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38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篇1

自从党的十八大开幕以来,在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切实有效地贯彻了群众路线,并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我国各个阶层中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不仅能为我国推进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提供助力,还能够切实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正确地梳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之间的关系是顺利开展教育活动并且加强教育质量的前提。

1法制教育概述

1.1法制教育的内涵

我国推行法制教育旨在培养执政党和基层群众运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法制教育强调法律在人们日常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上的规范和导向作用。社会公民的道德水准是由家庭教化和社会熏陶而形成的,对公民的为人处世具有指导作用;而社会公民的法律素养则需要经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形成,是约束公民行为的准绳。人们无法对道德的底线做出清晰的划分,但是可以对法律的底线做出清晰的判断。很多社会不良现象或行为虽然在道德层面被谴责,但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遏制。但是如若发生违法行为,政府或法院便有权力对其进行行政拘留、民事或刑事处罚。因此,法律可以更有效更明确地约束人们的行为。科学全面的开展法律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法律素养,也能够间接地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全民普法和全民懂法是法制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1.2法制教育的意义

切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就需要国家领导和基层群众坚持实行依法治国的理念。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针就需要在高等学校和社会各个阶层中全面大力推行法制教育。通过法制教育培养我国公民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并提高法律素质,让社会公民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在社会各个阶层中进行普法宣传,能够有效地改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有助于提高社会各阶层人群的整体素质。在高等学校或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加强法律教育,培养学生群体的法律知识,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也能够从小培养公民的维权和法律意识。

2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中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程,高等学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等必修课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国家大力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华夏土地上生根发芽。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向人们宣传弘扬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同时也更准确地向人们展示了我国我党的发展历史。这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找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以及把握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肩负的责任,还有利于深化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青少年学生和中青年工作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主要表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更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2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通过在社会各个阶层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正确地引导我国公民为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及和谐的国家而努力奋斗,积极地引领我国社会向自由、公正、平等以及法治的良好方向发展,全面地树立人民群众的爱国、诚信、敬业以及友善的正能量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我国深化体制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党内同志和党外群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加深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程度,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也推进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脚步。

3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3.1法制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法制教育能够加强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1]单就在学校中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而言,目前,在中小学或大学的课堂中,部分学生甚至是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抵触或消极的情绪。直接原因是大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或只是为了修学分与考试成绩而学习,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出现学生睡觉、玩手机以及嬉戏打闹等无视课堂纪律的现象。根本原因是大部分学生缺少对思想政治教育端正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意识。然而全面开展法制教育能够极大约束学生的行为,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法律法规与政治制度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原有态度和固有认知。开展法制教育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也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3.2思想政治教育对法制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法律教育对人们的教育效果。[2]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针的提出,使得全国人民对法律在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制教育仍然没有全面普及,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且不说在教育程度偏低的发展滞后地区,即便是在教育程度高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也存着不知法不懂法的公民。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解,加强对法制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作用和法律保障的认识。

3.3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切实解决我国目前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成效差以及覆盖范围小等问题,就必须将两种教育有机地结合。以法制教育滋养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带动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法制教育的推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两者结合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达到相得益彰又相辅相成的教育效果。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篇2

涉及学校法律建设,从法律先进行谈起。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指的是由国家认定或者是认可的,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愿,是由国家强力制定和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总和。它包括宪法、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狭义的法律指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或者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教育法规指的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的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和政治之间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关系而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法规、法令、条例、规程以及制度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是兴办教育事业所必须遵守的准则、依据和规范,是国家领导、组织、管理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工具,是国家法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学校法律建设的内涵特点

2.1学校以及学校法律地位内涵

学校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青一代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场所。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起源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完善于现代社会。在我国《教育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制度。国家建设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和培养目标等都是有国务院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

2.2学校法律地位内涵

学校的法律地位指的是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以及责任能力。学校具备法人的资格条件,同时取得法人的资格。学校作为法人主体,能够以自身的名义参与各种民事活动,有利于在根本上改变国家办的学校属于国家政府机构的附属地位,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性。学校有着法定权利和责任能力,就可以独立经营学校的资源。

2.3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

学校法律地位决定学校享有办学自,这是学校区别其他法人的重要特征。学校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财产的独立性。学校财产的独立受着法律保护,学校不承担债务之间的连带责任。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人的机构,有着鲜明的公益性。办学自主性、财产独立性和机构公益是学校法人三大特征。

3.教育法的特点及功能

3.1教育法的特点

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基础、灵魂,而教育法是教育政策的体现,是政府政策的有力保证,使教育政策有稳定性和有效性。教育的法律法规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教育法规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教育法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相适应。

3.2教育法规的功能

教育法规的指引作用指教育法规体现了国家教育发展的目的、政策,指引人们按照国家目的。教育法规具有评价作用,判断衡量人的教育行为的作用。教育法把人们对教育的普遍要求凝结为稳定教育行为规范,同时对教育主体进行保障。

4.学校法律建设中的法制与法治

4.1法制与法治的渊源

“法制”与“法治”是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两个词。如1996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着重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但是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两次提法中“法制国家”与“法治国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有一定的区别,这一区别主要体现在“法制”与“法治”的区别上。但人们往往分不清二者的区别,甚至不加区分地使用。因此,有必要弄清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4.2法制与法治的概念

法制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法治却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法制的内涵比法治要小的多。法制着重讲的是法的一系列规则、原则及与此相关的制度,而法治的内容就要丰富得多。一般来讲,法治所体现的一种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状态至少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一是这个国家要具备完善而良好的法;二是这种法要得以普遍而自觉的遵守;三是已建立健全完备的使这种法得以正确适用与遵守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而且这种权力体系是以权力的互相制约、监督为前提条件的。法治就是在法及其司法体制健全的情况下,在完全地服从于和体现了社会的整体利益与群体意志的前提条件下,能最大限度而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意志与行为的自由的一种社会状态。

4.3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联系

在明确了法制与法治的基本含义之后,就会看出二者有许多区别。诸如法制所讲的法主要指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而法治所讲的法除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之外,还包括动态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守法等活动;法制所讲的法律制度既可以是好的、民主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是不好的、专制的法律制度,而法治所讲的法律制度单指良好的、民主的、能使法得以正确适用和普遍遵守的法律制度。

