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十篇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十篇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55:29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篇1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的“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规程也明确了竞赛内容,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和集成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根据行业企业业务背景进行网络业务需求分析、技术应用环境分析、理解实际的工程应用与业务架构分析。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系统集成、系统应用、网络工程、网络安全及售后技术支持等五个岗位,竞赛内容即岗位工作主要内容”。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习内容就是中职毕业生今后要主要从事的工作,要和企业需求形成无缝对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无论是学生层面还是在教师层面,“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都是职业技能大赛中的常设项目。该项目不但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也检验教师的技能水平及指导能力。职业技能竞赛与日常实践教学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能帮助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技能教学质量,从而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成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能无缝结合是理想的状态,但笔者学校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真正做到“将实践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相结合,汲取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标准对实践课程进行及时更新、转化、提升”,是实践教学中的技术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益面小,难以惠及全体学生参加“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技能竞赛的学生仅是几个人,他们拥有更多的训练机会。该项目的技术性较强,不容易学懂。赛前,指导教师都会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指导过程中参赛学生所遇到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这也使得指导教师会比在教学上花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对其他学生,任课教师所花费的时间将会少一些,也没那么多的精力去指导每一位学生,难以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所学技能。因此,真正受益的学生不多,绝大部分学生得到的实训机会也仅限于课程安排的实训。2.实践教学难点渗透率低,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大多数中职生有厌学情绪,存在“理论不重要,会操作就行”的认识误区。然而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而言,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必要支持。由于专业知识较难理解,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结合了技能竞赛的内容难点进行教学指导,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强,觉得“听不懂”“看不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直接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3.专业教师难以兼顾日常教学和竞赛指导“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需要的是整体的相互配合,稍有错就很难进行下去。不少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都是身兼日常教学和竞赛培训两项工作,在技能大赛的准备阶段,参赛选手通常都是选择在晚自习时间、周末双休日甚至是寒暑假备赛,这要求专业教师付出更多的业余时间来指导选手。而且竞赛内容常更新,要求指导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点,这也是很费时费力的工作。因此许多教师为了兼顾日常教学,常常回避参赛指导。4.实践教学的教材不适用于日常教学市面上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和大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内容是相对不变的,这就容易与市场的反馈和企业的需求脱节。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仅靠教材难以与时俱进。在实践体系改革尝试阶段,笔者学校先后采用了清华大学出版社《交换路由实用配置技术》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路由型与交换型互联网基础(第3版)》作为教材。前者理论部分较为详细,但实训部分是基于思科设备的,职业技能竞赛选用的设备却是神州数码的。笔者学校网络实验室主要的实训设备也是神州数码,因此教材不适用于设备。而后者虽然实训部分是基于神州数码设备的,但理论部分或过于晦涩,或过于简单,也不适用于日常教学。

三、经验总结

1.融合竞赛,设计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实践实训内容要解决受惠面积小的问题,让非参赛学生也能受益于职业技能竞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实训任务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这就要求在设计课程实训内容时,了解学生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结合技能竞赛内容的关键知识点,参考企业对人才的知识需求,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实训设备,设计相关实训任务。例如大赛中可变长的子网掩码(VLSm)的划分,这是一个即使在教师赛中都很容易出错的部分。目前很多中职网络课程教材并不提及VLSm,但其又是网络工程一个很基础的理论知识点。对于“子网规划”的实训内容,为使学生理解为何需要VLSm,教师们自己设计了典型案例,采用场景教学法,以一个实际的网络工程设计作为背景来说明为何要节约ip地址空间、减少路由表大小,让非参赛的学生也能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关键技术。2.优化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式要避免学生两极分化,就要修改并优化评价系统,让评价系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是一个团体竞赛,将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引入到实践教学的考核环节,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学生网络部署、网络设备操作、服务器系统的管理等实际操作能力,合理设置其所占学生成绩比重,比如:学生评价=50%日常教学评价+50%期末考核评价。日常教学评价主要为课堂学习表现(如考勤、纪律、实训完成情况等)、阶段性考核、团队合作能力等。阶段性考核以通过实训课中增设的障碍性实验为主,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障碍性实验的设置,主要将技能竞赛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置故障类、实验系统延伸类、实验方案调整类题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以综合性题目为主,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综合运用水平。通过考核方式向技能和综合素质部分的侧重,可向学生传达专业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思想,提升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实践技能训练意识。3.深化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要激励教师主动承担竞赛指导的责任,就要健全机制,完善配套制度。教师产学研践习成效与教师评价考核挂钩,与学校职务评聘、福利待遇、年终奖金等挂钩,与职务晋升、聘任等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挂钩,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指导学生参赛,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深入企业积累实战经验,让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发展同步,教出来的学生能与企业需求匹配。参加和指导技能比赛,教师不但可以了解和学习本专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实践技能的考核点,提升自己本专业的实践水平,还能提高自己的收益,体现自身价值,真正实现“以赛促教”的双师型教学。4.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学校的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是实践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法。对于很多学校而言,所选企业是否适合教学实践也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那么依托于职业技能大赛,学校与大赛设备供应商就能采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作室”这样的双赢合作模式。大赛供应商大多是国内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与笔者学校合作的神州数码、西安开元、新大陆教育等企业,它们不但能解决学校技术变革相对闭塞的问题,使学校增加了符合行业标准的实训器材,对实训基地的总体布局、设备配置、环境布置等方面严格把关,科学设计流程,努力实现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它们还能提供师资培训,及时为帮助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

四、小结

笔者学校基于“计算机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从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着手,已初步实现“以职业技能比赛为平台,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方式。但探索中待解决的问题仍有许多,还需积极研究和探索,以期为同类中职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途径和方法提供思维启发和经验借鉴,丰富中职校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欧秋菊单位: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翁敏峰.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2Z).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程;构建策略

