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世界农业论文十篇世界农业论文十篇

世界农业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23:30

世界农业论文篇1

1.加入wto后,我国可以享受40多年来关贸总协定各缔约国在开放贸易、尤其是降低关税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成果,〖Ht〗并可取得大多数成员方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为我国农业国际化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有利于我国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与市场。

2.有利于我国参照国际规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对实现农业两个转变,提高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能力,以及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可灵活运用wto有关条款及争端解决机制,保护国内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使之免受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口的冲击。而且,加入wto后,我国也可以成员方身份,全面参加国际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维护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遏制少数发达国家的单边贸易行动和农业贸易保护主义。如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日本、韩国在各方面压力下,终于有限度地开放了其大米市场,我国大米本来在日、韩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但美国等大米出口国则向wto提出,日、韩开放大米市场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只有wto成员方才能有权享受。因我国目前不是wto的成员方,所以我国不能向日、韩市场出口大米。加入wto后,上述问题将不复存在,相反,我国可动用wto有关条款及争端解决机制来保护本国利益。

4.有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等不公平待遇,促进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Ht〗乌拉圭回合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取消了非关税措施,均以关税及关税配额的形式来管理农产品贸易,这样就大大改善了农产品出口环境。目前,我国出口到欧洲的土豆,遭到欧盟歧视性的数量限制,这本不符合wto农业框架的规定,但由于我国不是wto的成员,因此,欧盟对我国采取的这一歧视性措施,不能被wto纪律约束。加入wto后,这一问题将不复存在。

5.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乌拉圭回合后,由于发达国家削减农业保护水平和增加市场准入量,因此,有利于我国抓住机会扩大农产品出口。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

农业是传统产业,一般来说,由于发展中国家二、三产业不发达,多数人口集中在农业领域。农业不仅是这些国家发展的根据地,也成为社会稳定的保护地。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发达国家不仅二、三产业发达,农业也很发达,拥有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极力要把自己的农产品推向世界,特别是推向发展中国家。农产品与工业品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工业品在进入一个国家时,它总能带进去一部分技术,而农产品往往就是产品,它所包含的技术和知识很难被进口国所利用。因此,所有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入世"谈判时,都是把农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保护。在比较早的乌拉圭谈判,就把农业问题作为一个特殊问题来对待,给发展中国家一些优惠政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的70%在农村,有50%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生产,因此,我国在一系列入世多边谈判中,尽了最大努力保持农业的稳定。

我国农业与国际发达农产品生产国相比,有两个很难改变的不利因素。第一,我们的自然生产条件,比欧美主要国家差得很多。我国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旱涝灾害频繁,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而欧美国家气候温暖,雨量丰沛,是农业生产的极好地区。第二,我国资源结构严重不合理,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是我国农业一个重要特征。美国一个农户一般要种几百公顷地,欧洲小一点也要几十公顷到100公顷左右,而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平均只有0.4公顷左右。我们知道,技术状况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自然条件差和生产规模小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

自然条件差,降低了竞争力,这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那么,生产规模小又是如何影响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呢?第一,农业生产规模小,使得劳动生产率很低,采用程度更高的机械化生产并不经济,因为由机械替代下来的劳动力,在没有稳定就业出路的情况下,仍要分享农业收入,使成本大大提高。在手工劳动为主的情况下,农民的劳动强度很大,农民必然会与其他生产领域的劳动辛苦程度作比较,结果不是粗放经营,减少粮食生产,就是设法提高价格。第二,与小规模生产相联系的低商品率也促使价格上涨。以粮食为例,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产品商品率几乎为100%,但我国生产规模小,粮食生产的商品率只有30%左右。而农民生产口粮中使用的化肥等价值投入,也要在商品粮销售中收回,这样就使商品粮的成本提高。商品率越低,这种影响就越大。第三,小规模生产的交易成本高,流通费用占粮食销售价的比重很大。

农户生产规模小使农产品生产的绝对收入很少,假设农户以种植粮食为主,那么生产仅够维持非常低的生活水平。1998年,按高于市场价的国家收购价计算,全国平均每亩生产粮食及其副产物的纯收益只有134.47元,再加上用工作价135元,共有269.47元。若户均种100亩地,收入尚可观,但若户均只有7亩地,收入仅1886.29元,按户均4人计算,人均只有471.57元,属极贫困人口。农业生产规模如此细小,决定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弱质地位。

在这样一种资源结构下,如果过量进口粮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仅从国内经济看:第一,国外低价粮大量进入我国,会造成农民破产。我国特有的农民破产,不是指资不抵债而无法经营,而是指农业向自然经济倒退,粮食生产商品率明显下降。农民破产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涌入,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第二,农民收入会明显下降。粮食商品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全国农民现金收入减少几十亿元,其中纯收入也会明显下降。更突出的是,如果农民以种粮为主,由于粮食的商品率只有30%,商品率每下降10%,种粮农民的现金收入就会减少30%,这无疑会迅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加剧城乡矛盾。第三,对工业生产也会构成严重打击。现在,我国农民每年要购买大约2000亿元的农用生产资料,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农业向自然经济倒退,那么农民势必大量减少农用生产资料的购置,加上农民收入下降所引起的消费品市场萎缩,工业生产会出现严重危机。如果在农村的工业品销售减少500亿元,那么由于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整个社会就会出现上千亿元工业产品的滞销。

因此说,加入wto对于我国经济来说,是一种历史性转折,它虽会促使我国经济体制,尤其是外贸体制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促进我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但是,在生产条件明显不利的情况下,农业国际化条件尚不具备的背景下,加入wto会使我国农业部门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的挑战。在入世谈判中,农业问题成为我国加入wto谈判的难点之一,这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虽有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很大不利的影响。

具体而言,由于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我国应根据wto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让出一部分国内市场,减少贸易保护,因而对我国农业直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农

产品市场面

临对外开放的压力。过去,由于我国粮食等部分农产品的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而没有进口关税,对农产品的进口限制,主要采取如进口许可证、配额等非关税措施,并通过国有进出口公司进行垄断经营。但根据wto农业协议的规定,今后各成员方只能通过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不能再使用非关税措施。进口保护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我国将按国际规则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因此,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已不可避免,国内农产品将面临世界市场的冲击和挑战。

2.对国内农产品生产将产生冲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贸易保护相对减少的同时,我国农产品的低价优势也随着日益增高的农产品成本而逐渐消失,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农产品市场将面临国际市场低价农产品的冲击。

第二,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控空间和力度将受到影响。尽管目前我国所实施的农业政策大多符合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规定,不须作减让承诺,但今后我国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方面的支持将受到限制。

世界农业论文篇2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抄或全盘移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必须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能够最终形成促进、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

关键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仅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却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重重危机。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发展起来的集约经营管理,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基本特征为“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这一战略主要包括: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了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

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非常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的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技术问题。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必须经过努力,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二、理论源流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

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诱导创新理论;二元经济理论。

(二)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

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蔡.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

[2]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2):97~105。

世界农业论文篇3

关键词:马寅初;20世纪30年代;工农立国之争;工农并重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7—0144—04

虽然在晚清时期已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缓慢历程,但进展并不顺利。除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外,还有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纷扰及西方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掀起的反工业化浪潮的影响。直到民国时期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到底是走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还是继续走工业化道路。如果继续工业化,又应如何处理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间的关系?20世纪20—40年代,思想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争。衡以时间和规模,尤其是论点的丰富和交锋程度,30年代的工农立国之争堪称其中的典型。这场论争学界已有研究,不过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具体观点的辨析上,且以声势较大的以农立国派、以工立国派和农村工业派为主。而以马寅初为代表的工农并重派的思想主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①本文试图对马寅初在这场论争中的立场、观点及其理由做些梳理和分析,并得出几点启示。

一、20世纪30年代工农立国之争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的工农立国之争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世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和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为谋求中国经济独立自主,建立起稳固的经济基础,权衡工业与农业孰轻孰重而展开的一场学术讨论。论争兴起于30年代初,全面抗战爆发后,论争归于沉寂。

在这场争论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派别:

一是以农立国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梁漱溟。梁漱溟认为英美的资本主义道路已经过时,苏俄的计划经济道路政治条件要求太高,中国有农业的基础和土地条件等优势,所以他主张乡村自救。1931年6月,他在山东邹平成立乡村建设研究院,积极开展乡村建设活动。晏阳初、高践四等人对此表示大力支持。不难看出,以农立国派所强调的是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的特殊国情。

二是以工立国派。乡村建设运动的蓬勃发展之际,吴景超率先表达了不同的观感。1934年11月他在《我们没有岐路》一文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还很低,虽然工业化有诸多弊端,但我们不可“因噎废食”;虽然有帝国主义的压迫,但我们不可“畏难退缩”。中国应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这种论断很快得到了陈序经、贺岳僧的响应。陈序经从文化层面着手,认为“新的文化的创造,与其说是依赖于乡村,不如说依赖于都市。”②贺岳僧表示相信,中国需要的“是推广优良的生产技术于一切生产事业,不是保守主义的复兴农村计划。”③面对以工立国者的质疑,以农立国者展开反驳,如姚溥荪撰文指出,复兴农村“不独可以提高农村的购买力,帮助工业化;且还可以消弭匪患,澄平政治;似为治本之要图。”所以“与其高唱中国工业化,盍若稍尽棉薄致力于乡村建设。”④梁漱溟则继续坚持自己的判断:“中国根干在乡村,乡村起来,都市自然繁荣。”⑤继续宣讲乡村建设理论。对此,陈序经再次撰文批评:“乡村建设运动,在名词上虽是很新颖,在理论上却有了多少复古的趋向。”⑥可见,以工立国派所看重的是工业化这一经济发展潮流。

三是农村工业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郑林庄。客观而言,郑林庄其实是赞同吴景超的工业化主张的,因为他指出“中国既然被卷进了世界潮流的漩涡里去,就是我们不去自动地工业化,终究也会被动地受人给工业化了。”但同时他又强调,中国经济还不是自主的,民众也缺乏科学意识,所以并不具备发展都市工业的条件。为达成工业化目标,“应该在农业上想工业化的办法”,发展小规模的农村工业。农村工业“是在每个农家里,或乡村工厂中,集家人或乡民来共同进行的,是不需要大量的资本的,而且是注重在过剩劳力利用的。”⑦较之以农立国派和以工立国派,这种主张显然已有所超越,不再将农业与工业视为对立的两极。郑林庄的农村工业思路得到了方显廷等人的支持,但青年经济学者张培刚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把农村工业当为中国经济建设的路径,不但在理论上近乎开倒车,在事实上也是行不通的。”⑧可行的应是工业化道路。

