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十篇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十篇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2:15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篇1

关键词:莆田;荔城区;古建筑文物;消防安全;保护

荔城区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96处。在这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荔城区实地调查了普查点269处,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59处,古建筑占有232处。因此。如何切实做好我区古建筑的消防及安全保护工作,就成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就荔城区辖区内的古建筑文物的消防及安全工作做点探讨。

一、古建筑文物外部环境因素

1.古建筑乱拆乱建现象比较严重,古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受到破坏。有的古建筑民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随意拆除古建筑,新建现代建筑。如拱辰办东阳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民居建筑群,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有的古建筑改变了原有的风貌与格局。在古建筑边上随时可以看到炮楼式的现代建筑,与古建筑风格不协调,文物环境风貌受到严重破坏。

2.古建筑外在安全隐患严重,防火、防盗难度大。文物古建筑的不合理使用,极大的加重了古建筑的火灾负载。由于占用单位复杂,管理不是很到位,在古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私拉乱接电线现像严重。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伯第,由于历史的原因,电线、有线电视线、网络线、电话线等线路全经大门进入,加上大宗伯第大门周边小吃店电线乱拉、煤渣乱堆,造成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在1991年和1993年就曾因电路老化引起火灾。

3.经济建设的快步发展,城市改造造成古建筑受到破坏。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天贵祠,作为莆田市委市政府城建18个重点项目之一的东大路南北侧旧城改造正式动工建设,朱天贵祠亦在改造范围之内。为此,市政府规定朱天贵祠异地迁建东岩山,但由于原住户与开发商因安置费用未能达成协议,故拖到今天该祠还未能迁建。现朱天贵祠已破败不堪,墙身严重开裂,部分建筑物已先后倒塌,构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二、古建筑内部现状。

荔城区辖区内现存的文物古建筑大多是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基础上立木柱,柱上架木梁,梁上再立瓜柱,瓜柱上再架梁,层层叠叠,垒成一组木构架,加之古建筑的木材经过长期的自然干燥,含水量极低,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疏松,在干燥的季节,遇到火星也会起火,火灾危险性极大。这些古建筑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风雨侵蚀,造成木质腐蚀、干燥,而且其表面漆油漆涂料耐火等级极低,一点小小的火苗足以使其化为灰烬,这使得它们脆弱而不堪一击。从平面布局上看,多为群体建筑,前后殿堂相连,廊道相接,建筑单体间距很小,没有消防通道,给消防安全工作造成很大难度。从建筑格式看,古建筑多为跨度大、空间大的殿堂式建筑,房屋相当宽大,发生火灾时,整个屋内充满烟雾,烟雾和热量不容易散发,最终容易倒致轰燃现象。

三、造成古建筑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1.宣传不够,文物保护单位对消防安全工作缺乏责任主体意识。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火源、电源管理不严,没有树立起“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责任主体意识。由于古民居、祠堂、宫庙等多为民间古建筑文物集中处,可是这些古建筑往往被当地群众用以出租、堆放杂物或者任其荒废。特别是拆除古建筑等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古建筑风貌因此遭受破坏。在一部分群众眼中,文物与物品并无多少差别,被盗了或者损毁了也不在意。

2.古建筑文物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荔城区民居古建筑文物多,住户多为老人小孩,消防意识自然薄弱,而且民居内普遍使用电器,电器线路老化、现象严重,危及古建筑文物安全。也为消防安全带来隐患。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伯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郭尚先故居、彭鹏故居、双池陈尚书宅等民居古建筑,线路乱拉乱接现象随处可见,有的灯具及用电设备距可燃物极近,有些线路直接敷设在可燃的构件上。又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角百廿间大厝,因线路老化短路差点引发火灾事故,幸好发现得早,及时扑救,才没造成损失。

3.古建筑文物普遍存在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人员,也没有一定数量,一定威力的灭火设备,安全保障系数低。并且存在消防通道障碍。古建筑年代久远,所存有的灭火设施不适用于现代,又由于与普通民居毗邻,胡同狭窄,市政基础设施陈旧,消防车辆根本无法接近,消防通道普遍缺乏。

4.古建筑文物保护经费短缺。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加上文物保护还不够重视,古建筑文物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严重缺乏,民居古建筑文物自救能力低。

四、加强古建筑保护的思考

1.要全面贯彻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职能部门。落实好相关部门的职责。健全管理机制,普及消防知识,努力预防火灾发生。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古建筑文物消防安全难点问题。依法解决古建筑文物保护维修经费问题。把防火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2.要建立健全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规章制度,加强古建筑文物消防的宣传力度。提高古建筑文物消防自救能力,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要以《消防法》、《文物保护法》和《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预防和遏制消防安全事故为目标,坚持“保护与整改相结合、利用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为保障古建筑文物的安全,预防和遏制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应制定《文物消防安全事故处置预案》,严密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同时制定《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员工作职责》、《村级文物保护协管员职责》和《文物保护董事会章程》等,落实文物保护安全责任制。与文物保护员签订《文物保护消防安全责任状》,指导文物保护员按责任书中所规定的规章制度建章立制。进一步提高各有关职能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把文物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定期开展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定期开展对古建筑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消防常识宣传。切实增强文物保护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文物保护工作要得以落实,必需依靠广大热心人士,要用各种宣传手段教育、动员、提高人们对保护文物重要意义的认识,使“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思想深入人心。让人们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鼓励人们自觉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3.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古建筑要尽量配备室外消防栓,如无法达到,则要配置够量的灭火器,建立消防贮水池或备有消防水缸、消防砂、铁锹等,以备不时之需。

4.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在古建筑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线要采用钢芯绝缘导线穿管架设,不得将电线直接设在可燃的构件上。对不符合规定的,要利用修缮改造的机会将电气线路的改造纳入维修方案中,对线路已老化又不能立即整改的,应严禁用电或限制用电等措施,在古建筑内禁止使用碘钨灯等大功率照明灯具和电炉、取暖器等电加热器,清除所有电源插座,照明灯具距可燃物要有一定距离,对使用的电器设施、设备应当由专职电工定期检查和维修。对有雷击危险的古建筑。要安装避雷设施,并定期检测和维修。

5.加强火源管理,在古建筑内严禁堆放柴草、木料及汽油、液化气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吸烟、燃放和焚烧,要指定远离古建筑的焚烧点,并定人定岗负责管理,确保消防安全。

