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辛弃疾的西江月十篇辛弃疾的西江月十篇

辛弃疾的西江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0:30

辛弃疾的西江月篇1

【关键词】辛弃疾;家室;典籍

典籍中关于辛弃疾妻妾的记载甚少。但辛弃疾“室赵氏,再世范氏,三室林氏”i已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赵氏,笔者认为:一,“赵氏是辛弃疾的原配夫人”ii,“知南安之修之之女孙,卒于江阴”。iii二,由于辛赞“由绍兴二十五年”至绍兴二十八年iv在开封府任上,而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一年在济南“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v,所以辛赞卒于开封。又“大父臣赞,尝令臣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谋未及遂,大父臣赞下世”vi,故辛赞卒于绍兴二十八年,即辛弃疾十九岁时。古代男子“二十曰弱冠”vii“必三十而娶”viii而辛弃疾次子?生于绍兴二十九年ix,故赵氏是绍兴二十七年或二十八年辛赞于病中让十八九岁的辛弃疾迎娶的。再次,赵氏卒于隆兴元年秋冬,即辛弃疾二十四岁时。因辛弃疾南渡之初便改差江阴通判,赵氏为江阴人x,而辛弃疾在乾道九年冬因病离滁州任前官职稳定,在江阴、广德、建康各任职三年xi,当时宋廷较看重辛弃疾。故辛弃疾归宋便首差江阴即为当时赵氏生病或思乡之故。而据笔者对辛弃疾兴隆元年春所作《汉宫春·立春日》、兴隆二年清明所作《满江红·暮春》xii和不久后所作《满江红·中秋寄远》(时间不可考)三首词的分析,三首都应为赵氏所写,后两首为追思亡人之作。据辛更儒先生《辛弃疾子女新考》,赵氏于绍兴二十七年末到二十九年生长子稹和次子?。若赵氏于绍兴二十八年出嫁,则二子为双胞胎。该结论也恰好与上文赵氏因产后身体不佳而早亡的推断相印证。最后,“辛弃疾长次子在辛弃疾卒后”,“因家庭矛盾”xiii由上饶铅山期思外迁至抚州菱湖辛村,易姓辜xiv。

辛弃疾淳熙十六年作《浣溪沙·寿内子》,邓广铭先生据此推断范氏与辛弃疾同龄xv。辛弃疾与范邦彦“忠义相知,辛公遂婿于公”xvi。邓广铭认为绍兴三十二年“稼轩……与范邦彦之女结婚”xvii,而辛更儒考证“辛弃疾再娶范氏……在淳熙改元以后”xviii。笔者认为,二人成婚于乾道九年。据《书范雷卿家谱》“公与辛公弃疾先后来归,忠义相知,辛公遂婿于公”知范氏成婚在范邦彦逝世前。而《西江月·为范南伯寿》中的“驻春亭”在建康xix,“奠枕楼”在滁州,有“滁人阙守,诏用右宣教郎辛侯幼安……既又揭楼于邸之上,名之曰奠枕”xx为证。说明词人当时身在滁州,将往建康。“稼轩之因病离滁州守任。回京口居第”当在乾道九年冬xxi,故该祝寿词应作于乾道九年秋冬。其二,范邦彦在乾道五年二月至六年五月间,即陈俊卿、王炎“任审察之责”时xxii,由镇江“召赴都堂审察”。乾道六年五月后,“添拆通判本府,以寿终于官”xxiii。都堂在今杭州,距镇江二百六十九公里,沿途多丘陵,走运河还须绕远。故年迈的范公从杭州到镇江赴任要很长时间。若范公乾道六年五月审察完,因路途遥远或生病耽误行程,乾道六年末才到镇江是完全可能的,则其必于淳熙元年前卒于任上。综上,范邦彦在乾道九年秋将女嫁于稼轩,稼轩欲“留君一醉”,但范公稍停后即返通州xxiv任。其年冬,卒。故乾道九年秋范氏嫁于辛弃疾,乾道九年冬范氏回家奔丧。祭祀礼毕,范氏于淳熙元年或二年回到镇江。则辛弃疾第三子生于淳熙二、三年xxv。其次,辛更儒《辛弃疾家室再考》言:“辛生于淳熙二年或三年”,“辛是范夫人所生第一子”;辛之妹辛??生于“淳熙六、七年”。第四子辛?生于淳熙八年四月十四日巳时,卒于淳?二年三月二十九日xxvi,“盖在淳熙十年之后”辛夭折xxvii,故第三子为辛?xxviii。第四子辛?生于淳熙十一二年,“应为范氏所生”。次女辛??生于淳熙十年(1183年)前xxix。

最后,考林氏生平与范氏卒年。稼轩“再到期思卜居”在绍熙五年(1194年)xxx,他卜地建居时“取崩洪”xxxi,而范氏与辛弃疾同“葬本里鹅湖乡洋源”xxxii。洋源即崩洪xxxiii。故范氏卒于绍熙五年(1194年)前。辛弃疾绍熙五年作《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中“长笑”、“喜”等词说明其卜居时心情舒畅,故范氏卒于绍熙四年(1193年)前。淳熙十六年(1189年)辛弃疾作《浣沙溪·寿内子》说明其年五月xxxiv范氏朱颜犹在。故辛弃疾于淳熙十六年秋冬至绍熙四年之间首往期思

居,并葬范氏于此。有词《卜算子》为证:“欲行且起行,欲坐重来坐。坐坐行行有倦时,更枕间书卧。病是近来身,懒是从前我。静扫瓢泉竹树阴,且恁随缘过。”xxxv依辛弃疾淳熙末年所作《水调歌头》(簪履竞晴书)xxxvi中“红莲幕底风定”、“冰颊醉红潮”、“晓亭梅蕊初绽,定报鼎羹调”等句,此词为其未婚妻林氏所写。故范氏卒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秋,葬于瓢泉xxxvii。次年春辛与林氏成婚。第八子?生于开禧元年(1205年)xxxviii,故第五子穰、第六子?、第七子秸均为林氏所生。

