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的局限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08

考古学的局限性篇1

我国东部沿海的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岳石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马桥文化等,都是这一时期命名的,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苏秉琦先生根据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出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对于我国考古学向纵深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对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研究,无疑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区、系、类型”理论的前瞻性主要有二:根据“区、系、类型”理论,苏秉琦先生将我国群星璀璨的考古学文化归纳为六大区,“区、系、类型”中的“区”不仅空间大于考古学文化区,而且“区、系、类型”中“区”的层次也高于考古学文化区。苏秉琦先生从全新的高度将“考古学文化区”的概念上升为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的“区”,不仅为考古学建立了更加广阔的时空框架,也为宏观地对考古学文化进行动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苏秉琦先生在提出考古学文化的考古学“区、系、类型”理论的同时,还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模式、从“古文化、古城、古国”的观点到“古国、方国、帝国”的理论和“原生型、次生型、续生型”为国家形成的三种模式等文明起源理论,因此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区、系、类型”理论实际上已成为通过考古学方法研究和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基础③。考古学理论来源于考古学实践,考古学理论应对学科研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苏秉琦先生基于现有资料对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探索虽具有前瞻性,然这一理论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实践中也日渐显现出理论的不完善和受考古资料的局限而出现一定的局限性。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有二:同一律和普遍性等基本概念不明确。“区、系、类型”理论中出现了考古学文化的“区”、考古学文化的“系”和考古学文化的“类型”,苏秉琦先生对“区、系、类型”的定义如下:“在准确划分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在较大的区域内以其文化内涵的异同归纳为若干文化系统。这里,区是块块,系是条条,类型则是分支。”显然,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与原有的“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类型”等考古学专业名词文字相同而概念或定义不同。根据苏秉琦先生的定义,“区、系、类型”中的“区是块块”,属于空间范畴;而考古学文化区也同样属于空间范畴。在苏秉琦先生划分的六大区系中,“东部沿海的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主要指“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即海岱地区;尽管苏秉琦先生认为胶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属另一个文化系统,实际上胶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可归属海岱地区的一个亚区。而“长江下游地区”则包含了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和江淮西部的“薛家岗文化”等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根据苏秉琦先生的划分,“东部沿海的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大致相当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分布区;而长江下游地区却包含着“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和“薛家岗文化”的分布区。因此“区、系、类型”的“区”似乎既可等同于一个考古学文化区,又可包含若干个考古学文化区。此外,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的“区”,或以省命名,如“陕甘晋”“、山东”和“湖北”,或以流域或方位命名,如“长江下游”“、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等。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有考古学的基本标准④,而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中“区”的命名,既无统一的标准,又无规律可寻。“区、系、类型”中的“系是条条”,显然属于时间范畴;而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和文化的发展演进也同样属于时间范畴。根据苏秉琦先生对大汶口文化发展演进为龙山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发展演进为良渚文化的论述,“区、系、类型”中的“系”主要指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发展演进而不包括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在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分期属于量变,而文化的发展演进则属于质变,质变是由量变的积累而发生的突变。因此,“区、系、类型”中的“系”与文化分期、文化演进的相互关系的区分,“系”的时间概念与文化分期和文化演进的时间概念的区分,显然存在着概念上的不确定性。在同一考古学文化中,由于分布范围或文化面貌存在一定的差异,往往又分为若干类型,如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秦王寨类型”、“大司空村类型”和“西王村类型”等,而龙山文化则有“城子崖类型”和“两城镇类型”等。在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区、系、类型”中,“系是条条,类型则是分支”,显然“区、系、类型”中的“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的类型有着不同的概念。

“系是条条,类型则是分支,”既然有分支,也必然有主干,主干与分支也同样存在概念上的不确定性。综上所述,“区、系、类型”的“区”不等同于考古学文化区的“区”“,区、系、类型”的“类型”也不等同于“考古学文化类型”。考古学理论既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又须符合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一个学科中用同样文字的专业名词表示不同的概念或有着不同的定义,似乎有悖于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考古学理论应具有普遍性,应适用于不同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如仅适用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似乎又缺乏普遍性。区系的划分割裂了东夷民族文化区。受考古资料的局限,苏秉琦先生在“区、系、类型”中划分的六大区系是在尚存若干考古学文化空白区的情况下划分的,尤其是淮河的中游地区与下游地区。因此六大区系的划分出现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江淮东部和江淮中部地区在当时还是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区,还没有龙虬庄、侯家寨、凌家滩、双墩等遗址的发掘,还没有龙虬庄文化、双墩文化、侯家寨文化和凌家滩文化的命名。徐旭生先生根据对古史传说的研究,划分了华夏、东夷和苗蛮民族集团的空间分布范围。其中将渤海湾以西到钱塘江以北划为东夷民族的分布空间⑤(图一)。而苏秉琦先生将我国东部沿海划分为“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显然割裂了东夷民族文化的分布区,显然强调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考古学属性而忽略了区系划分的民族学属性。“‘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同一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应该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的。由于这个社会集团有着共同的传统,所以在它的遗迹和遗物上存在着这样的共同性。

考古学的局限性篇2

关键词:旅游;古城镇;商业业态;文化;发展时序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240-02

前言

全国古城镇旅游开发方兴未艾。目前全国古城镇旅游旅游开发的古城镇200多个,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旅游古城镇还有1000多个。古城镇旅游资源已经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古城镇的商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当地旅游收入以及旅游产业课程序发展。但是学术界对古城镇旅游商业业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和行业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技术导则和认证机构。古城镇旅游商业业态规划的迫切性和理论研究的滞后性、行业规范的空白产生巨大的矛盾。

一、商业业态在古城镇旅游中的地位

1.商业业态发展是古城镇旅游发展的基础。古城镇从建立以来就担负着人类聚集、交流、生活等活动的载体。在古城镇发展初期,其商业主要在古城镇居民生活、城镇服务功能中发挥着作用。当一个古城镇被开发成为旅游目的地,以旅游资源产品推向市场时,商业业态不仅需要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要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档次的需求。商业业态成为为古城镇旅游发展的基础。在旅游开发“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住、购就占据旅游收入的很大比重。所以商业业态提升是古城镇成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必然需要。

2.商业业态促进古城镇的旅游发展。如果单纯是古城镇商业的布局和发展是自由的、散漫的,只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生活服务。古城镇原有的商业业态现状往往具有服务质量差、品种单一、档次低下等特点,根本不能满足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古城镇旅游的发展,其商业的经营方式、经营内容、经营服务对象等商业业态内容得到提升。古城镇商业的随意性、低质性、普遍性将向旅游商业业态的现代性、优质性、独特性发展。旅游商业业态将提升古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商业服务档次,促进古城镇旅游业的发展。

