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16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篇1

新型城镇化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现代职业教育可以优化劳动力的供给质量,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新型城镇化需要优化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提高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加快职业教育转型。

为此,建议:

1.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城市信息化服务,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统筹规划,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逐步改变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学费优惠,放开招生计划管控,强制推行与普通教育的学分互认。促进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打通学历通道,对职业院校进行整合,扶优扶特,推动差异化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对民办职业教育给与特殊优惠。放开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的管理,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打破传统的授课、实践与考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鼓励信息技术企业与职业教育院校联手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把企业在职培训课程面向社会公开,推动信息化在城镇的应用推广。

2.做好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和创业能力,助力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着力培养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让更多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建设多区域服务型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区域学习中心,开展社区公益性培训,重点加强农村地区劳动预备制培训,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掌握就业创业的技术技能。建立在岗农民工“干中学”培训体系,整合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将在岗农民工纳入重点扶持的职业培训项目之中。建立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突出引导创业的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农民工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3.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国际领先战略,推进国家城市群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都市群服务。提高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培养具有国际领先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劳动力。国家城市群和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要引入国际先进的应用技术、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及教师,增加学生海外学习和实习实训机会,积极探索国内外中高职院校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外合作资助机制,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开发与国外通行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篇2

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美国逐渐由农业国转型为工业国。因此,提高产业工人的职业技术水平成为增强整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与此同时,美国高中毕业生人数激增,从1900年到1930年,美国高中毕业生人数由不到10万一跃增至65万[2],远远超过了美国大学所能容纳学生的数量。大量不能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流入劳动力市场,而由于他们在中学阶段从未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因而也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史密斯—休斯法》于1917年被国会通过。根据该法案,联邦政府和州分别设立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委员会,负责职业教育的调查研究等事宜,并为职业教育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供资金和培训。法案还建议建立提供学术和职业两种课程的育机构——综合中学,使其兼具升学教育和就业培训双重功能。综合中学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60年,美国已有综合中学29845所,在校生960万。[3]直至今日,综合中学的职业科教育仍是美国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和方式。《史密斯—休斯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公立中学中的地位,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开始形成。

1963年《职业教育法》——对传统职业教育理念的突破二战后,美国加快了工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战后退伍军人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黑人运动风起云涌。进入60年代,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也开始陆续步入社会,此时人们发现,传统的、恪守行业界限而忽视个性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成立了职业教育咨询小组,该小组在对美国职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后,强烈要求制定新的职业教育法案。1963年,《职业教育法》在国会通过。该法案打破了职业教育培训和发展的行业界限,把关注点从职业分类转移到个人发展上,强调公民接受高质量职业技术培训的平等机会和技能训练的实用性。同时,该法案还批准了联邦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巨额拨款。此后几年,国会又陆续通过了加强职业教育的修正案,进一步扩大了职业教育的投入,为更广泛的人群接受职业教育创造了条件。从1964年到1968年,接受职业教育计划培训的人数由450万增至800万,几乎翻了一番。[4]1963年《职业教育法》是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法规。它突破了传统职业教育的理念,重新确立了美国职业教育的目标。

1984年《卡尔•柏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美国全民职业教育的开始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为适应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提高国家竞争力,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条例,期望通过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掌握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先机。1984年颁布的《卡尔•柏金斯职业教育法案》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该法案取消了以往对接受职业教育补助的学生的年龄限制,第一次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在此后的20多年中,国会又先后通过了多个与其相关的修正案,强调了职业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整合等问题。在这些法案的有力推动下,美国职业教育掀起了新的改革浪潮——学校向工作过渡运动,美国职业教育因此也翻开了新的篇章。

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地位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美国职业教育史上的相关立法很多,这无疑对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以《史密斯—休斯法》为例,根据该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和州分别设立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委员会,负责职业教育的调查研究等事宜,并为职业教育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供资金和培训。正如Hayward和Benson所说:“(这样)在各州内就形成了两种(教育)管理机构独立并行的情况。这样才形成了人们对职业教育新的理解,即职业学校是不同于普通中学的独立的教育机构,职业教育也不同于‘学术教育’”。[5]除此之外,该法案还规定享受职业教育资金支持的学生学习学术课程的时间不得超过总学时的50%。以此为依据,联邦职业教育委员会很快就职业教育的学时分配提出了“50-25-25法则”:即学生将50%的学时用于实训,25%用于学习相关职业科目,25%用于学习学术课程。这就为职业教育课程在美国各州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有力保障。事实上,美国职业教育史上立法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政府能够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迅速对原有法律做出修订或补充,并且提出具体详尽的实施方案或建议,因而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高的时效性。如《莫雷尔法案》就是针对19世纪西进运动后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工农业生产专业技术人才奇缺的现象而颁布的,而《史密斯—休斯法》是为解决美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过程中新兴技术工人在中学阶段缺乏职业技术培训的问题应运而生的。美国职业教育立法迅速、针对性强的特点在二战前后的几项法案中表现也十分突出。如二战前夕,美国教育总署就和作战部的人一起讨论了关于培训机械工艺师尤其是航空机械师的问题,国会于1940年5月制定并通过了《国防训练法》,要求为国防培训工人。这一法案使美国在四年间的受训人数达到986055人,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3]二战后,为了确保大量退役军人顺利转入平民生活,避免战后大规模失业危机的出现,1944年,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和《退伍军人就业法》(又称《大兵权利法案》),不仅给予退役军人在职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还为他们提供学费资助和生活津贴,这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战后职业教育的发展。迅速而有针对性的立法保证了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及时解决了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扫清了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美国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大都明确规定了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这也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1862年《莫雷尔法案》联邦政府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几乎每一部职业教育法都对职业教育拨款的数额、用途、对象、使用方式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其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资助范围也不断扩大。例如《史密斯—休斯法》规定拨款170万美元用于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和教研,1921-1922年间拨款数额增加到420万,1925-1926年间增至720万,1932-1933年间更是达到了980万。1968年《职业教育修正案》又对拨款的用途从教研培训、残疾人教育、合作职业教育、销售、家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等等十个具体方面按财政年度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规定。[6]各州要想获得这些财政拨款,自然就要严格按照法案对拨款的规定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因此,联邦政府通过对教育经费的控制就确保了职业教育计划能够在各州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完成。

(三)职业教育法保证了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广泛开展和迅速发展

美国职业教育在立法过程中还特别关注女性、黑人等少数群体的受教育权力,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例如1862年《莫雷尔法案》颁布后,赠地学院迅速发展,但联邦政府很快发现,由于种族歧视,在南方各州只有很少的几所赠地学院接收黑人学生。因此,在1890年,联邦政府颁布实施了《莫雷尔第二法案》,专门加强了对招收黑人学生的赠地学院的支持。这部法案明确规定将拒绝向任何存在种族和肤色歧视的学校提供资金援助。1963年《职业教育法》也将为不同区域、不同特征的弱势人群提供职业教育机会作为重要内容。法案规定,各州必须为各类离校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预留1/3的资金,并规定加大对高辍学率和高失业地区的拨款比重,以确保那些因学术、经济或其他方面能力不足而无法接受常规职业教育的人群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又如1984年颁布的《卡尔•柏金斯职业教育法案》,它不仅取消了对受助学生的年龄限制,而且还特别关注到了因专业或求职而需要接收职业教育的成年人、妇女等弱势群体。该法案甚至要求预留3.5%的资金用于促进职业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以及8.5%的资金为单亲家长和失业的主妇提供帮助。正是在这些法案的推动下,美国职业教育的公平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也更有利于职业教育在美国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在占人口多数的中下阶层人群中全面、快速地发展。职业教育的功能也由教授就业技能扩大到兼具社会救助职能的层面,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在职业教育立法的不断推动和促进下完成的,通过对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发展历程及其作用的研究,可以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转变观念,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立法工作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人还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普遍认为只有考不上高中和普通大学的学生才选择职业教育,这种认识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数量、质量及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初中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减少,高中和普通大学也开始抢夺生源,本来就处于劣势的职业教育更是被推入了进退两难的生存险境。许多学校前些年还在为学生素质下降而担忧,如今则要为怎样才能招到学生而绞尽脑汁。甚至有不少中职学校为了生存取消了入学的分数线限制,这就是说,只要学生参加中考,有成绩,就能顺利进入甚至是随意选择职业学校和专业。这样一来,相当一部分不具备职业技术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学生涌入了职业教育的课堂,而职业院校为了不影响今后的招生,只能将教学目标一降再降,教师也是苦不堪言,如此的恶性循环必定会严重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等行政手段对职业教育进行扶持、监管和规范,改善职业教育机构的生存状况,提高职业教育从业者的素质和待遇,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指导,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人们逐步转变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保证职业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增强相关职业法规的针对性,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我国职业教育也有相关立法,如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该法只是一部基础性法律文件,内容较为宏观,缺少配套实施细则和解读,因此人们在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落实上都存在较大困难。在这一点上,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做法就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针对性很强,对法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论证和调研,甚至对许多细节提出建议,并辅以确定数额的财政拨款,这样一来,法案的可实施性就会大大增强,落实情况也有了明确的衡量标准。我国职业教育法也应建立定期修订的机制,缩短修订的间隔期。同时,针对当前出现的突出问题及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业或新兴产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相应的专题法、单行法,并且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以构建完整的、体现地域差异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三)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的指导和监管

