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保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57

新生儿保健篇1

【关键词】新生儿;母乳喂养;保健;护理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两代独生子女的不断出现,做奶奶爷爷的,对新生儿的特征和喂养方法或已经忘记,或根本就不会,或会但已经过时了,新爸爸妈妈们又不了解,所以,当新生儿来到家庭时,对新生儿的一些特点都不了解,容易出现慌张、忙乱和害怕。本人凭多年对新生儿特点的观察和护理保健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观察、喂养和保健的知识与技巧,通过我们的讲解和宣教,是他们了解了新生儿一些特殊表现属于正常现象,掌握喂养新生儿的方法和技巧,在迎接到来的新生宝宝时,才心中有数,应对自如,得心应手,促进了宝宝健康成长。下面将讲解宣教的内容介绍如下:

1新生儿的特点

1.1皮肤:刚出生时皮肤红红的,表面覆盖有胎脂,宝宝皮肤表面胎脂的多少,是判断宝宝成熟度的指征之一。

1.2头部:头部相对较大,由于受产道挤压,可能会有些变形,头顶囟门呈菱形,约2×2cm大小。

1.3面部:外观有些肿胀,,眼皮较厚,鼻梁较低。

1.4呼吸:40~60次/分。

1.5体温:出生后36.5~37.3度。

1.6四肢:呈屈曲状,活动自如。

1.7视觉:新生儿视力范围很有限,在20cm之内。

1.8听觉:能听到10~15cm处发出的响声,听到悦耳的声音,会停止啼哭。

1.9触觉:对抚触、抚抱感受很敏感。

2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

2.1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天内,因丢失水份较多,吃的较少,出现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

2.2生理性黄疸:大部分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5~7天最重,7~10天消退。

2.3乳腺增大:出生后3~5天出现,2~3周消退。

2.4口腔内改变: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有黄白小斑点。俗称“马牙”,数周至数月自行消退。

2.5假月经:有些女孩出生7天内,阴道可见血性分泌物,持续2~3天,一般不须处理。

3新生儿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促使母乳喂养成功

3.1母乳喂养的好处

3.1.1母乳蛋白含量多,比例适合,蛋白质凝块小,脂肪球也小,易消化吸收;且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及营养物质的吸收。

3.1.2母乳所含营养成分如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及乳糖较高,此有利于婴儿大脑的迅速发育。母乳中的磷脂含有卵磷脂及鞘磷脂,对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极为重要。

3.1.3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抗感染能力。有各种免疫球蛋白如iga、igG、igm、ige等尤以分泌型iga量最多,最为重要。还有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t和B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尤以巨噬细胞为多。

3.1.4母乳为婴儿的生理食品,不易引起婴儿过敏,

3.1.5母乳几乎无菌,直接喂哺不易污染,无需消毒。母乳温度适宜,吸吮速度及吸吮量又可随需要增减,十分方便经济。

3.1.6母乳喂哺最大的优点是增加了母子间的感情,通过抚摸、拥抱、对视使婴儿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3.1.7婴儿对的吸吮能反射性地促进催产素的分泌,促使母亲的子宫收缩,早日康复,从而减少并发症。哺乳方法母亲清洗双手,用温开水擦清,抱起小儿于怀中,头偎于母亲左侧手臂则先喂左侧,吸空后换另一侧,每次轮流从一侧开始,这样使每侧都有机会吸空。哺乳时要观察小儿的吸吮情况。完毕后以软布擦洗,再将小儿抱直,头靠母肩,用手轻拍小儿背部,使哺乳时吸入的空气排出,以防溢奶,哺乳后婴儿宜向右侧卧位。-

3.2母乳喂养的方法

3.2.1吸吮:生后半个小时开奶。

3.2.2按需哺乳:宝宝饥饿时,妈妈感到奶胀时及时给宝宝哺乳,不定时不定量。

3.2.3正确的含接方法:使和大部分乳晕都含在宝宝嘴里形成个长,宝宝能用舌头卷住。

3.2.4哺乳方法:母亲清洗双手,用温开水擦清,抱起小儿于怀中,头偎于母亲左侧手臂则先喂左侧,吸空后换另一侧,每次轮流从一侧开始,这样使每侧都有机会吸空。哺乳时要观察小儿的吸吮情况。完毕后以软布擦洗,再将小儿抱直,头靠母肩,用手轻拍小儿背部,使哺乳时吸入的空气排出,以防溢奶,哺乳后婴儿宜向右侧卧位。

3.2.5母乳不够时,即使添加配方奶。先让宝宝吸空妈妈的,然后再给配方奶粉。

4新生儿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4.1新生儿窒息:由于新生儿胃程水平状,容易发生溢乳和呕吐。若处理不当,易造成窒息。喂奶后,把宝宝竖起轻拍背部,应保持新生儿侧卧位。溢乳或呕吐时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奶液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2新生儿体温异常:由于新生儿体温中枢调节功能不完善,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应使新生儿处于适中温度。

4.3感染: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易造成感染,应完善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并做好脐部护理和皮肤护理。

4.4受伤:新生儿没有自我防卫能力,应置新生儿于安全环境中,专人看护,确保安全。密切观察新生儿各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新生儿日常观察及评估

5.1体重:出生时出生后2~3天生理性体重下降后,很快恢复。以后,每周增加125g左右。

5.2呼吸:正常呼吸:面色红润,哭声响亮,有回声。异常呼吸:呼吸急促,面色青紫,提示呼吸不畅,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必要时及时送医院。

5.3哺乳:有无拒乳,吸吮力的大小,有无溢乳,挤奶后有无紫绀,回奶量多而频繁者要查找原因。

5.4哭声:是否宏亮,有无尖叫,哭声微弱、紫绀等。

5.5皮肤:观察有无黄疸、出血点、破损、感染、皮疹等。

5.6睡眠:每天睡眠平均20小时左右。每次睡眠3~4小时。

5.7大小便:出生12小时内排小便。24小时内排出胎便。2~3d内排出棕褐色软便。3~4d后转为黄色正常大便。由于喂养方式、奶质的不同,正常大便略有差异。次数不定,以不影响体重的增长即可。观察异常大便:如大便带血、稀水便、蛋花汤样便、灰白色便等。

