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2:37

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篇1

摘要:高校灾害防御意识教育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开设灾害防御意识教育课程的现状,旨在探讨通过开设灾害防御意识教育的相关课程,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各种灾害事件及其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救观念,使他们掌握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与技能。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迫切需要广泛开展灾害教育以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更好地开展。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防灾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校;灾害教育;防灾减灾;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U45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01-04

随着极端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加强了灾害的教育,同时越来越重视防灾减灾的研究。纷纷加强了对灾害防治的研究和教育。我国灾害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受灾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大灾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灾害教育意识相对较差,民众缺乏灾害相关知识、防灾意识不足、防灾技能较差,使得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致力于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是国际灾害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1],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传播和普及社会公众灾害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2]。灾害教育需系统化,才能使大学生掌握基础的灾害知识,对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3]。

高校是人员密集的区域,面对突发灾害,怎样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而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正确认识灾害的种类、规模以及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校大学生也即将步入社会,在充分了解灾害相关知识后,对实现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知识,提高公民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起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大学生灾害救护知识与技能较缺乏,学习灾害知识和技能的意识较强,但高校开展灾害教育内容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形式单一,学习需求与教育现状存在矛盾,大学生获取的灾害教育知识远远不能满足防灾、自救互救、应灾的需求[4]。灾害知识的教育十分重要,灾害一旦发生,灾前准备充足与否以及紧急情况下应变灾害的能力高低,对及时选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危害和自身安全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灾害频发,形式严峻

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繁,灾害一旦发生,灾害的损失特别是人员伤亡十分惨重,其原因主要为:

①我国国土面积广大,自然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孕育灾害发生的条件十分优越;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十分不足。所以,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对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对20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进行了统计,发现全球共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共54起,我国占8起之多,我国灾害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同一时期全球因灾死亡人数的4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灾害造成了重大损失,据统计,每年因灾造成的直接损失达500亿元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区人口密集,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国内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灾害以及灾害发生后带来的次生灾害,是我们当前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之一,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十分艰难,形势严峻。

(二)国内灾害教育起步晚,比较缺乏

灾害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灾害的认识,培养人们具备良好的防灾能力,更好地应对灾害发生时带来的突况,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6]。我国开展灾害和防灾减灾教育起步时间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100年前,新西兰就已经开始在学校进行火灾演练,1977年明确把自然灾害与民事防御纳入学校教学大纲[7];日本学校开展灾害教育已有30余年历史[8]。而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代中期才开展灾害教育,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起步时间较晚。

汶川地震后,我国提出要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少专家也呼吁把灾害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9]。总而言之,随着灾害的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灾害与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宣传减灾与防灾行动,让人们意识到灾害带来的危害。但关于灾害的教育方面却明显不足,人们不能准确的判断灾害来临时该采取何种方式来保护自身安全。国民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对灾害教育还相对薄弱,人民群众对灾害认识严重不足,影响灾害发生后防灾减灾实施的效率,灾害教育有待加强。

(三)大学生防灾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必不可少

大w生是将来社会的主力军,在灾害预防、应对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①灾害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全球性问题,在灾害和意外事故频发的当今,灾害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难以磨灭的伤痛[10];②因为大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高[1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连串问题,为减少大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对高校普及灾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12];③因为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毕业以后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岗位和层面,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13],有利于普及灾害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灾害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安全系数,也能帮助周围的人逃生、自救互救,减轻伤亡率。

二、高校灾害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灾害教育的现状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灾害教育的主要场所,然而高校中却缺乏相关灾害教育课程。调查中发现,学校教育排在大学生获取灾害及减灾知识主要途径的最后一位,仅18.3%的大学生参加过救灾演习等活动,这说明学校对灾害知识及防灾减灾教育不够重视,大学生对防灾教育和防灾演习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更不具备相应的防灾技能和素养。如:俄罗斯的人民友谊大学2003年发生大火灾,在同一座楼里,我国11名留学生无一逃脱,而日本几十名小学生却全部存活。另外,在一份对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减灾意识,但存在明显的灾害基础知识不足、减灾行为不正确等问题,反映出大学生对灾害问题了解不足,不具备基本的防灾、减灾能力。调查还显示,大学生获得灾害及减灾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是电视、网络、书本和报刊,学校教育排在最后一位[14]。

(二)我国灾害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何在高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更好地开设防灾减灾教育课程,是高校教师在灾害教育过程中面对的一大难题。而在高校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开设过程中,并未达到教育的目的,总有一些不足之处。当前,高校开设的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知识讲授,忽视技能培养。高校开设灾害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讲授为主。老师在课堂上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停留在理论讲解上,这样的讲解方式对相关知识的传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缺乏实践,与灾害教育的特点不相适应,并未达到灾害教育的要求。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主要达到让学习者具备正确的灾害与防灾减灾素养、技能以及思想的主要目的,在面对灾害时,能够正确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老师单纯地给学生灌输一些防灾减灾知识,一方面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另一方面不能达到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应当让学生具备正确对待灾害的态度,切实掌握一定的防灾技能,这是当前灾害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2.虽有开设课程但考核不足。我国各个高校在教育部和主要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都会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的相关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大都属于选修课的范畴,有的高校甚至没有相应的教学课本,且课程只是注重开设,对课程的监管力度十分不足,考核过程中与其他基础课程基本都采取闭卷或开卷的考试模式。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虽然拿到相应的选修学分,但是并未对灾害与防灾减灾的认识有多大提高。