在资金投入上,尽管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法》也有为保障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资金的规定,例如第四章中规定,“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7]但是,由于法律条文中并没有对拨款的具体数额进行明确规定,这就造成了实际操作中拨款不足、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据测算,2004年到2008年,中央共启动五项职业教育建设计划,平均每个项目投入250万元,如果中职生按2000万人算,生均投入不到400元[8],显然,这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该法第四章还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8],“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捐资助学,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提供的资助和捐赠,必须用于职业教育。”[8]可以看出,该法并没有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应履行的对职业教育进行捐资助学的社会责任进行强制要求,也没有制定根据其履职情况进行奖惩的措施,这就导致许多单位、团体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清、缺乏积极性,甚至逃避。例如,在校企合作中,很多承担了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得不到国家的经费补贴,因而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花费时间和人力对学生进行技术培训,只让学生承担技术含量低的重复性劳动甚至是体力劳动,这显然有悖于实施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以达到以教促产的初衷。学生在职业院校学到的东西不能在实践得到检验和提升,企业也无法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要求,这样长此以往,最终只能导致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的严重脱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要在数量和监管上双管齐下。首先,要加大职校生的生均拨款。由于目前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靠财政拨款,接受社会捐助的数额极少,而职业教育的特点又决定了其教育投入要高于普通教育,因此,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应高于普通教育院校。其次,对履行捐资助学、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和社会团体等进行奖励。例如,建立校企合作基金,用于实习学生的培训经费以及对接纳实习学生的企业的奖励。此外,国家还可以在税收减免等环节予以政策性倾斜,减轻为职业教育进行资助、提供便利的企业和社会团体的经济负担,提高它们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最后,对企业使用基金情况实施考核制度,建立奖惩机制,确保基金切实用于职校学生的技术培训,落实产教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以教促产;对未按规定使用资金的企业实施处罚,例如取消接纳实习生的资格,加征相应税额等等。

(四)明确职业教育对象,确保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力

首先,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目前,国家助学金在高职院校的资助面占在校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对全日制中职学校的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已达到100%,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助学金政策可以有效缓解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但是,由于数额和覆盖面的限制,单一的助学金制度还不能全面地解决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期间的困难。为了让更多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资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通过实施多种措施,例如建立对经济困难学生中优秀者的单项和综合奖励机制,优先提供带薪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等,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切实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其次,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扶植力度。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普遍不太好,生源地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升入普通大学继续深造的条件欠佳。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子女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一技之长的需求显著增加。通过政策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资助,让这类学生获得平等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无论是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还是对于减轻社会负担、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都十分有益。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法》;修订意见;主体;权责;中外比较

作者简介:黄立志(1966-),男,河北南宫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吸引力驱动机制及提升对策研究”(编号:11YJC880057),主持人:李名梁。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5-0029-0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刚刚颁布的几年里,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落实,在一定意义上也算是修订。1999年叶晓彬较早地探讨了《职业教育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我国开始修订相关教育法规。在此背景下,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钱景舫发文率先提出对其进行修订。2006年是我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十周年。于是这种呼声越来越高,成为很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人员关注的热点。

一、2002年以来相关文献统计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2014年12月底检索“篇名”为“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文献,经过手工检索一共有132篇。由图1可以看出,出现相关论文的数量总体是上升的,但是在上升中又有起伏。2012年达到最高峰共计32篇,以后又逐步减少。结合相关职业教育著作,大家已经意识到原本的《职业教育法》所出现的问题,因此,对它进行修订和完善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对于如何对《职业教育法》的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多方人士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以期刊文献为主,涉及部分专著,从以下三个角度对2002年以来《职业教育法》的修订问题进行研究综述。

2014年9月12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京召开《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座谈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黄尧、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职成司巡视员王继平出席会议并介绍情况。此次座谈会标志着《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重新启动。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职业教育法》列入日程,教育部承担了修订工作,完成了《修订草案(送审稿)》并于2011年报送国务院法制办。隋亮对这个《草案》的修订过程和主要内容作了详细的解读。透露了一些新的动向,诸如国际合作、县域职业教育网络、民办职业教育的法律条文等[1]。目前,该法修订工作列入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国务院法制办也将它的修订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教育部正在原有草案基础上,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法》。

二、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法》修订的不同看法

对《职业教育法》修订问题,不同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将其分为以下两类。

(一)中央及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意见

中央及教育部人员对于《职业教育法》的看法大体上是相同的。首先,他们肯定了现有它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和保障作用。其次,他们也承认:在国家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民经济走到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该法已经落后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无法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基本法治保障,有些具体条文甚至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尽快予以修订[2]。因此,他们也提出了一些修订意见。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明确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制订现行的《职业教育法》时,有关部门就意识到:必须首先确立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规定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就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订本法[3]。而现在,政府及教育部人员建议将职业教育定位于“是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途径”[2]。

2.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法》修订应超越所有制、办学体制和学制的束缚,承认某些职业教育形态具有经营属性,从而完整而具体定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形成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两大体系之间及其内部各办学形态之间相互沟通、衔接的制度[2]。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春燕等人认为,“修订完善《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高等教育法》等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条款。”这个意见也很重要,就是要系统地修订职业教育法。

3.理顺政府与行业、企业的关系。结合地方实际和行业特点制订相关的实施条例或细则,加强相关法律的有用性和实操性[4]。实际上,这就是修订职业教育法。较早在1998年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周稽裘就发文强调结合地方情况,“创造性”地执行《职业教育法》。全国政协委员管飞建议“对学生实习责任险的落实提出法律约束和明确要求”,“将学生顶岗实习纳入工伤保险”。笔者认为这些应当作为企业的权益适当体现。

(二)专家学者意见

石伟平、姜大源、邢晖等一些职业教育专家以及程方平、朱永新、周洪宇等教育专家对职业教育法的修改提出了一些代表性的意见,这些修订意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钱景舫等学者根据当前的就业市场需要结合最新相关政策,今后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河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翟海魂在2002年曾经著文指出“把职业学校改为综合高中”[5]。我认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我们应当细化行业、协会、职教集团、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美国伯顿・克拉克的中介机构的“缓冲器”理论,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明确职业教育相关各方的义务、责任与权力,建立奖励机制[6]。

3.进一步细分专门职业教育法。有的学者提出制订《农民职业教育法》,还有的学者提出制订《高等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条例》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鼓励办法》。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法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如何修订,而在如何执行。

从上述两类人的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及教育部的工作人员,还是各个专家学者,他们对于《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是持有相同的意见的。在修订内容方面,他们都认为首先应当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其次他们都十分重视政府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且需要建立和完善一个职业教育发展的体系或机制。企业届的意见几乎处于一种“失声”的状态。

三、对《职业教育法》中的不同主体的责任、义务和权利进行修订

在《职业教育法》中存在着几个重要的主体,对这些主体的责任、义务和权力进行完善和修订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将几个主要的主体依次列举出来,对其中有关这些主体的修订意见进行综述。

(一)政府

兴办教育事业,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是党和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对《职业教育法》修订时,应该注重对政府部门的问责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监督和管理。具体修订意见如下:

1.政府的责任对于一项国家的法律来说至关重要。职业教育虽然不属于国家义务教育的范畴,但是发展职业教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政府应当保持职业教育经费不断提高,保证职业教育机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保护每个公民包括残疾等特殊人群受教育权的公平。在新的《职业教育法》中,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治理职业教育机构乱收费、乱招生、非法颁发或伪造学历证、结业证书,同时加大对教育行政部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的惩处力度[7]。有的学者认为法律具有滞后性,应当适当有超前性。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及其相应的法规,对公办职业技术学院限制较多,而对民办职业技术学院限制宽松,譬如升本问题。

