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7:05

哲学思维篇1

【关键词】视觉思维庄子哲学思想太极元素启示

在中国古典哲学观念中,人、社会、自然、宇宙无一不是处在点、线、面的交织运动中。太极就是这样一种对于宇宙、人生、社会的最简约的概括,它反映了古人把握世界的方式,一阴一阳,一正一反,是在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对立的、运动的、一分为二而又生生不息、永远在发展的生命力的表现,也即,它是“虚・静・明”和实、动、暗对立统一的最高境界的结合体。而视觉语言的表达从人类诞生起就始终与人类的思维密不可分。在视觉设计中点、线、面等视觉符号的运用很多时候都是要将他们串联成一条独特的视觉流程线,吸引受众的眼球,在受众的头脑中再又重新反映出受众自我理解的视觉思维,这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

1太极元素独特的视觉思维特点

太极图样式很多,现在较为流行的更标准化的阴阳鱼太极图,标准化阴阳鱼太极图有八种:(1)顺时针上阳下阴太极图;(2)顺时针上阴下阳太极图;(3)顺时针左阳右阴太极图;(4)顺时针左阴右阳太极图;(5)逆时针上阳下阴太极图;(6)逆时针上阴下阳太极图;(7)逆时针左阳右阴太极图;(8)逆时针左阴右阳太极图。

太极图采用点、线、面的构成方式,基本形式是圆弧,中间用一个“S”形的曲线将其分开,黑白对等,两条“鱼”逆向回旋于一个圆形之中,其整体画面犹如黑白两鱼环抱成圆,图形简洁,构图巧妙,自然天成,它表达了一种表面静止、安详,实际却永远运动的状态,正是在这样一种互为补充的、永恒的运动状态中,它划出了最美的轨迹。古希腊哲人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一切立面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同时,贡布里希言道:“在这一协调的符号中,不对称的两半在一个宁静的圆中组成了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

由太极图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动静、虚实、转化、呼应等丰富的辩证关系和哲学内涵及其美学特征,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简言之,体现在虚、静、实上,也成为视觉思维表达的图案语言。

2视觉思维的本质

视觉是有高度选择性的,它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进行选择并由此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我们称这一过程为视觉思维过程。视觉媒体中视觉思维会对受众产生视觉心理诱导。视觉思维是对视觉形式的感受能力,借助于形式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运用图形语言及绘画媒体对所见与所思进行描述的能力等。视觉思维是形象思维,看到的只有直接的关系,视觉关系确定,目的就达到,这种位置关系无需精确,根本无用借助“上下左右”这些方位词来确定这种关系。

视觉思维是有别于言语思维和逻辑思维等非视觉思维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为了弥合当代哲学心理学中出现的感性与理性的思维裂痕,阿恩海姆在知觉与思维之间重建了一座桥梁,而思维活动中的视觉意象正好起到了这样一座桥梁的角色和作用。由于“视觉思维”是一种以视觉意向为运作单元且具有理的视知觉,而这种以视觉意象为中介的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无论对科学还是对人文艺术都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因为在知觉中包含着思维成分,在思维活动中也包含着感性因素,所以才使人类认识活动成为一个统一或一致的过程――这是一个从最基本的感性信息的捕捉到获得普遍的理性概念的连续统一的过程。

平面设计诉诸于知觉,而知觉本身又是一种思维,知觉包含了对物体的某些普遍性特征的捕捉,而一般的思维活动如果要真正解决点什么问题,它又必须基于我们生活世界中的种种意象。正因为视觉意象可为物体、事件和关系的全部特征提供其结构的等同物。所以,视觉思维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

太极图双鱼元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互补,和谐统一。这是一种重整体的视觉思维。这种思维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有限的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做出洞察、识别、理解和整体判断的过程。其特点是超越逻辑,排斥分析,精神内敛,蓦然反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物我的界限,浑然与道合一。一个民族的视觉思维方式是在各自的文化大背景中沉淀而成的,其表面的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文化可以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解析,但向内收缩到最核心的地方应该是哲学。

3太极元素中视觉思维与庄子哲学思想的关系

视觉思维用表象进行思维,较多地依靠直觉表象而不是逻辑推理,因此它具有直觉性、跳跃性、敏感性、综合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随机性的特征。它既可能成为美感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但同时也可能兼有片面、浅表及短暂的不利因素。正确运用视觉思维可以感知、发现、顿悟、创造出大量新的构想和太极元素。

视觉思维在认知对象特征时,能够自觉地按不同的形状、大小、轻重、色彩等要素进行“分组归类”,视知觉会根据想通或相近因素的内在张力,对线条、形状、空间进行组织和分类识别。太极元素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思想内涵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视觉思维方法和构形方式、表现手法。比如太极哲学既讲阴阳的相反,也讲相成相生,将作品的社会性、人、自然协调统一,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强调动态的平衡。给人在视觉思维上的和谐。由太极图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动静、虚实、转化、呼应等丰富的辩证关系和哲学内涵,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简言之,体现在虚、静、明上,太极图具有简练美、动态美、趣味美、吉祥美和意境美的特征,符合受众一贯的视觉经验,使受众能够更好的理解设计的思想和内涵,是合乎视觉经验的设计符号。可以引导受众产生与设计者目的一致的视觉再现。

人的视觉思维是具有选择性的。太极图形体系中的单元形象构成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泼着生命律动、韵味无穷的意境空间满足了受众的视觉思维期望。

哲学思维教导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哲学、问题和世界,而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多动脑去发现其中那些不完善的细节部分,从而达到在批判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总的来说,哲学思维方法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

太极图形体系中虚与实、有与无这两对在创造意境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视觉思维与哲学中得到很好的诠释,一黑一白、一虚一实、一阴一阳、一天一地,设计所创造的意境,均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表现,以留白造景,用恰到好处的留白处理来反映作品中的意境,在表现视觉传达中通过巧妙地留白处理使画面的主体突出,画面上有形的实体引导受众对无形空间产生联想。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第一版

[2]鲁道夫(阿恩海姆,孟沛欣译.《艺术与视知觉》.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3]刘纲纪.《艺术与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哲学思维篇2

一、康德“哥白尼式革命”:贡献与局限

康德不满意先前唯理论和经验论等独断论的哲学思维,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抓住了唯理论、经验论以及之前其他哲学思维方式各自的局限、弊病和内在矛盾,提出应该首先考察知识的先验基础,由此他便开启了批判哲学的先河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路向。事实上,康德在他的理性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主导下,并未真正解决先前思维方式所造成的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并未以这种先验的哲学思维方式在根本上超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原因在于康德所借以解决矛盾的“物自体”最终指向的只是被其所窄化的实践——道德活动,而这种道德活动最终只会在“善良意志”的空洞说教中流于形式。按照这种指向,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永远是在康德的视域之外的。康德的可贵之处在于提出了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试图以先验的理性实践思维方式解决这个自哲学产生以来的难题,但他并没有成功,他并未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实现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飞跃。这个任务在黑格尔那里以思辨思维的方式得到了继续,在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中得到了实现。

人们之所以把康德确立的哲学思维方式称之为一场革命,原因在于以前的任何一种哲学观念和理论从未在思维方式上真正超出非此即彼的极性思维的惯常模式,而康德在这个牢固的惯常模式上的确打开了缺口,确立了以先验的理性实践思维方式为本质的批判哲学。在西方哲学的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人的活动做了“理论”、“实践”、“技艺”的区分,并把实践概念作为政治学和伦理学领域的“技艺”,并将其局限在人的感性经验范围之内。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则根本不满足于这种对实践的限制,他明确反对亚里士多德把实践局限在感性经验领域的做法,力图通过对人的先验认识能力的考察人手,为实践寻找形而上学的根据,并证明实践的理论和现实合理性。康德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哥白尼式革命”从根本上来讲是以先验的理性实践思维方式为内在驱动力的,抑或说以此为前提条件的。康德对“先天综合判断”可能性的考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先验的理性实践思维方式,使哲学的视野由原来的主体围绕客体旋转,用客体来说明主体、说明知识,代之以客体围绕主体旋转,用主体来说明客体、说明知识,最终结果是人的先验认识能力成为了认识前行的基本条件。康德的先验的理性实践思维方式对哲学理论变革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哲学思维和哲学观念的真正革命,是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一次真正突破,也是对旧有的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特别是一分为二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的一次深刻革命。

在康德看来,在他之前的认识论最大的缺陷在于,缺乏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而代之以探究普遍知识的可能性研究。康德认为,缺乏前者,后者的探究本身是不能够成立的;与此相似,旧有的本体论也热衷于“世界本体为何?”而对人把握世界本体的能力不作考察,康德认为,这同样是不可能的。康德由此举起了批判主义的大旗,把自己的任务定位于对认识之前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由主体认识能力的范围和限度来说明知识的可能性、必然性和限度。尽管康德确立的这种先验的思维方式所得出的结论是消极的,他限制理性并把可知的自在之物留在了神秘的彼岸世界,但康德所开启的哲学研究中的先验思维方式,打开了以主体的自我反思为出发点去观察和把握世界的全新视角。传统实体性思维方式以及两极对立的极性思维方式在康德的先验思维方式的冲击下逐渐消解,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对立在这里获得了统一的契机,尽管是以先验的形式。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创制者的康德,其哲学对西方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对于康德哲学及其哲学革命的贡献,日本学者安倍能成认为,康德“在近代哲学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池地位的人。可以这样说,以前的哲学概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德国著名诗人海涅也极大地肯定了康德哲学革命的划时代意义,认为康德的先验思维方式使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一蹶不振。他指出:“康德引起这次巨大的精神运动,与其说是通过他的著作的内容,倒不如说是通过在他著作中的那种批判精神,那种现在已渗入于一切科学之中的批判精神。”列宁指出:“黑格尔认为康德的伟大功绩就是提出了关于思维与存在必须统一的思想。”可以说,在马克思以实践思维方式为内在本质的哲学革命之前,康德的先验思维方式可以视为由理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到思辨思维方式的过渡环节,它所表征的是人类哲学思维对存在把握的根本思维方式的合规律性历史发展必然性。当然,康德的理性实践思维方式也是我们理解和评价其“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康德规定了以后哲学的任务,就是怎样使思维的形式、内容和主观的认识、客观体系达到统一,这正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方向。用先验的方式实现思维和存在在彼岸世界的统一,这是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对西方哲学思维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最大贡献。转贴于

