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古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6:23

所见古诗篇1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3、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4、《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来源:文章屋网)

所见古诗篇2

《所见》

zuòzhě:yuánméi

作者:袁枚

mùtóngqíhuángniú,gēshēngzhènlínyuè。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yìyùbǔmíngchán,hūránbìkǒulì。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所见古诗篇3

【关键词】鉴赏古诗抓住虚实纲举目张

鉴赏古诗的方法尽管很多,如知人论世,分析意象、意境等等,但是,我认为,鉴赏古诗的关键是抓住“虚与实”,抓住了“虚与实”,就等于抓住了鉴赏古诗的纲。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文学的“实”,什么是“虚”。一般来说,“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从不同角度说,眼见为“实”,联想、想象为“虚”;人、事、景为“实”,思想、情感为“虚”;现实为“实”,过去、将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

再看看,“虚”和“实”的关系是什么。对此,古人早已作了精辟的概括,那就是“虚实相生”,“实”产生“虚”,“虚”又表现“实”。这是文学艺术特点之一,尤其是古诗,这一特点更鲜明,几乎所有的古诗都是虚实结合的。所以,鉴赏古诗的关键是抓住“虚”和“实”,其理由有四:

理由之一,抓住“虚”和“实”,便于把握古诗的思路?摇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既说的是“虚”和“实”关系,又体现了古诗的脉络:从“实”到“虚”,由“虚”到“实”,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抓住了这一点,就容易把握古诗的思路,从而整体把握诗意。例如,欧阳修的诗《琅玡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从虚实的角度看,该诗的思路为:实写在琅玡溪的所见——山、雪、溪水、游客、流花,虚写溪水的源头,山中山花烂漫的春景。如果不从虚实的角度分析,也许只能看到作者的所见,而看不到作者的所想——实中有虚,不能到位地把握思路。

理由之二,抓住“虚实”,便于全面概括古诗的内容?摇作为语言艺术的古诗,“虚”和“实”是其内容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从这两方面概括其内容,其概括才会全面。如对《琅玡溪》内容的概括,如果仅从“实”的方面概括,只能概括所见到的三幅图景——雪消溪涨图、游客过溪图、溪水漂花图,而概括不出溪源山花图,其概括显然是不全面的。

理由之三,抓住“虚实”,便于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蕴、意境古诗鉴赏的难点是意蕴、意境的分析、理解。意蕴属于“虚”,是由“实”“生”的,意境是“实虚”结合体。明白这些道理,顺藤摸瓜,难点也就不成为难点。还是以《琅玡溪》为例来说明。该诗由“但见流出山中花”这一“实”,借助读者的联想、想象,生出“虚”——溪水源头、山中美景,使得其意蕴极为丰富,不仅有对眼前景的赞美,还有对溪水源头、山中春花的憧憬,也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情怀,创设出了幽远的意境。

所见古诗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

一、以作者和背景作为切入点

应当清楚,任何作品都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只有将其放在特定的背景下理解才能理解得深刻,也只有在特定背景下理解起来才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诗歌自然不例外。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读时人的诗歌,一看就懂;可是,读古人作品,往往就得看注解了。道理很简单:时人的诗,就是以我们所处的时代为背景的,不用说我们也清楚;而古人的诗,则是以古人所处的时代为背景的,我们是两眼摸黑,理解起来自然困难重重。教学诗歌,除了字词的解释外,作者以及时代背景等都是开启理解之门的钥匙。以曹植《七步诗》为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看过《三国演义》的都清楚,曹丕因为嫉妒弟弟曹植,担心他跟自己争夺王位,于是刚一即位,就命令他在走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来,否则小命难保。七步做首诗,曹丕显然有意为难曹植,不想曹植七步之内居然完成!哥哥心意,弟弟心知肚明,于是借题发挥,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的责问。有了这个故事做铺垫,理解诗歌无疑会大大降低难度。《七步诗》当然是诗,但曹丕用意不在诗,曹植用意同样不在诗。准确理解的关键不在诗本身,而在做诗的那个背景!讲清了这个故事背景,一切尽在不言中。可是,如果不讲清这个背景,学生眼里的不外乎尽是豆子豆叶等的,要读出诗中味道,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看,尽管只有二十八个字,却为读者展现了一副美不胜收的国画:深秋之夜,月已落,霜满天,天地一片寂静,远处几声乌啼传来,令人倍感寂寥。江岸上枫叶火红,江面上渔火点点。仔细品味,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月是落了的,霜是满天的,乌啼是深夜的,渔火是零星的,钟声是客船上听到的——画面很美,但画面中每一事物却都不透着凄凉、透着寂寥!此情此景,诗人能是兴奋的吗?为什么不高兴?如果已经告诉了学生该诗是诗人落第之时、飘泊异乡之时的有感而发,诗意就更明白了。名落孙山,飘泊他乡,诗人愁啊!“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可是,二十八个字中有一字是“愁”字吗?没有,但却字字不离愁思!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三、感悟诗歌的情感

