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2:26

游记散文篇1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③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④⑤D.②③⑤

解析:①句中“则其心洒然而醒”是“乐”的实质;②句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可知这不是“公之乐”;③④两句,由“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这均是“公之乐”;⑤句写同游者的“喜”与“幸”,而不是“公之乐”。

参考答案:B

【阅读指导】

古代游记散文因其体裁本身的特点,写景状物是必不可少的。但无论哪篇游记散文,都不是纯粹地停留在写景上。作家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往往是有感而发,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的。所谓“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写景与抒情在古代游记散文中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写的景只有“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几句。在此基础上,作者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慨。而“闲人”一词表达了作者被贬黄州仕途失意的伤感,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复杂感情。

通过议论句寄托作者的政治抱负或借景说理,也是古代游记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这些作品中的议论句也是我们阅读、分析时应着重理解的。古代游记散文中的议论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或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可用来抒发感情。它一般不能摆脱具体的景物描写,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极力描写岳阳楼胜景的基础上,用一段议论句成功地揭示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也是《岳阳楼记》所要表达的主题。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最后一段的议论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古代游记散文中的景、情、议是有机统一的。景与情往往融合在一起,情有时也通过议来抒发。景与议的关系则有:先写景,后议论(较多见);先议论,后写景;夹叙夹议。当然,有些游记作品中也完全没有议论,只是单一的写景。如郦道元的《三峡》、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

古代游记散文中的“景”既是现实之景,又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是作者创造的艺术之景。阅读时,唯有充分展开想象,对作品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状之物进行再补充、再创造,才能使这些作品常读常新,从中获得裨益。

古代游记散文中情和景之间的关系如下:

1.情景分写,情景互见:可先景后情,也可先情后景。先景后情,情感易把握;先情后景,情感一般较含蓄。

2.只写景,不写情,景中含情。

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情景关系的具体表现为: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是为正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是为反衬。

【阅读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游虞山记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①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磴道,遂陟椒②极。有土垤魂碣,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之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因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注]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顶。

1.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辛丑秋,将之江阴

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

B.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

C.取径之南,益露奇境

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

D.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

2.下面的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登山所见情景的一组是()

①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②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③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④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⑤龈腭摩天,崭绝中断⑥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

a.①②④B.①③⑥

C.②④⑤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沈德潜曾经先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中途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由于船夫的欺骗,最终都没能游成。

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对游览虞山渴望已久,于是不顾友人的阻挠,坚持独自游览。

C.在游览途中,沈德潜向山僧打听山上名胜并想游尽它,但由于连续二十多天都是阴雨连绵,只得遗憾地离去。

D.沈德潜游览后感到,天下胜景若未能尽览,留有余地,反而意味无穷;若一览无遗,有时反而觉得兴味索然。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记散文篇2

关键词:游记散文优化方法教学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游记散文所占的篇幅不在少数。游记散文不仅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致,而且寄托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乐观情怀。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游记散文,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景物描写的方法,又可以引领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态度。正因为游记散文有着这样强大的教学功能,小学语文老师都能够认真对待游记散文的教学。

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蓝本,教学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若是单从游记散文的文体特点来说,游记散文的语言是生动、优美的,所描绘的内容也是新鲜、好奇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游记散文的教学素材(文字、图片、视频等)是很容易找到的。按理而言,要设计好一堂游记散文的教学设计并且把课上好应该不难。

游记散文的重要性及出于文体特点的可操性是明显的。可是从具体实操的角度而言,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因为种种原因,小学阶段的游记散文课堂教学要么陷入热闹却低效,要么陷入沉闷又低效的尴尬境地。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几年来实施游记散文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要使游记散文课堂教学出彩又高效,要先把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打牢。

一、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

游记散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所以在教学游记散文的时候一定要先抓住游览的顺序,弄清楚作者的游踪。弄清楚作者的游踪,有助于学生搞清楚文章的脉络。在搞清楚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对景物的特点进行深入研读,让学生能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叶圣陶先生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双龙洞沿途的风光,再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再接下来写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在行文过程中,双龙洞路上的“明艳美”、溪流“变化美”、孔隙“险峻美”和内洞“奇妙美”得到了显现。此外,叶圣陶先生还始终抓住双龙洞水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比如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洞口是“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而内洞是“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研读并组织学生就游踪和景物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同学们能够对作者的游踪和双龙洞的景物特点有清晰的了解。

二、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

优秀的游记散文在选用表现景物手法上都是很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只有作者运用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所要表现的景物才能栩栩如生,具体形象。通过研读并分析文本中的表现景物的手法,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优秀的景物描写的写作范例,提高景物描写的水平。所以说,在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之后,紧接着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景物描写的手法。

还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在文章中,叶圣陶先生运用了列数字、巧设问、写感觉、做假设等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双龙洞既有宽敞又有窄小,感觉上很险峻,但总体上很耐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景物表现的手法进行探究,要求他们在研读文章的同时做好批画圈点,再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归纳出景物描写的手法。结果我发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竟然能够把景物表现手法归纳个八九不离十。后来的作文练习环节更是让我倍感惊喜:正是因为他们对景物描写的手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学生运用景物描法竟异常得心应手。

三、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

相比于写人叙事类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类的记叙文要难教得多。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写景抒情类游记散文的时候常常会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把两三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对照鉴别,这样往往很容易就会找出两文的共同点,加深对写作技法和思想情感等的理解和掌握。在选择课外比较阅读文本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选用同一题材甚至同一题目的文章,再研究比较文本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用季羡林先生的《石林颂(节选)》或是《黄果树瀑布》等文章与本比较阅读,也可以选用描写双龙洞的其他游记散文作为比较的文本。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就可以对比较文章的相同点进行归纳、评价,也可以对比较文章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使思维得到发展,提高鉴赏能力。

不管是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意趣上来看,游记散文对少年儿童都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务必提高对游记散文教学功能的认识,认真钻研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要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就要先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和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等做法,再做具体的教学实施。只有这样,教材例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景美、情真、理趣的真实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玉洁.浅谈游记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游记散文篇3

西边的“日出”