3.灾害教育课程开设散乱,缺乏延续性。高校在灾害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比较散乱,课时分配不均。高校灾害教育课程的开设系统性不强,许多学校主要把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时期,过后不再开设,没有形成延续性和系统性。而且,高校灾害教育大多按照学校安全教育相关规定传达安全知识的相应内容,对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严重不足,学生并未学到真正的知识,相应防灾技能也十分缺乏。

4.教学方式单一,忽略防灾演练。灾害与防灾减灾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主要以讲解为主,与灾害教育的特点相悖,没有起到灾害教育的真正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要求及目的。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过程中应当添加一些模拟逃生等实际防灾减灾教育内容,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重要的防灾减灾技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防灾演练过程中绝对不能形式化,认为只要有了防灾演练,灾害教育的目标就达到了。防灾演练具有仿真性、体验性等特征,这样的教学形式是对教学的检验,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实践中,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防救灾能力,让学生在面对灾难时做到不慌、不乱、有序地疏散以及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

三、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思考

研究者自2008年开始,一直在云南大学开设全校性选修课《灾害与防灾救灾》,选课的学生很多,该课程得到学生喜爱,效果很好。课程开设后,学生不仅学习到系统的灾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防灾减灾的能力。现对多年来讲授《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经验总结如下。

1.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实战演练。防灾减灾课程教育以讲授为主,只能起到相关知识的传播这一目的,但在预防灾害的发生以及养成良好的防灾习惯等方面却不明显,学生不能更好且快速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要加强防灾模拟演练等训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在实际行动中,充分掌握灾害与防灾减灾技能。当灾害发生时,才能保持冷静,做到不慌、不乱,从容面对。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改变教育观念。高校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开设普遍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学校不够重视,不能满足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实践性和效率性。为此,应当推进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教育的改革,将课程系统化、有序化。另外,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开设课程,让学生起到了解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备防灾减灾的技能。因此,要改变教育观念,要有针对性地对发生频率高的灾种进行专门的训练。

3.救援队和实习基地的建立。建立救援队和实习基地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灾害发生时现场的种种状况。当前我国建设的救援队和实习基地数量还很少,在此方面还有十分优越的发展空间。救援队和实习基地可以通过社会、家庭、企业等联合起来建立,这样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还能起到宣传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的目的。这样能让学生在真实模拟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让其更好地掌握面对灾害时该如何预防、减轻以及损害,提高学生面对灾害时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能力。

四、总结

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其目的主要在于教授灾害基础知识,培养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这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大学生防灾、应灾、减灾以及救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灾害教育通识类课程的开设也积极响应了21世纪以来教育部提出的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的精神。

另外,通过使学生认清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灾害问题,培养其减灾防灾的责任感,增强其灾害意识。灾害教育作为一种基础素质教育,还要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处理灾害问题的实际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这个灾害发生频繁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掌握较多知识、推进时代进步的群体,应该了解国家乃至世界的灾害形势,更应该了解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在关键时刻自救和救人。

参考文献:

[1]张英,国外地理课程中的灾害教育内容概况[J].地理教学,2013,54(2):54-55.

[2]文彦君,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灾害教育课程集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73-176.

[3]李益敏.暮τ敕涝旨踉[m].气象出版社,2012.

[4]时春红,任小红,张银华,等.我国大学生灾害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护理研究,2014,28(11):4111-4113.

[5]傅志军.灾害科学研究[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7:9-21.

[6]张英,王民,谭秀华.灾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灾害学,2011,26(1):109-117.

[7]韦杰,朱娅秋,罗娜.高等学校开设灾害地理学通识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4(6):189-190.

[8]ShawR,KobayashiKSH,Kobayashim.Linkingexperience,education,perceptionandearthquakepreparedness[J].Disasterprevention&management,2004,13(1):39-49.

[9]张英,陈红,谭秀华.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下的中学灾害教育及实施建议[J].环境教育,2008,(1):71-72.

[10]李宏.大自然的报复[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3.

[11]陈天娇,季成叶.中国大学生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2):205-206.

[12]陈玉英,张正黎,黄兰芷.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3,42(12):1434-1435.

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篇2

地震的科普教育,要追溯到20世纪 70年代,其历史悠久,基础雄厚。鉴于此,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2006年11月申报成为广州市中学组第一间“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2009年又被评为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

1.形成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宣传、培训等体系

我校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的建立、地震应急预案、疏散方案的编写;教师培训;研究性小组、综合实践组建立;校园建设;校内外宣传阵地建设;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的建设、维护、更新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全面渗透,在海珠区、广州市甚至广东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阵地

我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阵地,分别有室内和室外的。室内的有地理专用室、专用电脑,海珠区观测台站;室外的有地理园,专门开辟一块防震减灾预测预兆阵地,种植了十几种植物。从学生熟悉的植物做起,学生既感兴趣,效果也好,又为学校增添不少的绿化。此外我校还有投资了20多万元的“防震减灾科普长廊”和各种各样的防震减灾活动宣传栏、电子屏幕等。

二、课题提升,专项支持,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特色课程

利用“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平台,由笔者牵头主持,于2010年6月成功申请立项广州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防震减灾科普特色课程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研究。课题深入探索具有特色的防震减灾地理教学特色课程的建设。主要内容是:①研究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构建,例如让学生通过关注生活热点, 充分挖掘内容,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 主动地开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②研究如何将防震减灾特色课程与地理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即如何将特色课程的内容采取向学科渗透,从中挖掘出活动的内容与主题。通过利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特色课程建设等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特色融入到地理学科教育建设中去,研究科普教育与学科教学如何有机、有效的结合。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成员于2010年11月又成功申请了广州市海珠区科技与信息局的防震减灾专项——利用广州市第五中学地震前兆观测站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广州市地震办公室、广州市海珠区科技与信息局和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联合指导下,发挥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优势和作为省、市、区科普教育基地的“以点带面、全面渗透、辐射全区”的作用,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开展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有效性的教育科研。

