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导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46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篇1

1.2竞争力与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概念

竞争力是指与此同类对象比较相互竞争的能力。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与竞争力相关的包括城市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等。目前研究竞争力的文章大多以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为依据。国家竞争力理论也被称为波特的钻石理论。波特的钻石理论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有4个因素,分别为:①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②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③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主要指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④企业的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关于竞争力,直观的理解可定义为竞争主体之间在争夺一个或多个竞争对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海洋经济竞争力是指不同研究对象包括区域层面、省份或者国家层面对比中突出的海洋经济方面的竞争能力。在不同阶段海洋经济竞争力有不同的表现。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以海洋经济产品成本作为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海洋经济竞争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因资源禀赋或其他生产要素而构成的成本优势。在海洋经济的发展阶段,海洋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海洋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作为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到现今,资源禀赋的优势、技术的优势、经济资源和要素分工协作所构成的体系,以及制度所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潜能发挥环境的共同协同,成为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2海洋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

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海洋资源禀赋、技术进步、海洋科技人才、区域经济、政府制度文化、政策环境等。根据波特钻石模型的理论,结合海洋经济的自身特点和实际,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技术影响力、资源影响力、市场影响力、经济实力影响力和政策制度影响力。不同影响力的共同作用能够对海洋经济竞争力产生根本性和结构性的变化。技术影响力主要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分析现有科学技术水平、海洋科技人才以及培育科技人才和进行技术创新的组织制度。政策制度影响力主要从海洋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制度文化等方面展现。

2.1技术影响力

在世界沿海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今天,海洋竞争的本质已从海洋资源的竞争,转变为海洋技术的竞争。据有关专家统计,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正是随着海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推动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促使海洋产业从传统海洋经济阶段向知识海洋经济阶段的转变。例如浙江省的海洋矿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业均是在21世纪才起步发展起来的。同时,高科技的应用使海洋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得到了不断改造,由于海洋生物、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开发、环境工程和资源管理等技术在苗种培育、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开发应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方式发生战略性改变,形成了海水增养殖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在高新技术支撑下发展的海洋服务业必将迅速成为新的海洋经济支柱产业。沿海国家或地区海洋科学技术的竞争,归结到底还是海洋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海洋科技人才的年龄构成、身体素质、思想观念、科学和技术素养等,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形成。海洋科学技术发明及技术创新应用都必须以人才为载体,而能够真正培育海洋科技人才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就要有完善的、协同的组织制度作为培育科技人才的摇篮。技术影响力是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这种影响需要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通过海洋科技人才以及培育科技人才的组织制度共同协同才能实现。

2.2资源影响力

海洋拥有丰富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景观资源。正是基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而随着海洋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就需更深层次,由此产生了海洋油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服务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沿海地区对海洋资源的直接依赖程度不断减弱,但是海洋资源仍然是海洋经济竞争力形成与提升的根本。一个地区或国家海洋资源的丰裕程度是决定着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空间容量和基础的关键。

2.3市场影响力

在经济层面上,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反应在市场需求上。竞争力所反映出的是比较优势。若某一海洋产业在区域之间或国家直接的比较中地位最高,则社会对该区域的海洋资源及其产品和服务需求就最大,其所在的市场份额就高,市场占有率有就大,则表示该区域的海洋经济产业具有相对竞争优势。而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在海洋经济体系中所处的海洋地理位置、周边国家和地区格局等也影响区域市场的容量。随着交通信息业的迅猛发展,区位的影响逐渐弱化,但优越的区位可以提高海洋资源流向的影响力。市场影响力最终反映出海洋资源及其产业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反映出该海洋产业可持续的竞争力,是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动力和源泉。

2.4经济实力影响力

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自身的经济实力对该国家或地区在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非常重要。沿海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决定着该区域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投融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资本的投入来体现[4]。无论是海洋人才的培养、海洋产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海洋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都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没有资本的投入,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海洋科学技术研发都无从谈起。因此,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是该区域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和准备。

2.5政策制度影响力

一个沿海国家的海洋战略和政策能够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一个地区能够在国家的海洋战略和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海洋资源,制定适宜的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把资本投入海洋科技研发、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等项目上,促进主导海洋产业群的形成,从而提高海洋经济竞争力。海洋企业在国家和地区海洋发展战略政策的引导下,制定企业发展方向,结合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海洋产品与服务。适宜的政策制度最终会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建立鼓励海洋科技人才进行技术研发创新的制度,最终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制度是该区域海洋经济竞争力可持续提升的根本。技术、资源、市场、资本都需要政策制度的引导,才能实现优化配置,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3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海洋经济理论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是对海洋经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探讨。要构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首先要确定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反映经济竞争力的指标通常由经济总量及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3个方面来体现。经济总量及增长主要从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来衡量,既要选取总量指标,又要选取人均指标,总量指标与区域大小有关,但可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实力;人均指标与区域大小无关,可消除因为区域大小不同而带来的影响,反映该区域人均的经济水平。而经济结构的研究重点应当是第三产业。海洋经济竞争力就是利用一系列指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科学整理,得出的能全面反映海洋经济基础、海洋经济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综合性指标。海洋经济竞争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海洋经济竞争力包括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海洋科技等诸多子系统竞争力之总和。狭义的海洋经济竞争力则仅仅指除去海洋科技、海洋环境、社会发展、区域经济等因子之后的海洋经济实力与海洋经济的资源推动力,它主要体现在所有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的经济竞争力之总和上。本文所研究的海洋经济竞争力主要指狭义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根据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设定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4个方面,分别为海洋经济总量、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经济推动力4个要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是由这4个要素综合分析评价。每个要素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海洋经济状况。

(1)海洋经济总量是反映海洋经济水平和动态的宏观数量指标,评价海洋经济总量的指标主要包括海洋经济总产值、海洋经济增加值、海洋经济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海洋经济总量是从宏观层面定量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强弱。这些指标有共同的特性,即数值越大越能体现海洋经济竞争力的高低。当然海洋经济总量不是孤立的,其受到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也是各个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的汇总。而海洋经济推动力则直接决定着潜在的海洋经济总量水平。另外,单一的海洋经济总量在体现海洋经济竞争力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经济总量指标一般是绝对数,尽管一个小国或地区的海洋经济总量水平比不上一个大国或地区,但其海洋经济竞争力的相对指标并不一定比大国或地区弱。所以在应用海洋经济总量分析海洋经济竞争力时要充分考虑其相对水平。

(2)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是从各个产业的围观角度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定量描述。主要海洋产业指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电力、海洋船舶业、海水利用业等。这些海洋产业基本包括了海洋经济的各个主导产业,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主要看其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海洋货物运输量、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海洋渔业收入、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等指标可以较好反映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状况。各个海洋产业的具体发展水平指标能很好地体现一国或一个地区海洋经济内部具体实力状况[6],能反映其海洋经济的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对海洋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具体的微观描述。

(3)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海洋经济结构是海洋部门的经济结构,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海洋经济结构也是海洋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海洋经济结构是从质的角度对海洋经济的一个描述。标志着海洋产业由传统的海洋产业向现代海洋产业的转变。海洋产业结构水平、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增加总值的比重、海洋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海洋产业从业总人数的比重等指标较好地反映海洋经济结构的状况。海洋经济结构与海洋经济总量是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变。

(4)海洋经济推动力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因素与重要推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海洋资源要素,盐田生产面积、海水养殖面积等能够较好地反映海洋资源要素的状况;另一个是各种经济要素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有科技、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其中海洋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海洋产业人均总产值等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经济要素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海洋经济推动力一方面决定着未来的海洋产业经济产出和海洋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代表着一国或一个地区海洋经济潜在的实力。综上所述,海洋经济总量、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经济推动力4类要素都是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体现,四者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4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篇2

关键词:海洋学课程教学探索实践

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各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中国也不例外。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类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来,各海洋院校立足于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培养模式。《海洋学》作为海洋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海洋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海洋学》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供大家探讨研究。

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海洋学》是海洋物理、海洋管理、海洋科学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是学生学习海洋知识的入门课程,是进入高层次海洋研究的基础。《海洋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与海洋有关的最基本的现象、概念、理论、观测手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的最新进展。该课程要求学习者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将抽象思维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该课程内容庞杂、理论众多,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大,不易掌握。许多海洋现象、规律都要运用《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知识进行解释,所以《海洋学》应开在《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课后,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海洋学》课程,如对海洋学科的学生应开设64学时左右;对其他学科如水产养殖、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可开设32学时左右;对于函授和渔政管

