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34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篇1

摘要产品形象设计是为实现企业形象统一识别目标的具体表现。它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显示企业个性,创造品牌,赢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形象的系统评价是基于产品形象内部和外部评价因素,用系统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去解决形象评价中错综复杂的问题,为产品形象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引言产品的形象设计是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围绕着人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适合人的个体与社会的需求而获得普遍的认同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对产品形象的设计和评价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系统复杂而变化多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涉及到人的感官因素等,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笔者试图通过对企业形象的统一识别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人与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对产品形象设计及评价系统作有意义的探索。1产品形象设计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关系对形象的研究大都基于企业形象统一识别系统(CorporateidentitySystem简称CiS),所谓企业形象,就是企业通过传达系统如各种标志、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运用视觉设计和行为展现,将企业的理念及特性视觉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来塑造具体的公众认可、接受的评价形象,从而创造最佳的生产、经营、销售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通过经营理念、行为方式,以及统一的视觉识别而建立起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它是一种复合的指标体系,可以把它区分为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自身的评价和印象,外部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内部形象是外部形象的基础,外部形象是内部形象的目标。产品的形象设计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形象目标的细化。它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对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的观念、原理、功能、结构、构造、技术、材料、造型、色彩、加工工艺、生产设备、包装、装璜、运输、展示、营销手段、广告策略等等进行一系列统一的策划、统一设计,形成统一的感官形象和统一的社会形象,能够起到提升、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的作用,使企业在经营信誉、品牌意识、经营谋略、销售服务、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显示企业的个性,强化企业的整体素质,造就品牌效应,赢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2产品形象设计的统产品整体形象(productsidentity简称pi)是产品在设计、开发、研制、流通、使用中形成统一的形象特质,是产品内在的品质形象与产品外在的视觉形象形成统一性的结果。2.1产品的品质形象的统一性就产品的品质而言,是通过产品的内在质量而反映到外在的企业形象上,如德国的“奔驰”车、西门子的电子产品等,给人更多的是对德国产品的制造技术、产品性能,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联想,在感官上形成“车—奔驰—技术—品质—德国”。‘高质量”与“德国”是同义的,“奔驰”车的形象就是“德国”的形象,“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伊夫·圣·洛朗的服装代表着华贵和浪漫的法国人的形象。产品的品质形象涉及到产品的设计管理与设计水平,无论是在产品的功能、性能、材料选用、加工工艺、制作方法、设备条件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管理。在产品形象设计中,首先要在设计管理水平上提高,如有明确的产品设计目标计划,组织有效的产品设计开发队伍进行关键的技术攻关,提供完善的设计技术配置服务,包括“软”的(高素质的设计人员)、“硬”的(符合设计开发要求的设施、设备)配置,满足产品设计开发的物质条件。并且要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实施程序过程的管理(如阶段评估、信息反馈、多方案选择等)。为满足设计开发水平,提高设计的质量,就要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产品设计水平的高低,除了取决于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外,更主要的是要按照科学的设计方法程序进行。充分进行产品设计的市场调研,收集资科、信息,提出开发设计本产品的充分依据,如:对产品设计的功能、性能、造型形态分析,以及采用何种原理、技术、生产方式等,满足何种人群或个体差异的要求(包括心理和生理需求),对产品的使用方式、使用时间、地点、使用环境进行研究,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如安全、环保、法律)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归纳,对产品的整体形象设计进行定位,通过方案的选择、优化,形成产品形象设计的系统性,逐步实现把产品的形象设计统一到企业整体形象上来。(见图2:产品形象一企业形象)2.2产品的视觉形鼠统一性产品的视觉形象的统一性(pi)是企业形象在产品系统的具体表现,在企业形象的视觉统一识别(Vi)基础上,以企业的标志、图形、标准字体、标准色彩、组合规范、使用规范为基础要素,应用到产品设计应用要素的各个环节上。产品的特性及企业的精神理念透过产品的整体视觉传达系统,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力,将具体可视的产品外部形象与其内在的特质融汇成一体,以传达企业的信息。产品的视觉形象的统一性是以视觉化的设计要素为中心,塑造独特的形象个性,以供社会大众识别认同。产品pi由基本要素与应用要素两大部分组成。2.2.l基本要素设计产品视觉形象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产品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部是建立在基本要素设计的基础上,因此它是产品形象设计的基本元素,是pi的核心部分。基本要素设计包括:企业标志、企业标淮字体、企业名称、企业标准色、企业象征图案、企业吉祥物和企业精神宣传标语等内容。基本要素的设计是建立在企业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并充分体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方向、精神。基本要素设计必须风格统一并能有效地组合、配合应用,明确基本要素设计的组合、使用规范,规范制图的标准及方式,在实际使用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正确使用。2.2.2应用要责设计应用要素设计是以基本要素设计为基础,根据产品设计中实际的视觉表达事项,规范基本要素的使用,在产品的视觉化设计中,具体应用到以下各项内(1)产品的外观造型系统(特定的外观造型、材标准色彩、表面装饰工艺等);(2)产品的包装系统(包装造型、包装的文字、图符号、排列、包装材料、包装纸、包装箱、集装箱(3)产品的立面装饰系统(立面造型、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辅助色彩、铭牌、标识等);(4)产品的服务系统(产品货单、使用说明书、技术资科书、质量跟踪卡、保修卡、随货礼品等);(5)产品的促销媒介系统(商品册页广告,报纸、杂志广告,电视广播媒体广告,互联网广告,pop广告,户外广告,活动广告、室内广告等);(6)产品的展示系统(商场货架、专卖店、商品展览会、招商订货会、洽谈室、橱窗等展示环境)。2.2.3pi手册在确定了基本要素后,按照使用的功能、媒体的选择方式,制定各种使用、操作的规范,使产品的设计、研发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保证产品的形象设计统一性。根据产品形象设计的基本要素、应用要素编辑成册,形成设计指南。pi手册是产品形象设计的最后阶段,综合了pi的全部开发项目,整理成册,予以视觉化、系统化、规范化,可适合在任何时间、环境、地埔操作使用和查阅。pi手册是产品形象设计实施的技术保障。通过pi手册,重复再现设计目标,在管理上成为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为众多设计项目开发中,提供规范化和参照物,指导产品的设计开发,并按系列化进展,最终统一到企业形象的识别上。3产品形象设计的评价系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流通及使用,都是以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与社会发展为前提的,产品功能、形式的提出,是根据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而产生,是为了解决自身的某一问题或事物而设定,一切都围绕着“人”的存在而存在,其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人的情感因素。因此,人为的评价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产品形象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如果按完全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去评价,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特别是涉及到人类的多种情感,诸如喜、怒、哀、乐,以及五官的视、听、触、嗅等感官因素,就会出现许多不确定评价因素,还要涉及到人自身的个体差异、心理与生理的差异、所处环境、地域、时间及备类社会因素等等,对产品的形象评价必定会出现模糊不清,难以确定,因此必须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起评价系统,在涉及到人类情感、美感和时代时尚等因素时,可以以定性的方式评价;而对功能、性能、技术手段等则可量化评价;有的则要由两者综合去评价。3.1产品形象评价系统基本框架产品形象的评价系统框架是以产品的内、外评价因素为基础,以人的需求目标为评价结果,评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该产品是否能生存发展或惨遭淘汰,并指导产品设计、开发今后的发展方向(见图3)。3.2产品形象评价系统内容对产品形象的评价,不能拘泥于仅仅是对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的评价,因为它只是产品整体形象的极小部分,是最直观和表层的东西,更深层次的是通过产品的形象展示一个企业形象与文化直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对产品形象的评价必须从纵横的多方位去衡量。根据产品形象的评价系统框架,由产品形象内部因素与产品形象外部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测评平台,涉及到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生产管理到使用者因素、市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评价范围,以及由此产生的许多定性与量化的测试和测评点,能较详细具体地、有针对性的评价(见图4)。产品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使用,是由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演化过程,它涉及到人—机—产品—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与各种关系。因此产品的形象设计必须解决好这种层面与关系,才能达到设计的目标与要求,才能称之为“好”的产品形象。结束语建立产品形象设计的评价系统,有利于科学地评价产品设计的优劣,规范产品设计中的行为,指导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为产品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便于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管理的规范化,避免在产品形象评价中产生许多不确切的评价因素,减少以往在评价中绝大部分的人为因素和评价模糊界定不清的状况。但在评价的方式上,始终要遵循定性与定量的评价原则,否则就会落入疆化的模式,严重地阻挠产品设计中的创新与个性化发展。评价因素是随着人类自身发展而变化的,评价的方法与评价的内容亦会不断发生变化。评价系统是动态的,各测评、测试点是互动关链的。因此评价最终的结果要以符合人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篇2

