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2:56

余光中的诗篇1

1、余光中诗歌的特点:从诗歌蕴含的情感来谈:余光中的诗歌不管是题咏爱情、风物还是怀念故土,都充满了感伤凄美的色彩,如“月是盗梦的惊魂,今夕,回不回去?”、“轮回在莲花的清芬里,超时空地想你,浑然不觉蛙已寂,星已低低”(《中元夜》),寥寥数语,寂静的夜和深沉的思念,便如在眼前。

2、除了爱情,“乡愁”是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另一个主题,家国之思亦是若隐若现贯穿“乡愁”的始终。无论是《漂给屈原》,《夜读》,还是《乡愁》,都展现了诗人那伤感而悲壮的情感历程,在诗人的诗歌中,处处蕴含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命运的双重关系。

3、从表现形式来谈:他的诗歌格律不是句句押韵,而是情感的互渗,在他的诗歌里可以找到整个情感流动的脉络历程。“空中有风,风中隐隐,有钟声,自无处来,向无处去,无始无终。背风而立,钟声涌起,如潮生远海,如回忆。钟声沉寂。”(《升》),这首诗多用四言句式,间杂三言、五言于其中,使得节奏轻盈,再加上以“忆”、“寂”结尾,不仅押韵有致,而且给人以悠远空灵的虚无之感,从而使得字面意义与蕴含的思想感情相契合,“风”、“海”、“钟声”、“回忆”浑然一体,一种落寞却不凄凉的美感萦绕于读者心中,这也是诗人情感的流动与诗句中的表征。

4、再从字面上来看,余光中先生的诗歌,文字简洁易懂,简洁流畅的文字里蕴含了丰富的感情,同时具有西方象征派的特色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美感,这也是诗人写诗歌的成功之处。余光中先生的用字可以说信手拈来,在诗人的组织下成了情感丰富,意义深刻的抒情诗歌,这不得不叫人佩服。

(来源:文章屋网)

余光中的诗篇2

关键词:余光中;土地;乡愁诗;乡土意识

一、初识乡土

余光中自从把自己的笔伸回海峡对面的大陆之后所创作的许多留恋故土的乡愁诗,才是他赢得盛名的主要基础,其诗歌风格的变化可以说也是整个台湾诗坛50多年来风格走向的一个缩影。读者对他的认识和解读,也多从其乡愁诗开始。乡愁诗已经成为余光中通往世界华人心中的一枚“邮票”,其中他对“土地”的记忆与“地图”的书写秉承了中国传统依恋故土的诗歌艺术表现。余光中的诗歌以土地记忆为内核,以地理意象的乡愁式咏叹来实现对土地记忆的地理归依,从而对抗现有地理秩序与空间的区域矛盾,这也是诗人寻求历史与文化认同的主要通道。他的诗作解构了正在进行的时间,让历史叙事陌生化;也解构了原有的地理秩序,让地名排列陌生化;更解构了自我的意识形态,让身份认同陌生化。通过色彩斑斓的诗歌写作,我们可以感知那种内在的乡土意识上的两难处境,生存的异化转化为灵魂的异化与身份的迷失,并带来身份认同的危机。

二、内化的乡土意识核心

所谓土地,指的就是一群人居住的地方。这群人久居一地,使得人们依托于环境的特性而发展出乡土意识,从而具有人的“现代性”的意义并塑造出共同的生活经验,这块土地从此变得不可替代。余光中曾自己写道:“走出那一块大大陆,走破几双浪子的鞋子,异乡异国,走来走去,绕多少空空洞洞的圈子?再回头,那一块大大陆可记得从前那小小孩”。

对诗人而言,土地不仅仅是休养生息之所,更是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特质,具有心理治疗的超凡能力土地也与社会相互建构,相互依存,并互为因果,就如同今天在城市的上空在家家户户阳台花盆里生长、开放的花花草草。那花盆可以说就是城里人对土地和祖先种植的残存记忆与表征,人们总想拽住一些生命中本能的东西。人对土地的本能眷恋与现代城市的水泥森林产生激烈冲突,时刻进行着一种乡土意识突围的表演。而对大多数华人而言,共通的生活经验与传统文化,依据原始的地理景观而形成,落地生根,这就必然有一个彼此认同的核心,那就是乡愁的地理情结,这点独一无二,它链接着土地与文化,也是诗人联系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主要基质。余光中也说他是突然意识到“中国”情结的,我们知道,意识其实肯定早就存在。诗人藉由个人的乡愁,启动过去的记忆,这是一个时间与空间、形体与心理双重的旅程。当原来居住的土地已经不在,记忆成为诗人个体意识与民族之间维系的时候,这也是个体身份认同的起点。故土大陆在诗人的心里是被充分内化了的幻象,真正处于其中,则得以隐身,而一旦诗人居于外域,才会得以凸现,一如要识得庐山真面,必须身处于庐山之外,而身在山中则不可得见一样。诗以言志。诗歌的书写成为寻求地理归属心理依归的介质,诉诸文学的也是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虽然从大陆移居到台湾并不存在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但依然存在着两种生活经验、两种意识形态、两种制度的冲撞,语境也不免发生变化。在不同的语境下,时空的分离导致新的时空制度转型是必然的,同时它也远不只是一种时空分离,而且完全可以视为一种更剧烈而更深刻的时空裂变。生命中最动人的,莫过于在这块土地上耕耘过的岁月,作为“异乡人”,诗人必须要冲破区域空间的焦虑与身份认同危机,这样,乡土意识就成为诗人能够着落的全部。土地在文化的延续性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性,土地不仅指自然界外在的有形的实体,对土地的想象也赋予土地无形的社会意义,成为社会意识的载体,这样土地也就连接了自然与社会的一个特质,土地变成了诗人心中的“地方”。一个文化的身份认同建立在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上,这份认同产生了自我意识,个人由此开始创立一个建构整个文化的故事,而这样的文化认同必须回归到土地,是一种对故土在心理上的回归。土地是身份认同的实体基础,诗歌作品成为身份认同的文化依托。