理培训班的学生应在授课时数和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力求做到课时少,内容精,通俗易懂。

二、选用优秀教材

是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深度适宜,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在选取教材时考虑到海洋学科专业的特点,选择了面向21世纪、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由中科院院士冯士笮等主编的《海洋科学导论》作为课程教材。

三、正确选择、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海洋是由海水这一特殊流体和它的边界组成的,其中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过程,通过海水的运动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以研究海水运动为中心的物理海洋学,成为联系海洋各学科过程的纽带。《海洋学》教学以物理海洋学为中心,并有机结合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等学科中的相关内容,以使学生较全面认识海洋。《海洋学》涉及的内容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全部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介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同时海洋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教师在熟悉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研究当代海洋学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够把一些落后的、过时的内容不讲或仅提及而已,同时合理增加一些新知识,尽量把补充的内容融入相应章节,便于学生接受,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中突出重点、难点、疑点的方法,每次上课前都进行充分的准备,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提示给学生,在这一前提上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进行课堂讨论,给学生提供讨论和发表个人思想、见解的条件与机会。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反馈,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及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每堂课结束前留7-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教师再作点评,总结归纳本次课容易出错的地方及还有哪些相关知识需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等。教学实践表明,几分钟的归纳与总结对于从综合角度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促进学生有重点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总结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海洋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授课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同时强调学以致用,注重知识的拓展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感受学有所得、学有所值,提高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文字、图片、图像及动画制作结合起来,将实践性强、技能训练要求高、仪器构造复杂、操作难以掌握的内容,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增强感性认识,做到直观易懂,易学易用。

(四)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教学探索。为配合课程教学,结合海洋论坛学术活动,我们聘请在海洋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给学生介绍学科的发展前沿及他们自己的科研成果。

(五)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并扩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及论文写作水平。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我们布置了一些课外阅读的参考书及文献目录,指导他们通过阅读巩固、拓宽自己的海洋学知识,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

(六)采用加强课外辅导的方法,将本课程的课堂很好地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课余时间进行答疑和辅导。另外我们进行了海洋学精品课程建设,将海洋学课程的教案、备课笔记、思考讨论题、作业、课程参考资料、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等进行网上,通过网上讨论组、e-mail信箱、电话回答等网络信息传输手段,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在线学习和个体化教育的环境,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可以交互反馈的网上教学模式。

(七)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缺乏实践环节的知识理论体系是不稳定的,无异于空中楼阁,尤其是海洋学这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此,我们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海洋学校外实习基地,及时购置GpS接收机、海流计、测深仪、自动采水器、水色计等先进的仪器设备,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并为教师从事海洋观测和科研提供必要的条件。利用现有的实习基地,突出海洋特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以致用。通过实习考勤、实习表现、仪器操作考核、实习报告等多种方式评定海洋学实习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校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了多项海洋观测和调查项目,同时结合学生开放性科研课题、毕业实践以及教师研究课题,开展课外科研训练,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索的能力。

(八)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为配合教学改革,在课程考核方面我们采用多种方式,避免一卷定成绩的情况。除了正常布置作业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关注国内外海洋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追踪自己感兴趣的热点,撰写课程论文,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海洋学》的掌握和应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考空间。期末考试我们尝试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第一部分为闭卷,着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部分为应用知识部分,该部分开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可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总之,我们通过深入开展《海洋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地推进了各专业的课程教学。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基本具备了进行海洋观测和调查的能力。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海洋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授课教师应从该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海洋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要求,精心调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文光.高职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教育与职业,2007,17:0137.

[2]张耀军.李永超.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析.山东农业教育,2008,1:1-2.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篇3

关键词:推进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p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行,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后,跨入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的,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基本内容的区域整体协调发展阶段。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市场导向之外,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本文通过对协调发展区域海洋经济的必要性的阐述和对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从海洋管理角度提出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1、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1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动态过程。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世界和区域经济向全球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能够给区域内各个地区和部门带来共同的利益,能从整体上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因此它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海洋经济是陆域经济的延伸,各项海洋产业活动同样会以行政区域划分属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地区海洋经济必然向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

1.2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解决区域海洋产业同构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近年来,随着陆上资源的日益减少,人们逐渐把目光转向海洋,沿海各地都纷纷加快了海洋的开发力度。但从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重点来看,存在严重的海洋产业同构现象,例如以环渤海地区为例,辽宁省提出沿海“五点一线”建设,重点是交通运输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重化工和电力工业等;河北省优先发展临港工业,包括钢铁、石化、重化及能源;天津同样发展重化、石化及海水综合利用等;山东则大力发展造船、钢铁、石油化工、盐化工及海洋能源等临港工业。由于缺乏统筹协调,这些沿海地区同类产业并没有形成合力,而是各自为政,自顾自地发展。因此,要改变这种区域间海洋产业同构问题,必须走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1.3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缩小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差异的必然选择

近些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沿海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根据《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lj,2008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9662亿元。与此同时,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受沿海各地区政策导向、海洋资源察赋、地区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等因素的影响,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实施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有助于沿海地区之间海洋资源的整合以及信息、技术、人才的共享,有助于缩小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差异。

1.4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转变海洋资源开发方式的必然要求

由于当前沿海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明显,导致部分海洋资源过度开发与部分海洋资源开发不足,海洋经济落后地区由于科技人才、资金缺乏导致对海水资源、海岛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等无法有效开发利用,而往往又会对渔业资源、滩涂资源和近海砂矿资源等对科技水平要求不高的资源开发过度,破坏了海洋生物栖息与繁衍的生态环境。区域间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各沿海地区科技、人才及资金的自由流动,对于海洋经济落后地区海洋资源开发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海洋经济与海洋管理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

要把海洋经济与海洋管理学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2.1统一思想,解决好认识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往往成为束缚开展工作的最大羁绊。推进海洋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首先要在提高和统一思想认识上下功夫。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委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当前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部署和安排上来,统一到既定的发展目标上来。要以学科发展为龙头开展各项工作,统一认识,有意识打造高水平学术团队,促进海洋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目标一定能实现。

2.2要营造良好氛围,解决好学科生态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与成长,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也就是一个好的环境,学科建设也是如此。努力为海洋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在全校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诸多高校的发展历史都表明,学科的成长就是要有一批拥有梦想、敢于创新、敢于冲击高峰的宝贵人才。海洋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更需要建立起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术团队,这就需要加大引进,培养人材的力度,以完善团队的建设;二是要有宽松和谐、自由的学术氛围。学术上要创新,必须给予创新者以宽松、和谐、充分的学术自由,让学者们在自由探索和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理论,从而推进学科建设。

2.3要不断加大投入,解决好发展条件问题

加强学科建设,投入是基础也是前提条件。一是需要获得在政策、资金、资源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协调;二是需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争取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种渠道的专项投入;三也要节约开支,优化配置,集中财力搞学科建设;与此同时,还要优化管理,改进措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好的效益。

3、强化管理方式,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充分论证,科学规划,调整区域优势产业

当前各地区主导海洋产业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恶性竞争,不利于我国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管理角度考虑,应在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尽快制定海洋空间开发规划,挖掘各区域优势海洋资源,推进区域新的优势海洋产业的出现,最终形成各区域海洋特色突出,优势海洋产业鲜明的海洋开发总体格局。

3.2制定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速海洋产业结构调整

经过多年的努力,沿海各地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但距离理想中的海洋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距离,资源消耗型的产业格局依然存在。单纯依靠市场调节,不能满足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制定对高新技术海洋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海洋高新技术科研投人,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加快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水产品深加工业和海盐精细加工业等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利用和其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海洋产业迅速崛起。

3.3强化海域使用管理,整顿用海秩序

近些年,为了追求海洋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沿海各地区都在大兴土木,围海造地工程随处可见,在这些围海造地项目中不乏会出现相邻项目相似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从海洋管理的角度,应加强整体规划和综合管理,对用海项目要开展规范的海域使用论证,实施严格的审批、依法管理,做到科学用海,科学管海,避免各自为战。

3.4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海洋科技、海洋人才互通

海洋科技和海洋人才是推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多种原因,沿海各地区海洋科技实力以及海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所差别。在当今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从管理的角度,应为区域间海洋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制定更为宽松的海洋人才柔性流动政策,促进区域间海洋科技和海洋人才的互通。

4、结束语

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区域海洋产业优势,使区域形成相互依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统一体。鉴于当前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所产生阻碍因素,笔者建议应发挥海洋管理的作用。为此本文所提出的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以海洋管理方式的强化和调整为出发点,期望能为海洋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秦莉;柯蓉;;区域海洋经济研究前瞻[J];物流科技;2012年06期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篇4