4.4法制与法治的内涵精神

在经过上述简单分析之后,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在学校法律建设中,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单纯的法制。法制可以存在于奴隶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任何的社会形态之中,而法治只能存在于民主政治的社会形态中。因此,我国现在所提倡和努力建立健全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

法治的基本原则以良好的法的制定与遵守以及确保法的适用与遵守的完善的国家权力机关体系的存在为主要内容。要实现这一原则,达到法治的目标,尚需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然而,学校法律建设中法治现象在我国的建立健全,却已是必然趋势。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篇3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全面依法治省、依法治市要求,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推进法治机关、法治学校、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形成教育系统依法治理、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的局面,切实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加快乐山教育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落实全面依法治市总体要求,围绕“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狠抓教育系统“关键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将我市教育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良好法治基础。

坚持分类指导,学用结合。根据不同地区、部门、学校和对象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健全系统化、多样化、规范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系统规划,全面推进。科学规划法治教育内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宣传宪法等法律知识,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全面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坚持开拓创新,注重实效。结合法治宣传实际,把握依法治教的基本规律,创新工作理念,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创新,深入开展参与式、实践式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主要目标

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载体和形式不断创新、丰富,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施与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升;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广大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教育系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务

(一)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任务要求,全面提升教育系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按照省、市“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在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推进教育系统深入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教育系统宪法学习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健全完善宪法日教育仪式和内容,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不断提高教育系统的宪法意识。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环保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法规。

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学习宣传,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尊崇,遵守党内法规。

坚持结合教育实际和需要,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教育系统践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入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鼓励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推广,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与熏陶作用。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健全守法信用记录,完善教育领域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二)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全面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根据《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施意见》,明确各学段法治教育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考试、进评估”的系统化、规范化建设。在中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发挥法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平等意识、诚信观念和契约精神。积极探索法治教育的规律与特点,以宪法教育和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将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安排教育内容、教育重点和方法途径,坚持落细落小落实,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方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注重发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网络文化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部门协调机制,充分整合利用各部门和社会的法治教育资源,建立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调配合开展法治教育的机制,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格局。

(三)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系统依法治理水平

以宣传贯彻实施教育部《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和《教育系统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系统依法治教,将法治知识普及、法治观念养成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在教育部门、学校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普法宣传、法治教育、依法治理方面的作用。

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依法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体制,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定并公布教育行政部门权责清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完成学校章程建设,发挥章程在学校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健全校内民主管理体制,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权益保护和救济机制。

三、工作举措

(一)实施法治观念提升工程

落实教育行政部门日常学法用法制度。狠抓关键环节,坚持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教育系统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法治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与实践的需要,每年明确年度法治教育重点和学习规划,并通过党委(党组)会议会前集体学法、法治讲座、法治培训等方式,予以落实。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健全评价机制和个人法治档案。将法治教育纳入教育部门公务员培训总体规划,在其他各类公务员培训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保证法治培训课时数量和培训质量。要把学法用法情况列入公务员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创新培训考核方式,探索建立依法治教案例库和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法治能力评测工具。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和从事政策法规、等工作的公务员必须接受过系统的行政执法和教育法律的专门教育或培训,具备开展行政执法、运用法律处理教育纠纷、解决问题的资格和能力。

大力提高校长的依法治校能力。贯彻落实国家中小学校长法治教育大纲,建立市级校长依法治校能力培训机制,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法治思维和擅于运用法治方式管理学校的管理者,并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学校管理队伍的法律素质。明确校长任职应知会用的基本法律原则、常识及规定。把校长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校长任职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全面提升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结合学校依法治理需要,贴近教师工作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依法参与学校管理、依法维护自身和学生合法权益的能力。积极选送教师参加教育部中小学法治教师名师工程培训,在各级教师培训中开展专项培训,增加法治教育内容,加强法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等的培训力度。深入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全员法治培训,培养一批法治观念强、法律素养高、法律技能优的优秀教师。在教师的任职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中,要明确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学时。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教师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教学观摩、法治演讲等活动,提升教师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专题培训、报告会、研讨会、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一定课时的法治教育培训。

(二)统筹推进学生法治教育

坚持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严格按照国家和课程设置方案,分学段开齐开足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确保师资和课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设《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课程。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根据《大纲》要求编写法治教育教材,在校本课程中设置法治课。深入推进法治教育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着力解决法治教育在课时安排、教材建设、师资配备与培训、教研科研、经费保障、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有关学科课程、学校活动和文化建设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理念和内容。在小学普及宪法基本常识,逐步使青少年树立宪法意识、巩固国家观念。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中,使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法治教育,在开学第一课、班团队会、社会实践、成人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巡讲、辩论会、模拟法庭、法治教育微电影的拍摄与展播、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等校园普法活动,结合安全、禁毒、国防和防止学生校园欺凌等专题教育,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律进班级”“法律进社团”“法律进寝室”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治力量,培养法治观念。大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用好校园网、家校通等资源,搭建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报以及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个人社交平台,开展法治宣传,增强网络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理性思考和正确认识法治事件、现实案例。积极编写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制作普法影视光盘、普法动漫、法治宣传挂图等有关资料,供学生日常学习和参考。根据青少年学生需求,有条件的学校每学期要举办一次法治讲座,开展一次法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服务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运用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长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法治教育力量。

加强对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与考核。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保证法治教育时间。探索建立学校法治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将学校法治教育的水平和成效与“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创建等工作相结合,纳入对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整体督导评估和年度(目标)考核之中,把学生法治教育综合情况作为对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校长任期考核、教师业绩考核、学生操行评定等挂钩。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完善依法治校示范校动态管理机制。对法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和学校加强宣传和表彰奖励。积极创建法治校园,鼓励和指导学校完善校内法治教育的宣传栏、张贴画等,营造良好法治文化校园环境。

(三)加强教育普法队伍建设

提升法治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配齐法治教育课教师,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中小学要配备1—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不具备条件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多校联合聘用法治教育课专任教师。在新教师公开招考中注重法治教师补充,到2020年前,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至少要有1名受过法治专业培训、培养的教师。在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定中,探索对法治教育教学成果单列评定。通过新进教师培训、将法治学习内容纳入政治学习安排等,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教育能力。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通过国家和省级选拔培训、市级专项培训,在七五期间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少年法治教育教师。

