惩罚对于投毒这类犯罪来说并不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所以要起到威慑作用必须给予死刑的惩罚,因为毕竟林某的所谓“愚人节玩笑”害的黄某过早的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惩罚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让犯罪行为尽可能的减少。希望林某的生命是一剂解药,来净化纯洁的校园环境和和谐的社会。希望林某用生命的代价来来照亮那些社会的阴暗面,那么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终会受到阳光的洗礼。

作者:刘欢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国富.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1.

经济学的目的篇4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双重目的学科

在我国,从总体上看,政治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研究实际上具有两大目的: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揭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可称之为第一目的;二是作为一门经济学科,研究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可称之为第二目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双重身份——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即公共政治理论课)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这种兼顾双重目的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然而,正是这种双重目的使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教学陷于了顾此失彼的两难困境。

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p8)“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1](p11)这就是说,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我们政治经济学的第一目的与他的这一目的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是否还有其它目的呢?毫无疑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包含有关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内容。不过,这些内容本身并不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的,而是为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一目的服务的。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一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学科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1](p119)当然,马克思当年研究政治经济学只有一个目的,不等于我们今天研究政治经济学也只能有一个目的。研究那些“经济学科的全部复杂内容”,对于我们当前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当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围绕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一最终目的建立起来的,如果将这一体系所涉及到的某些内容按照其它目的的要求展开或独立化,必然使这一体系所特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遭到破坏。这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马克思的体系保持一致,即按照第一目的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目的就难以达到;反之,如果按照第二目的要求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第一目的又不可能达到。这就是政治经济学双重目的顾此失彼的根本原因所在。

双重目的必然导致顾此失彼的结果,这一点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中,一方面,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了达到第一目的,我们必须保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包括其逻辑延伸部分,下同)所特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从而使第二目的难以达到;另一方面,作为一门经济理论课,为了达到第二目的,我们又不得不破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所特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从而使第一目的也难以达到。于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学就不可避免地陷于了双重目的顾此失彼的两难困境。例如,在讲授剩余价值分割的章节时,如果突出或增加有关商业、信贷、证券或房地产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内容,虽然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一些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知识,但却冲淡了“剩余价值如何分割”这一主题。如果资本主义部分的每一章节都按这种方式讲授,则不仅破坏了该课程原体系所特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不可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知识。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他研究政治经济学并不是直接为某一个具体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因此,作为其逻辑延伸部分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就应当是说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客观必然性,而不应当是说明或解释某一个具体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自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诞生以来,各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主要内容基本上都是说明或解释本国某一具体时期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且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或政策的改变而不断修正其基本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从而与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内容的超国家或超民族性及其相对稳定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改革开放后,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这一反差不仅没有消除甚至还更为突出了。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中除了说明或解释现阶段经济建设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内容外,有关市场经济运行及经济管理一般知识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之一的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目的实际上是不一致的,或者说,我们的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两大部分在理论体系上是脱节的。

如果将上述双重目的分解到两大部分中去,即资本主义部分仅围绕第一目的展开,社会主义部分则围绕第二目的展开,是否可以避免双重目的顾此失彼呢?从局部看,这种处理双重目的的办法似乎可以使两大部分都摆脱双重目的顾此失彼的两难困境,但从整体上看,问题并没有也不可能因此而得到解决。首先,如果所谓社会主义部分以阐述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或共性为主要内容,从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或学科的整个理论体系来看,对于同一范畴或问题(如成本、利润、利息、地租、股份公司等)的论述,就是说明其特殊性(即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性)在先而说明其一般性在后,使学生或读者难以理解和把握,而且容易产生前后重复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其次,如果两大部分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完全不同,将其合并为同一门课程或将其划归为同一门学科本身也是不科学的。

我们的政治经济学为什么会陷于双重目的顾此失彼的两难困境呢?关键就在于我们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差异还认识不足。在马、恩的著作中社会主义一词是共产主义的同义词,[2](p4-5)他们所设想的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是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所以,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延伸部分的应当是政治经济学的共产主义部分,而不是什么社会主义部分。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指的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或低级阶段,而我们目前正在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则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3](p225)这就是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所谓社会主义部分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逻辑上不可能保持一致的根本原因所在。陈德华先生早在10多年前就明确表示:“在今天,我们无意于建立一个完整的严谨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科学体系,更没有企望建立一个适用于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各国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由于这些要求是过分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理应就是这样一门科学。只是在今天,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在我们自己主观上都还不具备完成这一任务的条件。”[4](p6)然而,陈先生的这一正确的或实事求是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所以,我们的政治经济学要从根本上摆脱双重目的顾此失彼的两难困境,就应当首先明确一点:不能将我们关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相提并论,即不能将这二者并列作为同一门学科或课程的两大部分。本来,从逻辑上讲,将某一社会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如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第一或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另一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并列,这本身就是不对称的或不符合逻辑的,也就是说,将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本来就是不科学的或不合理的。如果将某一社会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另一社会形态并列,在逻辑上就更不对称了。因此,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之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来面目,即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中仍以揭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发展趋势为唯一目的,而且不要再将其分为所谓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当然,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内容上不能仅局限于马克思《资本论》(或加上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而应当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用于分析、研究和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但是,这种分析、研究或说明必须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唯一目的而展开,即联系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实际分析、研究和说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发展趋势。由于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仍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下,而社会主义在不发达国家所取得的胜利又还不足以证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的正确性。因此,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认识和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检验。[5]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及其我们的可借鉴之处,当代社会主义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行的特点、经济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依据,以及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或基本理论等问题当然需要研究,而且从广义上讲这些问题也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但对这些问题本身的研究不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的任务,而是其他经济学科的任务。

简而言之,将目前政治经济学所兼顾的双重目的分解到两门或多门学科或课程中去,是摆脱顾此失彼两难困境的根本途径。在将第一目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唯一目的的前提下,目前政治经济学所兼顾第二目的(其本身实际上又可分解为多重目的)应当由相应的学科或课程所承担。具体说,研究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手段和方式的任务,应由西方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承担;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基本方针、政策的研究,是邓小平理论及相关学科或课程的任务;有关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经济理论和主要经济问题的研究,则可由当代中国经济这样一门学科或课程承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赵明义等主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问题纲要[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经济学的目的篇5

关键词:多重思维;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66-03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时代,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经的要求就越迫切。培养既熟悉经济学知识、又具备相应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经济法学课程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多重思维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法学课程教学的思维培养目标