5.8其它:观察精神状态、面色等。

6新生儿护理

6.1面部:长流口水及吐奶弄脏面部皮肤,可用柔软湿润的小毛巾替宝宝轻轻擦净面部,秋冬季及时涂抹润肤露,防治皮肤干燥皲裂。

6.2眼部:有些宝宝眼角发红,醒后分泌物较多,可给与抗生素眼药水,消毒面棒沾生理盐水轻轻擦拭。

6.3鼻腔:分泌物容易形成污物,阻塞鼻孔而影响呼吸,可用湿棉签轻轻卷出分泌物。

6.4脐部:新生儿出生后11周左右脐带自行脱落,但有时脐空稍湿后见少量出血。不论脐带是否脱落,一定要在每天沐浴后清洁脐部,即用浸有75%酒精的消毒棉棒从几部的中央按顺时针方向慢慢向外轻摸。重复三次,更换三次棉签。保持脐部干燥,当有脓性分泌物或红肿时去医院就诊。

6.5臀部:宝宝臀部非常娇嫩,皮肤容易受到尿渍、粪渍的侵害,要勤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更换尿布时,用温水把臀部残留的尿渍粪渍清洗干净,拭干。然后涂上鞣酸软膏或臀膏。一次性尿布与绵质尿布交替使用。

6.6身体与四肢:保持宝宝皮肤清洁。根据季节变换,使用适当的护肤用品,经常更换棉质内衣,避免穿得过多。每天给宝宝沐浴,夏天适当增加次数。经常为宝宝剪短指甲。

7母子间的情感交流

加强母子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良好性格,其方式:

7.1生后即刻让宝宝吸吮妈妈,及早接触早吸吮对情感的连接有促进作用。

7.2爸爸妈妈学习有关婴儿喂养、睡眠、教育等各方面的知识能力。为宝宝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好充分的准备。

7.3根据宝宝的需要调节家庭生活作息。

7.4主动拥抱和抚触宝宝,与宝宝说话,唱歌,玩游戏。缩短亲子之间的距离,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

7.5对宝宝要富于耐心、细心、爱心和自信心。做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使宝宝得以健康成长。

8新生儿能力锻炼与培养

8.1活动:让宝宝自由活动,不要束缚宝宝,每天给宝宝扶触三次。沐浴、换尿布时,拉直他的小腿让他自由活动。

8.2游戏:用带有颜色的、会发出声音的、可动的玩具。在离宝宝眼睛20-30厘米处,每日三次,每次2-3分钟。

8.3沟通

8.3.1对着宝宝的面孔20~30cm处,妈妈用微笑,转头,呼吸,讲话引逗他。

8.3.2进行皮肤抚触,增进母子感情

8.3.3哺乳时,妈妈眼睛看着宝宝的眼睛,用手抚摸宝宝的头、手、足等处,将薄薄的小手放在妈妈的上,妈妈对宝宝说话、唱歌、微笑等。

8.3.4父母时刻观察宝宝的表现,对他的各种需求给与应答和满足,通过轻语和抚触与他交流。

8.3.5让宝宝听音乐,给宝宝讲故事等。

9新生儿抚触

9.1好处

9.1.1抚触可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并且开始的月龄越早效果越好。

9.1.2抚触可改善婴儿睡眠,使反应灵敏。

9.1.3抚触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新生儿扶触后,奶量大开,吃的增多,体重增长快。同时运动能力、反应能力、定向能力明显提高。

9.1.4抚触可提高婴儿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生病。

9.1.5抚触可促进母子感情交流,增加亲情感。

9.1.6抚触可帮助宝宝平复暴躁情绪,减少苦恼。

9.2操作:略。

10新生儿游泳,“游泳”要从新生儿开始,回归在妈妈子宫里的感觉,不仅能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更能增加家人与宝宝的亲情交流,婴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长最重要、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妙用这一黄金时期因地制宜的开展游泳活动,对身心的发育大有好处。“游泳”的动作是在大脑的支配下完成的,是通过水对婴幼儿皮肤的冲击、压力而形成的一种特定条件下的皮肤按摩与抚触,这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功能,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应激能力和智力发育,游泳要到专业医院进行。

新生儿保健篇2

关键词:孕期保健干预;新生儿;健康状况;影响

作为特殊的群体,孕妇在怀孕生产期间保健工作进行的好坏不但对孕妇自身情况产生影响,还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的实践也证明,孕妇怀孕期间由于其生理上发生变化,在长时间改变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多种病症,而孕期的产妇心理生理上的健康直接影响了新生儿的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检查分娩的200例孕妇,年龄在20~35岁,平均(27.8±1.1)岁,其中包括了170例初产妇以及30例经产妇。

