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18:08

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篇1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思路,将助力脱贫攻坚与团的各领域工作紧密结合,坚持瞄准贫困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体现共青团工作特色、纳入党政扶贫开发工作盘子的原则,创新工作载体,完善支持机制,组织动员全州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实践,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二、目标任务

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全州2018年1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以智力扶贫为重点,实施助力生产脱贫、教育脱贫、人才脱贫和开展公益扶贫、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等具体行动,通过2016-2018年三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贫困地区青少年整体素质明显提升;贫困乡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比例大幅增加;共青团组织挂钩的贫困村以及团干部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地区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得到有效帮扶;共青团组织及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共青团自身建设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得到切实加强。

三、工作内容

按照《大理州贫困乡村出列和贫困人口减贫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一)助力生产脱贫

1.强化团属资源支持。整合并深入实施“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等团属扶贫项目,三年累计投入扶贫信贷资金不少于2亿元,并重点向300个贫困村倾斜。依托大理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年创业帮扶项目,至2018年,累计直接投入资金不少于500万元,采取项目补助、产业覆盖、技能培训、资金互助等形式,2016年起,每年扶持不少于300名农村青年、“直过民族”青年创业发展。充分激发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鼓励青联委员到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推动青年种养殖大户与贫困群众开展合作种植、合作养殖,动员青年企业家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提升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吸纳贫困青年就地就业。

2.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就业、见习信息机制,依托青联委员联系点、“青年创业州长奖”获奖企业、“青年文明号”等组织机构,募集一批岗位定向优先解决贫困村青年就业。探索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至2018年,累计建立“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50个,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00个,帮助不少于1000名农村青年提升素质转移就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实用技能创业培训,开设“青年脱贫致富分享课堂”,重点提高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对象、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能人等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县级“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2016年完成大理、祥云、宾川、永平、洱源、剑川等县市的“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建设,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提供金融知识培训、政策咨询和服务支持。

3.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完善创业“资金+导师+政策”链条,着眼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青年,从资金、技术、电商培育等方面入手,加强导师和骨干队伍培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青年开设网店。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技术指导和小额信贷支持,帮助解决青年电商创业的资金问题。2017年,组织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促进青年电商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电商与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对接,促进青年电商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二)助力教育脱贫

1.开展贫困青少年助学行动。建立大理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其希望工程共同体(县市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公益体系,2016年启动并完成全州贫困青少年群体现状调查试点工作,全面推广运用“大理州贫困青少年救助管理系统”,对贫困青少年群体建档立卡、精准对接。深化希望工程、希望之星、“圆梦行动”等品牌工作,三年累计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每年资助不少于1000名贫困学生,对“贫困读书郎”这一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助学帮扶。

2.着力发展校外教育。2016年起,联合农业、人社等政府职能部门,与职业技工学校、专业培训机构、企业合作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到2018年底将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学习技能的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和农村贫困青年劳动力培训一遍,确保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至少1门致富技能。

3.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分类帮扶。2016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建立完善全州青少年“大维权”工作体系,将社会闲散青年纳入就业培训工作计划,优先安排有就业意愿的社会闲散青年参加职业培训;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建立“帮教档案”,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和方法开展帮教活动;建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机制,鼓励个人和社会团体参与帮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返乡、复学、就业;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寄养、生活照料等安置工作,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及时给予临时性生活救助;实施“春暖人间――关爱贫困留守儿童专项行动”,开展贫困留守儿童调查,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救助;帮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解决生活、学习、就医方面的困难,最大限度保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能上学,能就医,能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三)助力人才脱贫

1.组建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分级组建以团干部、团员、青年技术能手为骨干的“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志愿者宣讲团”,覆盖全州11个贫困县33个建档立卡的贫困乡镇和300个贫困村,其中,2016年覆盖出列计划的4个县、16个乡镇、172个村;2017年覆盖出列计划的4个县、13个乡镇、101个村;2018年覆盖出列计划的3个县、4个乡镇、27个村,从政策宣讲、脱贫宣传、项目对接、智力支持等方面强化对口脱贫工作,在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和项目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为贫困乡村、贫困群众脱贫贡献力量。

2.培育贫困地区本土青年领头人。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优先选拔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青年典型参与各级党政、共青团系统组织的评选活动,用青年身边的优秀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加强对乡镇直属团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村团(总)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工作指导和创业帮扶,优先推荐申请小额贷款或扶贫贴息、优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外出研修、优先给予项目和政策扶持、优先推优入党,引导其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积极作用。

3.实施基层志愿扶贫项目。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围绕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设置服务岗位,至2018年累计招募不少于150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青年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的项目和载体,发挥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作用,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贫困地区参与调查访问、政策宣传、科技服务等工作。

(四)加强公益扶贫

1.发挥“希望工程”品牌优势。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扩大资金募集规模,在继续向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持续做好“圆梦行动”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大力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探索开展希望厨房、希望书屋、希望卫生室、希望音乐教室、希望体育场等希望工程项目,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学校的寄宿条件,促进农村基层基础教育条件不断改善。

2.创新公益扶贫手段。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众筹、众扶、众帮的扶贫模式,引导公益扶贫重心下移。利用“青年之声”网络平台,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广泛开展微捐赠、微公益活动,建立“人人可公益”的扶贫渠道。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合作,争取项目、资金多方位进入扶贫领域,并把募集的资金、项目精准对接到村到户到人,让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切实落到贫困群众的身上。

3.加强医疗公益扶贫。2016年起,将先天性心脏病救助、“微笑列车”唇腭裂患者矫治项目等免费医疗资源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发动医疗爱心企业和爱心医院积极参与精准医疗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家庭患者减轻医疗费用。动员有专业技能的医疗卫生系统青年志愿者对重大疾病、特殊疾病、慢性疾病患者提供定期医疗关怀。

(五)着力强基固本

1.加强贫困地区团建。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党的工作、活动阵地为依托,以脱贫攻坚项目为载体,全面活跃乡村两级团组织。加强对贫困地区基层团组织的关心、指导和扶持,针对贫困地区农村青年区域聚集特点,以2016年村级团组织集中换届为契机,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等吸纳到村、合作组织团组织班子中来,夯实贫困地区团的工作基础和工作力量。

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篇2

__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__区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机关工委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深入基层,广泛征求广大党员和基层群众的意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创新机关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新平台,在总结过去开展的支部“1+1”对口帮扶区内贫困青少年活动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党员义工活动的意见。具体情况如下:

一、过去支部“1+1”帮扶活动情况

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__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从20__年开始,机关工委在各支部组织开展了“1+1”志愿帮扶区内贫困青少年活动,每一个支部固定对口帮扶1—2名区内贫困青少年,开展“送温暖、送知识、送眼界、送信心”的“四送”活动,区内共有34名贫困青少年得到此项关怀。机关各支部利用节假日、孩子生日和周末之际,采取上门慰问、送书、送温暖、邀请贫困青少年参加__区工业旅游等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每一年,各支部赠送的物资等共达7万元左右,得到了贫困青少年家庭和所在街道、社区的充分肯定。

二、党员义工活动的提出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和谐__的目标,坚持把开展党员义工服务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机关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2、具体措施

