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古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5:28

立冬古诗篇1

  立冬的古诗1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元代: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的古诗2

  《立冬前二日》

  元代:张翥

  高秋日凄冷,且复闭门居。

  蟹壮输芒后,醅香出榨初。

  霜篱存晚菊,腊瓮作寒菹。

  更好山翁唱,阳春恐不如。

  立冬的古诗3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的古诗4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的古诗5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的古诗6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水底见漁燈。

立冬古诗篇2

【关键词】东西南北风;意象;地理季节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表情达意,形成了凝练、含蓄、形象等特点。意象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表现物,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要。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意象的表意性、暗示性,让形象丰富、立体、多极。在几千年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积淀中,一些意象被古代诗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具有了固有的表意表情功能。比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风这一意象,在诗歌的应用过程中,不同的风被赋予不同的情感、思想。本文从这一思路出发,试着浅谈一下东西南北风的各自被赋予的内涵和成因。

一、东风

东方旭日东升,为一日之始,预示着生机活力,诗人们往往借东风表达温暖、和煦、热闹、喜庆、欢乐之情。东风往往又和春天联系在一起,变成了春风的代名词。如李商隐的“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作为春风,还有唤醒万物、破旧立新的功能。如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中“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东风催化万物,诗人们或喜或愁,表现各部相一,但春风的意义是很明确的。有时诗人为了反衬对比,往往又借东风表达忧伤、烦恼之情。如欧阳修《青玉案》中的“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再如晏几道《玉楼春》中“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东风既可以欢愉,又可以伤情,往往一忧愁居多,尤其在宋词中,这和那个时代是紧密相联的。

二、西风

和西方相关,夕阳西下,日暮途穷,诗人们往往用以表达忧愁、寂寞、孤独、凄伤、惆怅之情,往往和秋天联系在一起。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如晏殊的《少年游・重阳过后》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诗人有时又以西风表现昂扬乐观、雄壮豪迈之情。如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i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借西风表达悲壮慷慨,无非是西风意象自有苍凉萧瑟之意,方可托起诗人的胸襟气魄。诗词中东风西风相反相成,往往对立又相互转化,全在于诗人的所处境遇,所达心思所决定的。

三、南风

南风的意象比较模糊,诗人用得也少,但通常是比较温暖,舒适,幸福的意象,多写暖春以及夏天。比如: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此诗中南风似老友,趣味盎然安慰诗人淡淡寂寥。立夏后是农忙季节,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所以夏季温暖的南风合乎时令,可以增长老百姓的收成,在诗词中的意象也往往是积极美好的了。南方湿热,所以往往和夏天联系在一起,表现温暖、舒适、幸福之情。如李颀的《送陈章甫》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写庄稼写收获往往和南练习在一起,固然和南亩等传统意象有关联,更重要的是南方适宜、温暖有关,才会有辛福、美满的意味。如宋・刘(bān)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还有宋・沈瀛《减字木兰花・棋枰响止》棋枰响止。胜负岂能全两喜。不竞南风。忽尔三生六劫通。客方对酒。一片捷音来自寿。甚快人何。大胜呼卢百万多。饮酒猜卢,南风送爽,何其愉快。

四、北风

北风是冬季肃杀凛冽的意象,但诗人又往往以北风的磨砺来表现人的坚强或是表现豪迈情怀,尤其是边塞诗之中。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冬季大雪纷飞之景。又比如: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这是以物咏志了。北方寒冷,北风往往和冬天联系在一起,表意肃杀凛冽。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种气候的寒冷,也只有北风将其表达的更加深彻、形象,给人切身临境之感。如宋代苏庠的《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e。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荒坡垂斗柄。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北风在表达苏庠离别之情时显得更有气魄和广度,全诗才会体现出畅达之感慨,洒脱之气度。

五、东北风、东南风

(1)东北风也有寒冷的意味,比较北风略轻,往往表现忧愁凄伤。唐代白居易的《送兄弟回雪夜》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但有时在困难中,表现出了诗人的豪迈之情。如王安石的《定林寺》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捶佟G移径北风,持寄岭头云。

(2)东南风。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向南流去,东南风即是顺风,有顺成助长帮扶之意。如白居易的《续古诗十首》虽有东南风,力微不能吹。宋代仇远的《留饮筱坞承隐君山庄》东南风顺帆上桅,一转瞬间行十里。人生交契无故新,他日停云从此始。

六、西北风、西南风

(1)西北风,略逊西风,也有寒冷凛冽的意味,往往表达悲愁凄婉之情。如唐代崔曙的《山下晚晴》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苏轼《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都有伤感之调,而无贬义,和现在的西北风相去甚远。

(2)西南风,和东南风比,虽也有顺成助长之意,但往往是被动消极的,往往表达忧愁情感。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赵崇蟆豆嗜恕饭嗜宋髂戏纾遗我一束诗。长哦结幽想,慌惚若见之。

