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十篇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十篇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8:18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篇1

1.缺乏统一调整道路运输关系的法律《道条》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三方面,其中道路旅客运输主要为班车客运、包车客运和旅游客运。除此以外,《道条》第82条还规定,出租车客运和城市公共汽车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可见,《道条》的调整对象并未涉及到城市出租车和城市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领域。迄今为止,国务院也尚未出台专门针对城市客运管理的行政法规。原交通部和原建设部基于自身职能,分别针对各自指导的道路旅客运输和城市客运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和制度。如原交通部相继了一系列与《道条》相配套的部门规章;原建设部了《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等城市客运领域的相关规章。省级层面大部分颁布了地方道路运输条例,但地方《道条》对城市出租车和城市公交的调整范围也不统一,有的将两者纳入其调整范围(如《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有的则没有将两者纳入其调整范围(如《吉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从这种情况看,我国道路运输法律体系的调整对象和范围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缺乏有机的统一。

2.对道路运输民事关系的调整存在盲区道路运输法律体系不仅包含道路运输行政法律关系,而且也包含道路运输民事法律关系。运输合同关系是道路运输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合同法经历了从《经济合同法》到《合同法》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契合了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合同法》中有34条规定对我国运输合同进行了全面规范,既规定了货物运输合同,又对旅客运输合同、多式联运合同进行了全方位的规范和指导。在肯定运输合同法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合同法》的这些规定只是原则性的、概括性的,作为运输合同法的配套规定,《汽车旅客运输规则》(以下简称《客规》)和《汽车货物运输规则》(以下简称《货规》)还需要更为详细的规范以指导实践,从而有利于促进道路运输民事法律关系的完善。

3.道路运输程序法尚不健全行政程序法适用于各个领域和部门,道路运输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各部门应在不违背行政程序基本法的前提下制定各部门行政程序法,以规范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保证行政公开、公正、公平,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率。虽然我国道路运输管理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许可法、处罚法、强制法、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为架构的程序法,但实际上道路运输方面目前只有3部程序法规,分别为《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交通行政复议规定》。其他程序法只是参考国家的行政程序法来实施,尚未制定出部门强制法。随着201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实施,《交通行政强制程序规定》的出台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不断完善道路运输程序法,才能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做到“有法可依”,维护道路运输秩序的稳定,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我国道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建议

1.尽快启动《道路运输法》的起草工作为了维护道路运输法规体系的完整,统一调整道路运输管理事项,近年来要求出台《道路运输法》的呼声愈来愈强烈。2007年11月,交通部在《关于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要研究启动《道路运输法》的立法准备工作,作为道路运输最高管理部门的交通运输部要重视此项工作,应该尽快启动《道路运输法》的起草工作,将起草方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促使《交通运输法》的尽早出台。《道路运输法》包含的内容应该是统一的、全面的,既应该包含道路运输中的客运、货运及其相关业务,也应该包含城市出租车、城市公交等公共交通领域。城市出租车和城市公交作为道路运输法的调整范围是许多国家的通例,而且出租车客运和城市公交客运关系是道路运输关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由一个统一的法律进行调整。同时,道路运输法的调整对象应该是广泛的、完整的,既应调整道路运输行政法律关系,也应该调整道路运输民事法律关系,如各项运输合同关系、道路运输经营权关系等。

2.修订《客规》刻不容缓我国现行的《汽车旅客运输规则》是交通部1988年的,距今已有25年之久。当时《客规》的时代背景为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但是随着30多年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已经完全取代了计划经济,这就造成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客规》明显落后于当前客运事业的发展,并且与现行法律有诸多不协调之处。例如,《客规》中规定的赔偿额度较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合同法》的有关条款都有所冲突,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极为不利。因此,需要有关部门从人民利益出发,及时修订《客规》中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合同法》等国家新法相悖的事项,否则将阻碍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有序发展,更不利于解决承运人与旅客之间的各种纠纷。《货规》的修订也是必要的。例如,《货规》规定“货运保险由托运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也可以委托承运人代办”。由于货主单位一般投保了财产险,在托运时不再单独投保货运险,而运输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不会投保承运人责任险,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出现因承运人责任造成的货损、货差时,保险公司按财产险向托运人赔偿后,会向承运人进行全额索赔。《货规》中缺乏相应的赔偿限额的保护,将不利于道路货物运输赔偿制度的健全及道路货物运输的发展。

3.正确认识地方法规的作用当前,我国道路运输法律体系的特点是全国性法律缺失,而地方法规层出不穷。《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第64条规定:“除本法规定的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立法法》的规定为道路运输领域地方立法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法律支持。但是,从近年我国道路运输地方法规的立法情况来看,地方法规的作用太过突出,地方性法规“各自为政”的局面已经影响道路运输事业的统一健康发展,阻碍了道路运输市场的规范化。有学者认为,应凸显地方立法优势,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的地方道路运输法规体系。对于此种强调加强地方立法的观点,笔者认为有不当之处。因为当前完善我国道路运输法律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加强中央立法,努力促成道路运输事业的统一发展,而不是依然鼓励地方立法。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篇2

山东省交通运输条例最新全文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和道路运输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等客运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道路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以及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租赁等经营业务。

第三条道路运输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统筹规划、节能环保、安全便捷的原则。

道路运输管理应当依法行政,高效便民,公平、公正、公开。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领导,制定道路运输发展规划,保障道路运输管理经费投入,统筹各类道路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运输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调整、优化基础设施结构、运输装备结构和运输服务结构,加强道路建设和维护,为道路运输安全便捷提供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农村道路运输,采取措施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道路运输站(场)枢纽建设以及应急运输保障等公共服务事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鼓励道路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鼓励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新能源汽车从事道路运输。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交通运输监察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公安、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税务、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旅游、价格和气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道路运输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第二章道路运输经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八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并办理工商营业登记和税务登记。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车辆应当依法取得车辆营运证。

客运经营企业不得实行挂靠经营。

第九条对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押运员、道路运输经营企业管理人员等道路运输经营从业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

第十条道路运输车辆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燃料消耗量限值,按照规定的行驶间隔里程或者时间进行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以及技术等级评定。

第二节班车客运、包车客运和旅游客运第十一条班车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核定的客运班线和经营期限从事客运经营活动。

本条例施行前未核定经营期限的班车客运经营者,应当自本条例生效之日起六个月内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经营期限核定手续。逾期未申请办理经营期限核定手续的,对超过同等级客运车辆经营期限的班车客运经营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依法注销其相应的班线经营许可。

客运班线经营期限届满,原取得的客运班线经营权自行终止;需要延续经营的,班车客运经营者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六十日重新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道路运输规划,结合客运市场供求状况、普遍服务和方便群众等因素确定班车客运经营者。

同一客运班线有三个以上申请人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招标投标方式实施客运班线经营许可,不得以有偿使用或者竞价的方式确定经营者。

第十三条班车客运经营者应当在许可的经营期限内向公众连续提供运输服务;暂停或者终止班线经营的,应当经原许可机关同意,并于暂停或者终止班线经营十日前在班线途经各客运站通知。

第十四条县境内或者毗邻县间至少有一端在乡(镇)、行政村的线路,行驶道路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且班线的起讫点设置客运站或者固定发车点的,可以开行农村客运班线。

经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同意,农村客运可以实行区域运营、循环运营、专线运营、公交化运营等方式。实行公交化运营的,道路、站点、车辆、行驶线路、票价、财政补贴等参照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的有关规定执行。享受公交财政补贴的农村客运班线经营者应当执行城市公共汽(电)车的服务标准和票价政策。

第十五条包车客运经营者应当持有包车票或者包车合同,凭车籍所在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的包车客运标志牌,按照约定的时间、起讫地和线路运营,不得招揽包车合同外的旅客乘车。

第十六条旅游客运按照营运方式分为定线旅游客运和非定线旅游客运,定线旅游客运按照班车客运管理,非定线旅游客运按照包车客运管理。旅游客运线路的一端应当在旅游景区(点)。

第十七条班车、包车和旅游客运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无正当理由拒载旅客;(二)超定员载客;(三)中途将旅客交给他人运输或者甩客;(四)在高速公路上、城区内的车站以外上下旅客、装卸行包;(五)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六)其他侵害旅客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十八条车辆无法继续行驶或者因班车、包车和旅游客运经营者及其驾乘人员的过错造成旅客漏乘、误乘的,经营者应当安排改乘或者退票,不得加收费用。

客运经营者应当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保持车辆安全、清洁、卫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第三节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第十九条城市公共交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政策、资金安排、城市规划、用地保障、设施建设、交通管理等方面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鼓励社会公众选择城市公共交通出行。

第二十条新建、改建、扩建居民小区、城市道路和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应当将公共汽(电)车停车场、中途停靠站、首末站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作为配套建设的内容,合理规划,科学设置,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市道路的实际状况、交通流量、出行结构等因素,开设公共汽(电)车专用道,设置公共汽(电)车优先通行信号系统。鼓励发展大运量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运营成本等因素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票价;票价低于正常运营成本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贴。

副标题

第二十一条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县(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企业法人资格;(二)有符合运营要求的车辆、设施和资金;(三)有符合规定的驾驶人员以及与运营业务相适应的其他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四)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综合考虑企业条件、运力配置、社会公众出行需求等因素,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招标投标方式确定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运营权,并核发相应的线路许可证。不适合招标或者招标不成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采取直接授予的方式确定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运营权。确定运营权不得采取有偿使用或者竞价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三条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运营权实行期限制,具体期限由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四节出租汽车客运第二十四条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综合考虑城市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流量、出行需求等因素,编制出租汽车客运发展规划,实行总量调控。

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确定新增出租汽车运力,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对新增出租汽车运力指标的投放,应当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依法进行。