1、发展党员义工队伍。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义工队伍。机关各支部要大力宣传开展党员义工服务的意义,宣传党员义工服务的内容和做法,营造“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是党员当义工”的氛围。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引导广大党员人人主动当义工,积极做义工。

2、各支部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的培养、教育和引导,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争做义工,为和谐__的建设贡献一份爱心。

3、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党员义工队伍的管理,建立“党组织指导推动、党员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机关工委将根据各支部党员义工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加强指导,总结交流,促进党员义工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4、积极开展义工服务。全体党员要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机关每一位党员,全年参与义工活动不少于20小时。要围绕__区确定的“贫困青少年和孤老残弱全覆盖帮扶,文明宣传”三大项目,每两个党员固定对口帮扶一名区内贫困青少年,并开展“送温暖、送知识、送眼界、送信心”的“四送”活动;关爱孤老残弱,积极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大型宣传等活动。科技、卫生、教育、计生、城管等部门还可结合行业特点,积极打造科技服务、医疗保健、教育咨询、计划生育、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环保护绿等专业特色服务队。

5、加大考核激励。要将党员参加义工服务活动的情况作为党员和党组织评优选先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考核内容,机关各支部及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员义工活动的情况将纳入每年优秀志愿者组织及优秀志愿者个人的评比、表彰。总结党员义工服务活动经验,弘扬党员义工志愿者精神,大力宣传党员义工的先进事迹,扩大宣传的辐射面,增强宣传的影响力,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带领广大党员积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6、各支部在党员义工活动中负责与社区的沟通联系及活动的组织工作。

三、开展义工活动的效果

机关每一位党员,全年参与义工活动不少于20小时。且围绕__区确定的“贫困青少年和孤老残弱全覆盖帮扶,文明宣传”三大志愿服务项目开展:

1、每两个党员固定对口帮扶一名区内贫困青少年,并开展“送温暖、送知识、送眼界、送信心”的“四送”活动。这样,区内

贫困青少年的帮扶人数将从34人扩大到330人;2、开展关爱孤老残弱帮扶活动,使__区孤老残弱得到全覆盖的帮扶;

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篇3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以扶贫重点村、“三村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联系村活动的要求,确定我局联系新村扶贫工程重点村—巴州区青木镇方坪村。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级领导市级部门帮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联系村情况通知》(巴委办[20*]79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20*年度帮扶该村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巴委办[20*]79号文件下发后,市审计局党组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列入党组、机关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局党组书记、局长康远奎为定点帮扶责任人,党组成员、副局长巩仕和重点联系此项工作,办公室具体经办实施。建立并落实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主任协助抓、工作人员蹲点抓的帮扶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局领导及机关干部职工先后58人(次)深系点调查了解情况,帮助制定发展规划,现场指导相关工作,切实解决具体困难,为该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充分肯定。

二、全员参与,真心帮扶。为青木镇方坪村制定了较为详尽的脱贫致富整体规划,目前规划项目已取得实效。我局在帮扶过程中,除该村作为新村扶贫已规划安排的项目和资金外,我们将该村村社公路维护和新修、水利设施整治、农户沼气建设、村小学校改建、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点进行规划。市审计局机关捐赠支持资金21,000元、职工个人捐款3,000元,共计24,000元,还为该村购买高氮化肥5.2吨,将其发放到农户手中,并为双目失明的残疾人高登会捐款300元。在帮扶过程中,7月2日至7月7日,巴州区连降特大雨,全体审计人员心系灾区群众,踊跃为该村捐款3,000元,帮助灾后重建家园。9月6日,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安排部署,按照“五个一”要求认真开展好各项工作,健全完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长效机制,并迅速启动,自觉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落实任务,为青木镇方坪村规划留守学生之家一所,建筑面积45平方米,捐助资金2万余元为其购置电脑一台、电视机一台、影碟机一部、亲情电话一部、青少年读物一套、体育器材一套、桌凳100套。机关全体公务员每人结对关爱一名留守学生。

目前,该村各项规划和帮扶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是新修社道公路2公里、整治村道公路4公里;二是整治水利病害工程9处;三是建沼气池30口;四是建村卫生室1个;五是改建学校1所270平方米;六是建村文化活动室1个80平方米;规划绿色基地250亩;发展专业大户12户,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增收280元。

三、积极主动,落实规划。根据该村目前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快该村脱贫致富步伐,我局下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规划积极帮助协调落实专项资金及时到位,并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充分发挥效益;二是按市级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关爱留守学生要求,拟在春节前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开展以写一封信、见一次面、谈一次心、送一本书、打一次电话联谊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真切地关爱留守学生;三是督促抓好当前工作,重点抓紧完成产业调整、村道公路整治、新修等后续工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行路困难;四是大力推进科技兴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建设,引导村委会树立民主意识、体现民主决策,维护村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保持农村稳定。同时,对村民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增强村民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促进村民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精神文明活动;五是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强化日常工作检查和指导力度,建立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及时总结经验。

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县委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关爱留守儿童“童伴计划”等团青品牌工作为抓手,把全县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高质量打赢贫攻坚战大局上来,明确主攻方向,创新工作载体,完善体制机制,为我县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二、工作目标

以深度贫困村为主战场,实施共青团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学业资助、就业援助、创业扶助、精神扶贫、志愿扶贫、消费扶贫六大行动,坚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脱贫上见实效,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三、主要内容

(一)学业资助行动。一是深入实施“希望工程”助学项目。深化希望工程助学品牌,以资助贫困家庭青少年学生为使命,聚焦助学育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2020全县各级团组织筹资100万元以上,用于捐资助学,争取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00名以上。二是继续深化实施“文雅少年助困计划”。对入库的72名贫困学生由文雅基金会从小学到高中的全程资助,向团省委争取扩大资助规模。深化实施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等帮扶项目,让困境青少年成长成才。三是深入开展“青暖衣冬”活动。争取团省委支持,深入开展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青暖衣冬”活动。2020年力争募集爱心资金3万元以上,发放暖冬衣物100套以上。

(二)就业援助行动。一是为青年转移就业提供线上线下精准服务。充分运用“团团帮就业”线上服务平台,建立就业人群与招聘岗位大“数据库”,实现青年就业服务的双向数据对接和动态管理,为困难家庭有转移就业意愿的青年提供全方位的精准就业服务。2020年团县委帮助100名以上困难家庭青年转移就业,带动乡镇团组织帮助1000名以上困难家庭青年转移就业。二是举办第三届青春招聘会。紧抓春季青年外务工和企业用工旺盛需求,在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精准掌握难群众就业意愿,精准对接岗位用工需求的基础上,搭建双选平台,按照省市团委安排,举办第三届青春招聘会,引导困难家庭青年及时有序转移就业。三是深入实施“千校万岗”大中专学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开展一次面对面交流、一次就业指导咨询、一次职业生涯规划、一次职业技能培训、一次实习见习锻炼、一次优先就业推荐等“六个一”活动。2020年精准帮扶100名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