6.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有条件的地方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古建筑文物的消防安全监控、监测和管理。要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同时要针对古建筑的特点,制定文物消防安全事故处置预案,通过培训和演练使文物保护员对消防安全事故处置预案达到熟悉处置流程步骤和可操作。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儿女无不以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而自豪。要让这种自豪感延续下去并且不断积累升华,全体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保护文化遗产。文物古建筑是祖先留给后人,留给社会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丰富多彩的古代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理应得到悉心保护。加强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工作,确保文物古建筑的安全意义非常重大,是关系到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对祖国负责的大问题。因此,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志强;寺庙(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对策的思考与研究;中国消防;2004年第9期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认真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通过文物部门和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强化消防安全监管,进一步督促文物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责任主体意识和防控火灾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国家文化遗产安全。

二、时间安排

年月日--年月日

三、检查范围

本次检查的文物单位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是古建筑、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石窟寺),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现场等。

四、检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

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

五、检查内容

(一)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岗位职责情况

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机构或者管理使用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

2、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型古建筑群是否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伍;

3、是否明确岗位职责,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责任书。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档案建立情况

1、是否建立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

消防(控制室)值班;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

火灾隐患整改;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专职和兼职消防队的管理;

火灾应急预案演练;

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等。

2、是否按规定建立消防档案,消防档案是否完整、规范。

(三)消防设施设备及其使用情况

1、是否按相关要求安装火灾报警和灭火设施、设备;

2、是否按相关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3、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和完好、有效情况;

4、消防水源、消火栓等设施建设和使用情况;

5、是否设立必要的消防通道;

6、消防设施设备是否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

7、消防控制室值班和设施运行情况。

8、职工对消防知识的掌握,对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情况。

(四)消防安全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

1、消防安全预案是否科学、有效,具有可操作性;

2、是否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五)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情况

1、日常防火巡查、定期防火检查和抽查情况;

2、对火灾隐患是否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限期整改。

3、文物保护单位是否被用于生产、经营或者娱乐场所;

4、古建筑之间或毗连古建筑是否存在私搭乱建情况;

5、古建筑保护范围内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柴草、木料等可燃物品。

(六)用火用电管理情况

1、是否按规定规范文物保护单位内旅游、宗教活动等用火、用电以及工程施工、生活用火用电行为;

2、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寺庙宫观是否按相关规定和要求,规范燃香活动。

3、古建筑内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敷设是否规范,是否定期检测。

(七)其他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情况。

六、组织实施

消防安全检查主要采取各文物单位自查自改、地方各级文物行政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检查、国家文物局与公安部重点抽查的形式组织实施。

(一)自查自改

由各文物单位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自查,分析查找消防安全隐患,针对消防安全隐患,认真组织进行整改,并及时将自查及整改情况报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在文物单位消防安全集中检查期间各文物单位要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组织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演练。消防安全自查、消防安全演练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要做好书面记录备查。

(二)联合检查

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组成文物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组,对本行政区域内文物单位实施联合检查。对重大文物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的重大问题向当地政府报告或通报,并作为文物消防安全隐患整改重点督办单位进行跟踪督办。

(三)汇总上报

检查工作结束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与公安机关对本辖区内文物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检查报告,并于2010年3月15日前分别以书面形式报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

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被公安机关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博物馆进行统计,填写《文物系统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统计表》(见附件),随检查报告一并报国家文物局。

(四)重点抽查

国家文物局与公安部联合组成检查组,适时对全国各地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和重点文物单位消防安全防范情况进行抽查,并将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七、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预防和减少文物单位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国家文化遗产安全,是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各地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文物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成立文物单位消防安全联合检查工作机构,制定详细、周密、具体的检查工作计划和措施,切实做到责任到人,检查到位,务求实效。

(二)加大整改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通过本次检查要切实摸清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的底数,督促文物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成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研究制定科学的整改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坚决依法督促整改,切实提高文物单位的火灾防范能力,有效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篇3

[关键词]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8.060

[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从而对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各单位在谋求较高发展经济效益,为地区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为员工的人身安全提供相应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61号令》的《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各单位自身便是消防安全责任的主体,必须做到保证员工安全、消除安全隐患,若出现安全问题则需承担一切责任”。公安部对此虽有明文规定,但是却尚未明确规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安全管理内容,从而弱化了各单位消防安全主体的意识,增加了消防部门监督管理的不积极因素。对此,各单位应遵循社会化的发展规律,积极建设消防安全标准化体系,落实消防安全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为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人身安全提供相应的保障。

1当前机关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消防工作意识淡薄,经济效益至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由计划经济全面过渡到了市场经济。在此经济背景下,部分企业的一切决策与工作均围绕经济效益来展开,致使消防安全工作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淡薄的消防工作意识,效益至上的经营理念普遍存在于各类单位中,尤其是中小型个体私营企业最为严重。消防工作往往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且无直接的经济收益,所以各单位不愿将有限的人、物、财力投入到消防管理工作上。

1.2消防安全责任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消防安全工作正常开展

目前,我国各大事业单位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良好的发展之机,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各项发展策略均是围绕提升经济收益而制定的,忽视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导致企业在提升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机制,各项消防安全工作浮于表面,尚未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严重影响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

1.3消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影响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关事业单位不够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事业单位的消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以致在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敷衍了事,未能发挥实际的功能作用。其中,一部分消防管理人员缺乏消防管理知识和消防工作经验,从而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及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另一部分消防管理人员对消防安全管理法律知识了解甚少,导致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4消防安全制度不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盲点普遍存在

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尚未明确规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程度、管理内容和管理工作职责。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消防安全制度,但是过于空泛而又不具备实际操作性,严重影响了消防安全管理效率。然而,另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却根本未制定消防安全培训教育、防火检查巡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值班、消防器材设施建设与维护以及火灾隐患整改等各项记录制度,导致消防安全管理盲点颇多,严重影响了机关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提高事业单位消防管理水平的措施

2.1转变理念,创新模式

为了有效提升机关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便需要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过程中加强对消防安全责任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监督管理。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的责任追究制度,以此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此带动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有利于将传统由消防机构查找火灾隐患转变为机关事业单位内部自查自改模式,有效减少机关事业单位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

2.2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事业单位应首先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单位负责人与员工均能树立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明确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从而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此过程中,单位可通过消防演习或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的形式来培养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技能,有效增强机关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整个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2.3建立责任机制,构建严密的安全责任链

