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5:45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篇1

提到教育中的艺术,我们自然会想起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发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立即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面带惊疑的眼神接过糖果。这时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的哭了:“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

细细体味,陶行知的每一块糖,每一句话都蕴涵着独到的教育艺术,触动了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了极大的教育力量。陶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引发了我对教育艺术的一些思考。

一、不要吝啬赞美,但也不能滥用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进步,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做为老师,不能眼中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短处,我们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该给予肯定表扬,赞美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让赞美肯定充分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但有时候赞美往往是刚开始的时候有效,这种有效性往往很难持续,而且并不能广泛的适用于所有学生,有些学生在学校及生活中表现的非常自信和自我,对这样的学生要控制表扬和赞美,以免变得更加骄傲,以至于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衡量自己,同时也并非每个行为都是要奖励的,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达到,要有区别于这个学生的过去或者其他学生都有的优点、亮点。

赞美与表扬不可以有偏向性,只奖励优秀的学生,不赞美“后进生”。这种倾向其实是不公正的,我觉得把最好的赞美赠送给“后进生”才是更加艺术的做法。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认为,当学生取得进步后,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性评价,那么无论奖多奖少,都能使学生希望得到社会承认的需要和体验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学生就会增强自尊心、提高自信心。有一些教师会觉得用物质来做奖励回避单纯的赞美、表扬更有效果,心理学上早就有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学生,将他们分为了两组。a组的学生们得到了一个许诺,即“画得好,就给奖品”,而B组的学生们则只是被告之“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学生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的学生们得到了奖品,B组的学生们只是得到了几句平常的赞语。三个星期以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a组的学生们大多不主动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B组的学生们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这个结果告诉我们,物质奖励固然可以强化学生们的努力行为,但它又使学生只对所获的奖品感兴趣,而对获奖行为的本身失去兴趣。

可见赞美、表扬不能乱用,它就像阳光一样,能给人希望和温暖,但是当阳光直射眼睛的时候会使人眼花缭乱。作为教师,我们要区别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适当的度。

二、批评也有必要性

批评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以通过说教、示范等方式。但不可否认批评也是达到教育目的有效手段。批评有促使改过自新和激励作用。只有承认做错了事并接受批评,才有助于学生了解道德责任并进一步发展道德意识。如果学生不能或不愿正视批评,那么他就难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批评可以使犯了错误的学生觉醒,能使学生知耻,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赞美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批评也需要尊重与信任,并不只有赞美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批评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作为学生,只有从小接受恰当的教育批评,不断积累批评所产生的积极的心理体验,才能增强抗挫能力,才会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由此看来,教育批评既是教师管理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古今中外,批评从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话虽不都对,但其中所蕴含的一些道理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假如某些人没有受到温和方法的影响,就必须求助于比较粗暴的方法,要到用尽一切方法之后,才能宣布一个学生不堪造就。”批评的艺术性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找到适合的批评形式,这种形式既要有过程中的艺术性要求,有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让学生从内心中愿意接受它,借以弥补负疚心理。

这种批评必须基于爱心善意,热爱学生是教师根本的职业道德,是贯穿教育始终的准则。批评不能偏离这一基准。因为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辨恶向善,并通过自己的行为矫正去避免批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去体验批评。所以,教师对于学生切不可歧视、厌恶、嫌弃、粗暴,而要热情、诚恳、冷静、细致。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篇2

关键词:艺术批评;乔治·吉伊根;教育策略;探索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艺术教育亦日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从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来看,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来说,由于教育观念的滞后,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改革至今仍无突破性的进展,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倾向,忽视了艺术学科的本质价值和人文特征。教学法则多是教师单一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即注重知识目标,忽视人(学生)的目标。毋容置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抹煞了艺术学科的基本特征,又不利于富有人文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对此,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新审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窥寻有效的、科学的教育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致力于艺术教育的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无疑在理念与实践方面均走在了前列,甚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和反思。相对而言,西方艺术教育更注重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直觉感受和真实情感,更重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视评价。美国的“全国教育协会”在1988年的报告中认为艺术教育以四种方式为学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一,给予学生一种文明的意识;第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第三,发展有效的交流技能;第四,为学生作批判性选择和评价提供了各种手段。美国学者汤姆·安德森教授认为第四个贡献事实上包含了前面三个贡献并且为它们提供了基础。[1]西方艺术教育家认为:“理解和批判地欣赏视觉艺术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2]美国艺术教育家乔治·吉伊根(GeorgeGeahlgan)也明确指出:“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悦的、思想上无拘无束、无偏见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和自我实现。”[3]可见,艺术批评是艺术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达到艺术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构建基于“艺术批评”的艺术教育新模式。

一、乔治·吉伊根的艺术教育理念

为了使教师在学校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艺术批评教育的作用,更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和有利于教育策略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颇为重要。吉伊根“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基于批评的艺术教育实践提供了具有指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价值前提,他明确指出:“批评不是当作一种评论的形式,而是作为一种探索的方式。”[4]这里的“探索”包含三层意涵。

第一,强调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批判性解读,探寻作品中所暗含的社会观念、价值和信仰,将审美体验放在它所在的社会背景中感受,研究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分析作品与自我的关系,不仅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也促进他们确立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积极的自我认同。[5]诚如吉伊根所说:“批评探索为自我理解和社会理解的培养提供了可能。”[6]可见,他把艺术批评的侧重点从评价艺术本身,转移到通过理解和鉴赏艺术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上来,凸显出由艺术表达到社会批判、由艺术创作技巧到艺术评价的重心位移。

第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问题导向为主脉,对艺术作品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发掘和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教学并非单向传递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共同交流讨论,实现知识、价值建构的双向互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7]

