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6:21

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篇1

与推进培育残疾人家属亲近感相结合

重度残疾人由于身体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生活和精神上对家人依赖度明显。如果残疾人亲属把护理照料仅停留在最基本温饱上,不改善物质条件,不提供精神藉慰和心理疏导,缺乏人性关爱,甚至视作家庭的“累赘”,就失去了居家安养工程的“灵魂”。培育健全人亲属与残疾人的亲近感,应成为优化居家安养工程重点。亲属要切实担起照料护理家庭重残人员的职责和义务,营造温馨氛围,用人性人情提升亲近度。

与推进提高护理照料质量相结合

实施居家安养工程,旨在提高重度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有些家庭护理重度残疾人方法简单,缺乏针对性,导致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质量不高,个别家庭甚至把残联发的护理补贴移作它用。对此,残联、卫生、民政部门要在“培训”和“督查”上下功夫。对重残者亲属加强康复、护理和心理疏导知识的培训,使亲属掌握一定的护理技能。残联要强化服务意识,经常深入重度残疾人家庭,抽查走访居家安养对象,避免协议一签,资金一发,名册一造,就万事大吉的工作态度,规范“居家安养”管理办法,加强监督考核,力求把居家安养工程做成精品。

与推进开展康复训练服务相结合

在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今天,应把重度残疾人康复列为重中之重。残疾人亲属和社区康复员要力戒那种“人已瘫掉,脚已断掉,脑子已坏掉”,康复无望,用不着训练的悲观论。确立大康复理念,努力帮助重度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强化自我康复意识。居家安养工程应与康复工程紧密结合,把重残对象是否得到康复服务,康复多少,参与社会活动功能有否改善,作为检验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工程成效的标准之一。基层康复指导站与社区康复员要用心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康复普查和指导。根据重度残疾人不同类别、程度、年龄、身心状况,逐一上门普查评估,提出针对性康复方案,一人一策,对症下药。二是康复训练。长年卧床病人,一日翻身次数,怎样护理,如何料理大小便等要按康复方案执行。三是上门服务。乡镇康复指导站要挑选业务精通,富有爱心,责任心强的康复医生与重度残疾人挂钩结对,每月定时上门训练和指导。

与推进拓展村社区家政型服务相结合

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篇2

  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

  为维护铁路北站广场区域秩序,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提高对恶劣天气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现结合各科室、辖区内各单位工作职责,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统一思想认识

  要把做好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广场区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预防和减少铁路北站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思想上、措施上、行动上认真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实,成立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指挥。领导小组成员为:综管办主任任组长;综管办副主任、铁路北站站长任副组长;客专余姚段和余慈站场指挥部工程科长、综管办综合科长、管理科长及副科长、铁派铁路北站警务室负责人、辖区各单位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及相关负责人、物业公司项目经理等为组员。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广场区域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协调、指导受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区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广场区域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定时汇总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旅客滞留、道路通行信息并向领导小组报送。

  三、明确工作职责

  铁路北站:做好本单位恶劣天气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负责维护铁路运输秩序,协同综管办妥善安置并疏散铁路站因灾滞留旅客;落实防御雨雪冰冻灾害抢险救灾物资;负责协调铁路安全管理和抢险工作,保障铁路安全畅通。

  长途客运公司、城市公交公司、城乡公交公司、公交站场公司、慈溪城乡公交公司:做好本单位恶劣天气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要安排相关人员到站场值守,加强客运车辆的动态管理和监管力度;落实防御雨雪冰冻灾害抢险救灾物资,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站场扫雪除冰工作,及时将班线停运和客运情况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上级主管部门。

  综管办综合科: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情况;准备好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保障物资;实时掌握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信息;加强干部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政令畅通;针对列车晚点情况联系出租车公司,确保运力及时疏散旅客。

  综管办管理科: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安排人员完成辖区内主干道的清扫工作,确保广场区域主要路段、路口基本畅通;及时了解和掌握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广场区域的社会治安情况;根据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向乘客恶劣天气交通影响预警;指导综管队员重点加强站北路、出租车引桥、站南路等重要节点的巡逻管控,引导车辆安全、有序通过;及时汇总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旅客滞留、道路通行信息并向领导小组报送。

  振兴物业公司:加强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时广场区域设施设备的巡查,确保地下车库正常运转;落实保安人员的备勤,做好应对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所需的各种物资和器材;服从管理科安排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道路积雪清扫工作。

  四、安排滞留旅客

  受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往往导致列车晚点,旅客滞留,为此必须提供准确列车信息,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有序疏散旅客,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一)综合科联系铁路北站及时了解列车晚点情况(车次、客流量等),随时联系出租车公司,确保运力及时疏散旅客;联系周边旅馆、酒店,向乘客提供住宿信息。

  (二)如确有旅客滞留,组织力量有序引导滞留旅客到临时安置点(商贸体一楼、二楼)休息,联系民政局,提供必要的食物及被子等保温保暖用品。联系市卫生局启动临时医疗救助站,提供必要医疗手段,防控传染疾病。物业公司做好卫生管理、治安维稳工作。

  五、落实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应对恶劣天气工作是一项公益性活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出行,关系到铁路北站综合管理的正常秩序。各科室、单位要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应对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人员落实到位、物资调配到位、行动迅速到位。抗灾工具、融雪防冻物资必须安排专人保管和维护,确保急时之用,把雨雪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明确责任,反应迅速。各科室、单位要明确责任人,要确保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畅通,迅速到指定地点就位,并及时开展清扫作业。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密切跟踪灾害发生过程,及时了解雪情雨情风情灾害,明确一名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生灾情,要按照有关信息报告制度迅速逐级上报,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

  (三)提高要求,讲究方法。应对恶劣天气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在扫雪除冰时,以人工清扫为主。除雪要做到及时清扫,确保雪中路通,雪停路清。清除积雪,应达到无漏段、无积冰、无残雪、路面见底的标准。要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车辆及人员意外伤害事故。

  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冰冻、雨雪等灾害事故发生,及时查灾、报灾、实施有效救助,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确保残疾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根据区政府紧急会议精神,特制定应急预案。

  一、成立抗击雨雪天气应急领导小组。

  为了强化工作责任制,区残联成立抗击雨雪天气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

  科室名称工作职责备注

  办公室工作协调、信息的上下沟通和汇总

  残劳所开展对阳光之家、阳光工场、残疾人扶贫基地的安全检查,关心重残人员的日常生活

  xx科开展对残疾车损坏情况、独居和患重病残疾老人、重残人员的日常生活的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xx科组织助残员关心孤老、重度残疾人的生活,帮助买菜、购物。发现残疾人居住在危房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动员残疾人搬到安全地带。

  三、严格执行值班制度。

  xx区残联抗击雨雪天气值班安排表

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篇3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个案研究;社会资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53-02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残疾大学生是大学生的特殊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主客观因素,残疾大学生更是就业困难群体。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残疾大学生就业途径研究,有效解决好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高校的持续发展以及残疾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有深刻影响。本文采取定性研究策略,使用直接自然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残疾大学生就业路径和方向。

一、研究方法和个案资料

本文采取个案研究范式,对医学相关专业的10名残疾本科毕业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直接自然观察和深度访谈。残疾毕业生经多月的求职,大部分通过学校、社会组织、老师、同学帮助找到了工作,少部分通过亲属关系也找到了工作。本文选取四个残疾毕业生作为讨论研究内容的资料,下面是笔者访谈的案例。

个案1:(男,临床医学毕业生,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致使右腿中度残疾,学业处于班级中上水平)我通过中国医疗人才网找到了现在的工作(某县级基层人民医院),现在网络平台很强大,我投出简历的第三天,医院人事科就跟我联系,因为我是本地人,当地残联也帮我进行了推荐,现在我在医院内科,同事们对我都很照顾,待遇不错,相关培训也很到位。

个案2:(男,中医学毕业生,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致使腿部中度残疾。成绩优异,家庭较为贫困)我的腿跛得有点厉害,通过家里很多关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我来学校校园招聘会,与现在的单位联系上了(某基层中医院),我了解到如果单位有残疾人,可以享受一定社会保险的补贴,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和我专业成绩比较好,单位看上了我,现在工作很不错,我很感谢学校和相关政府部门。

个案3:(男,检验医学毕业生,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致使腿部中度残疾,家庭较为贫困,学业处于班级中上水平)我期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找到就业机会,可是几个月了都没有结果。给我上过课的老师和跟我有过接触的同学都帮我介绍过工作,可是我觉得都不合适。现在这份工作(某医疗企业)是经同学介绍的,满意度一般,现在很多同学在医院工作,他们有信息就会告诉我,以后有医院的工作的话,我会考虑换掉现在的工作。

个案4:(女,医学影像学毕业生,幼时车祸致使腿部轻度残疾,学业成绩优秀,家庭条件贫困)我找到现在这个工作(某基层人民医院),真的很有缘分,因为我的身体原因,学校一直很关注我,帮我推荐工作,同学们也帮我推荐,我自己也会到处投简历,三方面都让我的信息传递到了现在的单位,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二、残疾毕业生就业社会资本分析

1.社会资本的内涵与作用。布迪厄、科尔曼、帕特南从微观到中观至宏观研究了社会资本理论。微观社会资本指行动者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行动者为实现一定目标,通过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能够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宏观社会资本指一个国家、区域的特征,包括和谐开放的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

从社会资本的内涵来看,其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资源。在微观上,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加强互惠的社会网络关系,帮助行动者获取资源。在宏观上,帕特南认为作为一个组织或地区特征的社会资本,能促进信息流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2.残疾毕业生就业过程特点。通过上述资料和个案资料可以看到,残疾毕业生由于自身特殊性,就业过程具有一定优势。首先,主要通过弱关系获取就业资源。残疾毕业生通过弱关系获取就业资源多于通过强关系――血缘关系获取。弱关系能触及异质群体,带来比强关系更多的社会资源,信息渠道多样而丰富。多数残疾毕业生表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通过亲属获得就业机会很少。但是,通过非亲密关系的同学、老师可以获知大量就业信息。其次,个人人力资本在就业中影响显著。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现代化市场社会中,个人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已成为决定个人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残疾毕业生通过后天努力,习得医学知识带来的“自致性因素”已经超越了“先赋性因素”(身体残疾)带来的影响。而且残疾毕业生肯吃苦耐劳,工作态度诚恳,更易受病患喜爱。个案2在用人单位工作三个月时,就有当地群众自发送来锦旗。再者,高校、社会组织提供就业资源。高校教育组织具有其较强的影响力,能为残疾毕业生提供诸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包括就业指导、信息支持等工具性支持及情感性支持。社会组织、公共信息平台也为残疾毕业生提供广泛的信息支持和情感帮助。4个个案均通过学校推荐、校园招聘会、残联获得就业资源,并且获得了关键性支持。

