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训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38

肺康复训练篇1

除了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慢阻肺患者应主动改变周围的环境卫生,营造出干净、清洁的生活环境。尤其应该戒烟,避免“二手烟”危害。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为阻止慢阻肺病情进一步发展,我们为患者推荐一套辅助康复练习。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并减轻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

呼吸训练(图1~图3)

缩嘴呼气法(吹笛样呼气法)

患者保持舒适放松的姿势,嘴闭紧,先用鼻缓慢吸气,稍停顿片刻。然后,把嘴唇缩成吹奏笛子时的口型,轻松将气从口中徐徐呼出。注意避免腹肌收缩,可将双手置于腹肌上加以判断。

腹式呼吸

1取仰卧位,用软垫将身体垫高,让头比身体低15~20度,双膝保持弯曲,腹肌放松。左手放于胸部以限制胸部活动,右手放在腹部脐上。

2 先将嘴闭紧,用鼻吸气,同时腹部外凸,稍停片刻。然后用吹笛样呼气法呼吸,腹部同时向内凹。

下肋式呼吸

1 将双手同时放于身体两侧末端肋骨,并轻轻施加压力。用鼻吸气,感觉将加压的手掌慢慢推起。

2 用吹笛样呼气法呼气,肋骨同时向内缩,此时手掌加压的力量应逐渐加大。

贴心提示:上述3种呼吸训练应依次进行,先做缩嘴呼气法,然后是腹式呼吸,最后做下肋式呼吸,共用时1分钟。建议患者依照这个顺序,每天将3种呼吸训练轮流做4遍,每遍完成后休息2分钟。如果熟练掌握方法,无论采取仰卧、俯卧、侧卧或坐位、站立及活动时,都可尝试练习。

体操运动(图4~图9)

双臂左右摇摆取站立位,双臂自然下垂,右臂向身体左前方摆动,同时左臂向身体右后方摆动,反之亦然。

双臂前交叉摆动患者直立,身体放松,双臂在身体前做交叉摆动。

双臂上举身体放松,双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上举,高至头顶,直到双手相触。

蹲站运动取站立位,全身放松。患者躯干始终与地面垂直,双膝缓慢弯曲、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慢慢站起。双手在下蹲时扶住大腿,站起时则向身体两侧平举。

腰部伸展和侧屈患者直立,双手分放于两侧腰部,注意保持下肢和骨盆不动。腰部先向后伸展,然后再向左右两侧进行侧屈运动。

肺康复训练篇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d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1],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主要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咳嗽、活动耐力差,这些症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CopD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在全世界当前死因中居第4位。随着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在国内不断地深入发展,CopD的非药物治疗特别是康复治疗引起了广大呼吸科医生的重视,在CopD全球防治倡议(GoLD2006)中也明确指出,对于中度或以上的CopD患者,康复治疗应该是常规的治疗,本文旨在观察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在康复医学中心住院的患者,这些患者的急性发作期都经呼吸内科临床处理完毕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医学中心的,共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最小年龄54岁,最大年龄63岁,平均年龄(58.39±4.82)岁。

1.2康复治疗方法本次对入住康复医学中心期间的患者增加了康复训练项目,每天进行2次康复训练,每次时间为1h,共进行了3个月,由专业物理治疗师进行指导训练,分别在康复训练前和康复训练3个月后给予患者呼吸功能的测试,主要测试指标是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第一秒用气呼吸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

1.2.1呼吸物理学治疗

1.2.1.1排痰训练法目前主要采用挤压并震颤胸廓的方法[2]。其具体步骤:①操作者的双手手掌尽量张开,放在患者胸廓上,手指放于肋间部与患者肋骨解剖走向一致并与患者胸廓紧密接触,尽量增大与患者胸廓的接触面积,通过手掌的感觉,确定胸廓的运动方向;②患者呼气时,操作者双手挤压并震颤其胸廓,挤压方向与胸廓的运动方向一致,挤压上部胸廓时从前方向后方用力,挤压下部胸廓时从前侧方向内上方用力;③挤压时不仅双上肢用力,还要利用操作者上半身的重量,用肘关节的弯曲度来调节挤压力度;④震颤频率为3~5次/s;⑤吸气时,停止挤压,但手掌仍要与胸廓密切接触,以感觉胸廓的运动和呼吸形态的变化,注意不要妨碍患者的自然吸气;⑥沿着胸廓的运动方向,做下次呼气时的挤压[3]。

1.2.1.2腹式呼吸全身肌肉尽量放松,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开始训练时,患者可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前,在感知胸腹起伏,呼吸时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腹部可用手适当加压,以增加呼吸时膈肌的活动度,练习数次后,可稍微休息,两手交换位置后继续进行训练,2次/d,10~15min/次,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并可采用各种体位随时进行练习[4]。

1.2.1.3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先缓慢呼吸,然后用鼻子吸气,嘴巴成鱼嘴状,用口呼气,双手轻压腹部,尽量把气体呼出,呼吸比是:1∶2~1∶3,8~10次/min,10~15min/次,2次/d。

1.2.1.4全身呼吸体操全身呼吸体操指将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我们按照“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组推荐的一套呼吸体操的步骤[5]如下:①平静呼吸;②立位吸气,前倾呼气;③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④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⑤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⑥抱头吸气,转体呼气;⑦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⑧腹式缩唇呼吸;⑨平静呼吸。

1.2.2肌力训练

1.2.2.1 呼吸肌训练 目前常用以下两种:①吸气抵抗负荷法:使用p-FLeX仪,该仪器有6个吸气刻度,6个吸气刻度代表吸气阻力变化,但是吸气流速也随着吸气阻力变化。吸气阻力15min增加最大吸气压的30%。只有当伴有足够的抗阻力运动时最大吸气压增大才能使运动能力增大;②死腔呼吸法:增加死腔和呼气压,训练器底部的刻度盘有3个呼气阻力可供选择。