第三,应把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放在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来解析,这需要学生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艺术进行外延性的、扩展性的交往活动,这就涉及开放的心态、对话的意识以及追问和比较的自觉。故而,既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要重视学习内容的多元文化取向,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吸纳不同民族、种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8]吉伊根还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艺术,而且应学习当代艺术,还要学习审美艺术和应用工艺美术、民间艺术和高雅艺术。”[9]可以说,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是建立在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等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学生主动探究、整合多元文化的过程。

可见,“探索”意味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确立了学生是教育的原动力和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究的主体。“教”始终围绕着“学”来开展,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构建过程。

二、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促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艺术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推崇创新合作,主张以开放、平等的态度尊重和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并保有其独特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受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篇3

一、认清当代艺术发展与高校艺术教育之间的联系

当代艺术的迅速发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当代艺术具有显著的跨界与多媒介特征,因此传统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已不符合当代社会对当代艺术人才的需求标准。目前,当代艺术的发展与高校艺术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仍采取保守的教育方式和固定的教育内容,其原因有二:一是办学理念僵化,教学内容的不拓展;二是学校管理闭塞,接受外来信息较少,基本为课堂教学,很少走出校园放眼社会。在这样一个闭塞的教育环境中,只有少数学生和一些教师通过网络、书籍、展览了解当代艺术的新观念、新发展。而当代艺术发展需要具有独特艺术能力的顶尖艺术人才推动,这些人才的培养多数来自高校的艺术教育。因此,艺术教育的改革就需要强调当代性,设置当代艺术相关内容的课程来补充艺术教育发展的当代性特征,进而完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和当代艺术教育的学术体系,使艺术教育体现时代效应。

二、当代艺术植入艺术教育的意义

将当代艺术植入艺术教育具有三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时展对艺术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培养的艺术人才要想适应当今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就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适应当代艺术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标准。二是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当代艺术以其观念与形象的创新性和大众审美性,在塑造我国文化艺术形象、弘扬中华文明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艺术已成为国家发展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当代艺术更应该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参与其中,完善已有的艺术教育体系,适应当今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三是完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的需要。目前,中国的艺术教育中以传统与古典艺术为基础的教育体系相对比较完整,而多元、多变的当代艺术在教学运用方面相对滞后。尤其当代艺术已成为表现当下中国的重要文化载体,是中国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教育体系中亟待拓展当代艺术的内容,通过艺术教育体系的完善,对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历史性蜕变进行理论上的梳理,特别是在教育学层面上的当代性研究。

三、艺术教育的当代性手段

(一)走出课堂、开阔眼界

当代艺术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化等特点,强调个性的观点与认识,对其他艺术观点不予排斥且可共存。在表现形式上,当代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和媒介的综合运用,如光、电、数字影像信息等。从当代艺术的表达上可以看出,艺术形式之间在不断地融合与创新中进行交流,给予了艺术更为广阔的发挥和表现空间,艺术学科之间不再进行界限分明的分化,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成为当下的艺术教育的趋势。基于这一发展趋势,教师应该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向艺术市场,去领略各式各样的当代艺术;多参加艺术沙龙、艺术论坛以及各种主题性当代艺术展,让学生在近距离地接触中加深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从而扩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领略到以前在学校课堂教育中不曾看到的广阔艺术天地。

(二)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

任何的艺术创作,最重要的环节不是制作而是构思,考量的是艺术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突破思维的惯性,才能创作出广受欢迎的优秀作品。艺术教育也要创造性地塑造艺术人才,塑造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而不是把学生看作原材料,把学校看成生产线,制造出标准化的“机械产品”。在艺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应学习西方艺术教育中先进的教育思想,按照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自愿选择,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通过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超脱惯性思维,通过多方面的联想与想象寻找到多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将对余下的较为独特的事物进行深入分析。收敛思维的训练则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收敛思维过程中,要想准确发现最佳的方法或方案,必须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因此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利用这些训练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打破习惯思维的桎梏,冲破局限,开拓无限的思维空间。

(三)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实践

在艺术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通过理论研究,促进艺术创作的提升。一些艺术高校的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缺乏艺术理论内涵,当然也就较少关注当代艺术评论。其实,对于当代艺术的学习与理解,不仅可以通过观看当代艺术作品获得,也可以通过分析当代艺术作品获得,即当代艺术批评。当代艺术批评往往分析的是现阶段比较主流或受业界推崇的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以及创作手法,或者是受到贬斥的“反面教材”,这些批评性的文章真实反映了当代艺术的前沿问题,给予学生以最新的创作指导信息。因此,在艺术教育中除了实践教学外,学生还要加强对当代艺术批评的关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讨论活动,让学生对最新的艺术评论信息对应作品进行讨论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对当代艺术创作思想与形式上的理解和运用。在思想观念上对当代艺术有了透彻的理解,必然会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领悟能力,教师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引导方式。

(四)艺术教育理念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当前是一个开放与包容的时代,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使教育格局由传统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全方位开放式的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获得知识,同时,也能从社会活动中获取最新的艺术信息。在教育过程上,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展。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不仅指向艺术专业的学生,更指向艺术专业的教师和广大的艺术爱好者。要培养出优秀顶尖的艺术创作人才,艺术教育者需要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库和知识结构,才能提高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对于广大的艺术爱好者,要从课堂教育向实践教育发展,通过终身教育增强大众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

四、结语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篇4

关键词小学教育批评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1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讲究批评艺术的必要性

