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十篇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十篇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50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篇1

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与法律,能够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名城三个层次。该保护方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对城市发展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加以更好的解决。为此,本文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立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规划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也伴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该局面的因素是多元化的,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为此,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重视起来,从起初的典籍、器物的保存,到现在的遗址、建筑物保存,内容越发广泛。而与此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政治性,需要对保护意识的不断强化,才能够达到社会文化发展共识。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二十世纪初期我国就开始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最先起源的是考古研究所的成立,于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紧接着,我国在1929年成立了营造学社,对古代建筑采用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于是1年后,我国开始出台了第一步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条文,在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的17条以及《实施细则》中均有体现。经过了10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诞生,是清华大学梁思成先生于1948年主持编写的,全篇共计450余条,是作为我国后续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性依据存在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在我国国务院颁布,对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公布,将其作为“文明保护单位”,并制定了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制度,目前,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超过1500余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对24个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首批,创立了历史古城保护制度,目前,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已经超过100于个。紧接着,我国相继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条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城市法规划》等,据初步统计,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均已经超过12个。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中,总理曾经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结合其固有属性采用针对性的保护方式,为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要分层次进行,从而全面落实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文物古迹的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首要层次,涵盖多方面内容,例如,古墓葬、文化遗址、石窟寺、壁画、石刻、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以及重要史迹等。《文物保护法》规划了保护内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所保护的对象有着明显的差异,要根据文物的科学、历史以及艺术价值来确定。现阶段,损害文物价值多指破坏文物环境,《文物环境法》指出,除了保护文物,还要“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进行划定,继而通过城市规划,来控制该地带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对新建筑的建筑高度、色彩、功能、形式、体量等方面的控制。对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保障其观赏价值,还可以将其在建筑历史上的功能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使人们对文物建筑的艺术效果和设计匠心做出一个准确的认识,帮助其更好的了解历史事件。保护文物的重要对象是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早在2004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文件中表明,文物保护的重点是维持建筑的风貌和立面,同时,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一定要符合《文物保护法》规定条件。

2、历史街区的保护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第二层次。其保护理念主要有:对真实历史遗存的保护、对外观整体风貌的保护、对原有使用功能的维护和发扬。其中,最后一点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关键,国家对历史地段的保护不仅仅意味着浅层面的保护物质驱壳,还包括其对生活的延续、活力的保持、社会的承载等功能。在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进行规划时,首先,要将建筑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的界限划清;其次,对区内建筑物保护和整治的作法进行明确。确定“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具备内容,针对于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要按照外观原貌对其进行维修整饰,而室内则可结合现代生活原则改建,适当的对一些必要设计进行增加。损坏内部结构较为严重的,则要对结构进行及时更换,维持历史原来外观面貌。而针对于新建筑,其历史风貌与外观呈现出了良好的整体协调性,其可以维持现状不动;而针对于新建筑,其历史风貌与地区内发生冲突,相关部门要积极进行改造,适当的处理立面,或拆除、或砍掉;最后,相关部门要对地区环境要素的保护整治要求进行确定,按照历史面貌对路面、驳岸进行维修,也包括对古树的保护。同时,地区的市政设施也到得到科学的建设与改造,以更好的解决排污、排雨水、消防、电讯、供电等问题。

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第三层次。主要包括对历史地段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对古城风貌特色以及格局的延续和保护、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发扬。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旨和特点是城市整体角度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基于全局视角,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进行协调,才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历史街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创造条件。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对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确定,做到进一步保护古城,使新区得到有效的开发。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文化名城保护、历史街区保护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和抢救”,将文物、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与利用并重,从而实现对文物、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价值以及历史信息延续的重要意义,而保护措施的制定要基于维持文物原状。可以从信息的视角,对文物、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展开深入的认识,继而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从而使保护方法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2004,(10):68-73.

[2]程全伟.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建筑•建材•装饰,2014,(12):100-100.

[3]规划信息[J].城市规划,2000,24(11):5-7.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焦点和难点,在“十五”期间,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应当认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紧迫性,确立保护原则,利用市场机制,探索新的保护方法,同时对现存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以便为夸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为后人留下资料

1面对“第四次浪潮”的挑战

半个世纪以来,北京的历史风貌保护工作走过曲折而艰辛的历程,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受到过四次大的冲击。虽然在50多年前北京的和平解放使这座古都完整地保留下来,但由于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缺乏文物保护的观念,没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识,北京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一度遭到较大的破坏大跃进期间,为大炼钢铁形成冲击金属文物的浪潮,许多珍贵文物消失在冶炼炉中。文革初期掀起对“封资修”文化的批判,文字的和图案的文物、街景受到巨大冲击,大量碑刻、雕刻、经卷、书画毁于一旦,许多重要的文物建筑受到极不合理的使用,形成以破坏文化标志物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浪潮”。在此期间被当作封建帝都标志的城墙被最后拆除,北京的历史风貌受到很大破坏。“文革”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出现了以破坏文物建筑本身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浪潮”,王府大院内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和各处对文物建筑的拆改,破坏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从9o年代初期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城市的开发方式发生变革,由对单座文物建筑的拆改破坏演变成对成片街区的剃头式改造,许多文物建筑被拆除,一些很有保留价值的街区化为乌有,“第三次浪潮”演变成为“第四次浪潮”,即破坏历史文化区域的浪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受到严重挑战。

在北京的历史风貌经历一次次破坏的同时,人们为保护文物和历史风貌的努力也在加强从1957年北京确定了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之后,作为对文革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许多重要的古迹成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越来越多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在80年代,保护历史区域的观念开始流行,1982年北京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90年北京公布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在2000年完成了保护区的详细控规。人们不再满足于文物的点状保护,而要实现历史文化区域的面状保护,历史风貌保护的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尽管如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任务却仍然十分艰巨,“第四次浪潮”正袭面而来,严峻的挑战并未结束。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紧迫性

实际上“第四次浪潮”造成的挑战不仅表现在北京,在全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许多地方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都在消亡之中,它是一个时期的现象,是当前历史风貌保护问题的争论焦点,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不能回避的紧迫问题。

北京是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街区保存最多、其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一座城市,它的重要性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北京作为首都对于全国也有着示范、引导的作用,它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面成为全国的表率。北京虽然完成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并升始制定相关的法规,但像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仅仅保护现有的25片街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多的街厩和更多的建筑得到保护,需要在那些无法保留的街区中留下必要的标志性建筑.以便尽可能保持和延续古都的历史风貌。

目前北京在历史街区保护方面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房屋的自然老化在不断侵蚀着古都的风貌,由于缺乏必要的维修与更新机制和超负荷使用,使许多百年老屋濒临危境。另一方面,在北京城市发展战略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仍未提到应有的位置。在90年代初开始的旧城危旧房改造中,在没有对危旧房与历史风貌作出明确界定和认真调查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形成大面积剃光头式的旧城改造局面尽管这次大规模改造由于成本过高.在1997年以后减缓下来,但大片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已被拆除,众多文物遭到破坏,北京的古都风貌受到严重影响。

晟近北京市提出要在5年内完成“危旧房改造”的目标,同时降低了拆迁补偿标准,如果一切顺利.5年后,除“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外,其他古老的街区、院落,以及那些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都将不复存在,一些有保留价值的文物、四合院和街区可能会在我们尚未认识它的时候就被匆匆拆除,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北京历史风貌的保护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保护工作艰巨而紧迫,北京能留下多少历史风貌,关键就看今后的5年。

3确立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的基本原则

要在今后5年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使尽可能多的历史风貌得到保护,不但需要转变过去点状保护的观念,树立区域保护的意识,而且要确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的原则:像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坚持街区整体保护的原则,将街区整体保护与个体文物保护相结合。因为只有个体保护,没有整体保护,就留不下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有风貌。整体保护包括保留城市的基本轮廓、格局和街道、胡同系统。

第二,坚持历史风貌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北京旧城范围内,开发建设应以不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文物古迹为前提。城市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以及城市道路改造、商业中心建设等各项详细规划都要体现这一原则.应将其做为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加以确定:

第三,坚持文物原地保护的原则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本身具有历史文化的价值,它还是原有城市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体系的标志物。离开了原有的空间.它的文化价值将大大降低因此不论是新建建筑还是道路.在规划设计上都应尽可能绕开文物,个别实在绕不开的.只可在原地做短距离的整体移动,不可做长距离的搬迁。

第四,确立保留历史标志物的原则。对于旧城区的改造,应摈弃简单的“剃光头”式的改造办法,在不得不拆除的旧街区内,应规定老建筑的最低保留数量,保证在原地留下少量标志性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包括文物保护单位,还应包括保存较好的非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和其他标志性物体,如四台院、会馆、衙署、小庙、碑刻、水井等,以保持历史文化景观的地域延续性

第五,实行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的原则。在旧城区内,不论是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历史文化保护区,都是北京城市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他们的保护应与使用相结合,尽可能加以开发利用,通过利用实现保护。