3.商业收入是古城镇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商业是指为游客提供的商业服务活动的总称。其中一部分是游客在旅游途中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商业服务,另一部分是供游客赏玩、收藏和馈赠亲友的服务。旅游商业发展的程度是旅游业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旅游业发达的地方,旅游购物的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30%~50%,有的甚至达到60%以上。一般西方国家旅游商品的收入占到旅游总收入的35%,而旅游发达地区甚至达到60%。许多旅游目的地既是游览胜地也是购物天堂,旅游购物成为旅游者的主要活动之一。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古城镇居民尤其是从事商业服务的经营者必将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增加商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整体上提高居民的素质。

二、古城镇旅游商业业态发展规律分析

1.居民自由式阶段。古城镇在发展的初期,商业发展是零散的,其商业布局、经营内容、经营方式沿袭着家庭经营模式。商业气氛单薄,甚至一些民族古寨还没有形成商业的概念。商业业态的规模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成正相关性。服务对象以当地居民生活为主。总体呈现出规模小、数量少,服务时间短、服务水平差、品种少、质量差等特点。布局则多为家庭式经营为主,亦商亦家。

2.旅游自发式阶段。随着古城镇旅游的开发,原来从事商业服务的经营者顺应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者通过对服务对象的需求的判读,逐渐开始转变经营内容,延长服务时间,增加服务种类,提升服务水平。这种转变是自发的,是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同时由于商业经营者水平的局限性和市场信息判断的有限性,存在很多的问题: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特色;功利性太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商业性太浓,缺乏文化内涵;服务种类不足,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

3.旅游商业调整提升阶段。当古城镇旅游商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将趋于成熟。随着商业部门的管理和行业的规章制度建立,古城镇商业业态也随之提升。商业业态布局呈现集中式为主,条块结合的布局模式。古城镇商业业态弥补了旅游商业发展前期的缺点,但是呈现出商业业态布局过重,超过了古城镇旅游市场的容量,供过于求、恶性竞争。商业气息掩盖了古城镇文化气息,给游客带来抢夺式消费的感觉。如云南丽江、成都黄龙溪正处于发展成熟阶段。

4.去商业阶段――文化旅游商业阶段。古城镇旅游商业业态成熟过剩后,将从重“商”向“文化”导向发展,此时的商业收入趋于稳定,来访的回头客逐渐增加。这一阶段古城镇旅游商业逐渐呈现出:文化为魂、旅游为形、商业为体。商―旅―文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旅游的核心服务区,旅游者对商业业态独特性、个性化的需求决定了该古城镇商业业态发展的方向。而在古城镇的则以出现低廉的、以营利为目标、管理比较差的商业业态。

三、古城镇旅游商业业态影响因素

1.古城镇文化特色。文化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古城镇的旅游发展魅力和优势不仅在于悠久的历史文化物质实体和非物质文化,还包括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产生的旅游服务文化、体验文化、人文精神。商业服务必须以文化为内核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古城镇本身的功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得到挖掘。驿站型古镇体现通勤文化交流特色。如泰安古镇;民俗性古城镇体现民族特色,如凤凰古镇,洛带客家古镇、上里古镇、丽江古镇、平遥古镇;中心城镇型古城镇主要体现文化、政治、经济中心功能,如阆中古城。

2.古城镇旅游市场定位。古镇旅游定位是业态定位的基础。古镇在整个区域旅游中所属的定位和开发优势成为古镇商业经营的主要方向。如果一个古镇本身就是区域的行政文化中心,如阆中古城,其规模大,风水文化底蕴浓厚,该城镇本身还肩负着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其旅游定位就是以休闲娱乐为主,观光、度假为辅的旅游定位,商业定位肯定就是应该以休闲、购物、娱乐为主。

3.消费市场。古城镇商业业态规划和布置还必须考虑市场的需要,才能对业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旅游商业服务对象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消费水平、消费类型以及消费时段、消费季节、消费心理都是业态调整的主要依据。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和尊重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忽视原住居民的消费需求和习惯往往是古城镇旅游商业业态最容易忽视的漏洞。

4.古城镇建筑布局。古城镇的古建筑特色和布局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古城镇在开发初期商业实体往往对个建筑形成包裹和蚕食的态势,为了增加游客的接待量和经营者数量进行拓宽古街道、修整古建筑,增加仿古建筑。另一方面随着游客人数的急剧增加,一些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城镇不堪重负,遭到严重的破坏。

四、古城镇旅游商业业态布局规律

古城镇整体布局和建筑特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商业业态的布局。通过对国内外古城镇的考察和总结,古城镇商业业态布局呈现出以下三种布局模式:

1.自由式布局。古城镇在旅游发展的初期都会呈现出商业业态布局自发式发展模式。亦家亦店的经营模式是古城镇最为普遍的经营方式。同时也是客栈文化、院落文化经营的基础和雏形。

2.聚集式布局。通过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对古城镇中的商业业态相对集中布局,经营的种类相互补充,如古城镇主景区以观光为主的布局,则在古城镇周边布局相对集中的商业服务。

3.条带式+卫星布局。商业业态集中经营,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有利于城市布局和旅游规划。同时也是古城镇旅游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通过主管部门的引导以及行业经营的市场选择,形成以古城镇主要旅游路线为轴带的特色商业业态条带式布局。很多古城镇都有可能布局的滨河餐饮区、城中商业区、宾馆服务区、娱乐休闲区等。随着古城镇旅游的发展,古城镇核心旅游区商业服务接待能力的有限性和旅游接待的季节性,在旅游商业主服务区形成零星的、低廉的、不规范的旅游服务布局,以低档次的餐饮服务和住宿服务为主,形成卫星状布局。

五、古城镇旅游商业业态规划的保障措施

1.古城镇商业调整要以人为本,注重市场需求。旅游商业业态服务对象是游客,只有充分研究游客消费需求、行为规律、消费心理才能保证旅游商业布局和种类市场需求;同时业态布局还必须满足原著居民的生活需要,充分引导原住居民保留地方特色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保护好古城镇文化传承,提高古城镇文化的源生态型和游客的参与性。

2.古城镇商业调整规划方向――科学性和前瞻性。旅游商业业态研究是旅游产业链条如何在古城镇和景区进行合理布局的依据,它决定着古城镇和景区功能如何划分,建筑如何布局,而不是规划师和建筑师在图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布局商业空间和产业空间。古城镇商业业态规划设计涉及的管理部门和研究领域比较广,从管理方面涉及到旅游管理、城市规划、商业管理、环境保护、宗教、建设、文化等部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通力合作才能够使商业业态的布局更加科学化。

3.古城镇商业业态的研究任重道远。目前旅游商业业态相关的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涉及该领域规划的导则、规范、编制单位的资格认证等都还处于空白,古城镇商业业态规划设计成果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科学性和严谨性受到质疑。同时对游客、业主、市场的分析也是商业业态布局研究的主要内容。古城镇商业业态布局还需要学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胡海霞,杨振之.古城镇商业业态研究[J].软科学,2010,(9):138-141.

