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教育的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23

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篇1

音乐对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并且音乐教育基本能够面向包括学前儿童在内的所有对象,特别是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音乐教育作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在经济、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今社会中可谓倍受关注。本文便以此为背景对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展开调查研究,并针对调查结果给出相应的、针对性的学前音乐教育改善方案为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的优化提供保障。

【关键词】

辽宁地区;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调查研究

1调查目的与研究意义

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调查研究一文的调查研究工作除了对学前音乐教学现状展开了具体详述,还主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当今家长对该项教育的个人态度”等展开了相关调查。为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的优化做好各方面的优化准备并制定各个方面的具体改善方案。

1.1调查目的

本调查研究主要目的是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的优化。首先,我们应对当今相关从教人员展开详细调查、访问,以便对现行学前音乐教学方法中的弊端与不足有所了解,为该教学过程的迅速优化提供可能。

其次,自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音乐素质的高低现状做出相关调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终目标是在日后从事幼师工作,其专业能力和音乐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可以说决定着幼教事业的发展路线和基本状况。据《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可知,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系设置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然而,通过该专业而实际培养出来的未来幼师的专业能力和音乐素质究竟如何?是该调查研究的原始目的之一。

另外,影响学前音乐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除了与有相关从教人员的专业素质紧密相关外,还与其家长对学前音乐教育的态度有所关联。而辽宁地区幼儿家长对学前音乐教育的具体态度究竟如何?我们能否通过改变家长态度而使得幼儿对学前音乐教育产生积极的参与意识?这也是该调查研究的又一原始目的。

1.2研究意义

本文致力于借助一系列相关调查研究,而发现现存于辽宁地区当今学前音乐教育的问题和弊病,并针对性的对当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现存问题以及幼儿家长对学前音乐教育的相关态度、现存问题等作出具体的统计分析,以便为后续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的优化提出相关改善策略,以期为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的良好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与引导作用。

1.3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问卷调查法:

该方法是指通过对想要了解问题以及问题针对对象的整理总结,之后有针对性的制作并分发、回收调查问卷。

访谈法:

该方法与问卷调查方法类似,首先也要展开对想要了解问题以及问题针对对象的整理总结,随后随机而有针对性的选取访谈对象、展开具体访谈过程并进行必要的记录。

文献分析法:

该方法是指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记录等)的整理、分析、研究,而对遗留问题达到科学正确而充分的认识的调查研究方法。

1.4调查研究具体对象

首先,为了了解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学现状,我们可对相关从教人员展开“面对面访谈”调查,并尽量在访谈过程中通过从教人员的帮助,来通过问卷调查而对学龄前学生心理做到一定的了解;

其次,为了了解并掌握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还应对学前教育专业高等学院学生展开大幅度的问卷调查,以便了解其专业技能和音乐素质,为后续对学前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调节做好准备和铺垫;

最后,为了了解学生家长对学前音乐教育的态度,我们可通过“闲时电话访谈”来完成。

2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对上述准备工作、具体调查工作工作以及对相关调查结果的的总结不难发现:

2.1现存于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不足

当今辽宁地区学前儿童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和领悟能力水平不均,增大了音乐教学工作的展开阻力,并且,不同的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具体兴趣点不同,使得具体教学的展开难度较大。并且据统计结果显示,对音乐课程表示喜欢的学前儿童仅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不容乐观,而其余不喜欢音乐课程的学前儿童又有着各种不同的理由。因此,培养辽宁地区学前儿童音乐兴趣的难度很大。并且在具体教授过程中,很多学生好会因为课程本身的苦涩无谓而失去兴趣和信心。此外,教学过程还存在教学设备落后、教学内容死板等很多不良问题。

2.2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前景展望之学前教育专业高等院校学生相关素质、能力分析

对辽宁地区学前教育专业高等院校学生展开的对乐器的兴趣度方面的调查表明,虽学生对各种乐器的兴趣的不一但整体感兴趣的人员比例并不高,可见,该专业学生并没有对乐器及音乐本身持有必要的了解兴趣和掌握意愿;

对辽宁地区学前教育专业高等院校学生展开的对乐器的能力方面的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不达标、能力欠缺;

并且,调查结果表明,该专业高校在校生并没有对“学前教育实习”环节有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忽略对该环节的合理利用,导致日后教学工作的展开难度大大加大。

整体来看,相关专业学生现状表明,该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有待调整。

2.3相关家长对学前音乐教育的态度分析

就辽宁地区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音乐教育的态度访谈结果表明,很多家长对该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并且其自身音乐水平有限。因此,很难为学前儿童提供一个音乐受教机会和相应的音乐学习环境。

3针对统计结果提出的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具体优化措施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和不良现状分析可见,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以便保障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的稳固存在和健康发展。例如:

就当下相关从教人员而言,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音乐素质,并对学生的兴趣点做到及时充分的了解和及时的调整,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针对性的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内容。

为保障该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能力以及学前音乐教育受教儿童家长态度等方面作出努力。为后续的学前音乐教育提供很好的生源保障和优秀的师资力量。

本文主要针对辽宁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现状以及相关因素展开相应的调查研究。制定相关调查方案并明确调查对象。自辽宁地区当今学前音乐弊病以及日后的学前音乐教育发展阻力等各个方面展开调查,并根据对调查结果分析制定相互相应的改善意见和优化措施。为当今学前音乐教学的改善及其日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董敏.幼师音乐教育与幼儿音乐教育的差异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3,07.

[2]王庆.高等专业音乐院校新兴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方向的实践性研究――以星海音乐学院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发展方向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1.

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篇2

山西省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学前教育系副主任,省级跨世纪学术及技术带头人。主要教授《学前儿童心理概论》《学前儿童教育研究》课程。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心理、课堂教学心理和学习心理。及著述50多万字,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科研课题4项,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荣誉。

“理解儿童”是儿童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者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感悟。从时间属性看,教育者只有理解了儿童的过去,才能理解儿童的现在;只有理解了儿童的现在,才可能达到儿童未来良好发展的愿景。从空间属性看,“理解儿童”,不仅要理解儿童即刻身处的环境,而且要了解儿童生活的家庭和社区,更要明白儿童将要为之服务的未来社会图景。可见,对儿童的理解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丰富的现实性和未来的模糊性。当面对现实的儿童时,教育者只有站在“理解儿童”的时空交叉点――“当下”,教育才会促进儿童的发展,达成教育的目的。因此,儿童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对儿童最为真切的理解。

“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美国教育对儿童“当下”的理解,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则是中国父母对儿童“未来”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导致了不同的儿童教育行为:美国教师关注儿童当下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中国儿童则在强大的推动下向未来的目标冲刺。可见,“理解儿童”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教育行为,它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程,也就必然成为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所不能忽视的原点了。

一、“理解儿童”应成为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基本诉求

“理解儿童”不仅是整个世界的口号,还应该成为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灵魂。从儿童出发,从社会出发,还是从教师出发?不同的思路会导致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异向性。一个充满对儿童理解的教师专业标准不仅不同于以往的医生、律师等职业标准,也应该有别于一般教师的专业标准。

美国国家幼儿教育协会(naeYC)制定的幼儿教师教育标准包含了5项核心标准,其首要标准就是要求所有的幼儿职业从业者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理解幼儿的特征与需要。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在优秀教师标准中对优秀幼儿教师有9个方面的规定,其中第一项就是“理解儿童”,理解“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国台湾地区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有5个方面33条内容,其中第一款第三条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以不同的思维或立场理解教育事件,以启发、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我国幼儿教师培养单位及一些专家,非常关注“理解儿童”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如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标准》中规定: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帮助每个儿童积极、充分、富有个性地发展;能正确认识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完整的个体,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潜能和特点等。

