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7:33

动物医学研究方向篇1

1.1转化医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转化医学提倡以患者个体为中心,强调多学科交叉合作。转化医学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从发展走向成熟,需要多专业的交流与协作。在国外转化医学起步较早。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了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主要是培养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能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间互相协作研究的团队。在niH的推动下,2011年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在内的38个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进行转化研究的医学中心;2005年苏格兰政府与惠氏制药公司合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2007年,欧盟实施的第7个框架研究计划,将预算中的60亿欧元用于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同时世界著名医学类核心期刊都为转化医学开辟了专栏,相继组建了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和translationalResearch等国际性专业杂志。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日趋高涨。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专门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med-X研究院”;2008年上海复旦大学依托其附属医院,率先成立了“出生缺陷研究中心”;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组建了“湘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恶性肿瘤;2011年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等。

2010年陈竺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直接药物作用靶点为pmL-RaRa。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该类型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砷剂成功治疗apL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典范之一。

1.2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

转化医学是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医学发展的时代产物,其中心思想是以解决临床和健康问题为目标的实验室基础研究。转化研究是转化医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①分子靶向治疗;②寻找适当生物分子标志物,提高临床辅助技术对临床工作的辅助效力;③药物二期临床实验。此外,还有基因诊断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组药理学与个体化医学。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1.2.1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大多数慢性病是多病因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因此,对这些疾病不能采用单一方法来进行诊治。着眼于患者的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疾病基本特征进行分子分型,以此为基础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现代医学的目标。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可以对治疗方法、药物、剂量进行优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2.2生物分子标志物的鉴定与运用基于各种组学方法筛选出早期诊断疾病、预测疾病、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如Dna、miRna、蛋白质及多肽、炎性因子及其通路等,有利于针对性地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缩短药物研究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阶段的时间。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开发应用,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

1.2.3药物临床实验及研发美国曾有报告称,研制一种新药,从选题到临床应用,平均要用14年的时间。近40年来,美国在恶性肿瘤的研究方面投入2000多亿美元,收获了156万篇研究论文,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却没有得到显著改变。转化医学通过收集和分析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海量数据,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有效地降低在临床二期实验中药物靶点验证性研究的失败率,提高了基础研究的转化率和速度,为新药的临床应用和个体化治疗研究开辟出一条革命性的道路。

2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一致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中医学先进的理念与落后的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限制了中医理论的广泛传播及其诊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然而转化医学的出现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转化医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医药学从临床到基础理论再到临床的发展历程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思想不谋而合。

2.1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运行模式相同临床实践一直是中医学产生、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从临床积累的经验中抽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过程是中医药发展的经典模式。基于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出现严重脱节而产生的转化医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可以指导基础研究方向。虽然传统中医学不进行实验室研究,但其“临床-理论-临床”这个螺旋上升的模式与转化医学的运行模式是一致的。

2.2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理念统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存在着方法论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临床医学以系统论为导向,基础医学则以简化论为基础。转化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健康除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关外,还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决定了转化医学必然是一种复杂性研究系统。以转化医学为基础的系统生物学应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定量分析生物系统若干组成部分的动态相互作用,通过反复计算和/或数学建模及试验来研究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医学是借助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科学,其蕴含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等思想,与系统生物学的理念相统一。

2.3转化医学与中医学所倡导的治疗方式相同现代疾病谱逐渐向慢性病方向转变,其发病原因有多种且机制复杂,以往的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奏效。转化医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患者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学治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其本质就是个体化医学,体现了现代个体化医学的特征。

3中医药转化医学的特点

3.1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如果中医药的研究忽视中医学的特色,一味地追求细胞乃至分子层面的机制,或盲目地模仿化学药物研发模式,必然导致临床与科研的脱节,最后中医临床只能依据古代经典,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因此,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2以患者个体为中心中医学的整体观既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密切相关,并建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体系,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医学研究模式。

3.3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互促进的连续过程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具有“实验室-临床-实验室-临床”不断循环的运作特色。中医学也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只有通过基础与临床之间不断地循环转化,才能促进中医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4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施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如何开展,如何顺应世界医学发展潮流,是当前中医药界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中医药语言现代化和中医临床、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药转化医学实施的关键。

4.1建立中医学转化研究机构有条件的研究型或教研型中医药大学、研究型医院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采用加盟或联合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以临床和基础及药物研发为主体,结合中医古籍研究的跨学科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心,并吸引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以平台管理方式进行统一部署和联合攻关,构建起一条高效率的转化链。此外,也可以通过内部选拔或对外招聘的方式组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室。此外,生物医学信息学为解决转化医学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学,其研究者应该成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

4.2加强转化医学推广教育和转化型人才培养长久以来,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提拔和奖励主要依据研究者的论文,而不是其带来了多大的临床效果。而临床医生则缺少时间去阅读相关文献,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交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当前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整体科研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也较单一,学科渗透和交叉能力相对欠缺,对世界医学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信息了解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对既懂中医又具有现代西医科学实验技能,并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内中医药大学与开设的中医学国家理科基地专业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4.3加大扶持力度与政策引导长期以来,高昂的经费支出是造成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十分缓慢的核心问题,原因在于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转化过程成本高,前期的巨大投入使许多企业和医疗机构失去投资的动力。其次,中医药转化研究的过程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利益协调,很容易在关键环节产生脱节现象。因此,政府除了要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扶持,引导大型企业赞助中医药转化研究外,还应制定有效的体制、规定,将各学科、各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高效的研究团队。

4.4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展开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医药转化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和加快中医药向更深层次水平迈进。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开展应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①重视中医经典的指导作用:2006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强调在“继承”基础上加以丰富发展、充实完善,才会有中医的创新。②推动经典复方的方剂组学研究:方剂组学以中医方剂作为研究内容,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为前提,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然后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明确其作用靶点、研究其调控机制。③协作进行病证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陈可冀院士认为,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④注重结合中医临床:进行中医药转化研究时,必须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特色,针对证候的分类、治则治法、方药选用、证候转变、疗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应用各种组学技术,筛选出不同层面的与证候发生发展、辨证分类、治法方药和疗效评价相关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群,并给予其在脏腑及四诊信息中的定位。

5结语

动物医学研究方向篇2

1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由于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应用认识不充分,他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复国内外最新研究,表现为对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研究内容过分集中和单一,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管理专家们指出:今后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应把预防兽医领域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理论同动物实验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才能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最终把病原落实到易感宿主动物,把病原和构成病的易感宿主动物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阐明病原的致病机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防制产品,制定恰当的防制措施,减少动物传染病所带来的损失。

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还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视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动物的易感性、病原对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规律,研究病原生态学,阐明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对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等,②这样不仅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预防兽医学问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应结合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导向和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细致的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作为预防兽医学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的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研究等方面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与预防兽医学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预防兽医学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发病规律、致病机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③因此,作为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广泛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宽其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将其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3教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研究生的导师,它还包括了不直接承担指导研究生研究任务只从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责任,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导师作为主导指导研究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下,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独立选题或完成导师承担的课题,不管是独立自主选题还是完成导师的研究课题,都需要研究生以课题为载体,完成课题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发表相应的研究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长期学习和训练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获得和不断提高的。从总体上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令人堪忧、导师指导不尽人意、学生素质下降和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资源的紧缺、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响,研究生教育从精品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生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师和研究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职责,教师没有严把教学质量关和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停留于应付论文,甚至出现大量的论文抄袭现象等,同时研究生和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与国内教师比较,国外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在研究生生源上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后,在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上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导师指导方式,促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不断加强对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动手能力和接触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4实验室是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必要的硬件支撑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疫病的群防群治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经济动物来说,预防兽医学对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更是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兽医学实验室特别是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院校培养兽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从事兽医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人才的基础。⑤加强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实现“预防为主”动物疫病防控方针的基础。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应合理规划布局,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准备室、病毒室、细菌室、血清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以及学生教室等功能间。只有实验室功能分区恰当,合理布局,按标准配置实验仪器,这样才能为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综述所述,通过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预防兽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教师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和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等软、硬件方面进行的分析,阐明了这些因素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和其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专业型预防兽医研究人才提出如下建议:准确把握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并为研究生研究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导师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注释

①②陈越,于振良,杜生明.预防兽医学资助格局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J].中国基础科学:58-61.