考古学的局限性篇3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极其漫长的,即便是从旧石器时代算起,也大约有300万年的历史;而人类用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就是说有比较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的信史,就中国而言,大约是从公元前17世纪的商代开始的,距今不过4000年左右。从300万年前到4000年前,这么漫长的历史,除了通过神话传说获得一鳞半爪的模糊的认识之外,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如《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开(夏后启)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九歌》以下,开焉得始歌《九招》等等。通过这些记载认识商以前的历史不仅模糊不清、无法得以考证,而且也是一种无奈。可见,通过文字了解人类音乐的历史,其局限性不言而喻。而大量考古出土的音乐实物以及对它们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史前音乐历史的了解主要依靠神话传说的尴尬局面,也改变了我们对史前音乐历史的认识。例如,1987年,河南舞陽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25支骨笛,据碳14测定和树轮校正,距今约8000-9000年;根据测音和实际的演奏实验表明,这些音已包括了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并且可以吹奏较为复杂的曲调。这一结果不仅改变了我们之前对新石器时期音乐认识上的空白,而且也改变了对已有的中国古代音乐诸多研究成果的认识,促使我们对其进行重新考量,如学界很长一段时期都在争论的战国时期有无五声音阶以外的偏音的问题;音阶发展史是由少渐多,还是一个从多到少不断规范的过程的问题等。

二、考古史料和文献互证

考古史料和文献史料互证,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源于20世纪20年代王国维对古代历史的研究。他主张研究古史当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这在历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被学界称之为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的提出,一方面导源于对科学研究实证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是考古学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这一研究方法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也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王光祈在其《中国音乐史》一书就曾指出:研究古代历史,当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类推又次之。其后,学者们都自觉和不自觉地将此方法运用到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实践中,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面貌也因此为之一变,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史学从文献到文献的旧传统,也使研究所得之结论多了些许的实证面貌。例如,古书中有关鼍鼓的记载甚多,《吕氏春秋古乐篇》:帝颛顼令鱓先为乐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即鼍也、《诗经大雅》:鼍鼓逢逢,蒙瞍奏公、李斯《谏逐客书》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提到的灵鼍之鼓.鳄鱼在古代被称作鼍,鼍鼓即是用鳄鱼皮制作的鼓。在没有有关鼍鼓的文物出土之前,学界对这些记载多半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但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3015号大墓木鼍鼓的出土,释解了人们心中的疑团,从而确信鼍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真实存在。

三、匡正用文献研究可能出现的谬误

翻开历朝历代正史乐志可知,其中有关音乐的记载多出于统治阶级之手,所载内容侧重于宫廷雅乐,对宫廷之外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记之甚少,有些御用文人为了取悦于统治者甚至会歪曲历史,因而必然有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此外,在重道轻器的古代,记载音乐之人往往都不是具有音乐专业知识的乐工,而是一些对音乐一知半解的文人,这也必然会使有关音乐的记述含混不清,乃至错误失实,以讹传讹,贻害千年。如此,考证、校雠等传统的研究方法一筹莫展,考古史料则表现出其特有的参证和纠错的作用。

考古学的局限性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1-01

一、古诗词教学现状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本作为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都重视古诗词篇目的编选。高中语文课本几乎每册都会单独设置一个固定的单元来讲解古诗词,可见古诗词在高中语文的重要地位。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教授和学习古诗词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未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原有阶段,教学方法也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在备课上,他们往往依赖教参进行教案设计,以不变应万变,使得教学质量止步不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方法的创新和改进,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使得本来富有个性解读色彩的诗歌教学,变成了具有标准答案的诗歌识记过程,剥夺了学生的话语自。

(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语言高度凝练,形式上与现行汉语相差甚远,使得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抵触和厌烦心理。再加上古诗词的解读晦涩难懂,必须借助工具书、教师来帮助理解,甚至有时候在这两者的帮助之下,还是感觉一头雾水,鉴于古诗词的积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好了几篇并不代表在学习新诗歌时畅通无阻,这就使学生形成了古诗词无法学好的错觉。

(三)高考对古诗词教学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高考题型的相对固定和考查知识的范围界定,使得部分教师和学生有了投机取巧的念头。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高考题型进行针对性授课,着重解读高考中的易考点和易错点,着重进行技巧的传授,学生则只识记重点篇目和常考篇目的知识,对其他不常考的篇目则采取相对弱视的态度。第二,诗歌鉴赏一般选自课外文章,使得有些学生产生了侥幸心理,认为书本知识不会考到,从而放松了教材中古诗词的学习。

二、从教师角度谈几点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图改变以往教师对课堂的完全掌控局面。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在互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

(二)提高自身在古诗词方面的语文素养

1.多读书,积累足够多的古诗词知识和理论。

教师的知识功底如果不扎实,将直接影响对教材的解读是否深入和精准。教师必须多读一些诗歌鉴赏类的书籍,从整体上掌握古诗词理论系统。

2.提高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力和归纳整合能力。

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除了要在课前认真分析学情之外,还要在课上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对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由于古诗词内涵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审美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更好地解读诗文。

(三)创新诗歌策略,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鉴于课文篇幅的限制,教材中除了插图信息能给学生带来些许兴趣和想象空间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辅助信息。教师如果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教材的不足。例如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在导入阶段可以放一些赤壁的图片、选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图片,把学生带到那个时期、那个地方,更能身临其境地了解原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也可以选取电影《赤壁》的优秀片段辅助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

(四)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

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受到限制,往往只能指导学生去分析特定的诗词,使其掌握学习诗歌的方式方法,然后课后自己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搜集资料,补充课堂上的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时,其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情景描写,里面有“寒蝉”、“长亭”两个意象,教师在解释完这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之后,可以让学生课后搜索含有这两个意象的古诗词,分析“寒蝉”、“长亭”两个意象在其它古典诗词中还有哪些象征意义。这个搜集的过程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就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够从这一活动中,更加深入的品味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考古学的局限性篇5

文物考古工作的起步和发展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密不可分。而在这其中,虽然经历了许多物是人非的变化,但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建林为代表的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足迹却一直在高原上延续。从20世纪70年代的石兴邦先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及之后陆续的张建林、张仲立、段清波等学者,再到2000年以后开始涉足考古的张博、田有前等年轻一代,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身影无数次出现在高原上。br>

20世纪70年代末卡若遗址的发掘是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初次涉足高原;80年代他们又参加了第一次文物普查、曲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乃东普努沟吐蕃墓葬考察、古格故城遗址调查、日土岩画调查等重要的考古项目;90年代则有著名的托林寺调查与发掘。