 

一、发展蓝色大学法学专业背景

 

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以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人们对依法治国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如此,必然要求有大量各行各业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来满足社会期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法律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640余所,在校生的总人数约为35万人。不同水平的院校纷纷设立法学专业,招收大量法学本科生。就辽宁省而言,具有法学专业的院校共计20所,在校生总量为1万余人。很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也非常注重对法律课程的学习,以掌握法学知识作为求职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据2010年的全国硕士招生报名统计,法律硕士仍居报考人数最多的十个招生专业之列,位居第二。全国具有法律硕士授权点的院校有115所,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在众多设置法学专业的学校中,我校要突出蓝色大学的特色,培养一批精通涉海法律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同时,为服务辽宁沿海经济,实现海洋强国梦,依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培养高素质的涉海涉渔法律人才迫在眉睫。而“法学教育的正确定位和创新发展决定了法律人才的培养的效果”,因此,明确我校法学专业的定位及特色发展是重中之重。

 

二、蓝色大学法学专业定位及特色发展的理念

 

蓝色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与特色发展与一般综合类学校的发展有所不同,要在“蓝色海洋”学科背景下谋求自己最大化的发展,而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因此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凝练大连海洋大学法学专业教育的特色须遵循以下理念:

 

1.科学定位

 

罗伯特·赫钦斯曾指出,“大学需要有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的远景。如果没有远景就是无目标性,就导致大学的极端混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项事业必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为适应海洋经济发展,要对蓝色大学法学专业进行科学定位。要以科学的方法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所谓科学定位是指:以科学的方法明确目标、制定方案、优化资源、彰显特色。结合涉海涉渔法律事务所需要的人才,制定法学教学计划,将涉海涉渔教育贯穿到培养计划中,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法律学是一门现实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法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各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涉海高校,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我校自身办学的内在条件,我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定位及特色体现在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

 

2.特色发展

 

我校明确指出,要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以涉海学科为先导,带动相关学科,坚持学科渗透,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涉海专业方向,突出学科中的海洋特色。因此,建设蓝色大学法学专业既符合我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也适应了国家发展海洋战略的整体要求。

 

3.全面提升

 

“法之立也,为民造福耳。”我校刚刚起步的法律硕士教育正在探讨以法学基础教育为依托,结合我校建设“蓝色海洋大学”的目标,进行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法律硕士教育不仅要为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诉讼型法律人才及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治国人才,更重要的是作为具为法律硕士授予权的涉海高校,要着眼于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涉海涉渔的法律专才。全面提升我校法学教育的质量。

 

三、蓝色大学法学特色发展的途径探究

 

1.夯基础——巩固法学本科教育,将已经取得的专业建设成绩为法律硕士教育奠定基础

 

“学术是支配大学的核心与根本,大学正是在学术这一本质特点上确定着自己存在的根据。”社会的发展使法学广泛渗透到生活的各行业、各领域,社会分工趋于精细化,如法官、检察官、律师、政府执法者,尽管很难掌握各行业全部的知识和技能,但作为法科毕业生,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是“应有的共同规格和最基本的要求”。法律的基本原理及价值理念仍是未来从事法律职业的基础。

 

法学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分为三部分: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其中,基础理论课程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和铺垫,专业基础课程是法学专业课程的核心和重点,专业技能课程是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巧。

 

近年来,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积累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强化法学基础专题课,使学生在具备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法律专业技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的研究能力,事实调查能力,交流沟通、谈判、诉讼、非诉讼争端解决、接待、组织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等;通过扮演角色来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力。

 

2.抓机遇——以法律硕士授权点建设为突破口,以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实践,实现法学本科、硕士教育特色一体化

 

大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组织,若自我封闭将会导致发展的落后与停滞。

 

对外界环境的辩证吸收是保持其活力发展和优化进化的必要途径,在强化涉海涉渔特色课程、加强法律教育的同时,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与全国指导性培养方案相适应不可缺少。要增加涉海涉渔法律实践性课程,如海事案件活用校内模拟法庭,增加校外海洋管理体验等环节。

 

3.筑特色——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坚持特色办学,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我校法学专业突出了大连海洋大学“蓝色”学科优势,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蓝色海洋经济相关的国际海洋法、海洋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涉海诉讼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向。本专业特色突出,突破了一般高校法学通识教育的模式,更专注于海洋管理、海洋环境等法律教育,开设了国际海洋法、渔业法规、海商法、海洋管理等特色课程。

 

理论方面,构建涉海涉渔特色课群体系,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突出“蓝色大学”法学理论教育特色;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最终为国家培养一批精通涉海法律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为涉海涉渔管理机关培养管理人才,为涉海涉渔诉讼培养专业律师。

 

实践方面,邀请大连海事法院、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实务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毕业生代表共同研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讨论,特别是针对学生专业基本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养方面。随后,借鉴其他法学专业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制订我校人才培养方案。

 

(1)结合海洋渔业法理论及实务,做好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

 

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法理学专题、中国法制史专题、宪法专题、民法学专题刑法学专题、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法专题、行政法专题、经济法专题、国际法专题等。选修课按我校专业特色,设置海洋法专题、渔业法专题、海事诉讼等专题。实践教学包括法律文书、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谈判。实务实习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海洋渔业管理等实务单位或政府法制部门、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部门进行。在职业能力上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等方面的法律职业从业技能。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但不限于学术论文的成果形式。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事务、结合法学理论展开,重在反映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2)成立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设立开展法律涉海实践教育的平台

 

首先,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

 

其次,“法庭进校园”就是把人民法院的真实审判活动搬移到学校进行。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与人民法院协商沟通,选取人民法院在审的案件到学校的模拟法庭开庭审理,在校学生参加全程旁听,观摩庭审现场,以达到使学生切实了解人民法院真实审判活动目的。法学专家工作站和交叉任职是经学院与大连海事法院协商推出的双方合作的新方式,即法学专业优秀的师资受聘大连海事法院人民调解员,同时,海事法院的法官经学校聘任担任在校学生教学指导教师。这种方式不仅为学校的优秀师资提供了接触实务,提供了实践教学能力的有力支持,也使得审判机关共享学校的法学教育资源,实现共赢。

 

4.谋发展——突出蓝色大学法学教育的特色,全面提升我校法学专业办学层次和社会知名度

 

强化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成员来自政府、司法实务部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大胆尝试“法庭进校园”、模拟示范庭、法学专家工作站、交叉任职等多种方式,保障法学教育具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不仅方便了在校学生直接学习法庭审判,而且对于人民法院和主审法官也是一种督促和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与审判机关之间的合作双赢。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1.解决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突出了我校法学专业特色

 

传统法学人才的培养,是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所培养的人才局限于狭隘的法学专业范围内,是标准化与同质化的。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采取实际措施凝练“蓝色大学”具有涉海涉渔的法学特色教育,特别强调和注重法学学生解决涉海涉渔法律事务的综合能力,解决了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突出了我校法学专业的特色。

 

2.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

 

本项目研究法学专业定位,不仅强化扎实的法学理论教育,还认真安排涉海涉渔法律职业教育内容,并与司法部门联合实施开放式办学,增强了法学专业教育的适应性,缩短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

 

3.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接地气”

 

本课题法学专业教育必须先参加法学专业专题教育阶段的学习,再有所侧重参加其他平台的某些特定涉海涉渔法律课程和实务环节,这样保证重点突出,能使掌握法律知识和具有解决涉海涉渔法律问题能力相互促进。

 

五、结语

 

蓝色大学法学专业定位及建设途径一定要依托海洋背景,坚持特色办学的原则,避免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要科学确立法学专业建设目标,走特色发展的途径,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法学专业一定会成为理工类高校中一个独特的、优势的专业。要坚持学科渗透,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连海洋大学不仅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且会以涉海学科为先导,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涉海专业方向,而且我校的法学专业也会成为蓝色海洋大学中的特色学科。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篇5

关键词水产养殖;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1-0339-02

位于南海之滨的广东是我国水产养殖大省,区域内水系发达、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其养殖水面居全国前列,水产品产量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13.6%以上,是我国第二大水产品生产省,是广东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该校于197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第1批本科学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水产养殖是广东省重点学科,1988年获准设立水产养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准水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正式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而实现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并且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