注释:

i辛弃疾《济南辛氏宗图·陇西派下支分济南之图》

ii辛更儒《辛弃疾家室再考》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iii《铅山辛氏族谱·济南派下支分期思世系》

iv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1页

v《进美芹十论札记》

vi《进美芹十论札记》

vii《礼记·曲礼上》

viii《褚氏遗书》

ix辛更儒《辛弃疾子女新考》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3月第24卷第1期

x《菱湖辛氏族谱·稼轩公历任始末》

xi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4-154页

xii邓广铭增订本《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一》第5-15页

xiii辛更儒《辛弃疾子女新考》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3月第24卷第1期

xiv《铅山鹅南辛氏宗谱·辜墩辛氏宗谱序跋》1984年江西铅山紫溪出土

xv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47页

xvi牟?t《陵阳集》卷十五《书范雷卿家谱》

xvii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8页

xviii辛更儒《辛弃疾家室再考》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xix《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

xx《宫教集》代严子文《滁州奠枕楼记》

xxi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4页

xxii《宋史·宰辅表》

xxiii牟?t《陵阳集》卷十五《书范雷卿家谱》

xxiv《至顺镇江至·人物志》

xxv辛更儒《辛弃疾家室再考》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xxvi《菱湖辛氏族谱》

xxvii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xxviii《济南辛氏宗图·济南位》

xxix辛更儒《辛弃疾子女新考》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3月第24卷第1期

xxx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37页

xxxi《铅山县志》卷三十《轶事》

xxxii《期思世系》

xxxiii同治《铅山县志》卷首地图

xxxiv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19页

xxxv此词原名《卜算子·闻李正之茶马卜音》,与词意不符,“疑是另有闻讣之卜算子一首”。邓广铭先生疑原词名为“广信书院本编刊时偶尔夺落页也”。笔者认为此词极似吊念范氏之作。见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253页

xxxvi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

辛弃疾的西江月篇2

[关键词]辛弃疾;题壁词;写作动机;题材内容

从唐代开始,越来越多的文人将诗词题写在亭台楼阁等各种建筑物墙壁上,或是驿站、渡口的柱石上,平时游览胜迹,往往将一己之怀即兴书写在岩石粉壁上,供人赏玩评点或唱和。在辛弃疾生活的南宋孝宗至宁宗时期,题壁文学已经发展得相对较成熟,今邓广铭《辛弃疾词编年笺注》一书中载辛弃疾的题壁词有27阕之多,其中明确在题序中指出是书写在粉壁岩石上的是8阕,另外的皆是为建筑物所题之词,虽没有材料确定其通过题壁这种形式进行传播,但究其写作因由与功用,仍可以将其归入题壁词的研究范围之内。

辛弃疾所作题壁词,写作动机比照之前的文人题壁词的书写更显复杂,不再是单纯的“发乎情”之作,夹杂了一部分应酬之作与他人请求之作。在题材内容上,前期创作数量较少,侧重于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历史的兴亡感;后期闲居田园时,题壁多关注个人际遇、家庭琐屑和田园农事,贴近生活,饶有趣味。而辛弃疾的题壁词创作,不仅秉承着唐宋题壁作品一贯的随意性和真实性的风格,更在题壁时将眼前的景色进行虚化,使其作品往往超脱了本来要描写的景致,而更多地倾向于抒发他的情感和表现想象力,以随意的笔调对于真实性的突破成为辛弃疾题壁词最重要的特点。

一、抒写目的和动机

王兆鹏先生认为,题壁和观看题壁就如同现代的人上网发帖,因此题壁词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即时性、无偿性四大特点和发现人才、反映诉求、广告促销三大效应。(1)辛弃疾的题壁词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情之所至不吐不快的率性表达,这一部分作品才思灵动,情感丰沛,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

完全敞开怀抱写一己思绪的作品以《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最为著名,这首词写于辛弃疾闲居信州、往博山去的途中,少年之时“为赋新词强说愁”(2)的情怀在如今识尽愁滋味之后,反而显得说不出道不明,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达,便只能欲说还休,很有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意。这首词之所以为后世称道,便在于辛弃疾采用浅显通俗的口语,道出了人生的况味。有别于辛词中其他以文为词的大段铺叙,这首小词显得情意直白,更见辛弃疾对少年时的自己无奈而又悔恨的复杂感受。而这种不加掩饰的情感流露,正是题壁发生的直接原因。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一词,辛弃疾在酒精的催化作用下,将“弦断知音少”(3)的幽怨之情奋笔疾书在雨岩,借用了楚辞中娥眉遭妒的典故,自悲年华渐老而无用武之地,字字句句无不是酒后真言,醉酒之后情不能自已,因而感人至深。

作为一种自由开放地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作品,题壁词确实以表达自身情感的主动创作为主,但是当题壁词慢慢开始承担发现人才、广告促销等多样化的社会功能之后,就不再简单地用于文人抒感,应酬客套之作和他人请而作也就出现,这类作品在辛弃疾的题壁词中也出现得比较多。相对于率性自然地抒发性情,这类作品显得迂回深婉得多,真情实感也相对较少。

辛弃疾应他人所请而创作题壁词的时候,就需要满足求词者的意愿。《木兰花慢・题上饶郡圃翠微楼》作于庆元年间,是信州地方官赵伯瓒请辛弃疾为其所建的翠微楼所题之词,辛弃疾在词中对赵伯瓒建楼大加赞誉,“父老愿公欢。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正尔相关。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4)之句对于地方官受到百姓的爱戴有直接的描述,这也就肯定了赵伯瓒的政绩,以及赵在任期间民心所向的和谐景象,不难想象,赵伯瓒拿到辛弃疾这样一阕题词,必认为辛弃疾不负其所望。

另外,辛弃疾在应酬客套而题词的时候,也理所当然地把应酬的效果放在第一位。作于开禧二年(1206)的《归朝欢・丁卯岁寄眉山李参政石林》一词,所题的建筑是辛弃疾并不熟悉的李参政李壁家乡故宅石林,远在四川眉山,辛弃疾于开禧二年(1206)差知绍兴府、进宝文阁待制,又进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令赴行在奏事(5),免不了与当时朝廷大员有所应和,因此在此词中,以苏洵父子比李焘、李壁父子皆才俊,又多次使用嵇康等人之典,以题石林故宅而赞美李壁,溢美之辞中似有阿谀之意,精致典雅但并无情意,纯乎应酬之作。

