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传导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7:32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篇1

【关键词】次级抵押贷款次贷危机传导机制

一、次贷危机定义

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mortgageloan)是指美国贷款机构面向收入水平不高因而信用程度也较差、出现违约概率较大的借款人提供的一种住房按揭贷款。

在美国,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住宅抵押贷款可以分为优级(prime)、次优(alt-a)和次级(Subprime)(见表1)。“次级”这一术语,主要用来描述具有高违约风险的贷款,次贷借款人通常具有部分或全部的以下特征:信用记录不全或不佳、收入较低、负债与收入的比例较高。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之所以贷款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为了吸引借款人借款,次贷合同通常具有较低的初始固定利率,该利率在若干年以后改为浮动利率并随联邦基金利率浮动。这样的安排对于借款人的吸引力在于其还贷压力在前几年较小。从2000年开始美国次贷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市场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整个抵押贷款市场的份额由2001年的2.6%增加到15%。

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3%。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加之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美国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

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后,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过贷款证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通过信用增级机构的评级,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转移给专业给投资者。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随着2006年美国房价升值速度放缓,次级借款人利用房屋升值再贷款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一些次级按揭贷款开始迅速恶化。随着利率水平出现逆转,许多处于还款中后期的次级借款人无法承受利率大幅提高后的偿还义务,只能选择违约,不良贷款迅速积累。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次贷危机浮出水面。

二、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1、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

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完全由贷款供应商承担。一旦次级抵押贷款的整体违约率上升,就会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违约风险相应上升,这些证券的信用评级将被独立评级机构显著调低,市场价格大幅缩水。

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价值的缩水,将会导致持有这些资产的金融机构的账面价值发生同样程度的缩水,导致这些机构出现相同规模的账面亏损。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杠杆经营模式,金融机构主动降低杠杆比率的去杠杆化过程,其本身就会加剧资产价格的下跌,这甚至可能演变成一种恶性循环,由此,由信用风险所引发的次贷危机就传导了资本市场领域。

2、危机从资本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

由于次贷危机造成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发生亏损,在不引入新增股权投资的前提下,为满足自有资本充足率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这也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换句话说,资产价格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这表明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

3、危机虚拟经济领域传导至实体经济领域

次贷危机造成美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股市价格的深度调整。次贷危机造成美国信贷市场上出现持续紧缩的局面,商业银行提供新增贷款的能力和意愿显著下降。这一方面导致零售贷款规模萎缩,限制了居民的消费,另一方面造成向企业提供批发贷款的规模下降,影响企业投资。

【参考文献】

[1]李黎:浅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传导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科学,2008(11).

[2]胡洋: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10).

[3]蒋先玲:美国次级债危机剖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篇2

一、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综述

按国内学者刘园和王达学的观点,金融危机是指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其金融制度混乱,进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在其1948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金融危机分为四种类型: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债务危机、系统金融危机。

(一)早期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研究

周才云(2007)认为金融风险形成、积累和转化为金融危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也就是相关的经济状态从均衡转向失衡的过程,而这中失衡又分为国际收支失衡、经济结构失衡和资本借贷失衡三个方面。

在早期的研究中,迈克尔?佩蒂斯认为,始于发达国家的大范围的资本流动性收缩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Calvo(1998)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研究发现,大规模的外资流入并通过银行业信用过度扩张,风险贷款增加,使一国的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强。当一国外资流入过多导致外债过度时,在内外部冲击因素的作用下,外资的流入会出现逆转,这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美国金融危机发生过程

陈华、赵俊燕(2009)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长期积累瞬间爆发的结果。其过程是:(1)美联储的降息与房地产市场的降温。(2)金融衍生产品的催化作用。(3)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4)政府监管不力,忽视了信贷风险的控制,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也超越了金融监管的范围。

张明(2007)在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成因时把危机的演进逻辑概括为三个环环相扣的风险链条,即房地产市场繁荣导致抵押贷款标准放松和抵押贷款产品创新、证券化导致信用风险由房地产金融机构向资本市场传递,以及基准利率提高和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Fisher(1933)从实体经济角度研究了这次危机的成因。他认为,当经济陷入衰退时,企业产品销售下降,使其清偿能力丧失,借贷者为了清偿债务被迫低价抛售资产,从而使企业偿债能力进一步下降,造成债务负担加重和清偿能力下降的恶性循环,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存在着内在逻辑(张羽呜,2008),包含金融体系的内在因素,结构性信贷产品以及发起-分销的商业模式在危机中的作用不容置疑。另外,在这场危机中,相关各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与理论

金融危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危机经常在许多国家同时爆发,或先在一国爆发后,迅速传导到其他国家。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对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并揭示出危机在传导的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

(一)金融危机传导理论与机制

金融危机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金融风险形成、积累、转化和扩散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陈华、赵俊燕(2009)金融危机的传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危机的传导主要是指接触性传导,是贸易和金融溢出效应的结果,即一国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实体经济或金融方面的相互衔接,使得局部或全球性的冲击在国际间传播。广义的金融危机的传导泛指一国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播与扩散,导致许多国家同时陷入金融危机。这可能是源于贸易金融关系密切的国家间所产生的接触性传导,也包括贸易金融关系并不密切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导,这种非接触性传导可能是由于共同的冲击产生的“季风效应”,也可能是由于投资者预期变化引起自我实现的多重均衡,即传染效应。

高蔷(2003)认为推动金融危机传导和扩散的因素很多,其中:恐慌心理的传播是金融危机传导和扩散的重要动力;某些不同类型金融市场的关联性、互动性是金融危机传导的重要机理;某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结构的相似性是金融危机在不同地域传导的重要媒介;某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过于密切形成金融危机在不同国家之间传导的纽带;国际间金融协调与干预机制跟不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步伐,为金融危机传导扩散提供了条件。么峥谭艳平(2008)分析认为,金融衍生品在危机传导中的起着媒介的作用。危机蔓延是由于非理性的繁荣造成了市场的泡沫,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遵循“羊群效应”使得金融恐慌进一步蔓延。

张韶明(2003)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是由投机者、本国公众、本国政府、外国公众、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多方参与者参加的多方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危机的传导导致博弈各方的实力对比、利益格局变化、所获信息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必将导致博弈均衡的变化,从而导致危机的迅速扩散。孙立平(2009)进一步认为,完整的危机要经过两步的传导过程,第一步是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传导;第二步则是经济危机向社会危机的传导。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

高蔷(2003)当一国宏观经济基础未因外来冲击而改变,只是因为他国危机的影响而爆发金融危机时,此时的危机传输就传染。安辉(2004)分析得出,金融危机传导的主要渠道包括:(1)国际贸易渠道―贸易溢出效应;(2)国际资本流动渠道―金融溢出效应;(3)经济全球化―季风效应;(4)自我实现的多重均衡―净传染效应。

而金融危机的传导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陈华赵俊燕.2009):一个是危机在不同市场或不同领域之间的传导与扩散过程;另一个是危机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传导与扩散过程。

1、金融危机在国内的传导

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主要表现为危机在货币危机、资本市场危机、银行业危机之间的相互传递,进而向全面的金融危机演变的过程(周才云,2007)。实际上,货币危机与银行业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的扩散是双向的,在某些情况下,货币危机可能扩散至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银行业危机、资本市场危机也可能导致货币危机。

(1)货币危机向银行业危机的扩散。KaminskyandandReinhavt(1999)的研究发现,许多发生了货币危机的国家也发生了银行业危机。其原因在于:在面临汇率压力时,若中央银行采取大幅度提高利率的对策,就会使银行立即陷入利率风险之中,货币危机就会向银行业危机扩散。ChangandVelasco(1998)认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银行系统的国际流动性不足。当超额借贷的外汇头寸大到银行系统自身难以轧平时,任何负面的经济信号都会导致银行业危机的发生,并产生货币危机的连锁反应。

(2)银行业危机向货币危机的扩散。许多研究讨论了银行挤兑导致货币危机的因果关系。Gonzalez-Hermosillo(1996)指出,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经济体中,银行危机更有可能导致货币危机的发生,这是因为市场交易者在银行危机发生后,更偏好于持有外币资产而非本币资产。如果市场主体大量抛售本币资产,必然对本币币值的稳定造成巨大压力,若短期内本币急剧贬值,货币危机的发生就难以避免了。KaminskyandReinhavt(1999)研究了1970―1995年几十个国家的26次银行危机和76次货币危机,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上许多地区金融市场的放开,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般说来,银行方面问题的出现总是要早于货币危机,反过来,货币错配和资本外逃又加重了银行危机。

(3)资本市场危机向银行业危机的扩散。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下跌,通常会造成银行体系的不稳定,严重时会引发银行危机,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Banerjeeandabhijit(1998)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银行难以有效监督借款人的行为,从而使借款人将借入资金投向股市和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以取得高投资回报成为可能,这种情况的存在使银行承担了大量风险。由于借款人遭受严重损失,大量借款不能按期归还,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暴露于市场,在银行资产损失严重和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导致银行危机发生。

张明(2008)在描述这次危机的传导机制时,将其概括为:第一,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引爆了危机;第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以及以在风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第三,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的萎缩导致商业银行被迫向特别投资载体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受损商业机构不得不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重来重新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造成持续的信贷紧缩;第四,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金融加速器机制、持续的信贷紧缩、次贷危机直接造成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因素,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第五,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危机将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渠道从美国传导至全球。

2、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

李小牧(2001)广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泛指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它既包括危机国内传导的溢出,也涵盖单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跨国传导,既有存在于贸易金融关系紧密的国家间的接触性传导,也有存在于贸易金融关系并不紧密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导。而所谓接触性传导就是狭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它是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之中、之后,某些经济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变化,最终引起经济金融的某些侧面或整体变化,以致引发、扩大、缓解金融危机的跨国作用过程,也称溢出效应。