三、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

1.具体落实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1)加强课题组老师专业素质培训。此项专业素质培训主要通过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更新和调整知识结构,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基本功。重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地震专业岗位培训,加强新地球观教育。为此我校一共进行了七次教师专业培训和两次野外实习。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防震减灾专业知识,将防震减灾科普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更好的落实到教学实验中。

(2)将防震减灾科普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落实到教学实验中。在初中的教材里安排了板块构造运动知识体系,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也安排了有关的知识。我们让学生在初中粗浅的地震知识的基础上,系统详细地掌握地质构造的概念、板块运动的形成、地震的种类、地震波的种类等知识。并利用课堂、作业、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研究性小组、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地震有关知识,达到真正普及的目的。

此外,我校课题组老师还专门开展了三次“防震减灾科普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的校级公开课。

2.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了解地震的成因及预防知识,使同学们对地震灾害和防震减灾有实际的感受和深刻理解,培养学生活动能力及技能,提高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通过活动、宣传增加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使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在中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在这一年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如:观测井的各项设施及仪器的使用,各项仪器发出的各种数据及其含义,如何记录观测的数据、野外实习等。

经过学习培训,不但增强了课题组老师的专业知识,提升了开展学生活动的能力。

四、成果

我们的成果是丰富的,有《防震减灾科普特色课程与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书籍、《2012—2013年宣传台历》、“观测井”模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网站等。

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篇3

【社区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一】

一、规划背景

(一)当前形式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日益聚集,城市社区已成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最集中、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的地方,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也更为重要。

(二)取得的成绩近几年来,洪山社区积极推进社区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建立了由社区书记(主任)为组长、各楼楼长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较完善的日常宣传方案、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震后自救互救方案、震后生活安置方案等,每年按计划组织各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不少6次,使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过去的努力为社区防震减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们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各应急预案实战性较差,社区防震减灾及避险硬件基础设施还不完备,社区志愿者队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等。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形式的日益复杂,对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逐步完善社区防震减灾体系,提高社区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安全综合素质,

预防和减轻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损失,确保社区安全、文明、和谐、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利用3-5年时间,把洪山社区建成一个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齐全完备,应对各类灾害风险的监控、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措施完善,具有成熟社区地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能力较强的安全、文明、和谐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社区。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社区地震监测预报能力通过进一步完善社区“三网一员”建设和规范设置社区地震宏观观测点(员),使社区对辖区地震宏观前兆及其它自然灾害前兆能够及时发现,迅速、准确反馈,做到不漏、不慢、不虚。

(二)全面提升社区地震安全能力进一步健全社区地震应急指挥工作制度,完善社区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更新制度。建立完善社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完善社区地震救援志愿者队队伍,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开展生命线紧急处置系统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充分利用社区课堂、老年文艺队、社区志愿者队载体,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编排文艺节目、发放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体系。坚持志愿者队与群测群防相结合,扩大防震减灾受教育人群,提高全社区防震减灾意识和灾害救助能力。

四、重点项目

(一)完善避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规划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通道和群众疏散通道,使社区居民在遇险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到达避难场所,获得救助。

(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三网一员”网络建设,根据社区学校实际,建立学生地震业余观测兴趣小组。组织社区养宠物的居民建立动物宏观观测点。建立完善地震安全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做到遇险能够快速查阅。

(三)开展社区隐患排查通过居民自查、志愿队帮查等形式对辖区住户进行逐一排查,必要是可协调区地震局聘请专家制作评价报告,以最大限度排除安全隐患。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制定年度防震减灾宣传计划,充分利用各种5.12、7.28等特殊纪念日多形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五、保障措施

(一)积极与市地震局沟通,制定志愿者队定期培训计划,使志愿者队员成为防灾、减灾、救灾内行人,使志愿者队真正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专业救援

【社区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二】

为贯彻落实国家减灾规划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防范应对灾害能力,有效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普及科学救灾知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使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迈向规划化、制度化、迅速化,促进社区安全稳定和谐发展,根据本社区实际,特制如下订防灾减灾社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统筹考虑各类灾害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整合各种社区应急资源,发动社区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建立一支防灾队伍,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及工作目标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范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前提。长城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减灾知识和争创减灾示范社区”三方面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通过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播放专题片、文艺表演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社区各界支持参与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制订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组织居民观看预防灾害电教影片,参加自救呼救、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班等。

同时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居民楼道等地,居委会经常张贴减灾宣传材料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应对灾害的救灾技术。

三、计划安排

为提高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规范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如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通过进一步组织领导,把综合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减灾的工作基础。

二是完善社区灾害应急预案。把社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针对社区灾害隐患,制定细化的应急预案,把组织居民开展演练经常化,让每个社区居民都明确灾前、灾中、灾后的各个进程和环节中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做和如何避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三是努力完善社区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平时参加减灾宣传教育,遇有灾害事件时及时报告,并协助社区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使其成为社区灾害预警、救助、服务的主力军。

四是继续开展好社区的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围绕社区灾害隐患和社区居民的减灾意识现状,健全减灾宣传工作机制,注重实效,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减灾知识素养。

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尽管我们社区在减灾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和居民对我们的要求还差的甚远。我们会加倍努力,做到思想创新、办法创新、与时俱进。掌握主动权把减灾工作搞得更好。