加强兼职法治教育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从司法、消防、公安、医护、环保等部门聘请兼职法治教育教师的制度,进一步增加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内容。加强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制度建设,中小学100%配备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职业学校、“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学校从一线政法工作者中选配法治副校长或辅导员,进一步完善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制度,明确职责,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法律院系教师等法律工作者的力量,建设稳定的兼职法治教育师资队伍,为中小学法治教育提供支持。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法治教育宣传的积极性。健全普法联络员制度,组织引导法学专家、法律工作者、司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会同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国家机关、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深入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合作开发法治教育项目;有关部门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利用学校和社区法治教育平台,为学校提供相应的法治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组建教育普法顾问团、普法讲师团等,建立完善普法人才资源库,健全普法表彰激励机制。

(四)创新丰富法治教育资源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以相对集中的方式为区域内中小学校提供法治教育服务和支持。以建设省级或市级示范性基地为引领,研制实践基地建设运营的相关标准、教育活动内容和管理办法等,逐步加以推广。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提供方式,积极创造条件打造一批集实践性、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组织推动中小学生利用实践基地学习掌握法治知识。到2020年,积极争创部级实践基地,至少建成1所符合标准的实践基地,县(市、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利用实践基地的资源,在中小学设立具备一定实践性、互动性教学功能的“法治教育教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配合司法行政部门发挥对普法工作综合协调的职能,会同各有关部门制作针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资源,以多种形式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积极配合地方法院、检察院发挥优势,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安排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法官、检察官,担任实践基地的教育指导工作;支持各级共青团组织将实践基地作为青年普法志愿活动的重要平台,推动以青少年的视角和表述方式,讲述法治故事,传递法治观念。

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支持体系。充分利用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将多种法治教育资源以多种形式予以整合、提升,为师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鲜活丰富的优秀网络法治教育资源,实现数字化、情景化、生动化的法治教育。开发多种形式的网络法治教育课件,探索建立法治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持续开展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立教育公益普法制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广告栏、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载体,积极推动新闻媒体参与教育系统公益法治宣传教育,培育教育法治宣传优秀品牌。

建立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和特殊群体学生的专项普法工程。支持法治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推进远程法治教育发展,使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能接受必要的法治教育。重视加强对留守儿童、随迁子女、不良行为青少年等群体的法治教育和服务支持,更好地维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五)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依据教育部制定依法治校评估体系和考核办法,修订我市相关评估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多元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学校依章程自主办学,健全章程核准后的执行和监督评价机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依法治理水平。到2020年建成100所左右“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六)建立学校法律服务支持体系

健全学校法律顾问制度。鼓励中小学视情况配备法律顾问。地方教育部门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与律师协会合作、借助高校和研究机构力量等方式,搭建区域内中小学校法律顾问资源共享平台。

四、组织领导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教育普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普法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抓紧抓好。

(二)健全教育普法领导工作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对法治宣传教育统筹规划,督促指导全市教育系统的普法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定法治工作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作为本部门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机构。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成立依法治校及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法治教育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教育普法责任清单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推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需求开展普法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加强与综治办、司法、公安、法院、检察院、共青团、妇联、关工委,以及律师协会等部门组织的联系沟通,共同搭建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合作机制。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篇4

十分重视民主法制教育,自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来,就民主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原则和内容等作了许多深刻的论述。这些重要论述逻辑严密,为我国民主法制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有效应对民主法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准则。

关键词:

民主法制教育;重要论述;准则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民主法制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SKSZG03)的阶段性成果。

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召开以来,就民主法制教育重要性、民主法制教育原则、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等方面作了精辟阐释。这些理论阐释不仅逻辑严密,而且为我国民主法制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明确了民主法制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有效应对民主法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准则。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梳理与提炼关于民主法制教育重要论述的要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

一、关于民主法制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

关于民主法制教育的重要论述主要涉及民主法制教育重要性、民主法制教育原则、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等方面,以下将分别进行梳理与总结。

1.“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指出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共产党执政、国家机关行政、公民行为的合法性准则和依据。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特别重视宪法宣传教育,指出“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1],通过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明确指出“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2],可见已经将宪法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认为,宪法宣传教育同时也是树立宪法权威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通过宪法宣传教育与宪法法律实施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更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从而实现全民守法的良好局面,牢固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认为宪法宣传教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明确发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号召,在以往树立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的法制宣传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目标。2013年2月23日,在中共中央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凸显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依法治国新阶段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确指出了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明确提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2]因此,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首先是要弘扬宪法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弘扬宪法精神的必要手段,宪法宣传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应有之意。

2.“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结合当前法治实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条件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任务更加繁重。“三个共同推进”与“三个一体”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显示了新的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除了“三个共同推进”与“三个一体”建设之外,还指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提出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这里的法治实践具有依法治国新阶段的特殊性,强调的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的法治实践,是依法治国理政中的法治实践,是依法治理活动以及社会管理中的法治实践。综上可知,是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局上来看待法治实践,是依据依法治国新阶段的法治实践来审视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的密切关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以及历史阶段提出、发展了的民主法制教育与民主法制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出坚持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的原则。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此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继承和发扬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治理原则,分析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提出了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的论断,突出了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道德对于法治的支撑作用,对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3.“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强调要对党员干部开展宪法教育。针对当前公民以及领导干部宪法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现状,强调“我们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1]。这里的“党员干部教育”,确切地说是指党员干部的民主法制教育。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宪法、模范遵守宪法是树立宪法意识乃至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在全社会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是广泛和深远的。从的相关重要论述中可见,宪法教育在党员干部民主法制教育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民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内民主教育是民主教育的重要构成,是针对党内成员的特殊民主教育。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内民主以及民主集中等相关问题做了明确的阐述。在要求发扬党内民主的同时,提出要把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一把手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关于党内民主,从严肃党的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求发扬党内民主,营造民主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同时还要善于进行正确集中,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由此看出,党内民主教育尤为必要,这涉及发扬党内民主的效果问题。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必须健全与落实的。又强调一把手在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指出要把一把手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一把手自觉坚持集体领导,带头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坚决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二、关于民主法制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导作用