1抓住机遇,贯彻战略部署

目前,党的十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务院通过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为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农业部《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三大方向,即推行水产健康养殖,促进水产养殖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转变;推广水产良种和渔业科技,促进水产养殖向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实施水产养殖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促进水产养殖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进入后建博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此时与同样开设有水产养殖专业的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相比,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每年培养的水产高素质复合创新人才数量明显偏低,在质量上与兄弟院校的毕业生也有着明显的差距[1]。因此,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探索新时期水产养殖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缩小与一流院校的发展差距,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当务之急。

2立足应用,培养“三能”人才

“因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广东海洋大学在华南地区海洋和水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撑作用。在南海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均居国内先进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和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及“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等相关成果在南方各省的推广面积达2.2万hm2,培养对虾养殖技术人员2.4万人,实现产值116亿元,新增利税11亿元,解决了近50万人就业。在水产科技的有力支撑下,仅湛江地区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均为全国第1位。

辉煌成绩的取得,与广东海洋大学“肩负海洋使命,培养三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立校之本,发展之源[2]。水产博士点的建设和取得,更是如虎添翼,为水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探索创新广东海洋大学校新时期水产养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一个新颖的课题。

3依托科研,创新培养模式

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动力。自从2008年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以来,水产学科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快速、重大的发展。近年来水产学科专业教师承担各级科研课题350余项,总经费10352万元,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公益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等近40项,经费逾4000万元。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或源期刊论文100余篇;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其中省一等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4项,授权专利23项;目前建有8个省部(厅)级重点实验室(中心),仪器总值逾5000万元,实验室面积达14000m2,水产学科科研条件及水平获得重大的改善和提升。实践证明,以科研为依托,致力于教学、科研及实践的创新探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实现科研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科拟以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契机,依托科研,努力探索教育、科研、实践三大人才培养工程的创新模式。

3.1依托科研,致力教育创新

广东海洋大学定位为具有鲜明鲜明地域特色、国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高校,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始终是该校的发展主题。

3.1.1本科教育创新。一是特色专业培育。加强水产养殖学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以省级和国家特色(重点)专业为建设目标。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科学指导、分类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机制,探索和构建结构合理、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有效统筹学科、专业、师资、课程、教材、基地等人才培养要素,逐步构建适合研究型教学学院要求的多学科综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体系[3-4]。三是优秀教学团队培育。实行专业首席教师制度,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完善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助教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选派教学骨干赴境内外参加课程教学能力培训和交流;以科研项目、教改课题、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为载体,加快培育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

3.1.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一是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启动校内本科生专业教育与考研课程辅导项目,提高本校本科生考研的积极性和成绩;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健全学院、系(科研团队)、导师共同参与的研究生招生宣传体系;与兄弟院校建立研究生调剂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吸引优质生源树立良好的口碑。二是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围绕3个方面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加招生录取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双向选择权利;加大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从而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精神;建立和完善导师资助制度,使研究生的培养围绕导师的科研课题来进行,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步伐。三是实施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体系,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项目。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申请承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与暑期学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积极申报校级、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实施优秀研究生论文培育计划,全面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3.2依托科研,致力学术创新

3.2.1实施学科项目培育计划,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广东省“十二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为指导,瞄准国际前沿,紧扣南海现代渔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建设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抓手,推动实施学科建设项目的培育计划。

3.2.2加强科研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对“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的支持,积极争取“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获教育厅滚动支持,做好“广东高校热带海产无脊椎动物养殖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对虾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农业部广东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的建设工作,从而建立起完善的科研支撑服务体系。

3.3依托科研,致力实践和就业协同创新

3.3.1依托科研基地,打造生产实践大平台。水产养殖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科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为社会,为生产提供指导和服务,生产实践是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主题[5-6]。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基地位于湛江市东海岛,占地20hm2,基建投资近3000万元。主要包括有海洋生物繁育车间、种苗标准池、办公楼、综合实验楼和专家楼等科研设施。另配有完善的水处理系统设备、玻璃钢培育系统、海水渗滤与引水系统、淡水热水深井等配套设施,可供逾300名学生同时进行科研、实践和生产实习。近年来,以海洋生物研究基地为依托,先后立项并完成了农业部南方对虾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农业部广东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对虾种苗种质分析实验室、病害防治实验室、环境检测与控制实验室的建设。科研生产实践大平台的成功建设,不仅为海洋生物技术与水产研发提供有力支撑,也已成为广东省乃至南海区域海洋与水产科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科研基地[7-8]。

3.3.2院企协同创新,“订单式”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紧紧围绕现代渔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广泛建立学院与企业的联合,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学、研结合,强化学生生产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自2007年起,广东海洋大学与国内著名的水产企业联合,陆续开设了“海大班”、“粤海班”、“恒兴班”等,2012年又开设了“通威班”。企业定期安排高级管理人员、技术总监、营销精英及技术骨干进校为班里的学员免费授课,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训经验,并提前接触相关公司的企业文化。学生在这种校园文化熏陶下,逐步增强了对水产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学生就业有针对性,缩短了就业链条,节约了就业成本[9-10]。据统计,近几年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每年到水产行业就业的高达95%以上。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水产学科90%左右的毕业生一直在水产行业就业和创业,并在本行业得到较好的发展,也为水产学科就业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达到学院、企业、学生“三赢”的效果。

4参考文献

[1]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强化产学研结合培养水产创新型人才[J].中国校外教育,2012(9):20-21.

[2]张光亚.广东海洋大学三能人才培养的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108-109.

[3]陈京华.水产养殖学专业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0-21.

[4]赵文,蒲红宇.通过生产实习实现水产养殖学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的应用型转变[J].中国农业教育,2008(4):54-55.

[5]黄进强,刘哲,蔡原,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与实习教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1,14(1):177-179

[6]安振华,王平.水产养殖专业苗种繁育和养殖实践教学的创新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335-340.

[7]陈马康,魏华.面向21世纪的水产养殖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5(4):340-342.

[8]张安国,杨凤影,侯文久,等.水产养殖专业高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22):140.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篇6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校;专业课;海洋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23-0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于2003年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此,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涉海专业,加强海洋教育,培养海洋人才。海洋技术是极具代表性的涉海专业之一,我校于200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海洋学”(有称“海洋科学导论”或“海洋科学概论”)是众多涉海专业(如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管理、军事海洋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1],涉及到物理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体系。海洋科学作为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每年都有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多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因此,要让本科生全面了解甚至掌握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加强专业英语学习,开展中英文同步教学意义深远。通过双语教学,既可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更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海洋科学原版文献而对海洋学研究最新动态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准。

为了满足新世纪对复合型高等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倡并鼓励在本科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2];并于2003年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后发展为“质量工程”),明确指出要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实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尝试和探索,双语教学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已广泛开展,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和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3-5]。我校“海洋学”课程,自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尝试采用“双语”教学模式,现已建设成为本校校级精品课。在多年的教学探索过程中,对海洋学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总结如下供交流。

1?摇对海洋学双语教学的认识

1.1?摇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浸入型模式(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保守型模式(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过渡型模式(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再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目前,国内高校多以保守型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而且以在非语言类专业课程中采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并同时使用外语(主要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授课的教学方式[6]最为代表。

显然,学生运用第二语言(外语)的水平和能力是较本族语(母语)稍差的。因此,双语教学的关键应是“保强扶弱”,即在用正确的外语进行部分知识讲解的同时,辅用汉语,以避免由于语言滞后给学生带来的思维障碍。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并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对象和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加强外语学习。双语教学的优势在于除了能让学生正确、全面地获得专业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创设的外语情境中学习和巩固专业外语[7,8]。

1.2?摇开展“海洋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反映了当今世界信息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明确指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2]。现如今英语已成为科学技术传播的主要语言载体,各种重要的海洋学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多以英文形式刊登。因此,借助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并掌握相关前沿知识。我国海洋科学类专业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较高,有许多本科毕业生虽然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却不高,特别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文献查阅和对外合作交流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实施双语教学,让学生以接触专业知识为契机,开展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专业外语训练,为他们将来顺利过渡并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他们能准确认识海洋学的发展现状和正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有力帮助。此外,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开展,也从另外一个层面上为大学生学习英语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有助于巩固和加强大学英语的学习,真正提高学生英语的整体水平。

2?摇海洋学双语教学的探索

2.1?摇教学内容

由于“海洋学”本身的专业性和学科交叉性很强,教学组在借鉴中国海洋大学和厦门大学等国内兄弟院校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英语水平,选用冯士院士等编著的《海洋科学导论》作为主要中文参考教材,以alynCDuxbury等编著的《anintroductiontotheworld’soceans》和英国BBC公司摄制的“theBlueplanet”作为主要英文参考教材,制作多媒体双语课件,内容主要涉及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海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海洋环流和波动、潮汐现象、海洋生物和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等章节,涵盖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物理和海洋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