思维的形成是掌握专业知识的根本路径,有利于开阔视野。经济法课程教学需要综合培养学生纵向和横向的多重思维。

1.以传统法学思维为基础。作为新兴学科的经济法学,它由传统法学学科衍生而来。根据这一现实,从专业课程的角度,更应注重运用法学思维与法学分析方法来阐释经济法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权力责任作为观察、思考、解决经济法学问题的基本线索,坚持适度、公平、效益原则,用“法律的眼睛”看世界,运用“法言法语”阐释问题。事实上,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无不充斥着传统法学的理论框架、内容和术语。可见,经济法学以传统法学思维为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思维的形成,经济法学就没有根基。然而,缺乏与传统法学思维不同的特殊性,学生也无法真正获得经济法学思维本质的深刻体会。

2.以经济法学思维为基本培养目标。经济法学存在着与传统部门法学科不同的认知体系,这种认知是经济法学得以存在的基础。对经济法学的认识,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经济法学思维基础之上,而这种思维的形成建立在了解经济法的基础上。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基础,在于公私法在深层次上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在于法的时代精神对传统法律价值理念的革新。经济法的价值核心是自由和秩序、效益和公平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因此,经济法学也追求协调性、前瞻性、适应性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法课程教学必须首先要以经济法学思维的形成为培养目标,然后才谈得上理解和掌握经济法学的理论和制度内容。

3.以其他学科思维为补充。经济法学研究对方法和论证的依赖,取决于其知识体系自身的特征。①经济法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具备其他学科的思维能力,其发展从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并获得了正当性基础。而经济法学的研究又是基于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乃至经济社会关系上,这就必然涉及经济学及管理学领域的理论。教学环节应通过扩展课程阅读书单,介绍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来建立起比较系统形象的知识框架,以帮助学生获得相关思维的初步体验。

总之,要达到经济课程教学目的,就必须综合培养并运用以上三种思维,构建一个以传统法学思维为基础、以经济法学思维为主体、以其他学科思维为补充的思维体系。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经济法学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1)与相邻部门法学之间存在内容上的重复。经济法是在改革开放、加强经济法制的背景下在中国兴起的,与民法在中国一直不景气很有关系。而经济法产生之后,凡与经济有关的法律,如合同法、企业法、票据法等都被不恰当地纳入经济法体系,使经济法学课程体系愈加庞杂。尽管目前的经济法发展有减赘的趋向,学者们在调整经济法学课程体系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传统的影响仍然使经济法学课程体系过多且重复相邻部门法的内容,这使得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包袱重。所以,从课程设置上着手,合理划分课程之间的“势力范围”,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很有必要。

(2)未能充分体现经济学对经济法学的支撑作用。经济法与经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不言而喻的。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较,体现了“法律对经济关系的翻译”的经济法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学原理,以致经济法学界将二者关系形象地概括为“三分法律、七分经济”,这就揭示出经济学在经济法学中的本原地位。②但是,在法律教育实践中,缺乏懂得经济学的人才,学科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又忽视对经济学理论的介绍,造成经济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对经济法学课程的学习一知半解,也很少能将经济法学运用到社会经济生活当中。

2.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1)教授内容重理论,不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满足于简单介绍经济法律知识,而未能将经济法学的立法精神与原则进行适当的阐释,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只是机械地记忆法条知识。学生往往对概念模糊不清,对法律主体、法律关系理不顺,对知识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或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僵化地套用法律规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法律解决复杂经济纠纷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置于教师的法学理论灌输、引导之下,不能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养成相应的习惯。

(2)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是理论讲述法及多媒体教学法。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开始运用实践教学方法,但方式还是过于单一,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很大区别,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不够,上完课后往往对所学内容没有印象。当然,也有一些教师注意到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但在选取案例时有较大的随意性,案例不具有代表性甚至比较陈旧,导致案例应用效果不佳,学生的认知度也不高,难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经济法学课程教学的适应性构建

思维培养的多重目标和法学本科教育的任务需要围绕实践理性的生成构建面向多重思维培养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导向的教学形式。

1.面向多重思维养成的教学内容。

(1)体系结构的合理选择。经济法学的课程体系庞杂混乱,与相邻部门法存在重合,也存在着交叉不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以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为依据来确定经济法学课程的内涵课程,这是经济法学教学的重难点,是学生掌握经济法学所有知识的基石,直接关系着经济法学课程体系的建构;其次对经济法与相邻各部门法的关系作具体分析,以确定经济法课程体系的外延及内容。避免出现学科知识研究的重合与相关知识研究的忽视。当然,必须在设置经济法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经济学知识的教学。

(2)内容的实践倾向。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任务是传授基础法律知识,培养应用型的法律人才。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在此阶段应当把目标定位为基础理论和制度的传授。但是,当前经济法学专业的教材种类繁多,侧重点不一,水平不一,教师在选取教材上应尽可能选取逻辑清晰、难易适中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应有所取舍。此外,还要特别着眼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适当将相关政策、立法案例和典型案例作为教学补充材料纳入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案例库,帮助学生了解立法和实践现状,以及形成经济法学思维。

2.实践导向的教学形式。

(1)案例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建立教学案例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充分挖掘案例反映的多层面问题。通过反复深入分析案情,一方面巩固传统法学思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经济法学思维,同时增强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还可以鼓励并发动学生“动手动脚”找案例来充实案例库。学生在搜罗案例的过程中,就会学习并理解经济法专业知识,也是一个深化知识结构并扩展知识视野的过程。

(2)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理性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应加大经济法课程的课时配置,特别是留足实践性教学课时,制定激励措施,督促教师将这些方式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培养学生实践理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应当鼓励教师吸收学生从事经济法科研项目研究,③吸收大学生参与经济法科研项目的研究,将提高其对研究性学习与从事科学探索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其从事科研的能力。

经济学的目的篇6

[关键词]减肥项目经济学分析模型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肥胖人群日渐增多。英国控制疾病研究中心最近发出警告:全球肥胖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肥胖儿童。据相关机构的调查,目前全球共有11亿肥胖者,与营养不良的人数正好相同。近20年来,西方男性中高卡路里食品的消费增长了10%,女性增长了7%。欧洲有15%到20%的人患肥胖症,美国为25%。美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与肥胖症有关的疾病。在欧洲,35岁到65岁之间的成人中,一半以上体重超标。10%的西班牙儿童过度肥胖。今天儿童的体重与本世纪初相比已增加了6公斤。80%的肥胖儿童在成人后依然肥胖。富裕国家吃得太多和没有做足够运动的人口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染上这种坏习惯的人正越来越多。