3.从微观到宏观社会资本分析。社会资本对残疾毕业生就业有着重要作用。残疾毕业生运用微观社会资本寻求信息资源、情感等支持。通过微观社会资本可以减少就业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匹配性。特别是通过“弱关系”能达到收集、筛选就业信息的功能,更有机会获得更多异质社会支持。如个案3、4均通过个人社会网络关系寻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且较满意的就业机会。

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作为宏观社会资本,其越丰富,在一个社会中生活就越容易。宏观社会资本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都在残疾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个案1、2都利用宏观社会资本获得了有效的就业机会。其中个案认为学校提供的招聘会服务给她的帮助较大。

三、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

1.社会资本:促进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残疾人口由于个体的客观身心情况在融入正常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残疾毕业生身体行动、生活活动、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障碍。求职过程是残疾毕业生进行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获得社会经济融合、心理融合。

微观社会资本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不足,为残疾毕业生提供非正式的求职渠道;宏观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为某个群体成员所共享。在某种程度上比个人信息网络更广泛、快捷,作用力更强,同样对残疾毕业生求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是促进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本文所调查的个案均表示,在获得相应医疗职业后,认为自己获得了经济支持、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

2.重视培育微观社会资本。以社会网络关系形式存在的微观社会资本,能为个人提供各种支持。由家庭、朋友等个人社会网络关系所提供的社会资本,能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信息、情感支持等保障。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关系疏远的人具有较强的异质性,能掌握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残疾学生要注重个体微观社会资本的培育。不仅要注重亲属等强关系,更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在校期间的老师、同学都是潜在的社会资本,多参与社团、组织,建立较多弱关系能获得日后有效的就业信息,同时,参与学生组织能锻炼残疾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个体的社会网络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了社会支持,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支持、情感安慰和安全感,倡导残疾学生注重累积微观社会资本,提倡残疾学生从被关怀变成积极融入社会。

3.提供丰富宏观社会资本环境。(1)社会政策支持。艾斯汀(erskine)认为,社会政策是“将我们在社会福利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中的社会的、政治的、思想的和制度的内容,放入到一个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具有活力的道德与政治结果的标准框架中进行探索。”社会政策作为宏观社会资本,可以适度干预和保护残疾大学生在就业中所受的不公平和被歧视现象。其次,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或鼓励政策,在社会保险等方面对有残疾人的单位予以补贴。个案2就是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受益者。(2)社会组织资源。社会各个层面中的各个社会组织或平台都蕴藏着丰富的公共社会资源,在残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要主导建立规范的就业信息系统,推动就业公共平台或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残疾学生求职择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各类就业信息,给予各种情感支持,帮助残疾毕业生维护合法权益。(3)高校就业指导。高校作为重要的宏观社会资本,在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案2、4都通过学校的中介获得了就业机会,也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获得了情感支持。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如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残疾人就业心理疏导、社会政策咨询等。帮助残疾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也应根据用人单位特点推荐人职匹配的残疾毕业生进行就业。

四、结束

通过个案研究,可以看到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的残疾毕业生,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共同影响着其求职路径与方向。残疾学生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增强自身人力资本,更要重视社会资本的累积。社会或政府应注重利用宏观社会资本为残疾人就业服务提供了便利这一优势,促进残疾毕业生与社会融合,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君安.社会资本理论若干问题的再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篇4

一、工作目标

围绕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体会委十届五次全会、省委第七次藏区工作会、州委十届六次全会、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把群众工作“六大活动”与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六大活动,围绕“固化成果、提升实效”工作主题。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县,广泛开展募集慈善资金,帮助困难群众,引导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幸福家园的建设,推进爱心帮扶活动,实现爱心帮扶全覆盖、常态化。

二、具体任务

按照文件要求,继续做好结对户爱心结对工作,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深入亲戚家中了角民情不少于2次,单位责任人联系寺庙看望慰问不少于2次,看望“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残疾人、重特大疾病患者等困难群众不少于2次,林业党支部深入结对村支部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进行动态结对,动态管理。及时进行心理辅导疏导,并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其遇困难和问题。

三、主体对象

局长为组长。结对帮扶的对象为:色威乡困难户、孤寡老人、孤儿、“三无”人员和“五保户”。

四、实施步骤

2015年1月—2015年月,深入推进爱心帮扶活动。加强与爱心结对孤儿监护人的沟通,关心了解结对认亲孤儿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定期与其相处交流,帮助其疏导心理,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其积极向上,为其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一是大力推进确保帮扶对象全覆盖,进一步核准孤儿、“三无”人员和“五保户”基本情况,及时兑现落实帮扶资金,切实解决爱心帮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高效推进爱心帮扶活动。

五、工作措施

(一)全力确保孤儿帮扶全覆盖。做好孤儿建立档案工作。抓好孤残儿童康复治疗,为孤儿和困境儿童提供帮助,切实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并在全县范围内宣传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地推进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加强对符合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条件的寺庙残疾僧尼和困难僧尼普查登记工作。不断完善慈善政策法规。大力支持和培育基层慈善组织,促进全乡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开展“爱心慈善月”和“爱心慈善日”活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筹资机制,做好帮抚单位的协调力度,发挥援建机制作用,搭建爱心慈善平台,与各方沟通顺畅、操作阳光高效的工作制度,规范管理使用爱心帮扶资金。积极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作用,充分展示志愿者新风貌、新形象,建好长期服务困难群众的志愿者队伍,实现爱心帮扶活动由政府引导参与向全社会主动参与转变。进一步健全制度,畅通渠道,基本建立长效机制。

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篇5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0万出生缺陷婴儿诞生,其中85%的在发展中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称,出生缺陷已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婴儿和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出生缺陷儿数量约占全世界的20%。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0万一120万出生缺陷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口的4%~6%,其中约有22万例先天性心脏病、10万例神经管畸形、5万例唇腭裂及3万例先天愚型。出生缺陷婴儿的诞生,会给缺陷儿的父母和家人带来极深的精神与经济困扰,影响到家庭的幸福,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出生缺陷干预的关键是预防,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策略。

第一级预防是指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包括婚前检查、遗传咨询、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孕早期保健(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高温环境等);第二级预防主要是指实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包括做孕早、中期孕妇血生化指标、染色体异常和ntD筛查,妊娠20周左右做超声大畸形筛查等),在孕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采取措施,及时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儿出生;第三级预防主要是指对新生儿进行常见的先天缺陷(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听力障碍等)筛查。及时发现并干预。以延长其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

出生缺陷预防工作要突出重点。在预防层次上,要实施兰级预防综合干预,但重点是一级和二级预防,即孕前和孕期干预;在干预出生缺陷的种类上,要以高危(致残、致畸、致愚)、高发并且能够经济有效地干预的出生缺陷为重点。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预防工作。2005年9月12日,经中国政府批准,“第二届发展中国家出生缺陷与残疾国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这次大会上,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科学家和政府领导人讨论和交流了在出生缺陷监测、研究、预防、治疗、社会宣传、政策制定和病人组织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在发展中国家和全世界出生缺陷领域所需开展的更多方面的研究内容和如何预防出生缺陷等问题。中国政府对这次大会的召开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重视,对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与全面的安排,并在大会上全面介绍了我国政府推广实施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的经验,认真学习了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为了借这次大会在中国召开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动中国出生缺陷和残疾预防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在国际公共卫生舞台上的作用,为全世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降低婴儿及儿童死亡率做出贡献,中国政府在这次大会上还决定将9月12日定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2006年9月12日,我国开展了第一个预防出生缺陷日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进行性脑变性疾病,常以记忆障碍为最初表现,之后患者逐渐出现语言、定向、思维、计算、运动等功能受损,日常生活能力不断下降,最终不能独立生活。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也是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病人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发展到最后的植物状态,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而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仅有5.5年。据医学界有关专家预测,老年性痴呆病将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严重威胁人类的晚年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彻底治愈这种病,但如果能及早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为老人定制一套科学合理的照顾管理计划,就可以延缓和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寿命,这对家庭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1994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在庆祝该协会成立10周年之际,决定将每年的9月21日确定为“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传日”(简称“世界老年痴呆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来宣传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相关知识。

在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逐步增高。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危险度会增加1.85倍。目前,我国患老年痴呆病的人数已超过500万,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将变得更为庞大。据统计,中国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在55岁以上人群中接近3%,在65岁以上人群中是5%,在70岁以上人群中是10%,在80岁以上人群中是30%,在85岁以上人群中则高达40%。为了传播有关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科学知识,推动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与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水平,我国自2001年开始参加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传日活动,并成立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

我国历年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传日的活动主题如下:

2001年:诊断痴呆――有效帮助的第一步;

2002年:衰老还是疾病――正确认识痴呆;

2003年:关注记忆――正常或疾病;

2004年:关注痴呆,刻不容缓;

2005年:行动改变未来;

2006年:医患互助,默契配合;

2007年:正确认识老年痴呆症;

2008年:关爱老年人,防治痴呆病。

每年的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世界骨质疏松日于1996年由英国国家骨质疏松学会创立,从1997年开始由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赞助和支持,最初定在每年的6月24日,其宗旨是为那些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缺乏足够重视的政府和人民大众进行普及教育和信息传递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信息。随着参与国家和组织活动逐年稳定地增长,世界骨质疏松日的影响日益扩大。到了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参与这项活动,并作为联合主办人,担当起非常重要的角色。同年,世界骨质疏松日改定为每年10月20日。现在世界上已有100多个会员国家及组织均参与了这一活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还出版发行快讯。不定期刊登各成员国骨质疏松组织开展骨质疏松日活动的情况和经验,互相进行交流。

骨质疏松症(oateoporosls,简称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

病。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晟主要的症状,身高缩短、驼背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而骨折则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至今还没有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对钙的摄入量减少、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身体运动量减少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几个主要原因。此外,个体的差异、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疾病,甚至种族、生活地域等因素也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有关。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发病率之首,严重地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并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据悉,全球现有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在美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人数已超过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乳腺癌发病人数的总和;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由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于2008年10月20日在北京共同的《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指出,我国目前至少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低骨量、存在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在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其中每年新发椎体骨折约有181万人、髋部骨折病例为23万。

为了进一步加强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全社会认识到骨质疏松的普遍性和危害性,使广大的骨质疏松患者能够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得到及时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骨质疏松对中老年人的危害。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从1997年以来一直积极地参与和支持世界骨质疏松日这项活动,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每年也都下发文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对骨质疏松的宣传、预防活动。

世界骨质疏松日历年的活动主题如下:

1998年:政府行为;

1999年:早期诊断;

2000年:向你的骨骼投资;

2001年:向你的骨骼投资;

2002年:向你的骨骼投资;

2003年:向你的骨骼投资――提高生活质量:

2004年:向你的骨骼投资―男性骨质疏松:

2005年:选择运动。防止骨松,运动在骨健康中的作用;

2006年:营养与骨质疏松症;

2007年:知晓并减少你的骨质疏松风险;

2008年:站起来,为您的骨骼呐喊!