康德通过他的三大批判逻辑地展开了他的理性实践理论,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通过对人的先天认知能力的考察划定了思辨理性的界限,并探讨了自由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通过道德和自由的相互推证,证明了在实践理性领域存在自由的现实可能性。在《判断力批判》中,他借助已经不再万能的神的力量,论述了自由与必然如何能够在理性实践的领域内取得一致。在康德所提出的道德法则的规定下,实践成为人的一种自由的活动,而这种自由活动指向的是道德领域。虽然是以软弱无力的方式(这种软弱无力源自于德国小资产阶级的本性),康德的实践理性把人的尊严和主体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实践重新确立为自己哲学的根本目的。这是康德哲学在先验思维的导向下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同时,其实践理性所蕴含的革命性原则又是最怕遇见现实生活“阳光”的。因为,在现实生活面前,康德的实践理性和善良意志会因为难以贯彻而流于形式,因而表现出直观主义、主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特征,这是康德哲学在先验思维所主导下的实践观的最大缺陷所在。康德高扬实践理性大旗的途径是通过把实践先验化、抽象化和绝对化,而这种实践理性依然是一种实践观念或实践意识,因而,其哲学思维方式的特征只能是先验的理性实践思维方式。当然,这不但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提供了借鉴,而且也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提供了扬弃其哲学局限性的空间。

二、马克思扬弃康德哲学的三重维度

历史的发展与思想演进的逻辑业已向我们昭示,马克思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的哲学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的确引起了哲学理论的根本性变革。单从马克思本人的直接论述以及后人对马克思哲学理论的阐释来讲,我们的确难以把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划时代变革直接关联起来,但人类特别是西方哲学思维演进的逻辑理论却明显告知人们,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实践”、“自由”以及“社会关系”却都肇始于康德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我们必须自觉地发掘康德哲学遗产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在马克思那里如何得到了扬弃,才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本质以及合理建构人类思想史上哲学变革的完整图景。马克思正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既继承了康德哲学革命的积极成果,又超越了康德哲学革命中所蕴含的种种局限,在三个维度上扬弃了康德哲学革命的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提问的方式,从而把哲学思维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上,以实践思维方式开启了现代哲学的大门。

(一)生活实践对理性实践的扬弃

经过长期的理论及革命的实践斗争,马克思通过在此过程中的反思和批判,发现了康德理性实践思维方式存在的种种缺陷,在现实生活实践中扬弃了康德哲学的“实践理性”的概念,从中剥离出了实践范畴,并赋予其以新的内涵,以实践思维方式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不赞成康德把此岸世界(现象界抑或是生活世界)与彼岸世界(本体界)割裂开来,其实质是把两种原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割裂开来。马克思认为,既然人类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人的实践活动也理应具有与之相应的内在的统一性。从而在主要生产劳动实践抑或是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实践范畴的强调和运用中,马克思确立了自己哲学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在马克思看来,他的哲学同以往哲学的差异和变革正在于以实践思维方式诉诸于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从而改变了哲学提问的方式,树立了崭新的世界观。由此,马克思在自己的哲学旗帜上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曾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阐述了自己哲学与康德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关系。“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显然已经意识到康德建立在先验思维基础上的理性实践思维方式对哲学思维变革的伟大意义,即高扬了主体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作用,这种哲学思维的逆转对于哲学的发展来讲,其启示作用无疑是巨大的。马克思在这里也看到了康德思维方式变革作用的有限性。康德虽然高扬个体和认识的能动方面,但他忽略了感性实践活动在整个人类认识中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他只停留在对“心”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这一论断的强调上,但对这一思维方式变革所引起的结论却无从论证,最终还是诉诸于道德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康德先验逻辑思维方式下的认识论,本质上依然是静态的、直观的认识论,蕴含着主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倾向。如此,马克思视实践活动为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那么人类全部社会认识活动的基础自然也就是生活实践。至此,马克思以实践思维为导向的感性生活实践扬弃了以善良意志为单纯导向的道德实践和理性实践。

(二)自由的外在维度对内在维度的扬弃

康德从实践理性出发,构造的是以先验思维为导向的纯思辨的普遍性形而上学体系,因而其所谋求的自由只能是内在地存在于现实世本文由收集整理界彼岸,现实生活世界的自由以及对现实的改造中所获得的自由则在康德的视野之外抑或是康德所不愿意去面对的。因此,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虽然打碎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独断思维的迷梦,开启了人的主体性向度,实现了对人的自由的高度重视,但本质上依然归属于传统的思辨哲学理路,改造现实世界以获取外在的自由似乎不是康德关心的事情。那么是不是康德只对自由的内在维度感兴趣而不屑于自由的外在维度呢?结论当然是否定的。康德的自由观也隐含着其对自由外在维度的关涉,只不过他把这种外在的维度始终限制在理性的范围内并诉诸于道德实践。他曾经不无担忧地告诫人们,不能局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主要涉及认识论)中谈论自由,人们对自然必然性认识的深入并不意味着他拥有更多的自由,要不然自然科学家就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了,但现实显然不是如此。康德认为,只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即在本体论中才会涉及真正的自由问题。遗憾的是,康德并未能够为自由的外在维度寻找到真正物质实践载体,以至于后人以为他遗忘了这一维度。

转贴于

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保持在康德的思想高度上的。他认为人不仅要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以获得理论自由从而更好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中获取现实生活实践的自由而能动地改造世界,不过理解的基础不是善良意志而是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因而,在哲学思维方式所指向的理论目的上,康德和马克思的自由观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理路。马克思从现实生活实践出发,同时也并没有简单抛弃理性的普遍原则和理性的能动原则,而是看到了经验事实知识与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理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联系,把现实和真理相结合,把自由的内在维度和自由的外在维度有机统一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在新的水平上回到了康德。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把现世即现实作为人的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认识世界、改造现实、趋向自由的伟大设想。因此,马克思的哲学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实践哲学,它在实践思维的导引下谋求的不仅是内在自由,更有外在自由,是在真、善、美以及真理维度、价值维度和自由维度的有机统一中改变了哲学提问的方式,形成了崭新的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其根本目标在于建立一个更为公正、自由的现代社会。

(三)现实社会关系对“自在之物”的扬弃

“自在之物”在康德的哲学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康德超越传统独断论哲学过程中的核心范畴。在传统的独断论思维方式下,不管是通过感觉经验的归纳还是通过理性知识的演绎,人们是能够认识“自在之物”的,而且不需要什么其他额外的前提条件。康德却通过先验思维对人的先天认识能力的考察告诉我们,我们所能认识的只能是“自在之物”向我们显现的显像,至于“自在之物”本身对我们则是不可知的。可以看到,虽然最终走向了不可知论,康德却通过“自在之物”把现象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问题提了出来,这种问题的提出对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了其哲学理论对这一问题解决的方式。在康德的哲学中,他先后用意志自由、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这三条公设指称“自在之物”,而这三者则是他用来束缚和引导实践理性的力量。康德由此通过批判为理性的诸功能划界,并以限制科学知识的方式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留地盘,以此来解决人类理性如何在严格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的同时仍能保持其自由的问题。“自在之物”被康德归结为超验的神奇力量,但这种借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神奇力量,康德只是把它推到了现实世界的彼岸,由此,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本身成为了其哲学真正二元论倾向的根源。

在康德之后,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起来批判康德的“自在之物”,而马克思却看到了康德所提出的“自在之物”中蕴含的革命性因素。在马克思看来,我们不能脱离人类的实际生活抽象地谈论意志的作用(康德则正是这样做的),因为,人类的生存意志总是体现在和满足于其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中。为此,马克思指出康德神秘的“自在之物”的真正秘密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之中,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生产关系。康德看到了“自在之物”的神奇力量却没有找到它的真正载体,所以康德哲学虽然冠以批判哲学名义,却依然属于理性哲学范畴而不拥有改变现实世界的力量。马克思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找到了实践这把钥匙,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实践思维方式下确立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的动力”在实践原则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正推动力量。正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三、实践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钥匙

人们一般地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成果归结为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的继承和超越上,似乎马克思把前者的辩证法和后者的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就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创举。我们认为这种流俗的看法既没有把握住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正本质,亦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如何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并找到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视域融合点。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家都以某种方式或自觉或潜在地关注实践之于哲学的基础性地位。但事实上,在马克思之前的实践哲学理论没有从根本上发现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路径,他们的出发点是人的“存在”而不是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而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关注创立了自己的新世界观,发现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的动力”,从而把现实的生活实践确立为思维与存在同一的现实基础。从西方两千余年实践哲学理论发展的历程来看,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离不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实践思维方式、康德的理性实践思维方式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实践思维方式;从关注实践在哲学理论中的地位来讲,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与其前的任何一种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关系。同时,马克思又是第一次把实践哲学思维方式中的实践理解为人类现实的生产劳动,这接近于亚里士多德的“制作”而离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伦理政治行为相去甚远;马克思作为全部哲学基础的实践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也就是说不是一种思辨的实践理性,在这一点上与康德“实践”——存在于彼岸世界的善(道德实践)又有天壤之别;马克思把实践归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首先把实践理解为人的物质生产活动,这与费尔巴哈的作为人的类本质的感性实践活动以及黑格尔作为绝对精神外化的精神实践又具有根本性的不同。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经典名言来描述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与之前其他实践哲学思维方式的继承与超越的关系是最为贴切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是通过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开放的哲学体系,把“世界是什么”(解释世界)和“世界怎么样”(改变世界)融汇在人类的现实实践活动中,而这样兼具开放性和科学性的哲学理论能够不断地用人类实践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从而实现哲学理论的与时俱进,因而这种哲学理论和哲学思维方式是继承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