对于一些高等教育学校来说,其为了培养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人才,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通过一些专业性的培训,提高计算机网络人才的价值。虽然,多数高等院校都提升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视程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当学生走出校园后,走进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行业,一些企业就会发现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是比较差,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经过深入的探寻,发现多数高等院校都忽视了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程的地位,在校期间没有让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践,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产生了“纸上谈兵”的教育现象。因此,为了从理论知识与实践两方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能,高等院校应重新调整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课堂的结构,提高实践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所占的比重,从而才能让学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网络。

1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人才在我国越来越紧缺,虽然,很多男同学都是计算机爱好者,在选择学习专业时都会将计算机专业放在第一位,但是,从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能力都无法达到计算机行业的需求,所以,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计算机人才还是比较紧缺。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时,不仅需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还需要深入挖掘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联系,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才能使用计算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但是,我国许多高校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中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1教师的教学方式降低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以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但是,多数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以应试教育的思想进行教学,站在教师的角度上讲授与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完全不会考虑学生的感受,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多数学生都会低头记教师所讲的内容,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感受就是学习非常累。长时间下来,就会降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需要牢记每一个细节性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在讲解细节性的知识点时,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听课欲望,就会让学生忽略细节性的内容,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1]。

1.2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与时代脱轨的现象

不同的专业都具有不同的性质,比如:思想政治专业就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性知识时,不容出现半点差池,而计算机网络专业就和思想政治专业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此专业也需要学习复杂的理论知识,但是,此专业的根本性质是实践性,人们在考查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水平时,并不会让其长篇大论地讲述与计算机有关的理论知识,而是会拿来一台计算机,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判断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时,应更加注重实践内容的教学。由于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也应随之更新,但是,由于高等院校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教学方式,从而出现了与时代脱轨的现象,学生无法接收到最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就无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2在高等教育院校中积极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优势

2.1时代背景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会涉及互联网的应用,人们通过使用互联网,方便了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送,提高了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工作效率,所以,在社会的未来发展中,计算机互联网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可观,选择计算机互联网专业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高校在对计算机互联网专业改革时,应看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型以及实用性的特点,抓住时展的机遇,积极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计算机实践操作练习,使学生计算机网络的技术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2.2国家对技术性人才重视的优势

近年来,国家在各行业的技术领域都出现了人才紧缺的现象,为了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保证国家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要求高校开设与之相关的技术专业,提高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技术知识,投身到祖国的技术性建设中,不仅运用多种途径加大了对技术专业的宣传,还提高了技术性人才的福利待遇,由此可以看出,技术性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对于技术性学科来说,其不仅包括环保技术专业、医疗技术专业、建筑行业等,还包括计算机网络行业,所以高等院校应大力开展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首先应让学生全面的消化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出来[3]。

3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应遵循的原则

3.1以计算机网络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开设实践课程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应遵循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为了提高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应先深入研究此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大纲,才能找到实践课程开发的方向与目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开设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让学生顺利地将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计算机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3]。

3.2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发展开设实践课程

我国任何专业的教学都应围绕学生开展,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也不例外。为了让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喜欢上实践课程,能在实践课程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的趣味性,高校应围绕学生的能力以及发展开设实践课程。比如:学校在计划开展实践课程时,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开设实践课程的意见以及想要在实践课程中提升哪方面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期盼性,当学生在符合自己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实践课程中学习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校在构建实践课程时,不仅需要研究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还应研究相关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按照企业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才能提升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的发展空间。

4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

4.1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及时补充实践教学内容

从我国教育行业来看,由于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所以,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补充、更新教育内容,从而才能让学生及时学习到先进的知识,防止学生学习的知识、技术以及思想出现之后的现象。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来说,我国目前相关专业使用的教材以及开展的实践活动过于落后,教育工作者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从而会阻碍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进步[4]。因此,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应走进相关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及时补充实践教学内容,才能提高计算机网络人才的价值。

4.2构建出灵活、有趣的实践课堂,增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乐趣

实践课堂和传统的理论课堂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在实践课堂中,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出不同的实践方式以及实践结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思维。所以,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应严禁教师压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活动,强制学生接受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思维,应为学生营造出灵活、有趣的实践课堂。另外,高校还应提高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倡导实践教师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实践需求以及兴趣,从而投其所好的开展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多数计算机网络教师在开展实践课堂时,都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有些教师就会直接照搬、照抄他人的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适应此教学模式,从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教师在借鉴他人的教学方式时,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才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

4.3在实践课堂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自主性

任何一名学生的创造性都是教师无法想象的,在计算网络应用实践课堂中,教师不应压制学生的思维,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造,从而才能提升计算机网络实践课堂的价值。比如:教师在实践课堂中,可以用同一题目组织学生进行竞赛,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竞赛成绩,就会摆脱教师的教学限制,自主创造出具有新意的实践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参赛,既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平台,还能利用竞争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5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行业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高等院校应遵循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构建原则,以学生中心构建实践课程,通过高质量的实践课堂教学提高计算机网络人才的技术。

参考文献:

[1]文辉.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堂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2):54.

[2]陈欣,苏文莉,刘银梅.探析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6(36):134.

[3]董晶,郭云峰,王瑞.论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策略[J].电子商务,2018.

[4]刘仁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8(35):71-72.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群;课程建设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无论其规模扩展还是应用范围的拓展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计算机网络已经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方向,有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内容;同时计算机网络同其他学科方向广泛交叉,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对其他学科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性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同时,由于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不能采用简单的一门课程来覆盖,需要一个经过规划的课程群才能较为系统地使得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体系总体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三大部分,如图1所示。

(1)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基于分层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设计要点、基础理论、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以及主流网络协议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等。

(2)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构建、使用和管理的各种实用技术。

(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到各个应用领域和学科的应用而产生的新的学科方向及其技术。

图1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体系

由于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庞大,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多种多样,要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中覆盖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方方面面是不现实的,所以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在知识体系的三个层次中精心挑选重要的内容,在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组织建设若干门核心课程,建设好理论知识和实践两个环节,为学生奠定一个比较坚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

2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规划与建设

2.1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规划

做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规划工作,首先需要界定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确定哪些方面的知识涵盖进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中去。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划分,要涵盖进网络课程群的重要内容包括现行主流网络的基础理论和体系结构、现行主流网络的核心协议的分析与设计、下一代网络的关键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网络规划与构建、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以及有影响力的计算机网络