2.职业教育投资者的权利应适当保护。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明确按照生均公共经费标准进行财政拨款的同时,通过设立专项经费等方式,引导职业教育的改革,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物质条件[8]。钱景舫提出:“为了鼓励捐资,拟提出减免捐资人的所得税。”我们认为这种办法是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的一条有效措施。

3.职业教育归口管理问题是修订的一个热点问题。2014年邢晖等人专门针对《职业教育法》修订对60多名职业院校一线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最多的是“应地方政府统筹,教育、人社和其他行业部门归口管理”,占被调查者的42.11%。其次是“认为应归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占被调查者的38.60%[9]。笔者认为职业院校重归行业部门管理是当前的一种趋势和要求。实际上,在制度设计上寻求校企双方产权一致,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有效实现校企合作。

(二)行业和企业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深度参与是进行职业教育的有效保障。因此,完善行业和企业的权责问题也是《职业教育法》修订的重点。以下是对行业和企业相关内容进行修订的意见。

1.要深化校企合作,通过税收减免、政府补贴、授予荣誉等政策安排,引导行业企业以举办职业学校等方式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在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制订、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10]。

2.要明确行业企业需承担的职业教育义务,如人才需求预测、职业资格证书的制订、参与职业教程的开发、接纳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等等[6]。更应该明确规定政府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所给予的具体的、明确的鼓励措施和扶持政策[8]。

笔者认为,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职业学校与企业和行业进行一定的合作,如实习等,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水平和能力,为他们毕业后走上社会有很大的帮助,也为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所以,在《职业教育法》修订时,应该增加和完善关于行业和企业的权责问题的规定条例,使其与学校的合作更加长效。

(三)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到“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建立了“工士”,但教育部不承认是学位。我们认为应当将这种做法上升到法律高度,使之合法化。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主体。但由于现有《职业教育法》中很多问题上的表述不够严谨,规定不够具体,导致现在社会中出现了很多非正规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这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和进步是不利的。因此,对于这一主体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是很有必要的。

(四)教师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入门标准已经是硕士研究生层次。新的职业教育法在教师资格方面应当有所体现。鼓励培养和发展“双师型”素质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制订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通过高效的激励机制,来实现教师自由性和积极性的发挥[6]。鉴于职业教育与企业密切相关,很多人员提到兼职教师的问题。应该鼓励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

(五)学生

贯彻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应该体现在人的就业及就业后人的发展方面[6]。要着力改革和完善相应的人事劳动和工资分配制度,使技能型人才能够享有与其贡献相适应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10]。笔者认为,作为一个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学生应该享有更多的权利。同时,这些权利应该在《职业教育法》修订时系统、规范地列举出来,如学生在去企业实习时,作为实习生,他可以享受到哪些权利,他的实习待遇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等等。

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做法

很多国家都制订并修订了《职业教育法》,不同国家修订的间隔和做法有所不同。本文选择了以下若干欧美发达国家,对它们的《职业教育法》进行分析,以此得到一定启示。

(一)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taFe制度一度是我国21世纪最初几年学习的榜样。我国仍一直关注澳洲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情况,这方面研究的研究比较多,包括黄日强、王春燕等,比较深入的是教育部的刘育锋博士。1990年澳大利亚政府了《培训保障法》[11]。她归纳了1992年《职业教育与培训拨款修订法案》,并指出以后每年修订一次。之后,澳大利亚政府颁布了《2005年澳大利亚技术学院法案》,事隔四年,又对该法进行了修订。澳大利亚“就业、教育与培训1988年法案”到后来的“就业、教育与培训法案2000年修订案”[12]其实,拨款法案就类似我国的年度拨款计划,拨款额度需要修改,内容自然需要修订。倒是后面的两个政府的法案属于修订,且间隔时间很短。笔者曾指出澳大利亚就业与技能形成委员会(eSFC)在1991、1992和2001年向联邦就业、教育与培训部提交了三个报告,都冠以“1988年就业、教育与培训法”[13]。从英文的材料看,就是一个教育团体经过论证和调研以后提交给联邦教育部门,然后再以政府法律的形式颁布,修订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易。

(二)德国

我国学者对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及其修订情况十分关注,包括姜大源、刘育锋和王晖等人。德国立法规定双元制: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由各州负责,按《州学校法》的规定实施;校外特别是企业形式的职业教育,则由联邦政府负责,按《联邦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14]其中,德国联邦新《职业教育法》重视多元化,扩展职业教育新空间;强调多样化,开发职业教育新形式;加速现代化,赋予职业教育新活力;构建网络化,制定职业教育新政策;促进透明化,公布职业教育新措施[15]。笔者认为,德国的双元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它将学校和企业这两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分开,分别用不同的法案来进行约束,这样会更加明确具体,实施性更强,可以解决我国政府、学校、企业等不同主体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三)美国

美国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修订法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法案在集中解决了某些问题之后,随着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难免就会显示出滞后性来,暴露出的问题就成为下一次法案着力解决的重点,因此更集中、更有效,从1862年《莫雷尔法案》到《从工作到学校机会法》,美国颁布的有关职业教育法规和法案已多达155个,前后法案有继承关系,后一次法案往往是前一次法案的补充和修正,前一次法案又是后一次法案的前提和基础,每一次立法都是由专家学者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分析考证才最终确立的[14]。笔者认为,美国在及时修订法案这方面做得很好,能够针对自己国家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及时通过修订法案来解决问题,这点值得学习。

(四)日本

日本的职业教育法的修改时间间隔比较短,而且既有修订又有重新立法的情况。1958年5月实施的《职业训练法》,时隔11年1969年又开始对《职业训练法》进行修订,而到了1981年这个法律又修改了6次。1985年实施的《职业教育法》,时隔7年1992年就进行了修订为《职业能力发展促进法》[16]。根据《职业能力发展促进法》第二条第四款,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负责帮助失业者、在业者和大学毕业生开发和培训职业技能。结合我国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建议新的职业教育法更名为《职业与继续教育法》,将职前和职后培训结合起来。

(五)英国

众所周知,英国政府不负责教育,民间团体负责教育,职业教育也是如此。1905年英国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技术学校条例》,1913年6月该委员会修订了《技术学校条例》并再次颁布[17]。英国的教育团体诸如英国制图学会(BCC)和英国行星学会(BiC)等制订了英国资格证书制度。到2011年“英国资格”已经修订到了第41版,用以全面指导英国的专业、职业和学术资格[18]。他们的职业资格可以用以职业场所,这些职业资格包括国家职业资格(nVQs)和中等职业资格(SVQs)证书和文凭。换言之,英国不断地更新职业资格的标准,从而指导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日益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

(六)瑞士

瑞士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法的修订。1963年正式颁布职业教育法后,为了顺应国内经济和工业发展的需求,经过多次修改,2004年实施了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另外,瑞士重视行业企业参与学徒培训。新《职业教育法》颁布,重新对政府和企业职责、专业教学以及学徒培训内容、从业人员资格、质量保障机制等做出规定。

通过比较以上6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法》的情况,可以看出,他们修订间隔较短,或者设立新的法规。这是由职业变更较快的特点决定的。用这些经验来修订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可以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帮助我国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五、国内外《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启示

1996年5月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至今已经18年了。这些年来,补锅匠、修钢笔、Bp机寻呼员等职业已经消失,打字员、客户服务等职业即将消失,现有的《职业教育法》已不适应现阶段职业发展的需要,修订刻不容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这个定位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并非单纯职业教育子系统就能解决的。我们在《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过程中,像德国一样,要充分提高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待遇和收入,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要理顺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现行《职业教育法》中有关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于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9],强调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大型私有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中小企业要照顾其市场的生存与发展,不宜过分硬性规定其责任和义务。这样有助于解决产学结合,不至于使法律流于形式,难以执行。为了解决产学结合中“产”冷“学”热的问题,鼓励建立和发展企业产权的职业技术学院,或者建立企业大学。

第三,要完善21世纪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我们应当把近年来升格的部分本科高校划归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院校,切实构建从中职、高职、本职、硕士、博士贯通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到“到2020年要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彰显中国职业教育的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契合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地位。我们认为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四,要优化我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程序。新的法规起草工作不能单纯由职业教育部门的人员承担,必须增强企业、行业人士参与修订,要充分体现他们的利益诉求。具体地说,应当由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修订这个法律。可否通过国家社会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的形式,组建一个跨机构跨行业跨部门的专门委员会起草这个法律。

参考文献:

[1]隋亮.职业教育法修订历程回眸[J].职教论坛,2011(13):74-78.

[2]孙惠玲.孙惠玲代表民进中央的发言: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的基础性建议[J].民主,2014(7):26-27.

[3]张光喜.《职业教育法》的立法追忆及修订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0):32-36.