辛弃疾作题壁词明显出于以上三个不同的目的,这也就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和质量有所区别。以己之手写己之心的作品,在情感酝酿和表现等方面都有动人之处,毕竟是情之所至,或与读者心有戚戚;应他人之请而作题壁词,虽然也可以抒写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却不得不考虑请词者之意,所以难免受到束缚;而应酬客套的场合,题词助兴往往更多的是敷衍,用典故填充其词,并无真情可言。当然,在考察辛弃疾题壁词创作动机的时候,应当分别对待这三种动机下产生的作品,这样才能理解辛弃疾在创作时的恰当处理。

二、题材内容多样性

从北宋开始,题壁词就开始迅猛发展。到辛弃疾所处的这一时期,题壁词的题材内容已经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人雅士每到驿站津渡、名胜古迹,必定会寻找前人的题壁,或追和,或若有所感,化入自己作品之中。辛弃疾就曾在长沙道中看到一处题壁,乃一妇人所书自己心中怅恨,辛弃疾观之心中有感,遂作《减字木兰花》一阕:

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水村山驿。日幕行云无气力。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6)

这首小词从题壁中的思想感情衍化而来,辛弃疾以女性的角度来表达情感,上阕写远离故乡闺阁又所嫁非人的哀愁,下阕写遥寄锦书、等候归人的怅恨之情。由此可见,通过题壁表达自身情感的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当时文人创作的关系十分密切。

辛弃疾自己创作的题壁词题材和内容更趋多样化,既有继承当时书写所见所闻、倾吐一己怅恨的主流内容,更无限拓展了题壁词的题材和内容。在辛弃疾的笔下,细如尘埃的琐碎家事可以成为题壁的中心,而千钧之重的历史兴亡也可以题于粉壁供后人慨叹。

(一)个人情感

行经驿站,或游览名胜,兴之所至而题词壁上,个人情感喷薄而出,一直以来是题壁作品吸引后来者伫足赏读的重要原因。辛弃疾的题壁词,也有大量通过眼前之景抒发一己情感之作。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一词作于淳熙五年清明前后,东流一地为江行泊驻之所,风景名胜让往来士人流连,赵蕃、韩都有诗记之。辛弃疾于落花时节驻留东流,免不了伤感一番,借伤春惜别表达年华老去的惆怅,叹一声“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一时间新愁旧恨缠绕纠葛,个人情感的抒发到达顶峰。

后来辛弃疾两度闲居江西,饱尝了田园生活的滋味,再题壁也更多地是通过农耕生活的描绘表达自己知足闲适之情。《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题在王氏酒家壁上,坦言“风景好,不争多”(7),以一个白发苍颜的老翁形象,倾诉自己以田园闲居了此一生的愿望。《木兰花慢・寄题吴克明广文菊隐》一词从菊的角度切入,借陶渊明、尧舜、巢由等贤人名士表达对“朝吟暮醉”(8)生活的欣然自足之情。

(二)家庭琐屑

题壁词一般具有随意性,内容多就地取材信手拈来,辛弃疾《定风波》中有一首就是书写在自家墙壁,描述自己大醉之后归来,家人要求其戒痛饮之事。完全着眼于家事,既富有居家之乐,又能见辛弃疾酒醉之后憨态可掬。

昨夜山公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试与扶头浑未醒。休问。梦魂犹在葛家溪。千古醉乡来往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9)

对于自己大醉归来,辛弃疾是不以为然的,虽身已归家,梦魂却仍然留在痛饮席上。而对于家人要求自己戒酒之事,辛弃疾更加不放在心上,以刘伶之妻劝戒的典故,自比刘伶,坦言自己不醉不欢。这种将生活琐事随意书写于壁的情怀,不失为辛弃疾题壁词题材内容的一大拓展。

(三)田园农事

辛弃疾两度闲居江西,饱尝了乡村生活的酸甜苦辣,由心有不甘到属意渊明,创作了大量词作表达自己对于村居生活的喜爱,虽然许多朋友都认为,辛弃疾的英雄之气不该被村居之宁静磨灭,但辛弃疾确实最终将自己一颗英雄之心安放在了宁静的山水之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辛弃疾的题壁词中,对于田园生活的实景描绘作为其抒情的载体,确实有令人称道之处。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即兴题在游鹅湖途中酒家的墙壁上,鹅湖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给了辛弃疾很深的触动,因此这首题壁词着眼于素朴的乡村之景,描绘荠菜花、群鸦、桑麻等自然景物,闲适清新。最是“青裙缟袂谁家女”(10),在这自然景色之中更添了几许多情与妩媚。

《鹧鸪天・戏题村舍》一词中,写鸡鸭成群、桑麻繁茂、柳树沙洲和溪流潺潺,无一不是对田园风光的实景描绘,以“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11作结,在纯粹的自然景物之外更添了淳朴的人情之美,从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两个维度来表达村居生活之乐,更将这种自然与人情的结合作为题壁词题材内容方面的突破,不啻为辛弃疾匠心独运之处。

(四)历史兴亡

辛弃疾二十岁时便曾于千军万马之间斩贼首级,万里南来,哪怕在南宋穷其一生都没有机会实现其北伐之志,但他胸中的英雄之气,并没有在时间的磨砺中消失殆尽,反而历久弥坚,在其题壁词中也常常出现历史兴亡之感与豪迈悲壮的英雄之气。

早在淳熙二年至三年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时,曾游于江西皂口,由皂口北望故土,写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词从眼前的清江水放眼开去,联想到北望家国失地,却被无数重青山所遮,回不去,望不见,空留下“毕竟东流去”(12)的无限怅恨。

长期的闲居生活没有磨平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到嘉泰四年(1204),垂垂老矣的辛弃疾在京口尘表亭题《生查子》一首,仍显英雄之气。其中描绘了“红日又西沉,白浪东流去”(13)的开阔雄浑之景,辛弃疾追慕万世之功的壮心犹在,一声“我自思量禹”的吟叹将他毕生建功立业的鲲鹏之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辛弃疾所作题壁词,在题材内容方面,不仅沿袭了北宋以来书写实景、直抒胸臆的传统,更将所感所遇事无巨细都汇入词中,细碎如家人叮咛之语,宏伟若历史兴亡之辞统统入辛弃疾题壁词中来,这些题材多样的题壁词是辛弃疾才情的彰显,也是他对题壁文学内容的重要开拓。