1.2.2.2四肢肌力训练 上肢锻炼为两上肢绕圈,30圈/min,每天1次,锻炼从每次5min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次20min,监测有无气紧及肌肉疲劳,如有则停止增加负荷。下肢锻炼为从每日步行10min开始,每周增加5min,直至每天行走20min,监测有无气紧及肌肉疲劳,如有则停止增加负荷。

1.2.2.3 有氧训练[6] 即耐力训练,主要采用方式及注意点如下:①健身跑:呼衰轻者可用此法,先间歇跑开始,即慢跑30s,步行30s,渐延长慢跑时间,缩短步行时间,最终全程慢跑,20min/次,1次/d;②同时训练呼吸节奏:采用2:2呼吸节奏(即两步一吸,两步一呼);③运动强度及运动量:步行速度为80m/min,慢跑速度控制在100~120m/min,适宜运动心率在90~140次/min,全过程以轻松自如,不至于气喘、气短的步伐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进行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设p

转贴于

2结果

30例康复训练前后FVC、FeV1、FVC%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比较康复训练前、后3个月的FVC、FeV1、FVC%值,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4、-2.35、-4.19,p均

3 讨论

美国胸科协会(atS)定义肺康复治疗是通过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心理支持和教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性多学科方案,用以稳定、逆转肺疾病的病理生理和病理心理的改变,争取患者在肺功能损害和全身情况欠佳下,能发挥最大的呼吸功能潜力,从而尽可能恢复生理及社会功能[7]。这就意味着肺部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增强呼吸功能以及提供生活质量,了解和接受部分功能丧失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大量的数据显示CopD患者康复的近期疗效还是比较乐观的[7,8]。有效的肺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与教育等多方面措施。目前运用最多的肺康复治疗包括呼吸生理和肌肉训练,训练的肌肉主要包括呼吸肌和外周四肢肌。尽管一部分的研究显示呼吸康复并没有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但是,呼吸康复的确能给这些患者带来多方面的益处,包括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和健康状态的改善[6]。有资料显示:运动康复后,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8~12周的运动康复所得到的益处可持续长达两年[7~9]。因此,CopD的康复治疗主要目标有:①减轻症状;②尽可能恢复肺功能;③减少残障的发生[10]。本次研究中康复3个月后的呼吸功能测试数据显示FVC、FeV1、FVC%均较康复训练前有显著的提高(p

以排痰为主要内容的“肺物理学疗法”、“胸部物理学疗法”作为CopD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人工机械通气时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尽早脱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学者对“胸部物理学疗法”有更新的解释,即呼吸功能康复训练不仅仅局限于胸部,凡与呼吸有关的物理学疗法(包括精神心理的康复支持)统称为“呼吸物理学疗法”[11]。

CopD最常见的呼吸肌疲劳问题通常是指肌力和耐力的下降,近来研究认为其可能机制为:①炎症介质对肌肉功能的直接损伤。炎症介质加速了通过泛素一蛋白酶体通路介导的细胞蛋白的降解,进而导致肌肉组织质量的减少和出现临床上所谓的“肌肉消耗”出现[10]。同时,炎症介质可增加肌肉的氧化应激反应和活性氧簇的产生,从而直接损伤肌蛋白,造成肌肉功能障碍。②营养不良导致肌肉的萎缩。营养不良会导致atp酶等的活性下降,加重能量供应障碍,从而加重肌肉疲劳和萎缩[12]。③低氧血症:常见于CopD患者,低氧血症导致血液中含氧量减少,肺血管阻力增高,为抵抗阻力,肺动脉压力逐渐增高,从而引起右心室功能衰竭[13]。右心衰竭造成心输出量的减少,使全身多器官缺氧加重,包括呼吸肌,进一步促使呼吸肌疲劳。④高碳酸血症:在急性重症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高碳酸血症会导致肌酶活性和功能的损伤,造成肌肉疲劳和功能障碍恶化。肌力训练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正确的训练方式以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使之适应日常生活,结合其他治疗,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CopD患者由于肺气肿致使膈肌明显降低,不少患者平静呼吸时膈肌几乎不动,患者须借助辅助呼吸肌进行呼吸运动,使耗氧量增加,再加上CopD患者呼吸肌无力,进一步加重了肺内通气功能障碍,使机体长期处于低氧状态。腹式呼吸的重建,可提高肺的伸缩性和肺泡通气功能,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困难,膈肌活动幅度每增加1cm,即可增大肺通气量250~300ml。

通过不同的康复方式,患者呼吸困难,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提高呼吸效率.近年来,对CopD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CopD对全身影响的问题,得到更多的认识和重视。尽管康复治疗不能改善肺功能,但却可以改善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和健康状态等。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可以逆转CopD对全身的影响。从而改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mannioDm.epidemiology,prevalence,morbidityandmorta-lity,anddiseaseheterogeneity[J].Chest,2002,121(5):121-126.

2亘理克治,森川亘,潼野昭.iCUにぉける重症热伤患者の理学疗法[J].pt,2000,34(2):89-94.

3粱玮,刘丽.呼吸物理学疗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4):18-19.

4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

5阎启英,孙银香,林江涛,等.呼吸体操改善呼吸肌功能的量化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6,35(2):235-278.

6胡向东.有氧训练和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影响[J].现代康复,2001,5(6):34-35.

7RochesterCL.exercisetraining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JRehabilResDev,2003,40(5):59-80.