批评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有着不同于中学生与大学生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小,纯真、活泼、可爱,涉世不深,其年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可塑性极弱,就象幼苗一样,需要我们老师去呵护,去培育。他们正在父母和教师的引导下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群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的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当弱,孩子们稚嫩的心灵经受不起成人的压力,经受不了象成人那样的否定和训斥,那样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因此,对这类教育对象实施批评,切忌采用“电闪雷鸣”、棍子满天飞的批评方式,而应采取更多的易于为小学生接受的艺术化的批评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小学生中呈现出各式各样的特点,因此,批评艺术不仅体现在讲究批评方法方面,它还表现为根据教育对象灵活地运用批评方法,即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遵循学生独特的个性,尤其是性格、气质、兴趣、思维类型等规律性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思维特点选择相应的教育措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这就是一种教育艺术的体现,同样,在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的时候,“因材施教”就体现为根据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而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思维特点进行分析和诊断,这样才能使批评艺术化达到教育的效果。

2小学教育中实施批评教育存在的问题

有部分教师因为没有考虑到受教育对象的特点,没有考虑到教育对象的成长环境等因素,导致对小学生实施批评教育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因教师批评不当,学生患上应激性精神障碍等消息时有报道。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想使批评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工作一定要讲究艺术。总的来说,当前批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对立型,即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对立,教师批评学生时,态度生硬,要求苛刻,孩子不愿意接受批评,从而形成对立情绪;逼供型,即教师使用权威逼迫学生承认错误,在批评教育中,有些教师图省事,既不调查,也不了解,靠威吓来解决问题;辱骂型,即教师使用责骂的方式教育学生,有极少数教师在感情冲动时,一时无计可施,但又顾及自己的面子,于是出言不逊,刺伤学生;体罚型,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身体及精神方面的惩处,有的教师为显示自己的威严,动不动就体罚孩子,罚扫地、抄写等;冷落型,即教师对学生置之不理,有时学生犯的错误并不大,教师为了让孩子“忏悔”,故意疏远甚至不理学生。

3小学教育中艺术化批评的方法

3.1运用建议性语言进行批评

建议性的批评是指在批评时带有商量、讨论的口气,与学生交换意见的批评。一般的做法是老师以商量问题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交谈时,平心静气,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打消顾虑,与教师配合,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幼稚的,常在主动工作和做好事的时候犯错误。对于这种由于想的不周到,顾此失彼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否定、讥笑。老师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在他们面临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取得成功。或者老师带有强烈的感彩的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如“你什么都好,就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该多好啊。”寥寥数语,效果却很明显,这种方式达到了批评学生的目的。

3.2先调查后批评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批评教育之前,不能道听途说,偏听偏信,主观猜想,以想当然为依据,不能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主观臆断,随意采取行动,要深入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入思考,认真研究,从各种材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付诸行动,不冤枉一个人,是甲决不是乙,要依实事为依据,是丁不是卯,根据实事,针对缺陷对症下药,做到有地放矢,才能促使学生有效的改正错误,药到病除。从而到达批评的目的,收到批评应有的效果。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多动脑筋,多观察、多思考,选好契入点,抓住有利时机,使学生深深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真诚的感激教师的关怀、爱护,痛下决心,改正缺点,及时校正偏离了的航道,顺利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批评教育的事例。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篇5

法国哲学家孔德在其著作《实证哲学教程》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其将社会学定义为以人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诚然社会学对艺术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并非等同于一般社会学从研究艺术现象来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例证和资料,从而得出社会学结论的做法。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其目的是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问的复杂关系,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科学、文化习俗、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如何对艺术现象发生影响,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中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某种社会和历史的参照;也要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研究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和艺术的审美特性。[1]

司马云杰的《文艺社会学论稿》中认为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著名艺术理论家杨晦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形象化地比喻成“公转律”和“自转律”:“文艺好比是地球,社会好比是太阳。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有随太阳的公转,也有地球的自转。其实,就是文艺也有文艺的公转律和自转律的。文艺发展受社会发展限定,文艺不能不受社会的支配,这中间是有一种文艺跟社会间的公转律存在;同时,文艺本身也有自己的一种发展法则,这就是文艺自转律。”[2]

二、艺术社会学观念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塑造

(一)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研究意义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有艺术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和社会,它们是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由社会决定和影响创作者及欣赏者,再由创作者及欣赏者决定和影响艺术品。简而言之,艺术和社会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根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著名艺术史家岑家梧在《论艺术社会学》中提出“百数十年来,艺术社会学者在着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艺术学的研究,逐渐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这是这派学者重大的灾献。”他还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艺术社会学,不管它的本身怎样的幼稚,在将来,它终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学方法,吸收史进步的学说的精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艺术学,这确是一种趋势!”[3]蔡仪认为,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的艺术学是以美学为基础的,没有美学便没有完全的艺术学;而美学的领域应当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也就是现实美、美感和艺术美。因此,“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好像内切的两个圆,艺术学是内切于美学的。”由此决定,艺术社会学的意义“是考察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相对应的关系,和其随社会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关联的规律。”[4]据此可知,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所以想教好和学好艺术,就必须重视艺术社会学的指导作用,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区分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严格区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指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即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对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艺术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艺术现象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来考察研究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研究艺术作品,从而在揭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联系关系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批评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高等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社会生活的视野对所学习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一系列的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综合地学习研究。

(三)摒弃“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中国艺术理论界由于对庸俗社会学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错把庸俗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弗里契视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之指导者”,庸俗社会学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艺术发展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干扰和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立场与庸俗社会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艺术社会学是建立在一种综合和包容的立场上,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的同时,如何正确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三、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注重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

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哲学、道德dylw.net、宗教等的关系。在进行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艺术现象的社会功能,艺术现象的艺术价值的标准和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完整整体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高等美术教育应当以对生活的切入来极大地丰富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体验就无法生成。如果高等美术教育中,老师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得不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认同,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高等美术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就会相应地缺乏艺术生命力。