三、由实入虚的随意笔法

题壁词多即兴之作,往往一挥而就,写法具有随意性,有研究者认为题壁词中多用的物象一般是词人亲眼目睹,并成为词人情之所发的导火索,因而题壁词的物象更具有真实性。14这种带有明显随意性的真实写作,是辛弃疾所处的时代题壁词的主要写作手法,辛弃疾能熟练地掌握。在《新荷叶・再题傅严叟悠然阁》一词中,辛弃疾就用传统的题壁词写法,从实际景物着手,描绘所题之悠然阁,从眼前的南山耕种、采菊题诗、小阁横空、白云孤飞等景象切入,表现傅严叟的悠然阁所寄寓的归隐之乐,真实生动的景色具有较直观的视觉冲击。

但辛弃疾的题壁词没有停留在实写景物这个维度,而是由实入虚,运用神话、想象等方式,用随意性的笔法避实就虚,创造一种梦幻般的题壁词词境。

由实入虚的第一步是开始由实物描写转入自身志向的表达。同样是为傅严叟悠然阁题词,比起前文中提到的《新荷叶》,辛弃疾的另一首词《贺新郎・题傅严叟悠然阁》则隐去了悠然阁周边景色的描写,而将全部精力放在抒发自己的慕陶之情上面。“到君家悠然细说,渊明重九”就借悠然亭之魂,引出慕陶的话题,之后化用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和“欲辨已忘言”等句,表明自己与渊明心志相通,只愿把酒归田了此生。整首词似乎与所题之悠然亭完全无关,而只是反反复复在吟咏一己之志,这就已经超脱了传统的题壁词写法,开始由实景描写转向情感虚化。

辛弃疾《水龙吟・题瓢泉》未写景而以议论统领全篇,瓢泉乃辛弃疾之发现,瓢泉之名也为辛弃疾所赐,但这首题瓢泉的词却并没有写瓢泉的景色,而用颜回、公西华、许由等人的典故来自劝,勿为行藏用舍、贫贱富贵这些事情而心怀忧愁,而表达一种乐天知命的自我期许。

最能体现辛弃疾非凡才思的是不写景而用想象营造意境的题壁词,这些作品完全脱离了题壁词原有的真实性,而随心所欲地通过神话传说和想象、联想等手法,将景物完全虚化,以取得光怪诡谲的艺术效果。

《归朝欢・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一词就完全没有对积翠岩的形状、位置、周边情况进行介绍,而共工触怒不周山的神话故事写起,想象积翠岩是女娲补天时“却把此石投闲处”,充满了奇幻的色彩。紧接着以儿童敲火、牛羊磨角来侧面衬托积翠岩之坚砺,而结语却以“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15)抒怀,隐隐有哀怨之情却并未放弃希望,其坚如磐石之心或与积翠岩相类。全词中积翠岩并不是词人着重描摹的景物,虽然是为其题词,却超脱其外,因此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吟咏性情,驰骋怀抱。另一首《贺新郎》也是为积翠岩而题,同样避开了积翠岩的细致描写,而运用想象,造开阔雄浑之境,形成排山倒海之势。

拄杖重来约。对东风洞庭张乐,满空箫勺。巨海拔犀头角出,来向此山高阁。尚依旧争前又却。老我伤怀登临际。问何方可以平哀乐。唯酒是,万金药。劝君且作横空鹗。便休论人间腥腐,纷纷乌攫。九万里风斯在下,翻覆云头雨脚。更直上昆仑濯发。好卧长虹陂十里,是谁言听取双黄鹤。推翠影,浸云壑。(16)

上阕还挣扎在人间哀乐之中不可自拔,下阕就转为甘愿化作横空鹗,不管人间污浊之物而驰骋九万里长空,翻手为云覆为雨,笔法随意但一气呵成,这样的雄心壮志也只有辛弃疾这样的英雄才不吐不快,这样的题壁词既成全了词人的情感流露,又超越了所题之物,有了更加丰富的意蕴。

辛弃疾的题壁词在南宋题壁文学发展历史中并不引人瞩目,但其题壁词既有情之所至的真实,也有应他人之请、应酬客套的便宜之处;在题材方面,辛弃疾能将琐碎的家庭之事和恢宏的时代、历史兴亡感融入词中,使其所作题壁词上天入地无处不可达,极大地拓展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对传统题壁词真实性的突破这一方面,辛弃疾用随意轻松的笔法,将其擅长的历史典故汇入其中,是其题壁词高于一般的实景与情感的融合,而信步上升到完全虚化创造意境的状态,因而其题壁词有着由实入虚的突出特征,不得不说这是辛弃疾对于题壁词的一大创新性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广铭.辛弃疾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邓广铭.辛弃疾年谱[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3]耿本栋.辛弃疾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辛更儒.辛弃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黎修良,谭小琴.试论辛弃疾的题咏词[J].名作欣赏,106-117.

[6]谭新红.宋词的题壁传播[J].浙江大学学报,2010(5):192-199.

[7]王兆鹏.宋代的“互联网”――从题壁诗词看宋代题壁传播的特点[J].文学遗产,2010(1):56-67.

[8]祝云珠.壁间奇葩――论宋代题壁词的艺术特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2(4):28-30.

注释:

(1)王兆鹏:《宋代的“互联网”――从题壁诗词看宋代题壁传播的特点》,《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第56-67页。

(2)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74页。

(3)同上,第182页。

(4)同上,第420页。

(5)邓广铭:《辛弃疾年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134页。

(6)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78页。

(7)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73页。

(8)同上,第421页。

(9)同上,第190页。

(10)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93页。

(11)同上,第199页。

(12)同上,第43页。

(13)同上,第568页。

(14)祝云珠:《壁间奇葩――论宋代题壁词的艺术特征》,《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2年4月,第28-30页。

辛弃疾的西江月篇3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chān音搀)突骑渡江初。燕兵夜(chuò音绰)银胡(lù音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犯。辛弃疾聚众两千,参加耿京抗金义军。次年,辛弃疾奉表南归,而耿京却被叛徒张安国杀害。

辛弃疾闻讯大怒,“赤手领五十骑,缚取(张安国)于五万众中,如挟狐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初见宋洪迈《文敏公集・稼轩记》的上述记载以为有些夸张。试想,五万金兵,如果不敌五十骑燕兵,金主完颜亮又凭什么南侵?南宋收复失地,岂不是易如反掌?