贸易溢出和金融溢出是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主要途径(傅建源张世林,2008)。溢出或者挤出效应是指一国或某市场的投机性冲击造成本国或本市场经济基本面(如贸易赤字、外汇储备)的恶化,它的恶化从而导致另外的国际或者市场的经济基本面受到冲击的压力。它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与国或者市场与市场之间的经济贸易、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出现短期互动现象。

张韶明(2003)把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归结为波及效应的传导,即指一个国家发生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如贸易赤字扩大、外汇储备下降,从而导致另一个国家发生危机;此外也包括“净传染”,即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诱发了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

以Baneriee(1992)为代表的许多学者将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分为三类:(1)危机传导的波及效应。当一个国家发生危机时,同时也恶化了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从而导致另一个国家也发生危机。(2)危机传导的季风效应。即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动必然会对许多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危机传导的贸易效应。当一国发生危机通常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必然使该国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经济情况恶化。

一国发生货币危机后,投资者对其他类似国家的心理预期变化和投资者信心危机造成的投资者情绪的改变是金融危机的主要传染机制(李小牧,2001)。“传染效应”形成的关键在于投资者认为一些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常见的有宏观经济基础的相似、政治与经济政策的相似和文化背景的相似,相应地,存在基于经济基础相似的传染、基于政治与经济政策相似的传染和基于文化背景相似的传染。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过程

陈红泉(2009)分析认为: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贸易传导机制、产业联动效应和金融传导机制产生的。第一,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需求下降和国际贸易增长放缓。这其中首当其冲影响最直接的显然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出口部门。第二,金融危机通过产业的结构性震动效应和存货的加速原理两个方面,向我国蔓延和传导。第三,次贷危机的金融传导机制是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两个方面冲击中国的实体经济的。首先,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因持有美国债券而在次贷危机中遭受直接损失。其次,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和实体经济的主要影响。不是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中的直接损失.而是担心次贷危机导致的国内经济衰退而出现的惜贷现象。

赵晓辉(2008)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辐射效应”日益显现的同时,也大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按照虚拟经济的特点,它必然会通过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价格传导作用、关联企业之间的传导、金融领域的传导、心理传导等方面来影响我国的经济。卢盛荣(2009)的研究同样发现,金融危机将通过汇率与外贸、流动性需求、市场预期、产业联动效应传导途径影响我国经济。

杨万东(2008)在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时将其归结为:第一,外贸传导。第二,香港市场传导。第三,估值水平引导。第四,合力性影响。第五,投资性亏损。

参考文献:

【1】周才云.金融危机的生成、传导及治理.经济研究.2007,4:67-69

【2】陈华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传导过程、机制与路径研究.

【3】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国际经济评论.2008,7-8:32-37

【4】张羽呜.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传导.中国证券期货.2008,11:42-45

【5】赵晓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财经信息资

料.2008,33:20-23

【6】高蔷.金融危机的产生、传导及对我国的启示.吉林会计.2003,12:7-9

【7】么峥谭艳平.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与思考――以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为例.商业现代化。2008,7:366

【8】张韶明.金融危机传导的示范效应与竞争性贬值效应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3,3:36-40

【9】孙立平:从金融危杌到社会危机.经济研究信息.2009,1:4-6

【10】安辉.现代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及实证分析――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财经问题研究.2004,8:45-48

【11】李小牧.论金融危机的传导性问题.投资研究.2001,10:45-49

【12】傅建源张世林.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研究.商业时代.2008,3:29-30

【13】陈红泉.次贷危机影响中国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与对策.深圳大学学报.2009,1:92-96

【14】卢盛荣.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东南学术.2009,1:34-42

【15】杨万东.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路.经济观察.2008,11:37-38

【16】CalvoCuillermoa.1998:“CapitalFlowsandCapital―marketCrises:theSimpleeconomicsofSuddenStops”,Journalofappliedeconomics(Cema),november:35-54.

【17】Krugmanp.Bubble,Boom,Crash:theoreticalnotesonasia’SCrisis『J].mimeo,1998.

【18】Fisherirving.theGreatDeflationtheoryofGreatDepressions,eeonometriea1,1933,10:337-357.

【19】Kaminsky,GracielaandCarmenReinhart.thetwinCrises.theCausesofBankingandBalance―of―paymentsproblems[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a,89(June):473―500.

【20】Gonzalez-Hermosillo,Brend.BankingSectorFragilityandSystemicSourcesofFragility[J].imFworkingparer1996,no.96/12.

【21】Kaminsky,GracielaandCarmenReinhart.thetwinCrises.theCausesofBankingandBalance-of-paymentsproblems[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a,89(June):473-500.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经济效应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导致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在其影响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金融业遇到了空前的危机,一些实力雄厚的银行顷刻间倒塌,各国汇率大幅度波动,减产甚至停产。

一、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一)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由于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而引起的,通过大量金融衍生产品把其他金融机构卷入了这次危机,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整个世界。美国房地产贷款市场大致可分为三类:优质贷款市场、次优级的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次级”及“优质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为划分界限的。次级按揭贷款是面向信用程度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3个百分点,贷款机构的收益也比较高,所以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的业务。但由于次级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较优质级贷款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逾期还款比例较高,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为了转移次级按揭贷款的巨大风险,美国金融界采用了次级贷款证券化的方法,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如此多的次级贷款收不回来导致国内投资银行的证券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相互交织、风险交叉传递,不断出现逐级放大的连锁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仅仅次贷危机还不足以造成美国此前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它的根源更深更广。

1.美联储降息与房地产降温。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在利益的刺激下,衍生金融产品泛滥。美联储降息后,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违约现象频现,直接造成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

2.金融衍生品催化作用。由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银行发放房屋贷款给还款能力差的个人,这样就把风险层层打包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

3.金融信息披露不充分。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由于激烈的竞争,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中,贷款经纪商为增加业务量,获取更大的利润,有意或无意地放松对借款人的调查,并且降低贷款的标准。一些贷款机构或其人有意不向借款申请人披露有关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甚至提供虚假借贷信息诱骗申请人借款。当情况发生变化即房价下跌时,这些低收入借款人将无法还清贷款,贷款机构也因此陷入风险之中。

4.政府监管不力。由于政府忽视信贷风险的控制,金融衍生品的超越了金融监管的范围。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评估与监督责任完全放手给私人证券评级机构,给其留下了太多的操作空间,这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全球经济失衡。美国在金融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引起全球流动性约束不对称,其资本市场泡沫产生的财富效应而导致了美国的过度消费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当经济失衡超出了各国经济的承受范围,全球性危机不可避免。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由于世界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创新不断产生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会引起他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不稳定乃至危机,直至全球的金融安全、金融稳定。

(一)国际贸易传导

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途径,导致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面临经济状况恶化,进而引发他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首先,美元的贬值降低了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特别是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其次,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经济衰退直接降低其进口需求,其他国家出口放缓。

(二)金融机构传导

在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速和金融机构全球化趋势下,金融机构间复杂的资金联系也会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与美国金融联系最为紧密的欧洲更是首当其冲。英国、荷兰、瑞士等国的大型金融机构频频告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提出破产申请以后,法国巴黎银行、德国银行以及瑞联银行等多家欧洲银行由于参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投资而遭到巨大财务损失。其中,次贷衍生产品本身带来的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联系,增大了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几率。

(三)预期传导

预期传导机制指的是,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金融危机也会产生传导效应。因为一个国家发生危机,会影响到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进而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导致投机者行为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最终形成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投资者会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重估所投资该国的风险,据此会改变自己的资产组合,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

(四)国际资本流动传导

金融危机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性加大。如果流动性冲击过大,一国发生的危机使投资者在尚未受到危机影响的国家出售他们持有的资产,从而引发该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这一过程也将导致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传导。一国的危机还会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迫使投资者重新安排他们的资产组合,以满足利润、监管和流动性方面的要求。

信息传输方式及金融的自由化加快了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直接影响国际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使得各类金融交易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不稳定性增强。这一传导过程主要通过机构投资者调整其资产组合实现。投资者一般都会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证券组合。就新兴经济体国家而言,由于新兴市场的金融资产的风险性和收益性相类似,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有价证券收益率的变化导致跨国机构投资者对其证券组合中其他发展家,或相邻近及贸易联系紧密国家的资产进行调整,从而引发危机在不同国家之间传导。

三、危机对传导路径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各国投资信心受挫,消费支出萎缩,失业率攀升。按照金融危机的传导机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贸易渠道、投资渠道、汇率渠道以及预期渠道四个传导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

(一)贸易渠道传导

国际金融危机的贸易渠道传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进口需求减少,影响各国出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主要依靠进口来维持国内消费。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美国国民财富大幅缩水,居民消费支出减少,通过收入效应作用于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进口需求直接减少,由此造成出口国利润下降,经济受到冲击。

2.美国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也影响着欧日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从而进一步影响对欧日等国家的出口。中国东部地区外贸依存度较大,许多企业面临停产或倒闭威胁,用工需求减少。

3.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加剧。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为直接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出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可能会实行贸易保护,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的限制,也将中国的贸易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二)投资渠道传导

1.美国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为了达到最低资本金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亏损的金融机构大幅收缩对另一个国家的贷款,将危机传导至下一个国家。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美国可能将部分海外资本撤回以确保国内市场的稳定,从而加剧了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各国也开始将国外投资撤回国内。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投资渠道传导效应也逐步显现。

2.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金融系统最完善和最安全的投资市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持有美国债券、股票及其他金融资产。在国际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国际投资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三)汇率渠道传导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不断调整利率,使得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加剧,最终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对生产企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河北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上游,受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四)预期渠道传导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大幅调整,加之其“消费过剩”矛盾凸显,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形成对未来经济过于悲观的预期。在这种预期的推动下,河北大多企业采取防御策略,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收缩投资,而居民减少消费,持币观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多为国外加工生产,在外部需求锐减的环境中,出现订单急剧下降、企业投资减少,大多数企业对未来预期较低。