转贴于

从马克思哲学发展的整体过程来看,实践思维方式对马克思哲学变革本质的标示意义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思维方式标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点。哲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基本点不同,哲学理论的性质以及由此而来的看待世界的基本观点必然迥异。不同于笛卡尔之前本体论思维以存在为基本点和近代以来思辨思维方式以思维、概念为基本点,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明确把自己哲学理论思考问题的基本点转变为实践。马克思以实践思维方式批判了离开感性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人、理解主体,或者离开主体、离开人的感性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现实、事物、客体的直观唯物主义线性思维方式;同时马克思还以此批判了抛弃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而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性的唯心主义的极端主体性思维方式。在对二者的批判性超越中,马克思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哲学思维篇3

关键词:企业家;哲学;思维;信仰;使命;责任

在很多人的眼光里,搞企业的和搞哲学的完全是两码事。搞哲学的整天和概念打交道,抽象地思考,然后提炼出常人看来多少有点玄虚的问题。而搞企业的却离不开同利润、营业额或者干脆说同金钱打交道,埋头于处理非常实际、非常具体的事务。一般来说,搞企业的人“没有时间”去思考,或者“没有必要”去思考哲学的事情。这样一来,哲学世界和企业家的世界就成了两个绝然隔离的世界。用哲学家老子的话来说,就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倒也各得其所,相安无碍。那么,这两个世界真的就不能或者就不需要沟通吗?换一个提法,企业家真的不需要哲学思想的教育吗?

一、企业家必然有哲学思维

实际上,就世界观方面来说,哲学家在语言与思维的领域关注世界与人生,而企业家则更多地是在实际工作中直接体现其对世界与人生的态度。虽然说像世界观这样的基本命题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但当一个企业家具有一定思想深度时,这个问题必然要触及。企业家对探究世界是什么、人生有什么意义这类问题,同样有强烈的冲动,因为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具备哲学家、思想家的素质,其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往往是与世界观直接相联系的。因此当他到达一定境界后,也会和哲学家一样思考同样的问题,只不过与哲学家思考的角度不同而已。也就是说,企业家的哲学思考是有自己鲜明的特征的。譬如对于人生观的思考。人生观的基本问题就是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这对于整个人类也好,对于个人也好,都是有困惑的。作为一个一般的人来讲,思考人生观往往会以人生目标为核心。我是一个科学家,我的目标可能是当个院士,或者能得到诺贝尔奖;我是一个教师,那我的目标可能是当上教授,甚至是博导。但只要仔细想一想,这其实都不是最后的答案。作为哲学的思考,我们要问一下,为什么要得到诺贝尔奖?为什么要当博导?人活着就是为了这些,这本身就是人生的目的吗?人们只是在努力实现财产欲望或者权力欲望,或者是名誉欲望,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但如果把这些作为最高目标,那只能说你的欲望很强烈。因为这些想法都停留在欲望的水平上,并没有为你的生活提出真正的目标。

二、企业家的多层面哲学思维

至少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类似于产品、服务或者利润的层面,这应该是企业家必须思考的。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也就是关系到依附于企业的企业家的生存。但是还有第二个层面,一个高于个体(企业或企业家)生命的,属于人类群体价值的层面。比如为社会、为人类而生产和提供服务。这两个层面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认为,第一个层面是为第二个层面服务的。第一个层面是手段,第二个层面才是第一个层面的目的。换句话说,企业家在追求第二个层面的过程当中需要第一个层面的手段作为支撑,而第一个层面中的有些内容,如利润是企业家第二个层面目标追求的一种自然回收。两者是“形”和“形而上”的关系,是哲学思想较为主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三、企业家的哲学思维范畴

企业是一个系统,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系统;企业和企业经营管理息息相关的周围世界也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支持,便造就了这个系统的状态。毫无疑问,理想的情况是这个系统的状态是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那么,企业家的思维在其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呢?一般的观点是,企业家的思维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战略性思维,即思考如何做正确的事;另一类是战术性思维,即思考如何正确地做事。我们认为,为了使这两类思维实现最大价值,需要另外一类思维来加以支持,这就是企业家的哲学思维。鉴于企业家的特定角色,其哲学思维的范畴应主要包括:

(一)企业使命

许多企业家对使命的认知有误区,以为使命就是职责,甚至以企业的主营业务内容代之。例如,把一个空调厂家的使命理解为“生产和销售价廉物美的空调产品,并配以良好的服务。”殊不知,企业使命虽然与企业是干什么的有关,但究其本质内涵,是在明确干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思考和明确“干这个的意义何在”“,能给社会和别人带来什么好处”“,能为人类发展创造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即价值来。”由此可见,企业家对企业使命的思考,实际上就是一种哲学思考。

(二)信仰

企业使命透视出企业家的信仰状况。以直观的角度来考察,企业家对于社会的影响要比哲学家显著得多,企业家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直接向社会展示着他的人生信仰。信仰实际上是一种终极性的精神价值,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是不可回避的。在历史上,西方社会是一个宗教统治的社会,因此人们的基本信仰围绕着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展开,但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按照尼采的说法就是上帝已经死了,这一度造成了人们的信仰危机。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长期把一种政治理想、政治系统作为信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信仰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商业化倾向的受益面和渗透性也日益发展,企业家的信仰思考仅仅是沉溺在商业框架这个狭隘的领域中呢,还是应该有一个超越,以自己的信仰影响企业的使命,企业的使命引导企业的文化,以企业的文化影响其产品,并且通过产品波及全社会。

(三)社会责任

哲学思维篇4

首先,观物取象是意象思维的前提。在中国古代先民们看来,宇宙事物的存在无不有着“见乃谓之象”([1],p.240)的特征,因而物呈现于外的是它的现象、形象,如天、地、人以及万物之象,表征了万物显现于外必有“象”的涵义。《易经》有天象、地象、人象、事象、物象等,《内经》有气象、藏象、脉象,这些统统被称为“物之象”。它是以观物取象为前提的,是对万物存在样态的揭示,却有着“属人”的意义(如由象及理的推论)。因而,它的内容富于客观性的成分,同时充满着主观性的色彩,是有着立于客观物之上的主观认识性的活动结果——象思维。象思维是一种人类认知性的活动,最早有着广泛的“符号学”意蕴。在人类早期社会的认知活动中,象与数息息相关,基本上蕴含着有象便有数的道理。《周易》记载着“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1],p.237)的大宇宙象数之理。在《内经》理论体系中,“气”、“阴阳”、“五行”、“六经”和“五运六气”等基础性概念,都内涵着象思维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系统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构成中医理论体系框架,有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2],p.8)、“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2],p.291)及“天有四时五行”、“人有五脏化五气”([2],p.19)等的符号理论系统。这些揭示了观物取象活动,是意象思维的基础。其次,“以言有物”是由象达意的中介。伽达默尔说:“世界本身是在语言中得到表现的。”([3],p.593)从一般交往意义上而言,象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因为有了“言”“,象”便有了解释学的意义;换言之,“言”是解释“象”而达“意”的工具。中医诊断讲究“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2],p.62),就是指通过充分表达的言辞来传递人体“象”的内容和意义,从能揭示出人体内在运行之态。这是用言语诠释“象”的形式,表明了言是连接象与意的中介,言的外化则为象,言的内化为意。也就是说,言以活生生的象为造型,又有活泼泼的意为底蕴,因而有着象为言之形式,以及意为言之内容的现象。因此,中医哲学蕴涵着由象形符号向意义符号的转变,为一种嫁接于言语上的由物象的本身性向思维的运用性的转向过程,而有着诠释化的表征意义。换言之,它是由象构成的象征符号系统往由言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的转向。这种符号转向机制在中国哲学中是独具一格的。然而,虽然象征符号系统与语言符号系统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但二者已分殊为两种系统,最重要的是语言只能起到帮助象表达其意义,却不能直接地、准确地表达象的“真意”,而且“仅关注‘言’而忽略‘象’只会得到残缺不全的圣人意图”([4],p.11),因而这有着虽尽言,但非尽意的缺陷之现象。中医也是提倡不要拘泥于言语,更多在体悟象的无穷所示。但需要强调的是,语言虽不能充分地表达人体本然,但离开语言的表达形式,思想的交流与传承就会存在极大的问题。况且,通过人的想象空间来达意,语言能够起到辅助、释义和弥补的作用。因而在达意方面,人们并不主张单纯以“象”尽意,或以“言”尽意,而是主张言象结合、言象相佐而尽意。因为由象达意需要主观性的感悟,感悟者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对于象的理解,故而中医有“圣医”与“愚医”的理解上的差之千里之别。第三,“立象以尽意”和“得意而忘象”构成一对有张力的象思维和意思维矛盾概念。“立象以尽意”最初涵义是《系辞》对《易经》的哲学阐释,旨在于尽可能立有限之象,用简易之理来表达无限之意。但立象又不可以完全尽意,有着立有限之象不可能毫无遗漏地尽无限之意。如此,便出现了“立象”能否“尽意”的质问。王振复认为在“尽”与“不尽”之间([5],p.20)。然而,无论是“尽”还是“不尽”,但其旨意在于“得意”。这是一种目的,是由万物之“象”来显现,主体能够通过观象来认识万物,以象来表达事实、真实,获取真意,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此时,“象”的存在意义被转移到“意”上,就可以舍弃“象”而只取“意”了,即所谓的“得意而忘象”。对于这点,中医哲学由内及外的超形态的整体性藏象思维,是不局限于现象的,而做到了“得意而忘象”之境;不过,其前提是以“立象以尽意”为基础的。因此,“立象以尽意”和“得意而忘象”构成一对有张力的矛盾概念,然而它不是绝对对立的,前者是基础、前提,后者是进程、境界;前者是必要的,没有前者就不会有后者,也就是说后者是前者的结果,但有前者未必定会达到后者。像“庖丁解牛”就是通过肢解大量的牛而得其意,能够达到“神遇”的娴熟地步,也就实现“得意而忘象”了;若没有大量牛的“象”作铺垫,是无法达到此地步的。中医除了通过“立象以尽意”的大量的临床经验而达到“得意而忘象”的地步,还要有行医者的聪慧悟性而达此境。在中医哲学的藏象思维过程中,观察与抽象并不分离、独立,而是融为一体。其表现为感性认知与悟性感通的合一,是象寓于着义、义却依附于象,二者不可分离而合则为一。因此,“立象以尽意”和“得意而忘象”既是必然的联系,但又不是必然的推论;也就是说,二者可以仅得其一(但很多情况下是二者兼之),只是前者为基础性,后者为境界性;前者更多讲究渐进性,后者更多讲究突变性而已。