但仔细想一想,这也是有可能的。

卖友求荣的叛徒,其人格之卑劣,令沙场征战的金国血性汉子也压根儿瞧不顺眼。现在,辛弃疾来算账了,则正好顺水推舟,借刀杀人。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么一种“壮观”场面:金营,背山面水,戒备森严。五十骑踏碎波浪,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金兵虚张声势地鼓噪、呐喊几声,让开了一条大道,如雨飞箭,泼向了天外。

想到这一节时,我对辛弃疾就更加敬佩。率五十骑深入敌营生擒叛贼,无论如何,需要过人的胆略和矫健敏捷的身手,而吃透金军的心态,则需要一种大智慧。

辛弃疾无疑是一介书生。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形象,首先是雄冠两宋的大词家,而“唐诗宋词”又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巍巍高峰。

一介书生,很容易与“文弱”两字连缀在一起,文弱书生,似乎成了一个固定熟语。如果您有兴趣慢慢在历史上的星空中搜寻,那么,确实有许许多多弱不胜衣、愁肠满腹的文人墨客扑面而来。他们吟风弄月,他们借酒浇愁,他们见落花而流泪,他们闻长空雁叫而伤心。尽管他们也纵声高歌,也拔剑击柱,也雄心万丈气贯长虹,然而,他们单薄的身躯苍白的脸孔却永远让人挥之不去。

辛弃疾不是文弱书生,这不仅仅体现在他“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楚天千里清秋”的一曲曲壮词上,也不仅仅体现在他《十问》、《九论》纵横捭阖的御敌方略上。后代史家常常感叹:辛弃疾是一位有将相之才而未得其用的文人,是一位勇武谋略堪称一流的文人。

辛弃疾的西江月篇4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的西江月篇5

摘要:归正人的苦恼伴随着辛弃疾的一生,官场上的失意并没有让这位青年英雄丧失对国家的热爱。南归后,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注入到他的词中,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词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关键词:归正人;英雄才气;豪放;影响

十二世纪下半叶至十三世纪中叶,南宋词坛名家辈出。继南渡词人之后,以辛弃疾为首的辛派词人开始在南宋词坛上崭露头角。辛弃疾继承并发扬苏轼豪放词风,以抗敌爱国为主要内容,词风雄深雅健、慷慨激昂、意境深远。在词境上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借典抒怀,吸收散文的创作手段以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但身为“归正人”[1]的辛弃疾,在政治上并不重用,受到歧视与猜忌,使这位豪情之士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但辛弃疾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梦想,转而在词坛上大放异彩,抒发自己满腔的豪情壮志以及强烈的报国欲望。

一、英雄的才情将略与“归正人”的苦闷忧愤

“归正人”,作为南宋建国后对北方沦陷区人民回归本朝的称呼,即投归正统之人。是由南宋丞相史浩首先提出,之后成为南宋政府对北方沦陷区归来人的统称。按朱熹《朱子语录》卷一百一十一:“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番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面对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政权的残酷统治,可见作为沦陷区的人民,是非常渴望回到自己的国家,得到朝廷的认可。

辛弃疾因长期生长在北方金人占领区,对金人残酷的统治愤恨不满,青年时代曾参加耿京的抗金义兵起义,为掌书记,并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送叛将张安国于建康授首,体现出辛弃疾超凡的胆略勇气。南归后不久任江阴签判,二十六岁的辛弃疾向当时孝宗皇帝上奏《美芹十论》[2],系统的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三十一岁进献《九议》,阐明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富国中兴的大计。不得不说辛弃疾南归后希望尽展胸中才气,以报效国家的愿望是值得钦佩的。挥军北上,收复失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何等的胸襟与气魄。

南宋王朝自符离之役失败后,朝堂上倾向纳贡求和的声音越来越多,再加上当时归正人中有不少金军潜伏刺探情报的人员存在,整个朝廷对归正人的态度越发的猜忌,辛弃疾也屡遭打压,在官场上难有作为,十三年间调任十四任官职,人生苦短,壮志难酬,英雄之士的内心越来越感到压抑与痛苦。与当初南归时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相比,此时的辛弃疾陷入迷茫当中。

二、南归后的辛弃疾在词坛上的创作

由于归正人的排挤与打压,使得辛弃疾在官场上难有作为。也正因为如此,他在词坛上的创作有着明确的主张,继承和发扬苏轼豪放一派的传统,用词来表现内心的真实情感,尽情抒发自己忠君爱国的满腔热忱。本来作为文武双全的英雄,他立志在战场上博取功名,历史的转变使得他另辟蹊径,转而在词坛上开拓创新,自成一派。辛弃疾风格雄浑豪放,境界雄伟壮阔,语言刚健有力。

(一)英雄形象的塑造

古往今来的词坛上,未有若辛稼轩者,崇拜英雄近如痴狂,“英雄事,曹刘敌。”(《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是辛弃疾离开扬州溯流而上,借江边所遇景物抒怀之作,表达对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钦佩景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刘裕北伐表示要向他一样金戈铁马为国建功立业。“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到镇江做知府的时候,当时镇江是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他登临京口北固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所作。这些词中对于英雄人物刻画不遗余力,正可谓“英雄惜英雄”。

其实苏轼也曾经向往“雄姿英发”的美周郎,但与辛弃疾相比,苏轼的词更像是在借古叹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一种豁达的精神反应现实;而稼轩词则侧重抒发一己情怀,以独特的个性塑造富有立体感的英雄形象。

(二)吟咏怀古、善用典故来抒情言志

南宋朝廷对归正人的打压与排斥让许多有识之士请缨无路,报国无望。辛弃疾心中的苦闷或许只有他自己明白,多次的官职调任也使他在空闲时间领略大自然景观,借以咏史怀古、凭吊古今。

正值壮年的辛弃疾在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感叹时光的流逝、渴望有所建树的心理。这首词融情入景,吊古伤今,哀叹祖国大好河山沦陷金人,而自己的政治抱负却得不到实现,忧国之心无人能够理解,感时伤事,抒发了对国家飘摇,自己无能为力的忧愤之情。

其实研究过辛弃疾词的人都应该会发现,他的词用典故可谓堪称一绝。在文章中用典故可以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典故本来就不易明白,然而运用在词中,更显得晦涩难懂,让人一头雾水。辛稼轩却能熟练地掌握典故在词境中的表现能力,千锤百炼,浑然天成。尤其在词作《贺新郎・甚矣吾衰矣》[3]中几乎处处用典,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时百无聊赖中所作,其中写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借用唐太宗与魏征的典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的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也绝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表现出当时人无法理解辛弃疾内心苦闷之情,他是不世出的英雄式人物,他满怀报国之志,愿为抗击金兵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很少有人能够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这或许也是他独特个性的表现。