为保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实行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分消防安全责任区,构造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链,明确将法定代表人定为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让其全权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各部门、各管理层划分消防安全责任区,将该区域的消防安全工作交由部分负责人进行管理。全面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形成严密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链,将消防安全责任传递到各级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手中,使单位员工明确自己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消除管理盲点与责任空白,为企业的消防安全提供保障。

2.4建立试点机制,树立典型模范

建立试点机制的重点在于发挥单位的示范作用,所以需要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周围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此在单位内部树立起榜样。同时,在监督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作为消防安全的管理者,应该全面了解一些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特色,若发现好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则积极推广,必要时可组织各单位召开消防安全管理交流会,为各单位人员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创造交流的平台。因此,机关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坚持多树典型,坚持以点带面,从而全面提升机关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增强单位预防火灾的能力。

2.5完善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继国家在2009年5月1日宣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后》,公安部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配套的相关法规,对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后的2011年,国家在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消防工作要全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消防法律法规,促使消防工作社会化格局的基本形成,建设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公共消防设施与装备,完善覆盖城乡的灭火应急救援力量,增强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进而提升全社会的预防火灾能力。

2.6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在机关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消防安全的管理水平,所以便需要不断提升机关事业单位消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应该采取科学完善的措施,组织消防管理人员参与系统培训工作,促使其深入理解消防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以便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展开实践消防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3结语

加强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更是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时刻提醒自己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科学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全面提升机关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维杰,高清常,刘江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核心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篇4

关键词: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教育部、公安部令第28号,以下简称《规定》)经2009年7月3日教育部第20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于2009年10月19日颁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几点看法。

一、《规定》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高等学校火灾事故频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巨大,加强高等学校消防工作因形势需要变得刻不容缓。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1998年已颁布实施,但针对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却是一个空白。2006年5月,教育部委托北京科技大学先期启动了《规定》的起草筹备工作,在完成初稿第4次修改后,2007年11月,正式成立了由18所有代表性高校参加的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规定》终于正式实施。《规定》的颁布实施对加强高等学校消防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高等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又是大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等社会知识分子主要汇集地,据统计,全国共有各类高等学校4000多所,教职工200多万人,在校学生约2700万人。国务院专门提出“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高等学校的消防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规定》的颁布实施,承担起了对高等学校每一个学生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承担起了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对人民生命负责的重任,意义重大;二是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三条将高等学校划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要求,但还不是针对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专门法规,《规定》的颁布实施,填补了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立法空白;三是高等学校内消防管理部门在消防安全管理上无执法权,对校内师生、外来人员、家属以及驻校内其他单位都缺乏制约力,造成了消防安全管理力度不够,这一点也使依法立规工作变得格外重要;四是《规定》的颁布实施,将极大的推动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员工消防安全素质,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学校财产安全,夯实消防工作基础,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从根本上提升全社会的火灾防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在高等学校的火灾案例触目惊心,如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楼火灾,导致4名女生死亡;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女生宿舍发生火灾,火灾发生时大部分学生都在楼内,所幸消防员及时赶到将上千名学生紧急疏散,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03年11月24日凌晨,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6号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血淋淋的火灾事故教训曝露出了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1、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等学校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小社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重心放在了教学、科研、学校建设等方面上,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清,各部门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未认真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消防工作认识水平长期停滞不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不高,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人、财、物投入不够,不按消防技术规范配置消防器材设施,火灾隐患整治不彻底,消防宣传不深入,教育不广泛,广大

的师生员工缺乏防火、灭火和火场逃生知识。

2、校园内火灾隐患还大量存在,诱发火灾因素多。

由于消防安全检查和管理不到位,消防设施器材损坏、疏散通道不畅、私拉乱接电线、违章使用电器等火灾隐患还不同程度存在。加之,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用火用电意识不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时有发生,增加了诱发火灾因素,致使火灾频繁发生。

3、消防安全教育程度低,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缺乏。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已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生重要学习课程,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教育,而我国高等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程度还较低,没有统一的消防安全教育大纲,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课程安排少或根本没有,教学设备更是少之又少,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教育形式简单,没有形成制度化,致使广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缺乏。

三、正确解读《规定》条文内容,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1、明确了立法依据、目的、适用范围和工作方针。

《规定》的第一章总则明确了立法依据是消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驻校内其他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目的是为了加强和规范高等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学校财产安全。高等学校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2、细化了各部门及各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针对高等学校领导以及师生员工的认识和职责不清等问题,

《规定》的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任各条文予以了明确,“学校法定代表人是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分管学校消防安全的校领导是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协助学校法定代表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必须设立或者明确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的机构,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专职消防管理人员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消防安全管理人是“组织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是“决策者”。《规定》还对各部门及各部门负责人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消防器材设施、落实消防工作经费、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整改火灾隐患、建立志愿消防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办理消防行政许可、建立消防工作档案等方面职责作了具体的规定。

3、突出了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

为解决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规定》的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各条文突出了管理重点。一是明确了校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实行严格管理;二是明确了校内举办各类大型活动和展览必须具备的消防安全条件,并规范了防火审批程序;三是要求严格依法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手续,严格执行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四是要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五是校内学生宿舍、教室和礼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禁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六是明确要求对易燃易爆物品、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管理;七是火灾发生时和火灾发生后要认真履行扑救初起火灾、疏散人员和保护现场等职责;八是要认真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4、明确了消防安全检查、巡查的频次、内容以及火灾隐患整改程序。

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是发现、消除火灾隐患的有效途径,也是消防工作的重点。《规定》的第四章消防安全检查和整改各条文予以了明确,学校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校内各单位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校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学校主要对各级各部门消防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校内各单位对本单位消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校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对用火、用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人员在岗等情况进行防火巡查。

5、规范了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生员工的

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能力,是学校减少火灾事故,降低火灾损失、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规定》的第五章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各条文予以了规范。一是将师生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纳入学校消防安全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将消防工作方针、政策,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器材设施使用,防火、灭火知识,火灾逃生自救,人员疏散等作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内容;三是明确提出了对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措施和方法。《规定》第三十六条要求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生消防演练,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对每届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四是明确了消防安全培训的频次和对象。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的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学校二级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应当接受专门消防安全培训。