二意象思维是中国古代人们在经验知识基础上运思出的原创思维。

它表征了人们通过直观感悟存在物(如世界、人体)的认知、推理过程,即通过提取人体与万物的共相特征,使其富有一定的属性和功能,而形成为具有一定意义内容的属性、概念。中医在知识获取方法上即如此,其中的意象思维就是主张取类比象获取知识的,表现于在经验基础上的“全部智慧就在于增加这相互联系作用的宝库中被直觉到的类比对应物的数目”([6],p.314)。具体言之,取类比象的方法就是择取自然存在物象、人体生理显相、精神变化动象进行类比和比附,它是辨证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取类比象的方式多种,有人体官能比附宇宙,有宇宙物性比附人体,还有人体内外相类比这些类比有着对“真实关系”的直觉感悟、把握功能。第一,意象思维是以“真实关系”为理据的。在中国早期社会,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生命的认识是以“象”思维来达意的。象的本质是人体以天地自然的认知为基础和载体的,能够自觉地借助象思维获取知识。在整体观指导下,中医哲学是主张人体内脏腑存在着一定互为协调的和谐关系。那是因为世界的各种物事及其现象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人体的活动也具有这种“实在的关系”;同时,人具有“可察知的关系”的能力,通过揭示人体与世界存在的规律,来反映人体本身的及其与世界关系的统一与协调。中医基于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析理基础之上,揭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关系、人体内部的关系以及人体内的脏腑之间的关系为“真实关系”来模拟存在性,借助阴阳、五行、气、象、数、正邪、虚实等符号和语言,来反映人体生命的运行和诊病理论。中医哲学所描述的万物生化的自然之道在于五运六气的变迁,以及人体内部与脏腑之间的存在关系,都是源于一种“真实关系”,而表现为“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2],p.19)之法则。由此看出,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是丰富的,而由其所孕育的知识更是充实的。中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经验直观、整体联系的“真实关系”的理论系统,能够按照和谐、有序、平衡、循环或对称的组合原则构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这体现了中医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也就是说,这种理论体系所形成的“真实关系”,内含着相似或相类事物的比类在思维中获得整体联系性的状态。不过,此种联系是凭靠理性逻辑推理和直觉感悟的整体形象来完成的,既拥有一定的数据和指标又有灵感共同来维系。其中,意象思维是与辩证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共同参与构成了中医思维体系的要素。第二,意象思维是融通理智活动与心智活动合一的载体。在获取知识方面,爱因斯坦便曾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取“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的理解全部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通过最少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这个目的”([7],p.344)。中医哲学就是讲究立于人体系统论之上,通过经验考察把人体的存在与发展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知识。中医的阴阳五行符号则灵活地运用着原始化的概念和关系,通过阴阳五行的符号化组合和变换,而将自然与人体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以简洁和明晰的符号系统来认识、解释和模拟宇宙自然万物。而且,中医通过由象达意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以表知里与司外揣内的相对待的分析方法,从而把握人体有机体作为整体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生理病理信息,建立了与宇宙模型同构的“形上”人体模型,使中医藏象理论体系具备了整体性和过程性的知识。而且,中医哲学讲究“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同科学观察、心智感悟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把感觉和观察结合在一起,我们可能观察到我们所感觉到的东西,并且能感觉到我们所观察到的东西,然后这就成了不仅反映我们感觉到的而且反映我们观察到的东西的一种方法。它还是自我反映的源泉,自我反映使我们认识我们的本质、心智或自身。”([8],p.9)譬如,中医讲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而达到“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2],pp.40-41)之境;而且,这种特殊的功用还能“德化者气之祥”([2],p.151)和“德流气薄而生者也”([2],p.222),有着一定意义的作用和功能。因而,意象思维是对观物取象的超越,而富于德性之情。所以,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不仅在感,而且在情。这是将理智与德性相统一,表现为由内及外的心知(心智)活动与理智活动的不二,这是中医哲学获取知识独特的方法,也是中国哲学的知识论的基本方法。因而第三是,意象思维有着知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中医讲究象的动变之理,注重物的功能,而不是结构形式。在意象思维方法的指导下,中医哲学滋生出“恍惚之数”的模糊性概念。必须承认,这种模糊性是建立在人体直觉感悟之上的整体把握,以一种体认的方式来获得人体存在内在联系的。它强调相似事物的类比推理,注重整体上的易于辨识,不必讲究细节上清晰。中医的藏象理论就是基于临床观察和经验积累基础之上,经过大胆想象、体悟和创新,形成了有别于西方近现代医学之独特理论。这一理论反映的是人体内脏腑功能系统之间多要素、多维度的非线性复杂联系,蕴藏着一种动态而复杂的功能系统构成的脏腑关系网络。正是在直观整体思维指导下,中医“藏象的‘取类比象’不是靠精确的数据、指标来进行使人信服的推导,而是靠具有模糊性的整体形象,使思维得到启示触发,在思维跳跃中取得逻辑联系”([9],p.33)。但是,模糊性并不意味着绝对不精确。金哲认为,中医藏象理论的思维逻辑主要是模糊逻辑,“模糊逻辑是模糊和精确的有机统一”([10],p.1166)。它体现于在经验基础上的体道悟神,在忽略某些细节的情况下反而会使得整体的把握更加整全,有时却更有的放矢。而且,模糊之象还能激发想象力,有着思性的特征,能够拓宽医者的思考空间。这一思性的特征主要有三:其一,由形下“象”而形上“道”“神”是只可明道悟神,而不可言说的;因而,其二是重视“道”“神”的亲证体悟;其三,追求“道”“神”目标的途径是整体身心的修养,而不仅仅是掌握某种知识。这种体现的“至道在微”“神用无方”的特征与西方纯粹的形上思辩是不同的。不过,这种“由象得出的功能是经过艰苦摸索归纳得来,它只认事实来说话,尽管模糊,却是真知;虽不精确,却能指导实践。人们通过观象得到的这种知识,可以使思维的空间更加宽广,它不受结构的束缚,而只接受实践的检验”([9],p.134)。因而说,中医理论假说更是提倡通过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的,从而实现理论上的去妄存真。这正印证了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源于实物而超越于实物的象征性意象或形象化意象。

三意象思维是人们在经验直观和悟性判断相结合基础上,以人的生理活动为根基,赋予人体以一定的“意义”,而成为一种“意义实现”的过程。

哲学思维篇5

南开大学:心甘情愿做哲学的信徒

南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白河之津,是总理的母校,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建校92年,南开大学在基础学科方面拥有无比雄厚的实力,有包括数学、汉语言文学、经济学在内的八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现在,让我们走进南开大学哲学培养基地,了解哲学这个看似“冷门”的学科是如何吸引了一大批心甘情愿的“信徒”的。

南开大学哲学基地班于1994年获批,四年内均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本科入学后学生享受奖学金比例达80%,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比例在30%以上,其中一些学生被推荐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哲学系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其他院系有着很大的不同。大一时,哲学系专为大一新生开设“知南开知哲学”系列讲座,邀请本系教授讲述他们的哲学之路,使刚入校的新生受到大师的熏陶,从而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也是哲学系的一项创举,一、二年级配备“班级学术导师”,每班两名导师,主要对学生在学术方面进行辅导,每周固定举办读书会,每学期带领大家阅读一本哲学名著,进行细致讲解与交流。三、四年级会根据学生本人的兴趣,配备“个人学术导师”,进行单独指导,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这样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教学,会使本来对哲学不甚感兴趣的学生也对哲学慢慢产生了好感。除了本系教师,哲学院也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内举办讲座,你几乎每周都可享用学术思想的盛宴。在哲学系的课堂之上,你经常可以见到同学们与老师共同探讨哲学问题,“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到底是什么”“公平与正义是否矛盾”,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博弈争锋之间,恍惚回到了柏拉图的《会饮》篇。甚至连卧谈会的时间我们也不放过,曾经有历史系的学生评价:“人类已经阻止不了哲学基地班学生的讨论了!”是啊,思维的交锋,观点的交换,在南开大学哲学基地班,一场场头脑风暴,你都可以亲身参与并印证其魅力。