本次金融危机是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是长期以来矛盾积累的总爆发,被形象地比喻为金融海啸,说明了危机后果的严重性。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但是,在次贷危机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说明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脆弱性,也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内在矛盾的存在。

参考文献:

[3]国纪平.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n].人民日报,2008-11-05.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篇4

论文摘要:从本质上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作为一种信用危机、道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表现出其“传染”的整体性和快速性以及政府处理危机的主导性和一致性特征,并使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系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给各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教训深刻,值得吸取。应充分认清此次金融危机的本质特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持国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由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正在全球迅速蔓延并持续恶化。金融创新的过度、信用监管的缺失以及道德风险的蔓延进一步加剧了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不稳定性,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三大主因。

一、金融脆弱性理论回顾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伍志文,2002)。金融脆弱性理论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不稳定的,具有内在脆弱性,因此金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有费雪(1933)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和明斯基(1982)的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假说。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与债务的清偿紧密相关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过度负债和经济下滑引起债务的清偿。而债务的清偿会导致货币的收缩和周转率的下降。这些变化又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产出的减少、市场信心的减弱、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的上升。因此,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源自经济基本因素的恶化。明斯基对于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基于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的长波理论基础之上。他指出,正是经济的繁荣埋下了金融动荡的种子。他的基本观点是,实体经济中存在着三种筹资,即抵补性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人大于偿债的现金流出)、投机性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入小于偿债的现金流出)和“庞齐”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小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入也小于偿债的现金流出)。这三种筹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所占比重不同:经济繁荣时期,后两种筹资比例大幅度上升,金融风险增大。伴随着借款需求扩大,市场利率上升,企业利润下降,市场情绪由乐观向忧虑转变并进一步向恐慌蔓延,企业倒闭,银行借款急剧收缩,从而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下跌和全面金融危机的爆发。因而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发展周期和经济危机不是由外来冲击或是失败性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而是经济自身发展必经之路。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魏波,2006),并形成了三代较成熟的货币危机理论。第一论由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1979)首次提出,并由罗伯特·福拉德等人(R.Flood和p.Garber,1985)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以及一国国内信贷的无限制扩张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第二论以茅里斯·奥波斯特菲尔得(m.obsffeld,1994)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认为政府对于私人部门预期所做出的反应成为危机爆发的关键因素。第三论形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许多学者跳出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代表性人物是麦金农和克鲁格曼等人。其中克鲁格曼(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即道德风险起初导致过度冒险,最后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二、对美国金融危机演变特征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分析

上述金融危机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各类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也为我们认识和分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脆弱性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引发金融危机的新因素不断出现,也使这次金融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首先由次贷危机引起。次贷危机即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从产生根源上看,实际上它是由金融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特别是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信用和监管缺失等所导致的一场货币危机、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而通过危机的扩散,目前已演变为一场系统性金融危机(即由于金融市场已经不能再有效发挥其功能,因而趋于瓦解并对实体经济可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的状态)和全球金融危机。

(一)次贷危机本质上是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

根据上述金融危机理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minsky(1982)认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特征,它与这一制度下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有关。由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周而复始地出现。周期性出现的新的获利机会总会导致人们的乐观预期,并促使信贷过度扩张。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压力,为了保住客户和市场,银行常常会做出不谨慎的贷款决策。Krugman(1998)认为,由于政府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以及监管不力,使得银行和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虚拟资本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即金融系统超常发展,就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发生的基础和条件。上述理论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最好映照,对本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从本质上看,美国次贷危机是投资者担心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所产生出来的信用危机,它源于次贷风险,并借助金融衍生产品的渠道进行扩散。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源于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从而导致房贷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而产生。作为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收人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次贷市场近年来迅速扩张,市场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但是,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趋向,次级按揭贷款人心理预期与偿付能力下降出现大量违约,而其违约风险通过次贷衍生产品迅速放大,动摇了市场信心,银行纷纷收紧融资条件,借贷机构、基金公司等资金链开始断裂,导致脆弱的金融市场失控,危机最终爆发。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以制度健全、市场完善、运作规范和信用优良而著称的美国金融市场,恰恰在监管和信用方面出了大问题,整个住房市场和房贷市场各个环节充满了欺诈和贪婪,银行和金融机构丧失了基本的客观性和公正。

性(理查德·比特纳,2008)。从贷款经纪商到贷款公司,从投资银行到信用评级机构,从建筑商到房地产中介伪造签名、隐瞒信息、操纵和修改贷款文件、篡改信用、放大收入、评估掺水等无序运作,乱象丛生;降低贷款审批标准、贪婪地运用金融创新能力和过剩的流动性,疯狂的市场扩张,事后相互推卸责任、转嫁风险等,这一切更加剧了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从而使整个华尔街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和道德风险之中。

(二)金融危机的传染具有快速性、整体性和全球性

关于危机中“传染”的特征也是金融危机理论关注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危机就是“传染”引起的,没有其他原因尽管这一观点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但人们对于“传染”在加剧危机形成中的作用却大多没有怀疑。综合来看危机形成中,“传染”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发挥其作用:贸易渠道、金融联系渠道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

以金融联系渠道为例。由于参与美国房贷市场的机构和投资者为数众多,结构复杂,利益勾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住房抵押贷款“食物链条”和庞大的交易网。在缺乏应有的风险控制的条件下,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看到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形成了一条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一宽松的住房贷款审批标准一房价下跌、持续加息一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冲基金高比例的杠杆效应,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放大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这种远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及虚假繁荣,终于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从次贷领域到优贷领域,从房贷市场到整个金融市场,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美国金融到全球金融等,无一不在经受着这次金融海啸的洗礼与考验。而半年来,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其速度之快,损失之惨,更是令人震惊。

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传染还表现出显著的“蝴蝶效应”(即地理位置遥远的国家皆能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和“板块联动效应”(即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问的传递)。除了美国、欧洲、日本等,拉美、亚洲等区域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有的国家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这反映出全球金融危机的整体性特征越来越显著,也使这场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一场波及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的处理具有政府主导性和协调一致性

此次危机中,全球范围内各国强化金融领域的管制和干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抵御自由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必由之路。由于此次危机具有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了维护世界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稳定,美国政府及世界各国政府不得已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救助计划和措施:接管“两房”、向aiG提供巨额贷款、改组投行、回购证券、直接注资、政府担保、联合降息、甚至国有化等,其力度之大、出手之重、方式之直接和多样,前所未有。而且全球联手,共同行动,也是史无前例。

全球金融动荡下各国强化政府干预的情况,充分显示了政府在拯救危机中的主导作用和协调一致性;另一方面,也恰恰反映了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缺陷和不足,正是这些国家为降低国际金融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冲击所做的必然选择。

三、稳定我国金融市场体系,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思考

无疑,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带有向全球转嫁的性质,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由于我国仍然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冲击和短期影响比较有限。但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和世界经济之问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从长期来看,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不可低估,从目前情况看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正逐渐显现。

但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言,金融危机并不全是坏事,它只是对行将崩溃的金融体系及其债权债务关系进行一次必要的清理,将多余的金融泡沫挤压掉,并促使宏观经济与金融重新走向稳定。这意味着,金融危机只不过是一种较为激烈的调整方式,它是在所有的政策和体制均难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况下,用近乎破坏性的方法对金融体系中不合理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纠偏,尽管这种纠偏是被动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现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缺陷还不至于这样明显和充分地暴露出来。

金融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是对发展中国家一次生动的金融风险和金融“游戏规则”教育,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即使像欧美这样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样可能发生严重的市场失灵,同样可能发生严重的信用危机、货币危机。虽然我国尚未发生金融危机,但是我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金融危机,不得不使我们对现有的金融结构的完善、金融工具的创新、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贸易战略的调整等方面进行认真反思。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表明,金融危机虽然直接涉及金融货币问题,但并不仅限于此,而是经济系统内部与外部多方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因此,防范金融危机需要系统化的措施和政策。这里仅就我国最重要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建设提几点思考。

(一)加强创新与完善监管相匹配,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一方面是对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另一方面是风险控制的缺失。虽然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因此,我国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使创新和风险控制相匹配。从预防金融危机出发,中国在推行金融改革与创新的进程中必须对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予以高度的重视,需要构建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系,这是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能力的关键。

第一,政府监管部门要搞好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从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制度建设的角度注意控制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加强并完善对场外交易的监控,强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等,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第二,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强化资本充足性管理和风险管理,防止某些金融机构因资本充足率过低,抗风险能力薄弱,在意外事件影响下倒闭破产,冲击金融体系。

第三,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尽管相对于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而言,次级债规模并不大,但金融衍生品放大了这一风险。因此,对于金融创新,不仅应看到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应看到其潜在的风险。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产品虽然可以对冲和分散风险,但不能消除风险甚至会加大风险。

第四,建立金融危机监测和预警系统。金融危机往往是金融风险积累的结果,因而事先监测和控制金融风险,将金融危机化解于未然就极为重要。对于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潜在因素,如通货膨胀、汇率、外资流动、银行体系风险、债务风险都应当纳入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

第五,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存融危机中,股市的大幅波动甚至崩溃对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股市风险的影响与表现力往往要比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体系性风险更为显著,这可从本次金融危机中全球股市的连续重挫看出一斑。我国也不例外,政府应高度重视近期我国股市的剧烈波动和持续低迷状况,通过积极的利率政策、税收政策和完善的制度建设以及有效的监管等措施,来重振投资者信心,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