三、意象书写的土地符码

在地域空间的取舍上,余光中选择的土地影像以地图作为书写的凭借,这是独具匠心的。我们知道,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隔阂久久不去,地理上的家国土地不再拥有,那块具体有形的故土只能在诗人的记忆里存在。余光中通过对一张中国地图的俯视进行幽古的思怀,用以怀想那片古老的大陆,怀想过去的中国。诗人也知道:“当你不在那片土地,当你不再步履于其上,俯仰于其间,你只能面对一张象征性的地图。”这样,地图在余光中这里就具有独特的乡土意识的表征意义,成为一个象征和一个绝佳的替代品,替代那片无法步履其上、俯仰其间的中国古老的土地,时间不会倒流,但心灵却可以在回忆中重温过去,对诗人来说,诗歌写作是对故乡土地记忆的修复与重建,也是艺术的还乡形式。诚如我们所知,自古诗人对故乡之情的处理大概一致,故土家园只能留在梦里,近乡情怯,时时想念,却又时刻准备远离故土家园而去,地域空间上的隔离所导致的巨大悲伤,使得精神上的创伤无时无刻不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并不时表露在字里行间。诗人的记忆植根于具体的“空间”,由个人至民族而土地,以土地结合自我的记忆,土地与诗人的心理创伤进行符码的交流、转换,以土地的意识。去抚平创伤,以再现无法言说的地理空间的消减,尽管诗人远离原来的土地,诗人仍然会时时复苏生活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在余光中的诗作中,乡土意识又常与母亲意象紧密关联,以母亲作为地域情感的归依。如《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应该说,诗人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个人意义的乡愁,而是海外华人共同的乡愁,甚或是离开故土、生活异地的人们共通的一种感受、情绪,诗因之也就获得了深远的意味,并接续了人类的精神序列。所以,土地的精神即是记忆,即便离开故土,记忆承载的依然是祖灵土地的精神。可以说,乡土意识已经如同基因符码,铭刻于诗人的血脉里,乡土意识也与诗人自我意识的符码完全相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余光中的“地理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人本意识层面产生的自我内在的地理感,这是与生俱来的类似基因的一种乡土意识情结;二是游历于异域而产生的区域空间的地理感,这是第一层面在空间向度上的延展;三是在异族文化层面产生的历史文化的地理感,这是第一层面在时间向度上的延展。通过三个层面,诗人一层层拨开历史的积淀,透过诗进行“对脚下这块土地历史的追寻”,从而反映出诗人面对故土失落的挣扎与被切割的土地记忆是如何构建自我、重塑文化地理形貌的。可以说,对以地名书写为表征的土地记忆,已经成为余光中抵抗外域文化和构建个人地域认同与文化寻根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余光中:《白玉苦瓜•断奶》,大地出版社,1974年版。

【2】傅孟丽:《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天下远见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余光中的诗篇3

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

出生地――江苏南京

出生日――1928年10月21日

职业――诗人、散文家、评论家

身世背景――余光中父亲余超英,本籍福建泉州永春,早年随兄南下马来西亚拓植橡胶园,创办育民、益智二校。回国后,就读上海春申大学,其后历任永春县教育局局长,安溪县县长等职。虽然祖籍是永春,但余光中从不认同父亲的籍贯,也不自以为是福建人。而是在心灵上更近亲母亲所来自的江南,余光中母亲孙秀君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且他自己在南京出生,故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重阳节,所以自称“茱萸的孩子”。

个人经历――余光中幼年在南京秣陵路小学读书,他的少年时期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从对日抗战开始,就不断地流亡,先后流亡于江苏、安徽沦陷区,又随母亲逃往上海,居住半年,又经过昆明、贵阳,后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余光中于1947年考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来转入厦门大学,一年后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台大毕业后出版了诗集《蓝色的羽毛》,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其间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多所台湾大学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婚姻爱情――1956,余光中与范我存结婚,范我存是他的表妹,江苏人,有着女性知识分子的韵味和气质。余光中和范我存都长在江南,不是蜀人,却用地道的川语说话。四川对两人有着特殊意义,只要是两人独处,一定讲四川话,成了不与外人说的默契。余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由范我存打理;余光中管理的,唯有一大方书案,与车子的方向盘。诗人不挑食、不挑衣,“太太弄什么,便吃什么;给什么,就穿什么!”夫妻两人琴瑟和鸣,感情一直很融洽。

主要著作

诗集――《歌》《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紫荆赋》《梦与地理》《安石榴》《五行无阻》《余光中诗选》《高楼对海》《藕神》

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左手的缪思》《掌上雨》《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愁》《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隔水呼渡》《从徐霞客到梵谷》《井然有序》《日不落家》《蓝墨水的下游》《连环妙计》

余光中的诗篇4

时年只有十九岁的余光中刚刚步入诗坛,却深深热恋起同样才艺俱佳的远房表妹范我存,因此约她到公园里共赏莲花。整整一个下午,尽管迟迟不见表妹范我存的身影出现,但是余光中已经在好似熊熊火焰般燃烧的红莲带给他的惬意感受中,创作出一首婉转相思的爱情诗《等你,在雨中》:“爱|就是看到什么都能想起心上人的感觉|心上人在身边|她是一切|心上人不在身边|一切是她……”

直至黄昏时分,因事耽搁过久的范我存才姗姗到来。不过余光中并不责备,反而打趣地调侃道:“等待爱情真好啊,会激发我的灵感,调动身上每一个创作细胞呢!”

在常人眼里,爱上一个诗人,或是被诗人爱上都是件幸福的事。就像余光中和范我存的恋情,是那么自然美好,又是那么快乐融融。然而来自家庭的压力也曾一度使两个人迷惘和徘徊。范我存虽然天生丽质,不失为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但是自幼就感染上肺病,治疗后落下后遗症,以至于身体苍白而羸弱。青年时期的余光中除了写诗,没有其他令人羡慕的好职业,家境更是贫寒拮据。因此范家担忧女儿嫁给余光中会终生为穷困所累,余家则反对儿子迎娶弱不禁风的范我存。

在世俗偏见面前,有的青年男女屈服于沉重压力采取妥协,而余光中和范我存毅然选择了抗争,最终冲破一切阻碍,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两个人的勇气令同龄人叹服,于是他们以余光中和范我存为榜样,在别人所不能看好的时候坚定走到一起。然而经过婚姻磨砺之后,他们中的许多伴侣却又分道扬镳。因为现代人的爱情容易战胜世俗压力,可往往败给时间和琐碎生活的考验。那么余光中和范我存的婚姻之路也会这样吗?

度完卿卿我我的蜜月后,范我存曾对余家父母诉苦:“他忙起来,可以连着几天不走出书房,一切日常生计都不闻不问,好像天塌下来都能由我一人支撑。”不过当范我存偷偷翻看丈夫的日记后,一切委屈和懊恼便被感动荡涤得烟消云散。因为余光中在日记里深情写道:“妻子是天底下最贤惠的内助,她帮我遮挡出一片阴凉寂静的天地,让我从中徜徉写作的快乐,无论何时我都永远爱她。”

爱是宽容,是理解,是付出,当然也是支持。具备这四个因素的范我存,就像春天里的一条涓涓小溪,给丈夫带来温暖和活力的同时,滋润着脑海中的每一个灵感细胞,创作出更多优秀诗作。余光中的绝大部分成名之作,是在婚后两个人的生活世界中完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妻子的扶持和帮助。

余光中懂得婚姻的艺术在于彼此信任。在这位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与尊崇的著名诗人身上,找不到任何大男子主义的影子。他支持妻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也从不反对妻子在外面拥有异性朋友之间的友谊。当然作为一名抒情诗人,余光中的情感世界是非常丰富的,不像别的学者那样一味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尽情放飞一颗追求快乐和浪漫的心,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

余光中步入古稀之年的时候,有一次受邀到某名牌高校做讲演。报告会中有大学生向他提问对爱情的看法,余光中神采奕奕地回答:“爱情绝不只是你们年轻人的权利,就像如今须发皆白的我,同样喜欢爱情诗哟!”