(二)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可自然称之为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后者也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两者相互补充。[5]艺术社会学强调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考察。这就要求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内容、方式和类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着“求同存异”、“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构起综合的学科门类。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还应当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一点出发多点结果的多元或从多点出发以多点结果的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艺术的理想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艺术作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和表达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意义。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如果不是结合着社会现实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创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艺术社会学的转向就是从对形式技巧的讲究转向对内容意义的追求。简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内容是具有形式的社会。综上所述,在对高等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即在进行高等美术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既要注重艺术的形式创新,又要注重艺术的内容丰富的思维。

(四)注重高等美术教育方式的革新

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对教学方式的革新。在美术课程设置上,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改变过去以美术知识、技能为内容标准,而以素质教育为依据,开设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从而确保学生具有更为全面合理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也应当有意识地进一步增强美术dylw.net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老师还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如电影、电视、录像、参观、访问、旅游等方式,引导学生更为直观的体验生活和大自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学校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学校与社区携手,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区的保护与美化环境的活动,既可以对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总之,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其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在研究艺术社会学对我国的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应当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要充分认识到艺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更为强调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更多地接触,使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宋建林.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及现代形态问题[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4):12.

[2]杨晦.杨晦文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48.

[3]岑家梧.中国艺术论集[C].北京:考古学社,1949:142.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篇6

艺术社会学观念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塑造

(一)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研究意义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有艺术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和社会,它们是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由社会决定和影响创作者及欣赏者,再由创作者及欣赏者决定和影响艺术品。简而言之,艺术和社会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根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著名艺术史家岑家梧在《论艺术社会学》中提出“百数十年来,艺术社会学者在着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艺术学的研究,逐渐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这是这派学者重大的灾献。”他还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艺术社会学,不管它的本身怎样的幼稚,在将来,它终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学方法,吸收史进步的学说的精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艺术学,这确是一种趋势!”[3]蔡仪认为,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的艺术学是以美学为基础的,没有美学便没有完全的艺术学;而美学的领域应当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也就是现实美、美感和艺术美。因此,“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好像内切的两个圆,艺术学是内切于美学的。”由此决定,艺术社会学的意义“是考察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相对应的关系,和其随社会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关联的规律。”[4]据此可知,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所以想教好和学好艺术,就必须重视艺术社会学的指导作用,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区分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严格区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指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即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对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艺术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艺术现象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来考察研究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研究艺术作品,从而在揭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联系关系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批评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高等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社会生活的视野对所学习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一系列的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综合地学习研究。

(三)摒弃“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中国艺术理论界由于对庸俗社会学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错把庸俗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弗里契视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之指导者”,庸俗社会学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艺术发展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干扰和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立场与庸俗社会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艺术社会学是建立在一种综合和包容的立场上,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的同时,如何正确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注重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

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等的关系。在进行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艺术现象的社会功能,艺术现象的艺术价值的标准和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完整整体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高等美术教育应当以对生活的切入来极大地丰富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体验就无法生成。如果高等美术教育中,老师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得不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认同,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高等美术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就会相应地缺乏艺术生命力。

(二)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可自然称之为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后者也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两者相互补充。[5]艺术社会学强调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考察。这就要求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内容、方式和类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着“求同存异”、“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构起综合的学科门类。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还应当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一点出发多点结果的多元或从多点出发以多点结果的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艺术的理想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艺术作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和表达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意义。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如果不是结合着社会现实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创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艺术社会学的转向就是从对形式技巧的讲究转向对内容意义的追求。简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内容是具有形式的社会。综上所述,在对高等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即在进行高等美术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既要注重艺术的形式创新,又要注重艺术的内容丰富的思维。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篇7

【关键词】教育语言;特殊性;批评性;艺术性;启发性

教育语言是人类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业性用语,是教师在教育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中使用的语言活动。历史地看,中国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初步的教育体系,从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到今天的素质教育,均离不开教育语言。从产生的时间来说,教育语言的出现远后于人类语言的出现,它是在教育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教师是人类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他们传播知识的方式主要是依靠语言。既然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所必不可少的的工具,那么在学校的各种类型的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除了必要的教育手段外,语言的使用是最频繁最简明的方法之一,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语言素养。课堂教育中,教师运用语言这一媒介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通过语言架起“教”与“学”的桥梁。

一、教育语言的批评性和艺术性

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括教师批评的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评,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师图一时痛快,不讲批评的策略和艺术,把学生劈头盖脸批得一无是处,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爱,谁能把批评变成爱的雨露和阳光,谁就掌握了批评的艺术。艺术的批评有两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一是多鼓励少批评。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有关专家认为,教育孩子一般表扬与批评的比例为5比l。青少年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一些缺点、毛病比较多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鼓励。如果孩子总是受批评,总是产生不快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就会越来越低沉,直至完全失去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作为教育者,应帮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对那些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尤其要少予以批评与否定,多予以表扬与肯定。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好批评的“度”,努力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如,“明话暗说”,让学生明白事理,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话反说”,不是挖苦嘲讽,而是含而不露地旁敲侧击,寓理于其中让学生领会;“严话宽说”,教师的批评不是以势压人,而是以正面诱导为主,寓情于理,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往往能引起情感共鸣。这些方法能巧妙地化解矛盾,不伤及学生自尊,融洽师生关系,达到批评艺术的佳境。

还比如,可以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近代名士章试之给学生写的评语别具一格,当时他的一个学生写作文时特别喜欢使用一个虚词“而”字。章先生就拿笔在那学生的作文本上写道:“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己而。”在学生而言,过多的运用“而”字,形成了文面的呆板重复,教师就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短短的几句话中,竟然用了十个“而”字,并且“而”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这就给言语接受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造成强烈的心灵震撼,引得他非认真思考不可。在教师而言,这种用法意在引导学生思考,督促他恰当适量运用某个词语。教师要说的话、要讲的理俱在其中,这是运用语言本身形象的暗示功能,比直接批评学生的语言单调呆板显然要好得多。