大量网络数据以文本的形式存在。要获取有效的数据资源,就需要对文本进行分析,获取文本的主题词,即主题词提取。所提取的主题词在对文本进行分析时,被用作文本主题的描述词[3]。主题词是面向信息索引和检索的标准化语言,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国内外对主题词提取已开展深入探索和研究。对于小规模文本,通过提出相关的文本内容能够提供主题词提取线索,从而达到从给定文本中提取主题词的目标[4]。在此方法中,由于充分利用了相关文本所提供的线索,从而能同时处理文本摘要和主题词提取。对于英文主题词提取而言,由于英文语言本身的特点,关注点主要是进行词干加工。因此,可以构建出对英文文本的主题词自动提取系统[5],由于不需要进行分词处理,因此系统效率较高。中文文本的主题词提取,可以从语义的角度进行分析,构建出语义网络,使用概念之间的匹配来进行处理[6]。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解决传统方法以关键词进行主题词提取的缺陷。通过对词频率进行分析,同样可以进行主题词提取。通过增加文本预处理环节,能够进行合成词的识别,进而提高主题词提取的满意度[7]。通过主题词提取,能够获取文本内容的基本描述。现有的主题词提取方法主要关注于一般文本内容,缺少对行业应用领域的背景分析。通过对包装印刷行业产品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将产品设计要素与主题词的提取进行关联,从而提高数据资源获取效率,为包装印刷行业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2基于产品设计要素的主题词提取算法

2.1包装印刷行业的产品设计要素分析

包装印刷行业的产品设计要素分析包装印刷行业中的产品设计,不仅是对产品本身特点的关注,与应用场景密切相关,还需要与众多的外在设计要素进行关联。而应用场景往往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产品设计能适应应用场景的变化,满足新的设计要求。应用场景的变化与热点事件、用户群体特性、时节、地域等多种外在因素相关。这些外在因素往往能在互联网上以文本形式出现,并及时更新。因此,通过分析互联网上的文本,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潜在的设计要求与设计趋势,从而为产品设计提供支持。定义包装印刷行业的产品设计要素合S。S中包含所有的设计要素,共n个,记为e1,e2,e3,…en。每个设计要素ei具有属性a(ei)和相关系数C(ei)。其中,属性a(ei)表示设计要素所具有的设计属性,是对设计要素ei的基本描述;相关系数表示设计要素ei与产品设计之间的关联程度。相关系数C(ei)实际上表达了设计要素ei在整个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程度,是一个权重系数。

2.2文本向量空间模型

文本经过预处理后,可以得到分离出来的词。这些词是从文本当中抽取出来的关键词,用来表示文本的特征项,代表文本的性质和特点。基于产品设计要素的主题词提取算法采用向量空间模型的方法来表示文本。从文本集合向向量空间模型进行映射时,整个文本集合映射为向量空间;文本映射为向量空间中的向量,文本的特征项映射为向量的维度,从而构成完整的文本集合的向量表示形式。

2.3基于产品设计要素的主题词提取算法

主题词提取是文本分析的基础工作。从式(4)可以发现,传统的主题词提取方法往往关注文本本身主题词提取,而包装印刷行业的产品设计,需要关注与行业相关的文本分析。采用传统方法,会得到大量无关的主题词,并获得大量无关的文本,增加文本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对式(4)权重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基于产品设计要素进行主题词提取算法设计。根据对设计要素的定义,每个设计要素ep,都有一个C(ep),表示ep对于设计的重要程度。为了反映设计要素在文本中的出现频率、重要程度,将C(ep)作为特征项的一个重要权重系数。

3实验结果与分析比较

CF-tF-iDF与传统的tF-iDF之间在特征项提取上的有效性和效率。实验数据集为从互联网上抽取的5 000篇文本数据集合。实验步骤:首先对数据集合进行预处理,形成基本的特征项集合;然后按照算法步骤进行特征项提取。在预期特征项中,选择与包装印刷设计要素相关的词作为特征项;然后分别由CF-tF-iDF和tF-iDF的特征项提取结果进行对比。具体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显然,DF-tF-iDF在特征项选择上具有比tF-iDF更高的准确率。tF-iDF只根据文本本身的特点进行特征项提取;因此,尽管tF-iDF能够抓住文本的特点,并提取特征项,但由于未考虑包装印刷行业产品设计的特点,所提取的特征项可能无法体现其与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而CF-tF-iDF方法则通过设计要素权重因子,在选择特征项时,直接通过权重来进行筛选,从而使得特征项选择更符合行业应用设计要求。

4结语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篇3

1现代产品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方式

对现代产品来说,其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以直接、简明、准确、有效的表达商品信息为基本要求,通过良好的设计策略、元素组合方式,使产品包装更好地展示产品内涵、产品魅力,并传达产品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从而影响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产品商业价值和商业机会。现代产品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通常涉及四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文字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和商标设计。其中,文字设计最直接的作用,是传达商品的信息要素、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指向。纯文字设计往往和图形设计紧密结合,形成完整而富有境界的画面,增强包装设计的综合感染力。产品包装中涉及文字的内容通常较多,商品名称、商标名、广告语、产品说明等,都需要用文字来直观表达。因此,文字设计是产品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中较为简单但是需要和其他设计元素良好结合的内容,其设计细节非常考验设计者的设计功底。图形设计是产品包装设计的主要工作,现代产品为了使得外包装更加引人注目,更加具有视觉感染力,往往非常强调图形设计工作,因为图形所具有的直截了当、形象感十足的视觉观感,非常容易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印象,因而更加有助于产品的宣传、营销。图形设计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图形的选择要在凸显设计个性的同时,兼顾产品的功能属性和文化属性,这样的图形设计才是高质量而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的。色彩设计或者色彩搭配,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的每个角落都有体现,不同的产品所运用的色彩搭配方式、色彩配置风格也不一样,这给予了设计者很大的创作空间。色彩的设计,力求通过色彩体现产品包装的感情倾向,增强产品包装的感染力,而空洞、无味的色彩设计,往往看似光彩夺目,实则很难和消费者产生共鸣。不同的色彩元素、色彩搭配在产品包装中的运用,看似简单,实则较难,因为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商标设计,作为产品的重要“身份标识”,在产品包装设计当中必不可少。商标设计要求形象、简练而生动,与产品的基本属性相联系,又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企业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商标设计才能有效帮助消费者识记商品,产生高效的沟通思想、传达信息的功能。从长远角度来说,商标设计也是忠实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第一要素,因而商家应当尽可能将商标放在包装中显要的地方,以帮助有意向购买的忠实消费者第一时间得以辨认出来。

2视觉传达设计在茶产品包装中的运用原则

中国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对中国人来说,茶叶产品不仅是一种饮品或者饮品原料,更是一种情感和文化的寄托。爱茶之人所爱的,不仅是茶叶的产品属性或者功能属性,也在于茶叶的文化属性。因此,对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来说,视觉传达设计的运用不仅需要考虑茶叶的功能定位、企业文化,还要考虑茶叶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积淀。在此,将视觉传达设计在茶产品包装中的运用原则作简单分析。

2.1视觉传达设计在茶产品包装中的运用要考虑茶叶的养生功能

茶叶种植于大自然,来自于大自然,其带着天然的“自然属性”,其中所蕴含的健康、绿色的养生功能,是消费者选择茶叶产品时重要的影响因素,即越有利于养生和保健的茶叶产品,越能吸引消费者的购买,越能增强消费者的购买粘度。因此,在茶产品包装中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通过良好的视觉传达设计,体现茶叶产品的养生功能、养生价值、养生效果,尤其是茶叶品种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养生价值,一定要重点体现、有力突出,这样才能将茶叶产品的养生价值真正有效、直接地传达给消费者,帮助意向客户在第一时间确定购买意向。

2.2视觉传达设计在茶产品包装中的运用要考虑茶叶的品牌价值与品牌内涵

某种茶叶产品只是茶叶企业生产的众多产品中的一种,在茶叶产品被投入市场后,其所产生的作用不仅是创造销售利润,也包括传播企业的品牌价值与品牌内涵,增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为后续产品的市场销售赢取空间。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在茶产品包装中的运用,要以品牌价值、品牌内涵乃至企业文化的体现为重要目的,通过良好的视觉传达塑造,让消费者感受到茶叶生产商的诚意与茶叶企业“踏实做茶、认真做事、顾客至上”的态度,而实践也充分证明,这样的视觉传达设计方式,往往更能获得顾客对茶产品的信任。

2.3视觉传达设计在茶产品包装中的运用要凸显中国的茶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饮茶氛围

中国的茶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这正是茶叶产品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产品竞争中优势所在,也是茶叶产品在竞争中战胜其他同类型产品的文化根基,而且这种根基是非常强大而牢固的。在茶产品包装设计中,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用良好的视觉传达设计,有形或者无形地展现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在茶产品包装中植入文化属性,这是茶产品在市场中制胜的法宝,屡试不爽。文化的影响力是显著、无形而持续的,茶产品包装中良好的茶文化内涵植入,可以显著提升茶产品的综合价值,赢得一般消费者的青睐,而在出口销售过程中,这也是中国茶产品的显著标志,对中国茶文化的向外传播非常有益。

3视觉传达设计在茶产品包装中的运用技巧

视觉传达设计在茶产品包装中的运用已经习以为常,但如何将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却仍然需要认真探讨。基于茶产品特殊的产品属性,在此提出一些基于中国茶文化的茶产品包装视觉传达设计技巧,以供参考。