据相关部门统计当前,我国18岁以上人群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预计今后10年中,中国将有1.5亿人发生肥胖。城市成人超重率已达28.1%。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3.4%。我国肥胖症患者已达7280万。肥胖在45岁以上的机关干部群体中的情况更为严重。据对北京的一些单位干部的体质测定,超重率达66%,肥胖或明显肥胖者占40%,体能较差的占60%。虽然目前还不能将肥胖诊断为一种慢性病,但研究资料显示,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5倍,高血压高2~4倍,糖尿病约高4倍。

有需求就有市场。近些年来,各种减肥瘦身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本文主要依据运动减肥机构的形式建立模型用以测量各减肥项目的效果。

一般这种基于运动和饮食控制为手段的减肥是目前比较科学且健康的减肥方式。减肥机构首先会帮助客户测量各种身体指标,然后根据客户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条件制定一套减肥瘦身计划。计划包括每天进行的运动时间、强度,饮食食谱等。减肥的本质就是“开源节流”。此处的“源”指运动消耗的热量;“流”是指被人体吸收的热量。

二、模型的建立

1.相关定义

(1)肥胖的界定:Bmi值

身高体重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massindex,简称Bmi)是一个计算值,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Bmi指数是个用高度及重量,计算出是否正常、超重及肥伴。

“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通才凯特勒最先提出。它的定义如下:

w=体重,单位:公斤;

h=身高,单位:米;

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平方(米为单位)、其公式为:,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1.75)²=22.2(千克/米².当此指数为18.5~24.9时属正常。

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的,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Bmi指数∶1.未满18岁;2.是运动员;3.正在做重量训练;4.怀孕或哺乳中;5.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本文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所以Bmi数值的意义如下:一般体重:18.5到24.9之间;理想想:22到24;超重25到29.9之间;严重超重:30到39.9之间;极度超重:40以上

(2)热量的来源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经体内氧化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物理学上,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除焦尔外常用的还有千瓦小时kwh和卡cal。而我们在计算食物热量和下面所涉及到的能量单位一般用千卡(Kcal)。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提出中国居民膳食能量参考摄入量指出,成年男性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400-2700kcal;女性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100-2300kcal.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孕妇和乳母、老年人各自的生理特点不同,能量需要也不尽相同。

人体每日摄入的能量不足,机体会运用自身储备的能量甚至消耗自身的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在一定时期内机体会出现基础代谢降低、体力活动减少和体重下降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使机体产生对于能量摄入的适应状态,此时,能量代谢由负平衡达到新的低水平上的平衡。其结果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成人消瘦和工作能力下降。

能量摄入过剩,则会在体内贮存起来。人体内能量的贮存形式是脂肪,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会导致肥胖和机体不必要的负担,并可成为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糖尿病等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3)能量的消耗

运动减肥是最科学最绿色的减肥方法,肥胖者通过一定的有氧体育运动,使其消耗身体多于脂肪,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运动减肥的目的。通常运动量越大,运动时间越长,消耗的糖和脂肪越多,减肥效果越明显。最常见的运动减肥方法有游泳、慢跑、健身操、跳舞等等。

一般来说运动四十分钟以上人体才开始消耗脂肪,在这之前消耗的是储存在人体里面的糖和糖元。四十到一个小时之间开始由消耗糖元向消耗脂肪的转变。运动一个小时以上人体几乎就以脂肪为功能源了。

(4)模型

设e为每人每天的净能量消耗,为每人每天实际能量消耗,为每人每天实际摄入的能量,则……………………………………………………………………①

其中,…………………②

则,…………………………………③

其中:表示人类的基础代谢能量,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即使不做任何运动只是躺在那里也要消耗的能量,这部分能量是维持人们最最基本的能量,因而叫基础代谢能量。它与一个人的年龄、身高、体重有关,但基本变化不大,所以是一个常量。在本文的下面的相关数据中加以描述。

:是人们消化食物时所消耗的能量,它等于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最低热量+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的10%,即。在本文下面的附录中会给出一些常见的食物热量表。

:就是人们运动所消耗的能量。这种消耗并不是人们普通意义上所理解的那种进行集中锻炼才可以消耗的能量,它还包括了一些日常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比如:走路、看电视、聊天等等。它包括了日常所有活动的方方面面。

成年人要消耗7000Kcal才能够减少1公斤的体重,所以

设n为瘦身计划的天数(假设每天运动量与饮食相同),表示体重的变化值(单位:公斤),则n天的瘦身成果就可以表示成:

………………………④

三、相关知识介绍

1.人体基础代谢能量

简单算法:

女子:基本热量(千卡)=体重(斤)x9

男子:基本热量(千卡)=体重(斤)x10

精确算法:

2.食物热量

热量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产生热能=4千卡/克

蛋白质产生热量=4千卡/克

脂肪产生热量=9千卡/克。

具体的事物热量表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者在互联网上搜索。

3.运动消耗热量

一般而言,持久的有氧运动更容易消耗脂肪而不是储存在身体中的糖原。

比如一个60公斤的成年男子打半个小时的篮球所消耗的能量=Kcal

四、总结

有此就可以将各健身机构的瘦身计划表与此相对比,而我们每个人也可以通过此模型计算一天净消耗的热量与摄入的食物,进而可以求出n天的瘦身计划到底能有多少效果。依据本文可以为读者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帮助:

1.对在减肥机构进行减肥的读者而言,可以更好的配合减肥机构的减肥计划,从而尽快得到自己理想的结果。

2.对于那些自行减肥的读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掌握了本文所提供的模型,针对自身情况,完全有能力设计出一份科学合理的减肥计划,并且能够节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同时能够自由得控制自己的减肥进度。

3.对于家庭中有需要减肥的读者来说,本文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为家人建立信心,还能够指导他们有针对有计划的创建一个减肥的氛围。比如,在安排饮食方面就可以相应减少油脂类、糖类等食品的数量,增加蔬菜、水果、豆制品等食物。

参考文献:

[1]周虹:热量――卡路里的“真相”.社区.2007(09)

[2]刘谊人李华:食物热量怎么算.建筑工人.2007(02)

经济学的目的篇7

关键词:经济法;项目化;应用流程

《经济法》属于经济专业的一项专业技能课程,也是该专业学生在参考会计师考试和注册会计师必考科目,然而这经济法课程当中那些繁杂难懂的规律法规和繁乱庞大的经济法律体系结构,一些讲授经济法课程的教师有时都会感到头疼,在加上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的缺乏科学合理l生,导致专业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及单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仅仅了解和学习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完全不具备实践运用的能力。大部分高职院校当中对经济法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运用项目化教学是进行专业教学革新、优化经济法课程及职业教育培养的切实需求,也是助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