【社区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三】

20**年社区防震减灾工作,根据区防震减灾工作精神,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构建安全和谐小区”为思路,抓住契机,组织开展形似多样的防震减灾工作。

1.从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入手,促进我社区应急公共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利用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力争让广大居民人人重视防震减灾,人人掌握防护自救知识。

2.组织防震减灾培训,邀请区地震局专业人士进行授课,主题为“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3.做好应急避险场所的维护和保养,做到标记明确,场所畅通无阻,与驻地单位配合,更新和增加防震减灾所需物资,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

4.针对学校和幼儿园、青少年多的情况重点加强青少年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应急安全认识,根据上级安排,在学校、幼儿园青少年中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提高意识,举办丰实的科普活动,必要时开展应急演习。

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国务院、自治区、银川市相关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防震减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发展意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震减灾责任机制,强化震情第一观念,加强震灾防御基础,提高地震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地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为建设“幸福*、平安*、和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采取措施,落实防震减灾工作任务

(一)强化震情监测措施,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1、加强地震震情监测。充分发挥地震部门专门监测、各乡镇宏观观测、社会公众群测群防的作用,及时收集信息,掌握动态,组织前兆异常落实判定、震情上报、震情灾情速报,对破坏性地震提出快速反应的措施建议,提高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有效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奠定基础。

2、加强震情信息网络建设。继续加大现有观测设施的优化改造,积极争取上级地震观测和技术改造项目,努力推进现代化地震观测台网建设,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科学的监测预报系统。

3、加强“三网一员”建设。严格执行《*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群众性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在各乡镇、各部门及街道居委会配备防震减灾助理员,建立县、乡、村“三网一员”群测群防工作网络,使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加强震害防御工作,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4、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增强工程抗震能力,防患于未然,是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要务。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回族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和《*县防震减灾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县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界定原则》、《*县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目录》、《*县抗震设防管理审批规范》的有关规定,明确防震减灾执法责任,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从审批程序、审批权限、监督管理、过错追究等方面,建立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工作体系,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县地震局、发展和改革局、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要加强配合,从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三个环节上严格把关,确保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符合设防标准。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检查,按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示值进行工程抗震设防,确保建设工程抗震性能。

5、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类建筑物抗震能力。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农村民居基础资料与抗震能力调查,加强村镇规划和农村建房管理,加快危房改造,实施农村民居示范工程,建立农村防震技术服务网络。县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地震局要加强对农村民居建设的抗震设防技术指导,推广使用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技术,确保基本实现城镇建筑物达到抗御6级左右地震,乡村民居抗御5.5级左右地震的目标。二是教育、建设等部门要在全面摸排中小学校各类房屋状况的基础上,采取拆除、维修、加固等多种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今后新建中学校舍原则上不超过三层,农村小学校舍原则上建一层,各类校舍抗震设防标准要比规定标准提高一度。三是抓好城市整体抗震安全工作,对新建项目特别是公共工程和住宅楼,必须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严把抗震安全质量关。四是切实加强医疗卫生、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安全工作。

6、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落实防震减灾目标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的重要工作,列入日程,制定计划,常抓不懈。要结合各类纪念日,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通过发放地震知识宣传单、制作宣传展板,组织各单位尤其是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的方式,进行防震减灾系列宣传活动;地震、科技、科协等部门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五进”(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活动。教育部门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防震减灾科普讲座等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能力

全县地震救援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工作机制。

7、建立健全地震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防震减灾助理员、村(居)委会联络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组成的地震应急救援管理组织体系。

8、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地震震情、国家防震减灾政策要求,及时完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充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完善抢险救灾、通讯保障、工程抢修、公安消防、医疗救护、交通运输、后勤供应、地震情报、宣传教育、震害评估十个抢险救灾专业组的工作措施。加强对各单位应急预案完善及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街道、乡镇、社区和各企事业单位要完善修订地震应急预案。

9、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县公安、建设、地震、民政等部门和消防、武警部队联合组成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乡镇、街道办事处组成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和志愿者等基层地震应急队伍;村(居)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组建志愿者队伍。加强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管理,开展培训和演练,形成应对地震灾害自我保护、相互配合、协调联动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

10、加强地震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依托政府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逐步建立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震情灾情信息获取、应急指挥辅助决策、震情灾情信息报告公告、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功能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同时,调查掌握全县自然条件、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建筑物主要类型和特点等情况,收集厂矿企业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基本情况,建立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地震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11、加强基层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根据《“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有关规定,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地震活断层,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县城要严格功能分区,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空地等规划建设避难场所;电信、天然气、自来水、电力、建设等主管部门或单位要加强公共设施抗震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财政、民政部门要保障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所需资金、设备和救灾物资储备。

12、加强地震灾害灾情信息速报。建立全县地震信息速报网络。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村(居)委会要设立地震灾情速报员,制定灾情速报制度,明确信息报告内容。同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群众及时报告地震灾情相关信息。按照国家地震信息规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和手段,科学、慎重、准确地宣传地震信息。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

13、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地震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做到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

三、加强领导,保障防震减灾工作顺利推进

14、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乡镇、各部门要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根据《*县地震应急预案》(永政发[*]114号)的有关要求,认真修订本系统、本部门的防震减灾对策和地震应急预案,健全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并负责本系统的防震、抗震和救灾工作。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15、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体系,把防震减灾工作融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强化县、乡、村三级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企业、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学校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确保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责任落实,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地震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6、认真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根据国家和自治区、银川市的统一部署,由发改部门牵头,会同县地震、建设、民政、财政、教育等部门,做好全县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的制定要坚持有利于防震减灾事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有利于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和取得减灾实效,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充分体现国务院提出的建立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和紧急求援三大工作体系的要求。同时,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建设等专项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