4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新机制

目前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争论和冲突最大的,是旧城改造中实行的剃头式改造,用舍弃历史风貌的代价换取市民住房的解困,从而陷入解困必拆房的窘境。然而,市民住房解困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之间并非是绝对排斥的关系,能否找到既解决市民住房问题又能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办法,是当前北京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从北京过去数百年来城市发展演变的历程可以看出,大量的住宅建筑在数百年问维持不衰,甚至能为我们今人服务,主要不是靠官府资金的支持,而是由于有大量民问资金的投入,有一套自我更新的机制。解放后形成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房屋所有制形式和低房租政策,使得大量四台院失去了自我维持和更新的机制,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今天要想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四合院,就应该利用市场机制,利用灵活的政策,吸引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包括外省市乃至海外的资金,投向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维护中来,使历史街区走上有机更新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从而摆脱解困必拆房的怪圈。

目前,将四台院投人市场的条件已渐趋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扑始对传统建筑产生兴趣,看作是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欲将其作为未来可以保值增值的财富。为此,可有步骤地进行公有四合院的改制试验,将房管部门改为房地产公司,将四台院投入市场,在不改变其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出售,同时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人们投资于四台院的修缮和保护。为配台四台院的改制,可设立一个政府出资为主的历史文化区整治基金,例如在”十五“期间每年可投人2亿元,5年共投入10亿元,专门用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居民的外迁和历史建筑的修缮。然后将修缮好的或实现原住户迁出的房屋出售或拍卖,以收回成本。对于私房应积极帮助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帮助一些占房户搬迁,逐步提高房租,准许自由买卖,使房屋所有者有能力对房屋进行维护和修缮。政府刚应将重点放在街区内市政设施的更新改造上,为改善生活环境创造条件为保证在房屋买卖中历史风貌得到有教保护,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法规,对房屋买卖和使用过程中的文物与历史风貌保护做出严格规定。

5对城历史街区进行全面的调查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速度日益加快,大量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在没有来得及做全面记录的情况下已转瞬间化为平地,这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十分不利。城市建设中出现的许多与历史风貌保护有关的争执,都与历史街区的家底不清有关何况,对于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也应该有一套精确的档案记录,以便于后人的研究为此应尽快展开对历史街区的全面的调查,以便摸清家底,留下资料。

历史街区的调查不同于以往的文物调查,它的调查范围应包括每一座房屋.涉及每一座房屋的建筑历史、建筑形制、建筑布局、原有的内部装饰、使用状况、居住者状况、相关的历史事件、口述史料民间传说等,同时也包括胡同、街道的立面景观特征,通过文字记录、照片、录像和图纸等形式记录下历史街区和建筑的洋细资料,进行全面的调查,还可以发现一批新的文物和有保留价值的历史街区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提供依据,并弥补以往文物调查的不足调查可以分区、分阶段地进行,首先调查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外的街区,尤其是那些马上就要拆除的街区。调查经费在初期可完全由政府承担今后则应要求开发单位在进行改造项目的设计之前,先要对该街区进行详细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供调查报告,这应成为旧城改造工程的必备程序。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然而一些城市的历史街区的保护迫在眉睫。城市文化的符号是需要历史建筑来体现的,它作为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同时也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中,有些历史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大量的历史建筑遭到废弃,历史街区又不去改造,使得历史街区成为了危险地方,如何将这些历史街区重新改造,提升其活力,是当前要探讨的问题。

1.当前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矛盾

1.1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矛盾。在我国许多城市中的历史街区都曾经有过繁荣的经历,现在仍具有很强的区段优势,目前大都成为土地增值最高的黄金地段,可观的经济效益使之成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因此,许多城市大面积的历史街区,例如广州有些历史街区被拆除或正面临拆除重建,代之以高利润的大型公建,或高层住宅楼,而原居民则被安置在较偏远的,造价低廉的生活区里。这样,历史街区中传统的城市结构和生活形态便完全丧失了。在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后者往往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如何兼顾两者的关系,达成有机的统一,是一个非常尖锐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1.2保护与发展间的矛盾。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我国城市建设上曾经出现的政策性失误,历史街区大都呈现了衰落的状况,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是以发展为前提的,一味地强调原封不动的保护是没有现实存在的基础的。

1.3保护与开发利用间的矛盾。目前,开发旅游业已成为保护利用历史街区的一个常用而有效的手段,但同时必须做好量和度的把握,必须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使居住者能够高质量地安居乐业。因此,避免片面地将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紧密联系,从而造成旅游污染。单纯为了旅游,当地居民会彻底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放弃传统的职业和活动,商店里会摆满旅游纪念品而不经营居民生活必需品。兴建现代旅游设施,如宾馆、饭店、停车场等,将逐步损坏历史街区的独特风貌和整体形象。目前,已有不少街区旅游压力明显加大,出现街区原有性质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1]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规划

2.1当前历史街区的形态特征。

(1)遗存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遗存建筑是反映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其价值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环境孕育着千姿百态的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总类复杂,质量多样,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保护建筑: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规划认为应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的建(构)筑物。

历史建筑:对历史建筑,要坚持“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限制”的原则,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附则中对历史建筑的定义,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的风貌和价值是有的,但是介于文保单位和普通传统民居之间,对于历史建筑要进行挂牌注册,依据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标准进行保护。

传统民居:是指除了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之外的传统历史风貌的建筑。对于整个历史街区来说,其个体艺术和文化价值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历史街区的整体的“鲜明的城市肌理”正是传统民居和其他历史建筑相得益彰的共存,才形成了历史街区整体的赏心悦目。

近现代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现代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历史的尊重,对文化遗产的负责,应该加强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2)重要的历史构筑物。如古城墙,古栈道,古地道,古仓库,堤坝等等在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构筑物。其本身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时是历史街区的重要构成要素,蕴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

(3)街巷。由于历史功能、自然环境、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的历史文化街区展现了不同的街巷内容。街巷主要形态包括了街、巷、弄及其他公共空间等,是历史文化街区中人们居住生活、商业交往、游憩观赏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影响着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的重要因素。街巷空间的空间尺度,居住生活类型,建筑营造的空间层次、街巷铺地、绿化环境和依托其存在的环境要素都是应保护的对象。

(4)空间格局。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是指其所处历史城市的总体布局形式、体现城市的肌理和风格。空间格局一方面反映着不同自然条件,地域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源的影响对城市布局形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的历史形态。在对空间格局进行保护时,应联系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历史片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及其在历史城市中的区位作用、重要历史景观节点及城市其他重要构成要素等,以保持历史城市的空间布局特色。如北京城的中轴线格局,张家口上下堡和东西太平山,长城等自然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古商道格局。[2]

2.2保护与改造的具体措施。

(1)建筑高度控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规定保护规划必须控制历史城区内的建筑高度。在分别确定历史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视线通廊内建筑高度、保护范围和保护区内建筑高度的基础上,应制定历史街区的建筑高度控制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传统特色风貌的集中地段,一般而言,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多为低层建筑,维持这种宜人的尺度和空间轮廓是必须和必要的。保护区内的高度控制主要依据如下:①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要求,划定不同层次的高度控制。②视线分析,将各个保护对象作为视线焦点进行视线分析,以保证保护对象周边环境达到高度要求,使其周边环境和谐统一。③根据视线分析做出平面的高度控制。对于建筑物的高度控制,根据不同的建筑等级和层次,规定建筑的檐口高度,建筑的整体高度,建筑的层数控制等。相应的,对影响建筑高度较为明显的附属物也应有必要的要求。

(2)重要历史构筑物的改造保护。

重要的历史构筑物:如古城墙,古栈道,古地道,古仓库,堤坝等等在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构筑物。对这些构筑物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保证其原真性,对其现状遗存进行评估,针对其保存的良好程度,进行不同的保护,并应合理利用。对待已经湮灭的历史构筑物,要进行基址提示。反对盲目地重建,要根据历史遗存保存现状进行有选择的修复,否则不仅破坏了历史信息的真实性,还浪费了资源。

(3)传统街巷的改造保护。整体保护和分级保护的原则,保护街巷格局和街巷风貌,不得随意改变街巷的尺度、走向和名称。一般保护要求如下:①保护街巷立面、高处俯瞰的屋顶肌理等空间界面的历史文化风貌特征。②根据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相应要求,保护沿街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整治沿街的建筑,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③保护街巷空间的连续性、立面及节奏韵律。④新设置的路灯、指示牌、招牌、垃圾桶等街道家具市政设施应妥善设计,其风格、材料、色彩应与保护区的整体环境和氛围相协调。尽可能使各种管线入地,妥善设置相关的地面设施使其不影响街巷和建筑景观环境。⑤街巷的铺装不宜随意更改,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时尽力避免对街巷原始铺装的破坏,对待已经破坏改造的铺装,更新地面铺装材料,使其与传统街道环境相协调。

(4)院落形态的改造保护。保护院落的完整性,不能随意改变院落的空间布局和形式。对于院落内的建筑朝向,大门的朝向和位置,院落内的影壁等组成部分要完整保护,不得随意拆除和改建。建立院落保护档案,对院落格局、建筑现状做出总体评价,并进行分级,对不同级别的院落进行不同层级的保护。

(5)建筑的改造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之前,建筑主要包括文保单位建筑和未经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及其他民居建筑。