哲学基地班除了正常招生之外,还有特别的“哲学夏令营”自主招生。不限文理,不限地区,学院将在夏令营活动中选出20%的优秀营员,给予新一年度的南开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并免面试。而在考试中成绩突出的优秀营员,将享受高考降分录取政策,最多可降40分。

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在南开大学哲学基地班做学问的同学正是如此,我们思考,我们快乐。

中山大学:尊德问学,扣醒灵魂的智慧

依傍着宁静的珠江水,冬日的康乐园依旧草木青葱。参天的古树和斑驳的红墙,向每一个人低诉着华南第一学府的悠悠历史,见证和陪伴着这悠悠历史中的每一个人。红墙未老,我已成熟,那个2008年的金秋只身站在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哲学系报到处的孩子,转眼已临近毕业。回首在中大哲学系的四年,如同电影一般,定格了许多许多的画面,每一幅画面,都如同甘霖,浇筑在心上,滋养智慧,叩醒着灵魂。

中大哲学基地班创立年份较早,在2009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三。目前61名在职教师中,有教授29人,副教授17人,包括教育部特聘教授3人,广东省特聘教授2人,中大特聘教授5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首席专家4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人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资历教师多名。

或许很多人如同当初的我一样,以为哲学就如同象牙塔顶,又或者以为就是那一摞枯燥的政治课本。直到我来到哲学系,聆听学术大师的激扬指点,融入周遭同学的热烈探讨后才发现,在哲学系“尊德问学”的优良学风和“以学术为生命,以宽容为原则”的优秀传统之下,开启你智慧声音的远不同于高中课本的条条框框,不同于我以为的艰深晦涩。

哲学导论课,翟振明教授通过对《骇客帝国》中的虚拟世界哲学研究,用身临其境的方式告诉我们:我唯一知道的是我自己的无知。徐长福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完全放手的指导方式,鼓励我们学习做学术,学习说真话;接触经典与解释的研究,陈少明教授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泱泱经典文化中透出的多元解释,而不再停留于曾经同一的刻板印象。

除了课堂的教学,还有李明辉、倪梁康、刘小枫等教授的专题演讲,有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学校的院长、主任的讲座报告,还有客座教授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杜维明(哈佛大学)等学者的先后莅临,都让我们感受着思维火花的碰撞。

哲学思维篇6

[关键词]哲学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102-02

哲学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思维的表现和成果,是一切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主要概念都是从哲学概念中被引进来。因此,运用哲学反思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刻地思考和反思,不仅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的指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理念和模式的建构,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立场。

一、哲学反思思维是把握现实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

哲学作为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是帮助人类探寻现象本质,把握现象规律的一种理性的力量,也是帮助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本质的特征,最无可替代之处就在于哲学的反思思维。反思作为哲学思维的特殊维度,不仅在实践中赋予了哲学批判性、基础性地位,而且通过不断地追问、认识使哲学的价值得到升华。在反思的过程中,人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根据事实进行判断,从而使人类思想的逻辑层次得到了跃迁,使人类能够以新的视野来看待和解决困惑。

首先,哲学反思具有“超验性”。“超验性”指的是一种超越事实和经验的性质,它是反思活动最为首要和本质的特征。哲学反思不再局限于常识经验,正如孙正聿所说:“哲学不是常识的延伸或变形,也不是对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哲学’表述,而是对构成而是对构成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批判性反思。”它不仅挣脱了科学成果的批判,也超越了历史形态的局限。但是,哲学反思并不是脱离了事实和经验,只是超越了事实和经验的内容,但是又能够反关于其内容,可以说,哲学反思是对事实经验所包含对象思想的一种思考。

其次,哲学反思具有跃迁性。黑格尔曾说过:“因为哲学的事实已经是一种现成的知识,而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即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由此可见,哲学反思思维是一种从事后开始的思维,即从发展过程完成的结果开始,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在于使人的认识产生飞跃,跃迁人类认识的思想前提,从而更好地把握未来。同时,哲学反思思维也推动了人们对认识超验具有无限性的重新思考,人们通常会认为无限就是有限的累积和叠加,由此证明了经验具有无限性。然而,黑格尔对此曾进行过深刻地批判,他指出:“把无限视为有限的叠加,把无限看成对有限的包容,就是把无限当成一种在有限事物彼岸的东西。”事实上,关于哲学反思的有限与无限的思考,应该用辩证统一的思维去看待和思考。

最后,哲学反思具有批判性。“反思”顾名思义就是反省、省思的意思。哲学反思体现出的便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它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批判性地思考和反思,在此过程中,人类能够逐渐形成自我意识。某种程度上讲,哲学批判最终要实现的就是对人们思想、价值观、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进行变革。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不能取代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哲学作为一种批判的“武器”,不仅可以拓宽人们的理论思维,还可以通过对自我的批判,为超越自我开辟新的空间和路径。

哲学反思作为哲学思维的特殊维度,是人类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尤其是反思具有的超验性、跃迁性及批判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在对本质规律的追问和探索中,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反复思索与追问中,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与理解,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拓宽自身的视野。为此,笔者认为也可以将哲学反思思维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利于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视野,提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哲学反思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着眼于两个基本问题,即对“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追问和“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体系中,主体、客体和价值是最基本的要素,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目标、内容和发展方向。通过判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和价值等原发性问题,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本性问题的研究中最基础和最根本的途径。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前研究中,可以发现很多基础理论和基本内涵仍未得到准确的界定和厘清,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仍是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用哲学反思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讨论。运用哲学思维和哲学方法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现实困境,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专有特性,然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问题进行追问与反思。从而为解决“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这一实践命题提供新的路向。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的哲学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这一实践活动的基本骨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概念,传统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承担着、发动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这个定义指出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的逻辑起点,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认识和改造教育的对象的主体活动。然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关于这个问题的传统观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要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问题的正本清源,必须从其逻辑起点人手进行反思,在更为本质的层面上来把握和反思。

就主体和客体的概念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以狭义的概念为前提。在现代哲学中,在狭义的主题观视野内,每个人都从自我出发的行为,必然是将自身作为主体,其思考和行动的对象就都成了客体。这就容易造成将这种狭义的主体观推向极端,变成唯我的主体观。我们应该用主观性现念把握和反思这一狭隘的主体观,而不应该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应该将一个共同的对象作为代际关系的中介,即构成“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的关系。这种思维模式,有利于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教育者置于被动的纯粹客体地位,强调教育者的单向作用的问题。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主体代际的关系。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哲学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本质属性和价值属性的特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其本质问题的认识。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两种最基本的形态,但长期以来个体价值一直被湮没在社会价值的洪流之中。然而,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在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个人开始关注自身的权利,主体意识和价值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诉求也开始逐渐显现。

为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现存的价值问题,并对现存的价值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判断,这无疑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辩证的矛盾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价值支撑,正如有学者所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切入价值哲学思考,无疑是时代的重要使命。”

哲学思维篇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逻辑的基本涵义以及研究的必要性

从哲学的思维逻辑层次上透视马克思是如何变革以往的传统哲学,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研究中可谓少之又少。这是因为学者们把关注点集中在世界观的相关领域,总是从世界观上去理解马克思是如何变革以往的传统哲学;而对属于方法论研究领域的思维逻辑却很少涉足。即使有涉足也仅仅局限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式逻辑即逻辑学的研究领域,而逻辑学领域的形式逻辑,是在承认形式逻辑的规律和规则的前提下,对形式逻辑自身规律和规则的应用和演绎。而形式逻辑这种对自身规律和规则的非批判性,恰恰无法从哲学思维逻辑层次上透视马克思是如何变革以往传统哲学的。在目前哲学界里,除了有对形式逻辑的逻辑学专门研究的人外,真正从哲学思维方式,尤其是思维逻辑视角,透视马克思是如何变革以往传统哲学,这可谓是一个新的尝试和开拓。

而要从哲学的思维逻辑层次上透视马克思如何变革以往传统哲学,必须明确哲学的思维逻辑是什么问题。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方面在比较意义上:明确哲学的思维逻辑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关系,只有明确了这一方面,我们才能知道哲学思维逻辑在哲学中属于什么样的领域,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这也就是哲学的思维逻辑在哲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层次问题。第二方面:就是在明确了哲学的思维逻辑处于什么样的层次后,必须明确哲学的思维逻辑在这个层次中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即哲学的思维逻辑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的问题。从比较意义上的第一方面来看:哲学思维方式是指一定哲学家对相关哲学问题的理解、把握和评价方式,即是指一定哲学家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而哲学思维逻辑是指一定哲学家思考相关哲学问题所遵循的“道”或“理”,即哲学思维方式的内在规律和规则性。换而言之,就是说一定哲学的思维逻辑是一定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思维的内在规律性,即它所遵循的“道”或“理”。由此可见,哲学思维方式是说明一种哲学思维的“所然”,而哲学思维逻辑则是说明一种哲学思维的“所以然”。显然,哲学思维方式是处于哲学方法论中的显层表现,而哲学思维逻辑则是处于哲学方法论领域中的隐层规律和规则。因此,相对于世界观领域,对于方法论领域的哲学思维逻辑的探讨,也就进展到了一个更深入的层次上,透视马克思是如何变革以往传统哲学以及理解马克主义哲学的内在本性。