2.2?摇教学方式方法

双语教学的实质并非是单纯的外语语言教学,而应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用母语以外的某一门语言与母语同时作为教学媒介语言和交流语言开展教学工作,并能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与不同的交际对象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的切换运用[9]。因此,双语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应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核心,而外语语言学习仅是伴生的,否则就会背离采用双语教学的形式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初衷。鉴于学生的接受程度,本教学组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采用逐步渗透法,即参考多媒体双语课件,以中文讲授为主,以英文解释为辅,用英文主要介绍课程内容相关的部分基本概念、重要定理及专业词汇。教师课前会把课件及涉及的英文关键词和疑难词发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便于他们课上能够看懂英文的课件,听懂英文的讲解。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结合授课的方式,以多媒体讲解为主。因为“海洋学”课程本身内容繁多,覆盖面广,涉及的图片资料相对也较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师从全部采用板书中解脱出来,使教师有充裕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加快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适应,并且多媒体把声音、图片和文字等形象地融为一体,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结合教学的具体进度,播放“theBlueplanet”相应的视频教学片,这样既能拓展相关教学内容,又能够让学生有纯正的英文视听感受,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专业知识讲授中,采用每堂课结束或每章结束后及时小结,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而不仅仅是了解一些零星的概念。

课后我们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具体体现为:每次下课前利用3~5分钟的时间,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并就学生们感兴趣的环节进行课堂讨论;课后有选择地布置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如在播放“theBlueplanet”英语教学片的同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课后提交英文观后感,或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此外,结合授课进度和当时时事安排相关的讨论题目(如大陆架及东海争端、海洋资源与南海问题、海洋对气候的影响等),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海洋学”课程的价值。

2.3?摇考核方式

李红兵[10]认为,双语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论文撰写、闭卷考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察和考核,学生的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8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生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包括课后作业和论文撰写的质量,以此培养学生检索文献、翻译资料以及自学能力,提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侧重考察学生对重点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期末考试中会包括占总分值10%~30%的英文试题。

2.4?摇教学成效

学生对双语教学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受,以往学生只能在英语课堂上听说读写,学习英语,而离开了英语课堂,就失去了特定的语境和场景,很少有机去体验和学习。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随着课堂学习的深入,学生从刚开始只言片语的发言,到后来大篇幅英语观后感的撰写,甚至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学们认为海洋学双语教学的开展非常有效,能提前接触学科内容中的概念和其他知识点的英语表达,接触大量英语专业词汇,并通过外文教材和期刊的补充学习,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石。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反映,双语教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影响,因为学科内容多,学习时间少,双语方式有碍直观地接受知识,有时候对于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不是很透彻,会造成学习中的盲区。

3?摇关于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3.1?摇教材的建设

寻找合适的教材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难点。目前很多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均采用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并结合国内的优秀教材进行讲授。原版英语教材的选用,的确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营造一种“使用英语而不是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各异,专业技术的工程标准与规范各国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全盘照搬地使用国外教材,并不十分适合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教学方案和专业定位。教材要与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相匹配,因此在引进原版教材的同时,应根据我国高校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在遵守版权法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增减或改编,并同步编写配套的教学参考书。鉴于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正蓬勃发展,并积攒了不少可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当鼓励适合我国国情和教学要求的双语教材的编写,加强双语教材的建设。如组织编写以中文为主,关键部分为英文对照的“海洋学”教材。

3.2?摇师资的培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在双语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双语教学不同于新加坡和印度,这主要源于国内高校大部分精通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并不完全精通外语。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造就的多是读写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但是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专业教师在国内各高校并不多见。而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能熟练运用英语,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当前师资乏力已成为影响国内双语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11]。因此,加强专业课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培养成为重中之重,对即将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选派教师出国作短期访问、定期召开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等都成为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8]。此外,结合国家留学基金公派出国计划,同步推进双语教学发展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3.3?摇政策支持与鼓励

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自身能力的提高,到课程的精心准备,都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因此学校在政策和待遇方面应当给予适当倾斜,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实施双语教学,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积极地投入到双语教学中。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对双语教学有专项的立题研究和资金投入,有的学校采取对实施双语教学教师的工作量增加50%进行计算的做法[11],有的学校采取提高双语教学课程课时费的做法,这些均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推行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4?摇结语

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教育国际化,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复合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双语教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还未构建起一套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作为双语教学的尝试者和探索者,我们愿意进一步深入“海洋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为“海洋学”双语教学的发展和课程建设,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冯士,李凤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D].高[2001]4号.

[3]张迎梅.“动物生物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2003,(1):67-68.

[4]刘敬泽,赵秀颖,张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综述及发展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5):115-118.

[5]丁旋,苏新.海洋科学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心得[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58-161.

[6]鲁靖,邓晶.高校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质疑[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2):55-57.

[7]刘敏.时代呼唤双语教学[J].学科教学,2001,(7):3-5.

[8]寇正涌,付立波,郝锡联.对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5):142-144.

[9]袁俊生.海洋学双语教学的初探[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3(3):33-35.

[10]李红兵.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3):110-111.

[11]李萍,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2-25.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篇7

关键词:计算海洋声学;理论教学;讲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67-02

一、概述

国防科技大学水声工程硕士点成立于2003年,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这是湖南省也是国防科大涉及海洋技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唯一专业。多年来逐步建成《水声学原理》、《声纳信号处理》、《计算海洋声学》及《专门水声实验》四门课程,构成水声工程学科的较完整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其中,《计算海洋声学》课程于2011年开始论证建设,并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授课,面向对象为研究生一年级以及博士生一年级学生,至今已开设课程四次。

2015年1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并将水声工程学科纳入研究院下,这两年来,选课学生人数逐步增加,同时学生的专业包含了水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软件工程等多个专业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学生们本科学习基础不同,数理功底差异明显,因此在课程讲述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对不同基础知识点的覆盖面,并不断优化教学课件与讲授方式,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介绍

《计算海洋声学》课程授课目的是深入探索海洋中声传播规律所形成的物理机理,通过建立海洋声场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及数值计算的方式研究海洋声场的物理现象与规律,具有较深的数学性、物理性,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值计算能力。同时也承担着高素质创新型水声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任务。课程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水声物理规律,具备深厚的水声数理计算素养,能够灵活运用水声计算方法,因而对理论教学方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计算海洋声学从声学理论基础中的波动方程出发,推导出频域内亥姆霍兹方程,该方程属于数学物理方程中泊松方程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不同的数学与数值求解方法,可以得到海洋中声波传播的数值模拟仿真。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总结,发现学生需要综合利用本科时期所学习的多门数理知识,同时,非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需要补充相当一部分额外的知识体系,这些基础知识体系为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为教学带来了挑战。

三、理论教学方法思考

1.明确理论教学目标。任何一门理论课的学习目标包括整体学习目标与各章的分支学习目标。整体学习目标是对课程的整体内容而言的,各分支学习目标是从属和服务于整体学习目标的。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让学生首先明确学习目标,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抓住学习的主动权,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避免或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从而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1)整体学习目标。教科书的前言中讲到:“本书试图介绍用于求解非均匀液态―固态介质中波动方程的现代数值技术。重点在于阐述对于实际海洋环境能直接得出数值实现方法的理论基础。”该段文字在教科书前言中第四段的中部,点明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目的,在近两年的教学过程中,在第一节课中,通过扩充该段内容,并进行详细解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程的整体学习目标,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了一个主线。(2)分支学习目标。课程中每个章节均具备明确的分支学习目标。具体来说,或通过某种方法得到海洋中声传播的规律,或通过规律研究海洋中的某种特殊现象。在每章学习中,首先给出该章内容的总体目录,之后通过备课时的分析,给出该章内容的章节结构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该章的各个小节的分支学习目标,进而掌握章节学习目标,为学习提供一条流水线。章节结构图在每次课程的开始、结束前及下次课程开始的复习中出现,通过三次分析,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加深学生印象。如图1给出课程第二章中的章节结构图。当然,在备课中也发现,很多小的知识点并非是串行分布,存在多类并行现象,这就需要在规划章节结构图时,一方面复杂化图形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兼顾主线,有所取舍,尽量使结构图简明扼要,便于学生掌握。