(二)严格房地产金融市场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除了贪婪逐利的美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失控和政府的政策运用不慎之外,还有就是美国的透支消费文化使许多不具偿还能力的人加入买房队伍。而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上述情况有不少相似之处:其一,我国有高达90%的购房者是通过银行贷款购房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已高达2.25万亿元人民币(苏锐,2008),总额接近美国,而且这些贷款人基本都是中低收人者。其二,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同样逐利贪婪而不惜冒风险。银行不断放大房贷在贷款总盘子中的比例,同时又降低放贷门槛。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将资金风险转嫁给银行,也将本不具备买房能力的消费者拉入买房行列,给买家和银行都带来风险。为避免危机的出现,必须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严防同类事件在我国发生。超级秘书网

第一,商业银行需要改变住房按揭贷款是低风险优质资产的观念,加强按揭贷款的审批管理和风险控制。由于我国没有对抵押贷款进行次优分级,所以房贷的风险可能比想象的要大很多。银行要严格房贷审查程序,特别注意那些有超出实际购买能力、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贷款人,应该更加严密考核按揭人的收入状况、资信状况,尽量减少风险累积。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篇5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业启示

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传导渠道及应对措施

(一)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2006年美国房价不再增长时,结束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持续增长的神话,依靠房价增长而发展和繁荣的相关金融业随着房价的下降和利率的上升而出现了经营困境。房价的下降及前景的不确定性,自身经济条件不佳的次贷借款人,很难通过房产抵押而获得贷款,使得银行通过收紧银根、去杠杆化等措施实施自救,资金链紧张和断裂;参与经营次贷及衍生品的房地美、房利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机构接连的经营失败也加速危机的爆发。

抵押贷款结构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过度膨胀。按揭贷款随着美国经济从2001年的萧条中恢复而扩展,2001年的近2.2万亿抵押贷款扩张到2003年的近4万亿,然而优质贷款的比重基本稳定在85%。2004-2006年贷款数额保持在每年3万亿左右,但是优质贷款的比重逐年下降―由85%(2003年)64%(2004年)56%(2005年)54%(2006年),即次级贷款的比重逐年上升。

随着次级贷款数额和比例上升,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被证券化,也创造出了许多新产品,如CDos、SiVs。与此同时,贷款的证券化由政府赞助的企业(GSes)主导转变为经营性的金融部门主导和控制。证券化市场和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透明、越来越具有风险性。这种利用计算机复杂的模型设计出来的新产品,经营这种产品的金融机构也未必理解这些模型的基本原理。银行、经纪公司、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机构经营这一创新产品在经济持续繁荣时期能给自己带来巨额经济利益,但自觉或不自觉的刺激了对这种高风险、不透明产品的过度需求和供给,并最终形成次贷市场的泡沫。

信用评级机构不尽责。CDos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单个个人或者机构很难自己独立判断出资产的优劣,这使得市场严重依赖信用评级机构对CDos的评级结果。危机爆发后,许多信用级别为aaa的资产一夜之间便成了垃圾资产,这说明信用评价机构没有尽职尽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金融政策过失。自2001年美国经济萧条开始至2004年中期,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3年中期至2004年中期更是降到1%。利率长期处于低水平,金融机构为了盈利,自然增加对那些具有高收益资产的大量需求,但忽视了这些资产的复杂性及风险性。另外,根据经济学的原理,低利率将推高资产价格。实际上,危机爆发前,高风险资产的量和价都达到顶峰。

监管制度混乱与滞后。美国金融监管不仅存在制度缺陷,还存在对制度执行不力。在美国,FeD监管银行控股公司和美联储成员银行;FDiC监管大约6500家州注册银行;美国货币监理署监管国民银行;证券委员会监管包括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在内的公司。这看似分工明确,实际上授权不清晰,造成了对新兴金融市场监管制度建立的滞后性。次贷业务已经发展为一个全国范围甚至是跨国界的大市场,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监管当局,而是由各州自行管理。在已有监管分工安排下,相关监管机构也没有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如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缺失。危机的爆发尤其像美洲国际集团、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公司的失败说明了相关公司的治理及风险监控存在严重问题。尽管这些破产的公司都有完善的治理机制和风险监控措施,但在超额经济利益面前,他们铤而走险,忽视公司的管理制度。

(二)次贷危机的传导途径

贸易途径。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主要发生在有密切贸易关系国家之间,或者没有密切贸易关系但对外贸易对主要汇率敏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贸易途径是导致这次危机迅速传导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危机一旦爆发,将随着贸易途径迅速传导到其他国家。

金融资产途径。美国证券化资产的价格下跌,直接影响到持有大量这些资产的机构和国家,最终体现在国家资本项目资产的损失。这种价格下跌不仅使持有者资产损失,还给国内金融市场造成恐慌,危机在国内迅速蔓延。另外,美国危机爆发后,美元资产或者出于安全考虑或者因美国国内公司的流动性需要,大量回流美国,减少对外直接投资。美元资产撤出不仅会给资产流出国造成实际损失,还会产生危机恐慌效应,一些发展中国家深受撤资的危害。

联动效应。联动效应不仅存在和发生作用于一个经济体内部的金融市场,还会在全球金融市场范围内发挥作用。联动效应也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在次贷危机后的震荡的主要原因。

(三)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

利率政策。美联储对自己所控制的联邦基金利率、再贴现率实施了20年来最低的利率,对银行在美联储的法定储备和超额储备都支付利息,对银行在联储的储备支付利息是近几十年前所未有的事。

量化及信贷政策。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及时调整自己资产、负债结构,使银行在美联储的储备/GDp的比重达到5.8%,这个比率只有在1939年8月至1940年12月达到过,近50年来没有超过2%。在过去的10多年中,国债在美联储资产的国库券中稳定在80%-90%的比例,而在2008年中期最低降到20%,直到2009年8月也没有超过40%,短期国债的比重从30%多下降到接近为零。与此同时,美联储通过资产的转换,购买了更多其他长期资产。

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导致了美国内部的金融危机,而且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加快一体化进程中,危机不仅使与美国金融业有紧密联系的经济体的金融领域受损,也连累了与美国金融业关联不大的经济体的金融领域。中国经济和金融业本身不存在危机因素,但危机依然给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自1997年东亚危机以来的最严重损失,使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产生了剧烈的震荡。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金融业是以银行为主导的产业。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除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少数几家银行因直接持有少量次级债而遭受少量损失外,银行业的整体发展是健康的。银行业之所以没受到什么影响,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低,在国外的业务和资产都较少;另一方面,危机前的几年,中国的商业银行实施了卓有成效的体制改革。中国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银行业的情况相似,也没有受到危机的直接冲击。然而,通过危机的贸易传导、预期传导渠道间接地影响了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在内的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贸易渠道的传导效应使中国的出口需求大大萎缩,出口企业的信贷风险势必会给银行造成一定的损失。预期的传导作用也许是中国金融业遭受重创的首要因素。

资本市场是一个信心和人气、心理和预期的市场,一个联动效应强的市场。市场对负面预期会通过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逐步放大,进而引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虽然我国的股票市场还处于相对封闭的阶段,但国际主要金融市场的波动还是通过心理预期和联动效应引导了我国资本市场的震荡。当然,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震荡有其自身短时间内涨幅过快的原因。2007年夏季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股票市场于当年10月开始呈下跌态势,上证指数由2007年最高点6124点跌至2008年最低点1665点,跌幅超过70%,超过在此次危机中美国等发达国家股市的跌幅。中国的基金、期货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

次贷危机给美国的金融业、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中国正处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快速转变、发展的过程中,而且即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东亚危机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规模和制度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认真总结和汲取这次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中国金融业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辩证地借鉴他国金融业的发展道路。学者们普遍认为美英是以证券业为主导(至少和银行业并重)的金融发展道路,德日等其他发达国家是以银行业为主导的发展道路;美、英、日等为分业经营,德国、北欧等为混业经营,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都呈现出混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银行业主导还是证券业主导,混业还是分业,都没有逃出次贷危机的危害。西欧之所以遭受危机的传导和危害,与它们没有强大、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吸纳经济体内部大部分闲置、追逐利益的资本有很大关系。当前,中国还是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格局,应规范证券业,发展强大资本市场,以便吸纳国内闲置资金和利用外部资金,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建立中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建立完善、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一样,呈现出制度供给的特性,制度设计、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展的过程和成效。中国改革开放后金融业的发展,无论是政府的监管制度、经营机制还是业务都有欧美尤其是美国的影子。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次级债本身是一种金融创新,它本身有诸多好处,但参与经营它的机构忽视了它的复杂性、风险性等不利因素,而监管制度混乱又给了它快速泛滥的机会。

美国自20世纪末确立了分业向混业的转变,但没能建立起相应有效的监管制度。从次贷危机的原因看到,监管制度是混乱的、滞后的。中国金融业目前在法律上还是分业经营,但实践上已经在开始探索混业经营的道路,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走混业发展道路,就要建立起分工明确、统筹兼顾、执行严格、鼓励创新的监管体系。

中国要发展成金融强国,就必须重视金融创新,要充分发挥创新作用。监管制度不仅要关注当前,更要有前瞻性。今后不仅有大量境外资本涌入,还会有大量境内资本走出国门,开拓境外市场,这些业务都需要有效的监管制度保驾护航。

独立自主的市场化改革道路。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地区、90年代的地区在外部的帮助下迅速地实现了金融领域的自由化、市场化改革。这些地区改革后基本上都爆发过某种金融危机,而这次也没幸免于难,就从这次危机的危害看,拉美地区遭受的影响较一些发达国家严重,也比多数发展中国家严重。中国的金融改革基本遵循了渐进道路,至今金融领域没有发生危机。今后,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利率(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汇率还需要市场化改革,资本项目的自由流动还有待于实现。

