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音乐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56

美育与音乐教育篇1

一、美育与音乐教育的共通性

将音乐教育归属于美育的范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育与音乐教育存在着许多共通性,下面列举其中四点简要说明。

(一)情感性

美育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性。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③美育作用于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情”字。其实,“美学”“美育”概念的提出,主要涉及的就是人的感性认识和情感教育领域。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鲍姆嘉通主张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去研究人的感性认识问题,于是创立了“美学”。德国启蒙运动的美学家席勒则将美学理论应用于教育,认为要使人从感性的人上升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于是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开辟了一个新的协调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形象化情感教育领域—游戏冲动,亦即美育。从美学史和教育史的角度来看,在西方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从孔子、孟子到苏轼、朱熹,虽然没有直接谈到美育的性质问题,但都认为美和艺术可以陶情养性,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我国近代的教育家梁启超、王国维则明确提出“情感教育”和“心育”论的主张。情感性也是音乐所具有的典型特征,音乐表达着一定的情感,突出情感性是音乐教育所强调的。“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绪唤醒、主观感受与体验,离不开情感层面及其活动。它的一切活动,核心在于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情感教育。”④

(二)形象性

美育的形象性是指美育所使用的工具、手段和方式,不是抽象的理论和道德的说教,而是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形象。在美育中,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借助于具体生动的事物(如自然山水、艺术作品等),诉诸人们的听觉、视觉所引起的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当然,这个过程也包含着真、善、知识等理性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已融合在美的形象之中并化为美的感性形象体系。所以说,美育不是用概念体系去引导教育对象作抽象的思考和判断,而是用美的感性形象体系的展现来引导人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众所周知,音乐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形象为基础内容的,形象性是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流动的音响,它是创造性的、非自然性的,是抽象的、非语义性的,是模糊的、非对立性的,是表情的、非确定性的。因此,音乐要通过音乐语言高低抑扬的旋律变化,轻重缓急的节奏安排,以及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变化,塑造独特的音乐形象。”⑤

(三)愉悦性

所谓美的愉悦性是指美育依靠美的事物(包括艺术)的感染力,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并在愉悦的美的享受中使情感得到净化,心灵得到升华的一种特征,即人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如人们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阅读好的小说,游览大好河山等所产生的愉悦心情。由于音乐的审美活动具有愉悦的心理效应,因此,“寓教于乐”是音乐教育特征之一。在音乐教育中,愉悦性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那些优美的旋律以特有的艺术魄力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这种‘快乐式’的教学赋予音乐教育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引导得当,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悦耳’升华到更高层次,从而更好地感受、领悟音乐的内涵,获得更高境界的审美自由。”⑥

(四)普遍性

美育的普遍性指美育所具有的多种多样,丰富生动,可以不择时间、地点、对象和条件而普遍实施的特点。美育的普遍性表明了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点。由于音乐具有审美的功能,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就是要以审美为核心,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美,无论什么类型的音乐课都是如此。正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言:“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⑦

二、美育与素质教育及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人的素质是一个系统整体。何为素质教育,目前国内教育界对其内涵所指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众多的研究中,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从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即发展层次对“素质”进行界定,将素质的构成分为三类:生理性素质(包括生理特征和生理机能特征等)、心理性素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和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社会文化性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这样把素质分类与素质发展水平一致起来。这种分法早已为许多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所认可,并且运用于实际研究中。例如,在心理学领域,苏联心理学家阿•尼•列昂节夫认为人们很容易从“生物水平”“心理水平”“社会水平”来对人进行研究,“这些水平的存在,就提出了使心理水平与生物水平、社会水平联系起来的内部关系”。⑧这三个方面的素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协同构成人的素质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素质是以人(个体、群体)先天的自然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传统)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和质量水平。它既指人的身心发展潜能,也指社会文化因素在人身心结构中的积淀与内化。美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美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审美素质,主要包括审美能力素质和审美境界即审美精神素质的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欣赏、创造、评判能力,提高审美境界,走向一种审美的超越和自由、创造的人生。由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美育中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这种音乐教育在作用于素质教育时往往遵循这样的思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此通向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即培养审美素质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审美素质的培养可以通向其他素质的教育,也就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而达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然音乐审美素质能力的培养是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那么音乐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等必然都要围绕音乐审美这一“核心”进行。在音乐教育性质方面,“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它具有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它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⑨音乐教育的功能同样也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审美功能决定了音乐其他功能的实现。对于音乐教育的价值定位基于同样的逻辑思路。“只有实现了审美价值前提下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同理,只有实现了审美价值前提下的艺术课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课程。因此,我们在探讨音乐课程的价值时,就没有必要将其作为课程价值中的某一条例列出来,与其他方面价值相提并论。”⑩可见,创造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都是审美价值派生的。既然音乐教育的性质、功能、价值都定位在审美方面,那么,音乐教育的目标理所当然也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人。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都有一个目标,即育人。但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于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⑪当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目标确定后,选择美的音乐作品是音乐教育内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⑫在这里,能够唤起美感的音乐作品(歌曲和乐曲)是音乐审美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音乐作品的选择要体现在音乐的精品美、思想内涵美、现实生活美等方面。从这个标准出发,音乐教学所选内容应属于富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美的中外音乐艺术精品。