17、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全县各种行政资源,建立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防震减灾联动机制,明确防震减灾各环节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职责,实现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同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社区等组织及志愿者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防震减灾的整体合力。

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法制;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3-0135-01

防震减灾是我国公共安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而且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依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更是促进防震减灾事业顺利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加快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进程十分必要、迫切。

一、法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出台和实施充分体现了我国依法治理灾害、科学预防灾害、综合减少灾害的先进理念,促使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期,而且实践证明,法制建设是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决定性的保障作用,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范了防震减灾工作的正确方向

虽然防震减灾技术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与社会发展和公众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地震这种破坏力大、突发性强的自然灾害的威胁依旧十分严重,不容忽视。由于预报地震的准确率较低,人民群众的防震意识高低不一、防御灾害的综合实力不足等,致使在地震灾害到来时必然会引发社会冲突和矛盾。为了理性、科学的认识防震减灾工作,防震减灾法就我国在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防震减灾工作目标和任务作了明确阐述,在体系上明确了防震减灾工作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群体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任。

2.协调了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权责利关系

防震减灾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多个学科、多个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协同合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同时也必然面临着划分权利、分配利益、区分责任等问题。由于不同专业和学科持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仅靠道德约束或行政权利无法妥善解决问题,只能利用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和理性来解决上述难题。防震减灾法将各部门和各行业的权利和利益进行了明确界定,使各部门间的权责利合理的转化为法律层面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此督促其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各尽其职,协同合作,促进防震减灾工作有序进行。

3.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促进防震减灾工作综合开展

由于防震减灾法确认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就其发展战略作出了科学的规划,并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实现了该项工作的制度化和具体化,从而在遵循法制原则的基础上,协调了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以高效的组织、明确的规则和规范的程序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稳步前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保障

研究地震科学是防震减灾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作保障。防震减灾法规范了国家应给予该项事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并立足于法律,对地震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表示了支持,对其科技发明也予以了适当的奖励,严厉打击了干涉和侵害地震科研的行为,从而为地震科研提供了相对自由而又权威的法律保障,促进了地震科研事业的顺利发展,为尽快解决地震预报等难题打下了基础。此外,防震减灾法还赋予了地震科技外交活动法律依据,更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二、用法制促进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立法

防震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障,做到立法、废法、改法三者的协调发展,其中,修正法律是当下的立法重点。因此,应以防震减灾法为基本依据,及时清理现行行政法规、地方政府法规、部门规章中不相符的规定,提高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同时应立足于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科学规划立法,并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确保与法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规章制度行之有效,其中,监测和预报地震、预防地震和紧急救援三项要求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法律条文全面化、明确化、具体化,以保证防震减灾工作真正有法可依。

2.依法做好防震减灾的组织工作

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律规定,并切实将其纳入重要日程,全面推进工作,坚持监测地震、预防地震和紧急救援齐头并进,但要突出重点。具体应做好防震减灾规划工作,统筹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依靠财政、教育和科技投入,强化基础保障,进行普法宣传,推行责任追究制,加大监督力度,加强政府与社会和军队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全方位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提高震灾的综合防御水平。

3.加大防震减灾的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公众自身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是防震减灾法的重要规定之一,特别是地震活跃地区,因此各级政府应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普法教育和培训,动员全社会公众积极、广泛参与。此时需要综合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多种传播手段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法律知识和紧急避险知识,促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以此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国际减灾日、各大地震纪念日等活动,对社会公众展开科普宣传,必要的应进行地震应急演练,尤其是学校、医院、商场等机构团体,通过该项实施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使其能够在遇到灾害时做到临危不乱、积极应对、保护自我。

4.加大防震减灾的执法力度

此时政府应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对所有相关部门进行防震减灾法律规定、基本任务和职责义务的宣传和教育,并加强业务培训,以此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强化执法监督和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地震监测力度,正确评价地震的安全性,严格管理和监督建设工程,特别是重大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而且要加快紧急调用和应急物资储备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切实将法律规定落实到位,维护地震减灾法的权威。

此外,各级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地震科研工作提供财力保障,以此加快先进技术的研发进程,尽快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和准确率;同时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执法队伍建设等也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金,保证防震减灾工作有序开展。

结束语:

总之,防震减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其有效落实离不开法制建设,因此应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立法,并以此为依据合理组织防震减灾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执法力度和投资力度,促进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许慧鹏,郭心.用法制推进防震减灾工作[J].城市与减灾,2012(03).

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篇6

(一)加强防震减灾政策法规宣传。

深入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法律意识,营造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支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防震减灾政策性文件的学习与宣传,提高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落实防御地震灾害的各项措施,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要结合新一代区划图颁布实施之际,认真做好新一代区划图的宣贯和普及工作,为新一代区划图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深入推进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教育。

按照“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原则,坚持主动宣传、正面引导。各辖市(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利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地震安全社区、开放科普教育基地、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和专题学术讲座、接受群众咨询、建立固定信息联系点、指导编排橱窗板报、定期向市有关部门通报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和有关震情、在电台、报纸等媒体开辟专栏、开展“防震减灾法律知识答题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创新载体,全面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乡镇、进厂区”等“五进”活动。努力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充分发挥科普基地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