8GriffithstL,BurrmL,Campbellia,etal.Resultsatoneyearofoutpatientmultidisciplinarypulmonaryrehabilitation: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Lancet,2000,355(3):362-368.

9GoldsteinRS,GorteH,StubbingD,etal.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ofrespiratoryrehabilitation[J].Lancet,1994,344(2):1394-1397.

10周灵,李庆云,时国朝.呼吸肌锻炼在CopD肺康复治疗中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3):271-273.

11石川朗.看护实践中呼吸理学疗法的基础实践[J].nurseDala,2o02,21(6):37-42.

12neilRm.museleDvsfimctionassociatedwithChronico-truc-tivcpulmonaryDisease[J].RespiratoryCare,20o6,51(8):840-846

13naeijeR.pulmonaryhypertensionandrightheartfailure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procamthoracSoc,2000,2(1):20-22.

14赵磊,刘荣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l(6):563-565.

15nocturnaloxygentherapytrialGroup.Continuousorno-cturnaloxygentherapyinhypoxemic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aclinicaltrial[J].anninternmed,1980,93(3):391-398.

16刘华,王华,陈艳波,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康复治疗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275-1277.

17FuldJp,KildufLp,nederJa,etal.Creatinesupple-mentationduringpulmonaryrehabilitation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thorax,2005,60(7):531-537.

18BrekhuizenR,wouterseF,CreutzbergeC,etal.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improveexercisecapacity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thorax,2005,60(5):376-382.

肺康复训练篇3

呼吸训练

重建腹式呼吸模式①放松。用以放松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减少呼吸肌耗氧量,缓解呼吸困难症状。a.前倾依靠位:患者坐于桌前或床前,桌上或床上置两床叠好的棉被或4个枕头,患者两臂置于棉被或枕下以固定肩带并放松肩带肌群,头靠于被上或枕上放松颈肌,前倾位还可降低腹肌张力,使腹肌在吸气时容易隆起,增加胃压,使膈肌更好地收缩,从而有助于腹式呼吸模式的建立。b.椅后依靠位:患者坐于非常柔软舒适的有扶手的椅或沙发上,头稍后靠于椅背或沙发背上,完全放松坐5~15min。c.前倾站位。自由站立,两手指互握置于身后并稍向下拉以固定肩带,同时身体稍前倾以放松腹肌;也可前倾站立,两手支撑于前方的低桌上以固定肩带,此不仅起蓟放松肩部和腹部肌群的作用,而且是腹式呼吸的有利。

②缩唇呼气法。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被增高的胸膜腔内压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其方法为经鼻腔吸气,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在4~6s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③暗示呼吸法。通过视觉诱导腹式呼吸,常用方法:a.双手置上腹部,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双手置于上腹部(剑突下、脐上方)。吸气时腹部缓缓隆起,双手加压做对抗练习,呼气时腹部下陷,两手随之下沉,在呼气末,稍用力加压,以增加腹内压,使横膈进一步抬高,如此反复练习,可增加膈肌活动:b.两手分置胸腹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一手置于胸部(通常置于两乳间胸骨处),一手置于上腹,呼气时腹部的手随之下沉,并稍加压,吸气时腹部对抗此加压的手,使之缓缓隆起,呼吸过程中胸部的手基本不动。此法可用以纠正不正确的腹式呼吸方法。c.下胸季肋部布带束胸法:患者取坐位,用宽布带交叉束于下胸季肋部,患者两手抓住布带两头,呼气时收紧布带(约束下胸廓,同时增高腹内压),吸气时对抗此加压的布带而扩展下胸部,同时徐徐放松束带,反复进行。d.抬臀呼气法:仰卧位,两足置于床架上,呼气时抬高臀部,利用腹内脏器的童量将膈肌向胸腔推压,迫使横膈上抬,吸气时还原,以增加潮气量。

④缓慢呼吸。这一呼吸有助于减少解剖死腔,提高肺泡通气量。因为当呼吸急促时,呼吸幅度必然较浅,潮气量变小,解剖死腔所占的比值增加,肺泡通气量下降,而缓慢呼吸可纠正这。现象,但过度缓慢呼吸可增加呼吸功能,反而增加耗氧量,因此每分呼吸频率宜控制10次/min左右。通常先呼气后吸气,方法同前。

CopD患者处于低氧血症时主要依靠Co2来刺激呼吸,做腹式呼吸后Co2含量常较快降低,从而使呼吸起动能力下降,呼吸过频也容易出现过度换气综合征(头昏、头眩、胸闷等不适)有的患者还可因呼吸过分用力出现屏气而加重呼吸困难。因此每、次练习呼吸次数不宜过多;即练习、3~4、次,休息片刻再练,逐步做到习惯于在活动中进行腹式呼吸。

肺康复训练篇4

关键词:康复训练;尘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血气分析

尘肺是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致残性疾病,随着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进展,尘肺患者肺功能也逐渐下降,成为尘肺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加重了尘肺患者肺功能的损害,使原有病情进展恶化[1]。近年来,我院对尘肺病患者采用呼吸功能锻炼,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降低患者CopD合并症的发生率。现将2014年3~9月对我院尘肺合并CopD120例的患者上述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3~9月在我院康复内科住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①对照组: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0.1±8.3)岁;其中吸烟史42例。②训练组: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59.2±9.2)岁;其中吸烟史44例。全部病例均在入院时按标准进行肺通气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采用Chest-aC8800肺功能仪,并排除其他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疾病,即诊为尘肺合并CopD患者[2]。所有患者按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3],均为i期尘肺,其次最近1年中没有进行过类似训练;所有病例均病情稳定1个月以上;合并肺心病、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脑梗死、急性呼吸道感染、肿瘤及其他原因不能耐受训练者均排除[4]。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两组患者根据情况用药包括沙丁胺醇气雾剂、茶碱缓释片、氨溴索、吸入皮质激素等,两组在药物使用上无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两组在健康教育如:生活方式、戒烟、合理的饮食、适当锻炼、避免受凉、正确使用药物等方面无差异。