从以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共识中可以看出,离开了对儿童的理解,儿童教育将从实质上消亡;离开了教育实践,儿童教育将是无效的过程,其结果仍然会导致儿童教育的消解。所以,幼儿教师的培养教育过程也应该是在“理解儿童”基础上的教育实践过程;没有幼儿教师的专业化,也就没有对儿童的理解,儿童教育也就不复存在。只有把握了在实践中“理解儿童”的过程,幼儿教师培养机构才能有效地完成职前培养、入职和职后培训的目标,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在“理解儿童”的同时,在实质上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相统一。

二、幼师课程学习是“理解儿童”的捷径

“理解儿童”不仅需要经验的积累,而且需要科学知识的支持,所以,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承担教育儿童的重任,幼儿教师的职业专业化也就成为必然。幼儿教师群体的工作对象是“儿童”,他们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去引导和帮助儿童的发展,实现儿童自己的愿望,这样的人群是需要专业的儿童知识和高超的沟通技巧的,因为儿童不同于成人,而且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独立个体。

理解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建立在对客体的充分感知和推理基础上,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联系、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为了能够理解他人,人们不仅要通过观察、学习等手段去积累有关研究对象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移情、想象等能力和技巧。“认识你自己”之所以会成为名言,就是因为有时人们对自己本身都很难理解。可见,“理解儿童”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靠经验“理解儿童”需要足够的时间,而且必须和儿童一起生活,如多数父母就能较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但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是,当教师接触到一个儿童时就必须尽快“理解儿童”。这是职业的要求,也是其职业专业性的重要表现。因此,教育者对儿童的理解必须有科学的、高效的途径,这就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教育。

幼儿教师的专业结构建设应以“理解儿童”为目的。台湾学者林瑞钦把教师的专业结构分为3个部分:所教学科的知识、教育专业智能以及教育专业精神,并把“教育专业精神”解释为教师的专业情感、专业信念和专业理想。我国幼儿师范学校也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专业性向(或专业情感)作为培养目标。如山西省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把“贴近儿童,理解儿童,引领儿童,美化儿童,全面发展”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来建设。我国即将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也把“儿童为本,实践取向,专业学习”作为基本理念。根据“儿童为本”的理念,职前幼儿教师的培养课程基本上是围绕“理解儿童”来设置的。如,学前心理学让学习者知道儿童的需要;学前卫生学告诉学习者儿童生理结构、功能及其变化和保健;学前教育学让学习者明确如何才能使儿童有一个幸福的现在和未来;幼儿园活动的设计、艺体课的训练等教授学习者如何以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教化儿童。当然,为了克服儿童教育中的困难和获得职业人生的幸福,准幼儿教师必须自己坚定对儿童教育的信念和发现儿童教育的价值,这就是人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了。目前,一些幼儿园聘用英语、艺术类等非幼师专业的高学历毕业生,而拒绝接受大中专幼师毕业生的事情已屡见不鲜,这反映了一些幼儿园的管理者已抛弃了“理解儿童”在儿童教育中的核心意义,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而且必将伤害从业人员的职业情感,除非对这些高学历毕业生从头进行补偿性的“理解儿童”的教育。

普适性的儿童科学理论为教育者描述了一个概括的、抽象的、历史的、静态的“概念化儿童”,而作为儿童教育实践的对象,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着自己鲜明特点的、指向未来多种可能性的、具体的儿童。要解决儿童教育中现实的问题,“理解儿童”不再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命题,而是每一位幼儿教育者都必须面对的、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证实和建构的命题。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假设,当职前培养为准幼儿教师给出“理解儿童”的模式化路径后,准幼儿教师上岗的第一任务就是在实践中去检验和批判这些抽象的概念,从而获得对儿童真切的理解,向儿童真实的心灵进发。

一个优秀幼儿教师需要丰富的儿童科学知识和教育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将这些知识用于教学活动,促进儿童发展的能力。这种专业化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专业化的教育培训,还需要有效的教育实践培养过程,并且要求幼儿教师具有经常性的实践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一些幼儿园在招聘时首选有教学经历的教师,就是看中了实践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价值。甚至有些园只招年龄偏大的教师,更是看中了他们“有养育儿童的丰富经验,对儿童有更为深刻和准确的理解”这一优势。

“理解儿童”需要合作,合作需要团体和组织氛围。一个专业化的幼儿教师群体,必须不断发现和交流对儿童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幼儿教师在面对一个独立的、个性化的儿童时,他对儿童的理解也必须建立在对儿童的过去及儿童当下生活的了解基础之上,因而需要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儿童伙伴等“关系人”的支持。可见,“理解儿童”需要一个专门化的组织和群体给予支持,一个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展开的。只有这样的儿童教育才是科学的、儿童所向往的;只有这样的儿童教育,才是有效的、真实的!

三、国家幼儿教师标准应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成为“理解儿童”的专家

毋庸置疑,一个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是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普适性的制度,需要关注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兼顾教师发展不同层次和阶段的目标。

颁布于2003年的澳大利亚第一个全国性教师专业标准――《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新任教师、熟练教师、娴熟教师和主导教师4个阶段。4个专业等级围绕3项专业要素(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形成7大标准。该标准框架明确了对各等级教师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要求。

我国目前的幼教队伍人员构成极其复杂,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域性差异很大。因此,在制定幼儿教师标准时必须考虑到层次性和教师发展的阶段性,使标准不仅成为评估从业人员的尺度,也要成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和专业水平发展的理想目标。

我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是毕业生能够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零对接”,但在实践中这一点却很难实现。通过访谈多位幼儿园园长和学前专业毕业生,笔者发现,一个职前教师入职要经历艰难的历程:通过在校学习知道儿童(抽象的儿童)――经过见习感悟儿童(表象的儿童)――通过实习了解儿童(具体的儿童)――通过入职真正“理解儿童”(本质的儿童)。一位优秀园长告诉笔者,在学校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实战”(即教师完成带有一定责任的教育活动)之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职前教师的成熟和对儿童的理解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达成的。所以,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一定是一个能迅速“读懂儿童”的专家。这种“读懂”不只是一种行为上的理解,而且是一种包含情感交流的心灵沟通。只要一个教师喜欢这种“理解儿童”的挑战性工作,他就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安排自己的生活,在目前幼儿教师地位低、待遇低、工作累的境遇下,坚持自己的信念,愉快地、幸福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当今社会不就需要这样的幼儿教师吗?幼儿和家长不也期盼着这样的教师吗?

因此,笔者认为,在“理解儿童”的前提下,国家就可以建构起一套适合国情的幼儿教师发展体系,而不是制定限制教师发展和幸福的条条框框。当然,由于认识水平、从业年限和实践经验的不同,幼儿教师对儿童的理解层次也是不同的,但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该能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成为“理解儿童”的专家。借鉴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关于“理解儿童”的9个要点,结合我国国情实际,笔者尝试对幼儿教师“理解儿童”的要求作如下层次的划分。

职前幼师(幼师毕业生):能够理解概念化、模式化的儿童。即拥有儿童发展和儿童学习的相关知识,了解当前关于儿童发展和认知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懂得儿童的一般需要和特殊需要,认识到创建一个有利于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物质与精神环境的重要性,并具备教育“模式化儿童”的一般方法、策略和技能。

入职幼师(在职1~5年的幼师):能够理解具体的、个性化的、“当下”的儿童。熟悉儿童所在社区和家庭的文化、历史与价值观,并了解每个儿童的特点;拥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能根据儿童的兴趣设计课程和进行时间安排;知道何时需要适当地干预、支持、引导儿童的行为;认识到儿童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儿童是在具体经验中建立起对世界的理解;通过开展游戏、自由探究、有引导的发现、创造性的戏剧表演以及其他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为儿童提供大量的发展想象力的机会;具备和幼儿、家长及同事沟通交流的技巧和能力,能多方面、立体化理解幼儿的需求并掌握满足儿童需求的策略和方法。

