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分析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49:51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篇1

什么是历史的理解与解释呢?一般说来,解释就是澄清、说明了什么,主要关注历史的为什么,说明历史的因果关系,关注历史的事实性,以及推理的合理性,即注重有无这一历史事实与推理逻辑是否可靠。历史的理解主要是关于事件的原因、理由与意义,也就是依据历史事实能否得出这个意义与认识,关注理解的合情性。历史的理解关键是要可靠,要在占有证据的基础上加以认识,其认识要合符时代特征。历史的解释涉及因果性,历史的理解涉及意义性。如果把二者合二为一,就是注意历史的理解力。其主要关注的角度有:注意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即信息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否存在,所以,应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判断试题信息反映的历史事实是否可靠;注意历史事件的联系尤其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由这样的事实可以分析推理出怎样的结论,所以。应关注材料反映事件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历史理解的合理合情性,需要关注“历史”与“时间”,把历史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理解与思考;注重自我理解分析的逻辑关系与意义关系,即依据历史信息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

历史的理解与解释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1)实证主义的历史理解与解释,就是历史的理解与解释要科学。试题主要关注历史的证据是否真实,所以要关注试题中提供的历史事实是否客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相关事实的正误。(2)合理性的历史理解与解释,就是依据人类活动的意图、目的、信仰等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试题主要有:由这些证据能否得出相应的结论,坚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注意过度解释,即由这些材料与历史事实难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相关材料与历史事实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情境中能否得出这样的认识与结论;考生能够利用不同的史观与方法对同一历史问题进行多元多样的历史理解与解释,所以解答此类试题要注重运用历史理论与方法进行作答。(3)叙述的历史理解与解释,就是历史叙述本身包含有历史解释的功能。在试题中,就是试题文本材料是怎样理解与解释的,考生要能够提取或提炼材料信息并分析材料信息;并注意利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文本信息的认识。

综合近年来高考试题的考查情况,考生应注重以下考查历史理解与解释的试题类型的主要特点与答题方法。

一、利用正确的史实进行分析理解

这类试题主要是选择题,试题通过新情境设置问题,考查考生结合新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关照问题与选项知识的意义对应关系。解答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首先是判断新情境问题,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意义和阶段特征等判断试题的限制,然后利用所学知识寻找到对应的正确答案。因此,解答试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新情境信息要分析正确,明白试题需要回答什么;二是要扎实掌握所学知识,明白相关知识的时代特征与内涵,这样才会做到所设问题与所学知识的正确联系。如果是概念,需要关注概念与选项的内在联系,避免张冠李戴。

例1.(2011年全国卷i14)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解答本题不是对材料信息的简单理解,如果简单理解材料,就可以利用材料信息“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得出是肯定美国实行的民主共和政治适度,但还需要结合关于徐继畲的所学知识,徐继畲等思想家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是新思想萌芽时的代表人物,这日寸的思想家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积极主张抵抗,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看到了西方的先进性,但由于作者受时代认识水平的制约,作者还没有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据此分析选项的正误,a项徐继畲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开眼看世界”,不存在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的说法,作者还没有认识到制度变革,鼓吹共和制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项的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与徐继畲写作此书的时代以及其思想行动缺乏关联;D项徐继畲并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以,本题应选B,结合时代背景判断出徐继畲盛赞西方民主制度,对中国的君主制有一定的反思,此时作者只有这样的认识程度。

解答本题关键要明白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其思想主张的具体内涵而有效答题。与此同日寸,要注意区别相关知识,在本题中就是注意区别向西方学习的各个派别的具体主张,从而有效答题。解答这类试题,就是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要依据具体的情境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历史理解,通过综合理解判断出干扰项史实的错误。

二、利用特殊而具体的事实分析理解形成结论

这类试题就是利用特殊事实进行排比与归纳,进行有效地分析与理解,概括总结出特定时间、特定空间范围的某种流行史实或历史观点。需要考生对这种现象进行有效理解与解释,得出事实性结论或历史观点,需要做到依据事实得出结论,注重对证据的合理推理、合理想象。这类试题需要关注历史现象的时代特征;注重分析理解的证据,即必须是以一系列历史事实为基础;推断分析要合理,也就是要由这些事实能够推断出这些普通的时代现象与普遍性的历史观点。

例2.(2011年北京卷18)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迁移应用所学知识对题干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理解和应用,从而得出事实性结论的能力。答题时,利用材料给出的时间“1923年”的信息,可以判定a项中的北伐、D项中的斯大林模式当时都不存在,故排除;而利用材料中反映的现象,可以推断出B项错误。而正确的分析材料信息,可以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处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十月革命为黑暗中的中国人带来了光

明,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们开始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所以出现材料中大部分受调查者赞成社会主义的现象,故选C项。解答本题需要利用提供的史实,进行排比、归纳与分析,得出正确结论。需要说明的是,试题从立意上有很强的现实性,回应了现代社会公平公正的主题。

三、注重运用新的史观来理解历史事实

在高考试题中,注重利用史观而理解历史事实。因此,要注意利用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来理解历史问题。高考试题利用史观理解与解释历史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方面不是浅显化与表层化地明显考查,而是隐含考查运用新史观来理解历史问题,考生如果没有对新史观的自觉运用,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问题,这些试题具有浓厚的“历史味”;另一方面直接考查运用新史观考查理解与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一些高考试题要么直接考查史学方法,要么直接提出利用某一史观理解历史,要么在材料信息中露出了相关的关键词(如“全球化”“现代化”)而提示考生注重利用某一史观认识与理解历史。例如,2007年广东卷第29题,直接考查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评价辛亥革命,从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角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不管怎样利用这些新史观理解与解释历史问题,其实质都十分注重“论从史出”与“史由证来”的历史思维。