(三)创业扶助行动。一是发挥好青年创业联盟的作用。按照《镇原县青年创业者联盟章程》,为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活动搭建了平台。依托“青年之家”,邀请资深创业导师4名,指导青创联盟每季度开展1次以上创业服务活动,引导创业青年抱团发展,带领广大青年走在产业致富、乡村振兴的前列。二是引导青年返乡创业。积极动员大学生、外出务工青年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回乡创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贫困村产业发展能力。三是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将有干劲、有文化、善沟通、懂市场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推荐为开展全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激励引导广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四)精神扶贫行动。一是积极引导农村青年树立婚恋新风。把抵制高价彩礼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切入点,积极组织开展“破除陈规陋习,抵制高价彩礼,倡树文明新风”大宣传大调研活动,带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推动移风易俗向纵深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线上建立“镇原青年婚恋服务微信群”,定期举办婚恋讲座、心理健康辅导、法律咨询等“微”服务,积极开展网上交友联谊活动,为青年男女提供便捷有效的网上交流平台。二是坚持典型引路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广泛宣传“全国脱贫攻坚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不断激发广大团员青年投身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斗志。总结推广在扶贫一线涌现出的先进青年典型,强化示范带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青年建功行动。利用团属新媒体大力宣传脱贫攻坚成效,传递时代正能量,讲好扶贫好声音,为贫困群众加油鼓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五)志愿扶贫行动。一是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将2020年招募应届毕业大学生,安排基层一线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支医、支农等志愿服务,同时加大注册志愿者招募和管理工作,志愿者规模动态保持在500人以上。二是深入开展青年志愿扶贫主题活动。广泛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青年志愿扶贫系列活动,组织动员19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0场次以上,确保参与青年人数1000人次以上、服务时长超过1万小时。三是持续打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品牌。以贫困村留守儿童为重点,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常态化结对关爱留守儿童“童伴计划”,落实六项爱心服务活动,实现每月开展一次家庭走访、一次学校了解、一次学业辅导、一次阅读解答、一次游戏互动,每年为留守儿童过一次生日,真正让青年志愿者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守护者、心灵的抚慰者。

(六)消费扶贫行动。一是动员青年电商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邀请省团校老师,指导我县青年电商企业做好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的包装、宣传、销售、配送等工作,争取和大型青年电商企业合作,为我县设立扶贫专卖店、电商扶贫馆和扶贫频道,共同致力打造“甘味”知品农产品品牌,让贫困地区优质的农产品卖出好价钱。二是加大消费扶贫宣传力度。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动员方式和工作手段,通过各级团组织“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消费扶贫的重大意义,营造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三是发挥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作用。积极天津静海团组织到我县考察,围绕消费扶贫推出一批帮扶项目。推动我县青年电商企业与静海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贸流通企业和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全县团组织要深刻认识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投身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着力加强组织领导,个乡镇团委摸清底数、制定帮扶措施,负责项目落地和推进实施。

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篇5

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具体的标准。在工作中,____同志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始终认为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是重要的前提。既积极参加所在单位和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又广泛地开展自学。学习内容除政治理论知识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外,还涉及社会保障、计算机以及各项业务知识。____年9月,考取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意识、科技意识、文化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升个人整体素质和水平。

三支一扶服务期间,主要负责扶贫、城乡医保工作。一是协助做好对口帮扶工作,为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落实完成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的申请、验收和资金发放工作;二是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____年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84人。三是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工作,在城乡医疗保险资金筹集活动中,积极做好宣传,耐心接咨询电话,引导群众参保,让每个群众都受益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这项惠民政策;认真做好全镇四万条参保信息的录入和日常住院报销的受理工作;落实社会保障卡发放、信息核对、申请制卡等工作;协助做好城乡养老、劳动力培训的宣传落实以及劳动监察等工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经常受到群众的称赞。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她觉得,国家培养了自己十几年,既然选择了“村官”,就应该坚定信念,在农村这边广阔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此,她非常珍惜每一次与村民接触的机会,虚心请教,走访记录村里的情况、村民的诉求,努力为村民排忧解难。她天性质朴热情,有着对父老乡亲们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使她迅速融入____镇新丰村这个大集体,并为乡亲们所接受和认可。她积极参与村里计划生育工作、村级一事一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并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在农民技术培训方面,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部门在全村开展“农村青年科技传播活动”,举办青年农民培训班,组织交流参观,为农村青年学科技、用科技创造条件,积极挖掘、扶持、壮大一批青年致富能手、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同时结合村的实际及青年的特点,与村团支部组织开展了各种类型的青年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团的宣传活动,使团的工作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赤道风”为你整理了这篇品牌爱心助学项目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慈为人心善举助学——“红天使助学计划”事迹材料

“红天使助学计划”是砀山县青年公益联合会开展的品牌爱心助学项目,于2010年5月正式启动。“红天使助学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不仅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和留守儿童进行资助,还组织受资助的贫困学生们和留守儿童开展志愿服务,传承志愿精神,帮助他们全面健康发展。社会各界对“红天使助学计划”给予了大力支持,10年来,已有700余人次参与,组建志愿者专业队伍16支,年筹集资金10余万元,对100余名儿童开展了助学计划,并与160名贫困儿童结对子帮扶,活动覆盖到50多个村庄和社区。

一:实施背景

砀山县地处四省交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较多,2010年时,仍然有很多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或面临着失学的威胁,或徘徊在校门之外,或过早地步入社会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重担,看到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望,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砀山县青年公益联合会的志愿者们百感交集,希望通过这个计划能够挽救更多的失学儿童和青少年,挽救更多的祖国的花朵,给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让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成为国家的栋梁,给他们提供学习的帮助。并且希望打造一个透明的有影响力的助学的公益平台,整合公益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具有特色的助学活动。

二、实施举措

1.做困难学生的“红天使”。2010年,“红天使助学计划”开始资助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每月给予生活费100元,并资助学校1000元作为学校年终发给学生的奖学金,鼓励孩子们进步,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交朋友建立长期联系,鼓励孩子们上学。经常性开展捐赠图书、文具、桌椅,按一校一年1000元的标准捐建基础体育物品(例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每年资助学校200元报刊费等活动,旨在为帮助那些无法与同龄人一样读书的儿童和青少年快乐成长。目前,已对100余个贫困家庭适龄儿童进行“红天使助学计划”,每年助学资金达10万余元。并在砀山县16个镇(园区)结对子帮扶160名家庭贫困学生,每人每年获得助学金在1200元—3600元不等,资助活动一直持续到贫困生高中毕业。在整个项目活动中,志愿者既是项目的走访者、审核者、监督者,更是项目的资助者,全程参与,项目更加透明,更具社会公信力,从而在整个过程中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帮助。

2.“爱心成长包”暖童心。多年来,“红天使助学计划”携手本地企业,在重要节日时,走进全县各个学区,开展“情暖童心爱心成长包”活动,为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送去“爱心成长包”,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送去一份关心关爱。“情暖童心爱心成长包”活动除了发放成长包以外,还增加了儿童成长课堂活动。在活动现场,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教授心理健康知识,预防近视知识,手把手地与孩子们游戏互动。现场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和笑声,游戏的方式既传递了知识,又不失趣味、浅显易懂,就连一旁的小学老师也表示受益良多。时间是短暂的,陪伴是有限的,但爱心是永久的,志愿者的爱将如种子般,永远留在孩子们心中,激励着孩子们去努力,看着孩子们的笑容,听着孩子们的笑声,这是一种享受,是志愿者付出的收获,是孩子们未来道路上的动力。