第一天晚上,大家便商量好,明天早点起床,一起去海边看日出。

第二天天没亮,我们就已经在去往海边的路上了,在酒店大堂就听见海浪拍打着海岸,发出的雷鸣般的声音。到了那儿,四周还是黑漆漆得一片,十多条狗也懒洋洋地趴在沙滩上睡觉,只有皎洁的星星为我们撒下淡淡的银光。小孩子们都躺在沙滩上,看着天上的星星,等待日出。大人就听着涛涛的海浪声,坐下聊起了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经六点半,天空早已亮了,可海这边并没有要出太阳的样子。大家正在纳闷儿,眼尖的我立刻发现了异常:“后面的天出现了绯红的颜色,是要出太阳啦。”“咦?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太阳不是从海上升起吗?”“难道背后才是东方吗?不然怎么太阳从那儿出来呀?”“就是!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啦!”……大家也同样发现了异常,开始议论纷纷。爸爸赶紧打开手机上“指南针”的功能,“啊!后面才是东方!”只听他大叫,我们才缓过神来,原来我们的方向走反了,是在西边看“日出”。大家明白后都哈哈大笑。

虽然我们没有看到日出,但大家还是带着满脸欢笑,在沙滩上尽情地挖沙蟹洞,追逐沙蟹;在海边漫步,冲浪,抓拍精彩瞬间……

海龟岛“历险”

我们乘坐快艇准备去海龟岛,听导游介绍那里有许多动物,还有当地才有的麝香猫,可以和它们拍照。快艇停在离海滩很远的地方,大家趟过一段浅海才能上岛。到了岛上,我一眼便望见了可爱的海龟,赶紧跑过去抱起一只直径30厘米的海龟,“哇塞!海龟好重啊!”。照完相,我又看见一条被封住嘴的大蟒蛇,虽然蟒蛇被封住了嘴,但是它那两米长的身子已足够吓人了。我让工作人员把蟒蛇放我在身上,蟒蛇立马在我脖子上绕了两圈,蛇头面向我,被封住的嘴吐着鲜红的信子,我被吓得不敢出大气,赶紧用手把蛇头握住。如果海龟就算重的话,那这条大蟒蛇便是大力士了。我妈妈非常胆小,蛇缠在她脖子后,她害怕得连眼睛都不敢睁开,脚颤抖着,嘴里还不停地大叫:“啊!啊!”但在我们这一行人里面,有一个姐姐胆子特别大,只见她把蛇绕了脖子两圈,然后右手拿着蛇头,对着嘴做亲的动作,把周围许多人都惊呆了。

我们不仅与海龟和蟒蛇照了相,还和神气的白毛鹰、顽劣的猕猴、沉稳的变色龙合影……到了中午,大家都准备离开这里了,在浅海里拔了一些紫菜,捉了一两只虾和寄居蟹,才依依不舍地上快艇离开了。

海边的晚餐

在外国最麻烦的就是语言沟通。你瞧!

大家都在海边的餐厅,选好一张桌子后开始点餐。服务生拿来一张菜单,“真是菜单认的我们,我们却不认得它!”我不禁发起由衷的感叹。妈妈爸爸嫌看菜单很麻烦便比划着点菜。妈妈想点薯条但不知薯条怎么说,便伸出一根手指,说道:“potato。”但那些人不理解,妈妈便看见三明治中间有薯条,就用左手按住三明治,右手指着薯条,说道:“potato。”但那些人还是不理解,妈妈就握紧拳头,左手做切的动作,然后伸出指头,说:“potato。”那些人稍微有点明白了连忙说:“oK!oK!”

刘老师也本来要说鱼的单词,却直接说了一个“first”,让我们一行人都差点笑破了肚子。她见行不通,也做出鱼的动作,终于让别人懂了。

游记散文篇4

关键词:《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异同比较研读

无论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还是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苏轼的《石钟山记》历来是古代文言散文的必选篇目。两文的作者同为“唐宋散文家”之一,而且两文在教材中也常常被编排在同一个教学单元。作为北宋游记散文的代表,两文都是通过记游以说理的上乘之作。将这两篇“记”进行“同中求异”、“辨异求同”的比较研读,我们发现,两文在写作时代、谋篇布局、主题阐发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旨趣和特色,在古代游记散文中各树一帜,各领。

一、写作年代大体相同,凸显了同中有异的文学主张

《游褒禅山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正是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志得意满,要在仕途上大展宏图之时。《石钟山记》作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及“乌台诗案”而被贬后的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途中。两文写作时间虽前后相差30年,但都是写于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以欧阳修为首的北宋诗新运动,反对北宋初年浮糜文风,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已取得彻底胜利这样一个大背景。王安石和苏轼在文学创作上深受诗新运动的影响,文学创作趋于成熟。两人都批判那种“力去陈言夸末俗”和“以艰深文其浅陋”的辞章家习气,[1]注重文章为社会现实服务和理性的说服力,可以说这两篇“记”就是他们文学主张与写作实践的体现。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争,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联系起来,他既是一位文学家,又是一个政治家,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北宋诗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糜的文风,认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刻镂、绘画也”,“要之以适用为本”(《上人书》)。[2]他的诗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对文章实用性重视超过其艺术性。[3]《游褒禅山记》不以写景状物见长,而以立意超卓取胜,就是他文学主张的鲜明体现,也是他“思想性格的侧面写照”(《古文鉴赏辞典》)。此文写作四年之后,即嘉v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上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中央集权。[4]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终于发动了一场政治改良运动。可以说,他那种力排众议、锐意变法,虽屡次罢相,但每次起用后都义无反顾的精神力量,正与这篇游记中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交相辉映。

跟王安石仅仅把文章看作器皿上的装饰品不同,苏轼(公元1037―1101年)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注重文学的独创性和表现力,认为作文应“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见《答谢民师书》,下同),提倡文学创作中的独创精神。又强调“求物之妙”,即追求能够表现事物特征的神妙之处。[5]他在强调文章的道德意义和政治作用的同时,还认为文章如“精金美玉”、“金玉珠贝”、“各有定价”,相当重视它本身的艺术价值。[6]作为“五记”之一的《石钟山记》(其余“四记”为《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借景说理,可读性强,正是他文学主张实践的结果。相比而言,在艺术性上,可以说《石钟山记》超过了《游褒禅山记》。文中对石钟山夜景描写生动,形象感人,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这是苏轼对古代散文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清代“桐城派”散文大家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出者”,说它写得“潇洒自得”;刘大评价此文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确实道出了本文的特点。[7]