“余老一生写诗上千首,其中以爱情为主题的约占四成。难道如此多的爱情诗都是为爱人范我存所作吗?”大学生们当面问起这个敏感问题时,余光中摇摇头一笑:“说实话,有些爱与浪漫绝对与贤妻范我存无关,毕竟人是有和追求的。美好的事物人人喜欢,不过控制得宜的话,不失为一种智慧和美。爱和美是不一样的,爱发生于实际生活中的惜惜相依,美却要靠一定距离阻挡屏蔽。就如同岸上鲜花与它在水中倒影相比较,同样是美丽的事物,一个可以完全摸得着,一个却只能品赏观看。”

其实就在余光中同大学生们侃侃而谈时,范我存就在台下观众席中静静听着。不过她的脸上是洋溢着幸福笑意的。作为余光中的结发妻子,范我存完全相信丈夫。因为在余光中以自己为偶像的众多粉黛佳丽包围中,从未把情感天平倾斜于哪一个。即使丈夫收到情意绵绵的书信,范我存阅过后也只是淡然一笑地问道:“又有人想追求你了,我可以选择回避吗?”余光中则诙谐回答:“难道你没听说过,鸳鸯是最忠于爱情的动物,一旦结合便永世不分吗?”

余光中的诗篇5

余光中《乡愁》是体现出了本真的存在的,因而它才充满了无穷的况味。海德格尔说,未来的时间化对人就是预备。对《乡愁》的作者来说,从小到大……到现在,乡愁不但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减弱,反而因种种原因随时间的推移像酒一样越来越浓烈。同样,因为一些人所共知的原因,“未来”对当时的诗人来说,不也仍然是一个未知之谜吗?诗人当时生活在台湾,大陆的南京则是他的故乡,大陆还曾是他生活过的故土,但当时却由于种种原因,诗人有家难回,故土难归,思乡之苦何时才了结似乎无期。

“意由象出,象外有意”。诗歌是借意象说话的。诗中的意象既不是实在物象的摹拟,也不是纯粹空洞的幻象,而是孕含着丰富生活意蕴的独创形象,“意象欲奇”是中国古典诗学对诗歌意象的基本要求。余光中的《乡愁》篇幅短小而意蕴深广,这还与它对诗歌意象的独到处理有关。在每一节中,诗人都成功地为乡愁寻找到了一个非常贴切而又奇特的中心意象,从而使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多义化了。

诗的第一节中的中心意象是“邮票”,母子分别而居于两地,只能靠信件来慰藉“乡愁”,“邮票”成了乡愁的象征;第二节是“船票”,与妻子分别而居于两地,相隔更远了,乡愁只能靠往返的船只来给以慰藉,于是“船票”成了乡愁的象征;第三节则变成了“坟墓”,母亲去世了,天上人间,这时的乡愁化成了一种“不相见,自难忘”的悲情,比起前面的日常生活的乡愁,这里的乡愁明显不同了,“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母亲在里头”,“坟墓”的意象使乡愁带上了形而上的人生的悲情意味;第四节的中心意象则是“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现在”的诗人是思乡难归,“一湾浅浅的海峡”竟像阻隔牛郎织女不能相见的天河那样无情,诗人的内心是痛楚而压抑的,这个“意象”显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实际的不能实现”的悲剧色彩。

跳跃性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余光中《乡愁》中的跳跃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是一节一大跳,不但时间上跳,而且意象也跟着跳,从“邮票”、“船票”到“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的跳跃转换出人意外而又引人深思。如果说,前两个意象是平常中见深意、显匠心,读来让人感受到亲切,有生活的韵味,符合“意象欲奇”的美学要求的话,那么,后两个意象跳跃得就更为惊警奇特,把“坟墓”与“海峡”当作乡愁的意象切贴得犹如天成,但却又是人所未道所难道,真正达到了“意象欲奇”的高级境界。

诗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分析细节是为了更好地体会把握这首诗的艺术整体。这首诗表现的正如它的标题所标明的是“乡愁”,但是,诗中的“乡愁”不是狭隘的乡愁,它包含有着家园情、亲人情、祖国情等无尽的意蕴。而表现这样的乡愁对我们的审美经验来说是并不陌生的。我们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重故土、重亲情、重民族情感的民族,这也是自古以来我们的诗人心灵所系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我们流传下来的名篇佳什可谓数不胜数。从“窗前明月光”到“却话巴山夜雨时”,从郭沫若的《炉中煤》到闻一多的《太阳吟》……乡情乡愁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甚至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审美潜意识或审美原型。但尽管如此,余光中的《乡愁》读来却依然能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它用新诗成功地表现了一个现代中国人的特殊的乡愁。诗人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巧妙地让乡愁随时间的推移而升华,借意象的转换而展开,从而以极少的文字把人带入一种极为感人的乡愁的境界。诗中的“乡愁”融进了诗人对家园情、亲人情与祖国情的特殊体验,融进了20世纪由于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原因所造成的游子不能归乡、骨肉不能团聚的特殊悲情。余光中的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大陆与台湾被分为不能相通的两片,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抒写怀念大陆的乡愁诗曾成为当时许多台湾诗人热衷的主题,余光中本人也写了不少以乡愁为内容的诗。然而,在这些诗作中,余光中的《乡愁》可以说写得最好。为什么呢?我们前面对诗中的两个重要细节作了分析,这两个细节如前所说都体现了诗的跳跃性特点。从审美的角度讲,诗中的跳跃是一种选择与舍弃,是一种跨越与省略,是一种突出与暗示。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中每节的最后两句都是“我在这头”“××在那头的”,这个句式几乎没有什么变动――诗人正是借着这个反复出现的句式来强调暗示距离与分别的“永久”存在――而这也正是“乡愁”得以产生与增强的前提与条件――距离与分别虽然一直存在但具体内容却很不同,随着“时间”与“意象”在不停地大幅度地推移与转换着,从“小时候”的“邮票”,到“长大后”的“船票”,再到“后来”的“坟墓”,以至“现在”的“海峡”,无论从“时间”还是从“意象”上讲,在这跳跃的巨大频率与幅度之间,巧妙地融入了无穷的生命感与生活感,从而产生着一种凝重而开阔的时空意识。正是在这种时间与意象的大幅度跳跃与转换中,我们才更深切地感受体验到诗中所生长蕴含着的像酒一样越来越强烈的家园情、亲人情与祖国情,体验到一种本真的思乡的澄明之境: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的最后一节把乡愁推向了极致,这可以说是那一批生长在大陆而后又生活于台湾的诗人们才可能体验到的特有的20世纪中国的乡愁――一种美丽而带着无限伤感与痛楚的乡愁。乡愁是一湾海峡,诗人遥望“大陆”而不能归去,虽然古人有“远望当归”之说,但在交通如此便利的现代,远望真的可以当归吗?在“海峡”的意象中融进去了诗人多少的忧伤,对这忧伤作者似乎只字没讲,但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此情何时了,诗人没说、也不必说,不说才是更本真地说。从存在哲学的角度讲,未来只是时间上的一种预设。诗人虽然无限忧伤但却也并不悲观,诗人相信人心思统一,相信心中的归乡梦。他在“海峡”前加上了个“浅浅的”的状语,其间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何尝没有在未来了却乡愁的信念呢?余光中的《乡愁》,成功地让乡愁随时间(其实就是生命)以升华,借意象(与生活空间有关)来展现,一方面使得诗简洁概括,一方面又使诗充满了“空白”,让读者去用自己的经验与想象去填补它们,从而从极有限的“在场”,联想到诗外无穷无尽的“不在场”。余光中的诗确实把那种特殊的乡愁含蓄而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因而不但可以说是当时台湾乡愁诗的代表作,而且说它是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静夜思》也完全当之无愧。