三、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及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毋庸置疑,音乐教育对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都将产生特定的作用。在生理素质方面,身体行为在音乐中广泛存在,为了产生声音,人们要学会灵活运用身体中的手指、嘴、肺、横膈膜等,这便是身体行为。在歌唱中,声音就要由喉头与肺来产生,在乐器演奏中,乐器的演奏技术也会涉及身体行为。既然身体行为存在于音乐行为中,那么,音乐及其教育必然会对人的身体素质产生作用。研究表明,音乐作用于人的听觉、视觉、动觉会影响人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呼吸、血液循环、肌肉的张弛等。在心理素质方面,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作用于人的心理而实现其价值的,如振奋、松弛、理智、悦人、认识、想象等。在社会文化素质方面,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个体存在的“母体”。通过音乐教育我们可以了解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内容。实际上,“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只能说明可以通过音乐教育达到美育的目的,但不能说明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美育来设定,音乐教育并非仅仅具有美育的功能,它还有其他的非审美功能。这些非审美功能涉及人生的诸多方面,如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等,它可以对受教育者的心灵发生影响和作用,这些非审美功能的效用也是容易理解的,如给人以理想,给人以教谕,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等。审美素质能力的培养不能涵盖音乐教育的全部,还有其他非审美素质的培养。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的性质始终是审美与非审美的融合统一,音乐教育不能只讲审美而排除非审美的内容,音乐教育既能实现学校美育的部分功能,又有不属于美育任务的教化、认识功能,既是美育内容的一部分,又非“美育”一词所能涵盖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交叉融合的关系,不能画等号。如果以美育来规范、界定音乐教育,必然会遮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价值的存在。因此,从素质教育角度来审视音乐教育,其内涵不仅包含美育的内容,亦包含美育之外的内容,而这又带来了音乐教育的性质、内容、目标等方面的变化。首先,从性质来看,因为音乐教育是一种人类音乐文化得以保存、传递、延续、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所以社会文化素质培养是音乐教育的重心和导向。音乐中的乐谱、乐器,音乐的观念、音乐表演、音乐审美心理、风俗等都体现了文化的特性,都包含了人的因素。音乐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传承功能将作用于人并形成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在这里,社会文化素质包含了审美素质,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形成并成为社会文化素质的一部分。因此,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的性质可以理解为: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通过“音声、概念、行为”来理解音乐所承载的人类社会文化,以此提高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并作用和影响于人的生理性素质和心理性素质,从而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从教育目标来看,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都是以“育人”作为培养目标,但“育人”的内涵十分丰富,在这个方面,二者存在着不同。前者着重审美活动的教育,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境界,提高受教育者审美素质,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后者是以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包含审美素质)为导向,通过音乐对人进行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在这里,我们可以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导向去“联通”其他素质。究其原因有三:第一,这是由素质的结构所决定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受到社会的文化影响而发展,因为不论人们从事何种职业,承担何种社会角色,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有效地感受和理解生活、参与社会生活,都必须具备所处的社会文化所要求的基本道德、智能、情感素质。在素质分类的“要素说”中,实际上也是按照社会文化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和规范建立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二,可以超越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中,仅以审美素质作为核心进行素质教育的狭隘性。因为社会文化素质包含审美素质,即审美素质是社会文化素质的一部分,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导向的音乐教育必定包含了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这必将拓展音乐教育的内涵。第三,音乐自身体现着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因为音乐是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音乐,人们可以理解社会、政治、经济、语言、宗教等人类行为及其所反映出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因此,“要想了解一个文化和社会的模式怎样通过人类组织起来的音响形式而体现出来,就必须掌握这种音乐在其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相应证据。”⑬所以说,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目标是通过音乐去了解、认知音乐中所蕴含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并将这些富有人文知识、人文意义、人文精神的内涵内化于个体的行为中,从而影响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后,在音乐教育的内容方面,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与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其内容、范围也不尽相同。前者主要是选择“美”的音乐作品来唤起、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后者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多元化音乐内容选择,因为音乐自身就是一个复合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认为音乐存在着十种功能:情绪表现、审美欣赏、娱乐、交流、符号象征、身体反应、强化对社会的遵守、树立社会机构和宗教仪式的权威、为文化的延续和稳定服务、促进社会的凝聚。音乐中所蕴含的这些功能是审美所无法涵盖的,审美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美育的内容无法涵盖音乐教育的全部,以美育内容替代音乐教育内容将会遮蔽音乐自身的功能和价值,而使得音乐教育附属于美育,带来音乐教育内容选择的狭隘性,这与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相悖离。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因此,在音乐教育的内容选择方面,要根据音乐的功能与人的素质的关系进行选择,而非仅仅选择“美”的音乐作品。社会上有丰富多彩的体现人类社会文化的音乐,所以说,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内容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是以人们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也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包含了人的各个方面素质的内容。当今的教育学研究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这其实也是素质教育转型下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音乐教育的内容选择是一种关乎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它所选择的内容亦包含了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容,如伦理道德的、社会规范的、文化传统的等等,这无疑将会超越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仅仅关注审美素质方面的内容,从而丰富和拓展音乐教育的内容。

结语

将音乐教育纳入美育的范畴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有效性”,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及其践行,教育的“核心素养”又被当今教育界所提出和实施。在当今教育发展趋势下,仅仅将音乐教育视为“审美教育”已无法适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及其音乐教育哲学发展的需要,如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批判,以及当今“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构建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等问题,对仅仅将音乐教育视为美育来说是无法解答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跳出仅仅将音乐教育视为美育组成部分的藩篱,而走向一种真正以素质教育本体与音乐教育本体相融合的教育发展之路,这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应然诉求。

作者:刘小红单位:江苏盐城师范学院

注释

①②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③转引自顾建华、张占国主编《美学与美育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④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⑤同注④。