[4]程方平.《职业教育法》修订应该关注什么?[J].中国教育报,2011-07-21(004).

[5]翟海魂.从教育立法看英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变迁[J].职教论坛,2002(1):21.

[6]刘育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若干思考[J].职教论坛,2010(16):50-61.

[7]阮李全,甘一宏,刘娟.职业教育法律责任问题探析――关于《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9(6):23-29.

[8]徐涵.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三个问题[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1-3.

[9]邢晖,李玉珠.《职业教育法》重要问题修订意见的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4(19):76-78.

[10]王晖.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完善的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1]黄日强.战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91.

[12]刘育锋.论澳大利亚职教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借鉴意义[J].职教论坛,2011(1):86-91.

[13]黄立志.制度生成与变革: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FaFe)历史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174.

[14]王春燕,侯光.国外职教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62-69.

[15]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重大举措――德国新《职业教育法》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59-61.

[16]Chen,FarnShing,Chuang,ChiaYu,Chang,HuiparingpublicVocationaltrainingpoliciesintaiwanandJapan[J].internationalJournalofarts&Sciences,2012,5(5):51-60.

[17]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23-124.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篇4

一、校企合作教育及其特征

国际上将校企合作教育又称为“合作教育”。一般认为,校企合作教育理念起源于英国19世纪40年代的三明治课程,高等教育领域校企合作始于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赫尔曼?施耐德教授发起的试验。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工程师;采取的模式为学生每周交替在课堂和工作单位学习。

不同组织对校企合作教育有不同的定义。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其学术或职业目标相关领域有益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结构式教育策略。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将学生的学术学习和在雇佣单位的工作经历正式结合在一起的项目”。校企合作教育的定义表述虽然不相同,但实质都指一种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工作经验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合作性与职业性的特征。合作性指校企合作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内容涉及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理论研究、招生就业、教学实习等。正如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在1987年第五次世界合作教育会议上对合作教育的定义――“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总体安排;有一个妥善安排的教育计划,这个计划由一个教育单位和一个使用单位共同商定并管理实施……”学校和企业通过合作教育优化配置资源,最终实现三赢:学校掌握市场需求,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企业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开展相关项目研发,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学生巩固和转化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就业零距离。职业性指学生在企业学习、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时,也需为企业创造价值,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同样这也意味着学生的工作是有偿的。“职业”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获取与构建知识,激发学习动机。

二、美国校企合作教育主要法规及特点

美国校企合作教育始于1906年,时至今日逐步走向成熟。在长期的合作教育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教育发展内在需求不断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和颁布有关校企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以保障校企合作教育有序、规范、高效进行。

1.美国校企合作教育主要法规

(1)《莫雷尔法案》奠定了合作教育的雏形

为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批准《莫雷尔法案》。法案要求“联邦政府共拨出3万英亩土地捐赠给各州和地区,并按各州在国会中参议院和众议院人数进行分配,各州应将这类土地出售或投资所得收入,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艺有关知识的学院”。在法案推动下,美国很快成立了近70所这样的“赠地学院”,学院以农业、工业教育为主,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生产实习。《莫雷尔法案》开创了高等教育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风,形成了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奠定了合作教育的雏形。

(2)《史密斯-休斯法案》推动合作教育课程的开展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美国国会于1917年通过《史密斯-休斯法案》。法案规定在公立中学开设职业科目,设置供学生选修的职业课程;明确规定农科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雇佣需要,此类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或观摩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每年至少6个月时间,实践活动在学校提供的农场或其他农场进行。法案对商业、家政以及工业课的实践活动时间也有明确要求,并规定工业夜校教学内容应为学生白天工作内容而进行的充电。按照法案精神,联邦职业教育委员会率先承认了合作教育课程,并鼓励学校开设这类课程,俄亥俄机械学院、底特律理工、通用汽车学院和罗彻斯理工先后开设了合作教育课程。

(3)《职业教育法》推动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发展

为大力发展合作职业教育,美国国会于1963年通过《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在《史密斯-休斯法案》等法案的基础上扩大了职业教育资助范围,推行一个“永久”项目和两个“四年”项目,两个四年项目分别是工学项目和社区职业教育学院,实施时间自1965年至1968年,每年资助额度不同:1964―1965年为3000万美元;1965―1966年为5000万美元;1966―1967年为3500万美元;1967―1968年为3500万美元。

(4)《高等教育法》?o立了合作教育基金

为增强高等教育院校资源,对高等教育学生提供经济资助,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高等教育法》,第三部分题为“加强发展中的院校”提出在“发展中的院校”开展合作教育计划,培养部分优秀和经验丰富的工商业教育资源,以提高学术质量;设立合作教育基金,其中78%用于开展本科学位合作教育,其余部分用于高等教育中非本科学位合作教育。1968《高等教育修正案》将“合作教育”单独列在“学生资助”第四条款中,规定高校可开展合作教育项目。联邦政府于1969年至1971年连续拨款资助高校计划,建立、扩展、实施规定的合作教育项目。另外,“发展中的院校才符合拨款条件”这一限制被取消,实际上是所有的高校都可向教育总署申请合作教育经费资助。随后,美国国会又分别于1972年、1976年、1980年、1986年、1992年、2005年对《高等教育法》进行修正,延长合作教育基金有效期,推进了高校教育领域校企合作的发展。

(5)《?业培训合作法》扩大了校企合作范围

为鼓励私立工商业部门,州、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开展对工人的培训,解决失业问题,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职业培训合作法》。法案规定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修改和实施职业训练课程;各州划分若干培训区,每个培训区都成立私立企业委员会,负责当地职业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鼓励企业参与培训,授予企业咨询、参与、指导等各种职能,推动企业积极参与职业培训计划。《职业培训合作法》促使政府直接参与各州的职业培训,在法律上肯定了企业参与人力资源培训决策的权利,加强了政府和企业、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扩大了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空间,对美国校企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6)《伯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系列法案使合作教育拨款制度化

为发展国家经济,降低结构性失业率,提高和更新职业技术教育质量,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伯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并于1986年、1990年、1998年、2006年又多次修订《伯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使合作教育拨款成为制度化。

1984年颁布的《伯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推动了联邦政府拨款,促进了政府和企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鼓励企业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拟订培训项目和课程。1990年《伯金斯法修正案》规定,联邦政府提供经费,用于促进产业与教育合作、技术准备和职业发展相关的教学;每年以专项补助形式资助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展培训计划,同时要求地方政府按比例给予配套经费,但接受资助的项目必须能促进学生获得与工作相关的经验。1998年再次修订《伯金斯法案》,继续为校企合作提供经费,使职业生涯和技术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2006年《伯金斯法修正案》用“生涯和技术教育”取代“职业和技术教育”,从而将原来局限于学校教育阶段的职业和技术教育延伸到工作阶段,加强企业和行业之间的协调;支持在中学、中学后教育机构、学士学位授予机构、区域的生涯技术教育学校、地方劳动力投资委员会、工商界和中介机构之间结成伙伴关系。

(7)《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确立校企合作法律地位

为帮助学生顺利从学校过渡到工作环境,1994年克林顿总统签订通过《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和《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此两项法案的实施建立了学校到工作场所过渡的强大支持保障体系,对规范、促进美国的校企合作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把美国的校企合作推到了一个新阶段。

《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提出“每家美国大型企业都将参与强化教育与工作相联系的活动”,要求美国工商界帮助美国人在工作岗位上提高职业技能,鼓励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学习学校课程,并在与社区大学等学术机构合作的工作岗位上接受为期两年的实际训练。《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校企合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建立一个包含各州的完整“从学校到工作机会”的全国性系统,将企业在合作教育中提供的工作场所作为学习环境,开展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将联邦基金作为风险资本,规划和建立各州“从学校到工作机会”体系,促进各地区学校、企业、劳工组织、政府、社区组织、家长、学生、国家教育机构、地方教育机构、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2.美国校企合作教育法规的主要特点

(1)立法有针对性

美国教育法规都是在一定的现实要求下,以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为目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如1965年《高等教育法》目标为“强化我们的学院和大学的教育条件,并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法案创建了“教育机会助学金”和“担保学生贷款”两种新的资助模式,并对原有的大学生资助方式如工读项目等进一步加以确认。

(2)立法有客观性

美国教育法规都由专家、学者经过严密的调查、分析和考证才最终确立,法案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1963年《职业教育法》的提出背景是卫生教育福利委员会花数月收集和研究而提出的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国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960年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扩大,但旧的职业教育法案如《乔治-巴顿法案》和《史密斯-休斯法案》在给予资金支持和培训劳动力方面远远不够;以往的法案聚焦于研究,但没有给予特定的资金支持,等等。