可见,教育是门学问,也是门艺术。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艺术,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掌握批评的艺术,除了上述的两个基本指导思想外,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还要掌握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要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具体明确,不能泛泛而谈。如“你学习不认真”,“你不求上进”等类批评语就含糊不清,应指出“不认真”、“不求上进”的具体方面,明确说出存在缺点和错误的表现,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知错就改。二是切忌全盘否定,以偏概全。批评学生,要注意用词恰当,如果用“你总是……”、“你从来就……”等类言词以偏概全,伤及学生自尊心,也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三是应就事论事,不涉及人格和尊严。批评应该是就事论事的理性陈述,而不是就事论人、对人进行言语侮辱和人身攻击。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避免雷霆大发地训斥学生“你还是不是人”,而应心平气和地告诉学生“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只有这样批评才能更具权威性和客观公正性,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细致周到和对自己的殷切关心。四是要摒弃指责性的感性批评,而采用建设性的理性批评。建设性的批评就是就事论事,帮助学生发现或承认错误,客观地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并指出如何改正错误的具体办法和有效途径。建设性批评的重点不在于批评本身,而在于批评的目的和效果。因此,在建设性批评中,既有批评,更注重建议,它是批评与建议的完整结合。

二、教育语言的启发性

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言,课堂老师的教育仍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课堂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教育语言的运用,教育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育质量好坏。课堂教育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而育人的语言特殊性上一节已经深入阐述过,所以下面从“教书”这个角度,以中学的语文课程教学为例来探讨教育语言的启发性。

1.故布迷津,迂回设问

有些问题本可照直提问,但那样往往缺少启发性,学生的印象也不深;若采取“迂回战术”,改变提问的角度,有意布设迷津,让学生思路拐一个弯才能找到答案,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并加深印象。这种提问被称为“曲问”。

钱梦龙老师非常善于曲问,他的“教育实录”中有许多曲问佳例,如:他教《愚公移山》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一句,解释“孀妻”“遗男”二词,就是著名的一例。他不问“孀妻”什么意思?“遗男”什么意思?这样问,学生一查注释就解决问题了,没有思考的余地。他别具匠心地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孩子没有爸爸,他的母亲是一个寡妇,他自己是个孤儿。这样变换一个新颖的角度提问,使问题有了“想头”,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加深了“孀妻”“遗男”二词在头脑中的印象。

2.巧置矛盾,激疑设问

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而,善于揭示矛盾、设置矛盾,是创造好的提问的关键,教材中隐含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通过提问揭示这些矛盾,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如一位老师在教《多收了三五斗》时问:“万胜米行的先生对农民说话是有气无力的、鄙夷不屑的,而万源祥等几家商店的伙计却不遗余力地叫着‘乡亲’,同是在一条街上做生意的,为什么态度这样不同?”这一问,把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置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找到两种不同态度的内在联系。再如,一但政治教师在讲“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这课时,一开始就问:“一幢大楼是物质的一种形式,而这幢大楼的设计图是人脑思维的产物,是意识现象,根据前面学过的原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那么,就应该先有大楼,而后有设计图。但是,现实中却先有设计图,而后按图施工建大楼。这不就是违反了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的原理吗?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这一提问,则是在教材和观点之间有意制造了一个矛盾,从而有效的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从新课中去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

三、小结

教育语言的使用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和德育化人的效果。提高学校教师的语言特殊性意识,比如艺术性和启发性,将帮助各种类型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方法上,提高教学水平。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重视教育语言的特殊性,认真总结教学规律,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篇8

关键词:政治理论教学;微调艺术;方式;目的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微调”艺术,就是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用学生们易于接受的、灵活又不过度的教学方法。

一、情感是“微调”艺术的客观前提

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有情感的。情感是讲好政治课的基本要素。教师能以诚相见,以心换心,学生们就会向你敞开心扉,倾诉真言,感到教师们可敬、可亲、可爱。学生们对事物的认知结果主要是通过情感的流露而表现的。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重在引导,而不是“抓辫子”。

二、疏导是“微调”艺术的主要方式

情感不是道理,通情不等于达理。欲要有效地激感并引导教育者接受道理,就需要在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进行疏导。疏导是“微调”艺术的主要方法,它具有对症下药、答疑解惑、培植思想等作用。大略可以归纳以下几种主要疏导方式:

第一,引而不发,点到为止,构成疏导的暗示式。它的特点是针对想要解决的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其方法并不直接呵斥,而是间接阐述,把丰富、复杂的内容用形象生动的形式概括地加以表现,使被教育者受到启迪,顿开茅塞。这样不仅避免了简单生硬,也不伤害被教育者的自尊心,使其体会教师的意图,收到“情在意中,意在言外”的效果。

第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形成疏导的对比式。这是从一种事物的感受引起和它相反特点的事物的比较。这种强烈的对比,可使学生们在自我体会中进行自我评价,继而进行自我调整。通过对比以促使学生们“穷理”、“言行一致”,以达到知与行的协调统一。

第三,道美行慎,感动“上帝”,构成疏导的照应式。就是说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者既要将知识讲授给受教育者,又要给受教育者做出榜样。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唱功”好,“道”能打开学生们心灵的窗户;“做功”也好,“行”能影响学生们奋斗的激情,只有这样才能感动“上帝”,“微调”才有说服力。

第四,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构成疏导的娱乐式。学生们在院校学习期间,他们兴趣广泛,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在学习、工作、生活当中,有时需要体验暴风骤雨,有时需要拉家常风和日丽。作为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就要善于把他们的学习生活搞得丰富多彩,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动与静、教与学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生活,受到教育。这是“微调”艺术的娱乐和教育相统一的吸引力所在。

三、方法是追求“微调”效果的连接纽带

我们可以运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树立典型,带动一片”的方法,这就构成了“微调”艺术的基本方法。