余光中的诗篇6

摘要:本文从余光中的风物诗中挖掘出其特点,对诗的表现手法和象征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使人更深刻地理解余光中风物诗的意境。

关键词:余光中;风物体;散论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2)04006605

一

所谓风物,一是指风光景物,二是指风俗物产。前者如晋代陶潜《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宋代张升《离亭燕》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后者如宋代梅尧臣《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诗:“应见言风物,于今有贡虵。”中国历代诗歌作品中,风物诗或咏物诗占有相当的比例,含义往往也相当广泛,有人甚至将咏人之作也列入其中,但通常还是以一般意义的物为吟咏对象。因此,除了吟咏动植物如花鸟虫鱼以及生活器物、服饰、建筑等类作品之外,一些写景诗、山水诗以及咏怀自然现象的诗歌都可以归入。

余光中先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一生写下了许多可以归为风物之咏的诗作。本书选录了其中九十五首,第一首是1953年写的《鹅銮鼻》,最后一首是2004年写的《永春芦柑》,跨度达半个世纪。这些诗以1980年代最多,约六十首,1970和1990年代各有十余首,其他年代则比较少。全书依内容分为四辑。第一辑“车过枋寮”咏山水风景,第二辑“红叶”咏花果草木,第三辑“雨声说些什么”咏时令天象,第四辑“漂水花”咏生活器物,有些组诗兼有不同类别则依其主要内容归类。

余光中对地理兴趣浓厚,自幼养成看地图画地图的习惯,他曾谈到:“在现代诗人之中,我自觉是甚具地理感的一位。在我的美学经验里,强烈而明晰的地理关系十分重要,这特色不但见于我的诗,也见于我的散文。”[1]。他在散文《假如我有九条命》中说其中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2],他和夫人游踪遍布世界,其歌咏风光景物之作数量多,内容广。其中,当然尤以歌咏大陆数量为多,在本诗丛怀乡卷及怀古卷中已有收录,举其要者,如咏北京的《访故宫》、《登长城》,咏东部的《藕神祠》、《重登中山陵》《厦门的女儿》,咏中部的《桂子山问月》、《汨罗江神》,咏西部的《漓江》、《望峨眉金顶》、《嘉陵江水》、《成都行》,还有咏大江大河的《大江东去》、《黄河》;另外,咏香港的则有《九广铁路》、《看山十年》、《老火车站钟楼下》、《火车怀古》,等等。至于本书未收录的外国题材的同类作品也有不少。和其他各卷平衡选目的结果,本书台湾比重更突出一些,第一辑除最后一首《地平线》外,全收咏台湾风光之作。余光中的笔下既有闻名遐迩的台北、高雄等城市和玉山、兰屿、鹅銮鼻等名胜,也有枋寮、惠荪林场等带有乡土气息的景观,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正是通过他的诗,才得以知道其中一些地名和它们的故事。第二辑所咏水果及花木也多以台湾为主。其中水果诗全是诗人移居高雄初期的作品,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自从定居高雄以来,我就一心归命做定了南部人”,[3]“岛之南部,素有水果王国之美誉,一位诗人在齿舌留香之余分笔歌颂一番,该也是应尽的本分。”“也算是一点‘本土化’吧”[4]。如今,随着两岸交流的热络,作者写到的槟榔、莲雾、石榴、芒果、荔枝、柚、桃等台湾水果,不仅早已在大陆登堂入市,而且大陆游客入岛也可随处尝鲜,诗人对其美形美味的描写及其中寄托之意蕴,不免激起大陆读者的共鸣,这或许是诗人写作之初所没有料到的。第三、四两辑的作品因题材所致,没有明显的地方背景,但也不时流露出对特定地方的情愫。如《邮票》中,作者自香港思念台湾,称后者为“一座长翠的灵山福岛”,从而“细细地咬着乡愁”;《一把旧钥匙》中,作者自台湾牵挂香港,表达了对居住十年之久的香港的特殊眷恋和对其未来命运的惆怅;而《六把雨伞》中对江南、四川等地的儿时记忆也是那么清晰和亲切。

在所谓“乡愁诗人”余光中的心中,乡愁所系当然首先是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但对于自己长期生活的台湾以至客居多年的香港,他都饱有一份浓浓的乡愁情思。以对台湾而言,他对宝岛山川景物、草木花果的一叹一咏,无不寄寓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他把这种对乡土的情怀,与对国家的深切热爱结合在一起。《垦丁十九首》的《灰面鹫》中,即使是匆匆来去的候鸟,他也希望它们能“带着温暖的记忆回去∕‘我到过一个,哦,可爱的岛屿’”。《埔里甘蔗》把甘蔗比作“仙笛”,把吃甘蔗比作吹奏“一支可口的牧歌”:“每一节都是妙句∕用春雨的祝福酿成∕和南投芬芳的乡土”。在《初嚼槟榔》中借画家君鹤的话“不咬槟榔,怎么会晓得∕南部的泥土有什么秘密”。诗人在诗集《安石榴》的后记中曾写道:“这些作品在题材上虽然多般,但是在主题上仍然辐辏于三大焦点:中国结、台湾心、香港情。”[5]这也正反映了诗人风物诗的主题焦点。

二

诗人1985年到高雄定居,十五年后,他在编辑诗集《高楼对海》时写道:“无论如何,这寂对海天的场景,提供了我诗境的背景,让我在融情入景的时候有现成的壮阔与神奇可供驱遣,得以事半功倍。”诗人在高雄时期写了不少以海天一色为背景的风物诗,他的其他风物诗也表现出与自己生活其中的自然世界的种种关系,构建出形形色色的诗的境界。