的应用。

依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建设目标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做了如下规划,如图2所示。

图2计算机网络课程群规划

(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基础性课程,为课程群中所有课程的先导性课程。主要讲授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参考模型,网络中各层的设计要点、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目前流行网络的网络协议的模型和原理等内容。

(2)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实践环节之一。主要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提供实验和验证环节,以及网络各层中核心协议的分析和原理性实现。

(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另一个实践环节。同样为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提供实验和验证环节,与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同的是,所选取的实验是一些粒度更大、综合性更强的实验,需要学生利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的编程技巧,并具备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背景,才能出色地完成实验内容。部分实验内容需要学生具备网络编程的知识。

(4)tCp/ip协议分析:tCp/ip参考模型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为internet所采用的协议族,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进一步延伸,分析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主要协议。主要包括internet的设计原理、编址和路由选择技术、基于tCp的编程技术和一些应用,如:域名系统、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电子邮件和万维网等应用。

(5)下一代互联网:针对现有internet存在的问题(主要是ipv4存在的问题),现有internet会最终缓慢过渡到下一代internet(ipv6),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进一步延伸,主要包括ipv6的寻址结构、扩展头、身份验证和安全性、对任意点播和组播的支持以及对相关协议的影响,以及ipv4向ipv6过渡的策略和应用。

(6)网络规划: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中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之一。本课程从系统方法学和网络工程的角度探讨网络分析、规划和设计方面的问题,系统地介绍网络规划及逻辑设计流程中每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内容、原则、方法、实践指导等。主要包括、网络互连技术概述、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工具、需求分析、流分析、技术选择、网络拓扑设计、网络编址和网络命名、路由设计、网络性能保障设计、网络管理设计、网络安全设计、案例分析等。

(7)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中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日益复杂化,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管理就是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稳定、高效运行而对网络设备所采取的方法、技术和措施。在本课程中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核心协议(主要是Snmp协议)、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工具以及简单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机制等实践环节。

(8)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课程: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许多新兴的应用学科方向,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课程为一系列课程,如电子商务、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网格计算、web服务等课程,在教学中可以自由开设。

2.2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

经过我校计算机学院网络课程组全体教师若干年的努力,为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已经初具规模、成效显著。

我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已经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基础学位课,必修)、“计算机网络实验”(基础学位课,必修)、“计算机课程设计”(基础学位课,必修)、“tCp/ip协议分析”(专业方向限选课)、“下一代互联网”(专业方向限选课)、“网络规划”(专业方向限选课)、“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方向限选课)等核心课程,并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课程中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方向任选课)和“网格计算课程”(专业方向任选课),并计划开设“分布式计算与分布式系统”课程(专业方向任选课)和“web服务”课程(专业方向任选课)。在每一门课程(实践课程除外)中,理论性知识讲解的同时,鼓励增加实践环节。这些课程基本上满足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需要。

(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tCp/ip协议分析”以及“下一代互联网”等课程为学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基础,该层次的课程既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体系结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又介绍现在internet的主流协议族――tCp/ip协议族的进一步剖析,并介绍了未来internet的发展和主流技术――ipv6。

(2)“网络规划”和“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实用性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网络管理和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直接的技术基础。

(3)“电子商务”、“网格计算”等新兴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在进一步巩固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开阔了眼界,提供了接触新兴学科前沿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

教材建设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和课程群建设的成果体现形式,在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一贯得到了重视。

(1)注重引进相关课程的优秀教材[1-7],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中引进了世界经典教材――andrewS.tanenbaum著的《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这些经典教材使得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国内外优秀大学的课程教学站在了同一起点上。

(2)重视针对一些缺乏精品教材的课程开展了自编教材的工作,鼓励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教材的成果,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

“计算机网络实验”采用自编的内部指导教材。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指导教材已于2009年6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从2007级学生开始在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启用新编的教材。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教材于2007年2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已在“tCp/ip协议分析”课程中采用,该教材荣获2008年北京市精品教材。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教材已经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现在已完成初稿编写工作,计划2009年10月份完成校稿,2010年2月前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2009~2010学年第2学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中采用。

此外计划编写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中相关课程的教材还有:“网格计算”课程教材和“网络规划”课程教材。

此外,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重视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升华,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8-9]。

3结论

本文结合作者承担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实践,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目标和规划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把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体系分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三个层次,并结合作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建设实践,对三个知识层次中所包含的课程进行了介绍,给出了一个课程群的初步的轮廓,希望能够对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建设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周明天,汪文勇.tCp/ip网络原理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3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杨云江.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杨家海.网络管理原理与实现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李明江.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7]ianFoster,CarlKesselman.网格计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王勇,杨建红,任兴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任务编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2):94-95.

[9]王勇,姜正涛,杨建红,等.“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目标导向型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4):68-70.

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ComputernetworkCourses

wanGYong,RenXing-tian,YanGJian-hong,FanGJuan

(CollegeofComputerScience&technology,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100124,China)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认识论 教学方法 技术体系 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7-183-02

1引言

2010年10月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十二五”规划的新兴产业首位,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设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教育政策,以其为新兴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须遵循认识规律、教育规律和专业规律。本文从认识论、教学方法的角度,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内涵建设。

认识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作为认识的主体,首先在于人是实践的主体;知识、技术作为认识的客体,首先在于它们是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的客体,应该从主体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从主体的主观能动方面去理解;实践是认识的直接来源,认识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组成方法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信息传输的载体(包括语言、文字、视觉信息以及实践工具等)。

到目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缤纷凌乱。在此,笔者根据长期从事专业建设的经验及所具备的通信网络领域知识,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适宜办成“工程实践型”工科专业,并设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其为各高校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规划抛砖引玉。