古代诗歌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这是现代诗歌难以企及的。古诗的意境,所谓的诗情画意很多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解决之道只有一条:熟读。诚如本文开头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没有熟读,没有大量的熟读,令人很难体会出古诗何以魅力无穷,更不要说小学生了。当然,小学生读古诗,未必就一定能体会出意境,但长久的坚持,肯定会有所收获。实际上,只要孩子们能从熟读中感到快乐,古诗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通过诵读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只要读,认真读,就已经意味着有收获了。怎么读?一首诗,首先要将它读通,这是基础。其次是要读出感情,这是重点,也是古诗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感情怎么读得出来?那就要看你是否读到家了。简言之,诗歌感情的体会需要千百次的反复诵读,仅仅几遍或者十几遍是无济于事的。

四、通过词句讲解体会诗意

所见古诗篇5

初中语文(人教版)从七年级上册至八年级下册选编古典诗词篇目六十五首,约占课文总数的20%。新课标要求这些古诗词均为必背诵篇目。从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古诗的篇目,足以说明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除了突出工具性,还应该加强人文性的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学生健全人格个性,是当前语文课追求的目标。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渊源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浩如烟海。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精炼优美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上好古典诗歌欣赏课,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瑰丽的奇葩。语文教学要尽显古典诗歌的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1、用“说”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说”;课堂“说”;课后“说”。既把自己学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得到“说”的锻炼机会,又体验到创造成功的乐趣。让古典诗歌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2、用“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读”古诗词如同漫步于古诗苑中,体会着中华诗文的灿烂辉煌,含英咀华,如同接受着一次次美的洗礼,使心灵净化;多“读”古诗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能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意境中熏陶情操,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多“读”古诗词,还可以更深地感受作品文学形象,从而培养提高审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如读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死干”《无题》,诗人忠贞的爱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就会深深触动着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寂身影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3、用“写”激发学生的兴趣:(1)巧用古诗名句添文采。古诗词语言精炼优美,是学习运用语言的范本。学生可以借鉴古诗文中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来发展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编辑《诗集》做探究。开展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把自己所记得的和初中学过的相关古诗词编辑整理归类录成《古诗词集》,对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古诗词的蕴含很有帮助,也有利于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三、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1、抓住诗眼,从整体上把握诗歌:诗歌以语言凝练见长,讲究一字传神,在极为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达到“简练”的境界。简练不是简单,简单是一览无余,简练是字面以外还有含义,言有尽而意无穷,即言语理解有尽头,但表现的含义理解就可因人而异。于是就有了“诗眼”。所谓诗眼即诗词中最能体现题旨、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也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抓住诗眼就可基本上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便可知晓诗歌的情感脉络。

2、走进作者,了解背景:了解诗歌产生的作家背景和时代背景,这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前提和钥匙。了解掌握了这些,才能全面理解诗歌主题,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如不了解孟浩然官场失意和唐代诗人入仕情怀,我们就无从捕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孟浩然那种“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急切的入仕心情。