6、明确了如何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

发生火灾时,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扑救初起火灾,及时疏散人员。对如何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规定》的第六章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各条文作出了明确规定。学校、二级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应当制定相应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应当包括成立组织机构,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实验室因其特殊性还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校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演练,并不断完善预案。

7、赋予了消防工作经费法律保障。

消防经费是保障消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规定》第七章消防经费各条文明确要求学校应当将消防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保证消防经费投入,保障消防工作的需要。消防工作经费包括日常经费、专项经费。日常消防经费用于校内灭火器材的配置、维修、更新,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备用设施、材料,以及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用于解决火灾隐患,维修、检测、改造消防专用给水管网、消防专用供水系统、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通讯系统、消防监控系统等消防设施。

8、实施消防工作考评奖惩激励机制。

对消防工作实施考评奖惩,可以调动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消防管理有序开展。《规定》的第八章奖惩各条文要求学校应当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校内评估考核内容,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学校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等相应的处分;涉及民事损失、损害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学校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或者发生重特大火灾的,除依据消防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取消其当年评优资格,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

四、认真贯彻落实《规定》,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

结合《规定》的颁布实施,笔者就如何贯彻落实《规定》,加强和改高等学校消防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规定》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高等学校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以人为本”和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及学校财产安全的根本要求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规定》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规定》的重要性。将贯彻落实《规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规定》,认真按《规定》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避免发生校园火灾。

2、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活动,营造《规定》实施的良好氛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高等学校要加强协调配合,紧密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将《规定》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规划;认真组织开展《规定》学习、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大对学校各级各部门及驻校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和操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保卫人员等重要岗位、特殊工种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及社会媒体及校内媒体,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普及活动,通过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开展消防志愿者活动、组织灭火逃生演练、参观消防站、参加消防培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强化消防安全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联动效应。

3、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高等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规定》的有关要求,制定完善配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级消防组织机构,确定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消防管理人员,明确各部门及各部门责任人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4、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灭火、应急疏散演练,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重视消防工作档案建设,认真记录消防安全管理情况;严格执行消防工作考评奖惩,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把高等学校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关,杜绝建设工程先天性火灾隐患;加大对高等学校的消防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为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周到的业务指导,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对高等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职责,检查、指导和监督高等学校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督促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令人欣慰的是,高等学校的消防安全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将消防安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我们相信,随着《规定》的贯彻落实,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努力,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将会上一个新台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篇5

为全面深化我区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大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夯实城乡消防工作基础,提高全区社会化火灾防控水平,结合全区实际,现就做好年消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大力推进社会化消防工作

(一)强化政府责任制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下发的《市“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将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基础公共服务体系,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社会治安综合质量及创建文明城市等内容。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消防安全领导组织工作机制,逐级签订《年度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部署、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对各有关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有关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定期对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工作进行检查考评。严格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和公告制度,各级对依法报请挂牌督办、停产停业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在接报后7日内作出决定,并组织相关部门督促整改。

(二)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工作会商、执法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落实消防监管责任;加强消防安全源头控制,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要严格依法审批,凡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的,有关部门不得核发相关行政许可证照。适时组织联合检查,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移送相关部门处理,并视情依法暂扣或吊销相关许可证照,形成消防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作用,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

(三)强化单位主体责任落实。继续推动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题责任,深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结合单位实际定期开展疏散演练,切实提高员工的“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四个能力”。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九小场所”中人员密集场所“四个能力”建设全部达标。完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系统,督促“四个能力”达标的单位全面建立“三项申报备案”制度(即消防安全自评申报备案、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变更申报备案、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申报备案),巩固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成果,推动社会单位自觉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推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建立消防安全自我评价制度,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季度、其他单位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消防安全检查评估。

(四)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网格定位、领导定点、全员定责”,区政府为“大网格”,各镇、办事处为“中网格”,各行政村和社区为“小网格”,明确各“网格”的监管责任人、监管职责和任务,各级各部门一级抓一级,分包各网格,对网格中的社会单位和下级网格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监管,督导工作落实。上半年区政府根据辖区实际,及时制定建立“网格”的监管责任人、监管职责和任务。年内全区重点镇、中心镇和经济发达镇要因地制宜建立消防组织,其他镇确定消防管理部门和专管人员,并明确、落实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二、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

(一)完善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各镇、办事处和工业园区要加强对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评估结果的应用,及时修订完成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并加大落实力度,要科学编制和严格落实城乡消防规划,年内要按照与区政府签订的《年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完成消防站、市政消火栓、消防车辆、消防装备等各项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任务。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市政消火栓,没有消火栓的道路要增建补建,损坏的要责成有关部门进行维修,并督促市政部门加强对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公共消防水源的管理和维护;旧城拆迁改造或城市新区开发,要同步建设市政消火栓、消防站;各地要充分利用城区的天然水源,重点加强取水码头等取水设施的建设工作。各镇消防规划要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镇驻地市政消火栓建设应达到规划要求。落实城乡公共消火栓的维护资金和养护责任,及时增建、补建、维护修缮,保证能正常使用。

(二)强化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各镇、办事处和工业园区要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和应急救援响应机制,大力发展企事业单位、镇专职消防队伍,强化联训联勤机制建设。年内,重点镇、中心镇和经济发达镇要结合实际,建成专(兼)职消防队,并达到“一镇一队一车”的标准。逐步依托镇专(兼)职消防队发展消防应急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社会化消防应急救援机制。

(三)夯实农村社区消防工作基础。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消防工作的通知》和省地方标准《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进一步依托综治、安监等机构加强农村、社区消防组织和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等协调配合机制,积极开展群防群治,确保社区、农村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年内,90%以上村庄达到“六个一”标准、90%以上的城市社区达到“五个一”标准,形成“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力量整合、条块结合、管理到位”的基层消防工作格局。

(四)加强装备和人员的后勤保障能力。各镇、办事处和工业园区要将消防装备建设保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匹配的消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地方财政等部门应积极支持,逐步增加装备维持性经费和装备更新经费,确保消防装备能够及时进行维护、补充。在消防执勤力量与安全保卫勤务不相适应、现役编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合同制消防员数量,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最大程度发挥消防部队保卫地方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按照消防大队现役执法人员和消防文员总数不少于10人的标准,配齐消防文员的数量,从保障消防文员的合法权益出发,将消防文员的工资福利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确保消防文员的年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并全面落实消防文员的社会保险等待遇。

