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1:52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篇1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24-52-1

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农业的今天,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机购置补贴的出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是对农民农业生产的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有效进行,促进了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农业机械化已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农业机械的发展有效地改变了以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庭院经济,基本上取代了人和畜力而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农业机械逐渐向科技型、节能型、环保型、多功能型和大型复式方向转变,有效地改变了农机单一和机械动力占比重小的落后局面。

在农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农业机械的高科技含量也有了大幅度上升。不仅大大地改变了各乡镇及村社过去小型、轻型农机具繁、杂、多,而大中型、先进型农机具少,新型中高档型农机具更少的这一不协调现象,而且解决了过去由农业机械作业水平低、速度慢、机具质量劣、假、废等诸多原因而导致的农业减产、少产、不产的问题。

现代农业机械都在向高科技和高含金量领域快速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重视“三农”,服务于民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已经实施了农业购置补贴的惠农政策,就是为了有效的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切,还体现了地方各级政府服务于民的高度责任感和宗旨。政府部门要上下各部门积极全力配合和支持农业及农业机械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这项惠民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是调动了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二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与使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是有力地振兴了农机事业的发展;四是既振兴了农村农贸市场的经济,丰富了农村市场的新气象、新活力,又带动了农民的消费,有力的拓宽了农机服务领域及相关产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农机大户和专业化合作组织的数量都有了明显增加的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得到了日益扩大。农民和机械大户之间实现了双赢的局面,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搭上了奔小康的快车。

这一政策推进了农业由规模化向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方面的转变,实现了从传统落后的农业观向现代化农业观的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作义,商守先.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徐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

[2]张金秀.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03).

[3]史加胜.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措施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6(06).

[4]勾宏图,徐建锁.知识管理在农机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6(06).

[5]李彩霞,于清东.德州市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6(07).

[6]秦鸿波,梁新华,吴梅屿.农业产业化需要更深层次的农机化推广服务[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意义;建议

1发展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1.1.1农业机械化决定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程度。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生产的发展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要素[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1.2农业机械化是农民生活宽裕的保障。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替代农业劳动力,节省劳动时间,节约劳动成本,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及强大的保障。

1.1.3农村村容村貌整洁的目标,需要农业机械化。机械化采取保护性耕作,既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又降低地表扬尘,防止水土流失,使农村最根本的2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保护和利用[2];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直接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促进农村村容村貌的整洁。

1.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业正处于战略性调整阶段,与此同时,农机服务的系列化、市场化、特色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水产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由种植、中耕、收割向储藏、保鲜、加工,由设施农业向立体农业、观光农业延伸和转变,机械化作业几乎覆盖了农业的一切领域。面向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已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一是机械的载体属性,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的实施成为可能;二是机械作业的规范性、规模性,保障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三是机械化的高效性,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成为可能。

1.3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程度如何,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首先,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机械作业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化科学农艺要求,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其次,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而没有机械化也就谈不上工业化。第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3]。因此,无论从长远还是当前来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步骤。

2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2.1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按照“十七”大和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把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作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结合当地实际,把农业机械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措施,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协调其他农业投入用于农机发展,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农机投入格局的形成。

2.2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首先,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来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发挥农机装备优势,以农机挖掘农业潜力来促进农民增收。主要通过2个途径:一是发挥农机作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二是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3]。大力发展高效农机,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推进农机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业。

2.3农机结合农艺,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空间

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推动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谐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拓展广阔空间。加快完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提高农业机械的适应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

3小结

农业机械化的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功能多、能耗低、效益好、适应性强的农业机械的大规模应用,必将极大地改善农业劳动生产条件和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能力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4],推动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的稳步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的贡献。

4参考文献

[1]李凤兰.浅谈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住和作用[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2):25.