诗人在作品中对大自然歌颂的成分较重。《与海为邻》中的海即是整个大自然的缩影或象征,坦荡、富有而又多变,既有对人类无私馈赠的一面,又有难于驾驭的一面。如果说《武陵道上见雪山》写雪山“与皓皓的昆仑,皎皎的天山∕终古对望”,表现了自然之长久;那么《高雄港上》则是通过写进港的船舶之大映衬出自然的更加阔大,所谓“隐隐是艨艟的巨舶两三∕正以渺小的吨位投入∕卫星云图的天气,众神的脾气”。二者都写出了自然的威力与永恒生命力。

余光中的诗篇7

2014年4月4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余光中先生为他的著名诗篇《乡愁》续写的第五节诗句——“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

余光中先生笑着对《光明日报》记者说道:老来还乡多感慨,“乡愁”拐弯是担当。……随着回大陆的次数越来越多,都不好意思再有乡愁了,笔下也不再有当年那种忧伤绝望的愁情别绪了,我的新诗和散文几乎都是“拐弯”过后那些物是人非、山川变幻而生出的无边感慨。

余光中先生的这个“弯”“拐”得多好啊,“拐”得实在,“拐”得贴切,“拐”得与时俱进,再次道出了同宗同祖的两岸炎黄子孙心中的共同祈愿,这一祈愿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现实且离最终全面成为现实也为期不远。让人感怀,令人欣慰。真可谓“文章合为时而著”。

续写的这第五节诗句,同前面的四节诗句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诗情的起伏跌宕。至第五节诗句就这么一“拐弯”,沉重的“乡愁”瞬间淡化,一道亮光闪现,光明如在前面,予人以希望,给人以鼓舞。正如“续诗”所言.海峡两岸“一桥飞架南北”,你我自由往来自在自如是指日可待。

余光中的诗篇8

“月亮那么白。除了白,它无事可做/多少人被白到骨头里/多少人被白到穷途里”――《九月,月正高》;

“月光里有雪的消息,它淡淡的……而月光越来越白,像要说话”――《月色里的花椒树》;

“比雨更狂暴,打下来,锤下来,这杀人的月光/能怎么白呢”――《白月光》;

“白到我不忍心揭开它的假象:罪恶被覆盖/善良被损伤”――《月光那么白》;

“月光在这深冬,一样白着/她在院子里,她想被这样的月光照着”――《月光》。

月光那么白……余秀华诗中的“白”,仅仅是一种自然色吗?显然不是,否则诗歌就没有任何诗意了。我想,这种“白”也许是指诗人日常生活的苍白,尤其是爱情生活;也许是指她精神生活的空白――无聊与孤独;也许更是指她因自身残疾而产生的自卑与痛苦,或者是说“我的哀愁,绝望,甚至撕心裂肺”(《源》)。

因为她残疾,又生在偏远的小村庄,父母匆忙为她找了个男人成了家,也算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虽然说两人没什么共同语言,但爱情一开始也给了她不少快乐,“他听不清楚一个脑瘫人口齿不清的表白/那么多人经过春天,那么多花在打开/他猜不出我在说什么/但是,每个春天我都会唱歌/歌声在风里摇曳的样子,忧伤又甜蜜”(《每个春天,我都会唱歌》);之后,爱情生活慢慢地就有了危机感:“他不说话/他扭过头去,一言不发”(《面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男人带给她更多的是伤感:“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比我好看……他喜欢跳舞的女人/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我养的狗,叫小巫》);甚至她还遭遇了家暴:“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所以,她真的很伤心,许多夜晚,她是这样过来的:“把花朵撕碎/――我怀疑我的爱,每一次都让人粉身碎骨/我怀疑我先天的缺陷:这摧残的本性//无论如何,我依旧无法和他对称/我相信他和别人的都是爱情/唯独我,不是”(《唯独我,不是》);很显然,因为她脑瘫,因为他去了外面的世界,那个男人就变了心,他踏碎了她的幸福:“他的身后是另一个女人”(《蛤蟆》)。

爱情的不幸,加重了她生活的艰辛,这种艰辛首先表现在她要忍受身体的病痛折磨。她常常是“整个下午在熬一服中药”,虽然她以为“光靠中药”是“治标不治本”的,但是她必须要喝药,她敏感地能“闻出所有草药的味儿”;因为病痛,许多时候她要躺在床上休养,但她的心却在胡思乱想:“在床上的时光都是病了的时光/我慢性的,一辈子的病患让我少了许多惭愧”(《床》);“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世界》)。

如果说生理上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心灵上的苦痛则是异常难熬的。因为残疾,她痛苦,她自卑:残疾似乎低人一等,“在这人世间你有什么,你说话不清楚,走路不稳/你这个狗屁不是的女人凭什么/凭什么不在我面前低声下气”(《婚姻》);“多少日子,沉默压着沉默”(《悬石》),也许沉默是最好的表达,但沉默会使人精神“灭亡”,于是“我的深夜里只有两种声音/冤鬼的嘶吼/余秀华的悲鸣”(《深夜的两种声音》);因而她的许多日子都是感到绝望的,“姐姐,我的村庄不肯收留我,不曾给我一个家”(《在横店的深夜里》)……面苦难,她想得很远,她甚至想到了“死亡”:“我的墓地已经选好了/只是墓志铭是写不出来的”(《关系》)。

我们知道,长时间的自卑势必会带来生活的无聊,而无聊的日子会带来更多的孤独,而治疗孤独的良方便是亲情:“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我养的狗,叫小巫》),这样的痛苦让人唏嘘不已;“她看见大路上的人来来往往/没有人看见她/她听见他们大声地或小声交谈/没有人知道她听见/她计算着一个人从人群走出来对她挥手/没有人知道她在计算”(《站在屋顶上的女人》),这样的孤独多少人能体会;于是,她只有将“一棵草”作为自己的伙伴,与“一棵孤独的稗子”相依为命,这让她“颤抖又深深哀伤”;一个人的日子里,她学会了看天空,“秋天的许多下午,我一个人在这里/仰望一小片一小片的天空”(《阔叶林》),“她不停地走,摇摇晃晃/太阳落在铁轨的那头”(《那个在铁轨上行走的女人》);一个人是孤独的,也是自由的,因为“没有人留意一个空酒瓶一样的女人”;她也学会了苦中作乐,她常常“听一首情歌”“想一个人”;而且,她更享受孤独,“喜欢黄昏的时候一个人在河边/洗去身上的伤痕”(《婚姻》)并在这些无法成眠的夜晚,口齿不清地对窗外的田野说一句:晚安。