2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体系

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将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互联整合,代表了未来网络应用的发展趋势。Cisco认为,下一代网络(nextGenerationnetwork)基于ip,支持数据、语音、视频和多媒体的统一通信,充分整合各行各业的应用,亦称为ip-nGn。具体地说,就是把工厂、物流、卖场、家庭、医院、学校、宾馆、银行、电信、政府等社会元素普遍互联,形成一个学习、工作、休闲的网络社区。

计算机网络是一种非常复杂且形式多样的技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技术构成主要体现在交换路由、综合布线、web服务和网络安全等四个方面。

2.1交换路由

交换路由包括多种发展成熟度差异很大的技术。光以太网主要应用于广域网、城域网,千兆以太网应用于局域网,覆盖了从核心层、汇聚层到接入层的各种需求,顺利实现用户的平滑升级。以太网交换机主要通过地址学习,建立端口/maC地址映射表,实现端口多结点之间的并发传输;路由器根据目的ip地址,更新路由表,实现多个自治网络之间的分组转发。

2.2综合布线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主要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它具有统一的工业标准和严格的规范,是一个集标准与标准测试于一体的完整系统;它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多路信号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

2.3web服务

web服务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公司业务流程电子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指一些在网络上运行的、面向服务的、基于分布式程序的软件模块;它采用Http和XmL等互联网通用标准,使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不同的终端设备访问web上的数据,如网上银行。

2.4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根本目的在于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网络自身的安全性和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网络的安全需求主要表现在协议流量控制、防范网络攻击、机密认证授权、系统平台安全、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虚拟专用网、网络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的各类技术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web服务是应用目的,交换路由实现数据的自由传播,网络安全提供高可信的服务质量,综合布线是数据传播的媒介。通过深入剖析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认识专业建设的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

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某一门课程的体系。本文从专业角度出发,故只讨论前两者。

从实用性角度而言,计算机网络的交换路由部分一定是基础通信网,起计算机接入和远距离传输作用。起信息处理作用的是数据处理中心,即web服务部分,网络安全部分防御企业网遭受非法入侵和web服务的非授权访问。综合布线部分实现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安全设备的物理连接。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课程必然涉及到三个大类:信息传输——数据通信、网络协议、网络设备;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云计算等;信息安全——密码技术及协议、网络安全;网络工程——布线方法、工程方法。涉及到的学科有: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安全,专业知识跨度较大,超过一般的电气信息类或电子类专业。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将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因此,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技术已经成为必须要掌握的技术之一。在这种背景之下,《计算机网络》课程不再仅仅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而是许多非计算机专业,如理工类、管理类、工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对于没有计算机基础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等特点,因此探索适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作者近三年来的教学经历,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教学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由于学生专业门类多,范围广,给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带来了一定困难,不同专业对课程的要求也不一致,同时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从而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产生了困难。

(2)教材内容滞后,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目前的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从前期的教学经验来看,初学者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教材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抽象、空洞、难以理解。这样,初学者在学习完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后,理论上没有真正理解,又没有与每层协议相对应的实验,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3)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容易忽略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差别,没有针对性的结合他们自己的专业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中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往往也仅是黑板的代替品。在教学方法上也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1.不同专业要有所区别

目前很多专业已经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如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经管等,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一定要有所区别。当然主干内动大体上是要一致的,这里讲的要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课程最后计算机网络应用这部分内容上。例如,对于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在网络与弱点布线、工业现场总线控制等方面要结合起来;对于机械专业的同学,就要将计算机网络与机械设计制造、智能化网络化控制结合起来;对于经管的同学,就要解决经管的同学平时计算机和网络的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网站制作等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后续毕业设计和工作中遇到的跟网络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内容要循序渐进

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从应用出发,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来。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各种教材的编排顺序不尽相同,选用一本教材以后,不意味着一定按照书上的顺序来讲,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规律,把知识按链条式一环紧扣一环的方式组织起来,以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有条理地讲清楚。不能讲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就直接将数据通信的知识,虽然说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但是对于非计算专业的同学而言,数据通信的知识深奥难懂,学生很快会对计算机网络失去兴趣。所以以我个人经验而言,我第一次课用来讲解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修知识,虽然有些专业的同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里也学到过,但是很多同学反映内容不深刻,那些知识同学们用了电脑自己也知道。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紧紧抓住很多同学不知道的知识,如很多同学在选配电脑时会有很多误区,认为CpU核心越多越好、主频越快越好;内存容量越大越好;显卡显存越大显卡就越强;笔记本电脑如何选购和维护等,这些问题几乎和所有的同学都有关系,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首先解决同学们平时电脑使用和选购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会很感兴趣。后面的课程应该把网络操作系统的内容提到前面来讲解,在讲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同时帮助同学们解决平时电脑使用中的硬盘分区、操作系统安装和备份、一键还原、电脑开机慢、病毒防护、数据恢复等,解决学生电脑使用中软件方面的问题。在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之后再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其他理论内容,当然讲解任何一个部分都要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增强实用性和趣味性。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课是必不可缺的。实验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重视实验课教学。

对实验课的教学应重视以下内容。

第一,重视网络实验环境的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实验,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配置。在做物理层实验时,需要用到各类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等),在做网络层实验时,需要各种网络互联设备(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这就需要学校积极配合,投入资金,加强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室的建设。

第二,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根据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目标,结合实际教学,合理设计和安排实验内容,既要有原理型实验又要有应用型实验。

4.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制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收集、综合和吸收《计算机网络》国家精品课程相关院校的成功经验和成果,不断充实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还可以组织编写《计算机网络》试题库、《计算机网络案例库》以及《计算机网络大作业题库》。资料库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及时地更新内容,使其适合本课程的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兴趣,学生才会听的认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自底向上”的教学模式,即在介绍oSi/Rm时从网络的最底层物理层一直讲到最高层应用层,依次介绍网络系统中每层的功能、使用的协议以及每层实现的相关技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网络系统中每层的功能、使用的协议以及每层实现的关键技术的同时,对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有整体的把握,但是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通信学和计算机的相关基础,对于底层相关技术的学习比较吃力,从底层开始介绍的话容易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初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现代的、自顶向下的方法来讲授计算机网络,即通过一些具体的网络典型应用实例来阐述网络每层协议之间的交互以及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使得学生关注所需要的网络服务,进而学习如何提供这些服务。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理解掌握网络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相关协议的同时,对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有整体上的把握。

5.师资队伍的建设

(1)组织课程小组,同时邀请计算机专业相关教师,定期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提高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科研、教研项目,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

(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沟通,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三、结束语

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公共课的目的是从应用角度出发,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网络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针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有教学内容枯燥、难学、难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践环节三个方面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阐述分析,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韩清林.自主学习与教改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00.