3.1色彩设计中产品情感的体现

茶产品是一种极富文化韵味的产品,消费者在选择茶产品的过程中,不仅看重茶产品的功能价值,也看重茶产品的情感,即茶产品能否向消费者传达一种情感取向,引发消费者的心理共鸣,而非只展示冷冰冰的外表,不和消费者进行情感交流。对茶产品包装设计来说,情感的体现可以从色彩设计入手,这样的体现方式更加直接、有效,也更加容易把握。一方面,茶叶包装中的色彩设计要体现冷暖度,避免一味追求艳丽色彩而忽略色彩冷暖搭配的设计方式。一般来说,茶叶包装中色彩设计的冷暖选择应当明确,杂乱的冷暖色布置往往会让包装所体现的情感混乱,造成有形无实。由于中国茶文化是内敛、谦逊、中庸、和谐的,因而茶产品包装中适宜选择暖色调,这也可以和茶叶产品绿色、养生、爽口、提神的基本功能相符合。当然暖色调中,还有多种不同的风格、情趣搭配,需要融入冷色调进行适当搭配,此时应当根据茶产品的具体类型进行取舍,如碧螺春外形紧密、叶片纤细、茶汤碧绿,常年生长于绿水青山当中,因而可以采用暖绿色为主,深黑色为辅的搭配方式。另一方面,茶产品包装中色彩设计要兼顾轻重质感和软硬质感,质感偏重和偏硬的色彩,适合应用在包装的文字、商标、生产厂家、产品说明等处,增强信息的显著性,易于消费者识记,而质感偏轻、偏软的色彩,适合应用在背景图案、图案底色、主题元素等处,以创造与茶文化相符合的含蓄之美、内敛之美,和消费者产生心理共鸣。

3.2传统文化元素的植入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中国传统文化形神皆似、内外相同,因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植入到茶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有力地衬托出茶叶产品中蕴含的茶文化属性,营造浓厚的中国文化观感和氛围,激发消费者对茶叶茶品的文化认同。具体来说,中国的书法文字、传统图案都可以植入到茶产品包装设计当中。茶产品的广告语和宣传语,可以用传统书法进行呈现,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可以作为茶产品包装的部分或者全部背景,而极富中国田园韵味的茶园风光,则可以作为背景图案出现,为茶产品包装营造一种绿色、健康、自然、文化感十足的观感。当然,由于书法元素尤其是草书,非常不容易辨认,而茶叶所面向的消费者基本都是普通大众,因而在运用书法元素的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呈现的方法、文字以及字体的选择,都需要设计者仔细进行推敲。对传统的中国图案来说,如祥云、龙纹、凤凰、喜鹊等,都可以根据情况运用到茶产品包装设计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图案,凝聚着华夏民族千百年的智慧与文化,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及直观记忆是非常强烈的,可以显著增加茶叶产品的吉祥、古朴、沉稳之感,对于茶叶包装设计效果的提升非常有价值。

3.3茶产品商标的科学设计与布置

商标,虽然寥寥几笔,简单直接,却是茶产品身份的唯一有效标识。对大部分的茶品包装来说,商标在外包装中所占据的面积往往较小,因而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体现产品商标的价值与魅力,就成为产品商标设计者重点探讨的问题。对茶产品商标,一方面必须充分体现茶叶生产企业的价值追求、生产理念,起到宣传企业、扩大影响的作用,另一方面必须风格沉稳、色彩低调,和茶叶产品的基本属性相统一,过于高调、夸张、明艳的设计风格,往往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损害茶叶生产企业的形象。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茶产品包装上商标的位置基本处于边角处,这样不会妨碍其他视觉传达元素的表现,并且,商标的色调、图案内容应当尽可能和茶产品包装的整体风格相符合,突兀、醒目的商标设计固然可以让商标更易被察觉,却对茶叶包装整体的视觉观感提升不利。此外,茶产品商标的图案应当以精炼、简洁而具有一定文化内涵为基本追求,不可一味求怪、求新而忽视了商标的本质属性。

4结语

茶叶产品的包装中,其视觉传达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有必要遵循科学的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对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进行改造和升级,以使茶叶产品包装的视觉感受更加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茶叶产品包装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既有产品功能方面的因素,也有产品文化、企业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消费者和市场方面的因素,这都需要设计工作者认真对待,综合考量。

作者:张阳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芳.土特产包装的视觉传达效应及设计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王建民,王葆夷.论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有效信息传达[J].包装学报,2013(1):73-78.

[3]刘立维.论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的哲学思维[J].包装学报,2013(1):92-96.

[4]刘珂珂.视觉传达在产品包装中的作用[J].包装工程,2013(16):105-107+126.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篇4

关键词:家纺;款式设计;影响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纺在家居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已经不再只重视家纺的实用功能,对家纺款式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家纺能够具有流行元素,要符合时代审美。因此,家纺设计师十分重视家纺的款式设计。然而,家纺款式设计受到设计风格、流行元素、消费心理、家纺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家纺设计师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另外,家纺是用于家居生活中,所以需要与家居环境相协调。研究家纺款式设计的影响因素,不仅能够丰富家纺款式,而且对家居环境的和谐氛围构建有着深刻意义。

1家纺款式设计的影响因素…

1.1设计风格

家纺款式的设计和需求者对家纺风格的选择和设计者对家纺设计的理解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在现代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外国文化迅速传入我国,影响着我国家纺设计的风格和未来走向。例如,欧洲古典家纺设计风格的传入,使得我国设计者在对家纺产品进行设计时充分借鉴了其古典、雄伟大气、富丽的设计风格。另外,家纺款式设计在我国存在时间较长,形成了中国古典风格、现代风格、混合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民族风格等家纺设计风格众多体系。

1.2流行元素

家纺款式的设计往往是建立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师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充分吸收和借鉴当前的流行因素,以借助新颖的流行题材实现吸引客户的最终需求。例如,近两年大马猴经常出现在被子、床单等家纺用品上。另外,流行色也是设计师使用的流行因素之一,它是采用最新、最具潮流的颜色作为家纺用品的基础颜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印染等进一步加工,以追赶时尚潮流的形式吸引客户。因此,家纺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流行元素对家纺款式的影响,并积极运用流行元素来创新家纺款式,引领时尚潮流。

1.3家纺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下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家纺文化指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时期下,消费者从心理层面对家纺用品展现出来的情感状态及与家纺相关的文化。任何设计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家纺用品设计者应根据家纺文化表现设计产品的时代特征。另外,我国长期的家纺文化发展形成了一定区域的家纺文明。例如,苏绣、锦绣、沈绣等具有较强民族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家纺产品。在结合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家纺款式的延续和改进,把民族和地域家纺产品有效地推向新的高度。最后,对于优秀家纺文化的传承,设计者要不断吸收其精华,通过与现代款式风格的有效结合,为家纺设计的发展增添生命力。

1.4消费心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家纺用品实用追求的基础上,将审美文化和精神追求融入家纺款式设计需求中。因此,当前家纺款式设计者需有效把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产品款式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环保和精神审美,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另外,消费者在进行家纺消费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从众心理、个性心理、求奢心理等不同的心理状况。消费者不同心理状态的出现也增加了家纺款式设计的难度。它要求设计师不仅要深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还要能够根据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心理有针对性地对家纺产品款式进行合理设计,以迎合市场的需要。

1.5家纺功能

任何家纺产品的款式设计的基础都是为了满足家纺产品的基本功能。因此,设计者在对家纺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产品的基本功能,并在不影响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对其款式风格进行适当的设计。同时,家纺功能和精神追求有一定的重叠,如对于美的追求。家纺基本功能除了正常使用之外,也会在设计中注重对审美的追求,而精神追求也提倡赋予家纺产品美丽的图案,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追求。由此可见,家纺功能是影响款式设计的重要因素。

2家纺款式设计的作用

2.1家纺款式设计的目的

家纺设计的实用性是家纺设计的最根本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现代化为家纺产品多元化奠定了良好的外界基础。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使其对于精神内涵的追求日益增加,对于产品质量和产品种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间接表明了人们对设计款式优美的家纺用品越来越重视,并且能够通过家纺风格展现出使用者独特的气质和审美观念。

2.2家纺款式设计的原则

家纺产品的基本功能是家纺款式设计的第一原则,任何附加设计都应在不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基础上进行。再者,家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也是家纺款式设计中应尊重的重要原则之一。例如,家纺款式和家纺材料之间的配套、家纺款式设计和图案之间的有效统一、家纺产品样式与色彩的有效结合、家纺产品款式和居家环境背景的有效融合等。设计师在对家纺款式设计和选择时,应保证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有效统一,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下对产品进行设计。

2.3家纺款式设计的表现方法

家纺款式设计表现手法是指借助场合背景,将家纺款式、家纺主体、家纺风格结合想象空间充分地展现出来。其中,家纺设计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整体和系统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是借助家纺产品之间的整体性特点,并与自身摆放环境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配套。第二,细节表现手法。细节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对家纺产品工艺的设计和处理过程中。例如,对于同一套产品在镶边等工艺上保证细节统一,以便为用户营造出整体配套的视觉效果,能够极大地增强家纺产品的协调性。

3家纺款式设计与家居环境

3.1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是家纺产品布局、摆放的重要空间,对于家纺艺术和审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家居环境设计时,应借助不同的手法有效弥补室内空间的不足,并能够采用适当合理的家纺款式,利用花边、绳带等重要辅助因素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室内环境。另外,室内环境对于家纺产品的大小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较小的室内空间应该选择款式较小的家纺产品;如果室内空间过大、过于空洞,则可以借助家纺款式的线条感和立体感对室内空间进行点缀和装饰,以达到美化室内环境、制造和谐统一的家纺风格的目的。

3.2室内装饰风格

室内装修风格对于彰显家纺文化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意义。用户应根据不同的室内装修风格合理地选择家纺产品款式,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摆放。例如,对于古典型装修风格应采取富丽豪华款式的家纺产品和家纺设计,使家纺产品能够实现与家居环境的有效统一,以营造出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强、风格样式统一的居家环境,在视觉和审美层面为用户带来强烈的视觉统一感。同时,设计者还应借助其他点缀性装饰实现家纺产品与室内装修风格的有效统一,从而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毅.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的现状与提升的途径[J].天津纺织科技,2008(04).