利率、汇率的市场化,资本的跨境自由流动既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也是建立强大资本市场所必须的。但具体的改革步伐、方式要取决于国内的经济条件、金融环境,而不是取决于外部势力的影响。自21世纪初,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屡屡向中国干涉金融事务,尤其对汇率实施强大的压力。资本跨境自由流动既是我国吸引和利用境外资本所必须的,更是中国金融业走出国外所必须的,这些领域需要尽快改革。

完善宏观金融调控政策,建立反应灵敏、丰富有效的金融政策体系。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当局不仅采取了传统的调控政策,还实施具有创新性的非传统政策,对遏制危机进一步恶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金融业不仅是高风险的行业,而且风险通过市场信心、心理预期在国与国、市场与市场之间能够迅速传导。对金融业的调控也是必要的,调控政策要灵敏,能迅速发觉异常,并实施针对性调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不仅有纯技术因素,还有很强的心理预期因素,故在实施政策时要有创新性和决断性。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篇6

[关键词]次贷危机 经济法 政府干预 正当性 启示

次贷危机自2007年初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后,先是蔓延至整个金融行业,而后波及到实体经济,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危机。作为进入21世纪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应对次贷危机,避免危机影响扩大的有力武器。本文是在经济法的语境下论述次贷危机中的众多干预措施,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应该包括国家立法干预,行政干预或政府干预,司法干预,其中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核心是行政机关的干预,本文也将以行政干预为重点进行分析。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对于次贷危机的原因,经济学界内部百家争鸣,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本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监管的缺失、金融机构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次贷市场的不规范,上述的观点如果从经济法角度去总结,那么导致本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1、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产生以来的几百年里,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这对范畴之间的矛盾与对立逐步尖锐。本次次贷危机就是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的结果,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金融贷款机构、借款人、中介机构和评级机构,通过对这些市场参与者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参与者都存在着忽视社会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首先金融机构的高管作为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专家,在进行每次金融创新时都会很清楚开发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面对次级抵押贷款带来的高额利润,贪婪使华尔街金融机构的高管们毫无顾忌地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和转嫁风险,同时为了掩盖风险,创新出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其次次级抵押贷款创设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广大低收入人群住房梦,但是面对房价持续上涨,经济形势良好的大背景,有人看到了炒房能够带来的暴利,同时由于级抵押贷款门槛低,并且审查松懈,所以期望通过炒房牟利的人涌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使次贷规模持续扩大。最后,次贷市场中的中介人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行为也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中介商为了帮助借款人通过贷款审查,顺利拿到贷款,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蒙骗借款机构,例如使用虚假的收入证明和纳税证明以及贿赂贷款审查员等,这些不正当行为导致贷款机构将钱贷给不符合标准的借款人,增加了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和坏账死账,提升了贷款机构的运营风险;评级机构作为谋利的法人,为了得到报酬也采取迎合需要评级的客户的做法,擅自提升贷款的信用等级。通过对本次次贷危机原因的分析,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利益,金融机构的高管、中介入,评级机构,借款人都把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安全抛到九霄云外。

此外次贷市场参与者面对利益的种种盲目参与行为、盲目投资以及盲目投机行为无疑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的表现。

2、政府失灵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又一主因

不仅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在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失灵,并且政府失灵通常出现在政府试图矫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政府失灵的影响与市场失灵的影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詹姆斯·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中就指出:政府的缺陷至少与市场一样严重。政府失灵包括政府干预不到位,政府干预错位以及政府干预不起作用,其中政府干预不到位和政府干预错位在本次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次贷危机中政府干预不到位是导致次贷市场陷入混乱的主要原因。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号经济强国,现代经济发展已有几百年历史,经济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但是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信贷危机?比较有力的解释就是政府在市场恶化的过程中放任市场自身调节,政府干预没有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坚持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美国遭受重创,从此各国开始注重强调政府干预。直至上世纪70年代“父爱”般的政府干预使美国出现滞胀,此时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以席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是美国政府干预不到位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坚持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政府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对于市场中的种种过度冒险行为坐视不管,放任金融机构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同时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率也置之不理。

二、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分析

1、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折射出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前文已经论述过,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两大主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经济法的产生即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方式。因为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对于帮助市场平稳发展有着别的政府干预措施不能替代的作用。经济法的这种作用在此次危机中得到了突出反映,只不过是一种反面折射。上述的种种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法都能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则予以限制。首先政府为了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不仅持续监控本国金融企业的经营运作,而且还制定一定的金融法律法规,为金融企业划定经营运作方面的底线。其次法律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表现,通过颁布法律可以向民众传达一定的社会理念,针对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和个人主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法律宣传社会本位的理念,同时通过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存在严重影响的投机行为的惩罚,使民众间接被灌输社会本位理念。

2、从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成效看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都对本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进行过反思,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能保证经济长期健康平稳发展,而是需要一定的政府干预,怎样才能在经济不出现大动荡的情况下实现市场和政府干预的均衡?经济法干预措施则是一剂良药,利用经济法律不仅可以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也可以为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划定一定范围,规定市场经济基础地位的同时,也赋予政府一定的干预经济的权力。总之,无论是专注于长远发展的经济法还是力图减小损失的经济法,在帮助各国走出危机阴影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各国经济开始回暖,提前复苏的迹象的出现,就是这些经济法干预措施有效性的最有力的证明。

三、应对危机的经济法干预措施建议

1、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的监管

审慎经营是使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降低因为企业自身因素而产生的风险的重要经营准则。审慎经营规则侧重于通过金融企业自身的行为去降低企业营运所面临的风险。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金融领域的规则相当完善,政府和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备,但最终还是因为金融企业没有很好地执行审慎经营规则而导致危机的发生,这说明要使审慎经营规则得到彻底地执行就需要实行内外联合。不仅需要各个金融企业有着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系统的审慎经营执行框架,还需要政府对金融企业的审慎经营进行有力监管,对金融企业的业绩、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有违背审慎经营规则行为的企业,责令其整改,或者进行罚款,严重者追究企业法定人及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我国政府历来对审慎经营规则给与高度重视,但也不排除会存在少数金融机构面对当前类似于美国危机爆发前的经济形势而采取冒险行动,发放规模过大的房屋贷款,降低贷款审查标准等。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该提高警惕,积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进一步加强贯彻执行审慎经营规则,引导我国金融企业走上合理合法经营的道路。

2、弘扬“社会利益本位”理念,建立相应机制抑制“个人主义”的膨胀

市场经济奉行“自由放任”的理念,因而西方政府很少干预个人市场行为,但是发展到极端就是个人为了一己利益去损害社会利益。次贷危机的爆发使我们不得不提高对个人主义膨胀的警惕。个人主义膨胀涉及到道德、人性等深层次领域,要想从这些角度出发去根治个人主义膨胀,一是时间周期长,二是很难针对问题选择正确的措施,而且如果措施不恰当,影响的范围会相当广泛。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政府首先应当通过法律法规为个人主义行为规定一条底线,划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界限。其次,笔者认为应该继续弘扬“社会本位”理念,加大“社会本位”理念的宣传力度,加强民众有关“社会本位”理念的教育,使民众真正领会“社会本位”理念的含义,最后政府应当建立遏制个人主义膨胀的有效机制,对实施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在这方面,我国还落后于美国,美国在危机爆发后,先是全力挽救经济,待经济发展逐渐平稳以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问责行动,调查部门陆续对一些在危机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金融业者和政府官员进行质询,并且在认定有罪后,对他们实施罚款,甚至监禁,中国在维护社会利益方面做得还不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能够维护社会利益的有效武器之一,已经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意。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检察机关)、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不特定的他人利益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将会为维护社会利益提供诉讼程序的制度保障,使社会利益的维护逐渐成为一种公民权利,一种政府责任。通过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向民众宣传“公益诉讼”理念的同时,可以将市场中的众多企业和参与者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他们变得谨真,不再轻易冒险。

3、次贷危机再次证明经济运行模式不能走极端

历史已经对经济运行应该采取市场运行与政府干预均衡的模式有过多次证明:苏联的计划经济致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人民生活陷入窘境;美国长期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传统使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其中以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最为严重;2007年初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是美国政府在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影响下重拾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因为危机爆发前,政府过于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中违规违约行为不断,市场秩序持续混乱,市场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因为外部经济的小小波动使得市场问题暴露,整个市场崩溃,所以此次次贷危机是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极端性、错误性的又一次证明。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董成惠:探析金融危机下经济法国家干预的本质[j],经济法年会资料,2009

[3]李昌麒: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7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篇7

关键词:次贷危机;牙买加体系;实体经济

作者简介:何亮(1974~).男,湖南株洲人,广东五邑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主要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2-0136-04 收稿日期:2009-02-10

一、引言

自2007年2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升级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以及各大股市剧烈震荡。在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倒闭;高盛、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房利美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岌岌可危。这些百年老店迅速从华尔街消失。宣布华尔街过度虚拟经济的失败。接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迅速传染到全世界,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严重打击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自2007年年初以来,全球金融机构已经宣布的与次贷相关的亏损和资产减计已经达到了5000亿美元,全球股市因信贷市场崩溃所蒸发的市值高达11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穿越全球金融体系的防火墙,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数据显示,房价与股价暴跌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致使占美国经济总量约2/3的个人消费开支出现下滑,由此带来了经济衰退以及失业增加。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0.3%。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2009年初以来,美国非农业岗位已经累计减少76万个。失业率从年初的4.7%上升到9月份的6.1%,失业人数新增75万多人。同时,受经济衰退降低了美国的进口需求的影响。中国、印度等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出口减缓。实体经济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此外。美元大幅贬值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像欧盟和日本等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导致其出口需求下降,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的边缘。