四是工农并重派,这一派的学人大都注意到工农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王子建认为经济建设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农业与工业同样重要;⑨曾克熙指出,农村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不兴,工业不兴,所以农业不振。“工业者靠着农业者供给它们以食料和原料,而它们则以种种的工业品供给与农业者,和农业者交换。农业者便靠着工业者供给它们以种种的工业品而提供其农产物。”农业与工业,既分工又合作,结果就是产品丰富。“农工当相依为命,必求其同时并进。”⑩李柔远认为,工业与农业“合则共荣,分则两败。”B11工农浑然一体,不仅事实上分不开,而且讨论时亦不能分开。重工或者重农,皆非立国的大道。

二、马寅初的工农并重主张

“欲解决农民生活问题,只有一面复兴农村,提倡工业,使一部分之农民得在工业上谋生活。一面开垦荒地,增加每户农家享有之亩数,以维持其生活,且重农亦必须重工,否则农产品在工业上之需要,不能增加。而重工亦必须重农,否则工业品在农村中之销路,不能推广。故农与工两者相依为命,不可偏重。”B12在这里,马寅初明确回答了农业与工业孰重孰轻的问题,表达了工农并重的思想主张。马寅初之所以主张工农并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其一,工业与农业密不可分。马寅初注意到农业与工业在原料和市场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忽视这种联系,单纯重工或者重农,就会有诸多条件限制。1936年5月他在浙江嵊县发表演讲时指出,糖、油、布、丝绸和面粉等工业产品,多数要销往农村,工业原料也得从农村中来,这是工业依靠农业。如果没有工厂,那么农民的甘蔗、棉花、蚕丝、麦子等原料就没有销路,这是农业依靠工业。“工与农如‘四海之内皆兄弟’,自应同时进行,不可偏颇。”假如说重工是对的,但中国却不能多设工厂,因为工厂是要保护的,而“加税又不可能,侵略国不但把运货进来,并且连工厂也搬到中国来,反使根本收不到税。不许他设工厂吗?通商口岸是有条约订定了的,是《中日马关条约》订立,外人在华可以设厂,所以重工有不平等条约的障碍。”假如说重农是对的,可是农村经济破产以后,金融界不再贷款给农民,为寻找出路而将大量资金集中于上海,从事公债、地产和标金等投机活动。“现在要把上海的现金再搬回到农村里来,只有投资内地的办法。但是法币政策实行以来,资本家不愿投资,情愿存于外国银行。”他还进一步假定上海的游资可以搬回农村,借给农民合作社。可是,“现在有好多合作社,借钱的时候,是合作,还钱的时候,乱七八糟。用亏了,大家不负责,不合作了。”B13所以,重农有资金短缺和合作社组织健全问题。

1937年2月马寅初在杭州演讲时又进一步指出,重农的限制还在于:农业生产技术改良问题,“中国的农业已有数千年,现在的一牛一犁,与旧无异,从不改良,实有改进之必要。”交通问题,只有改善交通,才可以让农产品,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产品运到城市出售;苛杂问题,“中国农民因年来税多捐重,生计大受影响,各省苛捐杂税,不胜枚举。”重工同样还有很多困难,如集资问题,“中国资本分散,无法集中应用。因而有少数资本家专做投机生意,杂粮投机、棉纱投机等,以求侥幸于万一。”又如管理问题,“现在各厂相继倒闭,其营业失败原因,即在任用私人,管理者皆属不学无术的人。”B14马寅初熟谙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在条件,他所提到的这些具体经济问题绝非空言。

其二,有助于消解经济恐慌。1929年从美国蔓延开来的经济危机,使得世界经济陷入恐慌,同时也影响及于中国,让中国经济也陷入恐慌。在马寅初看来,中国经济恐慌与世界经济恐慌不同,“它国经济恐慌之原因,在生产过剩,物价跌落,致多量生产之物掷于虚牝。我国则不然,恐慌之原因,大半在于生产之不足,仰给于外国者日益加多,故外国过剩之货物,可以泛滥于我国市场。B15从此出发,他认为救济中国经济恐慌,应以”在国内能充分供给人民,夺取外货之国内销路为第一步希望。故农业与工业之利害一致,互相依赖,共存共荣,所需要者为农工合作增加生产。“B16

其三,有助于应对民族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先后制造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等。为在战争中求得自保,马寅初认为中国必须发展农工:“必先需办到吃自己的米,穿自己的布,此不但应在农业方面着想,工业方面亦有同等重要。米、麦与棉固由农而出之,但欲变糙米为白米,变麦子为面粉,变棉花为纱布,则非工莫属;它如蚕桑,农事也,而缫丝、丝绸为工业。种植甘蔗,农事也,而制糖为工业。故农与工如辅车之相依,不能缺一以行。”B17工农不仅应联合发展,而且还有必要集中发展一些重要事业:与自然资源有密切关系者(如蚕桑等)、有特别技能者(如瓷器)、中国自有原料者(如桐油业)、中国原有市场者(如面粉业)以及基本工业(如电气工业)等。

其四,经济学理与现实经济环境使然。客观而言,农业、工业和商业等经济产业中,马寅初尤其重视工业。20世纪20年代他多次讲到中国资源、土地和劳动力充足,惟资本缺乏,所以应发达资本和发展工商业。30年代他又指出农业在经济学上有一个重要法则,“劳力、资本愈费得多,报酬的获得愈减,这叫做报酬递减。”所以重农不能富国。然而工业方面,“出产愈多,消费愈少,所得报酬则愈多。这就叫做报酬递增。”所以重工可以富国。同时他还注意到,正在侵略中国的日本是一个重工业国家,棉纺织业是其重要支柱,但是日本不产棉,粗棉从中国进口。铁既是军用品又是日用品,但是日本也不产铁,也需从外国进口,“如果中国重工,这些资源都变成自己的工业品,它要被我们打倒。”B18所以重工在当时还有一层意义,即从经济上抵抗日本的侵略。然而,要重工就必须得有市场。环看当时国际市场,早已被英美等国占领,后起的德日等国正谋求重新分配,落后的中国自然不可能与它们争夺。而在国内,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华侨汇款减少,蚕丝等出口受阻,城市地价下跌。此外,白银源源外流,形成通货紧缩局面(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为恢复金本位,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收购黄金白银)。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中国人原本就很小的购买力变得更加弱小,所以国内市场也不容乐观。对此,马寅初无可奈何地说到:“中国人民百分之八十五都是农民,要是中国农民没有购买力,中国也无从工业化。所以现在中国工业化的问题,对内、对外都不能,而不得不转变归结到农业问题。中国农民既占总人口百分之八十五,中国的各种问题都不得不集中于农民问题、农村经济问题。”B19可见,残酷的现实经济环境让他认识到在中国重工必须重农,工农必须并重。

三、20世纪30年代工农立国之争的实质

综观20世纪30年代的工农立国之争,无论是以农立国派还是以工立国派,抑或是主张调和的农村工业派和工农并重派,其实都是在尝试回答世界经济危机和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经济向何处去”这个重要问题。由于上述各派的思想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而显得弥足珍贵。

自晚清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现代化道路的苦苦求索,不仅是现代化推进到一定阶段的一个产物,而且是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一个延伸。它与同时期在政治领域出现的“民主与独裁”论战,以及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论战交相辉映,三者叠加在一起构成了现代化目标在特殊历史时空背景下的多维展开。这场论争上承20年代章士钊、董时进等人与杨铨、恽代英、杨明斋等人的辩论,但又与其不同。如果说20年代是在论争要农业还是工业,即要不要经济现代化,那么30年代的思想界则是在争论工业与农业孰轻孰重,即经济如何现代化的问题。这就表明中国思想界对经济现代化的认知是在不断地深化和提高。抗战后期兴起的战后经济建设讨论,又涉及工农立国问题。不过在讨论中,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界,大都认识到现代化不仅仅是机器工业化,而且还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工农并重几成共识。这种形势说明马寅初等人工农并重主张,虽然在30年代的论争中不占优势,但是却准确把握了中国经济的特殊性。

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工农立国之争,探讨以马寅初为代表的工农并重派的思想主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致有以下几各方面的启迪作用。

第一,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都不应以牺牲农业为代价。20世纪30年代,虽然以马寅初为代表的工农并重派在论争中指出不可以农立国,但并未因此而忽视农业,并试图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当前,旨在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拉开序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势必要向城市转移,不仅耕地会越来越少,而且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会越来越少。而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将呈刚性上升态势,粮食供给与需求之间将会变得越来越紧张。为此,一方面要提高城镇化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尽量少占地、少占优质耕地;另一方面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出产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中国工业化决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马寅初留学美国时原本也是主张中国走工业化道路的,回国后一度大力引进和宣讲西方现代经济理论,但很快注意到中国是一个人口百分之八十五都是农民的农业大国,认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决不可照搬西方的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应研究中国的具体国情。20世纪30年代他又指出只有重工才能让国家富起来,但在中国重工的同时还必须重农,工农必须并重。马寅初的这种转变告诉我们,虽然工业化有学理支撑,但中国决不可简单重复西方国家通过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老路,必须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尽可能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新路。

第三,工业现代化要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这是由经济发展潮流和中国现实经济环境所决定的。工业现代化无疑是经济发展潮流,但其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20世纪30年代,马寅初已指出农业与工业在原料和市场方面有着割舍不断的密切联系,工农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就告诉我们工业与农业是一个整体,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不可取的。当前,中国面临的是世界经济不景气、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货物战和货币战不断、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等现实经济环境。要想推动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因为拓展国内市场有赖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加。所以我们在建设工业现代化的同时,还必须大力促进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并且通过制定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农民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尽快富裕起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工业现代化既无以支撑也将无法持续发展,并最终将影响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

注释

①当前已有学人注意到马寅初的工农并重主张,如朱磊:《试论马寅初的中国经济现代化思想》,《财经论坛》1996年第6期;孙大权:《赶超战略与平衡发展——翁文灏与马寅初两种工业化道路的比较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等,但都没有将其与民国时期的工农立国之争联系起来观察。

②陈序经:《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独立评论》第126号(1934年11月)。

③贺岳僧:《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应走的路》,《独立评论》第131号(1934年12月)。

④姚溥荪:《不复兴农村中国也可以工业化吗》,《独立评论》第137号(1935年1月)。

⑤梁漱溟:《往都市去还是到乡村来?》,《乡村建设》第4卷第28期(1935年6月1日)。

⑥陈序经:《乡村建设理论的检讨》,《独立评论》第199号(1936年5月)。

⑦郑林庄:《我们可走第三条路》,《独立评论》第137号(1935年1月)。

⑧张培刚:《第三条路走得通吗?》,《独立评论》第138号(1935年2月)。

⑨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黄山书社,2008年,第830—831页。

⑩曾克熙:《农业与工业孰为重要》,《湖南大学季刊》第2卷第4期(1936年11月)。

B11李柔远:《中国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更生》创刊号(1937年1月15日)。