从具体意义上的第二方面来看:哲学思维逻辑,是指一定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的内在规律性和规则,即一定哲学思维方式所遵循的“道”或“理”。而这个“道”或“理”即哲学思维逻辑,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即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构成自己的逻辑支点。这就意味着作为构成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的根据和原则即哲学思维逻辑,对于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来说,不可避免地就具有“隐匿性”和“强制性”。所谓“隐匿性”就是说,哲学的思维逻辑是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中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构成自己的“幕后操纵者”,这就是它的“隐匿性”,即哲学家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的前提。所谓“强制性”就是说,隐匿于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中的思维逻辑,规范人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内容,这就是它的“逻辑强制性”,也即是规范哲学家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的方式。

而隐匿于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之中并规范和制约哲学家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的思维逻辑,其所具有的“逻辑强制性”,要求我们从思维逻辑层次上,透视马克思是如何在批判性地反思和变革西方传统哲学思维逻辑的“逻辑强制性”过程中,创立了实践的逻辑。由此,在思维逻辑层次上,才能使我们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逻辑对“解除”以往哲学思想前提的“逻辑强制性”的变革意义;才能使我们更深入理解马克思实践逻辑在变革以往传统哲学过程中,为自觉地建构哲学思维方式构成自己的逻辑和原则即思维逻辑,从而使哲学思维逻辑在重构与解构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使哲学思维逻辑之间永远保持着自我批判的空间,进而实现思维逻辑层次上的跃迁,促进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所具有的方法论上的革命意义。所以,在哲学的逻辑层次上,从西方传统哲学思维逻辑的变迁历程,来透视马克思是如何对其实现的变革,是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所必须的。

二、马克思之前西方传统哲学思维逻辑的变迁历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由于时代历史的发展,表征时代特点的哲学思维方式不同,相应地决定不同思维方式的思维逻辑也不同。马克思之前西方哲学(除康德的先验逻辑、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外)主要有三大思维逻辑:(1)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思维方式的经验存在逻辑;(2)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式逻辑或概念逻辑即内容与形式相分离;(3)黑格尔的思辨思维方式的思辨逻辑或概念逻辑即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这些马克思以前的西方哲学的思维逻辑,后者均是对前者的扬弃,实现了逻辑层次的跃迁,从而形成由赫拉克利特哲学的存在逻辑(肯定)——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形式逻辑(否定)——黑格尔哲学的思辨逻辑(否定的否定)的合规律性发展。

一是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思维方式的存在逻辑。古希腊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世界本原”问题。对世界万物的多样性、产生和变化,此时主要从朴素直观的思维方式出发,按照有生必有死的常识,存在的东西一定会归于虚无。然而,生死有序、四季交替、草木枯荣的自然景象却告诉我们:万物聚合而成的自然,没有因为万物的生死变化而毁灭,而是表现为一种永恒的循环。既然如此,这说明在生死变化的万物之中,存在着某种始终不变的东西,他们称它为万物的本原。当时,哲学家们企图用水、土、气等具体元素作为本原来解释万物的多样性及其变化,他们把世界万物这些变体看成是由不变的本原所导致。但在这里,哲学家面临着一个困境:即哲学家无法很好地说明动变的变体与不变的本原之间的关系。值得思考的是,赫拉克利特立足于朴素辩证的存在逻辑,以动变的“火”即逻各斯为万物的本原,提出宇宙是燃烧的活火,而不是把某种确定的存在物(“火”)作为万物所由来和万物所复归的“始基”或“基质”,而是把动变的过程(“火”)本身视为本体。显然,这种用来解释世界万物的“逻各斯”本体具有内在的否定性和矛盾,对于当时的哲人和世人来说,均难以理解和不敢苟同。而赫拉克利特在“感觉确定性”层次上,在表象意识的经验事实中,对变动不居现象的经验描述,只是一种经验层次的、朴素辩证法的表达方式。但问题的关键是:本文由LwLm.com收集整理在表象意识的经验事实中,人们都可以承认“运动”。而表象意识只能“承认”运动的现象,而不能说明和把握运动的本质。这也正是芝诺对无法用经验事实表达运动本质的“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所苦恼的真正原因之所在。而要说明运动的本质,就必须用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方式即概念的逻辑,去表达和把握运动对象的本质。正因为没有自觉到这个问题,所以,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思维方式的存在逻辑,才被称为朴素辩证的存在逻辑。针对朴素辩证存在逻辑的朴素性,列宁提出,“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用概念的逻辑来表达它”[3]。虽然如此,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的存在逻辑,其合理性不在于合后来的主观概念逻辑之理,而在于合客观的事实逻辑之理,即存在逻辑。即在感性的、经验的层面上,使逻辑的“真”与事实的“真”一致,从而自发地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二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式逻辑。对于形式逻辑,人们通常称为“普通逻辑”,即指为亚里斯多德的《工具论》所理论化、系统化的逻辑学,它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思维科学。如目前逻辑学专业学习的逻辑,以及由形式逻辑所衍生的数理逻辑、符号逻辑等。这种形式逻辑的最大特点就是:研究的不是现实的存在物即世界万物,而是思维物即作为思维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及其规则、规律。而作为思维内容的世界万物,则不在这种逻辑探究的视野内。形式逻辑有三种基本规律即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就其实质而言,都要求思维的确定性即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同时承认既是又不是。在这个意义上,形式逻辑只要人的思维运演过程遵循一条规律——a就是a的同一律就行了,而其他逻辑规律只是这个规律的逻辑延伸和补充说明。显然,这种脱离内容的形式逻辑,对两类前提是不予讨论的。第一个前提,对形式逻辑要推理的事物本身,即已知判断和确定概念,采取“存而不论”或“置之不理”。就是说形式逻辑以承诺或设定推理事物本身的已知性、不矛盾性和确定性为前提,只要推理过程符合形式逻辑的规则就行。第二个前提,形式逻辑对自身的规律和规则是“存而不论”,不去追问为什么要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和规则,不去追问自身规则和规律何以能够成立的根据问题。显然,对这两种前提存而不论的必然结果,就会使人的思维在把握处于运动、变化的存在物的过程中,使其静态化、凝固化,把存在物肢解化、割裂化,把联系的存在物非连续化、片面化,把活生生的存在物僵硬化,由之去抽取存在物的这一个和那一个互不相关联的、抽象同一的属性,在形式逻辑上用概念来进行表达,进而进行判断和推理即进行概念的逻辑思维。而在这样的逻辑思维中,必然使思维所表达、反应的存在与外部的实际存在不符合、不统一的矛盾,由之会造成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思维脱离存在,犯用思维去推论存在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这就是形式逻辑的最大特点。但是,形式逻辑也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1)人的思维的确定性是具体科学的客观要求。在具体科学中,从相对静态、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对同一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来说,是必须的。(2)人的思维的确定性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客观要求。但形式逻辑自身所具有的不矛盾性、抽象同一性和非此即彼性,造成思维逻辑与存在逻辑相对立,就使思维无法把握实际的存在以及与存在实现对立面统一。

三是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的思辨逻辑。面对形式逻辑所造成的思维与存在对立的独断论,第一个对形式逻辑进行反思的是康德。但康德的先验逻辑设定的物自体与思维的对立,实际上没有实现思维逻辑与存在逻辑的真正统一,而是把思维与存在绝对地对立起来了。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基础上的黑格尔,对思维逻辑与存在逻辑关系进行思辨的反思。黑格尔立足于“抽象的同一”与“具体的同一”的区别,批判形式逻辑遵循“抽象的同一”的同一律,这样的同一律只是抽象理智的规律,而不是真正的思维规律。他提出:同一律被表述为“一切东西和它自身同一”或“a”是“a”,这就完全把思维的形式与内容割裂开来,一切思维所把握到的事物成了与自身无差别的、僵化的、无发展的抽象同一物。而与“抽象的同一”相区别,“具体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具有内在否定性的“差别的内在的发生”,由这种具有内在差别的思维把握存在实现同一所展开的思维运动的逻辑,是概念之间的自我否定的不断扬弃过程,这个过程是思维遵循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在把握存在过程中所展开的概念运动过程。显然,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概念逻辑是对形式逻辑的“抽象的同一”的彻底扬弃,打破了思维把握存在所实现抽象的、无差别的统一,即概念处于僵死凝固的状态。而在具体统一中,任何思维把握存在而形成的概念,都同时既是规定又是否定,都是作为环节和中介而存在的,存在就成了概念之间不断把握的结果。这种概念的自我否定,既是对存在的虚无性的否定,又是对自身的固定性的否定,从而使思维处在以概念形式对存在的动态把握过程中。因此,黑格尔的概念逻辑在打破形式逻辑“抽象的同一”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形式逻辑所承诺存而不论的两个前提的变革,这对思维概念地把握存在的逻辑的历史发展和创新来说,具有解放思想和推动逻辑变革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实现了人类思维逻辑层次上的跃迁。但同时我们看到,思辨逻辑采用客观唯心主义的思辨方法,消解外部的客观对象性的存在为内部的思维主观对象性概念存在。这样,所谓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并不是主观的思维与所反映的客观的外部世界事物存在的同一,而被转化为思维自己与自己的同一。在这个意义上,无异于取消了真正哲学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三、马克思实践思维逻辑对传统西方哲学思维逻辑的变革以及实践思维逻辑的确立

黑格尔在对形式逻辑的变革过程中,同时开辟了思辨思维逻辑的道路,这种思辨思维逻辑极大地影响着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家包括青年时期的马克思。马克思实现对黑格尔思辨思维逻辑的变革是经历从刚开始的推崇思辨思维逻辑,到后来的接受费尔巴哈人本逻辑并展开对黑格尔思辨思维逻辑批判,再到最后完全确立实践逻辑,进而实现对思辨思维逻辑和人本思维逻辑的彻底变革。