2.多样化理论讲授方法。理论教学尤其是公式推导,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十分枯燥并且难以理解的过程,应尽量减少公式的数学推导过程。但对于计算海洋声学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因此有些重点的理论讲解必不可少。为了提高理论教学质量,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有以下三点体会。(1)教学重点体系化理论讲授。针对章节中重点的理论知识,无法弱化过多的理论讲授过程。此时,尽量采用体系化思路对公式进行讲解。类似于章节结构图,首先给出理论推导的全过程结构的文字流程图,使学生了解大体思路,之后按照顺序逐一讲解。当讲解完成后,给出理论推导过程的公式流程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这样以结构图为主线,进行体系化理论讲授,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理论推导的目标,另一方面不会陷入到理论中,从而影响总体理解。如教学中第五章简正波法的主要推导过程,首先给出简正波法的整体推导文字流程思路,然后分部讲解该方法的理论推导过程,讲解完成后,再次给出文字流程图,并给出公式流程图,通过文字流程与公式流程,使学生建立起该方法的分析体系,从而可以深入思考体系中各部分难点。(2)教学非重点物理概念讲授。理论教学中针对非重点的理论推导,尽量采取以物理概念为主体的讲授方法。首先弱化理论推导过程,只针对思路与难点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以物理概念为主,配合图形讲述理论公式给出的具体含义。通过让学生了解公式的目的、物理含义及结果显示,可以极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且物理概念、图形等信息直观且容易理解和记忆,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直观的印象。如果学生将来有需要,可以通过再次学习掌握相关内容。(3)结合编程的实践化理论讲授。本课程虽然以理论教学为主,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条件所限,目前课程以编程仿真作为主要的实践内容。一方面使抽象的公式转变为形象化的图形显示,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课程掌握部分编程实现方法,为后续的研究生毕业课题打下基础。在授课过程中,在每章节的讲述过程中均加入了程序仿真的内容,在课堂中进行讲解与仿真运行,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详细解释,通过学生反馈来看,这样的授课效果取得学生的一致认可;在授课完成后,预留仿真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仿真,通过这种方法回顾课程学习内容,并近一步掌握理论知识。

四、总结

针对跨专业研究生而言,《计算海洋声学》课程存在理论艰深、基础门槛高等特点,在教学中应有所侧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本文根据近年来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在教学目标、讲授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该课程的建设提供了部分思路,也可对理论教学相关的课程提供参考。由于笔者教学经验尚浅,课程建设时间有限,在教学教具、课程实验等方面还存在大量欠缺,需要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近一步进行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指南[Z].2004.

[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2009年培养方案[Z].2009.

[3]张志伟,孙运泉.目的・中心・思路――《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工作初探[J].教法研究,2013,(10).

[4]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

thoughtontheoryteachingmethodofComputationaloceanacousticCourseforCross-specialtyGraduateStudents

maShu-qing,BaoChang-chun,wanGYi-bo,wUYan-qun

(academyofoceanscienceandengineering,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073,China)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篇8

【关键词】海洋人才海洋经济协调性

一、引言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以及高新技术在涉海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海洋人才在我国未来海洋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以海洋人才为代表的海洋创新资源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海洋开发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前,我国海洋人才与世界海洋强国之间尚存差距,现有的海洋创新人力资源储备难以满足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何科学高效地配置相对有限的海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推动海洋创新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有必要对中国海洋人才分布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实现科学布局相对有限的海洋人才资源提供决策支持,为我国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近些年来,海洋经济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之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海洋经济问题是近年来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但其研究内容多集中于海洋环境经济、海洋产业经济以及海洋区域经济等问题,而海洋人才作为海洋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核心,针对该类问题的相关研究则较为少见。一方面,多数学者将海洋人才培养作为与其他专业门类人才培养视为同样的问题加以看待,从培养模式、空间分布上未给予特殊关注,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拥有较长的海洋开发历史,但真正进入以海洋创新人才为核心的科技兴海阶段尚不足二十年,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海洋人才在海洋经济研究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较为少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蓝色圈地运动的兴起和资源、能源问题的进一步加剧,面向海洋、利用海洋已成为沿海乃至世界各国的共识,而以耕海牧渔的传统方式简单、低效地发展海洋经济的方式显然已难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无法满足世界各国对发展海洋经济的迫切需求,因此,以海洋人才为主体的海洋科学技术逐渐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海洋开发能力和海洋利用水平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海洋人才培养架构,包括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及广东海洋大学等在内的海洋专业院校以及中科院、国家海洋局、中国水产研究院等诸多科研机构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逐步增多,但如何从优化人才布局出发,高效利用海洋人才,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快速发展成为了新的命题。

根据经济学中的稀缺规律,一切用于经济增长的要素资源都是有限的和稀缺的,必须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即实现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序流动,以实现整体经济的高效发展。海洋人才作为海洋创新要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如此。按照要素配置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要素在某一位置的大量集聚一定会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正向作用。对于某些生产要素,如资金、自然资源等,其过量的集聚可能会导致单位要素的边际产出有所下降,但是对于诸如人才、信息、技术等涉及创新问题的要素而言,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并不容易出现,因为更多的人才、信息、技术的聚集会引发较为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以近年来海洋科学界大力推动建立的国家海洋创新体系为例,该体系的建立必将实现海洋人才、技术、信息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通,会形成因集聚而高产、因高产而集聚的“马太效应”。由此可见,对于海洋人才而言,如何培养是根本问题,而如何配置,实现对海洋人才的科学布局和高效利用,同样是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二、现状及变化趋势

(一)中国海洋人才分布现状及变化趋势

在对中国的海洋人才分布现状加以研究以前,有必要对海洋人才的概念加以明确界定。在以往的海洋科学研究中,通常将海洋从业人员数作为海洋人力资源加以分析,但随着近些年来海洋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该类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也逐步显现,因为从事传统“渔盐之利,舟楫之便”的涉海初级劳动者显然不是智力密集型的海洋创新资源,无法称之为“海洋人才”。在此,为与初级涉海劳动者加以区别,将海洋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知识技术水平,能够从事较高水平海洋资源开发或为海洋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专业涉海技术人员”。为便于后文定量研究,结合历年海洋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数据,将本文的海洋人才计数范围设定为历年统计年鉴中的“科技活动人员”(包含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在内的海洋科技活动人员)。考虑到2006年开始,国家对海洋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为保证数据资料的连贯性和可比性,在此,将本文的研究区间设定为2006-2012年。七年间,中国的海洋人才总量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该图显示,2006-2012年间,我国海洋人才总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在2006年至2008年间,海洋人才总量平稳小幅增长,在2008年至2009年间,海洋人才增长近78%,扣除统计误差,可以看出,该段时期是我国海洋事业大发展的时期。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海洋开发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关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加强,海洋人才总量高速持续增长,2010年至2012年我国海洋人才总量又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在“量”的问题得到大力改善的同时,七年间,在我国海洋人才分布方面,同样发生了变化。考虑到绝大多数海洋人才分布于沿海省市,在此,按照十一个沿海省市、北京与其他地区划分(未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南海诸岛),将2006年与2012年各地区海洋人才占比数据整理如下表:

该表显示,在2006-2012的七年时间里,十一个沿海省市、北京与其他地区的海洋人才分布情况略有变化,以北京为代表的地区海洋人才高度集聚,截止到2012年,已有近四成的海洋人才位居北京,占比居各地区榜首,也反映了北京对人才吸引的竞争力,而天津、上海、山东及广东虽然仍是我国海洋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但海洋人才的占比明显减弱,除此之外,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海洋人才的占比略有下降,广西省海洋人才的占比没有发生变化,而辽宁、海南和其他地区海洋人才的占比略有上升。将2006年与2012年海洋人才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在地图中加以展现,可以直观地得到我国海洋人才总体分布情况。

上图显示,2012年与2006年相比,虽然各地区的海洋人才占比发生了变化,但是,海洋人才占比处于高、较高、较低和低的地区分布基本一致,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海洋强省强市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传统海洋强省强市地区由于具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等优势,对海洋人才的吸引力较强,而以广西、海南为代表的部分沿海省市虽然临海,但受到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海洋人才仍然较为缺乏,这直接制约了该类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

(二)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中国的海洋经济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发展的,据统计,1979年至2012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7%,而同期沿海省市的GDp增长速度高达14.1%,沿海省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其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密切相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海洋经济的发展逐步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包括“蓝色经济”、“海洋强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一系列口号和战略相继提出,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0045.2亿元,对全国GDp和沿海省市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6%、15.8%;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29397亿元,对全国GDp和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6%、9.3%。2006年至2012年间海洋生产总值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趋势如图3,由该图可以看出,七年间,海洋生产总值稳步增长,而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呈现波动状态,特别是在2008年及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期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最小值,且2009年相对于2008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几乎没有增长,所以可以得出,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面效应。