七、结语

由上述可知,不同的风是和地理季节相关联的,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节特点:东方(春天)温暖,西方(秋天)凉爽,南方(夏天)湿热,北方(冬天)寒冷,与之相对应的东西南北风也就有了程式化的欢快忧郁,豪迈婉约,奔放深沉等。意象要形成特有的表情物,必然是在人民共同的感悟体会下,润如千姿百态、千人千面的个性,形成各自代表的特有的、固有的、可转化的内涵,方可绵延长久,发扬播越,为一代又一代诗人继承创新。东西南北风的意象不仅体现出了古人对于地理气候的直观感受,更传达出的是中国的诗歌文化的深邃内涵及所蕴含的精神、气质和传统。

参考文献:

[1]王祝英.敦煌辞书的集大成之作――读《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小学类》[J].辞书研究.2013(04)

[2]雷华,王祝英.大国大典盛世丰碑――《汉语大字典》编纂、修订、出版历程侧记[J].辞书研究.2011(05)

[3]江非.推进“诗歌岛”建设,打造21世纪“诗歌海军”――“海南・澄迈诗歌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暨首届海南诗歌文化研讨会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立冬古诗篇3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章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背诵积累优秀的诗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古诗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从而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阅读,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优秀作品的阅读量越大,人的视野越开阔,精神境界越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培养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文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理解,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如背诵《望庐山瀑布》时,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除了规范背诵语气外,还要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得当的语气和体态语加快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如含有“美丽芬芳”意思的,学生会背起有关“花”的诗来,一时间桃花、杏花、荷花、菊花、石榴、海棠、梅花五彩缤纷,争芳斗艳,有《惠崇春江晚景》、《题菊花》、《海棠》等;含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意思的,学生会背起“言志”的诗:《石灰吟》、《无题》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根据时令进行分类背诵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记忆深刻。如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从《江南春》、《春江花月夜》、《春夜喜雨》到《夏日》、《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从《秋浦歌》、《秋思》、《枫桥夜泊》到《冬景》、《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大量地背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背诵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

转贴于

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形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立冬古诗篇4

而孤山的林和靖先生之所以被后人追怀,不在于他一生淡泊名利、寄情林泉,而在于他平素常怀利世济人之心。

每到岁末年初,每当遇到风雪袭来,我总会想到迎风傲雪的梅花。每年二三月,正是梅花吐艳的时日。我曾与园艺专家品茶谈梅,行家在叙述我国梅花品种时神采飞扬,我由此知晓,我国种植梅花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多达300余个品种遍布大江南北。云南昆明曹溪寺的“元梅”,已有700年高龄,时至今日依然花好果多;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古梅的“寿龄”长达1300余年,历经风霜雪雨依然枝繁叶茂;湖北黄梅县发现距今1700年的“晋梅”,被列为世界最长寿的梅树……园林业内有“老梅树、少牡丹”之说,意思很明确:很多花都以鲜嫩为美,梅枝却以苍劲为珍。说来惭愧,如今我也双鬓染霜,渐入老境,却不能像梅一样笑对苦寒、孤寂自得,故此,每在赏梅之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梅花能在“岁寒三友”中排名第一,在“花中四君子”中位列首席,我猜想,与它孤芳自赏、淡泊名利的性情有关。梅花从不贪求春的温馨与抚慰,从不羡慕秋的丰足与明灿,甚至无所谓绿叶的帮扶与映衬,敢于舍弃、敢于独立,敢于在百花沉睡时放情一笑,让观赏者细细感悟世间的得与失、荣与辱,其内蕴自然是妙不可言。冬游山水,与枝干遒劲的梅枝近距离接触,品味清香与风雪牵手的感觉往往诗意连连。怒放的梅花与晨昏的雪景相映成趣,游程每每便增添几分情怀。尽管那时归雁还远在千里,赏梅人的心中早已是春光四溢。

江南之美,在于它四季都能醉人,哪怕是三九严寒也不乏诗情画意。苏州的香雪海、无锡的梅园、南京的梅山、绍兴的沈园……或稠密或稀疏的雪花下,红梅、白梅、黄梅亮相枝头,相互会心一笑,各自舒展舞姿为春作序,引得我驻足留连、如痴如醉。相比之下,我更喜爱西湖之畔的孤山之梅,“孤”与“梅”常常在古诗中互映互衬,孤傲群芳当属梅花的风度,孤芳自赏应是梅花的性情。一人游览孤山去探寻一枝独秀的冬梅,也算是合乎情景。

记得那天,冬雪初霁。四面环波、一峰耸立的孤山游人稀少。由于雪路很滑,我买了一根竹杖,一步步走到山北麓的放鹤亭。登上古亭石阶之时,忽然想起明代词人“雪晴闲览瘦筇扶,过西湖,访林逋”之句,由此想起曾在这里举杯放鹤、赏梅赋诗的散淡派诗人林逋。