(一)马克思思维逻辑的转变

马克思在大学时代,尤其是在思辨思维盛行的柏林大学,由于结识了鲍威尔、科本等青年黑格尔派的中坚,并在其影响下,马克思很快接受了黑格尔的思辨思维逻辑。马克思立足于黑格尔的思辨思维逻辑,探讨了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并具体指出宗教是把神看作道德的基础,把上帝看作幸福的源泉等用思辨的“人性论”武器,揭示了宗教的弊端;而且也探讨了哲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相统一的过程。这种思想最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莱茵报》时期的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河沿岸农民的贫困问题等政治实践所产生的思想苦恼,使马克思意识到,思辨逻辑所论证到的作为国家的法,实际没有维护农民的利益。这促使马克思萌发了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动因。随后马克思经过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4]不是黑格尔思辨逻辑所认为的国家决定市民社会,恰恰相反,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立足于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指出,市民社会才是人的本真存在状态。在面对解放德国所依据的是什么时,马克思从“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2]15;在分析处于异化状态的问题上,马克思立足于人的本质是有意识自由的类即人本逻辑。显然,马克思意识到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思辨逻辑唯心主义的缺陷,并接受了费尔巴哈人本逻辑,进而展开了对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逻辑思维的批判。由此可见,此时的马克思是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转向了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但同时我们应看到,马克思在由黑格尔的思辨逻辑转变为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时,并不是完全立足于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而是用人本的逻辑进行思辨的思维、用思辨的思维进行人本的逻辑。在这种相互贯穿的逻辑中,既立足于人本逻辑分析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问题,又立足于思辨逻辑通过思辨的扬弃道路,使异化了的人的本质回归人的真实存在状态,从而引出了共产主义的结论。马克思思想相互贯穿不同的逻辑支点蕴含着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内在矛盾,这就内在地促使马克思在哲学思维逻辑上进一步否定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思维。

随着马克思批判现实实践活动的深入,并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已经发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规律,从而促使马克思突破传统哲学的思维逻辑,尤其是突破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最终确立实践的思维逻辑。这就是1845年春马克思写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即马克思为制定自己新哲学的观点而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在这个具有高度浓缩、原则性的提纲中,突破了传统哲学的思维逻辑限制,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确立了自己新哲学的实践思维逻辑。立足于实践思维逻辑的马克思首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展开了批判。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仍然和从前的唯物主义一样,“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2]16。在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然”和“人”这两个实体。而在这个世界中,由于有了人这种对象性的存在,就使自然的、也包括人的一切事物,都成为一种对人来说的对象性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中,由于任何对象性都是人的对象性,因而应该从人本逻辑,去看待、理解作为与人处于对象性存在的一切事物。而作为对象性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物呢?显然,费尔巴哈的回答只能是:人仅仅是脱离现实实践的直观的、感性存在的人。马克思正是抓住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内在的、无声的抽象人的缺点,并突破其缺点确立了应“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2]16的实践思维逻辑的伟大变革。

(二)马克思实践思维逻辑的确立

哲学思维篇8

论文摘要:从思维性质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反思思维,具有强烈的反思一批判理性特征,是对思维本身的再思考。亦即思维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思维的具体运行方式:实践思维、矛后思维、系统思维。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最终目标却是提供一种思想方法,而非具体的知识。

哲学具有自己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哲学运思即是对异乎寻常之事的追问”i‘】i¨。这说明哲学之思是对异乎寻常之事去经验、去看、去听、去怀疑、去希望和梦想。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性质又如何呢?从思维性质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反思思维,具有强烈的反思一批判理性特征,它思考事物的本质,而非事物的现象,它敢于对一切不合理的事物和行为进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对思维本身的再思考,亦即思维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思维的具体运行方式:分析与综合思维、’矛盾思维、系统思维、实践思维。并根据实践的需要呼唤新的思维方式的产生。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最终目标却是提供一种思想方法,而非具体的知识。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阶段都体现着哲学思维性质的这一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性质的起点:反思一批判性思维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反思—批判性思维。

哲学的任务是发现真理,纠正错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反思一批判性的思考。马克思在探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时曾经说过,他奉行的原则既不是那种永恒正义的要求,也不是什么终极的道德命令,他只是希望从批评旧世界中去发现新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哲学,在批判中发展,是发展的哲学,是对一切不合理的现实事物进行批判,同时在批判中找到1.‘物真理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杜林哲学中阐发自己哲学观点的,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批判的哲学,批判一切旧哲学,并吸收它们的合理之处。马克思主义还在批判自身中前进,例如,青年马克思较多的使用“异化”概念,以后减尘使用。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应当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苏联的革命证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种批判的继承: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成功。正是对列宁主义的一种批评继承,也是一种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就是面对现实,对毛泽东思想中解放台j|『等思想的一种批判继承。在批判中发展,这也正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对自身批判的生命力。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思维的思维

反思,在其最直接的意义上,就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进行思考,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对思想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思想本身为对象来思考问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人们总是总结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自然科学的各种成就,概栝、抽象出具有一般特征的哲学命题。毛泽东也说: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栝和总结。思格斯曾经在谈到哲学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时指出,l8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这是和那时的自然科学的状况相适应的。因为,那时在所有自然科学中只有力学,而且只有固体力学达到了某种完善的地步。而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是辩证的。这种现代的辩证思维,是从康德的“星云假说”给“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r"l”开始的。哲学是对我们周围一切|.【物的观点、看法的再思考。回答为什么、怎么会?要找出我们所要了解的1.【物的内在规律性,总得从我们所看到过的无数1.【物的现象或表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产生的理论条件来看。它继承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并对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经济现象进行思考,这说明它是一种|.【后的把思维作为对象的认识。从社会条件来看,是从对工人运动的分析思考,得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社会革命就要到来的结论。马克思对l848年革命的总结,得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国家、阶级、意识形态等理论:对l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总结,使国家的本质得到进一步阐述,得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的形态等,这都是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生物进化论的发现,哲学从中总结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能量守衡定理的提出,解决了人死后物质不灭,以及灵魂等问题。细胞学说的创立,说明生命也是物质的。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网络哲学等也是对一种思想本身的思考而产生的边缘性学科,这也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性质的运行方式:实践的辩证思维方式

1.实践思维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哲学思维,不是非此即彼的思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实践中思维的思维方式,即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去反思全部理论问题。主张从实践的高度来理解人、人的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及其时代特点,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展双向批判和双向建构。所谓实践的思维方式,就是从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实践出发,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去揭示思维与存在、人(主体)与世界(客体)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达到对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之间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理解。

首先,实践的思维方式,是基于人的存在的反思方式。人依赖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人创造自己的历史又不能随心所欲,人是现实的存在又总是以自己的理想去改变现实,因而人总是处在矛盾之中。实践思维正是以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为基础,不断地揭示人的超越性存在,从而深化了人对自身存在方式的理解。

其次实践思维方式,是基于“为我关系”的反思方式。人的生活是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化,人的生产是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的生产。

再次,实践思维方式,是基于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的“从后思索”的方法。马克思说: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以及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后开始的,是一种从发展了的形态去思索整体发展过程的方式。

最后,实践思维方式,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的彻底的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的辩证法,就是要在对|.【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它的否定的理解,也就是从历史的暂时性去看待现存的一切。因此,实践思维方式也就是辩证的思维方式。

2.矛盾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充满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哲学是在对立统一中的思维,总是从对立面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矛盾规律作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首,其它两个规律都可以从矛盾规律中得到解释。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物的矛盾本性思考问题,就是要在对立统一中思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矛盾着的两个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统一性和对立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物是联系的,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构成了矛盾,但又是互相转化的:统一性和对立性互相转化,质变和量变互相转化,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转化,真理与谬误互相转化,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互相转化。有|.【物就有矛盾,在对立统一中思维,在对立统一中认识|.【物。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又引起新的肯定。否定是|.【物联系的环节,否定是|.【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物的自我否定,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具体分析|.【物的各种矛盾,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理,得出所要的结论。

3.系统思维方式

20世纪中叶,随着贝塔朗菲系统论的产生而形成了系统思维方法。所谓系统,就是指由|.【物内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征。系统思维则是整体与要素相结合,注重整体,从整体的高度看问题,要求我们观察和思考问题时,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树立识大体、顾大局的整体观念。某些|.【情,从局部看是可行的,但从全局看未必可行。因此,要自觉使局部需要和利益服从全局的需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要重视研究系统结构的优化问题,使系统能够发挥最优整体功能。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在优化结构问题上大有文章可做。同时,分清研究系统的不同层次,分层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抓关键层次,发挥系统的层次功能。从开放性看,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都要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流,要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避免盲目性,避免夜郎自大,只有通过开放,使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事物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性质的终极目标:提供思想方法,寻找新的思维方式

1.哲学思维的目标主要是提供一种思想方法,而不是提供具体的知识

知识与思想方法彼此相通,但并不相同。知识是对象的认知和把握,思想方法是对对象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人既需要知识,也需要思想方法,而且思想方法对于人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入是由于思想方法的引导,才可能不断提升自我,超越现存生活,进入更高生存境界的。

思想方法的本性就在于超越、出新,也就是要去“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不如此它就不能把人带入更高境界、发挥对人的启迪作用和引导作用。这就是哲学为什么会与各门具体科学不同。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发展的思维