二、叙议结合写法相同,记游议论各有侧重

两篇游记都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因事见理,卒章显志;且层次清楚,结构严密。但两文在叙议结合的具体安排和侧重点上又有不同。

《游褒禅山记》除最后补写外,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元结构,重点在分析说理。文章在简要记叙游前洞和后洞的经过后,用“于是余有叹焉”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议论。作者因此联想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他们不愿走到艰险和遥远的地方去,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总是在“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像游后洞时需要有火把照明一样。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下来,否则徒然让人讥笑和遗下无穷遗憾。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的道理。可是还没有完,作者又由“余于仆碑”引出了“学者”应采取的“深思”而“谨慎”的治学态度。因此,整篇文章的重点在议论说理,逻辑严密而又自然流利。

《石钟山记》首段以议论为主,记叙为辅,提出问题并点明游山的动机。中间一段记叙游山,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探访考察的经过。同时运用了写景、状物、拟声的描写方法。描写环境,渲染气氛,以证明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末段以议论照应开头,交代作记的原因和感想,水到渠成。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三段文字是议从记发,记从议起,穿插描写,紧密结合,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总体上是“议论―记叙―议论”的回环链型结构,重点在于记叙、描写夜游石钟山的经过和景物。

此外,作为游记,两文都交代了写作时间和同游的人,但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又有不同,前者是在文末用补叙的方式介绍了同游的四人和写作时间,而后者则是在文中,即游山前交代时间和同游的人。

三、主旨异中有同,治学精神一致

《游褒禅山记》通过游褒禅山的经过,着重阐发了两个观点:一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要不避险远,知难而进,反对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并指出要达到崇高的目的,除了有崇高的理想(“志”)和足够的能力(“力”)之外,还必须有坚定的意志,不随人而止,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辅助。在“志”、“力”、“物”三个条件中,尤其是强调了“尽吾志”的作用,“志”是第一位的。二是从所见的仆碑而联想到古书残缺不全,以讹传讹者甚多,因此做学问的人必须“深思而慎取之”,不可人云亦云。

《石钟山记》作者带着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的疑问,通过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缘由,并就此发表议论,提出凡事必须“目见耳闻”而不可主观臆断的正确主张。这不仅是作者身临其境,实地考察,辨明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一种感悟,而且融入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尽管他的考察不完全正确。

《游褒禅山记》的第二个观点与《石钟山记》的观点体现了相同的思想,即在治学和做学问的态度上必须谨慎、躬行,要有不迷信前人、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的精神。因此,两篇游记散文所表达的主旨异中有同,治学精神一致。

四、语言明白畅达,风格各树一帜

王安石和苏轼同属于北宋散文大家,他们的文章语言大都明白畅达、朴素自然,但由于人生阅历的不同和文学主张的差异,语言风格各树一帜。

王安石的散文比较重视理论的说服力,较少注意酝酿气氛,描摹物象,从感情上打动读者,因此他的散文一般立意超卓,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练朴素。《游褒禅山记》第一自然段按照由山―院―洞―碑的顺序记叙,行文简洁,没有过多的景物描写。第二自然段记叙游华山前洞和后洞的经过,也是非常简洁的;然后由自己“不得极夫游之乐”引出下段的“余有叹焉”,进行严密的说理。经过几次转折,层层深入地论说“余之所得”,结构严谨,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这是与前文所述的他的文学主张有关的。故而他的游记不是为“记”而记,而是借“记”以说理,更没有那种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

苏轼既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又注重文章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作用,因而形成了他文章语言恣肆的风格。《石钟山记》写夜游石钟山一段突出地写了骇人的怪石、夜鸣的栖鹘、涵淡澎湃的波浪声;还相应写了人的心理反映,“心动欲还”、“舟人大恐”,渲染阴森可怖的气氛,使人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运用想象、夸张、比喻的手法,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绘声绘形,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色,十分逼真,正如他自己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答谢民师书》)[8]而这段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正为末段“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因此,又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由于阅历丰富和学问渊博,苏轼能突破前人在文章方面的种种限制,力求自由而准确地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境。这就使他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文说》),达到了“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境界。

北宋后期的苏门诗人陈师道曾云:“韩退之(韩愈)作记,记其事耳,今之记乃论耳。”(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道出了宋代散文长于议论的一个普遍特点。这两篇游记正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2][5][6][8]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5:11,35,54-56.

[3]莫砺锋主编.文学鉴赏[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8,第1版:108.

游记散文篇5

【关键词】背景意境结构语言特色

一、背景相衬之美

优美的游记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令人赏心悦目。《醉翁亭记》用一个“乐”字贯穿全文,犹如金线串珠。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并未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是以第一段所勾勒的自然环境为背景的。譬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是以前面的“林壑尤美”和“峰回路转”为凭借的。而第三段的滁人游,太守、宾客游,则以首段和二段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映衬之下,滁州官民游乐于琅琊山的动人情景被多角度映衬出来。再者,首段的西南诸峰以环绕滁州城的群山为背景,琅琊山以前两个层次的景物描写为背景,酿泉以前三个层次的景物描写为背景,而醉翁亭则以前四个层次的景物描写为背景,显得别具一格,这样山与泉相依,泉亭相衬,加上太守“颓然乎其中”的醉态,就构成梦幻一般的优美境界。

二、朝暮变化和四季变幻之美

作者写山中景色,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先写早晚阴晴烟云变化,后写四时景物不同。“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郁郁苍苍的林子本来笼罩着薄纱样的雾气。这时,经早晨初出的阳光一照,烟雾尽消,显出一片清新翠绿的颜色。而傍晚的时候,夕阳西下,暮霭升起,岩谷却变得一片昏暗。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景色的不同,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又细,笔触如丝。不仅如此,作者还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开来,描写了山间四季的景物变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句句落实,一字不虚,用一句话就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而且还抓住最富有特征的景色来加以描绘。