(三)对田园山水的描绘

辛弃疾在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先后住过二十多年[4],晚年的闲野生活也让他对田园景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让他拓宽了词境的表现功能,尤其反映在对农村田园风光,自然景物的刻画上。

平凡的乡村景色在辛弃疾笔下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富有诗意。其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词人罢官后居上饶所作的一首田园词[5],词中所描绘的内容广泛、丰富,让人品读的时候就仿佛景色在眼前展现一样。再者《清平乐・村居》的生活写照,可以看出,此时词人内心闲适的心情,仕途上的不顺意不妨碍他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艺术境界拓展,从而使他的词更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

结语

辛弃疾作为南宋词坛上绽放异彩的大家,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秉承豪放派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为辛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宋建立后,对归正人多不信任,辛弃疾虽屡遭朝廷打压,没有就此灰心丧气,也没有因此放弃当初的梦想,驱除异族,收复失地,为祖国建功立业。南归后转而在词坛上倾吐豪情壮志,一展胸中才情,甚至大胆的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为辛派后人用词反映现实提供了理论依据。辛词多用典故和前人的诗词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以典抒怀、借景抒情,构成了辛弃疾豪放词创作的中心。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也是他人格魅力的展现,也是后来人喜爱辛弃疾的原因。(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元)脱脱撰.宋史・孝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7.卷三十五.

[2]邓广铭著.辛稼轩年谱[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33.

[3](宋)辛弃疾著.稼轩长短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辛弃疾的西江月篇6

喜看历城新风貌。东城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区人民的创业激情。旧村旧房不见了,只见高耸楼房林立于山清水秀之间,荒芜的山头,披上鲜绿的颜色,莫不是唐宋画家手中的白描之画,妙笔丹青?此人辛弃疾看到眼前所景,定会即兴诗作,一首诗去也定会传送大江南北。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爱国词人辛弃疾面对长江,思念历史英雄,表现诗人壮志未酬的爱国热情。他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愿望,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建功立业的一腔热情,壮志凌云,用一个字概括:强!

新历城在成长,新历城在强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让历程人更加深爱着方土地,人杰地灵,创新奋进,我相信辛弃疾定会为了历城的繁荣而激情澎湃,也定会在历城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新历城在呼唤辛弃疾一样的爱乡爱国伟大之士。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新秀丽,活泼灵动,农家恬然生活之趣,人情之美,跃然眼前,用一个字概括:闲!信步闲游见美景,合家团圆乐融融,和谐的深意在历城阐释得淋漓尽致。辛弃疾如果看到此情此景,定会忘却壮志未酬的悲哀,定会感受新历城那"一壑一丘“中的美感。

辛弃疾的西江月篇7

[关键词]辛弃疾词英雄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76-01

乾道八年,辛弃疾出知滁州(今安徽滁县),开始了南归后第二个十年的仕途生涯。但他的改革与整顿,触动了统治集团的一些腐败利益,不为众人所容,终于于淳熙八年受革职处分而退隐。

辛弃疾被迫闲居,内心是不可能真正平静的。他夜读《史记·李将军列传》,觉得自己就好比落魄的李广,于是奋笔写下了《八声甘州》,其中“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等句,在对李广的同情中,交织着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

他以文韬武略、出将入相之大材,欲挽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却三次落职,两度“闲居”,长期投闲置散,终老不过一个老从官。“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最典型、最鲜明的形象,突出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也概括了他作为失意英雄的悲剧一生。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斯人北来,喑呜鸷悍,欲何为者?而谗摒销沮,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隐绝失望,花时中酒,托之陶写,淋漓慷慨,此意何可复道?……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指出忧国忧民乃辛词悲剧情怀的根源,可谓知言。

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的好友、同为主战派的陈亮从浙江东阳来访。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辛弃疾还有一首著名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也是为鹅湖之会而写的。

梁横在《把栏杆拍遍》中说:“我敢大声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闲居乡里的壮士念念不忘“沙场秋点兵”,却在痛苦压抑中度过了十年,如《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写此词时辛弃疾已年近五十,故有华发苍颜之悲。这两句分量极重,感慨极深。少壮之时一腔热血,南北奔走,为抗战事业竭尽全力;而今却被迫归隐林下,一事无成,不知不觉进入暮年,抚今追昔,一时万箭穿心,不知如何是好。这两句词就是这种悲怆心情的提炼与凝结。这首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英雄志士的悲伤与凄凉。

英雄无用武之地。在他的晚年词里,多的是这种英雄失路之悲。《满江红·江行》“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微卷头先白”;《鹧鸪天》“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功业未就,日薄西山,故国沦陷之仇恨,流落江南之飘零,使他的悲伤一发不可收。

将英雄之语化着婉曲之调的《摸鱼儿》更是很好地体现了辛弃疾的苦闷与悲愤,通篇借春天的衰残来寄托自己的哀怨,表现了对南宋偏安政局的悲愤和忧虑。

清人周济评曰:“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宋四家词选目录序》)相传宋孝宗看了这首词以后非常不高兴,由此可见作者所流露的怨恨显然是针对腐朽黑暗的朝廷了。

辛弃疾还有一些闲适词,通过运用比兴手法,寄托寓意,委婉曲折表现壮志难酬的悲愤。既不能“穷则独善其身”,又不能“退则乐天”,所以注定了辛弃疾失意悲苦,寄情于词。清人周济在《宋四家词选序论》中说:“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

将英雄失路之悲展示得最为动人的,还是登临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倩何人、唤起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英雄泪”三字,“大气真力,斡运其间”,情感在压抑中迸发,显出不甘沉沦之英雄本色。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在瓢泉一病不起。其时,南宋朝廷北伐失利,以兵部侍郎等职任之,望他出山收拾残局。无奈他已力不从心了。后又进其枢密都承旨,令辛赴行在(临安)奏事。可是,诏命达到瓢泉时,68岁的辛弃疾已在“大呼杀贼数声”之后,于9月10日忧愤而殁。其墓葬于瓢泉之西七都(今陈家寨)虎头阳原山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稼轩墓。