3.大小志愿者齐志愿。“红天使助学计划”志愿服务项目,除了召集社会各界人士担当志愿者,还广泛发动那些曾经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加入志愿服务大家庭,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砀山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曾经的贫困学生已经不再贫困,但是他们没有忘记过去志愿者们的帮助,怀着感恩的心,投身“红天使助学计划”志愿活动中来。大小志愿者们在一起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如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环保活动,先后收集废电池10万余节,发放宣传单4万余份,环保袋2千多个。

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篇7

通过强化“绿色家园”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建设、组织网络建设、人员队伍建设,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和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未成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疏导,促进未成年心理健康成长。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性,及时解决青少年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二、方法措施

1.继续加强“绿色家园”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绿色家园”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必要的图书和活动器材,为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

2.进一步强化“绿色家园”组织机构、帮扶队伍建设,落实帮扶任务,健全工作制度、规范运行机制。发挥“绿色家园”(青少年帮扶基地)职能作用,不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好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重点抓好劣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诊疗、预防和控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3、进一步完善全镇未成年人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开展青少年基本情况调查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子女、贫困家庭学生、辍学青少年、吸毒人员子、服刑人员子女、无业在家闲散青少年等特殊群体要采取逐人建立档案,确保辖区内所有重点青少年全部纳入“绿色家园”帮扶工作范围。

4.进一步强化“绿色家园”帮扶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帮扶办法、帮扶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好帮扶志愿者与重点青少年“一帮一”“多帮一”帮扶活动。重点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教育,为重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生理及心理环境。

5、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辅导机制,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复查、及时掌握帮扶对象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及时解决帮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帮扶效果。

6.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和未成年人集中优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完善中小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制度。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6.充分发挥各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平安之声”有线广播的作用,加大动员和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全民的参与意识,为我镇“绿色家园”工程建设营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

三、组织领导

1.落实“绿色家园”网格化管理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高效运转。经镇党委政府研究成立镇“绿色家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和武装部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关工委,负责“绿色家园”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全镇“绿色家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2、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是“绿色家园”村网格中帮扶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级“绿色家园”网格化管理工作。带领子网格负责人组织和动员群众,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对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帮助,开展针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篇8

着力加强思想引领,广泛团结凝聚各族青少年

全州各级团组织把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注重分层分类教育引导,强化“四个认同”。

1扎实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

组织优秀少数民族青少年分享他们的励志故事,激励红河州少数民族青少年为追求理想,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拼搏。成功举办红河州“中国梦・红河路・青春行”职业青少年主题辩论赛。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明白人“领头雁”培养计划,“乡村好青少年”评选表彰活动,选树典型,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勇于创造、踏实奋斗的观念。各级团干部深入少数民族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参加团日活动,与团员青少年共话“中国梦”,共开展主题团日活动40余场。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促进民族团结。

各级团组织通过挂标语、贴海报、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加强主流思想的传播和宣传,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和谐的民族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动员各级团组织利用“学雷锋活动月”、“五四”青少年节、“清明节”、“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节日,广泛深入到企业、农村中组织少数民族青少年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牢记历史・振兴中华”等主题活动50余次。中小学校团组织还利用课间操时间将当地民族民俗文化与大课间活动有机结合,创设了“苗娃芦笙”、“彝族课间鼓舞”、“彝族烟盒舞”、“国学经典手语舞课间操”等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民族文化生活,激发边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爱国热情。团州委青春红河新媒体中心利用微信、微博、官方网站等平台,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青少年喜乐见闻的方式,民族团结的相关内容,增进了青少年对各族民族知识的理解。

搭建平台创建载体,切实服务各族青少年成长成才

红河共青团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将更多的工作重心和工作资源投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困难青少年群体,使团组织成为各族青少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

1打造四季品牌活动服务全州各族青少年。

按照“切实整合资源,合力打造品牌,形成活动品牌化、品牌系列化、系列个性化”的思路,以“爱满红河・美丽家园”为主题,与州总工会、州妇联合力打造“三月春风行动、夏日阳光行动、金秋圆梦行动、腊月暖冬行动”四季品牌活动。积极配合州总工会、州妇联开展“三月春风行动”和“夏日阳光就业行动”。牵头组织开展了“腊月暖冬行动”,腊月暖冬行动集中示范活动中,州级工青妇组织共为蒙自市筹资11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2所,并捐赠衣物400件(套)、棉被(毛毯)200床、鞋子400双及价值3万元的文体用品、大米和食用油。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的活动全州各级工青妇组织共协调、争取、筹集资金和物资总价值达1600万元,全州各级工青妇组织“腊月暖冬行动”直接帮扶服务的少数民族群众超过6万人次。“金秋圆梦行动”中,全州各级工青妇组织共募集资金440余万元,帮助1500余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圆上学梦,根据学生贫困情况,资助金额从1000至4000元不等。此外,2015年的“金秋圆梦行动”还筹集500多万元用于希望小学建设、救助重症青少年,重点资助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等项目。

2广泛开展志愿活动服务少数民族青少年。

一是开展“阳光助残行动”。与州残联合作对接,多次联合发文对全州各族残疾青少年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过全州各级残联部门和团委的共同努力,全州与残疾人结对团队数达1580个,结对志愿者人数9779人,覆盖残疾人员9149人。二是开展志愿者边境行活动。与州禁毒办联合举行纪念“6・26”国际禁毒日禁毒志愿者“禁毒宣传边境行”活动,深入到红河州少数民族边疆6县的学校、社区和村寨开展禁毒防艾志愿宣传活动。深入金平、河口、屏边少数民族自治县开展红河州“医疗卫生志愿服务边疆行”活动,通过医疗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基层医疗工作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帮助群众提高医疗保健意识、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3为各族青少年顺利创业就业提供条件。

联合州中华职教社开办了“大棚蔬菜”农民工培训班、美容师培训班,通过“选人――培训――考试――扶助”的模式,提高红河州少数民族县市农村青少年外出务工和创业就业技能,2015年共举办青少年农民工技能培训班2期,对120多名少数民族农村青少年进行大棚蔬菜、美容美发等技能培训。联合州商务局举办第一期红河州青少年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为120余名青少年提供电子商务培训。采用“团、农、校、企、地、银”联合扶持的模式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目前已组织94名返乡创业青少年开展了首届大学生返乡创业培训。

4竭尽全力服务各族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州青少年宫为平台,积极发挥校外教育主阵地作用,开设音乐类、体育类、书画类、科学实验等8大类30余种特色培训,全年累计培训青少年1800余人次,为500余名少数民族青少年提供公益培训,涉及18种课程,为青少年学员减免培训费33.35万元。组织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每月定期走访青少年,重点倾向少数民族,初步形成了团干部联系青少年、融入青少年、倾听青少年心声、帮助青少年排忧解难的“倾听日”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希望心(先心病)生命救助计划”示范项目暨专家义诊公益活动,为277名先心病患儿开展病理筛查(其中少数民族154名),争取公益机构支持,安排符合条件的56名患儿到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48名已康复出院。启动实施“微笑行动”计划,为155名唇腭裂患者进行了全面体检、手术指征筛查(少数民族81名),并免费实施手术。