第一,坚持表扬为主的方针。我们要采取“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以形成“影响一片,带动一面”的良好效果。表扬是对学生们正确的思想与美好行为的肯定、提倡和鼓励,是发现美、倡导美的一种形式;批评则是对学生不正确的思想与不良行为的评判、鞭策、帮助,以引起学生们的警觉和制止错误的一种手段。

第二,开展批评要注重效果。在批评的方法中要注意掌握好批评的准确性,只有准确的批评,学生才能心悦诚服,才有利于教育其本人,又警示大家的作用。采用表扬性批评的方法,也含有暗示批评、间接批评和预防性批评的意思。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愉悦的心境中接受正面教育,逐步实现后进学生思想的转变。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注意方法运用的有机联系。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微调”艺术的各种方式、方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若把它们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微调”艺术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性格、要求和呼声,熟悉他们的喜怒哀乐,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等因素,离开了这些因素,非但不能发挥“微调”艺术的积极作用,还会破坏其教育效果。

四、适度是“微调”艺术的基本要求

任何思想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微调”之“微”,指的是动作程度,而不是效果。要使“微调”取得好的效果,就得把握时机,掌握分寸,适时适度。

第一,适度需要掌握好节奏。新认识的形成,旧意识的泯灭,是迂回曲折地前进的,有时还会出现暂时的倒退。为师者就要在反复中看到细微的进步,既善于诱导,又善于等待。要抓住时机,恰当地把握“火候”,言当其时,就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适度需要正确的调节。“微调”应是政治理论教学工作者在理论上注意,在实际工作实践上必须掌握的东西。否则就脱离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客观存在,单靠说教,是“空调”;偏离了教学宗旨,胡诌一气,是“胡调”;不按政治教学规律办事,没有尺度,是“乱调”。

第三,适度需要进行艺术处理。首先要深入学生当中,“体验”生活,培养感情,摸清脉搏;继而根据教学内容及生活“体验”,确定“主题”;然后选择艺术表现“手法”,进入疏导过程。整个“创作”是以情感为中心,要注意情感在“微调”艺术中的感染功能和蔓延功能。“微调”艺术,在“构思”时需反复推敲,在“表演”时更要付出艰辛。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篇9

1什么是高校思政教育汉语言艺术

汉语言,即汉民族共同语言,是当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对于语言,在当前的国内外学者中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各种不同的定义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即认为语言具有交流功能。国内外学者对于语言的研究,给汉语言艺术的运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支撑,这样给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汉语言的运用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汉语言艺术的运用能够极大的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运用好汉语言艺术的作用,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首先要在表述的内容和形式上达到精准的地步,使整个语言更加的顺畅,在不违背语言规范的基础上,遵循正常的语言逻辑,尽力使汉语言的表达更加的生动形象,真正的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从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及质量。并且汉语言艺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的最终归宿就是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意识状况的提升,因此需要教育者将深奥的道理通过通俗易懂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们传达,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对深层次的思想的进一步理解[1]。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汉语言艺术,就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讲座、一对一谈心和动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以及精确的语言,将深层次的思想道理通俗的表达出来,从而走进大学生的内心,在情感上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升华。

2高校思政教育中汉语言艺术的特征

(1)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汉语言艺术所具有的首要特征就是科学性,即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时,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为导向,深入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科学性这一特征,首先体现在内容选择的科学性,教育者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基础上,需要做到科学性,在通常情况下,教育会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以理服人,对在思政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要依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处理,必须坚持用词的准确性,从而使高校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相关的思想教育知识。

(2)其次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汉语言运用必须要具有贴近性,因为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政工作教育中,会出现一定的阻碍,例如枯燥的思想讲座以及单调的理论分析,极大的脱离了当前大学生生活的实际状况。但是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已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在他们的身上具有更加浓厚的时代气息,他们更加倾向于对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对社会上的思想变化有着极度的求知欲,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在单调枯燥的说教面前,他们有着极度的抵触心理,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亟需进行创新,特别是在其中的汉语言的应用方式和艺术手法进行改革创新。因此教育者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在汉语言的应用上,要增强自身的教育观念,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进行创新,从当前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通过通俗易懂、来源于生活的时代语言,不断提升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中的学习积极性,使广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到真实的思想教育,使当前的社会主义理论真正的影响到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3)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汉语言运用的艺术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语言是高校思政教育进行的重要媒介,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语言艺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更为突出的收效。所以,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运用好启发性语言,使高校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提高在思想理论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正确的引导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良性发展。

(4)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的语言还需要带有一定的艺术性。对于艺术性这一特征,不仅要求教育者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用的语言内容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并且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即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的进行,适当的应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在形式的选择上要注重语调的适当变化和修辞的运用,贴近大学生语言运用的习惯,使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能更好的接受这些深奥的道理。比如对于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多使用通俗易懂、幽默的语言,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高校思政教育汉语言艺术的分类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按照教育的最终目的,可以将其中的汉语言艺术分为启发性、引导性、鼓励性以及批评教育性的四种类型的语言艺术。

3.1启发性的语言艺术

启发性的语言艺术,主要是指进行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启发大学生对自身思想状况进行思考,分辨自己当前的思想状况中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从而使大学生对于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有一个辨别能力。这类语言艺术能够促进大学生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来,从而有效的提升他们的思想修养,促进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例如在进行对学生进行“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的思政教育时,一味的说教只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教育者可以通过当前鹦哥岭的大学生对自己远大的理想信念勇敢坚持的实例来对学生进行启发,从而能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3.2引导性的语言艺术