例3.(2011年四川高考卷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解析:此题提供的材料内容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比较。考生要有效答题,在判断出题干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状况基础上,需要抓住“1820年”这个时间信息,利用时代特征判断出中国经济总量主要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反映的是农业文明经济发展状况,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工业文明下的经济发展状况,需要从两种文明的角度判断出经济的质性差异,从而有效排除中国当时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等错误认识。而D项是能够直接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故此题选D。显然,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利用文明史观,抓住两种文明质的差异;并且注重证据意识,必须做到“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防止过度解释历史,含蓄考查史学的方法。试题不是要求考生回答史学方法,而是隐性考查史学素养。

四、注重对历史叙述与材料信息的理解

这类试题注重对历史文本叙述与提供的历史材料(包括图像)信息的理解,考生一是要利用所学知识发现文本叙述存在的问题,或者对历史的多种叙述加以比较与分析,利用有效证据发现这些观点是否确立,因此,在理解这些历史叙述中,需要强烈的证据意识与推理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二是需要有效提出并分析材料信息,注重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运用,在试题中,常常会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历史问题,由于当前试题采用课程观思想,因此利用材料回答问题在整个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例4.(2011年浙江卷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解析: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解释能力。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考生要克服片面、偏颇的思维;c项的表述过于绝对,这种表述过于强调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不是任何结论都必须经过考古学证明,实际情况也是难以办到的,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而当前一些历史问题,大家已经亲身经历与见证,是能够做出历史判断的;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只要正确理解材料叙述,就可以否定“材料一指的是民众”这个结论。而正确答案是B项,因为由材料二赐“柴578万,炭585万”可以分析理解出材料一“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的结论难以成立。注重逻辑推理,发现矛盾之处,得出合理说法。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叙述的有效理解,实际上考生要正确答题,还是需要利用历史的证据,在全面占有历史信息(包括正面的与反面的史料或历史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例5.(2011年天津卷13)材料三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分)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篇2

[关键词]考试大纲;基本要求;二轮复习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要求。从2010至2013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的纵向比较看,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命题要求及试卷结构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体现了高考命题继续保持稳定、稳中求变的精神。所以,认真研究和把握一直稳定不变的《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对做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有重要意义。

一、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从近几年考试大纲看,基本要求明确而稳定。在2013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中明确规定了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指明了历史教学与复习的五大目标——基本历史知识、学科素养、科学历史观、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而在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又具体阐明了历史学科的三大素养:史学思想素养——科学历史观,专业知识素养——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学科能力素养——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及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应针对这五大目标和三大素养,围绕讲知识、重能力、提素养三大核心环节,采取科学方法与策略,有效组织教学,提高复习效益。

二、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略

针对考试大纲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实际,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应切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讲清讲透历史主干知识

由于是文科综合形式,历史试题题量有限,决定了高考试题覆盖的知识点也是有限的。因此,考查的知识点也主要集中在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中。在二轮复习中进一步讲清讲透主干知识,突出教学思路,避繁就简,对提高复习效果大有裨益。

首先要理清历史发展的背景思路,在理清总体思路中有机贯彻科学历史观。如理清经济成长背景思路,可综合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生活史观、唯物史观等,对影响经济成长的自然地理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因素、交流联系因素、因果关系因素等进行全面剖析。

其次要理清历史过程的思路。一是通过历史分期,将复杂知识简单化、系统化,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二是通过分类,突出过程,抓规律找特点;三是通过定性,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如对中国近代五类工矿企业的准确定性;四是通过对特殊知识的剖析,深化理解,如全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衰落中走向“活跃”;五要提高抽象要点与论据支撑的结合。

(二)科学拓展历史知识

由于教材版本问题及能力考查的要求,高考命题不会拘于教材,只能通过材料来考查知识能力、方法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高考试题的选材与教材的关系是——“托”(依托教材)、“脱”(脱离教材)和“拓”(拓展教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必须科学合理地拓展历史知识。主要拓展方式有:1.学科内引申性拓展。如拓展分析农业起源的意义等。2.学科内补充性拓展。如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意义,是“为民主革命的转变提供社会基础”等。3.学科内对比性拓展。如分析康乾盛世时的东西方世界。4.横向联系性拓展。5.结合时政延伸性拓展,或称时代性拓展。如分析中国梦在历史上的体现等。6.小切口专题归纳性拓展(又称综合性拓展)。如对“关中地区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拓展分析。

(三)适当渗透热点问题

学历史就是为了古为今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考突出这一理念,二轮复习更要体现这一理念。热点问题渗透的方式主要有:1.体现历史知识的生活化趋势。生活史观正在高考中不断体现与加强。2.时事政治的渗透。如“岛屿之争”就是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突出热点。3.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如英国政府的现代经济理念,包括创办大型产业公司,吸纳海外资金形成金融中心等。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篇3

一、什么是历史答题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每一种历史问题和历史知识都有自己固定的答题模式。例如:从古至今的历史中有无数经典的典型性战争值得学生学习和分析,而分析战争最多的问题就是战争胜利的原因,这也是中考中经常会考的问题之一。那学生对于记忆量如此大的历史知识到底该如何更轻松地记忆知识而且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归纳了关于战争胜利原因的答题模式:战争胜利的第一个原因,自古邪不胜正,所以第一个原因肯定是战争具有正义性;第二个原因,战争胜利需要正确的指挥和战术;第三个原因,战争更需要无数英勇奋战的战士浴血奋战;这就是基本的模式,只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到不同的战争学生就可以套用模式,将模式中的固定词语变成题目中的战争。例如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1)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和正确的战术。(3)中国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奋战。这样的答题模式如果学生深刻记忆,就可以在考试中运用自如。