⑥同注④,第24页。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⑧〔苏〕阿•尼•列昂节夫著、李沂等译《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75页。

⑨同注④,第15页。

⑩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⑪同注⑦,第10—11页。

美育与音乐教育篇2

音乐“美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一、音乐美育教育的价值

1.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有它不同的感彩。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音乐通过刺激人类的审美感观,迅速影响人类情绪、调节情感,引起听者共鸣。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而且能让他们的情绪感官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发生变化,这种情感交融与碰撞是达到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的必然阶段。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

3.杰出的音乐人物代表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实力。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史中,最准确又最深刻反映音乐无形形象的作曲家聂耳,直到现在他创作的作品仍然不失深刻感人的魅力。有人将聂耳的音乐作品比做“精神原子弹”,他的歌曲以强烈的感情表达了当时中国人民空前高涨的抗日斗争热情和人们必胜的信心,给当时各阶层爱国群众以极大鼓舞。

二、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

1.音乐审美经验是青少年学生在欣赏作品中获得的。冼星海1939年3月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听了振奋人心,唤起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冼星海谱写出了人们的心声,成了时代的强音。有的课是需要背记乐曲的主题和旋律,分析音乐的节奏特点与和声效果,听出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学生欣赏作品要有一定量的积累,提高综合素质,审美经验就会更丰富。

2.音乐审美经验从学生二次创造音乐作品时产生的认识和愉悦的心理体验中得到的。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环节是需要学生自己编创完成的,亲身实践,表现美、创造美,把音乐美带到生活中。音乐是表演艺术,只有通过歌唱和演奏才能产生真正的音乐,在这些音乐表现过程中,不仅自身可以体验感悟到音乐的美感和内涵,而且可以为他人提供审美对象。在初中音乐教育中,不仅长期将歌唱作为音乐课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还增加了演奏教学。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天地。音乐表现能力具有多层次和无止境的特点。但在音乐审美教育中,音乐表现能力应该是在掌握基本歌唱和简易演奏技能基础上,能够准确而有表情地表演,能够正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基本情感和内容。

音乐创造能力是音乐审美活动进入更高境界主观能动性的施展和发挥,也是想象心理活动能量转化的一种表现,作曲、歌唱、演奏、欣赏都有音乐创造能力的体现。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应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和创作实践等途径,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创作方法。

三、音乐“美育”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民族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古人早就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里的“移风易俗”就是“精神上的升华”。音乐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审美教育。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时代美育的健康发展,都是同追求美的社会理想这一审美价值取向联系在一起的。

美育与音乐教育篇3

美育与音乐陶冶教育

一、和谐的音乐不仅是人类的特殊需要,而且是一切生命的共同节奏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文化价值观念,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先哲孜孜于探求人如何乐仁乐智、成贤成圣的道理。按照西方伦理学的历史经验,品德不仅指向至善,同时也应兼含责任和权利。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世界中,品德必须转化并提升责任、功利和权利,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而按照中国哲学智慧的启示,责任、功利和权利,必须以德性为归。当代西方伦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权利的利用而忽视其形而上学基础的问题,结果反而丧失了权利,因而萌发了回归品德伦理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建设,也亟待从德性的立场接纳责任、功利和权利,进行哲学性的整合,并能施之于用,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德育范畴的澄清与德育模式的现代化德育在个体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在许多情况下,感性与理性、利益与道德往往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怎样才能保证用道德战胜利益和欲望,取得对个体行为的支配权呢?这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则需要坚强的意志力。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个体调节自身行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培养和发展这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正是道德教育的实质所在。现代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富足起来。但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却在解决物质生产领域的矛盾时激化了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矛盾冲突,当年席勒深刻批判与揭露了在工业革命开始时便显露出来的严重社会冲突与人格分裂,把美育视为治疗的一剂良药,马克思则从人的本质高度理解技术,从而将各派救世主眼中需要超渡的芸芸众生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引导他们驾起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一体化的命运之舟,开始了向真善美统一之“彼岸”趋近的现实航程。一百多年的文明进程充分肯定了席勒的天才和马克思的明智。如今,情感世界和美育王国的探秘对各门学科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甚至被移植到人以外的生命学科。哺乳动物的“音乐胎教”和绿色植物的“音乐欣赏”中!

二、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其本身具有的特点与规律是多元的

首先,音乐教育的第一个层面是其重要性,这是一个思想认识方面的体现,但又是一个能量能力的体现。因为思想认识是行为的动力,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就很难有正确的行动,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样,音乐教育也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顺利地开展音乐教育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与人们最亲近、最直接的缘故,这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事实上的确如此,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如幼年时的摇篮曲,少年时的儿歌,青年时的恋歌、情歌、婚歌,生日时的祝寿歌,辞世时的悲歌、挽歌、哀乐,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且音乐感人、动人、育人的力量常常十分惊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象征,也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勇往直前的号角。而法国的《马赛曲》,同样成为法兰西人民抗击外国入侵的战歌,也成为法国的国歌。再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音乐教育的上线是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又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可以通过“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独特方式与路径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人格。第四,音乐教育的独特性与音乐的特征和功能密不可分,主要有:(1)音乐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由于情感是音乐的生命和灵魂,所以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情感教育。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说:“在音乐中,外在的客观性消失了,作品与欣赏者的分力也消失了,音乐作品于是透入人心与主体合而为一,就是这个原因,音乐是最具情感的艺术。”匈牙利钢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也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2)音乐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由于音乐是声音艺术,所以音乐欣赏只能凭听觉感知,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形象,就只能凭想象进行感知。音乐形象的抽象性、空灵性、精神性决定其不宜描绘现实中的各种形象、更难以刻画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所以波兰当代著名音乐理论家卓菲娅?丽莎说:“在音乐中反映现实的具体性和直接性,比起在美术、文学、戏剧中要弱……音乐中表现的是作曲家对现实中现象的反应,而很少是现象或现象综合体的自身。”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艺术离不开想象,换言之,音乐是凭借人们的想象才得以存在和流传的。对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感知与理解,也是在想象中完成的,也就是说,没有想象,便没有真正的音乐艺术。