每年的10月28日为我国的男性健康日。所谓“男性健康”,是指以男性生殖健康为基础,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男性健康状态。

人类社会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组成的,男性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发展。过去,男性健康问题不像女性健康那样被广泛关注。说到计划生育。人们也习惯把女性作为“目标人群”。而忽视了男性在家庭生育计划、生殖健康决策和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但与之同时,国内外大量的社会调查与医学统计显示: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理、心理疾病(例如前列腺炎、障碍、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疲劳综合症、肥胖综合症、脱发,等等)正快步向男性走来,并严重威胁到男性的身心健康。这一情况早已引起国际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1994年,联合国国际人口和发展大会提出,必须制订方案,向青少年和成年男子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咨询和服务,使男性在计划生育等方面担负相应的责任,在预防性传播疾病方面愿意担负主要责任。世界卫生组织也呼吁世界各国加大对男性健康的宣传力度,呼吁整个社会对男性健康再多一点关注,呼吁每个家庭对男性健康再多一点关爱。中国政府对此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并为此制定了专门的计划。2000年8月16~18日,国家计生委在大连召开了男性生殖健康项目研讨会,并在会上确定将每年的10月28日作为全国男性健康日。此后,国家人口计生委开展了男性健康宣传教育项目,针对男性参与计划生育和关注男性生殖健康问题,把宣传计划生育丈夫有责、解决男性生殖保健方面的困惑和疑虑、创造美满和谐的夫妻生活、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大型社会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普及男性健康科学知识,呼吁全社会关心男性健康,号召男性自觉担负起家庭、社会的责任,担负起生产、生活和优生、优育、优教等方面的责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全国男性健康日历年的活动主题如下:

2000年:关注男性健康和男性参与计划生育;

2001年:男性健康与文明家庭;

2002年:关注男性健康,计划生育丈夫有责;

2003年:关心男性健康,普及科学知识;

2004年:关注男性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005年:关注男性健康,促进家庭和谐;

2006年:关注男性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

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篇6

内容提要:在唐、明、清法律之中,词语以故或因包含三方面的指涉:兼含死亡原因和刑责理由的特定因素;间接的作用性原因;因果关系链。同样,至与致之间也存在一种细微却重要的含义差别:前者是一种清楚的因果措辞,表示死亡是特定行为(例如殴打)的结果;后者乃从一种事实的——并非因果关系的——角度看待受害者的死亡。

本文旨在讨论唐、明、清律中关于命案因果关系的两个法律问题。此中关于命案因果关系的规范表述为:因……致死(毙)/杀①。该短语有时会被完整使用,有时却仅涉及因(原因),或者致(效果)。本文首先试图厘清将因归为“死因”的指涉范围;其次,考察致被用以表述基于某种行为(诸如殴打)导致死亡结果。后者将集中讨论致与见于相似语境中的另外一种表述——至——在内涵上的区别。本文所征引的材料,采自唐代以及明、清两代成文法律。我们发现,唐律对于命案因果关系的表述,与后二者基本相同。主要的不同在于:其一,唐律条文(尽管不是疏议)更倾向使用以故,而不是因;其二,在明清法律中,更多地使用直接表述因果关系的语言。此种现象,在清律条文及其注解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一、原因(因)

对于那些可以简单归于特定类型的人命案件,立法者没有必要使用直白表达因果关系的语言。这些内容,即如谋杀、故杀、斗杀、戏杀,以及过失杀,在唐律中早被鉴识出来。结果,在此类表述中,皆浓缩了某种特定的“死因”:阴谋设计杀死(谋杀)、意图杀死(故杀)、斗殴或游戏的一方参与者被杀死(斗/戏杀)以及意外事件使人蒙难(过失杀)。但当包含某种命案的情形不能轻而易举地归入上述几种案件类型时,法律就有必要对构成“死因”的特定行为或行为疏忽,或者此类行为或行为疏忽的结果,引起明显的注意。明确辨识死因的重要性在于,事实上,这也构成明析刑责的理据所在。也就是说,势必要有一个或一群人对该死亡事件负责。当时的立法者,用以指涉和识别死亡原因的措辞是以故(唐律)和因(唐律,明律,清律)。在关于命案个体规则的程式化表述中,上述任何一种措辞之出现,尽皆特别注意责任人(们)的行为或行为疏忽与死亡事件的因果关联。是以,此类措辞无异于针对某人的非法死亡,分配刑责和科处刑罚。

在法律的语境下,预先对“原因”的措辞使用进行讨论,或许是有所裨益的。我们需要将事实原因与法律原因辨别清楚,因为此二者可能并不相同。某个案件的事实,也许揭示某人之死缘于坠崖或者自缢,则坠崖或者自缢的行为即是死亡的事实原因。然而,法律上有必要确定是否应由特定之人因为该项死亡受到谴责(承担刑责)。为了确定此一问题,必须对坠崖或自缢之前发生的事件予以考察。从这些事件中,法律会选取某些他人的行为或行为疏忽,并将之视作死者坠崖或自缢的理由。该理由即构成死亡的法律原因,并据此施加刑责。诸如猎人挖置陷阱,或者疏于设立警示标识(导致某人坠入陷阱),或者临险境而行戏耍(致使某人溺毙,或者坠崖),或者某人就他人窘辱之事施加压力(导致后者自杀)等。

基于法律中关于命案的规定,我们可将三种类型或类别的“法律原因”予以区别:(i)事实的物理行为造成死亡;(ii)行为疏忽引发事实的物理行为,因而构成非直接的作用性②原因;以及(iii)某种行为或行为疏忽,成为互相关联的行为或行为疏忽序列的部分因素,甚或就是该行为(或行为疏忽)序列的全部,引起或终致某人死亡。尽管这些案件类型之间的区别在概念中是清楚的,但对于某个特定的案件究应归于何种类型,由于人们表述规定的方式存在歧异,一些不确定性也就随之产生。因此,在下面讨论中所要提及的关于法律原因的分类,理应接受某种修正。

对于所有类型的命案,以故或因之类的措辞功能,即是在规定之下鉴识出何种行为或行为疏忽构成该项死亡的“法律原因”。进而,相关责任人也将被标识出来。与此同时,以故或因也会使人注意到某些足以减轻或加重刑罚的因素、一些关于定罪量刑的情况。

1.直接的物理性原因

当直接的物理性原因也就是法律原因的时候,立法者们通过以故或因的措辞使用,一般不会给以明显的注意;但是,会有些例外。最明显的关于直接的物理性原因的例子,就是在进行司法活动或者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由于殴打或刑责导致死亡。问题随之产生,为什么立法者理应对于作为死因的殴打或刑责表示特别的注意?事实上,答案就在于这些殴打或刑责没有被依法施用,诸如没有使用规定的刑具、行刑的数量不合或受刑的部位不当。在唐、明、清法律之中,词语以故(唐律477,483)或因(明律437;清律413,清例396.1,6[最后一例])③所指涉的,就是这一兼含死亡原因和刑责理由的特定因素。

在明律420、清律396中,我们还可发现由此派生出来的一种情况,即官员明知而将无罪之人刑讯致死。此处,因则将官员们承担刑责的理由,指向他们的不当动机以及发泄私愤的行为事实④。《大清律辑注》的上栏注释将此视为审讯的情形之一:施用法定之刑讯,导致受害者死亡⑤。问题的症结在于,尽管所施用的刑讯与规定并无二致,但是不当的动机因素,却构成刑事责任的基础。正确地施用殴打和刑讯,导致死亡,规范的表述是“邂逅致死”(即出乎意外的死亡结果)⑥。相同的表述,被使用于父母、祖父母依法殴打违犯教令之子孙,或家长依法殴打违犯教令之奴婢,但是由于殴打而导致意外死亡⑦。在此情形下,并没有直白地涉及“原因”,只是陈述该项死亡“肇因于(殴打)”。

刑讯的受害者因为其他病症死亡的案件,可与意外死亡的案件进行对比。其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确实的缘由(病症)引发死亡。以故,在清例396.5中,我们发现因之措辞被用来引起人们对于此类因素的注意,并作为排除授权刑讯官员责任的理由。明律(326)和清律(303)的律文在判定死亡事件的刑事责任时,对受到袭击而死亡的受害者设置了一定的时间期限(保辜),体现了类似的功用。文本中强调死亡的原因(因)必须是创伤本身,而不是其他理由(诸如预先存在的疾病)。

某例之中,并不具备司法活动或公共事务的背景,由于殴打导致死亡,使用因这一语词,将殴打指为死亡原因,是难于找到理由的。即如家长或尊长殴杀雇工人(明律337,清律314)的案件,尽管起初并非有意致死,但在此处将因插入,或许在于强调殴打即为死因的事实,或者强调事实上该项死亡并非肇因于其他因素,例如某种罹患的疾病。

另有两个例子——诸如射箭或者骑马驾车,属于直接的物理原因。此处,造成死亡的物体——箭之类的发射物、马或车——被有效当作掷射者或驾驭者身体的一部分。所有的法律皆规定,凡某人向有人居住之地放弹射箭,他将对由此造成的任何死亡事件负责,尽管该人并无杀死或伤害他人的企图。因则将“无故”施放箭弹的行为,看作死亡的法律原因。⑧在明律(318)和清律(295)对规定的程式化表述中(唐律393则较含蓄),无故施放的事实被确定为部分死因。此一事实,与带来死亡后果的物理事实一起,构成了刑责理由⑨。