专家型幼师(在职5~10年的幼师):能够理解儿童的本质并发现儿童的未来。知道儿童的社会性、个性、社会交往、智力等是如何发展的,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建立班级秩序,在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形成良性的互动;认识到在有机会的条件下儿童可以实现适度超前发展,特别是技能方面更易实现;具备在研究中“理解儿童”、在交流中“理解儿童”、并向儿童有效表达自己的理解及情感的能力,也就是能够在“理解儿童”的同时帮助儿童理解他人(包括教师和伙伴),能通过有效手段满足每个儿童的发展需求。

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儿童是世界为人类精心准备的书卷,儿童需要理解,儿童必须被理解,“理解儿童”是儿童教育永恒的主题。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加里埃尔拉•米斯特拉尔曾有这样一首诗。

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

但是儿童不能等

他的骨骼正在形成

血液正在生成

心智正在发育

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

他的名字是今天

这首诗在表达,作为特殊的教育对象,儿童――这个每一个人曾经的过去,对成人来说太陌生了!因而,幼儿教师需要用心去“理解儿童”。正如陈鹤琴先生在去世前一年为《幼儿教育》杂志题的词:“热爱、了解和研究儿童,教育他们使之胜过前人。”对儿童的理解会让幼儿教育者把真正的爱送给儿童,也会在童真的鼓舞下更加“理解儿童”。带着了解儿童的愿望,教育者自然会去研究儿童,掌握儿童需要的文化和技能,积极地去和儿童的父母、社区工作者沟通。为了赋予儿童更加深入的理解和热爱,教育者会加入团队,和同行一起探讨教育儿童的策略和智慧。当教育者充满爱意地出现在儿童面前时,谁能阻挡得了彼此之间愉快的互动呢?

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篇3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1.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程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往往在有些情况下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有一定的误差。比如,一些体育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并且在运动中十分容易产生人体疲劳的现象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造成了学生对一些体育运动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显然小学生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明显是不符合该阶段的体育教学要求的,因此教师在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需要逐渐地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并且努力地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好感,这样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其无论是学习动机还是后续的投入程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明显的增长,而学生在前期所产生的对体育课程的排斥心理也会在教师对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讲解分析下得到一定的缓解。

2.学生对一些体育运动的益处不了解

由于学生在前期了解的一些体育运动主要是其通过眼睛去发现的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篮球和足球这种普及程度较广的运动项目其被媒体关注的频率就非常高,小学生通过这些媒体去了解这类运动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学生在了解这一类运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感观层面去认识它们的基本运动模式和基本的外在影响力,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去尝试相应的运动是很难去了解这类运动的益处的,因此一些小学生对篮球和足球的认识一般也是仅仅局限于其绚丽的过人技巧和劲爆的扣篮和动人心弦的射门瞬间,所以在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对应的体育运动的前提下身临其境地去进行体育实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误解得到一定的释怀,并且还可以增强体育课堂的活力。

二、如何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力

1.将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由于体育教学毕竟需要学生去从事具体的体育运动,去感知在理论学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否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相对应,也就是说实践具体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很好地检验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还可以让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有全新的认识,这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重要,而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可以感受到其课堂气氛活跃,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具体体育运动的了解状况都能得到一定的体现,比如,小学生对足球这项运动有很强的关注力,则会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与教师交流其对足球的看法以及自己希望在具体足球运动中想去踢的位置,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地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程设置的要求,还能基本了解一些学生对具体体育项目的看法,这样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自然就会得到提升。但是要想达到这种状态还需要教师在前期注重向学生传递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或者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去了解一些体育运动,这样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就会更加有活力。

2.对学生对具体的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有一定的了解

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篇4

关键词:生育教育课程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63-02

生育健康关系着人类自身整体繁衍,在传统教育体系中,生育教育不被重视,从教育的视角对生育问题的关注较少。从近年来教育实践的改革来看,对生命及生育的关注已成必然趋势。近年来,我们自编讲义,在校内开设了生育教育选修课,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探究在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有关生育健康知识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检索,对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进行探讨。

1材料和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校学生生育知识、行为调查问卷,对2010―2012年选修生育教育课程的720名在校学生,在课程学习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进行自我填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对学生访谈和文献资料检索,对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在课程开始及结束分别收到有效问卷691及702份。课程开始前的调查表明,92.4%的大学生对性知识和性健康有一定了解,对非婚大多持宽容态度,承认自己有的占18.6%,但认为周围同学有过的问卷占68.2%;有36.4%的学生表示周围同学发生过意外妊娠。大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为网络、电视和报刊杂志,少数来源于同学之间交流,仅有不到8%来自家庭和学校教育;对避孕、节育知识有16.6%的学生有所了解,但对优生优育及孕期产期保健知识几乎无人了解;有85.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了解相关生育知识,有82.1%的人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避孕、节育与优生优育知识教育。在供选择的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道德、性法律意识、避孕知识、性传播疾病、优生优育、意外妊娠与人工流产、孕产期保健、母乳喂养、婴幼儿保健等选项中,大学生认为最需要的前几位依次为性生理、优生优育、避孕知识、恋爱心理。课程结束时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性生理、性心理、避孕知识、性传播疾病、意外妊娠与人工流产、优生优育等知识的掌握有明显提高,86.6%的学生感到“收获较大”,67.4%的大学生认为开设生育教育课程“非常必要”。

3讨论

3.1高校生育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处于婚前性成熟期对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提出了客观要求。青少年性发育成熟年龄越来越提前。研究表明,青少年性成熟明显提前,美国和西欧的少女初潮年龄从1830年的17岁到150年后的不到13岁,平均每10年下降3~4个月[1],2005年我国城乡少女与10年前相比分别提前2.64月/10年(城市)和4.08月/10年(农村)[2]。性发育成熟年龄提前但初婚年龄却不断延迟,大学生长期处于婚前性成熟期,性的需求得不到释放,滞后的性心理发育和严重匮乏的性知识引导,极其容易导致危险的发生,由于缺乏避孕节育知识和没有行为计划、避孕药具,往往造成意外妊娠。这对双方尤其是女方,会造成额外的身心负担。加强对大学生的性知识的教育和危险行为的疏导是目前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对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提出了客观要求。

(2)高校“禁婚令”的解除对开设生育教育课程提出了客观要求。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文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不再需要获得学校同意可登记结婚”,2007年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和公安部已联合发文规定,在校已婚女大学生生育期间可以办理休学手续,高校不得予以退学。随着大学生“禁婚令”的解除,在校大学生结婚、生育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高校要加强生育知识教育,正确引导教育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慎重考虑结婚、生育问题,同时,使他们掌握必备的性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性心理,培养健康的性道德,理智地处理个人情感生活。

(3)大学生性观念开放,但性知识贫乏的实际对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提出了客观要求。大学生处于性活跃年龄期,社会对婚前的宽容,使得大学生中的发生率逐渐升高[3],是否及何时给青少年提供避孕知识及技能教育存在很大的争论[4],但人工流产和性病的发生时有所闻[5]。有研究显示,高质量的生殖健康教育,会推迟青少年初次的发生,并使已有的学生安全性比例增加[6]。