民主法制教育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关于民主法制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当前民主法制教育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指明了民主法制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关于民主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民主法制教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必要手段。民主法制教育是党和国家向人民群众传授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点的教育活动,事关社会安定团结、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成败。只有明确了民主法制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培养出坚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点的合格公民。突出宪法宣传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举足轻重地位的思想观点,为明确民主法制教育重要的战略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为解决民主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准则。关于民主法制教育原则的重要论述为民主法制教育提供了宏观性、导向性以及规范性的准则,突破了就民主法制教育过程本身而研究自身的理论壁垒,拓展了民主法制教育的研究视野,从客观规律层面总结了民主法制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与此同时,关于民主法制教育原则的重要论述还蕴含着深刻的问题意识,深切回应、关照、立足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例如,针对当前的民主法制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的问题,认为应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的相结合、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的相结合。从特定时代出发、从现实问题出发,归纳总结出民主法制教育的原则,为解决民主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准则与依据;将民主法制教育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下进行考察,能够客观真实地找准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3.在创新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的同时,明确了民主法制教育的重点。对于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的论述,都是从宏观的、整体的视野来展开论述的,没有拘泥于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的具体环节,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民主法制教育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丰富与充实,这就需要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直面现实问题以及展望未来中不断创新。站在国家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民主法制教育内容进行了论述,对民主法制教育重要内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民主法制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指向。明确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增强民主法制教育实效性、针对性以及提高教育效率的有力抓手,如对宪法宣传教育以及对于党内民主教育内容的论述。民主法制教育应当根据现实要求与情况明确教育内容的重点,使人民群众能够准确、高效把握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的要义;同时,又要从顶层设计、宏观层面为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的完善与丰富作指导。

作者:董翼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篇5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现阶段主要观点认为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全面的法律意识教育,属于德育范畴。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列为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但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有其独立性,不应从属于道德教育。[1]张晓敏认为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应当还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制教育之独立性地位。[2](2)法制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刘颖认为法制教育确定了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推动了公民教育的发展与实践,是公民教育行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主要是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4](2)高校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知法、守法、护法的大学生,这是我国高校法制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培养的前提和关键。[5](3)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6](4)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应当是人的全面发展。[7](5)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并帮助其树立法律信仰。[8]还有论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9]高校法制教育的体系与内容研究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体系构建研究。代表性观点有:韩世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当是兼容“意识”、“知识”和“行为”于一体的法律素质构建,其教育的真正发挥必须依赖一套健全完善的实现结合机制。[10]黄青燕认为应当建立法制教育的衔接机制,实现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11]高校法制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体现于“基础”课程之中。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内容要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核心地位。黄文艺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应致力于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习惯,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12](2)应当调整法制教育相关教学内容。沈蓉等认为增加有关经济法内容的教学应当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客观要求,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经济形势下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13](3)完善“基础”课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构建实用型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应当能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还要能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14]

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原因研究

在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原因的探讨方面,许多学者都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进行研究。1.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颜素珍等对南京地区的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15]郭先根认为,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缺乏领导组织机构和合理规划,法制教育课程尚未作为一门必修课正式列入教学大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持续存在。[16]孙勉认为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视道德教育,而忽视法制教育,表现为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后果是“站得高、行得低,说得多、做得少,口气大、效果小”。[17]2.大学生法治信仰的缺失。一些研究者通过深入实地的调研,结合调研数据深刻剖析了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困境及其根源。如谢山河、黄章华主持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18]张雪芹对转型期大学生法治信仰的调查。[19]王美君以武汉市非法律专业大学生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从基本情况、法律认知、法律服从及运用、法律权利意识、法律心理以及法治教育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大学生在法律意识上的共性特点进行了总结。[20]王西阁认为受传统法文化的影响,法律工具主义思想很难内化为主体对法的动力,传统“无讼”思想也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对法律的轻视。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法制教育单一的途径和高校学生管理行政色彩过浓以及社会现实支持的欠缺都有碍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形成。[21]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是学界研究最多的问题。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在学界已形成共识。陈大文认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22]余国政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客观基础,并从教育观念的变革、课程改革、教师素质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先德教”和“后法教”分层的教育等四方面来实现两者的融合进行了探讨。[23]2.不断创新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的开展。黄文艺认为除了法制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之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24]王康康、徐延平认为,应当利用主流传媒对大学生进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大学课堂,发挥课堂教学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环境,将无声的熏陶与有声的教育相结合;走出校园,开辟第二课堂。[25]3.开展比较研究,借鉴国外法制教育的经验。李俊杰比较研究了中美两国法制教育,认为在理论上可以借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实践上值得借鉴的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等经验。[26]车雷研究了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认为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于与公民身份密切相关的法律,强调公民意识的养成;法制教育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法律资源,为学生提供富有意义的实践教学机会,极富启示作用。[27]4.紧跟中国法治进程,及时调整更新教材内容。“05”方案之后“,基础”课教材经过几次修订,对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有所完善,使理论更加联系实际,贴近学生。陈大文认为,“基础”课教学应当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内部关系,正确认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8]5.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应当体现人文精神。林国强认为,法治信仰的培育方式应当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29]蒲鸿志认为青少年法制教育面临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忽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导致法制教育的功利化。法制教育方法的人文向度是一种创新,强调沟通、感悟、互动和体验。[30]6.重视法制教育网络化的研究和实践,主张利用网络这个新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弥补传统法制教育的缺陷。任莉莎在硕士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增强我国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并提出从三个不同的层面着手探索增强实效性的具体途径。[31]7.优化校园法制环境,营造校园法治氛围,突出高校管理中的法治取向。黄蔡芹认为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言行能产生强烈的致导作用,优化学校法制环境能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潜态的影响作用,提出了校务公开制度、学代会制度等途径。[32]王西阁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人治色彩浓厚、行政化趋向严重的现象,对法制教育产生不良影响。高校管理必须秉承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民主自由等法治精神,依法治校,实现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要健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等。[33]张庆旭则从诉讼法学的角度专门研究了高校学生处分申诉制度的修正与完善,为保障学生权利、实现校园法治提供了有益参考。[34]