(3)立法有连续性

美国教育立法注重连续性,新旧法案相互吻合与匹配,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如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虽然主要“为解决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案》及其他法案不够宽广、不够灵活、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今天的需求,更不能满足明天的需求而通过”,但并没有废除之前法案的相关规定,同时在《史密斯-休斯法案》的基础上,扩大了职业教育资助的范围,增加了职业教育资助内容,将原先只对农业、家政和工商三科职业项目的资助扩展到对所有提供个人就业所需技术的资助。

(4)提供财政支持

美国法规对校企合作教育予以明确的财政支持。1963年《职业教育法》规定1964―1965年为3000万美元,1965―1966年为5000万美元,1966―1967年为3500万美元,1967―1968年为3500万美元。1968年《职业教育法》规定1969财年2000万美元,1970财年3500万美元,1971财年5000万美元,1972财年7500万美元。1965年《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对高等教育领域合作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利用合作教育基金继续完成学业,同时获得与学习或职业目标相关的工作经历。《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也向各种校企联合计划提供资助。2006年1月2日,布什总统宣布“美国竞争行动计划”开始实施,要求政府从2007年财政预算中拨款1370亿美元用于资助研发项目,该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向一万名科学家、学生、博士后和技术人员提供为企业创新做贡献的机会”。在2006年1月31日的“国情咨文”中,美国更是把该计划称作是一项“确保美国强盛并持续引领世界科技发展和积极进取的长期政策”。现行美国法典第20卷教育部分仍有关于合作教育经济资助的专项规定。

(5)建立激励机制

美国还出台了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相关政策。一是税收优惠政策。如1978年《工作税收抵免目标法》,允许企业享受联邦政府抵免收入税,数目是第一次给合作教育雇员6000美元的50%。二是其他政策。如1980年《拜杜法案》规定“允许企业拥有相应专门权或独占性”和“大学要尽量使专利技术实现商业化;减免向大学投入研发经费企业的税收”。该法案的出台改变了大学在获得政府资助情况下取得研究成果的归属权问题,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政策驱动。

三、美国校企合作教育法规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建设的启示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法规主要来源于中央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法规和政策,如《高等教育法》提出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等提出推进校所、校企合作,支持校所、校企联合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鼓励培养单位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行(企)业开展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这些法规和文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发挥了一定推动作用。但总体而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建设还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纵向上,只有中央层面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文件,而各省市出台的校企合作法规仅针对职业教育,未将研究生教育纳入其中;二是横向上,内容概括性强,但政策完备性、执行力度及对实施效果的监督和检查方面不到位,缺乏激励措施,没有校企合作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借鉴美国校企合作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可从如下方面加以完善。

1.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法律体系

一是制?全国性校企合作专门性法规,解决现有政策性文件立法层次不高、覆盖面不广、执行效力有限等问题。从法律层面明确政府、企业及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可享受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为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制订涵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的地方政策。目前有少数地方出台了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如上海市政府2007年《关于本市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意见》,江苏常州2007年《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浙江宁波2008年《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但这些政策都是专门针对职业教育而言,未涵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各省市可在现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政策上,扩充适用范围,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纳入其中。

2.制订增加和保证校企合作教育投入的财政政策

国家应建立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投入体系,并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鼓励性政策与不履行校企合作教育的惩罚性政策法规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大量的设备、仪器、实训基地等建设经费。政府需要根据实训场所、教学设备、学生实训消耗等增加专业学位教育的投入。

3.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企业主动参与

我国目前还缺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主动意识和制度环境,很多企业出于成本收益等方面的考虑,不愿过多投入和参与校企合作。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但没有建立引导、支持企业主动参与的配套机制。为了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政府应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建立相关配套机制,通过财政补助、税收优惠、优惠信贷等多种方式支持与吸引企业主动参与。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篇5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张荣香(1972-),女,内蒙古包头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河北 秦皇岛0663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llmK007)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42-02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高技能为核心,以人才为落足点的职业教育。其根本特征和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职业人,这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风向标。

要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纳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体系中,“能力本位”“职业本色”成为高职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作为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相结合。在这一问题下,存在两个次级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特色是如何失去的?其次,将职业特色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途径和办法是什么?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失去职业特色

1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导致其“职业”特色方向引导上的缺失,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法律意识;二是精湛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三是能不断自我充实和更新高新技术和知识;四是拥有职业资格或高级技能类证书。

根据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的认知,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培养目标及其具体规格的定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定位。高职教育必须按照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要求,明确应掌握的专门知识、技能和具有的专业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二是职业发展。高职教育的长远目标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职业发展”是使学生具备综合的、终身的学习和发展能力,能够在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中轻松地“转身”或发挥“潜力”。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直接面向“职业”本身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内在规定性上被要求面向“职业”,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路向指引。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一导向,没有将“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清晰而且明确地纳入自身的实践中,更多的是自然而且“方便”地沿袭了两个路线:一是沿袭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进行,二是直接照搬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模式,脱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2 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教材缺乏专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部在2005年出台了全新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05方案”的出台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吹来了一股春风,无论是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还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学生学习的状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新方案的出台没有实际关注高职院校的需求,在提法上甚至没有出现“高职”两个字,只是笼统地使用了“大专”的称呼。这不符合我国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现实,不适应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的现状。这一实施方案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来说,先天地缺少了“职业”特色,带来了缺憾,使教育教学针对性减弱。

在“05方案”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的教材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区别,导致教学内容的“职业”特色缺失。虽然“05方案”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专科院校必须开设两门必修课,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后修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但这与本科院校在教材上没有任何区别。可以说,“05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使用更多倾向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缺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特色。

3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被排除于高职院校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之外,导致其“职业”针对性的最终缺失。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各高职院校都致力于面向社会、瞄准职业岗位群,设计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并寻求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没能“真正”参与到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作为既定课程被直接安排在其中,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该专业所培养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特点、本质以及形成的机制和过程,不能使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情高涨,因为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的“有用性”,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成就感”。如学习计算机操作,学生在上完一堂操作课后,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会打字了、会发电子邮件了、会制作Flash了……而另一类属于思想类、素质类的学习,让学生觉得“远”“空”,不易把握和评价,因感受不到直观的“成就感”而失去兴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失去了对专业的依托,就失去了其“落地生根”的土壤,会游离于学生的真实学习和成长环境之外,使学生对其“望而生畏”。这样的结果也必然会造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校各专业育人实际,无法发挥其育人功能。

4 漠视高职院校学生“工具人”生成可能,导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突破性作用疲软。作为学校,高职院校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如果把人的教育局限在狭窄的专业教育范围内,只教人谋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为人的培养,那么,这种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工具人”。受就业压力影响,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急功近利、只关注学生的第一次就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的现象。在思想上,对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认识不到位;在实践中,以实用性、技术性和工具性教育为主,使高等职业教育沦落为谋生的技能训练,而这本身就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对于纠正和弥补高职教育自身的缺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教育内容,高职院校从上到下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育人的首位。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专业课的设置,无情地挤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一些教师或个别领导甚至无视或不去研究学校育人的本质,急功近利,把学校看做是“工厂”,把培养的学生看做是“产品”。

二、将职业特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结合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对“05方案”所要求的通用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突出其“职业”特色,形成高职院校专用教材体系。职业教育追求的是由工作过程所串联起来的知识的连接性、践行性和策略性,职业教育的实施趋向于使用项目驱动、任务驱动等操作性教学方法,开发与职业教育的践行性、策略性等特点相一致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用教材,使“德”能够在“行”中成长,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此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应考虑与学生所要进入的行业领域相结合,为行业领域中的必备职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服务。

2 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明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意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职业教育,确定职业教育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作用,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人”。学生的职业化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在努力学习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学生逐渐领悟并融入行业和社会的各项规范中,形成自我职业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职业教育这一主线中,努力为学生顺利融入职业、融入社会服务,为学生养成具有优秀思想品质的职业素养服务,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服务。

3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包含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但几乎没有一个方案在制订过程中认真思考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实际问题,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制订过程中“排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们的参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参与并融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包括在制订过程中的参与和研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明晰所授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和本质,增强其“职业”针对性;要明确各专业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群,深入探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中的契合点和磨合点,深入挖掘职业岗位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突出点和必须着力加强的地方,并广泛采集涉及职业岗位群的典型案例、事件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篇6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科学发展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作出的总体设计,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也是组织专业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依据。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要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切实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专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符合度,为高职院校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下面试对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职业教育进入深化改革、整合、发展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1998年2月,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要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人手,科学合理地进行。要建立健全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教材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要采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七个有关部委联合召开了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中等职业教育应为半年至一年。”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贯彻其基本精神和要求,并将其充分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质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遵循就业导向下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紧密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区域产业结构,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的综合素质教育。