本文研究的是海洋人才的分布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因此有必要考虑各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2012年全国十一个沿海省市中,广东省实现的海洋生产总值名列第一,达到10506.6亿元,接近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我国的传统海洋大省,其次为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8972.1亿元和上海市海洋生产总值5946.3亿元,广西省和海南省分别以761亿元和752.9亿元居沿海省市的末尾。由于各沿海省市经济规模不同,因此,不能仅以海洋生产总值规模大小衡量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的数据,将2012年我国十一个沿海省市地区生产总值、沿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及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整理如下:

根据数据,我国十一个沿海省市中,天津市海洋生产总值占比居全国首位,占比达到30.6%,其次为上海市29.5%和海南省26.4%,占比最低的是广西省,仅为5.8%;在各沿海省市地区生产总值方面,广东省居首位,广西省和海南省居地区生产总值的末尾,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省虽然地区生产总值和海洋生产总值规模不大,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位居十一个沿海省市的第三位,说明虽然海洋经济在海南省经济发展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但海南省本身经济亟待发展。

三、协调性研究

在对我国海洋人才分布及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别加以分析之后,接下来将对两者的协调性加以深入研究。在此借鉴纪瑞雪(2015)对中国海洋创新要素空间集聚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中应用的研究方法,先对我国海洋人才的集聚度的赫芬达尔指数加以计算,用以衡量我国海洋人才分布的集聚程度,然后通过构建变异系数法模型对其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加以定量研究。赫芬达尔指数是指各区域某经济要素占总值百分比的平方和,即:

该表显示,七年间,我国海洋人才分布的赫芬达尔指数值整体呈现出递增趋势,意味着各地区海洋人才有相对集中的趋势,这个计算结果与前文对2006年、2012年各沿海省市、北京及其他地区海洋人才分布占比的结果相一致,以北京为代表的地区海洋人才高度集聚。其中,2006年至2008年该指数有所下降,但从2009年起快速上升,此计算结果与金融危机发生及作用时期也相吻合,说明金融危机对海洋人才的集聚也产生了影响。接下来,参照黄瑞芬、王佩(2011)曾运用的变异系数法,探究海洋人才的这种集聚分布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两人曾运用该方法对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系统的耦合性加以分析,用以研究两大系统的协同效应,在此加以借鉴,将变异系数法的模型设定如下:

计算结果显示,2006-2012年七年间,我国海洋人才分布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呈现波动:2006-2008年间协调度值下降趋势显著,2009年出现反弹,此后三年逐步下降。因此,从研究区间来看,除去区间端点值,2009年是我国海洋人才分布与海洋经济发展协调度最高的年份。2009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概念被时任国家主席提出,也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海洋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的海洋开发进入新时期,以上计算结果也基本与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现状相吻合。2010年以后,该协调度有所下降,表明现有的海洋人才分布并未充分发挥其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因此,我国的海洋人才分布亟需优化,以最大限度助推海洋事业发展。

根据殷克东、李兴东(2011)构建的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测评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进行测评,所得结果认为我国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第一梯队包括上海、广东、天津,第二梯队包括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第三梯队包括河北和广西。将上述结论与图2得到的我国海洋人才总体分布情况加以比较分析,发现,海洋人才占比最高的山东在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仅列第二梯队,而海洋人才占比较高的天津和广东却列居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第一梯队,根据殷克东等的分析认为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有较强的依附性,上海、广东、天津强大的陆域经济带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因而广东、天津在我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评测中位于第一梯队;根据数据,海南省海洋人才在各沿海省市占比最低,而海南省却处于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第二梯队,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海南省海洋经济结构中需要海洋人才较少的旅游业在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我们注意到广西省无论是海洋人才占比还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水平均列沿海省市最末级别。综上所述,作为决定一个地区海洋开发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现有的海洋人才分布并未充分发挥其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海洋人才的分布与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完全协调,海洋人才的分布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这与海洋人才分布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计算结果一致。

四、结语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综合考虑未来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确定“十二五”时期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随着科学技术在海洋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海洋人才为代表的海洋创新资源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海洋经济是创新的经济,海洋发展靠创新驱动,海洋人才作为新时期我国海洋创新事业发展的核心,尤其是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的经济新常态情况下,要求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海洋人才的分布不仅对于海洋事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本文从我国海洋人才分布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出发,尝试通过建立模型定量研究两者的相互协调关系,以期为优化海洋人才分布提供指导。研究表明,2006至2012年间,我国海洋人才分布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值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这一方面与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海洋经济自身发展规律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密切相关。在海洋人才培养体制日益健全的今天,科学掌控海洋人才分布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海洋人才优化配置的现实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义旭东.论区域要素流动[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

[2]纪瑞雪.中国海洋创新要素空间集聚的区域分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5.

[3]彭耿,刘芳.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篇9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

 

一、蓝色经济区的概念与提出

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其基本特征是:依托海洋,海陆统筹,高端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科技先导。它不仅是涉海空间概念,更是一种创新域。

蓝色经济虽以海洋为基础又不完全等同于海洋经济。它要求以海洋为纽带,整合海洋与陆地、国内与国外、有形与无形资源,通过技术及制度创新实现有效配置,服务于经济建设。。同海洋经济比,它更强调海陆统筹和产业发展的高端、高效、高质,更强调生态保护和对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以“蓝色经济”代替“海洋经济”,不仅是简单的名称更换,也不仅是对海洋经济地位的提升,更是对海洋经济价值认识的深化。

2009年4月21日至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实际上也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构建国家21世纪海洋战略的一部分。短短几个月,山东刮起了一场“蓝色风暴”: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山东省沿海7市也纷纷展开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研究和规划,旨在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整体部署。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热潮,从经济学理论出发,科学界定蓝色经济区,对山东蓝色经济区建设进行理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策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社会和谐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实施新的科学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如下:

(一)实施以新的理念为指导的临海发展战略,完善产业分工链条

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是主要目的国之一,东部沿海地区尽显优势,山东半岛应积极融入到国际产业分工链条,实现产业升级,密切跟踪世界蓝色产业发展前沿,着眼于建设蓝色产业体系,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突出发挥基地、园区和企业品牌的载体作用,形成战略优势产业、骨干支柱产业、新兴高端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实施以建立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海洋产业发展战略。

现代海洋产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正不断完善着各个子门类,催生着细分生产门类的形成与崛起。因此,各国都加快了海洋的开发与利用,重点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产业。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必须实施以建立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海洋产业发展战略来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三)实施山东半岛港口集群发展战略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使之成为一个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区,“个体”港口的发展是承担不起如此重任的。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多极多圈多带多区”相互交融发展的时代,要从港口经济是蓝色经济的第一视角来全面审视各层面的关系。山东半岛要真正实现“以港兴区”,必须建设强大的山东半岛港口集群,这样才能真正打造成一体化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发展的必然,是经济发展规律驱使的结果。

(四)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建设蓝色经济区,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优势产业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研究制定税收政策,重点支持海洋资源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研究制定金融政策、优化金融布局、创新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山东半岛的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此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作支持。。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的机制。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全新战略构想,其必将极大地促进山东省海洋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强大的海洋经济优势,推动由海洋经济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跨越,为建设经济强省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政策建议

(一)争取国家支持,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类开发区。如果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鲜明特色的区域板块,海洋产业将获得优先发展。

(二)出台产业政策,将山东半岛打造成蓝色经济高端集聚区

一是出台金融扶持政策,使信贷向蓝色经济产业倾斜,设立蓝色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引导发展高端海洋产业。二是出台产业政策来引导蓝色经济的高端化发展,限制产能低下和高污染高能耗项目,鼓励投资高端产业。。三是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向蓝色经济领域集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坚持科技兴海,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

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人力资源和软环境服务。建立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孵化机制,提高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速度。吸引全球各地的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和企业入驻蓝色经济区,从而拉长蓝色经济产业链,在山东半岛形成蓝色经济研发基地、产业转化基地、生产制造基地、贸易流通基地。这将大大提高产业竞争力度。

(五)开发与保护并重,做到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的管理,及时解决环境污染及恶化问题;遏制污染源头,重点防治陆源污染源,限制沿海城市和沿河流域工矿企业的排污量。同时加快生态工程的建设实施,保护重点生态系统,通过清淤减排等措施改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姜秉国,韩立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姜旭朝,张继华,林强.蓝色经济研究动态[J]。山东社会科学.,2010,(1)

