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4:13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篇1

关键词: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动态调控

abstract:Confrontingthecomplexsituationofmacroeconomy,thecentralbankneedstorealizethedynamicoptimizationofmonetarypolicybasedonthechangeofmacroeconomy.thepaperprobesdeeplyintothemechanismofdynamicoptimization,thenincorporatesthetheorywiththepracticeinourcountry.

Keywords:themacroeconomicsituation,monetarypolicy,thedynamic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8-0037-05

一、前言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职能是要根据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利率等,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并最终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并且,货币政策的特点在于侧重短期总量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由于经济活动的波动是一种常态,面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复杂多变,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判明造成波动的原因,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灵活审慎的调控政策,及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实现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优化,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上个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的“滞胀”局面,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把它归因于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并据此提出了“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但实际经济运行总是复杂多变的,经济波动也并非弗里德曼所言总是轻微的,因此在实践中如何奉行“规则”是一件令人感到困惑的事情。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任何规则都不可能为每天具体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确切的量化指导,它仍需要依赖于货币政策决策者们的审时度势和敏锐判断。诚如格林斯潘(1997、2003)所强调的:一定程度的相机抉择对于货币政策操作是不可避免的;自从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稳定性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不可避免地,是变得更加复杂和相机抉择了;正式的利率规则最好是仅被视作一种辅助的政策参考。

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形势复杂多变,通胀与通缩之间往往仅是“一线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内外均衡矛盾的凸现、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等等,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经济活动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超过以往。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也将不可避免会变得更加复杂和相机抉择。根据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适时适度把握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实现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和优化,是经济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机制,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模式进行实证分析。

二、动态调控机制的理论分析

(一)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机制

设经济系统为:

其中为目标变量,如通货膨胀水平、产出等系统的内生变量;为系统的内部状态变量,如目标变量的滞后变量、前瞻性变量以及消费、投资等其他内生变量;为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为扰动变量。

设为的目标值,则货币政策的任务就是通过工具变量的操作在理想的时间段内实现目标变量的实际值趋近目标值,即:

一般情况下不仅要求实际值趋近目标值,还要求在实现的过程中尽量减小目标变量的起伏与波动,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对于如何通过工具变量的选择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一种选择是只考虑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而不考虑经济模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最初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就认为,试图搞清楚复杂的经济运行只会徒劳无功,因此货币主义者用一个“黑箱”将货币政策的具体传导掩盖起来,并提出排除其他一切因素的“单一”规则货币政策。但诚如托宾所指出的,市场经济的特征在于不确定性,如果不顾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一意孤行地坚持固定的“单一规则”,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1979年美联储货币主义实验的不成功充分说明,规则型货币政策同样需要反馈机制,需要根据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按照现代控制理论,图1输入-输出关系的表达仅是对经济系统的不完全描述,因为它没有考虑黑箱即经济系统内部的具体情况,因此也就难以对经济系统进行有效的调控。现代控制理论要求深入到系统的内部,对系统的动态变化即状态变量进行精确刻划,如图2所示:

按照现代控制理论的状态空间描述,经济系统可简单表示为:

其中为状态向量,状态向量刻划了经济系统的内部行为,其组合构成或影响系统的输出向量即目标向量。

设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为,并假设经济系统(4)-(5)是可控的,并且是渐进稳定的,即阵特征根全具有负实部。此时根据经济控制论①,可以给出一种最简单的调控方法,即当输入变量(政策工具变量)等于常向量时,也将趋于常向量,从而也将最终趋于常向量。即:

,从而

由于,可求得:

只要满秩,则对于给定的常向量目标

必可找到输入向量,最终实现政策的调控目标。

但是虽然终将趋于,但在逼近的过程中,不仅所花的时间可能很长,而且起伏也可能很大。如果阵的特征根在左半复平面并靠近虚轴,那么在逼近的过程中将会剧烈起伏。按照现代控制理论,优化的调控策略是采用反馈策略,实现政策变量是状态变量的线性反馈,即根据系统状态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变量,即:

此时经济系统(4)-(5)相应成为:

将(7)式代入(6)式,有:

根据(9)式,当阵的特征根均在复平面左半部时,状态变量最终将趋于常向量,此时

,可求得:

从而只要满秩,就可选择政策变量:,使得时,逼近最终目标。

相比于“单一”控制策略,反馈调控规则

第一,当阵特征根不全在复平面左半平面时,经济系统(4)-(5)不是渐进稳定的,此时采用“单一”控制策略将不能实现最终调控目标。而采用反馈调控规则使得系统的特征根成为的特征根,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整反馈系数来改变

的特征根值,进而最终实现系统的渐进稳定。

第二,通过调整反馈系数来改变的特征根值,可以调控在逼近过程中的波动幅度。

第三,采用反馈调控规则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系统的动态均衡。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花多长时间。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由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复杂多变,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往往也处于动态变化当中,故而忽略时间因素的静态均衡一般难以反映经济现实。因此,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变量,注重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动态均衡状态的实现过程,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系统的动态优化。

(二)存在干扰变量时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优化

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看,由于从工具变量到最终目标之间的链条较长,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这使得经济系统的参数值或难以精确估计,或随着时间的变迁,系统参数值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实际经济运行来看,经济结构总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同时,模型当中连接政策工具和状态变量的参数以及各变量间的影响关系也可能是不稳定的。此时即存在着干扰变量,设干扰变量为,则经济系统(4)-(5)相应成为:

存在干扰变量时调控的思路在于:一方面考虑系统状态变量的变化,同时密切关注目标变量的实现情况,即目标变量的实际值与目标值之差()。设目标变量的实际值与目标值之差为,,则

随时间的累计量为:

此时调控策略在于实现政策变量为系统状态变量和目标变量的线性反馈,即:

如果干扰变量是常向量,或者有明确的变化规律,那么在一定时间之后可以实现经济系统的鲁棒调控(robustcontrol)②。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由于经济运行态势等的复杂多变,对于干扰变量很难预先和明确认定,因此调控策略(12)式一般也没有显式解。这样就更加凸显了货币政策动态调整优化的必要性,即根据状态变量以及实际调控效果()的变化情况审时度势和灵活把握,努力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由于干扰变量的存在,在实际货币政策调控中,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都不会一次调控到位而是多次渐进调控,实行平滑操作(smoothing)。诚如Sack(1998)、Sack和wieland(2000)所指出的,由于货币政策效应的不确定性、关键宏观经济变量存在测算误差以及相关结构性变量的不确定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策并不能保证都是正确的。利率平滑操作能够使中央银行观察到每一次政策调整以后宏观经济变化的新情况,获得更多的有关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新信息,在新的经济运行信息集内决定政策调整的时机和幅度。