3.2高校生育教育课程开设的可行性

高校学生已进入青春晚期,十分愿意了解生殖健康、避孕节育方面的知识,此时也是进行生育教育的最佳阶段[7]。大学生想要获取生育知识,但目前缺乏一个正规的渠道,原本应该成为生育教育主体的学校和父母发挥的作用却很小。父母一方面由于自身生育知识有限,另一方面是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所以学校理应成为生育教育主渠道。二年来,我们在学校以校级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生育教育课程,每次授课以专题讲座这种具有随意性质的形式就某一方面的知识作专题介绍,对生育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讲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及性观念,了解避孕的常用方法和获取途径等,得到了学生认可,连续二年,这一课程都是学校选修人数最多的。学生学习后能对生育健康,避孕节育、性健康的知识有初步了解,降低不安全的发生率。

3.3高校生育教育课程的内容

(1)深刻理解科学的性概念,遵守性道德与性法律,正确对待恋爱与婚姻,认识婚姻是的升华和延续,了解婚姻生活应具备的基本性知识,理解婚姻的稳定是家庭和人生幸福的保证,也是社会稳定的保证。

(2)了解两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殖功能;正确理解两性性发育的特征及一般规律;了解人类的含义及分类、人类的本质及特征,树立科学的性生理观;了解必要的性生理卫生知识,了解孕、产期保健的相关内容,树立起监护自己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性与生殖健康,预防性疾病的传播。

(3)了解受精、妊娠与分娩的过程;掌握受孕、避孕及不孕的相关知识;了解终止意外妊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减少未婚生育的机率。

(4)了解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保证。

3.4高校生育教育课程与性健康教育的关系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开展性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是采取科学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性知识的全面传授,包括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心理、性文化及性的发展史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使人的本能需求符合社会道德,引导人们提高性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在性健康教育中也会涉及到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避孕节育知识,但主要从性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从某种意义上讲,性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更多的预防不健康的性观念和,而生育教育课程除包含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外,还包含合理选择受孕时间、孕产期保健、母乳喂养、婴幼儿保健、计划生育等优生优育知识以及意外妊娠与人工流产等相关内容。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走向婚姻的殿堂,养儿育女、传宗接代使种族延续也会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所以,生育教育课程应是性健康教育的合理延伸,除传授科学的性知识外,更应使学生掌握避孕节育、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知识,从而提高其生育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

3.5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的建议。

2010年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达3000万,作为人群中一特殊群体,虽然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但性心理并未成熟,处理不当易导致心身损害,甚至出现严重后果。大学生即将进入婚育期,这一群体生育健康水平将预示着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的生育健康教育需求目前尚不能得到满足。高校肩负学校学生教育工作,对大学生进行生育教育可以影响其生育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育观念,产生合理的生育行为,使我国的人口结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的生育教育没有在学科上占有独立地位,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生育教育没有纳入教学计划,没有专用教材。我校开设生育教育选修课,收到很好效果,我们认为,学校应改变生育教育会增加婚前发生率的错误认识,加大教育的覆盖面,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接受教育,建议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确定相应的生育教育课程内容,不仅要减少和防范大学生的过失,更应是通过教育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学会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由于生育知识不仅有医学、生物、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法律、道德、人文、美学等领域,系统性强,所以应系统研究,组织编写合适教材;同时应对老师进行培训,建设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将生育教育课程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使学校成为大学生掌握正确生育知识的主渠道,满足大学生生育健康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parentaS,teilmannG,Juula,etal.thetimingofnormalpu-bertyandtheagelimitsofsexualprecocity:Variationsaroundtheworld,seculartrends,andchangesaftermigration[J].endocrRev,2003,24(5):668-693.

[2]宋逸,马军,胡佩瑾,等.中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地域分布及趋势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11,6(3):360-364.

[3]胡珍,史春琳.2000年中国大学生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12):31-39.

[4]吕海侠,韩蓁,李敏杰.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认识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20-22.

[5]董莉萍,李晓波,李兴有,等.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现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13-3115.

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篇5

1.1音乐教育脱离幼儿园实际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为幼儿园培养合格师资,培养能在幼儿园动手动脑的教师,能积极影响幼儿发展的师资。音乐教育上也应针对幼儿园和幼儿的实际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适合于幼儿园和幼儿音乐素养和技能。但是,不少学前专业的课程脱离幼教实际,未考虑和充分考虑幼儿园和幼儿实际,部分课程的观念、内容陈旧,使用教材往往是音乐专业教材,缺乏“专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材。”[3];学习的歌曲往往不是幼儿所喜欢的,缺乏与幼教实际相联系的课程与教材。音乐教师多数从音乐院校及音乐专业毕业,缺乏与幼儿园的联系和活动,音乐教师对幼儿园及幼儿的特点了解不够,在教学中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仍然沿袭过去的传统,与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相类似,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幼教实际。”[4]

1.2音乐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任务繁重

自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学生数不断增加,导致高校师资紧缺,音乐教师也普遍出现了不足的情况。学前教育专业迅速发展,学生数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音乐教师出现普遍不足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课问题,不少音乐教师成为全能教师,只要涉及音乐有关的课程都能上,都必须上,而不考虑音乐教师的专长。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也导致音乐教师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周课时达到20多节,天天忙于上课;加上学生人数多,不能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个别指导大大减少。

1.3教学时数严重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班级人数一般为40~60人,音乐有关的课程有乐理、钢琴、声乐等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为2-4节,教学通常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一位教师面对众多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难度大、任务重。教学基本只能完成基本的任务,学生巩固练习、教师个别指导都显得很困难。在笔者的钢琴教学中,这一问题显得更为尖锐,只能完成基本的教学,对学生一对一的指导就比较少;加上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有的学生到大学才第一次接触钢琴,使学生的钢琴进步缓慢,甚至个别学生对钢琴演奏中的手怎么放多次教学都弄不清楚。

2问题解决的对策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干扰和制约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制约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从事教师工作后不能很好对幼儿实施有关的教育。为此,需要认真地思考,积极地行动,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

2.1加强学生入学面试环节,择优选择良好生源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需要唱唱跳跳,对幼儿实施美育,培养幼儿的美感;同时也通过音乐吸引孩子和教育孩子。面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为了挑选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使学生适应学前教育本科教育的需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行入学面试的方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除了统一高考的文化课成绩以外,还应该增加音乐、舞蹈方面的面试,考察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入学的学生具有较好的音乐素养起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发展之前,学前教育专业是不太受家庭和学生青睐的,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校后往往想转专业;而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发展之后,情况就反过来了,许多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和转入学前教育专业;应该说在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大好的时机下,增加面试环节是极为有利的。

2.2联系幼儿园和幼儿实际,加强音乐教育针对性

在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幼儿园和幼儿的实际,课程的总体设计上要符合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为此,学校要积极联系幼儿园,对幼儿园进行考察和调研,了解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基于幼儿园的实际与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来设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以培养适合于幼儿教育实际的幼教师资。针对音乐教师对幼儿园及幼儿了解的缺乏,建立音乐教师联系幼儿园的制度。使音乐教师深入幼儿园,深入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特点,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使今后的音乐教育教学中能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改革。

2.3增加音乐教师数量,控制师生比

学校要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清醒地认识到音乐教师数量上的不足,想方设法引进高质量的师资,分门别类引进不同专业特长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师数量增长的同时,促进教师专门化的实现,音乐教师根据专长,选择一门课程进行专门化的教学和研究。在引进教师的同时,要控制师生比的增长,减缓扩招的步伐,使有限的教师资源良好而又充分地发挥作用。

2.4适当增加课时,增加课外练习和实践

学校应该对学前教育进行认真研究,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适当增加音乐教育相关的课时数。针对幼儿园实际需要的音乐教育课程应加大课时数,以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但是,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时数是有限的,开设的课程也比较多,音乐教育增加课时必然是有限的。为此,学前教育专业可增加课外练习和实践的时间,学校充分开放资源设备,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和练习,积极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的发展,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娱表演,在实践中促进音乐技能的发展。在这些联系和实践活动中,组织教师定期检查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相关问题。