一、简述在经济法课程教学当中项目化教学法所包含的内容

在高职院校当中所使用的项目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单独的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教师在其中给予正确的指导来实施的教学行为活动。

项目教学方具备‘将项目作为核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做为教学的主体’的特点,将陈旧的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接收和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革新,探索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全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往的经济法教学方法将教材的章节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专业课程教师就是依据教材章节当中的各个理论知识点依次的向学生进行讲授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学内容设置成为让学生独立进行完成和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给予正确引导,在实践当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将项目作为核心,以实践工作任务当做依据,努力打造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教学引导者的学生自主学习、探讨的专业教学模式。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经管专业经济法课程中应用流程分析

1.项目教学模式的项目确立阶段

项目确立阶段就是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准备时期。教师应依据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专业技能和实践当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出单个或者多个项目和任务。所建立的项目当中必须包括课程教学的所有内容,在其中有机的深入各种理论知识点和专业技能,并在项目当中适当的深入职业态度教育、价值观念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内容。在确定项目任务难度的时候应依据专业学生具体状况确定。

2.项目的实施阶段

该阶段主要为项目教学的实施阶段。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专业教师来确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的教学形式,比如,在实践性方面、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将项目展现给学生。在项目的实际实施阶段,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进行项目任务实践的团队,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项目小组,或是将一个班级当做项目任务完成的团队。在向项目小组下达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任务。实践项目当中所制定的任务难度及教学目标应依据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和特点来确定,若是学生还处在课程学习的初期,就要ο钅康木咛辶鞒碳叭挝窠行详细的说明。在项目团组内部学生通过探讨明确各自任务之后真正的展开项目进入到项目的实施阶段,学生单独进行资料的查找、分析、探讨和模拟。

3.项目评价阶段

在项目的评价阶段是该教学模式重要的巩固时期。在项目任务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各个项目小组所完成的结果及时的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到学生的考核成绩当中。学生评价应采取团队小组委派代表表述与学生自由表述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归纳和评价,并对学生在项目实践结果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出和纠正,并给学生指出今后在学习当中应努力学习的方向。在评价阶段详细流程为:团队小组分别进行项目成果展示、教师给予客观评价、团队小组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运用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教学中项目的难度不宜太大。

想要在专业教学当中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对学生对课程有关法务知识与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学习状况有个充分的了解,也要对班级人数、进行教学所使用的各种设备配置状况进行充分的考量,继而提升项目化教学的实际可操作性。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近些年以来不断加大扩招力度,学生综合素质平均水平逐渐降低,因此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应充分考量学生的具体状况和能力来设置科学合理的项目化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

2.实施项目化教学应和经济法的其余教学手段互相配合

项目化教学仅是经济法诸多教学手段当中一种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方法也是有一定优点的,所以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与经济法的传统教学方法互相配合的来实施。与案例教学对比,项目化教学更加重视项目的课外实践性、整体性和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

3.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与相关机制

项目化教学的考核方式,尚在探索阶段。在项目化教学大纲编写时就要考虑考核的方式,以适应项目化教学需要,达到项目化教学的效果。项目化教学的考核方式可以用综合成绩(100%)=项目成绩(50%)+作业成绩(20%)+期末成绩(20%)+平时成绩(10%)进行考核。这种评价机制更注重考查学生对项目的理解、项目的操作和结果上。

经济学的目的篇8

关键词:意识形态目标函数经济决策交易成本

一、背景陈述与问题的提出

从19世纪末开始,川江航运逐步被外国航运公司垄断。1890年,根据《烟台条约增续专条》规定,英商可自备华船或雇佣华船,挂外国国旗进入川江,享有在其他水域和口岸同等的权益;而且这些船只在重庆缴纳一次关税,比华商入口厘金还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轮船能“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重庆府”,“附搭行客,装运货物”[1];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以英国为首的其他国家也立刻享有了这项特权。在这样的条件下,各国航运公司开始大量进入川江航运市场。到了本世纪最初十年过去的时候,川江航线上的几家主要的航运公司是:英国的太古、怡和,日本的日清,美国的捷江。这些公司凭借技术上和资金上的优势,以及制度上和军事上的特权排挤和控制中国航运公司,谋取垄断利润。无论从厂商数量、资源流通、还是从产品特点和竞争方式来看,这一时期的川江航运市场都接近一个寡头垄断市场,已经基本饱和[2];在这样一个时候,“没有任何理由要开办一个新的轮船公司——特别是一个中国公司,而却有一切理由不办它。”[3]

令人惊奇的是,民生公司,这个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创办的航运公司,一无资金优势,二无外国资本或官僚背景,竟在这种情况下入主长江航运市场,并在20年间崛起为中国航运市场上最大的公司,兼并了众多外国航运公司,一度成为中国近代最具实力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一。[4]

据此本文提出如下问题:民生公司为什么能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在外国航运公司垄断的川江航运市场上站住脚跟,并且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为近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航运企业?我们发现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试图引入新的变量进入企业目标函数和消费者效用函数,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二、意识形态的经济意义——理论简述

(一)定义——意识形态

我把意识形态(ideology)定义为:一定的时期一定的人群所共同拥有的对社会环境(某一方面)的共同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套非强制性的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

一定的时期是意识形态的时间维度(mannheim,1927),这里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特点的社会经济生活的产物,并且随着时间而变化:“当人们的经验与其思想不符时,他们就会改变其意识观点”。在某些特殊时期或特殊环境下,某些意识形态可能会得到强化,某些意识形态可能会被弱化(olson,1971)。

一定的人群是意识形态的空间纬度,“人群”可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交易中的两个人[5]。不同的人群也可以有很多种标准来界定:可以是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或者不同的社会阶层,如此等等(north,198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较大人群的意识形态对在此范围中较小人群的特殊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往往有决定性的作用(olson,1971)。

(二)假说——意识形态的经济意义

据此我们提出本文关于意识形态的4个假说(H1~H4):

H1意识形态对特定人群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目标函数的影响[6]

H1-1假定在没有特殊意识形态影响下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最大化问题为:

其中Πi2代表由于受特殊时代意识形态影响而被纳入某一特定人群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的特殊经济利益[8],Πi2实际上有可能为-pΠi1,但是我们将会看到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它可能会被作为正的因素纳入最大化问题中。ri是一个外生参数,它表示微观经济主体受这种意识形态影响的程度。