为了更好地利用历史答题模式,我再举一个实例:那就是评价题的答题模式。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历史事件当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以防止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那评价历史事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评价题也算是中考试题中必考的题目之一。那评价题的答题模式又是什么呢?我对评价题的答题模式进行了以下的总结:一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给历史事件一个准确的定位,也就是历史术语中的地位,如果这个历史事件没有地位那就可以写性质,也就是盖棺定论的一句话评价这一历史事件;第二部分,就是事件对历史产生的影响,而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的,有积极的影响相应的就有消极的影响,故第二部分中就有两部分组成,事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这三部分相结合就是一种完整的历史事件评价的答题模式。我用以下事例说明,例如: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洋务运动应该如何评价呢?套用我们的模式:第一部分一句话概况历史事件,即一次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第二部分积极的影响即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第三部分消极的影响,即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挽救中国的命运。这就是洋务运动的完整评价,学生在之后再遇到评价的考题就可以运用这种模式来套用具体的问题。

这就是我总结出的历史答题模式,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很多类似的模式,这是两种运用最多的模式,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和考试中运用的也是最多的。

二、为什么要用历史答题模式

中考对于历史的要求逐渐严格,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对于初中生来讲,历史知识信息量较大,记忆难度也较大,时间庞杂,事件过多,尤其中考的题目设置也越来越趋向于中国史和世界史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增加了答题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分数,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佳的分数是身为历史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我认为将同一类型的题目总结出同种答题模式,让学生记忆答题模式,再利用题目要求去分析具体问题,可以减少学生的记忆量,减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压力,减少即将中考的学生对中考历史的恐惧。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篇4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启示

2016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模式,对学科思维、学科意识以及人文素养的考查显而易见,试题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的理念也得以突显。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且难度增大,试卷的结构和题型也得到了较大的完善。其中在考查学生能力以及知识方面,自主命题的地区倒是将试题设计得较有地方特色,所以出现很多新颖的试题。总的来说,在2016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做到了稳重有变,平稳出题的模式。笔者在研读了《考试大纲》以及各省市的《考试说明》之后,对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在试卷试题的命题中得到的其实。

一、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

1.2016年新课程高考试题的试}题型都延续了2015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出题模式。从结构、题型上来分析。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量大版块。这样的出题方式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能力和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选择题占有48分的分值,占据试卷总分将近一半。非选择题分为选修和必修部分,总分在52分。其中的论证题已经显得尤为成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求异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彰显也很突出,最主要的是对高考选拔功能的体现。当然,这一题型也是有一定缺点的,由于是论证题,所以学生给出的答案也是各有千秋,所以,很多高中历史老师总结出一个答题模式,那就是对观点进行提炼,然后论证,最后总结升华,还要求学生套用知识,从而使得这一题的设置本意失去了新课改的创造反思实践意义。

2.突出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并对历史综合素质形成进行强调,是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较为明显的特点。教材的知识引导出的材料是考查的主要承载体,虽然考生觉得高考与高中历史是接近的,其材料也就是平时所学知识的载体,但是实际上试题对学生的考查并没有降低。在2016年新课程全国卷的二十六题是对学生史学理论的考查,是对中国古代史官的优良传统的鉴定。三十一和三十二题则是对历史论证和史论的结合考查;从二十八题开始考查中国近代和中国现代新中国方面的知识,这一题是12个选择题中最为简单的题目,是对中国近代经济演变的直接考查,但是从二十九题开始题目的难度就开始上升。在三十题考查的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知识,这表明了一种当代中国需要坚守的爱国情操。三十一题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考查,这与我们的时代热点很贴近,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综合考查。

3.历史学科自身的教学价值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积极的探索发现,关注时局,也要懂得积极思考,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高考历史考试,在很多方面均显示出了历史学科的价值。例如,在全国卷的第二十四题是对儒家思想知识点的考查,在2015年的全国卷中并没有涉及到儒家思想知识点的考查,这是当前人们对儒家思想认识度的一种反应,号召人们对儒家思想的践行和传承。比如二十六题,这一题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应该对具有史学价值正史的内容进行重点了解。二十九题、三十题都是考查的抗日战争问题,在某一层面反映出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奋发图强。

4.分析观察近几年来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历史的负责性解释或者是概念是新课程高考历史的主要命题线路。从全球历史法则性解释或概念、文明历史法则性解释或概念、现代化历史法则性解释或概念、社会历史法则性解释或概念以及生态历史法则性解释或概念等方面都是影响高考历史试题的关键。

二、新课程高中历史试题的启示

1.注重历史学科主干知识,是近几年来新课程高考试题中最为明显的主线,对历史学科的知识考查,主要还是围绕着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的,比如十月革命、宋学、正式协商制度以及中美关系等课题内容涉及到的问题,不仅是各个章节的重点,还是学生在考试解题过程中的重点,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领会、理解并牢记的核心内容。

2.在新课程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即是对历史现象、本质以及其发展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本质。根据多年的历史高考试题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只要是理论性较高的试题,考生的得分率都低,也就是说考生的思维能力还需要在平时储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旭、付三龙.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7):49-53+57.

[2]方旭、潘攀桂.2016年全国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6(12):56-61+45.

[3]宋伟强.试论高考命题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依存关系[J].神州,2012(2):164-164.