我们可将唐律(392)、明律(317)和清律(296)中关于骑马驾车致人死亡的律文,进行类似分析。明律和清律律文的程式化表述,并不同于唐律。唐律条文的第一部分,使用以故的措辞,意指“无故”于城市之中骑马或驾车的行为,以致造成某人丧命者。因而,以故与关于射箭伤人的律文中的因,皆指向同样性质的法律原因(无故而直接造成死亡行为的实施)。律文的第二部分,考虑案件中的骑马驾车是缘于公务或者私事。假如现发生的死亡案件被视作过失杀,则罪犯只需向死者之家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费用。以故的措辞在这里也被用来说明死亡的法律原因、描述死亡的方式、界定命案的类型。

一个更为细致的问题由此产生。假如骑马驾车缘于公务或者私事,马匹受惊而逸,踏毙人命,该命案虽然仍被视作过失杀,但刑罚将减二等,因而减少应付赔偿之金额。此种情形,可以从两个路径进行分析。首先,因的措辞使用,并不是将马所受的惊吓当成堪以承担刑责的法律上的死亡原因,而是将其视作减少驾者骑马和受害者死亡之间因果关联的外部因素,也就为减轻刑责提供了理由。其次,马受惊吓的案例衍生出如下一种崭新的“因果关系链”:惊吓马匹,惊马狂逸,驾者无法驾驭马匹,马匹杀人。据此分析,因所指涉的因果关系链中的因素——即惊吓,既构成死亡的“法律原因”,也证明可以减轻刑责。

明律和清律的律文与唐律呈现得略有不同。律文的第一部分,明清律文虽然将此置于与唐律相同的情境,却用因代替以故,将死亡的法律原因指为在城市中无故地骑马或驾车,进而补充了骑马或驾车应属超速这一细节。然则,律文增加了“无故”于乡村或旷野无故骑马或驾车之例,因再次将这样的情境指为死亡的“法律原因”,用以保证此例中较轻的刑罚(杖一百与杖一百、流三千里之比)。律文的第二部分,考虑因为公务骑马或者驾车(全然不及“私人的”)。但是,此处用因指涉紧急公务,即骑马驾车的事由。⑩在唐律中,对此则阙而不载。

2.间接的作用性原因

此中大多数案件类型,其事实的物理性死因,并不是法律据以施加刑责的原因。后者乃由某种自身引发直接原因的行为或行为疏忽构成。在这些案件中,以故或因则指向这样一种情况,即:尽管不是立即而直接的原因,却被视为作用性的死因。例如,以他物置人耳鼻孔窍之中,或屏去人服用、饮食之物,致人死亡(唐律261:以故)。直接的死因,也许是窒息或者冻饿,但是法律上据以追究刑责的是带来窒息或者冻饿后果的前述行为或行为疏忽。与此相类,诸囚应给衣食医药而不请给,及应听家人入视而不听,应脱去枷、鏁、杻而不脱去者,致囚死亡(唐律473,以故)。相似的规定(表述略有不同),也见于明律(422)和清律(398)。《大清律辑注》的上栏注释,则藉由详细说明囚徒冻饿死亡缘自(于)被人屏去服食,以强调其与狱官刑责的因果关联(11)。

此外,于悬崖或水中等危险的环境下进行戏耍,某参加者可能死亡。直接的物理的死因也许是滑跌或者沉溺,但是,作用性原因却是在此类环境下参加游戏。这就是以故或因所措意者,并由此追究未亡之参与者的刑事责任(唐律338及疏议)。当猎户于行人经常往来处设置窝弓或挖置陷阱,用以猎捕动物,可能会有人触动窝弓机关或者掉落陷阱而被杀死。但是,这不会被视作基于受害者的个人行为而造成的死亡;以故所指涉的作用性原因,既不是触发窝弓,也不是跌落陷阱,而是预先设置窝弓或挖置陷阱的行为(唐律394)。

众多的其他案例可作同样的分析:有人帮助囚犯越狱,而后者戕害人命,帮助越狱者因而受到刑责(唐律257:以故及疏议中的因);医生不依方开药,病人因所诊治之疾死亡,因而承担责任(唐律395疏议:以故,明律320,清律297);负责维修堤坝的官员,修缮不利,暴水漫溢致人死亡,因而受到刑责(唐律424:以故,明律458,清律434);有人将利器给与在监囚犯,某人由此被杀,前者则负有责任(唐律470:以故及疏议:因);打斗中,某人跌向并杀死第三者,打斗本身被视为作用性死因(唐律336:以故,可与清例292.13比较);丈夫殴妻,妻因而自杀(明律316,清律293);失火延烧,致人死亡(明律406,清律382);于行人经常往来处放置鼠药,某人误食死亡(清例289.2)。

就上述所考察的作用性(间接)死因的案例来说,据以追究刑责的是某些物理的行为或行为疏忽。然则,有时我们指涉某种思维状态,作为构成作用性死因的部分情境。这里的思维状态,也许是对刑事责任人行为伤害结果的认知,或者明显的伤害或致死之意图。是以,如果某人于市井中故相扰乱,制造恐慌,致人丧命(如被碾轧致死) (唐律423:以故);有人造魇魅符咒,欲以害人,致人死亡(唐律264:以故,明律313,清律289);某人明知脯肉有毒而出卖或故与人食,后者食而毙命(唐律263:以故);某人造畜蛊毒,用以杀人,致人死亡(明律314,清律291)(12);官员为泄私愤,故将无罪之人监禁,致被监禁者死亡(明律420,清律396)(13);某人为偷水而盗决堤防,致人死亡(明律457,清律433)(14);子媳故杀其翁,而借口抗其强暴(清例319.11);以及某人故意燃火,致人死亡(明律405,清律383)(15),以上诸般人等,皆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因果关系链

所谓“因果关系链”,是指由法律挑选出来的,用以判定某项死亡相关刑事责任的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的事件。法律或许进而通过使用因这一语词,将整个关系链呈现为死亡的原因,亦即成为承担刑责的理由;或许在关系链中择取某个特定的因素,视为作用性原因;或许仅仅通过解释的方式,指涉关系链赖以开始的情境,而不将其明指为作用性原因。

在下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说,因将所陈述的一系列事件指认为死因:有人共谋设计,行凶殴打他人,结果受害者死亡(明律313,清律270);某人突然罹患疯病,家人疏于监护,未及通知官方,结果罹患疯病之人杀死某人(清例292.19);妇人先与a通奸,后又秘密与B通奸,a复续奸,妇人不从,将其殴打致死(清例285.11);以及儿子无力供养父母,父母因而自尽(清例338.1)。

我们发现,将关系链的特定因素强调为作用性死因的做法更为普遍。唐律在处理因“风”进入伤口致人死亡的问题时,则构成下面的因果关系链:殴打某人,致其头部受伤,“风”进入伤口,受害者死亡(律文307疏议)。此中,因特将“风”指为死亡的原因。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死亡发生在保辜期间,施害者即对该项死亡负有责任。(16)这里“风”并不被当作一种外部因素(像某种罹患的疾病),而是导致死亡的因果关系的一部分。(17)

在《唐律疏议》(律文336)中,则构成了另外一种关系链:父亲和儿子谋殴第三人,殴打第三人,儿子误打父亲,父亲死亡。以这样的事情先后顺序,因则把儿子误打父亲当成作用性死因。我们可以将之与清例(323.1,3)中的一个案例进行对比。父母或祖父母与人争吵,子孙见而介入救护,打死某一案件当事人。此处,因将介入情急事件指为作用性死亡原因(并非实际的打斗)。上述两例中,因所做出的标识,皆将注意力放在作出非死刑判决的理由上。

在明律(444)和清律(420)中,关于妇女犯罪的律文指出,怀孕妇女必须在生产百日以后方可行刑。当这一规则被破坏并导致妇女死亡的结果时,为确立审讯官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律文则构建了如下“因果关系链”:妇女犯罪,刑讯之,导致流产,妇女死亡。这里死亡的事实原因为流产,但是,因则将刑讯指为作用性原因。

明律(335)和清律(313)关于“威力制缚人”的律文,具有相当的启发性。相应的“因果关系链”为:势力不等之人发生争吵,为自保求救于更有势力之人,绑缚另外之人,折磨囚困于私室,被拘束之人死亡。正如《大清律辑注》上栏注释所言,因特将绑缚、折磨、囚困三者均指为作用性死因。该注释强调,如果受害人死于冻饿,则有别于身体折磨,死亡必须仍归因于囚困(18)。

猎人设置窝弓或挖置陷阱,用以捕杀动物,结果某人被杀死,法律所使用的“因果关系链”,会以失于设立警示标识为核心要素。唐律(394)所使用的行为疏忽,有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律文禁止在山林、沼泽,或野生动物给人类带来麻烦的处所之外,设置窝弓或挖置陷阱,捕杀动物。如果在被禁止之处设置了陷阱或圈套,有人因此丧命,则应得刑罚减斗杀(绞刑)一等,即流三千里(19)。在此情势下,设置警示标识作为减轻情节被提出,进而可将刑罚减轻至徒三年。第二,律文特别允许在前面指定之处设置陷阱或圈套,但是同时强调必须设置警示标识。如没有设置警示标识,结果某人死难,则应得刑罚减斗杀三等,即徒二年半。此中相关的“因果关系链”为:猎人设置窝弓或挖置陷阱,失于设置警示标识,某人触发窝弓机关或掉入陷阱,随之死亡。这里尽管没有通过以故或因的措辞直接指示出来,法律上的死因乃是失于陈设警示标识。律文清楚表明,如果设置了警示标识,某人仍因此丧命,则死亡将被归因于受害者自己的过失。

对于在野外空旷之处设置窝弓或挖置陷阱这一情境的表述,明律(321)和清律(298)将唐律进行了重塑。在此情境下,“因果关系链”与唐律是相同的。律文中因的措辞使用,正如清律注解中所强调的(20),特将失于陈设警示标识这一行为疏忽——作为因果关系链的部分要素——指为死亡的法律原因,并据此由猎人承担责任。

有些案件依赖于某种特定的精神和情感状态——诸如羞愤之感,以此诱发某人自杀,或者杀死激起此种情感之人。在清例(318.9)中,关于后一种情境下的“因果关系链”,表述如次:卑幼勾结无赖之徒,尊长因为有辱门风而充满羞耻感,尊长愤而杀死卑幼。因将“羞耻感”指涉为卑幼与尊长行为之间的因果关联,这为获得比通常故意致死卑幼更轻的刑罚,提供了法律上的理由。