(五)积极创新消防监管服务机制。区公安分局要督促公安机关建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和“365消防服务中心”,即集火灾隐患举报投诉、行政许可办理、警务公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消防服务中心,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逐步破解消防监督执法力量不足的瓶颈性问题,此项工作要于上半年完成建设。进一步加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推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评估制度,发展消防安全评估机构。修订完善单位消防安全评价标准,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分级分类和高层地下建筑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鼓励引导高层住宅、人员密集场所、办公楼、综合楼等建筑物配置必要的救生缓降器、逃生滑道、逃生梯、自救呼吸器等逃生辅助装置;新建高层建筑应当分户设置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老年公寓、寄宿制学校、幼儿园等特殊场所的每个房间应设置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

(六)全力做好党的十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全面打赢“清剿火患”战役,做好“两节”、“两会”等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消防安保工作。部署开展以高层和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等消防安全高危场所及城乡结合部、城市老街区、集生产储存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场所、“城中村”等薄弱环节为重点,集中整治重大火灾隐患;继续加强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集中整治重大火灾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党的“十”创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三、广泛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公众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一)推进社会消防宣传教育。深入贯彻《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联合有关部门部署开展家庭、社区、学校、人员密集场所、单位消防宣传教育五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对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消防安全教育,启动“十万行动计划”。督促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全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课外实践基地评选,督促中小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逃生自救演练,实施“家庭消防安全计划”,开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系列活动。

(二)开展社会消防安全培训。贯彻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试行)》,各镇、办事处和工业园区要督促有关部门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职业培训、普法教育、义务教育内容。组织开展镇长、村干部消防安全培训,完成两年轮训一遍的目标。督促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电气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参加消防安全培训。

(三)强化社会化消防宣传。完善消防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引导消防志愿者参与消防宣传培训、查改身边火灾隐患等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固定栏目、大型户外视频、楼宇电视、出租车显示屏、公交车电子屏幕等加强消防公益宣传。继续开展“优秀社区消防工作者”、“优秀消防志愿者”、“优秀消防科普工作者”等评选工作。

四、扎实开展“四大建设”,着力增强消防工作可持续发展实力

(一)加快推进信息化应用建设。以一体化灭火救援指挥系统的推广部署为核心,全面推进各级指挥中心及通信室的升级改造,大(中)队全部完成灭火救援指挥系统建设。各镇、办事处和工业园区配齐各类应急通信装备,完善350m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和电台配备,并配备“动中通”、“静中通”或便携式卫星移动站。加强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和社会公众服务平台的应用管理,提高基层应用管理水平。加强各级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化应用维护及网络安全保障。

(二)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定消防执法工作量化指标体系,充分利用执法办案场所规范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大力推进火灾调查工作,配齐配强火灾调查人员、技术装备和现场勘验车辆,推行基层指挥员兼任火灾调查员实施火灾调查简易程序机制。进一步指导公安派出所规范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九小场所”、农村、社区等单位的防范意识。进一步加强消防产品监督管理,适时会同质监、工商等部门开展消防产品质量联合整治行动。规范建设工程消防审核验收工作,推动落实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消防审核验收终身负责制,探索建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分离制度。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篇6

一、回顾与

思考

原《消防法》施行10年以来,在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公共消防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以消防法为主体的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落实;三是消防行政执法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有所规范;四是政府消防经费保障能力逐年增加;五是消防车辆装备建设靠近现代化;六是在日益繁重的抢险救援和更加广泛的社会求助中消防部队建设的形象更加风采;七是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社会化程度高,等等。当代社会,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是服务民生、促进民和、保障民安的基本内涵,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的期盼和需求。可以说,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各家各户、每一个人都有对消防安全的乐观预期,因为它是人类生存、企业效益、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一)机遇

(二)问题

1.地缘劣势。全省“一大、二欠、三不沿”的实际省情,导致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消防力量发展缓慢,火灾形势十分严峻,火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断攀升,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和安全滞后的阵痛期此消彼长。

二、分析与设想

(一)紧紧依靠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新修订的《消防法》从16个条款规定了各级政府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责,其中第三条规定:“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作为政府消防安全的主管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主动、积极地当好参谋和助手。一是报请政府把消防安全的重要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完善政府消防工作“责任链”建设,研究解决消防安全的突出问题;二是在政府领导下,依法督促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消防法的规定和本系统的特点履行做各自消防工作职责,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三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15号文件精神,明确目标、责任、任务和要求,健全政府消防安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政府依法管理消防事务的执行力;四是把重点放在县(市、区)、乡(镇)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质量的提高上,推动政府城乡消防规划的编制实施、消防经费保障机制、专职(志愿)消防队、重大火灾隐患整治、消防基础设施、防灭火和逃生常识、技能普及模式等“五大”建设。

(二)自觉提高主管部门履职能力。各级消防机构是公安机关的一个重要警种,担负着防火、灭火和应急求援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一定要深入判断各个时期、不同季节、重大活动的消防安全形势,把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意见上升为政府的决策,推动健全消防工作社会化网络体系。在履职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当好政府参谋,推动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视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消防安全条件;奉行民生为上,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秉承人本理念,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安派出所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必要补充,在农村村寨、城市社区的消防安全检查、经常性消防宣传和隐患督促整改等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消防执法效率。

(三)进一步改进职能部门工作联动。安全管理是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和服务的主要职能,必须深化工商、质监、教育、民政、农业、建设、交通、文化、旅游、广电、工会、妇联、团委、人力资源等部门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解决消防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务必认真履行好行政监管职责;各行业、各系统要认真贯彻新《消防法》关于“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的规定,“监管”和“责任”两个主体同承担、双促进,推动形成“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安全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管理新格局。

(四)落实基层日常消防安全检查。要认真贯彻《消防法》第32、53条的规定,指导、督促公安派出所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消防宣传教育,指导、帮助村(居)委会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健全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组织制定社区、村寨防火公约,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工作;找准消防安全在基层基础上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工作“四落实”,即落实到乡(镇)政府、公安派出所、村(居)委会和村民组,落实到村寨、社区、家庭和农户,落实到用火、用电、用气和用油的各个环节和部位,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涉火一线人员。