B12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69页。

B13B14B18《马寅初全集》第9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2—204、368—370、194—195页。

B15马寅初:《中国之新金融政策》,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1页。

B16《马寅初全集》第7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65—466页。

世界农业论文篇4

文革以后农史研究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其特点是在前一阶段整理农书的基础上,以农业科技史为中心,对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政策、农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展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专业农史机构的研究和专业农史机构以外的各学科的有关研究也获得初步的整合。由于内容较多,本节分为两部分,首先概述新阶段的一些主要特点,然后简要介绍重要研究领域及其重要成果。

(一)农史研究新阶段出现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1、新形势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客观上,文革结束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需要从农史研究中获取借鉴,这给农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主观上,建国后十七年以资料整理为中心的工作已经为农史研究打下很好的基础,循此继进,开展全面的史的研究是学科自身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在文革中被人为地中断了。文革结束后,人们被压抑的研究农史的热情迅即迸发出来。这在1977年安徽合肥召开的中国生物学史(包括农、医史)学术讨论会上已有所表现。1978年,农业部和农科院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编写《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的任务。1979年,在郑州召开的第一次编写会议,被农史界学者喻为"农史研究春天"的到来。继之,80年代初又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上马,该书特设《农业历史卷》,在草拟框架时,确定其内容包括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农业生产史、农业经济史、农业思想史、农业科技史、地区农业史、少数民族农业史、世界农业史等学科分支或项目,实际上是大致明确了农史学科的"四至"。从1995年开始,在郑重会长的倡导下,中国农史学会组织编写全面反映中国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历史发展《中国农业通史》,全书分原始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卷和边疆民族卷,另有附录一卷,共10卷,规模宏大,目前仍在编写之中。这些动员整个农史界力量编写的大工程的启动,对农史学科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在不同学科加速交叉融合的形势下,友邻学科理论方法以至资料的引入,也为农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这些既促进了农史研究新阶段的到来,也成为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下面简单介绍这一新阶段的一些主要表现和特点。

2、研究队伍空前壮大

3、农史刊物的创办

1981年,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当时还是筹委会)和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联合创办的《中国农史》季刊和中国农业考古中心主办(后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合办)的《农业考古》半年刊几乎同时创刊。前者是我国农史学科第一份专业性学术期刊,内容包括农业史、农业经济史、农业科技史、地区农业史、少数民族农业史、外国农业史和古农书研究等,大大超越原来该室集刊的范围。后者把考古文物与农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反映传统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少数民族农业史、中外比较农业史、农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融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为一体。从1991年起,每年增加两期茶文化的专号。在此稍前,华南农学院农业历史研究室受农业出版社的委托主编了不定期《农史研究》丛刊,从1980年到1990年共出了10辑;该刊一度计划改为季刊,但只出版了1983年第1期。1987年,中国农业博物馆创办了《古今农业》半年刊,1991年改为季刊;刊登有关农业历史、农业考古、农业资源、农业经济、农业博物馆的建设等方面的论文和调查报告。1994年,农业部当代农业史室也编辑出版了《中国当代农业史研究》。作为一种专史拥有几种学术刊物,这在中国史学界是罕见的。这些刊物不但为农史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园地,而且促进了专业农史研究圈与圈外各种信息和成果的交流,促进农史研究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从而大有利于农史学科的发展。

4、研究领域的拓宽,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这是新时期农史研究发展的重要特点。在这个题目下实际上包括了三方面的问题,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难以分割的,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叙述。上面谈到,建国后十七年的的农史研究是以整理农书为中心的,本时期,这一工作仍在继续,但重点已经转到史的研究。大体说来,在九十年代后期以前,研究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史为中心展开的;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以《中国农业通史》的编纂为契机,转入更全面的农业史研究的阶段。与研究领域拓宽紧密相联系的,一是新资料来源的开辟,二是与友邻学科的交叉融合。文革前农史研究收集和运用的主要是农书的材料、历史文献的材料,方志的材料;文革后,除继续发掘和利用这些材料以外,又加入了新的材料,最突出的是考古学的材料、民族学的材料和以"满铁"调查资料为中心的近现代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材料[1]。农史学科的资料基础更加雄厚和广阔。这一时期农史研究的方法,除继承前一阶段的传统外,还引入不少学科的理论方法,又有其他学科的学者加盟农史研究,于是出现了农史研究与友邻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以至形成农史研究的新领域或新的生长点。上面说到的考古学、民族学材料加入农史研究,同时就是农史学与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交叉融合。它如历史语言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民俗学、"生态学、气候史、比较农史法、自然辩证法等的引入或加盟,都给农史研究增添新活力,使之出现多样化的绚丽局面。

这一时期农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浮燥的风气的漫延,在有关论著大量涌现的同时出现了忽视质量的倾向,对材料和论据缺乏严谨的考据和论证、不符合学术规范的文章已不是个别的现象,急功近利的求多、求快、求大的行为有相当大的普遍性;而又缺乏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在20世纪末,商品经济的大潮对农史研究的队伍的冲击越来越大,农史研究面临新的困难。

(二)重要领域及重要成果举隅

1、农书和农业文献的整理、校释和研究

这方面的工作在文革前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成绩最显著的是中国农业遺遗产研究室的缪启愉,缪氏在50、60年代已积极参与万国鼎领导的农书整理校注工作,万氏1963年去世后,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农书整理工作遂由繆氏牵头。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文革后期即已开始在辛树帜的领导下整理出版石声汉的遗著;此外马宗申也独立做了不少工作。现按时代的先后对综合性农书的整理作一简单介绍:

先秦:夏纬瑛五十年代在西北农学院工作时已致力于先秦农书和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60年代调至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后改为研究所),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继《管子地员篇校释》和《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后,完成了《周礼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诗经中有关农事章句的解释》和《夏小正经文校释》,分别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他的工作为先秦农业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王毓瑚的《先秦农家言四篇别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是在研读夏著《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的基础上写成的,对夏著作了不少有益的补充和校勘。

隋唐宋元:这方面的成果有缪启愉的《四时纂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石声汉的《农桑辑要校注》(农业出版社1983),缪启愉的《元刻农桑辑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8年),马宗申的《元刻大字本农桑辑要译注》也将要出版;王毓瑚校点的《王桢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年),缪启愉的《东鲁王氏农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其中,缪氏的校释后出转精,并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专业性农书的整理研究也有不少成果。作物、植物专书有傅树勤、欧阳勋的《陆羽茶经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伊钦恒的《群芳谱铨释》(农业出版社,1985年)等。两汉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不少记录岭南植物的"志录"类著作,最著名的是《南方草木状》,旧题西晋稽含著,对该书作者和撰期历来有争议,1983年华南农学院召开关于《南方草木状》的国际讨论会,将该问题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会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竞生撰写了《南方草木状考补》,堪称有关研究成果的总汇。缪启愉、邱泽奇的《汉魏六朝岭南植物"志录"辑释》(农业出版社,1990年),则开创了整理古代农业典籍的新体例。畜牧兽医书和水利书的整理也很有成绩。前者如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的《元亨疗马集选释》、杨学聪点校的《新刻马书》(均为农业出版社1984年出版)、许长乐校正的《新刻注释马牛羊驼经大全集》(农业出版社,1988年),后者如马宗申的《营田辑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4年)、汪家伦的《筑圩图说及筑圩法》(农业出版社,1980年)和《浙西水利书校注》(农业出版社,1984年)。

对农书各别研究或综合研究(包括中外农书比较研究)的论文相当多,《中国自然科学史·农学卷》各编的有关部分,综合了有关研究成果,对历代农书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农业科技史和农业生产史

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是新时期农史研究的中心,对农业生产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的研究,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各种因素和领域的研究,均已展开。

以生产史为中心的农业史综合研究,李根蟠的《中国农业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是比较重要的成果。该书把"多元交汇、精耕细作"作为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主线,突破以前研究中只讲农区和汉族农业的局限,把农业区域、农业结构、农业类型和不同民族农业联系起来作动态的考察,是建立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适应的农史新体系的尝试。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屯垦史,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学者集体编撰的《中国屯垦史》[8]、彭雨新的《清代土地开垦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赵俪生主编的《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赵予征的《丝绸之路屯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等,是该领域的重要成果。

3、农业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

利用考古发现研究农业史上的事物,可以上溯到30年代徐中舒的《耒耜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0的第二本第一分)和胡厚宣的《卜辞所见之农业》(载《甲骨学商史论丛》二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5年)。不过在很长时期内这种工作是零散的、主要是史学界的学者在做。70年代,裴李岗、磁山、河姆渡等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农具、作物、牲畜等农业遗存,震撼了考古界,也震撼了农史界,促进了关于农业起源的研究和把考古文物运用到农史研究中。游修龄的《对河姆渡遗址第四层文化出土稻谷和骨耜的几点看法》(1976年)、《从河姆渡出土稻谷试论我国栽培稻的起源分化和传播》(1978年)就是影响很大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时有些学者自觉地把考古文物、民族学资料引入农史研究。例如宋兆麟,他在历史博物馆工作,本人参加了许多民族地区的调查,他对河姆渡骨耜、钱山漾"石犂"、汉代牛耕的研究就体现了这种特点。从70年代后期开始,李根蟠、黄崇岳、卢勋合作进行原始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的系列研究,用的就是考古学材料、民族学材料、神话传说材料和历史文献记载相结合的方法。有关研究成果后来结集为《中国原始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对推动这股潮流做出了最大贡献的是陈文华。在陈文华的直接操持下,江西省博物馆1978年冬举办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1980年该展览修改后应邀赴京展出。这是首次利用考古材料结合文献记载全面系统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的辉煌成就。1981年,在原农业部长何康的支持下,江西省博物馆成立了"中国农业考古中心",出版了《农业考古》。这样就树起了一面旗帜,开辟了一个阵地。把原来被忽视的农业考古资料、民族学资料汇集起来,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农史界,又促进了不同学科的学者和成果在"农业考古"旗帜下交流融汇,为农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对农史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还有中国农业博物馆。她是"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赴京展出后开始筹建的。她设立了常年的大型农史展览,编辑出版了《古今农业》和一批资料和论著,并支持了《农业考古》出版,是《农业考古》合编单位之一。闵宗殿和曹幸穗先后任博物馆研究所的主任。农业考古的资料和研究成果,除在刊物发表的外,还有的编成专著问世。如: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中国古代耕织图》(王潮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夏亨廉、林正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陈文华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农业出版社,1991年)、《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彭邦炯的《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等。