[2]…吴湘济.家用纺织品流行色与流行面料分析研究[J].丝绸,2008(08).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篇5

关键词:造型的准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手法的简洁性思维的创造性

Contentabstract:thedesignsketchisservesforthedesign,productmodellingspecializeddesignsketchnotonlyprominentmodellingaccuracy,butmustunifytheproductthestructure,thecraft,thefunctionandsoonscientificfactor,succinctandinthediversefoundationactivatesthethoughtintheexpressionmeansthecreativity.

Keyword:modellingaccuracyContentscientifictechniquesuccinctthoughtcreativity.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对物质产品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对于表现设计形态的设计素描自然要有新的内涵,工业产品造型专业因其内容广泛特征明显,要求与之对应的素描特征自然与其它专业不同,突出其素描特征对以后的设计效果图、设计模型乃至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设计是科学、技术、艺术、经济相融,生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学科,体现出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设计素描其造型功能不能直接起到“物化”产品的作用,而且通常也不侧重独立审美价值的体现,而是着重运用草图、结构装配图等素描特有的表现手段传达设计师的理念与构思。有其自身的学科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一、造型上的准确性

素描从广义上讲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解决造型问题,当然,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不同导致素描功能也就不同,绘画素描贵在主观表现,而设计素描重在客观认识。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实践证明,设计素描必须构建在具有绘画素描形成的造型能力的基础之上,否则,不能准确再现所表现的产品形体而谈产品造型的设计素描就如同空中楼阁。首先,对透视原理的研究与应用是产品造型专业设计素描造型的根本,体会透视原理在单件产品(小家电、小的工业产品构件)造型中的运用,达到表现产品造型特征的目的。如方形和圆形物体在视平线上、中、下的透视变化,要求在完成对透视立方体构架分割的基础上,用较明确的轮廓线对产品形态进行勾勒,其次,要能运用透视原理对方形物体进行主要形体的切挖造型,对看不见的内在结构、形体进行分析推理,在绘画素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突出理性分析,待单个形体掌握后再对组合形态的产品进行表现,力求客观真实而又准确再现形体。

二、表现内容的科学性

设计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全新理念的创造;对于工业产品设计师光知道外形的审美是不够的,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人们对产品造型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设计师还要知道所设计产品的内在基本机械、力学原理与材料构造等科学因素。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实用。可见,设计素描的科学性自然要建立在对产品研究的客观性的基础上。要达到设计素描表现上的科学性,必须对产品内在结构、功能及其装配关系等客观因素进行研究与表现。因为一件产品的内在局部构造是该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在局部构造决定了局部的外形,产品设计师要对某一产品进行外观创新设计就必须了解同类产品的内在构造、功能,对产品的功能极其重要部位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明确产品局部在结构组合上的插接、螺装、伸缩、折叠、铆钉、焊接等关系,如:2008年奥运会的祥云火炬与奖牌的创新设计在某些零部件采用了最新航天材料与特殊工艺,离开科学性的创意设计只能停留在概念。对产品某一局部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地动手将其拆卸,了解其结构的装配关系、各部件的功能特征,并最终用素描形式将其客观地体现出来,同时要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等科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否则产品外形虽美但不实用,虽漂亮但不科学,没有应用的市场需求,自然导致设计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表现手法的简洁性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方向的素描特征决定了表现形式要以线造型,因为线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看似单纯其实千变万化,不仅能勾勒确定形体的轮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色调、明暗、体积甚至质感,因此,我们决不能简单教条地予以处理,以线造型并不是简单地勾画轮廓,而是要讲求用线的形式美法则,在准确表现物象的基础上,追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如:线条的粗细、虚实、轻重、疏密的节奏变化,与表现对象构造的繁与简,空间上的前与后,功能上的主与次相统一。使画面在客观性、科学性的基础上又有较强的艺术性,在时间上可分为慢写与快速表现等,慢写素描严谨充实便于展示详细内容,快速表现则在慢写素描的基础上,强化眼、手、心的通力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细心观察,体验和理解现实中的物象,便于把构思阶段随时随地都可萌发的各种创意用最快的方式记录下来,它以一种简洁迅疾的手法来表现,这些草图是设计方案的原始材料,是创意的星光,是表现与再现、客观与主观、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四、思维形象的创造性

艺术设计的本质还是离不开创造,艺术与设计在国外没有明显的界限。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社会要求不断有新的产品问世,为此,产品设计素描不仅要表达设计意图,准确记录形象结构、比例尺度等客观因素,还应是设计师对形象主观再创造的载体,如:各种科幻影片中的道具造型复杂并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工业设计中的造型创意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设计师在通过大量的形象积累后,应通过设计素描展示头脑中的瞬间灵感、各种概念表达出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达芬奇用设计素描勾画了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与掷弹机,对于预想的产品形态也能主观地表达清楚,体现了非凡的创造力,只有此,设计素描才能进入科学与艺术想结合的境界,才是高素质设计师的应有素质。

众所周知,不同的建筑自然要求有不同的基础,设计的基础要跟着设计的需要走,根据工业设计产品造型的专业特点,突出相应的设计素描特征从而凸现其内容体系,对二十一世纪的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建设无疑有着重要作用。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篇6

关键词:设计师;产品设计;设计价值;评价基准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在今天的设计行业里,特别是产品设计行业,每年都有很多新产品的设计上市,但每个成功的产品设计背后总有无数失败的产品设计。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产品之间的激烈竞争,设计师不能只从简单的对外形、功能、色彩等方面来考虑。对于产品设计更深层次的设计价值,以及具有怎样设计价值要素,其评价的基准的设定,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产品设计价值的概念和重要性

对于产品设计价值的理解,首先要对价值有所了解。一般来说价值的概念经常出现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主要从多方面来衡量,有道德方面的、社会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宗教方面的、审美方面的等等。所以对于设计价值来说,也脱离不了这些方面的范畴。那么设计价值创出的根本动机和针对的焦点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设计的根本目的来说,设计是为了对幸福的追求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性的活动。反过来,当用设计设计出具有创造性,能够给人类带来愉悦性、心理上满足性、有意义的产品时,我们就说这个产品具有设计价值。对于产品设计价值的具体概念,不同立场具有不同的说法。

JonathanCagan&Craigm.Vogel在书中把价值定义为,“人们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期待,可以通过产品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功能特征和人机工程效应体现出来,最终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有用的、好用的和希望拥有的产品。”随着时代的变迁,设计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同时设计价值就是在人类不断地关心具体的事物下,发现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创造性的实际活动,并通过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解决问题,创造出的对人类有意义的劳动成果,而这劳动成果就成了设计价值所赋予的载体。根据产品设计的需要和意义不同,所赋予的设计价值的取向也有所不同。因此,设计价值成为产品设计开发时必不可少的指针和评价基准。

二、产品设计价值评价基准要素的分类

1设计价值的评判基准的概念

辨识设计价值本身与价值评价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认识设计价值客观性存在的关键问题。有人以为设计价值和价值评价是一回事,其实不然,设计价值和价值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价值评价是主体根据客体属性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判断,它表明了主体的态度。是人的一种意识活动。价值通过价值评价活动被反映出来。也就是说,价值是基础,价值评价是结果,用康德的话说,价值属于先验世界,是理性的知识;而价值评价属于经验世界,是知性的知识。由于设计价值的复杂性,也经常被认为是主观的、感性的存在。这是因为人的情感和需要是个十分复杂的混合体。而设计价值又与人的情感和主体需要密切相关,往往会考虑到涉及到产品的各个方面复杂的因素。因此,对于产品设计价值的评判基准的确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做决定。要用价值的理论作为基础,加上产品设计实际情况去研究设计价值,才能构建起设计师需要的设计价值评价体系。同时也是为了设计师评价一件好的作品有了评价的基准。

2设计价值的评价基准的要素分类

对设计价值的评价基准要素,首先要对设计价值进行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宏观分类,并进一步将设计价值分类为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微观价值形态,只是为了便于我们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设计价值,并不是说明设计价值只有以上几种存在形态,也不是说设计价值以多种独立价值构成的组合价值。不同的研究视角:决定不同设计价值分类方式,设计价值还可以具有内在价值、工具价值、技术价值、历史价值、政治价值等等。不管是创造设计价值还是实现设计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设计价值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范畴而存在。处于本论文的主题考虑,首先利用先行研究的方法,调查了国内外34篇涉及到的设计价值要素和设计价值评价要素所有相关的内容,按年度的先后顺利排列,具体内容见下表所示:

把上表中各位研究者关于产品设计价值的各个设计价值要素综合一起,去掉重复的要素,一共有97个不同的类别。在这些不同的类别中,有很多是意义相近或其中的一个要素可以包涵其它多个意义的要素在其中,如表2所示。

三、设计价值评判基准的要素设定

根据表2中97个不同的设计价值要素类别,按照其在论文内容中出现的频率进行高低排序,其中出现率最高的是:经济性和审美性的价值,其次是使用性、造型性、功能性,最后是感觉性、制作性和个人的感性满足度,以及象征性、组合型、安全性等等。这些设计价值要素涉及到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为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价值要素,把设计价值要素中意义相同和相近的要素,利用KJ法结合各个研究者的对设计要素的理解和范围的限定,把这些设计价值的要素进行总结和归类。