第二十六条取得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县(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企业法人资格;(二)有符合规定条件的运营资金、车辆及配套设施、设备;(三)有符合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四)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出租汽车客运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出租汽车客运市场供求状况,通过招标投标等公开、公平的方式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第二十七条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经设区的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件:

(一)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并有两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二)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症;(三)有营运地常住户口或者居住证明。

第二十八条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实行期限制,具体期限由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确定。

本条例实施前取得的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尚未到期的,经营权管理按照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节货运第二十九条鼓励发展封闭、厢式、罐式货车运输和甩挂运输等专业化货运,整合货运、货运和货运站(场)等运输资源向现代物流业发展。

第三十条取得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专用运输经营许可,应当向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资金;(二)有五辆以上经检测合格的车辆;(三)有符合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四)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措施;(五)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以及与经营范围、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地。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第三十一条货运经营者和货物托运人可以采用道路货物运单的形式订立道路货物运输合同。

第三十二条站场、厂矿等货物集散地以及其他道路运输装载场所的经营者,应当按照车辆装载标准的规定为车辆装载、配载货物,不得超标准装载、配载货物。

第三十三条货运经营者应当按照货物运输规则和作业规程受理、承运货物,遵守国家和省有关禁运、限运、检疫控制进出境货物的管理规定,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运输中货物的脱落、扬撒或者泄漏。

第三十四条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悬挂危险货物运输标志,配备合格的安全防护设备,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除驾驶人员外,应当随车配备押运人员。

运输危险货物的罐体应当出厂检验合格,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有关证件,并在罐体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承运危险货物。

第三章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三十五条从事道路运输站(场)、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租赁经营的,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并办理工商营业登记和税务登记。

第三十六条从事为道路运输服务的搬运装卸、货运、货运配载、运输信息服务、仓储理货等道路运输辅助业务的,应当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注册登记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具体备案管理办法由省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七条对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驾驶培训教练员等道路运输相关业务从业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

第二节道路运输站(场)经营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统筹规划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集疏运中心建设,实现道路运输站(场)与城市交通、铁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

鼓励多渠道筹资建设道路运输站(场)。

第三十九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对道路运输站(场)进行站级核定。站(场)迁址、站内运营、设施设备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重新核定站级。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

第四十条道路货运站(场)经营者应当按照核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并在站(场)内公示经营者的名称、经营范围、位置平面图、紧急疏散通道和投诉举报电话。

副标题

鼓励引导搬运装卸、货运、货运配载等道路运输辅助业务经营者向具备综合性服务条件的物流中心(园区)聚集。

第三节机动车维修经营第四十一条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价格公示制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和质量保证期制度,不得承修已报废的机动车,不得擅自改装机动车。

第四十二条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实行配件采购登记制度,建立配件登记档案,实行重要配件入库制度,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

第四十三条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得占用道路等公共场所进行维修作业,不得在居民区、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内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和产生噪声、有害气体等污染的机动车维修。

第四十四条机动车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有权自行选择维修经营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机动车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实行定点维修或者安装、购买附加设备和产品。

第四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第四十五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与考试发证管理的衔接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保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质量。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受理机动车驾驶证考试申请时应当查验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核的培训记录,并存入驾驶员考试档案。

第四十六条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单位应当在核准的注册地按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学时制培训,建立教学日志、学员档案,向培训合格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单位应当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如实提供培训记录。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单位不得采取异地培训、恶意压价、欺骗学员等不正当手段开展培训活动,不得允许非本单位的教练车辆以其名义进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活动。

第四十七条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应当按照核定的准教类别规范施教,如实填写教学日志和培训记录,不得擅自减少学时和培训内容。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应当按照规定接受驾驶新知识、新技术的教育,提高职业素质。

第四十八条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车应当按规定使用标识、号牌和携带车辆营运证,安装和使用培训计时管理系统,在规定的教练场地内培训。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车的技术等级应当达到二级以上,其维护、检测、技术管理和审验应当遵守道路运输车辆的有关规定。

禁止使用报废的、检测不合格的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

第五节其他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第四十九条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应当向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范围相适应的检测场地、设施和经依法计量认证合格的检测设备;(二)有必要的管理人员和经培训考试合格的检测人员;(三)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第五十条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出具全省统一式样的车辆检测报告,建立健全机动车检测档案,并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从事汽车租赁经营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自有车辆不少于十辆,每辆座位数不超过七座,车辆技术等级达到二级以上;(二)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的办公场所、停车场地;(三)有必要的经营管理、车辆技术、财务管理人员;(四)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第五十二条汽车租赁经营者不得将车辆租赁给不具备与租赁车辆相适应的驾驶资格的人员驾驶,不得向承租人提供驾驶劳务,但提供一年以上汽车租赁的除外。

第四章道路运输安全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条件的审查,依法对道路运输站(场)安全生产、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状况、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进行监督管理,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水平。

公安、旅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十四条道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道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和超限超载运输,不得违章指挥作业。

客运班车、包车、旅游客车、出租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安装和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等行车安全和信息化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五十五条高速公路单程六百公里以上、其他公路单程四百公里以上的客运车辆,应当随车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每名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四个小时,停车休息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分钟。

包车客运经营者应当在每次发车前进行车辆安全检查。未经安全检查或者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载客运营。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应当在公共汽(电)车及公交场站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保持灭火器、安全锤、车门紧急开启装置等安全应急装置的完好。

第五十六条货物运输车辆应当按规定粘贴反光防撞标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还应当按规定粘贴警示标识。

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经营者承运危险货物,并向运输经营者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性质、应急处置方法等情况。

危险货物托运人在交付危险货物前,应当登记查验运输经营者、车辆和人员的资格证件。

第五十七条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按规定配备安全设施设备,设置安全标识,执行车辆进出站(场)安全检查和登记查验制度。

道路客运站经营者应当按照确定的线路、班次、车辆、站点和发车时间,组织车辆进站、售票,不得在当日二十二时至次日五时安排客运班车始发。

一、二级道路客运站应当实行封闭发车,配备并使用行包安全检查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鼓励三级以下道路客运站配备行包安全检查设备。

第五十八条旅客应当接受安全检查;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客运站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强行进站、乘车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旅客应当遵守有关乘车安全的规定,听从驾乘人员的安全提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乘车。

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道路应急运力储备和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制度,定期开展演练,提高道路应急运输能力。

交通运输、公安、国土资源、气象等部门应当根据天气变化,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适时做好雾霾、冰雪等极端天气情况下的道路运输安全预报、预警、预防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道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当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抢险救灾、交通战备等应急运输任务,由此发生的费用及补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十条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交通运输监察机构应当依法对道路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不得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

道路运输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省价格、财政部门会同省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十一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和市场监测,定期向社会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市场供求等信息。

道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相关统计资料和信息。

第六十二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年度审验。对审验不合格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责令经营者限期整改。经营者在整改期间不得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第六十三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道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六十四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运输监察机构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中,对无车辆营运证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车辆,可以予以暂扣,并出具暂扣手续,告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对暂扣车辆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保管费用。

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逾期不接受处理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运输监察机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运输监察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五条道路运输汽车客票、道路货物运单、结算凭证以及证件、标识由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印制、发放和管理。

逐步推广和使用电子化道路运输票据、证件、标识。

第六十六条道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当遵守价格管理规定,依法实行明码标价。

经营者收取费用,应当使用国家和省规定的票据;不给付合法票据的,旅客、货主和其他服务对象可以拒付费用。

第六十七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运输监察机构的执法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并持有效执法证件,按规定统一着装,佩戴标志,文明执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道路运输监督检查专用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执法标志和示警灯。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交通运输监察机构应当公开受理举报、投诉的电话、通讯地址、电子邮件信箱;对受理的投诉,应当及时处理并限期予以答复。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规定法律责任的,从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法律责任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的,由设区的市或者县(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运输监察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出租汽车客运或者汽车租赁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七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运输监察机构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使用无车辆营运证的车辆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的;(二)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使用无车辆营运证的车辆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单位使用无车辆营运证的教练车从事培训活动的。

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运输监察机构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本条第(五)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实施许可的机关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者核减相应的经营范围:

(一)客运经营企业实行挂靠经营的;(二)未核定客运班线经营期限的班车客运经营者逾期未申请办理核定手续的;(三)聘用无相应从业资格证件的人员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或者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四)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未悬挂危险货物运输标志,或者未安装安全防护设备,或者未随车配备押运人员的;(五)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单位采取不正当手段开展培训活动或者允许非本单位的教练车辆以其名义进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活动的;(六)包车客运经营者未按规定对车辆进行发车前安全检查的;(七)道路客运站经营者在禁止发车的时间安排发车的;(八)一、二级道路客运站不实行封闭发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并使用行包安全检查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的。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道路运输装载场所的经营者超标准装载、配载货物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运输监察机构责令改正,按照每辆次处以一千元罚款,但每次罚款不得超过三万元。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运输监察机构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在人员密集区域内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的;(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未建立机动车检测档案、未如实出具或者不出具全省统一式样的车辆检测报告的;(三)汽车租赁经营者将车辆租赁给不具备与租赁车辆相适应的驾驶资格的人员驾驶或者向承租人提供驾驶劳务的;(四)搬运装卸、货运、货运配载、运输信息服务、仓储理货经营者不按规定备案的;(五)客运班车、包车、旅游客车、出租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未按规定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六)道路客运车辆未按规定随车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的;(七)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未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应急装置的。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运输监察机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包车客运、非定线旅游客运经营者不使用或者使用无效包车客运标志牌、包车票、包车合同,或者招揽包车合同外的旅客乘车的;(二)班车、包车和旅游客运经营者无正当理由拒载旅客的;(三)班车、包车和旅游客运经营者在城区内的车站以外上下旅客、装卸行包的;(四)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未按规定建立配件登记档案和重要配件入库制度的;(五)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单位未按规定使用教练车标识、未安装和使用培训计时管理系统、未在规定的教练场地内培训或者未按规定维护和检测教练车的;(六)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单位未按照核定的准教类别规范施教,或者未如实填写教学日志和培训记录,或者擅自减少学时和培训内容的;(七)道路运输车辆逾期未参加年度审验的。