5搭建沟通平台增进州域少数民族交流互访。

为加强不同民族青少年和青少年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红河州各级团组织组织开展了“共读一本书、同做一件事”等“手拉手”系列“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队会活动,增进各族少年儿童间的了解、感情和友谊。蒙自市新安所中学的教师利用新媒体向孩子们展示了我国美丽的新疆及热情好客的新疆同胞,激发了同学们各族青少年交流交融的美好愿望。应越南老街市青少年委员会的邀请,河口县青少年代表团一行赴越南老街市参加胡志明共产主义青少年团纪念活动,双方通过座谈交流和足球友谊赛,切实增进了两国青少年之间的友谊、了解与信任,为今后中越两国青少年开展交流与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6积极动员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团州委动员各地少数民族青少年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围绕哈尼梯田保护和“森林红河”建设,深入开展“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青少年生态文明志愿行动。紧紧围绕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大部署和目标任务,以建设绿色工程、践行绿色生活、倡导绿色生产、培育绿色队伍为工作载体,教育引导少数民族青少年增强生态环保意识,为促进生态文明、共建“宜居红河・美丽家园”作出贡献,目前2个试点县市已规划植树600亩。

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作为依法治州成员单位、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组长单位和未成年人保护牵头单位,在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广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各族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

1“公主第一课”预防未成年人。

通过童话故事、情景剧、卡通人偶、儿歌和舞蹈等形式创新性的开展预防未成年“公主第一课”活动,着力提高青少年,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寒假期间,动员全州各级团组织深入少数民族县市学校社区开展以“青春自护・平安春节”为主题的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向各族青少年及其家长宣传女童保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禁毒、防控艾滋病、防拐反拐等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常识,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州内掀起了活动热潮,吸引省州多家媒体广泛关注和宣传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模拟法庭进校园”增强法律意识。

重点面向全州边疆少数民族学校团组织深入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以角色模拟扮演的形式学法用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利用“12・4”国家宪法日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县市进社区、学校、街道集中开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2015年初步统计红河州共举行活动116场次、参与人数1005余人、受教育人数73490余人、全州学校宪法宣传覆盖率高达85%、活动期间共计发放材料27800份。

3“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畅通诉求渠道。

针对全州各民族地区青少年群体利益诉求,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青少年交心谈心的方式开展了专题调研,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少数民族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规律,认真研讨当前共青团在服务各族青少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的制度性安排,反映各族青少年的诉求,截止目前“面对面”活动共向“两会”提交反映青少年权益维护的建议、提案55件。

4率先出台《意见》有力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强化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第三轮试点推进红河、绿春、元阳、个旧、石屏5县制定工作方案,并按时序有效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各县市也结合实际开展送法进学校、进社区,对重点青少年进行帮教帮扶,全州各级团组织共开展帮教活动40余次,受教育人数达200余人。

做好支援迪庆工作,促进红迪两地民族团结

红河州被确定为对口支援迪庆藏区的州市之一,为做好迪庆藏区做好支援工作,团州委根据迪庆藏区需求,结合红河州共青团的工作优势和特点,从教育支持、创业就业、项目运作三个方面进行对口支援迪庆藏区发展。目前已选定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团委分别对口支援迪庆藏区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8月26日,迪庆团州委到红河州蒙自市就部分重点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并与红河团州委召开了座谈会。为推动迪庆红河两地团干部、青少年相互交流交往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青团事业的共同发展,红河团州委组织红河州爱心企业代表和各界爱心人士同迪庆团州委一行作了友好交流座谈。会上,两地团委书记,就每年一次定期组织两委之间开展学习培训、交流互访活动;提供双方经济社会的动态和有关信息,为对方参加本县市的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活动提供方便;共同推动民族团结,共享推动青少年民族团结工作的经验和成果;红河团州委每年为迪庆团州委实施希望工程筹集资金不低于10万元青少年币等9条款项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2015年,红河团州委协调红河州青联副主席、福田公益总会会长苏少隆向迪庆捐赠价值10万元的物资。

回顾2015年的民族团结工作,全州各级共青团组织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民族在思想上对民族团结存在模糊认识,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地域和文化的认同感还不强,闭关自守思想较为突出;二是部分基层团组织工作活力不足,缺乏创新,活动缺少少数民族元素,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没有发挥好基层团组织引导青少年思想的职能作用。三是做好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引导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一些团组织、团干部对新媒体重视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借助新媒体手段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四是各级共青团组织团干部,深入基层少,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现实需求把握不准,与普通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联系不够。

下步工作打算

(一)更为广泛地组织少数民族青少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各族各界青少年,增强“四个认同”。

(二)大力创新引导方式,强化新媒体网络建设力量。探索“互联网+思想引领”方式,推动思想引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将继续强化“青春红河新媒体中心”网络宣传力度,打造“红河青少年之声”、“红河青少年家园”等网络平台,团结和凝聚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群体。

(三)积极参与全州扶贫攻坚战。按州委“挂包帮”、“转走访”和团省委参与扶贫攻坚的意见,深入挂钩少数民族村研究有效的帮扶措施和长远规划,广泛汇聚青联、青企协组织成员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少数民族挂钩扶贫村,确保扶贫村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着力培育创业主体,强化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致富带头人、小微企业和新兴科技企业领办人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支持、引导,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和“九红”产业发展,扶持一批少数民族青少年电商创业,搭建绿色食品线上交易、线下推介平台,为青少年创业牵线搭桥、提供服务。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一个民族地区落伍,增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发展。

(五)充分利用和发挥好青基会在吸收和整合资源的优势和作用,继续联合州总工会、州妇联开展2016年“腊月暖冬行动”,为红河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筹集过冬物资,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群众解决过冬问题,

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农村扶贫开发;组织动员机制;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1-0005-06

一、坚持中央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地位

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历史经验证明,贫困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根源。如果不能逐步消除贫困,一个国家就难以长期保持社会稳定。没有稳定,根本谈不上发展。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努力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都十分重视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扶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仅高度重视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而且从中国国情出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坚持中央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地位。

中央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各级领导机构。1982年12月,国务院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这是第一个领导区域性扶贫开发工作的机构。1986年5月,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9月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立,这是第一个领导全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后,根据国务院的统一要求,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州、盟)、县(市、区、旗)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负责领导本地的扶贫开发工作。

2.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强调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扶持老革命根据地、边疆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国家和发达地区要对这些地区继续给以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的支持。此后,扶贫开发工作一直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3.确定扶贫开发的具体帮扶对象。针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一部分县、乡、村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决定以县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单元,以贫困村、贫困户为具体帮扶对象。1986年,国家确定了331个县为国家专项扶贫资金投放的重点对象,这331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加上各省区市确定的371个贫困县所覆盖的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总人口的80%以上。1994年,国家调整了贫困县的标准和范围,确定了592个县为国家专项扶贫资金投放的重点对象,这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分布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了全国72%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重新在中西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确定了592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592个县的农村贫困人口覆盖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50%以上、低收入人口的60%以上。同时,中国政府突出强调扶贫开发到村到户,并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4.8万个重点贫困村,覆盖了全国83%的贫困人口。