利用KJ法作为设计价值要素分类的一种分析的工具,因为它是将未知的问题、未曾接触过领域的问题的相关事实、意见或设想之类的语言文字资料收集起来,并利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作成归类合并图,以便从复杂的现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一种方法。为了产品设计的成功性,共由5名教授和10名研究生共同来进行。各研究者根据文献中相关作者研究和对设计要素、评价要素的理解,分别把每张卡片上的设计要素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分类。

因论文主要是针对设计师对象来研究,主观性和实际性的情况因素占主体。再加上对于设计价值的要素的评判的标准,虽然相关文献中都有各自的说法,但是还是要根据研究主题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此对于上述各研究者中所写到的“回归性,高兴,信赖性,原理性,认知价值,体验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逃避现实价值,兴趣,种类,阶层性,社会性,时代,国际,家族,嫉妒,施工性,名族性,购买意识性,优秀性,影响力价值,满足性,传达性,秩序性,灵性,原理,范畴化,爱恋,集团,意义方面价值”这些价值要素与五种代表性的价值要素所包含的意义不相符,或已经超出这些设计价值要素的含义的,不在列入以上五个代表性的设计价值要素中。

通过相关产品设计价值要素和评价基准要素的文献调查和KJ法,把设计价值要素主要分为以下5种类型,并以此作为设计价值评价的基准。即:1.审美性价值(产品在美感造型和对于个人感性满足程度方面的价值);2.功能性价值(产品在性能、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的价值);3.经济性价值(产品在生产原价和制作的容易性方面的价值);4.创意性价值(产品在差别化设计上、创意性方面的价值);5.环境性价值(产品在可回收、可减少、可利用的生态方面的价值)。

四、结论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篇7

关键词机械;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内涵;现代可靠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102-0170-01

1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涵

机械可靠性的研究实际上源自于上世纪50年代对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其在各国率先开展的领域无一例外都是军工或航空航天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可靠性设计早已进入民用领域,并成为经济竞争的一大焦点。与常规的基于强度的机械设计相比,可靠性设计着重考虑了机械产品或零件的尺寸、材料以及其所承受的载荷的分散性和随机性,将原本基于强度理论的两个极端标准:载荷超出材料强度即不安全、载荷未超过材料强度即安全,转变为“安全的概率有多大”、“达到预期寿命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基于概率的可靠性设计思想和方法,是机械设计的一大进步。

所谓的机械可靠性,指的是机械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衡量一种机电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目前公认的定义,其内涵可以从4个层面进一步解释:机械系统或产品是可靠性设计的对象,其含义是广义的,既可以指整套的机械系统,也可以指单个设备、零件或是子系统;规定的时间是可靠性设计的核心,因为可靠性是产品的时间质量指标,是产品质量能够维系多长时间的标准,一般而言产品的可靠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规定的使用条件是可靠性设计的前提,不同的使用条件其可靠性设计就肯定不同,离开了规定的条件,谈论可靠性就毫无意义;规定功能是可靠性设计的实质,可靠性设计是在保证机械系统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其使用功能的存在时间。

2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特点和基本理论

通常来讲,机械可靠性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机械产品种类繁多,可靠性要求不一

机械产品根据用途的不同千差万别,其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也各不相同,有的机械产品还需要特殊的零件。对于不同的使用要求,不同的零件,不同的机械结构等,可靠性设计的要求肯定也不相同,其计算方法或适用的理论也不同。

2.2使用条件复杂,基本载荷确定困难

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各个系统、零件所承受的载荷类型和载荷大小在很多情况下会随着工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载荷谱的确定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实验来确定,而实际中不可能对每一个系统或零件进行长期的载荷变化实验,因此对于机械产品的载荷谱确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对进一步的可靠性设计造成障碍。

2.3可靠性设计受外部因素影响大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不仅受设计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使用环境因素、产品的制造过程、制造工艺水准或稳定性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给可靠性设计带来了困难,在进行最初的可靠性设计中需要将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

2.4机械零件连接状态变化

机械产品一般都是由许多功能不同的零件组成的,这些零件通过螺栓、键、铆等连接形式相互连接起来。在机械可靠性设计中,这些连接形式都被当作是一个虚拟的零件,这个虚拟的零件对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影响很大,也是机械可靠性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这些连接方式的连接状态是根据装配工艺水平、装配工人的熟练程度、装配方法等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连接状态的变化会影响到连接质量的优劣,这也是机械可靠性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我们知道,机械可靠性的设计理论是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基础,是进行准确有效可靠性设计的关键及保证。针对不同的机械产品和使用功能,可以采用不同适用的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可靠性设计中最基本的理论是应力-强度相干理论,这个理论确立了机械零件所受载荷与其可靠性之间的基本关系;为解决应力-强度相干理论在实际应用的困难,在其基础上陆续发展出了广义可靠性概率理论、矩方法和以矩方法为基础的可靠性理论、R-F理论等等,具体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包括响应面法、支持向量机法、最大熵方法、随机有限元法和非概率分析方法等,内容涉及静强度设计,疲劳强度设计,有限寿命设计等,对象关联结构系统、机构系统、振动系统等多方面的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

3现代可靠性设计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机械产品设计中使用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等越来越多,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也越来越短,结合先进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机辅助技术,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现代机械可靠性设计方法,成为解决复杂的机械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3.1基于灵敏度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在现代的机械产品可靠性优化设计,灵敏度分析与重分析和再设计已成为一种实用的设计方法。所谓的灵敏度分析,指的是在进行复杂机械产品结构系统的设计时,由于牵扯到诸多不同的物理和几何参数,如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一次修改,那么设计人员总是会希望了解修改哪些参数对产品特性影响较大,即机械产品的特性对哪些参数的敏感程度较大,对于这种机械产品特性对设计参数敏感程度的分析,就是灵敏度分析。

通过进行灵敏度分析,若研究发现某因素对产品失效有较大的影响,则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就要严格加以控制,使其变化较小以保证产品有足够的安全可靠性;反之,如果某因素的变异性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不显著,则在进行可靠性设计时,就可以把它当作确定量值处理以降低分析的复杂程度。这种基于灵敏度的机械可靠性设计,能够明确产品随参数变化的改变量,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机械可靠性设计的效果和准确性,达到优化产品的性能特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

3.2基于稳健性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在上述基于灵敏度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基础上,我们可以递进得到一种通过极小化灵敏度的基于稳健性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减少尽可能多的对产品使用特性灵敏度大的因素,尽量设计出允许更大容差的产品而同时具有较低的成本,即使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对设计参数变化的强不敏感性,即稳健性。上述的基于稳健型的可靠性设计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往改动设计方案就要重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测试试验分析的不必要损失,减少了可靠性设计中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潘爽.浅谈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J].电子机械工程,2006,1.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篇8

关键词: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功能要求的日益增多,复杂性增加,寿命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然而,产品的设计,尤其是机械产品方案的设计手段,则显得力不从心,跟不上时展的需要。目前,计算机辅助产品的设计绘图、设计计算、加工制造、生产规划已得到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初见成效,而产品开发初期方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却远远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为此,作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方案设计时采用的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计算机实现的发展趋势。

根据目前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所用方法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方案的现代设计方法概括为下述四大类型。

1、系统化设计方法

系统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看成由若干个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设计要素具有独立性,各个要素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具有层次性,所有的设计要素结合后,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

系统化设计思想于70年代由德国学者pahl和Beitz教授提出,他们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制订了设计的一般模式,倡导设计工作应具备条理性。德国工程师协会在这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制订出标准VDi2221“技术系统和产品的开发设计方法。

制定的机械产品方案设计进程模式,基本上沿用了德国标准VDi2221的设计方式。除此之外,我国许多设计学者在进行产品方案设计时还借鉴和引用了其他发达国家的系统化设计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1)将用户需求作为产品功能特征构思、结构设计和零件设计、工艺规划、作业控制等的基础,从产品开发的宏观过程出发,利用质量功能布置方法,系统地将用户需求信息合理而有效地转换为产品开发各阶段的技术目标和作业控制规程的方法。

(2)将产品看作有机体层次上的生命系统,并借助于生命系统理论,把产品的设计过程划分成功能需求层次、实现功能要求的概念层次和产品的具体设计层次。同时采用了生命系统图符抽象地表达产品的功能要求,形成产品功能系统结构。

(3)将机械设计中系统科学的应用归纳为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把要设计的产品作为一个系统处理,最佳地确定其组成部分(单元)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将产品设计过程看成一个系统,根据设计目标,正确、合理地确定设计中各个方面的工作和各个不同的设计阶段。

由于每个设计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以及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方案设计时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亦存在差异。下面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化设计方法。

1.1设计元素法

用五个设计元素(功能、效应、效应载体、形状元素和表面参数)描述“产品解”,认为一个产品的五个设计元素值确定之后,产品的所有特征和特征值即已确定。我国亦有设计学者采用了类似方法描述产品的原理解。

1.2图形建模法

研制的“设计分析和引导系统”KaLeit,用层次清楚的图形描述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及其相关的抽象信息,实现了系统结构、功能关系的图形化建模,以及功能层之间的联接。

将设计划分成辅助方法和信息交换两个方面,利用nijssen信息分析方法可以采用图形符号、具有内容丰富的语义模型结构、可以描述集成条件、可以划分约束类型、可以实现关系间的任意结合等特点,将设计方法解与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设计过程中不同抽象层间信息关系的图形化建模。