2.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改造保护。

社会环境条件是逐渐变化的,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需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保护时,必须尊重这种遗产所必须遵从的习俗和仪式。保护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必须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自觉行动。要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深入挖掘物质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综合保护文化空间本身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建立完整详尽的档案。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如重要的历史遗迹、纪念物,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场所要有条件的恢复其功能,如戏台、戏楼、庙宇、祠堂等等。[3]

3.小结

对历史街区文化的改造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悠久文化得以长生,子孙后代才能享用几千年来的精神文化。科学合理利用,才能实现有品质、长久的发展,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保护的硕果,才能提高和扩大保护的意识和主体范围,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共生。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6(11)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科学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8-60(5)

2008年7月1日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历史建筑提出了明确的法定定义,即历史建筑为“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同时针对此类建筑提出了若干保护规定:(1)地方人民政府应(依照保护条例)确定公布历史建筑清单;(2)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3)制定保护规划和保护方案;(4)应当保持历史建筑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5)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6)为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作为保护级别低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遗产,相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必须遵守不改变原状”(《文物保护法》二十一条、二十六条,《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2条)等严格规定,《条例》给予了历史建筑在保护和利用上一定弹性和自由裁定的空间,为我国城乡大量的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机遇,也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目标、技术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1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现状分析

1.1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历史建筑是否得到科学的保护,即遵照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保护,在保护中如何理解“真实性、完整性”的含义。由于受行政、管理、资金、技术等方面限制,历史建筑的保护成效良莠不齐,体现为两种极端,一种是采取了与文保单位类似的保护措施,将日常“使用着”的历史建筑被“博物馆式的冻结保护”,抹杀了历史建筑原本的历史文化意义与价值特征,如重庆磁器口街区中的钟家院子再利用为具有一定消费门槛的专题博物馆;第二种是过度扩大了这种“差别”的存在,认为不必按照“真实性、整体性”原则进行保护,采取更加大胆的整治措施,如按照现代的建造方式与使用要求,更改历史建筑的外立面形式、内部结构、平面布置等,使“灵活”变为“随意”,损害了历史建筑的固有价值,如北京南池子“劫后重生”的四合院。

二是历史建筑如何得到合理恰当的利用,与城镇现代化发展结合,即把握《条例》赋予的弹性空间。实践中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的利用往往以旅游、商业为目的,迁出原使用者(大部分为居民),全面整治,甚至重建,或改造成仿古一条街,如北京前门大街,或塑造为精英高消费“文化”的场所,如上海新天地,本质上都是将历史建成环境作为文化资本进行价值的再创造,过度强调了遗产的“经济价值”。同时,更多大量的历史建筑仍然处于自身自灭的状态或者是“静态”的保存,虽然保留了历史特征,但忽略了与现代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历史建筑合理利用的探讨在城镇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往往被被遗忘。

1.2问题产生的原因

《条例》中虽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出了基本要求,但对于历史建筑在城镇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和创新利用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仍然缺乏合理的指导和建议,也是目前以历史建筑为主体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区(镇村)面临的现实困境。王景慧先生从“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关系,从“历史建筑”的保护对象、保护方法入手,提出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原则为“按历史信息的含量来确定保护的部位和利用的强度.保存信息,延年益寿.科学利用。”笔者也认为,真实性、整体性仍然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并且基于王景慧先生提出的思路,从保护利用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两个方面予以进一步探讨。

2上海朱家角古镇“水乐堂”的保护与利用

2.1背景简介

水乐堂为朱家角古镇漕港河北侧,西井街南段东侧,漕港滩3号为主相联的3组老宅,临街面河,南与古镇内著名的圆津禅寺隔河相望,东临明代始建、清代重建的上海地区现存最大的五孔石桥——放生桥。

“水乐堂”改造前为朱家角镇供销社所属江南水乡传统三进民居,是保护规划中确定的保留历史建筑。水乐堂的改造缘起于2007年著名音乐家谭盾来到朱家角采风,“当他听到圆津禅寺晚课时僧人的诵读声与撞钟声时,对于声音异常敏感的他当即决定,将工作室选址在那座与圆津禅寺隔河相望的,约有百余年历史的三进老宅中”。

改造项目由“谭盾与国际知名的日本矶崎新建筑工作室共同设计”,其核心理念是融合“东方与西方,天人合一,以水为主题把建筑与音乐融合到一起”,在建筑空间的表达上“确立一个全新的建筑音乐观念,把德国的"Bauhaus"建筑理念和谭盾独创的"minhaus"建筑理念结合起来。水乐堂改造工程于2010年完工,原3组老宅被重新命名为纸乐堂、水乐堂、陶乐堂。水乐堂上演的以“古建筑与水音乐”作为卖点的《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的演出使“朱家角艺术节,已经具有国际水准”。

2.2保护内容

在认真甄别原有的3组老宅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水乐堂保护整治了原有建筑的外立面,保留了具有价值的建筑历史要素,主要的保护措施包括:采取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当地的建筑材料,认真修复了建筑外立面的墙面、窗棂、门扇,使修复后的临街建筑外立面依然保持了原有民居低调而朴实的风格,与周边的街巷环境保持一致;保留了原有庭院中的历史墙体,采取了加固、去盐等建筑修复措施,新建墙体与历史建筑相映成趣。

2.3改造内容

为了使得建筑成为音乐的一个容器,赋予建筑以节奏,模糊音乐和建筑之间的界限,并且与河、禅寺取得意境上的呼应,水乐堂的改造分为建筑结构和室内空间两部分。

建筑结构:原有的三进庭院为临街一侧的建筑高2层,临河一侧的建筑高1层,为满足观演与坐席需要,实现室内空间的联通,设计师将临河一侧的建筑抬高至2层,与临街建筑贯通,原有的木结构加以保留作为上层结构,使用轻型钢结构作为底层支撑。加盖庭院天井,屋顶材料采用了深灰的钛锌板,其颜色和铺设方法与周边保持环境一致,室内天花板则用银箔覆盖满足演出的灯光要求。

室内空间:以“水”“禅”为概念,以简洁、典雅作为主题风格,色彩素淡,原始木色、白色和黑色为主。底层舞台地面上设置了几处约10cm深的方形黑漆钢质水池,通过临河立面落地玻璃门视线室内外空间、视线、声音的交流;同时室内各部分被设计成乐器,如柱子,楼梯,地面,水面,穹顶,实现建筑与音乐融合的概念。

2.4运营情况

水乐堂一诞生便被赋予了国际水准,代表了先锋音乐艺术的潮流,并且是朱家角水乡音乐节和文化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5月起每周六晚推出一小时左右的演出——《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包含了演奏、行为、声光等表演形式和中西方的音乐内容,不断阐释巴赫与禅宗、东西方文化等的对话。同时平日又作为当今社会,甚至是国际精英聚会、休闲、餐饮的高档会所,而高票价的演出及其新颖的创意和艺术感召力也使得水乐堂成为高收入群体的追逐消费的场所。

2.5评价

2.5.1积极的意义

建筑的保护与改造:用现代建筑的理念去解读一幢“历史建筑”,保持建筑原有的整体风貌,精心修复了建筑外立面、有价值的历史要素等。同时根据规划使用的要求,对建筑内部的结构、平面布置、装饰等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但在内部空间、细节处理、建筑材料使用、意境表达上都独具匠心,完整地体现了与音乐概念的融合。

水乐堂的经营与品牌塑造:谭盾及其团队采取引入现代的、中西方融合的改造理念,重新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功能与文化意义,并且借助每周的艺术演出、平日的会所、餐饮运营等,使得水乐堂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水平的音乐厅,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古镇经济社会的复苏发挥了重要推动力,为古镇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客观的收入。

2.5.2存在的问题

‘水乐堂’的尝试对于朱家角古镇及其大量存留的“历史建筑”是一件难得的好事,至今也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也显现出两方面的问题:

就改造而言,项目对水乐堂原状有所考虑,大体的尺度、体量、色彩等方面基本尊重了原状,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却存在不足。首先是平面的彻底改造,很难再辨别出原有水乡古宅的平面特征与风格特色。其次是沿河建筑的抬高与其立面的新创作,虽然沿用了朴素和低调的特点,但立面大面积通透玻璃的使用仍然十分显眼。第三,为展现水乐堂与圆津禅寺在对景、声音之间的关系,设计师将原有建筑滨河的公共空间改造为建筑的庭院空间,虽有利于“水音乐”意境的营造,有利于观演者不被外来环境干扰,但却造成古镇公共资源被“私有化”,“精英化”,打断了古镇滨河公共步道的延续性。

利用方面,水乐堂设定的群体显然是能承受得起高消费的社会精英群体,在价格上拒绝了古镇内生活的一般大众和普通游客,反过来古镇居民也很难认可被改造成为水乐堂的历史建筑是其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其次水乐堂所传达的东西方融合的概念、具体的艺术内容以及独特的表演形式,是否真正地契合水乡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精神,并且引领时代的创新?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3.1科学性

3.1.1历史建筑保护的底线——固有价值与历史信息的保护与传递

历史建筑是一类“随着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较为朴实的”遗产。既是遗产,与文保单位相似,作为历史的“文献”,其本体就拥有不同时期所积累下来的历史信息,是其最核心的要素。虽其整体价值、重要性不及文保单位,《条例》也对其保护给予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对其采取的任何干预措施仍应遵守真实性原则,即在特征价值确认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信息科学的分析、判断、评价,保留和传递体现其固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即保护特征价值与历史信息的物质载体。