我想,中外游人之所以对杭州西湖心向往之,不仅仅因为那里有较为完整的古迹和神奇的传说,也不仅仅因为那里有名满天下的美味佳肴。我以为,西湖被人们魂牵梦萦的重要原因,是那里曾出现过为民造福的名士,见证了辉映古今的史实,如疏理六井、拦湖筑坝、让百姓从此喝上清甜水的白乐天;疏浚湖道、立塔为标,留下“苏堤春晓”美景的坡……而孤山的林逋(和靖)能被后人屡屡提起,不断描述,是因他不仕不娶、隐逸孤山20年、“以鹤为妻、以梅为子”的行止?还是他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传世佳句?我在孤山文澜阁与放鹤亭之间徘徊时,反复地问着自己。

直到眼前出现了簇簇梅花,直到晨风乍起,伸延的枝杈间飘来缕缕清香,直到孤山上下簇生的梅树在我眼前如诗如画,我陡然感悟:林和靖先生之所以被后人追怀,不在于他一生淡泊名利、寄情林泉,而在于他平素常怀利世济人之心。

仅有38米高的孤山,今日是观览西湖美景的最佳所在;而在林逋先生到来之前,却只有荒草野花、野溪土岗。一日,大才饱学却心存不仕之念、常以绘画填词自娱自乐的林逋乘一叶扁舟由远而近,登岸系缆,结庐于斯。他除了吟诗作画,放鹤品酒,就是起早贪晚地广植梅树。数年后,西湖冬日的孤山便呈现十里冷艳,如香雪之海。先生自食其力,收获颇丰,把袋袋梅子悬于门前换粮换菜,以度时日。

让四方百姓交口称道的是,平生不愿与世人来往、孤傲清高的林处士并不拒绝大家共赏梅花,由此,每在冬季,孤山便成为西湖一带的“主题观光地”。先生不会客、不导游、不接受咨询,只是在门上写下“休教折损,尽许人看,不迎不送,恕我痴顽”16字,往来的人们便深解其意,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维护游园文明。

立冬古诗篇5

学习古诗文,可以领略自然的诗意。古人讲究天人合一,重视自然界的时序节候变化,山岳河川,幽谷大都,草长莺飞,秋水长天,时时刻刻吸引古代诗人的目光。读古代诗歌,你能感受到古人心灵观照下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千世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的是春天。春草冒出了新绿,啼鸟飞临柳梢,不经意间,已经冬去春来。家居的环境生机萌动,多么可人。现在,还有多少人注意自然物候细微的变化呢?“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园香”,说的是夏天。蔷薇花静静开放,微风吹来,清香满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的山,疏朗通透,“空”得可爱,月光可以照临,清泉可以畅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天的雪,已没有逼人的寒意,奇丽如春天的花。一年四季,自然界的景物,总是能激起诗人的想象,诗人们以大量的笔墨摹写世界的美好,寻求诗意的存在。

学习古诗文,可以感受人情的美好。古诗文中很多篇章歌咏友谊、亲情、爱情,不论是长篇,还是短制,静静品读,总能感受人类美好感情的芬芳。“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爱的胸怀可以包容天地,美好的感情可以充塞天地之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随着离家的脚步越走越远,心中的愁绪越来越浓,对爱人的不舍,对亲人的牵挂,像春水一样绵绵不绝。在古代,资讯、交通都不发达,一旦分别,关山阻隔,消息阙如,对美好感情分外珍视,对相聚的日子更加怀念。诗言志,歌咏情。捧读古诗文,身心会受到美好感情的熏陶感染。

学习古诗文,可以懂得家国情怀和社会道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时候读书人的抱负。“文以载道”“文须有益于天下”,是我国宝贵的文化传统。通过学习古代诗文,我们可以走进古圣贤古先哲、士人君子的心灵,感知他们做人的骨气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抱负。“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用今天的话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个人没有独立的人格,缺少生命的钙质,是做不到这点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要的就是这种求索精神。

立冬古诗篇6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人才辈出惊世绝,诸子百家齐争鸣。不必说中国古老传说,不必说商代的甲骨铭文,光是中国的着作文化就能让我们骄傲良多,铭表,词赋,杂说,诗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的景物,诗中的春景,在叶绍翁的笔下幻化的万紫千红,这是春的灵感,这是对生命力的赞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中的荷花,诗中的夏花,在杨万里的笔下瑰丽多姿,这是夏的标志,是夏的生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中的江面,诗中的秋色,在白居易的笔下瑰丽多姿,这是秋的精神,这是秋的天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中的雪,在柳宗元的笔下漫天飞舞,这是冬的灵魂,是冬的乐曲。诗,是在尘埃中绽放的绝世之花;诗,是中国华夏千年的不老传说;诗,是中国古文化幻化万千绮丽的亮点。在历史中,在传说里,诗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亮点。