H2对特定人群中各经济利益主体预期效用函数的影响

对于需要做出跨时决策的经济主体来说,影响其行为的重要因素是其V-n-m函数。我们以风险厌恶者为例来说明意识形态对各经济利益主体预期效用函数的影响:假定一个原没有受特殊时期特殊意识形态影响的风险厌恶者受到了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使他产生某种信仰:在客观概率(objectprobability)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他对某个预期(expectation)的主观概率(Subjectprobability)大大提高了[9]。相对于原来的他,他现在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风险偏好者,甘愿冒风险把自己的一切投入有可能是风险极大的一项“买卖”。

H3意识形态与经济决策主体之间的互动

H1和H2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在单人决策的情况下,它可能会使各经济利益主体产生某些“反常”行为,如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和企业的投资选择可能会偏离通常的最大化目标;在多人交互决策的情况下,由于共同Πi2的存在可能会减小(或扩大)交易各方的机会主义倾向[10],同时预期效用函数的改变可能会减小(或扩大)主观不确定性(SubjectUncertainty),进而节约(或增加)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最后,同样是由于意识形态影响了个人的预期,可能由此催生某些具有特殊品质的人(如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

H4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意识形态

根据H1~H3以及中国近代的实际情况,这里提出关于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假说。我把这一特殊意识形态的时间维度定为1919~1945,空间维度定为整个中华民族[11]。并且,我们把讨论仅局限在经济领域,也就是说只讨论这种意识形态在经济方面的内容而忽略它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含义。这种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定义为如下共识(H4-1,4-2):

H4-1共同信仰:微观经济主体以很大的主观概率相信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最终能够取得独立并发展壮大——如果多数人都为此努力的话。

H4-2人们相信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且国家经济利益至上。这一共识以及H4-1共同由于外国的军事和经济侵略而得以强化。这种强化使得国家经济利益(Πi2)以一定的r被纳入单个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Ui)中。

三、实证分析——意识形态的作用与民生公司的发展

(一)爱国主义与民生公司的市场进入决策

这部具体的要解这个问题:在川江航运市场被外国大公司垄断的条件下,中国的航运公司基本不可能生存,民生公司如何作出进入川江航运市场的决策?

没有理由认为民生公司作为一个航运公司进入川江航运市场这一行为在去掉它特殊的意识形态背景之后仍然可以算是理性的行为。因为当时的川江航运市场,正如前面分析的一样,不仅被外国航运公司垄断,而且几乎已经饱和,如果一个新的厂商要选择进入的话,一般情况下它的预期是这样的:一,它可以打败一部分垄断企业,获取一部分市场份额;二,在这个市场上的预期净收益应该大于在其它市场上的预期净收益。其中第一条是第二条的前提条件。而我们已经看到,在近代川江航运市场,这第一个预期是基本上不可能出现的,而民生公司仍选择进入,正体现出意识形态的作用。

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生公司的目标函数,虽然说它不可能放弃利润最大化的目标(Πi1),但是这中间掺进了其他目标的假设肯定是合理的。可以说,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的目标不仅在于赚钱,更在于考虑到了国家的行业经济利益这一因素(Πi2),具体地说有两个重要方面:“一个目的是以民生公司为基础,发展行业和民族工业,尽快将国家建设起来;另一个目的是以民生公司为中心,进行现集团生活的第三个试验”[12]。有了这样的目标,无疑增加了决策者进入航运市场的主观预期收益,而由于强烈的民族感情而产生的必须成功的信念有在无形中降低了击败外国轮船公司所需成本的主观预期值(据H2)。

因此可以看出:有近代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背景,民生公司做出进入川江航运市场的决策并不是非理性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使得民生公司做出这样的决策。

(二)爱国主义与民生公司的崛起

这一部分要回答的问题是:民生公司进入川江航运市场后,在极其艰难市场条件下,它的发展壮大和当时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有多大关系?

⒈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管理费用的降低

根据所谓社团组织性文化的可察觉性特征和这些文化的可塑性特征,可以把企业文化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在较深层次的不易察觉的层面,企业文化代表着基本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一个人类群体共有的;即便这一群体中成员不断更新,文化也会得到延续和保持。在这一层面,企业文化的可塑性很小,改革难度很大。所以,这一层次的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文化的内核,它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在较容易察觉的层面,企业文化体现为企业内部成员的行为方式和工作习惯,这一层面的企业文化的可塑性较强,可以在上一层面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投资建立起来,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内核”的具体化(Jhon•Kotter&James•Lheskett,1997)。

民生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核便是实业救国和爱国主义思想,这不是通过投资可以塑造的,而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意识形态所决定的,是整个社会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民生公司内部的体现。卢作孚指出:“在航业工作,便是救国的企图”。提出用创建先进的现代化的民族航业,以与帝国主义的航运势力相抗衡,不仅是把外国轮船赶出长江,收回内河航行权,而且要使中国迎头赶上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跑到它们的前面去。公司把爱国宣传活动同企业的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在公司的船舶舱室和职工宿舍的茶具、卧单上,到处印有“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毋忘国家大难”之类口号,号召人们关心国家危亡,并发动职工家属订出爱国公约(卢国纪,1984)。实业救国与爱国主义这一内核决定了民生公司企业文化的其他两个重要方面的性质:

一是集团生活思想。这是卢作孚改良社会的试验主要内容之一,是提倡群体合作,互相帮助以成一个最后都不至失败的集团:“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工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经济的,而民生公司就是这样一种超个人成功的事业,超赚钱主义的生意。”[13]他要求职工把民生公司当作自己的共同事业;而个人只要忍耐、苦干就能成为时势英雄。这种理想成为职工的行为准则和思想动力。

二是艰苦创业、勤俭朴素的思想。卢作孚非常重视开源节流,培养艰苦奋斗崇勤尚俭的作风:“大胆生产谓之勤,小心享用谓之俭,我们应大胆用现代科学方法生产,现代有什么,我们便要生产什么;但须节省物质上的享用,任何东西我们不能生产,便不要享用。”[14]他用禁令和查禁等办法,要求职工不嫖、不赌、不吸鸦片、不做私生意、不贪污受贿、不拿旅客财物等,以杜绝不良习性,培养职工忠于职守、遵守纪律的精神。同时,注意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倡同事之间喜庆丧吊不互相馈赠,庆仪从简,以及为结婚青年举办免费集体婚礼等,以倡导新风,逐渐养成一种与其他企业截然不同的风气。