4.制定国家扶贫开发规划。1994年4月,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明确提出了扶贫攻坚的形势与任务、奋斗目标、方针与途径、资金的管理使用、政策保障、部门任务、社会动员、国际合作、组织领导等问题。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2001年6月,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了新世纪头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基本方针、对象与重点、内容和途径、政策保障、组织领导等问题。这是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后,又一个指导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5.扶贫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增长。中央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支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安排的专项资金包括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等。据财政部农业司赵鸣骥司长2008年7月17日在扶贫开发形势和政策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由设立之初(1980年)的5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44亿元,累计安排扶贫资金1600多亿元;1986-2007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贴息资金70多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近2000亿元。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2008年和2009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两年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分别是167.34亿元和197.34亿元。财政部农业司扶贫处在《2010年财政扶贫开发基本情况》中公布: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为222.68亿元。

6.对贫困地区、贫困户和扶贫开发工作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例如《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中央和地方安排开发项目时,应向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倾斜;国家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时,要考虑贫困地区的特殊性,给予支持和照顾;对贫困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要坚持同等优先的原则。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提出对所有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户,免除粮食定购任务,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对贫困县新办企业和发达地区到贫困地区兴办的企业,在三年内免征所得税。

二、组织党政机关定点帮扶贫困县、乡、村

组织党政机关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群众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党的干部全面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都要指定专人负责,分别作出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的具体部署。1986年6月26日,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都要把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提上议事日程,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会议强调凡有条件的部委,都应当抽派干部。深入到贫困地区帮助工作;有的部委可以相对稳定地联系一片贫困地区,定期组织干部去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并帮助贫困地区排忧解难,开发经济;有的部委可以根据本部门的特点和条件,有计划、有选择地为贫困地区做几件实事。《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强调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都应积极与贫困县定点扶贫,一定几年不变,不脱贫不脱

钩。《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再次强调要把党政机关定点帮扶贫困地区确立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党政机关定点帮扶贫困地区的工作始于1986年.最初是由科技部、农业部、林业部、地质矿产部等10个部委分别在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选定一个区域作为联系点开展定点扶贫,此后逐步形成了中央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到县,省、地、县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到贫困乡、村的工作格局。

1.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总体任务。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总体任务是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提高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扶贫对象解决温饱问题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贫困乡村和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开发式扶贫,积极推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服务能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促进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努力形成推动扶贫工作的强大合力;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当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工作思路。针对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现实需求,制定帮扶工作规划.以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为工作目标,以解决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工作重点,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基层干部和劳动力培训、基层组织建设等为工作抓手,努力为定点扶贫地区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3.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组织领导。定点扶贫部门要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和分管部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点扶贫部门领导每年应深入本部门定点扶贫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实地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将定点扶贫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定点扶贫工作;及时将本部门帮扶情况,包括年度总结、统计报表和工作安排等报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央组织部及本部门党的关系所属工委。

4定点扶贫工作与培养锻炼干部相结合。参与定点扶贫的部门每年要选派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到定点扶贫单位挂职扶贫。选派干部的人数可根据本部门定点帮扶单位的数量确定,一般1个县选派1名干部。挂职扶贫干部实行一年一轮换,凡自愿要求延长挂职扶贫时间的,要提倡和鼓励。挂职扶贫干部由派出部门、派驻地单位共同管理,以派出部门为主,要进行严格的任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据国务院扶贫办初步统计,从2002年到2009年,参与定点扶贫的中央和国家机关等241个单位共向4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投入扶贫资金(含物资折价)84.87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292.5亿元,帮助安排扶贫项目9432个,引进人才3904名,引进先进技术1712项,资助贫困学生28.8万人次,培训干部群众151.6万人次。同时,各省区市的定点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07年到2009年的3年时间里,各省直单位对帮扶地区直接投入的资金达到98.2亿元。

三、安排东部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

安排东部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不仅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东部发达省市了解贫困地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突出问题,增进对贫困地区群众的感情,改进工作作风的必要举措。1992年lo月,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1993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组织经济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再次强调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等沿海较为发达的省,都要对口帮助西部的一两个贫困省区发展经济。1996年7月,在国务院的直接安排和部署下,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省区的工作全面展开。

1.东西扶贫协作的具体安排。东西扶贫协作的具体安排是北京市帮扶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帮扶甘肃省,上海市帮扶云南省,广东省帮扶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帮扶陕西省,浙江省帮扶四川省,山东省帮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帮扶青海省,福建省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连、青岛、深圳、宁波等4个计划单列市帮扶贵州省。1997年重庆直辖市设立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于2002年又决定由珠海和厦门对口帮扶重庆。至此,东部共有15个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11个省区市,东西扶贫协作已涉及26个省区市。同时,国务院决定全国各地对口支援自治区、有关地区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以及原有的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不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经济较发达的市、县与经济欠发达的地、县的扶贫协作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2.东西扶贫协作的内容方式。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和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和资金,传递信息,沟通商品流通渠道,促进物资交流;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有利于尽快解决群众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关的加工业,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开发型产品的生产;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带动和帮助贫困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发展生产;开展劳务合作,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有序地组织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到经济较发达地区从业;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为贫困地区捐赠衣被、资金、药品、医疗器械、文化教育用品和其他生活用品的活动。

3.东西扶贫协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协作双方领导定期互访、联席会议等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扶贫协作重大问题。确保扶贫协作工作有目标、有规划、有投入、有措施;建立财政援助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工作交叉检查机制、项目绩效评估机制和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建立规范的东西扶贫协作项目遴选机制,共同研究制定规范的东西扶贫协作项目管理办法;东部省(市)扶贫协作工作部门要加强对区县级扶贫协作部门的工作指导和项目协调,整合项目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西部省(区、市)扶贫办要加强对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和监管,以省为单位建立规范、完整的东西扶贫协作项目档案,并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布,规范扶贫协作项目管理,提高扶贫协作项目效益。

据统计,1996-2000年东部13个省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累计为西部贫困省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1.4亿元,双方签订项目协议5745个,协议投资280多亿元,实现投资40多亿元,从贫困地区输出劳动力51.7万人。此外,东西部地区在干部交流、人才培训、援建学校、建设基本农田、修筑公路、解决人畜引水困难等方面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协作。另据新华社记者吴涛、王攀2010年6月28日在新华网的《中国东西扶贫直面差距进入“十年攻坚”阶段》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6月,中国东部沿海富裕省份和城市向西部相对落后地区提供的无偿财政

援助超过70亿元人民币,援建学校近5500所;同时,东部企业在西部地区的扶贫性开发投资总额超过2500亿元。组织安排西部劳务输出达238.9万人次。

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帮助贫困地区开发建设

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问题,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有助于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而且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育和发扬良好的社会风尚。1994年4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强调各派和工商联要发挥人才众多、技术密集的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培训人才、推广农业技术;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都要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通过科技承包、技术推广、选派科技副县长、副乡长等形式,提高贫困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人民和武警部队要帮助驻地群众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再次强调各群众团体、派、工商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人民、武警部队要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为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作出新的贡献。2001年6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进一步强调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和执行政府扶贫开发项目;企业可以通过捐赠资金。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欢迎海(境)外的华人、华侨及各种社团组织,通过不同形式,支持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