文献[11]将语义设计网作为设计工具,在其开发的活性语义设计网aSK中,采用结点和线条组成的网络描述设计,结点表示元件化的单元(如设计任务、功能、构件或加工设备等),线条用以调整和定义结点间不同的语义关系,由此为设计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结果预先建立模型,使早期设计要求的定义到每一个结构的具体描述均可由关系间的定义表达,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由抽象到具体的飞跃。

1.3“构思”—“设计”法

将产品的方案设计分成“构思”和“设计”两个阶段。“构思”阶段的任务是寻求、选择和组合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的原理解。“设计”阶段的工作则是具体实现构思阶段的原理解。

将方案的“构思”具体描述为:根据合适的功能结构,寻求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的原理解。即功能结构中的分功能由“结构元素”实现,并将“结构元素”间的物理联接定义为“功能载体”,“功能载体”和“结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又形成了功能示意图(机械运动简图)。方案的“设计”是根据功能示意图,先定性地描述所有的“功能载体”和“结构元素”,再定量地描述所有“结构元素”和联接件(“功能载体”)的形状及位置,得到结构示意图。Roper,H.利用图论理论,借助于由他定义的“总设计单元(Ge)”、“结构元素(Ke)”、“功能结构元素(FKe)”、“联接结构元素(VKe)”、“结构零件(Kt)”、“结构元素零件(Ket)”等概念,以及描述结构元素尺寸、位置和传动参数间相互关系的若干种简图,把设计专家凭直觉设计的方法做了形式化的描述,形成了有效地应用现有知识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构思”和“设计”阶段。

从设计方法学的观点出发,将明确了设计任务后的设计工作分为三步:1)获取功能和功能结构(简称为“功能”);2)寻找效应(简称为“效应”);3)寻找结构(简称为“构形规则”)。并用下述四种策略描述机械产品构思阶段的工作流程:策略1:分别考虑“功能”、“效应”和“构形规则”。因此,可以在各个工作步骤中分别创建变型方案,由此产生广泛的原理解谱。策略2:“效应”与“构形规则”(包括设计者创建的规则)关联,单独考虑功能(通常与设计任务相关)。此时,辨别典型的构形规则及其所属效应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产生的方案谱远远少于策略1的方案谱。策略3:“功能”、“效应”、“构形规则”三者密切相关。适用于功能、效应和构形规则间没有选择余地、具有特殊要求的领域,如超小型机械、特大型机械、价值高的功能零件,以及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零部件等等。策略4:针对设计要求进行结构化求解。该策略从已有的零件出发,通过零件间不同的排序和连接,获得预期功能。

1.4矩阵设计法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采用“要求—功能”逻辑树(“与或”树)描述要求、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满足要求的功能设计解集,形成不同的设计方案。再根据“要求—功能”逻辑树建立“要求—功能”关联矩阵,以描述满足要求所需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示出要求与功能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Kotaetal将矩阵作为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基础,把机械系统的设计空间分解为功能子空间,每个子空间只表示方案设计的一个模块,在抽象阶段的高层,每个设计模块用运动转换矩阵和一个可进行操作的约束矢量表示;在抽象阶段的低层,每个设计模块被表示为参数矩阵和一个运动方程。

1.5键合图法

将组成系统元件的功能分成产生能量、消耗能量、转变能量形式、传递能量等各种类型,并借用键合图表达元件的功能解,希望将基于功能的模型与键合图结合,实现功能结构的自动生成和功能结构与键合图之间的自动转换,寻求由键合图产生多个设计方案的方法。

2、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

从规划产品的角度提出:定义设计任务时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引用已有的产品解(如通用零件部件等)描述设计任务,即分解任务时就考虑每个分任务是否

存在对应的产品解,这样,能够在产品规划阶段就消除设计任务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早期预测生产能力、费用,以及开发设计过程中计划的可调整性,由此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新产品的成本。Feldmann将描述设计任务的功能化产品结构分为四层,(1)产品(2)功能组成(3)主要功能组件(4)功能元件。并采用面向应用的结构化特征目录,对功能元件进行更为具体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同时研制出适合于产品开发早期和设计初期使用的工具软件StRat。

认为专用机械中多数功能可以采用已有的产品解,而具有新型解的专用功能只是少数,因此,在专用机械设计中采用功能化的产品结构,对于评价专用机械的设计、制造风险十分有利。

提倡在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产品分解成具有某种功能的一个或几个模块化的基本结构,通过选择和组合这些模块化基本结构组建成不同的产品。这些基本结构可以是零件、部件,甚至是一个系统。理想的模块化基本结构应该具有标准化的接口(联接和配合部),并且是系列化、通用化、集成化、层次化、灵便化、经济化,具有互换性、相容性和相关性。我国结合软件构件技术和CaD技术,将变形设计与组合设计相结合,根据分级模块化原理,将加工中心机床由大到小分为产品级、部件级、组件级和元件级,并利用专家知识和CaD技术将它们组合成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功能模块,再由这些功能模块组合成不同的加工中心总体方案。

以设计为目录作为选择变异机械结构的工具,提出将设计的解元素进行完整的、结构化的编排,形成解集设计目录。并在解集设计目录中列出评论每一个解的附加信息,非常有利于设计工程师选择解元素。

根据机械零部件的联接特征,将其归纳成四种类型:1)元件间直接定位,并具有自调整性的部件;2)结构上具有共性的组合件;3)具有嵌套式结构及嵌套式元件的联接;4)具有模块化结构和模块化元件的联接。并采用准符号表示典型元件和元件间的连接规则,由此实现元件间联接的算法化和概念的可视化。

在进行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中,用“功能建立”模块对功能进行分解,并规定功能分解的最佳“粒化”程度是功能与机构型式的一一对应。“结构建立”模块则作为功能解的选择对象以便于实现映射算法。

3、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

基于产品特征知识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描述产品的特征及其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及推理机,再利用已存储的领域知识和建立的推理机制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的方案设计。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主要是依据产品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量和决策,完成机构的型、数综合。欲实现这一阶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研究知识的自动获取、表达、集成、协调、管理和使用。为此,国内外设计学者针对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知识的自动化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采用的方法可归纳为下述几种。

3.1编码法

根据“运动转换”功能(简称功能元)将机构进行分类,并利用代码描述功能元和机构类别,由此建立起“机构系统方案设计专家系统”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将二元逻辑推理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相结合,建立了该“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并用于四工位专用机床的方案设计中。

利用生物进化理论,通过自然选择和有性繁殖使生物体得以演化的原理,在机构方案设计中,运用网络图论方法将机构的结构表达为拓扑图,再通过编码技术,把机构的结构和性能转化为个体染色体的二进制数串,并根据设计要求编制适应值,运用生物进化理论控制繁殖机制,通过选择、交叉、突然变异等手段,淘汰适应值低的不适应个体,以极快的进化过程得到适应性最优的个体,即最符合设计要求的机构方案。

3.2知识的混合型表达法

针对复杂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采用混合型的知识表达方式描述设计中的各类知识尤为适合,这一点已得到我国许多设计学者的共识。

在研制复杂产品方案设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DmDSS中,将规则、框架、过程和神经网络等知识表示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适应设计中不同类型知识的描述。将多种单一的知识表达方法(规则、框架和过程),按面向对象的编程原则,用框架的槽表示对象的属性,用规则表示对象的动态特征,用过程表示知识的处理,组成一种混合型的知识表达型式,并成功地研制出“面向对象的数控龙门铣床变速箱方案设计智能系统GBCDiS”和“变速箱结构设计专家系统GBSDeS”。

3.3利用基于知识的开发工具

在联轴器的CaD系统中,利用基于知识的开发工具neXpeRt-oBJeCt,借助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创建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数据库,为设计者进行联轴器的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广泛且可靠的设计方法谱。则利用neXpeRt描述直线导轨设计中需要基于知识进行设计的内容,由此寻求出基于知识的解,并开发出直线导轨设计专家系统。

3.4设计目录法

构造了“功能模块”、“功能元解”和“机构组”三级递进式设计目录,并将这三级递进式设计目录作为机械传动原理方案智能设计系统的知识库和开发设计的辅助工具。

3.5基于实例的方法

在研制设计型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中,采用基本谓词描述设计要求、设计条件和选取的方案,用框架结构描述“工程实例”和各种“概念实体”,通过基于实例的推理技术产生候选解来配匹产品的设计要求。

4、智能化设计方法

智能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设计方法学理论,借助于三维图形软件、智能化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超媒体工具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表达产品的构思、描述产品的结构。