第七十五条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交通运输监察机构工作人员在道路运输监督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期限实施行政许可的;二)参与或者变相参与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四)违反规定拦截、检查正常行驶的道路运输车辆的;五)违法扣留运输车辆、车辆营运证的;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七)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收费依据或者违反法定标准进行罚款、收费的;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附则第七十六条仅为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或者个人生活服务的客运、货运汽车和仅在工矿区域内的货运汽车及吊车、铲车等装卸机械不适用本条例的规定。学校校车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十七条本条例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1996年2月9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山东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交通运输的方式选择空运

空运(airtransport;airfreight;airlift;airtransportation)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作为载体的一种运输方式。也叫空中运输。一般是比较急用的货物,公路运输不能符合客户要求的时效的情况下客户会选择空运。空运以其迅捷,安全。准时的超高效率赢得了相当大的市场,大大缩短了交货期,对于物流供应链加快资金周转及循环起到了极大的促动作用。各大航空公司相继投入大量航班分取货运这块蛋糕。但空运相对海运成本较高。

公路

公路联接城市之间、乡村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和以及工矿基地之间的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的道路。但不含田间或农村自然形成的小道。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中文所言的公路是近代说法,古文中并不存在,公路是以其公共交通之路得名。

铁路

铁路(railway,railroad,rail)是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列车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使这上面的人感到更舒适,而且它还能节省能量。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列车的重量,令列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

水运

水运是使用船舶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主要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作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篇3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安排,《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草案)是今年立法计划一类项目。为提前了解法规修订进展情况,财经委于8月份专门听取了省政府法制办、省交通运输厅的汇报。9月中旬收到条例修订草案正式文本后,财经委立即下发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分赴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台州和诸暨、平阳等地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部分人大代表及道路运输相关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实地考察了物流企业和汽车客运站。其间,财经委组织召开了有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等13个省级相关部门参加的意见征求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冯明副主任参加了调研、座谈等活动。在汇总、分析和研究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财经委认真审议了条例修订草案。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保障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行业。我省于2001年颁布实施、2005年修订的《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对促进我省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我省道路运输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一方面,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总体缓慢、区域运输协调发展能力不足等长期存在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燃油税改革、部门职能调整等变化,对我省道路运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条例进行修订和完善。

财经委认为,省政府提请审议的条例修订草案,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总结规范了我省各地有效的经验做法,框架结构比较合理,可操作性较强,总体是可行的。根据调研情况,对条例修订草案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适当调整适用范围

条例修订草案将适用范围确定为从事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的经营管理活动,而将拖拉机的道路运输、维修经营等排除在外。在调研中了解到,拖拉机由于适用性强、载重量大,广泛应用于农村和城乡间的货物运输,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省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拖拉机运输已占当地农村货运的50%左右。但根据现行管理体制,拖拉机道路运输仍处于部门监管空白状态。特别是拖拉机车辆技术状况差,超载超速现象突出,安全隐患十分严重,很多地方强烈要求,有必要将拖拉机道路运输纳入适用范围,设置专门章节,明确相应的管理规定。有的部门还提出,机动三轮车、残疾人轮椅车、摩托车和人力三轮车等“四小车”在很多城市大量存在,违章载客载货、违反交通规则现象比较普遍,查处和取缔难度较大,希望条例修订草案也对“四小车”做出相关规定。另根据调研了解到,条例修订草案第三章第四节“汽车租赁经营”与道路运输的直接联系不大,纳入适用范围不适宜。而且由于缺乏上位法的相应规定,一些条文争议较大且无法明确罚则,建议予以删除。

二、增加信用考核内容

条例修订草案明确了道路运输经营的准入条件。在调研中,很多部门和人大代表提出,仅规定准入条件是不够的,必须增加对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考核的内容,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理由是道路运输市场利益关系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发展严重不平衡,部分经营主体不按服务承诺经营、旅游包车变相从事班线客运等难点问题呈现蔓延势头,扰乱了正常的道路运输秩序,也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管措施不到位,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近年来,我省交通部门虽已形成一套信用考核办法,但由于缺乏法律效应,尚不能对从业人员和企业形成重要制约。为此,建议在总结规范的基础上,增加信用考核的具体规定,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以更好地引导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协商确定出租汽车承包费

出租汽车是当前城市道路运输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条例修订草案第二章第三节专门对出租汽车客运做出了规定。很多地方提出,合理确定出租汽车承包费,调整好企业与司机的收益分配关系是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和稳定的关键。以温州为例,温州出租车以个人经营为主,曾出现过因为经营者确定的承包费过高而引发的少数驾驶员停运事件。为此,温州推出了出租车协会公布驾驶员承租费、运管部门重点监管的做法,以约束车主乱提承包费的行为。这些措施效果比较好。建议根据我省温州的实际做法,并参考其他省市将承包费纳入政府监管的有益经验,明确出租汽车的承包费、管理费标准应当通过协商的方式确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管,切实保障出租车驾驶员合法权益。

四、因地制宜设立城乡公交站立乘员席

条例修订草案第21条规定,行经城镇建成区和一级公路的城乡公共汽车可以设立站立乘员席。许多地方指出,这一规定不够合理,也不符合现实情况。目前,我省各地农村虽然通过“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公路等级有所提高,路面状况明显好转,但大部分仍是二级以下标准。而且,农村地区与城市一样,季节性、时段性客流高峰现象日趋明显,早晚高峰挤不上而中间时段乘客较少的情况同样普遍。如果按照该规定执行,我省相当部分行驶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城乡公交汽车将不能设立站立席,乘车难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建议采取一线一审批的方式,因地制宜,因线制宜,由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共同审核确定是否设立站立乘员席,做到保障安全与方便群众并重,以此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能真正得到实施。

五、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

(一)调整执法主体。第87条关于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经营者的违法行为,第90条第1项、第5项、第8项关于明码标价以及第2项有关收取运费的价格违法行为,根据《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和价格法有关规定,执法主体应分别是质量技术监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建议予以修改。

(二)规范处罚措施。第86条、第89条、第90条在处罚严重程度各不相同的违法行为时,只笼统地规定罚款几百到上万,可操作性不强,自由裁量度过大。另外,第33条规定了工程运输车辆安全监管的内容,但缺少相应罚则。建议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三)衔接已有法律法规。第5条、第92条关于“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之表述,建议改为“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以与上位法一致。第32条第2款关于减免通行费用的规定,第89条第5项、第6项关于违反安全生产的处罚规定,建议与《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衔接。

六、修改完善相关条款

(一)适当简化。2005年修订的《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共有67条条款,条例修订草案增加到95条。有部门提出,第15条配套公共交通设施、第16条设置公共汽车专用道、第29条建立物流发展资金等条款,与道路运输联系不大,建议予以删除。同时,对上位法已有规定的转致性条款,也建议予以删减。

(二)提高可操作性。第8条第2款规定,投标人不足三个,由本机构负责人集体讨论作出许可决定。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建议根据行政许可法,设置相应的操作程序。第36条第2款规定城乡公共交通运输价格低于运营成本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贴。建议增加关于界定运营成本、规范发放补贴的相应程序。

(三)需进一步研究明确的有关问题。

1.第50条关于签订汽车维修合同,以2000元金额作为签订合同的标准是否合适,一些部门和企业争议比较大。

2.第80条规定了暂扣措施,有的部门和企业对“帮助车载旅客改乘其他车辆,所需费用由经营者承担”、“当事人承担超过车辆暂扣期限的保管费用”等规定持不同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以符合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也便于管理部门加强执法。

3.第94条关于班车客运和公共汽车客运的区分不明显,对工程运输车辆的定义不够准确。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篇4

【关键字】道路运输管理;浙江省;问题;分析

道路运输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它的运输量是最大的,同时营业收入也较其他运输业要高。为了实现规范有序、统一开放的道路运输市场,就需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按照相关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来进行管理和制约,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同时对于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的,要给予其一定的处罚。随着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更加明确了道路运输管理者和道路运输行业人员的相关职责。在日常的管理维护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找出在道路运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违反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行为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及时提出有效的措施来改进和提高。

一、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1年4月19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并与2001年7月1日施行以来,浙江省的各个市、县以及乡镇等都普遍建立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明确了各部门和人员在道路运输市场管理中的权限和职责,促进了浙江省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规范化建设,推动了浙江省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环境和人员的复杂化,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人员管理不到位。针对浙江省而言,是由地方政府来管理交管所部分的,而每个区的交管所并不属于该区所在市运管局的管辖范围,这样一来,就容易引起区运管机构人员和业务上的不平衡不规范,存在管理事务的不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又不管理事务这种人事分离的现象,给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还有些运输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表现为服务意识淡漠、服务态度恶劣、业务能力低下等。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交通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驾驶员的不规范不文明的行为给企业和城市都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当前我省一些道路运输企业只注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服务的质量,不重视对驾驶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特别是一些货运公司,由于大多采用挂靠式的经营模式,因此更加忽略了对驾驶人员的要求。

2、执法分离引起的问题。在我省主城区的道路运输管理中进行了执法方面的改革,分离了管理人员的行政审批权和执法处罚权。这种措施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避免了出现问题时各部门间相互推诿的现象。但是这样也造成了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不能充分利用执法权来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在治理所在辖区道路运输企业超范围经营的问题上,由于不能行使执法权,故而不能及时、有效的对这种违反规定和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权责不明确。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不仅要担负着道路客运、货运、经营等的管理,还要参与指导和培训机动车驾驶员的工作,在法律赋予行政许可的前提下来进行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和行政管理。但是当前公安、建设等部门也在参与道路运输的管理,因此,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职权被拆解和重叠,存在不明确的现象,给地方交通规划建设带来难度。另外,市运管机构和区运管机构的权责关系也存在不明确的现象,对于区运管所来说,它对道路运输企业仅存在初审权,还要管理在本辖区相继成立的各级运管机构,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二、提高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的措施