也许,你会说余秀华为什么不离开这个痛苦之地?是的,为了幸福与尊严,她确实尝试过各种打算与努力,她想逃离现实:“多年来,我想逃离故乡,背叛这个名叫横店的村庄/但是命运一次次将我留下/守一栋破屋,老迈的父母和慢慢成人的儿子”(《你只需活着》);也许是对故乡的浓浓情感,也许是那份亲情的牵挂与责任,使她逃离不得,出走不能;也许是她心中蕴藏的种种矛盾,让她感到很为难,很内疚:“我是说身外的苦难和不平越来越多/交出痛苦让我羞愧/保持冷静也让我羞愧”。

但人生的苦难使她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写诗;她的诗歌不仅寄予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也表现了她思考的深刻内涵。她希望“允许湖水照耀我的行走,允许我袒露:悲伤!”她懂得“谢谢那些深深伤害我的人们/也谢谢我自己”(《再见》)……同时,苦难也使她学会了向这个世界进行必要地对抗或妥协:她呼吁“我只要一平方米的孤独”,而且“孤零零地活着”(《每一个时辰都是孤独的》);她发出宣言“请原谅,我不接受那些的同情”(《五月之末》);她坦言“做不做诗人我都得吃饭,睡觉/被欺负就会叫/我不得不相信:哪怕做一个泼妇/也比那些虚伪的人强”(《请原谅,我还在写诗》);她更学会了宽容:“我渐渐原谅了人世的凉薄/如果回到过去,我确定会把爱过的人再爱一遍/把疼痛过的再疼一遍”(《人到中年》)。不过,她的妥协中透出几分坚定与坚强:“要好好地生活,一个人就够了”,她相信“我曾经与多少人遇见过/在没有伴侣的人世里/我是如此丰盈,比一片麦子沉重/但是我只是低着头/接受月光的照耀”(《日记:我仅仅存在于此》)。

其实她要的不多,她要的幸福也很简单:她渴望用“一场大雪”洁白自己,她“只有一个愿望:生命静好,余生平安”;她想“用诗歌呼唤母亲,姐姐,我的爱人”,她想“认真地生活,写诗”;她更想做个普通的女人,“我不用回头,总相信/你一直在我身后/我需要你以这样的姿势歌颂和我在一起的日子/不说我聪明,多情或者善良/偶尔说一句:你这个傻女人啊”(《不要赞美我》)。

这个时代,常读月光的人是孤独的也是不简单的。这个时代,能读懂月光的人是情感丰富的又是幸福的。余秀华便是。余秀华诗中的月光是属于以前横店的,而今,她已经“穿过大半个中国”,去到外面的世界;她的天空不再是狭小的,月光也不再是“越来越白”了,因为她看到了外面的阳光,能够温暖她生活的灿烂阳光。“这宁静的冬天/阳光好的日子,会觉得还可以活很久/甚至可以活出喜悦”(《赞美诗》);她喜欢“被诗句围困,再呕心沥血找一条出路”(《一潭水》),于是,余秀华写爱情、亲情,写生活的困难与感悟,写生活瞬间的意义。正如余秀华说的:能够写诗就是幸福。

余秀华用诗句为自己铺设了一条希望之路,这条路上有掌声也有鲜花。因为她的诗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6年第21个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浙江杭州《钱江晚报》举行悦读盛典,榜单揭晓,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获得2015年度诗向标奖。《钱江晚报》记者黄小星,曾经采访过余秀华本人,为她写了两个版的稿子,在报道中她曾经这样写道:“我不太懂诗,可我也相信诗歌的意义。正如我忘记不了,余秀华的那些诗句,曾像子弹一样穿越我的身体,爆满、有力。它提醒我,这世界上,有一种阅读,不叫八卦,不叫‘快餐’,叫作诗歌。”

余光中的诗篇9

【关键词】余光中,散文,魅力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作家,以现代诗享誉文坛,迄今已出版了十余部诗集,得到海内外一致推崇。余光中自称“右手为诗,左手著文”,意谓散文造诣不如诗。不过笔者认为,余光中散文的价值实应在其诗之上。在散文写作理论方面,余光中主张文章应感性、理性并重——即作家论述人情世理时固应明白透彻,而在景物描绘、情节叙述方面亦应鲜活生动,不能一味以成语敷衍了事,也不能干巴巴一味说理,只有在感性方面拥有深厚功力,才算得上当行本色的作家。构成散文美质的因素是多样的。而语言之美则不容忽略。余光中的散文给人以清新,舒适,自然之感。我个人最喜欢他对景物的描写,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对景物精心的描摹,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满了淡淡的乡愁。

《沙田山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描绘“千亩蓝田”的海,“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山,“黄铜烧成赤金又化作紫灰与青烟”的晚霞,“弥漫”的云烟雾气,“咆哮翻腾”的风,以及火车的轰鸣。作者充满激情地道来,最后以诗句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可谓风景与人相看不厌。在作者深情款款的笔触下。山水似人、山水更亲人。拟人化的语言风致达到了禅宗“去留无踪”的化境,因而。“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还可以是高僧,山亦可以是村女,在山的厚重里还潜伏着欲望的躁动和不安。而当云烟飘渺时。山又成了可与作者联袂的神仙!在此,人山坐忘,融为一体。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风景”为线索,将不同美景尽揽胸中,谋篇布局,浑然一体,这也为文中细致的描写和充分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表达出作品主题和作者那份乡愁。

文章的情和景融为一体,一切景语皆情语。除了直接的抒情外,那景物描写中更包含了作者的深情,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但更深沉的是文中浓浓的乡愁和对祖国统一的渴盼。本文发表于1987年,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作者站在他那似家非家的阳台上,望着“大陆的莽莽苍苍”,必然会心潮澎湃,特别是结尾处的语句,“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那里面是什么呢?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颗跳动着的心,那种爱乡,思乡,想回到祖国怀抱中的急切心情,由此带给读者的也是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如果我们再看看他的那首《乡愁》,就更能感受到他那一以贯之的思乡情怀。全文不着一字乡愁,却处处是乡愁。

二、叠字叠句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

读《听听那冷雨》还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对散文艺术的多方面探索。他努力开拓散文“可读性”的范围。为此,他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叠字叠句的用法在他笔下出神入化了,让人一看便不禁吟哦。余光中对李清照的词风是偏爱的,“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则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这句话师承《声声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这句,“譬如凭空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沦沦,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态、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另外,《沙田山居》大量的叠词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灿灿、姗姗、碧湛湛、阴森森、莽莽苍苍、零零落落、远远近近、朝朝暮暮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善用叠字,“诗化”散句,似乎也可称作“余光中现象”,读起来有醉人的韵味,那巧构的谐音辞格又毅出一连串的遐想。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个万伞”一句,“山”、“伞”湘谐,借喻妥帖,寄寓着无尽的忧思与遗憾。桐城文人“因声求气”的观点,在余光中的散文里得到的印证和发展。