三、结语

由于音乐存在不确定性,就需要欣赏者凭借自己的艺术创造去填补和丰富音乐作品中的“意义空白”和“召唤结构”,这就形成了音乐欣赏“有一千个欣赏者就有一千种解读”的规律。因此,无论是音乐艺术的“一度创作”(词曲创作),还是音乐艺术的“二度创作”(演唱、演奏),抑或是音乐艺术的“三度创作”(音乐鉴赏),都是一种艺术创造工程,都需要审美主体以自身的艺术创造为支撑和动力。

参考文献:

美育与音乐教育篇4

俞伯牙与钟子期知音难寻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虽然演奏者演奏相同的一首作品,但是对于欣赏者来讲,面对同一首作品,可能出现的是高山流水,也可能会出现对牛弹琴,因为这与欣赏者是否具有欣赏音乐的耳朵有重要的关系。出现这一现象是有关于音乐审美的问题,更关系到音乐审美中作品能否得到接受的问题。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主要是一种文学理论、文学研究方法或美学流派,创始人是德国美学家尧斯和英国美学家伊瑟尔。接受美学作为传统美学的新形势,将其在文学作品欣赏中最重要的欣赏者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并将传统意义上固有的文学体质革新。它认为接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在审美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因此接受者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接受理论是尧斯和伊瑟尔两人共同创立的,在其两人的观点中都着重探讨这对于读者的接受和反应,二人研究探讨的重点都是接受,但对于研究的出发点却不尽相同,尧斯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读者,来分析历史进程中读者如何接受作品的潜在涵义并提出“期待视野”、“视野融合”以及“审美距离”,在这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审美经验。伊瑟尔的研究重点则是以文本—读者的关系作为主要出发点,围绕文本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展开,并由此提出了“隐含的读者”和“不确定性”两个概念。

二、接受美学与审美能力

接受美学与音乐审美教育虽然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其中隐含着内在联系,我们需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美学其中包含审美,审美也一定脱离不开美学的奠基,它能反映现实生活并作用于审美,而音乐审美教育是按照音乐美的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音乐艺术内容对人进行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人们在现实和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认为,庞大的美学理论中提出了接受美学,尧斯和伊瑟尔虽把接受美学的理论作用于文学,但也可应用于音乐作品当中。在当今的美育教育中通过音乐这一形式是最为容易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用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一种契机并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重视人格的完整与协调发展。因此用接受美学流派中提出的理论,将传统的作用于文学作品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从接受者、欣赏者的角度出发,让每一部作品都能从为他人的想法感受,以此来运用到作曲家与作品的关系和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中,不仅强调欣赏者的重要性更将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加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三、接受美学视域下的音乐审美教育模式

在大的艺术形式家族中,音樂可算是特殊的一个孩子,像文学、雕塑、绘画等他们只需要用人眼去看就能感受到这部艺术带给属于自己的感受,但是音乐却有着不同的欣赏与感受方式。作曲家精心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由一个个特殊的音符,一个特有的符号组成。想要真实感受到这些音符所组成的魅力,必须由演奏家或演唱家转化成可变具体的音响效果或弹或唱出来。这样出来的音乐才会真正呈现出他的生命价值。这种为音乐所赋予创作生命的表演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二创作。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三创作就是让接受者、欣赏者来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心活动,如审美体验、情感体验,审美倾向等,在进行欣赏的每名欣赏者都有着不同教育、家庭、环境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所以说必然会在审美、接受、欣赏中出现不同层次的划分。一般来说,我们把对音乐的欣赏和接受分为几个层次:其一,对音乐形式美的欣赏和接受。这是以音乐的感知觉为切入点的欣赏和接受,并从接受者最直接的听觉出发。当我们听到一首作品时通过听觉所引起第一反映就是“享受”、“不好听”、“不错”、“能听”由于听觉感官刺激的结果会在接受者头脑里显现出来。此时此刻的接受者在欣赏到好听的音乐时,他会从音乐传递出来的信息中感受到兴奋和快乐,但只不过这种感觉是对于接受者来说最简单的停留在表面的意境。其二,情感的欣赏和接受。指接受者对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联想想象对音乐表达的情感做出体会与反应。这是对于接受者与音乐欣赏的第二层关系,我们从粗浅的听觉器官感受音乐作品之后,想要更多获得与音乐家的创作交流,来追求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的思想与灵魂。就像我们要想形容未听过某个故事,未见过某幅绘画、雕塑作品一样,只是道听途说没有亲自的感受,想要去真正理解作品想表达的真实想法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当你真真正正走入到创作者音乐家的思想和心里,才会让真正的音乐与你对话和交谈感受不同的魅力。其三,对音乐内容的理性欣赏和接受。在该层次上,就需要通过知识的积累读懂音乐语言所传达的内在意义。这也是作为一名欣赏者提高音乐审美力最高层次阶段,是由“情”到“意”的过程。当然审美教育过程中,笔者并不是建议机械地套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而是有选择地借鉴接受美学的方法和理念,以独到的眼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提高音乐审美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读[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刘雁飞.接受美学视野中的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邹彦.接受美学对音乐学研究的几点启示[J].中国音乐,2012(01).