引导性的语言艺术,是对在思想意识上出现偏离的学生,运用较为委婉的语言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使他们自身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偏离,使其进行自我反省,从而完成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这类语言艺术的运用,对于大学生的内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容易引起他们的感激心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改正,及时的纠正自身思想意识上的偏离,最终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发现学生在考试作弊这一状况出现时,如果教育者依旧使用以往的批评教育会使大学生的自尊心受挫,对这一思想教育产生抵触心理,最终与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发生偏离,教育者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他们急于求胜的心理,引导性的进行劝诫,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3.3鼓励性的语言艺术

鼓励性的语言艺术,是教育者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运用赞扬、鼓励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每个人都不喜欢被批评,喜欢接受赞美与鼓励。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育者适当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鼓励性语言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信心,从而达到高校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个学习较为落后的学生的一句不经意的鼓励性的话语,可能会给这位学生的一生带来重要的影响。

3.4批评教育性的语言艺术

批评教育性的语言艺术,是在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的评价,运用批评教育性的语言,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引导其发现导致错误发生的根源,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避免同类错误的再次出现。但是在运用批评教育性语言时,教育者必须要事先要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尽量防止对学生产生误会,从而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在进行批评教育时,教育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包容的心态进行批评教育,以真诚的语言、宽容的心情,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进行反省。并且在运用批评教育性语言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避免戳中学生的软肋,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比如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不能用到“你家里是怎么教育你的”等等语言。

4汉语言艺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篇10

作者简介:胡知凡,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邮编:200234。

2014年3月,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以下简称2014《标准》)终于修订完成,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后,在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联盟(nCCaS)官方网站①(以下简称nCCaS官网)上正式。

二十多年前的1994年,美国曾制订出该国有史以来第一套全国性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以下简称1994《标准》)。当时制订标准的目标是:①确保标准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际上,要反映最好的教育理念;②确保标准要反映教与学方面最好的知识;③确保标准研制具备广泛的基础和公开的程序。994《标准》的颁布,对美国各州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的修订、艺术教育与教学的研究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教育理论的变革,迫使美国艺术教育界不断反思:如何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各种基本技能,以适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形成具有艺术素养的现代公民?随之而来的是美国艺术教育界对1994《标准》修订的呼声日益增高。

2011年,美国大学理事会下属的国家核心艺术标准联盟(nCCaS),领导团队成员着手对1994《标准》进行修订。他们搜集了世界上一些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芬兰、爱尔兰、日本、荷兰、新西兰、苏格兰、新加坡、瑞典、英国和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研究分析了美国各州的艺术课程标准和教学情况;还咨询了美国二年制和四年制大学中舞蹈、音乐、戏剧、视觉艺术和媒体艺术专业部门的负责人和教授。除此之外,他们还研究了艺术学习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身体与认知方面的发展,以及有关长期记忆、阅读、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发展的研究。因此,2014《标准》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呈现了美国艺术教育最新的课程理念和最新的评价方式。最近,笔者研读了2014《标准》,现将学习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与同行们分享。

一、强调21世纪技能的培养

2014《标准》认为,想象、研究、构建和反思是创意实践的基本过程,这不仅在艺术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对科学和数学的学习也很重要。学生在艺术学习中通过这些元认知活动,培养了好奇心、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同时.这些能力又会迁移到21世纪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2014《标准》将创造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作为艺术学科学习最重要的四大技能列出,并对这些能力作了如下阐述:

(一)创造力与创新能力

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是21世纪蓬勃发展的社会所应具备的技能,也是促进学生成功和工作有成就的基本能力。对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应作如下界定:

·创造力是指原创地或不寻常地构想某事的能力或行为。

·创新能力是指新事物的实施能力。

·发明是指过去从来没有创造过的,并公认是具有独特见解的产品。

艺术教育率先在教学中纳入了创意实践,影响了教育的改变。作为艺术教育的学习途径,创意实践具有灵活的思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奇心和毅力等多重属性。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主要构建学生在问题形成、研究、诠释、交流、精确度和准确度方面的能力。

(二)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在进行积极而巧妙地构思、分析和综合时必不可少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用于指导信念和行动的评估信息。学生在从事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到了更高层次的思维技巧,因而提高了艺术素养。

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他们的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最引入注目的艺术品和艺术创作过程,包括他们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以及他们所了解的世界各国艺术家的作品。正是由于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理解和评价这些作品,并与之产生了情感上的联系,导致思想中隐含的所有推理结构或要素得到了发展,如:目的、问题或争论中的问题、假设、各种观念,基于经验、推理导致的结论、影响与因果关系,来自不同观点的异议和参照系。批判性思维还会间接地建立起情境意识,这是艺术实践和欣赏的基本方面。通过对艺术品的观察、创作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始终存在于包括时间、空间、文化和历史在内的多维度之中的。

(三)沟通能力

艺术的核心在于沟通。在艺术学习中,学生在内省和处理人际关系时,以及聆听、观察、谈话、提问和评估意图时,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技巧和本领。在艺术中往往蕴藏着很难表达的、艺术家所选择媒介之外的各种想法,而这些想法只有通过与艺术家的交流,才能了解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协作与合作的交流,可促使这些过程发展和迁移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如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和其他领域。

在艺术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学生将学会:

·在各种不同的形式和情境中,有效地运用口头、书面和非语言交流的技巧,来表达各种思想和观念。

·有效地观察和聆听,并诠释包括知识、价值观、态度和各种意图的含义。

·出于各种目的进行交流,如告知、指导、激励、说服等。

·利用多种媒介和技术,对于优先考虑的事,应当知道如何判断其有效性,并能评估其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有效交流(包括多语种交流)。

(四)合作能力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团队一起努力去实现某个共同目标。从许多方面来说,合作是推动经济和提高人类共同文化意识的引擎。它也是艺术教学的固有组成部分,如,在演出时表演者和乐队中所有成员的合作,或者表演者与他的同学或观众之间的合作,以及在视觉艺术学习中,分享吸收了多名同学的想法和技术,在这些情况下,都需要进行合作。