3、解读诗题,关注诗注:诗题往往点出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诗注则解释重点、难点内容。解读诗题、了解诗注对正确鉴赏非常重要。如王维的《过香积寺》,诗题中的“过”字贯穿全诗,诗人因“过”而有所见闻,因见闻而有所感触。

4、进入意境,理解诗意:诗,美在意境,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如:情景再显法、对比法。如鉴赏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可与陆游的《示儿》对比,一“喜”一“悲”,鲜明突出,再联系“祖国统一大业”这一共同主题进行情感升华。

5、反复品味,深入理解:(1)品语言,诗歌讲究非常讲究“炼字”“炼句”。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有三层境界,“孤帆”一层,“运影”一层,“碧空尽”又一层。(2)读意象,掌握常见意象的寓意,如“柳”,汉唐时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客舍四周清新柳色,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不舍之情。(3)析手法,鉴赏一首诗歌,我们首先要明确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同时要分析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6、读准节奏:读准节奏前提是教学生划分节奏,通过语速快慢来感知诗情诗意。节奏快慢的划分,一般视作者情感的表达强弱而定,表现喜悦、高昂、欢快或愤怒、紧张、惊惧的情绪时,朗读的节奏较快;表现深思、痛苦、想念等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比较慢;而一般的叙述、描写、交代,朗读时保持中等的速度。

7、读出韵律:分析音律,标出轻重音节来渲泄情感。古典诗词特别是格律诗,讲究押韵、平仄。诗人在创作作品时,情感带动着语音,流传千古的诗歌作品一定是恰当体现了音义的完美和谐,它的韵律,不但表现了诗中的感情,且能铢两悉称地曲达情绪的转变。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呤留别》。

四、初中古典诗歌鉴赏与教学的深化

1、课后回嚼:古典诗歌在学生“口”中的回嚼,实质就是对诗歌之“美”的品悟。这种品悟没有必要向学生作过多的理论阐释,应“品”得实在,“悟”得具体。(1)闭目构画,入境会意。(2)咬文嚼字,品说语言。

2、进一步吸收:古典诗歌在学生“胃”的吸收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诗歌的运用过程,这是实现“学以致用”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本人在此点上的做法如下:(1)指导学生引用名句作句段的开头或结尾。(2)指导学生直接引用名句作句子成分。(3)指导学生巧拆诗词,重组运用。

五、开展古典诗歌背诵竞赛活动,让古典诗歌鉴赏与教学的升华

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让学生与教师一起主持,学生打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感受诗情画意,接受到美的熏陶,将古诗运用到生活中。可以在班、级、校的不同层次中进行,让古典诗歌走进生活和丰富生活。

通过以上的操作,不但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古典诗歌,而且能使古诗歌融入学生的生活,熏陶美化学生的心灵,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潮《古诗词“意境”鉴赏浅探》《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08年第11期

所见古诗篇6

关键词 古诗教学中年级方法内涵

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在古诗教学时,常常会有一些误区,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机械地读和背,强调会背会默写,能理解古诗中的个别关键字词和名句。如此教学,只会让古诗课堂变得单调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优秀的诗词何止千百,用这种机械式教学,学生只能理解手头上刚学过的古诗,而不能由此及彼,融会贯通。

一、会读古诗,注重方法,品读古诗词的精髓

古人说: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这个道理运用在古诗词上也是可以的。会读古诗,多读古诗对于学生理解古诗词肯定是有帮助的。那么应该怎样来读古诗?怎样处理好老师的教和学生的读?让学生读古诗和教师教古诗是不一样的概念。在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之前,教师要先行指导,指导“读”古诗的方法。要教会学生怎么去“读”古诗,关键去“读”其中的什么,也就是古诗的学习方法。

《江雪》是一首借物言志的小诗。诗句很简单,短短的20个字,细细品来,就是一副精致的画: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诗句中的“千山”和“万径”是一种夸张的写法,在学习古诗时要抓住这些关键字,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在古代诗歌中,为了使诗歌表达更精炼,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常使用“倒置”的方法。在解释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诗句“独钓寒江雪”就是运用了“倒置”的写作方法,在理解时要把“独钓寒江雪”改为“寒江雪独钓”。