三、中国的实证研究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确定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密切关系只是一种长期趋势,短期内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相关性总会存在一些波动。因此,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调控机制是动态的,即需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从我国现实来看,每年政府或央行会根据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测确定一个大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但由于实际经济运行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中央银行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完全拘泥于最初的目标设定,而是根据经济运行的具体状况以及最终目标的实现情况灵活调控。判断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以及其他状态变量的动态关系,可以通过协整检验来验证。对于状态变量,可以选择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作为代表变量,最终目标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率。

(一)货币供应量与相关状态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

选取2000年1月―2008年9月期间的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累计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同比累计增长率的月度数据③。根据engle和Granger(1987)的研究,检验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因此,可以先求出回归方程,再通过aDF检验来分析残差序列的平稳性,进而判断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是否存在。

首先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为:

(21.49)(7.49)

对上式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因此可以确定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存在比较稳定的关系,协整向量为(1,0.17)。

再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为:

(13.85)(3.37)

对上式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

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因此可以认定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向量为(1,0.21)。

(二)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变量的协整关系

由图3可见,自1995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水平(Cpi)及经济增长率(GDpV)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趋同关系。进一步,可以使用协整方法来检验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存在比较稳定的长期关系。aDF检验表明,三个序列都是i(1)序列,符合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

根据检验结果,迹检验认为有两个协整向量,最大特征值检验认为有一个协整向量,这可能是由于协整方程的定义而导致的。但其结果都表明存在协整关系,即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水平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科学,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不尽相同,经验主义的分析方法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行是远远不够的。所幸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已经使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越来越具有科学性,从最优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原则,到利用模型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模拟,中央银行家们对于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尽管有了这些进步,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远非机械式的程序化工作。面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复杂多变,中央银行必须将一般性科学原则与具体决策实践相结合,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灵活审慎的调控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与优化。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意义上的货币政策调控职能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便一直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当中。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性选择、货币调控方式的间接化、货币调控手段的市场化、货币政策决策的前瞻化,以及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等等,都为我国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所发生的巨大变革,以及在开放条件下国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动荡不定也不断给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新的挑战,诸如如何判断现实经济是冷是热、怎样才能既防通货膨胀又不导致通货紧缩等等,这些实际挑战都不是一般性科学原则所能够准确回答的问题,它仍主要依赖于我国政策决策者们的审时度势和敏锐判断。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之下,增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应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准确判断造成经济波动的根源。经济活动的波动是一种经常性状态,面对这种波动,重要的是要判明造成冲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准确把握货币政策的尺度,对于何时降低利率,何时提高利率,何时实行政策的松紧搭配等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加强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货币政策的效应具有滞后性,如果中央银行等到已经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才采取行动,必然容易使经济在过热和衰退的循环中来回波动,加大经济振幅。所以,央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走一步看一步”的策略,而是必须要具有前瞻性。

第三,通过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性,加强与公众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努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预期引导效应。从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来看,由于经济运行态势复杂多变,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之间往往仅是“一线天”,不仅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有时也使得公众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而公众预期的不稳定本身就有可能成为经济扰动的因素之一。在这种复杂的经济运行态势之下,如果中央银行能够较好地稳定和引导公众预期,那么用小的政策变化就有望实现调控经济运行的宏观目标,同时也可以降低政策调整本身对市场的冲击程度,减缓经济波动,引导经济运行平滑过渡到中央银行所期望的状态。

注:

①此节经济控制论的内容具体可参阅张金水:《经济控制论――动态经济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②参阅张金水:《经济控制论――动态经济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③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和《中国经济景气月报》相关各期。其中每年一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根据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按比例近似计算而得。

参考文献:

[1]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3).

[2]周小川.中国宏观调控形势的变化与货币政策操作[J].中国金融,2005,(8).

[3]李念斋.中国货币政策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Sack,Brian.Uncertain、LearningandGradualmonetarypolicy,FRBSF,1998.

[5]Sack,Brianandwieland,Volker.interest-RateSmoo-

thingandoptimalmonetarypolicy:aReviewofRecentempiricalevidence,JournalofeconomicsandBusiness,2000.

[6]Greenspan,a.Rulesvs.Discretionarymonetarypolicy,RemarkspresentedattheCenterforeconomicpolicyResearch,StanfordUniversity,5September,1997.

[7]Greenspan,a.monetarypolicyUnderUncertainty,Remarkspresentedatasymposiumsponsoredbythe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JacksonHole,wyoming,29august,2003.

[8]taylor,J.B.DiscretionversuspolicyRulesinpractice,Carnegie-RochesterConferenceSeriesonpublicpolicy39:195-214,1993.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显示了不良贷款率与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低迷的Cpi使美联储调低利率刺激需求,也使银行放松贷款审核,导致信贷快速扩张,信贷高增长会引起未来不良贷款大量积聚的风险。趋势反转时,美联储为抑制资产价格增长调高利率、收紧银根,企业资金链断裂,偿债能力出现困难,大量不良暴露。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前些年为促进复苏我国采取4万亿投资和宽松货币政策,这些政策会影响信贷质量。因此,分析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不良贷款的关系意义重大。

二、文献综述

关于宏观经济与不良贷款的关系,Gambera(2000)[1]andFofack(2005)[2]分别研究美国和非洲银行,发现不良贷款主要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周忠明(2005)以江苏省379户企业为样本进行调查,得出约70%不良贷款的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有关。[3]李思慧(2007)[4]和李麟(2009)[5]分别采用主成分回归和VaR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不良贷款与宏观经济指标呈强负相关。

对于货币政策与不良贷款的关系,Jimenez(2008)andioannidou(2009)分别研究西班牙与玻利维亚银行的“风险效应”,研究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带来更高的信贷风险。于一(2011)采用1999-2009年50家银行数据考察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刺激银行风险,风险的动态性将其延续到货币政策紧缩阶段。[6]

由此可知,大多文章忽略了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实际上,不良贷款率在随

经济波动而变化的同时,货币政策也会影响信贷质量,本文将同时考虑两者的作用。

三、机理分析

经济增长会对不良贷款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不良贷款率会随着宏观经济波动而波动。随着经济增长,企业盈利能力提高,有足够多资金偿还贷款,可降低信贷风险,即宏观经济状况与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另一方面,国家往往会采用宏观调控来熨平经济波动,央行会收紧流动性,这将增大银行风险暴露,不良率上升。

货币政策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具体可分析如下:当经济低迷时,央行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这时银行放松贷款准入条件,扩大信贷规模,使得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项目也获得贷款,企业财务状况变好,拥有足够多的资金用于还贷,使得当期不良贷款率下降。但实际上信贷高增长会降低贷款质量,引起未来银行不良贷款大量积聚的风险。等到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央行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货紧缩的出现使得大量不良贷款开始逐渐暴露。由此可见,货币政策会对宏观经济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削弱,两种效应究竟哪一种效应占主导,需要采用实证的方法加以研究。