新千年的第一个10年里,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又参与或与文物部门合作进行了青藏铁路沿线考古调查和发掘、阿里地区文物调查、萨迦北寺考古发掘、青藏高原吐蕃时期石刻遗存调查等。而且,随着近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室的成立,陕西与的文物考古工作建立起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研究室成立以来多次与文物部门合作,萨迦北寺的发掘便是其中之一。近年,又开始着手进行唐蕃关系考古的相关调查与研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又一次让陕西文物考古人的身影出现在了高原。

三普工作中的指导队

2008年5月中旬,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刚刚褪去“3.14”事件阴影的高原全面铺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已有2007年第一次普查培训和试点积累的经验和培养的人员,但一方面各地市参加人员有限,另一方面,这有限的学员也无法完全承担起对各自地区三普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任务。因此,自治区三普办决定在今年正式普查全面展开前再举行一次培训和试点工作,逐地市进行普查培训和现场试点指导,然后趁热打铁,以地市为单位,全面开展正式普查。

受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室张建林主任派遣了由颜泽余、袁明、席琳3人组成的协助组,于2008年5月16日赴藏,与自治区文物局工作人员罗布扎西和司机尼玛次仁共同组成了自治区第三次文物普查现场试点指导队,辗转全区6地1市。

3名陕西队员中:颜泽余是绝对的老,协助组的核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多次进藏,参加过的文物普查、青藏铁路段考古调查等项目,经验丰富,此次主要负责指导普查学员绘图和寻找文物点。袁明,组长,研究室工作人员,此次是他的第一次之旅,主要负责指导普查学员GpS测点和照相。虽然一直都很担心身体,常常把自己有高原反应挂在嘴上,但他还是很快适应了高原缺氧环境,并且在高原中的高原――阿里创造了一种高原反应的新类型:醉氧、睡不够、吃不饱,尼玛师傅的“沙漠野狼”4500成了他的活动卧室。席琳,即笔者,组员,组里老小,刚刚跟随张建林副院长攻读考古的博士仅一年。2007年年初第一次入藏拜谒人文史迹,旅游体验。此次算是第一次到高原干本行――文物考古,主要负责指导普查学员进行文字信息的采集。因此,总是能跟着学员们与当地群众接触,往往能比他俩多喝几碗酥油茶,多吃几块风干肉。

此外,在我们的5人指导队里,藏族大哥尼玛次仁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坐在他的“沙漠野狼”里,大家都很放心,更重要的是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成为大家将近两个多月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调料。藏族小伙罗布扎西是指导队里的老小,却也是大总管,天生一副好嗓子。虽然并非文物考古专业出身,但凭着兴趣和勤奋,已经俨然一个准文物考古工作者了。这次他主要负责指导学员绘图以及GpS软件的使用。

指导队先后转战六地一市

5月18日,指导队抵达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乃东县,与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哈比布副所长等培训授课组一行4人会合。由于我们两个新人的关系,连师傅也被“株连”,一起作为重点保护对象,“被迫”休息了两天,以适应高原环境。20日,正式进入工作阶段。

从5月20日到7月11日,指导队先后转战6地1市的7个试点县:山南地区桑日县、乃东县――阿里地区噶尔县――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林芝地区林芝县――昌都地区昌都县――那曲地区那曲县――拉萨市墨竹工卡县。

此次普查试点过程中,我们发现各地市参加培训的学员中专业人员相对较少,不少学员在对文物本体的认识上限于专业知识的欠缺而比较困难,记录的语言组织和专业术语的运用也都存在很大问题。而这些方面要想在短短的一周时间掌握又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只能根据每个学员的特点和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检查并指导资料的整理,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在指导学员进行采访记录的过程中,我们对“教学相长”有了深刻的体会。特别是从山南地区文物局强巴次仁局长、日喀则地区文物局拉巴次仁局长、昌都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永忠达瓦科长等地市的文物部门领导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因为他们不仅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还现场向学员讲解有关各类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知识,与指导队的方法相结合,达到了更好的试点效果。

一个多月的试点中,我们和各地市学员一起,对地区6地1市8个试点县的50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了调查。其中,新发现点22处,复查点28处简列如下:

(一)山南地区1、桑日县(1)恰嘎曲德寺,古建筑,复查;(2)巴廊却康,古建筑,复查;(3)永卡布巴塔,古建筑,复查;(4)恰嘎宗遗址,古遗址,复查;(5)浦拉康遗址,古遗址,复查;(6)陈坝沟石塔,石刻,复查。2、乃东县(7)赞塘村墓群,古墓葬,复查。

(二)阿里地区噶尔县(1)扎西岗寺,古建筑,复查;(2)纳恰墓群,古墓葬,复查;(3)琼隆银城遗址,古遗址,复查;(4)故如甲木寺,古建筑,新发现;(5)芝达布日寺,古建筑,新发现;(6)噶尔宗遗址,古遗址,新发现;(7)噶尔县老县城遗址,近现代史迹,新发现。

(三)日喀则地区江孜县(1)紫金寺遗址,古遗址,复查;(2)香波墓群,古墓葬,复查;(3)雄寺庙遗址,古遗址,新发现;(4)玛尼拉康,古建筑,新发现;(5)格西拉康,古建筑,新发现;(6)那如寺庙遗址,古遗址,新发现;(7)夏普寺庙遗址,古遗址,新发现。

(四)林芝地区林芝县(1)布久色吉拉康,古建筑,复查;(2)则拉岗宗府遗址,古遗址,复查;(3)甘丹曲林寺遗址,古遗址,复查;(4)喇嘛岭寺,古建筑,复查;(5)雍珠则村吐蕃石刻碑,石刻,复查;(6)达则寺,古建筑,复查;(7)琼果林寺遗址,古遗址,新发现;(8)

珠曲登寺遗址,古遗址,新发现;(9)甘丹曲林寺活佛寝宫遗址,古遗址,新发现。

(五)昌都地区昌都县(1)强巴林寺(昌都寺),古建筑,复查;(2)小恩达遗址,古遗址,复查;(3)热底隆墓地,古墓葬,复查;(4)扎普拉康,古建筑,新发现;(5)西大桥摩崖石刻,石刻,新发现;(6)萨王府,近现代史迹,新发现;(7)解放委员会旧址,近现代史迹,新发现。

(六)那曲地区那曲县(1)巴绒寺,古建筑,复查;(2)那曲烈士陵园,近现代史迹,复查;(3)孝登寺,古建筑,复查;(4)贡日墓地,古墓葬,新发现;(5)泥扎古战场遗址,古遗址,新发现;(6)古露十四村石刻,石刻,新发现。

(七)拉萨市墨竹工卡县(1)赤康拉康,古建筑,复查;(2)赤康古城墙遗址,古遗址,复查;(3)霍尔康庄园遗址,古遗址,复查;(4)夏拉康,古建筑,复查;(5)孜孜荣岩画点,石刻,新发现;(6)同布日寺遗址,古遗址,新发现;(7)同盖古墓群,古墓葬,新发现。