1.2方法我院给予观察组孕妇采用孕期保健干预,在孕妇入院时为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并确认有孕,同时建立孕妇保健卡,详细记录所有孕妇在体检或复查过程中的情况,复查期间安排好相应的孕期知识讲座以及相关的培训,包括护理、营养护理以及胎教知识等。具体保健干预方法如下:①早期保健:孕妇在怀孕初期的前3个月是非常关键的阶段,出现一点损伤都有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导致胎儿出现畸形甚至流产的情况发生,因此这一时期必须做好孕期保健干预工作。a.要对孕妇工作环境有严格的要求,提防放射性物质、辐射等因素对孕妇的影响,如果孕妇从事对胎儿有影响的工作可申请暂时离职或是休假,预防孕期胎儿出现畸形的情况。b.孕妇在妊娠期出现妊娠反应属于正常的现象,这时候孕妇可以选用少吃多餐的方法有效化解恶心呕吐等现象的不适,饮食要注意清淡,保证进食,均衡营养,才能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由于这阶段孕妇多喜酸,因此杨梅、柑橘等食品有助于孕妇增长食欲,助其消化。c.在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个人卫生,远离污染严重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病毒感染,一旦病症出现要立刻就医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d.孕妇在妊娠期要避免进行,预防造成流产,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健康的心理状态[1]。②中期保健:孕妇在怀孕中期胎儿通常生长发育比较快,因此营养的注入必须足够,注意钙质的补充。按时进行血尿常规以及肝功能等方面的体检化验,为医生提供资料,以便全面了解孕妇身体状况,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治疗和处理。如果是被允许怀孕但自身存在一些综合症的产妇,那么就要为其加强产前的监护,同时与孕妇病症的相关科室及时做好会诊工作,全力保障孕妇与胎儿的平安与健康。孕妇在怀孕20w以后要定期回医院进行检查,对其血压情况、尿蛋白情况等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便及时预防其他病症的出现,及早治疗。③晚期保健:孕妇在定期的检查中都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通常情况下怀孕28~36w的孕妇15d要进行一次复诊,复诊次数伴随孕妇自身的综合症情况酌情加密。尽早做好孕妇的分娩详细计划,并在孕期的推进中根据孕妇的实际身体情况做好相应的调整,有助于降低难产发作的几率。如果孕期出现了胎位不正常的情况,医生首先要为孕妇打消顾虑,缓解焦急的情绪,让孕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其次要求孕妇提前入院进行观察治疗,以便做好对应的分娩计划工作,最后要准确监测分娩前孕妇胎盘的各项功能,如果发现胎儿出现缺氧的情况,孕妇则要学会对自身的胎动次数进行准确的把握[2]。

1.3观察指标护理人员要及时准确地对新生儿头颅血肿、窒息、先天畸形等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

2结果

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头颅血肿、腹泻、肺炎、呕吐、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血型出血症这几项异常情况,观察组新生儿中出现了4例,占4%,而对照组新生儿中出现了20例,占20%,观察组新生儿明显好于对照组,p

3讨论

孕妇在怀孕期间,其自身的母体与胎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胎儿是依附于母体而存在的,通过胎盘、脐动静脉等建立两者之间的血液循环,而胎盘的功能则是为胎儿带来营养丰富及含氧的动脉血,并及时将胎儿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质排出出去。因此,孕妇的健康情况、供血情况以及营养状况都与胎儿发育情况有着直接的关联[3]。本研究发现,及时为孕妇进行孕期的保健干预工作,能够减少新生儿出现窒息、先天畸形、头颅血肿等异常情况,采用了孕期保健干预的观察组新生儿只出现了4例异常,而未采用孕期保健干预的对照组新生儿则出现了20例异常,观察组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情况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针对孕妇这一特殊群体,孕期保健干预的重要性得到了验证,而加强孕妇孕期保健干预相关知识的宣传仍旧是一项长远的工作,良好的孕期保健方法需要更大范围地被人们认识,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此外,孕妇在怀孕期间的保健工作不能单纯地依靠医生与护理人员的职责,孕妇更需要家庭的关怀与帮助,孕妇自身自我保健意识的养成和提高,还需要在家庭的帮助和监护下逐渐形成,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围和健康理念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4]。

综上所述,在孕妇怀孕期间,对其进行保健干预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能够有效减少孕妇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的几率,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兰芳.孕期保健干预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11(12):22-23.

[2]李自会,彭娟.孕期保健教育干预对新生儿健康状况影响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2(17):46-47.

新生儿保健篇3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483例孕妇及新生儿出生相关资料。结果产妇的职业、孕期用药情况、孕周、产检次数、年龄、孕期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因素对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需针对上述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做好孕早期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以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促进优生优育。

[关键词]新生儿出生缺陷;围产期;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1)19-153-02

围产期是指围绕分娩前后(即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更具体地讲是从受孕开始的妊娠全过程,经历分娩,直至产后4周(即新生儿期)结束。围生医学是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医学,是研究在围生期内加强对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卫生保健,也就是研究胚胎的发育、胎儿的生理病理以及新生儿和孕产妇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科学,与提高人口素质和降低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孕产妇妊娠期的相关因素、孕期药物的应用、妊娠分娩相关资料及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与新生儿畸形的相关性,以通过早期有效地干预起到降低围生期新生儿缺陷的作用,进而为医务工作者对孕妇围生期健康教育及孕期营养搭配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2482例,其中剖宫产1097例,自然产1385例。产妇年龄16~42(26±1.81)岁;孕次1~6(1.9±1.03)次;产次1~4(2.00±0.23)次;孕周28~42(38.61±1.90)周;孕期用药孕周4~39周。新生儿情况:正常新生儿2449例,有缺陷新生儿33例(脊柱裂6例、脑积水5例、唇裂6例、尿道下裂2例、肛门闭锁2例、多趾6例、下肢缺损1例、其他畸形5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历,通过对产妇的年龄、所从事的职业情况及妊娠分娩过程中相关情况(孕次、孕周、孕期用药、产检次数、孕期并发症、生产方式、新生儿出生状况)等资料分析,数据采用SaS8.0进行χ2检验。

2结果

产妇的各种资料对新生儿状况的影响见表1。

3讨论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婴儿任何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异常[2]。出生缺陷可造成胎儿和新生儿死亡、人类寿命的损失,并可导致大量的儿童患病和长期残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卫生问题[6]。因此出生缺陷的研究是预防优生领域的重要内容,研究旨在预防和减少缺陷儿的出生,以达到优生之目的。本院一年来共出生新生儿2482例,其中畸形儿33例,通过对产妇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围产期新生儿畸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孕妇所受教育的程度

表1显示,农村孕产妇分娩出现新生儿畸形率远远高于城市孕产妇[4]。首先,由于农村孕产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知识贫乏,信息不畅,缺乏优生优育意识,围产期保健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孕期出现高危因素时不能及时发现,即使发现也不能及时就诊和及时检查;其次,农村的医务人员及医疗设备严重缺乏,高层次医务人员更是少之甚少,即使孕妇进行了产前检查也难以发现胎儿异常,从而导致新生儿畸形发生。所以,需要政府对农村医疗设备及医务人员加大投入,并做好孕妇的围生期健康教育,完善三级网络[3],以便更好地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3.2加强产前检查