《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比喻,全诗壮美而富有情趣,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在教学时就要抓住这夸张比喻,诵读想象体会。

二、读透古诗,深化诗境,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媒介。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对于中年级阶段的古诗,已经不是简单的字面上的教学,往往在诗词的背后隐藏着诗人的思想语言,在等着我们去慢慢悟出。想要体会到古诗的深层次含义,就要透过古诗,透过作者,来看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亲身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古诗所要表达的诗人的意志精神。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从表面上来说,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对于诗句的意思,学生很容易理解。但这是托景言志的一首小诗,作者以寒江独钓的渔翁自喻,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同时抒发了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教学时,学生在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之后,就要提到作者柳宗元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21岁就中进士,在朝廷当官,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降职到永州。当时的永州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生活非常艰苦,到永州不到半年,他的老母亲便离开了人世。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只能自己悲伤难过。《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些古诗背后的历史,再来读古诗,才能体会到诗人柳宗元写下这首诗的意图,以及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三、课外积累,精选作品,拓展古诗词的范围

所见古诗篇7

关键词:诵读理解方法多样化

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可以说是灿烂文化夜空中一颗最耀眼的星星,古诗教学从小学便开始了,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古诗教学可谓是大伤脑筋,烦恼有三:(1)学生极度厌烦,一怕学,二怕背。(2)小学生古代汉语基础薄弱,在理解古诗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3)古诗难讲,似乎难以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师生来说,古诗教学成了一件索然无味的事情。

面对这种情况,我与语文组成员几经商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那就是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彻底摆脱“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习成为自我发展的过程。

一、最有效的方法――诵读

我们学习优秀的古诗,是要学生能从中华文学遗产中汲取营养,在愉悦氛围中发掘古诗中美的因素,据此,我们找到了自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诵读。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最明白,“曰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久不忘”。

第一遍可称之为“吟读”,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揣摩其停顿、轻重、语气、节奏。这是基础。

紧接着高声朗读,力求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称之为“品读”。这是最重要的,只有读出古诗的情味,才能品出古诗之美。例如在教学古诗《乡村四月》时,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我让学生反复朗读,男女生读,对比读,最后读起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尽情感受古诗的节奏之美、语言之美。同时我还采用了配乐朗读,如品读“雨如烟”,(课件播放着轻柔的音乐)师:江南现在正值四月,那细雨就这样悄悄地来了,像牛毛,像细丝;它轻轻地落在我们的脸上,抚摸着我的额头,抚摸着你的脸,它就这样细细地斜织着,密密地飘洒着,难怪诗人说雨如――(生:烟)。正好配清新悠扬的音乐,音乐在教室里弥漫,学生们的脑海里叠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沉浸其中,美不胜收。

二、理解诗意,方法多样

古诗言约意丰,表现力强,沿用至今的名言警句很多出自古诗,所以在理解诗意时,我们可以采用很多方法。

1.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之前,我都会给学生留下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在教学时,结合古诗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诗人在作此诗时,是因好友孟浩然要乘船东下去广陵,李白亲自送行,船走后,李白伫立江边,望着那孤帆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写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不舍和思念之情。

2.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是教学中的重点。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要求学生将“绿”字换成另外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让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学生知道了作者曾试用过“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这句诗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3.利用简笔画,理解诗意

同语言、文字相比,画面更直观生动。所以在理解古诗诗意时,我会恰当选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句诗时,我将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点的关系,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方式呈现,这样一目了然,学生马上理解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句诗的意思也被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4.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除此之外,在理解古诗时,学生最直接的方法便是结合书下注释自悟,滞涩处一般都能通过,剩下的那些疑难可在同学、老师的质疑、答疑中得到解决,为别人解答疑难后,学生会颇有成就感,兴趣岂不更浓。

三、感悟诗境,体会诗情

所见古诗篇8

关键词:古诗小学古诗教学教学策略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古诗是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是中华灿烂文化的象征之一。它不仅博大精深、蕴涵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而且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是传统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诗句优美,韵体和谐,易读易记,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小学古诗教学的意义