1.2.2训练组锻炼方法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康复运动治疗原则,指导患者进行20~30min/d时间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同时指导患者采用我院自编尘肺呼吸体操和本院改编的呼吸运动八段锦进行康复锻炼[5]。训练不少于5次/w,持续3个月。

1.3临床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经临床干预3个月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气分析中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变化情况。出院后继续随诊观察患者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肺感染发生率、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新发肺心病发生率进行比较[6]。

1.4统计学方法观察得到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同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经3个月治疗后,同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训练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前的肺功能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训练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eV1(t:7.660,p=0.000)、FeV1/FVC(t:7.660,p=0.000)、FeV1%(t:3.36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训练组肺功能改善较好,血气分析po2(t:7.660,p=0.000)、pCo2(t:5.01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用呼吸功能锻炼的康复治疗尘肺合并CopD患者较单纯使用传统治疗方法更为有效(见表1、表2)。

2.3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出院后6个月内的肺感染发生率、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新发肺心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尘肺是由于职业活动中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肺组织广泛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粉尘的吸入可导致与吸烟无关的CopD的发生,在我院的尘肺病研究统计中,尘肺合并CopD率为69.3%,远高于我国成年人群8.2%。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并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疾病,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共同作用于气道所致,是影响尘肺病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严重并发症[7]。研究显示,尘肺病本身导致的慢性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和不良心理状况是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尘肺患者由于长期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肺内广泛纤维化及气道阻力增加,浅促呼吸使呼吸肌易疲劳,由于气道病变难以改变,加上尘肺患者正常的腹式呼吸减弱甚至消失,致使肺通气量减少[8]。通过训练,加大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降低呼吸肌频繁收缩对氧及能量的需求,增大呼吸肌的供氧,使呼吸肌收缩功能和呼吸形态得以改善,使呼吸得到有效的协调和训练的同时,训练和改变了呼吸方式,有助于改善缺氧状态和负性情绪;有助于改善尘肺患者的活动耐力、心肺功能;增强了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率。由于呼吸道感染率的降低,加上通气功能改善,减少了吸氧和治疗费用,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9,10]。研究表明,至少经过12w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慢性肺病患者维持健康,这种有利作用经过短期训练可以持续累积[11,12]。在对患者随访中发现,若患者能够主动延续康复训练,这种有利作用可逐渐增强,这不仅与生理上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氧和水平有关,还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生活态度有关。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运动干预,能够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降低CopD合并症的发生,减少再入院率。

参考文献:

[1]何海英.健康教育配合呼吸操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6):184-18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0(1):8-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70-2009尘肺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1.

[4]FletcherGF,adcspa,Kligfielde,etal.exerciseStandardsfortestingandtrainingaScientificStatement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3,128(8):873-934.

[5]胡晓飞,李金龙.强身健体八段锦[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3.

[6]pellegrinoR,ViegiG,BrusascoV,etal.interpretativestrategiesforlungfunctiontests[J].eurRespirJ,2012,26:948-968.

[7]thompsonpD,FranklinBa,BaladyGJ,etal.exerciseandacutecardiovasculareventsplacingtherisksintoperspective:ascientificstatement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Councilonnutritio~physicalactivity,andmetabolismandtheCouncilonClinicalCardiology[J].Circulation,2011,115(17):2358-2368.

[8]willenheimerRydberge,ClineC.efectsonqualityoflife,symptomsanddailyactivity6monthsafterterminationofanexercisetrainingprograminheartfailurepatien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2011,77(1):25-31.

[9]沈玉芹,蒋金法,王乐民,等.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排血量及相关参数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8):700-705.

[10]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肺康复训练篇5

【关键词】呼吸训练;慢阻肺病;肺功能影响;护理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在北方本病更为高发,由于本病造成呼吸功能降低出现运动限制、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是全球第4位社会经济负担疾病,第3位致死病因,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颁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1],均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进入缓解期,排除其他对肺功能有影响的心肺疾病。

1.2临床资料选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2例,其中男86例,女50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9.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13年,平均3.6年。将本组病例分为呼吸训练组70例,对照组6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程度上无差异。

1.3呼吸训练方法由资深护士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评价后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配合对抗阻力呼吸训练方法[2],患者采取全身放松舒适,左手放于胸部,右手放于腹部,将口闭严,用鼻深吸气吸气时腹部外凸,吸气至不能再吸,选取合适的气球,含住气球,然后缓慢呼气,将口唇缩起呈吹口哨样,尽力将肺内气体全部吹入气球内,同时收缩腹部,使腹部手随呼气凹下;训练每分钟8~10次,每次训练20~30min/次,每天进行3~4次训练,连续训练3个月。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过度换气,对患者进行随时指导。