从表1中对妊娠和分娩相关资料分析中可见,孕周、产检次数对新生儿畸形有影响(p<0.01)。通过产前检查可及时了解孕妇和胎儿生长和发育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异常,以便降低出生缺陷,做到优生优育。因此,指导孕妇加强产前检查,以及时掌握妊娠情况,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及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尤为重要,做到早筛查、早诊断,减少畸形儿出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3.3尽量减少药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公布的近几年的监测结果: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残疾儿童80万~120万,占出生人口的4%~6%,平均每20分钟就要出生1个先天愚型儿、每6分钟将出生1个神经管畸形儿[1],在孕期查出问题的孕妇往往被动地进行保胎或是引产,也给新生儿健康带来严重隐患。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的专家说,造成出生缺陷的原因很多:碘营养不良儿童的智商明显低于正常值;过多的酸性食物食用过多会造成胎儿腭裂、唇裂及其他器官发育畸形;含有弓形虫的食物:在怀孕早期急性感染弓形虫会导致胎儿脑积水、小头畸形、脑钙化、流产、死胎等,新生儿可有抽搐、脑瘫、试听障碍、智力障碍等;食物中叶酸缺乏造成神经管畸形的高发;妇女孕期的贫血、营养不良、接触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感染病毒、胎儿宫内缺氧以及遗传因素都可能造成胎儿大脑损伤、宫内发育迟缓和胎儿畸形;当孕妇出现忧虑、焦急、暴躁、恐惧等不良情绪时,造成胎儿唇裂或腭裂等。怀孕早期,特别是怀孕8周以内,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阶段,对外界环境很敏感,如病毒、化学药物及放射线等,都可以导致胎儿发生畸形。本研究中新生儿畸形中,孕3个月前用药占6.13%,孕3个月后用药占0.43%,农村孕妇由于接触农药等有害物质较多,而且缺乏早期补充叶酸的意识,导致新生儿畸形率较高。因此,围产期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少接触有害物质及药物,孕早期补充叶酸,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7-8]。

[参考文献]

[1]张树荣,乐杰.重视围产期用药的安全性[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3):131-132.

[2]王幕获.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4-112.

[3]梁东明,田崇阳.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分析与降低出生缺陷的政策思考[J].中国妇幼保健,2004,20(4):4-5.

[4]马振侠,杨生秀.17356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64-65.

[5]彭晓林.8285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4):383-384.

[6]刘惠云,蔡惠兰.产前对孕妇体质指数增长的干预[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19(4):302-304.

[7]杨娟,杨绍田.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6):169-170.

[8]刘兴梅.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0):129-170.

新生儿保健篇4

【关键词】孕期保健;新生儿健康;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71―02

优生优育已成为准父母的共识,如何生育一健康宝贝?孕期准父母的教育和营养同胎儿的健康休戚相关。我们将2012年1月至12月在我科接受孕期保健母乳随访卡中孕检、足月单胎住院分娩的孕妇和所产新生儿195例,根据孕妇是否接受孕期保健教育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观察孕期保健教育干预孕妇孕期营养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195例。观察组:98例,孕妇年龄24-31岁,平均年龄27.5+3.5岁。参加孕期保健教育始于孕5-37周,平均参加孕期保健教育30周。对照组:97例,孕妇年龄22-31岁,平均年龄26.4+4.6岁,均未参加孕期保健教育,以周边农村孕妇居多。两组孕妇年龄上无差异性.

1.2方法

1.2.1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向参加孕期保健教育的孕妇讲授如下知识:(1)孕期膳食。(2)孕期营养与胎儿发育。(3)孕期营养与保健。(4)胎教。(5)孕期夫妻关系处理。(6)产前准备。(7)产褥期保健、护理与营养。(8)新生儿沐浴。(9)母乳喂养。培训目标:人人能明理,个个会应用。

1.2.2研究方法将195例孕妇中,观察组孕妇通过孕期保健教育干预孕妇孕期营养,对照组则不与干预;所产新生儿记录出生时的apgar,s评分、头围、体重、身长,因胸围、腹围受呼吸动度影响其测量准确性,未纳入健康评判指标。求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平均数或百分率,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相对应指标进行u检验或x2检验,比较各指标间的差异性。来观察孕期保健教育干预孕妇孕期营养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

2结果

观察组:头围,最小者32cm,最大35cm;体重,最轻者2400g,最重者4060g,低出生体重儿(4/98)占4.08%;身长,最短者46cm,最长者51cm。对照组:头围,最小者21cm,最大42cm;体重,最轻者1000g,最重者4350g,低出生体重儿(14/97)占14.43%;身长,最短者33cm,最长者53cm。两组apgar,s平分、其它指标的平均数及标准误计算结果如下表:

观察组新生儿的健康指标中apgar,s评分、头围、体重三项同对照组比较,经u检验,p0.05,两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新生儿中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比较见表2:

两组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经x2(x2=4.93)检验,p

综上:参加孕期保健教育的孕妇经孕期营养干预后所产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优于未参加孕期保健教育的孕妇所产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3讨论

3.1孕期母体同胎儿的依存关系在胎儿同母体之间经附着于母体子宫的胎盘、连结母体与胎儿间的脐静脉、脐动脉建立有效血液循环之后,通过胎盘循环,从母体带来含氧和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带走胎儿生长发育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母体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脐血管的供血情况,直接关系胎儿的生长发育。排除脐血管供血不良的因素,母体的健康和营养状况直接关系胎儿的生长发育。

3.2孕期营养对胎儿健康及成年后健康的影响胎儿期营养实际上是孕妇的营养,孕妇体内钙铁锌含量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1]。同时,孕期母体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胎儿出生时的体质体况,而严重营养不良,还会造成胎儿宫内发育受阻,直接影响胎儿出生时的营养状况,导致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死胎、婴儿免疫功能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增加[2]。接受孕期保健教育孕期营养干预的观察组孕妇孕期营养均衡,所产新生儿在apgar,s评分、头围、体重三项指标上观察组优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观察组(4.08%)低于对照组(14.43%);所以两组间在apgar,s评分、头围、体重、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的降低,在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对儿童体格和智能发育的消极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