另一方面,对于卑幼行为的“羞愤之感”,可能导致尊长自尽。子孙犯奸盗,祖父母、父母对于子孙的浪荡之行充满羞愤,因而自尽(清例338.3)。此处,因将子孙的浪荡之行指为羞愤自尽的原因。a与某妇女有不正当关系,妇女先已悔改,但是他人知道此种关系,并进行嘲讽奚落,本妇、本夫或夫之父母因而羞愤自尽(299.16)。这里的因则将他人之嘲讽奚落指为作用性死因,同时在死亡与该人(a)之间建立了责任关联。在这些案件中,因所指涉的对象,或者是羞愤悲伤的情感,或者是引起这些情感的行为。其功用在于,标识出自尽的法律原因,清楚地揭示促成该自杀行为之人的刑责理由。

某一自尽案件的“因果关系链”,也可能导致法律上的无责任。清例(299.6)描述了如下事情序列:官府差派特使进行某种调查,特使们严格进行调查,地方官员无法介入其中,某人乃行自尽。此处,因将严格进行调查指为死亡的作用性原因,同时提供了特使或地方官员们的免责理由。

最后,又经常有一些包含自尽的案例组合,其中因并非指向死亡的法律原因,而是指向某种“情事”或“情境”。该“情事”或“情境”,则构成作为最终导致死亡的“因果关系链”的起点。在此语境下,因根本上起到说明的作用。此类“情事”,也许是打斗,或者是游戏。从而,某人压迫(恐迫)另外一人,致其惊惧而亡,唐律(261)就会追究前者之责任。疏议举例言之:某人由于(因)游戏/打斗恐吓或攻击某一参与者,结果后者跌倒罹难。此处,因说明“压迫”出现的“情境”,进而将自尽案件的类型系属于跌毙(斗杀或戏杀)之下(21)。

假定某人因压迫而自尽身亡,关于“压迫”的律文,明律(315)、清律(299)与唐律具有不同的形式。律文中的因,乃用来统驭产生“压迫”的“情事”或奸盗之事。清律注解构建了如下“因果关系链”:由于某事,习练武力,使用暴力,压迫他人,后者自尽身亡。《大清律辑注》上栏注释强调说,该短语的重点在于“由于某事滥用武力和压迫”。该人之习练武力必须因为该事——提供动机——而行,受害者则必须由于压迫而死难(22)。因指出了压迫得以产生的基础,尽管它不是死亡的法律原因,却构成了“因果关系链”的开始。注解文字对此点所做的强调,即为证据之一。对于已行自尽之人的亲属,除非他们能够证明压迫建立在某种特定的情势基础之上,否则为了控告敌对之人有罪,宣称死者受到压迫,是太过容易的事情(23)。

在其他语境中,短语因事(由于某事)通常所指涉的环境,引发事件的关系链,构成致死的行为动机:使用符咒,蓄意伤害他人(唐律264疏议);医生故违本方杀人(明律320,清律297);以及与妇女争吵并行侮辱,结果妇女自尽(清例299.22)。

有时,这种“情事”具有特定的描述:由于稍有违忤,主人将私人奴婢殴死(唐律322疏议);由于紧急公务,骑马之人驰骤杀死某人(明律319,清律296)(24);由于公共事件,官员施刑不当(明律437,清律413);或者由于妻妾殴打诅詈夫之父母,夫因将妻妾杀死(明律316,清律293)。

二、致和至

在唐、明、清律中,致是用以表述由于前述情事导致死亡结果的规范措词。它有可能单独出现,也有可能与指涉死因的措词——以故或因——组合出现。致所指涉的情事,也许是某种行为(例如殴打),或者是某种意图。不管是在律文中,还是例文中,上述用法皆有诸多体现。某些清例,用以指涉“意图”。某个犯奸之人,可能造意害(致)死某知情之人,以图灭口(清例284.2,314.14)。清例318.9言道,尊长意欲杀死(意致死)流于无耻之卑幼。

此处无需将致的用法详细罗列。有关致和另一不同措辞——至之间的关系,更值得讨论;后者应用于有关死伤的类似语境。法律的翻译者们,在表述基于一定情事导致死亡或伤害的事实时,经常将至和致视为同义。本文所持观点,则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在两个措辞之间,存在一种尽管细微但却重要的含义差别。与致不同,至并不用作因果表述。它并不陈述说死亡是某种特定行为或行为疏忽的结果,相反更倾向于说受害者的物理状态已经达到死亡的程度;与此相对,例如到达残疾的程度。为揭示此一问题,我们从唐律中至的三种不同使用方式开始。

第一,至有时用来界定残疾(废疾)或残废(笃疾)的物理状态(25)。该语境即是说,殴打已经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致使受害者残疾或残废。是以,律文11指涉的案件,某人故意殴打他人,致他人陷入残废之境地:若故殴人至笃疾(亦见于律文305之疏议)。此处,至的暴力行为显示受害者已达残废之程度,至本身并没有因果关系的意味。当立法者们希望强调殴打和伤害已经造成残疾或残废的后果时,会将令(原因)一词置于至之前。疏议数次使用如下表述:因(旧疾)令至笃疾(26)。

第二,至可将死限定为带有“刑罚至死”(27)之意。在这样的语境下,至将在刑罚从殴打到死亡的递升阶梯的背景下。其表述在给定的案件中,刑罚达至死亡的水平的事实(28)。

第三,至可将死在“达至死亡之境”的含义上予以界定。作为殴打和伤害的情形之一,该语境意指伤害如此之严重,极于受害者死亡(29)。有时,律文中的短语殴致死,在疏议中被解释成殴……致死(30)。这就使我们不能将至和致等量齐观。疏议曰:律文中殴打极于受害者死亡的表述,意即殴打导致或发生死亡的结果。这两种表述,视角虽不同,情形却接近。

在律文338中,至“达至死亡”的含义表现得尤为明显。插入律文中的“小注”言道,含有暴力的游戏的参与者们,对于至死必须达成共识。疏议对此解释为,共识必须维持,直到死亡之点;游戏的一方参加者不一定愤而导致(致)另一参加者死亡。如果发生此种情事,该命案则会被归属于故杀,而不是戏杀。

上述三种用法,在明清法律中皆得以重现。在此,我们仅考察其二:至指涉伤害的自然状态,或受害者的死亡状态。明清律文及其注解,在考虑基于殴打的暴力犯罪之刑责时,会区别伤害的各种级别,并据此分配刑责。经常被提及的有:折伤(由骨折构成的伤害)、废疾(残疾,清律文22小注言,瞎一目、折一肢之类)(31)、笃疾(残废,同条小注言,瞎两目、折两肢之类)、内损吐血(内伤流血)。这些伤害轻重各别,相应之刑罚也因而有别。结果,法律文本经常——尽管不总是——用至的措辞来界定某种特定的伤害。这就是说,被殴打的受害者之境遇,已经达到一定的伤害级别。

举例言之,“妻妾殴夫律”(明律338,清律315)中,妻妾殴打(殴)夫,杖一百。但是,如果伤害严重到折骨,或者更糟(至折伤一伤),刑罚将提高三等,与凡斗造成此类伤害者同。然而,如果量变至于残废(笃疾),将处绞刑(32)。

与唐律相类,在用以界定废疾或笃疾之处,成为原因的暴力行为或可通过引入令(原因)一词,归附于至。从而,如果有人将物置于他人耳鼻或其他孔窍之中,或者故意剥夺他人衣食,明律314、清律291将处以杖八十之刑罚。该律文进一步陈述道,如果此一行为导致受害者受伤或残疾(致成残、废疾),杖一百、徒三年;如果导致残废(令至笃疾),杖一百、流三千里。此处,致作为因果关系的一种表述,通过另一种表述——令至,获得了平衡。(33)

清律“小注”颇具启发性,其解释称:当至指涉伤害之时,带有“量变于”、“上升至”、“降低至”的含义,而并非“引起”或“导致”之义。律文302特别言及,“折人一齿,及手足一指,眇人一目……”。“小注”于此解释道,“尚能小视,犹未至瞎”。(34)至之暴力行为,所表述的事实是:伤害并未严重到全部失明的程度。清律313关于“良贱相殴”的律文,两次使用了短语——至折伤以上,“小注”均注解为至笃疾。意思则再次清楚起来:在律文中,“折断(折)”或更甚之伤害,特指那些严重程度达于笃疾(残废)者。律文318“殴期亲尊长”,尊长殴杀卑幼,“小注”言:如果至折伤以下,则尊长无刑责。这意味着,伤害的严重程度自残废以下,及于折断骨骼或者更轻,就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与唐律相比,至死的构成在明清律中出现得更为常见,应该同样被理解为相应的伤害的构成。其所阐述的事实,即伤害足够严重,量变至于死亡,并非(尽管事实是)伤害导致死亡。在相当多的场合中,唐律的律文简言之为死(35),明律和清律则用至死(36)。而在一些场合中,唐律的形式化表述(至死),又为明律和清律所沿袭(37)。

明律319(清律296)关于“车马杀伤人”的律文注解(38),为至死之含义做了有益的注脚。此律文区分三种情形:(i)于有人居住之处所驰骤车马,导致某人受伤(因而伤人),刑罚减凡斗杀伤一等;如造成死亡结果(致死),杖一百、流三千里;(ii)于乡村或旷野驰骤车马,导致某人受伤且死亡(因而伤人致死),杖一百,并追埋葬银若干;以及(iii)若因紧急公务,驰骤车马,因而导致某人死亡或受伤,将被视作偶然伤亡事件(过失杀伤)。律文用以表达因果关系的形式化表述,是致死(因而死亡),而非至死(量变至或极至于死亡)。然而,明律为说明杀死(杀)之含义,注解中言,对于某人受伤而达于死亡(伤人至死),有两种法律情境。其一,将刑责个别地归诸受伤和死亡;其二,仅将刑责归诸死亡之处所。注解中的短语至死,与律文中的短语致死并不相同。这说明了就最初的伤害来说,杀最后量变于或极至于死亡,乃是两可之事(39)。