③ 景志忠,才学鹏,陈娟.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02.23(4):10-13.

动物医学研究方向篇3

目前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基本上采用的是分析的方法,仍处于对中医理论的“论证”阶段,并以现有的西医理论为依据。中医的理论带有根大的抽象性、模糊性和复杂性。如中医的“证”是一种多因多果产生的综合征。而用单一的、又非特异性的指标,很难进入中医实质的研究。欲求得中西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把中医“天人合一”和“七情君在致病和治病中的作用,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好地结合起来,在“论证”的基础上向“发展阶段”过渡,便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上的突破,在实践中应明确和思考以下三个间题:

(一)中西医结合的双重任务中西医结合具有两个任务:一是研究中医,发展中医,使中医在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沿着它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发展下去,也就是促使中医现代化;二是寻找中西医结合点,创立新理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互相渗透而产生的边缘医学,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任务。可见,中西医结合是在发展中医和西医基础上的结合,它没有终结之日,也不会代替中医。1980年初,我国卫生部召开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明确地提出了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卜1习86年6月,中共中央对卫生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卫r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这些方针的确立,反映了我国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无疑是正确的。

(二)反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内涵和外延如上所述,根据中医学的特点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西医结合研究必须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又要超越生物医学模式。

1.心理因素具体化:精神活动应与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代谢变化四者同样看成是人生命活动的基本矛盾而存在的言“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荀子•天论》)。在研究疾病的病机、诊断和治疗时,要反映精神因素的作用并使之具体化。如神经类型、行为表现、病人对症状的表述等。精神因素能致病也能治病。有人形象的比喻肿瘤病人的“化疗”也应“话疗”。“医不等于药”。心理社会刺激可引起心身疾病。但也可以作为诱因,引起病理变化发生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

2.社会因素的规范化:在病历中,‘过去只注意疾病史,,而忽视社会活动史。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注意不够(中医则特别注意季节与疾病及用药的关系)。应注意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并使之规范化。反映出诸如家庭关系、居住条件、饮食状况,生适习惯,工作性质、上下级关系等等。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饮食结构的变化,‘与代谢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日本调查研究证明,过去认为糖尿病是虚证,治疗以补为主。而今认为是实证,治疗则以泻法为主。饮食为猿变人提供了化学条件,而未来人类的进化也必然与现有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疗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将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

3.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寻找新的结合点:当前要摆脱单从解剖学上去找结合点,要注意从功能上去找新的结合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去思考何题,

(三)建立整体的动态的实验研究方法医学已进入了系统医学时代,在医学。的实验研究中,应建立整体观、动态观。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形态与机能的关系,‘在方法学上解决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1.扩大整体慢性动物实验在动物实验中,有整体的、也有离体的组织、器官、甚至细胞,‘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限定内的一定问题。而整体的慢性动物实验其优点在于可以反映机体的自我调节后整体性的变化,更接近于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

2.多指标和特异性指标的选择为了反映“证”的“综合征”表现,应选用反映多脏功能的指标。而特异性指标更有着重要的价值,但目前所用的指标确实不多。指标的选择,应注意医学的双向发展。一是向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方向发展,更加微观,二是向整体方向发展,更加宏观。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在综合指导下去更深入地寻找其物质基础。

动物医学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医工理交叉基金医工理结合临床需求产业化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exploreScientificResearchmanagementforthemedical-engineeringCrossprojectsinUniversity

ZHoUJing,LVFenglin,wUXueping

(officeofscientificR&D,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

abstractinthispaper,focusedonthemacrostrategyofcreatingworld-classuniversity,astrongimpetusforthecombinationofmedicalengineeringresearchandimprovementofscientificresearchmanagement,investigatetheestablishmentandmanagementmodelofmedical-engineeringcrossfund.Basedonthegreatrequirement,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forthecombinationofmedicalandengineering,thispaperstatestheachievementsandproblems.atthesametime,thispapersuppliestheproperproposeswhichcanbewishedtopushonthedevelopmentandmanagementforthecombinationofmedicalandengineeringefficiently.

Keywordsmedical-engineeringcrossfund;medical-engineeringcombination;clinicalneeds;industrialization;scientificresearchmanagement

0引言

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成为了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生力量,如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将生物医学与工程学的科学研究、应用需求紧密结合,促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随着现代医学向着综合化、社会化和技术化的研究趋势发展,一方面,医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成为必然,出现了医学与理学、工学、文学的结合;另一方面,临床器械、医疗设备的发展显示出了对理工学科的迫切需求。美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得到了快速成长和发展,扩展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发展各学科间交叉的方法,建立与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生物医学工程师的通力合作,从基础研究到转化研究;从临床治疗到卫生保健;从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到生物材料的研发;从生物信息学的进步到医疗器械的开发;从生物电磁学到器官水平上的成像;从基因图谱到康复医学等等,无不彰显医学与理工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在医学与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进程中,也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创新,毕竟医学与理工学科大相径庭,其显著的差别在于四个不同的层次上:学科内容的不同、方法论的不同、认识论的不同和科研价值观的不同,致使医学与理工学科的合作也需要克服重重障碍。因此,医学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目前国内的医学发展中,自行生产的医疗器械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矛盾已日益凸显,加强、加深医学与理工学科的合作已成为当务之急。高校作为国家科技研究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尤其是综合型高校,同时具备医学和理工学科的双方面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医工、医理的合作研究更是重要之举。在学校大力推进医工理结合的科研进程中,如何管理,如何充分调动起医工理结合研究的积极性,如何有效推动医工理的科研发展,如何将医工理的交叉融合落到实处,成为了学校在管理医工理科研项目过程中至关重要且需要不断思考和完善的问题。既要认识到医学与理工学科间的迥异差别,又要清楚医学研究与理工科前沿技术的相互需求,在管理医工理交叉科研项目中,既要借鉴其它类科研项目成功有序的管理经验,又要形成适宜其发展的独特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医学与理工学科间的强强联合,共同攻关;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相互推动,共创佳绩。