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篇6

[关键词]惩罚;教育惩罚;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3-0016-04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古已有之,《易经》《尚书》《学记》中都有对惩罚的阐述。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师道尊严被视为教育中至高无上的原则,因而惩罚与教育便密不可分。甚至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学生本位、学生主体、民主和谐、生命教育等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和追求。而惩罚这种教育手段则被作为糟粕而遭到许多人的批判。目前教育中对惩罚的滥用与误用更是动摇了人们对于惩罚在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的认识,甚至有人宣称“有惩罚的教育至少是没有品位的教育”“惩罚是教育失败的根源”。然而也有不少学者和教育者认为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是不可以随意去除的。对同样的概念,人们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观点?教育中的惩罚到底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教育中的惩罚?明确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以及应用。

一、教育惩罚的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大辞典》对惩罚的解释是:一指惩戒、责罚、处罚坏人;二指施加鞭打或体罚以使之服从、受辱,或以苦行赎罪。在教育中不存在坏人,学生服从、受辱或赎罪也不是教育中的惩罚所要追求的目的,很明显这种解释针对的是社会惩罚。这和教育中的惩罚在前提、目的、运用的方式方法、情感基础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惩罚的解释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品行进行否定的一种方式,一般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及开除学籍等形式。这一概念是对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制度层面惩罚的一种描述性解释,从教育制度的角度指出了惩罚的主体、惩罚的对象、惩罚的依据以及惩罚的形式等。但是,由于学前教育具有独特性,这一定义对学前教育实践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教育大词典》对惩罚的解释是:惩罚就是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戒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是学校德育的辅助方法之一。这种解释已将惩罚纳入到教育情境中,对惩罚的对象、方式方法、目的以及作用或职能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但是教育实践表明,这种对教育惩罚的解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戒责”到底包括什么,体罚包不包括:教育惩罚能不能控制某种行为,为什么有些行为越是控制越是频发;教育惩罚是不是只是德育的辅助方法之一,等等。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惩罚是和负强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对行为者呈现厌恶刺激而降低行为者某种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长期以来,这种解释在处理学习者学习失误、行为问题以及不良行为矫正等方面广泛运用。心理学对惩罚的这一定义是从行为塑造的角度去理解的,对具体的外显行为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但对学前教育实践中的惩罚问题很难进行有效的指导。

新近的研究认为,教育惩罚应该具有教育性。首先。教育惩罚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教育惩罚的依据应该是受教育者的不良行为和违反规范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情绪或教师对儿童的惯性态度。最后,教育惩罚是通过某种使教育者不愉快的方式发挥作用的,但这只是方式和过程,并不是教育惩罚的最终目的。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育惩罚的基本内涵:为了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或保护其所在集体的利益,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对受教育者违反原则与规则的行为作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处理的机制。这其中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教育惩罚的目的是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是教育惩罚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等;再次是教育惩罚的依据是一定的原则与规则和受教育者的违规行为以及造成后果的程度;最后是教育惩罚是主体对客体作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处理的机制,而不是这一行为。判断教育惩罚是否合理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是否有利于儿童快乐的生活,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儿童自我幸福感的提升。当某个儿童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则以集体利益为主。

二、教育惩罚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

从学前儿童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教育惩罚的价值体现在学前儿童的生活、学前儿童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的社会道德发展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惩罚对学前儿童生活的价值。生活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学前儿童的教育也不例外。学前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差异很大,有些的确是对成人生活的模仿和形式化运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儿童生活都是对成人生活的模仿或成人生活在学前儿童身上的复演。儿童的生活是儿童参鉴成人世界积极自主建构而成的,儿童在自主探索生活过程中体验着判断的失误和选择的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和代价,生活中的这种自然教育惩罚对儿童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意志品质的发展以及促进儿童对生命和生活的认识有着其他任何教育不能比拟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学前儿童毕竟没有完全成熟的认知能力,他们对错误和失误没有实践性的概念,因此我们应该在学前儿童的生活环境配置以及在严重后果出现之前提供合理有效的引导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其次是教育惩罚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学前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绪情感、语言、技能以及社会性等方面。教育惩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为获得和发展这些方面的能力所选择的方式、内容以及程度上。儿童有获得关注、接纳、交流、被需要以及探索发现、探索创造的需要,但是认知、与他人交流、社会情感发展等因人而异。如果过多地干涉很可能挫伤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敏感地观察、适度地把握、合理地运用教育惩罚。尽量将对儿童的不利影响和潜在的不利影响最小化。

第三是教育惩罚对学前儿童社会道德发展的价值。学前儿童的社会道德是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和社会化逐渐发展起来的。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认为学前儿童的道德是有阶段分层次的。当儿童处于一个阶段的不同层次时,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内容和特征,这已经在我们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得到证实。但是目前在学前教育中的儿童道德发展层面出现了明显的混乱。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中提倡的道德并不一致,导致不少儿童不知道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应该尊重的。什么是应该学习的。因此,教育惩罚在目前我国学前儿童社会道德发展和重塑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教育惩罚应遵循的原则

教育惩罚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或方法,只有作用于儿童才能实现价值。教育惩罚具有负功能。用不好,对学前儿童的不利影响是难以估量和弥补的。因此对教育惩罚的运用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教育性原则。教育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让儿童明白自己的言行或表现在某种情境下是错误的,并让其在再次出现这种情景或相似情景时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因此。不能对学前儿童的人格以及本身等非教育领域进行教育惩罚。

针对性原则。教育惩罚必须针对学前儿童的违规行为或错误表现,而不是其他方面。比如。一个孩子由于游戏时生气,在游戏完后踩碎了另一个孩子心爱的小玩具狗。这时你不应该惩罚他平时不守纪律、游戏时不守规则等,而是仅仅针对这一踩玩具行为。在惩罚的方法上也应该有针对性。比如,刚才的例子中,你罚这个孩子写10个汉字,很明显是没什么效果的。教育惩罚应该针对违规行为的对象及其相关的儿童。不应该也不能株连无关的儿童,随意地扩大化。比如,刚才的例子中,老师罚全班所有儿童静坐20分钟,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很明显针对性和时效性就会大大降低。

及时性原则。对学前儿童的惩罚必须及时,这符合学前儿童的特点。也容易使学前儿童改过。对学前儿童进行延时性的教育惩罚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上面的例子中,这件事过去几个月后老师才想起来对这个孩子进行惩罚,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适得其反。

一致性原则。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惩罚时应一视同仁和一以贯之。一视同仁指不分三六九等,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违反规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一以贯之是指对某一个孩子的某一种违规行为的惩罚不应前后不一和宽严随意,应该让孩子意识到教育惩罚的这种稳定性和前后的同质性。

适宜性原则。适宜性主要是指对不同的学前儿童不能一刀切。有些儿童的确在某些方面有困难,不能认为违反规则的儿童都应受到同样的惩罚。比如对多动症儿童,不能在不容许动的情况下动了都实施教育惩罚。因此,教育惩罚也应该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前教育中因时、因势而异,以维持和促进教育的正常进行,这也是教育惩罚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学前教育中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

在赏识教育、全纳教育以及快乐学习等教育理念盛行的今天。教育惩罚这种教育手段逐渐被教育者以及教育管理者们淡忘。现在甚至有些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谈“罚”色变。但事实证明,在没有了教育惩罚的日子里。我们的教育效能在逐渐降低。目前,在学前教育中,人们对教育惩罚存在着太多的误解与偏见,在实施过程中误用滥用,缺乏有效监督和监控等。