美育与音乐教育篇5

【关键词】审美教育;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在教育形式与教学模式上发生着巨大改变,音乐艺术作为人文素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与审美情感、知识积淀以及道德情操息息相关,中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与审美教育存在关联,本文将阐述审美教育与中学音乐教育间的关系,描述两者的特征与主要内容。

一、审美教育与中学音乐教育间的联系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价值,逐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教育的特征与美感,在美学教育指导下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独立学习品质有重要意义。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有较为深刻的体现,并贯穿在整个中学音乐教育阶段,两种教育形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中学音乐教育得到稳定、可持续发展。其关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音乐歌曲中发现美,陶冶学生情操

中学阶段音乐教育以欣赏与练习为主,在音乐教材中有很多著名音乐家、作曲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比如,《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还有一些民族歌曲,《蝶恋花》、《梁祝》等,歌曲中描述了革命抗战时期劳动人名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歌曲似乎在陈述人民群众的伤痛与哀伤,情感抑扬顿挫,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旧制度、打击腐朽统治者的决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觉,从音乐中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歌曲,表现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欢快轻松的生活情境。可见,在音乐教育中体现出了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才能实现情感交流,感受到美妙歌曲带来的震感,推进审美教育的发展与进步[1]。

2.审美教育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活动的美感,人格魅力增强

通过音乐学习能够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增强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掌握音乐节奏,增强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对人格魅力塑造有着积极作用。比如,学生大合唱或者小合唱,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歌词与情感抒发方式,共同营造出歌曲恢弘或者婉转的意境,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深了对歌曲韵律的掌握与节奏控制。团队大合唱或者小合唱需要每一名学生的配合,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节奏,既不能抢拍也不能拖拍,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团队演唱,如果某一名学生抢拍或者跟不上节奏,就会打破整体团队和谐感,影响团队演唱成绩。将审美教育贯穿音乐教学中,既能将审美教育体现出来,又能将学生独立人格魅力体现出来[2]。

二、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描述了审美教育与中学音乐教育间的关系,体现两者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的效果,审美教育更能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审美教育能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音乐的优美旋律、歌词、情感表达都是学生感受音乐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生深刻了解到音乐自身的美感,善于从生活中创造美、发现美,某个经历或者情感抒发都会使学生产生回忆或者向往,引导学生敢于接受困难、战胜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与理想。音乐的奇妙之处就是旋律与节奏,当学生身心遭到重创可以用来慰藉与安抚。由此,只有不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美才能正确认识音乐、学习音乐。

2.审美教育能将学生美感能力提升

音乐教育意义不仅体现在提升音乐学习能力、提升审美情操上,更体现在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的能力上,使学生审美教育不断加强,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审美氛围与情感宣泄,将音乐教育引导到更高层次上。

3.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塑造音乐人格

很多音乐家或者流行歌曲演唱者都对音乐有着极高的兴趣,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音乐、领悟歌曲,而这其中应用的方法很多,学生可以通过看音乐剧、美术展、演唱会等增强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将音乐修养提高。比如,《狮子王》、《音乐之声》等都符合中学生兴趣,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实践效果[3]。流行音乐虽然不符合中学生趣味,但不能持否定态度,可以适当欣赏一些积极向上、青春的歌曲,增强学生对未来学习的信心,对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有重要意义。比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同桌的你》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与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审美能力,才能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与学习能力,从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塑造独立人格与品质。

参考文献:

[1]范晓华.感受・体验・表达――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实践探究[J].艺术百家,2012(z1):384-386.

美育与音乐教育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造性素质、劳动素质等。素质的形成,先天基因是其重要因素,然而,大量科研成果和实践表明,人之间先天因素差异并不很大,后天的教育,才是人与人之间素质相差甚远的根本原因。

2002年7月2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指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实施途径。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以发展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它不仅仅是一种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单纯娱乐为目的的艺术教育,还是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和内容,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民族艺术审美观、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全面提高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当前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其实就是音乐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是指通过音乐教育使受教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学会感受音乐美、鉴赏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从而使人得到音乐美的陶冶和塑造,使人全面发展。人的审美能力是包括感知、联想与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一种综合判断能力。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即是指对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音乐的想象能力、音乐情感的领悟与表达能力、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培养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从而为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发展音乐的听觉感知能力作为发展一切音乐能力的基础的,因为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没有良好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是不能够进一步欣赏和学习音乐的。人感知美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感受音乐音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询音乐作品中的美。在音乐审美教育中,通过音乐欣赏、音乐技能的训练,视唱练耳课程及其他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促使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得到极大的开发和发展,能充分感知和感受音乐语言,感知和感受音乐的美。这种感受能力包括对音高、速度、音响等的感觉,对节奏、音色、和谐等的知觉以及对音乐情趣的辨别能力。

音乐审美主体的感知能力又能直接影响音乐审美的效果。音乐听觉感知能力的增强对作品的听觉感受更细致,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更真切和深入,使之更善于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总的来说,音乐感知能力越好的学生,获得的审美体验就越深,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作为实施贯彻这理念的具体操作者,在我们的课堂上以听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反复听赏音乐,在多次倾听的过程中去感受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结构美,更透过它们去领略音乐的情绪美、意境美。