[4]胡孙英.例谈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6):67-67.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篇5

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除上海考区单独命题外)实施了会考后的高考科目组试验方案(俗称3+2方案)。就历史学科而言,第一次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考查范围(和初中教材脱勾),人教社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也是第一次纳入考试范围,19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关于学科能力要求也作了重要修订,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综观95年试题,它确是依据95年《考试说明》编制的。命题中坚持了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科能力的原则;坚持了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坚持了既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潜能强的优秀考生,又要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稳定的原则。95年试题在吸取前两年命题经验的基础上,本着“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作法,在发掘题型的能力考查功能方面,在坚持注重能力考查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试题难度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

一、试卷的结构

95年试卷的题型结构和知识内容结构保持了相对稳定,但都作了必要的“微调”。

题型结构。95年试卷采用的题型与94年试卷相同,客观性试题(选择、填空)与主观性试题(材料解析、问答)仍保持约各占50%的分数。但客观性试题中减少了填空题的分数比重(由94年的15分占总分的10%,减少为95年的10分约占总分的7%),增加选择题的分数比重(由94年的60分占总分的40%,增加为95年的66分占总分的44%)。作出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适应当前日益加强的能力考查的需要,因为有关命题专家认为“填空题,它除了考查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以外,很难发掘其它功能,如果说是为了取得覆盖率,而这项功能其它题型也可以替代。”[1]

表1:试卷的题型结构与知识分布

(附图{图})

表2:1995年与1994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结构之比较

(附图{图})

知识内容结构。中国古代史,95年试卷与94年试卷相同,均为38分,占总分的25%。但由于95年不考世界古代史(94年为16分,占总分约10%),其所占分数分别移向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见表3)。这样中外历史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由94年中国史90分占总分的60%,世界史60分占总分的40%,变为95年中国史98分占65%,世界史52分占35%。从知识领域分布看,1994年试卷中,政治、经济、文化为70:15:15,开始改变了文化史畸轻的状况。但95年对经济、文化的考查有所削弱。

表3:1995年与1994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知识分布之比较

(附图{图})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1994年“历史试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方面又取得新的突破”。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在试卷所占分数比重已达2/3左右。“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已经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据主导和绝对优势的地位。”[2]1995年历史试卷依然坚持了这一注重能力考查的大方向,并在发掘题型的能力考查功能,在坚持思维能力考查的前提下力求控制合理的难度,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等方面,作出了新的努力和探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在发掘选择题的能力考查功能上取得了显著的新突破

这首先表现在考查思维能力的试题在选择题型中也已占据了主导和绝对优势的地位。据初步统计在单项选择的20个小题中,有14个小题(第1,4,5,6,7,9,11,12,14,15,16,17,18,20题)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占单选题的70%;在多项选择的12个小题中,除第23题以外,有11个小题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占多选题的92%。(94年多选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为80%)。

第二,历史材料大量向选择题型渗入。第1,22,23,30,32题的题干都引用历史材料来设置新情境,从而使选择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的功能大为增强。

例1(第1题)《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有关商鞅变法的知识(内容及影响)理解的深度和准确性。由于题干中引用材料就创置出一种新情境,并进而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设计出新问题,切实考查了应试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其解题思路是: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世袭爵禄的特权,规定按军功授爵,自然引起宗室贵戚怨恨。答案为D。

例2(第30题)法国里昂工人在起义时提出:“在里昂将成立委员会和人民基层会议”,“我们只有一个口号:‘人人自由平等!’”“英国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些要求表明

a.当时工人的愿望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B.当时工人的愿望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C.无产阶级已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D.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已提上日程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考生熟知的课本知识。因此,考生会选C项为答案。材料中工人提出的“自由”、“平等”、“普选权”尚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围,所以B项也是答案。19世纪上半期,欧洲资本主义尚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历史条件还远未成熟,因此D项要排除。相比之下,a项的干扰性较强,因而加大了试题的难度。

第三,合理淡化记忆性知识的考查,着力考查理解、分析、比较、评价、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从而加大了选择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

例1(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分析:该题要求考生确认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原因必须从革命前法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寻找:革命前统治法国的是代表金融贵族利益的“七月王朝”;而19世纪上半期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政治权力;“七月王朝”的腐败引起人民不满,革命前的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恶化,使矛盾激化、革命条件成熟。从上述分析中应判定B、C两项是导致革命的直接原因,从宏观上观察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即可判定a项是答案。由于中学教材中未直接讲到“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论断,而这一论断只有考生以教材知识为依托,经过独立思考和思维加工后才能得出。这样,就切实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也加大了试题难度

例2(第31题)下列关于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有

a.两者都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

B.前者缺乏新的斗争纲领,后者是为资本主义前途而斗争

C.前者的领导力量多为农民领袖或王公贵族,后者多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或地主

D.前者反对的侵略势力是殖民主义,后者反对的是帝国主义

分析:该题具有相当大的时空跨度,考查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旨在考查考生比较历史事件异同的能力。这是今年12道多选题中唯一一道4个选择全正确的试题。

例3(第24题)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阴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a.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B.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C.认为清朝的反对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D.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在读懂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材料的内涵和价值的能力。此题题意明确,题干中“当时”二字用的十分严谨(提醒考生注意材料的时间界定),选项的拟定也颇具匠心,表现了很高的命题技巧和水平。干扰项a迷惑性很强,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孙中山当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问题,因此也不能正确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a项才能排除。答案为BCD。

2.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出现新思路

1995年试卷中的三道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坚持了论从史出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材料解析题重在考查材料辨析能力的特征,特别是其中第39题体现了命题者新的思路,代表了材料解析题新的模式。