首先是认识上的不足或误解。很多一线教师、管理者以及研究者一谈到惩罚首先想到的是体罚或变相体罚,而体罚和变相体罚是国家《教育法》明文规定不容许的。因此,他们便冠冕堂皇地宣称惩罚是国家不容许的。“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至少是没有品位的教育”。教育惩罚不同于社会性惩罚,其前提和目的在于“警示和告知”,在于“帮助儿童消解不健康的违规动机”:情感基础是“教育者良好的期待和对儿童深切的关爱。这种热爱和关心,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体验到学校集体的巨大温暖”。惩罚方式和量度“一般控制在受教育者身心和社会角色可接受的范围内。更强调其可接受性和教育性”。由于对这些特征认识不足,造成惩罚时前提不顾及、目的不明确、运用随意化。

其次是实践中难以把握。我国教育立法对惩罚采取的是限底不封顶的方式,就是说什么不能做,而不是什么可以做。也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办法等。这就给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造成无据可依的无奈,教师随心所欲,偏其所好就不可避免了。这时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教育教学机智等个人因素成了决定教育惩罚实施的前提正确、过程适宜与效能充分的主要保证。如果教师个人的这些素质不高,那么在教育惩罚中就出现缺乏智慧、简单粗暴,有时甚至不惜代价、不择手段、侮辱儿童的人格等现象。

再次是监督的缺乏与缺失。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受教育者的惩罚没有制度上的监督体系,全靠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他人的眼睛来进行监督。无规范化的依据可依,无制度化的督导监督,那么教育惩罚难免盲目化、随意化、广泛化。这给各种教育惩罚的误用滥用、随意化提供了一个温床。因此。要想使教育惩罚回归到其本真的意义,制度化的监督督导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

五、教育惩罚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结合目前学前教育中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学前教育中运用教育惩罚主要有以下三点需要遵循。

首先,明确教育惩罚在学前教育领域同样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手段。教育惩罚是一种对学前儿童的违规和失范表现进行教育的机制,而不仅仅是对其进行惩罚这一活动,更不等于随意地盲目体罚等违背教育原则和要求的行为。

其次。学前教育中应确定与学前儿童发展相适宜的教育惩罚的规则与规范。这种规则与规范的确定必须兼顾每个儿童和儿童所在集体其他儿童的共同发展。儿童自己、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必须将这种规则和规范作为判断是否对儿童实施教育惩罚的依据,否则就会误用滥用教育惩罚。这种规则与规范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是教育惩罚的前提。确定对幼儿实施教育惩罚的前提条件。并得到幼儿的认同。在实施教育惩罚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确定的实施教育惩罚的前提条件,严防由于教师的个人因素而实施教育惩罚。

第二是教育惩罚的内容。在明确前提的基础上。将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具体化、细化,然后确定哪些行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第三是教育惩罚的方式。惩罚这些行为用什么样的办法、方式。比如某一天某个小朋友由于在家里很生气,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故意捣乱,只要他不严重影响到其他小朋友,老师可以不关注他,减少对他的强化,让他自然地回到正常的活动中;也可以让他暂时退出游戏,等他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之后再回归到正常的活动中。

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篇7

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不足,师资力量匮乏

要想办好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资金和师资是其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来说,资金和师资更是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张朝、于宗富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中提出,我国有限的学前教育财政拨款(1.3%)主要都给了城市、县镇地区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而对于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却没有明确的资金拨款;而师资方面,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低于城镇地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数量不足,通常一个教师带几十个幼儿;二是质量不过关,大量农村学前教师的质量不达标,许多都没有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1]李红婷和罗先华[2]、罗英智和李卓[3]、刘天娥[4]、杨亚和高勇[5]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了,资金不足、师资力量匮乏是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入学率低,恶性竞争严重

目前,许多落后的农村地区家长并没有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主要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落后思想的束缚。由于经济不发达,一方面农村地区办不起学前教育机构,从而使得学前教育机构偏少;另一方面农民没钱送孩子入学,同时重男轻女的思想仍影响着当下的农村,由此导致部分学龄前儿童流失,造成学前教育机构生源减少,儿童入学率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要生存就要想办法抢夺生源,由此引起办学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相反,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必然导致部分学前教育机构的倒闭,由此引发学龄前儿童没法及时入学、就近入学而最终导致流失、入学率低的恶性循环。

罗仁福、赵启然、何敏、刘承芳、张林秀的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足,并且教育服务收费偏高(每个农村幼儿一年的费用大概在1000元,而农村人均年收入为2600元左右),在9.5万4~6岁的学龄前儿童中,只有4.2万儿童接受过学前教育,为总人数的44%,大部分儿童都处于流失状态。[6]庞丽娟的研究同样指出,我国农村幼儿的入园率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加大,全国城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的差距高达20%,在我国中西部22个省市、自治区的27284个乡镇中,约有一半的乡镇没有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7]因此大量的农村学龄前儿童流失而导致入园率低是可想而知。另外,刘晓红的研究指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为了生存,通过降低收费标准等方式来抢夺生源,因此造成学前教育机构资金不足、举步维艰的局面,于是又不得不通过降低幼儿伙食标准、紧缩师资配备、降低教师工资、简化办园条件等方式来维持生存。[8]部分学前教育机构由于生源不足或者是后期经费不足而出现倒闭等现象。

3.评价单一,办学小学化倾向

学前教育也叫做启蒙教育,是为儿童接受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做准备的。然而在当下农村学前教育中,普遍盛行着“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致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宗旨出现了偏差,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部门,对幼儿的评价主要是看成绩好不好这单一的因素,学前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不再是开发幼儿的智力,不再是以游戏为主而是以学知识为主。据调查大部分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都开设小学课程,学龄前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包括小学的拼音、汉字、数学等,幼师的教学方式也与小学教师的方式类似。

张蓉指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幼儿家长以及教育部门评价幼儿和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看幼儿的成绩好不好这种单一的方式。[9]同时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只对幼儿进行认知教育,幼师按照小学的做法,运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授幼儿小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主要偏重于读、写、算。每周的课时在18节以上,有的达到24节,并且每节课长达45分钟。叶镇群[10],胡妙和杨袖苏[11],石丽娟、解成义和韩云芷[12]的研究同样表明,农村错误的价值引导直接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

4.管理薄弱,办学条件差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与教育部门的管理是分不开的。教育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起管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那些办学条件差且不达标的、办学违规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整顿;其二是对加大扶持力度,对办学资源欠缺的学前教育机构给予援助。但在农村,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基础教育,教育部门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学前教育问题往往被教育部门所忽视,出现管理边缘化的现象。许多办学条件差,没有达标的违规办学现象没有得到整顿,同时许多办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办学条件下滑的学前教育机构没有得到援助,使得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整体较差。

李红婷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教育行政部门未能设立专门的幼儿管理部门和幼教管理人员,也没有设立专职的幼教教研员,这使得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在管理上处于薄弱和边缘化状态,致使农村的办学条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化管理。[13]尹春杰和李树阳[14]、文然然和王健[15]、吴继红[16]的研究同样表明,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导致管理薄弱、办学条件差的直接原因。

从上述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揭示已经比较详尽,但仍存在某些不足。首先,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出现问题不能仅仅只找外部的原因,学前教育机构本身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也是存在问题的,但近五年的研究涉及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其次,对于政府的管理职能的缺失没有得到更深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在各级政府职能的划分上。

二、农村学前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学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学前教育没有纳入到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性拨款较少,特别是拨给农村学前的教育几乎没有,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学前教育没有充足的办学资金,办学数量不足,办学设施、办学条件比较差,学龄前儿童流失,导致竞争激烈,并且幼师福利待遇不好,不能吸引优秀的幼儿教师留在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任教。其次,是国家教育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法律、法规,特别是没有针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使得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没有法律的保障和监督以致出现问题。其二,是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没有对农村学前教育实施有效的管理导致出现问题乃至问题严重化。再次,是由于农村信奉的教育观念陈旧、不科学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出现问题。刘明春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学前教育理念不易被接纳、教育经费拨款不足、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等不健全、管理混乱等。[17]黄胜梅[18]对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同的见解。以上学者的研究对农村学前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但是对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归因不能仅从教育学单一的角度进行研究,要多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多方面进行研究。