其次,音乐审美教育可培养人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

音乐审美教育在人们素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音乐审美教育能培养人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中,运用一种无意识或直接领悟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性能力。创造性指个人在一定的动机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称创造力或创造心理。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品质和创造技能,大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指在一般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素质是大学生素质中的灵魂,是学校教育中应重点培养的素质。

对于创造性能力而言,想象力是否丰富很重要,所以我们应特别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音乐是想象的艺术,音乐能唤起听众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与这些富有情感的声音相联系,产生出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反映。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可塑性和抽象性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为创造想象力的充分展开提供条件。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创造活动能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音乐审美教育对人心灵深处的美感的促进,对心境和气氛的感觉能力和联想力、想象力的促进,则可以松弛人的心灵,能消除人们在工作的过度紧张与疲劳,从而为创造性想象力的充分展开提供条件。

再次,音乐的情感性使音乐审美教育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科学实践证明,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当悦耳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传人大脑皮层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并兴奋神经系统,焕发人的精神,而随着感情的变化,能使人产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质,促使人身心和谐、精神振奋、心情愉悦,同时起到解除人身心疲劳的作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美育与音乐教育篇7

音乐教学在美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德育、智育、体育共同构成四大要素,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教育内容。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把音乐教育提高到“礼乐相济”的理论高度。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所著的《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美育”(即“审美教育”)的概念,他阐释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1]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音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艺术教育与美育中的重要意义是万万不可低估的。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声音艺术,它既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艺术门类之一。它可以带给人审美的愉悦,成为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仅以一个人的一生为例,从在母体内的“音乐胎教”,到出生后的摇篮曲,少年时的儿歌、学生时期的校园歌曲、谈恋爱时的情歌、结婚时的喜歌、每年生日时的《祝你生日快乐》歌,直到辞世时的哀乐和挽歌,无时无刻不与音乐相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革命导师恩格斯才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2]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种时刻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这种“高峰体验”存在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之中。不但诗人和艺术家在创作狂热时处于“高峰体验”之中,聆听一首感人至深的乐曲也可以产生这种“高峰体验”,这是一种审美的最高境界。

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意义,是通过它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出来的。具体而言,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普及音乐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音乐知识与艺术修养对于一个人而言相当重要。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真正领略音乐艺术的奥妙。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与美感享受。

音乐修养作为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当代社会,“知识经济”要求社会文明化,当今社会的人必须具有包括音乐修养在内的各种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的需要。

高科技的发展一方面造成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舒适和富有,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五子登科”的家庭比比皆是,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与文化消遣需求日益增多,对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艺术的欣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另一方面又使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变得程序化、符号化,高效率与快节奏加大了人们的精神压力,物欲横流更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危机感与不安感,更需要将欣赏音乐作为精神慰藉和缓解疲劳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现代社会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与艺术修养,而音乐教学正好当此重任,它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也更加凸显出来。

(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也体现在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常的创造力。

音乐欣赏与音乐娱乐乃至音乐创作,都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能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对此许多科学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格拉索认为,音乐艺术可以提高广阔的思路,可以提高人的创造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更是音乐天才,他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在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长时,为了表示庆贺,他在自己家中举办了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他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特别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是对音乐和其他艺术的爱好培育和丰富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对艺术的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科学之路和人生之路。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也有一句名言:“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三)陶冶情感,培养完美人格

音乐教学对于人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使人进入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音乐教学培育人的高尚情感,而人的高尚情感又激发人的高尚行为。在这方面有许多动人的例证。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听到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后,热泪盈眶,唤起了他的爱国忧民之情:“这部作品已经接触到饱受苦难的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深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仅感动、鼓舞了几代中国人,表达了昂扬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感动了许多国际友人。著名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就曾经用英语演唱过这首歌曲,表明他对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支持与声援,从而也显示出他崇高的人格。

凡此种种都有力地证明,对于音乐艺术的教育与学习,的确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感,塑造完美的人格。

三、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特征

明确了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意义与重要作用之后,更为重要的是明确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特征。唯其如此,方能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体现这些特征,进而发挥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寓教于乐

音乐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寓教于乐,即在审美娱乐的过程中实施教学,实现教学目的。我国先秦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点:“‘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3]可见,从儒家观点来看,音乐与娱乐密不可分,“乐”“乐”一体,以欲制道,道出了音乐寓教于乐的本质特征。西方的美学理论同样强调音乐的寓教于乐的特征,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都承认音乐是一种最愉快的东西……人们联欢娱乐时,总是要弄音乐,这是很有道理的,它的确使人心畅神怡。”[4]古罗马的贺拉斯也认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二)潜移默化

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另一大重要特征是潜移默化。所谓“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与感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也作“潜移暗化”。北齐时的《颜氏家训》云:“潜移暗化,自然得之。”《文明小史》第一回道:“第一须用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清史稿・陈銮传》有言:“请敕儒臣阐明圣谕广训,黜异端之旨,撰为韵言,布之乡塾,俾士民童年诵习,以收潜移默化之效。”

音乐教学对于学生实施的音乐教育,不是政治说教,也不是耳提面命,而是通过音乐形象、音乐情感等要素,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提高音乐素质。这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所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以情动情

以情动情也是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特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离开情感教育,音乐教育就失去了灵魂与生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早就明确指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5]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先对音乐作品中词曲作家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体验,再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以情动情,用心拨心”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学在美育中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和特点,才能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音乐教学对于美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陈兆金.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3]于民.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美育与音乐教育篇8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归结于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追求,它最终表现为人的情感、品格、和修养,声乐教学作为实施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审美中完成教学。音乐课教学如何渗透美育将?笔者认为,要根据音乐教学的规律,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予以体现。