将律文中确实采取暴力犯罪行为之人的刑事责任,与明知而不作为之人的刑事责任,进行对比,也是有所启发的。例如,“故禁故勘平人”律文(明律420,清律:396)谈到,如果官吏怀挟私雠,故意监禁无辜之人,杖八十。如果被监禁之人死亡(因而致死),处绞刑。如果其他官吏及狱卒知而不报,与之同罪。除非被监禁者罪犯应死(至死),方减一等,即处流刑。至与致不同义,其所描述者,并不在于死亡是监禁或拷讯之结果这样的事实,而在于描述被监禁者罪犯应死的可能性。明律422的注解(清律398)做了一个类似的对比,使之变得显明(同见于明律423,清律399)。该注解将至解作“由被囚禁者罪犯应(该)死的事实构成的暴力行为”(40)。

与此前已考察的短语未至瞎相类,清律“小注”做了更进一步的表述(41)。律文303对于照顾受伤者之责任,首先做了注解,其言曰:“保人之伤/己之罪(保辜),谓殴伤人未至死,当官立限期以保之”(42)。此处,未至死是指受害者并未至于死亡之境遇的事实。

清例不仅用至来描述某一特定类型伤害之级别(如清例388.4:至折伤一伤),更广泛用于界定某种语境下的创伤,以明确它们是不是足够严重而极于死亡。是以,清例287.2,共殴致死多人之案,将为首起意纠结众人者之责任,与随从下手伤重至死者之责任,进行对比。紧随其后,与共殴致死之案形成对比。清例290.8,两家互殴致伤,设置的情境为:某人殴打他人,造成轻伤,并不足以量变至死亡(不至于死)(43)。清例317.4,尊长指使卑幼殴打另一尊长,然则卑幼自行叠殴,造成多伤,极于死亡:辄行叠殴多伤至死(44)。

在清例殴打(殴)与死亡(死(毙)/杀)结合在一起的地方,致或至可能被用来描述殴打与死亡之间的关联,尽管所强调的关联本质并不相同。为了描述殴打如此严重,以至极于死亡的事实,至与殴被规范地在一起使用,尽管没有特别提及伤害。于某人自己的居处或财产之地捕获盗贼(277.2,3),三条例文中有两条使用了短语殴打至死,用以表述财产或房屋的所有者错误殴打盗贼、至于死亡之点的事实。《大清律辑注》的上栏注释,将盗贼并未拒捕视作一种技术性表述。如果盗贼在拒捕过程中被杀死,适当的技术性表述就是擅杀(45)。至的此种用法,一个彰彰甚明的例证见于清例320.1中,其旁涉及到正妻之子殴伤父妾。例文先着意于伤害之责任,进而补充说:如果殴打臻于死亡(如殴致(1)死)。此中意旨在于,实施殴打的过程中,所受伤害严重程度的递增,终极于受害者之死亡(46)。

清例(299.8)关于凶恶之徒压迫平民之部分,为致和至的意义对比,提供了有益的例证。该例文首先将因压迫导致一家死亡一命以上分为两种情况(致死一家三命以上,致死一家二命),接着补充道:“及非一家但(死亡之数)至三命以上”。此中致和至之间的转换,显示了立法者具有两种界限分明的思维向度:挟制窘辱致死一家数命,以及挟制窘辱达(至)三命以上,但后者来自不同的家庭。

明律(437)和清律(413) “决罚不如法”,则提供了较难之例。清律的译本,在某处用致,而不是明代的至。早期律文在处理监临官非法殴打某人之案时,一贯使用至的措辞,用来描述受害者折伤(折断骨骼)的案件以及受害者死亡的案件(47)。然而,与此相当,清律将至用于折伤之案时,对于死亡之案,却用致进行了替代(48)。为什么清代的立法者会在此选择将“结果”作为强调的重点,易言之,明白无误地表明受害者的死亡肇因于殴打?据该律文的遣词造句,所提供的一个可能的理由在于:殴打被错误地施用,但是受害者的死亡“纯属意外(邂逅致死)”。对由于正当或不正当施用刑罚、受害者因而死亡的情况,立法者可能希望使用同样的表述(49)。

尽管短语致死与至死之含义并不相同,前者将死亡指涉为一定事态的结果,后者指涉受害者死亡的状态。但是,何以一种含义能够渐渐地衍化为另一种含义,还是容易看出来的。受害者受到殴打和伤害,终臻于死亡,与受害者的死亡肇因于殴打和伤害,表述相类。从“上升至”、“量变于”、“极至于”(至),到“产生”、“导致结果”(致),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意义流转。所以,立法者如此措辞,与在“导致结果”的含以上使用至,偶尔也会造成界限模糊。这样的考察,也许为某些场合中致和至看似可以交换使用,提供了解释。

明律(314)和清律(291)关于置物于他人耳鼻孔窍之中,律文第一部分用至死特指死亡,但在第二部分(关于使用害虫)却表述为因而致死。在于前者,立法者简单言之:如果(伤害如此严重以至于)至于死亡……。但于后者,立法者却在最初使用有害之物,与受害者死亡之间,建立了显明的因果关联。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视角转换?此外,关于“压迫”(明律322,清律299),立法者两次使用因势(压迫)……致死的表述。但是,基于奸盗行为的特定压迫,他们则言至死。何以在遣词造句上做如此转换,个中原因并不清楚。

有两条相关之例(50),于发现贼犯偷窃财物,进行逮捕,以及殴打,连续地使用了如下短语,用以描述贼犯被殴打死亡的案件:(277.1)殴毙,辄复捕(不当地再次逮捕)殴致毙,共(集合)殴致毙,(277.2)捕(逮捕)殴打至死,辄复叠(不当而重复地使用权势)殴致毙,殴打至死(两次)。律文(277)于发现夤夜闯入者,则使用了至死这样的表述。这或许可以解释在277.2例文之中为什么使用短语殴打至死,却难于明白为什么会在描述殴打致死的其他短语中出现致。

尽管在这些例子中,短语致死和至死之间明显地交互使用,但是,我们仍然基本认为:在帝制时代中国的立法中,致和至具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是一种清楚的因果措辞,表示死亡是特定行为(例如殴打)之结果。后者乃从一种事实的——并非因果关系的——角度看待受害者之死亡。它表述的事实在于他或者她已经死亡,已然达到死亡状态,而没有顾及死亡的原因。

注释:

①短语致死/毙,乃是从受害者的角度描述死亡的事实,带有“(某种行为)致人死亡”的意思。致杀乃是从施害者的角度描述死亡的事实,意即“(a)将杀害的行为作用于(B)”。

②此处使用“作用性的”一词,是指在法律上被认做真实的或作用性死亡原因的行为或行为疏忽。是以,“作用性的原因”也就是“法律原因”。

③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唐律版本为《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明律版本为五卷本《明律集解附例》(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引用明律条文编号,准依江永林(音,JiangYonglin)所译《大明律》(华盛顿·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5)。清律所采用的两个版本,分别是:十五卷本《大清律例橐辑便览》 (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后标注为“律”;五卷本薛允升著《读例存疑》,黄静嘉编校(台北:中文研究资料中心,1970),后标注为“薛”。

④清例396.5列举了一个类似之例:因指向审讯官员们对于某个被刑求之人受到错误指控的认知。

⑤此中清代律学家沈之奇所做注释,在刊印时被置于律文上方。(律12.4953)

⑥明律420,437;清律396,413;清例396.5。

⑦唐律329疏议;明律337,342;清律314,319;清例314.7(此处薛允升将之转录为邂逅致(2)死,参见律10.41037)。清例318.11列举了某卑幼听命于某尊长,殴打另一尊长,因而致其意外死亡之例。

⑧清律注解进而将原因(因)特定为施加伤害于身体的要害部位:律9.3780。这样的注解随附于律文之后,与《大清律辑注》的上栏注释相类,亦为沈之奇所撰。

⑨士兵们于猎场射击野兽,清例(292.7)也将射击的行为特认作死因。

⑩这样的用法,参见下面对“因果关系链”的讨论。

(11)清律12.4979。

(12)清律注解及《大清律辑注》上栏注释,在故杀(清律9.3717,3719)的范畴下,不仅注重对象的致命本性,也注重故意使用之而犯案的事实。

(13)《大清律辑注》上栏注释强调该项死亡必须由于监禁而发生在监狱之中,被监禁者由于(因)恐惧或愤怒,死于疾病或者自杀。(清律12.4953)

(14)清律小注认为,尽管事实之死因属于淹溺,但是根本肇因自(于)为盗水而挖开堤坝;进而,将此例视同故杀(清律13.5405)。

(15)《大清律辑注》的上栏注释,通过因这一语词,阐明了火与死亡之间的特定因果关联。而在律文中,该词并非指涉此一因果关联,而是指涉火与随之而来的偷盗之间的因果关联。

(16)这部分内容,在明律(326)和清律(303)相应的律文中,以小注的形式,得以重现。

(17)“风”或可指伤口发炎,或者因伤导致的休克和抽搐。参见B.e.麦肯奈特,《中国十三世纪的〈洗冤录〉》 (安阿伯:中国研究中心,密歇根大学,1981),pp.50,139n72。有关“风”的进一步讨论,以及法律上的措置,参见G·麦科马克,《传统中国法律中的“保辜”》,《中国文化》XXXV,第四期(1994年12月),pp.23-28。

(18)清律10.3953。

(19)参见上述“间接的作用性原因”。

(20)清律9.3792。

(21)在明律315、清律292中,因将打斗或游戏指为死亡案件的一般来源。

(22)清律9.3793。

(23)相似的用法,参见清例299.1,2,5,7,8。

(24)唐律392之疏解,将因指为因公务或私事的事实上骑马行为。

(25)唐令将废疾定义为:痴傻,侏儒,跼脊,或折一肢;笃疾为:极愚,折两肢,瞎两目。参见[日]仁井田升:《唐令拾遗》(栗劲等编译),长春出版社,1989,p136。

(26)律文308、320、327之疏议,与律文305及疏议相比,令被省略。

(27)律文5(关于不道部分的疏议)、257(疏议)、269、310(疏议)、336及其疏议。虽然此处华莱士·约翰逊,《唐律卷Ⅱ“特殊律文”》,将该短语译作“如果造成死亡结果”。(新泽西·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7),p380。