三、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为了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都从长远发展、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例如,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探索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学前教育办学的整体布局,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由民办向公办转变,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健全保障机制,建立一支以公办为主的农村学前教师队伍;逐步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免费教育,加大师资的培养力度,逐步推进学前教育单项列支制度,设专项经费重点扶持农村;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农村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等。王媛认为,要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出现的问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国家要着实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点。其次,提高幼师待遇,拓宽师资来源,对幼师进行职前培训。再次,是加强基层干部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加大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直接有效的管理,严厉管制非法办学,加大监督等。[19]刘占兰[20]、杨莉君和曹莉[21]等学者也赞同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以上的研究为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帮助,但是上述解决问题的主体主要是依靠国家和政府机构,忽视了学前教育机构本身的能动作用。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出现问题不应当只归结为外部因素,同时还要寻找自身原因,只有内外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四、对农村学前教育研究的整体述评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自从受到关注以来,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的阶段性明显。近五年来(2008~2012年)研究关注度比较高,研究成果比较丰硕,2008年以前此问题关注度比较低,研究成果较少。

研究内容高度集中。主要围绕资金、法律政策、师资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近五年研究成果来看,近80%的研究都涉及此方面。

研究方法大体相同。主要的研究方法集中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这两种方法上,其他方法几乎没有涉及。

研究层次逐步深入。由最初的资金、法律政策、师资问题到最后的管理问题和办学的课程体系问题。

尽管现有研究已从多个方面对农村学前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根本性原因的探析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学者谈及其原因主要都从资金缺乏、法律政策不健全、师资力量缺乏等方面笼统地谈,并没有对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进行揭示。要知道,抓住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更有利于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2.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研究多为文献法和涉及某个具体省市的个案研究法,涉及大规模的实证调查研究的并不多见。要知道,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村学龄前儿童的人数也是占全国学龄前儿童人口的绝大多数,涉及范围比较广。因此调查研究不能只是涉及某个省或者是市,应该大范围内进行实证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为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提供更切合实际的资料。

3.研究视角不够多元化

近五年的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学的角度以及少数管理学的视角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进行阐述,研究的视角比较单一。然而,对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产生并不只是涉及某个单方面的原因,它是由多方原因共同所致,因此研究角度应当拓宽,不仅从教育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还应该从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的角度对农村学前教育进行研究。同时,关于农村公办和私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对比性研究也较少。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参考文献:

[1]张朝,于宗富.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24).

[2]李红婷,罗先华.由“民办”向“公办”回归——对湖南农村学前教育政策转向的分析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8(12).

[3]罗英智,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4]刘天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意义、问题与对策[J].中国发展,2011(1).

[5]杨亚,高勇.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9).

[6]罗仁福,赵启然,何敏,刘承芳,张林秀.贫困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9(1).

[7]庞丽娟.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J].教育研究,2009(5).

[8]刘晓红.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困难及其发展路向[J].学前教育研究,2012(3).

[9]张蓉.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10]叶镇群.落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思考[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

[11]胡妙,杨袖苏.我国农村学前班早期教育研究综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2]石丽娟,解成义,韩云芷.欠发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12(5).

[13]李红婷.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审视:期待更多关注[J].中国教育学刊,2009(5).

[14]尹春杰,李树阳.浅析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J].北方文学:下,2010(7).

[15]文然然,王健.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的政府扶持[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3).

[16]吴继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瓶颈探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17]刘明春.浅析推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

[18]黄胜梅.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学前教育——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5).

[19]王媛.浅析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

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现代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74-02

当前,对现代化教育研究较多,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网络资源,现代化教育已经深入教育当中。但是在体育教学中,现代化教学研究较少,研究的方向比较片面,大多是研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或者是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学现代化研究缺乏一个较系统的研究,处在现代化教育的初级阶段。因此,很有必要深入系统的研究高校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化教学是体育教学的趋势。

1研究对象

对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现代化的论文,总结当前体育教学中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2.2专家访谈法

对吉林省体育教学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针对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进行探讨。

2.3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的在校学生300名,每所学校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99.3%。随机抽取4所学校的体育老师各20人,共发放问卷80份进行调查,回收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97.5%。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调查分析

对学生进行了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从表1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有26.5%的学生特别喜欢体育学习,有32.9%的学生喜欢体育学习,有18.8%的学生不喜欢体育学习,有21.8%的学生特别不喜欢体育学习。

对这组数据进行分析,随着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逐渐加强了体育健身的宣传,完善了体育设施,改革了体育课教学,学生可以在学校满足自己的体育学习需要,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另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在高校求学时,还是将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对体育学习比较忽略,也影响了学习体育学习的兴趣,这也是大部分高校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

3.2学生对体育现代化教学的认知分析

对学生进行了体育现代教学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仅有11.4%学生非常了解体育现代化教学,有15.1%了解现代化体育教学,有34.6%的学生不了解现代化体育教学,有38.9%的学生特别不了解现代化体育教学。

分析这组数据,虽然高校大力提倡体育教学的现代化,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进展较慢,大多数学校仍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对体育现代化教学了解较少。

3.3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态度调查分析

对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教学现代态度情况的调查,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有43.6%的体育教师认为现代化体育教学非常重要,有32.1%的体育教师认为现代化体育教学重要,有16.7%的教师认为现代化体育教学不重要,有7.7%的教师认为现代化体育教学特别不重要。

分析数据的原因,虽然体育教学是高校的必修课,但是体育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体育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次要的地位,这也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师认为完成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进行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这是当前困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难题。

3.4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认知调查分析

对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现代化教学的认知调查问卷,从表4的调查结果来看,体育教师对体育现代化教学的认知度不高。有19.2%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非常了解,有30.8%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了解,有44.9%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不了解,有5.1%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非常不了解。

分析数据,由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改革缺乏深入的研究,高校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改革也不全面深入,很多教师认为体育现代化教学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改革,实质上没有什么改变,导致了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现代化教学缺乏了解,或者是了解不全面。

3.5体育教学现代化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教师进行了关于体育教学现代化实施的影响因素调查,从表5的调查结果来看,有24人选择了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不了解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34人选择了学校不重视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45人选择了缺乏教学资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5人选择学校不配合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分析数据,由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研究不深入,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很难给予正确的指导,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重视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缺乏也困扰着体育现代化教学的进行,学生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态度也影响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4结论与建议

(1)通过调查研究,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较高,都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

(2)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了解较少,在体育教学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中很难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3)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视程度不足,有一大部分教师不理解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4)影响体育教学现代化实施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教师对体育现代化的不了解,学校对体育现代化教学改革的不重视,缺乏现代化教学实施的资源,学生对体育现代化教学的不配合等。

(5)加强对学生进行现代化体育教学的宣传,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改革。

(6)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使体育教师明确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意义与实施途径,担当起体育教学现代化改革的重任。

(7)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和规范、完善考核制度,高校对体育教材体系进行更新,加强对课程结构的设计,同时对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以及对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均具有规律性的要求和体制上的规范。

(8)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加强教学条件的完善。教学内容要融入科学性、实施性与趣味性,在高校体育现代化教学改革的进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引导大学生们主动尝试和创造性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谭兆风.新时代背景特征与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1(1)76-77,80.

[2]《黑龙江省中学体育改革及对策研究》课题组.体育教学现代化管理体系的理论构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35-37.