一、在审美中进行专业知识教学

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就无法进行各种音乐作品的演示,无法感受并表现音乐作品包含的丰富情感,并由此获得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驾驭音乐的基本能力,并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技能训练转变为激发学生内在的审美需要上来,以内涵吸引学生对美的体验的追求,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于此,音乐教学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愉悦性。音乐的技能掌握对和音乐知识的了解,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美育的精神。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体会音乐的美,从中得到艺术美的享受和快乐。师生之间和谐情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审美功效的首要标志。师生彼此沟通情感体验,使情感交流创造最佳的审美情境。由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美的[专业提供论文写作,欢迎您的光临dylw.net]熏陶。②形象性。即由旋律、节奏等音乐语言组成的音乐形象。它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具有声态、形态、动态、情态等系列形象化特征,并借助这些可感形象来启发和感染学生。把技能技巧的学习与训练,放在学生感受和理解的音乐意境和艺术形象中,比离开音乐形象的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③量力性。即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接受能力以及生理条件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让学生驾驭自己的对音乐的表现形式,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并从中感受到创造的欢乐,获得美的享受,进而发现学好音乐课有无限的美的享受。所以,教师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要“量”学生的“力”而行。

二、在审美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音乐教学对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身心具有独特的陶冶作用。音乐教材大凡以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目的,体现作品的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同时充分兼顾了教学内容的艺术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可接受性。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声乐教学曲目为例,初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思想性、哲理性较强,反映严肃历史题材的作品。如《延安颂》、《黄河大合唱》、《长城谣》、《松花江上》等等。这类作品就是一组历史的珍贵画面,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通过演示这些作品,学生能更深地了解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及其精神内涵。第二类是源于劳动,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经过口头传唱、广泛流传、集体艺术加工和反复的实践锤炼而形成的民歌。如《茉莉花》、《嘎达梅林》、《四季歌》、《信天游》等等。这类作品语言朴实,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过演示这类作品,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生活环境,并熟悉各地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体会各民族的文明历史,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第三类是根据民族素材创作的现代歌曲,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号召力等特点。如《长江之歌》、《把一切献给党》、《我爱你,中国》、《中国大舞台》等等。这类作品主题鲜明,歌词纯朴,情感真挚,具有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通过演示这类作品,使学生懂得祖国就是母亲,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的腾飞而努力学习。第四类是情感性强,旋律优美动听,结构严谨的作品。如《歌声与微笑》、《高天上流云》、《那就是我》等等。这类作品饱含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浓烈的民族风格,其抒情性和艺术性较强,充满了人间的亲情和友情。通过演示这类作品,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日益丰富、高尚。

三、在审美中提升能力和发展个性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表现,因其抽象性外延了它表现内涵的不确定性和丰富性。音乐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作品本身质量,同时依赖参与者的表现,需要“二度创作”,即音乐审美过程中创造力的再表现。音乐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在审美中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和学的关系。审美观的健康与低级,高尚与庸俗,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方式和精神境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随着教学与创造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作为参与创造的主体地位显得更加突出。二度创作过程中,教与学能否保持同一步调,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对学生不再只是开发智力、传授专业知识,更主要是把握创造过程中审美的主流导向,让学生的理解力、感知力、想象力、独特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明朗、健康、自然、纯正的审美过程中自由发展。学生则要保持参与创造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克服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在师生共同的创造中,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调节、塑造和培养。②技和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技与艺的关系非常重要。技指音乐表现的技术,艺则指对音乐情感的表达,二者构成音乐表现的整体。音乐教学要避免重技轻艺的现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到音乐的表现不仅需要有深度的技巧,更需要有独到的理解和一颗健康情感的心灵。③学生个性塑造。针对学生的性格、文化素养、理解能力和对音乐处理能力等不同的实际,对产生不同的音乐表现个性和审美个性要包容、引导。这些不同的审美个性,决定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处理。例如同是一曲《我爱你,中国》的声乐作品,有人会唱得[专业提供论文写作,欢迎您的光临dylw.net]深情含蓄,有人可能唱得热情奔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在选择音乐作品时要尽量选择与学生性格特征相一致的作品,这样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创造性地发挥他的音乐表现才能,使作品鲜明的人物形象得以清晰的再现。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应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挖掘教学过程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切实把音乐教学中的技能、技巧与美感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气氛中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日积月累,自然会形成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

参考文献:

美育与音乐教育篇9

关键词:审美教育教育理念音乐教师教育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正在进行着教师教育的改革,既是积极应对时展与学校发展的主动选择,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20世纪我国基础音乐课程改革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不仅让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关爱,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本着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供多种音乐体验,深化美感、开阔音乐视野、培养音乐审美鉴别能力,建立起适应基础音乐美育教育的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体系。

一、歌唱的审美

声乐是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在培养基础教育合格音乐师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声乐教学是以培养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操的教育活动。

歌唱审美就是歌者对美的感受,通过演唱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和爱憎情感呈现给其他人,同时听者从中也得到美感的享受。声乐教学的过程是我们审美意识和情感追求的过程,在演唱时就要有意识地把思想、感情和情绪注入到歌声中去。通过气息和声音自然地结合,准确地吐字、咬字,语言的抑扬顿挫等使声音具有美感;情绪和情感越深,歌声的美感就越强、越鲜明。培养声音的美感,除了老师的指导外,主要是通过自己感觉的心理去深入体验和领会,不仅要寻找听觉上美的感受,还要寻找内心视觉的美的感觉,审美心理通过想象和联想,形成同欣赏五光十色一样的美感。除此之外,对声音音色的审美也是歌唱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演唱者都应该对歌唱声音的音色进行专心研究,音色是演唱者心理上的审美思维反映,没有丰富多彩的音色就不能生动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特别是学习的初级阶段,要在心理上建立良好音色的审美观念,以使其尽快获得优美动听的音色。