[2]王健,杨柳松.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6):98-99.

[3]杨旭峰.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0):103-104.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8-58-02

Discussiononcourseinstructionofcomputernetworkforsoftwareengineeringmajor

HuangYongping

(DepartmentofmathematicsandComputerScience,Guangxi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Chongzuo,Guangxi532200,China)

abstract:aimingatthecharacteristics,trainingobjectivesandthenetworktechnologydemandofsoftwareengineering,combinedwiththeconstructionofcollegenetworklaboratory,thearrangementofteachingcontentandexperimentalteachingarediscussed.asuitableexperimentalteachingsystemforsoftwareengineeringisconstructed.inteaching,thebasicprinciplesofthenetwork,protocolanalysisandnetworkprogrammingapplicationarefocusedon.thetrainingofpracticalapplicationabilityisemphasizedtogivethestudentsnetworkknowledgeenoughforsoftwaresystemdesignandimprovetheabilitiesofsystemsoftwaredesignandprogramming.

Keywords:computernetwork;softwareengineering;curriculuminstruction;experiment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产品和网络环境逐渐融合,使软件运行平台逐渐从封闭、集中的单机环境向动态、开放和多变的网络环境转变,软件系统开发也逐渐趋向于网络服务化。因此,网络资源和环境成为软件系统开发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和通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涉及的知识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它是一门交叉型的综合学科,是学生掌握网络相关知识的基础课程。我院在计算机专业侧重软件工程方向,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以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为基本技能,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的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素质全面的复合实用型软件人才[2]。因此,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不能是单纯的理论教学。

本文围绕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探讨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特点,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构建适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提高网络软件编程能力,使之符合软件工程专业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特点。

1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教材,通用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一般着重介绍网络技术理论知识。大多是以oSi(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或tCp/ip五层模型为线索,采取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介绍方式[3-4]。内容安排上还包括无线网络、网络安全、宽带接入技术以及新型网络技术等等,概念太多,知识体系太理论、太抽象,不适合用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而且,“计算机网络”课程覆盖知识面广泛,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网络技术知识,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调整和组织。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基本原理、网络常用协议分析、网络编程应用和网络操作技术,侧重讲解网络基本原理、网络常用协议分析和网络编程应用等内容。在内容的讲解上力求循序渐进,先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发展状况(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三网融合)、计算机网络主要性能指标(带宽、数据率等)以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然后围绕tCp/ip五层模型,在物理层上重点给学生讲解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常用传输媒体和信道复用技术。数据链路层讲解上,先简单介绍现在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然后重点讲解ppp协议和以太网技术,让学生通过学习常用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加深对数据链路层功能理解和初步学会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层以ip协议讲解作为重点,结合学院ip分配情况,让学生学会ip基本配置和子网划分,通过讲解常用的路由协议让学生掌握路由表和分组转发过程。基于现在学院内部以及其他单位内部大量使用私有ip情况,网络地址转换nat也作为网络层的重点内容讲解。运输层,首先让学生掌握端口号相关知识,然后进入UDp协议和tCp协议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端到端通信和进一步掌握协议分析方法。应用层,重点讲解常用协议,包括:Http、Ftp、DnS等,并安排服务器配置、协议分析和编程实验。如果课时允许,在网络安全方面,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内容进行讲解,如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限制上外网的时间、钓鱼网站欺骗、aRp攻击等等;在无线网络方面,让学生动手进行无线路由配置,实现无线上网。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学会网络协议分析方法、锻炼网络编程能力、学会基本的网络操作和简单的网络配置。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从传统的偏重计算机网络理论的介绍转变为比较实用的学习,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软件系统设计所需的网络知识,并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设计和编程能力。

2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计算机网络”课程覆盖知识面广,概念多、内容抽象,如果采用纯理论教学方式,学生对真实的网络环境缺乏了解,教师很难在有限时间内把计算机网络抽象的原理和协议讲述清楚,学生也很难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需要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且实验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①网络基本操作和配置实验。其内容包括: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或Linux)安装;各种应用服务器搭建和管理,如学习搭建web服务器、Ftp服务器、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进行简单的网络配置与管理,如网线的制作、组建局域网、文件共享和安全性设置、用户账户管理等等。②网络协议分析和编程实验。在掌握网络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和功能,学会网络协议分析,应用高级编程语言(如C、JaVa或C++)编制一些网络协议和服务,实现简单网络应用,加深对网络原理和协议的理解。③网络工程实验。学会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通过网络硬件设备或使用模拟实验软件组建中小型网络等等。

从软件工程专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和培养的角度考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除了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理解外,应重点掌握tCp/ip协议分析和应用实现,充分理解网络工作原理,包括数据封装、发送、接收、解封装等。所以,构建适合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应重点安排网络协议分析和网络编程类实验,而对网络基本操作和工程类实验应该进行分析和筛选,有针对性的安排实验,以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掌握网络基本环境搭建和基本网络配置,加深对网络工作原理和协议的理解。