民生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卢作孚制定的系统的职工教育体系[15]得以强化,又通过职工之间的交流得以不断流传。这种文化强化了职工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并使职工对民生公司真正产生了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减少了其机会主义倾向(据H3),使得管理费用在较大程度上得到降低,提高了公司的运作效率。

例:船上管理——从“三包制”到“四统治”

民生公司创办以前,“三包制”是中国航运界普遍实行的一种管理体制,当时中国“无一非包之船”。它开始于外国在华轮船公司,后来在各中国轮船公司普遍实行:公司将轮船上的驾驶、轮机、事务三个部门分别包给中国买办办理,一切人员的任用都由各部门大买办自行定夺:一船形成三个大的集团。而且“舵工由领江带领,水手由水手长用,理货员由二买办三买办用,茶房由茶房头脑用之类,又为包办中之包办,集团中之集团,甚至有每一小集团又分更小集团之事”。事实证明这种管理制度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大小集团各施其政,无统一管理。承包者可自由掌握月薪开支,所以用人不必求贤,只以薪工低廉为目的。各级头目又层层征收押金,层层以次为奥援,“遂不能指挥管理,最后至于一茶房亦难更换矣”。另外,公司“限定若干金钱包办之”,其他一概不管,更“不问该事件之承包者之盈亏”[16]。承包人为了赚钱,不管航期,滥运私货,任意提高票价,服务质量极差,结果“闹得公司折了本,而买办赚了大钱”[17]。

卢作孚用“四统治”(也称“经理制”)替代了“三包制”,规定:船上一切人员由公司统一任用;船上财务、业务由公司统一掌握;船上材料、油料由公司统一定额配发;船上事务由经理一人总揽,对内向公司负责,对外代表公司[18]。这种管理制度将船上全部权力集中于经理和总公司,在中国航运界引起了轰动,事实证明这提高了船上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19],后来民生公司接收或购买的轮船都实行了这一制度,成为民生公司崛起的重要动力之一。

按照分层组织理论(杨小凯,1999),我们可以把一条船看成是一个单向集权分层组织,这种组织的特点是:层次越多,管理的效果越好,但是管理费用也越高;反之,层次越少,则管理费用越小,“但是每个经理直接管理的人越多,管理的质量也越差”[20]。但是在这里的情况却是:“三包制”是一种多层次的管理组织形式,管理费用较高(“公司折了本,买办赚了大钱”),但管理效果却也较差(中国轮船公司服务质量极低);“四统治”是一种单层的管理组织形式,管理费用较低,但同时管理效果却较好。这种看似与一般原理矛盾的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意识形态的作用:民生公司的爱国主义企业文化的熏陶,改变了职工的效用函数:职工不仅仅考虑如何才能在劳动既定的前提下使个人收入(Πi1)最大,或者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使劳动量最小,他也把公司的发展壮大(Πi2)纳入了自己的效用函数。这种改变大大降低了职工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因此能在管理层次较少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21]。相反,在其他没有这样统一的意识形态目标的航运公司,由于各管理层次的管理者都最大程度的追求直接私利,因此都以最大程度的机会主义原则行事,这无疑会极大的提高交易费用,降低管理效率,把多层次管理的优势抵消掉。

2.消费决策的改变与市场份额的扩大

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不仅降低了民生公司的交易费用,而且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扩大了民生公司的市场份额。在爱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消费者会作出特殊的消费选择。据H1-2,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会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拿乘坐轮船来说,具有爱国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费者在乘船时同样会追求效用最大化,但此时他考虑的效用不仅仅是乘船的舒适感和速度、安全等因素(Πi1),他会把这艘船是中国公司的还是外国公司的这一因素(Πi2)纳入自己的目标函数。更具体一点说:如果中外两艘船的票价和服务质量完全一样,那么乘坐外国公司得船相对于乘坐民生公司的船会给他带来负效用,这时他肯定会选择乘坐民生公司的船。实际上我们放宽一些条件,即使民生公司的票价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外国公司的轮船,多数乘船者仍有可能选择民生公司的船:

这一奇迹的创造,还靠了广大爱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们不做不要船票的外国船,不希罕漂亮的阳伞,却坚决要坐民生公司的船。许多旅客,宁肯住下等几天,也要等到民生公司的船才坐。一些爱国的商人,也在这一极端困难的时刻,不去占外国船低运费的便宜,却将他们的货物交给民生公司的轮船运,以行动支持了民生公司。[22]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垄断厂商的竞争中,产品的质量差别是各厂商争取消费人群、扩大市场份额重要因素。在近代川江航运市场上,由于爱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轮船是否为民族资本经营成为了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一个重要差别。这一差别并不是民生公司通过投资而形成的,外国公司也不可能通过投资来弥补这一差别,所以,意识形态对于民生公司抢占川江航运市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结论

一方面,爱国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影响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降低了民生公司的各种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由于这时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不可能不伴随着排外的思想,它也相应的提高了各外国航运公司的各种交易费用[23]。这样,民生公司的运营总成本相对于外国航运公司被大大的降低了。同时,意识形态改变了消费者的偏好,使其作出有利于民生公司(而不利于外国公司)的选择。这无疑是一种独有的优势,因为它是由属于这一时代的中国人的特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可见,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于使得民生公司偏离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其企业行为的收益由社会获得,但是成本却由民生公司承担。更一般的,我们的结论是:某种意识形态可能使为微观经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个体理性,但是同时会造成相应的外部经济,使得共同意识形态群体达到集体理性。从民生公司的例子可以看出,这样的情形可能反而会使“丧失理性”的主体最终收益。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参考文献:

1.north,1990:《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陈郁、罗华平译

2.weber,1999:《theprotestantethic&theSpiritofCapitalism》,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陈平,2000:《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4.杨小凯、张永生,1999:《新型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Kotter、Lheskett,1997:《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曾中、李晓涛译

6.mannheim,2001:《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黎明、李书崇译

7.刘克祥、陈争平,1999:《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8.聂宝璋,1983:《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

9.樊百川,1985:《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

10.罗中福等,1989:《卢作孚文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1.卢国纪,1984:《我的父亲卢作孚》,重庆出版社

12.隗瀛涛,1990:《四川省文史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

13.Rabin,1996:“psychologyandeconomics”,Uc-berkeley

14.金铮邓红,1990:“论卢作孚对民生公司的有效管理”,《近代史研究》,1990.3

15.重庆市档案馆藏,全宗号:民生

16.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5:《四川省文史资料》,第二缉:工商史料编

17.0lson,1994:《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出版社,陈郁、郭宇峰、李举新译

18.马敏、朱英,2000:《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中外旧约章》第一册,p.616。