1.继承优良传统

我国素有“诗教”的传统。“诗”是传统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就是高度的概括。

典籍中的“诗云”,不仅为文章的观点找到了理论依据,而且因为诗中丰富的名物、恰当的比兴、优美的旋律,使得文章波澜起伏、绘声绘色,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是一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小学古诗教学继承了“诗言志”的传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重要的作用。

2.拓展知识视野

“一时代最完美确切之解释须向其时之诗中求之,因诗之为物,乃人类心力之精华所构成也”。

古诗浩如烟海,教师在教学时通过适当补充,适时穿插,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认为,从诗人出发,适时介绍有关知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诗人,大多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有说不尽的故事,诗人写的诗也链接了许多知识,这样讲起来,生动活泼,对学生有吸引力。现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古诗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祖国传统文化,而且能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较为正确地认识古代社会,学习古人作品中有生命的东西,从而拓宽知识视野。

3.提高审美情趣

古诗最直接的作用是让人感受到美,感受到愉悦。古诗从创作的角度说是诗人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感情。

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品尝诗人永恒的孤独感;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领略大丈夫的万丈豪情;从“悠然见南山”中感受人对自然的憧憬。古诗中的文辞之美、意境之美,无疑会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4.丰富想象能力

古诗语言精练、结构严谨,意境却十分深远。

教师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培养学生善思乐想的习惯,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敏锐,也使他们敢于想象创新。在指导学生讨论诗意、体会情感后,要求学生在脑子里构成一幅图画,再把想象的内容说给别人听,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化枯燥为情趣,化深奥为浅显。教师形象、生动地讲授,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使他们在理解的同时丰富想象能力。

二、小学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许多老师对古诗教学感到棘手。那么,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1.朗读深度不够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朗读在学习古诗时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古诗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地读,反复地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有的教师把古诗教学上成朗读课。在课堂上,朗读的花样众多,例如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这样的读固然次数多,花样多,但学生读起来有如小和尚念经,咿咿呀呀,拿腔拖调。

其实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它讲究平仄押韵,本身的节奏、音律就给人以美的享受。只有通过正确的朗读,才能理解诗的内容,领略诗的意境。

2.解剖分析过多

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古诗不排除分析,但若不注意一个“度”,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古诗教学要力避烦琐地讲解,否则就会破坏其形象的完整性,损害诗的艺术感染力。

有些老师教古诗喜欢面面俱到,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往往使学生不知从何学起,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毕竟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他们无法理解得这么深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例如,苏教版第三册选取了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学生幼时就接触过,甚至能倒背如流的古诗,教师仍当做全新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听了就是“不说还明白,越说越糊涂”了。

3.表演翻新过多

在小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采用学生喜爱的“表演”形式来分析课文,在古诗教学中也不例外。

虽然一定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但是如果过分追求形式和追求新奇,会把古诗搞得不伦不类,表面上很热闹,可实质上已破坏了古诗的原意,白白浪费学生和老师的精力和热情,因此“表演”教学也得掌握好一个“度”。

4.教师素养不够

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诗歌理论修养不足也是小学古诗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教师感到生活压力大,工作繁重,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淫,对于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等缺乏足够的认识。老师们对于作者名字、作品名称、内容大意,地位价值等也许烂熟于心,而对于作品本身极少潜心研究。

小学教材收录的主要是唐宋时期的名家诗篇,这就要求教师对唐宋诗歌的特点,诗人的生平及文学风格,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充分地理解,这样才能有力地驾驭全诗,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诗中“有生命的东西”,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主动性的天地。

三、小学古诗教学的教学策略

1.追溯历史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以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借助历史,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的领悟。

在教学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这两首古诗时,南宋的历史及诗人的生平无疑是理解诗意的关键所在:陆游的一生,亡国之痛、流离之苦伴随他成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但他始终得不到朝廷重用,多次被罢职闲居,壮志难酬。只有对当时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深刻地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感情。感受到“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是诗人为大好河山的沦陷而发出的无限愤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诗人在为遗民呼号。