从目前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来看,可谓是众说纷纭,理论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王漪瑁,2008;杜厚文,2008;黄纪宪,2008),很难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各国政府在危机应对政策方面的一致和协调性。本文试图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平衡以及次贷危机等角度来解析造成当前金融危机的各种原因,并就其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来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金融化的倾向,但在金融化的过程中.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失衡的问题。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周军等,2008)。美国赤字增长、全球贸易不均衡、美元贬值、利率差别以及国际投资资金的无序流动造成了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同时,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其不断增长及对外过度供给给全球带来了流动性膨胀(张云等,2008)。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最终通过不断膨胀的流动性投向,导致实体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根源于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并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再经过美国经济内外平衡问题以及当前货币体系的缺陷传导到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1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引发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当今世界采用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天然的、难以弥补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注定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在牙买加货币体系下,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且美元不受黄金的束缚。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以本币举债的国家。这就为美元的全球信用不断扩张,全球流动性泛滥提供了可能。其次,牙买加货币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国际汇率的经常性变动助长了国际游资投机活动不断加剧,使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国家深受其害。此外,牙买加货币体系实际上是在一种“无制度”的环境中运行.缺乏对国际储备增长的多变协调管理机制,取而代之的是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国家的双边谈判,这很难为平衡双边贸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吴东泰,2006)。在此情况下,新兴经济体过快增长的储备货币加速流入到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的美国,使美国金融资产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可见,在“无锚”的单一货币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是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目前世界各国在联手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对实体经济形成冲击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和变革国际货币体系,以免重蹈覆辙。

2 美国经济长期内外失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因素

在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政府可以在美联储货币发行的支撑下,毫无顾忌地发行债券,其商业银行系统也可以向国内企业和个人大量放贷,为美国居民和政府进行消费而非储蓄提供了条件。低储蓄与高消费相伴随是美国经济一大特点,据统计,近年来消费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美国的个人储蓄出现了-1.0%的储蓄率。不断膨胀的美国政府赤字支出和居民的高消费导致了美国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而在缺乏国内储蓄的条件下,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来证券化其债务,再将证券化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来回收美元,使得国际收支保持着脆弱性的平衡。这样下来,美国国内的流动性不断膨胀,且急于寻找投资的标的物,美国政府在这样的压力下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为国内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制造条件。特别是在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后.美国实行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如图一所示,从2000年~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美国的长期低利率政策更加刺激流动性的膨胀,大量的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疯狂地流入房地产行业中,造成了房地产资产泡沫化。这种资产泡沫在美国外债累积效应,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刺激下必然破裂。表现在2004年6月份以后美国不断调高利率,房地产资产价格不断下跌以及由此带来带来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3 美国次贷危机是引爆当前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和收人证明缺失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近年来迅速扩张,但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泡沫的破裂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

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另外,在次级债危机中,标的资产不断地重新组合、包装,进行资产证券化产生了多样化创新产品,这种证券化产品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但这种证券化却通过杠杆效应增大了流动性,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另外,巨大的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只顾极力推广次贷产品而有意忽视向投资者说明风险,最终放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程度,并导致次贷危机从信贷危机演变为资本危机传导到全世界。

三、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种演变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张明。2008)。首先,危机先从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泡沫破裂触发。带来了美国信贷危机;接着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这种信贷市场的危机传导到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危机又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并扩散到全世界;最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对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造成影响,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1 次贷危机的积累与触发

2003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低联邦基准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一片繁荣。在利益的驱动下,贷款机构纷纷加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风险较高的事实,这给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李进等,2007)。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趋势开始出现。在此压力下,美联储开始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调高基准利率,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如下图二、三所示,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从l%上调至5.25%,2006年6月至今的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如果下跌的价格出现低于未偿还抵押贷款合同金额的水平。很多本来信用就差的借款人干脆直接违约,这样信贷市场上便面临着流动性危机。次贷危机也就爆发了。

2 次贷危机从信用市场传导到资本市场

资产的证券化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孙立坚等,2008)。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完全由商业银行或专业贷款公司等贷款供应商承担。一旦实施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则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贷款供应商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CDo)的机构投资者手中。巨大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极力推广次贷产品,并经过层层包装.原本简单的债务抵押凭证被演化成无现金投入、只承担风险并能获得现金流的衍生金融产品。通过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在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将风险传递给全球的投资者。对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按揭贷款证券化具有极其复杂的流程结构,且每个层次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具有极高的杠杆度。信贷资产被不断打包转卖。在循环定价的作用下,初始的信贷资产价值得到了数倍的扩大,贷款机构及投资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不断增大,而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其次,资产证券化不仅是一个风险分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风险扩张的过程。在整个资金链的任何一环出现断裂,都会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迅速波及到几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因此,当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存在,必然把原来仅限于信贷市场中的风险传导到整个资本市场上来。

3 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不断地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了325个基点。从5.25%降低至2%。然而金融市场上的信贷紧缩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从图四可以看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teD息差(3个月美国国债收益率与3个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之间的利差,反映了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贷款的意愿)从之前的不到50个基点,一度攀升到20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采取了降息和注资措施,该指标一直在100至200个基点区间内振荡,目前仍停留在100个基点左右。这表明美联储空前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下跌,给实施以市定价会计记账方法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巨额的资产减记与账面亏损。实施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办法的商业银行被迫启动了去杠杆化过程,因此不得不降低包括贷款在内的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由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表明了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同时,由于全球金融一体化,上述的受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不局限于美国国内,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同样面临着信贷市场上流动性短缺的影响而深陷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

4 全球性金融危机从金融经济传导到实体经济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但反过来。随着其对市场信心和对消费预期带来的冲击以及流动性紧缩的影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焦继军,2008)。主要体现在全球房价进一步下跌,消费和投资出现萎缩,制造业产值下滑,就业状况恶化等。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目前该行业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出现萎缩。如图五所示,无论是房屋开数量还是房屋销售数量在次贷危机后都显著下降。同时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负向财富效应,导致居民消费下滑。另外,公司股票价值大幅下降,削弱了企业新增投资的动力。实际上,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支出总额负增长3.1%.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美国当前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下半年的5.5%下降到3.7%,达到199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点。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0.3%,这也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差纪录。

四、当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更深刻地从美国实体经济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美国经济衰退导致美国进口需求下降,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贬值,这些都将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行业构成冲击。同时,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恐慌心理将导致惜贷的行为,从而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影响其经营以及投资规模的扩大,这将进一步放缓全球实体经济的增长。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篇8

论文摘要:2007年7月,美国爆发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受危机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持续性下跌。为补充市场流动性,防止危机升级,美国等国家的中央银行多次向本国的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受次牵连出现危机,但我国的金融市场却总体保持健康稳定。为解释这一现象,文章首先考察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成因和风险传导,然后对我国金融市场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最后就我国如何推动金融市场开放进行了探讨。

一、前言

2007年7月,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攀升,美国爆发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受危机影响,美国、日本、欧盟和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出现了持续性下跌,2007年7月17日~2007年8月17日,美国证交所指数、东京日经指数和法国巴黎CaC40指数分别下跌了9.44%、16.16%和12.06%,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韩国和菲律宾的股票市场指数也出现了8%~23%的跌幅。为缓解紧张局面,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改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指责亚洲国家中央银行干预市场的态度,从2007年8月9日开始通过中央银行多次向本国的金融市场注入了巨额资金,截止2007年8月31日,注资总额已达8522.52亿美元。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受此牵连出现了严重危机,但我国的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依然持续增长,总体保持了健康稳定。

中外金融市场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的不同表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资本管制是我国金融市场在此次危机中表现良好的主要原因,因此呼吁中国应该长期坚持这一政策。但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的协议规定,中国将最终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因此,我国必须慎重考虑如何进行金融制度改革,从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开放不仅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还能巩固和加强我国的金融安全。

二、美国次级抵押危机成因与风险传导

1.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的贷款机构发放的一种房屋抵押贷款,与之相对的还有优质抵押贷款和aLt—a抵押贷款。在美国,居民的信用等级决定了其房屋抵押贷款种类和利率水平,贷款机构主要根据由equifax、experian及transUnion等三大信用记录公司提供的居民信用评级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其中,信用等级高于660分、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贷款被称作优质抵押贷款(primemortgage);而信用等级在620~660之间和信用等级高于660分而缺乏收入证明、债务负担较重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贷款被称作aLt-a抵押贷款(alternative—amortgage),其利率水平比优质抵押贷款的利率高1%~2%;信用等级低于620分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贷款被称为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mortgage),其利率水平比优质抵押贷款利率高2%~3%。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主要采取“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贷款机构在发放抵押贷款后,先将抵押贷款转化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后出售给投资银行,然后投资银行再把把它们重新分割包装,转化为次级债务抵押证券(CDo)债券后出售给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投资者。通过“资产证券化”,贷款机构成功地将风险转移,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也承担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

2.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成因。从2001年开始,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刺激美国的房价一路走高,据美国联邦房屋监察局(oFHeo)统计,美国的房价增长率在2001年~2005年间始终高于7.41%,其中在2004年和2005年高达11.76%和12.95%。受房价高涨影响,美国居民增加了对房贷资金的需求。考虑到房产抵押贷款以房屋作为抵押品,一旦借款人出现还款问题,借款人可以通过出售房产或者将房产进行再抵押融资偿还贷款,美国的贷款机构增加房屋抵押贷款,由于次级抵押贷款门槛较低,更是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次级抵押贷款占全部房产抵押贷款的比重从2001年的5%大幅跃升至2006年的20%以上。

然而,由于美国的银行信贷监管部门疏于监督,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充斥大量不规范行为。许多贷款机构肆意降低标准,仅凭客户提供的收入申明就发放贷款,甚至还有机构发放零首付的全额贷款。2004年以后,由于房产抵押贷款市场总体规模减小,美国贷款机构纷纷涌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不计后果地推出了许多高风险的贷款,从而埋下了爆发危机的种子。