有时,作者也排出个把长句,但不累赘,仿佛如歌的行板。他拿手的还是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产生出珠落玉盘的效果,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人们得到了启示:诗句要有节奏,散句也要有节奏;而这节奏千变万幻,调度得当便是艺术。

同类语或近义词的连用在文中也不乏见。“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一下子扫过万千山水,大陆风情,如数家珍。再看这句;“大陆上的秋天,天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一字之别,入木三分。

读余光中的散文,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则常有会心,时而颌首;对于发蒙于新文学的青年来说,则知、美兼得,受益匪浅。当然,细心者也会发现余文中亦有西化句型杂陈其间,另有意趣。这表明在对待“民族化”的问题上余光中既坚持主脑又不偏颇自囿,至于文中大跳跃式的联想和具有现代风格的“情影置换”更能证明这一点。

三、语言的细腻准确,多种表现手法杂糅其间。

余光中是一位诗人,他的文章可以说是诗化了的散文。作者犹如拿着马良的神笔在绘着祖国的壮丽山河,看那“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山影黑沉沉睡去”,“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掀翻海水,吐着白浪”等等,无不如诗如画。

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让景物都有了灵性,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与美感。“海被风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批,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等等,从全文看,作者完全把笔下的景物当作有情感的人来写,表现它的喜、怒、哀、乐,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份人与自然对话的真诚,那份喜悦,那份欣赏,那份赞美,那份依恋,所有景物都脉脉含情,充满了诱惑,难怪作者深入其中,尽情享受。

典故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深度。“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也不能不下楼去”,这些典故都表露了作者的心迹,“下楼去”做自己心中长久想做的事,让祖国早日实现统一,文章显得含蓄,深沉,也留给读者深远的回味。

参考文献:

[1]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

余光中的诗篇10

时间:20日下午3:00

地点: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穿越7000年远古文明的光芒,桂花在河姆渡渡口飘溢着芳香,9月20日下午3时,百余名诗歌爱好者会聚渡口,静静地坐在枝如华盖的古树下,在陶埙和骨哨声中,与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当代著名诗人舒婷一起分享抒情的朗诵。

由余姚市旅游局、作家协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组织的这次“河姆渡诗会”,让诗与诗相会在河姆渡口。诗人的相逢是意境的相逢,诗人的聚会是美的聚会。

诗会在小提琴委婉的伴奏中开始,诗歌爱好者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舒婷的爱情名篇《致橡树》,朗诵者在深刻理解基础上对诗作恰到好处的表达,使与会者对诗歌中所呼唤的人性、尊严和爱有了深刻的感受,让人们获得了一次美好的精神享受,充分领略了诗歌艺术的魅力。

女诗人荣荣朗诵四明山与河姆渡的诗《这里,那里》,使在场的人们产生无穷的联想;宁波诗人李全平在诗会上朗诵了自己的诗《四明山,一道明媚的咏叹》,把人们带到了令人向往的四明山明媚的山水之间;姚江旅游学校的两位学生朗诵了舒婷的《祖国啊,祖国》《读给妈妈听的诗》,她们清纯而略显稚嫩的声音,引发了人们对诗歌的沉思。

诗人、文学翻译家马高明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自己的诗歌名篇《海伦娜》,他朗诵的诗歌和他对诗歌现状的解读语惊四座,他说:“不朽的诗歌是人类的文明之火,代表最高的艺术,它将一代代地被传承,并与河姆渡的光辉永存,只要人类文明还在发展,诗歌的圣火就会一直绵延不熄。”

尽管主持人一再邀请,舒婷还是以巧妙的理由拒绝朗诵自己的作品,她带着腼腆说:“诗歌一旦完成之后,就交给了读者,已不再属于自己了。大家在朗诵中以自己对诗的理解,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加入了自己的感受,这些不同的声音对于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至于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朦胧诗,以及朦胧诗造就的‘舒婷’是命运的机缘,这顶诗人的桂冠对于我就像是从天上掉下的馅饼一样,砸在了我的头上。我相信最好的诗人在未来。”

一袭玄衣花裙的舒婷面对着古渡口,舒适地坐在古树树荫下,眼睛的镜片上闪动着河姆渡的波光,她在诗与音乐紧密相连的温柔婉转的朗诵中绽开了笑靥。舒婷说:“走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时,我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它的厚重、它的古老让人屈服和敬仰,我甚至不敢用目光平视它。能在这样的地方听人朗诵自己的诗歌,有一种激动和战栗的感觉。”

舒婷在河姆渡午后的阳光和桂花馨香的簇拥下,笑盈盈地为崇拜者们签名,与他们合影留念,人群中有不少是闻讯而来,想一睹女诗人风采。

时间:20日下午5:00

地点:余姚城区

如果一定让诗人用一种色彩或符号来概括余姚,她觉得很困难。因为诗人眼里的余姚是色彩丰富,充满动感的。

通济桥呈现在她面前的是古老的青灰色,江南韵味的舜江楼是典雅的暗红和古旧的土黄色,而穿城而过的姚江正穿越历史款款而来,那悠然的青绿仿佛智者的咏叹。远处隐约的是茶山,不远处朦胧的是渔舟,再近些便是依依的垂柳,垂柳像江南女子缠绵的发丝,像画家纷飞的思绪,它在四明不眠之夜灵动柔美地飘飞在姚江上……

舒婷说,余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得很完美,人们在享受高楼大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同时,也享受着古河、老桥、小舟的情调。在太平洋大酒店的16层楼,诗人俯瞰姚江、通济桥、舜江楼和龙泉山,很多东西吸引了她。用她的话说,在这里可以用镜头寻找过去的历史积淀,也可以发现今天余姚人既恬静又激越地为未来忙碌的情景。

时间:21日下午2:30

地点:四明湖度假村

女诗人舒婷不肯坐游艇游四明湖,执意要留在玉兔岛上独处片刻。她说:“坐在这里比坐游艇惬意,比坐在茶馆里都享受。”彼岸繁花在她右侧怒放,桂花盛开在她左侧,时光仿佛在那个刹那停留了,只为感受诗人远离喧闹、在水一方的静坐。多情的四明湖水偷偷印下了女诗人举手遮光、向对岸眺望的倩影,然后悄悄保存在柔波深处。

时间:22日早上7:00

地点:四明山森林公园

四明山森林公园里,一缕晨曦很柔和地洒在女诗人舒婷米黄色的衣裙上。听说采风团马上要离开森林公园,着急的她执拗得像个使性子的小女孩,反复说自己昨天天黑才到这里,还没有看清楚森林公园的模样,怎么能就这么随便离开。

清晨的四明山森林公园用清香拥抱了诗人舒婷,秀湖水用她的清幽映照着诗人的身影,诗人情不自禁地说出了在湖畔的遐想:“在早上的光线里,湖对岸就像俄罗斯画家油画上美丽的白桦林。”