农业起源是新时期农史研究的焦点之一。以此为主题,已举行了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稻作起源地是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时期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如距今一万年前后长"江中游的彭头山、玉蟾岩、仙人洞遗址,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稻谷遗存,江苏吴县草鞋山、湖南澧县城头山古稻田遗址的发现,不断刷新人们的认识。对水稻的起源地有各种不同见解,立足于考古发现的中国长江中下游起源说逐步取得优势。这一时期,人们还广泛介绍国外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并对中国农业起源的途径进行探索,取得了一些共识。对于这个问题讨论,古为农在《中国农业考古的沿革与农业起源问题的主要收获》(《农业考古》2001年第1期)中已有所总结。

4、农史研究中民族学资料之利用与民族农业史

民族学和民族史与农史学的交叉融合是新时期农史研究的重要特色之一。《农业考古》设"少数民族农业研究"专栏,其他农史刊物注意刊发这方面的文章,有利于这种趋势的发展。这种交叉融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是研究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农业的发展,它与中原汉族农业的交流与融汇,它对中国农业总体发展所作的贡献等等。李根蟠较早注意这方面的研究,发表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少数民族的伟大贡献》[9]一文,并在这个基础上与卢勋合作撰写《民族与物质文化史考略》(民族出版社,1991年)。有关少数民族农业史的论文已有相当数量,涉及的方面也相当广。对北方草原民族牧业生产研究逐渐为研究者所关注,最近,王建革利用满铁资料研究北方民族的游牧生产方式,别开生面[10]。对南方民族农业史的研究也比较活跃,专著有覃乃昌的《壮族稻作农业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等。

5、地区农业史

6、农业文化史与农业思想史

与农业文化史关系密切的有农业思想史。在农史界,农业思想史研究的倡导者是王毓瑚。从发表的有关论著看,有从农学思想的角度研究的,有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研究的,均有论著问世。在农学思想的研究中,对"三才"理论的论述最多;它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农学理论的核心。最先强调"三才"观念在中国古代农学中突出地位的是石声汉,继起研究的有范楚玉、李根蟠等[14],该问题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中有较详细的论述。

7、农业史与环境史、灾害史

8、关于传统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讨论

9、世界农业史、比较农业史及其他

我国学界对世界农业史的介绍始于30年代,1949年以前出版过几本有关世界及欧美农业史的译著。但开展世界农业史的研究和把中国农业史放到世界农业史的范围内加以比较和考察,是文革以后的事。王毓瑚是这种研究的倡导者,并已着手译介外国农学史和比较(包括经济与技术方面)农业史的有关资料。1980王氏逝世后,这一工作主要由董恺忱继续进行,他给大学本科学生、研究生和教师讲习班讲授这方面的课程和开设讲座,译介和撰写有关文章,并主编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的"世界农业史"部分。近年来这方面的论著逐渐增多。1996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邹德秀的《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

注释

[1]"满铁"是1907年日本在大连成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日本政府当年为了侵华的目的通过满铁对中国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社会调查,调查所积累的丰富资料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提供了珍贵的材料。曹幸穗的《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是中国学者首次系统利用满铁材料研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尝试。曹氏目前正在主持对满铁资料的大规模的整理研究工作。由于本文舍弃了农业经济史的内容,关于满铁资等近现代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材料的整理和利用的介绍也只好从略。[3]农业出版社,1983年。

[4]《<农说>的整理和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5]该书和作者的另一部著作《中国农史稿》,虽然都是80年代中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实际上却是作者文革前完成的。[7]《农业考古》1994年第1期。

[8]该书分上、中、下三册,主编分别是杨向奎、张泽咸、王毓铨;农业出版社,1990-1991年出版。[10]《游牧圏与游牧社会》,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1]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野》,《中国农史》1989年第1期。

[12]《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13]《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116-118页。[15]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可参阅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环境研究与思考》,载《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待出版。

[16]李并成著有《河西走廊历史地理》,此书计划出3卷,.第一卷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18]如《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游牧圏与游牧社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9]《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1]文焕然,文熔生著《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科学出版社,1996年。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的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1995年第1期。满志敏:《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历史地理》第8集。

[22]参见王守华、戚印平著《环境与东亚文明》,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23]彭世奖:《我国环境保护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农史研究》第8辑;《从中国的农业史看未来的农业与环境》,《中国农史》2000年第3期。李根蟠:《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理论及其基础》,载《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现代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1993年底台湾学者刘翠溶和澳大利亚学者伊懋可(marleelvin)在香港主持召开了有台、港、大陆和西方学者参加的"中国环境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心之一就是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会后出版了题名《积渐所至》的论文集。

世界农业论文篇5

关键词:中国;法国;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历史研究的热潮在中国学术界扑面而来,国别史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外现代化理论的引进和本土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世界史的作品不断涌现。对于法国的研究虽不象英、美、日等国的研究那样炙手可热,但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果。法国和我国都是农业大国,法国现代化是一种内生型现代化模式,重新认识和客观评价法国这种现代化模式,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中国的法国史学工作者在1978年成立了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统一规划和组织法国史的研究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法国史研究人员,其优秀成果已被世界史学界同仁所承认。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领域不断拓宽,题材不断更新,内容不断丰富。在现代化研究方面,马生祥,端木正,陈崇武、楼均信等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择其要者,在专著方面,如马生祥教授的《法国现代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和《大革命与现代化:1789----1830年的法国》(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洪波的《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端木美、周以光、张丽的《法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至20世纪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沈坚的《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王家宝《法国人口与现代化》(200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端木美的《法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农民·妇女·教育》(中国社科出版社2001年版)、张丽和冯棠的《法国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等。在论文方面如陈崇武《关于法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特征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1期)和《法国政治现代化开端的一项重要举措---大革命头两年(1789—179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马生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教育现代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张丽《现代化冲击下的法国教育》(《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张小荣《近代法国经济发展缓慢原因的研究》(《大同高专学报》1996年9月第3期)、钏佑洁和钟小川《法国百年教育现代化特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张庆海《大革命前后法国农业近代化的本质特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郭胜利《关于近代法国现代化模式的思考》(《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楼均信《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4月第2期)、洪波《法国大革命的民主传统与十九世纪政治现代化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程佩璇《近代法国政治现代化曲折进程的进步性和保守性》(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6期)和《论农民在法国近代政治现代化过程中角色的转变》(《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7月第3期)、张小荣和米海《论贵族“沙龙”文化对近代法国社会经济发的影响》(《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12月第4期)等。除此之外,还翻译了许多国外关于法国现代化研究的代表作,为推动我国的法国现代化进程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在以上的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对法国现代化模式及其评价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史学及经济学界有些学者提出,在资本主义近代化进程中,除列宁所指的普鲁士及美国式道路外,还存在第三条道路,即法国式道路。如陈崇武在《关于法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特征问题》就提出是否还“存在着一条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法国式道路呢”?张庆海在其论文《大革命前后法国农业近代化的本质特征》中指出法国农业近代化历程属于美国式道路,只是与美国农业近代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西方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法国的工业化由于没有像英国、德国、美国等国那样出现明显的“起飞”阶段,法国经济的增长又给人一种相当“缓慢”的印象。因此过去一提到法国工业化往往冠之以“落后”“水平低”“缓慢”等评价,相对于英国的工业化而言,法国的工业化道路则被当作失败的典型。不过近十几年来,一些从事法国工业化研究的学者,在新的工业化理论的指导下开始重新审视法国工业化,对法国工业化失败论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由沈坚撰写的专著《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采用了目前最新的工业化理论,通过对法国工业化道路全面分析,总结了法国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对“法国是工业化失败的典型”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新论》一书共20余万字,除绪论部分,正文分9章。作者首先从理论入手,介绍了二战后世界工业化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些新的发展:即在讨论各国工业化的道路时,不仅强调共性,同时更强调个性;强调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各国具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构成工业化的各因素的表现形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力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所选择的道路必然也会有所不同。总结出法国工业化的九点特征,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法国的工业化道路是一个特殊的典型,而不是一个失败的典型。

另外,马生祥教授的《法国现代化》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对法国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全面扫描的专著。从工农业发展到改造,从意识形态到社会生活,从政党制度到人的认知,从城市崛起到人口转变。现代化研究的六大领域即经济现化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比较现代化,该书都有涉足。著名学者庞卓恒先生称“《法国现代化》是我国学术著作中全面阐述法国现代化历史过程的第一部专著”。①

二、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研究:国内研究近代法国经济史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和早期工业化的英国,或者后期的美国和德国相比,十九世纪法国经济发展是非常缓慢的。然而,对于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原因的研究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攀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书中认为小农土地所有制的长期存在,是法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国内的学者在对此观点认可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其它的原因,如陈崇武、金晓常《关于法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特征问题》中认为对于近代法国社会小农土地所有制和小企业的长期存在这种事实,不能采取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这种从封建的大土地所有制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小农经济就成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因素。”张小荣的《近代法国经济发展缓慢原因的研究》中也认为发展缓慢除小农经济的原因外,另外又总结出三点:一是法国贵族的“沙龙”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农业社会为主的封闭式,超稳定型的社会结构和小生产者的心理状态是阻碍近代法国迅速发展的非经济性因素;二是家庭企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使企业的资金少、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加之企业主的保守怎么狭隘缺乏昌险、创新精神,使近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在生产发展缓慢;三是重视理论科学研究,忽视应用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脱离,人口的缓慢增长,降低了国内的需求压力,使工业缺乏劳动力的现象更加严重。同时在他另外的文章专门指出法国的“沙龙”文化使得资产阶级贵族化,使得法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法国科技教育制度僵化,缺乏大量的科技应用人才。