渑池二小六年级:兰香221

立冬古诗篇7

节候表征

大雪是农历十一月的节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十一月是葭草长出新芽的月份,古人因此称之为“葭月”,也称“辜月”“冬月”“畅月”“龙潜月”等。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大雪有“三候”:“大雪之日,}鸟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鸟也称i},《诗经》中称“n}”,《礼记》中名“盍旦”,民间俗呼“寒号虫”“寒号鸟”。}鸟“夏月毛采五色,冬至尽落,夜则忍寒而号以求旦”。据东汉高诱《吕氏春秋》注文中的解释:“i},山鸟,阳物也,是月阴胜,故不鸣也。”因此,有大雪之日}鸟不鸣的“候应”。事实上,寒号鸟虽然也被称为“鸟”,但它并不是鸟,而是一种啮齿类动物,学名鼯鼠。它的前后肢之间有宽宽的皮膜,可以在树枝间轻盈地滑行,主要栖息于高山丛林之间,有“千里觅食一处屙”的习性。也就是说,它不管到多远的地方觅食,总是会将大小便排泄在一个并不居住的固定洞穴内。

虎为“山兽之君”,属“阳中之阴”的动物。所谓阳中之阴,源于古人阴阳互根的说法,也即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化生。虎属于阳兽,但又有阴性的成分,因此,古人认为它在“一阳将发”的冬至之前。

荔挺,也称“马莲”“马兰”“马蔺”,形似蒲而小,根可制刷,三月开紫花,五月结实。它与东北的乌拉草以及南美的巴拿马草并称为世界上的“三棵宝草”。荔挺从阳而生,因此三候为“荔挺长出了嫩芽”。

在古人看来,如果上述候应不能如期而至,就会有一些异象发生:}鸟对应口舌,如果寒号鸟仍在鸣叫,国内将会出现妖言惑众的现象;虎对应将帅,如果虎此时不,将帅会不和睦;荔挺对应朝臣的正气,如果荔挺不出,卿士们会专权欺主。吹糖人

唐人元稹作《咏廿四气诗・大雪十一月节》:“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黄钟随气改,`鸟不鸣时。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积阴”指阴气聚集,“披书”指开卷读书,“黄钟随气改”意指冬至节气就要到了。据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引晋司马彪《续汉书》记载:古人为了预测节气,在密室中置一木质案板,把十二律的律管按其方位分别放置在上面,管中放进苇膜烧成的灰,管口盖上轻薄的织物,某一节气一到,相应律管中的灰就会飞动起来。黄钟律对应冬至节气,时在农历十一月。这首诗的大意是:大雪节气到了,雪下得很大;雪夜里,有人吹乐消遣,有人伏案读书;临近冬至节,`鸟已不再鸣叫;冬末就如同一天中的暮色,令人珍惜不已。

节令习俗

对于过冬的作物而言,雪有着重要的意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对此,民间谚语也多有反映。如浙江地方谚语讲“冬无雪,麦不结;若要麦,见三白(腊前三番雪,名三白,主岁麦熟)”,再如“冬雪如宝,春雪如草(冬天下雪则虫皆冻死,而泥亦润)”,等等。西汉农书《汜胜之书》更称雪水为“五谷之精”。

对于传统农业而言,雪水不只宜菜麦、杀虫蝗,古人还用它来浸种催芽,认为这样会增产、增收。据《汜胜之书》记载:“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于地中。治种如此,则收常倍。”雪水浸种的记述也多见于后世农书中。如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此月(十一月)如有雪,则收贮雪水,埋地中。溲谷种,倍收,不怕旱蝗。”

又据先秦农书《夏小正》记述,冬令十一月也是天子狩猎的时节。古人打猎也称田猎,有四时之分,并且各有专名:春曰搜,夏曰苗,秋曰a,冬曰狩。先秦时期的田猎有军事训练的目的,也有保护庄稼免受禽兽糟蹋的功用。当然,田猎也有一定的规则,诸如不捕幼兽、不杀孕兽、不采鸟卵等,否则会被认为是暴殄天物。在后世民间,民众也有冬日农闲打猎的习惯,雪天里动物的行踪更容易暴露,人们也更容易捕捉到猎物。

下雪天,古人也有一些传统游戏。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这描述的是南宋杭州城内的王室贵戚在大雪天里堆雪人、雪山的情形,这些雪天的游戏后世仍有存续。

大雪时节,南京人喜欢吃油炸的萝卜圆子。萝卜圆子北方称萝卜丸子,其制作并不复杂:把萝卜洗净、刨丝,挤去水分后,用面粉调成糊状,佐以虾末、葱、姜、盐等调味,最后用汤勺一勺一勺地盛出置于油锅中煎炸,等到圆子呈金黄色时用笊篱捞出即可食用。在浙江温州,大雪节气里,也是小贩们走街串巷叫卖饴糖的时节。小贩们一边敲打着糖刀,一边吆喝着叫卖,当地人称他们为“糖儿客”。听到叫卖声,孩子们常常从家里搜罗一些铜质废品、铜钱铜板之类的物件,围着“糖儿客”兑换饴糖,成为当地街边的一景。