道路运输行业有着公共的属性,其本质是为社会公众提供运输劳务的服务,因此,就要求道路运输行业必须要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保证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针对《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要提高我省道路运输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中提出了道路运输市场的退出机制,明确规定出旅客运输经营的区域、班线和时间等经营资格,必须要在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范围内来营运,体现了道路运输市场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同时也表现了道路运输市场在逐步完善。道路运输企业在履行准入机制的同时,也要遵守相关的退出机制,来保证道路运输市场的规范发展。另外,还要积极营造出良好的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为保证道路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要打破区域客源垄断行为,对于利用自身优势地位来排挤其他道路运输经营者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各运输企业要依法进行经营和管理,对于不符合条例和规章制度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并根据条例对其进行相应处罚,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的规范化、秩序化和公平化建设。

2、建立健全的道路运输管理制度。制度是开展和落实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健全的道路运输管理制度,才能使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在《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强调了道路运输企业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因此,为提高我省道路运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应该在我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指导下,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不断予以完善。由上级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下级运管机构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且下级部门要将自身对条例的执行情况和管理工作以书面形式呈报到上级,对于在执法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还要建立起相关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权利和职责,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对道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全面考核,登记考核结果并将其备案,以督促企业强化自身管理,规范各部门和人员的行为。

3、运用现代化手段来加强管理。在道路运输管理中要善于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实现道路运输管理的自动化办公。统一进行各种数据资料的分类和整理;加强路网中电子监控系统的建设,来增强路网安全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效率;在道路运输系统的内部信息交流上,积极运用先进的电子通讯设备来提高部门和人员间的沟通效率;加大对现代化管理设备和装备的资金投入,建立道路运输部门内部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在进行自动化办公的基础上,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来逐步扩展道路运输管理的服务功能,使各个道路运输企业都能在网上共享信息资源的同时,相互交流与沟通,来共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篇5

为强化工程运输管理,认真落实县政府《关于“国卫”复评和城市管理的专题会议纪要》精神,根据《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关于加强我市工程运输企业和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县政府《关于加强千岛湖镇城区扬尘控制的实施意见》等要求,现就进一步强化我县工程运输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工程运输各方主体职责

各工程建设相关的建设、施工、运输单位是工程运输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单位。各建设、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应当将建设工程运输业务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和证照齐全的运输单位,并签订运输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各运输单位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以及《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开展运输经营活动。

县建设、交通、安监、公安交警等部门是工程运输管理工作的监管主体单位。县建设部门督促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认真落实工程运输管理责任,将运输情况纳入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的相关考核内容;县交通部门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审批,积极扶持培育相应数量的道路运输企业,充分满足我县工程运输需要。同时应强化运输行业管理,对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扬尘控制等内容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县安监部门对工程运输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公安交警部门强化工程运输车辆和驾驶人的备案登记,逐步建立工程运输车辆和驾驶人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严格工程运输许可管理

县建设部门在办理工程渣土准运证时严格执行《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不具备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运输企业,或未签定运输安全责任书、不明确安全管理责任的申请单位不得发放渣土准运证。

公安交警部门在发放车辆通行证时应严格查验工程渣土准运证,承担渣土运输任务的车辆行使证上的车辆所有人应与运输合同载明的运输单位相一致。在月底前,允许对运输企业租用承担渣土运输的社会车辆(需在公安交警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发放通行证,但租用双方必须签订管理责任书,并明确由租用的运输企业承担全部管理责任。

县交通部门在审批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时应严格查验车辆及驾驶人条件,运输企业应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业务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驾驶员和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县建设局会同交通部门积极引导组建运输公司,在月底前完成组建运输企业1家以上。县招投标主管部门在监督招标时应强化工程渣土运输发包管理。从日起,建设工程在招投标提交招标文件时必须增设工程运输安全管理承诺条件。其承诺条件是:“投标企业在投标文件中必须承诺保证将工程运输业务分包给本县有资质和证照齐全的专业运输单位,其中在运输工程渣土时保证办理工程渣土准运证,并自觉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全过程监督。”投标文件中没有承诺的投标企业资格审查不予通过。中标通知书备案审核时要求中标单位提供与运输企业签订的运输合同,未签订运输合同或运输单位不符合相关资质要求的,中标通知书不予备案。

各建设、施工单位应告知材料供应商选用资质齐全的运输企业承担材料运输任务,在签订建筑材料采购合同时应与对方明确运输责任。

三、强化现场条件审核

县建设部门在办理工程渣土准运证、施工许可证时应强化工地现场条件审核。建筑工地四周须设置不低于2.5米的遮挡围墙、进出口及施工场地道路须硬化、出口处须设置车辆冲洗设施、配备冲洗人员,并在工地周围醒目位置公布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建筑工地须按规定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其中工地出入口的监控系统须在办理渣土准运证前安装到位。

县建设部门会同县公安交警部门进行现场条件审核,对进出口设置不合理、未设置警示、减速标志或存在其他交通安全隐患的,县建设部门不得发放工程渣土准运证。

在运输期间,上述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满足要求时,县建设、公安交警部门应立即责令整改,对未整改的应收回工程渣土准运证、施工许可证、车辆通行证。

四、强化工程运输执法监管

县建设主管部门要强化工程运输过程中抛洒、滴、漏行为的查处;对无准运证和不按指定线路运输渣土行为以及未按规范要求覆盖的运输车辆的查处。

县公安交警部门要强化超载行为的查处;强化对无牌无证的工程运输车辆的查处。加强对外籍车辆和外籍驾驶人员备案管理,强化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查。积极配合县建设主管部门对不服从管理的工程运输车辆的查处。

县交通部门要强化对城区道路外的工程运输车辆超限行为的查处;强化对无道路经营许可证的运输车辆的查处。

建设、交通、交警等部门在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时,除对有关车辆驾驶人员处罚外,还应依照省、市有关法规和文件要求,严肃处罚有关发包单位和运输单位。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运输企业,县安监、交通等部门应予以停业整顿或吊销证照。

五、建立工程运输管理协调机制

1.建立信息抄告制度。建设、交通、交警、安监、招管办之间要建立工程运输违法违规信息抄告制度,各单位将查处的违法违规信息及时通报给相关职能部门,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诚信、排行、责任制考核、通报、限制市场行为等处理。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设、交通、交警、安监、招管办五家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工程运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工程运输管理问题。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篇6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

作为全市负责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工作部门,我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标明确、载体丰富、特点鲜明,效果明显。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统一布置,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科室结合分管行业实际,边学习、边总结,边调研、边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市学习实践办对我局在学习调研阶段的所取得的成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分别于第27期、59期《学习实践活动简报》中刊登介绍了我局的主要做法。

(一)抓学习、重调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局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加了“*学习论坛”报告学习会和市交通局党委召开的中心组理论学习座谈会,认真汲取了行业科学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理论精要,切实提升了科学发展理论水平和驾驭全局能力。全体党员干部坚持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地深入学习了《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以及市交通局编印的《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等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学习过程中注意结合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学习促进行业管理观念更新,以学习明确行业科学发展方向。

二是注重基础调研,巩固学习成果。我局广大党员干部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分赴全市32个镇(街)走访企业和群众,挖掘影响我市道路运输行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同时还前往*、*、*、*等周边城市考察学习先进行业管理经验,孜孜以求,取长补短。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现场交流和分析总结,我们围绕市内道路客运公交化调研课题查找出了“定性模糊阻碍公交发展、城乡公交缺乏全局统筹”等公交行业存在的5方面问题,研究制定了“整合公交线路资源、统筹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等4条对策;在探索核心城区公交发展之路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核心城区公交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公交基础设施配套未完善、公交运行速度偏慢”等5方面群众反映较多的核心城区公交问题,提出了要“解决好公交专用道被占用问题,提高公交运行速度”等4条建议;关于规范危险品运输车辆维修管理,我们对比了*市危运车辆维修管理的情况,发现我市现行的二级维护管理制度需进一步改革、相关管理法规尚待健全和完善等3方面问题,制定了“加强危运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危运车辆技术档案”等3方面措施等等。

在整个学习调研阶段,我局完成了7个道路运输行业热点课题调研,起草了近7万字的调研报告,研究制定了31项解决措施,32名全体党员干部全部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掀起了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

(二)兴实践、谋发展,道路运输事业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我局始终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运管工作实践,努力推动我市道路运输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公交事业,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我局从市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入手,构筑和完善市区、镇内和跨镇三级公交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公交线路472条,公交车辆4816辆(城巴779辆、镇内公汽1875辆、跨镇班车2156辆)出租车6381辆,公汽班次密度基本达到“核心城区每8—10分钟一班,镇内每15分钟一班”,实现“村村通、路路有”。全市公交日均客运量突破100万人次,城巴载客量从“治摩”前的日均22万人次增至目前的42.8万人次,增幅达94.5%,核心城区公交分担率从20*年的不足5%上升到目前的17%。

二是统筹协调,推进企业优化重组和运输结构调整,引领行业健康发展。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推进运输企业优化重组的政策措施,加快道路运输行业转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全市共组建成立道路客运集团5家,有客运班车2586辆,占客运班车(城巴和镇内公汽除外)总运力的63.2%;成立出租车运输集团3家,有出租车4261辆,占出租车总运力的65.4%。加快运力结构调整,共计更新车辆3010辆,全部选用达到欧ⅱ排放标准的空调环保车型,更新期大都在5年以内。