[2]这种垄断不是完全市场竞争的产物,而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侵略的副产物;至于“饱和”,卢作孚说道:“在扬子江上初有航业的时候,航业是最时髦的事业……所以行业以极短时间发展到极盛,而且发展到过盛。……大多数限于船本全折……中国籍轮船公司非常危险”(卢作孚,1934,“一桩惨淡经营的事业——民生实业公司”)。

[3]卢作孚,1934,“一桩惨淡经营的事业——民生公司”。

[4]在不到20年的时间中,发展到共有江海轮148艘,吨位6万多吨;资本增长到上亿元;职工由十几人增长到8000多人;航线从嘉陵江延伸到整个长江,进而向海洋发展,开辟了南北洋航线。同时民生公司还在长江全线和沿海港口及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在国外的河内、纽约、魁北克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它在资金、纯益、人数、船舶艘数、船舶吨位数以及航线的延伸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它航运公司,成为中国航运界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聂宝章,1983)

[5]一个推论是:意识形态可以等同于博弈中的“共同知识”,或者至少是“共同信仰”。

[6]这是行为经济学“socialpreference”模型的一种特殊情况。更一般的模型及实验验证见Rabin,1996。

[7]Ui为各主体的广义经济利益,Πi1是在没有特殊意识形态影响时各主体的经济利益。

[8]这一部分利益可能代表这一人群的整体利益,区别于Πi1。

[9]Rabin&Donoghue,2000

[10]也可以说是缩小(或扩大)了决策者的战略空间。

[11]这里当然不包括在外国侵略中国活动中既得利益的中国人,比如买办阶层和一大部分的官僚阶层。实际上到底有多少中国人是爱国的这一点很难说,但我们根据Bayesianlaw可以相信,爱国者的比例是很大的(一个估计是:如果爱国者比例太小,中国至今也不可能独立)。

[12]卢国纪,《我的父亲卢作孚》p158。

[13]卢作孚,“超个人成功的事业超赚钱主义的生意”,《新世界》85期。

[14]卢作孚,1934,“大胆生产小心享用”。

[15]具体见:卢作孚“一个根本事业怎样着手经营的一个意见”载《卢作孚文选》。

[16]本段以上几处引言均来自《民生股份有限公司十一周年纪念刊》,1937。

[17]卢作孚,《在民生公司八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开会词》,《新世界》1933年32期。

[18]重庆市档案馆藏:全宗号民生,卷号37。

[19]一个例子:“在最艰苦的时候,船上和岸上的人员都参加了旅客服务工作,许多轮船上的船员在旅客多的时候主动让出自己的床位给旅客住。”卢国纪,《我的父亲卢作孚》p171。

[20]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153页。

[21]内在的逻辑是:在管理层次既定的前提下,管理效果和被监督者的道德风险系数负相关。

经济学的目的篇9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134-2

0引言

产业经济学是目前我国诸多高校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开设的一门应用性课程,也是目前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和经济学的前沿课程之一。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它不仅包含原有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多门学科内容,而且与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等课程有不同程度地交叉,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课程。因此,对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改革进行探索,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时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构架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通才―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历史演变。新时期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体现出创业与创新的结合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首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其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当今社会的“人才”,不仅仅是德才兼备和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更是集综合性知识、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于一体的人,这样的“人才”不仅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可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因此,作为人才供给的主战场,高等院校应将国家教育方针、社会实际需求和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三者相结合,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实施,从而最终实现高素质、综合型和创新性人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涌现。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宏观视角可以看出:教学改革做到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那么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就应调整为集学习能力与策略、创新性思维、探究能力以及沟通与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培养目标。(见图1)

然而,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课程,实用性较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该类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从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目标来看,要达到熟知产业经济学理论;紧跟当前形势,了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能分析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景等能力。这对学生来说,需要进行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学习。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来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并具备分析和解决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将会对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不仅传授经济理论知识,更要结合经济时事或国内外案例,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树,通过解决实际案例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2人才培养目标的教与学双轨实践改革

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是传统式教学方式。从学习场所来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上,很少在课下延续学习;教师也重视课堂这个主战场,忽视了课下这个潜力巨大的辅战场。从课堂参与度来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率较低,教师为保障教学进度,“一言堂”的情况较多。长此以来,课堂中教师讲授多,学生以被动接收为主,课下主动性自学较少。学生主动性思维没有被激活,上课死气沉沉,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亟需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的改革,处理好教材内容与课外现实案例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下自学的关系。

2.1具备甄别教学材料的能力

当前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与“大数据”影响无处不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每日主动或被动获取的信息量之大是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因此教师仅讲授教材的内容是不能满足社会用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然而课外材料多且杂,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开展课外阅读。这就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具备甄别、筛选、加工、处理或整合教学材料的综合能力。

教师首先需要开拓个人教学视野,关注课外相关资源,并做好一定的记录,其次研究产业经济学阶段性课程目标,选择课外的经济学现实案例或相关资料等,灵活适度适量地将课外资源结合于课堂教学或用作学生课下阅读任务。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的补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经济改革的热点和研究成果,同时培养了其阅读、思考、明辨甚至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用

由于a业经济学学科的理论性强,有些理论如果脱离了案例则晦涩难以理解。而且经济学知识关联性强,基础理论理解不到位的话,很难深入地展开学习。教与学的活动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教师“迫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讲授式。而教师的课堂讲授又使学生滋长了懒于思考的情绪。这样的方式学生对知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认识,很难提高到创新性的高度,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独见性和个性化的培养。因此,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将案例探究、课堂讨论、课外实践等方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其化解知识和理论的难点以及教学重点的达成。

首先,教学准备不仅仅指的是教师的单方面准备,还应包括学生对教学的知识准备和思维准备。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可能就某个问题与教师达成共识或提出个人的理解和观点。同时,带着未解决的问题再次投入到课下的阅读中去。其次,课堂活动中,教师精讲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梳理和小组内研究,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讨论。教师认真听取学生发言,课下整理课堂反馈,并积极调整下一节课的内容与课外材料。做好备课工作。学生则可以继续研究课堂中案例或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阅读,不断构建自己的知R体系树。当然教师在这三个重要环节中的定位是观察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和实施者。三个环节中二者都应积极参与其中。(见图2)

2.3实施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随着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调整,教学效果评价势必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不仅仅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与实际效果。因此它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体现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关注,同时体现对学生课堂内外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方向指引。

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一级指标的选取是仍以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学习能力与策略、创新性思维以及沟通与实践能力,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二级目标的确定遵循系统性原则,阶梯式量化考核,既有对学生课堂内外学习活动的综合表现进行的考核,也力求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每项评价采取三个a、B、C三个维度,最终评价结果采取学生自评、他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达到了简易操作、量化清晰,动态性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构建目标。(见表1)

3总结与思考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高速更迭,知识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与社会联系密切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人才培养中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教学效果的评级性。面对授课对象的为“95后”新的大学生群体,在教学中还要注重“互联网+”和“大数据”带来的影响,不断更新教学材料,改革教学思路,探索实施互动、参与、合作的翻转型课堂教学,增加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为培养新时期的《产业经济学》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兄武,陆丽,唐忠明.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1(04).