1.4观察内容对两组病例3个月后进行肺功能检测并比较;采用肺功能测量仪(德国耶格公司生产)测定,内容包括肺活量(VC)、肺总容量(tLC)、残气量(RV)、用力肺活量(FVC)、残气/肺总量%(RV/tLC)、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第1秒用力呼出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用力呼气高峰流速(peFR)、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最大自主通气量(mVV)、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aS3.0统计学软件,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呼吸训练组70例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配合对抗阻力呼吸训练,连续训练3个月后与对照组62例进行肺功能检测并比较,具体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出现呼吸肌功能和呼吸道阻力及肌纤维静态和动态长度改变、弹力负荷间失去正常平衡,呼吸肌功能失调,发生力学变化导致呼吸肌疲劳,呼吸困难;通过呼吸训练,缩唇增加阻力呼气,可以显著的延缓呼气时间,提高气管的内压,显著增加气道阻力,从而避免外周小气道提前陷闭,能有效地排除肺内的残留气体,有利于肺泡气排出,减少功能残气量[3],改善气体交换,达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气功能;腹式呼吸能够协调腹肌在呼吸运动中活动,增加膈肌收缩效率、收缩能力,减少功能残气量。增加潮气量,降低呼吸功耗,改善肺换气。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呼吸训练时应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能够积极训练,建立康复信心,配合训练,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心肺功能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时间、次数[4],避免过度换气、适度进行避免加重心肺功能。总之,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护理呼吸训练,效果明显,显著改善了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

参考文献

[1]王门为,安晓芳,齐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评定与治疗.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810.

[2]张建华,刘惠俐,富丽芳.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4—506.

[3]刘斌,周梅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分析及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8—59.

肺康复训练篇6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社区疾病治疗;社区内科疾病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ommunityrehabilitationtreatmentforlunginpatientswithcopd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methods:selectcopdpatientsin60cases,thetreatmentgroup,theobservationgroupeach30casesrespectivelywithgeneraltreatment,rehabilitationandcontrols.Results:patientswithcopdattackfrequencydecreasegreatly,copdpatientssustainedtimegreatlyshortendisease.Conclusion:communityrehabilitationtherapycangreatlyimprovethecopdpatientsrecoveryrate,reducetherecurrencerateinpatientswithcopd.

【Keywords】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mmunitydiseasetreatment;Communityin-patients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由于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可进行性发展,但部分具有可逆性,后期可以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但CopD病情的进展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进行合理有效的肺康复治疗。随着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康复治疗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尤其是社区,由于地域和管理上的便利,社区肺康复治疗更利于患者的接受。为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社区肺康复治疗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60例患者均符合1997年全国呼吸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的诊断标准,并且在近2周内无肺部感染症状,同时无重要的心血管、肝肾及神经-肌肉系统病变的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57~82岁,平均72.4岁。将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观察组各30例。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按病情需要服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强了以下几项肺康复治疗措施。

1.2.1戒烟治疗组均要求在半年内禁止吸烟,而观察组不作具体要求和说明。

1.2.2避免烟雾刺激治疗组均要求在半年内尽量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粉尘吸入,尽量避免晨练,改为傍晚锻炼,大雾或寒冷时外出时戴口罩等,家中避免油烟刺激等。观察组不要求也不说明。

1.2.3氧疗通过医院检查动脉血气中pao2过低或偏低而呼吸困难较明显者,建议家庭氧疗,观察组由其根据自身状况自我调节。

1.2.4营养治疗治疗组建议均衡营养,如注意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根据不同患者的膳食状况进行分类指导。观察组不作调整。

1.2.5呼吸功能锻炼治疗组建议每日进行缩唇呼吸,即使在氧疗或锻炼时也要尽量保持,并尽量饮水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排出。

1.2.6机体锻炼治疗组建议每天进行适量活动,在呼吸频率28次/min或心率超过平时30次/min以上时停止或休息,时间缓慢延长,运动量也缓慢增加,并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强度。通常我们是以全身运动的耐力训练和局部肌肉训练、持续与间断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把机体运动锻炼作为肺康复的一种手段。

1.3观察项目

根据社区设备配置的简易肺功能仪等进行肺功能、体重指数、6分钟步行距离等试验,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进行测试、记录。

2结果

治疗前后记录观察的结果。治疗组跟观察组的结果的比较见表1。

从以上资料看,在开始康复治疗前几项指标无显著差异,但在康复治疗1个月、康复治疗6个月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3讨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可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后期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但CopD病情的进展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进行合理有效的肺康复治疗。随着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康复治疗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尤其是社区,由于地域和管理上的便利,社区肺康复治疗更利于患者的接受。

肺康复治疗主要内容有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心理和行为干预、合理家庭氧疗、呼吸肌和身体锻炼、训练等。通过一系列合理有效的肺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或延缓呼吸困难的发生与发展,因此CopD稳定期患者,只要存在呼吸困难或运动耐力减退或活动受限,就是肺康复的适应症,应该进行社区康复治疗。

有报道将29名急性加重期后处于恢复中的CopD患者随机分成训练和对照组,训练组连续10天进行6分钟踏车试验,另外每天步行5次,步行距离为各自踏车试验行走距离的75%,时间不限,而对照组只在第1、第5、第10天进行6分钟踏车试验,结果训练组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分钟通气量mV也增加,paCo2、血乳酸浓度等相同负荷下呼吸困难Brog评分显著降低,肺容量、残气量下降,一秒种用力肺活量、肺总量增加。

因此运动疗法是肺康复治疗中的中心,通过运动可以改善心肺耐力与周围肌肉耐力,促进肌肉收缩力的增加和呼吸肌群的更好协调。当然呼吸功能锻炼可以不局限于缩唇呼吸,如吹小气球、吹水泡,但通常以缩唇呼吸为主要方式。曾有报道18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缩唇呼吸治疗20分钟后,观察到pao2、Sao2明显增加,paCo2明显降低,并且呼吸频率和Ve明显减少,说明缩唇腹式呼吸对CopD患者的肺康复治疗是有效的。

由于许多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为减少患者体重下降及机体蛋白质分解,纠正营养不良及负氮平衡,有报道提示营养不良是CopD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营养治疗遵循个体原则,主要目的是在确定每日总能量的前提下,平衡增大营养物质的比例,多以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并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和适当的矿物质等,不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避免过多的二氧化碳增加患者的呼吸功耗。长期家庭氧疗可使CopD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提高其生存率,延缓疾病进程,改善生活质量。因此,社区肺康复治疗能直接达到CopD预防,康复在社区可明显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可值得各个社区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金先桥,陈文华,郝立爽;呼吸康复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0年11期.