[3]郑贵斌.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水平三个重要问题[J].理论学刊,2010,(1)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篇10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体会

局党委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同志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和有关科学发展观重要文献,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如何更好体现科学发展”学讨论。党委成员积极参加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所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在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深入分析检查,普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主要认识和体会是:

(一)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海洋地质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海洋地质工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审视海洋地质工作的发展思路。充分认识海洋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作用,加强基础海洋地质和战略性矿产地质工作,加快海洋地质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带动引领海洋地质工作,繁荣海洋地质事业。

(二)科学发展对海洋地质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海洋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宝库,查明、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加强海洋地质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必须加强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发挥海洋地质工作对沿海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必须加强以能源为主的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提高海洋资源保障能力。必须加强对沿海经济发达区的海洋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保护海洋地质环境。必须积极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勘查和大洋、极地科学考察,维护我国在国际海底区的海洋权益。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地质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地质工作,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要求,坚持统筹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国内地质事业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在海洋地质工作改革发展过程中,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环境保障能力、基础支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国土资源部党组的关心指导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直接领导下,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思路清晰,改革稳步推进,队伍建精建强,海洋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可供利用矿产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推动地球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我局首次成功钻获水合物实物样品,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历史性突破;20*年我局在北黄海石油勘探第一口井钻探实现了钻探首钻见油的目标。这是我局广大科技人员克服困难,长期奋战的结果,践行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温总理的希望“创造出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

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上级的要求和职工的意愿存在一定差距。局党委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海洋地质调查能力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近年来,中央加大投入,海洋地质调查装备有了很大改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相比仍不相适应。一是现有的调查船船龄都超过30年,船体、设备、机械老化,故障多,维持正常海上生产的维修费用高,难以承担更繁重的调查工作任务。二是船舶基础设施、基础支撑能力薄弱,不能满足新装备的作业要求,新技术、新方法技术装备的引进受到制约。三是海洋地质调查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还不高,不能适应当代海洋地质、海洋矿产资源的探测、观测要求。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主要的海洋仪器必须依赖进口,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深水资源勘探和环境观测方面,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二)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够强。近年来,我局海洋高科技研发技术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进步显著,承担了多项“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研发、基础研究、公益性科研等项目。但与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近年来显示科技水平、有影响力的论著发表的不多。二是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有待加强,亟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和“品牌”产品。三是应用海洋地质和物探调查资料解决基础地质和找矿问题的水平有待提高。深水井场、深海探测、三维地震勘探等方法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富钴结壳及热液硫化物探测等技术处于落后状态。四是对海洋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变革趋势缺乏敏感性和应对准备,只是满足于已有的些小进步,在新的海洋科学变革面前有被抛弃之虞。

(三)为我国海洋国土资源管理和海洋地质工作提供海洋基础地质信息服务的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十一五”以来,我局的信息化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但与提供社会公益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海洋地质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尚待完善,与部、地调局共享式信息服务体系没有建立。二是局内基础的服务体系平台和软、硬件环境建设有待提高,内部业务网络无法满足业务数据保密要求。三是对历史上获得的海洋地质调查原始数据和实验测试分析结果数据等资料,深度开发不够,信息化工作进展缓慢,综合信息化系统及成图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成果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不够明显。

(四)组织管理能力不够强,不能适应海洋地质发展的新要求。一是预算管理不适应财政改革要求,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结合不够紧密,经济管理工作中宏观规划、调控、监管意识和能力不够强。二是地勘项目管理办法和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有待补充完善,保证地勘项目完成和鼓励科研创新的考核、分配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三是缺乏对人事劳动政策的系统性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长远规划不够,业绩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四是综合管理科学、有效的沟通协调不足,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各业务所之间、专业与学科之间协调不足,调查与研究结合不够紧密,制约了具有宏观影响大成果的形成。五是统筹、协调工作的能力还不够强。我局所设置的一些专业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对海洋地质工作的需求,特别是我局地处广东这个高度发展的区域,我们的工作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得很不够,至使一些专业所没能得到充分发展,没能在地方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六是对海洋科学的前沿发展缺乏全面、可持续的跟踪。我国海洋科学发展趋势是向深海进军,我局地处广东,面临南海,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对向深海进军还缺乏全面的统筹考虑和准备。

(五)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一是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部署,缺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家公益性海洋地质队伍规模、结构、人才、装备、基地、投入等方面的深层次研究。二是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人力资源余缺矛盾突出,主业人才不足,副业人员偏大。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到位,社会保险尚未进入地方社会保障序列,单位负担重,职工思想顾虑多,在此情况下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改革的难度大,且没有实际意义,未聘人员分流没有出口,不能推向社会,未聘人员仍依赖单位内部自我消化安置。三是带队伍的意识不强。重项目管理,轻队伍建设。调查研究不深入,对各基层单位队伍建设关心不够,指导协调不力。四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业务骨干超负荷承担项目任务,青年技术骨干、领军型人才严重不足。事业单位技术骨干、高级船员的工资待遇远低于社会同行,队伍不稳定、人员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引进和留住高级人才的矛盾日益显现。五是队伍生存发展存在多方面困难。社会保障不到位,经常性经费难以保障需要,离退休人员经费严重不足,不得不从市场找出路,出现公益性队伍不公益问题。

(六)干部队伍作风尚未完全适应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一些干部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自我要求放松了,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精神淡化了,开拓创新、敢闯敢试的劲头减弱了,对目前海洋地质工作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把握不足,对当前我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缺乏清醒的认识。形式主义、现象存在,报告申请、审批等事务繁琐,有些报告到机关后,未能及时得到答复。一些部门满足于会议布置和文件要求,缺乏对贯彻情况的跟踪了解、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深入到野外一线了解情况不够。

局党委认真分析了上述问题,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自身,关键在党委。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深。通过学习实践,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有了一定理解,但认识还不够深入,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没有充分把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升到影响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研究和解决。在管理理念和推动工作上缺乏用科学发展观解决重点问题。特别是对一些业务工作难点问题研究不深,认识不足,强调客观原因多,主观努力不够。根本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到位,没有真正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是创新意识不够强,奋发有为不够。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我们对新形势下海洋地质工作的大变革、大发展认识不足,对解决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准备不够。思维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缺乏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解决深层次、重大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有些工作往往还局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模式,一些改革措施遇到体制性制约就缺乏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的干劲。一些干部缺乏锐意进取的工作激情,缺乏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精神,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还不能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创新解决困难和矛盾的办法。缺乏忧患意识,表现为:小胜即满、小富即安,怕冒风险、怕担责任,对所承担的工作得过且过、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毫无创意、思想僵化。

三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管理能力亟待提高。近几年国家财政制度改革力度大,预算细化、国库支付、财政审计监督、银行监管等,财政资金使用日益公开透明,我局现行的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分配制度和以丰补歉经济运行机制、保持平稳发展的工作思路不能适应财政制度改革的新要求,制度创新不足。一些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确,职责管理不到位,导致机关处室之间互相扯皮、推诿。在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缺乏新思路、新办法。精神文明建设、民主管理等软实力建设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还不够。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广海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发展海洋科学为宗旨,以建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一流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和海洋地质调查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为目标,紧密围绕海洋权益、资源和环境的国家需求,以现代地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先进调查技术为手段,加强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加强以能源为主的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加强对沿海经济发达区的海洋地质环境调查;积极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勘查和大洋、极地科学考察,加强海洋地质科学技术研究,推进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强我局的竞争能力和技术实力,实现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事业立局、业务兴局的发展方略,加强统筹部署,完善项目管理,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对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科学发展的保障能力。

在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制定发展规划。以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一流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和海洋地质调查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为目标,紧密围绕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需求,开展战略研究,制定我局发展规划。加强海洋基础地质、环境地质与矿产地质工作,坚持资源与环境并重、基础与应用协调,促进海洋科学发展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兼顾、国内和境外统筹,启动“十二五”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研究,统筹协调好业务、科技、人才、装备、基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专项规划,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

(二)建立大项目机制。进一步建立立项、实施和管理大项目的新机制。在项目立项上,以国家需求为目标,加强宏观形势分析,围绕国家宏观战略、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策划大项目,形成以大项目为支撑的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新格局。在业务推进上,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认真实施项目。在项目管理上,健全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大成果。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健全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完善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及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提升海洋地质调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海洋地质调查队伍研究能力,促进调查与研究有机结合,解决重大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通过积极争取对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和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国内外合作,依靠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追踪海洋地质科学前沿领域信息,加速我局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