针对历史建筑在我国存量大、类型多样、分布广的特点,各个地方已经采取根据历史建筑固有价值的高低和重要程度分为不同类别、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的方法,如上海、杭州、天津等地就通过法规规范、保护规划将历史建筑划分为“保留历史建筑、甲等一般历史建筑、乙等一般历史建筑”等。但考虑到体现固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历史建筑保存状况不一,可在不同等级划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有的放矢,具体确定不同类别历史建筑需要保护的历史信息及其不同的物质载体,设定干预措施需要严格遵守的基本底线,同时考虑干预措施的可逆性与识别性,以有利于采取更灵活、有效的保护与再利用措施。这也正是王景慧先生提出的“根据有价值历史信息存在的部位决定更新利用的部位,根据历史信息要素的保存程度决定干预的程度”。

3.1.2历史建筑保护的灵活性——与历史环境的协调

强调建筑历史信息的保护与传递方法的灵活性,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的更改添加。事实上,相对历史建筑固有价值的载体部分的严格保护,其他部分的干预措施是鼓励“开放性”的,如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风格、新形式等,但如何才不至于使历史建筑沦为“不新不旧,不土不洋”的假古董?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历史建筑所在历史环境的整体风貌特色,不仅需要认知历史建筑的整体格局与传统风貌特色,历史建筑所在历史环境的特征,更需要认识历史建筑在其历史环境中扮演的角色——作为构成历史肌理与传统风貌的基本和重要要素。在不干扰固有价值和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历史建筑保护可实行相对“宽松”的干预原则,把握所在历史环境的“整体性”,采用与整体历史环境协调一致的干预措施,并且鼓励基于历史传统和基本原则上的创新,而非当下流行的喧宾夺主、标新立异的做法。当一幢历史建筑原是街巷深处的一处普通民宅时,它的修复就不应该采取喧宾夺主、张扬的风格;当一幢历史建筑原是一处精美的府邸时,那么对它只采取简单的结构加固、破损构建更换、外立面涂刷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3.1.3保护结果评价与日常管理

历史建筑物质保护的目标是“遗产保存、设施改善、永续利用”。历史建筑与文保单位的根本不同在于其仍然有日常使用功能,这对于历史建筑“延年益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反过来,不同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目的也不可避免的会对历史建筑造成破坏,因此通过日常动态管理避免使用中人为或自然破坏造成历史价值与信息的损失,尤其是大规模修缮后再次的持续破坏,是历史街区、城镇保护中的必要措施,而建立历史建筑相应的信息档案,包括历史人文信息、建造技术信息、材料信息、历次修缮信息等,是实现动态管理的技术支撑。通过信息的比照研究,能够反映出在不同时期历史建筑变化特点,为专业人员制定针对性的修缮措施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真实、客观、长期的记录过程为后人重新理解历史信息、判断历史建筑价值,采取新的修缮措施奠定了历史追溯的基础,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真实性与可逆性的科学保障。

3.2创新性

3.2.1历史建筑干预的历史尊重

历史建筑创新干预的历史尊重包括其物质特征、使用功能及其相互在历史中形成的特定关系,也是历史建筑价值现代确认的重要途径。

首先历史建筑的保护被赋予了灵活性,尤其鼓励在局部非历史信息的物质部分的整治改造进行创新。但这种创新应该是建立在对立面、结构、内部装饰、平面布局、材料、色彩等物质要素深刻认识基础上,符合历史建筑的物质特征,比如对巴渝山地穿斗建筑修缮就不应采取马头墙、观音兜,对江南厅堂建筑就不需使用北方四合院形式等“张冠李戴”的做法。这种做法实际混肴了历史的物质特征,严重违背了真实性的原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其次历史建筑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也不是可随意改造的危旧房,而是实实在在的被人们长期使用着的建筑物,其反映出的历史信息、物质特征与实际的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因此,任何的创新必须根据历史物质特征与传统使用功能出发,提出符合与延续这种功能使用关系特征的措施,如传统民居可改造为民宿,也可改为“前商后住”、“下商上住”的商住,但却不适合将其整体改为酒吧、迪厅等娱乐设施,不但因为此类功能将彻底改造内部空间,极有可能破坏传统居民内部具有价值的生活性历史信息,而且更彻底割裂了传统民居物质空间与其传统使用功能之间内在固有的历史关系,导致改造后的历史建筑在当代背景下的“虚假化”。

3.2.2历史建筑使用的人文尊重

人文尊重包括对历史建筑的尊重和对历史建筑所在历史环境自身历史文化的尊重。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组成部分,更是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包括居住、商业、祭祀等基本生活活动,也是其历史街区、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任何创新活动都应以尊重、延续地方居民和生活为前提,留住原住民,留住真实的生活,促进历史街区、村镇内社会文化整体发展与繁荣,避免大规模运动式的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私有化”、“旅游化”、“精英化”与“绅士化”,迁出原住民而改成一个精英占据和享受的“死”空间,如高档住宅、高档娱乐休闲场所,或专供旅游、参观的布景道具,使历史街区与建筑成为了资本寻租的实体空间和工具,如上海建业里。

同时,历史建筑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使用,留存了不同时代民俗文化、审美情趣与生产方式的印记,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对历史建筑创新的人文尊重,关键在于协调传统文化特质与新引入的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不能肤浅、简单借用历史符号或意向,通过资本商业化运作,强力迁出原使用者,引入与其历史文化特征无关或相悖的展示、商业、旅游等功能,使其成为丧失历史文化内涵的“躯壳”。正如朱家角水乐堂,从再利用的角度看具有积极意义,但改造措施却是从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改造成为音乐演艺厅的空间形式,换言之,改造后的水乐堂只是带有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西方建筑空间,传统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质与价值已经消失。

3.2.3历史建筑功能的现代尊重

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实际使用者是要继续居住、工作或生活于此,乡土建筑要继续住人,近现代建筑与工业建筑做点改动可以有多种用途,因而对于历史建筑的使用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发扬它的使用功能、保持活力、促进繁荣。为此,一定要根据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改进历史建筑的配套设施,引进电力、给排水、燃气等管道,加固建筑内部结构,提高建筑防火能力,使得历史建筑外观是传统的,但内部的配套设施确是现代的,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能调动实际使用者的积极性,才能使建筑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如都江堰的西街,历史建筑的外立面、建筑结构与建筑细部得到了修缮与加固,保持了历史风貌,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历史建筑的内部装饰与平面布置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做出了适应的更改,增加了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符合的设施与空间,不仅留住了原住民,并且成为了一处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除设施的改善以外,历史建筑功能使用的创新是一个关乎文化、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再利用,应赋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功能,使得历史建筑继续作为当地居民生活、工作空间的组成部分,使得街区发展得到延续。

4结语

历史建筑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阔,其保护与利用会由于所在地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解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出现各种不同的措施。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各类灵活的维修改善的保护与整治方式,使历史建筑的复兴能与现代生活整合;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建立科学的保护理论与技术策略,有效判断我们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否合理,利用方式是否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条例》赋予了“历史建筑”保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的弹性,有别于文保单位保护“严苛”的准则,确保“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科学性,必须坚守真实性、完整性的基本原则,不因价值或重要性变化而有所妥协,即树立“弹性”的底线;创新性是在遵守科学性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处社会经济背景,对历史建筑在利用方面的现代诠释,在创新过程中必须掌握对历史建筑在历史、人文和使用上的三个基本尊重,即解决如何把握“弹性”的“自由度”。

参考文献:

[1]王景慧.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J].城市规划,2011,35(z1):45-47.

[2]朱光亚,杨丽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困惑与思考[n].建筑学报,2010,(2):18-22.

[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GB50357-200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篇5

科学规划,重点保护。政府要把胜西古村落的保护列入地方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古村落进行考察,评估其文化传承情况、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合理制定保护的级别与标准。政府出资负责修缮建筑,制止一切破坏现象,重点放在重要古建筑物的修缮,保护胜西古村落原生态文化。

(二)保护内容

1.自然风貌胜西古村落的自然风貌,尤其是其风水景观,是古村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胜西村的自然风貌与众不同,整个胜西村看上去像古代的官帽,被称为“官帽地”,街道的形状建成船形,朝向西南,村的西北方堆一座山,周围开河,椭圆形,形如笆斗状。这种依山形就水势形成的村落,是其区别于其他古村落的特征之一,所以自然风貌是胜西村保护的重要内容。2.古建筑胜西古街现存的古民居多是清代建成,民国时修缮,胜西的古建筑基本结构与江南建筑有相同的地基、墙体、木架、屋顶、院子、院门,以及独特的祠堂建筑,花园建筑。胜西村最为著名的建筑是“九堂十三井”,胜西街自东至西有“礼耕堂、五经堂、敦义堂、礼仪堂、荫厚堂、敦厚堂、牌楼下、宝书堂、五凤堂、万木堂、东大分宗祠”等古建筑。对于这些古建筑的保护,是胜西古村落的重要内容。3.历史文脉胜西古村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历史沿革、名人轶事、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都是胜西村的历史文脉,历史文脉是古村落的价值体现,也是古村落的魅力所在,因此对历史文脉的保护也是其保护的重要内容。