(28)在律文316疏解中,也涉及至绞刑(达致处绞之刑罚)。

(29)律文308及疏议,310及疏议,310(疏议),322及疏议,323(疏议),332,333(疏议),335,337(疏议)。

(30)律文308,335及疏议。

(31)法律中,折也包括“折断牙齿”。唐律312(参见约翰逊:《唐律卷Ⅱ》,p327,注释3、4),明律315,清律302。

(32)其他一些例子:明律333,清律310:至内损吐血以上和至笃疾;明律337,清律314(同见于明律340,清律317;明律346,清律323;明律437,清律414):至折伤一伤。

(33)亦见明律325、清律302:因旧患令至笃疾。

(34)w·C·琼斯:《大清律例》(牛津:牛津大学出版部,1994),p285。

(35)疏议偶尔将之解释为至死。

(36)对比以下:唐律325与明律:338、清律315;唐律327与明律340、清律317;以及,唐律330、334与明律343、清律320;唐律333与明律344、清律321。

(37)对比以下:唐律269与明律300、清律277;唐律310与明律325、清律302;以及,唐律:335与明律340、清律323。

(38)该条注解由高举(1553—1624)作出。

(39)《明律集解附例》,4.1522-1524。该项注解被解释于清律之中,随附于律文(清律9.3784)注解之后,表述之中没有使用至死。在后一注解的前面部分,于处理城市之中驰马过速的案例,使用的表述是:因而伤……至死(此处意即伤害十分严重,极至于死亡)。

(40)《明律集解附例》,5.1951。

(41)参见上注34。

(42)琼斯:《大清律例》,pp287-288。

(43)亦见于清例317.5:伤……至死。

(44)同样的短语,被应用于清例318.11。

(45)清律9.3433。亦见于梅杰(m.J.meijer):《正当防卫》,《秦汉时期中国思想与法律——何思维(anthonyHulsewé)教授八秩寿辰纪念论文集》,伊维德(w.L.idema)、许理和(e.Zürcher)编(莱顿:布里尔,1990),p.233。

(46)殴……至死的其他用法,参见清例314.1,7;320.2。明显而奇怪的是,清例317.4中的短语邂逅至死,规范的表述应为邂逅致死,在薛著中抄录出现失误。该短语应被规范为措辞致,参见清律10.4037。

(47)《明律集解附例》,5.2018。

(48)薛,5.1276。

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篇7

故事一:“社区给了我新生”

文化东路办事处文化东路社区的残疾人隋海成由于先天性营养不良导致智力发育迟滞、肢体协调功能障碍,从小父母对他疼爱有加,关心备至,成人后在社区的关怀下,海成在街道生产童鞋的福利工厂就业,海成为自己有了一份工作别提多高兴了,一家人也为解除了后顾之忧而乐在其中。但是,2003年,福利厂由于经营状况宣告破产,海成失去了自己珍爱的工作。

已成家的海成黯然神伤,妻子虽然农转非但没有工作,孩子还在上学,全家依靠父母的救助勉强度日。恰逢此时,已离休的父亲突然病逝,更是雪上加霜,海成情绪低沉,不愿出门,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社区干部知道后,马上带着康复站的康复医生上门开导他,进行心理疏导,帮他树立生活的信心,可是海成很难接受现实。社区康复医生提出了心理康复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的治疗方案,社区干部马上为海成一家办理了低保,协调解决了他妻子在一小工厂就业;区残联领导给他上中学的孩子送去了每年600元的教育救助金和贫困残疾人到便利店领取生活必需品的救助便利卡。

困难解决了,海成的心境豁然开朗,心理疏导由被动变成主动,他天天跑到社区康复站心理咨询角与康复医生交谈、与社区干部交流、与残疾人朋友攀谈,并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社区康复医生乘胜前进,为海成制定了家庭康复训练计划,社区康复协调员送去了立式套圈、平衡板等器材,在康复技术服务人员的指导下,海成每日坚持协调功能训练,出行能力大幅度提高,社区参与意识更强。他深有感触地说:“是社区给了我新生。”

故事二:让孩子感到关爱

甸柳新村办事处第一社区残疾儿童王业男,先天脑瘫并伴有智力发育重度迟滞。看着活泼可爱的小业男,一家人愁眉紧锁,四处求医,花光了父母摆小地摊所挣得的积蓄,家庭生活陷入窘迫境地,社区干部及时为这个家庭办理了低保。由于生活负担过重,父母给孩子的只是生活上的照料,可是孩子的康复问题却被社区康复站纳入了视线,社区康复医生、康复服务员、康复协调员认为,孩子的康复训练迫在眉睫。小业男刚到康复站训练时,肌张力很高,膝关节僵硬不能跪,靠助行架勉强站立,不能行走。社区康复医生经评估为小业男制定了康复训练方案,在做关节牵拉、助行器训练时,孩子不时叫痛,父母痛在心中。但在医生的鼓励下,训练坚持了下来,直至能推车行走,医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家长流下了满足的泪水。

为了取得显著成效,康复医生让孩子坚持参与康复训练,社区康复协调员还为他送去了区残联免费配发的立式套圈、模拟作业训练器、平衡板,以锻炼孩子的综合肢体协调能力。因重度残疾,按照区政府有关政策,社区为小业男办理了无业重度残疾人康复补贴,小业男每月可享受100元的康复补贴;同时还办理了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便利卡;在全区开展的“千人康复救助行动”中,小业男享受到了1200元的“康复救助卡”,终于得以在市专业康复机构做更系统、更完善的康复训练。考虑到小业男的生活无障碍,区残联按照“无障碍设施进家庭”的有关政策,将小业男家卫生间的蹲便器改造成坐便器,并安装了扶手,给小业男家庭生活创造了方便条件。社区康复,让孩子切身感受到了关爱,小业男的训练成效显著提高,现在已能推着小车在社区内行走了。

故事三:“这些钱是我第一次用劳动换来的”

在风景秀丽的大明湖畔,坐落着南北历山社区智障人士工疗站,每天早上7点多钟,送货的汽车就停在站门口,卸货、装货一派忙碌的景象。目前,工疗站已安置32名成年智障人士做工疗职业康复,并提供日间照料,免费提供康复技能指导培训、劳动安置、康复医疗帮扶和转介服务等。工疗项目有:各种印刷品手工制作、盒子折糊、商标粘贴、手提袋制作及刷胶、糊、折、打眼、穿带等手工流程作业。

区残联对工疗站建设十分重视,不但给工疗康复的智障人士每人每年拨付200元的工疗康复专项经费,而且为该站厂房建设、设备购置,投入了1万余元经费,拓展了工疗站的发展。家住宽厚所街的智力残疾人杨云川,刚来工疗站时不会干活,也不会数数。通过工疗站康复服务员一次次的耐心指导,由简入繁、由浅入深,手把手教,很快从1数到10、20、30……在不厌其烦的康复服务过程中,杨云川进步很快,能数到100了。这个进步不仅他本人高兴,社区康复服务人员也为他高兴。杨云川自会数数以后,天天坚持到工疗站进行康复治疗。当他第一次领到“工资”时,兴奋地说:“这些钱是我第一次用劳动换来的。”

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篇8

关键词: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积极心理学

自2000年以来,对弱势群体的研究非常多,而对弱势群体心理与精神层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尤其有关弱势群体心理帮扶与预防工作的研究可以说是一项空白,然而这方面的工作又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从弱势群体自身的心理与精神的巨大需求角度,还是从和谐社区,稳定社会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心理援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弱势群体的内涵

弱势群体(socicalvulnerablegroup)一词是在2002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向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或阶层。”以此定义,可以区分社区弱势群体主要有六大类,它们分别是:(1)老年人,据统计200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45亿,占人口总数的11%,而且还以每年3.3%的速度增加,到2020年达到3亿,是不折不扣的老年社会;(2)残疾人,目前已超过8000万,收入很低,过着困顿的生活;(3)失业者,2008年的统计数据是8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失学残疾儿童,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有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9.1万人;(5)家庭妇女,2006年我国留守妇女人数超过4700万。(6)低保户,2009年统计结果有2336万人。这六类人群数量庞大,因经济、政治与人权方面处于是弱势,有严重的被剥夺感。由于收入低、地位低、文化水平低,遭受多重压力,诸多压力沉积日久,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的诱因,所以加强对社区弱势群体的援助,尤其精神与心理层面的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的必要性

1.预防危机事件发生有赖于社区心理援助政策

社区心理援助的必要性之一是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公安机关立案的侵财犯罪和暴力犯罪数在过去的30年里均大幅地增加,每万人总犯罪数由1978年的5.57起增加到了2009年的41.81起,增长了7.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6.7%。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财产犯罪数和暴力犯罪数都有一个明显的跳跃式增长,这种增长的幅度以及犯罪率的绝对值已创1949年以来的最高记录,这其中包含的社会现象值得深思。据调查,犯罪率与收入差距拉大有关,社区失业者因无收入来源为犯罪埋下祸根;另外教育程度与刑事犯罪率呈显著相关,而弱势群体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近70%为初中以下文化。无业无文化的年轻人很容易结伙厮混在一起,仇富、仇官、仇社会,成为刑事案件激增的内因。如果不能有效管理,的确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不稳定因素。

面对挑战,正如李斯特所倡导的,最好的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社区管理与教育呼唤更人性化的政策,没有行政执法权力的社区只能选择软手段的柔性管理方式,——从心理情感投入来进行感化教育,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2.体现人文关怀有赖于社区心理援助建设

社区心理援助必要性之二是要体现人文关怀,及时给与弱势群体精神抚慰。这也是党的十报告中所强调的:“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要多想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位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社区有必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心里宣泄的平台,倾听弱势群体来自心灵深处的苦难、不幸与不平,无条件积极关注他们的一切倾诉。因为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调节的前提是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尤其弱势群体内心抑郁孤僻、抱怨愤世,残疾失学儿童孤独难忍;老年人孤苦难抑;下岗职工怨气难消;底层妇女积怨难诉……如果长期得不到排遣,负性能量摧残人的精神,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3.改变错误认知有赖于社区心理健康教育

社区心理援助必要性之三是提高弱势群体的认知能力,培养积极归因方式。

很多情绪问题始于个体的认知偏差,比如看问题的片面性,主观性,绝对化、导致糟糕至极的极端化错误。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林格曼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其成就在于着眼于人们积极解释风格与积极的社会态度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助于个体正向的情感体验;反之消极的归因方式使个体情绪低落,期望值降低,强调了培养积极归因方式的重要意义。

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举措就是培养个体的积极心态,积极归因方式,而教育与培养的重担理应由社区心理服务机构来承担。只有社区内对弱势群体开展良好的心理教育,才能引导他们的正确认知,提高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力,消除因贫富差距而导致的仇富,仇官、仇社会的消极心态,以积极的视角来看待挫折,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改革充满信心。