四、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实际GDp增长率(GDpR)反映经济景气程度,采用m2增长率(m2R)、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BiR)和存款准备金率(Re)作为货币政策变量,被解释变量为不良贷款率(npLR)。采用2004年Q1至2012年Q4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样本对象为我国商业银行。为使结果更准确,本文采用施华强(2005)的方法[7]将银监会网上的不良率数据加以变换,计算剔除剥离的不良率,即npLR。

2.实证研究过程

首先采用aDF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所有变量都是i(1)序列。其次进行Johnso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npLR,GDpR,m2R,BiR,Re)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本文选用VaR模型来具体分析各宏观经济变量对不良贷款的影响,滞后阶数由LR、Fpe、aiC、SC和HQ值确定为2。由脉冲响应函数可知GDpR对npLR的冲击为负,这表明宏观经济形势与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m2R对npLR的冲击为负,BiR和Re对npLR的冲击为正,这表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带来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当经济形势良好时,虽然货币当局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抵消一部分不良贷款率的下降,但总体而言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还是下降的。根据方差分解,可得出npLR受其自身影响最大,其次为GDpR和m2R,而受BiR、Re的影响较小。这也说明货币政策只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抵消宏观经济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且BiR和Re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较小,与脉冲响应结论相一致。

五、结论及建议

1.结论

(1)GDp增长率与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这表明虽然货币政策会从一定程度上削弱经济增长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相对较小。m2增长率与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与不良贷款率呈正相关,故扩张性货币政策会降低不良贷款率。

(2)在货币政策工具中,m2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最大,而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较小,这与我国实际情况相一致。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而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数量型工具较为猛烈,故我国常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2.政策建议

(1)由于货币政策会影响信贷质量,所以央行要对其风险效应做出前瞻性和系统性把握。在衰退时,当期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较快带来经济企稳回升的效果,但这一过程积累的风险会在随后几期释放,为随后经济复苏中的风险埋下隐患。

(2)不良贷款大部分都是在贷款增长较快时期投放出去的,因此为保证银行稳健运行,在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央行有必要抑制信贷过快投放。

参考文献:

[1]Gamberam.SimpleForecastsofBankLoanQualityintheBusinessCycle[J].FederalReserveBankofChicago,2000.

[2]Fofack,non-performingloansinsub-Saharanafrica:Causalanalysisandmacroeconomicimplications[J].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2005.

[3]周忠明.不良贷款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银行业监管,2005,6:45-46.

[4]李思慧,颜向农.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与宏观经济因素相关性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07,5:45-46.

[5]李麟,索彦峰.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J].国际金融研究,2009,6:55-63.

[6]于一,何维达.货币政策、信贷质量与银行风险偏好的实证检验[J].国际金融研究,2011,

12:59-68.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效性

货币政策理论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主要的货币政策理论有以下四种:

古典学派: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名义货币数量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实际工资、实际利率、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变量完全没有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化只能引起物价的同比例变化,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经济景气无能为力,即“货币中性论”。凯恩斯学派: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的真正起点,应该是凯恩斯在1933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称《通论》)一书。在该书中,凯恩斯认为,名义收入的变化可以通过利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因此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并不是“中性”的,同时由于价格粘性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修复所出现的失衡,需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对市场失衡进行修正,以减小经济的波动。其政策操作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相对低迷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而在经济相对过热时,则用相对从紧的政策来应对。随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成为各国政府所倚重的经济调控工具。货币学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通货膨胀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首要难题时,面对无法解释通货膨胀的凯恩斯学派,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又以现代货币学派的形式卷土重来,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更是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高峰。合理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卢卡斯为首的合理预期学派给了凯恩斯学派最后一击,提出没有预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原因,有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完全没有影响。

综观以上各学派的观点,基本结论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政策有效”和“货币政策无效”两种对立的观点。凯恩斯主义认为能通过宏观政策逆向地调节有效需求以平抑经济波动;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按规则行事”,并相信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而在实践中,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但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无法解释“滞胀”现象,“按规则行事”的观点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中逐步占据上风。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

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研究

(一)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假设货币供给为外生的基础上,研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导致真实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发生变化,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仅仅导致名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如名义产出、价格水平等),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二)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

货币政策操作是通过各种途径(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等)对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金融体系是否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及时和准确的反应。按照通常的逻辑,金融体系发展越是完善,就能更迅速和准确地对货币政策作出反应,因此,货币政策也就会更有效。不过,从现实的观察看,金融市场的发展固然会提高其对各种政策的反应速度,但也会改变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外部环境(比如金融创新的发展增强了货币的内生性),这会极大地影响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金融市场发展与实体经济的日渐疏远,更是让货币政策的传导落入了失灵的境地。当然,在确保货币政策传导有效的各种条件中,除了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

(三)评价中央银行选择和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否适当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手段等,评价货币政策是否适当要看其是否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互相协调、互相配套,是否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在这个层面上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讨论,涉及的是基本经济理念之争,即:市场是否有充分的弹性吸收可能出现的各种冲击,并迅速恢复到均衡状态。如果市场是无效的,那么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将产生实质的影响,并有助于经济失衡的修复;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有能力修复各种冲击,那么过于频繁的货币政策操作不但不会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反倒可能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弹性在不断增强,应对风险的修正能力也大幅提高,从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极货币政策操作后,保守的“中性货币政策”重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其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职能重心的转变,从熨平经济短期波动转向在长期内为市场运行以及市场功能发挥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从多目标逐渐转变为长期物价稳定的单一目标。

上述三方面都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决定于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度、金融制度安排与变迁乃至经济制度安排与变迁。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选择都有其特殊性,这势必对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处于金融深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自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实际上是以信贷总量和现金总量为中间目标的。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逐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但由于企业负债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其投资和生产周转资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贷款,因此信贷总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中间指标,为各经济主体所高度关注。

而最终政策目标的选择则一直在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之间摇摆,至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为“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币值与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稳定币值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在开放经济模型下的政策目标,稳定币值的含义包括稳定国内物价和保障本币汇率的稳定两个方面,我国由于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因此汇率稳定没有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币值”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其实际含义是保持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也不断地与时俱进,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不断走向成熟,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表明今后货币政策基本目标乃是“稳定”,而“增长”不再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从早期的“发展经济、稳定货币”过渡到“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直到今天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鲜明地体现了货币政策日益“中性化”的轨迹。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不再承担“刺激”或“抑制”经济的任务,而只负责为经济运行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规则导向”的货币政策,即为一种典型的“中性化”政策,它只保证经济以其自身的增长率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久地增长。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2%以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众所周知,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由此带来的重复建设不断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性政策,在解决总量问题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一般认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而解决结构问题,依靠货币政策总量扩张往往无济于事,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加以解决。

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是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主要是货币乘数与准备率之间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函数关系,货币乘数出现不确定性,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能力有限。近年来,在我国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关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造成国民经济缺乏活力,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健全发展;而实体经济的不健全,势必会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储蓄与投资转化受阻,使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达不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最重要前提是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即货币乘数是确定的,这样中央银行才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如果这一前提条件得不到满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然会受到制约。