三、动静对比之美

作者在《醉翁亭记》中,时刻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蔚然深秀”的琅琊山是静态的,“水声潺潺”的酿泉则是动态的,山色苍郁悦目,泉声淙淙动听,对比相映,自成一趣。这是景物与景物之间动静对比,还有景物与人物的动静对比。夕阳息于山头是静,人影散移,纷纷暮归是动,静的景和动的人影交错相映。还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又唱又憩,又动又静。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所有这些对比,都显得错落有致,生趣盎然。因而,这篇散文的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别具情致。

四、匠心独运的结构美

文章先从醉翁饮宴引出一个“乐”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饮酒微醉已含一点“乐”意,而作者又巧妙地将赏山水的乐趣寄寓其中。“乐”的内容用一种“乐”的形式来表现。醉翁心目中的山水之乐,隐含两层涵义:一是从秀丽的自然景色中引发的乐,一是从太守与滁州人共享这一美景而产生的乐趣。接着在第二段,作者将“山水之乐”具体化,以绚丽的笔触描绘琅琊山早晚和四时景物的不同程度,意在强调这里的山水是值得玩赏游乐的。段末从朝暮、四时的角度来小结一日之景和四时之景,并以“乐以无穷”作主观感受的总概括,这一无穷之“乐”,呼应首段的“山水之乐”,并引出下段对“人之乐”的记叙。第三段分四个层次先后描绘了“滁人游山图”、“太守筵席图”、“宾客欢饮图”和“太守醉酒图”。最后一段将太守之乐、宾客之乐和游禽之乐结合起来写。先以禽鸟之乐来衬托众人之乐,再以众人之乐来衬托太守之乐:鸟乐不如人乐,人乐不如太守乐,逐层递进,归于一点,突出太守之乐不同寻常,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一个“乐”字概括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整篇文章没有一层不含乐意,没有一段不为突出主题而写乐意。一个“乐”字将全文的各个段落、各个层次的文字贯穿起来。

五、别具一格的语言美

《醉翁亭记》这篇游记散文,由二十二个说明句组成,在句式的选择上很有特色。前半句是叙述或描写,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说明,通篇采用这种句式来写,运用灵活自如。有仅用一个说明句来阐述的,如“环滁皆山也”;有在描写几句归结的,如在“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的描述之后,以“滁人游”作结。

游记散文篇6

游记类的文章既有写景,又有抒情,笔下景与胸中情高度统一起来。人们常说“触景生情”,其实在游览一个地方时总会有不同于以往的见闻或感触,所以,游记类文章追求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即将景与情统一起来,这样的游记类文章才会景真情也真,情文并茂,引人入胜。游记类文章的语言一般要求活泼生动,细腻引人。

解题金钥匙

游记类文章的阅读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掌握文章内容。游记类文章有四个要素——时间、游踪、风貌、游感,从题目上来看,有些游记类散文的题目常常带有明显的游记特征:1.有明显的词语标志,如常冠以“游”“漫游”“记”“游记”“杂记”“小记”等词语;2.以游览的地点为题,如《北固亭》《镜泊湖》等文章的题目;3.以游览景物的方位短语为题,如《峨眉山下》《在草原上》等文章的题目;4.以游览景物的某一特色为题,如《沧海日出》《崂山降雪》等文章的题目;5.以游历的中心事件为题,如《雨中登泰山》《重阳节游灵隐》等文章的文题。

二、理清游人行踪。阅读游记类散文,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行踪,揣摩作者的写作思

路。理清游踪是理清游记类散文结构的一把钥匙,做到这一点,其文章的结构就会一目了然。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成纵式结构是游记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同学们在阅读鉴赏游记类散文时,首先要明确哪些段落是总览全貌、哪些段落是分项描写,文章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每一景物又各有什么特点;其次要把握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点,明确作者是怎样移步换

景的。如《醉翁亭记》的第一段就是如此,作者从大处着眼“环滁皆山也”,然后压缩范围“其西南诸峰”再到“琅琊山”,最后聚焦到“醉翁亭”,把行踪线索交代得清晰明了。

三、把握作者情感。在游记类散文中,作者总会或显或隐地对特定风物作出审美评价,流露出自己特有的情绪和感受。因此,同学们在阅读游记时,要深入地挥“情”解“意”,把握游感。具体地讲,就是要透过游记文章描写的自然景观揣摩和体会作者的感情,挖掘和概括文章的主题。如《小石潭记》一文就突出了小石潭寂静清幽的景物特点,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阿里山纪行》一文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游览阿里山时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的独特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先进理念,含蓄地表达了期盼两岸人民的心融会在一起的共同愿望。

四、体会优美语言。体会游记类文章的语言应主要从审美角度入手,就是透过语言外表去品味游记语言的形象美。因此,同学们在阅读游记类文章时不但要看作者描绘了哪些美的形象,还要看作者在描绘形象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尤其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如此运用的好处,突出事物的情状。如《瓢城古韵》中的“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犹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青砖”比成“泛黄的线装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城小巷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韵味,进而表达了作者对瓢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之情。

模拟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乌篷摇梦到春江

叶文玲

四年前,在青海戈壁滩竟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来,那该多好!

那时,我并没见过富春江,却千百次做过有关她的梦。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香”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悠荡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

我终于圆了梦。回归浙江仅两年,我已两次遂了与她相亲的心愿。

一是去岁金秋,一在今年暮春,两次均作陪客,陪文朋艺友遨游。一棹轻波碧水路,兴致格外高昂,只觉得不枉我作悬肠念的富春江,比梦中更俏更娇美。

两次遨游,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当你迂回山间行行复行行不胜引颈张耳之苦时,突然,一条银练素带,在前方闪闪烁烁起来,你兀的眼前一亮,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江水的鲜活可爱;待盼到归程荡舟起桨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你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将全部消融在这一江碧玉里。

我始想,富春江的俏,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湾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小船悄悄儿荡进湾来,船上人无不惊讶,若再到那流泻百尺飞珠迸玉的葫芦瀑下溅一溅,定会溅得你满身惬意。

我还想,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无怪朋友们相视叹曰: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由于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波平,所以,她虽还是千重涧水汇清流,但那汇和流,仿佛都是在水底暗处悄悄儿进行的,几十里水面竟没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舒泰、自在极了。“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亲。”在哄哄闹闹的现代生活中,烦躁了城市的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钟爱富春江这千金难买的幽静。

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展现她扬古启今的魅力。

我又想,古往今来的人对严子陵如此仰慕,大概并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而是敬重这位先贤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傲世风骨。试想,几请不出山宁作垂钓翁的归隐客,倘使活至今日,恐怕更要与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开后门发横财之类歪风邪道绝缘;而这位敢把脚搁在刘秀肚子上午睡的严光先生和喝了高粱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山东好汉们的神魂,又是何等的相通相似!