(五)高度重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经费保障、同步建设和维护管理。一是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落实《消防法》关于“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的法定政府职责,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同保养,重点解决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问题;二是单位加大消防安全投入,重点解决包括安全疏散、防火分区分隔、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建设、检测、维修和管理;三是结合贵州消防工作实际,修订完善《贵州省消防条例》等地方法规,健全符合省情的消防法规制度,全面增强城乡火灾防控的综合功能。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消防安全工作要点

1、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要求,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消防工作非常重视,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十分关注。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问题谈几点看法。

2、当前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2.1农村火灾形势严峻

《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表明,严峻的农村火灾形势和触目惊心的重特大火灾事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火灾四项指数均呈上升势态。且由于农村火调工作力量薄弱,农村火灾漏报现象突出,实际的火灾形势可能比统计情况更为严峻。

2.2消防安全责任制未得到有效落实

近几年来,县、乡(镇)、村三级消防工作网络虽然得到加强,但由于责任机制和考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因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很多乡镇、行政村对上级关于消防工作的部署不能落实,应该建立的消防组织不能建立,应当开展的消防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2.3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农村消防宣传教育缺乏统筹安排,各自为政。主要是靠消防部门的安排,乡(镇)、村临时“突击”应付式地进行,由于宣传不力,疏于教育与管理,防火制度不健全。

2.4村镇消防规划工作薄弱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大量易燃可燃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增大了火灾隐患。

2.5用电设备增多,电器线路潜伏火灾隐患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使用电器设备的过程中缺少一些基本的维护保养的常识,使一些线路设备老化,超负荷工作,极易酿成火灾。

2.6农村消防监督不到位

警力不足,对农村消防工作监管不力,使农村消防工作得不到系统化指导,消防法律法规得不到落实。农村公安派出所驻片民警、农村基层干部及安全管理人员对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知少甚少、消防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发现火灾隐患的能力不强,督促整改的措施和监督手段相对单一。严重困扰了消防工作的宏观控制能力,使火灾多发的势头得不到控制。

3、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消防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的村消防工作,既有传统现实的薄弱,更有建设发展中的不足。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因此如何在新形式下做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建立新型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

要全面贯彻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努力推动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群众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3.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监管网络

建立完善由政府负责,派出所、综治、民政、农业、林业以及教育、文化等部门参加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要运用好乡镇(街道)成立综治办、村设立综治协管员的有利条件,推动乡镇专(兼)职防火员配备工作,努力构筑消防安全管理网络。不断落实农村消防工作措施,努力消除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空白点。

3.3加强农村消防组织制度建设

要整合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资源,运用科学、民主、法治的方式,落实有关政策和经费保障,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公安派出所、民兵组织、治保积极分子、义务消防队的骨干作用,制定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和严格考核奖惩,着力构建农村社会消防管理网络体系。

3.4强化基层公安派出所对农村消防监督管理职能

根据公安部73号令要求,发挥基层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和优势是抓好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充分依靠公安派出所的力量,发挥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管主力军作用,解决和弥补公安消防部队基层防火监督岗位警力不足的有效手段。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派出所民警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派出所消防三级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5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健全农村消防宣传工作新机制

要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制定消防宣传进农村中长期规划,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联系教育部门,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从娃娃起就开始抓消防安全教育。

3.6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培植农村灭火救援好能手

国务院《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县城以下乡镇的农村因地制宜建立乡镇自办、政企联办或几个乡村联办的消防队。加强对农村专兼职消防队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水平。

3.7强化宣传,重点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在推进农村消防工作中,应始终把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摆在首位。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以传播新农村消防平安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努力将消防安全知识传递给普通百姓。要结合实际,采取利用村务公开栏、村民防火公约等多种形式,营造新农村消防文化良好氛围。

4、结语

建立农村消防防控体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公安消防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让建设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消防安全工作深入民心;以人为本,创新思路,勇于实践,积极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大力提高农民消防安全意识,切实做到“人人知消防、人人懂消防、人人遵守消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林榕.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安全保障[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

[2]卢启华.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J].科技咨询.2006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篇8

[关键词]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067-01

伴随人们生活安全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安全意识的逐渐加强,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同时,由于消防安全管理模式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因此,消防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不断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保障我国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网格化的消防管理模式脱颖而出,不仅能够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党群关系。

一、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一)提高执法效率

近几年来,将网格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消防防火的管理过程中,将整个城市合理分为大、小两个区域。每一区域对应相应的管理人员,并且每一负责人管理一部分管理工作人员,每一名工作人员将会面对所负责区域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及时进行汇总和分析,汇报给上级负责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询问当地居民的方式,了解该类地区的地形、地貌,由于当地居民对于上述问题了解的十分准确,因此,所得到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因此,消防管理部分在分配收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优先选取当地居民。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负责人员通过所收集到的消防信息,能够详细了解负责区域的隐患区域、隐患类型等,进而基于选择消防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从根本上降低所负责区域发生火灾的几率,提高了消防工作的整体效率。

(二)提高监管力度

通过利用网格化的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将每一小区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区域,并根据每一小区中的消防管理需求建立消防分队,由消防小组中的成员对于所负责的区域注意排查所存在的消防问题,进而确保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这种建立消防分队的方式,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消防分队中的各个成员能够及时排查所负责区域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而利于及时发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处理。另外一个方面,若消防分队中的成员是本区域居民,将会更加深入了解当地的地域情况,并对于一部分重点场所进行准确评估,实现合理优化和配置消防人员的效果,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消防工作的监管力度,尽快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消灭于萌芽状态,为小区居民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提供更为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二、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在消防防火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管理制度

对于并没有专业物业管理的小区而言,居住建筑通常情况下由消防管理单位负责,若居民建筑并无产权单位负责,则需要由与之相对应的单位或者相关部门提供消费防火服务;对于当地并未缴纳物业费用的居民建筑而言,则需要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所队形的社区单位进行管理。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分级管理制度,同时,获取当地公安机关的辅助和协助,进而确保消防工作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人口规模、建筑数量、经济水平以及区域面积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网格划分的标准化,进而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其次,网格化的安全管理模式,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切实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明确每一名消防人员的工作责任和管理义眨进而从根本上利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建设基础设施

在消防防火的管理过程中,建立基础设施已经成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为了能够实现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则需要注重网格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对于预防火灾和实施救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有关网格化安全管理相关设施的技术建设,进而从根本上提高预防火灾的管理能力。

(三)加强宣传教育

消防防火是一项涉及十分广泛的工程,基于社会不同力量的支持,网格化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防火意识的教育宣传,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的消防团队,不断壮大网格安全管理的防火力量。通过定期开展网格化的消防安全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将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首要的研究重点。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准确评估消防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消防人员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奖励和惩罚,积极做到奖惩分明,利于提高消防人员的工作热情。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不断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在应用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其内在的有效性和专业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从根本上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消防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加强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消防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杨洋,顾常源.网格化在社会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5(03).