三、社区心理援助的途径

1.政府建立专门的心理管理与服务机构。

由政府发起,设立专门的机构,拨付专门的经费,打造社区心理管理服务体系。一设管理机构,社区心理卫生及精神问题防治工作中心,专门负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二设社区服务机构——心理服务站,可以按照社区居民10000:1的比例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入社区开展常规的心理咨询服务。

2.社区抓好日常管理、监测重点人群

(1)普查。社区心理服务站负责对社区六类人群进行心理普查工作。视社区具体情况开展网上测评或者问卷测评的方式,对筛查出的问题人群建立心理档案。实行分片负责制,对所在社区弱势群体中的问题人群做到心中有数。

(2)疏导。负责对普查过程中存在问题人群进行归类、回访、监测及心理疏导工作。可以采用一对一咨询服务;也可以采用帮扶式疏导,即按照人群类型组织专门的互帮互助小组,例如创办“老年互助之家”,“孤儿爱心小屋”,“残疾人互爱团队”,“妇女之友”等互助组织,开展心灵互助工作,举办专题类的团体辅导等,为六类人群提供心灵之家,建立和谐关系的平台,满足其归属的需要,使其在娱乐中战胜心病,享受人生。

(3)治疗与干预。对重度心理问题人群及时进行转介就医,一旦出现严重精神问题,启动危机预案,及时进行干预,比如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处理情绪突发事件,避免危机发生。

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心理援助,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引起政府、社会及社区的高度重视,也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爱,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方能实现社区祥和久安,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美好之梦。

参考文献:

[1]张敏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J].浙江学刊,2003,3:127-131.

[2]陈刚:犯罪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经济转型期犯罪率[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21.

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篇9

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残,截肢病人尤其多,这类病人的心理障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截肢对病人的心理创伤是双重的除了与正常截肢患者存在相同的伤心、悲观和绝望等心理问题,还有对地震所带来的大面积伤害感到害怕、无助和愤怒等心理。我院对收治的21例截肢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心理健康,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32例,其中截肢病人21例,上肢截肢4例,下肢17例;男13例,女8例;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0岁,平均年龄34岁。所有病例伤口全部Ⅰ期愈合,并安置义肢,经系统的康复训练后出院。成立专门的心理干预小组,请心理学专家讲课,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为每一位患者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由小组成员定期交流、谈心,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聘请心理学专家,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

2心理问题及其护理措施

2.1焦虑恐惧心理

对有焦虑、恐惧心理的病人,首先应给予鼓励和支持,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社会背景进行心理疏导。对青少年病人讲述张海迪、桑兰等身残志不残的故事,激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将来同样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对中老年病人,用坦诚的态度与之交谈,对他们遭遇的灾难深表同情和理解,阐明精神因素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取早日康复,重新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对经济困难的病人,通过社会的支助以捐款、捐物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难关[1]。

2.2悲观失望心理

精神崩溃、一蹶不振,甚至有轻生念头的患者,我们应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运用大量的事实反复宣教,关心、鼓励、动员同类病人现身说法,讲明肢体残疾并不等同于生命就没有价值;动员家属一起劝说,同时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及时指导今后自理生活的方法,给予其心理和体力上支持,用体贴的语言安慰、鼓励病人战胜疾病获得康复。切忌批评、训斥和表现出不耐烦。本组病人中就有1例女性,16岁,发生地震之前是学校的骄子,学习成绩好,文娱、体育方面也多次获奖,面对突来的灾难,一时难以接受,常常在病房又哭又闹。通过我们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最后也振作起来,积极的配合治疗与锻炼,并康复出院。

2.3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

截肢术后的日子里生活习惯会有所改变,以前喜欢热闹的人,术后沉默寡言,受不了亲戚朋友们怜悯的眼光,不想出去散步,不想见任何人。通过与患者交谈,帮助他们摆脱害怕社交和自卑、孤独等困境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使其倾泻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也可以知道患者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从而提高截肢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2.4担心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的心理

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0岁,还有一个12岁的小孩,双上肢截肢,今后的生活自理问题成了首要难题。面对这样的一个灾难,心理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我们应鼓励并倾听他们说话,允许他们哭泣,尽量不要唠叨孩子,告诉孩子担心甚至害怕都是正常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玩游戏,同时要鼓励他们看到希望[2]。

2.5对义肢的维护和调节表示担心的心理

很多患者在装义肢之初,对残端的疼痛很敏感,多训练几次还不见好转就会有泄气甚至想放弃的念头。很多患者担心今后义肢出现问题怎么解决,尤其是孩子,他们还涉及到成长后义肢的更换。我们应该多抽时间陪患者谈心,听他们倾诉,默默的给予细致的关怀,鼓励其努力训练适应用义肢生活。

截肢患者因突然失去身体的一部分而非常痛苦,面临新的生活、心理、社会问题而感到悲观,失望,对以后的生活工作能力顾虑重重。对这类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心理障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此,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运用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协助生活护理,及时给予心理疏导[23]。护士有目的地与患者谈心,让患者诉说苦衷,理解患者的痛苦,生活上给予帮助,心理上理解支持。使患者感到受尊重,有价值,正确认识自已在家庭社会中的作用,树立残而不废的正确人生观,能主动与护士沟通,参与制订和实施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使病人能面对现实,振作精神,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以良好的姿态回归到社会[4]。

参考文献

[1]毕金秀,于主花,郭燕妮.外伤性截肢术24例心身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66-68.

[2]金月红,龚进红.1例车祸致高位截肢患儿的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4):285.

残疾人心理疏导方案篇10

关键词:社会救济,档案,整理

 

社会救济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实务性,所以,一系列助人服务的档案也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科技论文。社会救济工作档案的整理首先要对社会救济工作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具体步骤对每一类社会救济服务中的每一具体个案进行整理归档。

1.按照社会或个人问题的成因进行分类整理

可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社会环境、家庭变化等进行整理。a、特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汶川地震,突然间,数万人失去了生命,数万家庭失去了亲人,财产严重受损。受灾人员在巨大在压力下会现绝望、焦虑等感受,全国上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同时国家派出了大批的心理专家深入重灾区,开展心理干预和疏导,大部分灾民心理基本稳定,逐渐走出大地震的阴霾,鼓起了生存的勇气,广大灾民大力开展自救运动,生产生活秩序基本走向正常化。B、突发事件的发生,例如车祸,意外的车祸可能导致某人肢体截瘫,原有的美满家庭生活和人生轨迹可能因此而改变。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对他所做的辅导包括探讨车祸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使其鼓起生活的勇气,同自己和妻子、孩子进行沟通,帮助他联系安排家庭中环境的改造,向他介绍社区康复资源和国家有关残疾人就业政策等一系列工作,所有这些工作过程都要归档整理。C、社会环境的改变,例如企业破产造成员工失业,社会工作者要对因此而求助者进行心理安慰、联系民政部门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其进行职业培训辅导、积极联系就业单位等,所有这一系列的工作都要按程序整理归档。D、家庭变化,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传统家庭也在发生着变化,包括丈夫和妻子都在外面工作的双亲健全家庭、单亲家庭(因为离婚或非婚生子女家庭)以及几个孩子的相互之间没有亲缘关系的成年男女组成的一种混合性家庭。这些家庭很容易引起成员的心理问题或障碍,社会工作者对此所进行的心理调试工作是主要的,因此,对进行心理调试和疏导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都要仔细记录下来,以分析个人变化和干预的结果。由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以上分类只是将问题简单化而言的。科技论文。

2.按人群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可按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类型划分整理。a、儿童期作为人的生命中一个特殊阶段,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同时也是多角度的。儿童社会问题主要是环境对儿童的伤害和儿童发展障碍两个方面,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有大量的案例需要有专门技巧的儿童社会工作者去服务。在对其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谈话、调查、资料收集与研究、沟通等技巧,使用的心理辅导、角色转换等理论和方法都要按程序记录归案。B、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期,青少年社会问题主要是心理和情绪问题、网络成瘾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失学失业问题等,青少年社会工作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特点,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多层面的开展工作,最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由于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一般按照系统的理论进行处理青少年社会问题,多个系统协同运作,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经常运用的策略。因此在整理服务档案时要对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系统、青少年服务对象系统、青少年服务目标系统、青少年服务行动系统四个系统中所有工作内容和程序都记录在案,以保证服务工作档案的完整性。C、老年人又是人生的特殊阶段,主要涉及身体健康、经济、情绪、代际关系、配偶关系、社会支持网络等问题,维护健康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另外老年人由于职业生涯的结束,社会交往圈子的大大缩小,老年人晚年生活往往与孤独、寂寞相伴,老年人的交流渴望也不荣忽视。因此对于每一个老年人社会服务个案的记录要以健康保障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为重点,对其中的每个环节都认真记录归档。D、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是国家,女性约占13亿总人中的一半,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论文。由于历史原因,妇女还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地位,有着特殊的需要和问题,需要社会给予特殊的帮助。目前针对妇女服务的个案问题主要是特殊困难女性的求助性服务,重点是为失业女工提供的服务、为单亲母亲提供的服务、为家庭暴力中被虐妇女提供的服务及为进城打工妹提供的服务等。对于以上种种个案要将求助妇女面临的问题或困惑、问题的排序、优先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成因、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整理,写出详细的结案记录并归档。e、残疾人由于心理、生理、人体结构功能丧失而无法从事正常人的工作,如何使他们跨越人生障碍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是专业社会工作者以特定的价值观去服务所做的重点,在整理这类个案案卷时注意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和基本生活服务为重点进行整理归类。

3.按社会或个人问题的性质分类整理

可按经济困难问题和精神问题进行分类整理。a、经济困难问题,自然灾害发生引起的经济困难、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使职工生活陷入困境、意外的事故造成身体残疾而失去劳动能力引起的经济困难等都可以列为经济困难问题,然后对每个个案进行整理归档,这样将如何解决经济困难问题的具体方法提炼出来以备总结使用。B、精神问题,精神问题往往产生于重大疾病缠身、不堪生活工作的压力、特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出现而无所适从等。精神问题的服务往往涉及到对服务对象的心理社会评估和介入问题,专业性较强,需要对心理评估所采取的专业方法、评估的过程及结果特别整理归案,以便总结经验,提高专业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