高校法制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研究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篇6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治;法律素质;依法治校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社会系统。作为这一系统基本要素的教育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成员素质提高而不断地吐故纳新,保守的、甚至反动的教育内容将逐渐地排除出系统之外,科学的、进步的教育内容又会被系统主动吸收。1999年3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正式写进现行宪法,法制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而被吸纳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当中,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法治精神是指尊崇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形成一种风气。风行既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之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蔡枢衡)。法治精神是推动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是一种可以沉积的民族文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治国家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有组织性、规模性和科学性等显著特点,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法治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学校法制教育,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就能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逐步消除封建人治思想,为最终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现代学校法制教育为国家造就合格的法律操作者和守法公民。法治国家是法律主治而不是权力主治的国家,是法律操作者主导而不是行政官僚主导的国家。西方社会几百年的法治实践经验和现代中国二十多年的现代法治建设历程表明,法治需要执法公仆,需要护法忠臣,需要弘法良才,“必须造就一大批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而所有这些法律人才的摇篮就在学校,根本途径就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包括法律教育)。同时,开展法制教育,使社会成员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尽管自1986年开始的三次全国性的普法宣传和正在进行的“四五”普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最富有实效的途径仍然是学校的法制教育,无论从“英才教育”意义上,还是从“普及教育”意义上,唯有学校法制教育才能持久而有效地担当起培养“法治英才”与“法治公民”这一历史使命。

第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同志在2000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举的几个实例,更让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充满忧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因此,只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也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应尽的法律责任。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是否具备法律素质,有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一项基本标准。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个体受教育年限的逐渐增长,学校已成为个体社会化必经环节。法制教育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强化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提高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它直接影响了中国法治化进程。

1.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大学有专门的法律教材外,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全部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孰不知,“道德人”与“法律人”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时,也是把有道德和有纪律(合理理解就是有法纪)并提的,而且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丝毫没有把纪律纳入道德范畴之意。同时,德育概念本身也没有包括法制教育,学校德育广义理解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狭义理解仅指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指政治立场、观点、态度以及政治鉴别力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仅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而品德教育旨在培养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的三大组成部分本身并不涵盖法制教育内容。另外,比较美国、德国与瑞士等国的学校教育,尽管也强调道德或宗教教育,但法制教育却是这些国家学校教育的传统,它与道德或宗教教育无论从教材编写、专业设置还是教师配备上都有区别。可见,把学校法制教育内容变相为德育内容,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同样,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实践本身就在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杠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面前毫无地位可言,再把法制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无疑于彻底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

2.把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如前所述,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即没有明确提出“法律素质”概念,也没有对法律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法律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也没有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只承认“法律意识”或“法制观念”的存在,在实践中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熟不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政治理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政治服务的,当今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同样要为实现政治理想服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强大推进器,这种作用的集中表现就是培养法律职业群体和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人才。如果素质教育理论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无视法律素质的存在,不重视法律素质的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仍然沿用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加强法律素质教育,就必然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3.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实践,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知法”这一层次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当然,法律知识教学是法制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两者有着重要区别,法律知识教学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知法者并不一定是守法者,知法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现在知法犯法青少年大有人在,有两点可以说明,一是模仿犯罪,不少青少年模仿影视小说中罪犯的犯罪方法和手段实施犯罪;二是反侦查,比如作案时带手套,伪造证件,破坏现场等等。所以,把传统学校德育中的法律知识教学转变为法律素质养成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构建

法制教育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的重大功用与现代学校教育忽视法制教育、不重视法律素质培养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所当然地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的民主法治人才和守法护法公民。现代学校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改革那些与民主法制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制,把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当前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必须着手以下几方面的构建。

(一)完善素质教育理论,把法律素质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加以研究。九十年代初期,国家以法律性文件的形式大力倡导“改革人才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在全国形成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高潮。从实质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应该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进一步诠释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实现途径。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全部途径,80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九十年代又大力推行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含、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比如,许多学校仅仅是每一学期或学年请校外的“法制辅导员”举办一至二次法制讲座。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没有相应的课程就难有法制教育实效。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这不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客观要求。同时,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院校开设一定比重的教育学科,在师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课程,从而使法律专业人员能够有机会进入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最终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可靠的智力资源保证。

(三)努力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法制教育与学校德育一样,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为此,在认真完成正规法制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需要努力探寻其他富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通过对多所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调查和思考,认为法制教育活动应该可以是丰富多彩和富有成效的,除了正规课程教学外,还可以包括:1.利用学校部分教师和校外司法专业人员的法律智力资源,开展“周末法制教育系列讲座”,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2.帮助学生建立法律协会,进行有关法制方面的学习讨论和实践;3.组织青少年学生旁听各类案件的审理,切身感受违法与制裁、犯罪与刑罚的必然联系;4.在法官和检察官的协助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实践提高素质;等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丰富了校园生活,减少了违法违纪行为,对建设良好校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实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一种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克勤:《邓小平理论概论》,高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童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处版;

[6]赵洪海:《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舒达,蒋长好:《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篇7

《依法治教规划》出台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未来五年,我省将在依法治教方面做哪些工作?如何做好《依法治教规划》的实施工作?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依法治教实施规划(2016-2020年)》的梳理,与各位读者一起了解甘肃将在依法治教进程中有哪些新举措。

为什么要制定出台《甘肃省依法治教实施规划(2016-2020年)》?

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制定出台《依法治教规划》,落实依治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制定出台《依法治教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l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任务的要求。《依法治教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教育部《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依法治教规划》是全面落实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的重要任务。

未来五年,我省将在依法治教方面做些什么?