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程序,细化规范接待咨询、参观引导、服务讲解等服务行为;加强讲解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业务培训,建立以科普专家和科普宣传志愿者为主体的科普宣传队伍;积极与教育、科协等部门协调,有序组织学校师生、社区居民、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前来参观学习,认真筹划和组织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充分发挥科普基地的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

(四)重点抓好“5·12防灾减灾日”及重要时段的系列宣传活动。

要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纪念日、“5·12”防震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10·9”国际减灾日、“12·1”《防震减灾条例》实施日以及“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科普宣传周等重要时段,开展防震减灾集中宣传。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活动方案,落实保障条件,主动联系宣传、民政、科技、卫生、教育、消防、团委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好“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契机,依靠新闻媒体,发挥已有宣传网络和阵地的作用,采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扩大防震减灾宣传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地震部门的社会显示度和影响力,切实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效果。

(五)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建设。

贯彻落实好省地震局、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县(市、区)地震部门要继续加大力度,全力支持并具体组织实施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各辖市、区年内各建立一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要通过建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同时,市区及各辖市、区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尽早谋划,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协调经费,购置相关应急装备、组织应急疏散演练等,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防御能力,为构建和谐、安全的城市社区作出贡献。

(六)加强防震减灾宣传网络建设。

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减灾扶贫

减灾扶贫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扶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始终把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防灾减灾扶贫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防灾减灾扶贫,努力促使全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释放消费潜力,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扶贫可以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培养正确的财富观念,促使效率的更快增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能够把思想政治工作与防灾减灾扶贫工作充分、有机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减灾扶贫工作的全过程?笔者认为,必须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人道主义意识,培育全社会扶危济困的自觉意识,促进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扶贫,持续创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大力开展人道主义教育

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弘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浓厚的氛围能够感染人、启发人、鼓舞人、约束人,思想政治工作有良好的基层基础和组织形式,防灾减灾扶贫工作重点在基层,因此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扶贫思想、救灾知识、减灾扶贫政策,提高全民慈善意识,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灾自救能力。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来渲染氛围,让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减灾扶贫思想政治工作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针对性,由于减灾扶贫对象不同,其思想、言论、行为也是多样的复杂的,同时个人有不同性格、理解能力、文化水平、社会阅历、工作态度、适应性等,对于同等事件、现象、突发事件会有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思想,采取不同的措施。

所以,减灾扶贫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可以利用事件的针对性和个人、岗位的针对性相结合。针对城镇低保人员、下岗困难人员、残疾人员、天灾人祸人员、基层员工等,在进行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过程中,积极开展减灾扶贫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道主义传播。有针对性开展防灾减灾扶贫专业知识,实现“我为人人”。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减灾扶贫工作中的前沿性

防灾减灾扶贫工作的重点是完善财政机制、完善农村防灾减灾机制、事前预防等。灾害教育要普及到每个人,包括老人、小孩。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组织上强化领导。在城乡社区建立一个防灾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一个防灾救灾工作预案;构建一个形式多样的减灾宣传载体;建设一支抢险工作应急小分队;建设一处避险转移安置场所;建立一个耳熟能详的灾情预警预报网络;建立一个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立一本需转移人员花名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经常正确的分析群众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减灾扶贫工作中各种安抚、慰问、稳定工作的不断开展,是思想政治工作对防灾减灾扶贫工作的促进。

同时,当前思想扶贫也成为防灾减灾扶贫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从某种意义说,思想扶贫甚至还重于物质扶贫。在扶贫工作中,政府和帮扶队能做的工作,是有限的,并不能包打天下。因而,要想在扶贫之路上继续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就要有所创新,把思想扶贫做深做细。

思想扶贫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对年龄较大的贫困村民而言,可以邀请有经验的农业专家进行相关讲座,不仅仅普及农业技术,也要普及政策知识;对年轻的贫困村民而言,可以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参加政府为他们举办的技能培训班,学习一技之长,走出去。对特困家庭实施救助式扶贫,例如,六安市2009年度,城乡特困家庭纳入低保救助对象16.36万户33.19万人,发放低保救助金3.23亿元,救助困难群众,大病患者13482人,发放医疗救助金3270万元,从而既为贫困家庭解决了基本生活,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思想政治工作在减灾扶贫工作中的创新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传达上级党委、政府、组织的精神、文件、政策等,随着新形势的要求,如何创新也摆在了思想政治工作面前。

防灾减灾扶贫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用发展创新的眼光,市场经济的思维,人性化的办法,正确分析扶贫对象的思想状态,准确把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力度。思想政治工作有其完善的人才优势、宣传优势、组织优势,在此创新工作中,积极应用宣传媒体,发动群众,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可以起到互动、互助、促进的效果,创建更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村镇防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村镇防灾减灾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防灾的实现可避免村镇防灾减灾资源的重复投入与浪费,降低防灾成本。构建适宜的防灾体系,使防灾减灾措施能够在村镇得以实现是解决村镇防灾减灾问题的关键。

一、新型城镇化引导下村镇防灾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我国村镇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波及地区较广,损失严重,以地震为例,我国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自20世纪以来,我国在地震中死亡的人数高达55余万,占同时期全球地震死亡总人数的53%,据统计,我国大陆遭受的强震约占全球总数的33%。村镇是我国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地区。泥石流、地震、雨雪、滑坡等自然灾害在村镇频频发生,给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据统计,全国地质灾害总数的50%以上及泥石流总数的60%以上均发生于村镇,地裂缝灾害在村镇的发生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