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

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酣,唯愿年年得相觅。(选自《致大海》)

1.简要说说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

2.作者已经两次游览了富春江,为什么还会“梦到春江”呢?

3.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在富春江的所想。

(1)我始想:

(2)我还想:

(3)我再想:

(4)我又想:

4.赏析下面的句子。

(1)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

(2)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游记散文篇7

心之所向便是光意思是只要你心中有希望,就能够达到梦想的目标,获得心中之光。内心向往的生活方式、地点等,就如温暖的阳光一般照耀着你;内心明白这一切都无法阻碍你前进、脚步、追求等,那便是一直在找寻的足以让心灵栖息的远方。

该句出自现代作家七堇年《尘曲》,《尘曲》全书分为游记,散文,小说,三个部分。收录了七堇年后期零散见刊的精品散文,最新创作的精彩游记,以及中篇小说《尘曲》。全书皆配以作者原创旅途摄影插图。游记以行走路线为线索,所见所闻所感,行文清新淡雅,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都足以对读者的品位起到引领和定义的作用。散文则是对以往经历、情感的一次回顾和思考,对人生和世事的领会,字里行间蕴藏着丰盛的情感和的深度的思考。

(来源:文章屋网)

游记散文篇8

2、清理笔记本内部的灰尘。清理笔记本内部的灰尘是个很有效的方法,主要是风扇和cpu那块的灰尘,一定要清理干净,如果你有拆机的经验自己拆了清理即可,如果没有的话就到电脑维修的地方花钱请专业人员帮你清灰,清灰根据你笔记本型号不同而价钱不同,有的需要拆全机就贵一点,有的只要拆后盖就可以。

3、给笔记本换个好电脑桌。笔记本散热是需要导热的,风扇出来的热气需要导走才能限度的降温,所以最好是石桌子,譬如大理石桌子。当然如果没有石桌子的话,给笔记本桌子上放一层湿布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同时保持笔记本周围空气的畅通,使用外部风扇协助降温。

4、下载电脑管理软件给电脑智能降温。如下载魔方优化大师等,里边有智能降温的功能可以帮你稍微降温,并且时刻知道自己的笔记本硬件的温度是否过高。

游记散文篇9

因着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李新立及其充满乡土叙事和抒情的作品世界。在新立的散文集《低处的声音》中,我体味了一个文学者眼中有别于学者的乡土世界,虽然这种文本的叙事对研究乡土世界来说是琐碎和零散的,但正如历史学者张鸣所调侃的,这些“鸡零狗碎”的边角料正是最为原始和第一手的资料。基于这样的出发,本文最为关心的不是《低处的声音》的写作技巧,而是文本中的有关乡土的学术价值和其文本的社会学价值。虽然《低处的声音》更期望对其写作技巧的解读,对作者思想的阐释,但我想说的是作为在西部乃至全国散文圈有影响的散文写作者,其写作技巧上无须我再赘言。它语言上的那种纯朴样的成熟与到位,叙事及结构中的自然与原生态,最关键的还是其透过乡土绽放的绚丽的散文品质,如其“旧物的光芒”,得到了复活和弥散。这恐怕源自于书写者真诚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原则。

一、复魅:记忆中乍显的乡土灵光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在另一层面上让从城市中经由文化、政治和经济“祛魅”的传统文化被驱逐到落后的乡村。市民世界中兴起的所谓“传统文化”的“复兴”不过是对已害死之文化的招魂和礼拜。卡尔・马克思果敢地高扬无神论,将人类的发展定格在劳资关系的斗争上,由此召唤了另一波对乡村社会狂飙式的破坏浪潮。另一位人物马克思・韦伯(maxweber)提出了“祛魅”(entzauberung)的命题,他认为整部世界近现代史实际上是一部精神上的祛魅史,一步步驱逐、剿杀着精神世界的“魔魅”。乡村变成了“旧物”,被认为是落后、愚昧和迷信的精神信仰物件。瓦尔特・本雅明感叹在人的技术复制下,消退了事物的“灵光”(aura),把灵光描绘为人参悟自然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夏日午后休息,对着天尽头的山峦或头顶上播撒树阴的枝条凝神追思,直至这个凝思的时刻与之所观照的事物的物象融为一体――这就可谓吸纳了山峦或枝条的灵光。”无论是指向宗教、信仰及精神世界的“魔魅”,还是弥散在自然之物的“灵光”,其实共同指涉了被驱逐到乡村中,并仍被驱逐的,这里用“灵光”来表示这一难以表明的词语。在这里“灵光”包含了“魔魅”和灵光(本雅明所使用的“灵光”这一词语)两层含义,指明通向宗教、信仰、精神和纯粹自然态的事物的部分。