1.每一所学校都要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各级各类学校到2020年,实现一校一章程全覆盖,全面实现学校依据章程自主办学。

2.积极推行并规范法律顾问制度,保证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至少有1名法律顾问。县级教育部门2017年前建立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或聘请法律顾问。

3.教育行政人员实现全员培训、考核。2017年起,把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能力作为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到2020年,完成全员培训,实现领导干部全员考核。

4.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及制度体系。加强地方性教育法规建设,建立教育规章、重要规范性文件制定规划制度,优先在招生考试、师生权益维护、学校管理规范等领域,制定或修订综合性规章。

及时清理我省教育规章、规范性文件。2017年底前,各级教育部门要按照“谁发文、谁清理”的原则完成对现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5.全面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制定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将依法治校作为评价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从2017年起,由点到面逐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到2020年,学校要全面达到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形成一批高标准的依法治校示范校。

6.每所中小学至少有1教师能够承担法治教育教学。落实法治教育教师专业素质专项培训计划,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建立一批师资培训基地。到2020年,每所中小学至少有1名教师接受100学时以上的系统法律知识培训,能够承担法治教育教学任务,协助解决学校相关法律问题。

7.法治教育要开课并纳入考试。在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法治知识课程,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增加法治知识考核内容。编写地方法治教育教材,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班队会等课时,加强法治教育。到2020年,建立科学、系统的学校法治教育课程、教材、师资体系。

8.每个地级市至少建立一个实践基地。积极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到2020年,每个地级市至少建立1个实践基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中小学生以多种方式参加法治教育社会实践。

9.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着力解决教育领域执法不力问题,保证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实施,推动教育管理的重心和方式向基层和法治化转变。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积极会同财政、公安、工商、民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10.探索建立有效的督导和第三方评价机制。进一步依法健全教育督导制度,深化教育督导评价改革,完善督政、督学和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督导队伍;建立省、市、县教育督导委员会及办公室,实行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健全问责机制,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完善教育领域的第三方评估机制,主动开展教师资格、学位、学业水平、教育质量、课程等领域的专业评价制度。加强对社会化教育活动规律特点的研究,健全市场监管标准、体制,发挥好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形成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

如何做好《依法治教规划》的实施工作?

1.加强对依法治教的组织领导。各级教育部门要将推进依法治教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制订年度工作要点和实施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推进。

2.要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依法治教领导小组或者协调机制,将依法治教纳入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框架,落实有关部门在依法治教中的法定职责,形成综合推进机制。

3.要把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和教育现代化评估等综合评价体系。切实把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强、意识突出干部选拔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领导岗位上来。

4.在部门预算中列支教育法治专项经费,为推进依法治教提供必要的经费与条件保障。

5.健全教育法治工作队伍。各级教育部门要通过职能调整、机构重组,明确和加强法治工作机构职能,充实法治机构人员力量。加强法治工作机构建设,市、县级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整合相关职能,设立负责法治工作的综合性机构或专门性机构。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篇8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地依法治校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依法治校工作思路。但是从总体上看,学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依法治校还没有完全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现就加强依法治校工作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严格依法办事;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学校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举办者、教师、受教育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理顺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依法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依法治校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

二、进一步明确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目标是:教育行政部门法治意识增强,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一)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切实转变不适应形势需要的行政管理方式、方法,依据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自;要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简审批项目,公开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要探索综合执法机制和监督机制,依法监督办学活动,维护教育活动的正常秩序;要依法健全和规范申诉渠道,及时办理教师和学生申诉案件,建立面向社会的举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学校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学校、教师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依法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要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要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要依法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学校党委、校长、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种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要依法健全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并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举办的教育机构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健全校董会、理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要保证学校的发展规划、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对外签订的民事合同等符合法律的规定;完善学校内部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费的规定,健全监督机制,依法管理好学校法人财产。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定,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

(三)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要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学校的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要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中小学要积极推动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学校决策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为家长、社区支持、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全国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以及教育部、司法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把法制课列入中小学课程,把法律知识作为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必修课内容,保证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中小学要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制度;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履行管理职责;要把法律知识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培训、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和落实教育法律法规的情况,作为校长、教师考核和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

(五)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认定教师资格。学校要依法聘任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坚决杜绝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教师严重侵犯学生人身权的案件,学校必须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依法追究责任人、校长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六)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要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不得瞒报或者漏报。

学校要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中小学一般不得开除未成年学生;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合法,符合规定程序;建立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高等学校依法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应当经过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并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四、加强对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

依法治校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推进依法治校作为促进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依法治教进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在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中的作用,由法制工作机构会同其他部门建立本地区依法治校工作的政策指导、组织协商、检查评估的协调机制,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各职能机构自觉按照依法行政的,履行对学校的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形成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合力。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原则

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既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源泉,又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社会领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两大优先方面。然而,对许多人来说,“治理”仍然是一个新名词。当人们带着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思维进入到一个以“治理”为主的话语体系中时,多少会存在一些不适应,尤其对“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在近期才开始出现的新术语仍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因此,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行动的基本原则,以便对其行为予以规范与指导。这些基本原则是在构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动准则,能够指引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朝着既定的轨道有序地展开,最终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一、科学治理原则

科学治理是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理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与手段来处理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问题。科学治理原则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息息相关,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包含了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过程。英国学者富勒曾说:“科学是全球治理的工具。”追求科学,是高等教育治理过程的必然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努力以科学为指导展开改革实践探索的历史。在科学治理原则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践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可喜成果。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决策就已开始从过去政治为主导的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尤其是1985年以后,开始注重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有关高等教育体制重大改革的各项决定。这主要表现为:在客观总结以往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失误、科学分析其中所昭示的深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新时期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制。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明确提出:“要尊重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既要坚决,又要谨慎,注重试验。”13_这些都体现了不是盲目地、凭以往的管理经验来解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问题,而是在科学理念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做出改革决策。《决定》在充分总结和详细剖析当时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各种弊端之后,就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出台了一些具有开拓性的政策,如实行“两级管理、三级办学”、扩大高校办学自、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等,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1986年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则进一步对《决定》中的有关政策条款做了明确规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提出有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都遵循了这一原则。1993年出台的《关于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等学校深化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文件,都强调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高等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紧紧抓住现实问题出台新的管理政策,如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改革政策得以出台。将各种意见收集起来,集思广益,有助于保证科学决策。同样,在政策的执行上,也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在改革实施过程中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在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才将新政策全面推广。若在推广过程中遇到新问题,也会视具体情况及时对政策进行修正或完善。正是因为遵循了科学治理的原则,采取了民主决策、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修订完善、稳步推进的实施路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能取得重大进步,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能得到明显改善。