调查中,对于复查文物点,将重点放在补充其所缺的三普信息和描述保存现状上,同时对之前的文物本体记录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这期间,往往可以发现许多之前为人们所忽视的信息,为建立准确完整的文物点档案以及今后的学术研究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新发现的文物点,除了完整收集三普信息以外,将重点放在对文物本体的观察记录上。最后,根据每一处文物点的历史文化价值及保存现状提出普查建议。

的藏传佛教及苯教寺院是此次普查中数量最多的不可移动文物类型之一。然而,寺庙与防御设施相结合的形式却并不多见,阿里地区噶尔县试点中调查的扎西岗寺是其中之一。该寺由达格章创建,原属拉达克赫米寺系统,15世纪后改宗格鲁派,原寺建筑现仅存墙体。整体建筑布局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寺庙和防御工事相结合,是典型的吐蕃时期建筑结构。一周为壕沟,沟内是略呈矩形的夯土防护墙,墙的四角及两中腰有凸出的角楼及碉楼,西南及西北角上还建有两座圆形的碉楼。现西南角的碉楼保存较好,墙上开设有三角形或长条形射孔。殿堂位于护墙内中央偏北处,周围环绕一周转经回廊。1996年扎西岗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佛塔在十分普遍,但圆雕风格的石刻塔却并不多。此次在山南地区桑日县调查的陈坝沟石塔即属此类。塔位于绒乡陈坝村南,雅鲁藏布江南岸一南北向山谷中,由四块整石分别雕制后镶接而成,分别为塔基、塔瓶、塔尖、塔顶,现存塔基、塔瓶两部分。塔基平面为16边形,分为两级向上收分,上面以插隼承接弧顶圆形塔瓶。造型与桑耶寺附近的松卡石雕塔接近。

关于岩画的发现情况,张亚莎撰专文《岩画的发现》进行了系统总结。除了集中分布区――阿里和那曲地区以外,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和林芝也都有发现。不过,后面5个地市的岩画最初都是由国外学者注意到并发表出来的,国内发表的资料很少。拉萨地区的岩画更是尚未见到有详细的调查资料发表。此次拉萨市试点中,普查队在墨竹工卡县甲玛乡甲玛沟孜孜荣村村委会以东约10米处的觉布山西面山崖半山腰处新发现了一处岩画点。由于当地老百姓炸山取石建房,已经导致岩画大面积破坏,仅残存3幅画面。内容以动物为主,有鹿、马以及佛教符号万字符、六字真言、佛塔等;制作方法均为敲凿,凿点密集,凿痕很深;表现形式均为粗线条轮廓式。这处岩画点处于松赞干布出生地到吐蕃王朝政治中心――山南雅砻河谷的古道上。从颜色、制作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时代相差不远且较早。岩画在整个拉萨地区也是不多见的。因此,孜孜荣岩画点是研究该地区早期历史的珍贵考古资料。

考古学的局限性篇6

关键词:数字媒体;蒙古族;网络文学

进入数字媒体时代后,很多东西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作为运作平台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时为蒙古族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网络文学发展成了大多数蒙古族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一、蒙古族网络文学的形成

互联网的兴起、计算机的出现和数字媒体的蓬勃发展是当代人类的阅读、写作方式的一次伟大改革与进步。使用电脑进行写作是书写技术的一次强有力的变革。如今阅读报刊杂志的人越来越少了,上网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人们通过各类网站平台来阅览他们想要了解的新闻资讯、文学作品。蒙古族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文学现象,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界定其概念。广义上,就是蒙古族作家在网络平台上刊载的作品。狭义上,是蒙古族作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表的原创文学作品。事实上,从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创作的多样性等因素来看,种族、出处等的标签有悖于文学常理,但是世界各国民族在语言思维模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欧、美网络文学,也都在网络文学命名中标记他们所用的语言,如此看来,强调“蒙古族”“网络”等都是不置可否的。那么,蒙古族网络文学的来源是什么?第一,来源于书刊。传统的书刊报纸上刊登的文章作品重新又被上传到网络,这是各大网站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二,来源于译著。蒙古族网络文学中翻译的作品大多数是汉语作品。这种方式有益于对阅读汉语作品有障碍的蒙古族人们的阅读。第三,原创作品。是指网络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创作,然后又最先发表在网络媒体上的作品。也就是说,在网络上发表之前没有发表过的作品。

二、蒙古族网络文学的发展

如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蒙古族文学被大家关注不再只是依靠其本身的文化因素。而转为如微信公众号、网站、咨询、论坛等等主流媒体有了更多的关于蒙古族文化、蒙古族文学的传播。建立于1999年的《中国民族文学网》(/)是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业网站。最初由于软件技术的局限,蒙古族同胞是由汉语来进行创作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0年的《青城驿站》。此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蒙文输入法和蒙文办公软件,把蒙语字体输入计算机成为了现实。后来好乐宝蒙文博客网的建立,让人们可以使用蒙语字体相互交流。到2004年推出的《花的原野》采用了蒙汉双语形式实现了蒙古族文学与网络时代的接轨。而这种方式,使得蒙古族传统文化与全球化相适应。根据现在的调查统计,有蒙古族文学专栏的蒙语网站大约有十几个。如蒙古文化网、草原雄鹰网站、内蒙古红十字网、蒙语新闻网、内蒙新闻网……都是影响比较广的,都有蒙古族文学专栏。

三、蒙古族网络文学的特征和影响

蒙古族网络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运行机制、传播方式及接收方式等多方面存在着不同。首先,就创作者来看,大多数是年轻人,大约在20-35岁之间。年轻人对网络科技方面操作起来灵便,因此能很快的加入到网络文学的创作领域当中。传统文学创作者虽然也有年轻人,但还是以老一辈作家或名作家为主。其次,就创作的作品来看,有着简易性、及时性、协作性等特征。在空闲时间进行创作,并且发表在网络上,实现了作者与读者可以进行及时有限的互动,共同协作。最后,从网民的角度看,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表评价等。蒙古族网络文学的形成不仅对传统文学的写作方式、传播方式、欣赏方式等有着深刻的影响,还有着诸多意义。它更新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丰富了文学内容。此外,网络读者拥有了更加自由的发表言论的权利。同时它也存在着人们不容忽视的一些消极影响,诸如文学作品丧失了代表性和史诗性;网民读者的阅读层次偏向肤浅;忽略了网络的责任态度等等。

四、结语

由于蒙古族网络文学自身的特质,也存在很多局限。比如说受限于蒙古族大众间网络普及的程度;蒙文软件、蒙语网站自身存在的有限因素等等,给蒙古族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总的来说,蒙古族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利用新世纪的数字载体在传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蒙古族网络文学进入了平稳发展轨道,有了一定范围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邓国军.网络文学的定义及意境生成[J].文艺争鸣,2006(4).