在文本范例《流过小镇的时光》中,小镇经历的时代的变迁,农村集体经济瓦解,供销社、农机站进入私有化浪潮。小镇变大了,所有一切都表明小镇变繁华了。但乡土的灵光那儿去了?那座简陋的乡间小桥和游弋其下的鱼成了记忆中乍现的一缕灵光。二十年后当业已变成中年的作者找寻那长久以来一直萦绕在他记忆深处的小镇的灵光时,关于鱼的记忆碎片勾连了小桥,世界,特别是乡土的世界是一个大坝,各色的人扮作不同的鱼:大鱼、小鱼、黄色的鱼、黑色的鱼、红色的鱼……大坝是虚拟的,但小桥却是真实的。鱼既真实又虚幻,在现实与幻想间构筑了一个关于“鱼”的神话。这些鱼每天快乐地游啊游,虽然有大鱼和小鱼的摩擦,但更多地是无忧无虑,可以“随流水走远,远到大海”。其实关于人和鱼的互置幻化早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就有美好的描述:鱼变为鹏,直上九万里。鱼就是人理想的幻象,在庄子的另一个寓言中,表述更为直接:人与蝶的二度幻化。这种幻化源自于农耕的乡土情结,源于对自然中灵光的纯朴的体认。在作者描绘的图景中,灵光变得哽咽,小桥在工业进程辗轧下破落了、消逝了。料想未来会有很现代化的桥填补它的位置,但关于小镇及小河的灵光却消逝掉了,变成记忆中的灵光。

二、乡土素描:乡土年代的情感打磨

对于有些事物,我们不必太苛求,但有些情感却不得不需要我们去酿藏。乡土年代的情感正是我们需要珍视的。新立的散文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坚实的乡土世界,一个缤纷多彩的乡土情感世界,里面充满各种乡土的真切体验。从这种意义上说,新立的散文通过独特的叙事为我们描绘了乡土世界的素描图景,而非寥寥几笔的简约速写式的勾勒。

乡土距我们有多远?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与乡土世界有着某些天然的脐带关联,但我们却自觉或不自觉地过早或过快地摆脱了乡土。

乡土中让人回味的声音:公鸡的“喔喔喔”叫鸣声、驴叫声,还有大地的各种声音。散文中有这样一段,深深地感染过我:“这时,我虽然听见了这些声音,但不想起床,一般是被大人从炕上赶起来的。背上书包去上学时,村子里就又有了学生踢踢踏踏走过去的声音”。在审美鉴赏理论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你所选择的一定是首先符合你的审美趣味的,其次和你的生活经验或审美经验能够产生共鸣。我也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那“踢踢踏踏”的声音,是我自己曾经和早已成为农民工的伙伴一起走出来的声音,也是我自己所熟悉的。这确实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声音,如果你足够熟悉农村生活的话。

有次很偶然发现有些孩子走路时身子向前倾,后来我慢慢思考,是他们上山的姿态形成了定势。后来看到段正渠所画的农民,他把农民的身材描画得短短的,不像革命历史剧中那样崇高,而是裤腿提得很高。我明白了这就是农民的真实形象,是原生态的。也可以说是冷酷叙事性的。再重读老勃鲁盖尔的《农民的舞蹈》,有另一种感动――这是迥异于“后罗中立时代”的农民的诗意化表现。

新立的散文抒写文本别描绘了民间歌谣,比如打夯歌、“四大白”,描绘了乡土中的老行当――擀毡等。乡土的情感就渗透在隐秘的村庄、苜蓿地里。在杏木炕桌的后面潜藏着一种乡村窘迫年代中孩童的期望和感动,不但是由于大年三十可以从里面得到糖果的欢喜,更多的是对逝去历史物件的缅怀。炕桌的历史使命似乎已经完成了,可以静静地摆在面柜子上,但仍旧散发着“紫红色的凝重的光芒”。对于此,新立的女儿又重新打磨了这种情感,使它变得再度光芒四射,就像母亲那久违的温暖。

有关乡村的非物质构成中,“相对于院落、树木、牲畜、鸟雀、炊烟这些村庄的物质构成,婚姻应该是维系村庄生生不息的主要元素,并且是村庄的真正灵魂”。乡土世界中的婚姻也并非浪漫叙事中的浪漫,从来都是在悲剧中展开,在悲剧中进行婚姻的磨合,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形,在乡村中更有牵挂的母亲,她背着背篓送儿子和孙女返城,就站在远远的山坳,直到成为一个模糊而看不见的黑点。在村庄中也有挑水的梦、有走过无数遍的山路重复出现;在旧房子里,有过歪歪斜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书写和数椽的经历。在《村庄》中,海子吟唱道:

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海子的悲悯是我们的悲悯,海子的村庄也是我们的村庄。也许,在关于乡土的琐碎描绘中,乡土中蕴含的情感愈发醇厚。

三、在忧郁与谦微间:略带抒情的个人史抒写

现实生活中,新立一直是低姿态的,虽然他的散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从不张狂。有时恰恰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忧郁的消沉。不管作者愿意不愿意承认,《低处的声音》在我看来更像一部个人史,一部有关一个草根散文家的成长史,在成长的挣扎中夹杂着“低处的声音”。或许作者的本意并非我所理解的这种“低处的声音”,但我更愿意按照我的理解去阐明我的观点。

个人史的书写无疑是抒情的,也是抒写性的。在作品中,从孩提的美好记忆到上学的淘气顽皮,在久远的记忆中叙事变得深情而抒情化。及至从学徒成为农民工跻身小城间,成为城里人,也是显得那么谦卑和慎微,这是一种为人和为文的姿态,是一种生活的姿态。印象中新立是豪饮和豪爽之人,具有强烈的酒神精神,显得放逸散达和忧郁冷峻。而忧郁却是填补在个人史书写中的核心,是有关个人的精神状态的。

新立的作品中弥散着忧郁的情调,忧郁的童年,忧郁的学徒生涯,忧郁的农民工身份……在这种忧郁中虽然带有一丝的消沉,但绝非沉沦,而是在迷茫中前进的那种迷离和期待,一种发出低处声音的嘶鸣和低吟。更重要的是,这种忧郁的迷思,增加了个人史抒写的魅力,在不太轻快的抒情咏叹中,经由文本逐渐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的新立。