三、关于法国现代化起点及政治现代化方面的研究:国内一些学者把法国大革命看作法国现代化的起点,而丁建弘则认为这是一种误解,“现代社会的某些要素在旧制度中业已存在,现代化的进程也早于大革命而开始起步,……”“法国大革命首先是现代化的产物。②”对于法国政治现代化的研究最为突出的是洪波的《法国政治制度变迁》,该书28万字,内容涉及宪法、政体形式、议会制度、政府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和公民权利等到各个方面,清晰呈现了法国从大革命至第五共和国两个世纪的政治制度变迁史。同时在他另外的著作《法国大革命与政治现代化》和《法国大革命的民主传统与十九世纪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论文中,都认为法国大革命对法国的政治制度和西方政治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他说“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政治民主化,……法国大革命是政治发展的转折点,它加速了政治管理制度化和政治参与民主化的进程,为政治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楼均信《法国大革命反思》一文,在革命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上,也认为大革命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现代化的新典型,它提出了建立现代国家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推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现代化的进程。陈崇武的《法国政治现代化开端的一项重要举措---大革命头两年(1789—1791)》,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法国大革命加以阐述和剖析,文中说法国大革命头两年的区域划分与行政改革是法国政治同代化开端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最后还指出:法国今天的区域划分和行政组织基本上承袭了大革命时代所开创的区划和行政组织,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大革命的头两年的区划和行政改革决不会有今天法国政治制度现代化。马生祥的《大革命与现代化》一书从现代化的大视野出发,研究大革命在法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而且将大革命的终止时间定为1830年七月革命,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另外郭华榕的《法国政治制度史》,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资料翔实、论述有力,不仅反应了法国政治制度历史的全貌,而且突显了法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四、关于农村转型及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农民如何成为现代人,这是任何一个农业大国在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都必须跨越的关隘。特别是目前中国也处在这一转型期,透视法国这一历史性巨变,以及法国农民与法国政治现代化这一内在的关联将会给人们以丰富的启迪,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具有很高的现实昭示意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工矿区的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时,因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而引起劳动力配置改变造成的人口大变迁”。③这是王章辉、黄柯可等学者在其专著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下的定义,指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值得肯定的进步潮流。该书通过英、法、德、美等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轨迹,总结出四点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并且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城市化和解决城市问题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中央和地方当局在此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肯定了国家的社会调控作用。许平的《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至20世纪初》,本书对农村社会转型的考察,不仅注意到经济结构、人口生态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变革异化,更注意对农民、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变化的探求。文中指出:法国的经验表明,在政治革命后,彻底建立解决农民问题的最基本的途径不是政治的暴力手段,而是经济的自然力量和社会总体环境的进步与发展。端木美的《农村劳动力流向与法国的现代化》回顾了从19世纪中叶起至20世纪初法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阐述了在一战后劳动力迅速转移的三个原因即战争的摧残、生产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吸引,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流向,进而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法国农村劳动力外流,在促使传统农村逐步衰落的同时,也正好顺应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是法国在20世纪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程佩璇发表的《论农民在法国近代政治现代化过程中角色的转变》论文,也探讨了此问题。

五、文化教育、社会和人的现代化方面:端木美《法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农民·妇女·教育》一书从“现代化与人”为切入点,对农民、妇女以及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探讨了大革命以来200年间法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的作用及教育的作用。《法国人口与现代化》主要论述自19世纪以来,法国人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王家宝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法国的人口一直表现出缓慢的增长趋势,与不断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书中还对“马尔萨斯主义”进行了评论,认为“马尔萨斯主义”对人满的第三世界来说不无合理之处,但对于法国这样人口稀少的国家而言则毫无必要。钏佑洁和钟小川写的论文《法国百年教育现代化特征》探讨了法国资产阶段大革命至一战前近一百年的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并着重从教育法制和课程变革两个方面,分析在此进程中其教育现代化有着明显的反复性和激进性的特征。马生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教育现代化》中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教育改革是法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实现了教育的世俗化、普及了初等教育、抛弃了初等与中等教育的双轨制,建立了统一的、梯式的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实现了教育现代化。

世界农业论文篇6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和会议东道国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先后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此次会议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倡议发起,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或部长级官员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官员参加此次会议。中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

会议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生物能源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举行的。

6月3日,潘基文在会上提出,国际社会应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实施一套“双轨”策略,以应对粮价上涨。

潘基文说,国际粮价急剧攀升威胁到每一个人,尤其是对全球8亿多贫困人口的影响最为严重。他说,短期内,国际社会应加大对穷国的粮食援助,帮助易受粮价上涨影响的人群渡过难关;同时要赶在今年耕种季节开始前,为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农户紧急提供种子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

潘基文还说,从长期看,国际社会应解决限制农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确保对农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农户的长期投资,并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潘基文指出,到2030年,全球粮食产量必须提高50%才能满足因人口增长等因素而不断增加的需求。他强调,目前的高粮价也为扩大农业投资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潘基文同时敦促一些国家取消粮食出口限制和关税壁垒等农产品贸易障碍,以避免助长粮价攀升。他说,面对粮价急剧攀升,一些国家采取了限制粮食出口等措施加以应对,但这只会扭曲市场,进一步推高粮价。他呼吁相关国家尽量不要采取此类措施。

潘基文还说,发达国家应消除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方面设置的关税壁垒和扭曲市场的政策,以尽早完成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

当天,迪乌夫在会上说,国际社会需采取紧急行动确保世界粮食安全,他呼吁各方为推动农业发展每年投资300亿美元,以避免粮食问题在未来造成各种冲突。

迪乌夫说,目前全球约有8.62亿人面临饥饿威胁。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应主要依靠提高生产力和增加产量,尤其是增加低收入缺粮国的粮食产量。这就需要各方采取创新措施,包括在拥有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国家与拥有土地、水和人力资源的国家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他强调,目前世界粮食危机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引发了政治和社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危及世界和平与安全。

迪乌夫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国际社会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业项目的资金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目前国际社会用于农业的援助资金已从1984年的80亿美元下降为2004年的34亿美元。农业援助在官方发展援助中所占份额也从1980年的17%下降为2006年的3.5%。

迪乌夫说,他在去年12月已呼吁各方拿出17亿美元资金帮助那些受粮食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摆脱困难,帮助它们获得种子和化肥等,但这一呼吁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他强调,在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上,各方应停止空谈,加强兑现承诺。

会议探讨了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对世界粮食安全提出的挑战,并为此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大会最终审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宣言: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

会议中,包括潘基文在内的185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部长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先后在高级别会议上发言,全体委员会重点就《世界粮食安全宣言》进行了审议,专家小组则分别就“高粮价:原因、后果及可能的解决办法”、“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跨界病虫害”和“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等4个与《宣言》有关的实质性议题展开了圆桌会议讨论。

中国农业部长孙政才率领中国代表团赴会,并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加强农业和粮食国际合作、规范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及改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等5点倡议,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针对部分媒体抛出的“中国消费的不断增加造成世界粮价大幅上涨”的论调,孙部长有理有据地进行了反驳。他在接受中国记者联合采访时指出,当前粮价的大幅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应简单地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13亿人口,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此外,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年来向国际粮食组织和一些粮食短缺国提供了许多粮食和资金援助。更何况,中国的粮食消费虽然呈增长趋势,但国内近几年粮食连续增产,中国的谷物贸易目前实际呈现净出口的格局。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中国不但没有对粮食安全造成任何威胁,反而是世界粮食安全体系的有力推动者和促进者。

讨论和通过《世界粮食安全宣言》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以体现各国在应对粮食危机问题上所取得的基本共识,并为下一步的全球共同行动制定方向。《宣言》重申了1996年和2002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制定的粮食安全目标,要求各国政府、民间组织和相关国际机构密切合作,制定战略并采取一致行动,以改进世界粮食安全。《宣言》还提出了解决粮食危机的短期和中、长期措施,其中短期措施主要包含为高粮价受害国提供紧急援助和为农业生产和贸易提供支持这两条行动路线;中、长期措施则包括增加农业投资、增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开放农业领域的国际贸易等。通观《宣言》内容,各国达成的共识主要体现在重视和增加农业投入方面。在生物燃料这一最具争议的焦点问题上,由于美、欧和巴西等国的强烈反对,《宣言》最终选择了妥协,没有对生物燃料的生产和使用提出任何规范或指导性原则,只是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对此进行对话和交流经验,深入研究生物能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世界农业论文篇7

一、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1.美国农业和贸易政策研究所在总结《农业协议》生效的十年间美国对世界农产品贸易与农业补贴情况的基础上,在2005年香港会议上提交了《世贸组织农业规则:倾销的十年》。该报告选取了wto中SitC分类中的五类重要农产品。本文借用其1990年~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很多数据已经调整,否则很难达成统一的比例尺。在分析过程中,文章主要在按产品分类的基础上,描述各种补贴相关因素与美国出口到中国和世界的各项贸易变化的统计表征。作为一般统计描述,说明选取的变量和美国农产品出口之间有比较强的相关性。美国生长的五种重要农产品,分别是小麦、玉米、大豆、大米和棉花,这一时间序列数据来自美国农业部和经合组织。被用来比较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生产成本包括政府支持的生产者投入成本,最新的可利用的一组时间序列表明来自美国的全球性食品和农产品贸易公司的一个普遍的农产品倾销的持续发展趋势。2003年的数据虽然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并非因为多边贸易谈判和发达国家内部农业政策的调整,而仅仅是因为自然条件,天气和虫害的影响导致减产。但是从粮农组织统计的有关美国对世界及中国出口的五类农产品数据中却没有看到减少的迹象,相反出口数量还是在持续增加。

2.同时,查阅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网站,收集了这五类农产品美国对世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的数量与价值。这些数据包括了政府支持成本、运输成本、出口价格补贴等几项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农业补贴项目。

(二)协整检验

1.美国对世界出口模型:

从方程式可以得出,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出口倾销率三个变量对美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倾销率对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则对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

(1)大豆

从计算的方程式可以得出,方程的系数都是显著的,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大豆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倾销率对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大豆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的上升降增加美国的大豆出口量,而运输交易成本的增加也将会增加美国的大豆出口量。

(2)小麦

从计算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各系数显著,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小麦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倾销率对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小麦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政府支持成本的增加将会增加小麦量的出口,出口倾销率对小麦出口量的影响也是正的。

(3)棉花

从计算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各系数显著,在世界范围内,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棉花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对棉花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则对棉花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

(4)玉米

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三个变量对美国玉米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对玉米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则对玉米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

(5)大米

从计算的方程式可以看出,各个回归系数是显著的,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支持成本、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2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大米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倾销率对大米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和滞后2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大米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都对出口产生正的影响。

2.美国对中国出口模型

从方程式可以得出,对于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出口倾销率三个变量对美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倾销率对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则对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

(1)大豆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各系数显著,对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倾销率对出口到中国大豆产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大豆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的上升降增加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量,而运输交易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量。

(2)小麦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所有系数都是显著的。对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小麦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运输交易成本对出口中国大豆产量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1期、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小麦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的上升降增加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小麦量,而运输交易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美国出口中国的小麦量。

(3)棉花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各个系数都是显著的。对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出口中国的棉花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倾销率对出口中国棉花产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和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则对棉花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的上升降增加美国出口到中国的棉花量,而运输交易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美国出口中国的棉花量。

(4)玉米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所有系数显著。对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出口中国的玉米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对出口中国大豆产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玉米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的上升降增加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玉米量,而运输交易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美国出口中国的玉米量。