1.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目前,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农村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等4个方面。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国有企业定点扶贫。到2009年.共有156家中央国有企业定点帮扶269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国有企业开展定点扶贫的具体方式是为当地引进项目、派人员挂职、搞技术培训、帮助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信息支持等。二是企业社团联手扶贫。企业通过各类基金会或其他社会组织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和组织支助志愿者,支持一些扶贫项目,包括援建学校、基础设施、养老院、医院,支持白内障复明手术、贫困儿童救助、贫困母亲救助、残疾人救助等。三是龙头企业带动扶贫。以企业为龙头,与农户构成不同连接方式,共同发展产业。开拓市场。四是村企合作扶贫。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合作关系,进行一对一的支援,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2.群众团体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例如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除配合国务院承担残疾人专项扶贫工作外,还定点帮扶河北省南皮县。其参与扶贫的主要方式是实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负责康复扶贫贷款的发放,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建设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开展了母亲健康快车、母亲小额循环扶贫、灾区母亲安居工程、春蕾计划、妇女健康检查、妇女教育培训等扶贫活动。委员会开展了农村青年素质培训、创业小额贷款、就业创业示范以及贫困地区基层团组织扶持等扶贫活动。中华全国总工会定点帮扶山西省和顺县。其开展的特色产业开发、科技培训、惠农信息平台建设、修建惠民工程、教育扶贫等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3.派和工商联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例如1988年6月。贵州毕节试验区成立后,中央统战部和台盟中央与赫章县、民革中央与纳雍县、民盟中央和致公党中央与毕节市、民建中央与黔西县、民进中央与金沙县、农工党中央与大方县、九三学社中央与威宁自治县、全国工商联与织金县先后建立了定点帮扶关系。20多年来,各派和工商联在毕节实施了大量周期短、见效快、科技含量高的扶贫示范项目,包括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基地、坡改梯示范工程、旱作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蔬菜示范种植基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试验和生产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药材基地、畜禽养殖基地、经果林示范栽培、良种农作物试种基地、畜牧品种改良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4.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例如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的以小额信贷、母婴平安120、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紧急救援、孤儿救助为代表的援助型项目和以扶贫中国行、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实施村级扶贫规划为代表的倡导型项目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出版的(20年回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中国扶贫基金会累计筹措并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41.2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00余项.受益贫困人口超过1176万。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后。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区建设。据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王作义会长在全国老促会第八次会长座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共为革命老区引资220亿元,募集资金25亿元,联系建设项目5a万个。修建中小学校9138所,资助贫困学生29万人,派出巡回医疗队7438批次,医治病人261万人次。捐赠价值812万元的医疗器械。培训农村技术人员97万人次。培训农民2283万人次。

此外,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扶贫活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的以救助失学儿童为主旨的“希望工程”,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与中国计生协、中国人口报社组织实施的以救助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贫困母亲为主旨的“幸福工程一救助贫困母亲行动”。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农业部、人事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的以缓解贫困地区师资、医疗、科技等各类人才缺乏状况为主旨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等也构成了社会力量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积极开展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中的合作

中国的扶贫开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时中国政府重视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中开展合作。1994年4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要“积极开展同扶贫有关的国际组织、区域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交流,让国际社会及海外华人了解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扶贫工作。要积极扩大和发展与国际社会在扶贫方面的合作。广泛地争取对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支持。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投资环境,以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客商到贫困地区兴办开发型企业,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充分利用目前国际社会关注发展中国家缓解贫困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发展与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扶贫开发领域里的交流与合作,广泛争取国际社会对我国扶贫开发的援助和支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再次强调要积极“发展扶贫开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争取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援扶贫项目。为保证其

顺利执行,国家适当增加配套资金比例,对地方财政确有困难的可以全额配套。要根据贫困地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外援项目的管理:努力提高外援贷款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还贷能力。通过多种渠道、不同方式争取国际非政府组织对我国扶贫开发的帮助和支持。加强与国际组织在扶贫开发领域里的交流,借鉴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方面创造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扶贫开发的工作水平和整体效益。”

1.世界银行在中国开展的扶贫项目。在扶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中,世界银行是与中国政府合作时间最早、合作项目最多、合作资金规模最大的国际机构。从1995年起,中国政府利用世行贷款先后实施了中国西南(云南、贵州、广西)扶贫项目、中国秦巴山区(四川、陕西、宁夏)扶贫项目、中国西部(内蒙古、甘肃)扶贫项目、中国农村贫困社区(四川、云南、广西)发展项目、中国贫困农村可持续发展(河南、重庆、陕西)项目,累计利用世行贷款资金约8亿美元,覆盖中国中西部最贫困的10个省区市、14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70多万贫困人口受益。

2.联合国机构在中国开展的扶贫项目。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和于田县开展了贫困农村产业发展和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尼勒克县、察布查尔县,和田地区的于田县、策勒县和墨玉县,喀什地区的伽师县、疏勒县和疏附县。哈密地区的巴里坤县和伊吾县开展了贫困地区农村综合发展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甘肃永靖县、湖北秭归县、四川南充和汶川开展了儿童贫困与发展试点项目;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从1979年至2005年共向中国提供了价值约9亿美元的无偿粮食援助,并帮助中国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3.区域性组织在中国开展的扶贫项目。例如亚洲开发银行开展了贫困农户参与黄河流域洪水控制项目、贵州纳雍社区扶贫示范项目、非政府组织参与村级扶贫规划项目、山西河川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甘肃清洁能源开发项目、云南思茅森林和木材可持续利用项目、豫西农业发展项目等。亚洲开发银行还十分关注中国贫困农村的交通建设,先后为腰古至茂名、达县至万县、神木至延安、成都至南充、赣州至龙岩、宜昌至万州等铁路建设,以及对江西、河北、云南、山西、贵州、重庆、陕西、广西、四川、宁夏等省区市的公路建设提供了贷款援助。

4.外国政府在中国开展的扶贫项目。例如中德山西扶贫项目,扶贫监测评价体系江西试点项目,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覆盖云南、新疆、青海、甘肃等4省区);中荷安徽霍山双边发展合作项目;中澳技术合作喀斯特环境恢复项目(广西);中日技术合作山西雁门关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及扶贫项目,广西天湖贫困区扶贫项目;中英云南环境发展与扶贫项目,西南基础教育项目(覆盖云南、广西、四川、贵州等4省区),甘肃水资源需求管理、面向贫困人口的农村水利改革、结核病控制、大龄女童技能培训和能力建设合作伙伴、艾滋病防治等项目;中加宁夏农村扶贫项目;中意云南综合扶贫项目。

5.国际(港澳)民间组织在中国开展的扶贫项目。例如国际行动援助组织在陕西开展了农村贫困社区发展项目,在甘肃开展了农村发展示范区项目及贫困地区妇女生育健康项目;国际伊斯兰救援组织在宁夏海原开展了“女生之家”项目;全球基金在云南开展了疟疾健康教育项目;德国米索尔基金会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开展了“参与式综合发展、环境保护与扶贫相结合”项目;世界宣明会在广西开展了孤儿及特殊儿童服务、救灾重建、教育助学、医疗卫生等项目;香港道德会在重庆开展了教育扶贫项目;香港华光功德会在宁夏固原开展了井窖集雨场建设项目;澳门巴迪基金会在甘肃开展了农村妇女环境建设项目。