2.理论知识以“适用、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坚持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群)能力需要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

3.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及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4.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方向。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始终坚持专业建设围绕企业需要、课程开发围绕岗位需求的原则,通过与优秀企业的合作,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内涵;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适应未来职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计划要在充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应达到教学计划总学时的50%以上。各专业应在第一学期尽可能安排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同时应适当安排一些专业认知性教学活动,诸如参观或短期实习等。其他学期的核心专业课程按项目化方式或工作任务化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践性强化训练。最后一个学期要加大专业实习和毕业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力度,力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思路

(一)瞄准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前,要走出校门,面向社会,进工厂、进企业,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广泛收集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有用的信息资料。首先,要兼顾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区域人才市场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分析,深人工厂、车间,把握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最后,确定其专业培养目标,要注重培养口径宽广、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艰苦创业精神,能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或教育事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为一体

“工学结合”顾名思义,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这两种场所和两种活动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应该是“学中有工、工中有学”,表明学习者的劳动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重视学习与劳动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为核心。

“工学结合”充分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转向掌握实践技能为主。

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教特色,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当今职教的亮点。我们要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推倒”学校的围墙,“打破”教室的黑板,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标准,改革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三)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的培养方案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完全学分制是完全遵从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受学制限制,学生修满规定下限学分就可以毕业获证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采用弹性学制,学分统计是以整个专科学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课的学分,修满(或未修满)规定下限的学分,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允许学生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专业”,以使学生学习他们爱好的专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或资格证书等课程组合模块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适应性。

职业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设立“个性化课程”,探讨和研究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设置以“工作任务或项目导向”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因而其课程体系的理论构架应该是能够对应于学生就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结构(体系)。企业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构成是以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或项目”为目标的,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采用“工作任务或项目导向”为主体构建课程结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架图)如下:

四、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步骤和基本要求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致可分为社会调查、专业研讨、起草方案、修改定稿等四个主要工作阶段,如下图所示: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机械地套用,要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执行相对统一的规定,又可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从各专业的实际出发,发挥其优势和特长,突出本专业特色,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篇7

摘要:思想政治教学在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职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中职政治课教学效率。结合案例资料,通过分析理论知识了解其内部逻辑,让学生知道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此外,案例的难度需要由浅及深,将浅显易懂的案例安排在前面,并逐步提升探讨深度,避免难度跨度较大引起的理解困难。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政治课;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256-02

我国最早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该方法,推动我国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案例教学法主要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对学生提出问题,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课本教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特定的思想观念、政治方针、道德规范,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职学校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是学生政治信仰形成的必要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好马列主义、思想基础理论,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政治课程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技能知识和政治素养。学校要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使得当代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理解并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专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以及专业技能培养等活动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传入对我国社会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中职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导致信念缺失和人文素质下降,这些都导致了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复杂。就现代中职学生表现而言,存在社会公德、个人道德以及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学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除了丰富教学内容外,还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讲解社会上的典型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政治课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的视频,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对有关政治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政治思想教育质量。

2.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加强了政治课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的能力。教师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选取各种贴近生活的案例,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从而能够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可以收集时事热点,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案例能够应用于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认真看新闻类节目,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教师询问。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针对某个社会现象举行辩论比赛,既能分辨是非,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优化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措施

1.选择典型的教学案例。政治课教学内容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准确的案例资料才能为教学提供帮助,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以及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是最为重要的,对教学的效率有直接影响。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案例要具备较好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案例;此外,案例选择要贴近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合理安排案例教学步骤。首先要选好案例,根据课文理论知识的实际来设计案例;其次是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根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最后是组织学生编制案例分析报告,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全面提升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握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丰富自身的基础知识,不断了解社会中的时政要闻,从而选择最新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责任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智慧时刻凸显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调动、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都跟教师的适时恰当点评密切相关。课堂所选案例是否典型、真实,是否紧扣教材内容,案例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启发性强不强?课堂教学任务目标是否达到?等等,都和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关系甚大!因此,需要教师在精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授课能力。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优化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教学应用的相关措施,旨在提高中职政治课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洪.例案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4,34(4):36-36.

[2]姜富琴.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1,32(4):43-44.

[3]马震宇.案例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6,26(3):201-202.

[4]王晋艳.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3(32):262-263.

[5]龙霞.浅论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4(18):10-12.

[6]黄瑾.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32(8):98-100.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教学技能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就要从儿童时期抓起。近年来,国家和各省渐渐意识到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各地都纷纷办起了大批的农村幼儿园,相应的办起了很多职业学校,以培养更多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

一、教学技能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意义

国家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从一定程度上讲,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而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面,学生教学技能的高低关乎我国教师的素质,关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我国的发展壮大。此外,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当前教育改革要求转变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加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迫在眉睫。从学生自身方面来讲,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日趋严重,中职学校的学生只有努力加强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站稳讲台,在教育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教学技能的内涵

教学技能是每一位师范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主要有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言语技能、多媒体课件设计技能、教学研究技能、课堂管理技能、教学反思技能,说课、听课、评课技能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注重学生的课堂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言语技能、多媒体使用技能和课堂管理技能四方面的培养。

三、中职学生的特点

现在中考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孩子都要进高中,而不会到中职学校读书,这就使得现在的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很差,导致中职学生基础太薄弱。也正由于基础差,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坐在教室里,都不是因为自己想要来到学校,或是喜爱这个专业,多数都是家长要求孩子来学校。有些学生读中职,是不想太早就业,有些呢,则是觉得在家里自己一个人也不好玩。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自信心。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的学习具有基础太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进取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制力差等特点。

四、关于培养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初步探索

1.称呼学生为老师,帮助其做好职业定位

每次上课时,我们应该首先向各位未来的老师问好,课间提问时,也不忘“×老师”的称呼。其实,“老师”这个名词不仅仅是个称呼,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一个提醒,让他们时刻记住自己将来是一位教师,并以教师的身份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2.多看教案、多评教案、多写教案

写教案是每一位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学生在入职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教学中,我通过多使用教案案例,让学生多看教案,多评教案,最终通过多写教案来提升自己的备课水平。每一个幼儿园的学科中都有很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每讲完一种类型活动的设计,我就会找出相应的教案来和学生一起分析,让学生自己去评价教案,然后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改进教案。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最后锻炼学生写教案的能力,再通过互评教案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评教能力。

3.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解,提升教学能力

教学中一直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但是真正该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呢?在我的课堂上,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自己站上讲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首先,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教了不等于学生学了,学生学了也不等于学生会了!我们应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还在讲述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讲述能力。其次,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儿歌教学、讲课比赛活动、讲故事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技能作为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不但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提高教师教学技能,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育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非常重要,培养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更多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教师!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篇9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改革教法训练能力注重成功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进行了改革,教育部规定从2009年新生起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学期结束了,针对如何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笔者谈几点体会。

一、居高临下,把握教材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这就概括了这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为了明确性质、完成任务,教师就应当结合现实把握教材。

1.科学发展观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灵魂

教材第3页就明确指出了,科学发展观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灵魂。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融于家乡的发展、国家的发展之中,把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把个人的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国家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在确保方向性、科学性的基础上,通过满足“两种需要”,即经济发展需要和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来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可持续发展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始终

教材指出,规划职业生涯的真谛就在于可持续发展,全书围绕“发展”二字,介绍了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的关系。针对学生特点,引导学生从所学专业出发,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坚信自己能成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努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明确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懂得“先就业,再择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创业既是就业的一种形式又是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职业生涯发展飞跃的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不但在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时要用发展的眼光,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角度,明白只有珍惜学生时代,职业生涯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努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用好案例,改革教法