孕妇在妊娠期营养缺乏(或能量限制)可增加其子代成年期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如妊娠早期营养不良则会增加成年高血压发生的机率,在妊娠中期营养缺乏,成年后患情感性精神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而在妊娠后期营养缺乏会增加成年性肥胖症机率,而且,低出生体重儿会面临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危险。母体孕期营养过剩,也会造成胎儿宫内发育障碍,容易产生超重儿、难产等问题[3、4]。

3.3孕期教育的重要性孕期保健教育对孕妇孕期营养干预不但关系胎儿的发育、新生儿健康,也直接影响孩子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同个人、家庭、社会休戚相关。孕期保健教育也可对孕妇孕期的夫妻生活、胎教、产前准备、产褥期、新生儿喂养与护理进行干预,有利于优生优育,提民族人口素质。然而,据调查资料报告:93%的孕妇希望了解孕期保健知识,对于孕妇学校课程需求最高的知识模块是新生儿喂养与护理模块,孕妇对于自身的保健知识及胎儿发育关注程度并不高[5]。提示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方面,既要满足孕妇急需的保健需求,同时也要从专业的角度,讲授孕期营养知识,建议孕妇进食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糖类、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的食物;并要求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科学地平衡摄入各种膳食,不要偏食,所摄营养能满足自身及胎儿所需,做到孕期营养均衡。孕期营养均衡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基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均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建立以优生优育为目标的课程设置。既要注重孕期营养教育,也要注重孕期心理、孕期自我监测、新生儿喂养与护理、产褥期保健、护理与营养问题的讲授,为广大孕妇提供全方位系统的知识培训。更要大张旗鼓宣传准父母们参加孕期保健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伟华.孕期营养不良带来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8,16(29):1981-1982.

[2]彭咏梅,唐礼榕.产前保健方式对出生结局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6(15),3:230-234.

[3]张苏江,单安山,夏蕾.母体孕期营养状况对子代后继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1(29):112-114.

新生儿保健篇5

【中图分类号】R47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45-01

前言

从孕妇的角度来讲,新生儿的健康是其在孕期保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1]。所以必须有效地改进孕期保健教育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提升孕妇的保健工作质量。本文为了有效地分析孕期保健教育干预护理对孕妇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进行研究,选择了部分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93例孕妇,将这些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实施普通干预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实施孕期保健教育干预护理的孕妇作为实验组,进行比较。其中对照组的孕妇有46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为(284±34)岁,其中有20例为初产妇,其余为经产妇。实验组的孕妇有47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为(288±29)岁,其中有21例为初产妇,其余为经产妇。所有孕妇与家属都对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了解,并自愿参与到研究之中,签订了知情通知书,两组产妇的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孕期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向孕妇与其家属大力普及有关孕期的注意事项的内容与相关的注意事项措施[2]。例如告知孕妇及其家属需要注意饮食问题,不能食用一些对胎儿可能造成影响的食物,并注意饮食卫生。还需要告知其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但是需要注意不能过于剧烈,否则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等内容。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孕期保健教育干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点是使孕妇与其家属关注周边的环境,例如其所处在的环境是否存在一些有害物质,类似于苯、甲醛等,如果存在这些物质需要尽快的撤离,降低有关问题对孕妇产生影响[3]。而且需要尽量减少孕妇与动物的接触,特别是一些没有注射疫苗的动物。第二点是需要与孕妇进行交流,使孕妇保持愉快的心情,降低孕妇因为环境问题的影响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为孕妇的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第三点是在孕妇出现妊娠反应之后,需要向孕妇与其家属介绍这一情况的原因,并告知其相关现象属于正常现象,可通过调节饮食减少这一情况的出现。孕妇需要少食多餐,食用一些清淡的事物,不能食用辛辣事物,而且可以在食物中添加一定量的食醋。第四点是在孕期进食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添加补品,但是需要注意量,避免摄入量过高造成一定的影响[4]。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等情况,该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方式越有效。并对比两组孕妇的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稻菥?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的apgar评分为874±122,并发症比例为42%,对照组的apgar评分为521±120,并发症比例为239%。实验组的效果更好,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保健篇6

关键词: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

儿童保健有利于增强小儿体质,有利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培养品德优良、智力发达、体格健全的下一代[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坚持社会大l生观念,坚持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会为范畴,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健康服务,其中社区儿童保健尤为重要[2]。

1社区儿童保健适宜服务政策分析

1.1强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儿童保健管理中的作用2001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环境四个方面指出了儿童发展的目标和工作措施[3]。2009年修订了《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同年实施《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规范》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责、内容及要求。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基层和社区为基础,妇幼保健机构为依托,相关医疗机构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管理体系[4]。为社区儿童保健提供适宜的服务模式,发挥社区作为儿童保健管理的基底作用,为社区儿童提供可及性的、连续性的、整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势在必行。

1.2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管理的内容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6年版)》征求意见稿要求,满月后的随访工作均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从胎儿出生到满3岁,医疗保健机构应对儿童进行定期检查、保健指导和追踪管理[5]。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也是社区健康服务的重要要素[7]。目前我国社区儿保开设的常规项目大致有新生儿访视,预防接种,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防治,营养检测,托幼机构保健指导。《规范》中对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制定了儿童保健管理技术规范。

1.3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管理的要求《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确定了社区儿保的考核指标,即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明确儿童保健覆盖率在城市达到90%以上,农村达到60%以上,逐步提高儿童尤其是流动人口中儿童保健的覆盖率[5]。

2社区儿童保健适宜服务模式探索

为确保“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服务的落实,探索以儿童健康为中心的规范的、系统的新型社区儿童保健适宜服务模式,以便提供便捷的、整体的、连续的服务。经多年发展,国内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基础设施、设备硬件等基本达到要求,但由于儿保医师水平和设施配备的限制,很多儿保项目无法有效开展,我国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6]。儿童保健工作技术内涵提升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以激励机制为切入点,尝试开展多种服务模式改革,建立新型社区儿童保健适宜服务模式,深入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值得研究和借鉴。