[2]陈景文,余雯.探究网格化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5(26).

[3]杨蕊蕊.网格化在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6).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篇9

消防工作是一项全民工程。以景德镇市为例,全市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60万,有51个乡镇街道办、144个社区、679个行政村。受编制所限,消防部门一线从事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不足40人,专业消防警力根本无法满足现实火灾防控工作需要。因历史和现实原因,全市各类火灾隐患大量存在,群众习惯性、经常性违法行为难以根除,单靠消防部门做好全市防火工作无疑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如财政部门需要保障消防工作必要经费;规划部门需要合理编制消防规划,确保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满足消防工作现实及长期发展需要;文广部门需要加强歌舞娱乐场所、文物古建筑等场所的消防工作;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大、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消防检查;民政部门需要加强福利院、敬老院等民政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公安、安监等部门需要严格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卫生部门需要加强医疗机构的消防安全检查。无论规模大小,如果把全市宾馆、饭店、歌舞厅、养老院、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服务机构及其他沿街店面、小型公共场所统计起来,这个数字将数以万计,数量十分庞大,无论从工作职责还是从现实需要,消防工作都离不开各行业系统对本系统行业内相关单位实施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2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2.1目前行业系统开展消防工作主要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了“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大的安全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但具体怎么管,管什么,怎么操作,责任怎么追究,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并不具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西省消防条例》对发改、财政、规划、建设、质检、教育、工商、文物、供水、供电、通信等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也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不具体也不全面,具体如何实施、相关责任追究并未触及,对实践操作并无强制执行力量。

2.2当前行业系统开展消防工作主要行政指导性文件

为推动行业部门消防工作开展,国务院、省、市、县等各级政府都会适时一些行政指导性文件或考核办法。如2011年12月国务院以国发〔2011〕46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其中涉及消防安全行业管理部分的主要有:第四小点“加强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和第十六小点“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2013年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以〔2013〕16号文件印发了《消防工作考核办法》,在总分100分当中,“部门监管责任”占12分;参照国务院考核办法,各省、市、县政府下发的《消防工作考核办法》中有关行业系统消防工作考核内容也大同小异。无论是各级政府下发的指导意见还是消防工作考核办法,有关行业系统消防工作方面均不具体、不全面。从工作实践来看,行业系统消防管理还没有真正与部门班子考核、干部评优评先等相挂钩。

2.3目前行业系统开展工作的组织平台

行业系统管理的模式、平台各地可能并不一致,笔者以景德镇市为例,本地行业系统消防工作主要依托“消防安全委员会”这个平台和组织。“消防安全委员会”前身为“防火安全委员会”,成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11年后更名为“消防安全委员会”,由当地政府分管消防工作副市长为委员会主任,将相关行业系统部门纳入组织平台。各相关行业系统确立一名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分管负责人(一般为部门副职)为“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由其常设机构“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消防部门)牵头,提请各行业系统成员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开展工作督导或考评。

2.4纳入组织管理的主要行业系统

景德镇市目前“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达30个,主要的成员单位有:公安、法院、检察院、安监、发改、工信、教育、人社、国资委、房管、民政、司法、文广、卫生、旅游、市场监管(原工商和质监合并)、瓷局、水务、供电、治安、城管、电视台、日报社、人防、体育、交通、财政、规划、农业、建设。基本涵盖了全市各主要行业系统,每年可以根据部门行政调整或工作需要,适当地增加、减少、变更行业系统单位或成员。

2.5日常消防工作内容

“消防安全委员会”每年涉及行业系统消防管理的主要工作有:召开全市消防工作会议期间,一般以政府名义与各行业系统签订消防工作责任书;下发文件,开展多项消防专项整治和检查,要求各相关行业系统配合,共同做好消防工作;按照政府下发的《消防工作考核办法》对相关行业系统消防工作开展考评。从每年工作模式综合分析:行业系统主要根据消防部门的工作建议,在政府分管消防工作领导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行政办公方式开展工作,自由灵活性很大。

3当前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3.1行业系统消防管理职责不明晰

行业系统开展消防工作依托的“消防安全委员会”组织本身缺乏人员、经费、办公地点等支撑,日常工作主要靠其常设机构“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消防部门)的工作建议和行政长官(政府分管消防工作领导)的个人意志,造成的弊端是:各行业系统开展消防工作都需要消防部门发挥主“推手”作用。任何一项消防有关工作,从文件起草、会议部署、督导考评、总结通报,消防部门都需要全程跟踪投入,其结果是消防部门因警力不足、时间不足、经费不足等各种原因,最终显得“力不从心”,而众多的行业系统往往觉得消防工作“事不关己”,或多或少“漫不经心”。行业系统消防工作职责、工作实施、责任追究没有统一“标准”,过多地依赖消防部门的“推动”和政府领导的“重视”,造成各行业系统消防工作随意性大,工作积极性不高,而消防部门陷入了“什么都需要管—不堪重负—什么也管不好”的怪圈。几乎在任何一起火灾事故责任追究方面,消防部门都“难辞其咎”。

3.2法律依据和责任追究不充分

前文说过,国家一些法律法规、行政指导文件都对行业系统消防工作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但具体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对违法后果未做规定。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除非发生某种特别重大消防责任事故,一般很难追究相关行业系统“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在日常消防管理工作当中,笔者也从未遇到因“消防行业管理不到位”追究相关行业系统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行政处罚案例,行业系统“做”和“不做”差别不大,消防部门无法在法律层面进行行政处罚。在大部分政府领导、行业系统或其他相关人员理念中:任何消防工作责任追究,首先追究的是消防部门责任,行业系统责任追究往往靠后。“有个高的顶着”,在实际消防工作当中,各行业部门开展消防工作或多或少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而在近几年火灾事故责任追究过程中,消防也是被追究责任较多的部门。如在2013年“6.3”吉林德惠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责任追究过程中,被提起公诉的11名公职人员当中,其中负责消防行政许可、日常消防监督管理的公安、消防部门人员共占7名,政府领导1名,建设、经贸、安监等行业系统人员只占了3名。在2014年“8.2”江苏昆山爆炸事故责任追究过程中,除给35名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外,被采取司法措施的11名人员当中,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占了3名,环保、安监等行业系统部门相关人员4名,在这样一起安全生产爆炸事故当中,消防依然是被追责严重的一个部门。消防工作原则中“部门依法监管”中的“法”这一环的严重缺失,造成了消防部门需要“积极推动行业部门开展消防工作”,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规避自己的法律责任,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目前消防工作中一个很大的缺憾。