再如,林升的《题临安邸》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中原被占,宋高宗不思恢复,而是苟安一隅,秦楼楚馆,歌舞无虚日,以至朝廷倾覆。追溯历史,学生才可以体会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承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

2.以读为本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才能体味诗的语言,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就朗读而言,应分三步。

(1)初步感受

初读时,要让学生明白朗读上的一些小技巧,如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但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让学生明白”并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这儿重、那儿轻,这儿高、那儿低”,应尽量使学生自悟,培养语感,并不作讲解化的要求。如李白的《静夜思》,朗读时语速可平缓些,语调可略微低沉些,要读出思乡的情感。

(2)理解朗读

初读是感受,接下来则是在理解中巩固朗读。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体现了祖国河山的壮丽,当学生得知这样美好的河山已被金人所占后,再从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悲愤之情,就会体会到对祖国深沉的爱。

(3)深化朗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描绘诗中的具体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在这个阶段的朗读中借助插图和分析,使学生的脑海中再现李白送别孟浩然的场景:在美好的季节,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景色迷人的扬州去,当孟浩然的船扬帆远去了,李白还在江边目送风帆,直到帆影消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以浩浩长江水暗指自己起伏的心潮。

3.寻找关键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基础上,有必要引导学生从诗中挑出一些关键的词,通过这些必要的字、词深化学生体会到的情感,从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积累语言。

例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老师设计了这一问题: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古诗,兴趣倍增。他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相互讨论等办法寻求答案,各抒己见,老师再适当加以点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寻找关键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

如李白的《静夜思》,全诗的思想感情集中在一个“思”字上,他为什么“思”?正因为看到了“明月”,为什么在深夜诗人不能入睡?原来他是思念故乡。由此可知,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对帮助理解全诗有着重要作用。

4.集思广益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运用得当,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都不失为好方法。

选入小学教材的许多古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小儿垂钓》、《蝉》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不妨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诗中的人物动作,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体会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增加对诗意的理解。

再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山行》等诗时,教师也可以运用简笔画来辅助教学。画上一座高高的白帝城,让学生添上朵朵彩云;画上一条长江,请学生加上一叶小舟,再画上重重高山。在作画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加深对字词、诗句的理解,同时因为动脑又动手,兴趣浓,积极性高。

此外,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多媒体也可以运用到古诗教学中来。学生可以从屏幕上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画面,也可以在音响中感受到“处处闻啼鸟”的趣味。

四、结语

面对小学古诗教学现状,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优化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教学中如何“造”境,如何“品”味,如何“生”趣,让学生既有所得,又能从中有所体悟,是我们要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马小平.走进诗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

[5]李建中,高文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李建中教授访谈录.

[6]钱梦龙,陈钟,钱涛等.“诗歌与诗歌教学”网谈录.

所见古诗篇9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2007年全国高考题诗歌鉴赏题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标题直接表明了久雨初晴,作者放眼远望村野之景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得知,这是一首抒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标题的一个“问”和正文相互照应,更是意趣横生,亲切自然。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把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如杜甫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诗中“眼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把国家民族命运的艰难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伤感浓缩在一个“恨”字中,家国之恨让人感到无尽的沉重与辛酸!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

(二)学会知人论世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再如高考中几次考到王维的诗,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再加上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几者相互影响,故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风或清幽恬淡或壮丽雄阔,“诗中有画”就是王维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当然,如李白的乐府歌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五七言绝句豪放飘逸;杜甫一生工于诗作而命运多舛,其诗以其爱国忧民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东坡才冠古今,虽宦海沉浮屡遭排挤却超然豁达,其诗词更多地表达经过人生历炼后的一种大气,一种感悟,更体现了他不凡的人生境界。

(三)把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歌类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多,其中写景诗多是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

山水田园诗。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抒写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忧愁伤感,真切动人。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追慕古人,表缅怀之情,实则是怀古而伤今,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多为借古讽今,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以上几点谈到了快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在迅速领会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二、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和其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古典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把握。