1医工理交叉基金的管理模式

1.1研讨科研需求制定项目指南

针对促进学校医工理学科的融合,提高学校医工理交叉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在医工交叉学科的优秀科研人才,为进一步培育和孵化具有竞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国际竞争力的前沿科研项目奠定基础。学校以医工理交叉基金的启动为主线,通过科研项目带动,有效组织和整合医工理学科资源。例如,首先邀请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和领军人才探讨科研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制定项目指南,确定项目的主要资助方向;其次,专家与科研管理人员一起探讨项目的申报要求和申请条件,针对主要资助方向,形成引导类的重大、重点项目和自由选题类的面上项目等,再依据项目要求,制定不同需要的申请条件,旨在涵盖重点研究方向,涉及不同年龄层次的科研人员,体现医工、医理、医管等学科的交叉,从人员合作、科研合作等各方面促进医工理的交叉融合与发展,形成系统、规范的项目申报指南。

1.2自找合作伙伴专家评审遴选

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鼓励各附属医院、医学院、各理工科院系的教师、医生、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科研专长、研究兴趣、参照项目指南,自己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通过沟通交流,相互了解、学习,形成科研思路与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合作团队,共同撰写项目申报书。例如医疗器械的开发,临床医生可以与机械动力方向的教授进行合作;超声图像的改进可以与电子、软件方面的专家合作等等。然后,科研管理部门会根据申报书的研究方向进行汇总、分类后组织医工理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项目的评审与遴选,由合作的双方共同进行答辩。专家小组依据科研需求优先、双方优势联合、具备科研潜力、结合临床实际、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原则遴选和审批。

1.3实地考察调研进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探索质量管理体系

学校特设立医工理交叉项目旨在促进强强学科的优势联合并顺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医工理项目的管理需要效率与质量兼顾,需要对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学校设立医工推进办,协同科研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附属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听取医工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求和想法,既能走近科研人员,又能近距离了解到他们在彼此合作中以及在学科交叉间出现的各类问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设计表格,进行中期检查,对完成进迟缓的项目进行督促;在项目完成后,统计进行结题验收,组织专家对各项目的完成情况予以打分评价,采取对完成优秀的项目进行适当的鼓励支持,对未达标的项目进行警告和督促。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具有研究潜力的种子项目,进行孵化、培育。

2医工理交叉项目管理中的问题探讨

2.1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医工理的实质性融合不到位。由于医学和理工学科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别,学科方向迥然不同,双方不熟悉更不了解对方的知识和技术。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了解对方的知识背景和研究需求,会造成合作主动性的缺乏,存在沟通上的障碍,甚至容易出现双方研究结果的相互脱节,导致医学与理工学科难于实现真正的融合,仍然不能够很好的解决临床需求。

(2)需强化对成果的临床应用性、产业化前景的关注。医工理结合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运用理工科的技术手段解决临床需求,因为需要在结合的同时强化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否则,目标仍未能实现。在实际的合作中,由于缺乏合作基础,学科之间的共识不足,理工科对医学的临床问题认识也不全面,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的对接临床需求,因此,也会造成难以产业化的症结。

(3)医工理交叉过程中对交叉人才培养的推动力不够。医工理结合过程中,培养交叉型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使之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能够更好的利用理工科知识解决医学问题,完善临床需求。目前,理工科学院与医学院及各附属医院,对此方面的关注程度有待提升,尚未制定相关的政策,使之成为培养交叉型人才的有力推手。

2.2对策及推进办法

(1)建立互动平台,科研信息共享。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与交流,例如定期开展双方的学术交流沙龙,设立专门的网页进行信息共享,并且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相互配合,推动在医院开设理工类课程,在理工科院系适当开设临床医学课程等。既促进对双方研究领域的认识,加深对各方研究中的空白和需求的理解,又有利于扩大开展合作研究。

(2)整合优势资源,发掘科研潜力。充分发挥理工科院系的传统优势和医科的临床优势,提倡“理工科的研究提品样品,医院提供临场试验”的研发合作,加大力度推进医疗设备、器械、材料、医用软件(如三维导航软件)等方面的合作研究,研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产品。同时学校成立meD-X研究院,作为凝聚医工结合力量的桥梁和纽带,牵头推动形成医工理合作的大团队,培育具有科研潜力、具备产业化前景的大项目。

(3)完善管理体制,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形成高效的管理模式,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以医工理的实质性融合为目标,以科研项目的合作为切入点,聚焦相互的合作、发展与推动,从交叉型人才培养、加强互动为抓手,逐步扩大融合、整合优势资源,鼓励广泛参与,形成大跨度、大团队式的交叉研究,真正通过理工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技术研发实现医学临床需求的解决。如医学院实施“4+4”模式的研究生招生,即招收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进行医学博士的培养,着力培养医工知识相互融合的交叉型人才。

3医工理交叉科研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医学与工程的结合推动了学科的进步与医疗器械事业的发展。由于医疗检测设备、医疗器械的迅速革新及临床医学、再生医学、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迫切需要相关的理学、工学学科的技术支撑,实现医工理学科的融合是未来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推动医工结合的科研发展中,更要完善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到过程监督的管理流程,形成规范的管理机制、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模式,为实现医学与理工学科结合的观念创新、医工合作科研的体制创新和医工科研管理的过程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万振,刘铮强,吴太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临床中的创新应用[J].学科与人才,2008.29(5):110-111.

[2]龙云玲,刘艳,张文超.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平台的建设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7):37-38.

动物医学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预防医学;发展趋势;现状;研究

1引言

预防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群,并划分为多个分支学科。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组成,医学应用理论包括社会医学、环境医学以及生物医学,

并结合微观以及宏观的方法,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发生规律以及有害健康的多项因素,从而决策预防措施及对策,实现提高生命质量、有利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的一门学科。根据预防医学的相关学科资料显示,其学科群有环境卫生学、少年与儿童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病与劳动卫生学、社会医学、毒理学、医学统计与卫生学、地方病学、性传播疾病学、媒介生物学、卫生检验学、流行病学、消毒学、寄生虫学、传染病学等学科。

2预防医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2.1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前,新的健康观以及新的医学模式都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预防医学在理论研究上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对医学的研究意义重大,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慢暴露出了该模式的消极影响以及局限性,因为比如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疾病或艾滋病不能应用该模式来解决的。因此,出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这个新的医学模式,积极的影响了预防医学在理论研究上的不断发展,使得预防医学从社会心理因素这个新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健康的因素,让预防医学的理论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wto指到“健康是社会适应能力上精神上、以及身体上的良好状态,而不单单是没有虚弱或者疾病”,这个新的钙奶,让“没有病就是健康”这个就观念消失不见,同时也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层次更高一级。临床前期预防、病因预防以及临床预防等提前预防的工作早已在实践中逐渐成为预防医学的重要举措。

2.2新的生物学方法让毒理学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目前对于致癌作用机理的关键研究方法就是分析癌基因问题。细胞学方法中的传代和原代细胞培养法现在还被污染物代谢致癌或者致突变的研究广泛应用。近些年,利用生物学方法来研究毒性试验的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一些传统的毒性慢性试验可以用生物标志物来代替。生物学毒性量效、活性与污染物化学结构关系通过数学方程式来表示的研究是近些年毒理学的研究前沿。上述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概念的不断深入的应用和发展为环境污染物作用机理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膜毒理学领域,污染物对生物膜及细胞膜功能结构的影响研究是目前来看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科。在皮肤以及粘膜的研究领域,掌握了大气污染物在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借助呼吸道侵蚀机体。以上的器官组织水平以及细胞组织相关的毒理学研究也渐入佳境。由于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癌细胞或者突变的研究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上述这些都使得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不断进步。