2.1建立专业儿童保健管理团队孔桂花[8]、李静[9]等人提出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儿童保健管理队,全科医生负责全面管理,承担儿童保健的初筛、体检、家庭评估及疾病诊疗等工作;预防保健医生负责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服务;妇幼医师负责初步评估、疫苗接种登记、新生儿随访(兼产后访视)以及资料的整理和上报;心理医生负责家长心理咨询、幼儿精神评估;社区护士负责信息录入、社区儿童联系、回访、满意度调查等;居委会工作人员负责社区联系、宣传、满意度调查和信息反馈等。团队成员分工明确,高效协作,有效地开展儿童保健管理工作。

2.2实行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流程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是指在一个独立的区域内,按照服务流程规范地开展中心开设的所有儿童保健项目,将以往预防接种区与儿童保健区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合二为一,在同一区域完成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10]。《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6年版)》提到: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倡导在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时,对其开展保健服务[5]。张小棉[11]等报道我国社区儿童保健服务资源的利用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儿童计划免疫服务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因此,利用人们普遍接受的计划免疫来促进儿童保健服务的普及率,将是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有效策略。

新生儿保健篇7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健康教育;网络管理;筛查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33-105-03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残疾儿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又是一项社会群体性系统工程,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1]。此项工作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对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查,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临床症状、而体内代谢或者功能已有变化时就做出早期诊断,结合有效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我国是从1981年开始提出新生儿疾病筛查概念,1994年立法推广;荆州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完善网络管理,逐渐规范运行模式,使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8%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1建立并实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模式

1.1组织管理

成立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成立了由分管院长为组长、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部门科室协调、组织督导检查、网络运行状况考评。成立了由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为组长、妇保科、产科、儿保科、检验科主任、护士长为组员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技术小组,负责网络建立、制定健康教育技术规范和流程、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工作。

1.2科室及部门的职责分工

妇保科负责对孕妇建立围产保健卡,实施孕期健康教育;产科负责住院待产孕妇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儿保科负责对新爸爸一对一健康教育;检验科负责新生儿标本采集和检测;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健康课堂的组织;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评价。

1.3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模式图

见图1。

1.4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流程

妇保科为孕妇建立保健卡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信息发放听课证组织孕期健康课堂产科在孕产妇入院时回收听课证,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听课证信息进行第一次效果评价孕产妇入院后,产科责任护士再次或重点一对一向孕妇及其家属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发放宣传手册、产后爸爸课堂听课证健康教育中心每周组织一次爸爸课堂儿保科健康教育员每天下午组织爸爸座谈会,再次讲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目的、意义、具体的采血时间、采血方法知情同意、签字建立新生儿信息档案开具化验单发放高危儿迟缓检测通知单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化验单信息进行第二次效果评价检验科核对新生儿信息填写新生儿采血卡片,在新生儿出生后72h(充分哺乳后)再次核对新生儿信息并采足跟血,制做标本检测结果反馈家属可疑儿的追踪与确诊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追踪与确诊信息进行第三次效果评价确诊儿的治疗与随访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治疗与随访信息进行第四次效果评价。

1.5健康教育形式

社区健康教育采取网络、电视、报纸、挂图、义诊咨询等。院内健康教育采取电视片播放、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手册、授课及一对一宣传等措施。

2建立并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2.1评价指标

妇保科: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率、听课率;产科:听课证回收率,病房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爸爸课堂听课证发放率;健康教育中心:爸爸课堂听课率;儿保科:知情同意书签字率,高危儿延缓检测通知单发放率。

2.2评价内容

听课证信息评价;化验单信息评价;追踪与确诊信息和满意度评价;确诊病例治疗效果评价。

2.3评价措施

新生儿疾病筛查办主任每天上午9点之前病区巡查,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网络工作情况,并记录;对每次课堂进行听课人数统计;每月对产妇和/或家属进行一次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及电话回访问卷调查,并对各相关科室评价指标进行汇总、通报,纳入医疗保健质量考核;每季度召开一次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例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4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的统计均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结果

3.1第一次效果评价: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率、听课率分析

2004年至2008年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数、听课率分布均呈上升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92.44,p

3.2第二次效果评价:分娩前后产科、健康教育中心、儿保科立体结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5年来,孕妇入院分娩数由于健康教育的带动,呈明显上升态势,新生儿疾病筛查从2004年的55.80%上升到2008年的98.88%。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24.92,p

3.3第三次效果评价:5年新生儿疾病筛查追踪与确诊信息分析

2004年至2008年新生儿疾病筛查阴性结果反馈与可疑结果追踪与确诊病例的满意度调查也呈上升态势,且阴性结果家属满意度调查反馈差异有显著性。见表3。

4讨论

4.1健康教育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先导

目前社会上许多家长还不了解遗传代谢病疾病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我院2004年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后,通过逐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社区健康教育采取网络、电视、报纸、挂图、义诊咨询等,院内健康教育采取电视片播放、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手册、授课及一对一宣传等;使孕产妇及其家属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他们的理解与配合,才能提高服务对象的依从性,使新生儿疾病筛查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4.2实行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基础

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网络的建立使各部门各科室之间职责明确、任务明确、重点明确、且相互合作[3]。如产前健康教育重点内容是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概念,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的危害,重点对象是准妈妈;产时因产妇阵痛,丈夫对产妇及孩子的担忧,宣传效果差,这一环节可跳过;产后健康教育重点内容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和意义,采血的时间、方法,重点对象是初为人父的爸爸及其他直系亲属;检验科在采集标本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和服务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只有各个部门各个科室各个环节配合协调,形成网络合力,才能赢得服务对象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3建立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是保证筛查率的关键措施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执法工作,是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是每一位新生儿应享有的权利,如果不能保证高的筛查率,就存在漏筛可能,必须严格把握每一个工作环节,才能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持续进行。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模式建立后,必须要有评价与考核,以指标衡量工作质量,从而保证高的筛查率,防止漏筛,有效地避免了因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致残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4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模式的价值

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建立、运转、评价,尤其是对责任科室与责任人一次、再次或重点一对一向孕妇及其家属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发放宣传手册、座谈会、知情同意与签字、建立新生儿信息档案,采足跟血、检测和结果反馈、确诊儿的治疗与随访中各个环节的评价,是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流程能够正常运转的保证。第一次评价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情况,进行听课率分析表明:5年来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数、听课率分布均呈上升趋势,也带动了围产保健门诊及产科临床业务。分娩前后产科、健康教育中心、儿保科立体结构健康教育效果的第二次评价,是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从2004年的55.80%上升到2008年的98.88%的有力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阴性结果反馈与可疑结果追踪与确诊的第三次评价,满意度的上升又促进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医院的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使两个效益得到了明显增长。

本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评价措施及指标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有进一步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韩龙.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及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35.