首先,网络协议分析和网络编程类实验是软件工程专业的重点,结合实际网络模型和网络软件,从应用的角度分析和引导学生掌握网络原理知识。指导学生学会网络分析和监测软件(如Sniffer、wireshark等)的使用,学会捕获网络数据包,掌握网络协议的分析方法,在这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网络程序设计和协议实现。内容安排上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容易接受和充满信心,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宽带拨号上网所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ppp协议开始,该协议格式简单,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对协议分析方法的掌握,然后按照tCp/ip网络体系结构分析和学习各层次重要的协议,如ethernet帧、aRp协议(掌握aRp广播和aRp应答过程)、ip协议、UDp协议、tCp协议、Http协议、tFtp协议、Ftp协议、DnS协议等[5]。在协议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编写网络程序,如编程实现ethernet帧的封装与解析、ip数据包的捕获与解析,实现功能简单的Socket通信软件(如tFtp简单文件传输)。通过实际网络编程训练,让学生掌握数据从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加深对网络协议与实现方法的理解,掌握网络环境中软件编程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网络软件编程能力。

其次,在网络基本操作训练方面,让学生掌握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网络配置,能为软件设计实现必要的网络环境配置,内容主要包括:局域网组网、ip配置、web服务器、DnS服务器的配置。此外,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网络知识以及做联网软件开发必须用到的基本技能,包括直连线、交叉线的使用;ping、ipconfig、tracert等基本网络命令的使用;简单的网络故障排除和基本的网络服务等。

最后,网络工程管理类实验让学生对网络设备有感性认识,辅助学生对相应协议和网络技能的理解。我院内部拥有网络基础和安全、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学生可以在实验室认识课本上所讲述到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以及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机房的机柜、配线架、实际的物理连线以及网络拓扑,增加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实际设备或通过使用Cisco官方模拟软件packettracer组建中小型网络,帮助学生理解网络的基本架构。通过简单交换机配置,让学生掌握虚拟局域网VLan,学习划分VLan方法。路由器配置方面,重点让学生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Rip协议的配置,以理解路由表、路由协议以及分组转发过程;实现网络地址转换nat实验[6],充分理解私有ip和公有ip地址相关知识。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完成一些比较难但广泛实用的实验(如Vpn)等。

3结束语

本文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确定“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基本原理、网络常用协议分析、网络编程应用,结合理论实验教学,构建了适合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协议与实现方法的理解,逐步提高网络软件编程能力。网络课程概念多且比较抽象,今后的工作将进一步研究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以激发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左开中.复杂网络与网络化软件系统[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

(5):94-95

[2]韩姗姗.软件工程专业中《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探讨[J].浙江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2

[3]JamesF.Kurose,Keithw.Ross,mingChen.Computernetwork―

top-downapproach.Beijing:machineryindustrypress,2007:180

[4]andrewS,tanenbaum.Computernetwork.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press,2001.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81-02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按以前的固有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模式,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割裂开来,造成学生理论学习过程缺乏实践的支撑,实践过程缺乏理论的指导,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本校对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教学。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实训相互穿插着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顺序,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三个特性,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认识过程的同步性,认识形式的交错性。

二、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中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体系和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的对接,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培训和聘任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强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旨在通过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实训基地(或实训室)建设,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增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率。然而以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模式,把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割裂开来,往往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授课时为了学科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往往讲授很多在实践中不中用的知识。实训课堂上技能训练往往落后于现行的生产工艺,跟不上技术的进步,更缺乏新科技理论的指导。结果是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无法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基于这样一种现实,改革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已成必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快、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短。民族地区中职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落榜或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以前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宜这种学情变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依托“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把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实训相互穿插着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克服旧有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室

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中,本校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要能够满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同一时空里边做、边教、边学。为此本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如下配置和布局。

在硬件上,配置了48台兼容机(组装机)、1台教师机、1台服务器、1套电子教室软件、1台投影仪、6台普通无线路由、6只无线USB网卡、6台普通交换机、6台普通路由器、1台打印机、6把压线钳、6只测线仪、6张windowsServer2003系统光盘、6张windowsXp系统光盘、6盒RJ-45水晶头、1箱300米双绞线,《网管员世界》等杂志若干本、网络操作系统及局域网架构参考书若干本,通过校办公网络租用专线和aDSL两种方式接入internet。

在实训教室布置上,前面布置投影屏幕、教师演示区,中间区域布置学生操作区(分两列6组),两边墙壁挂放隆林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网络拓扑图和布线平面图、校园办公网络拓扑图和布线平面图,后方布置为教学设备专柜及书柜。通过这样的配置和布局,保证“初识计算机网络”“认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熟悉常用网络设备”“组建小型家庭对等局域网”“网络用户与文件共享”“组建无线局域网(wLan)”“internet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故障排除”等模块或项目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2.培养适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一是重视和加强校本专业技能培训。让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主持和参与学校网络机房和网络实训室的规划设计、网络设备采购招标文书写、服务器等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以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掌握现代网络机房和网络实训室的规划设计、熟悉现行网络设备的性能、熟练网络布线及网络双绞线的制作、熟练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调试、熟悉局域网组建程序等工作,以此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又能让本学科教师把握目前企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增强本学科的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安排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师负责校园办公网络的规划或改造及校园办公网络管理维护工作,使本学科教师位于如同企业岗位的校园办公网络管理维护第一线。在网络管理维护工作中碰到问题,通过解决实践问题,促进本学科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提升。例如2011年11月校教务处计算机无法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数据备案网录入相关数据,网管教师通过nslookup,tracert两个网络管理命令,发现故障在校园办公网络外网某一节点。网管教师通知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故障得到及时排除。通过排除故障,教师对以上两个网管理命令的使用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二是积极派送任课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省级、部级培训。派送本学科功底相对好、学术素养相对较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热爱、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及部级培训。受训教师在受训期间,通过认真学习专业理论,刻苦训练专业技能,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考取相应岗位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在管理上,严格要求,以确保受训教师达到省级“双师型”教师标准,胜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3.选用和编写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一是选择以任务为驱动,以练带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项目化或者模块化的教材,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例如,本校选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等职业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张海青等主编)作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参考教材。

二是依据教学大纲和当下企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基于本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的教学设备,坚持够用、实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模块化(或项目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的原则,编写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学科教师站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本学科发展动向,掌握本学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并及时将本学科新技术、新设备充实到校本教材中。