科学治理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发展的方向。应当承认,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没有遵循科学精神的指引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例如,高等学校党政领导体制改革,由于缺少科学的论证,导致未能沿着明确的方向进行。还有一些改革,虽然目标设计合理,但由于未能遵循科学的方法,实践过程中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推进缓慢,成效不明显。例如,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问题上,尽管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建立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以改善高校内部管理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改革实践中,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推行方法,至今学术委员会制度仍很不完善,教授治学仍难以落实。因此,科学治理原则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在科学治理原则指导下稳步推进。

遵循科学治理原则,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利用科学的技术和工具,解决高等教育办学和管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要有科学精神,大胆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探索。敢于承认、面对与批判阻碍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各种体制和机制问题,努力寻求更合理、更科学的路径,构建良治、善治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第二,要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指导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三,利用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优化、关系协调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第四,用治理理论武装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治理实践中锻炼治理主体的能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治理水平,从而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民主治理原则

民主治理原则即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尊重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尊重他们平等参与的权利,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等教育办学、管学过程中来,协同治理高等教育各项事务。遵循民主治理原则,其基本要求是保证高等教育治理过程是民主的,结果符合民意与人心所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民主政治进程逐步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与管学的民主化从理念到实践逐步得到认同,民主治理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指导原则。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是集中集权式的,主要表现在:中央及职能部门总揽全国高等教育;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包揽学校办学和管理的权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权力下放、民主参与成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展开,民主治理由此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原则。1985年《决定》的颁布是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开端,也是高等教育民主治理思想的体现。《决定》有三大亮点。一是开启了民主决策的新方式。《决定》的颁布过程是一次成功的民主治理的尝试,决策过程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行政决策方式,学术界、高教界和社会方面的诉求受到重视。二是提出了扩大高等教育的管学、办学主体的总体框架。在宏观层面,提出了建立“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高等教育体制;在微观层面,使高等学校拥有办学自。三是鼓励各级政府、师生员工、社会各方面共同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稍后的《发展纲要》延续了《决定》的政策要求,提出“鼓励和提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自愿、量力原则捐资助学、集资办学,不计征税”。民主治理思想对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了深刻影响,带动了更多高等教育团体和个人参与到高等教育的办学中,使高等教育办学更具活力,逐渐形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局面。

在30多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民主治理思想已经成为政府和高校不断深化办学和管学体制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指导思想。在宏观方面,政府不但放松了对民间资本投资举办高等教育的管制,调动了民众参与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构建了规模相当可观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而且重构了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调整了国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弱化了集权管理,加强了地方和高校的管理权限,使地方和高校在高等教育规制与统筹、自主办学等方面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在微观方面,高校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了基层院系管理和办学的权限范围,强化了教授治学的机制,使高校内部的办学和管学更具活力,高等教育各直接利益相关者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民主参与权。30多年来,民主治理而非集权管理,已经成为高教界的共识。不只是原先处于弱势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诉求,政府部门也有着高度的共识。所以,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时,政府除按常规听取各级各类高校和地方的意见和建议外,还史无前例地将草案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地征求海内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力图在最大范围内汇集民意,使《教育规划纲要》充分地反映民意。可以说,《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是一次高等教育民主治理的典范尝试,开启了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民主治理模式。再如,重视教师在高校办学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除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外,政府和高校还从学术治理角度不断加强学术委员会制度,又从政策、法律上明确学术委员会建制的合法性和应有地位,进而直接要求规范学术委员会运行程序,使学术委员会成为教授治学的主要机制。除《高等教育法》的明确规定外,教育部更出台了《普通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指导高校加强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

在看到民主治理取得重要进步并开始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尤其是在民主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表现在:第一,民主治理体系还很不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中后期阶段,已成为民众共同的基本需要之一。然而,民主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并没有常设的民主参与机制,属于一事一策的做法。已经建立起来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等组织并没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情况制度,主要职能属于服务行政的咨询解释范畴,没有成为民众的民主治理组织。在高校内部,尽管建立董事会或理事会的要求已经提出来了,部分高校也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但总体上仍处于政策或舆论呼吁阶段,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即便学术委员会的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只有少数高校试图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组织及其工作机制来改善其内部治理结构。第二,民主治理能力还很薄弱。民主治理不仅需要建立相关的组织机制,还需要参与治理的各主体提高治理认识,加强治理能力,遵循治理原则和规范,充分发挥民主治理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在宏观治理中,政府主管部门和行政领导仍以行政权力施加影响,将民主参与主体看作是为其服务的组织和人员――想利用的时候就召集会议,不想利用的时候就搁置不理;顺从自己意愿的就听,不顺从的就不听。在高校内部,党政领导和行政职能部门领导仍以行政方式对待民主治理,不习惯倾听,不熟悉协商,更不愿意包容和采纳不同意见。正因为如此,在宏观和微观的高等教育治理中,治理能力和水平都还很低。第三,民主治理缺乏必要的保障。由于治理只是一种改革要求,不论是政府还是高校,既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更缺少刚性的目标定位和问责机制。所以,不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应付的多,真做的少。虽然一些政策法规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因缺少督导和检查,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进一步加强民主治理,仍是完善高等教育治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民主治理原则,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应系统谋划,注重实效,重点突破,逐步完善。第一,加强民主治理教育,强化高等教育民主治理意识。通过开展民主治理专题报告会、集中培训、经验交流等系列教育活动,使高等教育治理主体了解高等教育民主治理的内涵、价值、目的与意义,形成有关民主治理的正确认识和观念,增强民主治理的意识和责任,以合理的方式实施和参与民主治理。第二,完善民主治理组织机制,构筑高等教育民主治理体系。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民主治理的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形成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明确各组织机构的性质、职权、责任与工作规程,实现高等教育民主治理组织的有效运行。第三,提高民主治理能力,发挥高等教育民主治理作用。加强治理主体关于民主治理理念和方法的学习,全面提高主体实施和参与民主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在宏观治理中,政府主管部门和行政领导能平等对待各参与主体,乐于吸纳不同主体的智慧和经验,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实现民主治教。在微观治理中,高校领导班子能真正放权,让广大教职t和学生等利益相关主体有效参与到学校的办学和治学中;同时,师生员工能够热心参与民主治理,真正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实现民主治校。第四,健全民主治理保障机制,扎实推进高等教育民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对民主治理过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查,通过建立配套的制度体系对民主治理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约束,确保民主治理落到实处。