(5)大米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对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大米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倾销率以及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对出口中国大米产量都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米数量不产生显著影响。

(三)结论

从以上的经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基本经验观测结论:

1.总体而言,美国政府支持和出口倾销率对美国农产品出口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大体为负向,但是在某模型当中也有正向的关系存在。这说明美国的农业政策对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较强的制度影响,同时运输交易费用对农产品出口的制度影响小于农业政策。所以,政策制度相对于市场的非正式制度更能影响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基本表现。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美国政府为什么在农业政策多边谈判中据理力争、毫不退让。

2.从具体变量来看,政府支持相对于出口倾销率以及运输交易成本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更大。这个基本经验结论说明,政府支持是最直接影响美国农产品出口表现的基本变量,政府支持对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表现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现实中,美国政府更多形式采取的是政府的直接补贴,因为这种补贴形式对出口贸易具有直接有效的影响。

3.就产品类别来看,作为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玉米,其受到补贴政策的影响最为显著和明显,而补贴制度因素对其他出口农产品的影响相对较弱。这个经验结论可以证明两个方面的现实:首先,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具有较轻的倾向性,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应;其次,这从另一程度上说明了美国农业补贴使得国际农产品市场产生了比较大的扭曲,影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

4.就出口对象而言,美国农业补贴对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数量的影响大于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数量。这个结论在模型中比较难直接得出,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府补贴对于美国出口到中国农产品数量的影响远远大于出口到世界的农产品数量。在中国是美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和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质分布的情况下,我们考虑到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国别差异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大致结论,即美国农业补贴更多伤害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贸易利益。这个结论可以支持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农业补贴高居不减的情况下,极力反对农业全球化的现实情况。

所以,本文的经验研究可以证实wto框架下,为什么多哈回合谈判的停滞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美国农业补贴对世界市场的重大影响程度;同时,多哈回合谈判的启动及其成功,一定层面上取决于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削减及其对市场农产品市场影响的削弱。另外,贸易自由化的普及和实现不是直观地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修订。由计量分析,我们看到就农产品而言,南北贸易和南南贸易一样存在大量的贸易保护冲突,甚至更加严重。因此,除了解决美国和欧盟的农产品贸易冲突之外,解决南北农产品贸易冲突是启动多哈谈判的另外一个关键,一个多边的谈判体系才能真正击跨农产品的贸易壁垒,实现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和平等化。

二、wto框架下农业补贴政策谈判的经济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多哈回合谈判取得成功,全球到2015年将会获得近600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大部分将流向发展中国家,并使约1.4亿人脱贫。但是,使这一预期收益变为现实的重要前提是发达国家进行农业政策的改革,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能够与其公平竞争。发展中国家70%的贫困人群生活在农村,他们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造成了巨大伤害。据wto统计,90%的农业补贴集中在23个发达国家。上文已述及,美国2002年对棉花种植补贴总额高达37亿美元,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棉花出口国,并将世界棉花价格压低了40%,导致非洲和南亚贫困国家棉农收入大幅下降。据世界银行估计,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利益中,削减农业补贴的贡献率将占到60%左右,这进一步说明争取发达国家在农业问题上的让步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果发达国家在农业补贴问题上做出较大的让步,对其经济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率水平都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巨额补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国内政治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农业利益集团压力所造成的。因此农业补贴在国内政治上的意义很可能要大大超过其在经济上的影响。同时,减少农业补贴对发达国家财政负担的减轻和财政收支平衡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效果,这对宏观经济实现均衡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发达国家还可通过国内扶持政策的调整,将黄箱补贴和蓝箱补贴转换为绿箱补贴来支持本国农业,进一步降低多哈回合框架协议可能对国内经济和政治产生的冲击。

(一)发达国集团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和粮农组织联合开发了一个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模型。atpSm模型作出如下基本假设:第一,出口变动的比例等于生产变动的比例;第二,所有产品都是可以贸易的;第三,假设所有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都是同质的、完全替代的;第四,在国内支持政策中只考虑amS的扭曲性影响;第五,模型假设配额组按照贸易流进行分配;第六,模型假设配额分配完,配额外关税或者实施关税是国内价格的决定因素,而配额内关税对国内价格没有影响;第七,模型假设其他非农业部门的改革对农业部门的改革没有影响。刘合光等人利用atpSm模型,以oeCD主要成员国欧美日加四国为例,分析农业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影响,那么在模拟时将控制其他国家政策,不进行削减。考虑农业补贴方面,模型主要从国内支持、出口补贴两方面进行分析。国内支持用分层方法进行削减,较高的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要更多的削减,模型以pSe比率为衡量扭曲性国内支持水平高低的指标,按照pSe比率的高低,对一国扭曲性国内支持进行相应幅度的削减。日本pSe比率高于50%,国内支持削减40%;欧盟pSe比率高于30%,削减30%;美国和加拿大的pSe比率低于30%,削减20%。取消出口补贴,就是在模拟中削减100%;在基期数据库的出口补贴数据中没有包含出口信贷、粮食援助和国营贸易中的补贴成分,这里进行模拟时不考虑这些成分的削减,这有可能低估四国农业改革的效应。得出如下的结论:第一,发达国集团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均对部分农产品给予了较高水平的保护,其农业改革将对全球贸易有重大影响。第二,四国农业改革,促进世界农产品价格提高,主要是这些国家保护水平较高的农产品的价格将上涨,温带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高于热带产品,加工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初级产品,受影响最大的农产品主要是乳品、小麦、食糖、牛羊肉、巧克力和玉米。第三,四国改革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包括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收入,减少了进口支出,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贸易收入。从贸易收入的角度来看,四国改革利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第四,发达国集团农业改革提高了世界福利水平,世界总福利增加了132.22亿美元,发达国家福利增加,其政府支出大幅度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总福利减少了,主要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数额超过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额。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更关注的是发展问题,对生产者福利的关注高于对消费者福利的关注,因此,从提高生产能力角度看,四国改革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是有利的。

(二)引发的后果

在世界范围内,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程度不一所划分的国家利益集团,在农业补贴问题上的互不妥协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球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由于美国对农业进行补贴,并限制别国的农产品进口,使得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本身没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则要承担大量的机会成本和资源浪费,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第二,加剧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反补贴审查案件最多的国家,由于对反补贴措施的滥用,导致许多与其贸易的国家经济利益受损,同时也导致这些国家拿起同样的武器与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尤其是1999年以来,全球的反补贴案件每都有上百起,发展中国家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第三,农业补贴是发达国家增加多边谈判要价的筹码。美国新农业法案的出台使美国在新一轮的农业谈判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或许我们也可以把美国新农业法案的出台理解为美国在新一轮谈判里采取的主动的进攻。从wto前几轮的谈判进程可以看到,每个协议都是在各方相互妥协相互让步的情况下达成的。但是,美国向本国农产品大幅度增发补贴将使外国进口产品在价格上更难与美国农产品竞争,这是典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美国近年来一直要求其他国家取消非关税贸易壁垒,自己却对本国农产品补了又补。这与wto倡导的推动农业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加快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宗旨背道而驰,并可能引发欧盟等成员国的补贴战,从而延长新一轮农业谈判的持续时间。第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不公平。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国民素质较高,对农业进行出口补贴和生产补贴,采取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农业生产,这样的竞争结果只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更加落后,农业贸易条件更加恶劣,国民收入会进一步减少,从而更没有力量扶持农业,农业生产与经营条件更加恶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

总体而言,美国政府支持和出口倾销率对美国农产品出口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大体为负向,但是在某模型当中也有正向的关系存在。这说明美国的农业政策对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较强的制度影响,所以,政策制度相对于市场的非正式制度更能影响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基本表现。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美国政府为什么在农业政策多边谈判中据理力争、毫不退让。作为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玉米,其受到补贴政策的影响最为显著和明显,而补贴制度因素对其他出口农产品的影响相对较弱。美国农业补贴对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数量的影响大于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数量。美国农业补贴更多伤害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贸易利益。这个结论可以支持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农业补贴高踞不减的情况下,极力反对农业全球化的现实情况。

世界农业论文篇8

世界草莓大会简介

世界草莓大会由国际园艺学会发起,每四年一届,是展示全球草莓最新科技前沿成果的学术盛会,是引领全球草莓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具有广泛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被誉为“草莓界的奥运会”。迄今已在欧洲、美洲、澳洲先后成功举办了六届,举办城市分别是:意大利切塞纳市、美国马里兰州、荷兰费尔德霍芬市、芬兰坦佩雷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班牙韦尔瓦市。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背景

2008年3月,昌平区代表北京市成功获得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的举办权,将于2012年2月18日―22日正式召开。这是世界草莓大会首次走进亚洲、走进中国、走进北京,是北京市主办的第一个世界级农业展会,是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需求的现实需要,是沟通城乡共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进程的重要步骤,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由国际园艺学会及农业部、北京市政府、中国工程院、中国园艺学会共同主办;由昌平区政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承办;北京市农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农业局协办。

大会以“健康・发展・共享”为主题,以“草莓让生活更甜美”为宣传口号,办会宗旨是:“以会兴城、以会兴业、以会惠民”。

本届大会在办会模式上与往届不同,采取了“一区一场一园三中心”的办会模式,与产业发展和博览展示紧密结合。

“一区”是指精品草莓产业示范区,占地面积3万亩,分布在昌平辖区内的兴寿、崔村、小汤山、百善、南邵等五个镇,目前已建成草莓日光温室1万栋,年产量1200万公斤以上,年收入突破2.4亿元。

“一场”是指大会主会场――北京九华山庄国际会展中心,是北京市目前单体规模最大的五星级酒店,拥有完备的会议会展和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选择这里作为主会场,不仅能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实现“节俭办会”,而且能够有效带动周边旅游会展等关联产业发展。

“一园”是指草莓博览园,占地面积1000亩,大会期间将集中展示世界各国的优质草莓品种和先进栽培模式,为参展企业提供展示及交流平台,同时为参观游人提供科普活动和休闲娱乐的空间;会后,将成为京北地区及昌平东部的标志性景观,主要用于草莓科技示范展示和举办各类农业展会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开展农业休闲、消费及体验提供理想场所。