四、孤独者的叫魂:游走在城乡间的氓者

“游走”是新立散文中多次出现的意象,对游走的痴迷恐怕源自于对幼时举家迁徙的印象的铭记。从《赶着马车去他乡》到《黑暗中行走》、《微雨中行走》,再到《迷雾中行走》,一直行走在流水的方向,循着父辈曾经推着手推车,踢踢踏踏走过的山川。游走着的是一个孤独者,也是一个氓者,一个精神的流浪者和流亡者。朱大可在其早年的作品《流氓的精神分析》中,把禹作为最初的流氓。朱的理论中使用的“流氓”,当然是广义上的词语,不是犯罪学上的词语。在其话语语义中,流氓有这样一层含义:丧地失园者。“沿循禹所示范的途径,失乡者把自身投进了历史。在无尽的逃亡、迁徙或叛乱中,流氓不仅需要缅怀,而且需要新的家乡,需要重返水与土的混合世界。”虽然朱有清晰的界定,且很符合本文表达的需要,但大众在现实中依然会混淆“流氓”这一词语的新语义,容易轻易地辨识为犯罪学及道德范畴的词义。鉴于此,为避免歧义,使用“游走者”。当然这是一种具有精神性的游走。

精神的游走者,是丧失家园的迷茫者,他一直在寻找那个精神的栖息地,也许这是自己的乡土,也许这只是理想中的乡土。在关于土堡的文章中新立坦言自己“仍然是一个流浪者”,迷失在理想的追寻中,和行走在土路上的父亲、兄长及乡亲一起游走,一直游走。

游记散文篇10

关键词:欧洲形象;游记;他者;想象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137-03

一、游记背景

在谈及游记这种文体的特殊性时尹德翔说过:“游记是旅行者离开本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体验另一种文化空间的记录,是旅行者主体文化与所达地客体文化互相比较和交流的物,它不只讲述了旅行者私人的事实,同时也讲述了他的社会性的文化反应。”[1]把游记作为一种跨文化研究的对象,通过研究旅行者作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媒介,可以更好地认识游记作品本身。

中国20世纪30年代涌现了许多游记,1927年到1937年间,正值定都南京不久,中央和地方政府保留了输送公费留学生的政策,每年向美、英法和西欧各国派遣留学生约有100人。留学人数与日俱增。随着留学人数增多,域外游记也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关于欧洲见闻的游记,在当时层出不穷,蔚为壮观―单独成册出版的就有刘海粟的《欧游随笔》(1933年),朱自清的《欧游杂记》(1934年)、《伦敦杂记》,郑振铎的《欧行日记》(1934年),王统照的《欧游散记》(1937年),刘思慕的《欧游漫忆》(1935年),邹韬奋的《萍踪寄语》(1934-1935)等多部作品。算起来,国内有226种域外游记或游记集在此期间得以出版[2]。而这些游记中描述的欧洲形象,又给予作者们如何的启发及镜像投射?下面将具体阐述。

二、第一面镜像――自然的宝藏,艺术的都城

欧洲丰富的自然资源、浓郁艺术气息无不吸引着来自东方的旅客。作者们捕捉大自然优美的风景,将人生与大自然亲密无间地融合在一起。朱自清的《欧游杂记》就描写了包括威尼斯、佛罗伦萨在内的十座城市的风光,赞叹了瑞士的卢参湖、仿佛梦境一样的威尼斯群岛。王统照笔下的荷兰渔村河面上“风轻轻地吹,阳光赖赖地挪动,岸上行人与牧场中的女孩子也一例是缓缓地走,缓缓地抚摸着牛羊。……我与杨君对坐在甲板的木橙子上,除掉‘真美!’‘好看!’的简单口语外,都不想说什么话”[3]。这一切的一切,有着“九月晴光耀着微黄色海面”的美丽,以至于他认为眼前浮现出一个“童话样的世界”。

这些游欧作者在亲近自然风光中抒发了自己浪漫的情怀。除了对自然风光的感慨外,他们也对历史文化实物,如宫殿城垣、雕像教堂、博物馆以及当地建筑风格等精神文化进行描写,从而引发对历史的追忆。作者们笔下的欧洲,是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集合,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在《巴黎》中,朱自清对巴黎一些闻名的古宫、博物馆等作了印象式的介绍,比如著名的曾经充满路易十六与王后低头受戮的血腥的刚果方场,埋葬着伏尔泰、雨果、卢梭左拉的国葬院,收藏废弃武器和战利品的伤兵养老院、罗丹博物馆等。在历史中穿梭,朱自清含英咀华,着力将每处名胜背后的历史文化精神传达给读者。例如在介绍歌剧院时介绍了罗特的作品《舞群》的特色以及它出名是因为舞姿太生动,开幕前的那个夜晚被一个宗教狂人倒了一瓶墨水。在描写艺术之都巴黎,他更是形容巴黎人身上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因为“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泉,有的是雕像,博物院处处是,展览会常常开;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了”[4]。

郑振铎在《欧行日记》中回复妻子让他尽快去伦敦的信件中曾说:“我在法国并不是无事留恋着,实在是要看些法国的,或者可以说是巴黎的艺术和名胜。”[5]

从他们对巴黎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对欧洲文化的倾慕之情,但他与朱自清每观一处名迹都能引出一段历史掌故或名人故事不同,郑振铎并不写历史掌故,而是随机表达对中国同类事物的看法。比如他在逛完卢森堡博物馆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宫殿给我的印象很好,不必说建筑之华丽,即内部之装饰,器具之陈设,也都异常华贵,且多是个时代有名艺术家的设计或动手去做的。这使他不禁成了一座绚烂辉煌的帝王之居,而且是与法国之艺术文化有关的博物馆。我看过清宫,我游过中海、南海,那一个房子有布置得如此的华美名贵,如此的和谐绚丽。中国的帝王,那一个是知道享用物质的荣华的?秦始皇,隋炀帝,陈后主,唐明皇,只有这几个人是知道,然而他们是终于‘烟销灰灭’了,他们的苦心经营的成绩,是随之而边变而为颓垣废瓦了。”[5]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曾有过灿烂的古老的中国文化在欧、美近现代文明面前露出了尴尬的姿态:“一方面,行游者总是面对着自己不熟悉的文化,要求自己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另一方面,他者的文化又总是牵引他们回到自己的文化,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做出比较、做出判断。”[6]所以,当中国知识分子踏足于欧美的土地,便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和矛盾心理:他们对这里的艺术和人文成果产生倾慕,同时也背负沉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体现在他们对科学、民主、自由的向往与沉思中。