[2]张敬伟,陈秋生.96例稳定期慢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04,25(3):5.

肺康复训练篇7

关键词:综合护理措施;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吸烟人口增多、职业暴露增加及环境污染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呈上升趋势[1]。老年患者基础状况较差,患病后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合并症多,全面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显著地促进作用。本文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肺功能产生积极地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某综合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住院的118例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明确诊断[2]。排除有重度肺动脉高压、骨关节病、精神疾病、学习认知能力障碍等患者。所有患者均鉴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患者均常规应用支气管舒张药、祛痰药等药物治疗,与住院第2d行6min步行试验(6mwt)、肺活量测定,并行血气分析,所有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6个月后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比较各指标间差异。

1.3综合康复措施

1.3.1健康教育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向患者和家属耐心讲解CopD发病原因、机制、临床表现、主要治疗原则、预后以及患者的心理、饮食、生活方式与CopD的关系等。

1.3.2呼吸功能训练①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呼吸方式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膈肌呼吸;②指导有效咳嗽;③全身性呼吸体操方法[4,5]。

1.3.3氧疗指导患者每天鼻导管吸氧>16h,氧流量l.0~2.0L/min,以夜间睡眠时持续吸氧为主。

1.3.4运动指导以舒缓运动为主,根据患者肺功能代偿情况可采用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1.3.5营养指导避免过量高糖类及高热量饮食,多进食高蛋白、适量脂肪、低糖、少盐、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

1.3.6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紧张、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主管护师和主治医生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所学专业知识,采取一对一对交流形式疏导患者心理不适,改善不良情绪;并且于每日治疗结束后让患者独自听15~20min轻快、舒缓的音乐。

1.3.7社会支持社会、家庭支持以协助患者增加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以p

2结果

2.1一般情况118例老年CopD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49例,年龄60~88岁,平均(72.46±8.93)岁。病程3~29年;有吸烟史76例,已戒烟73例,仍吸烟3例;同时患有高血压病59例,糖尿病14例。脑血管疾病18例。

2.2综合干预前后6mwt及肺功能监测指标比较118例老年CopD患者给予系统的呼吸功能训练和康复运动训练干预后,6min步行距离和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比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综合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比较118例老年CopD患者给予系统的呼吸功能训练和康复运动训练干预后,血气检测指标较均比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由于老年CopD患者病程迁延不愈,病情容易反复等特点,患者在此过程中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均受到的影响[3],因此对CopD患者的康复治疗不仅要考虑到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而且要对其心理情绪障碍和社会角色改变上进行疏导。

本研究所采用的综合康复护理治疗方法包括呼吸功能训练、康复运动训练、心理治疗及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结果显示,在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能力及血气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提示我们综合的康复护理措施效果显著;该组患者在干预前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和以自行锻炼为主的康复活动,并未进行系统的呼吸功能训练、康复运动训练,结果同时说明综合康复护理较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明显,且持续。综合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肺康复运动,既往研究结果及meta分析显示,肺康复治疗可提高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呼吸困难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其短期及长期效果明确[4,5]。同时我们辅以有效的营养指导以提高患者呼吸机力量,改善患者预后。

综合的康复护理还包括-个重要的方面,即心理干预,CopD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反复发作的气促、胸闷及加重的呼吸困难等痛苦使有些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同时由于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加重患者的焦虑,甚至出现消极、不配合的状态,因而及早发现这些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针对性进行疏导,并引入音乐疗法可是患者消除焦虑、身心恢复,增强自信心、增加依从性。社会支持不足也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一重要因素,我们为患者积极争取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也为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增加动力。

综上所述,通过呼吸功能训练,康复运动、心理治疗机社会支持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强患者抗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乔翠霞,李素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1618-162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261.

[3]王金环.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1-62.

肺康复训练篇8

【关键词】呼吸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影响;护理作者单位:456400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与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不易治愈与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伤害,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生活的质量[1]。为了研究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及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选取我院2008年6至2011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并对其中44例进行了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在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6至2011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患者的标准为:男48例,女40例;年龄63~75岁,平均689岁;患者均依据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及肺功能检查结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平喘、抗炎及相关对症治疗,均为自愿进行呼吸训练。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63~74岁;对照组44例,男22例,女22例,年龄64~75岁。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呼吸训练方法呼吸训练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为期6个月,训练结束后行肺功能复查。呼吸训练主要有以下方式:①缩唇呼吸:闭口,通过鼻进行吸气,以缩唇动作慢慢呼气。吸气与呼气对时间比1∶2。②腹式呼吸:以卧位、坐位、立位等分别进行训练,一手置于胸前,一手置于腹部。在呼吸过程中,应稍稍用力对腹部进行按压,吸气过程中,对抗手压,将腹部鼓起,注意用鼻进行深吸气,通过缩唇进行慢慢呼气。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长1~2倍,每次约为5min[2]。③坐式呼吸:双腿盘起,掌心放置于膝盖上,慢慢进行深吸气以达到最大的肺容量,屏气时间约为8s,慢慢进行呼气,重复15次。④立式呼吸:双腿并拢,两臂上举,进行吸气,放下同时进行呼气,重复15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13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与指导;观察组患者在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14肺功能检测指标肺功能检测指标为:最大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15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和χ2进行检验,以p