2.3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让预防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疾病控制的新阶段

目前比较先进的基因研究技术,比如核酸杂交、Dna测序、基因克隆技术、Dna重组等已经逐渐运用到预防医学的实际应用上,疾病控制在研究的道路上又有了新途径。比如目前来说,我国已经广泛应用的乙肝重组亚单位疫苗。生物传感器、pCR技术、抗HBsag单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监测技术以及诊断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工程菌比如含抗DDt基因菌、“超级菌”等的开始运用在净化环境上,显著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意义重大。上述先进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让预防医学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4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

当代社会信息业高速发展,以因特网为标志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或者早已改变了人民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先进的科学研究。信息网应用在医学上,让我们没一个人同国际的先进研究机构取得畅通的连接变成现实,让全球范围内的远程专题讨论和会诊、信息交流与文献检索及疫情通报查询等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有力的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

3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预防医学会向着一个全新的道路前进。第一,预防医学正在进入一个社会预防为主的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慢慢的代替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我们大众也开始认识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于社会。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理想,就必须让医学彻底的社会化。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人们合理消费,广泛的宣传健康教育是完成医学社会化道路上的一项关键任务。第二,其次,预防医学朝着促进健康、防治结合、提高人口素质以及生活质量的道路前进。随着我国文化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不仅在得病的时候得到及时治疗,并且还应该了解并掌握保健和预防常识,丰富自我保健知识,保障身体健康。因此,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的相互结合。第三,健康和环境问题会成为预防医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向。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四大问题:能源匮乏、控制疾病、人炸、环境污染。其中得到全球关注的是环境污染问题,预防医学需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积极解决参与到健康和环境问题上来。最后,预防医学也很有可能朝着注重行为、精神以及心理原因对健康的影响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加深,也从另一个层面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精神和心理问题,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卫生心理教育、国家政策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预防医学会为我们人类控制疾病做出巨大贡献,让我们健康的生活在美丽的大地上。

参考文献:

[1]杨德富.我国预防医学研究浅析[J].中外医疗,2009(09).

[2]林琳,叶冬青.定性研究方法在预防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03).

[3]孙士杰.预防医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

[4]朱惠莲,洪微,张作文.我国预防医学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生命科学,2006(02).

[5]李君文,袭著革,晁福寰.科索沃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及对我军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的启示[J].预防医学杂志,2009(12).

动物医学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证候;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7.005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7-0014-03

虽然证、证候及其相关概念在中医古典医籍中屡见不鲜,但多限于疾病临床特征阐释,并与诊断与治疗实践密切相关,而现代中医证候研究借助于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数理统计学、天文学,以及其他相关交叉学科技术与方法,其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研究层次、研究意义等得到极大拓宽与深化,并在证候概念、证候标准化、证候动物模型等研究重点领域呈现出趋向性。

1证候概念研究

证候概念研究一直是证候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焦点,从证候及其相关概念的语义辨析,如对“症”“证”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2002)

“证候”涵义辨析[1];到证候概念形成的哲学思辨,如证候概念形成的辩证逻辑分析显示,证候形成过程经历了从经验积累到前科学概念,从前科学概念到科学概念,进而与原有理论体系相融合的基本环节[2],再到证候特性的现代科学诠释,如证候概念内涵的诠释认为,证候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等特征[3]。上述研究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证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有观点认为,证候内涵应该是简单的,绝没有那些凭空想象出来的内涵[4],而大多数学者认为证候属于复杂系统科学概念,应采用多学科交叉理论及方法,从时间及空间维度,阐释证候概念的不同层次涵义。笔者认为,证候概念既要着眼于证候本身及其解构单元研究,又不能脱离中医病症整体,从考察疾病整体特性出发,有助于把握证候的共性特征,而综合不同系统疾病证候个性特征,是全面揭示证候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必要条件。若能借鉴现代医学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机理的系统生物学认识,对证候研究体系的构建更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2证候标准化研究

证候作为辨证论治理论的核心,其标准化是规范中医药学术理论体系的首要任务,证候标准化主要体现在证候概念标准化、证候名称标准化、证候分类标准化、证候诊断标准化等。目前,证候名称及分类标准化研究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及其他证候标准化研究成果,如《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但由于研究角度及知识体系差异,证候标准化成果间彼此仍有出入,使证候标准使用者莫衷一是。抛开证候标准化成果本身不谈,如何使其得到中医学界广泛认可和应用,更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程。由于现代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学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建议侧重向中医药教育推行证候标准化研究成果,逐步构建证候标准化乃至中医药学标准化体系。而证候分类标准化及证候诊断标准化研究,在挖掘古典医籍病证分类及临床诊疗经验同时,还应基于循证医学研究理念,注重紧密结合证候临床流行病学,合理设定证候分类及证候诊断标准。

3证候动物模型研究

借助于证候动物模型来阐释中医证候实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中药药理机制,是实现中医药客观化和科学化的创新举措。证候动物模型采用单因素或多因素中医病因造模方法,或结合西医疾病模型,在实验动物上复制中医证候表现,如以0~1℃冰水刺激建立大鼠寒凝血瘀模型[5],用慢性束缚方法建立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6],以半高脂饲料结合声、光、电刺激法建立大鼠气滞血瘀模型[7]等。但证候动物模型自身的局限性使其科学性受到一定质疑:①证候与疾病互为关联,但证候动物模型却将两者截然分开,先以手术、药物、理化等方法模拟疾病模型,再模拟证候模型,这有悖于临床证候实际表现;②证候造模方法差强人意,尤其是情志疾病的证候动物模型,难以模拟人体真实证候表现;③缺乏公认、客观、稳定、可重复的证候动物模型及指标验证体系;④大多数中医证候形成受内外因素影响,虽然证候动物模型也采用多病因造模方法,但只是模拟外环境因素作用,仍不能有效整合内外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尽管目前的证候动物模型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但对于中医证候生物学物质基础的筛选及评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的证候动物模型,仍是中医药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之一。

4证候生物学实质研究

以现代生物学技术揭示证候实质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有力手段,其研究思路首先是进行疾病证候分类,探讨客观指标与证候相关性,并筛选证候生物学标志物,如脏腑证候实质、阴阳证候实质、寒热证候实质、血瘀证候实质、表观遗传学证候实质等[8]。然而,随着对单一指标及有限指标群阐释证候系统性特征缺陷认识,以及系统科学被引入中医药现代研究领域,近年来倡导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技术平台开展证候实质研究[9]。虽然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及语言诠释中医证候属性及特征十分必要,但这种研究理念不应无限地应用于中医理论范畴的各个层次,而应明晰其适用性及局限性,如探寻阴阳、寒热等辨证纲领性概念的证候生物学标志物,其结论能否真正说明阴阳及寒热共性特征,或是以偏概全,只是某一脏腑、组织的阴阳及寒热个性特征,值得进一步商榷。所以,在证候概念内涵、证候分类及诊断标准化、证候动物模型等研究取得突破进展前,证候生物学实质研究证据尚缺乏足够力度。