考古学的局限性篇7

第一条为加强考古发掘管理工作,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所进行的一切考古发掘和水下考古活动。

第三条国家文物局统一管理全国考古发掘工作,一切考古发掘工作都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第二章资格审定

第四条考古发掘实行团体和个人领队负责制。具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可申请考古发掘项目,具有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的个人经具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指派,担任考古发掘项目的领队。

第五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直属考古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考古系(专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文物考古机构及有条件的地、市所属文物考古机构,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请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

(一)具备一定数量受过高等学校考古专业训练,能从事考古发掘的专业人员,其中具有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的专业人员不得少于4人;

(二)具有受过专业训练、能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科技人员;

(三)具备必需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设备;

(四)具备从事一般性文物保护处理的实验室;

(五)具有保证文物安全的文物库房和整理场地。

第六条申请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大学考古专业(含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后,从事考古发掘工作2年以上;

非考古专业(含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后,从事考古发掘工作2年以上,经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培训班或国家文物局委托指定的考古研究单位考核合格者;

(二)具有独立组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能力,胜任《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定的领队职责,并能组织编写考古发掘报告;

(三)作为组织者之一或主要参加者,完成过一项以上较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并执笔完成年度考古发掘简报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中型考古发掘报告;

(四)在组织和实施考古发掘过程中,熟悉考古学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能根据学科发展趋势选定并研究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课题,撰写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

第七条由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负责考古发掘资格审定:

(一)申请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需提交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申请报告,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同意后,报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评议;对评议通过的单位,由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并颁发证书;

(二)申请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的个人,需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申请书》一式两份,并提交1-2篇田野发掘简报和代表性学术论文;由所在单位推荐上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古发掘资格初评组签署评议意见;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研究同意后,报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评议;对评议通过的个人,由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颁发证书;

(三)考古发掘资格审定工作原则上每一年一次,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对申请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和组织考核。

(四)经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评议,国家文物局可注销不称职的单位和个人的考古发掘团体和个人领队资格。

第三章项目申请和审批

第八条申请考古发掘项目必须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申请书》,由考古发掘单位经发掘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

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申请书》包含下列内容:

(一)申请单位的名称及负责人姓名;

(二)发掘对象的名称、时代、级别、具体地点、面积和范围;

(三)前期准备(包括调查、勘探)情况;

(四)年度发掘点的具置和面积(附图);

(五)年度发掘的时间或期限;

(六)年度发掘的学术目的、计划;

(七)发掘经费的来源和数额;

(八)领队人员的姓名、专业职称、主持完成的发掘项目和代表性学术成果;

(九)主要业务人员的姓名、专业职称、在该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十)对可能出现遗迹现象的保护措施和出土文物保护的技术准备情况;

(十一)连续性项目的年度报告完成情况;

(十二)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十条考古发掘单位为科学研究而进行的主动发掘申请,申请书应在每年第一季度末以前按程序上报,同时必须提交立项说明书,内容包括发掘的学术目的、立项机构、发掘计划、完成时间等。

第十一条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每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初,集中对当年各项考古发掘申请进行审议,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证照》。

第十二条考古发掘单位配合经济建设工程的考古发掘申请,应在发掘前三十日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但因工程建设中意外发现文物或者文物面临自然破坏危险,需抢救性发掘的遗址和墓葬,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以先行发掘,自发掘开工日起十五日内补报发掘申请书。

第十三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或古墓葬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先将受破坏的情况和拟采取的保护措施,向国家文物局报告,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后方可实施。需进行抢救性发掘的项目,应同时填报发掘申请书。

第十四条未取得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文物考古机构,若需对因工程建设意外发现或面临自然破坏的遗址或墓葬进行小规模抢救性发掘,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并指派或聘请有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的人员主持进行发掘工作,同时经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上报发掘申请书,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考古机构审议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上报发掘申请书。

第四章项目执行和监督

第十五条考古发掘单位和主持发掘项目的领队人员,应严格执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严格执行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发掘项目计划,确保发掘质量和文物安全。

第十六条在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发掘单位应事先提出保证出土文物和重要遗迹安全的保护措施。对发掘中发现的重要遗物和遗迹,应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考古发掘中如有重要发现,考古发掘单位应在对社会公开发表之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向国家文物局报告。

第十八条国家文物局对考古发掘工地实行检查与监督制度。国家文物局可组织对考古发掘工地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执行情况、领队人员的工地日记、遗迹照片和绘图记录、经费使用情况及发掘工地的安全措施情况等。

第十九条对于重大的考古发掘项目,国家文物局可组成专家小组或指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赴现场指导发掘工作。

第二十条年度考古发掘项目结束后,考古发掘单位应及时将发掘经过、收获和经费使用情况,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文物局提交书面报告,并尽快编写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第二十一条考古发掘项目完成后,考古发掘单位应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结项报告,内容包括发掘经过、主要收获、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发掘现场及拟保留的遗迹现象处理保护情况、对遗址的保护建议、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计划等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五章考古资料与发掘报告

第二十二条考古发掘领队人员在该项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认真地做好出土文物、各类标本、有关资料(包括文字记录、各种登记表格、照片、图纸)的整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出土文物和各种资料归国家所有。考古发掘领队人员在考古发掘项目结束后应将有关资料(包括文字记录、各种登记表格、照片、图纸)及时交本单位资料室保管,出土文物和各类标本按出土时的登记表向库房移交。考古资料移交时要有专人负责核实、接收,文物移交时要填写入库登记表。

第二十四条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要在发掘结束后的3年内完成。年度发掘报告应在当年完成编写工作。

第六章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五条对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发掘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励办法(试行)》和其他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六条对没有年度发掘报告或报告不合要求的考古发掘单位和个人,国家文物局将不再批准其下年度的发掘申请。

项目发掘报告编写工作未完成之前,国家文物局一般不再批准原考古发掘项目领队人员的新的领队发掘申请。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行为的,视情节轻重,国家文物局可给予通报批评、暂停或取消考古发掘单位团体或个人领队资格:

(一)考古发掘单位或个人严重违反《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考古发掘的;

(二)考古发掘单位或个人未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进行考古发掘的;

(三)考古发掘单位或个人未按规定及时办理或补报考古发掘申请的;

(四)考古发掘领队人员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出土文物、各类标本和有关资料移交手续的。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古遗迹、古墓葬和珍贵文物损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任何外国机构、国际组织在中国境内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都应当采取与中国合作的形式。申请和审批办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工作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条水下文物的登记注册、保护管理以及水下文物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活动的审批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执行。

第三十一条原有规定如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考古学的局限性篇8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火灾修缮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069-02