三是创新发展理念,构建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加快发展高速化、多样化的旅客运输,鼓励发展跨省跨境直达快运,培育旅游包车客运市场,推进维修业和运输服务业专业化连锁经营,逐步推动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我局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和加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增强拒腐能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组织年轻干部参加桂林工学院开办的“*在职硕士研究生班”,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管理素质和业务水平。近年来,全体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不断加强,行业管理日益规范。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是找准活动切入点。我局学习实践活动以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务求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通过市内道路客运公交化课题调研,促成市内客运班车统一定性为“城市公共汽车”,以降低镇内公汽和跨镇班车的经营成本,促使其下调票价,并承担老年人、残疾人乘车优惠等社会义务;通过出租车行业管理基础调研,促成各镇(街)“公共的士”优先解决本地“摩的”司机转型和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通过驾培行业发展问题调研,摸清驾校的经营困境,为破解驾校乱收费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如此等等。以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切入点既可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属性又可以将人民群众的诉求转化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二是对比分析查不足。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典型标杆,查摆自身的不足,促进行业科学发展。以考察学习*市出租车行业管理先进经验为例,经过为期三天的深入细致的调研,我局和出租车协会、企业代表一致认为下来我市须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已出台的《*市出租小汽车经营服务量化考核方案(试行)》,通过严格的考核,切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促进各企业自我检查自我提高,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同时也建议我市出租车运力投放实行以定价出让与服务质量考核相结合为主招投标方式,这些考察成果都为我市出租车行业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我局组织的其它考察学习活动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在各科室的专题调研报告上都有所体现。

三、主要存在问题

我市道路运输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在这三十年里,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在交通部倡导的“有水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行车”方针的指引下得到了蓬勃发展,各种经营方式的运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人民群众急剧增长的出行需求得到了缓解。但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我们发现,近年来由于受到管理不善、经营成本增加、行业内外竞争激烈、人们出行方式发生改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市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受到了束缚,亟需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引领行业发展走出困境。

(一)行业快速发展,对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我市双转型战略的深入推进,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和加剧,这在道路运输行业亦相应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由于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较快,不同形式上呈现出行业发展定位模糊不清,多种经营模式并存,造成行业内部矛盾加剧。目前,我市只有城巴被定性为城市公共汽车,而镇内公汽、跨镇班车在管理体制、法规和方式方法上被确定为道路客运。由于定性不同,税费标准、执行票价也不尽相同,难以形成效益与公平兼顾、以服务争胜的良性竞争环境,制约了公交一体化的发展。

出租车行业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自去年投放新“的士”后,出租车和公共的士两种模式存在于我市出租车市场,公共的士又称为“黄的”,它既不完全是出租车,也不是公共汽车。由于定位不明晰,造成了目前管理的缺位。

(二)行业法规不完善,影响管理效果

一是公交行业缺失配套法律法规监管。虽然今年国务院实行机构改革,交通部改为交通运输部,但目前我国现行的交通管理体制仍是二元结构、双重管理,即城市建设部门管理城市公共交通,交通部门管理道路运输市场。由于主管部门执行的产业政策不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也不一样。当前省市交通部门均未出台对城市公共汽车管理配套的法律法规,我市交通部门只能参照道路客运市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服务公约来进行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考核,缺乏对城市公交企业经营行为有力的法律约束。

二是道路运输子行业管理缺少操作细则指引。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明确了运输管理机构对道路运输行业及其各子行业的管理职责。但由于《道条》颁布实施时间不长,有关管理条款和配套实施细则,尤其是涉及到道路运输子行业的管理细则不够全面细致,可操作性不强,运管部门难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手段。例如目前我们关于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执法所依据的法规太少而且不够细致,可操作性差,造成监管乏力。对于群众的一些投诉热点问题,以及我们发现的例如教练车不进入正规的训练场训练;教练车、教练员或招生点未经备案登记等违规问题,其查处过程常常处于无法可依或力度不足的尴尬境地。又如《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十二条对危险品运输车辆维修企业开业标准作出规定的内容较粗,只作原则性和方向性的要求,没有详细量化标准,在实际执行当中难以准确把握定位。

(三)行业生存发展压力增大,影响服务质量

本次调研,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市场竞争激烈,税费较多,成本上升,利润空间不断减少,其生存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幅增加、司乘人员管理及招聘难度越来越大;燃油价格持续上涨,柴油价格由20*年的2.55元/升提至目前的5.15元/升,累计增幅已超过一倍,据部分企业反映,当前燃油价格所产生的燃料成本已占企业日常运营收入的65%;公交企业运营收入的单一来源运价却未能随之上调。

二是企业经营主体过多,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目前,我市道路班车客运企业共有29家、镇公汽企业28家、公交企业1家(城巴),公交经营投资主体过多,摊子大,经常出现企业间、甚至公司内部车辆为争抢客源互相抢占停车位、开快车、冲绕红灯、乱停车上落客、竞相压价抢客等现象,造成行业内恶性竞争,乘客利益与经营者利益均受到损害。

同样,目前全市共有出租车企业61家,大多数的企业规模小,不超过100辆出租车的企业就占了33家,而大部分出租车都集中在市核心城区、*、*、*、*等几个经济发达镇(区),出租车个体承包者之间的竞争显得十分激烈,而维修、驾培等其他道路运输子行业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是政府收取的各种费用过于繁重。以报考小型汽车(c1)为例,目前我市驾校的报名费用在3700元—4600元范围,但其中由政府有关部门收取的费用,包括注册费、培训费、长途费等高达2*0元。据了解,*、*两地的小型汽车报名费用与*相近,而其中由政府有关部门征收的费用却只有490元。*的政府收费与之相比,高出许多。驾校扣除这些费用外,再加上燃油消耗、教练员工资、车辆折旧、场地租金等成本外,已基本无利润可言。

而运输企业方面,目前政府对市内跨镇客运班车和出租车都收取“中标资金”。对于新投放的“公共的士”,政府出于减轻“治摩”、“禁电”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的考虑,免收了它们的中标资金(15000元/年),但这一优惠政策又无意中形成了新投放“公共的士”与出租车在经营成本方面的不平等竞争。

(四)市场供需不平衡,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一是市场外部的供需不平衡。由于*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及其“三来一补”加工型企业,客流、货流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供求状况随运输需求上下波动的特征十分明显。在满足春运节假日高峰客流的需求外,相当一部份运输能力在平常处于过剩的状态。

二是市场内部的供需不平衡。由于流动性强,企业员工难于管理等原因,大部分企业都偏向于招收本地户籍的从业经验丰富、职业道德良好的高素质从业人员,但目前这一类从业人员十分匮乏,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不得不降低门槛,大量招收外省、市籍人员充实从业人员队伍。以驾培行业为例,据统计,目前我市驾培行业的2300多名教练员中,属外省、市籍的教练员1629名,占71%。许多驾校在录用教练员时,并不清楚其个人操守,一些教练员因表现不好,被某间驾校开除后,很快又被其他驾校聘请,使到教练员有恃无恐,屡教不改,最终导致驾培行业整体服务质量下降。

四、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开阔视野,理清思路,我们明确了今后工作方向,就是以本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围绕“三个服务”的根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努力促进道路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传统”道路运输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源消耗大,

生产成本高,集约化程度低下,效益增长粗放。其服务品质往往参差不齐,有时候品质高低甚至仅仅取决于服务者个体的素质。一方面是资金、技术不足所致,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管理。因为不能实现大规模、可复制的标准化优质服务,所以道路运输企业很难做大做强,各类投诉也比较多。

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业是资金、技术、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依托现代化的新技术和新的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服务的市场和提供服务的主体呈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将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为此,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技术升级、系统优化,提高运力装备水平,大力建设信息系统,提高运输组织水平,提高运输服务质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战略,为*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双转型提供运输保障。

(一)加快结构调整,实施品牌战略

鼓励企业作大作强,引导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兼并、联合、重组、引资等形式,组建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能主导行业发展方向的大型运输企业集团,形成全国性、区域性运输企业集团,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发展高等级客运车辆,提高车辆与道路、服务的匹配程度,使车辆向重型货车、集装箱车辆、汽车列车等技术先进、高效低耗的车型发展,研制适合农村地区使用的安全、经济、适用型的客货运输车辆,实现运力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服务质量,培育道路运输行业特色企业品牌,带动道路运输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继续推广新的机动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加强车辆技术管理。积极发展汽车维修、汽车保养、配件供应等一体化以及专项维修、特约维修等经营模式,开展诚信服务,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车辆维修与救援网络。加强和完善汽车维修市场的监管制度,提高维修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加快培育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建立和完善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营业性驾驶员诚信记录制度,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二)转变机关职能,完善行业管理制度

根据《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完善我市道路运输各行业的准入条件,制定企业、车辆、从业人员的市场退出机制,实行以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经营行为为主要内容企业信誉考核动态管理制度,逐步实现道路运输管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实行经营承诺制,对发生重特大交通责任事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严重损坏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的经营者,要按照规定和承诺处理,直至其退出运输市场,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根据道路运输业的经济属性和交通系统新一轮机构改革精神,切实转变道路运输管理局职能,强化源头监管,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为企业经营创造公平、公开的运输市场环境。

(三)深化道路运输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在道路运输企业内建立行之有效、法人治理机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活力。积极推进企业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深化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统一运输政策,规范运输市场秩序,优化环境,完善资本市场,继续鼓励港、澳、台等境外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我市道路运输发展,加强指导,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道路运输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健全诚信体系

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将市场准入的行业评估、企业诚信考核、行业经济运行、专家考核等工作委托或转移给道路运输协会承担,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以强化信用意识、促进诚信经营为目标,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行业信用状况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信用档案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服务标准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诚信服务。支持行业协会开展信用考核,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环境和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认证,不断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五)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遏制安全生产不良势头。

坚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紧迫感与责任心,积极探索道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维护道路运输安全;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监督评价体系和预警救援体系,在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内全面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与安监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沟通协调机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强源头管理、实施动态监控,确保安全生产。