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较长时期的外部时滞问题。处于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存在较长的外部时滞。当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后,由于作为直接调控对象的金融市场和企业处于特殊状况,致使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这一传导机制,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市场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以及处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因传递媒介行为的日渐理性,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再像传统的卖方市场条件下对经济的影响那样剧烈,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不像过去那样直接迅速。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中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货币政策作用是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实现的。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除了内部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外部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内外部均存在障碍,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程度不高使传导机制阻滞;企业转轨时期的特殊性使传导机制被制约;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削弱了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的不成熟制约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承受本外币值稳定的双重压力,面临治理通货紧缩和预防经济过热的两难选择,需要解决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又面临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和强烈的外部冲击而存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风险,加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缺乏,使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央行货币政策主张、实际操作与现实经济互动效应的实效性,不仅受到政策体系外部相关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货币政策自身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传导效果。因此,在确定今后央行货币政策主张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必须坚持货币政策自身高度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其次,要通过合理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通过疏通和提高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强化金融货币变量与实体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现实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加大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要坚决淘汰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坚决制止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认真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科学、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从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

中央银行要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预测研究。针对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所导致的货币供应量不稳定问题,央行要加大力度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性研究,从而保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相协调,避免货币供应量大幅波动,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此,要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的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真正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更大的空间;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要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根据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功能,结合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有区别的灵活运用,要注重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2(10)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篇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过程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某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调节效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5%,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略统计,改革开放23年间,实行“双松”政策组合的达13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只有1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4,5];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渡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作用的基本估价

“转型”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离开这条主线,并在服务服从于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位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这个基本前提。

第一,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显著特征。从改革初期的大财政、小银行,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前期的“大银行、小财政”,到90年代末期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财政政策本身从行为而言经历了一个“强——弱——强”的过程,从职能上讲也经历了一个由金融财政到吃饭财政、由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轨和演化过程,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及分步实施,标志着我国财政体系及建设开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是财政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政策搭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相机抉择,协调推进,才能收到最好的政策效果。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建设方面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仔细总结检验,宏观调控的政策绩效与预期政策目标相差较大。时至今日,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规范,“相机抉择”变成了“随意选择”,宏观调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策目标不明确,基本处于“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紧紧松松,松紧交替”的怪圈之中,滞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甚至在90年代末期把“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作为我国既定的一项中长期宏观经济选择写入了我国的许多重要文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知的肤浅,自主运用能力与水平较差。政策搭配缺乏权威部门,往往政出多门,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在1998年就呈现出了财政政策扩张效应被税收的制度收缩效应抵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效应被整顿金融秩序、治理三乱的制度收缩效应所抵销等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搭配框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第三,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经济运行背景有了较明显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公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刺激效应要呈下降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是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政策搭配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四,信贷集中与“惜贷”并存,扩张的货币政策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淡化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当前,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闲置的供给型资金与经济发展急需的巨额资金需求并存,有效的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截止到2002年末,预计全国金融机构存大于贷将超过4.5万亿元,比通货紧缩初期的1997年末,新增4万多亿元,其中近几年新增近2万亿元,银行资金运用率降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效益滑坡,金融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产业主体又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财政可支配资金无力担此重任,“造血”与“输血”严重脱节。如何将充足的金融资源总量优化、结构配置到各产业部门,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下,从1997年开始,中国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其核心是改革了银行内部法人制度和授权授信制度,银行评估项目、管理资金更为严格、谨慎和科学,同时也削弱了整体金融供给资金的能力(部分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这种日趋理性的经济金融环境降低了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信贷资源向优势地区(沿海地区)、优势行业(电力、电信、烟草等)、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且呈不断强化的态势。内陆地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了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闲置与营销“惜贷”的结论。对此有人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上寻求破解上述课题的答案。从疏通传导机制出发增大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会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以后,货币政策作用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传导机制和载体,形成与市场金融运行相适应的风险利益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主体在传导货币政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诱回,是克服信贷传递渠道不畅的根本出路。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篇5

关键词:货币政策;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也逐渐增强,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当的调整货币政策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而事实也证明,我国采取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受到国际经济与其货币政策的影响,正在逐渐转变。本文将分析货币政策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同时探析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货币政策的概况

1.货币政策的涵义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是央行对货币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货币的供应,让信贷数量与利率等方面符合国家特定的目标。央行通过不同的货币政策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当央行实行放松的货币政策时,是为了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是为了维持经济的稳步发展。

2.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保证币值的稳定、促进就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的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实现宏观调控,其目标在逐渐实现,但由于货币政策目标具有一致性的同时还具有冲突性,所以,国家在实行货币政策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兼顾各个目标,才能获得既定的效果。

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分为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在短期其效应较为显著,但在长期其效应相对微弱。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与控制,从而引起总需求与总收入水平的变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了认可,央行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与控制,最终实现经济目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要通过对其货币政策的传导、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效率、绩效及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分析才能得以实现,同时由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存在问题,其制定的目标在理论方面与实际方面将存在差异,将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概况

1.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涵义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种模式,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从而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目标;央行通过对货币的管理,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或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或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在维护经济的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模式被众多国家所采用,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实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2.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特点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随意性,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最为注重的便是其最终目标的实现,其在货币调整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这会导致其政策的信誉未能引起相应的重视;其二,滞后性,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根据经济发展需求进而采取适合的货币政策,致使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其三,单一性,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形式主要有扩张型和紧缩型,其形式具有单一性。

3.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效应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效应是指单位货币政策通过相机抉择,从而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对产出、通货膨胀及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同时,它也体现了相机抉择的操作模式对经济的影响。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效应可以分为即时效应与滞后效应。即时效应主要是指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当期影响,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在发生作用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能及时地发生,所以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即时效应并不显著,它主要是在相机抉择货币政策采用后,在当月、当季或当年末产生的效应。滞后效应是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最为显著的效应,同时也是决策者最为关注的,它是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经过长期作用所产生的效应,效用的最大化、最小化及其收敛与发散都是决策者所关注的,进而才能根据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效应,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与力度。