[2]桓中雪,谢明月.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影响[J].中国保健,2008,15(增刊):626-627.

新生儿保健篇8

通过回顾性分析长宁县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共34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调查其在围产期婴儿死亡原因,并研究出以加强孕产妇保健质量来降低围产期婴儿死亡率。

2结果

围产儿死亡34例,占分娩总数8.32‰(全县分娩总数4083例),其中死胎14例(41.10%),7天内死亡20例(58.90%)。死胎影响因素主要为高危孕妇,包括重度妊娠子痫前期占42.85%(6/14),羊水过多、过少占28.57%(4/14),脐带因素占21.43%(3/14),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占7.14%(1/14);7天内死亡最主要死因为早产占45%(9/20),其次是新生儿窒息占25%(5/20),先天畸形是第三位死因占25%(5/20),新生儿硬肿占5%(1/20)。

2.1围产期婴儿死亡原因

2.1.1高危妊娠动态是婴儿死亡的高危因素

edwand研究表明高危妊娠动态是婴儿死亡的高危因素。从34例围产儿死亡可以看出,高危妊娠28例占79.4%,低危6例占20.6%,围产期高危妊娠动态是婴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同时Denise等也认为缺乏或不适当的产前检查可能会增加早产率。

2.1.2围生期窒息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刘兰尊研究表明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是宫内窒息胎儿娩出后的临床表现。根据34例围产儿死亡资料显示,高危孕妇由于缺乏规范的围生期保健服务,胎儿宫内窘迫不能得到及时监护和有效干预,娩出后救治措施不当,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2.1.3先天畸形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钟梅等研究表明先天畸形发病原因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因素病因。在34例围产儿病例中,先天畸形占死亡率的25%。同时还表明所有孕妇产前均未作过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仅1例在产前B超检查中诊断。这可得出先天畸形缺乏早期干预,增加了围产儿死亡发生率。

2.2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降低围产期婴儿死亡率的措施

2.2.1加强孕晚期保健管理

①孕晚期产检次数应每周检查一次,并询问孕妇身体有无异状,如眼花、水肿、阴道出血等情况;②测量孕产妇体重及血压,并检查尿蛋白,如出现妊高症及时治疗;③检查胎心、胎位,并对异常胎位进行纠正,同时测量子宫高度、腹围及羊水量与胎儿大小等,以防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④复查血红蛋白,如有贫血应及时纠正;⑤检查盆腔情况并B超复查胎儿、胎盘及羊水情况。

2.2.2加强产时保健管理

①产时保健要加强防滞产、防感染、防产伤、防新生儿产时窒息等,着力于产时监护;②在产时还应该积极向孕产妇介绍分娩过程,鼓励产妇增强信心,并指导分娩过程。

2.2.3加强产褥期保健管理

产褥期保健管理主要是加强产褥期观察指导,并访视产妇情况,同时对新生儿及产妇进行检查。

2.2.4加强产后保健管理

产后保健要及时了解母婴情况,了解产妇精神、饮食、大小便、心理状态,并测量血压,检查子宫恢复情况,并对腹部的痛感、恶露量性状进行检查,同时针对新生儿哺乳,及时对产妇、、乳汁进行检查,并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科学护理。

2.2.5加强产后母婴健康检查

在产后42-56天内进行母婴检查,针对高危因素进行相应防范,对产妇阴道回复情况,宫颈情况,子宫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对尿蛋白,血色素检查;在新生儿保健检查中,观察呼吸、哭声等情况,全面了解新生儿营养、吃奶、发育及免疫情况,并检查有无漏诊的先天异常及并发症等。

新生儿保健篇9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81-02

健康教育是儿童保健工作重要一环,我院儿童保健科尝试以儿童保健知识讲座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每月举办一期,现将以“新生儿抚育知识”为题的讲座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主要为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家长、病理新生儿科的家长及产前检查的孕妇。

1.2方法

1.2.1讲座内容及形式:以《新生儿抚育知识》为题,涉及母亲月子注意事项、正常新生儿的特征、特殊生理现象的识别、新生儿各种行为能力及早教、早期干预重要性等内容。采取儿童保健医生主讲、护士现场指导及保健咨询的形式。

1.2.2设计问卷:自行设计《儿童保健知识讲座问卷调查表》,由参加讲座者听课后填写,统一收回。

2.结果

参加听课的家长共计192位,收回有效问卷表183份95.3%。听课对象父亲127人、母亲及祖辈52人、孕妇13人。其中145份79.2%填写认为讲座很需要,30份19.1%填写一般。希望今后安排的内容依次为疾病预防132份72.1%、喂养指导68份37.2%、早期教育84份45.9%、心理卫生讲座48份26.2%;在新生儿抚育过程中遇到困难求助于填写医务人员的118份64.1%、长辈及亲朋好友68份35.1%、书刊等各种媒体26份13.1%;对健康教育形式的要求填写保健知识讲座的121份66.1%、电话咨询45份24.1%、小型家长会8份8%、宣传栏等其它形式15份7.4%;填写对早教感兴趣的146份68.1%,填写已从胎教做起的24份13.4%;对早期干预知识了解程度填写不知道的102份55.7%、填写知道一点的53份27.2%。

3.讨论

3.1国内开展健康教育的对象年龄段各异,专以新生儿为题的少见。我们选择该主题首先在于新生儿是所有人群中最脆弱的群体,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较高〔1〕,旧式的育儿观念和方法仍占很大比例,非常需要医务工作者正确引导;其次新生儿保健过去往往由产科医护人员兼做,远远满足不了父母的需求,在医院将新生儿的父母集中起来开办讲座,可以更好地帮助家长;最后考虑到近些年早教和早期干预受到广泛重视〔2〕,其关健在于突出“早”字,尤其对于高危新生儿意义重大,讲座将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很好的促进作用。