3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魅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以便小资本家经营,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之利尤普。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群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二: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年《捷报》卷12

回答:

①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7分)

②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3分)

分析:该题比较典型、全面地体现了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材料处理”能力的三条要求(第3、4、5条)。第一,它体现了材料解析题的材料性,取材比较质朴、随意,人工雕琢较少。命题者重视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生解题时首先碰到的是能否读懂材料,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该题的第①问重在考查考生能否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要求考生针对材料的提问概括提炼出“材料说了什么”;其第②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进一步认识“材料说明了什么”引出应有的结论。这道题的重心放在了第①问(7分),后3分“拔高”。第三,该题第②问答案的设计很有新意,它从两种不同的认识角度,计设了两类答案,使一向封闭式的答案具有了一些开放性,这种新的探索很有意义。

3.合理调整试题难度

在不降低能力考查力度的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适中的难度,是今年命题者刻意追求的目标之一。94年试卷中主观题过难,特别是问答题的理论思维要求“拔得过高”(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学教学实际),今年相应作了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客观题增加些难度,主观题难度降一些。从95年试卷来看,选择题的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问答题的难度确有降低。今年的三道问答题,第41题是比较题,选了紧相连接的两个朝代(秦、汉)作比较(去年是中外对比),后两道题(第42、第43题)是论述题,但总的来说是归纳性的。题目内在的知识含量大,要求归纳、概括的东西比较多,“拔高”的东西少一点。下面我们以第42题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4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2分)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12分)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2分)

分析:这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论述题,它立意深,角度新,旨在考查考生史论结合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该题以“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为切入口,由浅入深,设计三问。首先,要求回答“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其次,回答“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最后,要求从理论高度引申出一些应有的认识。解答此题时,审明题意和搞清解题思路极为重要。第一问貌以简单,只给2分,但却正是此题审题时关键之所在。审题时不仅要注意“建国以来”这一时间界定,并且特别要注意“变革或调整”的含意。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自然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如、合作化),经营形式、分配方式发生变化(如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只要审明题意,答准第一问的四个步骤,就抓准了思路,再往下答就不难了。第二问考查归纳、概括和评析能力,要求史论结合,在阐释中渗透立场与观点(主要是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观点),这一问是该题的重心所在。第三问是“拔高”,但要求适中,只要答好前两问,第三问的答案自可水到渠成似的引出来。总之,这是今年广为师生称道的一道好试题。

4.试题的时代感和教育功能进一步增强

首先,加强了共和国史的考查。有关专家认为:“国史一定要出题”。近几年来,加强对中国当代史(共和国史)的考查已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今年把人教社编的《中国近代现代史》纳入考试范围,而这一新编教材讲述共和国史的比重大为增加,这也必然使今年对共和国史的考查进一步加强。

表4:1995年与1994年考查共和国史之比较

(附图{图})

其次,命题中不回避热点问题,而是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考查更好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例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命题者对此并不回避,而是从中外历史结合(以世界史为主,把中国史的有关问题放到世界舞台的大背景中去)的角度,设计出一道问答题(第43题)。该题考查了30年生在亚洲(中国)、非洲(埃塞俄比亚)、欧洲(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要求考生分别指出其“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并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试题突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引导考生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育。又如,材料解析题的第一题(第38题)虽然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但立意很深,思路较精,通过考查“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引导考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认识,抓住了当前最根本的问题之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则取决于社会环境。

三、试卷的不足

1.一些选择题的命题不够严谨,规定性、准确性较差。

今年选择题加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突破,这个方向是完全应该肯定的。但是,在新的探索中也难以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个别选择题命题不够严谨,为提高力度,似乎文字游戏多了些,准确性差了些。

例1(第12题)皖南事变反映出

a.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故伎

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

C.集团既要又不敢与中国共产党决裂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分析:从实测看绝大多数考生和教师都选B项为答案,但命题者定的答案为C项。为何出现分歧?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命题者在B项中设有“陷井”,就是“开始”二字。1939年初五届五中全会是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由抗日转向的开始,而1940年初的皖南事变则是这一重心转变的突出表现;循此思路B项应排除,但多数考生未能充分注意“开始”二字。二是就现行中学教材关于皖南事变提供的信息来看,不足以得出C项是答案的判断。

例2(第15题)在日本的武装例幕运动中

a.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领导力量

B.中、下级武士积极参加了斗争

C.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通过伏见、鸟羽战役彻底消灭了幕府武装力量

分析:该题题干和选项的关系表述的不够明确,不少考生不知题目要求回答什么。中学教材明确讲到倒幕派(改革力量)的主体是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但未明确讲到武装倒幕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命题者在a项中“领导”置换了“主体”来设下答题“陷井”,要求考生排除a项,这似乎难以达到考查思维能力的目的。答案为B。

例3(第21题)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

a.按血统关系组成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和对氏族公社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立意颇佳。问题出在对D项的理解容易出现歧意。D项中的“统治”,如果理解为“阶级统治”,这在原始社会中当然尚未出现,D项应作为干扰项排除(看来这正是命题者的思维角度);如果理解为“家长式统治”,D项又可视为正确,因此不少考生选了D项。这显然是涉及从何角度理解“统治”在此之含义而造成的,即使因选了D项而丢分的考生,也很难得出是因他们的知识缺乏和能力不高而失分的结论。这在要求测量准确的高考中是不应出现的现象。

2.由于选择题能力考查加大力度,由于历史材料大量引入选择题中(第1、22、24、30、32题,共13.5分),试卷长度有所增加,考生阅读材料、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间也大为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考生解答主观性试题的时间十分紧张,思考时间不足。这应引起命题者的关注。