2、村镇抵御灾害能力较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镇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广大村镇是我国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基础设施、教育程度、生产力水平等的限制,在灾害发生时,村镇往往受损失最严重。据地震资料记载,20世纪全球破坏性地震总数的1/3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数的1/2,其中60%来自村镇。同样等级的灾害,村镇遭受损失的程度往往远高于城市地区。经济和生产力程度越低,村镇遭受的损失越严重。这是因为与城市相比,村镇基础设计、经济及技术水平较落后,尤其是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基础设施比较欠缺,御灾能力差,灾后救援难度大、效率低。村镇是我国防灾减灾弱势地区。

3、我国村镇防灾的研究较欠缺

由于城市建筑密集、人口集中、物质财产聚集,因此城市一直是防灾减灾的重点研究对象,随着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在规范、措施及法律方面的不断完备,城市防灾减灾也有了一个系统的研究理论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村镇生产力落后,防灾规划和设施不完备,建筑质量及抵御灾害的能力与城市相差甚远,由于村镇防灾减灾系统的不完备、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以及村镇灾后救援等设施的缺失,灾害会给村镇带来极大损失。

村镇的受灾程度主要决定于灾害强度及村镇的御灾能力。综上分析,我国村镇是灾害多发的地区,但其御灾能力较弱,防灾减灾研究不足,加之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村镇,村镇一旦发生灾害,将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要对村镇防灾减灾给予高度重视,吸取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教训,研究并建立一套适合于村镇地区的防灾减灾体系。

二、我国村镇建筑防灾体系的构建

1、依据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建筑防灾减灾工作

(1)全面推进将村镇民居纳入相关法律监管范围。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灾法》将限额以下建筑排除在外的法律,将我国村镇中大部分民房纳入相关法律的监管范围,赋予基层管理组织一定的执法力量,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只有依靠法律的效力及约束力,基层管理的效力才能最大化发挥,相关细则的推进才能深入村镇居民。

(2)地方推出各地适用的法规细则,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在经济发展,自然状况等方面相差甚远,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写适用于本地的法规细则。一是结合本地灾害现状,综合考虑村民的经济水平、当地建材及习惯做法,修改并完善通用设计图集,力求简明扼要、操作性强,提高其在建房中的可接受度。二是尽快出台地方规划法规,杜绝宅基地区域批复,细化相关要求如房屋间距,建筑密度。三是出台对村镇工匠的资格审核的方法,杜绝无证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四是出台对村民采取防灾措施的鼓励政策,提高村民在防灾上的积极性。

2、加强宣传教育及培训,普及防灾意识及知识

(1)提高公民的防灾意识及责任意识。借鉴日本经验,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册、主题讲座、展览会等方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村民的自我保护及救助能力,减低村民对政府监管的排斥心理;经济条件允许的村镇,组织全村防灾演习活动,培养村民在灾害来临时不慌乱,知道如何规避与救助;防灾意识从娃娃抓起,在灾害多发的村镇,学校中增加防灾知识及自救相关课程。

(2)加强对村镇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村镇房屋的施工质量对房屋的抗灾性能有很大影响。针对目前村镇施工人员缺乏建房专业性知识,凭经验施工以及缺乏防灾减灾意识等问题,组织对村镇工匠的定期培训,普及专业民房建设技术,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特别加强在重点环节的培训如图纸阅读、质量控制、基础开挖、墙体砌筑、楼板屋架安装、砂浆混凝土搅拌等,培养整个建房过程中的防灾意识。

3、加强村镇建筑全过程的专业性

村镇在整个建房过程中均缺乏专业性与我国村镇不发达的现状是有直接关系的,如设计方面设计费用较低不能吸引专业的设计机构;施工方面也缺乏专业的监理机构控制工程质量。针对目前现状,应努力好以下工作:

(1)完善细化标准图集,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村镇已有标准设计图集,但在村民建房中的普及率不高。标准图如果不够详尽,对房屋安全保障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聘请专业人员完善并改进当地的标准图集十分必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村民在专业性上的欠缺。同时,对建房者进行通用图集的培训更有利于标准图集的普及与应用。

(2)加大专业人才在农村防灾方面的投入。解决农村缺乏专业人员的问题有两条路径:一是大力培养建筑专业技术服务人才,将建筑专业延伸到农村。但是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达到预期目标,并且目前村民的经济情况也存在着购买力上的局限,收费性质的有偿服务接受度差。二是通过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村镇建筑提供专业咨询指导服务。如何提高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是这一方法的关键。国家应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提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如资质提升、资金补贴、政策刺激等促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深入农村建设全过程。

4、加强基层管理部门管理力度

(1)建立民居基础数据档案。掌握基础数据是村镇制定防灾减灾策略、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前提条件。尽快建立当地村镇民居的结构形式、抗灾能力、场地条件等基础数据,有利于因地制宜的确定当地的防灾重点并完善标准设计图集,普及防灾技术措施。建立基础数据档案的过程促使基层管理机构能够更好的了解村镇现状,指导村民采取必要的防灾措施。

(2)监管与服务的双重职能。村民“自建自用”心理导致对政府监管存在一定的排斥性。基层组织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即监管与服务双管齐下,一方面能消除村民的排斥心理,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咨询指导等服务进一步促进农村民居的抗灾能力。在宅基地批复、设计、施工等建筑全过程中,监管的同时提供全过程的咨询及服务,同时注重鼓励引导村民采取正确的防灾措施。

(3)因地制宜,适度推进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及引导。政府应把握“因地制宜,适度推进”的原则,注意调动各方积极性并做长期的努力。示范工程的推进能够带动和引导农村居民建设规范化,逐步改善村镇居民抗御地震灾害能力。以城带乡、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区、示范户的建设提高整个村镇的防灾能力。