中国的建筑文化起源较早,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中国古建筑是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有极强的历史意义。所以,必须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然而因为科技水平的原因,古人在建筑时只能选取最普通的木材,这就增加了潜在的火灾隐患。古建筑发生火灾后,对整体的建筑都会造成较大的损伤,很难完全还原,而且当前关于古建筑火灾后的修缮技术还不是很完善,需要进一步地探索。该文将就古建筑火灾后的修缮技术作出总结和分析,研究在不同情况下的可行性方案,以期为古建筑火灾后的修缮技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古建筑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辉煌的历史,使中国的建筑风格树立于世界建筑之林。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中国古代建筑也有一定的缺陷存在。具体而言,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中国古代建筑都是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如松木、柏木和楠木等。而且,建筑的结构也是以木材为主,只有在连接处采用铜钉等。

(2)建筑风格以庭院为主。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以群体建筑为主,用小的单位组成建筑群落,最终组成庭院的形式。

(3)建筑结构有层次感。古建筑的大型庭院大多有高大的台基和开阔的空间,形成错落有致的布局,在空间上有很好的层次感。

古建筑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保护好古建筑,做好消防安全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如果发生火灾,也要尽全力修缮,使古建筑能够最长时间地保留。

2木结构古建筑火灾特点

2.1燃烧速度较快

中国古建筑是以木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框架结构也是木材。所以,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的速度将非常快,温度迅速上升,进一步加快燃烧的速度。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扑灭明火,将会出现大面积的火灾,其核心的温度将接近1000℃。

2.2烟雾量大

物体如果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烟雾的量也和材料燃烧物质的材料有直接的关系。根据科学实验的结果,木材燃烧生成的烟雾体积将达到其本身体积的300倍。而且,木材的密度较小,结构疏松,在短时间内燃烧超过20公斤的木材,其烟雾将充满整个空间,给火灾的扑救增加了难度。

2.3火灾容易蔓延

以木材为主要结构的建筑,其火灾载荷要远高于国家标准的火灾负荷量,特别是古建筑的结构较为疏松,整体的结构框架都是木结构,所以发生火灾后,会快速蔓延。古建筑在布局上有一定的规律,这在前面也提到过,大多以群体建筑为主,用小的单位组成建筑群落,最终组成庭院的形式。因此,由于走廊和建筑的连接,建筑群没有必要的防火隔离带,一旦发生火灾,将迅速蔓延,出现大面积燃烧的现象。这是导致我国古建筑在火灾中被严重损坏的主要原因。

2.4火灾初期扑灭较难

古代建筑没有太多的消防意识,在设计时就没有考虑火灾的因素在内。一些规模较大的古建筑,至今没有建立消防站,所以消防安全一直是古建筑最难攻克的一点。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消防的措施大多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于古建筑而言,这些损伤再加上火灾的损伤就会导致整个古建筑重大的损伤。

3木结构古建筑火灾后的修缮技术

3.1墩接柱根和包镶柱根

木结构会随着时间而产生变化,时间越长,其内部结构越疏松。外加空气的腐蚀和各种动植物对木结构的损害,其本身就比较脆弱。发生火灾后,更是进一步破坏了木结构的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整个古建筑受损的柱子做局部的修缮处理。一般而言,处理火灾后柱体的方式有两种,它们分别是墩接和包镶。

修缮柱体选择的方式跟具体的情况有关,若柱体表面的烧损面积超过了50%,且烧损深度不超过柱体的20%,选择包镶的方式处理柱体。若柱体的烧损较为严重,烧损的深度超过了其直径的30%时,则选择墩接的方式处理。

3.2化学材料浇筑加固

用化学材料的方式加固火灾烧损的木结构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修缮措施,处理的过程较为简单,效果也很好。但是化学材料浇筑加固的方式也有自身的限制条件,即木结构烧损的不是很严重。其具体的操作是用不饱和的聚酯树脂浇筑加固烧损的柱体,待其凝固后,再涂上油漆,达到修缮的效果。

3.3抽换柱子和增加辅柱

如果火灾对木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伤或者损伤的部位较高时,就不能采用墩接的方式进行修缮。面对这种情况,一般采用抽换柱子和增加辅柱的方式。抽换柱子是将原来的柱体抽离,然后换上新的柱子,具体的做法是用千斤顶等支撑结构先将整个古建筑梁柱支撑起来,把损伤的柱体换下来,然后换上新的柱体。这种方式会产生局部地振动,也会引起屋顶裂缝等情况,需要事后妥善地处理。进行抽换柱子的操作最重要的是事先做好稳妥的措施,将梁和柱等结构支撑稳定,创造出抽离柱子的条件,然后抽出旧的柱子,换上新的。

3.4大木拆安

若火灾烧损了大木构架部分的构件,必须进行构件的重新组装,这一过程长采用大木拆安的方式进行修缮。拆安是指将构件拆开后更换不能使用的部位,换上新的构件后再重新组装起来。大木拆安的具体操作是先给所有的构件打上标号,然后拆开整个结构,仔细检查烧损的构件,若烧损比较轻微,则进行简单地修正操作,若烧损较为严重,则更换新的构件,然后把整个结构组装起来。

3.5复原工程

有一些古建筑物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或者该古建筑已经成为标志性的建筑,若被火灾焚毁,则需要进行重建修复的操作。重建修复的最终目标是将古建筑最大程度地复原,这是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地按照步骤进行,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1)分析考证。进行挂建筑的重建修复,首先需要充分考证和分析,取得充分的证据,以便于恢复到最初的形态。

(2)绘制设计图和工程图。在分析考证之后,就需要绘制设计图和工程图,完成后要经过反复地检验和考核,确定跟原建筑最大程度的相似。

(3)审批。图纸绘制完毕后,要将整个工程交由国家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施工。审批结束后,就要进行施工的操作,用原材料、原做法和原工艺对古建筑进行重建修复的操作。

4结语

古建筑的结构并不复杂,也正因为这样,它在火灾中的损伤较为严重。在进行古建筑火灾后的修缮工作时,首先要熟悉建筑的整体结构,因地制宜地制定修复措施,灵活地应用修复方法。另外,在修缮火灾后的古建筑时,还要严格地遵守国家制定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最好的方式、最小的投入完成整个修缮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嘉,王珍,房绍方.火灾后木构古建筑修缮技术探讨[J].四川建筑,2011(1):188-190.

考古学的局限性篇9

关键词:园林;古典;现代;现代居住区

abstract:theChinesegardenartcontainsthegreatnationalspiritandculturalessence,pregnantwithallthepeoplefortheactivepursuitofartandaesthetics,andartintheorientalculture,inourcountrysincethegardenengineeringreflectincisivelyandvividly.inthisarticle,throughthesummary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modernlandscapearchitecture,aswellastheanalysisforthevalueandlimitationsofclassicalgardens,emphaticallyfromtheexplorationonthetheoryandpracticeresearch,toexplorehowtocombinedwiththeclassicalelementsinmodernlandscapedesign,soastoenrichthetheoryofresearchonlandscapedesignknowledge,providinga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China'slandscapeindustry.