3.问答题命题的整体水平比去年似乎有些下降,出现一此值得商榷的问题。

例1(第41题)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3分)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1分)

分析:该题引用司马光评价汉武帝的两句话,设计了一道秦皇汉武的比较题。但经仔细推敲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第一,引用司马光的话,但有失其原意。司马光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而不是“导致……汉兴”。第二,汉兴的原因主要不应从汉武帝统治时期去寻找,汉兴的原因主要是汉初六七十年长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该题答案中也说“西汉建立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因此,比较秦皇、汉武难以“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第三,答案中有的地方语言欠通、论点失之偏颇。如,“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怎么会“与秦始皇类似”?这虽然是针对所问作答,但在文理上难通。又如,对秦始皇打匈奴、修长城的评述就失之偏颇,难以服人,有取命题者所需之嫌。

例2(第43题)分别指出30年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10分)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分)

分析:该题答案第一句话就是“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欠妥。中国抗日战争始于何时?中学教材明确定为1937年。“1931年开始”只是史学界的一种说法,且未得到公认,似不宜以此为答案。试题中关于“主要特点”的答案也有值得推敲之处。试题第二问的答案只讲了主观方面的原因,未能揭示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即必然性。总之,此题的设计思路欠精,给人以仓促感。

4.出现了不应有的疏漏

例1、第11题考查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超出了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

例2、第32题题干中说“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有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应为1946年3月。

注[1]刘péng@①《历史学科的教育与测量》(《历史教学》95年1期)

注[2]国家教委考试命题研究中心《1994年历史科高考评价报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95年1、2期合刊)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考试改革;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对大学生进行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的区别在于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更加系统、深入,创新能力更强;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而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在于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的素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与考试改革进行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本科生的必修课,目前的教学方面存在许多弊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通过调查发现46.5%的学生认为“授课方式单调乏味”,42.3%的学生认为“太死板”,只有11.2%的学生认为“方式新颖多样”,这说明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考试方面看,总体上重知识轻素质、重记忆轻思考、重结果轻过程,不能全面有效促进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知识、培养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成长性、过程性评价,不能充分发挥考试本身应具有的教育、管理、导向、鉴定和激励等功能。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考试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要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一是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基础差,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非常薄弱,二是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三是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不强。针对学生中国近现代历史基础差的实际,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与近现代历史有关的的书籍,同时也可以看一些与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关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通过这些途径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针对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不重视的实际,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于他们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目的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2](p.1-2)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了解现实,从历史中吸取智慧;针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的实际,要积极开展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在课堂提问、演讲、辩论和讨论中提高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选择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方面,我们要重点讲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党历史上的“左”右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在历史人物方面要重点讲述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陈独秀、、、邓小平等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特别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过程中找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刻认识我国现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试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进行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平时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把平时的学习和考试紧密结合起来,改变那种平时不学习,依靠考前突击取得好成绩的现象。在以往的考试中,我们采用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作法,这种作法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依靠期末进行突击的现象。我们吸取以往考试的经验和教训,为充分发挥考试本身的功能,我们把考试分为过程性考试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成绩相应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

(一)过程性考试

学生的平时成绩由过程性考试来决定,过程性考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考勤、作业和课堂活动,我们把学生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综合起来决定平时成绩,重点是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要求每个同学在一个学期内至少参与一次课堂活动,对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的平时成绩要给高分,对于不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平时成绩不能及格,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在进行过程性考试的过程中,我们把学生的平时学习和平时成绩紧密结合起来,如果平时在各个方面表现积极,最终会在平时成绩方面得到体现,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有利于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二)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是对本课程的终结性和综合性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试题类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考试的覆盖面在达到教材85%以上的章节,既要有知识的考查又要有能力的考查,突出能力考查,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60%。我们把期末考试的有关内容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数试题从我们课堂教学重点内容中选取,有的作业题就是我们期末考试的试题,这样我们把平时的学习和期末的考试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了那种平时不学习,考试前进行突击取得好成绩的现象。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探索中,我们认真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为: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的学生说,发现历史课不枯燥,很有意思。还有的同学说,通过参与课堂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把平时的教学活动和考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在教学和考试的改革的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探索的道路仍然很长,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积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探索将不断取得新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延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3).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篇7

   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除上海考区单独命题外)实施了会考后的高考科目组试验方案(俗称3+2方案)。就历史学科而言,第一次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考查范围(和初中教材脱勾),人教社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也是第一次纳入考试范围,19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关于学科能力要求也作了重要修订,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综观95年试题,它确是依据95年《考试说明》编制的。命题中坚持了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科能力的原则;坚持了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坚持了既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潜能强的优秀考生,又要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稳定的原则。95年试题在吸取前两年命题经验的基础上,本着“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作法,在发掘题型的能力考查功能方面,在坚持注重能力考查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试题难度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

   一、试卷的结构

   95年试卷的题型结构和知识内容结构保持了相对稳定,但都作了必要的“微调”。

   题型结构。95年试卷采用的题型与94年试卷相同,客观性试题(选择、填空)与主观性试题(材料解析、问答)仍保持约各占50%的分数。但客观性试题中减少了填空题的分数比重(由94年的15分占总分的10%,减少为95年的10分约占总分的7%),增加选择题的分数比重(由94年的60分占总分的40%,增加为95年的66分占总分的44%)。作出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适应当前日益加强的能力考查的需要,因为有关命题专家认为“填空题,它除了考查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以外,很难发掘其它功能,如果说是为了取得覆盖率,而这项功能其它题型也可以替代。”[1]