“三中心”是指草莓加工中心、草莓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农业产业科技促进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大会期间将用于举办国际草莓产业展,同时也是场馆运行办公的主要场所;会后将逐步建成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化国内外交流的重要基地。大会场馆规划建设,深入借鉴北京奥运经验,融入了剪纸、中国红、园林造景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广泛应用了地源热泵、雨水收集、日光照明等节能环保技术和特种玻璃纤维、低辐射镀膜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充分体现了“人文、科技、绿色”三大理念。此外,场馆周边还建设了草莓医院、草莓农庄等配套设施,用于为农民提供草莓种植科技服务和开展农业科普体验活动。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四大特点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会将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会议规格最高,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园艺学会、前六届举办城市官员在内的15个国家、33名国外贵宾,以及国内14个草莓主产省、市、自治区的相关领导将应邀出会。二是参会规模最大,共有来自世界6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名代表参会,基本覆盖了全球所有的草莓产区,其中伊朗、捷克等16国代表均为首次参会。三是学术水平最高,邀请全球顶级草莓专家组成了学术委员会,阵容为历届最强;现已接收49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论文摘要400余篇,数量为历届最多。四是展会的参与性、实效性更加突出,坚持把学术会议与草莓展览展示、产业交流合作有机结合起来,高标准建设大会场馆、布置主题展区,会议期间将举办草莓博览、产经论坛等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活动,并吸引了国内外200家知名农业企业参会参展,为广大市民和各界人士共享盛会、共谋发展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对我国农业发展意义

作为世界最高级别的农业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在中国举办,必将为我国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特大型城市,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大城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从长远意义来看,不仅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创了新视野,也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开创了新路径,同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世界农业论文篇9

【关键词】自由贸易协定;比较优势;互补性;产业间贸易指数(iit);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一、引言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量不断增加。1992年中韩两国贸易总额为6,378,580千美元。2012年两国贸易总额为215,108,900千美元,是1992年两国贸易总额的33.7倍。2012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34,031,339千美元,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4.5%。中国对韩国的出口额为80,777,791千美元。①韩国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国入世后关税率不断下调,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在二十一世纪双边贸易区不断增加的环境下,两国就中国Fta对两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多次的合作研讨。对外通商部门也对此进行了谈判。两国在贸易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有的部门互补性较强,有的部门竞争性较强。因此两国对双边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署犹豫不决。与工业领域的中韩Fta对两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相比,在农业及农产品领域的影响研究较少。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支持着国家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及生存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韩国政府之所以对中韩Fta的签署犹豫不决是因为担心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会对韩国农业以及农民收入造成负面影响,并且韩国农民一直反对开放农产品市场。

中韩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中国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及农业机械)拥有量比韩国大,生产要素价格比韩国便宜。虽然韩国农业技术相对发达,但中国农产品成本比韩国要小。自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总额一直比韩国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总额要多,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总额在1992年为776,447千美元、2001年为1,677,921千美元、2012年为4,066,677百万美元(韩国农水畜产品流通公社,92年至12年)。因为韩国农村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涨、农业用地面积小所以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以致其无法跟中国农产品竞争。中国和韩国在地理位置相近,饮食文化相似。对中国来说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取消)扩大了农产品出口市场,使农产品营销额增加,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然而对韩国来说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会使劳动、土地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受到严重的打击,从而导致韩国农产品生产量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农业生产转向高附价值农产品。笔者主要通过比较优势的方法与研究产业内贸易理论框架来分析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性质,把握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帮助预测执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效果。

二、文献回顾

孔祥智、丁玉分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贸易以来(1998年至2011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和趋势。中国粮、棉、油、大豆、玉米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具有竞争力,而畜产品出口受阻。中国农产品贸易处于贸易逆差。因此作者提出提高农产品品牌和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并积极开发国际市场的观点。

宋立杰与王子柱回顾了中韩建交以来中韩农产品贸易的状况,指出中韩农产品贸易在政治方面、产品质量方面和历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从自由贸易利润下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角度分析了中韩农产品贸易量增加给两国带来的经济效应。中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与廉价的劳动力,而韩国具有相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及农业机械,且两国农产品行业互补性较强。

米利群与徐兴权通过比较优势(mCa)分析法分析了两国具体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农产品界定为HarmonizedCommodityDescriptionandCodingSystem(简称为HS编码):在HS的6个子项下的24类商品中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有234种,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在韩国农产品市场上的占有率为33.9%。韩国比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有40种,其中韩国农产品加工类比较优势明显。笔者指出了韩国政府严格的农产品保护贸易政策,并提出了中国政府应推行的包括“扩大产业内贸易规模、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实现规模经营、发展加工农业、推行绿色农业战略”等支持农产品出口的政策。

陈彦斌指出了中国农村土地双层所有制存在的矛盾,主要是指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制的矛盾。土地资源是农产品生产的主要生产要素。但因为现在中国农村土地产权不分明,所以阻碍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同时基层政府等第三人也常侵占弱势农民的土地佃权从而造成了许多弊端。由此笔者提出了完善地改“永佃权”所具有的“物权法定主义”,给于农民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促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经济政策。

乔雯、易法海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marketsharemodel:CmS)分析了中国入世前与入世后对日韩的农产品出口商品种类的变化和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农产品总量增加,主要出口商品有园艺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入世前中国出口韩国的农产品以水产品和谷物产品为主,入世后水产品和园艺产品的出口数额增加。其中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竞争优势。

三、中韩农产品贸易结构

(一)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之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农产品贸易额为776,447千美元,01年农产品贸易额为1,677,921千美元,06年农产品贸易额为3,061,065千美元,12年农产品贸易额为4,066,677千美元,12年农产品贸易额约为1992年贸易额的6倍。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农产品总额在1992年为765,202千美元,1996年为914,297千美元,2001年为1,562,749千美元,2006年为2,832,427千美元,2012年为4,066,677千美元。2012年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总额为621,208千美元。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以谷物、蔬菜、水果为主。韩国进口中国农产品数量多,中国进口韩国农产品数量少。因为韩国海关通关手续相当复杂以及韩国政府致力于防止进口畜产品传染病(禽流感、犷牛病等)的传播,所以农产品贸易中畜产品交易量很小。除1995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美国房贷金融危机时期之外,两国间农产品贸易规模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而韩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两国农产品贸易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韩国对中农产品贸易逆差额在1992年为753,957千美元,1997年为1,158,492千美元,2002年为1,859,555千美元,2007年为3,228,397千美元,2012年为3,445,470千美元(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92年至12年)。

(二)中韩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在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出口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常用的一个测度指标是‘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简称为RCa)。这一指数又称‘出口效绩指数’(Relativeexportperformance,Rep)。此种研究方法最早见于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Balassa)在1965年发表的著作,后此种方法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许多经济学者广泛应用。该指数的含义是:一个国家某种出口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比重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③。

比较优势是常用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对比两国国家机会成本的大小决定哪个国家出口哪个商品,机会成本是为了生产一个商品以该抛弃的另外商品为费用表示的概念,机会成本的概念将相对性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是常用国际贸易理论之一,通过对比两国国家机会费用的大小来决定哪个国家出口哪种商品。机会成本是为了生产一个商品以该抛弃的另外商品为费用表示的概念。国际贸易理论早期都是用绝对优势理论来解释进出口产生的原因。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两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能够了解两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可以预测两国间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取消)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此论文把世界出口总额改为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i国出口总额改为i国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出口商品界定为农产品范围为HS92.01~24。RCa计算公式为:

(1)式中,为中国k产品的出口额、为中国所有农产品的出口总额,(2)式中为韩国k产品的出口额、为韩国所有农产品的出口总额,为世界k产品的出口总额,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出口总额。RCa指数大于2.5时该国家k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强,RCa指数位于1.25与2.5间时该国家k产品的国际竞争较强,RCa指数小于0.8时该国家k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08年到12年中韩两国分别从世界农产品出口额与世界农产品进口额中整理测算了中国RCa指数与韩国RCa指数。中国HS3、HS5、HS7、HS13、HS14、HS16与HS20的RCa指数大于2.5,根据上述的RCa指数的解释,中国HS3、HS5、HS7、HS13、HS14、HS16与HS20在贸易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09年至12年的RCa指数增长率”是以09年、10年、11年与12年的RCa指数相加后所获得的平均数。中国09年至12年HS3、HS10、HS12、HS15的RCa指数增长率分别为11.94%、-17.62%、-10.80%、-10.85%。

韩国HS3、HS5、HS7、HS17、HS19、HS21与HS24的RCa指数大于1.25,HS3、HS21与HS24的RCa指数大于2.5因而其竞争力强。韩国09年至12年HS1、HS4、HS5、HS9、HS10、HS13的RCa指数增长率分别为-16.32%、31.62%、42.83%、12.37%、143.39%、-24.71%。因为通过HS编码划分农产品种类,所以只需考察HS编码在农产品贸易中贸易量较大的商品所显示的比较优势指数与贸易互补性指数。“参考表3”,其中HS3、HS7、HS12、HS15、HS16、HS20类商品占中国整个农产品贸易(08年至12年)的66.66%,HS2、HS3、HS10、HS12、HS15、HS17、HS21、HS23类商品占韩国整个农产品贸易的68.14%。

(三)中韩农业产业内贸易互补性

贸易可以分类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产业间贸易是指在不同产业上国家间进行的贸易。产业间贸易的理论基础为比较优势,国家拥有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别决定了商品的竞争力,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主要在于利用国内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产业内贸易是指在国家同产业之间进行的贸易,以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市场理论框架为基础来分析国家贸易紧密程度。垄断竞争市场包括规模经济、商品差别化与垄断市场。达到规模经济效果需要市场的扩大从而产生贸易,实际上同产业中生产的商品有区别,国家集中出口某种商品取决于两国间的比较优势。从20世纪中期至今出现了跨国公司以及世界贸易量日益增加的现象,产业内贸易更适用于现代国际贸易。

产业内贸易指数是巴拉萨(B.Balassa)提出的测算两国间产业内互补性程度的指数,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程度。国际贸易上的互补性是指某一国家向另一国家集中出口某种商品,反过来说,另一国家从某一国家集中进口某种商品,两国在某种商品的贸易上具有互补性。

为了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此模型测算产业内贸易的分析范围为中国与韩国的农产品(HS1至HS24)。(3)式中的为中国向世界出口的k商品总额、为中国从世界进口的k商品总额,(4)式中的为韩国向世界出口的k商品的总额、为韩国从世界进口的k商品的总额。(3)式与(4)式分别为中国与韩国农产品iit指数。iit指数位于0与0.5之间时商品具有产业间贸易性质,iit指数位于0.5与1之间时商品具有产业内贸易性质,iit指数等于1时,意味着此类商品具有完全产业内贸易性质。

中国各HS编码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比例超过5%的HS编码为HS3、HS7、HS12、HS15、HS16、HS20,其中除了HS3的iit指数以外,其他商品的iit指数均小于0.5。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这五种商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互补性是指某一国家在一定的商品领域里集中出口或集中进口某种商品。笔者通过分析08年至12年的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得出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集中出口HS3、HS7、HS16、HS20的结论。韩国各HS编码在韩国农产品贸易中比例超过5%的HS编码为HS2、HS3、HS10、HS12、HS15、HS17、HS21、HS23。上述的8个编码的商品在08年至12年韩国农产品贸易中属于集中进口。韩国的进口农产品额约为出口农产品额的3.9倍。