3.2健康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医院作为社区推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3〕。从问卷调查表中我们发现保健知识讲座及电话咨询受到家长欢迎,是提高家长保健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且由儿童保健医生亲自开办讲座在向广大群众宣传知识的同时,也改善了医患关系。

3.3对今后讲座内容的要求疾病预防占第一位,同时家长对早期教育、心理卫生知识的需求亦占较大比率。过去的儿童保健工作较多集中在生长发育及营养评价,而对早期教育、心理卫生等知识较欠缺。由于儿科、儿保医师直接面对儿童和家庭,受到社会的信任,医生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保健工作的成败。这就要求儿保医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并将新知识传播给家长。

3.4在传统观念中对女性而言,生儿育女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今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们欣喜地看到参加听课的家长父亲人数占70%左右,这首先得益于我国已实行父亲享有7天产假的政策,使父亲们能亲历母婴保健的最初过程。实践已证明父亲对婴儿的发展具有母亲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持之以恒地加入到儿童保健工作中来,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4〕。作为保健医生应重视这点,抓住机会推广保健知识。

总之,我们尝试以儿童保健知识讲座作为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可行的,起到了宣传保健知识的目的,尤其新生儿抚育知识这一主题深受家长欢迎,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主题活动的远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湘云.儿童保健学[m].第二版.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236.[3]

[2]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1.

新生儿保健篇10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妇女儿童健康,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我省居民健康水平。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XX行动,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XX行动的实施意见》(X府发〔2019〕20号)和《健康XX实施方案(2019-2030年)》(健康XX委发〔2019〕X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5‰及以下和6‰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及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0%及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和90%以上;促进生殖健康,推进企业女职工和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其中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覆盖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

1.强化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推进全省县域内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全省各县(市、区)均设立县、乡、村三级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机构,加强对辖区内所有孕产妇建档、孕产期保健、妊娠风险评估、高危妊娠管理、危重症转诊等的集中管理工作。推动省、市、县三级加强区域内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全面掌握、督促指导和统筹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2.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5项制度。加强孕产妇分级、分类、“五色”管理,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高危孕产妇专人专案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3.强化危急重症救治。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各级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网络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孕产妇和新生儿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二)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

4.加强新生儿保健。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推动开展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新生儿复苏、喉罩气道等适宜技术,提高新生儿保健工作水平。(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5.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加强新生儿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扎实开展0—6岁儿童健康集中管理工作,规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儿童健康检查,为儿童提供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实施婴幼儿喂养策略,创新爱婴医院管理,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到所有贫困县。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儿童肥胖综合预防和干预。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工作。(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基层卫生处、疾控处、综合监督局)

6.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探索适宜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加强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和规范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高婴幼儿照护的可及性。(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人口家庭处)

7.加强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加强高危儿童管理,规范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转诊及专案管理,提高高危儿识别与救治水平。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等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继续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尽快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标。(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疾控处、医政医管处)

(三)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

8.广泛开展一级预防。因人施策,统筹落实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筛查、增补叶酸、孕期保健等服务。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推动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紧邻设置,推行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为拟生育家庭提供科学备孕及生育力评估指导、孕前优生服务,为生育困难的夫妇提供不孕不育诊治,指导科学备孕。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城乡居民全覆盖。(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妇儿工委办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9.规范开展二级预防。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普及产前筛查适宜技术,规范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技术,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产前筛查。深入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对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病例,及时给予医学指导和建议。(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按职责负责,委内:妇幼处)

10.深入开展三级预防。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积极开展出生缺陷相关疾病救助,聚焦严重多发、可筛可治、技术成熟、预后良好、费用可控的出生缺陷重点病种,开展筛查、诊断、治疗和贫困救助全程服务试点。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康复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衔接协作机制,不断提高康复保障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医政医管处)

11.完善出生缺陷服务网络。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妇幼保健及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为骨干,大中型综合医院为支撑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可及性。(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四)实施生殖健康促进工程。

12.维护女性生殖健康。做好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产后避孕服务,提高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服务可及性。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哺乳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推动建设孕妇休息室、母婴室等设施。(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民政厅、省总工会、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人口家庭处)

13.防治妇女常见疾病。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为重点,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覆盖面,推进城镇妇女、企业女职工“两癌”检查。以妇女常见病筛查为重点,结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加强女性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指导。推进女性更年期保健工作,防治女性更年期疾病。(省卫生健康委,省妇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五)实施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工程。

14.深化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科室建设,提升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和培训。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儿童保健等方面应用。加强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委内:妇幼处)

(六)实施妇幼健康能力提升工程。

15.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省、市、县三级均有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省发改委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规划信息处、妇幼处)

16.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复评创建。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自我管理和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17.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绩效考核,并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以绩效考核为抓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强化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促进妇幼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医政医管处、妇幼处、)

18.试点妇幼保健机构体制机制创新。在试点机构探索落实财政保障政策,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结合妇幼保健机构实际情况,完善薪酬分配政策,合理确定妇幼保健机构年绩效工资总量,落实妇幼保健机构在薪酬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薪酬达到合理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体改处、人事处)

19.强化妇幼健康学科建设。加强妇幼健康临床学科建设和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学术技术水平和内涵建设。(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科教处)

20.加强妇幼健康人才培养。加强儿科、产科、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增强岗位吸引力,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妇幼健康紧缺人才。利用专家驻县蹲点、基层人才专项培训、岗位培训、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培养技术好、业务精的妇幼健康专门人才。(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人事处、妇幼处、科教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建立完善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强化各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责任,加强综合指导,精心组织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各方力量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省卫生健康委、各级人民政府分别负责)

(二)加强督导评估。

要建立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进展情况跟踪、督导机制,把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情况作为健康XX建设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省健康XX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各成员部门针对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综合评价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各地要组织做好本地区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目标任务的督导落实。(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