二、音乐感觉的审美

音乐感觉的美感是音乐审美的重要方面,是在演绎作品内容过程中产生的客观直觉上的感受,是音乐审美愉快和审美情感的心理感觉;感觉得好与不好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和广博的知识积累之上的表达,是理解情感、通过技巧来准确再现情感,准确表达作品内容、风格的艺术化手法,是综合文化素质的反映。

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音乐审美感觉的训练,除了刻苦进行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强弱等基础训练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不同人物和事件,体验不同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状态;多接触社会,增加丰富的阅历,拓宽知识面;还要深入细致地观察景色景物,体验大自然的美感;经常观摩、观看名家的演唱、演奏,多听和看录音、录像,从中领略声音、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这些都是丰富音乐感觉美感的必修课。音乐的审美教育不同于说教,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美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特定的艺术情境中,耳濡目染地接受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陶冶。

三、情感审美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一首歌(乐曲)能否达到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与演唱(奏)者的准确反映、深刻揭示作品的真实情感有很大的关系。演唱(奏)者既要传达感情,又要使别人得到美的情感的感受,这就要求表演者本人首先被作品美的情感所震动,自身要具有良好的情感审美素质,这样的歌(音乐)才具有美的感染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各类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因素,准确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努力点燃内心的情感火花,让自己在热情、活泼、欢快、雄壮、豪迈等健康的音乐情感基调中,获得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陶冶审美情操。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和学会创设温馨、融洽的艺术气氛,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也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艺术不是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音乐审美媒介就是交流审美的信息,在今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自己所表露的任何趣味、喜好等情感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人们常说,要想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桶水。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和全面自己的审美修养,才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极大地提高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主动性、自觉性,才有利于音乐教育真正地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目的。

四、愉悦审美

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是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的心理感应过程。正是因为音乐具有愉悦性,人们才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良好心态以及音乐兴致的保持,来自于自身所获得的内在愉悦体验的强化和教师或其他人所给予的外在积极肯定的强化,这也是音乐审美教学的目的之一。

在音乐学习中,要有意识培养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来形成同一音乐审美对象,共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并相互给予尊重和欣赏。同时,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心境,使自己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是音乐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当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获得充分的美感满足,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音乐学习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人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建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并使整个过程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这样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不断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使自身审美情操日趋完善,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子正编著.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2]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

美育与音乐教育篇10

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也就是让学生在感性接触教材的同时,获得教学活动的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以某种方式呈现教学材料让学生接触,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设计恰当的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讲故事、放录像、利用挂图介绍与作品相关的内容等,以激发美的情感,恰当的情境可以营造与乐曲相适应的气氛,使学生做好欣赏乐曲的心理准备,又能唤起学生的激情,促使其形成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如:在教学第二册第七课《劳动最光荣》时,我采用放录像创设情境的方法,使低年级学生从直观的视听形象中感受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音乐,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欲望,并与乐曲产生美的共鸣。此外,通过教师确切、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导,使学生欣赏完歌曲后,得出本曲的主题――“人人爱劳动,劳动最光荣”,教育了学生从小要立志做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二注重音乐感染学生

要想让音乐打动学生,首先要让学生听懂音乐,而捕捉音乐形象是听懂音乐的重要前提,并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激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音乐的情景之中,从而产生共鸣。如教学第五册第一课《我们的田野》这一歌曲时,巧设问题帮助学生投入意境捕捉音乐形象,还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联想引发学生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形象,激发美的情感使之融为一体。如“请同学听下面的歌曲,它都表现了自然界的哪些事物?”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入意境,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唤起他们对祖国山水的神往,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唤起他们立志努力学习,长大后去开发宝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

三注重乐曲的分析、讲解

根据情感教学心理研究,不仅在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教师、学生身上富有情感,而且在无声的教材中也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蕴含的各种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文中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当学生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产生初步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地对乐曲的主题思想、乐曲的结构、乐曲的速度与力度等要素进行分析,可以运用讲解的方法,也可以在分段欣赏乐曲时进行讨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分析深度,从而达到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目的。如:在欣赏第一册第一课《快乐的一天》时,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动的特点,我在分析乐曲的同时,加入了身体和面部表情的动作,并让学生同我一起做,帮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让他们用手势表示音乐的高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巩固。

另外,音乐又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白,作者所要颂扬的美、揭露的丑,全部蕴含在音乐艺术之中。因此,我在教学中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欣赏它的艺术妙处,激发爱憎分明的情感,发挥作品对学生德育及审美教育的作用。如:在上第三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启发学生从歌词中寻找表现中华民族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英雄气概和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精神等词句,再从音调、高低起伏的旋律,以及力度、节奏的变化等音乐表现手法上,让学生领会到人民的呐喊与孕育着希望的抗争音乐形象,激起同学们的情感波澜,同时把握住歌曲中情感最突出的部分和片段,进行反复吟唱体会,还可以选用图片、幻灯片相结合,启发学生联系运动场上中国体育健儿夺得世界冠军时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也可以联系学校的升旗仪式,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国歌的威武、雄壮。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起立,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四注重“延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