中国农产品进口额是农产品出口额的1.4倍。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42.5%。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57.5%。中国农产品贸易处于贸易顺差的不平衡状态。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土资源广阔、农业技术日益提高,这使得中国农产品贸易避免了极端的不平衡状态。韩国农产品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不平衡状态,韩国农产品出口额占农产品贸易总额的20.6%,农产品进口额占农产品贸易总额的79.4%,农产品进口额是农产品出口额的3.9倍。08年至12年韩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额分别为08年16,037,104千美元、09年12,208,580千美元、10年14,612,638千美元、11年19,693,298千美元、12年19,114,583千美元。④

四、结论与意义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韩国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中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随着中韩农产品贸易总量的逐渐扩大,韩国在中韩贸易中逆差额逐渐增加1992年为753,957千美元,1997年为1,158,492千美元,2002年为1,859,555千美元,2007年为3,228,397千美元,2012年为3,445,470千美元。

为了分析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采用中韩农产品和世界农产品整个进出口额为标准来测算两国每个HS编码分别的比较优势指数与贸易互补性指数。在利用两个模型获得指数分析时需要参考08年至12年各个HS编码分别占中韩整个农产品贸易的比例。实际上虽不存在纯粹的产业间贸易,但现实中贸易具有产业间贸易的性质。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在产业间贸易中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出口量较多,反之具有比较劣势商品进口量较多。简单得说显示出比较优势指数极度高或极度低的商品的贸易互补性强(iit指数小于0.5),因为比较优势指数高的商品集中于出口而比较优势指数低的商品集中于进口。

2013年3月26日,在韩国首尔举办了“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前20年期间中韩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两国成为了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对外贸易部门人士都感受到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必要性。虽然农产品贸易额占中韩贸易总额的比例并不高,但因为各国国家食品卫生基准不同,所以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了各国贸易中比较敏感的问题。例如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中关于农产品领域的争端尤为突出。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能否圆满达成取决于两国是否能解决农产品贸易领域所产生的问题。

注释:

①世界银行数据库92年至12年.

②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92年至12年)整理而得.

③蒋德恩.显性比较优势贸易指数[J].国际商务,2006,(5):46-50.

④韩国农水畜产品流通公社数据92年至12年.

参考文献:

[1]乔雯,易法海.中国对日韩农产品出口增长特征与成因分析[J].生态经济,2010,221(2):78~90.

[2]陈彦斌.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3(1):38~39.

[3]米利群,徐兴权.中韩农产品市场比较优势分析[J].农业经济,2010(2):54~56.

[4]宋立杰,王子柱.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农家之友,2010,302(6):53~56.

[5]孔祥智,丁玉.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及趋势:1998-2011[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1):104~112.

[6]崔超,吴林海.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09,387(7):206~207.

[7]刘艳云.中国农产品出口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世界农业,2012,401(9):126~129.

[8]张慧智.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产品贸易问题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6,148(4):

28~33.

[9]庞德良,郑琼洁.中国对日韩农产品贸易的比较分析[J].亚太经济,2010(4):83~87.

[10]王莉,田国强.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互补性分析[J].世界农业,2012,395(3):47~51.

[11]高扬.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J].世界农业,2012,402(10):136~139.

世界农业论文篇10

本节内容有“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热带雨林的危机”、“城市化问题”四个标题。第一、二部分内容实质上是讲殖民统治对巴西文化、经济、社会的影响;第三、四部分内容实质上是讲殖民地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本节内容的脉络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巴西如何从一个深受殖民统治的贫困落后国家发展成为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二、教学建议

新课引入

展示巴西木,让学生欣赏,说出它的名称,巴西木也叫红木,“巴西”国家名称就是由巴西木而得来的;或者简要介绍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王国”;也可介绍粗犷、急促的桑巴舞,引出巴西。

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回顾世界面积居前六位和人口居前十位的国家,认识巴西的面积和人口在世界的位次。展示南北美洲政区图(拉丁美洲),让学生找到巴西大体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读课本图9.18,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找出巴西的临海和陆上主要邻国。通过教材第92页的“活动1”,加深对巴西地理位置的认识。

读图9.19,阅读材料“印第安人和玛雅文明”,使学生知道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古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

分析图9.20所描述的卞卡一家人的血统情况并思考:卞卡的祖父是非洲黑人,祖母是欧洲白人,他们怎么会生活在拉丁美洲?接着继续阅读课本图9.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总结出a、B、C三张图中分别展示了哪一项文体活动?图中展示的每一项活动的发源地在哪儿(a图的桑巴舞源于葡萄牙的民歌和游戏,B图的狂欢节是欧洲天主教的节日,C图的足球发源于英国)?提出问题:为什么其它大洲的人种和文化会出现在巴西?

让学生对比古今巴西的人种和社会文化差异,进一步思考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先请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15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大量生产资料和巨额的财富及货币资本。因此西方殖民者纷纷进行海外扩张。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种植园的创建、金银矿的开发,殖民主义国家把美洲作为巨额财富的来源地和矿产基地。为了让大量的劳动力来到种植园和矿山中劳动,西方殖民者把目光转移到了贫瘠而落后的非洲。最早掠卖黑奴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随着殖民者(白人)和奴隶(黑人)的到来,欧洲与非洲的文化也流传到拉丁美洲。

让学生总结造成民族大熔炉的原因:现代巴西(拉丁美洲的缩影)的人种、文化是受殖民统治影响的结果。

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首先对比巴西经济的过去和现在,会发现巴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从巴西摆脱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国家开始的。因此,是否受到殖民统治成为巴西经济能否迅速崛起的分水岭,可以分两个阶段来研究巴西经济。第一阶段: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发现巴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一时期巴西经济十分落后。第二阶段: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在这段时间里,巴西已经发展成为拉丁美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让学生阅读课本材料,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巴西的主要经济部门(殖民初期出口木材,16世纪种植甘蔗,17世纪出口矿石,19世纪种植出口咖啡),确认巴西经济是单一经济。教师介绍单一经济的实质和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剥削掠夺过程(巴西长期以来是一个殖民地国家,当时巴西的经济以生产和出口一两种矿产或农产品为主,即单一经济结构。单一经济会导致廉价出口原材料、高价进口成品的恶性循环,这样使得殖民地国家的资源和资金都被殖民统治者掠夺,巴西国内日益贫困,经济十分落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西摆脱了资本主义殖民者的统治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开始改变单一的经济形式,发展多种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步伐,经济取得飞速发展。

通过对比说明帝国主义列强的丑恶面目和本性,深刻反映出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摆脱殖民统治,建立、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才能真正富裕、强大,进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到资本主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本质,加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

让学生读图9.22“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巴西的主要矿产有哪些?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是什么矿产?巴西的能源矿产(煤、石油)不多,是如何解决的?你还有哪些建议?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哪些?分布在何处?

・巴西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哪些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哪些是重要的出口产品?主要的农产区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

讨论归纳:指导学生读图读文,并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归纳大家的讨论结果,随时进行补充点拨。

・巴西的主要矿产有铁、金、锰、煤、石油等;巴西的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巴西的煤、石油等能源矿产不足,解决的办法可以展示图1以便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纺织、钢铁、造船、石油、水泥等;其中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之列;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邻近铁矿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巴西的农产品丰富多样,主要有咖啡、甘蔗、剑麻、香蕉、大豆等,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巴西的主要农产区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

提出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巴西的主要农产区和工业中心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本图9.18“巴西的地形”和图9.28“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综合分析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的影响。

在学生小组探讨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评价点拨,使学生明确巴西的工农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是因为这里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开发较早、经济发达。这样既探究总结了影响工农业分布的因素,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也给学生传递了一种地理学思想: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工农业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它是受到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使学生认识人类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社会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热带雨林危机

首先列表1比较亚马孙河与世界其它大河,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观看录像:请学生看一段热带雨林录像,注意观察热带雨林的景观,倾听解说中有关热带雨林的作用及现状(没有条件的可以展示一些热带雨林的景观图片)。让学生对热带雨林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强调这关系到全球生态环境的热带雨林正在不断缩小,或者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在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上,奔腾着世界最大的亚马孙河,在亚马孙河流域又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它不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且还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资源,但是,目前这一片森林正遭到人类的严重破坏。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人类的作用(提供自然资源,有经济效益;保护改善环境,有环境效益),使学生认识到热带雨林(树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继而指出亚马孙流域的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因此这里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一望无际,宛如绿色的海洋。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而这片热带雨林就是这个总调度室的“心脏”,分析原因。

阅读分析:读图9.26“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分析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对热带雨林的影响。并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一步总结出当今巴西国内有哪些破坏热带雨林的主要现象和原因,如外国掠夺、无序采矿、修路毁林、国家贫困、环保意识淡薄等。使学生明确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利,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热带雨林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讨论探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6页所设计的活动,结合亚马孙雨林遭到破坏的现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带来什么后果?巴西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通过组织学生对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探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意识;又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使学生初步树立人与环境、经济、社会相互统一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城市化问题

先让学生读图9.28“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找出巴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以及巴西几个大城市的位置;明确巴西人口的分布特点(巴西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全国90%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尤其是东南部,为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这里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拥有1000万以上的人口特大城市,而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最后请学生总结出影响巴西人口分布的因素(气候、经济、资源、交通)。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第90页图9.18“巴西的地形”,小组探讨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状态与巴西自然条件的密切关系。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开发困难。巴西国土的2/3为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比较温和。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综合归纳出影响巴西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原因是这里海上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湿润,资源丰富;加之欧洲殖民者利用便利的海上交通,从非洲劫掠黑人首先到达这里种植甘蔗、咖啡、开矿、杂居通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迅速增长。而人口稀少的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不仅交通不便,而且为山地高原和热带密林,自然条件很差,只有印第安人散布其间,人口少,甚至无人。

让学生读图9.29“圣保罗城市发展三部曲”,分析圣保罗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的人口数量及其聚集原因都有何不同。第一阶段是建市阶段,圣保罗适宜的气候使2万印第安人定居于此;第二阶段是咖啡繁荣阶段,主要因为咖啡的生产与销售需要便捷的交通,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与商人,不同的人种汇集于此达24万之多;第三阶段是工业化阶段,主要因为圣保罗经济繁荣、城市发展扩大,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最终达1600万。分析三个阶段,确认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哪一个阶段(工业化阶段)。

学生思考:快速城市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何种状况(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