(三)保护原则

1.原真性原则评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其原真性,自然风貌、古建筑的原真性是胜西古村落的特色所在,在保护中应重点防止对其造成的原真性损坏,采用先进的技术极力恢复和保持其原真性。2.整体性原则胜西古村落是一个由自然风貌、建筑物、环境空间、人类活动等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完整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保护过程中不能将它们分裂开来,应从整体去实施保护,力求保护其完整性。3.协调性原则古村落的保护不仅要重视自然风貌、历史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还要重视保护悠久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精髓。古村落保护与改善现代生活质量协调统一,古村落保护对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实现人居环境的现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保护措施

1.自然环境的保护胜西村的自然环境保护包括:山林保护,对山林实行责任管理制,禁止乱砍滥伐,加强村民的保护意识;河流保护,要保持河流干净,严禁在河流周围修建化工厂等污染企业,禁止村民向河流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垃圾等。2.建筑物的保护历史街巷物质化内容是指历史街巷的街道空间、建筑形式与建筑材质、色彩、建筑群体的关系等[1]。可以将胜西村建筑按照价值分为四级来实施保护:一、保护建筑: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已列入或应列入各级文物保护范围的建筑,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胜西古墓、荫厚堂、三元坊等建筑物,文保部门要对其加以修缮保护,力求恢复原貌;二、历史建筑:有一定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能反映古村落的历史风貌的建筑,如九弄十三井、白云寺、土地堂遗址、五经堂、礼义堂、听泉亭等,在保持原貌基础上,适当对其进行修葺改造,可将其改造成民间博物馆、文物陈列室等;三、与历史风貌协调的民居:建筑形式与古村落历史风貌协调的建筑可以安排村民回迁居住,将其改造成为文化娱乐中心;四、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民居:现代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建筑物,对其改善后开发成商业餐饮、文化娱乐设施等。3.历史文化街巷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巷是古村落必要组成部分,是村民生活居住环境的一部分,应予以充分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巷的保护范围应包括街巷的整体布局及街巷的传统历史文化内涵,如街巷名字来源、历史典故等,根据历史街巷建筑年代及保护情况实施不同的保护方式和措施,禁止在历史文化街巷翻建房屋,对需要改造的房屋,须由文保专家统一实施修缮和改造,恢复原有的船型状胜西古街。利用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院落,利用传统商业、传统工艺、传统民俗的博展场馆,形成具有特色的传统商业风貌区。同时禁止机动车在历史文化街巷中穿行,对历史文化街巷的道路进行恢复性修复。4.古桥、古井的保护胜西村有东、西富春桥两座,东富春桥形似弯月,是明清建筑,民国时期重建,位于龙临路以北,新阳路以西,凤栖路以东,龙资路以南,跨顺龙河支流。因其雅致,在胜西八景中,留下了“富春步月”的美名。古桥之美是和周围环境相互融合而生的,在保护古桥实体的同时,要重视古桥周围环境的保护,保护与古桥组合的优美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在加强古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要加强古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对古桥建筑实体实施保护,还要加强古桥周围环境的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文脉延续、水质治理、景观修复等内容。胜西村现有古井3口,为明代时期水井,现在井里还有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对古井的保护应遵循保护优先、优水优用、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原则,改善古井水质,以提升古井设施功能、激活古井生命力和恢复古井灵气。对古井的井台周围进行维修和修缮,提升古井的功能。对古井水质进行全面改善,定期清理井内垃圾、淤泥,定期抽检井水,更新井水,禁止向井内丢弃杂物。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很广,包括民间歌谣、传说故事、舞蹈戏剧、生活礼仪、节日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内容。胜西村有着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龙恩庙、白云庵、道士馆、土地堂、大宗祠、小宗祠、分祠堂等,胜西糯米酒,六月廿三斋水龙,春节调龙灯等在地方文化中是独树一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文化形态,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2]。因此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用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对传承人掌握的民间技艺、技能知识进行全面记录,征集并保管传承人的代表作品,给他们的代表作品建档。同时还要建立古村落生态博物馆保护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胜西村流传至今的历史典故、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活动等历史文化遗存,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宣传民俗文化、庆祝传统节日、举办庙会等活动来提高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结语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1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定义及必要性

1.1历史文化村落的定义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首次提出历史文化村落的概念。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在联合公布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时,将其完善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

具体来讲,历史文化村落系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村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历史文化村落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是应该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同时它具有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诸多要素,同历史文化名城一样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过程。

1.2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定义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是以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的,以确定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

1.3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必要性

历史文化村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着现代化,和谐的环境遭到破坏:农民富裕之后,开始向往使用上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想改造古村落的布局和民居内的陈设。村民纷纷将古建筑拆除,营造新房或旧房翻新;将原本弯曲的河流改为笔直的河道;将巷道改为柏油马路......历史文化村落的数量日渐减少。

但是历史文化村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是农耕文化的精粹,是一个群体或辉煌或寂寞的历史纪念碑。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它们有经济、历史、旅游和欣赏的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2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内容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一样,以“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为原则。其保护的主题是——历史文化村落代表性的建筑、街道、古迹、水系、民俗传统文化等等。保护的内容涉及整体、局部和个体,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2.1村落整体空间环境

村落整体空间环境是历史文化村落的整体建筑风格和其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的整体面貌。村落的总体布局形式以及街巷、民居、水系等物质要素的格局、肌理和风格,不仅体现规划布局的基本思想,记录和反映一个古村镇格局的历史变迁,更印刻着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心理、行为与村落自然环境的互动、融合的痕迹,是保护规划最重要的内容。北京杨家峪历史文化村落,村落布局规整,巷道纵横贯通,集民居、碾房、水井、广场、溪流于一体。村落四面环山,与周边山景有机融合,整体呈“黾”字形格局,黾勉意识正符合中国农民“朴素勤勉”的道德规范和民风民情;建筑随地形西低东高,其风格是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导,兼顾民国时期的近代建筑所形成的整体建筑风格与风貌,反映了所在地区的主流特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2历史街巷

历史街巷是历史文化村落的风格、景观的局部反映。是村落的主要公共空间,构成一个多功能的空间活动系统,容纳了人们的居住生活、商业交往和游憩观赏等多种活动,是反映历史风貌的主要廊道。街巷空间应包括街、巷、弄、河,以及广场空间等。街巷空间包含了很多的历史信息:空间尺度、立面、铺地、小桥、河埠等。以杨家峪历史文化村落为例,杨家峪整体上呈“井”字形街巷格局。其街巷空间层次变化丰富,街巷空间开合有致,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交替出现,街巷两侧明清建筑和围墙所形成的界面变化丰富。街巷两侧的建筑特点很明显的反映了过去村民生活、交往的场景。

2.3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

遗址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地址,可细分为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窑穴、仓库、水渠、水井、窑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燧、长城、界壕及屯戍遗存等也属此类。

一般地说遗址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很高,如古代居址能够提供关于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资料,据此可以阐明这一遗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史有很大帮助。

2.4村落历史演变、建制沿革以及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历史文化村落的历史演变、建制沿革能够反映村落发展历程,能够反映村落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全过程,对于研究其历史文化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指历史文化村落丰富的乡村传统文化内容,如民风民俗、名人逸事、名人诗文、民间艺术等,它们和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相互依存衬托,构成村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它更能真是的反映人类历史活动和精神、行为的特点,是保护不可缺少的内容。

3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重点

3.1传承文化的原真性

我们进行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同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样,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历史、继承文化,因此,“尊重村落生活中历史环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历史真实性”是目前我们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和保护的最终目标。

历史文化遗存的原真性是历史文化村落价值特色的根本所在,在保护整治的过程中应很好的传承,应防止不合理使用及额外添加对建筑遗产造成的真实性损害,任何修复工作都应力争做到最低限度的干预、使用原材料,并采用可逆性技术。

但是,历史文化遗存的原真性从某种程度上只是强调了表象的、物质的一面,没有涉及到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这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总是提倡“整旧如旧”,但是如果不考虑与之相伴的生活群体,不考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不把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部分去整体考虑,我们就无法继承历史文化的全部,因为人的活动包括了衣、食、住、行和娱乐,历史文化遗存很难全面的反应人类活动的全部行为。村落历史演变、建制沿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其实就是保护一个地域的生活场景,是对历史文化遗存所反应的人类活动行为的补充。因此,历史文化原真性的传承因该从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着手。

3.2保持村落景观历史演变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历史文化村落的景观并非短期内形成,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吸纳了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够反映不同阶段人类历史活动的规律和方式。村落文化景观包含其建筑形式、相关的民情风俗以及村民的行为生活方式等等,是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是其地域文化的再现。

村落景观构成的主体——古村落居民,是该村落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村落文化景观的构成中,当地村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们是村落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文化景观保护才是有价值、可实施的。我们所强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既是指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是要以综合协同的观点,以人为核心去探索村落景观历史演变的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建立有序的人与环境、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