哲学思维篇9

【关键词】文学教学;哲学思维;思辨方法

一、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与哲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前者是艺术的、审美的,因而是具体的形象化的;而后者是思辨的、逻辑的、推理的,因而具有抽象的理论色彩。二者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特殊与普遍的统一。在文学中,普遍是通过特殊而揭示出来的;相反,在哲学中,特殊是通过普遍而揭示出来的。我们亦承认,文学与哲学同处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两者关系是密切的。关于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关联说”认为哲学是文学的思想背景,它所建立的完整的思考体系可满足人类知识上的好奇心,同时又可使人与人之间,人与宇宙之间有所配合。因为人能知道何者为真,善,美,人就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亦就能适应人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的内在自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学家在致力于反映人生,描摹人生,提出人生的理想,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表达出来的时候,显然会受到哲学的影响。第二,哲学可作为文学批判的工具。因为文学作品是诉诸语言的表达,而用语言表达的食物都有线索及理路可供探寻,有它的内在逻辑,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东西。因此,哲学可用外在的观点,来分析文学作品的涵义,价值(吴锡民,1994)。

二、外国文学中的哲学思维培养的范式

(一)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西方大部分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为一种综合思维能力,甚至上升为一种较全方位的人文精神,要求一个理性的批判思维者具备诸多人格特质,如好奇性,开放性、系统性、分析性、探理性、批判性、自信性和成熟性。它培养的是一种富于创新意识的批判精神。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可联系西方文化、文学的背景,结合探索型的文学形象的评析和历代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批评,有意识的让学生意识到: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直接相关的。批判思维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质疑答问能力,更能成为一种解放力量,在不断的批判中实现不断的创新。

(二)哲学辩证思维培养。哲学辩证思维具有全面联系和系统整体的特性。对外国文学中复杂的文学现象,如何摸准其发展脉络。对前景做出准确判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我们只泛泛地讲解表现主义、心理分析主义等等,而没有对这些主义的出现做出分析,不能辩证地看这些主义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就会使这些知识单摆浮搁,不能上升到规律的层面上,也就不可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外国文学教学中,必须注入辩证法,用辩证法来融会贯通,对其正反两方面进行准确的剖析。

(三)发散思维培养。发散思维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善于进行发散思维,导致忽发奇想,超前想象等等,都能激发出灵感。当然,发散思维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站在坚实的基础上的。任何一种想象,都是在某一个系统中进行的。以外国文学而言,与其他的学科一样,是整个学科系统中的一个。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是站在外国文学这一层面,向周围进行思索,或者说,向周围进行发散,由内而外,由表及里,在深思中碰撞出火花。(钱宁宁)

(四)哲学理论思维意识培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思维阶段划分为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和形式运算思维。后两个思维阶段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又分为两种形式,一为经验思维,一为理论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前者是在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属性和特点的比较而形成的,主要表现为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后者是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属性或特性的关系的分析而进行的思维,大学生在熟记时能抓住主体、标出重点、编拟题纲即为理论思维的表现。

(五)求同求异思维的培养。求同思维是指在两个或多于两个的不同的事物之间寻求共同点。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事物共性和个性的把握。我们所要求学生的是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如对18世纪英、法、德三国文学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过程中提升了哲学思维能力。

三、外国文学中哲学思维培养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我们应该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定义越来越取决于思维品质的高低,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作为主干课的外国文学在当前人才培养的格局中应该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的位置。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培养,首先离不开的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这就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仅传知识更要传思维方法。一方面,要能随时把所教知识的最新成果以及学术界正在争辩的论题溶进教学内容中去;另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地站在批判与创新的最前沿去启发学生和开拓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具有怀疑、挑战与开拓性,首先教师自己就要具有怀疑、挑战与开拓气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结合自己的科研,采取一些与课本、权威不同的角度、方法,或针对疑点、难点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外国文学课程本身充满审美愉悦,通过教师带有批判性、创造性的导读,会更加充满生气。

(二)建立民主的宽松氛围,树立学生自信心,是培养哲学思维能力的前提。氛围看似一种无形的元素,其实它蕴含在师生互动与活动之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使完全可以被师生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积极的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前提与保障。具体来说,可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组建有利的座次来增进教学效果。在理论上,萨特的“介入文学观”主要批判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艺术观。理论思维培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运用适当的西方文艺理论进行解读是可行的,但久而久之容易忽视了东方文论乃至中国文论的存在。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上,重视学习中国文学、文化,东方文化积淀的养成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此外,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读书摘要也不失为一种培养理论思维的好办法。

(三)整合教学内容,建构哲学教学内容体系。知识传授的有效性和知识体系本身的建构也是密切相关的,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内容比较纯粹,以史为线索,阶段性的介绍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著作、作家,这一模式较为固定,缺乏新鲜感。我们是否可以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适当并入比较文学的有关内容,尤其是渗入比较文学的思维方式。其次,除了按思潮进行教学外,是否可以按文学类型的划分,进行戏剧、小说、诗歌专题的教学,并举行戏剧表演,小说改编、诗歌朗诵等多种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

(四)梳理课程教法、考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谈活法、讨论法,准直观教学法外,还应当重视单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列如对戏剧的学习,可以形成专题,并联系中国传统戏曲展开探讨。以此类推,还可以构建国别文学专题,如一定时间跨度的美国文学专题、英国文学专题。同时,完善文学哲学思维考核模块方式。建立多层面的考核体系,包括记忆层面、理解层面、创新层面。其中创新层面主要考核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观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融合,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锡民.西方文学与哲学[J].广西师院学报,1994,02:26-32.

[2]汪馥郁.《辩证思维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7

[3]龙瀛.试议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思维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117-119.

[4]于春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哲学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

哲学思维篇10

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以今天的立场看,马克思在19世纪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其实是对早期形态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总体上说,这是一个由多重纬度、多种批判共同构成的总体性批判。在这一批判中,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虽然影响深远,却也只是整个批判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虽是最深刻的内容,却也只是整个批判的一个深度切口;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内在意蕴。当年马克思针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所作出的有些具体结论可能的确已经不再适合于今天的现实,因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意味着作为批判对象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巨大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并非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单一政治批判,亦非对这种经济制度的单一经济批判,而是包含着多重纬度的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奠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并包含了对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全新理解的哲学批判。换言之,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是他对生活世界的总批判,因而是以哲学的方式而不是以具体科学的方式批判现实的世界。不理解马克思哲学观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独特性和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理解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批判,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实践转向的真实含义。

马克思政治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制度。这一批判显示了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强烈阶级对抗性质的现实政治生活之本质的揭示、反思和改变的诉求。借此批判,马克思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建立一种能够促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只有把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当作精神武器,才能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其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同时,哲学也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起到促进人的解放作用的真正现实的哲学。正因为马克思把哲学活动看作是一种现实的批判活动,他的哲学观与他的政治批判之间的联系也是现实的。他说:“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7页。)应当说,和马克思的其他批判目标相比,其政治批判目标是最为具体的,是对实践活动最具指导意义的理论批判。一方面,在这一批判中,作为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社会主体条件,它的存在第一次使历史主体的活动和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最为现实的客观条件,它的存在以及它所导致的尖锐阶级对抗将历史主体与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变成了现实的历史运动。因此,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成为他所有批判中最为尖锐、最为直接、最具穿透力和最具实践价值的批判;而且,人们往往也最容易将这一批判看作是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批判的标志,最容易从这一批判出发理解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相比,他对这种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所作的经济批判更为深刻,也更具有持久的价值。直到今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理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但这里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否可以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相剥离?即在理论分析的意义上,对资产阶级统治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否可以与对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批判相剥离?对于意识形态化的思维模式来说,这种分析本身无疑就是用超阶级的原则取代了阶级分析的标准,因而是不可取的。可是,当与意识形态对垒的坚冰被逐渐打破之后,当多种模式的市场经济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不容质疑的现实的今天,我们将必须直面这种分析。当然,对于我们所作的这一剥离来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显见的驳难: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批判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的经济批判之上的,因此将两者剥离开来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的割裂。对此,我们可以找到历史的和理论的例证为自己辩护。正如在现实的历史过程定的经济结构并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后果一样,在理论上一种特定的经济分析也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理论。例如,在历史上,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产生过英国的立体,也产生过法国的共和政体;在理论上,从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中既可以推断出洛克式的市民社会模式,也可以推断出孟德斯鸠式的市民社会模式。同样的道理,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从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分析中推断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结论无疑具有其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唯一可能的道路,也不意味着马克思对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所作的经济批判只能得出政治革命的结论,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所作出的不同论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将马克思的经济批判同政治批判剥离开来,并不是想要说明马克思经济批判的超历史性,而是为了强调它作为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在这里,我们更是为了强调,市场经济并非只能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因此,马克思的经济批判,以及以之为基础的整个社会批判所指向的生活世界依然存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和他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具体的,它们分别代表了马克思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成果,这些批判只是他对作为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的不同侧面。只有当我们从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总体性批判中,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理论中所透射出的历史感和哲学批判精神。

三、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之维

作为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本身就要求以之为对象的理论批判的具体性,可是,具体的理论批判也总是因其具体性而具有较强的历史性。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批判,是一种以现实的实践为基础的历史主义的批判。这一批判纬度并不以特定历史时期内的阶级关系为分析基础,而是以人的整个活动以及活动的历史变化为分析基础,因而并不直接指向特定的阶级对立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关系,而是指向一般的人类活动方式的转向所造就的现实生活世界——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整个社会生活状况。这一社会批判也不同于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它不仅仅局限于对市场交往关系的分析,而是要通过这一分析考察整个人类社会关系的异化及其克服途径。如果说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和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因其依据于早期市场经济的经验而遭到一些当代西方学者的质疑和冷落的话,他的社会批判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地关注和尊崇。当然,无论冷落还是关注都只是一种表象,隐藏在这一表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是,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纬度是以更为全整的人类生活世界为批判对象的,是建立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因而也蕴含着更为深远、更为本真的哲学批判精神。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分析和对早期资本主义制度所作的政治分析中的许多具体结论已经成为思想史,但是,他对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生活世界所进行的批判却仍然在书写着未来的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