在利用数学系统理论的同时,考虑了系统工程理论、产品设计技术和系统开发方法学VDi2221,研制出适合于产品设计初期使用的多媒体开发系统软件mUSe。

在进行自动取款机设计时,把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概括为“产品规划”、“开发”和“生产规划”三个阶段,并且充分利用了现有的CaD尖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1)产品规划—构思产品。其任务是确定产品的外部特性,如色彩、形状、表面质量、人机工程等等,并将最初的设想用CaD立体模型表示出,建立能够体现整个产品外形的简单模型,该模型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建立,借助于数据帽和三维鼠标,用户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这一环境中,并且能够迅速地生成不同的造型和色彩。立体模型是检测外部形状效果的依据,也是几何图形显示设计变量的依据,同时还是开发过程中各类分析的基础。2)开发—设计产品。该阶段主要根据“系统合成”原理,在立体模型上配置和集成解元素,解元素根据设计目标的不同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是基本元素,如螺栓、轴或轮毂联接等;也可以是复合元素,如机、电、电子部件、控制技术或软件组成的传动系统;还可以是要求、特性、形状等等。将实现功能的关键性解元素配置到立体模型上之后,即可对产品的配置(设计模型中解元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产品配置分析是综合“产品规划”和“开发”结果的重要手段。3)生产规划—加工和装配产品。在这一阶段中,主要论述了装配过程中CaD技术的应用,提出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解元素在相应位置的装配过程,即通过虚拟装配模型揭示造形和装配间的关系,由此发现难点和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认为将CaD技术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的三个阶段,可以使设计过程的综合与分析在“产品规划”、“开发”和“生产规划”中连续地交替进行。因此,可以较早地发现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使产品在开发进程中不断地细化和完善。

我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利用面向

对象的技术,重点研究了按时序合成的机构组合方案设计专家系统,并借助于具有高性能图形和交换处理能力的openGL技术,在三维环境中从各个角度对专家系统设计出的方案进行观察,如运动中机构间的衔接状况是否产生冲突等等。

将构造标准模块、产品整体构造及其制造工艺和使用说明的拟订(见图1)称之为快速成型技术。建议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将快速成型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虚拟表达与神经网络(应用于各个阶段求解过程需要的场合)结合应用。指出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完善,应尽可能地将多媒体图形处理技术应用于产品开发中,例如三维图形(立体模型)代替装配、拆卸和设计联接件时所需的立体结构想象力等等。

利用智能型CaD系统SiGRapH-DeSiGn作为开发平台,将产品的开发过程分为概念设计、装配设计和零件设计,并以变量设计技术为基础,建立了胶印机凸轮连杆机构的概念模型。从文献介绍的研究工作看,其概念模型是在确定了机构型、数综合的基础上,借助于软件SiGRapH-DeSiGn提供的变量设计功能,使原理图随着机构的结构参数变化而变化,并将概念模型的参数传递给下一级的装配模型、零件设计。

5、各类设计方法评述及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系统化设计方法将设计任务由抽象到具体(由设计的任务要求到实现该任务的方案或结构)进行层次划分,拟定出每一层欲实现的目标和方法,由浅入深、由抽象至具体地将各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设计过程系统化,使设计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易于设计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实现。

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视具有某种功能的实现为一个结构模块,通过结构模块的组合,实现产品的方案设计。对于特定种类的机械产品,由于其组成部分的功能较为明确且相对稳定,结构模块的划分比较容易,因此,采用结构模块化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较为合适。由于实体与功能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实体通常可以实现若干种功能,一个功能往往又可通过若干种实体予以实现。因此,若将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用于一般意义的产品方案设计,结构模块的划分和选用都比较困难,而且要求设计人员具有相当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广博的多学科领域知识。

机械产品的方案设计通常无法采用纯数学演算的方法进行,也难以用数学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而需根据产品特征进行形式化的描述,借助于设计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决策。因此,欲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的方案设计,必须解决计算机存储和运用产品设计知识和专家设计决策等有关方面的问题,由此形成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

目前,智能化设计方法主要是利用三维图形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直观性较好,开发初期用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参与到设计中,但系统性较差,且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尺寸、位置的合理确定,要求软件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或者有丰富经验的设计者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各类方法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如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中,划分结构模块时就蕴含有系统化思想,建立产品特征及设计方法知识库和推理机时,通常也需运用系统化和结构模块化方法,此外,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同时又是方案智能化设计的基础之一。在机械产品方案设计中,视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通用零件、部件或常用机构为结构模块,并将其应用到系统化设计有关层次的具体设计中,即将结构模块化方法融于系统化设计方法中,不仅可以保证设计的规范化,而且可以简化设计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设计成本。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篇9

关键词:产品设计,产品族,Dna,知识

随着技术的同质化,产品不再只满足于功能性的要求,如何赋予产品特殊的形态与风格意象以塑造独特的品牌,已经成为产品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那些著名企业,产品的风格总是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一定的继承性,如奔驰、宝马、诺基亚,无论旗下的产品经过多少更新换代,人们总能将它们从众多品牌的产品中识别出来。然而,产品设计充满了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很难以传统的手段解构其造型法则,一般都是设计师凭借自身的经验与灵感,将设计意图映射到新设计当中。由于缺乏理性的支持,难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风格导向的产品设计方法。

一、产品族以及产品族设计Dna的概念

1.产品族的概念

产品族(productFamily)是指以产品平台为基础,通过共享通用技术并定位于一系列相关联的市场应用的一组产品,它是一种利用有限的开发、制造和服务来经济地发展产品多样性的方法。

对于工业设计而言,产品族是对一些具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产品的统称。产品族中的成员在变化,但是却共享着许多共性的特征,使得同一企业的产品具有共同的识别因素。

2.产品族设计Dna的概念

Dna是Deoxyribonucleicacid的缩写,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生物基因的物质基础。生物体亲子之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即所谓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分子中。在生物界中,遗传与变异现象十分普遍。如果没有遗传,各式物种就不可能延续发展;同样,如果没有变异,地球上的各色物种就不可能有进化,也就不可能构成绚丽多彩的生物界。

产品的开发设计也是一个反复迭代、不断细化的过程,所有新产品与以前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完全一样。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从属部件与零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如果对其中某些特性进行复制、转移、删除等,必将对产品产生相应的影响,如功能或结构上的变异,综合性能的进化或者使其淘汰。

二、设计Dna的研究现状

一些国际著名企业总是很关注产品的风格变化,总能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一定的继承性,以便消费者进行识别,从而保持忠诚度。苹果电脑前设计总监伯纳认为,若能将特有的企业文化“Dna”因子应用于各项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才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1.产业界关于设计Dna的研究

在产业界,国外很多企业都很重视产品的设计Dna,例如奔驰汽车、宝马汽车、沃尔沃汽车、丹麦B&o公司、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电子、意大利alessi等。韩国三星还设立了产品Dna研究小组,针对企业文化和产品品牌展开产品的Dna研究与设计。

在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重视企业的设计Dna,以增强企业的品牌文化特质,要让设计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长虹还聘请了曾因一手打造韩国三星工业设计体系的美国工业设计大师高登•布鲁斯来担当设计顾问,理顺长虹的设计Dna。

2.学术界关于设计Dna的研究

在学术界,Karjalainen博士以沃尔沃汽车和诺基亚手机的Dna为例,从产品语义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品牌认知到产品造型的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其它公司的产品识别设计;SusanSanderson等以索尼随身听为对象,研究了索尼公司为了适应美国的市场需要,建立产品的快速模型(Rapidmodel)来协调各个设计部门,进而管理整个企业系列产品的设计的过程。

国内目前针对产品族设计Dna所展开的研究较少,主要针对产品族方面,而产品族的研究大多数表现在产品的功能、行为和结构等层面,集中在产品零件级和大规模定制生产领域。这些研究方法缺乏对产品创新设计前端,即造型设计、设计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对产品造型风格与人们认知意象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能表达产品设计元素与人们情感、审美之间的关系。

三、企业设计Dna的内涵

建立企业设计Dna,就是要建立企业的性格,可以从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企业的外部因素

企业开发产品通常都从外部开始着手,包括市场目标、竞争对手、客户需求、商业环境、获利分析、营销手段等诸多方面。譬如索尼公司的定位是高档市场,因此,只要提到“SonY”,消费者脑里会出现一个联想集合:日本、电器、高品质、高科技、高价格等。

2.企业的内部因素

要建立企业的Dna,还要了解自身的历史与文化、品牌内涵、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制造工艺等因素。

企业的历史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随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了企业文化具有异质性,不同企业由于其面临的经营环境、所处行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其企业文化必然不同。因此,在研究产品族Dna之前先了解企业文化有利于从企业的整体解构设计Dna,明确企业产品族设计方向。

以意大利精品名牌alessi为例,alessi的产品从锅子到照明灯具应有尽有,其造型、颜色、用途都不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有趣、聪明,而且有个性。这就是产品的性格,也是alessi的设计Dna。这些特质与alessi公司的历史背景是密切相关的,不同于简单的“搞怪”或者“标新立异”。

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业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也随之逐步发展和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内外高度整合信息产品将成为未来企业产品竞争的一大主流。2007年1月10日,苹果公司推出了集电话、音乐、网络于一体的iphone手机,其硬件设计十分简洁,重点关注易用的界面设计。事实上,像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企业,一直都十分关注产品的软件与硬件的一体化设计。因此对于产品族设计Dna研究,将更加关注产品开发的软件与硬件的高度整合;从关注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Dna,转向软件与硬件的整合设计将成为未来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Karjalainentoni-matti:《SemantictransformationinDesign:CommunicatingStrategicBrandidentitythroughproductDesignReference》,Julkaisut,taideteollinenkorkeakoulu,2004。/②罗仕鉴,朱上上:“用户和设计师的产品造型感知意象”,《机械工程学报》,2005,10。

本研究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本文节选于:朱上上,罗仕鉴.工业设计中产品族设计Dna探讨.装饰,2007,5:118-119。