3.3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要与村庄建设即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村庄功能、危房改造和提高居住生活条件相结合。村落内的建(构)筑物的保护和整治,应根据其价值、现状、原使用功能与现区域规划功能的要求进行合理更新,实行分类保护和整治。村庄建设必须与历史文化村落整体风貌相协调。

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结合旅游对历史文化资源适度开发和利用,避免在开发旅游时因为要修建停车场、旅游接待中心而破坏村落整体风貌,有效利用资源带动村庄的经济发展,做到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林琳、吕斌、盖世杰,京郊历史文化村落存续现状的多维探析——以北京东郊为例,《规划师》,2010年第02期.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历史文化;经验教训;保护与发展

济南自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历近20年,我们一直在探索着一条适合泉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道路来。随着济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出现了诸如有传统特色的城市文化与特色风貌在逐步消失;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缺乏等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如何处理好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已迫在眉睫。

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济南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就是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王景慧先生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中非常精辟阐明:“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上千上万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城市的经济要发展,设施要改善,生活水平要提高,要实现现代化,不能把历史文化名城当成博物馆使之凝固起来。所以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

我们既然承认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那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任何有机生物必须适应生存环境向前进化,而且有机生物进化不可能抛弃原有基础,而是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进化,有机生物的进化既要适应环境、也不可能超越环境,城市作为有机整体,其发展如同有机生物进化一样,既不抛弃原有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进行有机的新陈代谢,又得适宜地持续发展。而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济南的发展既应该是对历史有机的继承和延续,更应该是适应现代趋势对旧城市的更新和完善,一句话既要继承和延续济南历史的文脉,又要按现代化的要求适宜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肯定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隔裂历史的突变对历史是一种伤害,对未来也是一种损失”。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表明,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重视保护其历史文脉,越是历史文脉深的城市越有魅力,因此,保护好济南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现代济南人的生活质量,就是保护好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特殊资源。

济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从开始只是简单的维护不利用或者只是按原使用功能利用,比如千佛山的兴国禅寺、洪楼教堂等;而后是将部分历史文物改变其使用功能,比如建立李清照纪念馆、山东大学西校区内的近代建筑用于教学设施等;再后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为济南创造效益;现在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有新的用途一“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作为城市建设的‘文化名片’。……以吸引外来投资”。济南要持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也要逐步发扬光大,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这一特殊资源,使其成为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将会促进济南的社会、经济发展。

2 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现状,保护中的主要问题

济南虽然有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但因地处交通要塞,上世纪50年代以前受战争影响,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严重,又经“文化大革命”摧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建设性”的破坏就更加严重;近几年来,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领导、市民都从不同角度对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了一些共识,在实际做法上也有一些新的举措和慎重的行动。但是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2.1传统特色文化与城市特色风貌逐步消失

几十年来,代表济南特色的传统文化逐步消失;“中华老字号”称号的商家,至少有三成已经消亡,最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诸如:“齐烟九点”、“佛山倒影”、“鹊华烟雨”等也在遭到破坏,“九点”中有的被当地“靠山吃山”开垦的面目全非,视线走廊也被一座座高楼遮挡;而“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也基本见不到“四面荷花”了。

2.2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

全市现有的历史及传统建筑、街巷、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的总量,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损毁和使用单位的不合理使用等,已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旧城改造密度过高,开敞空间缺乏,绿地减少,个别新建建筑高度、容量及功能与周围古城环境缺乏有机协调。部分传统特色建筑和院落被拆掉,对古城格局的保护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已失去以后可能保护、利用的机会。

2.3历史文化街区、地段内人口稠密、房屋破旧,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尤其是在古城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地段中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稠密、民居破旧不堪,同时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这在全国也是普遍现象,因此制约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4历史文化保护区产业及用地结构不合理:历史文化遗产长期被其他单位占用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以民居最多,且缺少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像停车场、配电设备等,商业网点也十分缺乏,街头绿地更是少的可怜。一批价值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多年被使用单位占用,而使用单位长期不履行法定职责,致使这些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失修严重。部分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因使用单位、使用人乱拆乱建,已破坏了其原有的格局及风貌。

2.5泉水渗漏区、泉脉得不到良好保护和利用

做为重点的泉水直接补给区的南部山区和玉符河地区,因当地过度开发建设和过度的开垦荒地,造成水土流失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面硬率提高,从而水源涵养与补给能力减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不同程度对地下泉脉造成破坏,同时市区内还存在对地下泉水的过度开采,以上现象都严重影响对泉水、泉脉的保护。

3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3.1国内外保护与发展的理论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谓可持续发展,是~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既把握今天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自然资源的保护角度立论的,但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还有更为重要的人力、科技、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管理等社会资源的开发变革与保护问题。

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阮仪三先生提出的保护原则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这一理论是总结了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3.2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实践

3.2.1法国保护文物的实践

法国在历史文物保护方面是有相当好的经验可以借鉴的,首先成立了管理负责建筑保护的国家建筑师团;其次是政府与各级地方管理部门分工明确:第三是对全国文物进行调查并建立相应的分级档案;第四是文物业主承担义务,即便对文物进行维修也必须报国家建筑师团同意;第五是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一般文物保护费用政府承担50%,而且对业主的文物保护投资免于征税。

3.2.2前联邦德国保护历史街区的实践

在上世纪70年代初,前联邦德国在解决居民的基本住房后,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将二战保留下来的有着百年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把改善提升旧城区基础设施和提高其环境质量作为旧城改造的中心内容。该国旧城改造的方式有以下特点

(1)改善交通状况,将旧城区主要道路改变为步行街,把小汽车“挤”出旧城区,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2)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例如把分散供热改为集中供热、将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施引入旧城区内等。

(3)调整用地、产业结构,提高旧城区环境质量。将有污染源的工厂、企业搬迁至郊区,开辟绿化空间,为居民提供休憩、游玩的场所。转贴于

3.2.3巴黎、苏州保护城市空间历史格局的实践

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首先是在城市规划中确定战略发展方向,在这一点上法国巴黎和我国苏州就是做的非常好的例子,巴黎的做法是新城围绕老城发展,在老城区内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即使允许建设的新建筑,其高度、外型等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苏州在城市空间发展中,很早就确定了在古城东、西两侧建设新城,较好地保护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空间格局。

3.2.4潍坊保护城市传统文化的实践

由冰雕想到哈尔滨、由泼水节想到西双版纳的景洪、由牡丹想到河南的洛阳等等,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是城市的特殊资源,比如山东潍坊市每年的风筝节都有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05年第2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不仅提高城市知名度,也为城市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在会期间签约40个项目,总投资达113.8亿元。

3.2.5德国柏林历史文化保护资金多元化、多渠道

德国柏林市政府在筹集历史文化保护资金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作法,首先是政府的投人,从联邦政府到市政府每年都有一定比例资金投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是政府各级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投入;第三是私人捐赠;第四是企业投资,凡是企业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均可享受免税待遇。

根据上述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描述,对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启示一: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文物保护机制;二是政府分工明确;三是文物业主承担保护义务;四是政府应给予文物保护单位、个人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

启示二:一是调整历史街区内用地、产业结构;二是改善古城区周边交通状况,街区内以步行为主;三是提升历史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街区环境。

启示三:一是另辟新区、建设新城:二是控制建筑强度、密度、高度;三是新建建筑必须与环境协调。

启示四:一是根据城市传统特色,塑造城市意象;二是创建有影响的文化项目:三是将传统历史文化转化为城市发展资源;

启示五:一是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有一定比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二是广开保护资金渠道,接受企业、个人捐赠;三是给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企业、个人予以税收上的优惠。

4 古城区历史文化遗产及泉城特色的保护与发扬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的发展,既要保护城市历史传统特色风貌,又要建设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旧城中的人口密度,改善城市的市政设施条件,控制建筑容量,优化城市环境。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产生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手段,引导和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名城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个多学科交叉渗透领域,需要政府职能机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密切合作,通力参与。

4.1探讨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

根据济南的现状,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坚持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的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文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建议按以下措施执行:

4.1.1提高保护意识,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知识教育,让广大市民热爱泉城的历史文化;

4.1.2政府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成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构(可以是松散机构或委员会),形成对历史文化遗产动态保护;

4.1.3在新形式下不断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形成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适应的政策、法律保护体系;

4.1.4转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按“原真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等原则,对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须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4.1.5形成广泛群众参与机制和广泛开展群众监督制度,对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行为给予严惩:

4.1.6积极广泛筹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适当减免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单位和个人部分税费;

4.1.7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遗产经营策略,比如整治历史街区、地段可与新城区用地进行捆绑进行市场化运作;

4.1.8深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4.1.9认真研究泉城特色的传统城市风貌和文化,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名片”,发展文化产业,为城市的社会、发展服务;

4.2要防止新的现象

4.2.1防止新的“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重点是拆真建假;

4.2.2防止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过度商业化;

4.2.3防止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贵族化;

4.3济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践探讨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也是一种保护方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应坚持利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原来的功能使用优先的原则、使其更加富有生命力原则、在严格的保护规划和法规指导下实施有效合理利用的原则。