两组患者肺功能与呼吸训练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训练前后最大肺活量分别为268±036与322±063,训练前后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分别为166±052与241±058,训练前后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分别为6735±722与7931±957。观察组患者给予科学护理干预,因而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好。现将护理干预的经验总结如下:①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与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不易治愈,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伤害,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生活的质量,因而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急躁、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针对这一问题,医护人员应当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为患者讲解病情的治疗前景和科学的治疗手段等,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特别是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更要勤于沟通,为患者增加安全感,解除孤独感和无助感[3]。②呼吸训练要具有针对性,依据患者肺功能现状而制定方法,选择合适的呼吸训练方式,适当调整呼吸训练时间与次数等。③食物选择上,应当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密度均匀、不易残留黏膜的食物,切忌辛辣与刺激性食物,尽量顾及患者口味,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保证营养摄入充足。护士应当有足够的耐心,提醒患者进食过程中避免说话和交谈以免引起呛咳,造成痛苦。逐渐鼓励患者自行进行康复训练,进行细心指导。

肺康复训练篇9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康复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7.082

Studyonvalueofpulmonaryrehabilitationnursingimplementedinstable-phas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patientsZHonGLiu-fang.FoshanCitynanhaiDistrictFifthpeople’sHospital,Foshan52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pulmonaryrehabilitationnursingimplementedinstable-phas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patients.methodsatotalof60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with3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nursingmeasure,and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pulmonaryrehabilitationnursingmeasure.nursingeffectwascomparedintwogroups.Resultsafter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hadhigher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econd(FeV1)percentageofexpectedvalue(FeV1%)as(66.60±12.81)%,FeV1percentageofforcedvitalcapacity(FeV1/FVC%)as(65.82±12.30)%thanthisgroupbeforetreatment[(55.98±14.62)%and(56.82±13.50)%]andthecontrolgroupaftertreatment[(58.15±18.60)%and(59.80±10.10)%].alltheirdifference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

【Keywords】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table-phase;pulmonaryrehabilitationnursing

研究证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日益恶化,并且病情越严重,其呼吸功能衰退越严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3]。对患者进行肺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本研究采用肺康复护理对本院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干预,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为稳定期,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病情控制良好,较为稳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6.5±4.6)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5.5±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采用肺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

1.2.2.1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包括缩唇训练、腹式呼吸和有控制的深呼吸训练[4],以加强患者的呼吸功能。呼吸功能训练还有助于防止气道陷闭,减少呼吸功耗,改善通气效率,并可帮助排出痰液,改善肺功能。

1.2.2.2有氧运动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举哑钤、爬楼梯,然后根据自身的耐受度调整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注意避免运动过度导致气促、气短、眩晕,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宜。

1.2.2.3呼吸操训练指导患者开展肢体伸展运动,包括下蹲、扩胸、旋转上臂、旋转手腕和颈部等[5]。可根据患者的耐受度适当调整训练的时间和次数,监测有无气紧及肌肉疲劳,如有则停止增加负荷。

1.2.2.4营养支持指导为患者制定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高能量、易消化的营养方案[6],保证患者身体营养的需求,并且根据患者的体重情况控制摄入的总能量,控制各个营养素的比例。

1.2.2.5氧疗护理指导氧分压

的患者进行氧疗[7],吸氧>15h/d,氧流量保持1~3L/min。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肺功能、生存质量和运动能力、心境状况。肺功能指标为FeV1%及FeV1/FVC%。生存质量采用SGRQ[8]评价,运动能力采用6分钟步行距离(six-minuteswalkdistance,6mwD)[9]评价。心境状况包括紧张、抑郁、疲乏、愤怒迷惑、精力及自尊感。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GRQ评分、6mwD值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6mw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6mwD值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的心境状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紧张、抑郁、疲乏、愤怒、迷惑、精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尊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导致患者肺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其生存质量和运动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期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病情已经获得有效的控制,并且生命体征进入稳定期[10,11]。但是患者的肺功能尚处于较弱的时期,需要通过有效的训练增强自身的肺功能和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12]。肺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重要措施[13]。

本研究采用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肺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玉宇,周春香,郝建凤,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肺康复中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6):463-467.

[2]江月娥,张向群,陈少娟,等.连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BoDe指数的影响.护理研究,2014,28(8):923-926.

[3]邵佳,庞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实施肺康复护理的价值评估.世界临床医学,2016,10(5):166.

[4]于洁.综合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141-143.

[5]刘福兰.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5(30):266.

[6]关丽惮,陈美珠,赵娟娟,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333-334.

[7]韦海燕,王卫红,唐兰蔓.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BoDe指数的影响.护理研究,2010,24(22):2025-2026.

[8]青壹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内科,2016,11(1):39-42.

[9]孟聿,陈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出院康复护理指导.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25(3):344.

[10]韦海燕,唐兰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护理概况.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1186-1187.

[11]葛云云,孙林,吕红利,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的肺功能康复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7,21(31):2835-2837.

[12]潘玉嫦,蔡G铃,黄玉娥,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49-50.

[13]李媛媛,赵松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护理体会.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0):151-152.