[3]张帅,郭明凤.基于信息技术的体育教学一例――《足球局部进攻战术配合方法》的教学设计[J].信息技术教育,2004(2):62.

[4]胡恒,张峻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9):116-118.

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篇9

一、此《纲要》首次把学前教育发展放在一定的高度

在第四次全教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学前教育,这是几十年来,最能体现重视学前教育的一次。可以看出,这次的《规划纲要》确实是在充分调研、充分了解我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的。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不是十分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表现为:

1.社会及家长不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障。但是,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包括家长、教师等)对于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观念与想法。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学前教育可有可无。

2.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制度、法规还很不健全。我国政府虽然在1989年、1996年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我国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都有全国性的法律,可见,学前教育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3.学前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近几年来,我国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教育法》中,就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在实际中,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仍普遍偏低,幼儿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4.幼儿园设施设备还很简陋。虽然我国的教育在快步发展,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在不断地更新,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设备设施还处于非常简陋,有的甚至处于非常低级的层次,阻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

5.幼儿园办园还很不规范。目前,我国的幼儿园发展远远滞后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处于公办远远不能满足百姓的需要的状态。致使大批的私立园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大部分私立园以营利为目的,缺乏先进的育人理念及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及设施。

这次的全教会及《规划纲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从幼儿园的建设、师资的培训、设施的配备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了立足实际,利于民生的重要高度。

二、此《纲要》更了解民情,更关注民生

现在中国的教育存在这几大难题:一是义务教育学校发展不均衡,导致家长择校问题;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及留守儿童入学问题;三是多年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但又很难解决的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影响到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这次全教会及《规划纲要》在了解民情的基础上,把“发展学前教育”“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把“研究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进一步从制度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作为以后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来解决。从长远的角度发展教育,更体现出关注民生民情。

三、此《纲要》更注重教育标准、制度体系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校园校舍、硬件设施、软件资源、教师队伍及教育教学质量。但是,教育的发展用什么来衡量?教师的发展有什么标准?学校办学应具备怎样的资质?这些都是我国的教育发展中一直被忽视的问题,到底教育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怎样评估教育的质量,怎样评估教师的素质,怎样评估学校的办学资质,缺乏国家统一的标准,这次的全教会及《纲要》明确提出了以后要把“研究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中小学教师制度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建设”“教育督导工作指标体系和督导评估制度建设”作为教育工作急需解决及研究的重要内容,使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有明确的标准及评估依据,也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样就更有利于学校及整体教育工作的提高。

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篇10

一、教育实习工作情况的变化

实习工作内容的变化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依次为:上信息技术课(71.8%以上),带班主任工作(59.0%以上),做教学设备维护工作(平均30.0%左右),上综合实践课、自然科学课(25.0%左右),上思品教育课和做其他工作。其他工作主要包括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例如英语、数学、语文、历史、体育、心理健康等)、提供技术服务(例如相片采集、视频拍摄制作、课件制作)、兴趣班辅导、设计板报及组织电脑制作比赛等。值得注意的是,实习期间班主任工作的学生比例在三届学生中分别占71.2%、70.9%、59.0%,呈明显下降趋势;讲授综合实践课和自然科学课的学生比例从2009届的26.0%,下降到2012届的17.9%,讲授思品教育课的学生比例在三届学生中分别占27.4%、18.2%、10.3%,持续下降超过10%。说明部分指导教师对学生不敢放手的比例在上升,学生获得动手锻炼的机会在减少。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关心程度的变化受到生源素质下降、培养层次(大专)、实习安排管理及实习条件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实习学校的教师对实习生关心的积极性和指导力度有所下降。三届学生平均有超过76.0%的学生认为教学指导教师能够“关心学生并主动指导、经常交流”,但这个比例从2009届的86.3%下降到2012届的76.9%,跌了近10%;认为“指导教师很忙、没有关注自己”的学生比例则从2009届的13.7%持续上升到2012年的23.1%。一方面,说明学生比以前更主动、努力和积极地与指导教师交流;另一方面,带队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二、对实习反思与评价的变化

未来职业意向的变化三届学生从教的职业意向分别为64%、61.4%、43.6%,呈逐年下降趋势;表示希望从商的学生比例分别为9.3%、7.5%、30.8%,呈快速上升趋势;表示希望从政的学生比例从2009届的2.7%上升到2012届的15.4%。实习后从教观念的变化学生通过教育实习,了解了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以及人才市场在学历、薪资水平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意识到要进入学校工作并获得教育事业编制的难度越来越大,其从教意愿持续下降。三届学生在实习完成后坚定从教念头的比例分别为43.8%、36.8%、33.0%,平均下降了10.8%,表示不想从教的学生的比例从2009届的11.0%上升了2012届的15.4%。实习后学生认为需要加强的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实习期间对此感受更加深刻。调查数据表明,学生认为要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比例从2009届的39.2%,上升到2012届的51.3%,认为要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培养的比例也从2009届的38.1%上升2012届的44.2%,认为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比例则从2009届的39.2%,持续下降到了2012届的20.5%,说明学校从2009届开始在课程体系中加强了教师口语、微格教学、教学技能训练实训等课程建设和对学生的相关训练,且效果明显。学校应加强哪些方面的理论与技能培养三届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有必要加强的理论和技能培养的内容依次为: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平均比例为68.4%)、班团主题活动设计与管理(平均比例为52.3%)、学科专业知识(平均比例为47.4%)、教师职业素质与职业意识(平均比例为45.3%)、教育理论前沿课程(平均比例为42.8%)。

三、实习管理情况的变化

实习管理的突出问题由于教师受到“成绩指挥棒决定绩效工资”、“学生实习时间相对较短”的双重影响,往往不愿意大胆放手让实习生锻炼,更倾向于让实习生担任教学工作助手和班级管理这些基础工作。实习管理突出的问题是指导管理不到位,三届学生持此观点的平均比例保持在50%左右;认为指导教师不信任、不放手的比例从2009届的23.3%,上升到2012届的33.4%;认为实习组织不合理的比例从2009届的16.4%,上升到2012届的28.2%。哪种实习方式更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三届实习生对于采用哪种实习方式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看法,平均约41%的学生认为应“统分结合,各取所需”,约30%的学生认为应“自主联系,自我管理”,约28%的学生认为应“统一分配,集中管理”。学生认为教育实习可以自主联系、自我管理的比例从2009届的21%持续上升到2012届的30%。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与促进就业的因素,学校应允许有条件到未来就业目标学校实习的学生选择自主实习。

四、学生对师弟师妹的忠告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简答题,共计约87.0%的学生对此做了回答,经过整理和量化处理,学生对师弟师妹的忠告有:要掌握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的维护与使用(占64.3%),要强化三笔写字基本功(占57.1%),要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占42.9%),要提高班主任工作和少先队、青年团工作水平(占35.7%),要加强沟通能力(占28.6%),要提高自身素质(占28.6%),要学会视频制作(占21.4%),要加强相关单位交流见习,尽早了解一线教材(占21.4%),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占14.3%)。

五、调查的结论

教育实习的主要变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学校类型逐渐向基层镇级小学倾斜。约七成的学生认为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能够给予关心和指导,但这个比例持续下降。学生的职业取向呈现了两极分化趋势,实习完成后学生的从教意愿持续下降,学生的职业取向基本形成了教师职业与企业职业两大类,两者的比例基本接近4∶6,后者的比例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教育实习可以自主联系,自我管理。教育实习的主要问题学生在实习前对一线教材和新课标、教学改革的情况了解不够。教育实习过程中的管理持续不到位,限于人力,难以改善。部分学校的指导教师对学生不敢放手,指导学生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学生获得动手锻炼的机会在减少。

六、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