以曲水亭——芙蓉街为例探讨具有泉城特色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合理利用

曲水亭——芙蓉街历史街区包括:曲水亭、府学文庙、百花洲、后宰门、珍珠泉、王府池子、芙蓉街等街区,是济南传统民居、泉池园林等特色精华所在,这里泉水穿流于街巷与民居之间,最能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地方特色,因此对该历史街区需要进行整体保护与整治,而不是大拆大建,合理利用该历史街区特色打造泉城特色名片。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历史街区保护、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北京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也越加明显。在传统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倡导者过分强调经济的效益而忽视了文化对于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历史街区多样性的破坏。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运用到城市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有助于从社会文化的多重角度对历史街区进行分析,为其可持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相关概念界定

1.1历史街区概念界定

1933年的国际雅典会议首次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此后对于历史街区的研究也开始不断增多,但历史街区的概念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历史地段是“历史的、传统的建筑群地区”。历史街区则可以理解为包括街道围合而成的片区以及街道本身在内的区域。历史街区比历史地段具有更大的范围,它不仅包括具有历史价值、历史风貌的建筑,同时也包括生活在历史建筑群周边的人以及周边环境,是充满活力的、有生机的,而不是裸的古建筑体的组合。

1.2文化生态学概念界定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观点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中的各类因素交互作用来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异的。与运用自然生态学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一样,把文化生态学运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相关理论现状

2.1国外相关理论现状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最初从对历史纪念物和文物建筑的保护开始,后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对于历史遗产范围的认识逐渐增大。有关历史街区保护方面的主要理论发展历程如下表:

表2-1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方面主要理论发展历程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2国内相关理论现状

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发展相比国外较晚。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成立了考古学研究所,这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开端和雏形,随后国内众多学者开始对有关文物保护的工作进行研究。

表2-2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方面主要理论发展历程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总体来讲,我国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以及有关方面的立法也逐渐完善,国内学者对于文物保护的认识在逐渐改变和积极化。

3文化生态学理论现状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于1955年首次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许多有关文化生态研究的著作,其中最著名是1969年J.贝内特的《北方平原居民》。70年代,哈里斯提出了“文化唯物论”,有利地深化并拓展了文化生态学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和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同时,将文化生态学的领域扩大到全球多个学科。此时,文化生态学已经基本成熟,众多学者也开始应用文化生态学来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

4文化生态学要素引入历史街区保护

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应该重点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只有了解历史街区所处地段的文化底蕴,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本文将从文化生态学的主要观点来进行历史街区保护方面的讨论和剖析。

4.1整体性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历史街区是一个能够实现各种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的整体。对历史街区的整体性保护可以从以下主要方面进行:

(1)以小范围更新带动整体有机更新。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内部总是存在小范围的更新。城市的更新过程是依托于城市内部小范围更新的。比如北京市什刹海历史街区内的建筑单体更新不是同事进行的,而是分时段的进行,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整个街区的更新。

(2)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进行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要抓住文化的主线,发展历史街区的文化产业,实现以文化带动经济的作用。比如,北京市前门历史街区,虽然以传统商业街的发展为主,但是同时也注意保留传统手工业。

4.2多样性

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的多样性是保持文化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条件。保护历史街区文化多样性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文化本身多样性的保护。历史街区的文化都是经过长年累积下来的,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既包括由建筑、街巷、空间格局等构成的物质文化,又包括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构成的非物质文化。如北京南锣鼓巷“鱼骨状”的街巷空间格局。

(2)文化生态环境多样性的保护。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和生态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对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环境又是文化表达的物质载体。维护历史街区文化的多样性,就必须对文化、环境两者都保持足够的重视。

4.3动态性

与文物建筑的静态保护不同,历史街区的保护过程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动态过程。正如自然生态系统所体现的动态平衡一样,文化生态系统其实也是一个各种文化元素在不同时期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体。而历史文化街区这种文化上的平衡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相互转换。文化有时也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而发生着变化,因为人本身也是文化载体的一部分。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居民,就像我们今天说老北京人,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元素的表达。

5结语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传统的保护与复兴方式,大多以经济为中心,造成了传统历史街区多样性的破坏,对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和提升也极为不利。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中引入文化生态学的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相比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文化生态学理念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则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取向。因此,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进行历史街区保护的研究可以从根源上改善现有保护更新工作的弊病,为今后旧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胡晓玲.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6(4):55-59.

阮仪三,王景慧,王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12.

张洪波.文化生态学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9(10):85.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历史建筑遗产地域文化保护利用

历史建筑是人类发展痕迹的见证,反映的不仅是当地的地域特色与人文氛围,其内在的建筑文化更是人类文明与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遗产体现的建筑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历史建筑遗产与地域性文化特色

爱默生曾经说过:“城市依靠记忆而存在”,而城市中的历史建筑恰恰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所在。历史建筑遗产代表着这个区域的经历,或许是它的辉煌、荣耀,或许是它的落败。历史建筑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是不可替代的、不可还原的文化遗产,具有艺术、文化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历史价值。

历史建筑遗产概念。广义上讲,历史建筑内涵过于宽泛,它泛指历史上存留下来的所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人们提起“历史建筑”,接下来的一个词语必定是“保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历史建筑都需要人们不假思索的进行保护,而人们也不可能花费巨大的成本把所有的历史建筑都保护好。历史建筑遗产只包括有形的不可移动的代表一方特色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即古代不动产部分。历史建筑遗产是地域发展的一种历史资源,其内涵的文化底蕴不仅是地域旅游业发展的依托,更是一种内在风貌的展现。

历史建筑与地域性文化特色密不可分。建筑是人们进行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智慧利用自然资源,并结合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建造的满足人类活动的人工环境。各个地方的风俗、自然环境与风水不同,建筑也各具特色。古代的建筑条件囿于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与自然环境,加之各个地方之间的交通不便,建筑经验交流较少,因此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建筑群体。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地之间交流的增强,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也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不仅吸收前人的智慧,更借鉴了其他地方的经验,扩展了当地建筑特色内涵。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历史建筑保护的收益抵消不了成本。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对历史建筑的价值进行评估与衡量,对历史建筑进行改造是为了在保护的基础上能获得部分收益来抵消成本。历史建筑保护的成本巨大,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日益迫切,使得历史建筑的机会成本在不断的增加,而历史建筑获得的收益仅有直接收益部分,因此成本与收益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法律不健全。我国将历史建筑遗产纳入保护规划始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相对较晚,1985年中国政府加入《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历史建筑遗产方面与国际进行接轨。2006年国务院文化部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通过卫星云图对遗产进行监视。就目前而言,关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文物法》、《文物法实施条例》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规范》等,而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等的保护法规尚未出台,文物博物馆的执业资格制度尚未完善,而因为没有从法律层面上进行规范,各个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行政规章多数规避责任,在遗产管理上不能真正落实监督权。此外,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面临着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如《文物法实施条例》中规定,“对危害省级、市县级文化保护单位安全或历史风貌的,由核定公布的地方政府调查处理;危害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由县级人民政府调查处理。”开发商对历史建筑的拆迁行为多为当地政府授权或默认而行,而调查处理权又回归当地政府,这样的条款其实是苍白无力的。

公众保护意识不强。公众对历史建筑的认识度不够,认为历史建筑遗产妨碍城市开发与土地利用,增加政府财政负担;有的居民认为历史建筑遗产仅仅是国家颁布的那些,而其他的不需要进行保护;有的居民认为眼前的利益比长久的成本付出要来得实惠;有的居民认为保护历史建筑是相关责任单位的事情,与个人无关。总体而言,我国民众心中对历史建筑遗产的认识度不够,从而导致违规拆除的事情屡屡发生。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

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具有“河北省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蔚县,有东亚人类起源地泥河湾遗址(至今约200万年)、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春秋时期的代国遗址、赵长城遗址、蔚州古城等历史遗迹。其中蔚县的暖泉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留庄镇的南留庄村,以及宋家庄镇的上苏庄村被列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

蔚县对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值得借鉴:一是修缮传统建筑。在响应全省“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文物遗产保护的号召,蔚县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与环境整治。对于传统建筑修缮主要采用文物古迹的保护方式,在保证建筑原貌性的基础上,采用与古建筑尽量保持一致的传统材料与工艺修复损坏部位。二是发展文化旅游业。蔚县充分利用古建筑遗产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河北省关于文物保护与利用原则的指导下,对真武庙、灵岩寺等进行修缮,把保护古建筑与古城开发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增加融资渠道。如前所述,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需要政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包括政府财政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资金支持,鼓励历史建筑遗产附近的有关企业捐助,尝试通过政府补贴、贴息贷款、奖励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等。此外,还应对历史建筑进行有效的利用,在保护其环境完整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收益。四是明确保护范围。由于蔚县的古建筑较多,文化艺术价值较高,需要参照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标准进行核查,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存的历史建筑遗产。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一是原真性。原真性是国际上公认的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则,即对历史建筑遗产原封不动的保存,《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中强调历史建筑原真性的重要性,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允许重建,因为重建建筑不具有历史建筑长时间使用的痕迹,失去了真实性。对历史建筑遗产进行保存,要保存其原有的真实的历史信息,在进行适当的维修时不能破坏其历史信息,要使历史建筑遗产“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二是风貌完整性。《威尼斯》认为历史古迹的内涵不仅仅指单个的历史建筑,而应包括能从该历史建筑遗产中体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明,强调历史建筑整体性特征。历史建筑是与一定的文化及自然环境一同存在的,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历史建筑本身,更要保护历史建筑周围的环境,对于特定的街区、地段、景区及景点都要进行保护,只有保护了历史建筑的整体环境,才能保持历史建筑的格局特征,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建筑的魅力。三是可读性。历史建筑是人类活动痕迹的残留,保存着人类活动的真实场景,是历史的印痕。通过造访历史建筑遗产,我们可以直接读出历史建筑的“历史年龄”,并在这一场景中读出它包含的历史事件。可读性原则要求在保护与利用历史建筑遗产时应尊重历史建筑所包含的历史,不能按照现代的理念去肆意改造它,更不应抹杀它的存在而进行大量的拆迁或重建。四是可持续性。文化是一种可以传承的精神,保护历史建筑遗产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文物遗产,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