三、第二面镜像――文明的典范与自由的向度

都市一直是现代文明的集中地,与自然风光独厚、历史悠久以及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西方相比,游记作者们描绘最多的是发达的科学、便捷的交通、开明的教育。

邹韬奋在《萍踪寄语》中《瑕瑜互见的法国》一文中曾书:“在法国凡事在五千户以上的城市,都可由电车达到;在数小时内可使全国军队集中;巴黎的报纸在本日的午后即可布满全国;本国的信件,无论何处,当天可以达到;巴黎本市的快信,一小时内可以达到。巴黎的交通工具,除汽车、电车及公共汽车外,地道车的办法,据说被公认为全世界地道车中的第一。”[7]表现了对文明世界交通便捷的赞美,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像欧洲国家一样渐渐发展起来。

王统照在《欧游散记》中这样描写英国的建筑学校:“你如果不到课堂中去,那么你会觉得到了一所完全的大建筑工厂。石工、铁工、木工、塑造工、砖工……无论是教师与学生,都穿工人的衣服,手指上沾有各样的色彩,脸上的汗时时下滴,而他们却兴高采烈地去做各人应做的工作。这所学校分类详细,且重实践,强调技术的授给。”对于在这里学习的学生,王统照强调:“没有过二十岁的青年,然而他们比起我们来是已经尝试到实在科学的兴趣,与获得有用的知识。他们能熟练地转运各种机器,他们能分析建筑上的各种材料的性质,他们有适用的数理的练习,与理化的实验,――他们能了解物质与人生的重要关系,他们的脑与手能为人类造出安适的居室,而合乎科学的精神与卫生的方法。”然后笔锋一转,又议起了中国的青年,称其“死读书,记些历史上的陈旧事,以及什么什么的人生,主义,脑子中装满了名词,却少有人作科学上的实地工作,比较起来,我们不还是在那老圈子中实行科举式的教育,与新八股的课程?”[8]对于欧洲国家已经让学生动手掌握技术而中国的青少年却依旧背着之乎者也这样的差距,王统照进行了反思。

面对不同的文明,作者们在比较中发现本民族与欧洲文明的差距。而这其中,作为参照的他者文化是不请自来的。“在被殖民的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劣势认证深深地渗透于行旅、学旅、商旅的活动。他们原有文化中的危机,通过他们的行游者对异域文化的观察、比较而得到更深入、更明白的确认”[9]。作者们所看到的这一切,其实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是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他们在这异国的土地上发现了他们所渴望的一切:发达的科学技术、民主、法制以及自由和个性。而这种典雅而自由的“现代化”生活在30年代的中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四、第三面镜像――自卑心理与“中国病象”

行走在文明城市的知识分子们,同样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中国身份在这些国家生存的不易与遭受到的不公,而那些在欧洲生活的中国人的尴尬处境,也被纳入这些游记作家的审美视野和敏感思维中。

郑振铎一行人在法国马赛要登岸之际有这样一段经历:作者一行人到头等舱取护照,检察官对于中国人,虽然比别人也并不多问,但却用长形的印章在‘允许上岸’印章之后加盖了一行话。那长形的印章上写着:“宣誓到法国后不靠做工的薪水为生活。”因为当时中国人在欧的著名职业,一为洗衣,一为烧菜。印章只盖给中国人,别国人是没有的,这让郑振铎很气愤:“不能盖这个印章!如果非盖不可,我便宁可不上岸!”但最后仍然妥协了,对于这种耻辱,作者感言:“然而我终于忍受下去了!这是谁之罪呢?我很难过,很难过!”[10]

邹韬奋在《船上的民族意识》中记述了同行的中国人自带一把帆布靠椅却被一个外国老太婆诬蔑是偷了她的经历,并借同行的甲君之口呼吁道:“中国人都是做贼的吗?这样欺负中国人,我们都不必在国外做人了!这还了得!”这正是由于当时中国的落后而导致中国人在外受到的。此外,漂洋过海来欧洲打工的中国人也在某种程度上遭遇着欧人的鄙视。在《在法的青田人》中,邹韬奋记述了一群来巴黎发洋财的浙田人,法国人一想到中国人,便以这班穷苦龌龊,过着非人生活的中国人作代表,因为他们住在巴黎里昂车站附近几条龌龊粗鄙的小巷,他们“合租一个大房间,中间摆一张小桌子,其余的地板上就是铺满着的地铺。穷苦和龌龊往往是结不解缘的好朋友,这班苦人儿生活的龌龊,衣服的褴褛,是无足怪的,于是这些地方的法国人都避之若蛇蝎,结果成了法国的‘唐人街’”[11]。对此邹韬奋认为正是因为外有敌寇入侵,国内混战不断,才使百姓不得不逃到海外谋生。中国百姓受尽他人侮辱以苟活,这一幕幕无疑唤醒了游记作者的民族意识,他们对此进行了猛烈批判,这种批判实际上是游记作者们对本民族国家的一种想象和建构,本尼迪克特如此:“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的共同体。”[12]这里表达了知识分子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强烈渴望。

作者们所描绘的欧洲,实际上成为了一面立体的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欧洲,也是对中国的一种投射“想象”。王一川认为:“中国形象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都具有空前的重要性:作家和诗人们总是从不同角度去想象中国。”欧洲城市里无处不在的历史遗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的氛围、雄伟的建筑,对中国知识分子触动很大。与当时一味追逐物质利益、一门心思相互倾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相比,那种环境优美、科技发达、艺术与文明并存的社会和谐图景,对于骨子里渴望公平、平等、自由的现代知识分子无疑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他们的旅外游记,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折射的是知识分子在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心路历程。

――――――――――

参考文献:

〔1〕尹德翔.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J].中国图书评论,2005,(1).

〔2〕贾鸿雁.民国时期游记图书的出版[J].广西社会科学,2006,(1).

〔3〕王统照.欧游散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04.

〔4〕朱自清.欧游杂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62.

〔5〕郑振铎.欧行日记[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85,140.

〔6〕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5.

〔7〕邹韬奋.萍踪寄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竖版集团,2014.45.

〔8〕王统照.欧游散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67,73.

〔9〕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4.

〔10〕郑振铎.欧行日记[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