2004年7月~2007年8月,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由盛转衰。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统计,2006年美国空置房屋210万套,比上年增长了34%,空置率为2.7%,创造了美国40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此外,美国的房价增长率从2006年1季度的12.38%迅速跌落到了2007年2季度的3.19%。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美国许多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Ba)的报告显示,美国2007年第2季度的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为14.82%,刷新了4年来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的记录。贷款违约率的持续上升导致美国的贷款机构纷纷倒闭,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愈演愈烈。

3.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风险传导。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不仅严重影响其国内经济,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蔓延和传播,对它们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风险的内部传导。此次危机不仅造成刺激抵押贷款机构的严重损失,还对美国的银行系统、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产生了强烈冲击。

①美国的银行系统损失严重。很多银行发放给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融资难以收回,拥有次级抵押贷款部门的银行损失更为惨重,财务状况日益恶化。为此,各家银行纷纷停止对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融资,并争相出售次级抵押贷款部门的资产。这些应急措施虽一定程度阻止了危机在美国银行间的传染,但却引发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不足和信用紧缩。

②美国的股市受到牵连,出现了大范围的市场恐慌。2007年3月13日,由于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公布的2006年第4季度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升至4年来最高水平,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纽约证交所综合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当日收盘价分别比前日下跌了1.97%、2.15%、2.13%和2.04%。此外,在2007年7月18日~8月8日期间,美国的股票市场多次出现所有指数跌幅均超过1%的严重情况。

③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到美国经济的长期走势。在房价高涨时期,美国居民纷纷将抵押房产再融资进行超前消费,从而支持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个人储蓄率长期较低,消费信贷是美国居民购买力的主要来源,但随着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爆发,美国信贷市场出现萎缩,结果造成美国的经济增长缺乏依托。据国际购物中心理事会报告,美国的零售活动从2007年2月开始就出现停滞,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2)风险的国际传导。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不仅在其国内传导,而且通过不同渠道向外传播。

①危机造成了大量投资于美国次级债务抵押证券的国际投资者严重亏损,致使金融危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蔓延开来。由于美国次级债务抵押证券具有较高的票面利率,且穆迪公司、标准普尔等国际权威信用评级公司一直给予这些产品较高信用评级,因此许多国际投资者大量购买了该产品。但是,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次级债务抵押证券急剧贬值,许多国际投资者遭受了很大损失。此外,由于国际投资者以金融机构为主,市场影响力巨大,其资产受损的消息直接导致各国股市大跌。例如,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的3只基金受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损失惨重,为此该银行从2007年8月9日开始暂停对这些基金资产净值的计算、申购和赎回,结果导致了巴黎CaC40指数在8月9日和10日连续下跌2.17%和3.13%。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也多次出现类似事件。

②危机使得国际投资者改变投资组合,并牵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严重损失。为避免危机带来的更大损失,国际投资者纷纷改变投资组合,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抛售其高风险的资产,这动摇了当地投资者的市场信心。由于示范效应,许多当地投资者也争先恐后地抛售各种风险资产,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出现了非正常下跌。例如,印度股市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者,但在美国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后,印度股市出现严重的资本外流,据印度证券管理委员会的统计,8月份(截止22日)外国机构投资者在印度股市净卖出股票855.8亿卢比(约20.9亿美元),印度孟买敏感指数从7月31日的15551点迅速跌至8月21日的13989点,累计跌幅超过10%,可谓是损失惨重。

③危机还通过汇率和国际贸易渠道向外传播。美国有许多贸易伙伴国,其中许多国家对美国的出口长期保持顺差,它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进口需求。由于危机影响,美元对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出现贬值,导致美国居民减少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同比减少了7%。随着美国减少进口需求,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增长面临遭受打击,这些国家的股票市场纷纷出现大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美国在亚太地区有许多贸易伙伴,2007年8月16日,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亚太地区股市普遍出现大跌,其中韩国首尔指数下跌6.93%,是近五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三、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我国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也曾导致我国的金融市场一度出现波动,但总体而言,我国的金融市场一直相对稳定,所受影响甚微。

1.我国金融市场的表现。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我国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表现不尽相同。

转贴于

受危机影响,我国债券市场出现短期下挫,2007年8月6日~17日期间,我国银行间拆借与债券市场的交易量大幅减少,其中债券市场的成交量下降了21.65%。同期,我国的银行间质押回购利率出现下跌,银行间1日、7日、14日和21日的回购利率的跌幅分别达到了9.76%、2.22%、13.41%和9.27%。我国股票市场在此危机影响下也曾出现剧烈振荡,其中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杂2007年8月1日分别下跌了3.81%和3.82%,且在2007年8月15日~17日期间连续3天下跌。但总体而言,此次危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大。8月1日~8月17日,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累计上涨8.28%和4.45%;2007年8月底,我国a股和B股市场的总市值达到了23.31万亿元,比7月底提高了17.02%。另外,8月份我国沪、深两市开户数达到892.42万,创造了单月新开户最多的历史记录。在此次危机中,我国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持续增加。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显示,2007年8月,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10万亿元,同比增长16.96%,增速同比提高了1.46%,其中对居民贷款的增幅超过了对非金融性公司和其它部门。由于此次危机对我国汇率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因此,我国金融市场在此次危机中表现良好,市场平稳运行。

2.我国金融市场表现的主要原因。在此次危机中,我国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国资本项目管制和金融市场不完全开放之外,我国金融机构对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涉足不深,我国吸引了大量外资也是原因所在。

(1)我国实行资本项目管制,市场资金不能自由进出我国,因此我国的金融市场不会因短期内大规模资本外流而骤然出现流动性不足。另外,我国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开放,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较少受到外部市场冲击,而且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并未形成规模,所以国外的金融风险难以在我国金融市场传播。

(2)我国对国内金融机构投资境外金融衍生品的管制较严,目前只有工行等少数几家银行具有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投资的资格,且投资额受到限制。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2007年的中期财务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6月底,三家银行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投资总额不过118.91亿美元,占其总投资和总资产的比例均很小,此次危机不会影响它们的正常运营。

(3)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和中央银行连续加息,外资加快了进入我国的速度,并在美国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涌入我国。截止2007年9月底,我国新增外汇储备3673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473亿美元的水平。外资的进入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使我国金融市场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肆虐全球之时能够依然保持繁荣。

四、对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思考

综上所述,由于美联储低利率政策造成房地产市场泡沫和美国市场监管不力导致的信贷市场混乱,最终酿成了此次危机,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到其它国家,使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此次危机。由于我国资本项目管制和金融市场不完全开放,对此次危机起到了有效的隔离作用,我国金融市场因此而平稳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我国必须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国需要逐步放松资本管制、加大金融市场开放力度。然而,当前的国际金融制度并不健全,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国际资本无序流动频频冲击各国的金融市场,使金融风险向世界范围大规模传播,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安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为避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审慎对待金融市场开放,采取必要措施,防范金融风险,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我国的金融安全。首先我们应该有序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目前我国已经开放了国内银行市场,同时,其它金融领域的开发步伐也在加快,但是,国内外批评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缓慢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对于这种批评,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该理性看待,不要因外部压力,置潜在的溶奉献于不顾,盲目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我们绝不能忘记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特别是给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带来的危害。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必须遵循“以我为主、量力而为,有序推进”的原则,在开放国内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国外金融机构。通过这种措施,使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能够迅速增强,使它们能够有序和积极主动地迎接国际同行的市场竞争,在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保持它们的主导地位。

为了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有序开放,捍卫我国的金融安全,必须加强我国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建立我国的金融防火墙。健全的金融市场制度是金融市场有序运行的基本前提,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正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市场缺乏监管,因此贷款机构才会无视市场风险滥放贷款,最终酿成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为建立我国的金融防火墙,首先要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为金融业公平竞争提供法律保障。其次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强化金融动态监管,有效地控制和缓释金融风险。其三要推进跨行业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使之适应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其四要加快金融风险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公司和其它类似机构,提高我国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BrianH.Boyer,tomomiKumagaiandKathyYuan,HowDoCrisesSpread?evidencefromaccessibleandinaccessibleStockindices.theJournalofFinace,2006:957-1003.

2.FasikaHaileandSusanpozo.Currencycrisiscontagionandtheidentificationoftransmissionchannels.internationalReviewofeconomicsandFinance,2007,(7):1-17.

3.SumitagarwalandCalvint.Ho.Comparingtheprimeandsubprimemortgagemarkets.ChiagoFedLetter,2007:8.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篇9

金融危机传染从国界上可以分为国内与国际传染两种类型。国内金融危机传染指的是在国内金融泡沫化的前提下,货币危机逐步转变为资本市场与银行业的危机,并且演变为全面化的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指的是金融危机通过某个渠道或者机制来将本国的金融危机传播到其他国家与地区当中。当前多数金融危机机制研究中所指的金融危机传染都是专门指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本文中所使用的金融危机传染也是指国际金融危机传染这一类型。

2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传染

2.1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传染

亚洲金融危机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传染主要体现在价格效应上,而在收入效应上不是特别明显。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各国和我国的贸易结构比较相近,都是以劳动力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这也就使得我国和东南亚在出口上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竞争。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东南亚各国货币不断贬值,而我国政府则始终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直接造成我国出口产品丧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因而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价格效应比较明显。在收入效应上主要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当中,我国的三大出口贸易合作国家中的日本经济开始出现快速下滑,而美国与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也十分缓慢,从而使得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各国的经济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使得各国收入下降,进而对我国出口产品需求不断减少,无法体现出其明显的收入效应。