三、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基于圣路易斯方程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可以分为正向与负向的相机抉择,即扩张性与紧缩性政策,相机抉择政策要根据经济的发展需求才能进一步采取相应的对策。由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具体多样化,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将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有所影响,对产出与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适当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将对产出与通货膨胀进行有效地治理,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由于正向与负向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具有不对称的效应。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效应,使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存在不对称效应,其中正向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弱,而负向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将影响物价,对其调控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圣路易斯方程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影响当期的产出或物价水平,但由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具有随意性、滞后性等特点,致使当期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并不能影响当期的宏观调控目标,仅能对其有微弱的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关系变化表现为正负相间的变化趋势,当经济增长率偏高时,央行采用相机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进而与当期的增长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当经济增长率过慢时,央行采用相机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进而与当期的增长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变化比较频繁,且差距较大,这种关系表现出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具有非连续性与阶段性,当相机抉择货币政策获得一定的成效时,经济将出现较大的波动,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性。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影响表现为随着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滞后的逐渐增加,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这一趋势也证明了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进而影响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有效性分析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我国的产出、通货膨胀与汇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可以通过构建VaR模型,进一步分析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有效性影响。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这种现象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在长期具有中性的效应,其中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影响是突出的,这种现象表示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影响产出缺口的重要因素。产出缺口的存在说明经济发展存在不稳定性,经济系统不能实现持续性的发展。同时,产出缺口对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有一定的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货币政策对其影响在逐渐增长,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其影响也在逐渐增长。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产出缺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长期效应,且影响程度较深。同时,由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具有长期性,表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将极易造成通货膨胀,具有随意性。总之,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汇率失调的影响在长期内是微弱的,但在短期内,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汇率失调的影响较为显著,虽然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变化频率较小,但其具有阶段性、滞后性与非持续性等特点;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持续操作将使汇率趋于平衡,但增加了汇率在短期内的波动,不利于其稳定性;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在加大汇率波动幅度时,有着自动稳定器的作用。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影响汇率波动的重要原因,对汇率失调进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汇率的波动在长期内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小,主要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单一化;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逐渐提升,最终将造成汇率的巨大波动,使其波动幅度不断上升。

总之,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率及汇率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率影响较大,对汇率的影响偏小;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模式,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对产出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次之,对汇率的影响最为微弱,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影响产出波动、物价波动与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

四、提高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保证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要保证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使其具有规则性,在实际的货币供应量方面其增长率应维持在偏大或等于潜在实际产出增长率。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潜在产出增长率具有稳定性,但其也将逐渐发生变化,所以实际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要具有适当的调整方式。

2.健全汇率稳定机制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要建立健全汇率稳定机制,人民币汇率稳定机制的改革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人民币汇率要参考一篮子货币政策,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人民币汇率要保持浮动,其浮动区间要科学、合理;同时,要对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进行测算,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与结构调整的需求。人民币汇率稳定机制的形成要坚持主动性、可控性与渐进性等原则,才能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健全的汇率机制,首先,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参考一篮子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进而减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其次,要发挥汇率杠杆的作用,完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再次,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提供和谐的政策氛围;最后,要逐渐提高调控的水平,积极进行外汇管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3.完善央行的独立性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要完善央行的独立性,央行要实现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就要保证其独立性,确定其地位与职责,才能积极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才能实现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而才能利于宏观调控的实行,实现其经济目标,最终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完善央行的独立性要明确央行的地位、职能与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要对其进行具体的、明确的规定,才能促使其独立地运用权力。完善央行的独立性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进行规定,从而实现其政策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的单一性。

五、总结

综上所述,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中较为主要的形式,其相机抉择要根据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进而采取扩张或收缩的货币政策,旨在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有效地治理了通货膨胀,稳定了人民币汇率,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效应,利于我国经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使之逐渐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同时,利于我国汇率机制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贾凯威.中国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决策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0.

[2]武霞.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规则与相机抉择[D].华南师范大学,2008.

[3]张静宜.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n].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院学报,2013,8(04):13~15.

[4]董艳子,赵明阳.中国货币政策是规则还是相机抉择[n].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3,(05):27~28.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篇6

关键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政策无效;自由经济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的背景、理论主张的简介

发展到现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已经经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提出理性预期、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货币冲击对经济周期的作用,提出了货币与产出的相互作用中货币作为诱因的理论,并认为政府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它并不能影响总产量的变化,而只有未被预见到的货币供给变化才能真正影响到实际总产量。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小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沙金特,尼尔•华莱士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二代则对卢卡斯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反对意见,从实际因素方面寻找经济波动的根源,提出了完全信息下真实均衡的变动,强调了技术冲击和货币的内在性等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芬•基德兰德,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罗切斯特大学的罗伯特•巴罗等。

具体来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私人经济是可以自身稳定的;

(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

(4)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是有害的。

第三个命题意味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这是货币主义ⅰ与货币主义ⅱ的主要区别。

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中的两大流派。

2“政策无效”的命题、主张以其意义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交替关系即使在短期内也不存在。因为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人们已经估计到货币供应量增长后可能发生的实际后果,从而采取了预防性的措施(比如预先要求提高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利息率)。这样,一旦货币供应量增加,就只能导致物价的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变化,而不能使工资和利息率下降。所以,政策的变化连暂时的产量增加和失业率下降的目的都达不到。赫尔姆特•费里希对此说到:“理性预期导致十分不同的意义。由于经济当事人了解这个模型的各个参数,所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任何变化不仅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且也引起通货膨胀率预期的变化,从而不会对这一体系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在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看来,“在货币政策的反馈规则之间做出选择对于具有合理预期的新古典主义经济中失业率的随机变化是无关的。

根据这样的观点,理性预期学派推导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是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该命题认为,货币供给中的可预期部分对就业、产量或其他的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能被预期的部分或货币供应量意外的不规则的变动,虽然能够对上述变量产生一定量的影响,但其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与波动。因此,政府的经济政策,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是无效,其结果都是引起通货膨胀。下面用ad-as模型加以分析。

ad代表总需求曲线,as代表总供给曲线,yn代表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水平下的国民收入水平。假定最初ad与as相交于初始均衡点e。如果政府认为该国民收入水平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决定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需求。那么,按照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总需求将会从ad相右上方平移,产量和物价都会上升,失业会相应减少。现代货币主义者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会产生效果,但是,在长期中,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失业率会回到自然率的水平,而通货膨胀率将更加严重。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对价格水平的预期并非固定不变或者仅仅依据过去的经验得出,而是会考虑到未来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处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经济活动的主体会充分利用目前所得到的一切相关信息,较为准确的预期到货币政策的变化而造成的物价上升。于是,工资、利率等名义变量都会立即向上调整。结果,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分别从初始状态向左上方平移和右上方平移,新的均衡点仍然处在原来与自然失业率相一致的就业率水平上,只是价格水平因为货币政策的变化(增加货币供给量)而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上。

根据政策无效命题,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即便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也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直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任何替代关系。对此,卢卡斯说“当扩张的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就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任何刺激作用。预期得到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

由于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经济如果不反复遭受政府的冲击,就会基本上是稳定的。所以,他们认为,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干预经济生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生效的暗含前提是:政府可以出其不意的实行某种政策以影响经济生活。但是,政府要取得社会的支持,就不能在经济政策上对社会搞突然袭击,而要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办事,这样,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政府的经济政策就是无效的了。

对凯恩斯主义的“积极宏观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批评看法:

(1)他们认为,日益增多的经验和理论证据表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在产量、就业或其他经济总量方面不会取得成效。即便在某些场合,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经济生活,但他们不可能克服经济周期。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经济学家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应该明确的告诉人们经济政策的后果。政策的结果确定性越小,实施政策就要越小心谨慎,因为任何一项错误的政策都会将事情弄得很糟。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大部分就是不确定的。因此,政策的制定就需要从容不迫,加倍小心,决不能用那些曾经使用过的大规模的凯恩斯主义措施去刺激经济。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对于许多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即使知道他们的结果,也仍然无法判断这种结果是不是符合公众的意愿。根据凯恩斯主义方法来制定经济政策的人,无法让经济中的个人去选择自己认为有良好结果的政策。他们是被迫选择这些政策的。其结果是,除非人们的偏好恰好和政策制定者的规定相配合,否则,这些经济政策很有可能是人们的处境普遍的变得更糟。

参考文献

[1]戴维•罗默著,王根蓓译.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

[2]江晴著.解读后货币经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篇7

股票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资产表现形式,股市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股市宏观调控的内涵、股市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股市宏观调控的工具以及股市宏观调控的效果等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在宏观调控的内涵方面,清晰界定了股市宏观调控与股市监管(沈小平,2004);在股市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方面,基本上肯定了股市特别是我国股市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股市宏观调控的工具方面,提出了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手段,绝大多数主张把政府对股市的干预转变为通过财政、货币和股市政策杠杆进行间接干预。在股市宏观调控的效果方面,主要研究集中在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上,对此研究的意见很不一致。有学者认为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是有效的,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效果不明显。潘明霞、周莉凡(2006)的研究则表明,货币政策尽管对股市会产生影响,但相对于频繁的股市波动来说则显得微不足道,货币政策还不是解释我国股市波动的有效变量,也并非是应对股市“泡沫”和低迷的最佳工具;但当央行意图影响股市时,经验表明,选择利率工具要好于货币数量工具。货币政策对股市不具备可控性。国外的研究也表明,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影响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也不能独立地解决资产价格的破坏效应(伯南克,2006);另外,有学者认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时滞较长,但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却是非常迅速的(高湘一,2002)。加之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较短,因而是调节股市的理想政策工具;同时认为,政府的各项财政政策亦会对股市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尤以证券交易税和资本利得税对股市影响更甚。从财政政策的角度对股市经济调控的论述相对来说要少得多。杨新松、龙革生(2006)的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双向正向关系,而利率对股票价格有明显的反向影响。但由于股票市场会影响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使用货币供应量调控股票市场时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难度增大,因而对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所以与货币供应量相比,中央银行利用利率调控股票市场更有效。论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提出财政政策是股市的自动稳定器;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社会总需求与经济结构而对股价的运行产生影响(夏宇、陈达,2002)。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调控的有效性和调控的手段与工具上。尽管对宏观调控股市的效果有分歧,但在主流上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的效果是有限的。

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有效性的最新检验

传统调控股市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特点来看,首先,实施货币政策的依据在于对基本经济面的判断而非基于对股市的判断。货币政策是全局性和整体性的政策,一旦运用,必然会对经济全局产生影响,而不仅仅只限于股票市场本身,尤其是当股票市场调控的方向与基本经济面调控的方向相背离时,货币政策调控股市的窘境则显而易见。因此,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最多只能算作货币政策调控基本经济面的一个副产品,而不能为了专门调控股市而对基本经济面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货币政策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传导才能作用于股票市场。因此,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是间接的,其效果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当前大量的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并不明显。

财政政策对股市的调控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调控主要是对股市交易行为进行税率的调整,不管税率如何,其结果必然提高股市交易成本,弱化股市活跃程度,同时减少股市资金的净流入量和直接从股市汲取交易资金。从这个方面来讲,这种调控方式显然是一种漏损型调控,从长期来说,不利于股市的发展。因此,这种调控方式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已经弃之不用。间接调控和货币政策一样,其效果也要取决于财政政策对股市调控的传导机制。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股市调控的传导的内在机理与环节基本一致。因此,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股市的效果与财政政策间接调控股市的效果具有同一性,在此,以货币政策调控股市的效果为例来说明传统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有效性。

我国货币政策作用于股市的机制与西方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西方国家一般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目标的手段(即通常所说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通过两种渠道(即通常所说中介目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对股市施加影响。由于我国目前利率基本上是官方利率,因而货币政策工具体现出利率水平的调节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分而治之的特色,央行可通过如下两方面来对股市施加影响。一是调节货币供应量。主要运用通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进入股市的资金总量,进而影响股市。二是利率变动,通过改变货币市场和股市上各种金融工具的机会成本,以及作为政策信号改变投资者的未来预期来影响股市。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选取市场利率(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i)和法定准备金率(Qi)以及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变量,以股价指数(上证指数SZ)作为反映股市变化的变量。样本区间为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数据均来自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考虑到季节因素,所有变量都经X-12季节调整,并取对数以消除异方差性。

由于影响股市的因素很多,许多宏观经济变量多少都会对股市造成影响,因此,很难脱离这些经济变量单纯地考察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则将股市与货币政策变量的关系放在一个经济系统中考虑,Sims(1980)提出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及脉冲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工具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可能(高铁梅,2006)。VaR由于将所有变量都看成是内生的,不对变量施以任何先验的约束,显然,用此来衡量经济变量间的动态关系是相当适用的。此外,VaR还可借由脉冲反应来解释变量如何对各种冲击做出反应,以及对解释变量的方差进行分解,提供在每一解释变量的方差中其他解释变量所能解释的比例。

理论上VaR中各方程式的残差必须符合白噪声过程,因此,进行VaR参数估计需选取合适的滞后期,根据aiC&SC信息量最小的准则确定最佳滞后期为2;对VaR模型中股价指数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下:

从结果分析来看,VaR模型估计效果是较好的,表明股价主要受到其自身惯性SZ(-1)的影响(系数为1.21),同时短期股价指数与利率存在失衡现象,并不遵循严格的负相关(如滞后1期的利率与股价正相关);短期货币供应量和存款准备金率对股价指数既有正的影响,也有负的影响;说明我国“股经背离”现象的存在;从参数的显著性来看,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股价指数的影响都不显著,说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各滞后期不能解释股价指数变化,在以股价指数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滞后2期m1和m2对股价指数估计系数有显著性影响,但这种关系很弱。

通过脉冲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变量一个标准差信息对股价指数变化的动态影响(如图-1至图-4)。

以上4个图显示,不同货币政策指标对股价指数的影响几乎都是不显著的。相对来说,股价对货币供应量反应比对其他货币政策变量的反应要强烈些。而且股价指数对货币供应量m2的单位冲击的反应在调整后第2个季度为最大,随后影响力逐渐下降,股价指数对货币供应量m1的单位冲击的反应在调整后第1个季度为最大,过后便迅速减少,说明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主要是短期性的。脉冲反应过程清楚地显示,股市的货币供应量变动效应表现得比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效应明显。为了解各变量信息对股价指数的相对重要性,对股价指数进行了方差分解(见表-1)。