5证候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证候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采用横断面调查进行,以德尔菲法设计证候专家调查问卷,获取临床专家对疾病证候特征的认识,如通过编制SaRS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专家调查问卷,以德尔菲法调整问卷结构及内容,以聚类分析、人工神经网络、转移概率矩阵等方法,归纳SaRS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10]。或以临床流行病学试验设计,如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队列研究等,结合证候量表,采集患者症状、体征及舌脉信息,通过中医师证候判定方法,或统计分析方法,获取反映疾病的证候要素特征及其靶位,如以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观察840例儿童肺炎用药前后证候类型变化[11]。虽然已开展的多系统疾病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丰富疾病证候分布认识、提高临床辨证准确性及针对性等具有重要贡献,但也存在研究水平及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细节设计不够规范、研究实施不够严谨等问题。其影响因素主要有:①证候调查问卷或证候量表设计的代表性及合理性。问卷或量表设计应切实反映研究目的,不应使证候信息采集者及被采集者对条目及量表内容产生歧义。②样本含量。通常证候研究需要大样本含量获得较高统计效能,但限于研究规模、人力及财力,目前开展的证候流行病学调查仍以小样本含量为主,少见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基础上的疾病证候特征调查。③证候信息采集的规范性及严谨性。采集者及被采集者应认真负责地填写、回答问卷或量表内容,并遵循规范化的信息采集流程及标准。④证候分析方法。应充分考虑研究设计、数据类型、样本含量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证候分析方法,如小样本数据可选择随机森林或支持向量机方法。

6证候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证候研究主要目的是有效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力及效果,但证候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一直是中医药临床研究难以取得共识的瓶颈问题。随着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2]的颁布和实施,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的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症状程度描述、症状赋分标准、症状评价标准等难以实现客观化,其合理性备受质疑,临床应用渐渐受到限制。因此,采取症状表现的“是”与“否”判定,或将症状的变化程度划分为加重、无明显变化、减轻、消失4个等级[13],成为避免证候疗效评价主观因素影响的有力措施。随着数理统计方法与中医药学的不断交融,新的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及理念不断涌现,如基于相似匹配测度[14]、结局指标相关性[15]、疾病中医证候分类[16]等,丰富和拓展了中医药证候疗效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临床实践历来强调个体化的辨证论治原则,但目前的证候疗效评价仍为固定的群体证候疗效评价模式,缺乏个体化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及研究实例。应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方法学,并重点开展辨证论治个体化干预过程的临床信息采集与复杂数据分析方法、中医药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明确个体化临床信息采集是实施个体化证候疗效评价的前提。个体化证候疗效评价试验设计、非线性重复测量的证候数据分析方法是实现个体化证候疗效评价的关键环节,但需要在评价技术和方法上有所突破,才能引起证候研究者的切实关注。此外,现代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普遍采用病证结合评价模式:①强调中医证候/症状改善,如感冒;②强调疾病疗效指标改善,如糖尿病、血脂异常等;③强调疾病疗效指标及中医证候/症状同时改善,如冠心病。因此,针对疾病类型不同,实施证候疗效评价也应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证候疗效评价需结合药物流行病学、循证医学、文献评价、数据挖掘及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以解决证候疗效评价的复杂系统科学问题。

7结语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现代中医证候研究广度和深度呈扩大趋势,证候临床研究正在从整体评价向个体评价转变,证候研究方法正在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这要求我们应不断对已取得的证候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及集成分析,也要不断对证候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及时修正证候研究发展方向,最终使证候研究成为揭示传统中医药科学本质的敲门砖。

参考文献:

[1]刘保延,王永炎.证候、证、症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7,48(4):293-298.

[2]郭蕾,王永炎,张志斌,等.从辩证逻辑角度探寻证候概念的形成轨迹[J].中医杂志,2007,48(2):101-103.

[3]郭蕾,王永炎,张志斌.关于证候概念的诠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5-8.

[4]常存库.证候的构成、内涵、实质和意义[J].中医药学报,2009,37(1):1-4.

[5]成秀梅,杜惠兰,李丹.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创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8):604-605.

[6]岳利峰,丁杰,陈家旭,等.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6):396-400.

[7]任建勋,林成仁,王敏,等.多因素整合建立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5):210-211.

[8]王萍,杨海燕,王丽萍,等.从表观遗传学开展复杂性疾病证候本质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5-7.

[9]杜武勋,朱明丹,姜民,等.生物系统论指导下的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及其问题[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3):419-423.

[10]张明雪,曹洪欣,翁维良,等.SaRS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专家问卷调查设计与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4):275-277.

[11]王雪峰,董丹,虞坚尔,等.儿童肺炎常见病原学分析及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3):170-176.

[1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3]王志国,朱亚春.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9):966-968.

[14]孙继佳,陆奕宇,苏式兵.基于相似匹配测度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6-9.

[15]聂慧,王奇.基于结局指标相关性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J].中医杂志,2011,52(2):111-113.

[16]吕爱平,姜淼,丁晓蓉.基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思路[J].中医杂志,2009,50(11):968-970.

动物医学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学;基本框架;研究方向

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02

Discussion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formatics

YuSanhong,HuangHuifen,YiZhaoxu,GongYoulan

(LiteratureinformationResearchinstituteofHunanaca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unanChangsha410006,China)

abstract:theestablish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informaticsisaninevitabletrendoftCmsciencedevelopment.thispaperdescribesthebasisofsubjectconstruction,definition,basicframeworkandmajorresearchdirectionoftCminformatics,andputsforwardtheprospectforthedevelopmentoftCminformatics.

Keywords:tCminformatics;basicframework;researchdirection

信息科学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有生命力的科学,也是衡量各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计算机的诞生及其飞速发展,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运算储存功能[1]。因此,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现代信息学在应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分析大量数据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科学与其他学科交汇融合形成了多个新兴学科,如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材料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等,在多个领域中发挥了促进创新发展新学科的作用。随着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中医药学也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向现代化,研究手段越来越丰富,获取的信息数量与日俱增[3]。但是,在多数情形下,数据并不都是有价值的。因此,如何从错综复杂、内涵丰富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何运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研究方法来处理和分析这些有效信息,如何发现和解析隐含在海量数据中的客观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有效信息最终来指导现代中医药的研究是学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碰到的许多中医药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已经大大超出中医药学研究的能力范畴,依靠现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很难突破[4]。这就给所有中医药研究者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新学科的萌芽创造了历史机遇。处于历史性跨越发展时代的中医药研究

人员也希望拥有更为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并且期待这次变革能够促进解决中医药复杂体系辨识的难题[5]。

1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基础

现代科技发展离不开信息科学。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科与信息学交叉融合,孕育形成了新的学科[1]。如今的中医药学出现了大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依靠其他手段来突破其学科界限。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医药学中能使许多难题迎刃而解。所以,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6]。

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的共同理论基础都是对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的认识。信息学的方法就是运用信息,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信息传递和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分析并处理,获得对某种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信息方法的特点是用信息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它完全抛开研究对象的具体结构和运动形态,把系统的有目的性的运动抽象地转换为一个信息的过程,即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反馈过程。而中医药学的观念是中医药学对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7]。

信息学强调运用信息方法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时,不必对事物的具体结构加以具体分析,而是对其信息流程加以全面地考察,重点强调其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动态功能,从而获得关于事物整体的信息。但信息方法并不是切断系统之间的联系,也不是用孤立的、局部的、静止的方法研究事物,更不是在剖析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机械地综合,而是直接从整体出发,用联系的、全面的、转化的观点去综合分析系统运动过程,这就是信息方法的整体准则。因而,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的结合点就在于此。信息方法是核心,整体准则和功能准则是保证信息方法能够正确实施的法则,信息方法与两个准则交互作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信息方法论体系[7]。