肺康复训练篇10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呼吸功能训练;肺功能;围术期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3.080

ResearchofeffectbycomprehensiverespiratoryfunctionnursingtrainingforpostoperativepulmonaryfunctionrehabilitationinthoracicsurgicaloperationpatientsKanGXiao-hui.DepartmentofRespiratorymedicine,innermongoliaChifengCityaffiliatedHospitalofChifengCollege,Chifeng02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researcheffectbyeffectbycomprehensiverespiratoryfunctionnursingtrainingforpostoperativepulmonaryfunctionrehabilitationinthoracicsurgicaloperationpatients.methodsatotalof48patientsreceivingthoracicsurgicaloperation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ventionalgroupandcomprehensivegroup,with24casesineachgroup.theconventiona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perioperativenursing,andthecomprehensivegroupalsoreceivedadditionalrespiratoryfunctionnursingtrainingtonursingfortheconventionalgroup.observationwasmadeonpulmonaryfunctionchangesbeforeandafternursinginbothgroups.Comparisonwasmadeonqualityoflifeandhospitalstaytime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ofpulmonaryfunctionindexesbeforenursingbetweenthetwogroups(p>0.05).aftertreatment,thecomprehensivegrouphadallbetterpulmonaryfunctionindexesthantheconventionalgroup,andthedifference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

【Keywords】thoracicsurgicaloperation;Respiratoryfunctiontraining;pulmonaryfunction;perioperativenursing

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肺不张、肺炎、呼吸系统感染以及胸腔积液等常见并发症,是胸外科术后的主要死亡诱因之一,对于手术疗效、患者肺功能恢复及预后均构成直接性影响[1-3]。常规护理中关于患者呼吸训练的专业性指导内容较少,无法满足临床需要[4]。为提高胸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生活质量,本院总结以往护理经验,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方法,经临床应用证实具有理想护理作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24例。全部患者均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均完全知晓本次研究的全部内部并自愿参与。常规组中男15例,女9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6.83±16.23)岁;手术疾病:肺癌1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4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食管癌3例。综合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7.31±16.48)岁;手术疾病:肺癌1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食管癌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的全部患者中均排除心、肺、肝、肾严重功能不全及严重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患者,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功能、意识障碍患者。

1.2方法常规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包括围术期补液、给氧、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护理;于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及日常护理要点。综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83)15mg加入至10ml氯化钠注射液中,于术后第1天起,雾化吸入15min/次,3次/d,治疗7d。

呼吸功能训练,缩唇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合拢双唇以鼻吸气,将唇缩成吹口哨样缓缓呼气,吸气、呼气的比例控制为1∶3~1∶2之间,锻炼15min/次[5];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半屈,尽量保持胸廓不动,双手置放于胸前至腹部处,为达到负压要求可于患者上腹处放置沙袋达到要求,在鼻子缓慢吸气的同时尽量松弛膈肌,尽力扩张腹部挺起沙袋[6];于口唇呼气时尽量收缩腹肌,使沙袋缓慢下落;两种呼吸训练相互交替练习,每日训练30min,术前、术后各连续训练7d。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分别于护理前1d及术后护理7d后检测肺功能,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单位时间最大通气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脉搏氧饱和度。于出院前1d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统计住院时间。生活质量采取Cat量表评估[4,7]。Cat量表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护理前肺功能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后肺功能比较护理后,综合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Cat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综合组Cat评分为(9.39±2.32)分,低于常规组的(12.61±2.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因手术治疗疾病大多存在肺功能降低,术中因手术操作需要可能出现肺组织、胸壁以及支气管的创伤,同时由于胸腔的开放使患者的术侧肺组织处于开放性气胸当中,胸膜腔内的负压完全消失,无法形成肺扩张,导致肺泡内的气血交换功能严重受限,因此术后患者极易发生肺不张、呼吸浅快、高碳酸血症甚至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等缺氧性肺部并发症[8-12]。

呼吸功能护理训练能够提升呼吸肌的收缩力度、加大肺活量与吸氧量、提升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与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力度、降低呼吸肌的耗氧量[13,14]。于围术期指导开展呼吸功能的训练可全面增强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术中耐受力,促进术后肺功能的尽早恢复。因此,术后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呼吸训练,以最大限度的加强呼吸肌的力度,提高术侧胸壁的活动性与肺活量,促使患者尽早主动排痰,以从根本上预防肺不张的发生[15-18]。术后的训练开始时间及强度以患者可耐受无过度疲劳感为标准[5]。在专业护理训练的指导下可有效保护患者训练的安全性,避免术后因呼吸训练不当导致的二次肺功能损伤。联合中药的雾化治疗可有效预防肺及呼吸道的术后炎性反应与应激反应,舒缓并扩张呼吸道从而提高吸氧量。因此,本次研究采用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后,患者的肺功能较常规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对于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因此可于胸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雅娟,王月,刘江.呼吸肌评估和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70-72.

[2]张小惠,黄樱.规范化呼吸功能锻炼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16(5):31-32.

[3]付孝梅.为老年开胸患者进行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预防其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效果分析.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129-130.

[4]王述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高分辨率Ct表型的评价及临床研究.昆明医科大学,2014.

[5]曾玉琼,高静,陈青梅.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35-36.

[6]刘东,孔岱,刘悦.中药雾化吸入辅助呼吸功能训练及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中医药导报,2016(10):123-125.

[7]熊亚琴.综合呼吸训练对中老年肺癌术后肺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5):80-81.

[8]谭振花.胸外科重症患者100例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5-17.

[9]胡欢.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4):00298.

[10]何旭.胸外科重症患者50例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02-203.

[11]侯君兰.术前肺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偷男Ч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0,7(25):194-195.

[12]冯凌云.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6):130-131.

[13]曹萌萌.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综合应用的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266-1268.

[14]王迎迎.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分析.今日健康,2015,26(6):349.

[15]吴萍.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体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2):137-138.

[16]李建芬,杨柳,金金.探讨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321-322.

[17]盛红梅.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