副食加工

我国南方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腌肉,即以食盐腌制的肉制品,又称渍肉、盐肉、咸肉等。《醒园录》是清代文人李化楠宦游江浙时写成的一部饮食专著,其中记有腌制猪肉的方法:“每猪肉十斤,配盐一斤。肉先作条片,用手掌打四五次,然后将盐炒热擦上,用石块压紧。俟次日水出,下硝少许,一天翻一次,腌六七天捞起,夏天晾风,冬天晒日,均俟微干收用。”油炸萝卜圆子

除了腌肉,又据明末清初文人张履祥《补农书》记载,农历十一月也是江浙一带的人们制作糟蟹、风鱼、火腿的时节。

糟蟹是传统糟货的一种。所谓糟货,是指用酒糟制作的诸如糟鱼、糟蟹、糟肉、糟鸡、糟鸭、糟豆腐等食品的统称。在我国南方,吃糟的记述早见于先秦时期,存续于后世,南宋以后吃糟之风大兴,用来制作糟货的原料也是多种多样,几乎是“入口之物,皆可糟之”。宋代诗人曾几有《糟蟹》诗,其中有“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籍糟成”,认为螃蟹适宜糟渍,糟渍之后才更有味道。元人《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糟蟹》录有一首糟蟹制作歌诀:“三十团脐不用尖,糟盐十二五斤鲜。好醋半升并半酒,可餐七日到明年。”

风鱼是经过风干制作的鱼干,又称风干鱼。清代女医曾懿《中馈录》记载了江南地区风鱼的制作方法:“法以大鲫鱼,切勿去鳞。腮下挖一洞,掏去杂碎;塞以生猪油块、大小茴香、花椒末、炒盐等;塞满腹内,悬于过风处阴干。食时去鳞,加酒少许蒸之。制时宜用冬日,至春初以之佐酒,肉嫩味鲜。若至二三月干透,则肉老无味矣。”

火腿是经过腌制或熏制而成的猪腿,又名“火肉”“兰熏”,是我国南方的传统名食,以浙江金华火腿最为有名。金华人做火腿,“每斤猪脚配炒盐三两,用手将盐擦完,石压之。三天取出,用手极力揉之,肉软为度。翻转再压再揉,至肉软如棉,取出挂之风处,约当于小雪后起,至立春后方可挂风不冻”。古人还举出了鉴别真假金华火腿的方法:“用银簪透入内,取出,簪头有香气者为真。”

立冬古诗篇8

关键词:夏花 意象 绚烂 审美共通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90-02

作者简介:尹凤芝(1962―),女,内蒙古宁城人,本科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部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与实践。

张亮(1980―),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社科教研室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文化与文献研究。

夏季是高温多雨时节,也是花期繁盛的时节。荷花、莲花、石榴、蔷薇、芍药等鲜花在夏季争先开放。特殊的季节,繁盛的花朵,使得“夏”字和“花”字两个字合成在一起,好像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内质,有了更深刻的比喻义。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更使得“夏花”一词被人们广泛认同。写景用之,记人用之,“夏花”一词处处可见于当今文学作品之中,颇具美感。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卉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但是,我们在把“夏花”作为一个合成词进行考证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低。

那么,在古典文学中,“夏花”一词到底出现在哪些文章中,“夏花”意象是完全的国外审美意象,还是在古代文学中就形成了文学意义,又表达了怎样的意蕴?本文对我国古代“夏花”一词的运用进行梳理,对古典文学中“夏花”意象的审美价值做初步探究。

一、名词性“夏花”词条

夏花,作为一个独立名词概念,在唐前作品中确实很少见到。在我们查阅的文献中,见到的最早的名词性“夏花”词条应为唐代徐晶的《赠温驸马汝阳王》。

赠温驸马汝阳王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诗中“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句,“夏花”与“冬雪”对举,成为季节象征,用这个象征来代指季节更替、岁月流逝,使得无形的时间在流失的时候有了具体的质量感。“三见夏花滋”,给人感觉一次观望就一次变化,冬日以来,三次回眸已经夏花满园了,可见时光飞转之快。作者用语虽然朴实,但是颇有深味。

此外,倪瓒《黄本中书斋为写寄傲窗图》中有“春竹罗径笋,夏花敷沼莲”句,王冕的《黄牛山》 中有“密竹先秋意,长藤过夏花”句,“夏花”均作为一个固定词语出现,与春景秋意对比,展现了颇有特征的意象形态。

二、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诗歌中出现的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律诗对字数限制的特殊性,使得词语组合产生了多元性、朦胧性的特点,这使得词语在组合上也产生了多元解读的可能。

我们来看郭茂倩《乐府诗集・夏歌二十首》:

夏歌二十首・十二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摘。

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

歌中通过桃花春发夏落的对比,表现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感慨。其中,“朱夏花落去”正常的语序应该为“夏,朱花落去”,夏天了,那红色的花朵却悄悄谢落了。作者灵巧地调整了修饰词的位置,使得诗句合辙押韵,更由于“朱”字移动到“夏”前,形成“朱夏”的感觉,增大了红硕颜色的修饰范围,使得读者阅读起来似乎可以感觉到整个绚烂夏天的逝去。