结果表明在影响股价指数波动的因素中,占绝对优势的因素是股票市场自身,一个年度内,贡献达90%左右。即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力度极为有限,一年内对股市波动的贡献度仅为6%左右,货币供应量对股价波动的贡献度也很低,仅为4%左右。此外,工具变量和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都极其短暂,而货币市场对股市的作用是持续的,表明货币市场是股市资金的一个重要、稳定的来源,且长期中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对股市影响程度弱于货币供应量,其对股市波动的解释力度约为货币供应量的三分之一。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对股市宏观调控的效果目前仍然不理想,财政政策对股市间接调控的效果也一样。同时根据实践方面的经验可以发现,目前对股市的调控主要是间接调控而非直接调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般要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而后才能作用于股市,才能对股市产生间接的调控作用。事实上,目前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很有限。因此,宏观调控股市的思路要有新突破,宏观调控股市的方法要有新途径。简而言之,必须对股市宏观调控的机制进行创新。

三、股市宏观调控机制创新

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的股市间接调控政策的调控效果不显著或不理想。因此,完善股市调控政策,创新股市调控机制,是中国股市宏观调控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务之急,完善和创新中国股市调控机制,必须建立对股市直接进行调控的机制与政策,把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股市的调控,提高股市调控的绩效,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1.建立专司股票调控的国家股票调控委员会。股市监管与股市调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职能差别和操作差别,应该建立一个直属于国务院的股市调控委员会,以别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的权能,专司股市调控之职,以确保中国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国家股市调控委员应该把握股市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建立股市稳定运行机制,并进行相应的调控操作,以熨平市场的周期波动或减小短期波动幅度。

2.建立直接调控股市供需关系的机制。建立股市直接调控政策体系,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建立对股市供需进行直接调控的机制与手段,通过控制股市的供求来直接调控股市。国内有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如吴晓求在1995年提出,建立股市调控基金,通过国有股的吞吐来调控股市。这是一条先有基金后有股票的方案。童士清(1999)提出用国家股调节股市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和建议都是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提出的,所以在直接调控股市上均以对国有股吞吐的调控为基调,局限于对国有股的调控上。笔者的构想是:任何上市公司都有维护股市稳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限于国有上市公司。因此,只要是上市公司,在上市时,均应根据其发行溢价情况划拨给国家一定份额的股票,这些股票可以以相当于股票溢价发行的税收的名义划拨。因此,无偿划拨股票给国家股票调控委员会没有法律上的障碍。已经上市的公司应该补交这笔溢价税,原则上应该以股票的形式上缴。划拨给委员会的股票即为国家重要战略储备资产,是国家的股票储备,在股市过热或某只股票价格明显超过股票的内在价值时,该委员会可以卖出股票,平抑股价;当股市过冷或某只股票价格明显低于股票的内在价值时,该委员可以买进股票,稳定股市。即国家可以通过这个专门的委员会进行股票的买卖来调控股市。

3.赋予国家股票调控委员创造新的调控股市的证券衍生产品的职能。证券衍生产品在我国的股票市场出现还是一个新事物。目前,我国证券衍生产品的创设不规范和不合理。国家应赋予该委员会创造新的调控股市的证券衍生产品的职能。证券衍生产品的创设,可以由专业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提出,但必须经国家股票调控委员会批准设立,但专业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创设的衍生证券产品在一级市场上所获的收益必须同国家证券委员会分享。国家证券调控委员当然也可以直接创设证券衍生产品,通过创设证券衍生产品,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证券衍生产品的吞吐来调节各类专业投资基金与证券公司的资金余缺,利用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自身的市场化行为调节股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证券衍生产品的创设来筹集股市调节基金,使股市调控委员即使在股市过热且手中没有股票时,也可以通过高买低卖的方式来调节股市。这样既克服了漏损型调控造成的股市失血,又建立了一条经常性的股市调控融资渠道,真正体现取之于股用之于股。

[论文关键词]股市宏观调控机制创新

[论文摘要]文章对股市宏观调控研究作了简要回顾,运用VaR模型对货币政策调控股市的有效性进行了最新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不显著;同时,现有的财政政策调控属于漏损型调控,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因此,必须创新股市宏观调控机制。

[参考文献]

[1]沈小平.我国股市宏观调控观点述评[J].经济研究参考,2004,(87):4-10.

[2]潘明霞,周莉凡.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能力[J].西南金融,2006,(7):18-20.

[3]伯南克.金融学文献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

[4]高湘一.论宏观调控与股市自发机制的相关关系[J].财贸经济,2002,(7):23-25+53.

[5]杨新松,龙革生.货币政策是否影响股票市场: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3):39-44.

[6]夏宇,陈达.浅析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J].吉林财税,2002,(1):49-50.

[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篇8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策工具;经济增长

[Doi]10.13939/ki.zgsc.2015.22.094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t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t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篇9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利用货币政策等方式调控国民调控国民经济。其目的在于稳定国内的物价、确保相应的经济增长以及充分就业。虽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货币政策不断在变化,但是其均是立足于时展的需求,具备一定的有效性。

一、宏观经济学与货币政策的界定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也叫作收入理论或者就业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为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其内涵就为利用总体性统计的概念,如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消费等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

2.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

(1)界定

货币政策,界定货币政策可以从狭义、广义两个角度来看。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就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控制、调节信用量、货币供应量的措施。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包括了政府、中央银行以及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的规定和一切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措施。

(2)目标

第一,操作目标。操作目标考虑的内容单纯为央行实际准备金、基础货币、市场利率。其特点包括相p性、可测性、相应可控性。操作目标就是货币政策的近期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央行通过有关工具能够实现目标变量的控制的目标。

第二,中介目标。中介目标考虑的内容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通货膨胀、汇率等。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的远期目标。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可达到的操作目标由较远的距离,接近于最终目标。

第三,最终目标(政策目标)。最终目标就是央行、政府最想要通过货币政策实现的目标。从最终目标的定义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说,最终目标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

有关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国内外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如果货币政策能够对国内经济变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就具有了有效性。这种理论主要的衡量指标包括了货币政策是否影响经济支出、是否和产出关系稳定、是否能够良好控制货币等。

也有学者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一种“意义”上的内涵。他们认为,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需要从意义层面展开研究。这种观点提出,货币政策是与国民总收入、总需求之间紧密相关的。从这种角度来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取决于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虽然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定义和理解范畴“众说纷纭”。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观点中提取如下共性:

(1)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性变量(如稳定物价、经济增长)等实际产生的影响,说白了就是对国内经济运行作用力的大小。