   表1:试卷的题型结构与知识分布

   (附图{图})

   表2:1995年与1994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结构之比较

   (附图{图})

   知识内容结构。中国古代史,95年试卷与94年试卷相同,均为38分,占总分的25%。但由于95年不考世界古代史(94年为16分,占总分约10%),其所占分数分别移向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见表3)。这样中外历史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由94年中国史90分占总分的60%,世界史60分占总分的40%,变为95年中国史98分占65%,世界史52分占35%。从知识领域分布看,1994年试卷中,政治、经济、文化为70:15:15,开始改变了文化史畸轻的状况。但95年对经济、文化的考查有所削弱。

   表3:1995年与1994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知识分布之比较

   (附图{图})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1994年“历史试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方面又取得新的突破”。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在试卷所占分数比重已达2/3左右。“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已经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据主导和绝对优势的地位。”[2]1995年历史试卷依然坚持了这一注重能力考查的大方向,并在发掘题型的能力考查功能,在坚持思维能力考查的前提下力求控制合理的难度,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等方面,作出了新的努力和探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在发掘选择题的能力考查功能上取得了显著的新突破

   这首先表现在考查思维能力的试题在选择题型中也已占据了主导和绝对优势的地位。据初步统计在单项选择的20个小题中,有14个小题(第1,4,5,6,7,9,11,12,14,15,16,17,18,20题)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占单选题的70%;在多项选择的12个小题中,除第23题以外,有11个小题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占多选题的92%。(94年多选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为80%)。

   第二,历史材料大量向选择题型渗入。第1,22,23,30,32题的题干都引用历史材料来设置新情境,从而使选择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的功能大为增强。

   例1(第1题)《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有关商鞅变法的知识(内容及影响)理解的深度和准确性。由于题干中引用材料就创置出一种新情境,并进而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设计出新问题,切实考查了应试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其解题思路是: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世袭爵禄的特权,规定按军功授爵,自然引起宗室贵戚怨恨。答案为D。

   例2(第30题)法国里昂工人在起义时提出:“在里昂将成立委员会和人民基层会议”,“我们只有一个口号:‘人人自由平等!’”“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些要求表明

   a.当时工人的愿望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B.当时工人的愿望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C.无产阶级已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已提上日程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考生熟知的课本知识。因此,考生会选C项为答案。材料中工人提出的“自由”、“平等”、“普选权”尚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围,所以B项也是答案。19世纪上半期,欧洲资本主义尚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历史条件还远未成熟,因此D项要排除。相比之下,a项的干扰性较强,因而加大了试题的难度。

   第三,合理淡化记忆性知识的考查,着力考查理解、分析、比较、评价、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从而加大了选择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

   例1(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分析:该题要求考生确认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原因必须从革命前法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寻找:革命前统治法国的是代表金融贵族利益的“七月王朝”;而19世纪上半期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政治权力;“七月王朝”的腐败引起人民不满,革命前的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恶化,使矛盾激化、革命条件成熟。从上述分析中应判定B、C两项是导致革命的直接原因,从宏观上观察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即可判定a项是答案。由于中学教材中未直接讲到“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论断,而这一论断只有考生以教材知识为依托,经过独立思考和思维加工后才能得出。这样,就切实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也加大了试题难度

   例2(第31题)下列关于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有

   a.两者都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

   B.前者缺乏新的斗争纲领,后者是为资本主义前途而斗争

   C.前者的领导力量多为农民领袖或王公贵族,后者多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或地主

   D.前者反对的侵略势力是殖民主义,后者反对的是帝国主义

   分析:该题具有相当大的时空跨度,考查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旨在考查考生比较历史事件异同的能力。这是今年12道多选题中唯一一道4个选择全正确的试题。

   例3(第24题)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阴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a.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B.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C.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对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D.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在读懂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材料的内涵和价值的能力。此题题意明确,题干中“当时”二字用的十分严谨(提醒考生注意材料的时间界定),选项的拟定也颇具匠心,表现了很高的命题技巧和水平。干扰项a迷惑性很强,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孙中山当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问题,因此也不能正确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a项才能排除。答案为BCD。

   2.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出现新思路

   1995年试卷中的三道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坚持了论从史出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材料解析题重在考查材料辨析能力的特征,特别是其中第39题体现了命题者新的思路,代表了材料解析题新的模式。

   3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魅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以便小资本家经营,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之利尤普。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群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二: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年《捷报》卷12

   回答:

   ①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7分)

   ②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3分)

   分析:该题比较典型、全面地体现了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材料处理”能力的三条要求(第3、4、5条)。第一,它体现了材料解析题的材料性,取材比较质朴、随意,人工雕琢较少。命题者重视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生解题时首先碰到的是能否读懂材料,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该题的第①问重在考查考生能否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要求考生针对材料的提问概括提炼出“材料说了什么”;其第②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进一步认识“材料说明了什么”引出应有的结论。这道题的重心放在了第①问(7分),后3分“拔高”。第三,该题第②问答案的设计很有新意,它从两种不同的认识角度,计设了两类答案,使一向封闭式的答案具有了一些开放性,这种新的探索很有意义。

   3.合理调整试题难度

   在不降低能力考查力度的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适中的难度,是今年命题者刻意追求的目标之一。94年试卷中主观题过难,特别是问答题的理论思维要求“拔得过高”(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学教学实际),今年相应作了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客观题增加些难度,主观题难度降一些。从95年试卷来看,选择题的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问答题的难度确有降低。今年的三道问答题,第41题是比较题,选了紧相连接的两个朝代(秦、汉)作比较(去年是中外对比),后两道题(第42、第43题)是论述题,但总的来说是归纳性的。题目内在的知识含量大,要求归纳、概括的东西比较多,“拔高”的东西少一点。下面我们以第42题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篇8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做法:

一、学会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学会具体知识点、概念的掌握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2、学会某一类知识的掌握方法。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3、学会历史学科知识的掌握方法。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如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制度、政策、阶级、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二、提高运用已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1、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几乎每个学校都相似,这里就不再分析。2、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指导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也以历史的经验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

三、开发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造力的开发。要开发创造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品格,鼓励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在教学中可先由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造力的开发训练:1、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在教学中,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思考方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然后再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同时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2、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要把这种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要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如: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是否会失败?等等。这些假设的提出,说明学生已经以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探究历史的真谛。3、写出研究小论文。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对学科内某一重点、热点的研究。教师应引导学生确定相应的研究小题目,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式、研究的步骤、分工、预期取得哪些研究小成果等。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篇9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高考;特点;备考策略

一、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与理解

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突出特点。此类题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二、注重中外历史制度、事件、人物及思想的比较能力考查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制度、事件、人物及思想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中外历史的结合点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和世界。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试题与答案呈现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试题能够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利于拉开不同水平考生的距离,较为准确地确定考生的学习水平,区分度较好,信度和效度较高。由于试题没有设定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由发挥,考生只要紧扣题意,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能够得到较高分数。既能准确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考生又有话可说,容易得分,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能力的空间,这样的试题,真正凸显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这种在考试中让学生充分体现主体性和建构性的命题,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最好的诠释。

解答的时候只需要针对一个方面进行回答即可,这就给我们同学很大的发挥空间。所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只要观点不偏,针对材料的分析准确,就能够得到分数。根据图表,我们能够发现法定假日天数变多,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开始增多。这是最容易发现的变化,也是同学最好回答的。针对原因,我们用四个字概括“合理即可”。所以这类题就看同学的发挥是否稳定,逻辑是否严密。总之,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思路首先应该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历史信息,转换成答题语言。

四、注重史观、史法、史学理论与史学常识考查

当下国内外史学界的主要史学研究范式有如下几种:即唯物史观统领下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

解答这类题首先分清史料类型、理解影响史料解释的几个主要因素、确定史料选取和运用应注意原则或方法。以史观引领,对考点进行解读或整合。

五、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发展意识、多元联系、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历史认同感。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设计教学目标,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倡导合作探究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实现情感体验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构建多元评价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六、命题视角体现新的学术观点

从近几年各省市历史高考试题所引用学术专著或观点的数据表来看,全国卷所引用专著或观点的次数和程度均高于各省市。近年来,把国内外学术专著引入历史高考试题中,使高考“学术味”越来越浓烈。以学术背景资料为教材知识考察的“切入c”,通过对这些学术背景资料的认识来提高考生对历史多角度,广范围的分析能力,把教材知识内容融入到学术背景的资料中,实现历史考察“小切口,大内涵”的定性要求。

七、选修热莸目疾槎匝生超越教材的能力要求更高

新课程全国卷选考命题趋势“远离教材、渐行渐远”。具体表现为选考超出教材范围、选考难度大于必考、选考侧重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做好选修题应该精讲两本选修教材;有重点、有策略地强化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知识点的统合,一、二轮复习必修知识可有机结合渗透补充选修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和班级,选修教材的讲授,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法。在高考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进行专题训练,归纳总结答题规律和技巧。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篇10

一、强化日常有效训练

历史小论文写作题是对传统材料解析题的创新与发展。两者在考查学科能力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材料解析题的有效训练有利于提高考生作答小论文写作题的应试能力。一方面,材料解析题的有效训练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学科思维,掌握应试技巧;另一方面,材料解析题的有效训练有利于增强考生作答小论文写作题的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因此,除了日常教学中进行相关能力渗透外,还需要强化材料解析题的有效训练。另外,小论文写作难度大,综合要求高,要想取得满意的复习训练效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还要在行动上制订详实周密的复习训练计划。在高三学年开学之初,备课组应该就小论文题型的复习模式、仿真试题的选取、训练时间的分配等方面进行合理谋划,整体布局,做到训练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充分利用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是日常教学的指]棒,也是最有效的复习资料。在教学实践中,将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小论文真题及其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进行整理、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摸索和总结小论文试题的解题策略,增强课堂评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学生而言,可以直面真题,领悟答题要领,增强对此类题型的应变能力。为了取得训练效果最大化,需要将真题、评分标准及往年考生答题范文进行有机结合,综合运用。

三、细化解读答题要求

江苏高考历史小论文写作题的答题要求相当明确,一般包括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和字数限制等。简单的十几个汉字隐含着丰富的小论文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对其详细分析和深入解读有助于提升学生作答水平。考试要求可以解读为:第一,观点明确。要求小论文必须有明确的论点,这是答题的关键一步。论点正确与否关系到小论文得分的高低。考试作答时应该开篇即用简洁的语言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或立场,做到开门见山。第二,史论结合。要求小论文的论据需要史料的填充和合理的评价。考试作答时要多角度、多层次论证观点,坚持论从史出。考试作答时需要做到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背景材料作为论证史料的第一来源。第三,逻辑严密。要求论证过程具有逻辑性和严密性。考试作答时所引用史料要始终紧扣论点,不能偏离主题,更不能出现常识性和知识性错误。第四,表述清晰。要求小论文不仅要有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也要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行文时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文字表述上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行文清晰、简明扼要,无需用华丽的词语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