完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法制建设。一是加快立法进程。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需要提升到国家意志即法律制度层面进行保护,才能真正的落实保护的体系。因此,立法机关应对历史建筑遗产进行科学研究,加快立法的进程,促使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与办法尽快出台,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二是调整行政管理体制。立法是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执法与监督是关系历史建筑保护是否落实的关键所在。应强化地方政府机关关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责任,加强执法力度与监督。强化管理力度,提高基层对历史建筑的管理水平,建立基层历史建筑遗产信息数据库,赋予基层文物部门相关的行政权力,保证其能真实的反映基层历史建筑的保护状况;建立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素养与机构的组织力度,使历史建筑遗产的认定过程走法定程序,而不是由当地政府进行认定;同时设立基层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机构,对当地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必要的帮助。

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历史建筑;法律保护;磁器口古镇

基金项目: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资助项目,批准号14XZ-BZX-066。

1重庆磁器口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现状及问题

1.1磁器口古镇历史建筑概况

重庆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历史建筑资源丰富,如始建于宋真宗年间的宝轮寺、始建于明朝的文昌宫、以及大量自清代保留下来的民居宅院。2015年4月,磁器口古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更凸显了磁器口古镇历史建筑之丰富,保护价值之高。

近年来磁器口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的关注度虽有提高,但保护工作仍有许多不足。2007年,拥有百余年历史的“聚生茂”酱油铺原有的木质建筑被产权人完全拆除后,原址建起钢筋混凝土建筑,再用包木皮、贴仿古砖等方式仿古做旧。拆除该酱油铺的原因在于原有的建筑木料已经腐朽,而用木料修缮成本高且难以购买,进行所谓的保护性拆除,再原址重建是低成本的做法。这样让人痛心的例子在磁器口古镇,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屡见不鲜。

1.2磁器口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的缺陷

磁器口历史建筑的保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磁器口古镇内历史建筑的资格认定标准仍不明确。《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反复提到保护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历史建筑的认定却没有标准,难以对历史建筑进行专项保护。第二,历史建筑的产权类型复杂,对属于私人所有的建筑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存在着问题。第三,古镇商业化过程中的商家经营行为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历史建筑带来破坏,如商家私自改造历史建筑作为商铺,严重破坏了建筑的历史风貌。第四,古镇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房屋密集,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年来古镇多次发生火灾,通常是一处建筑起火,引起周边建筑成片过火。部分街口的电线错杂,消防栓设置数量有限且不够引人注目,这些现象也为历史建筑乃至整个街区埋下火灾了隐患。

2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规范

2.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仅对文物建筑进行了规定,而未规制其他不被认定为文物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多年来,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升格为文物保护单位、却又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一直处于文物保护中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这些“历史建筑”大多身处寸土尺金的黄金地段,在城市发展中常常面临被拆解的危险。[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对城乡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历史建筑保护问题进行了规定,但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

2.2行政法规

2008年我国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及其释义,条例首次明确定义“历史建筑”一词。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本组成单元,同时其规模与保护现状是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重要指标。该条例针对历史建筑,规定了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明确破坏历史建筑的法律责任,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3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针对辖区内历史建筑保护的具体问题,有些地区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者政府规章。如广州市于2014年制定《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其中第三章规定了历史建筑的保护,包括规划、装修、修缮、施工等方面的内容,较为详尽完善。重庆市人民政府2008年制定了《重庆市磁器口古镇保护暂行办法》,仅18条,其中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规定较少。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高灵活性、高针对性的特点,有利于因地制宜保护当地历史建筑,但存在立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3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3.1认定标准的缺失

如上所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虽定义了历史建筑,然而对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仍然不明确。各地对非文物建筑,通常是采取建筑保护名录的方式,如重庆市政府公布的《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这些名录中通常仅包括百余历史建筑,保护涉及面极其有限;另外这些建筑多由民间力量推荐申报,再由政府确认,导致一些有价值的历史建筑遭到冷落难以受到保护;仿古建筑、重建的房屋、不同程度修复的建筑是否具有历史建筑的资格,也缺乏明确的标准。

3.2保护开发过程中权益的冲突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可以是国有,也可以是非国有,当历史建筑由个人、法人、其他组织享有所有权时,存在权利义务上的冲突。一方面,由于历史建筑的特定价值,在发挥其参观、研究、宣传功能时,对产权人行使使用权造成影响,且对修缮、装修历史建筑进行审批会加重产权人的义务。另一方面,历史建筑的商业开发也往往受到政策上的限制,如《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第四章规定产权人应合理使用历史建筑,保持其原有历史风貌,对于其改建、装修等行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使得一些历史建筑的产权人错失了古镇旅游热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些情形下产权人处分、收益等权利往往难以实现。

3.3开发与经营行为导致的破坏

对历史建筑进行经营性开发过程中,一些商家在追求短期效益的同时,经营行为对历史建筑的结构、风貌有所破坏。如商家标新立异,将历史建筑的外壁进行装修粉刷,破坏了历史建筑的原貌。另外,游客的超负荷涌入也会导致历史建筑商业气息过重,影响历史建筑的风貌。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历史建筑带来破坏。

3.4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

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由于其建设年代久远,大多建筑较为密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供电线路老化、线路错杂、私拉电线问题严重;防火设施设置不足,配置不合理,无人维护;街道狭窄老旧等。2014年1月云南里拉独克宗古城火灾就是一个惨痛的例证,古城内消防管道的设置没有考虑到气温因素,冬季发生火灾时,无法通过消防栓取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减少灾害隐患,保存历史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

4历史建筑保护的路径探讨

4.1完善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规范只存在于行政法规的专章、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中,缺乏体系性。立法标准、执行力度、评价标准甚至是保护对象的名称与定义等都存在相当差距,行政主管部门也不尽统一,在适用中存在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实际操作存在许多弊端。[2]对此,可以进行专门性的立法工作,从历史建筑的认定、权利归属、规划方式、破坏历史建筑的法律责任、明确地方政府义务等方面着手,对历史建筑保护进行规制。同时应进行制度创新,如发展完善地方性历史建筑保护基金制度等。

4.2平衡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

如上分析,历史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众多义务,比如修缮义务,但是,私人权利与利益却受到限制。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历史建筑,一般说重点应是外观,保护它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的贡献;为了鼓励继续使用,以利文化的传承,室内可以做一些改变,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3]因此,规划部门应保护历史建筑公共性的部分,放宽对内部改造的要求,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而为了达到历史建筑所有人的产权利益与公众利益上的平衡,也可设立公共地役权。通过公共地役权的设定,由公权机构和私权所有人协议,基于对历史风貌建筑的利用程度的差异,双方协议补偿,一方面可以化解保护历史风貌建筑和保障私人合法权益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历史风貌建筑的属性和利用程度的巨大差异所导致的补偿标准不一的状况。[4]对历史建筑设立公共地役权,能够对历史建筑的所有人的行为进行限制,保护公共利益;同时,公共地役权作为一种权利,充分尊重了历史建筑所有人的利益,从而实现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4.3制定统一的保护措施和修复标准

各地对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具体方式各不相同,保护、修缮水平参差不齐,建立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的交流共享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建筑保护的特殊性在于对专业知识和经济能力两方面的共同要求。[5]专业知识上,在发展创新研究保护措施和技术的同时,规划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当注重对各地的修缮经验成果进行整合,总结各地经验教训,编制修复建筑的行政指导文件,对各地历史建筑的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制定统一的标准,对地方具体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出要求,包括历史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水平等。经济能力上,尤其是对保护、修复私人拥有所有权的历史建筑,可提供专项补助资金。

4.4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的义务

在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的历史文化街区,明确配套设施的设置以及维护的义务至关重要。一方面,应大力推进社区管理的网格化,对社区进行细化分区并设置网格服务队员,承担网格内消防、防洪、排水等基础设施的管理责任,负责日常的维护。对于网格服务队伍职责、联系方式等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提高基层行政水平。另一方面,基层自治组织应当与市政、消防部门等单位密切合作,承担起历史建筑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改造义务。

参考文献

[1]南方日报记者李培,杨逸.广州强拆事件反思:历史名城如何破解“拆与建”迷局[n].南方日报,2013-06-27a01.

[2]汤诗旷.城乡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试论全国统一立法的必要性及其目标设立[J].南方建筑,2014,(05):82-88.

[3]王景慧.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J].城市规划,2011,(S1):45-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