三、依法治理原则

建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既要合理合情,又要合法。邓小平曾经说过:“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尽管邓小平的要求是针对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而言的,其精神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依法推进高等教育治理,遵循法治要求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才能保证治理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和严格遵守,非但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且还可能使高等教育陷入乱治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体系化,初步构建了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依法管学、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依法治学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法治基础初步确立起来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并没有制定成文的法律,主要依据有关政策和行政规章管学和办学。然而,政策和规章往往因人事更迭而多变,且政策所涉及领域一般比较狭窄和具体,致使高等教育办学和管学比较明显地存在人治的现象。改变人治的局面,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转变,成为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揭开了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大幕。从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获得通过,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到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颁发,我国初步建立了高等教育法制体系,奠定了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法律基础。2003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拓展了高等教育法制领域。这些法律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长期无法可依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向现代化目标迈进,改革开放的精神不仅体现在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中,而且深刻地融入各时期制定的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中。比如,《学位条例》规定,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并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这些法律规定一改以往大学办学完全由政府或党委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惯例,将重要的学术审议和评定以及相关学术政策的制定置于学术治理的架构下,开我国大学学术治理的先河。又如,《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一规定不仅从法律上认可了民办高等学校的合法性,而且为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事业、承担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提供了合法依据,从而为我国建构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而关于“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的规定为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再如,《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民办学校校长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这些规定为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方式,使政府对民办学校更多地施加治理作用,而非直接的行政管理作用。因此,依法治理的落实是有法律保障的。

依法治理原则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客观上讲,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制基础比较薄弱,依法治教、依法治学本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遵循依法治理原则,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主要表现为:第一,应当进一步健全与高等教育治理相关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制度的供给。针对原有法律本身存在的缺陷,结合治理过程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汀或废除;对于现有立法中的空白,则根据治理的需要研究制定新的法律。比如,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亟需出台关于高等教育投资的专门性法律,还有学者提出要专门出台《拨款法》,等等。通过完善旧法和出台新法,建立起与高等教育治理需求相匹配的法律体系,使人们在治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依法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严格落实法律规定要求。增强治理主体的法治观念,将法律作为高等教育治理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切实做到依照各项法律规定建构与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第三,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明确与细化执法的程序和标准,使各治理主体能够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特定程序履行职责和享有权利,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人为因素对执法的影响。同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于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违法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和处罚,确保法律的效力,使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得到提升。第四,加强高等教育法制宣传与教育,营造优良的依法治理环境。通过各种传统媒体、现代媒体以及宣讲会等途径开展多方面的法制宣传,提高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法律意识和观念,使治理主体认识到依法治理的重要意义,将依法治理内化为自觉行为,从而形成依法治理的良好氛围,为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利的环境支持。

四、过程治理原则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改革理论研究、政策法规制定和实践探索过程。为了保障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有效性、连续性,并最终实现高等教育治理改革的目标,必须遵循过程治理原则,加强总体设计以及环节与要素控制,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以贯之,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科学治理、民主治理、依法治理不同,过程治理主要是针对治理本身而言的。也就是说,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对各治理环节、行为和相关主体等进行有效控制和督导,以保障治理改革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并能同化下来,成为制度和文化,嵌入高等教育体制和机制,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持久的影响。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篇10

关键词:法治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278-03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及法治化困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为高校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而使高校学生思想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深入推进。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科学部署了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以及工作的基本原则,提出课堂教学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导战场,要求努力拓展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充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力度,努力营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高校也以中央16号文件为基础,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适合地方实际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文件,以此作为对中央部署的细化和落实,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政策链条。这些文件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法治化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法治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系统的法规政策,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形式上缺乏规范性,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多以“通知”“意见”等形式,而文件以立法的形式较少,使政策缺乏了立法的规范性和制度性,缺少了强制性和长期性保障;内容过于抽象和宏观,现有的规章制度的内容多是纲领和原则性质的,涉及宏观层面的东西太多,缺乏具体实施的制度或者模式,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辨别主体权利和义务,无法量化学生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以及责任追究等;执行过程中效果不强,由于政策在内容上的抽象和宏观,导致在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性和适用性比较差,无法进行定量评估与测量,致使基层在做学生思想问题的时候,自由裁量空间大,随意性扩张[1]。另外,不同地区或者不同高校在政策执行力和执行效果上也有显著差别,难以形成积极的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局面,导致学生思想工作出现区域和高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法治化的意义

(一)法治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自身为了适应市场机制的规律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改革,包括教育投资制度、招生分配体制等。这些变化致使传统的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受到了冲击。在冲击过程中,通过法治的建立与完善,来协调和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成为了发展的必然选择[2]。我国于2010年把教育法制建设纳入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立法,以法规的形式来表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策与决议,实现重大管理过程的法治化,并严格依据所制定的法规开展各项工作,这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二)法治化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深入推进的手段

法治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体制制度以及工作原则等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然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一定阶段必将面临一些发展瓶颈。例如,“终身教育”虽然在理念上形成了社会共识,但其实施机制尚未成熟,缺乏刚性约束与法制的保障,以致实际操作往往流于形式,难以产生终身育人的实效。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一定要借助法治化手段,进一步优化教育政策环境,将政策中“柔性”的倡议通过法制进行约束,并围绕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资源配置到位,实现政策指导与现实需要的统一。

(三)法治化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扎实发展的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全面和谐的发展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实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法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断优化的结果,是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大格局的必然选择,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法治化的实质体现了政策的民主性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实现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整合学生多元主体诉求的过程。其次,法治化可以通过立法、执法等手段来强制性地化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和矛盾,实现统筹兼顾的资源配置,形成各方育人的合力。第三,法治化的过程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稳定化和规范化的过程,通过立法、执法手段,使国家意志转化到实际实施过程中,并以有效的保障方式运行,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优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优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法治化的路径必须着眼于政策运行的各个环节,建立以既有的政策为主体,以法治手段为保障,以行政手段推进的政策环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