2中医药信息学的定义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学交叉融合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基于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理论,遵循整体准则和功能准则,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研究中医药学领域信息现象和规律,对中医药信息进行表述、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揭示中医药信息的实质以及内在联系为目标的一门交叉科学。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不断碰撞、交叉甚至融合。两者都不是从具体结构上对事物加以解剖的具体的分析,而是重视从整体上、动态中去观察和研究事物,从而获得关于事物动态现象的运动规律和整体认识。这既是信息方法的功能准则和整体准则,也是中医学的整体观。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也有相似的方法学,促使两个学科在交叉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医药信息学[8-9]。

3中医药信息学的基本框架

中医药信息学主要由中医药信息技术的研究、信息标准化的研究、信息有序化的研究、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信息交流的研究、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的研究、信息系统的研究等多方面研究构成[5]。而学科的基础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对构成中医药信息学的基础理论和支撑条件各学科的研究;②中医药信息学理论基础的研究;③中医药信息学方法论的研究[10]。

4中医药信息学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中医药信息学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有三个[3]:

4.1基础领域的研究方向

包括三个方面,研究中医药信息学的支撑科学,包括中医药学、信息学、管理学、信息管理等;研究中医药信息学理论,包括中医药信息论、中医药知识整合论和中医药信息学原理;研究中医药信息学方法论,包括信息学方法、整体准则、功能准则,研究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11]。

4.2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

包括中医药信息收集技术、中医药信息存储技术、中医药信息处理技术和中医药信息输出技术。

4.3应用领域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研究、中医药知识体系计算机表示与模拟研究、中医药数据分析与利用研究和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等。

5展望

将信息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引进中医药学中能明显提高中医药信息共享的能力,从而明显改善中医药信息获取、转化与共享能力不足的问题,能极大地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与成熟,开启了中医药传统经验管理转向新型知识管理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医药学在传统获取信息及利用信息手段上即将开始一次革新,同时也成为中医药诊疗手段与经验传承进入飞速发展时代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董伦红.体育信息管理的理论构建及应用系统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2]DiVenturaB,LemerleC.,michalodimitrakisK.,etal.Frominvivotoinsilicobiologyandback[J].nature,2006,443(7l11):527-533.

[3]刘海波,彭勇,肖培根,等.当前中药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3):339-343.

[4]崔蒙.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8):2-4.

[5]崔蒙,尹爱宁,李海燕,等.论建立中医药信息学[J].中医杂志,2008,49(3):267-269.

[6]崔蒙.试论中医药信息学及其相关信息学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8):89-91.

[7]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崔蒙,尹仁芳,谢琪.关于中医药信息学内涵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9,50(10):869-870.

[9]段青,康小梅.中医新兴与交叉学科的发展应用概述[J].光明中医,2011,26(10):2152-2155.

[10]谢琪.基于本体方法构建中医药概念信息模型的方法学示范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

动物医学研究方向篇8

本刊讯(通讯员何雷)5月14日,由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牵头获得的国家973计划“活细胞的tHz波无标记检测技术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作为国家重大基础科研课题,项目共获国家科研基金2000万元,这也是西南医院牵头进行的第四项973科研课题。

检验医学领域迎来革命性创新机遇

很多患者觉得身体不舒服,前往医院就诊,要准确找到病因可能需要做很多检查,如X光、Ct、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放射检查,B超、彩超等超声检查,还有抽血化验、病理学活检等等。或许,在将来的一天,我们只需要用一种检查就能快速准确地给出结论。

据介绍,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使现在的疾病诊断越来越迅速准确,诊断成本越来越低廉。尽管如此,目前患者要确诊大部分疾病仍然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才能确诊,并有较长的等待结果时间。为了准确查出各类常见、不常见、甚至罕见疾病,西南医院仅检验科就有1000多个检验项目。

“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病理科・・・・・・这么多的检测手段、检验人员、设备试剂,都是对患者有用且必须的,但是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科幻的想法,我们能不能让检验更简单更一站式?”西南医院检验科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府伟灵形象地比喻,如果说一站式检验是科幻电影,现在检验医学科学家做的事情,就是为这个科幻情节找理论依据和前提条件,先要有想法,未来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本次973太赫兹技术研究项目,就是期望通过物理学、医学等各学科顶尖科学家的共同攻关,让科学家在生物医学微观和宏观领域最终解释各种生命现象,为疾病的诊断、治疗、评估、监测和预警及后续药物设计、研发、生产和评价带来革命性改变。

太赫兹波技术在医学上应用广泛

“相较于现有医学成像技术,太赫兹波光谱成像技术具有更独特、更适用的物理特征。”府伟灵说,由于太赫兹波具有反应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指纹特性,并且光子能量低,远远小于X射线能量,不会对生物大分子、生物细胞和组织产生有害电离,特别适合于对生物组织进行活体检查。

医院检验科教授黄庆介绍,与现有X光、核磁共振等检测手段相比,太赫兹波的最大特点是能将检测细致到细胞级别。

“如果把X光等检测方法和太赫兹比作不同型号的相机,那么太赫兹就具有像素更高、快门速度更快的优势。”黄庆说,像素更高是由于太赫兹的频率很高,所以其空间分辨率也很高。又由于它发出脉冲的时间很短(皮秒量级),所以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就相当于快门速度。

另外,太赫兹与X光等现有检测方式相比,辐射剂量几乎为零,对人体伤害非常小。

据介绍,太赫兹波是频率在0.1~10tHz的电磁波,处于宏观电子学向微观光子学过渡的波段。国际上,太赫兹生物医学研究随着欧盟2000年设立的国际联合项目“tHz-Bridge”正式启动。美国政府将太赫兹技术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日本将其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并将生物医学应用列为主要方向之一,欧洲也连续10年将生物医学应用作为首要研究方向。

太赫兹-检测医学(tHz-Labmed)是当前受到极大重视,涉及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物理学、光学、计算机学、信息和材料等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前沿学科,是以生物医学实验诊断应用为目的,采用太赫兹(tHz)波技术无标记、无损检测生物大分子、生物细胞和组织医学和物理交叉的新学科。基于tHz波技术的tHz-Labmed是我国与全球同步开展的tHz-Biomed研究领域,可以从新的视角为检验医学提供分子、细胞和组织侦检的革命性科学手段,形成检验医学优势新学科和产业基础。

以乳腺癌和神经胶质瘤为初期研究对象

府伟灵表示,目前规划的初步研究中,期望能够获得以乳腺癌和神经胶质瘤的太赫兹波谱规律,建成模式数据库,让太赫兹活细胞检测技术走向临床。

动物医学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

[收稿日期]2013-12-24

[通信作者]*韩立炜,博士,教授,从事科研基金管理工作,tel:(010)62328552,e-mail:hanlw@nsfc.