据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2010年11月18日主办的《中国外资扶贫成果展》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已有50多个国际机构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参与了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我国在扶贫领域直接引进利用外资接近14亿美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投资总额已达到人民币198.2亿元;107个外资扶贫项目覆盖了中西部18个省(区、市)的320个县,使近2000万贫困人口受益。

六、发挥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于1986年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以后,改变了以往分散救济式的扶贫方式。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较之以往的救济式扶贫来说比较注重贫困群众的参与性,但是,由于贫困群众的经济基础差、文化素质低、参与意识弱,容易形成对政府的强烈依赖,他们视政府为“救世主”,认为扶贫开发是政府的事,对他们进行救济是“天经地义”:以往的扶贫开发工作都是采取项目运作的方式,扶贫资金跟着项目走,以项目覆盖贫困人口,扶贫者往往把项目当成扶贫开发工作的主体,而把贫困群众当作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工具,这使得贫困群众实际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政府主导扶贫开发的反贫困治理模式实行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为了保证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某些地方政府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制贫困群众执行自己的决定,而不注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可见,开发式扶贫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仍未能充分反映贫困人口的意愿,比如在扶贫项目的选择、政府扶贫效果的评价、自身贫困现状的评估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方面均未能充分考虑贫困群众的意见,这弱化了贫困群众参与开发式扶贫的主体意识。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和推动参与式扶贫。通过参与式扶贫,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与各级政府的帮扶措施紧密结合起来,把被帮扶对象的主观努力与全社会的积极支持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成开发式扶贫的巨大合力。

1.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参与的意识。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所享有的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容。贫困地区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下,贫困群众生活还很艰苦,这使得贫困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依赖盲从、消极被动、畏惧保守等心理特征。而参与式扶贫强调要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贫困群众的参与意识,发挥贫困群众的首创精神,扶贫方案的制定、项目的选择、措施的落实等都要动员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听取贫困群众的意见,倾听贫困群众的呼声,使贫困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管理权,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2.注重增强贫困群众参与的能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落后,贫困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文盲率相当高,其中青壮年文盲又占了很大比例。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导致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能力和水平低下。而参与式扶贫强调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科学和文化,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同时把推进参与式扶贫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与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结合起来,与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结合起来,以此增强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为贫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篇10

一、践行“三化”理念,增强资本整合

群团组织是党委、当局联络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增强和立异社会治理的主要力气。群团组织任务重点对象是职工、青少年、妇女和儿童,首要是为他们处理生涯、就医、就业、后代入学、维护权益等实际问题。固然工青妇等群团组织都有一些本人的帮扶资本和伎俩,然则总体来看,依然显得才能弱、伎俩软,特殊是各自独自举动后,结果不非常分明,与人民群众的新等待有较大差距。

我县惠民帮扶中间树立3年多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自动融入幸福乐至建立的大局,把本身惠民资本和力气自动归入惠民帮扶中间,分类帮扶和专项帮扶相连系,应急帮扶和日常帮扶相连系,展开运动,争夺项目,构成了帮扶、维权、效劳“三位一体”的惠民帮扶系统。

在我县惠民帮扶中间,县总工会展开了“送暖和”运动、“暖冬”效劳举动、“金秋助学”举动,团县委展开了“留守儿童之家”建立运动、青年意愿者效劳举动,县妇联展开了贫穷母亲等运动。由此,带动了县民政局、县司法局、教育局、残联等8个部分单元派驻干部和专业人员,我们只要3个编制的惠民帮扶中间,实践上有12个任务人员展开任务。经过资本整合,有用处理了因原民营股金会、城市信誉社股金兑现问题招致上千人集体上访等以前难于处理的老迈难问题,创响了“乐至惠民帮扶”品牌。

二、践行“三化”理念,注重机制建立

准则和机制管久远、管基本。以“三化”理念推进惠民帮扶中间建立是一项重生事物,我们积极探路前行。带着情绪去帮,依托项目去扶,健全机制去推,强力推进惠民帮扶任务走上标准化、准则化、科学化的轨道。

一是树立完美联念头制。践行“三化”理念,部分联动是根底、是重点。应由分担指导牵头,统筹工青妇帮的力气,推进惠民帮扶任务,将各方力气拧成了“一条绳”。往后任务中,要成立响应的任务机构由分担工青妇帮等任务的指导任组长、工青妇帮等本能机能部分为成员单元的“三化”任务协调小组,按期不按期研讨处理“三化”任务推进中存在的坚苦和问题,确保党委当局的惠民帮扶政策具体落到实处。

二是树立完美投入机制。“三化”理念的中心是以当局投入为指导,鼓舞和支撑社会投入。各级党委、当局应将联动协调小组的任务经费归入财务预算,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依照省委办公厅、省当局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惠民帮扶中间任务的定见》的告诉,将本身惠民资本和力气悉数归入惠民帮扶中间,科学设置专项帮扶项目,深化展开帮扶、维权、效劳“三位一体”的惠民举动。还,接纳财务划拨、本身投入、社会捐献、项目运作等多种渠道,补偿帮扶资金缺乏。近3年来,我县惠民帮扶的财务投入为578.8万元,整合部分资金和社会资本到达1680万元,完成了惠民帮扶社会效应的最大化。

三是树立完美运转机制。“三化”是一种理念,要害在于落实到项目运作的全进程。我们感觉,群团组织筹划每一项主要任务,组织每一项严重运动,施行每一项严重民生项目,都应该盲目践行“三化”理念,用社会化、市场化的伎俩处理惠民帮扶问题。详细操作中,要确定一个牵头部分,明白共同部分单元,细化落实筹划、方案、运作、督查、评价五个环节任务机制,使每一项任务、运动、项目都是公开、标准、通明的,把施行进程酿成凝集民意的进程。

三、践行“三化”理念,强化项目运作

项目是经济任务的第一抓手,现实上,项目也是社会民生的第一抓手。“项目是纲,纲举目张。”无论是具体建立小康社会的雄伟目的,照样起劲建立幸福的斗争追求,都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立摆上了愈加凸起的地位,为“三化”思绪推进惠民帮扶任务发明了优越前提。

近3年来,我县施行惠民帮扶项目36个,合计投入到达3.9亿元,协助1.2万坚苦群众处理了详细问题,是前10年的8倍,有力促进了社会大局调和不变,2009年被评为安全创立进步前辈县。为顺应社会转型期坚苦群众的新需求,我们要持续“任务运动化、运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理念,运作项目堆积资金,扎实推进惠民帮扶任务项目化,实在加强惠民帮扶中间的吸引力和凝集力。

工青妇帮要增强任务联接,互通有无,注重项目规划的编制。要少而精的准则,紧紧环绕党政大局、社会热点、群众需求编制项目、争夺项目,凸起项目标典型性、带动性和实效性。要增强项目治理,对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科学论证,确保项目平安高效,争夺多出示范项目、精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