1.案例教学法。本教材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案例多,书中有48个案例,课首案例14个,从“心海导航”起笔,以“人生启迪”收尾,文中案例34个。因此,就应该用好案例。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不拘泥于对复杂的问题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进行交互式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目的是以案例带要点,引导学生探讨,教学中要用好这些案例。例如,第三单元、第三课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中的案例故事:“水上种菜赚大钱”。对于课首案例是这样处理的,要求学生带着心海导航中的两个问题去读案例,这两个问题是:(1)小陈为什么想当现代农民?他的成功与哪些机遇有关?(2)让他赚了大钱的水上种菜,与他的学生时代、职业经历有什么关系?学生读完了,答案也就知道了,接下来,教材又给出了人生启迪:人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根”,与家乡的经济有密切关系,因此启发学生要善于在家乡和更大的范围里,捕捉、把握发展机遇,把自己事业的发展融于区域和行业发展之中,是成功的“秘诀”。创业要有资金、经验的积累,同时成功后要不忘乡里,要想书中的案例那样,回报家乡,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分析完这个案例也就引出了这章的学习内容,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考虑的外在条件。对于课文中的案例是这样处理的,例如,第一单元第二课职业理想的作用。文中案例:中职毕业生当上了汽车总装车间主管,书中又给出了“读读想想”,让学生想一想:职业理想有哪些作用、你的理想是什么?最后书中有温馨提示:如果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树立了实事求是、定位准确的职业理想,并为之付出相应努力,中职生在成才的过程中,就能落实对祖国深深的爱。提高学生对职业理想的认识。

2.情境仿真法。这本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的章节内容比较活,贴近现实,例如,第四单元第二课中的一问题:掌握面试技巧,对于这个问题书中给出了几点答案。为了增强学生的面试意识,给学生留下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做模拟练习,即模拟面试情景进行表演,并且进行评比。这一教学法要求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模拟现场,通过实施周密的过程控制以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用好互动,训练能力

《职业生涯教学大纲》在教学总体目标中明确要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职业、专业,体会职业理想对人生的作用;在能力训练中,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感悟,既可以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又可以大大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德育实效。要让学生知道,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规划自己,掌握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会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受益。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篇10

一、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正规化建设

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的正规化建设,涉及到培训类别设计、课程体系安排、师资培养、教材编写以及教学评估等项内容。

(一)培训类别设计

设计培训类别,是科学地安排各类专业培训教育的前提。笔者认为,培训类别的设计涉及到的首要问题是检察官轮训制度的建立。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检察官轮训的具体要求规定,只是在个别培训计划中针对特定检察官规定了轮训时间。我国法院系统规定,法官每年轮训时间不少于半个月。日本检察官平均每年轮训一个月(三年轮训一次,一次三个月)。目前检察官专业轮训的实际情况是,已经完成学历教育的基层院中,只有少数检察官可以达到每年平均轮训半个月以上,有个别基层近年来已经超过了一个月,而大量基层院的检察官长期得不到专业轮训,平均起来每年不超过四天。笔者今年考察发现,检察官参与轮训的时间与检察机关的绩效成正比。因此,笔者建议高检院建立检察官轮训制度,这是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培训设计的前提。

笔者认为,检察官培训可按照任职培训需求分为基本上分为上岗培训和在岗轮训两大类。

上岗培训,是指检察官在担任新的工作岗位时进行的与新任岗位业务有关的培训。目前,我们已经实行的上岗培训,主要是新任检察长培训、新任检察技术人员培训,个别的基层院进行过其它岗位的上岗培训。未来上岗培训,需要作为制度规定,并涉及到各类检察官和辅助人员。分类方法:一是,新任职务培训,即原来没有从事过检察工作的人员培训;二是,调任职务培训,即原来在检察机关从事其他工作而转任新职务的培训。培训时间:新任职务培训应当不低于三个月;调任职务的培训,不低于一个月。培训内容:新任职务培训包括各类检察业务的普训和岗位基本技能培训;调任职务培训,主要是新岗位涉及的基本专业技能培训。

在岗轮训,是指对在特定岗位已经工作一定时间的检察官进行的专业轮训。由于轮训会涉及到经费、工作量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目前的情况,在岗轮训平均每年应当不低于20天,即在一定岗位工作满三年,应当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在岗轮训。

在岗轮训的培训内容,应当根据岗位不同以及轮训的层次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基本思路包括:一是,按照专业岗位(如侦查、批捕、公诉、监所等)不同,设计出该岗位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范围,并按照轮训进次进行划分,确定不同进次应当培训的内容;二是,按照岗位的层次(如检察院层次和干部层次等)不同,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岗位所需知识点和技能范围,并按照轮训进次进行划分。在岗轮训应当力求通过多次轮训后,为骨干检察官、专家型检察官的培养从职业教育方面的提供必备的基础素质。

(二)课程体系设计与教材编写

与培训类别设计有着紧密联系的是课程体系设计问题。1996年,山东省检察官培训中心对检察官培训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问题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适合检察官培训的课程和教材不多。从课程设置上讲,重复培训的课程较多,如宪法、刑法、刑诉法等;从教材看,专业课教材的通用内容多,检察官的专用内容少;基本理论的内容多,实务理论的内容少。还有一种情形是,一些专业课程中基本理论与实务理论之间缺乏联系。如职务犯罪侦查课程,基本理论部分基本上是从刑事侦查学中抄袭而成,缺乏职务犯罪侦查的基本理论,因而导致实务理论部分仅限于侦查经验的无序堆积。

检察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设计,尚需要通过专门的调研后才能确定。但在骨干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笔者建议应当根据检察机关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特别是应当区别于大学法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体系,建立具有检察机关特色并适应不同类型培训需要的骨干课程体系。

检察官培训的课程体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诸多方面。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围绕检察业务的需求来设计课程类别。以轮训课程设置为例:政治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新立法和执法环境变化有关的政治理论、社会形势等项课程;经济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检察业务相关财务、会计、证券、期货、税收、金融等项课程;法律方面,主要考虑设置新出台法律讲座、各科法学新进展等项课程;科技及技能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搜查、司法会计、法医、物证科技、信息技术等专用技术的应用以及侦查指挥等项课程。

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检察官的需求。笔者以司法会计学课程成为例:司法会计学课程包括司法会计概论、司法会计检查学和司法会计鉴定学三门,其中,一般检察官只需开设一门,侦查人员需要开设两门,司法会计专业人员则需要开设三门。就培训所需时间而言,由于课程内容设计不同,司法会计专业人员的培训需要300课时,侦查人员的培训需要150课时,其它岗位检察官培训需要30课时,而检察长培训只需要8课时。

关于教材编写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教材的编写工作应当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做到体系科学化,内容系统化。从体系上讲,不同类型课程的培训均应有相应的专用教材或混合型教材;从内容结构看,在照顾到必要的知识点前提下,重点应当放在检查实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以保证一门课程内部以及与其他课程知识点的衔接。

第二,教材应当在保证内容适用性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所谓适用性,即应当强调密切联系检察实务,并适应不同检察官培训的需要;所谓前瞻性,即教材中既要考虑到对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的学理解释,也应当适当指出现行做法中的一些不符合法律精神的做法,提出相应当解决方案,以指导司法实践。

第三,在教材编写方法方面,建议每一具体教材的编写工作都应当通过申报课题的形式进行,避免过多的抄袭行为,这对于具有检察官职业教育特色的专用教材形成也是有力的保障。

第四,在教材编写的组织方面,建议高检院根据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各地师资力量的特点,建立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培训基地,以促成具有不同特定科研目标的师资培养和教材编写工作格局的形成。

(三)师资培养

师资培养涉及到师资的配备、培训和管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资的配备问题。目前各地检察官培训中心(检察院分院),统一配备高学历人员担任教员,从长期发展来讲是必要的。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学历者往往缺乏实践经验,而我们的培训对象大部分是具备相当实践经验的检察官,他们需要通过理论培训掌握新的知识点和将经验进行提升,

这一点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员来讲往往力所不能。因此,在目前检察官专业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创业期间,应当考虑将具备相当理论水平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检察官充实到教员队伍中,以老带新,大约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建立一支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员队伍。

第二,师资培训问题。师资培训工作是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的干训部门,应当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师资的自身知识特点、工作经验等,制定中长期师资培训计划,并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师资培训。师资培训主要方法包括师资进修、师资集训、科研和实战锻炼。师资进修,是指师资(在职或脱产)到相关大学进修相关专业;师资集训,主要是指检察机关组织的师资专项业务培训;科研,是指通过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等科研活动,提高师资的专业素质;实战锻炼,是指专职教员定期到实际工作部门通过参加具体检察业务来增加检察工作经验,了解检察官所需培训内容、培训重点等;另外,教学观摩也是师资培训的一种常用方法。

第三,师资管理问题。除了师资培训外,师资的管理工作还包括职称评聘、待遇等问题。检察官专业教育培训涉及的专业门类很多,省级及省级以下培训中心很难配备门类齐全的各专业教师,目前各地培训中心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专职教员的一专多能和配备兼职教员。检察机关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这是建立具有检察机关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对于对专职教员的管理与检察官的管理应当有所区别。专职教员的管理,应当参照大学教师的管理模式进行,以便于解决职称、待遇等问题。同时,省级以下培训中心(检察分院)也应当十分重视兼职教员具体管理问题,与兼职教员所在单位加强沟通和协调,使兼职教员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能够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的需要。