2.2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传染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期间,人民币汇率开始大幅度升值,从而造成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越来越困难。而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变动以来,人民币一直保持升值的状态。但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尚未爆发之前,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上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并且人民币升值对于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也不是很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之前,全球经济发展迅速,且与我国开展贸易合作的各国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得外需不断增长,就相应地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但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后,全球经济迅速下降,并且与我国开展贸易合作的国家的收入也开始下降,从而使得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的需求也相应下降,同时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货币危机直接导致人民币的大幅度的快速升值,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减弱,最终使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上受到双重消极影响。另外,美国次贷危机还造成我国国内经济出现深层次的矛盾。当前我国一般贸易方式在出口总额上只存在收入效应,而在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总额上只存在价格效应。也就是说,我国的一般贸易方式在对外需求变化上非常敏感,而加工贸易方式对于货币汇率的变化则非常敏感,这也体现出我国贸易方式在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期间所受到感染的抗风险能力水平比较低。由于当前我国加工贸易方式总体上在国际分工上还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且其附加值也比较低,这主要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竞争优势主要就是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因此,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中造成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就直接导致我国加工贸易方式的发展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美国次贷金融危机还造成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外部环境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3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策略

3.1加快进出口贸易方式的转变

首先要加快出口贸易的导向发展策略的改变,注重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发达国家承受着高额的债务以及高失业率的困扰,而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上的外需不断萎缩也使得其长期处于低迷发展状态。因此,我国应当将出口贸易为主要导向的贸易方式进行改变,注重进出口双向同步发展,从而实现进口贸易方式也能够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是要鼓励对外贸易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以此来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在出口贸易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缓解就业压力上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依然比较低,再加上我国依然采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造成我国出口贸易在金融危机期间的抗风险能力较低。所以,我国应当加快将资源、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改变为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从而鼓励对外贸易企业不断加大对出口产品的技术投入,以此来全面提升产品的技术附加值。

3.2增强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在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我国应当对美、日以及欧盟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出口依赖进行削弱,从而将这种出口上的依赖尽快转变为依赖国内需求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我国必须不断加大国内需求,这也就需要进行国内消费的不断扩大,在出口产品的生产上要注重国内需求消费品的生产,并且对分配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此来更好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居民收支上的平衡和消费能力。

3.3调整进出口贸易政策

首先要合理选取和吸收外商投资,对于高能耗产业要限制其进入我国,引导高技术附加产业的投资;同时还要引导国内加工贸易产业逐步向落后国家进行转移,并且还要努力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拓展产业链。其次还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从而为国内加工贸易产业优化升级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东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得中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发展模式中创建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地带;同时还要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行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的支持,从而创建出符合中西部发展特色的新型加工贸易产业区域,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我国加工贸易方式的附加值。

3.4创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在美国爆发次贷金融危机时,我国人民币的单方面的升值体现出我国当前人民币汇率机制还不健全,从而使得其对国内的进出口贸易的保护能力不能够进行充分的体现。因此,我国应当创建出更为合理、灵活以及具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以此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另外,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不断调整,我国应当将人民币推向国际化发展,以此来提升我国进出口贸易在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抗风险能力。除此之外,我国还应当积极学习和研究全球各类因货币升值所造成的金融危机的案例,从而为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创建提供参考,从而尽快确立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强国位置,进而保障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

4结论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篇10

关键词:信贷扩张;银行稳定;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045-02

一、引言

2007年4月,美国最大次级贷款机构之一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继而,次贷风险向各方传递,导致以次贷作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已经正式演化为牵涉金融多个领域和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带来持续巨额损失的金融危机。

美国严重超前的信贷消费、风险信贷过度膨胀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贷款机构为了短期利益将次级抵押贷款贷给那些信用等级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的房主。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而形成的衍生产品及其多级结构化产品,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简称mBS)、债务抵押支持证券(collateraldebtobligations,简称CDo)则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政府4万亿刺激计划导致第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量持续激增,已经快接近今年全年信贷投放量预期目标5万亿元的上限。在积极政策推动下,银行继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一方面,信贷过度扩张导致银行体系中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增加,增加了违约率;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扩张受到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硬性约束下,则会影响对资本充足率的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同样受到威胁。本文拟从以上角度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从信贷规模的角度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二、信贷扩张对银行稳定的传导机制

(一)文献综述

本文采用卡尔一约翰·林捷瑞恩等对银行稳定的定义,他们认为,稳定的银行体系是指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大多数银行(那些占整个体系的资产和负债比例最大的银行)有偿付能力,而且可能继续具有这种能力。CampL框架评价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五个指标:资本充足率(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的稳健性(management)、收益状况(earnings)和流动性状况(Liquidity)。Conzalez-Hermosillo(1999)实证研究表明,只有同时考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和资本充足率,金融稳定评价体系的评估才有统计意义上的依据。

allen&Gale(1998)提出了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认为当投资者利用借来的资金进行投资且只负有限责任时,投资者表现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并采取风险转移行为,对风险资产的过度投资不断地推高资产的价格,从而导致泡沫的形成,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mckinnon&pill(1998)强调当非银行部门出现盲目乐观时,会出现信贷膨胀导致宏观经济过热,从而导致银行系统的不稳定。eichengreen&arteka(2000)实证研究发现,信用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此后一年中出现银行危机的概率大约增加0.056个百分点。段军山(2008)认为,银行危机的程度取决于抵押贷款规模、抵押品价值与信贷额度的比重以及银行投入资产市场信贷占其总信贷规模的比重。

(二)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影响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利率下降引起了对房地产信贷的过度需求,贷款机构的短视行为及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效应引发风险的层层累积,从而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暴露。本文认为信贷的过度扩张主要从两方面对银行体系产生影响:

1.增加不良贷款率。从短期看,伴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入和可贷资金的迅猛增加,银行面临着迅速增大的信贷业务量,信贷扩张在短期内可以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然而,大多数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有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信贷决策程序混乱、风险评价和控制能力等问题。从长期看,中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由国家或各级政府信用支撑,所以更具有强大的积聚和推延风险的效应。信贷扩张会引起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价格下降,效益下滑,从而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其次,信贷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和有价证券等具有高回报率的部门使得资产价格迅速膨胀。而房地产、股票价格膨胀又使得利用这些资产进行的抵押贷款进一步膨胀。如此循环下去,泡沫加速放大。当泡沫破裂时,巨额的不良贷款便相应生成,银行危机难以避免。第三,信贷规模的扩张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更加不平衡,企业融资方式单调,过分依赖银行贷款,风险加剧向银行集中。

2.影响资本充足率。作为信贷市场的供给方,银行接受资本监管和存款准备金管理。虽然有新巴塞尔协议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但是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达到8%的约束并不强。在经济增长时期,由于不存在破产风险,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国有体制主导下的商业银行无须考虑贷款风险和资本多寡,而增加贷款投放。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硬性约束下,银行通常会软化资本监管的约束,因此资本充足率就达不到标准。这也会影响当经济衰退时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一)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在中国,银行体系至今没有出现系统性的危机,即便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中仍能安然无恙,不少人认为,中国的银行体系有国家信用做坚强后盾,因而具有对风险的免疫功能。1999—2000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剥离四大国有银行1.4万亿不良资产。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由资产管理公司接管后,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迅速降低。2008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次级类不良贷款比例、可疑类不良贷款比例、损失类不良贷款比例分别是1.15%、1.06%、0.25%(中国银监会网站)。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不良贷款余额15334亿元,比年初减少1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5%,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535亿元,比年初下降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比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6月份末,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新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的标准是8%)的银行已有175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4.2%(中国银监会网站)。从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看,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银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中美利差扩大、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热钱”,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导致的信贷激增,金融危机的波及和深远影响等等。

(二)从信贷规模角度测度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1.数据与定量指标说明。本文使用1978—2008年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单位:亿元)作为对信贷规模的考察(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的定量指标采用CmaXt指数。CmaXt指数编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当期指标值与过去十年来该指标的最大值求比以反映该指标的变化程度。具体表达式为:CmaXt(x0/Xmax)。这里引入一个偏离度指标:t1=平均值±1个标准差。如果某一年的原始数据在依据t1指标计算出来的正常区间范围之内,则初步认为该年是稳定的。

2.实证结果及分析。根据以上数据和计算方法,CmaXt的平均值=1.18,标准差=0.06,ti=1.24和1.12。信贷规模的CmaXt指数在1993—1995年、1998—2000年、2004—2005年偏离了正常区间范围,可以初步认为,在这些年份中国的银行体系是不稳定的。

199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30%以上,这是一轮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可以倒推银行信贷膨胀。这轮投资热潮不仅在当时引发了通货膨胀,而且在几年内形成了新增生产力,部分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导致之前的贷款成为“呆账”、“坏账”,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贷款增加。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惜贷”。2001年之后信贷开始新一轮扩张,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政府,并在2003年接近偏离度指标的上限。政府为了控制流动性,在2004年实行紧缩的信贷政策。而信用紧缩则意味着不良贷款已经形成,并且所形成的资产泡沫有破灭的危险。

四、政策建议

1.合理控制信贷规模,调整信贷结构。信贷的过度膨胀和收缩都会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威胁。由于中国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使银行业在2009年第一季度放贷4.58亿元。这些资金不均匀的流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能导致某些行业局部的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升甚至暴涨。要控制对房地产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规模,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的比例。新巴塞尔协议实施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将导致会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偏好,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信用紧缩。而在中国主要反映在银行的贷款行为的调整和选择上,即对中小企业贷款明显减少。而中小企业恰恰是资金最迫切的需求者,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银行普遍“惜贷”,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受到很大的威胁。

2.增强银行体系风险控制能力。增强银行体系自身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体系不稳定问题的关键。只有从银行体系自身出发,整合其内控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避免外资过度流入对中国银行体系产生的冲击性影响。首先,必须增强银行体系自身管理水平,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从银行体系自身出发,改革银行治理的制度,强化银行约束。其次,健全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防范控制机制,对风险的管理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最后,加强银行业风险的预警机制。在冲击形成以后,增强银行降低风险冲击和缓释不利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