另外一些诗歌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组合,但是“夏花”二字组合的意义并不明显。如苏辙《收蜜蜂》中的“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杨万里《和仲良病中耽睡》中的“欲夏花全退,犹寒柳尚眠。”“夏花”两个字虽然形式上靠在一起,在视觉上可能给人留下“夏花”的印象,但从构词角度来看,实际上“首夏”“欲夏”关系更紧密,“夏”“花”二字并没有形成一个词,这里不再从文学意义上分析了。

在这类非固定合成词中出现的“夏花”概念,应该说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词语“夏花”,但是它内在的多义组合产生的文学效果,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有明显修饰意味的“夏花”意象词条

在为数不多的“夏花”词条中,令人惊喜的是在一些诗句中,我们看到作者有意识地对“夏花”进行修饰。如元代《闲居丛稿・卷六》中蒲道源的《德衡弟馈石榴三枚》中“遗我盘中硕果三,累累多子出包含。光摇镜面丹砂碎,冷结金茎瑞露甘。一本同胞吾有感,远条盈菊彼无堪。夏花岁岁开时节,莫忘重拈助笑谈”句,“夏花岁岁开时节”,夏天是一个多花的季节,用“夏花”作为时节讲是很有特点的,“夏花时节”有特定的文学意味。蒲道源用“岁岁开”来修饰“夏花时节”,从一个时间广度上延展了这个时节特征,给这个特定的美丽时节以余味。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修饰“夏花”的色彩,使用到的形容词是“明”这个字。如韦应物《种药》有:“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又如宋代朱熹的《萱草》有:“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明”,作为色彩解释,《词源》解释为“光明,明亮,与‘暗’相对”。《中华大字典》还有一条解释,“有光耀也”,并引用《考工记》“举之而丰则明”。可见,“明”除了明亮义外,还有鲜明的、明亮的、色彩动人的、色彩耀眼之意。韦应物专门有一首五律名字叫《夏花明》,对明亮鲜耀的夏花进行了具体描述:“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本诗从夏天浓密的树枝绿叶,鲜亮的红花写起,开篇就写出了绿树中点缀满枝红花的特点,色彩对比鲜明。颔联紧接着又写天气特点,夏日正午,太阳炎炎,灼灼如火。在这明亮如火的季节中,花朵随风翻转起舞,倒影在水中,又形成另外一个美丽明晃的倩影。这高亮度的、晃动的景象,使得作者最后收回远眺的目光,转看屋内字迹的时候,不觉感到眩晕不适,荧煌光亮满眼。“明”不单单是色彩的明亮,它是高强度的鲜丽,明晃,如火,如日,灼灼耀眼,绚烂不已。韦苏州的这首《夏花明》可以说是绚烂夏花的很好注解。

以上,我们只是单单从“夏花”作为一个词语的角度对其意象进行研究。实际上,意象的原型应该来源于生活,也只能来源于生活,作者有了对生活的强烈感受,才能发掘出意象的审美价值。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夏花”一词在古展的大致轨迹。“夏花”一词解经用之,吟诗可见。关于“夏花”意象,借助韦应物等人的诗歌,其明丽绚烂的特点被表现得很准确。“夏花”,完美而又盛大地绽放了自己的希望;“夏花”,意喻不要压抑自我的情感,意味着人生要尽兴而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是用诗来阐述生命,也是将生命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能这样理解生命无疑是一种大勇气、大智慧。

参考文献:

立冬古诗篇9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也是我们理解诗歌的起点。诗人写诗总是表达强烈情感的,写诗的最终目的是抒情,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与言”。写诗,就要写出艺术性,因为有这方面自觉性的追求,所以诗人写出的诗就具有了形象性、凝练性、跳跃性、情感性的特点,这也就给我们理解诗带来了障碍。除此之外,还有因时代变迁,古人已逝,旧物不存,说话用词的习惯也已改变,现代人读起古人的诗自然就有些隔膜,难以理解。既然明白了与古人隔阂的原因,那么我们要想理解诗意,多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积累识记。

一是古代文化常识、礼俗风物常用的词。《考纲》即已将“文化常识”列入其内,诗词中的文化知识也应是我们积累的重点,积累得多了自然有助于我们对诗意的把握。如“西路蝉声唱”中的“西路”指秋天;“九月寒砧催木叶”中的“寒砧”指捣衣石,也指寒秋时的捣衣声;“萧关逢候骑”中的“候骑”指“骑马的侦察兵”;“亭堠”指兵营岗哨;“散发”指在家闲居状;“商弦、角羽”指古代音乐用语;“九重”指京城或帝宫,等等。

二是具有固定象征意义的词语。如“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语,“”寄寓诗人高洁、坚强的精神品质,“梅花”代表着虽受摧残也绝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而“鹧鸪”的形象则常常引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鸿雁”是传送书信的使者,也是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的载体,等等。这些具有固定象征含义的词语是文化积淀的结果。