3.3所依托的组织工作操作性不强

在实践工作过程中,“消防安全委员会”因缺乏专门的人员、经费、办公地点来开展工作,以其名义开展的任何消防工作最后还是需要消防部门来组织实施。如“消防安全委员会”相关文件不能通过政府的公文流转系统,所有文件基本靠消防部门上门送达;在会议通知过程中,消防部门需要安排每个会议细节;在上级督导考评过程中,文件拟定、行程安排、住宿就餐皆是消防部门主责承担。这样做给行业系统的错觉就是:“消防安全委员会”的工作就是消防部门的工作,行业系统所依托的“消防安全委员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相关工作几乎变成了消防部门“单打独斗”。

3.4工作奖惩不充分

工作积极长久的开展离不开精神、物质方面的刺激。“消防安全委员会”每年会评选出一批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和消防工作“先进个人”,但评选出的先进单位或个人并无实际的物质奖励,纯粹是单位或个人荣誉。在实际工作当中就有地方单位代表反映:“安全生产委员会”评选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体员工可以多奖励一个月工资,“消防安全委员会”评选的“先进单位”并无这方面的优势。这些方面都很大地制约了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消防工作的积极性。

3.5消防培训不到位

消防工作需要一大批从事消防工作的“熟手”,这离不开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而行业系统工作庞大,一些工作都是行政办公室或综治人员兼任,有些更是临时指定人员,消防工作素质不高,工作经验不足,这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消防业务培训,提高人员消防工作素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行业系统的培训没有专门规定,《江西省消防条例》第五十一条虽然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但并没有规定不接受消防培训应承担的违法后果,造成行业系统参加不参加消防培训“无所谓”。在实际工作当中,消防部门培训需要“上门推销”,有些行业系统因时间、场地、人员难以相对集中等各种原因对消防培训一拖再拖或干脆置之不理,造成了行业系统相关人员很少接受到消防专门培训。

4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1修改现行法律法规或加强行业系统消防工作立法

首先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上位法方面明确行业系统的工作责任、违法后果。更进一步,国家应该逐步推进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管理专门立法。在行业系统消防工作立法或者相关法律修订过程中,不能只做原则性规定,要明确行业系统消防工作具体责任、如何管理及违法后果。如果上位法律不好明细,则从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条文释义等方面加以补充,使其在实践过程中有法可依、处罚有据,使行业系统在消防工作当中有所敬畏和忌惮,从被动的“推”着做消防工作变成主动担负起消防工作责任。而消防部门起到培训、提醒和监督的作用,特别是能在法律层面上对行业系统消防工作进行“监督”乃至“处罚”,从而改变行业系统消防工作泛泛而谈、敷衍塞责、操作务实性不强的局面。

4.2消防部门应主动担负相应工作职责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篇10

【关键词】重点单位安全管理消防监督检查

1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消防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尤其是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出台和施行,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履行的消防安全工作职责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从目前现实情况看,各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能够按照消防法规的要求,从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安全管理、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几个方面开展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但在单位消防安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情况和问题。

单位未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认识,消防安全责任制未落实。在社会面上,社会化消防工作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唱独角戏的局面仍未被打破,重点单位自己本身应负责的火灾隐患整改消除、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单位自身内部消防安全工作都依赖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使重点单位认为消防安全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情,单位内部消防工作得不到彻底落实。特别是一些企业单位,重视经济利益,忽视消防工作,只讲在嘴上,不落实到工作上,缺乏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对火灾隐患的整改消除能拖则拖,能省则省,甚至久拖不改,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思想意识严重,违法违章建设工程、未经公安机关消防部门竣工消防验收合格、消防备案即擅自投入使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在消防工作中埋下了“先天患”。

单位专(兼)职消防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自防自救能力不强。在单位内部,职工减员增效和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经营机制上的变化,全局性消防安全工作被忽视淡漠,职工按劳按资分配经济利益,打破了“大锅饭”格局。在精简机构人员工作中,一些已规模化的单位将原来的专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变成了兼职人员,有的单位甚至还安排了一些难于履行工作职责的老弱病残或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的人员来开展消防工作,这些人所发的工资和能得到的经济利益往往很少,他们很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在其位不谋其政,致使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火灾隐患的滋生和漫延。

单位内部统筹管理混乱,职(员)工的消防安全认识淡漠。有一些重点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思想上根本没有绷紧消防安全工作这根弦。对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所指出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总认为是故意刁难、找茬。这样一来,单位内部全体职(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消防设施器材的配备和维护、消防安全工作检查巡查和火灾隐患的查处整改等经常性防火工作无法落实,单位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缺失、消防业务素质低下、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意识淡薄。

2做好对重点单位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一是转变工作思路,落实检查制度。根据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七条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监督抽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在监督抽查的单位数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根据《黑龙江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重新界定重点单位后,县市级消防大队辖区内的重点单位一般为近百个,市区则更多,外县市消防大队的监督执法人员比较少,而且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只是日常消防工作的一部分,不可能将所有的工作时间都用在监督检查上。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重点单位中确定出“重中之重”,对其坚持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对其他重点单位则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监督检查的频率应当根据人员数量、工作日、工作量等具体情况而定。

二是监督检查的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依据《消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法律、法规为社会单位设定的消防义务涉及面广、内容多,在检查中不易面面俱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单位的检查内容进一步规定为三个大项:第一大项是被检查单位的建筑物或者场所在施工、使用或者开业前是否依法办理有关审核、验收、备案或者检查手续,也就是检查建筑物或者场所的合法性,确认合法后日后可不再予以检查。第二大项是已经通过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合格的项目使用、改变情况。对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的功能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第三大项是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施后,此项的检点应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责任人对《规定》的执行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