(四)教学评估工作

教学评估工作是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中一项新课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师资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教学评估工作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首先,教学评估的工作应当包括课程设置效果评估、教材适用性评估、授课能力及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等诸多方面。

其次,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评估,即针对每一次具体的培训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评估活动;另一类是综合评估,即针对某一时期或某类培训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评估。具体评估只涉及教学活动本身,可以在具体的培训中采用不同形式实施;综合评估则应当结合检察业务绩效评估工作一并进行。

第三,为了搞好教学评估工作,笔者建议高检院教育培训部门根据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通过调研,建立一套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

二、关于强化专项技能培训

检察机关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各类诉讼活动,而诉讼活动的是一个在一定诉讼规则的指导下实施各种诉讼技能的过程。因此,检察官职业教育培训中应当十分重视各种专项技能的培训。

检察官的岗位很多,在专项技能方面,有些是共性的(即检察官应当普遍掌握的),有些则是不同岗位专用的。因此,专项技能培训也应当按照共性与专用的不同需求进行。这里笔者先以司法会计技能培训为例来说明专项技能培训的差异。司法会计技能培训,根据岗位不同,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称为普及级培训。培训对象是所有检察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司法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课程是司法会计学概论。培训目的,是使检察官能够了解司法会计的科学性,掌握办案中常用的司法会计检查方法与程序,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收集、固定和审查手段。第二层次称为业务级培训。培训对象是从事自侦工作的检察官。培训内容在普及级基础上增加职务犯罪案件中进行司法会计检查的手段和对策。培训课程需要增加司法会计检查学。培训目的是培养能够掌握发现线索、侦破案件的各种司法会计手段的侦查专家。第三层次称为专业级培训。培训对象是从事司法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培训课程增加司法会计鉴定学。培训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各项司法会计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实际上,技能培训的差异表现在各种技能培训方面。笔者再以预审技能培训为例,刑事监督部门的预审工作内容主要是核实证据,其预审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对证式审讯;而侦查部门的预审工作内容,除核实证据外,其主要任务还包括发现破案线索,查明余罪,其预审技能的主要形式为挖掘式审讯,

目前存在专项技能培训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是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技能培训方面。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观念、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等方面。

从观念方面讲,传统的认识中,职务犯罪与其他犯罪侦查的差异在于职务犯罪侦查的“人”,而其他犯罪侦查的是“事”,这不仅影响了检察机关侦查制度的设计,也对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技能的培训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经过科研发现,职务犯罪侦查与其他犯罪侦查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历史现场”多,而“可视现场”少。这导致了许多刑事侦查专项技能(如现场勘验)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很少应用。而检察机关对如何解决“历史现场”的侦查问题方面研究成果不多,即使有了成果(如司法会计技能)在职务犯罪侦查技能培训中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职业教育角度讲,需要加强转变检察官诉讼观念方面的职业教育,否则,即使我们设计出新的技能培训项目,一方面,可能因受训人员认为无用而不愿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即使接受了培训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用上。

在培训课程设计方面,从技能类型分,侦查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侦查谋略、预审、司法会计、现场勘验、秘密侦查、搜查、跟踪等课程;其次,要考虑到各类知识的归并问题。职务犯罪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要求侦查人员特别是侦查骨干需要掌握的知识面较广(特别经济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笔者认为,这些知识的教学不一定非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而是应当贯穿于侦查技能的培训中。因此,在侦查技能课程设计中,应当考虑到相关知识的渗透问题,例如:证券知识,可以通过涉及证券业务案件的司法会计对策教学中一并进行,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教学方式方面,上岗培训采用教员授课为主效果尚可,但轮训中,由于职务犯罪通常带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单纯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接受和消化。尤其是授课中涉及到的一些复杂案例,由于教学人员没有参与其中,对一些侦查技能的使用方法、时机等缺乏体会,常常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在侦查技能培训中,就曾有受训同志提出使用本地成功案例进行教学的要求。因此,在侦查技能培训方面,笔者建议采用参训人员自带案例进行研讨式培训方式进行。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于教学方法问题,笔者根据自身18年来进行检察官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谈几点体会:

(一)关于目前教学方法的弊端

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包括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目前检察官培训所采用的教授方法,从方式上讲,主

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授课方法是传授式。大部分检察官也比较习惯于这种形式。但是,由于学员通常比较注重培训的测试成绩,如果测试要求比较严格,且只能按照教师所讲内容进行答题,学员听课认真程度较高;而实际上,由于多年来的培训测试往往很难进行严格的要求,因而无论培训时间长短,学员的学习过程往往是先热后冷,难以持续。

从学习方法看,由于缺乏轮训制度,目前除检察长外,大部分检察官除了上岗培训,很少得到连续、系统的轮训。参与培训的学员中,缺乏实践经验的,只能死读书;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员,半数以上读书热情不高,听课的精力集中程度也相对较差,但他们通常会采用比较学习法,在研讨问题时十分活跃。

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的特点,今后在教授方法方面,应当提倡发现式教学、案例教学、电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应当提倡比较学习法和创造学习法。

(二)发现式教学

发现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由教员引导学习的方向,让学员参与探索有关理论的形成原因、过程,探索有关技能的原理与运用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而言,其优点是能够调动学员的思维积极性,是其能够知其所以然。

采用发现式教学,通常是由教员提出问题,学员利用案例或原理对问题进行阐释并归纳出答案的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中,要求教员在备课中应当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论,并事先分析不同结论产生的原因(如案例的个案性、原理的运用的恰当性、结论产生过程的逻辑性等),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把握住讨论的方向,控制住不同意见的之间的无谓争论。

(三)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十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教学方法。笔者在一些培训工作中,也在试验将案例教学引入培训课堂,但目前效果往往不佳。

案例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教员的备课不到位和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不足。探究原因,一是,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一些学员认为参加培训就是教员提出问题并给出标准答案的过程,因而教员不应当向学员提问;二是怕讲错,特别是在大课堂上,如果回答的结果与教员的答案不一致,会感到尴尬。

在未来的教学中,特别是轮训中,案例教学应当成为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针对前述问题,笔者提出两个解决方法:一是,由学员自带问题找答案,而不是教员出问题要答案。笔者曾经设想过这样一种侦查技能的轮训教学模式:由受训人员自带案例,按照参训人员的人数制作份数,事先交付培训部门,教员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和顺序,安排专题交流,并根据原理和相关规范准备点评,开训时即将案例下发,这样做可以增加学员考虑案例的时间。在教学中,案例由提供者介绍,其他学院就案例本身提出的问题由提供者负责解答。二是,缩小案例讨论的范围,将受训人员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讨论,再通过大课集中讨论。

(四)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各类专项技能教学中。例如,在秘密侦查方法的教学中,可以在课件中增加一段秘密侦查的录像;在技能讲解中,增加有关技能适用对象的图片等,使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并取代实物教学。

与其他教学方法比较,电化教学除了教学工具不同外,本质上并不属于一种专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电话教学中,并不影响各类教学方法的使用。只有网络教学不同,网络教学中由于受到软硬件方面的限制,目前还只能采用传授式教学方法。

在检察官职业教学培训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关键是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当的方法。

四、关于促进检察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为了促进检察官职业教育及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开展有关检察职业教育培训的调研工作。检察机关的职业教育工作,既有一般职业教育培训特点,也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加强这方面的调研,主要是从当前检察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并着眼于未来发展对检察官素质的要求,探索检察职业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调查研究,确定适合检察职业需要的教育培训内容及方式方法,为检察机关职业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检察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第二,重视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在检察人才战略、培养专家型人才中的具体作用,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检察机关应当逐步改变功利式的干教机制,建立起专业化、实用型的干教模式,以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当今及未来检察业务需求的合格检察官。

第三,充分发挥检察教育职能部门的枢纽和服务作用。检察职业教育工作的任务是提高检察干部的业务素质。但是,这项工作仅依靠教育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干教部门应当加强对教育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加强与各检察业务部门的联系。这包括:①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干部业务素质状况,制定并不断修正教育培训计划,使之适应各部门对提高干部业务素质的需求。②及时收集和反馈各类培训信息,减少交叉培训,提高干训效果。如:收集各级各类培训计划及时反馈到各个部门,保证各部门能够及时输送干部进行培训;收集培训效果信息,及时反映给培训承办部门,以提高培训质量等等。③通过有偿培训等途径,筹错积累干部培训基金,为开展经常性职业教育活动建立一定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