辛弃疾的西江月篇8

辛弃疾(1140~1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山东沦亡已有13年,父亲早亡,在祖父辛赞的教育和影响之下,他21岁即参加耿京的抗金义军,曾率领50骑闯入济州(今山东巨野)5万人众的金营,生缚叛徒张安国于马上,并策反上万士兵渡淮水与长江而归南宋。辛弃疾首先是一位英雄,其次才是一位诗人。作为能挽大厦之将倾的杰出军事家与政治家,在昏君与奸臣当道的南宋。他不是位沉下僚,就是投闲置散,始终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他就只能将自己的热血与心潮,一一寄托于文战的词场而不是武战的沙场。他的词,不是一般文人的舞文弄墨,而是志士的热血的燃烧,国士的心潮的澎湃。

辛弃疾现存词620余首,全部都是他“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南渡归宋之后的作品。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英雄词人继承了坡清雄高朗的词风,在南宋词坛高扬的是“豪放派”的大旗。他早期的作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就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到中年,他在《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中,又感叹“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及至66岁的暮年,即他逝世前一年,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仍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然而,在大自然中,暴风雨之后也有清明的晴日,群山万壑之中也有潺潺流泻的清溪,大海上不仅有奔腾的九级浪,也有波平如镜的风光,在社会生活中,有烈火狂飙的英雄人物,有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涯,同时,也有花前月下的儿女柔情,也有登山临水的闲情逸致,也有友朋之间的把酒谈心。辛弃疾除了豪语壮词,也有一些明丽清新的田园小品,他被贬谪江西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的《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是辛弃疾农村词的代表作之一,宛如一帧优美的田园风情画。画面的背景是一椽茅屋,一条溪水,画面的中心则是一对白发公婆和他们的三个儿子。词的上片,主要写背景和老人。“茅檐低小”,出自杜甫在四川成都草堂所作的《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如此小小茅屋,正是当时农村的一般景象,居所低小,可见生活之艰难。“溪上青青草”又是茅屋的背景,茅屋已是词中背景了,一曲清溪两岸绿茵更是背景的背景。江西地处吴地上游、楚地下游,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所以此地的语音也可称“吴音”。翁媪即老年的公公和婆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吴依软语本来就很温柔了,何况这两位老人喝了点酒已经微醉,更何况他们老两口感情很好,彼此轻言细语絮叨家常,听起来声音更加妩媚好听。作者的笔触充满温情,他并不是粉饰太平,而是既表现了田夫野老知足常乐的淳良朴实,也抒发了自己对他们的关爱之意。

辛弃疾的西江月篇9

【关键词】写景抒情用典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此词上阙,由写景入手,进而怀古,通过赞扬孙权和刘裕来暗讽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也是用这些有建树的历史人物反衬自己的壮志难酬。此词的写作有着特定的创作背景。南宋时,主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辛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不得重用。后来,宰相韩倔胄用事,重新起用辛弃疾。但这位裙带宰相是有目的的,就是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巩固在朝势力。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决非儿戏,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倪胄却猜疑他,贬之为镇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像,辛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吐之为是词。

北固亭在丹徒县北一里的北固山上。辛弃疾于1204年知镇江府;1205年即‘坐谬举,降两官”。据岳珂〈枵史。稼轩论词〉推断,这一词的创作时间是在辛弃疾‘降两官’之后。时值暮春,辛拜疾心情激情,独自登楼,遥想孙郎当年,叱咤江东;刘裕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自己当年又何尝不是跃马横刀率五千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可惜的是逝者如斯,英雄却再无人觅!辛弃疾在南归之后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一管羊毫,在宣纸上呐喊一声声的悲壮。

此词下阙借古讽今,借以抒发愤懑之情。辛弃疾重提元嘉旧事,说刘裕的儿子元嘉帝年轻鲁莽,想立不朽战功而仓促北伐,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这是告诫当时主战的韩胄:你的准备工作还不充分;你任用的将领令人怀疑。虽然你北伐的意志坚决,我很赞同,但你过高估计宋兵的实力,又缺乏作战的经验谋略,北伐能有多少胜算?不要再让元嘉草草的历史重新上演,因为草率北伐不可能恢复神州,只会劳民伤财,给国家带来灾难。

辛弃疾一生坚持北伐。在他作为南宋臣民的40多年间,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任用的20多年里,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每当得到一次被任用的机会,不管何时何地任何职他都不停地上书,〈美芹十论〉是多么有用的治国方略啊!一有机会,他还真抓实干,在他任湖南安抚使时竟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湖南飞虎军,威镇四方。江南漠北何其遥远,但隔不断他的复国之志!若当初朝廷重用辛弃疾,不苟安江南,不急躁冒进;屯兵砺志,养精蓄锐,在金国亡乱(绍兴31年,金主完颜亮被部将杀死,这是采石之役)之际作致命一击,宋的历史会不会因此改写?然而韩胄急功近利,妄图对金用兵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最终导致开僖二年的北伐失败,而这一失败,辛弃疾是早就预见到了的!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词人23岁率众南归到登临北固亭北顾的那年已经时隔四十三年,还记得当时在扬州,‘壮岁旌旗拥万夫’突袭金兵,浴血拼杀,金人的庙宇旁边,神鸦声声,真是不堪回首啊!66岁的辛弃疫在斜阳里扶栏远眺,是艰辛,是酸辛?和着忠心,和着赤诚,在胸中如岩浆奔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谁问老去的英雄?廉颇晚年被排挤流亡国外。后赵被侵,赵王尚想重新起用他,派使者前去了解他的健康状况。廉颇“为之―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史记》辛弃疾这里是借古人之事泄发自己的惯慨,最现出作者与韩氏集团之间的矛盾。正因作者反对仓促北伐,才借‘元嘉草革‘向韩氏曲折婉转地提出建议。不久韩党却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辛弃疾罢官,这与廉颇‘萧条异代不同时’,处境又多么相似。开僖北伐失败后,辛弃疾反遭流言中伤,第二年爱国词人怀着终生不得实现的抗金抱负,含恨病逝。