[作者简介]付剑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抗肿瘤药理工作,tel:(0791)87118919,e-mail: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科学[1]。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系统生物学、组学概念的引入,中药药理学在研究思维、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将介绍自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医学科学部成立以来,中药药理学各申请代码下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青年项目”)以及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地区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并对中药药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浅要分析,供中药药理学研究人员参考。

1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项目申请与资助概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内,与中药药理学直接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中药神经精神药理(H2808)、中药心脑血管药理(H2809)、中药抗肿瘤药理(H2810)、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H2811)、中药抗炎与免疫药理(H2812)、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H2813)、中药消化与呼吸药理(H2814)以及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H2815)等8个三级学科。自2010年以来,中药药理学科共接收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3021项,资助490项,占中药学科(H28)资助项目总数的30.8%,其中资助面上项目254项、青年项目176项、地区项目60项。累计资助经费20066万元,占中药学科(H28)这三类项目资助经费的30.6%,其中面上项目13470万元、青年项目3876万元、地区项目2720万元。

4年来,中药药理学领域的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的变化趋势与中药学科的总体趋势[2-4]大体一致: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每年获资助面上、青年、地区项目总数分别为106,135,129,120项。资助项目数量经历了2011年较大增长之后,2012年后连续2年均有所下降,其中面上项目尤为显著。与资助项目数的变化趋势不同,中药药理学科的资助经费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的资助经费经历了2011年的大幅增长之后,2013年出现小幅下降,而青年项目则在2010―2013年间一直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见图1。以上这些变化均与近几年项目指南中制订的一些新要求密切相关,如2011年面上、地区项目单项资助经费几近翻倍,限项要求放宽[3];2013年起前一年受资助的负责人第2年不得申请同类型项目;2014年起面上项目连续申请2年未获资助者,暂停1年申请等[5]。

2中药药理学科资助项目的新动向

2.1中医药院校优势仍然明显,但其他院校参与日益广泛中药药理学科在2010―2013年间共资助项目490项,其中中医药专业院校获得189项,占总资助项目数的38.57%,西医药专业院校获得177项,占36.12%,其余124项由非医药专业院校获得,占25.31%,见表1,从2010年到2013年的4年中,西医药专业院校所获得的项目数与中医药专业院校基本持平,但获得资助项目数最多的前5所学校中有4所是传统中医药专业院校,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17项)、浙江中医药大学(15项)、广州中医药大学(15项)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12项),见表2。上述情况表明,在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中,传统中医药院校仍然保持了其在本学科中的优势,但越来越多的西医药院校甚至综合性大学也参与到中药药理的研究当中,有力地促进了中药药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推动中药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图1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面上、青年、地区项目资助情况

Fig.1amountofapprovedprojectsandfundinginthebranch-disciplineofpharmac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uringrecent4fiscalyears

表1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获资助单位分布情况

table1Distributionoffundedprojectsintheorganizationwithdifferentcharacteristicsinbranch-disciplineofpharmac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uringrecent4fiscalyears

表2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获资助项目数排名前5位的依托单位

table2top5organizationsinbranch-disciplineofpharmac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uringrecent4fiscalyears

2.2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抓住国际前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在我国的人口与健康领域需要有效防治重大疾病,并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和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列为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为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从中药药理学科近4年的申请项目来看,广大中药药理研究者也紧紧围绕这一国家重大需求,立足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调整研究兴趣,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新趋势。近4年来中药药理学科各申请代码下项目资助情况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获资助项目前3位的代码分别是中药抗肿瘤药理(H2810)、中药心脑血管药理(H2809)和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H2811),项目数分别为119,101,69项,占资助项目总数的58.98%。

除此之外,以国际研究前沿热点为切入点,开展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也是近年来中药药理研究领域呈现的特点之一。以中药抗肿瘤药理为例,传统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中药的细胞毒作用、凋亡诱导作用、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以及多药耐药等方面。近年来,随着细胞迁移、侵袭等肿瘤细胞生物学过程中关键分子事件的逐步揭示,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从近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来看,有关中药抗肿瘤转移作用的项目共有22项,其中2010年1项、2011年5项、2012年7项、2013年9项,呈逐年增加的态势,研究内容包括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等研究热点。

2.3中药复方/药对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治则治法的具体体现,显示了传统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长期以来,中药药理学研究大多从中药的临床应用出发,借用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方式,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多为中药的单一成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不够突出。药对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其组成充分体现了中医用药的特色,是复方组成的基础。近年来,广大科研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中西医治疗疾病的理论体系、中西药的作用方式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往那种借用天然药物新药发现模式的研究方式反映的往往是中药中某一(类)成分的局限性作用,不能完全体现一味中药或者一个组方的作用,也脱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整体角度关注中药复方/药对的药理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2010―2013年中资助的490项中药药理学项目中,以单一有效成分为研究对象的项目有198项,占资助总数的40.41%;涉及复方/药对研究有108项,占资助总数的22.04%。虽然对于复方/药对的研究项目数量与单一成分的相比仍然偏少,但比4年前的资助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这组数据提示,中药药理研究正在从以单体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为主导的方式向复方/药对整体解决方案为主导的方式转变。

表3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各申请代码下项目资助情况

table3Distributionoffundedprojectsinbranch-disciplineofpharmac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recent4fiscalyears

2.4新技术新方法的大量引入,有力促进了中药药理学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药理研究中不断被采用。研究手段除利用整体反应、组织和细胞反应、生化测定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如细胞重组技术、核酸探针和分子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杂交瘤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中药对基因表达与调控影响的研究也成为常规检测手段。此外,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miRna组等系统生物学[6]的研究方法被不断引入到中药药理的研究当中。在近4年中,以代谢组学为研究手段的受资助项目达到34项,研究对象既有单味药也有复方。由于这些组学方法部分克服了传统生物学研究固有的局限性,从系统角度去寻找中药这一复杂体系作用的组合靶标,将有利于中药科学内涵的合理挖掘,阐明其多靶点的调控机制。随着网络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者将疾病网络的研究思想与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中药药味、药性理论及剂量理论相联系,在基因、蛋白网络调控水平全面分析中药的药理作用。仅2013年,受资助的此类项目就有3项,研究内容涉及炎症网络、雌/雄激素调控网络以及脂质代谢网络。

3中药药理学科申请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中药药理学研究中中医药特色有待加强中药药理学区别于药理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前者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药理学研究。如果中药药理学研究脱离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就不是真正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更谈不上对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充实和完善,甚至会把中医药理论引入歧途。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八处的项目指南中强调,医学八处的资助宗旨是“突出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药学理论”,并明确指出不受理“以某中药或成分、复方为‘名’,而无中医药理论思维或研究内容之‘实’的申请”和“以中药成分衍生物为研究对象或以中药成分化学合成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申请”[5]。然而,仍有许多申请项目不具有中医药特色,或者没有中医药理论指导,或者不能推动中医药学科发展,而未被受理。以2013年为例,在中药学科136项面上、青年、地区不予受理的项目中,涉及中药药理学科的项目为79项,其中64项就是由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没有中医药特色而未被受理,占中药药理学科不予受理项目总数的81.01%。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实践当中,广大中药药理学研究人员应当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围绕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药特点开展研究工作。

3.2研究领域差异较大,学科发展仍不均衡从表3中可以看出,4年中,在中药药理学科的8个代码下,除某些代码下地区项目因申报量过少且未获得专家认可而没有项目获得资助外,各分支学科均有项目获得资助。但有些分支学科因申请量过少导致获资助项目较少,其中申请量最少的分支学科是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H2815),4年中面上、青年及地区项目共获14项资助,年均3.5项。从总体上看,各代码下的申请项目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药抗肿瘤药理、中药心脑血管药理、中药神经精神药理等学科是中药药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而中药泌尿与生殖、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等领域的关注度则较低。因此中药药理研究应在进一步深化热点领域、优势领域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弱势领域的关注。