路边的鹅掌楸等待诗人驻足辨认,合欢树张开了闭拢一夜的手掌为诗人指路,青石间的薄荷草引发着诗人的奇思妙想,深秀谷的小道以它的弯曲承载着诗人起伏的心曲。

诗人细细阅读着四明山森林公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块石头、每一滴露珠都承接着她温柔的目光。诗人依着攀援的猕猴桃藤,在林湖含碧的廊桥上留下凭栏的倩影,那一刻,最适宜的光线,最适宜的景色,最适宜的主人公,在相机的镜头里定格,那动人的一页应如一本崭新诗集翠绿的封面,诱人阅读山水文字间伊人凭栏的意境。

转回的路上,一枝含苞的茶花挡住诗人的去路,有人伸手想替她拂开,却被诗人用诗一般的妙语相劝:“不要碰掉茶花的宝宝,茶花跟人一样要怀胎十月才能开花,若是不小心碰掉了花苞,她就流产了。”森林公园的茶花在用依依深情挽留舒婷,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多情诗人道别。

时间:22日上午11:00

地点:丹山赤水

车到丹山赤水景区停车场,舒婷在马路一侧俯瞰柿林村全景,青山环抱中的青砖民居恬静安详,屋顶上炊烟袅袅,挂满将红未红果实的柿子树高出屋顶,仿佛举着小小的灯笼向路上的游人招手。女诗人从心底发出感叹:“柿林人住在这样的仙境里,真让人垂涎。”

让诗人垂涎的还有柿林村刚上市的柿子、板栗、野枣,看遍了所有的小摊,舒婷坐在柿子树下与卖柿子的老婆婆亲热地攀谈。随后,她参观了沈氏宗祠、古井、民居。在四明山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她被那段火红的历史吸引,停留了很久。

沿着陡峭的石阶走上赤水桥,来到丹山石壁前,舒婷对丹霞地貌非常熟悉,因为她家乡的武夷山就是这种地貌。她说她喜欢这种红,尤其是在下完雨以后,岩壁显出一种格外深沉的红,而在四明山,这种红被赋予了神圣的含义,包括山上的红枫,都让她很感动。

四明山充满了生活的曲线和斑斓的色彩,茶山柔美的线条,柿林村民用冷暖色石块搭配在一起的村落房舍和那些不规则的石块堆积仿佛都成了诗人最迷恋的留影背景。

桂花、美女、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四明山丰富的植被,丹山石壁和赤水桥、镇东桥,赤水河里的石蛙和石蟹,都没有躲过诗人敏锐的眼睛。不过最打动诗人舒婷的是柿林村的柿子树下卖柿子的老婆婆,柿林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都写在这位老婆婆的脸上,她脸上盛开着诗人所见过的最美丽的笑容。

诗人留下了她给余姚的感言――“我爱余姚!”尽管只有四个字,却胜过千言万语……

ShutingVisitsSimingmountain

theFourthSimingmountaintourismFestivalwasheldinSeptember,2006inYuyaoofeasternChina’sZhejiangprovince.aspartofthefestival’sevents,somepoetswereinvitedtotourthepicturesquemountainareas.FromSeptember20to22,Shuting,maGaomingandsomeotherpoetsvisitedtheHemudusitewhichtracesbacktomorethan7,000yearsago,roamedaroundtheSimingLake,andscaledtheSimingpeakstoenjoythepoeticlandscape.

intheafternoon,September20,apoetryforumwasheldattheHemuduSitemuseum.Shutingandotherpoetsmetabout100poetryamateursthere.astheviolinmelodysoared,afanrecitedShuting’sfamouspoemodetotheoaktree.LocalpoetsrecitedtheirownworksabouttheHemuduandSimingmountain.Shuting,however,declinedtherepeatedrequeststoreadherownpoems,sayingwithsomebashfulnessthatherpoems,oncepublishedanddeliveredtothereaders,werenothersanymore;peoplereadthesepoems,injectingtheirownunderstandingandderivingtheirownappreciationfromtheirreading;thesedifferentvoiceswereajoytoher.asforthoseso-calledthefugue"fuzzypoetry"andtheShutingcreatedbyit,theywerejustbychance.thelaurelhappenedtobeagodsendtoher.Shebelievedthatthebestpoetswouldemergeinthefuture.

wearingablackdressandaflower-patternedskirt,Shutingcomfortablysatintheshadeofanancienttree,lookingattheancientriverportnotfarfromthemuseum.Shesaidshecouldfeelthesenseofhistorywhenshewalkedintothemuseumandsherespecteditsage-oldpast.Sheautographedsomebooksforherfans.

ontheafternoonofSeptember21,ShutingdeclinedtheinvitationtoaboattourontheSimingLake.ShepreferredtostayaloneforawhileontheJadeRabbitislet.Lounginghere,sheconfessed,wasmorerelaxedthantakingayachtrideorsittinginateahouse.onthelakesideacrossfromtheisletwasafullrangeofbloomingflowers.onherleftweresweetosmanthustreesinbloomtoo.thepoetsatthereasifshewerefarawayfromanywhere.

thevisitingpoetsstayedattheSimingmountainForestparkforthenightonSeptember21.Shutinggotupearlyanddecidedtotakeafasttournearbytoseewhattheforestparadiselookedlike.Shesaidanxiouslythatshehadjustarrivedinthedarkandsheneededtotakealookatthepartbeforesayinggoodbyetoit.

Soshewalkedaround,embracedbythemorningscents.thelimpidlakewatersserenelyreflectedherposture.Shecommentedthatthetreesontheoppositebank,bathedinthemorningsunshine,lookedliketheelegantsilverbirchesinsomeRussianoilpaintings.Shewanderedalongastonepathintothevalley,flankedbyverdanttrees.

onthemorningofSeptember22,ShutingandothervisitingpoetsarrivedatascenicspotnamedRedLandscape.neartheparkinglotwaspersimmontreesVillage,wherethepersimmontreeswereheavywithfruits,stretchingovertheroofsofhousesagainstabackdropofgreenmountains.thevillagershadthefreshlypickedpersimmons,Chinesechestnuts,andwildjujubesontheirstalls.Shutingchattedwithanoldwomansellingpersimmonsforalongwhile.thenshetouredafamilytemple,ancientresidencesandanancientwellinthevillage.

theRedLandscapereferredtotheDanxiaLandformaswellasrevolutionaryactivitiesintheearlyyearsbeforetheCommunistpartycametopowerin1949.whilevisitingasitewherethefirstlocalpartybranchwaslocated,Shutingwasattractedtotherevolutionaryhistoryandstayedthereforlong.

thoughShutingwasnostrangertotheDanxiaLandform,whichcanbeseeninthewuyimountainsinherhomeprovinceofFujian,sheshowedgreatinterestinthereddishcliffsinSimingmountain.theredsonthecliffslookedparticularlybeautifulafterrain.intheSimingmountain,theredcolorwasassociatedwiththe“red’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