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善用典故。辛弃疾是很会用典的,他作此词时,已年届六旬。人上了年纪,自然喜欢讲古,再加之题为“怀古”,托古讽今,不用典故行吗?全词用典虽多,却都相当贴切恰当,不仅没有妨碍思想,而且用简炼的语句,表现了丰富的内容,非一般“掉书袋”可比。首先,词人将典故与现实巧妙对照。词中所选典故,均与京口北固亭相吻合,与帝王将相有关,且远涉前代南北分离史事。使用这些典故,可直而不露、隐而不晦地与南宋统治者进行类比或对比。如用孙权、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妥协,让人何等郁郁于怀;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急于“封狼居胥”,建盖世奇功,反遭惨败,来类比韩倔胄不修战备、轻战冒进的路线,使人多么提心吊胆;用廉颇被谗的故事,类比南宋践踏人材,令人久久扼腕长叹。其中,以刘宋比南宋,以北魏比金国,以刘义隆、王玄谟昏君庸臣比现实生活中的宋宁宗、韩位胄,足见用典之精,又显作者胆量之大,不畏当权者。其次,将典故当为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若用典多且不好,如沙入眼中;用得多且好,可收言简意丰之功效。词中所用典故,都是经过了再创作,毫无面目刻板、呆滞生涩之感。写刘裕北面破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其英武形象跃然纸上;写刘义隆草率北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其狼狈情状现于眼前;写拓跋焘庆功的场面,“一片神鸦社鼓”,其喧嚷之声闻于耳畔;写自己年岁老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怨愤之情萦绕笔端。一个个典故,在作者笔下化成了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使读者宜于理解、乐于接受。

辛弃疾的西江月篇10

关键词:韩w;词;清新飘逸;诗化词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14-01

韩w(1159―1224),字仲止,号涧泉,江西上饶人。宋末诗人方回将其与赵蕃并称:“上饶南渡以来,寓公曾茶山得吕紫薇诗法,传至嘉定中赵章泉、韩涧泉,正脉不绝。”韩w词作的数量、内容虽不及其诗,但是韩w所留词197首。从绝对意义上,这个数字还是较为可观。本节简单地梳理了其词的艺术特征进行探析。

首先,词风清新婉丽、平和飘逸,符合“雅正”标准。

从韩w所处的词坛状况可以得知,当时辛弃疾、姜夔双峰并峙,影响颇大,韩w本人和辛弃疾、姜夔两人的关系也不可谓不近,但w词清新平和的主体风格既不似辛弃疾的豪放,也不似姜夔的清空,而有自己的特色,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形成:1.时代风云际会,使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豪放辛词登上词坛,并形成牢笼态势,产生“晕圈效应”,婉约不是词的主流特征。韩w也曾赞誉辛词“有机数,调度高放,词语洒落”。2.《宋元学案》中将韩w归为刘清之门人,而且常从朱熹游,可见其受理学思想影响较深,理学所要求的“和顺积中”也使其词风不偏豪放,不倚婉约。体现韩w清新婉丽、平和飘逸词风的词是随手拈来,比如《临江仙・六月二日病差出门散适》:

竹树阴阴流涧水,黄鹂飞去飞还。蓬门篱落小桥湾。更无尘迹到,我自爱其闲。雨又随风催薄暮,轻雷时动云斑。归来凉意一窗间。病馀真倦矣,睡熟簟纹宽。

这是一首病后散心的闲适词,词中所出现的竹、树、流水、黄鹂、小桥、雨、风、云皆是清新可爱之景,这些景色使其词作透露出一股平和婉丽的气息。

其次,以经、史、子、集入词,是“诗化”之词。

词至南宋始尊,以辛弃疾为例:1.时代的因素使得很多文人自然而然地要运用词来表现其襟怀心胸,辛弃疾就是杰出的代表,辛词可谓无不可入其词,他远接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更近一步地将经史子集通通调度起来,这一创作手段在当时就为世人所察觉,岳珂曾对稼轩词提出自己的看法:“微觉用事多耳。”2.在“诗化”之词中,词人往往吸收和融汇了前人所留下的思想和艺术精华,比如《老子》、《庄子》、《楚辞》及其一些史料、诗歌、文、词等,这些材料的加入丰富了词的内涵和表现范围。南宋所出现的优秀“诗化”词往往不是纯粹的豪放议论,而是将豪放和婉约相结合,“好的词,就像苏、辛二家词的佳作,既有诗的直接感发,同时也有委婉曲折的深隐情意,这样的作品才是词里面好的作品。”叶嘉莹以苏、辛为例指出了优秀“诗化”词的艺术表现特色。韩w的“诗化”词显然没有达到苏、辛二人的艺术境界,但是时代的影响、词坛的风气、诗词自身的发展使其词作也出现了不少的“诗化”倾向,比如《临江仙・周国正生朝》:

寒食清明春事好,公家霁月光风。年时犹记雨声中。州侯陈乐舞,法从酒杯同。坐上王杨虽自散,酴依旧香浓。待将诗易寿无穷。鸢飞鱼跃矣,风虎更云龙。

这首词以《诗经》、《易经》祝寿,“鸢飞鱼跃”语出《诗经・大雅・早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礼记・中庸》:“《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其言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再如《鹧鸪天・冲雨小舟上南港》:

莫笑闲身老态多。避人避世欲如何。分明画出山阴道,太息吟成宁戚歌。穿木石,泛烟波。从前魑魅喜人过。灵山西畔高溪上,一棹归来舞短蓑。

这首词的上片、下片其实讲了词人心理转变的一个过程,即上片写自己当初欲有为,下片写而今愿归隐。因为上片的“宁戚歌”是出自《楚辞・离骚》:“宁戚之讴歌兮。”洪兴祖补注谓:“《三齐记》载其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_,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后遂以“宁戚歌”为不遇士自求用事。

韩w词中运用了大量前人诗词的词句就更多了,比如下面几首:

幽意熟。吟啸春风自足。爽气初生晴未燠。相逢休问卜。画出高山。岩上飞云相逐。他日江东思渭北。断弦谁为续。(《谒金门》)

词里“岩上飞云相逐”一句来自柳宗元《渔歌》中“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样的化用,不仅使得词具有诗意美,而且引起美好的联想,并为词人清淡自如的山林生活所打动。

当然,“诗化”词所可能出现的弊病,即“易流于叫嚣,而在词而言一定是要有深沉、婉转低回的意思,才是好词。”这种“叫嚣”有时在韩w的词里也是所有所体现的,比如“选甚蝇营狗苟,皆现定、有何错。”(《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