3.3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缓慢,不能满足中药药理学科发展在动物整体水平建立真实模拟人类疾病的疾病模型,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至关重要,是基因在体功能分析、疾病发病机制探讨、药物新靶点发现及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等生物医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中药药理学研究所用的疾病动物模型应为符合中医特点的疾病模型、证候模型或病证结合模型,这不仅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石,也是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的突破口[7]。为此,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从2011年开始专门分出一部分资助经费,用于支持疾病动物模型研究。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中药药理学领域的疾病动物模型项目申请数量很少,仅有1项获得资助。因此,认真总结分析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疾病动物模型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加大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仍然是从事中药药理研究的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方向之一。

3.4植物药研究较为普遍,动物药、矿物药研究仍显薄弱动物类中药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动物药的记载,其中所收集的动物药就有67种[8],而《本草纲目》中所记录的动物药则有400余种。这类中药的活性成分比较独特,具有作用强、使用剂量小、疗效显著且专一等优点,对某些顽症、重病疗效确切。纵观近4年中药药理学科资助的490个项目,研究对象为动物药的只有11项,其中2010年4项、2011年1项、2012年1项、2013年5项,涉及沙蟾、蝎、水蛭、壁虎、地龙等。与动物药相比,矿物药的研究更显得寥寥无几,在2010―2013年的4年中,有关矿物药研究的项目只有2项,研究对象为雄黄和砒霜。以上数据提示,尽管以往对动物药、矿物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该领域仍然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投入,迈向更高、更深的层次。

3.5研究对象基本数据不足,影响同行专家评审中药功效的发挥取决于中药成分。然而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受到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贮藏条件、炮制加工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同一种药物,由于上述因素的不同,质量会出现差异,疗效也会有不同。而对于中药复方而言,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方剂的组成、剂量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提取方法的差异,也会引起其疗效的不同。这些影响因素往往使别人甚至研究者自己都很难重复研究结果,从而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研究所用药物样品的来源、含量、质量控制方法等基本数据材料的缺失,将影响到同行专家的评审。研究者应该在撰写申请书时重视这一问题,尽量写清实验药材的基本情况、处理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等。

4结语

本文对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并结合这些项目浅要分析了中药药理学研究中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希望本文能对今后本学科领域基金申请者和科研工作者有所帮助,以提高申请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

[2]商洪才,黄金玲,韩立炜,等.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学科项目受理及资助情况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10):1045.

[3]韩立炜,王悦云,贺文彬,等.2011年nSFC中药学科面上、青年、地区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5):545.

[4]黄鸣清,韩立炜,吴修红,等.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科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6.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6]蒋太交,薛艳红,徐涛.系统生物学――生命科学的新领域[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进展,2004,31(11):957.

[7]彭成.试论中药药理动物模型[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5):47.

[8]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1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

analysisofprojectsfundedbynSFCinfieldofpharmacology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tween2010to2013fiscalyears

FUJian-jiang,Biming-gang,CHenJun,LinChao-zhan,HanLi-wei

(1.DepartmentofHealthScienc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Beijing100085,China;

2.Schoolofpharmacy,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chang330004,China;

3.instituteofmedicinalplantDevelopment,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

Beijing100193,China;4.Chinesepharmaceut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09,China;

5.instituteofClinicalpharmacology,Guangzho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projectswhichsupported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SFC)indisciplineofpharmacologyofChinesemedicinebetween2010to2013financialyearswerereviewed.Basedontheseresearchitems,newfeaturesandproblemsweresummarizedinthisfield.

动物医学研究方向篇10

1.医学科研能力存在不足

i1研究基础薄弱目前,我所研究生来源主要为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很少或没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科研经验几乎为零;临床实践不足,多不具备从临床上发现问题的能力,甚至不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在读研究生之前也没有详细了解过该方面的内容;选择导师时多根据导师名气和目前社会上的热点而选择;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仅被动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操作,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更好研究方案的意识。

1.2专业知识不足本科阶段的教学多为大众化的内容,涉及面广。医学生的学习内容多为通用的医学基础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而研究生阶段学科分科较细,如内科学又分成了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消化内科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又分为胃肠道、肝胆胰等专业,涉及的内容较专、较深。因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内容将由面转化为点,但多数研究生仅掌握了面上的结论性知识,而对有待探究的带有争论性内容知之甚少。在本科阶段,医学生很少阅读最新文献,知识相对陈旧,既不了解自己研究方向的过去、现在,更不清楚未来发展方向。

1.3阅读和分析文献的能力不足部分研究生主动阅读科研文献的欲望不强,少数甚至不知道应该阅读哪些文献,往往仅限于导师指定的文献范围,缺乏系统性阅读;缺乏阅读、分析文献的有效方法,难以得到有效的信息;缺乏自主思考,提不出问题,难以理解其他研究者的目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阅读完文献后不注重整理,忽视不同文献之间的对比,难以构建自己的思考体系。

1.4缺乏学术交流目前国内多数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相对封闭,参加学术交流少,即使偶尔参加学术会议,更多的时候只是被动地接受诸多信息;如果事后不去梳理这些信息,则难以达到”平等交流”的效果。平时在课题组内很少向同行提问,多为向导师汇报近期的实验进展,而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只是按照导师的建议去调整,开展讨论较少,依赖导师较多,自主性尚待加强。

2.研究生培养科研思维的对策

科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通过观察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1。因此,通过观察实验所获得的感性认识须向理性认识过渡,唯此才能完成认识过程的飞跃,达到科学研究的目的。简单地归纳,科研思维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科研思维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合理严谨的科研思维也是判定研究生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2.1学习哲学课程科学研究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也就是不断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生不仅要掌握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备一定哲学素养。学习一定的哲学知识,有助于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只有将唯物辩证的思想转化到自己的科研思维中,才能全面、客观、整体而又具体地看待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推动医学事业的进步。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家必须同时是哲学家”,哲学有助于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多角度、多因素地看待问题,客观、系统地分析问题,提高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应掌握哲学这一工具,从而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2.2加强方法学的学习知识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系统知识,如医学、计算机、数学、工程学等带有专业特色的学科知识;二是有助于知识获取、加工、利用与产出,带有共同特征、工具性的方法学知识,如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科研方法、医学统计学、实验动物学等课程。但遗憾的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常常过于重视医学专业课,而忽视方法学课程的学习,导致掌握了大量的既有知识成果,而对知识发现的过程知之甚少。如果不主动思考知识产生的过程,也就难以学习和应用方法学的知识。应通过方法学的学习,培养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研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2.3加强科研实践科研实践是一种面对“新的阻碍和不熟悉的情况”的探索性、尝试性认知活动。此过程是科研工作者科研思维的具体体现。对于研究生而言,基本的科学实践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对某一课题的研究,并据此撰写学位论文,这一过程包括文献查阅、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独立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对课题后续研究的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去做,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2.4加强研究生间的交流参加学术会议时,研究生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只能被动地当观众;与之相反,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则更加直接和有效;此时,大家地位平等,可畅所欲言,虽然水平有限,不一定能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但能够解决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多种问题,类似头脑风暴,大家同时在思考,思想的火花在碰撞。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不仅能够锻炼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更能够激发科研灵感,大家相互促进,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