在艺术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帮助学生:

·与他人有效地发展、实施和交流新的想法。

·对新的和不同意见及观点的接纳与反应,并吸收和反馈到团队的工作中。

·在工作中表现出独创性和创造性,了解现实世界对新观念的采纳是有限度的。

·认识到失败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懂得创造和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小有成功的,同时也常常会遇到失误的循环过程。

·被认可的高效率的工作能力和尊重团队的不同成员。

·在完成—个共同的目标时具有灵活性,这对做出必要的妥协有帮助。

·在合作工作时,重视每个团队成员个人所做的贡献,承担共同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2014《标准》不是将这些能力仅仅作为理念提出,而是将其很好地融入从学前至高中阶段每门艺术学科的学习要求之中,并通过各种评价方式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此外,nCCaS官网上还了让教师和学生找到如何将21世纪技能与2014《标准》相对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二、确立艺术素养的哲学基础和终身目标

2014《标准》对艺术素养的概念作了界定:艺术素养是指在艺术学习中,通过象征和隐喻的特有艺术形式,流畅地使用艺术语言进行创造、表现、制作、展示、回应和连接的能力。它体现了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人,能够将艺术知识、技能迁移到其他学科、环境和情境之中的能力。

为此,2014《标准》确立了—套哲学基础和终身学习目标,作为阐明艺术素养的理论基础和目标。(表1)

总之,哲学基础和终身目标为美国幼儿园至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以及高中毕业以后的学生如何继续在大学或职业生涯中继续参与艺术学习,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现代公民,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目标。

三、2014《标准》的亮点

与1994《标准》相比,2014《标准》无论是框架结构的设计、还是评价方法的设计,都有了很大不同,现将其中的亮点介绍如下。

(一)五大艺术门类

2014《标准》中的艺术门类,由原来的舞蹈、戏剧、音乐和视觉艺术四大门类,现增加了媒体艺术,成为了五大艺术门类。也就是说,媒体艺术首次成为美国中小学艺术学科中的—个艺术门类。

(二)四个学段和三个水平能力

2014《标准》学习阶段的划分,将原先的三个学段(学前-4年级、5-8年级、9-12年级)划分为四个学段(2年级学段、5年级学段、8年级学段和高中学段);其中,高中阶段原来是熟练和高级两个等级水平,现分为熟练(proficient)、成就(accomplished)和高级(ad-vanced)三个水平能力⑤,而不是三个等级水平。这对高中阶段不同程度成绩的学生,包括在学前至8年级艺术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一门艺术学科作深入学习的学生,以及探索不同艺术追求和经历的学生来说,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三)四个艺术学习过程

2014《标准》非常重视艺术学习的过程,并将其作为评估学生学习的最重要部分,其中指出:艺术过程是认知和肢体动作通过艺术学习和创作而得以实现的。为此,nCCaS曾就艺术教育标准中关于学习活动方式的内容,对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的几个州做了分析比较。研究人员发现,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语言不同,会形成某些差异,但大多数将艺术教育标准中的学习活动方式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生成与解决问题:这对应于美国一些州的艺术标准中的“创造”。

表达与实现:这对应于美国一些州的艺术标准中的“表现”。

回应与欣赏:这对应于美国一些州的艺术标准中的“回应”。

2014《标准》认为,虽然每门艺术学科有各自的特点,但都以某种方式包含了创造、展示、表演、制作、回应和连接等艺术过程。(表2)为此,2014《标准》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为每门学科规定了四个艺术过程,并按照四个学段和三个水平能力,为这些艺术过程制订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与学习者之间进行联系。为了便于操作,每个艺术过程还规定了“过程要素”(processcompo-nents),即用一些动词来描述艺术过程,而这些动词也表明了学生在完成每个艺术过程时所要采取的措施,因此,这对评价学生的艺术活动,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表3所示为以视觉艺术学科2年级学段《自画像》主题为例,2014《标准》对创造、展示、回应、连接等几个艺术过程的过程要素与具体要求列出的相关内容。

(四)逆向式设计方法

2014《标准》改变了原来按照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列出学生应该理解什么或能够做什么的设计方法,而是将哲学基础和终身学习目标、基石性评估模式、艺术过程、锚定标准、业绩标准、持续理解和基本问题等,组成了既可以测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使学生预先了解自己所应达到的目标的设计方法。这种课程设计模式是采用了美国著名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专家杰伊·麦克泰和格兰特·威金斯共同创造的“重理解的课程设计”(Un-derstandingbyDesign,简称UbD)理念,即协助教师首先确定重要的学习成果,然后确定可接受的成就证据,再设计出为达到这些预期成果的最佳路径。因此,这种课程设计方式又叫“逆向设计方法”(abackwardsdesignapproach)。与传统的课程设计相比较,这种逆向设计方法旨在使课程的设计成为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过程。

(五)基性评估模式

2014《标准》提出的“基石性评估模式”(modelcornerstoneassessments),是一种全新的评估模式。“基石”的本意是指固定一幢建筑物的基础。基石性评估是让学生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达到最重要的业绩标准,以此起到固定课程的作用。基石性评估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各种艺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真实的相关的情境,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为了达到成功的结果,基石性评估需要高层次的思考(如评估)和思维习惯(如持久性)。与许多传统的、去情境化的、以选择一回答为主的测试方式不同,基石性评估具有真实性与复杂性。

2014《标准》在基石性评估模式中,为每个学段或水平能力都设定了一个学习主题,同时,围绕主题提出了四至五条简要的评估描述。以2年级学段视觉艺术为例,关于《自画像》主题的简要评估描述如下:

学生共同研究和回应不同选择的自画像;

学生选择所提供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创作自画像,并交流个人心得;.

学生展示各自的艺术作品并讨论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