(2)央行、政府、有关机构是否适时利用货币政策达到预期的宏观经济方面的调控效果。

从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存在一种“工具”与“目的”的关系,那么,我们以宏观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切实可行的。

三、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我国不同阶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此处笔者从整体宏观经济特点入手,从4个具有典型代表事件的时间段分别分析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一阶段:金融危机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为(1998-2002)年。从整体宏观经济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国际环境不佳,也造成我国经济下滑。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政府、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有:(1)大幅降低利率(5次),存款利率由5.66%降至2.24%,贷款利率从8.66%降至6.38,还一并调整了利率结构;(2)强化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扩展交易工具。政策(1)极大的、快速的提高了有效需求,刺激国民进行投资和消费,带给国民长期无间稳定的良好预期,进而起到了降低经济波动的作用。政策(2)灵活的、良好的操作公开市场,为公开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经济危机背景下国内社会需求良好扩大、消费、投资明显提高,公开市场发展明显增速。

第二阶段:防止“经济过热”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为(2003-2007)年。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这一阶段国内经济涨势迅速。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防止经济过热,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为--利率市场化。通过提升商业银行、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放开结息、贷款利率的确定方式、制定再贷浮息制度(2005年)、构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系统(2006年)、上调存款利率(2007年,物价上涨)灵活控制经济发展,在确保稳定健康的经济增长趋势时,良好的控制了经济过热,促进信贷、投资合理增长,稳定维持物价水平,正确引导和有效调节国民对通货膨胀的合理要求。

第三阶段:次贷危机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为(2008-2009)年,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看,由于次贷危机的迅速蔓延,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有连续调低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经过这些政策操作,将有效的降低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第四阶段:经济复苏

经济复苏阶段可以视为从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回升明显。为了确保经济的长足发展,国家对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了调整(2012年-2013年,人民银行存贷款基础利率3次上调,而国家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时优化了货币政策工具以强化公开市场利率弹性。国家还对信贷结构予以调整(以文化产业、节能减排领域、高新产业为典型,予以信贷优惠政策等)。通过这些货币政策对于强化市场竞争、调控房地产、经济发展、促进居民配置自身财富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使我国GDp、Cpi实现稳健、较快增长。

四、结束语

文章在宏观经济学视角下分析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有效性。从中不难看出,如果国家想要得到良好较快的发展,就需要依托各种政策,而国家的经济发展,更离不开货币政策。不同阶段,应对不同的经济背景,我国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各不相同。可见货币政策的出台、调整能够起到稳定国家经济的作用。而各个阶段国内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示在该阶段,国内的货币政策具有有效性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了经济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的对货币政策进行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潘文皓.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

[2]郭明亮.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D].东南大学,2014.

[3]张良成,舒长江.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2).

[4]苗子清.金融危机期间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5]何林,吕红娟,何炼成.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基于1999--2009数据的实证分析[J].学术界,2010(7).

[6]石睿柯.我国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联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篇10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传导机制

对货币政策的效应不一致性研究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个角度。其中空间维度的不一致性就是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或称空间非一致性,主要是指同一货币政策作用于不同经济区域会产生的不同政策效果。

一、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方法的评述

1、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是最早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方面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由蒙代尔首先提出,最早应用在欧洲货币联盟中。根据这个方法,在存在结构性差异的情况下,统一的货币政策将会存在区域非对称效应。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只能判断货币政策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无法分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具体作用机理,具有一定局限性。

2、宏观结构模型。宏观结构模型是通过宏观经济中重要变量之间的关系,列出联立方程,并通过实际数据对这些联立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得出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理论基础的不同,宏观结构方程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种方法主要是美国的几位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用于对美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但是,由于大型宏观结构模型的数据难以获得、并且存在估计不准确的缺陷,进入20世纪90年代,使用大型宏观结构模型的学者越来越少。

3、简化模型。简化模型是指把地区经济的结构方程列出后,解出每个地区的简化形式方程。衡量经济行为的衡量指标是内生变量,而全国政府支出、税收收入和货币供给等是外生变量。与宏观结构模型相比,简化模型的优势是形式简单、可以解决严重的地区数据缺少问题。但是,学者们研究发型,无论是区域简化形式方程还是全国简化形式方程同样存在估计偏误的问题,对采用简化模型获取区域政策乘数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4、向量自回归模型。大型宏观结构模型总是需要进行一系列假设、但是这些假设事实上并不可信。VaR模型克服了这样的问题,成为了现在时间序列实证研究广泛应用的方法。自从1998年carlino和defina采用VaR技术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之后,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基本都采用VaR模型、结构向量自回归(以下简称SVaR)模型以及对VaR进行一定形式的改进后的模型。

VaR模型与之前的模型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第一,传统的联立方程组需要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对变量关系通过严密的方程组加以描述。但是很多情况下,经济理论的发展并不足以对计量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模型系统。而在宏观结构模型中,内生变量既出现在方程的左侧也出现在方程的右侧,令方程的估计的推断变得更加困难。而VaR模型则克服了这一困难。第二,VaR模型能够方便的对区域进行横向比较。第三,宏观结构模型几乎要包含宏观经济中所有重要作用变量数据,对数据要求较高。VaR模型在数据的使用上比较节省,只需要寻找与研究相关的几个变量的数据。

二、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性的证明

1、对一国国内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性的研究。众多学者对美国国内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发现,不管是从货币供给角度还是从两种货币政策(紧缩性的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效果差异来看,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都比较明显。学者除了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研究之外,还对其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加拿大、荷兰、意大利、德国等过的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冲击能够产生相对的价格效应,而不只是通常假定的整体价格水平效应,资本结构、出口依赖和政府补贴的差异有助于解释这些非均衡效应。

2、对同一货币区(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效应差异化的存在性研究。对于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盟国家内部,研究的结论表明货币政策在国家之间的效应存在不对称性,各个国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不一致,从而可以看出即使在国家之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也比较明显。

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原因

1、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传导渠道。从已有研究来看,认为成因主要集中在对于区域信贷获得成本和区域信贷的可获得性两大因素上。一系列文献研究主要是从产业结构、银行规模和企业规模这三个角度来寻找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成因,而这三个影响因素通过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发生作用。

2、区域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差异。把各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原因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划分为经济结构差异和金融结构差异两大方面,经济结构差异具体包含宏观层面上的产业结构在利率敏感度上的差异和微观层面上企业规模的差异。金融结构差异具体包含银行规模、银行经营状况、银行集中程度、其他融资渠道等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之所以能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的存在,这导致了企业和个人对于本地区银行以及其他融资渠道的高度依赖。

3、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内生性成因和外生性成因。Fuentes和dow(2003)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除了在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差异以外,还应该考虑经济主体的行为因素,也就是在货币政策具有内生性的假设前提之下,银行流动性偏好、存款者和借款者的流动性偏好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都有影响。原因是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中央银行对于货币供给的直接控制能力下降,货币供给在经济过程中具有越来越强的内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