(六)加快科技应用和信息化建设,提高道路运输科技水平

加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行车记录仪、危险品检测仪等现代化科技装备的推广应用力度,鼓励和引导运输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耗低效运输装备。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建立并完善行业统一、上下联系、信息共享的信息管理系统及相关数据库,同时整合数据资源,构建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运输管理的质量和效能。

(七)建设精神文明,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加强运管人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提高运管队伍的法律、业务、职业道德和文化知识的总体素质。引导企业讲信誉、树品牌,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导入cis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篇7

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正式启动

2011年12月22日,中日韩俄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论坛和政府磋商会议在哈尔滨落幕。会议签署了《中日韩俄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磋商会议纪要》,标志着四国政府正式启动陆海联运合作。据悉,四国将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的中日韩俄陆海联运政府间合作磋商机制,就签署中日韩俄政府间陆海联运协定进行磋商,每年召开一到两次会议,并于2012年在中国举行首次磋商会议。会议商定成立由四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牵头,研究机构、企业等方面的专家参加的专家组,以目前的研究成果和试运输的经验为基础,开展联合研究,为四国磋商会议提出建议。

欧盟宣布航空碳税将如期实施

欧盟委员会2011年12月21日宣布,尽管有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强烈反对,欧盟关于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的政策将如期实施。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康妮•赫泽高的发言人当天向媒体证实了欧盟的这一决定。同日,欧盟最高法律机构欧洲法院作出裁定,宣布欧盟将要实施的此项政策并未违反相关国际法,从而驳回美国航空运输企业就此提出的诉讼。

我国将打造海上高速路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日前公布了《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和《全国沿海航路总体规划》。今后3年至5年内,我国将在沿海水域交通密集区、船舶汇聚区和事故多发区实施船舶定线制,10年内全面完成沿海航路总体规划,在全国沿海水域打造出安全、便捷、畅通、绿色的“海上高速公路”。定线制针对某一通航水域进行规划,相当于城市内公路;航路规划则针对船舶从一个区域航行至另一区域的航行线路,相当于城市间公路。二者“点线”结合,相互补充,将共同构筑一个完整的“海上高速公路”网络。

中国港口集装箱逆势上扬

随着主要经济体贸易流大幅减弱,全球航运业的亏损面在进一步扩大,欧美主要大港集装箱货量大幅缩减。而此时,上海港领衔中国港口在全球航运的低迷中呈现快速回升的态势。与新兴经济体海运贸易的活跃,直接带动了中国港口的吞吐量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91亿吨,同比增长12.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1.63亿teU,增长11.8%。其中上海港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一举突破3000万标准箱(teU)大关,创下全球港口集装箱运输史上的最高纪录。

交通运输部将试建“公交都市”

交通运输部近日下发通知,明确在“十二五”组织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2013年年底前,启动30个城市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在“十二五”末的目标考核中,相关服务达到较高水平,才有机会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目标考核包括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主城区500米上车、5分钟换乘;城市周边20公里范围内城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率达85%以上;公共交通车辆、场站、枢纽的无障碍通行及服务设施基本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测评满意度达80%以上等内容。

我国校车条例草案开始征求意见

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12月11日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正式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众可在2012年1月11日前对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建议。草案对资金问题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发展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支持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广深高铁全程仅35分钟

日前,广深港高铁广深段正式开通运营。这条路线全长102公里,运行时间35分钟。广深港高铁广深段途经:广州南站、庆盛、虎门、光明城、深圳北站。全车定座556个座位,一等座票价为100元,二等座票价为75元。从2011年7月26日起,广深高铁试运营,开通时间从大运会前的8月10日一直推迟到12月26日,试运行长达5个月。据报道,去年8月中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对广深高铁线路进行复测,发现了57个问题,其中19个问题是试运行过程的技术偏差,已及时调整有关参数;其他38个问题涉及轨道、道岔、信号设备、接触网等方面,广深港客专公司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了整改。

2012深圳物博会将扩大规模

2012年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交通运输博览会将于2012年10月15日―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本次盛会由国家发改委支持,交通运输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承办。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物博会已经成为中国唯一的部级物流与交通运输综合博览会,规模已位居全球同类展会中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了物流与交通运输领域国际顶级的展示交易与交流合作平台。据了解,与往届相比,此届物博会的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专业观众数将再创历史新高。

从物博会组委会获悉,2012年物博会将强势增加交通运输展区的比重和规模,真正实现物流与交通运输齐驱并进,共同发展!这也将成为此届展会的最大亮点之一。2012年物博会中的交通运输展区的展览面积将达2万余平米,共分为城市公交与公路客运、客车与零部件、交通运输管理与安全产品等三大专业板块。同时,展会同期还将举办多项行业论坛和研讨会等其他活动,范围涉及客运、公交及智能交通等各领域。

另外,据组委会负责人介绍,2012年物博会中的交通运输展区将由深圳市盛世交博会展策划有限公司承办。该公司是一家立足于交通管理和道路运输行业,关注交通运输领域科技与经济关系,专门从事行业媒体运营、会展策划与服务、咨询调研等业务的现代化跨媒体传媒运营机构。

综合运输

渝新欧(重庆-新疆-欧洲)国际专列开通

日前,俄罗斯联邦政府国营铁路公司――俄罗斯铁路公司宣布,2011年新开通的“渝新欧(重庆-新疆-欧洲)”国际铁路联运专列,有望在年底之前运载共计1,488个20英尺标准货柜的货物往来于中国、俄罗斯和欧洲境内。这趟从中国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集装箱货运专列,是由俄罗斯铁路公司下属子公司――俄罗斯运输集装箱公司和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共同运营管理。“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专列,于2011年3月进行了试运营,并从6月开始正式营运。现在,位于亚洲区的货物,只需16天,便可穿越过万公里,一路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抵达欧洲,比海运方式足足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铁路“政企分开”试运营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部长盛光祖指出:铁道部机关要按照政企分开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落实企业经营权责,集中精力履行好政府监管、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行业管理等职能,搞好规范、监督、协调和指导转变,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据盛光祖介绍,2012年是铁路新体制新机制全面运行的第一年,铁道部将大力开展多元化经营,努力提高铁路经济效益。加快构建“一体化管理,全口径核算”的运行机制,加大节支降耗力度,处理好铁路局与站段的利益关系。

《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审议通过

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日前主持召开第111次局长办公会,原则审议通过《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此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快递服务专项规划,是按照《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国快递发展实际而制定。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竞争有序、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快递服务转方式、调结构、大发展、上水平,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对快递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民航华北地区进行大范围空域调整

2011年12月15日零时,华北地区空域调整方案正式实施。此次华北地区空域结构调整,涉及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北五个省区市。调整后效果将辐射东北、西北、华东、中南等相邻地区。据民航华北空管局空中交通管理部周航介绍,此次调整新辟固定航线7条,新辟和调整临时航线13条,在华北地区6个机场新辟调整20条进离场航线,重新调整班机走向35条,实现了华北地区主要机场的进离场航线分离。太原、呼和浩特、天津等机场经过本次调整将实现部分进离场分离,增加了安全余度,提高了运行效率。

内河船型标准化2012年7月全面铺开

日前,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与会代表围绕新时期内河船型标准化中的“内河运输船舶主尺度标准的修(制)订”和“内河运输船舶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提出,2012年7月1日,新时期的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将全面铺开,相关指导意见、管理办法、指标标准等将于之前公布,并于2013年1月1日实施,届时将召开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推进大会。

山东示范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山东省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新能源公交车。今后两年,预计山东省投入示范运行的新能源公交车将超过2000辆。据山东省经信委日前介绍,目前中通客车、山东沂星等企业开发的新能源客车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已形成一定规模,生产的新能源公交客车已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并成功打入国内外市场。据统计,目前山东省各市正在运行的燃油公交车达2万辆以上,这为今后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

广东大力建设公交专用道

广东省相关部门表示,至2015年,广东将新增1000公里以上的公交专用道。据了解,今年,广东省新增的公交专用道将达100公里。到2015年,该省每万人公交拥有量将达15标台,珠三角地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将不低于80%,珠三角以外地区将不低于75%。此外,该省还将积极倡导快速公交系统发展,要求省内有条件的城市尽快启动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建设。目前,广州、深圳等11个市已使用了混合动力、纯电动公交等新型清洁能源汽车。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将实施

铁路运输部门近日宣布,为了适应铁路客货运输工作的新形势,铁路部门正在组织修订《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考虑到即将到来的2012年铁路春运客流大,并且集中、叠加等情况,铁路部门将按照“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旅客服务。修订后的《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将在春运后颁布实施。

工信部将推动船舶工业兼并重组

在近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上,工信部党组成员郭炎炎预计未来2―3年,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我国国内,船舶工业都将进入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频发期。政府方面将会进一步优化船舶产业结构,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力争到2015年我国有5家以上企业进入世界前10名,前10家企业造船产量占全国造船总量比例提高到70%以上,同时促进中小造船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在优势领域形成特色和品牌。”

道路运输

山东交运长途汽车票实现联网联售

近日,从山东交运集团获息,随着2012年春运的日益临近,集团下属的各车站进入全面备战阶段。自2011年12月18日起,其下属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总站南区、济南汽车东站、平阴汽车站、章丘汽车站、刁镇汽车站等六大长途汽车站实现车票联网联售,届时,旅客可从上述任意车站买到六大车站的车票,无须多站往返。据悉,六大车站每天共发送5500多个班次,各站联网联售后,旅客可在六大车站中的任意车站买到联网车票。

萍乡市运管处吊销两家危运企业经营资质

2011年11月,萍乡市公路运输管理处从运政管理系统中正式核销了萍乡市港萍物流有限公司和萍乡市双安运输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所有资料,从而宣告又有两家不遵守运政法规政策约束管理的企业被“驱离”道路运输行业。萍乡市运管处在审核上述两家公司时,考虑到企业新成立时硬件条件还未完全成熟,要求该两公司在6个月内购置符合法规要求的车辆数,企业也依法填写了《拟投入车辆承诺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当初承诺的购车时间早已过去,所承诺购置的车辆却没有踪影,虽经市运管处多次督促,企业却总以种种借口敷衍;同时,两公司也拒绝参加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使运管部门无法对其企业存续期间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维护道路运输法规政策权威、维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秩序、警示存有效仿心理的企业并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萍乡市运管处依据相关规定,作出了吊销该两公司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决定。