4.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考核评价

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期末考试,采取技能操作方式进行,侧重于实践技能的考核。出题时不局限于教材,而是依据职业岗位技能的新要求,结合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出题。试题内容突出体现实用性、实效性。在考核方式选择上,本校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特点,采用项目考核方式进行,例如设制小型办公局域网组建、小型企业服务器架设、无线域网组建等实践性强的实操考核题,其具体做法是,由四名学生组成一组,然后抽题,在规定的四小时内,小组模拟工作实景,小组共同进行设计并现场实施。由三位考评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最终的完成情况打分,最后以三位教师打分的平均值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定学生成绩。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07月29日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篇8

(一)建设背景

为了突显网络工程专业特色,加大与其它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区分度,网络工程专业在保持原有网络工程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物联网和网络安全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进一步明确定位学校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要实现培养目标,除了需要调整改革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外,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配套的实践教学环境。为此,网络工程专业以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在网络工程管理和网络协议分析两个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物联网、信息安全、网络攻防、网络测试等专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建成后,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支撑的实践教学内容将基本上涵盖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三大方向的典型实验、课程设计,乃至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届时,网络工程专业将具备实验设施齐全、内容涵盖面广的专业实验环境。这为构建特色鲜明、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支持。

(二)体系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在保持网络工程设计特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物联网和网络安全管理方向。围绕这三大专业方向,以现有的网络工程基础专业实验室和正在建设的物联网和网络安全方向专业实验室为依托,构建出专业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科与专业竞赛、自主创新研究等多种形式,并分布在专业基础实践、专业核心实践、专业方向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四个教学层次上。从教学层次的角度看,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下列内容。专业基础实践主要指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软件系统基础三方面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是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专业核心实践主要指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是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主要指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三大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是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主要指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而开展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主要形式包括学科与专业竞赛、自主创新研究、实训与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二、实践教学内容

以上述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据,从四个专业实践层次分别阐述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专业基础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基础实践环节可分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软件系统基础三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硬件工艺实习。模拟电路实验是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并能理解相应的实验现象。数字电路实验是加强学生对数字逻辑的理解能力和数字电路的设计能力。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是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实现原理和方法。硬件工艺实习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相关理论知识,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并利用实际电路元器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生产意义的电子电路系统。计算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程序设计应用课程设计等。程序设计实验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并调试程序,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数据结构实验是让学生运用理论原理知识编程实现线性表、队列、堆栈、二叉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访问操作方法,以及常用的排序和查找算法,进而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是让学生掌握分治法、动态规划法、贪心法、回溯法、分支界定法等常用经典算法,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程序设计应用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程序系统。软件系统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软件工程实验、软件系统开发课程设计。操作系统实验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五大功能的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进而能够模拟实现操作系统部分功能。数据库原理实验是让学生熟练掌握SQL语言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完整性控制等功能,基本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软件工程实验是加深学生对软件开发方法的理解,掌握统一建模语言UmL和可视化建模工具RationalRose的基本用法。软件系统开发课程设计是让学生在掌握程序设计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软件系统。

(二)专业核心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核心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无线网络、Linux编程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让学生学习利用Sniffer和wireshark等常用网络嗅探工具验证tCp/ip协议报文格式和协议交互过程,从而加强学生对网络协议及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加深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认识。网络编程实验是以套接字编程为基础编写tCp/UDp协议通信程序以及数据包捕获程序,编写Smtp/pop3邮件客户端、Ftp客户端、web网站程序等经典网络应用程序。无线网络实验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无线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方法,学会无线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安装配置与故障排除。Linux编程是让学生掌握LinUX环境下C语言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过程,熟悉基本库函数的使用,具有初步的应用程序设计能力。

(三)专业方向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实践环节可分为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内容。物联网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射频识别实验、无线传感网实验、物联网开发实验、以及物联网方向课程设计。射频识别实验是让学生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的读写卡、多卡读、编码调制、防碰撞算法、通信协议、保密通信等基本原理,能够编写相关应用案例程序。无线传感网实验是让学生能够对温度、湿度、光照、压力、红外等典型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并利用Zigbee、蓝牙、wiFi等通信模块,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程序。物联网开发实验是让学生在掌握嵌入式编程的基础上,结合射频识别和无线传感技术,开发物联网应用中的核心功能模块或简单应用程序。物联网方向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物联网方向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攻防实验、以及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课程设计。

网络安全实验是让学生掌握网络嗅探器和端口扫描工具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理解包过滤、网络地址转换等网络安全策略,掌握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网络管理实验是让学生理解Snmp网络管理协议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Snmp程序的设计与开发方法。网络攻防实验是让学生熟悉网络探测、缓冲区溢出、网络欺骗、拒绝服务、SQL注入等主流攻击技术的实现方法,从而预防和阻止网络攻击。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某种安全管理功能的实用网络软件或系统。网络工程设计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网络互联技术实验、网络规划与设计实验、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实验、以及网络工程设计方向课程设计。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是让学生学会网线制作、VLan配置、交换机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配置、aCL配置、nat配置等,为实际网络部署提供基础。网络故障诊断与测试实验是让学生掌握网络故障诊断与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太网、广域网、tCp/ip、服务器等的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网络规划与设计实验是让学生学会网络规划工具、需求分析、技术选择、网络拓扑设计、网络编址与命名、路由设计、网络性能保障、安全管理设计等各环节技能。网络工程设计方向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网络工程设计方向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针对某个实际应用场景,规划并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网络工程方案。

(四)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综合实践主要指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而开展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主要形式包括学科与专业竞赛、自主创新研究、实训与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学科与专业竞赛是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参与学校、企业、省、教育部、乃至全球等各种级别的大学生学科或专业竞赛,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目前适合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参加的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数据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自主创新研究可分为课内自主研究学习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内自主研究学习是在部分专业课程内,安排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研究能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组成小组,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研究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实训和实习是让学生熟悉或掌握网络相关行业或领域中可能遇到的常用技能,以缩短第一任职岗前培训的时间。该类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见习环节、实训环节、实习环节等。见习环节是参观一个网络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部门,见识各类产品和系统的研发过程或应用情况,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自豪感。实训环节是在校内实验与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炼网络设备产品与网络应用系统的典型功能模块,进而设计出一组项目供学生实习训练。