Keywords:landscape;Classical;modern;modernresidential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总的来说: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立意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造园理念。“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千峦环翠,万壑流青。”的观点是《园冶》对人在园林环境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平共生情景的描写。其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自然生态审美观。人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用自然环境可接受的方式改造自然,建设环境,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实现人工物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园冶》还很重视根据自然规律营造环境,提出要在考察当地季候特征、水体来源与去向、山脉走势后再营造园林。

正是基于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表现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园林建筑布局,追求园林环境的意境美,强调风景如画,要求所观之景必须具有“人画”的品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如《园冶》在确定楼阁的地基位置之后,如园内有山,便打破常规,将楼阁设立在半山上,借助山的高度,使人可以望得更远。在假山基篇中提到堆山的时候,要注意山的高度和形态,兼顾假山对地面上和楼上的人的空间感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对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由来己久。园林意境是指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人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造园者将自身的思想情感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园林景物中,充分的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园林意境的形成需要对自然的提炼选择和情与意的投入,两者统一,才一能见景生情,缘情而取景,最后寄情于景,创造出有意境的园林。正如叶朗先生所言:“‘意境’不是表现孤立的物象,而是表现虚实结合的‘境’,也就是表现造化自然的气韵生动的图景,表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气)。”园林意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与自然化思考方式之间所建立的整体共鸣。

中国现代园林的特色

(一)中国现代园林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深刻,现代园林在发扬尊重自然的园林传统同时并改变只注重自然形态而忽视自然功能的形式主义手法。在中国现代园林设计中,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时将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

(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中最显著的是人性化空间

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以“人”为本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现代园林景观更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从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出发,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大到城市设计(园林城市)、中到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绿带,小到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无不以此为起点,开放、大众化、公共性以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

园林工程中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应用

(一)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主体和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作、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不同于古典园林中的自然,现代居住区园林环境在各个场所功能空间也是区别对待,或强调视觉礼仪感或追求自然精致,或围合或开放,根据流线和受众的不同园林形式内容多样化。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也常是在有限的建筑空间环境里,尽可能地调动各种造景要素,营造自然与人工气息夹杂的居住环境。

(二)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古典园林不拘泥于庭园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把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参照,这与传统园林追求的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是殊途同归的。

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可以因借的景观因素有限,但只要有可能都应充分利用。如将公共优美景观尽量均衡分布面向住户,多方位开拓景观视线对应于重要景观,强调可达性及共享性。同时建筑亭廊花架、风雨走廊等观景、点景类构筑设施,尽可能地挖掘赏景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对于位于郊区的居住区园林常邻近大型水体湖泊等可借景因素,也往往在高处、开敞处建造观景平台以眺望美景。

(三)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的空间的局部而非一览无余,这些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各种尺度的居住区园林中同样可以精心设计加以应用。

(四)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将现代居住区园林划分多个功能分区和景点、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亭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例如部分一层或下沉小院的设计,尤其需要小中见大,尺度适宜,而一些别墅豪宅的超大院落,则又需要适当分割整体划分,不可以显示出空旷和单调。

“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如何利用自然之景,把握最佳尺度,营造园林意境。

(五)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传统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思想内涵和景观厚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以及西方园林中,一些造园元素,如石刻、书法、文学典故、声音等等,也是随处可见的。这些要素在细微之处使园林获得了生命和文化韵味,是我国园林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发扬。

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的主题和各景点创意皆可从文化上寻找源头。如一些小区从太阳、露珠、星河、自然水体等自然要素入手,体现到整体设计中,居住区园林景观显得生动而有灵魂。而局部景点的设计,更是易于从园林文化着手,如利用雕塑、景石等刻画主题,或利用有特色内涵的植物、有一定符号的园建小品等,精心刻画,将文化融于自然。

四、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一)与时俱进,拓展园林设计领域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性,在于习惯闭门造车,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弱。时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如何自我更新。拓展设计思路和领域,将中国园林理念与内涵带入人居环境、城市景观、风景名胜、自然保护、郊野公园、乡村景观、工业园区以及道路河流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中。

(二)开阔眼界,研究园林发展趋势

中国园林要走向世界,前提是开阔眼界,对各国园林发展史和现代园林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识。在西方现代风景园林普遍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注重场地特征,空间塑造,时空效果,地域文化特色,强调简约和个性化设计风格的潮流下,中国现代园林如果还停留在抄袭模仿中西方园林,大搞形式主义,注重实体景观而忽视空间塑造,强调张扬和人工堆砌的设计手法上,就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

(三)立足本土,再现地域文化景观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园林师长期的艰苦努力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关注现代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景观文化特征的园林作品。好的园林作品是从乡土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园林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资源类型和人文历史类型。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造景元素,营造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的景观类型。

(四)博采众长,关注园林文化内涵

虽然中西方园林在表现形式上差异较大,但在本质上存在诸多相通之处。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也应研究借鉴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现代园林之短。融西方园林现念与设计方法于中国本土景观资源与文化内涵之中,是加速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捷径。

结语

综上,一个好的园林作品,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我们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的风景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苏相健.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古典元素[J].农林科技,2010.4.

考古学的局限性篇10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现代景观;继承与发扬

1.古典园林造景艺术

1.1古典园林造景艺术是视觉空间艺术

古典园林设计首先必须有空间,然后还要具备中国的传统古典元素。在自然界,人们只能从物质空间中感受到它的存在,而古典园林空间正是在既定的空间上进行经营、分割,融合古典元素并进而深化空间,拓展空间,从而在有限的园林宅间中创造出无限的精神空间。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元素,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并融合传统中国文化元素,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对空间的经营方式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承分不开的。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包含了广泛的内容,不仅限于园中的实在物质景观。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进行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于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1.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特色在于含蓄抒情、富于绘画美,其妙在曲、欲露先藏,营造出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揉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以形成丰富的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

2.现代景观设计法则

景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的空间形态和质量,它给人们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生存空间。如何处理好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相互协调关系,创造出融自然、历史、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对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规划与设计是关键。园林设计就是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的布局、植物的栽植从而营造出一个供人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如何才能创造出科学合理、优美协调的园林景观?除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环境条件外,还应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即“比例与尺度、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均衡与稳定、多样与统一”等形式美的规律,它也是园林设计的布局法则。园林设计理念对景观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不再局限于人居空间和环境,要把点缀与美化的功能相结合,注重景观设计文化的内涵,塑造文化灵魂,充分发挥园林提供直接产品的功能与效益。在设计中,只有掌握了这些布局构景法则,才能对设计要素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增强园林景观的表现力,创造出优美合理、新颖独特的园林景观。

3.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演变

3.1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的成就和独特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人为地加工、提炼和创造,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把自然美和人工美在新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形成赏心悦目、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又具有实用功能的独特风格。

3.2生存环境倒逼创新演变

建筑物是人类生活功能的主体,作为山水、植物是其主体的背景和衬托,也是建筑物功能的延伸和发展,缺少山水植物景观,城市中的建筑物就缺少了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