呼运确保冬季旅客运输安全

进入冬季以来,早晚温度的巨大落差很容易形成典型的“雨雾”,严重威胁道路运输安全。为做好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工作,呼运集团公司积极完善预案,畅通联动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做好恶劣天气下应对准备工作,确保冬季旅客运输安全。具体包括强化站场管理,严禁超员超载,加强对驾驶员安全教育,对车辆进行严格全面检查,并做好冬季保养以及加大安全检查工作力度,利用GpS监控平台,加强对车辆运行的动态监控和安全嘱托等。

河北农村公路加强“双网”建设

日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将构建农村公路“双网”,继续加快实施连村道路和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到“十二五”末,河北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将力争达到14.5万公里。据了解,河北省农村公路连村道路建设,将构建农村公路“双网”,即以县道、乡道为支撑的“连村道路主骨架网”和以建制村为节点与周边村、镇连通的“村际网”,逐步实现农村公路网由“树状”向“网状”转变。

江苏将定期公开公路收费信息

2011年12月9日,江苏公路管理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强调了桥梁安全以及加强收费公路的监管,建立收费公路动态监管机制,依照国家和省政务信息公开规定,定期公开收费公路收费标准、收费年限、通行费收入等信息。江苏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完善的公路监测感知信息网络骨架体系,还要建成具备24小时内预报、6小时预警的国、省干线公路气象监测网络和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实现在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2小时到达,公路应急抢通24小时内完成。

福建2012年底农村公路100%列养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近日证实,福建将用三年时间基本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做到全省农村公路“有人管养、有钱管养、有效管养”,实现管理养护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福建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三年内形成职责明晰、运转协调的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2年年底前,县、乡两级政府要100%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或明确农村公路管养的职能部门,村级农村公路管养人员落实率达100%。经登记的农村公路列养覆盖率要达100%,县道经常性养护比例达100%、乡道达60%以上、村道达50%以上。

安徽撤销四个二级公路收费站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近日证实,安徽将2011年12月底前撤除合蚌路蚌凤段收费点、蚌埠市蚌宿路淮河公路大桥收费站、206国道蚌埠淮河公路大桥收费站、淮南市淮潘公路收费站等四个普通二级公路收费站,并对合六路两个收费站合并收费。此外,芜湖、铜陵两座长江大桥的收费站与高速公路收费站距离过近,也将撤除或减少站点,实行联网收费。据了解,安徽少数上世纪设立的收费站与现行国家规定不符,为此将对部分收费项目实施整改,整改意见日前也获得省政府批准。

华北五省推动超限超载入刑

近日,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北五省市区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将建议交通运输部启动对严重超限超载行为“入罪”的研究,提请有关部门和全国人大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推动修改《刑法》有关条文,借鉴“酒驾入罪”模式,对严重超限超载运输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会上,五省市区公路(路政)管理机构负责同志分别通报了各自路政和治超工作情况,深入研究讨论了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加强路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科技治超措施、省级区域联动治超工作机制以及《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对路政管理工作的影响等问题。

吉林2012年实施新公路条例

经过近四年的调研、论证、草拟、审议与修改,2011年11月23日,《吉林省公路条例》经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原《吉林省公路管理条例》同时废止。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树森指出,《条例》是在总结原《吉林省公路管理条例》经验基础上,针对公路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重新制定的,在立法理念方面充分体现了公路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服务”内涵,在内容上明确了国、省、县、乡、村公路建管养的事权与责任,对公路规划、征地拆迁、超限超载治理等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积极回应。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篇8

一、政府支持、部门配合,重拳整治非法营运行为

近年来,针对道路运输市场出现市场无序,特别是非法营运冲击市场,引起各种矛盾日趋尖锐等问题,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以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为重点,坚持“依法整顿、突出重点、疏堵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扎实开展了客运市场、机动三轮车和出租车市场、维修市场等治理整顿工作,有效维护了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1、开展客运市场整治,建立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壁垒”逐步消除,建立城乡一体化客运管理必然趋势,我们以此为目标,着力加强了客运市场的整治。在整治过程中我们积极采取了普遍清理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本地整顿与外地协调相结合、清理整顿与规范管理相结合、清理整顿与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的整治措施,在城区客运市场管理上按照“两归四统一”管理办法,强化进站经营、始发签证等有效方法,基本杜绝了乱停乱靠、兜圈打转、无证经营等违规行为,使营运客车挂牌率达99%,进站率达100%;在农村客运市场管理上通过严把农村客运市场的准入条件,严格客运班线的管理,严处坑、宰、甩客和不依线运行的经营行为,并对全市230辆农村客车客运票价行为进行了规范,按班线、里程、车型等实际情况,调整拟定道路运输价格,统一制作成梯形价格表,一车一表,悬挂在车内醒目位置。目前,农巴车已全部退出客运市场,营运客车持证率98%,缴费率100%。全市现有各类线路342条,其中跨省3条,跨市71条,跨县(市)23条,市内245条。我市连续四年被孝感市评为客运市场城乡一体化管理第一名。

2、开展机动三轮车和出租车市场整治,净化运输市场环境。在1999年、2002年、2004年,我市分别开展了三次机动三轮车、出租车清理整顿工作,整顿的主要内容是审查营运车辆的牌证,完善各类手续,取缔无证、无牌、无照非法经营的机动三轮车和出租车,控制车辆总量;对照有关条例和法规,重新核定各项税费,制定“税费明白卡”;按照有关规定定价出让或设价拍卖城区道路运输经营权;对所有符合营运要求的机动三轮车、出租车换发“t”牌。在整治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指挥部,并抽调有关部门人员加强了联合执法,为整治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通过三次清理整顿,共取缔非法营运出租面的80多辆,机动三轮车近300辆。将城区出租面的总量核定为120辆,机动三轮车总量核定为600辆(含残疾人50辆),并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确定了出租车面和机动三轮车的出让经营权限,有效净化了运输市场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目前,120辆出租面的挂靠市昌隆汽车维修中心(100辆)和市装缷运输总公司(20辆)管理经营。同时,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我们积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和《湖北省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了《应城市出租车客运管理办法》,现已呈报市政府审定,即将出台。

3、开展机动车维修市场整治,保障维修业的健康发展。为规范我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提高机动车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我们积极联合工商、物价、质检、劳动等部门,对机动车维修市场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整顿。一是深入现场解决无证经营、占道经营、超类维修的问题,打击非法经营。二是查处假冒伪劣配件、“三无”零件充斥维修市场的问题,确保车辆安全,维护车主的合法权益。三是理顺维修价格混乱的问题,打击欺诈行为,增强整体诚信。在清理检查过程中,下整改通知书32份,一类维修企业限期整改的2家,二类维修企业限期整改的1家,取缔4家违规三类维修业户。目前,我市现有一类维修企业7家,二类维修企业6家,三类维修企业42家。

二、严格监管、常抓不懈,有效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加强行业监管,常抓不懈是巩固整治成果,管理好运输市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它可以增强行业约束机制,有助于运输市场的规范化。近年来,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监管:

1、强化宏观调控。道路运输市场宏观调控是确保道路运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为了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其效能的最大化,我们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按照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规律和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一是加强运力调控,认真执行先审批后购车的政策,没有运管部门的审批计划,车辆一律不能办理经营手续参加社营运,有效地遏制了社会动力盲目增长。同时,引导运输企业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之路,鼓励、支持他们加快营运车辆更新步伐,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业的运输装备水平。市八达运输有限公司近年来,先后投资600多万元,更新车辆42台,不断优化了运力结构,提高了竞争力。二是加强线路调控,对应城至孝感、应城至武汉等“热线”线路加强限制管理,防止过剩。同时,我们积极参与由孝感市开展的孝感至应城线路信誉等级招标工作,以此改善了该段线路的经营环境。

2、强化源头管理。源头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我们以此为抓手,严把“五关”: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资质条件,把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条件作为市场准入和确定经营者的重要依据;二是严把车辆技术状况关。严格执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加强营运车辆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减少因车辆机械故障原因造成的事故;三是严把从业人员资格关。严格实行从业人员资格制度;四是严把安全监督关。督促客货运站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站、上车,防止超员车辆出站;五是严把市场稽查关,我们抽调精兵强将,成立4个稽查专班,采取定点稽查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节假日、休息日或夜间,对城区重要路段实施24小时的布控,同时争取乡镇当地政府和派出所的支持,对发现的违章行为及时查处。

3、强化社会监督。一是强化执法监督。公开了执法社会承诺,聘请了20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行风评议员,定期发放征求意见表和召开座谈会,严格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对群众反映的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举报一起,查处一起,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向举报人反馈。二是强化业主监督。公开业主社会承诺,明确机构,制定了责任,完善配套服务措施,对客运车辆营运标志进行规范,要求所有客车、出租车车身喷有举报电话,车内悬挂线路牌和梯形票价表,努力做到应诉及时。