结束语

为解决我国一半以上人口的防灾问题,本文新型城镇化引导下村镇防灾体系的构建为研究目的,对村镇常见灾害做了系统而又整体的研究,具体做了简要的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防灾策略,希望能够对现代村镇的建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任航,李宏男.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问题与对策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05)

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篇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49号)和《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增强全市防御气象灾害能力,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海陆气候过渡带,天气气候复杂,气象灾害频繁。近年来,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异常天气将不断增多,重大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气象灾害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御气象灾害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对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公共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我市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切实增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

二、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预测预报体系建设。要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组织建立和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重点加强沿海、沿河、沿库、沿路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和中小尺度天气加密观测系统建设,提高站网密度。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农林、水利、水文、海洋与渔业、环保等部门要向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与之相关的大气、水文、海洋、环境、生态等数据信息,尽快实现监测信息共享。要不断完善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延伸乡镇和村级气象灾害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海洋及港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提高对海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实时动态分析、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

(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灾害性天气气候警报由气象部门统一。各类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准确传播气象部门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或气象预报节目。具备实时传播能力的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在接到重大或突发性天气警报后,要即时增播或插播,确保受影响群体及时知晓,为采取防御或避让措施赢取时间,各地要加快突发气象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建设,在学校、医院、社区、高速公路、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规划设置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具备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功能的设施。要进一步完善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扩充城乡电子显示屏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进一步畅通农村、海上等预警信息渠道,努力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对能力

(一)加快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各县区要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法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主要任务、措施、工作机制和部门职责,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气象部门及易受灾害影响的部门、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当地政府的防御规划和预案,制定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地及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和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明确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研究制定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办法,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对相关人员要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更新和补充技术装备,提高应急人员和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设和完善海堤、水库、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各级气象部门要按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设施或场所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完善建筑物、设施和场所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

(四)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县区要按照国家、省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组织气象、民政等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调查收集本地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损失以及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情况,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区域灾害分析评估,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市、县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对沿海风能及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探测及评估工作。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的影响。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会同气象部门加快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范围和程序。

(五)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要根据防灾减灾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及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降温节能、改善生态环境、森林灭火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市、县气象部门要根据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及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并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研究,加快苏北人工增雨消雹试验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防灾减灾效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及时分析预警灾害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按规定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避免和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重、特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确定气象灾害等级、性质及发展趋势,为组织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四、进一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逐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各级减灾协调机构要认真履行气象灾害防御的综合协调职责,进一步完善灾害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加强灾害应对工作的协调联动,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气象、农林、水利、海洋与渔业、建设、交通、安监、公安、民政、卫生、广电、环保、国土资源、海事等部门及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工作。

(二)加大气象灾害防御投入。发挥财政及社会等多方面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将地方气象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地方气象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本级地方财政预算,并根据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和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确保省“*”重点项目《江苏省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子项目和《*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切实提高我市重大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篇10

一、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进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

为了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落实国家法律、法规赋予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职能,今年我们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做好政府管理防震减灾工作的参谋。就我县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新农村规划建设、农村地震安全工程、重点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旨在提高我县综合防御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为完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的有关工作程序,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在今年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中,我们申请保留了基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项目,并提出了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与建设部门并连审批的意见,得到了县项目清理办公室的支持。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建设、规划、土地、计划等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协作,为完善工作程序打下了基础。

——完成了全县城乡房屋抗震性能的普查和防震减灾基本情况的调查。按照省地震局、建设厅《通知》要求,我局在统计、建设、房产等部门的配合协助下,完成了全县城乡房屋抗震性能的普查。根据省地震局转发中国地震局《通知》要求,完成了《全国防震减灾基本情况百题调查》。

——按照省政府148号令规定,我们对*东方大道*大桥、S102改线工程*大桥和刘庄煤矿后勤基地建设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实施了监管。目前东方大道*大桥已完成了地震安评,另外两个项目已鉴定了安评合同。

二、以震情为中心,努力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为适应当前严峻地震形势的需要,我局坚决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皖政办[*]8号《通知》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召开全县防震减灾助理员、宏观网观测员和地震前兆观测员工作会议,传达省政府办公厅[*]5号、8号文件和省、市业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安排我县的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同时对全县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再次进行业务培训。

——对全县的防震减灾宏观网点,地震前兆监测点制定目标责任,对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并严格考察其落实情况。对准确、及时连续上报监测资料的,我局按时、足额发放观测员误工补助费,对达不到目标要求的,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具体情况扣发补助费。

——加强信息系统基础建设。办公室各股室配齐了电脑,开通了宽带网,培训了专门的操作人员,建立了*防震减灾信息网站。

三、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众的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

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指导和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不断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和农村民居建设抗震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

——结合“三下乡”活动、科技活动周、管仲文化节、普法宣传周等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通过挂图展板、宣传资料、接受咨询等形式,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法律知识,地震应急知识,房屋抗震知识。

——继续坚持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定期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地震知识讲座,定期在县城各中学的宣传橱窗内更新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内容。继续抓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四、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积极开展各项中心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我局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认真开展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作风、服务发展”主题教育活动。

——积极参加了准河流域抗度抢险和防讯救灾工作。

——按照县直工委的部署,我局认真抓了机关党建工作,并取得了实绩受到县直工委表彰。

——计生、综治、档案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防震减灾工作是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县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财富的积累、人口的增长,给防震减灾工作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防震减灾工作应给予高度重视。就当前我县防震减灾工作情况,我们认为应解决以下问题:

(一)、县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机构、应明确为县地震局、政府直属机构、落实参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