作者简介: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篇10

【关键词】理工类;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教学改革

1理工类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教育背景与现状

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专业招生分为艺术类工业设计和理工类工业设计两种生源。艺术类工业设计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往往通过一定时间和专业的手绘基础训练,有一定的手绘表达能力。本文是针对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来谈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理工类工业设计的生源是参加普通高考入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与艺术类工业设计的学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有较好的文化基础,逻辑性和领悟能力也较强,但是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认知甚少,在教学过程中还常常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我是理工类的学生,怎么还要学习画画?手绘与工业设计有什么关系?怎么把我们弄得跟艺术生一样要学习手绘?”这是学生对专业特点的不了解;同时,其在产品形态手绘创意过程中的想象力较差,经常出现人们常说的“眼高手低”的表现,如对透视、形态结构、线条表现力、色彩关系差等问题视而不见,或者看见了问题的存在却表现不出想要的视觉效果。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艺术类的工业设计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就已经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学习手绘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候,老师一提醒学生很容易就走向教学正轨;而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进校前基本上是零基础,在大学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手绘课程在短时间要达到传统艺术类学生的手绘表现的水平是有难度的,因为手绘表现技法训练的是绘画技能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技能的训练通过大量的手绘速写在一定的时间内还能提高,而以逻辑思维见长的理工类学生怎样多产品形态有一个感性的审美认识和表现,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功夫去领悟了,这是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需要提高的一面。从教学时间和内容上看,理工类工业设计的手绘课程大概就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基础和手绘表现技法,理论与实践课总课时一般为32~48学时,对于零基础的理工类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紧张的,有限的时间里要学会用设计造型的语意、流畅线条的造型、图像创意、形态材质与色彩的表达等是有相当难度的。零基础无疑需要学生从临摹入手,加上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手绘方法的示范表现,学生课后一定的手绘训练,这种方法在短时间还是容易收到效果。“工业设计的特点是创造现实中没有的、人们生活和实际中需要的功能形态——产品,而产生这种创造形态的表现,没有直接可供临摹的对象,必须从设计者的想象空间中产生,并真实的反映出来。”[1]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临摹了解基本的用笔用色技巧,临摹的范本更多的是学生使用的教材,这样大家所面对的素材很有限,同时范本的图片质量也良莠不齐,这也限制了学生对产品手绘的艺术审美视野。再就是没有或者很少在入学前正统学习过绘画且具有高水平的手绘学生,大家的水平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在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作用也有限。因而当前理工类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显露出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2理工类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的特点及其手绘表现技法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的在现有理工类工业设计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调整对其手绘表现技法的教学方式,加强针对性的教学思路,弥补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手绘零基础的现状,强化学生对产品形态的认识与表现,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意表达能力。首先,明确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目的。基于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手绘基础薄弱的现状,任课教师需要对其适当降低绘画技能与效果的要求,又要让学生知道手绘表现技法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是工业设计师向客户表达设计对象的形态结构、材质肌理、色彩要素等,并进行更进一步沟通交流的重要表达方式,同时是设计师记录灵感来源、构思过程、创意方案深化的手段。“不断地修改设计创意,才能将最终的方案确定下来,对于设计师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用同一幅设计图去进行沟通和交流。”[2]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产品形态创意表达能力,能完整的记录学生的设计构思、对形态结构的推敲、色彩的表达和材料工艺的了解和掌握。那么,手绘表现技法也可以说是设计,是一种设计思维的再现,表达的是设计对象的形态结构、色彩肌理、材料加工和使用方式等,要求具有快速、准确、美感和对产品的说明等特点。其次,对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手绘表现技法技能要求。要让理工类的工业设计学生明白手绘表现技法是设计思维创意的一种表达手段,表现的是产品的形态、人与产品的人机关系以及产品的形态符号语义关系等,在教学的时候就不必象专业的艺术院校训练绘画一样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更多是训练理工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在产品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中强调形态的结构、透视、比例等关系,用结构线的方式表现物体,弱化物体形态的光影和全因素素描关系。手绘表达是为了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那么表现产品形态的物与物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这就要求学生了解产品的性能特点,表现产品形态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把握好产品形态的结构、透视和比例关系即可;“任何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把握好产品与人的生理特征的关系,是设计首先要考虑的。”[3]要表现产品与人的人因工程关系,要求学生在表现产品形态时要考虑人的使用情况,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去考虑人、产品与环境的关系,在画面布局就应该考虑产品的比例尺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等人机关系,因此,时常在产品效果图旁配上人对产品操作时手、脚或整体人身体动作的使用情况,使之设计方案达到人机关系的合理性。根据理工类工业设计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设计素描与手绘表现技法两门课程进行了有效的衔接。设计素描在课堂上课时间要求学生对设置对象进行用线条表达对象的结构、透视和比例等关系,学会对形态对象的观察、概括取舍和表现,运用线条表现物体形态,强化结构素描的表达,让学生对工业设计手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课后要求学生选择高质量的结构素描手绘范本进行强化临摹以及大量的设计速写。“临摹优秀的手绘表现作品是学习手绘表现的捷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迅速见效的方法。”[4]产品手绘表现技法课程要求学生延续设计素描的表现方法,强化产品形态结构透视比例等关系的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好三视图的表现,学会运用马克笔、色粉笔、彩铅、干湿结合法、产品基调铺底法等绘图方法和工具的表达。对产品形态的表现,结构素描无疑更能表达产品形态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清晰展示,记录我们平时的设计构思以及对形态的推敲,更符合工业设计设计思维方式:理性严谨的表达,提升学生对产品形态创意的表达方式。第三,针对性的课题手绘训练。手绘表现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工业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大致内容。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进大学前对专业了解相对很少,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专业调剂过来的,对其了解就更少,“通过课题进行专项的针对性的训练,加强工业设计的某一方面的深度练习”[5],有利于学生对工业设计专业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有明确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作针对性的训练。常把小家电、家具产品、室内效果图、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不含汽车)、汽车等以课题的形式安排给学生,时间是以周为单位,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数量对其相关课题做练习,学生通过做一些针对性的课题训练,加强形态的功能的记忆,起到不错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因材施教,发现学生对某方面题材内容感兴趣的时候鼓励其往专业性发展,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曾遇到不少有偏好某些设计方向的学生,如曾有一位由其他专业转入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手绘课程上对产品类的兴趣感不是很大,通过沟通发现其对服装设计感兴趣,便鼓励对服装设计的手绘表现,做针对性练习,后来该生以高分考上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另一个案例的学生是在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中表现出对汽车设计的喜好与偏爱,课堂中所画的内容是汽车设计,课后画了大量的汽车设计手绘图,于是引导其往更为专业的汽车设计方向发展,目前在宝马汽车设计研发中心做汽车设计工作,该学生毕业后还常常回到学校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做学习上的心得体会交流,这对课题训练也小有成果。在课题针对性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是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该课题做相对深入的了解,挖掘学生对工业设计的兴趣点做有的放矢的训练。基于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专业课题图片资料的展示,亲自示范表现手绘过程中清晰准确的步骤关系,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是非常直观的,因为学生在选择课题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示范前讲解手绘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示范如何构图;确定物体形态、比例、透视和结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何表现产品画面中的细节等问题。加强产品形态创意的手绘表达训练力度,训练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第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本土设计特色。设计思维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结合,工业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紧密相关的学科,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因此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往往带有理性与感性思维相融合的特点。学生在手绘表达产品概念时需要理性的对产品形态结构、比例、材料性能的掌握;还需要对产品抽象成线的表达方式,感性的处理线条对比因素、色彩的冷暖、画面的布局等艺术效果,这些都体现工业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工业设计手绘表现具有设计思维的本质,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对本土设计意识的培养。在学习传统的手绘基础训练的同时要求学生挖掘本土文化元素运用在当代工业产品设计中,这也符合我国民族、地域文化的特色。手绘表现技法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文化元素、民间器物再设计或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对当代的设计审美意识对传统元素加工,运用在产品形态创意设计中,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民族、民间地域传统文化的生存状况和先民们的丰富智慧,了解工业设计当前发展状况,挖掘学生发展本土设计意识的潜力和社会价值观念。第五,加强手绘与电脑设计的结合。由于科技的进步,电脑设计进入当今工业设计教育当中,电脑设计软件不断更新,如今的绘图软件运用越来越方便快捷,许多没有手绘基础的人稍加培训,也能运用电脑进行设计,在数字化的今天对传统的手绘产生很大影响,但是,电脑设计依然不能代替传统的手绘表现方式。手绘在做产品设计的初期阶段拥有它强大的优势,表现产品创意、设计构思、概念产品、解决问题的草图方案等都有它特有的效果,因为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化的方式传递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对课题的表达需要不停的修改调整,是理性与感性碰撞的结果,显然只有手绘才能更为行之有效的表达;而电脑设计是一个高级的制图工具而已,其表现的是手绘方案图众多想法中的一个思路效果图的结果,因此,电脑设计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手绘表现技法。手绘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设计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综合设计素养的体现,而电脑设计在当今教学带来的便利和影响我们也需要正确面对和引导。手绘表现与电脑设计有效结合,使之更好的为工业设计服务。

3结语

以上是基于理工类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在手绘表现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一些良好的效果,但基于笔者的能力有限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学中也未必能完全按照良好的方面发展,同时也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方法亟待改进。随着社会发展,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研究和改革显得至关重要。笔者是想通过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在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对其他课程教学改革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罗移峰饶锦锋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韩凤元.设计素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

[2][荷]库斯-艾森.产品手绘与创意表达[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7.

[3]高力群.产品语义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