实习环节是与校外企业或培训基地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研发与实施工作中,从而使学生接触社会,体验未来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四年专业知识学习后的一次综合性专业技术实践锻炼机会。毕业设计的周期为14周,主要包括选题、开题、课题研究与指导、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毕业设计课题可以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项目课题、研究方向或兴趣好确定,也可以根据学生就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确定。

三、结论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篇9

论文摘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教学问题,根据团队讲授该课程的体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迅速,且成为普及程度最高的技术之一。而《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融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叉课程,所涉及的概念不仅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而且还包含通信技术方面,其理论复杂。计算机网络又是一门实用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问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反映出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机网络》不再仅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目前,在很多高校里,《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准确定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拟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使《计算机网络》课程真正起到普及网络知识、培养学生网络操作能力、提升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作用,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体系等进行探索。通过理论课程教学探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设置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理论和实践联系的要求很高,但是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重点和难点多,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先导课程,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但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使用网络,在必要时可以进行简单的网络维护等。同时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物理层基本知识;第三部分,数据链路层次;第四部分,网络层;第五部分,运输层;第六部分,应用层;第七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各非计算机专业可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和调整。整个课程的学习重点放在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与理解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体系确定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抽象难懂的理论和概念非常多,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本身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背景知识较少,从而在理解其抽象概念和原理时常常会遇到很大困难。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我们采用“实例化教学”方法,主要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因此采用“实例化教学”的教学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实践”模式,该模式中的实例起到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1)实例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以帮助学生掌握与理解;(2)实例又能够对实践起一个指导性和解释性的作用。学生课堂实践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时候,直接参照的是已经具体化的实例,而不是枯燥的知识点;另外,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实例化教学”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加大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对于新的网络技术和方法,则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应用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抽象难懂的理论和概念非常多,如果仅通过传统的黑板板书进行教学,课堂内容有限,且效率较低,同时对于有些概念的解释不形象直观。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提高授课效率及其效果。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进度较快,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同时由于内容是事先制作好的,不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缺少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交流。传统板书教学由于进度较慢,学生比较容易随着教师的讲解进入状态,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并且对使用课件无法讲清的问题,可以结合板书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基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黑板板书为辅,同时对于课程中涉及到的复杂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流等较为抽象的概念,采用flas、仿真软件进行演示,使得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改革考核方式十分必要。传统的考核方式仅仅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而没有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的效果,将课程考试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最终成绩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计分办法。平时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课堂提问题、回答问题、作业以及专题学习报告等情况,由主讲教师实时打分登记。对于期末考试成绩好的而平时成绩差的学生,不应给予好评,因为他们仅仅记住了知识而没有掌握应用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知识和应用创新创造了条件。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与创新的过程,要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教学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还有待与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利明,王明裴.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探讨[j].甘肃科技,2010,26(8):129,168-169.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篇10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在我院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笔者从三本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出发,在总结分析传统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中的弊端和不足,实践结合教学,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思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我院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不断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院校的特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计算机网络操作水平。我院大部分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且应该深入的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而对于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作为非专业基础课的会计类、管理类、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既不能涉及过深的理论知识,又不能完全抛弃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际学生过程中通常对理论知识学习没有兴趣,但是没有理论的指导,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又难以提高。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

    会计类、管理类、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详细的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体系结构、协议、工作原理等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际应用,应该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果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实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可能长时间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也不能做出自己才产品,这样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实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讲述米特尼克如何人侵五角大楼,马化腾如何利用网络成功,怎么样使我们上网更安全,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学习……通过各种实例,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学习兴趣。

    三本院校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缺乏蓝管,则会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上实验课,有的同学看nba,有的同学聊天,没有几个认真的做实验的,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

四、动画演示基础理论

    三本院校的学生知识素养不同于一本、二本的学生,但是理论知识又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一些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是教学的难点。比如osi参考模型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理解,不明白七层模型的基本功能,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会造成相当大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动画效果,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将枯燥的理论和显示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力求形象生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五、实验课上动手能力的培养

    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基本,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应用,是学好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基础。随着我院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对于教学方面还是相对薄弱些,特别是设备的更新。计算机网络教学设备价格相对比较高,更新的速度又非常的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交换机如何配置,服务器如何配置,一般问题的表现等,学生没有实际动手操作过,甚至有的连交换机都没有见过,对学生来说,老师讲的就是天方夜潭,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教学过程中,应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接触网络设备。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参观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建设,让学生真正体会一下网络环境和应用。还可以利用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在宿舍可以引导他们组建宿舍局域网,然后利用adsl或者校园网直接连接到internet进行实例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组织学生进行宿舍组网的具体步骤:

    1、首先要规划好计算机安放的位置,网线的布线,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网络规划的重要性,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2、规划好网络后,开始动手进行网络的组建。首先让学生了解到rj-45水晶头的制作,会制作双绞线568a和568b国际标准的线序,通过测试设备的连通性,学习整个网线的制作过程。测试完成后,要进行网络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认识modem、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了解它们的连接顺序,还可以了解硬件设备的相关属性设置。

    3、网络连接完成以后,要对网络进行相关配置,包括计算机名称的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的设置。通过这些,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协议的使用,ip地址的作用、形式、子网划分等概念。对dns服务器的作用。

    4、网络连接完成后,还要对路由器进行相关的设置,如网络连接的设置,可以让学生pppoe协议,了解modem的工作原理和过程。通过对dhcp服务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dhcp服务器的设置,了解dhcp协议的配置过程。

    5、完成相关配置后,要对网络进行应用。主要有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通过文件共享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局域网的特点,熟练掌握文件共享。

    6、最后还应该注意处理好防火墙的使用、杀毒软件的使用、网络安全、密码丢失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熟练掌握防火墙的配置和使用,认识到网络安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7、实验完成后,要总结组网过程,结合osi和tcplip参考模型,讲解网络模型的知识和应用,解决网络模型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中的难点。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