二、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全面提升依法治运水平

服务是管理的延伸。工作中我们将服务寓于管理之中,加强依法行政,全面提高了运输市场管理水平。

1、增强服务意识。一是建立了运政服务大厅。为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办事透明度,市运管部门克服困难,挤出有限资金3.2万元,建立了运政服务大厅,把原运政股、机务股、费收股、信息股合并为一,实行办证、缴费、签章、票证等一条龙优质服务。二是开展“回归工程”。针我市客货车大量外流情况,我们积极采取措施:用优惠政策吸引。凡愿意过户回应城的货车一律取消申报制,做到随到随办,承诺零罚款,运管费可按月、季、年等灵活缴纳,成建制单位或一次性缴费的,可享受30%的优惠;用企业实体牵引。我们协助成立了孝合集团应城通达运输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营业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为车辆和驾驶员办理了专业牌证,已有20台车挂靠该企业。为方便专业运输企业,我们还将专业运输税票直接发放到企业,极大地方便了经营者;用货源信息指引。我们成立了货运信息服务中心,并购买了电子显示屏、电脑等专用设备,及时免费为本地车辆提供货源信息、旅途信息、气象信息等服务,正在筹备与全国货运信息点联网。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篇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契机,交通运输部“村村通公路”是支持,农村公路网不断完善,农村的客运需求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相辅相成,快速发展。农村客运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运输市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满足农村村民的出行需求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架起了城乡交流的桥梁,人与物在城乡间的流通,迫切需要安全便利的农村运输网络。农村客运市场成为道路运输企业新的发展重心,发展农村客运关键在于客运市场的开发和构建。长期以来针对农村客运市场的研究,体现在农村运输网络、农村运输市场现状分析、城乡一体化运输等等方面,特别是针对农村客运站场建设、运输线路安排、运输模式优化以及所在经济区域与农村客运市场协调发展,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诠释农村客运市场开发与构建,探寻适合农村居民出行的农村客运发展良策。

一“、长尾理论”基本原理与农村客运市场研究概述

(一)长尾理论概述长尾理论是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在2004年基于网络时代兴起而提出的一种新理论。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流通成本不断降低,使商品满足人们的多样化与分散化的需求成为可能,把这些分散的需求综合起来,就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抗衡,甚至更大[1]。长尾理论关注在过去不被重视的市场。这些市场虽然分散、小,但数量众多,巨大数量的微小市场,也占据了市场中可观的份额,这就是长尾理论的核心,如下图所示。

(二)相关政策及农村客运市场环境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村村通的扶持,我国农村公路得到了显著提升,村到乡镇、村到县、乡镇到乡镇之间的公路逐步硬化,达到了通行客车的条件,为城乡客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村公路建设实施的“通畅”及“通达”工程为发展农村客运提供了基础条件,农村客运市场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农村道路运输,并采取必要措施提高乡镇和行政村的通班车率,满足广大农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据交通运输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全国3.5万个乡镇、55.3万个建制村,全国乡镇、建制村通班车率分别达到98%和87.8%[2]。2009年全国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继续加强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出台扶持农村道路客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推动农村客运稳步发展,加快了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45万公里,农村客运车辆达38万辆,客运线路9万条,日均发班车120万班次,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390万公里。2010年我国将全面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实现全国96.1%的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94.2%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98.1%的建制村通公路[3],表1就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农村公路建设的成就[4]。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下降了24.6个百分点[4],从而使农村居民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投入和需求有了增长的空间。

二、农村客运市场形成“长尾市场”的原因

长尾市场也称之为“利基市场”,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给利基下的定义为:利基是更窄地确定某些群体,这是一个小市场并且它的需要没有被服务好,或者说“有获取利益的基础”。克里斯•安德森认为,长尾理论的成立有三个条件:第一,大量的滞销产品能长期存在,能够销往另一个市场;第二,产品的存储或物流成本能够降到足够低;第三,产品丰富,交易额可以很小,但用户群必须很大[6]。

(一)农村客运市场是交通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的潜在市场伴随中国铁路的大规模提速,动车组的开行和高铁、城铁的兴建运行,城市道路客运市场运力饱和、高速客运市场潜力挖掘殆尽。2010年春运40天,全国道路客运量达22.9亿人次,铁路客运量则为2.04亿人,比例为11∶1;福建省泉州道路客运量达1508万人次,铁路客运量则约9万人,比例为167∶1[7]。但是随着福厦铁路及厦深等高铁的开通,铁路客运在福建泉州交通格局中的“微不足道”格局将被彻底打破。届时,厦深高铁将影响到福建省泉州发往广东方向的班车177台。以客运中心站和泉州客运站为例,2009年广东线沿途公路客运班线营收在两站点营收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为8%,两条高铁全线开通后,将全面冲击福建省泉州569部省际班车的运营以及部分市际班车运营,必将导致长途客运业务的萎缩直至消失,每年将减少客运营收3.4亿元以上[8]。由此可见农村客运市场商机凸现,道路客运企业“车头向下”,加大发展农村客运成为可选策略。

(二)农村客运市场的运营成本不断降低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村村通公路”工程使得农村公路的质量和等级在不断完善和加强,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普遍得到改善,为农村客运市场的活跃创造了硬件条件,也为开辟农村客运市场、降低农村客运市场的运营成本提供了保障。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交通环境刺激农村客运市场的发展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广大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文化进一步改善;第二,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56%的大国,广大农村群众出行需求巨大;第三,国家加大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民出行的基础条件将逐年改善;第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需求加大。

三、农村客运市场开发的相关策略

种种迹象表明,过去无利可图的“长尾市场”如今确实蕴涵着潜在的市场机会,开拓和完善农村客运市场的基本策略如下:

(一)在运营理念上,关注新型消费,拓展长尾市场任何一个市场在运营之初,都会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农村市场也不例外,也应该结合自身状态,从新型消费模式中寻找“长尾消费群体”,形成自己的“长尾市场”。随着我国农村客运网络试点工程的推进,农村客运模式已经由原先的城乡客运班车一体化建设向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转变,浙江省就在2003年摸索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农村客运市场策略。这样的运营模式形成了城乡公交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有序的农村客运市场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群众的出行[9]。

(二)在运营模式上涉及长尾产品,吸引长尾消费正如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中描述的那样,一个极大极大的数(长尾中的产品需求)乘以一个相对较小的数(每一种长尾产品的数量),仍然等于一个极大极大的数[9]。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农村人口有7.4亿,虽然在某一个农村地区表现出的农村客运市场需求很小,但整个农村市场的客运需求量却不可低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村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村社会正逐渐进入“富足经济”的时代。在“富足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必将更多地转向“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这一转变大大提高了“长尾市场”开发价值和利润潜力。在福建省莆田市乡村道路上,2005年以来开通“乡村客运”班线,莆田市秀屿区岐厝村,每15分钟左右就有一辆客车开往笏石镇。资料显示仅一年多时间,福建省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地区已推广到1个设区市(莆田市)、13个县(市、区)。试点地区共投放车辆1500辆,开通了农村客运班线332条,开通客车的乡镇151个、行政村1568个,大大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状况[10]。

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篇10

【关键词】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职能转变

从建国以来到今天的大部制改革,道路运输管理(以下简称“运管”)职能随着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而发展,运管职能的转变是为道路运输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服务,顺应大部制改革的需要。

一、运管职能的历史沿革

随着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管理职能也随之不断变化。从建国至今,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的转变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建国到改革开放前。

1949年至1978年,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上的基本特征就是单一的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全能型政府职能体系。所以在这种体制下,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运输生产单位进行直接管理,直接行使管理职能,管理方式表现为对运输生产和运输企业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

(二)改革开放到《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实施前。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相比之下,运力难以满足运需。为了解决运输难、出行难等问题,1985年,原交通部提出了“三个一起干、三个一起上的政策。该政策的出台打破了原有国营垄断的局面,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便出现了个体经营户和私营企业等,以满足运输需求对运力的要求。1987年4月原交通部出台了《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工作条例》,该条例规定,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下设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作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职能机构,并行使道路运输管理职能。

(三)《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实施后。

200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道路运输条例》,该条例规定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所以由运管机构直接行使管理职能。这一时期职能转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前,运管在行使原有职能的基础上,主要履行其规费征收职能;二是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后,新增加了对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汽车租赁、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发展现代物流的指导职能,取消了规费征收职能。

二、运管职能转变的原因

运管机构的职能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所谓运管职能转变是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职能外延的一种变动,其转变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环境。

1.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原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确定的道路运输管理职能,已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运输市场的开放,运力供求矛盾得到了缓解,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职能由计划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

2.政治法律环境

为了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并在该条例规中定了运管的职能;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家办发[2009]18号了《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该规定进一步扩大了运管职能范围。最终形成以《道条》为龙头、部颁规章为基础、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补充的法制体系。

3.国际环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道路运输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随之加入wto后,国内道路运输市场进一步对外开发,加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道路运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所以必须要打破原有单一、封闭的管理方式,以适应道路运输国际化发展趋势。

(二)行政系统内部环境。

1.2008年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调整和转变政府职能,目的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权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运管机构中严重存在人员超编、机构膨胀和职能交叉等问题,这就要求运管机构转变其职能,顺应大部制改革的核心,从而适应运管机构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2.2009年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对运管职能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改革前,运管主要致力于规费征收,把收取费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其他职能相对比较弱化。改革后,运管的行政征收职能被取消了,这使运管机构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履行市场监管、安全管理、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职能。

三、运管职能转变的重点

(一)职能范围的转变:增减的职能。

大部制改革和燃油税费的实施促使运管职能发生重大变化。运管机构在依法履行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汽车租赁、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发展现代物流的指导职能;同时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后,取消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行政征收职能,使运管职能随着道路运输的发展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二)职能重心的转变。

1.淡化的职能

《道条》规定运管机构具有依法对道路旅客运输经营、道路货物运输经营、客货运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的管理职能。从而得知运管原有职能着重管行业,而随着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原有着重管行业的职能不断弱化,其倾向于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

2.强化的职能

运管机构注重强化市场监管职能,严格市场准入,打击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各种设施设备;突出社会管理职能,以协调各方利益,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后注重和强化安全管理职能,保障人、财、物的安全,才能保证道路运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管理方式的转变。

着力转变运管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打破传统僵硬、单一、强制的管理方式,引进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如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行政规划、行政给付等权利色彩较淡和强制性较弱的方式,最终实现“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