三是“用典”。如“南冠”代指囚犯,“请缨”意谓自请击敌报国,“门外楼头”用以感慨或讽刺淫乐误国。典故用语,语少意多,多是借古人之事抒自己之情。

四是带有情感、寒意或温度的“词”。比如,秋冬的树林叫“寒林”,冷落寂寞的山叫“寒山”,秋冬之夜灯叫“寒灯”;花中(或落满花瓣的)小路叫“香径”,思乡之心称“乡魂”,羁旅之情叫“旅思”;失群的大雁叫“断雁”;远行的船叫“征棹”,夜晚的行船叫“夜帆”;离别时喝的酒叫“离杯”,逝去的光阴叫“流景”,等等。这些词中的形容词成分,已经把人的情感流露了出来。

我们再说诗歌中的形象。古人写诗抒情很少直言感情,他们多借助外在的景、物或古代的人、事等来间接地、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意。古人借助的这个景、物或人,我们称之为“形象”。形象分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一般诗词中的物为“意象”,由物组成的场景我们称之为“意境”。

意象,意中之象,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简而言之,只要物进入诗词中,物即变为意象,因为它已担负起为作者抒情的作用。读诗观意象,可初步明确诗的抒情指向。欣赏一首诗,外行眼中只是词与词的连接,而我们要看的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意象要抓诗词中的名词性的词。意境,就是诗人创造的一个艺术境界。意境由意象构成。意境的把握主要抓诗词中的形容词。

比如“枯藤老树昏鸦”,意象有“藤”“树”“鸦”,而意境就要看“枯”“老”“昏”,凭此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

诗歌中最难理解的是表现手法(或称“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主要有四类:诗歌中对语言的修饰用到的是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描绘用到的是描法;抒情用到的就是抒情手法;篇章布局用到的就是结构手法。

修饰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衬托、对比、借代、双关等。

描法有:渲染、烘托、白描、远近、动静、虚实、色彩等。

结构手法有:铺张悬念、承上启下、卒章显志、首尾呼应等。

抒情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而间接抒情的类型就比较多了,具体要看诗人借助了什么来抒的情。

如果诗人通过描写“景”来抒情的话,比如山、水、草木、月等,诗中就会用到触景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等手法。这些手法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先有的情,还是先看到的景。先有了情,特意去选取景来抒情即“借景抒情”;先看到的景,后生的情就是“触景生情”;诗歌的最后该抒情时却又去写景了,就是“以景结情”;情和景结合运用的最高的境界就是“情景交融”了。

如果诗人通过描写一种具体的“物”来言情的话,比如梅、兰、竹、菊,用到就是“托物言志”。

如果诗人在诗中写到“古人”的话,比如诸葛亮、贾谊等,用到的就是“怀古伤今”的手法。这些“古人”肯定都是名人,无外乎建立了丰功伟绩或有才但怀才不遇的,无论哪一类人,诗人在诗中提到他们了,他想要表达的一般都是怀才不遇、借古伤今,因为建立了丰功伟绩的诗人羡慕,怀才不遇的诗人就同病相怜了。如果偏重于“事”的话,一般就是用古人事抒自己情,这就用到了“用典”来抒情。

如果诗人到名胜去凭吊“古迹”,比如扬州、秦淮河等,用到的就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立冬古诗篇10

关键词:诗经;物候;分类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19-01

物候是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和自然界一些非生物现象对季节和气候的反应,包括植物的发芽、抽叶、开花、结果、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换毛、迁徙,以及非生物现象始霜、始雪、结冰、解冻等等。古人对季节的变化,最早并不是根据天象的观察,而是根据物候现象捕捉的。《诗经》中描绘了大量的物候现象,根据其表现的季节来分类,可以将其分为春夏和秋冬物候。

一、春夏物候

(一)春季物候

春天花香鸟语,草木滋生,雷惊蛰伏,应时而出。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这说明先秦时期,人们就知道用物候来判断季节。而《诗经》作为反应当时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自然而然地记录下了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种种。

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开始苏醒。水是生命之源,水的苏醒召唤万物的再生。沉睡凝固的河水融化,正是春天来临的征兆。《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朱熹注曰:“‘涣涣’,春水盛貌,盖冰解而水散之时也。”阳春三月,河水解冻,溱洧水涨得,清清澈澈。这里即是以溱洧河冰的融化预示春天的到来。

花木抽青也是春天的重要标志,《小雅・限桑》:“限桑有阿,其叶有难。…瞩桑有阿,其叶有沃。…隐桑有阿,其叶有幽。”桑密茂茁壮而有光泽。《豳风・七月》“爱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朱熹注曰:“柔桑,稚桑叶。迟迟,日长而喧也。蘩,白蒿也,所以生蚕,今人犹用之。盖蚕之未生齐,未可食桑,故以此啖之也。”“春日迟迟”,这已是昼长夜短的春季,是养蚕的时候,所以采摘喂蚕的嫩桑叶和白蒿。《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杨叶,三月中旬之兆。三月当春之季,杨树新长出的叶子已茂密,呈“”、“肺肺”之貌。《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月令》:“仲春之月,桃始华。”桃花盛开也是春季的显著特征。《召南・何彼矣》:“何彼矣?唐棣之华”、“何彼矣,华如桃李”。春天树木茂盛,唐棣也好,桃李树也好,都不忘伴着春天的脚步绽放一番。《小雅・m杜》:“陟彼北山,言采其杞”。朱熹注曰“登山采杞,则春已暮而杞可食矣。”枸杞成熟是春末之象,采摘枸杞则是暮春之事。