(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表达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还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直抒胸臆,真切感人。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丞相祠堂的冷落凄清来表达命运不济,壮志难酬的失落;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写春花秋叶多指人生中美好年华和生命的凋零伤感,柳树则寓含留恋情别之意……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其中用高大的五岳、赤城山以及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要的事物,古诗中常用的反衬方式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唱词描写了蓝天、黄花、秋风、北雁、如醉的霜林,景物自高而低,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色彩明丽,但由于相爱的人即将长久离别而归期难料,泪雨纷纷中这优美如画的秋色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情。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用泉声、浣女归家的说笑声,渔舟在永中掀起莲叶的动来表现“空山”的幽静美好,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子规夜啼声来反衬夜行蜀道的冷寂。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自古以来人们的悲秋与自己认为“秋胜春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2007年高考Ⅱ卷考王维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前面三联主要是静景,最后一联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为动景,动景和静景相映成趣。

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虎,叙述为实,议论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三、答题方法及得分技巧

(一)熟悉考题范围,明确答题思路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的诗、词、曲。

1.形象

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感情投射到客观形象上,达到“意”和“象”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从而构成“意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目的就是抓住意象的主要特征,感受作者的主观感情。

2.语言

语言方面常考的热点有以下两点:

(1)对诗人所锤炼字词的赏析。古人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明证。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

(2)把握诗歌语言的大致风格。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3.表达技巧

解答此类题应在熟悉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细心审题。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

要准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辨别诗歌中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从而领悟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下结论,更不能断章取义。

(二)精练答题语言,学会看分答题

回答诗歌鉴赏题要特别注意答题策略,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对“综述题”一般采用“总——分——总”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考生应关注所答题目所含的分值,因为高考评分时一般有明确的采分点,如所给题目为4分,答案一般从两个方面作答,如是3分,答案可能是用三句话,从三个角度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代诗歌的鉴赏虽然是难点,但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技巧,再加上训练和积累,就一定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所见古诗篇10

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由此可见,想象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挖掘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通过教育等手段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流传千古的诗句,凭借的同样是诗人天才浪漫的想象力。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更全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古诗教学可谓举足轻重。那么,如何通过古诗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在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引导学生感悟古典诗歌意境美,唤醒学生想象力。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想象诗的形象,从诗歌的形象直接性去寻找间接性,从诗歌形象的有限性去寻求其无限性。也就是说,学生要能超越语言的限制,走进联想与想象的世界,把文字所描述的情景在脑海里变成一个动态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品味古典诗歌语言美,激发学生想象力。

诗重感情,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像就没有诗。诗歌的语言,尤其是古诗的语言,特别精炼含蓄,富于想像。因而教学时只有让学生驱遣想像,引起联想,由此及彼,生发开去,才能欣赏到绝胜的佳景、动力的情思、美妙的旨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山居秋暝》可谓古诗语言美的典范之作。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

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古诗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一心理过程的强大作用,还原再现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与熏陶。

三、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结构美,刺激学生想象力。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解读古典诗歌结构章法,就是寻找和把握作者思路的过程。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结构美,能够有效刺激学生想象力。

解读古诗结构章法,通常可从情景关系、标题与正文、起首与收尾、诗眼与全篇、层次架构等等角度入手。但无论如何,结构是服务于内容的。从作者来说,结构的变化一定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从读者来说,研究一首古诗的结构变化,可以更好地探索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匠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这首《钱塘湖春行》写得清新有致,给人充满想象的空间。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一个“乱”字形容春早花未遍地开,一个“浅”字形容春草未及丰茂。“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

四、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歌节奏美,丰富学生想象力。

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由于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是和声音分不开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朗诵,才能使诗歌从文字符号转化为可感的艺术形象,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力量。所以要以朗诵作为鉴赏手段,通过朗诵扫清语音、语义的障碍,品味语言的肌质,感受意境的魅力,体会诗歌的情感,让朗读贯穿审美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从审美的层面进入诗歌,感受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