[2]杨美丽.基于市场经济实践的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04).

[3]董自光,汪曼.基于专题讨论与合作学习互动视角下《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经济学的目的篇10

abstract:thisstudysummarizesthecompositionofprofessionalqualityofcollegestudents:knowledgeskills,innovationability,psychologicalquality,careerconsciousness,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andcausesoflackofprofessionalquality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withfinancialdifficulties,andfinallyputsforwardthewaytocultivatetheprofessionalqualityofcollegestudents.

关键词:依托项目;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素质;路径

Keywords:project-based;financialdifficulties;collegestudents;professionalquality;path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141-03

0引言

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很大程度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就业质量,是学生综合能力和自身职业形象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尤其对与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相对而言在综合能力上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影响职业素质的发展。因此,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素质无论对学生自身还是对学校、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

1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及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这些基本品质与具体职业相关从而对现代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国内有学者提出,人的职业素质包括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理念素质、健康素质四大要素,每个要素又分成若干个子要素。[1]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其所著的《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将素质划分为五方面,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动机,并以此提出了素质的冰山模型。[2]认为一名员工的职业素质就像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往往只有1/8,而看不到的则占7/8,外边的1/8是其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下面的7/8则是由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方面形成的基石。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职业素质构成,应从现阶段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就业、实现自身发展三个维度为导向,具体提出大学生职业素质核心是: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生涯意识(见图1)。知识技能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任何职业都必须的。尤其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意味着人们更多是专门从事某项事务,这就需要有特定的知识、能力,且能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应用与工作中。创新能力是现在社会的核心素质之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一个企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越多,企业越能向前发展,没有创新意味着停滞和自我淘汰,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企业核心骨干。心理素质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前提要求。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知道如何缓解心理压力、调节负性情绪,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做到与周围人、环境和谐相处。在注重合作的职业氛围中,这些素质能够帮助他们更高效完成任务。生涯意识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属性。职业是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主要场所,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职业不限于工作,更指的是一种事业,它不仅能满足个人物质上的需求,更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具有价值意义,职业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通过职业发展过程,个人价值得以不断实现,精神需要得到逐步满足。站在人的整个生涯发展的角度看待职业,生涯意识包括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生涯意识的提出,能够完善学生的职业观,帮助学生从生涯立场看待自己的职业,培养具有生涯意识的职业素质。

2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目标

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在就学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且缴纳学费、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没有经济保障的学生[1]。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简朴、自立自强、意志坚强,有很强的上进心和求职渴望。也存在综合能力不足、心理健康问题突出、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2.1综合能力不足导致职业素质欠缺

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除了经济条件差以外,因受地域教育条件限制,他们接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比较单一,他们大多埋头学习,并不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期间,面对多才多艺的学生,这一差距更为明显。职业素质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反映,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不足的短板影响了职业素质的提升。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应着眼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2.2职业心理素质训练缺失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职业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基础,健康的心理不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提升学生本人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在改善和提高职业心理素质方面是卓有成效的。经济困难学生相较于其他同学,会面临更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更需要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为职业心理素质的提升做准备。

2.3职业素质培养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载体多是课堂教学与实践。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虽然很多学校给予了大量的物质支持,但是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的资助方式,在面对充足培养经费的同时,忽视了职业素质培养的育人功能。培养方式单一,缺少连贯性和培养平台的建设。

因此,本文提出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的三方面内容:依托项目的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

3依托项目的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提升路径

3.1项目目的

基于上述分析,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的重点在于:一是提高综合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二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处理压力、情绪调节、挫折应对等;三是为经济困难学生搭建培养平台,为经济困难学生为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载体,保证培养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依托项目“经济困难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建立”培养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旨在通过项目运行,达到综合能力提升、心理素质提高、助力平台搭建的目的。

3.2职业素质培养路径(见图2)

3.2.1开展职业辅导教育活动

职业辅导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但每个学生的需求不一致,以经济困难学生为例,有的学生还没有规划意识,有的学生有规划的方向,但是不了解职业,有些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欠缺,本项目提出“分层次开展职业教育活动”。一是面向全体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讲座,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行通识教育,介绍职业规划的内涵与方法等。二是面对有规划意识的同学,为进一步剖析自我与职场而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团体活动设计“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团体辅导方案,围绕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模拟招聘、模拟面试五方面内容,针对性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职业信息。

3.2.2培养综合能力、搭建培养平台

职业素质培养需要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本项目为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升,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利用学院优势资源,立足学科优势,结合专业特色,为贫困生创造更多地学习实践机会,争取科技创新的课题,每学年建立或审批10个项目作为科技创新的研究课题,每个项目由3-5人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增进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巩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平台,平台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提高丰富的研究资源、优秀的教师资源,学生通过平台,锻炼自己的沟通、交往、实践、创新、科研能力等。发挥了平台建设在创新、实践方面的积极作用。

3.2.3建立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营

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营是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训练营的活动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和讲座,通过两种方式结合,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上进的心理品质。训练营的内容包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能训练、优化个性发展训练、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管理、情绪管理训练、抗逆力的训练、求职准备前的心理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加训练营中的任一活动主题。通过心理素质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能力、处理压力、情绪调节、挫折应对等能力,为职业心理素质的提高做准备。

3.3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本项目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职业认知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现状,尽早开始职业准备,进一步培养职业素质。项目为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搭建实践平台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提出职业心理素质训练,可以促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核心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生涯意识四个方面,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出现的综合能力不足、职业心理素质训练缺失、职业素质培养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职业辅导教育活动、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建立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营。并依托“经济困难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建立”项目开展实施,帮助学生从物质、精神脱贫。体现在经济扶持基础上,开展多渠道的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这是不断丰富资助工作内涵的一种尝试与突破,也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提升的一种可借鉴模式。

4结论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尤其对与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相对而言在综合能力上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影响职业素质的发展。因此,依托项目培养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路径。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素质无论对学生自身还是对学校、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