在人们看来,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其不仅有美妙的歌喉,而且是传达季节信息的使者。据《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仓庚鸣。”仓庚是报春之鸟。《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天日子暖洋洋,仓庚飞来飞去鸣唱。《豳风・东山》:“仓庚,熠耀其羽。”《小雅・出车》:“仓庚喈喈,采蘩祁祁。”除了黄莺,其他的鸟类也是春天的标志。如其鸣“关关”的雎鸠,在春暖时期才发出吸引异性的鸣声。《毛传》谓:“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郑笺》:“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可见雎鸠鸟重情意,且对感情专一,故说其“挚”。因为雎鸠鸟平常雌雄不同居,故《毛传》称其“有别”。为了不惊动猎物,雎鸠平常不鸣叫。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雎鸠鸟开始产卵育雏,这时它们才发出“关关”之音来招引异性。

(二)夏季物候

韩愈《送孟东野序》:“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雷鸣夏”,那么打雷就是夏天的标志性现象。“殷其雷兮,在南山之阳。”(《召南・殷其雷》)这描绘的是夏天打雷的情形。

夏天是春天的延续,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讲述初夏之时,葛叶正盛,有鸟集于其上。《m杜》“陟彼北山,言采其杞”,采杞即采摘枸杞的叶子,采杞叶是暮春初夏之交之事,这里写上山采杞叶有暗示时间的作用。荷花是夏天的产物,《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陈风・哨椤罚骸氨嗽笾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描绘了一幅盛夏开满荷花的荷塘风景画。

二、秋冬物候

(一)秋季物候

秋季,是个收获的季节,但也是万物开始收缩的时候。草木的凋零,犹如《小雅・四月》所写“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的那样,秋风咋起,草枯叶落,而在秋季活动的秋蝉、蟋蟀,其鸣声呼应着草木凋零的肃杀气氛,构成一幅秋风萧瑟、叶黄草枯、残虫哀鸣的秋景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结果实的高潮期。“有m之杜,有其实。”(《小雅・m杜》)“室家感于时物之变而思之曰:‘特生之杜,有其实,则秋冬之交矣。’”但一叶知秋,秋天也是落叶归根的季节。“[兮[兮,风吹其女”、“[兮[兮,风其漂女。”(《郑风・[兮》)“[,木槁而将落者也。”“八月其获,十月陨[。”(《豳风・七月》)八月获禾,接着便是十月叶黄而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氓》)

随着天气的渐寒,各种虫兽也应时而动。韩愈云:“以虫鸣秋”。《豳风・七月》:“七月鸣V,八月载绩。”清代冈元凤的《毛诗品物图考》:“《传》V,伯劳也。《易・通卦》验云博劳夏至应阴而鸣,冬至而止。故帝少以为司至之官。严粲云,五月伯劳始鸣,应以阴之气至,七月犹鸣,则三阴之侯,寒将至,故七月闻V之鸣,先时感事也。”《召南・草虫》“翰莩妫阜螽。”草虫、阜螽感时之变而动。“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豳风・七月》)蟋蟀随天气的渐寒由室外渐迁入室内。又如“蟋蟀在堂,岁隶其莫”(《唐风・蟋蟀》),孔颖达《毛诗正义》:“言九月之时,蟋蟀之虫在于室堂之上矣。是岁晚之候,岁遂其将欲晚矣。”这样看来,我国自古就把蟋蟀视作标志秋天的物候,是因它在秋季活动的多且变。

除了这些动植物的报秋信息,还有大自然呈现的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秦风・蒹葭》)“露始为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时也。”

(二)冬季物候

冬季是秋天的延续,植物在秋季叶落后,便归于沉睡,目的是吸收足够的养分,蕴育更大的精力,为来年的再次繁华做准备。动物在往来生育之后,也要开始他们特有的冬眠,和植物一样,为来年的或活力、或凶猛积蓄能量。而大自然也以他们特殊的方式来成全动植物要蕴蓄力量的目的。

北风凛冽,雨雪载涂,是冬天的自然现象。《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北风其喈,雨雪其霏”。《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出车》:“今我来思,雨雪载涂。”《豳风・七月》:“一之日v发,二之日栗烈”、“二之日凿冰冲冲”。

综上所述,根据《诗经》中的物候现象所表现的季节,可以将其分为春夏和秋冬物候。

参考文献:

[1]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三秦出版社,2006.

[2]朱熹.诗集传[m].凤凰出版社,2007.

[3]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马瑞辰撰、陈金生点校.毛诗传笺通释[m].中华书局,1989.

[5]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