[2]李荣华.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0(5):186.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篇3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农业机械制造;应用

引言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已经开始探索自动化技术的道路,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来说,开展自动化技术制造能够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中国作为农业产量大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农产品,只有保证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收,才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必须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制造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从而促进农业的不断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提升农业机械水平,才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稳步发展。随着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农业机械制造中运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农业机械制造水平,实现高性能、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机械,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农业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1.1自动化技术水平较差

据统计,中国目前,全国农户家庭农场已超过87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88.8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8.6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2.9万家),要想使中国农业进入良好发展的局面,就需要利用高新技术设备来支持。虽然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农业生产,但是技术水平不是很成熟,对于农业机械的制造上创新技术比较缓慢,没能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技术,例如在农业的插秧和收割工作中,只能实现基本操作,并没有体现出高效的意义,并且现有的农业自动化设备存在许多问题,极易出现故障问题,维修起来又比较困难,耗费大量的资金。在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中,仍然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部分机械采用自动化技术,但是技术水平也并不高,导致农业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挥不出良好的作用,影响农业的发展。

1.2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中的制约

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中主要应用与机械设计和制造中,我国的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自动化农业机械人才稀少,导致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其次,对于农业机械制造的材料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制约,由于高性能的材料价格过高,而价格便宜的材料又无法满足农业的使用需求。在自动化农业机械的应用中依然存在着停滞不前的问题,许多地区的农民还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生产,对自动化农业机械的使用意识不高,导致农业发展缓慢,由于我国农业种植劳动力在逐年减少,所以,机械化的发展必将是农业生产的趋势,只有提高人们对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认识,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2.1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机械制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制造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经济的进步。在我国农业机械的生产中,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保障农业机械的生产质量,同时大幅度的提升农业机械的制造效率,从而满足农业对机械的大量需求。在农业机械的制造中,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环境造成的干扰,保障农业机械制造的顺利开展,从而大幅度的提升制造效率。所以,合理的运动自动化技术进行农业机械制造可以有效的提高制造效率,保障生产机械的质量。

2.2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机械制造能够提高机械精度

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只有保障农业机械的精度,才能够实现准确并且高效的农业活动。在农业机械的制造中,随着科学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的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的环境,并对农业机械制造的整个流程进行系统的优化,加强对机械制造人员的管理,选择适合的自动化生产技术,从而提升农业机械制造的精度,实现了农业机械的标准化生产,对农业机械的后期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2.3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机械制造能够有效的降低制造成本

就我国目前的机械制造形式来看,农业生产对机械的功能需求越来越丰富,给农业机械制造带来了许多困难。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内,对于机械的生产需要经过繁琐的流程,具体包括零件的加工、机械框架的制作以及农业机械的组装工作,这些环境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为制造企业增加了巨大的成本。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机械制造,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力消耗,并且也可以减少两件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机械制造的成本,并且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对机械的使用需求,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3.1全面推进自动化控制技术

在农业机械制造中,大力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农业机械的多种自动化功能,改善农业的种植、生产以及包装流程,实现机械的一体化完成,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强农民对先进农业机械的使用意识。在农业机械制造中,应该充分开展机械的制造创新,针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全面分析,运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全面改良农业机械传统制作工作,全面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确保农业机械的生产质量,并选择高性能的制造材料,确保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

3.2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推广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应该提高农民的自动化意识,大力推广自动化农业机械,让农民们了解自动化机械带来的好处,并传播自动化农业机械如何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不仅对农产品的种植有所提升,还能够满足农产品的存储、包装、运输以及销售等一体化操作,大大的节约了劳动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农民的收益,同时促进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自动化农业机械的推广意义。

3.3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检测

对于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为了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在农业机械生产中运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加强农产品的安全检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通过自动化检测包装机的制造,能够对农产品进行高效的检测和包装,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效率,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对农产品的出口和打造农产品的口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所以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安全检测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篇4

第一,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1)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落后。就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手段而言,我国农村广泛使用的仍然是原始的手工工具:犁、耙、锄头、镰刀等,普遍存在的还是人力播种,人办收割;就劳动对象而言,耕地过于分散零碎,土地利用率低,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受损;就劳动力而言,我国农业劳动人口多,但素质差。只有大力提倡科教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才能改变生产力落后状态,使农业生产上一个新台阶。2)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的专业化、企业化的集约化经营。而集约化农业要求有更多的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其中投入农业机械则是一项基本要求。3)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的落后,使一些农业高新技术得不到有效采用,制约了土地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激烈的竞争,发展机械化,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已势在必行。

第二,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业现代化包括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在技术上就是采用现代的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装备农业,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体系。机械技术就是机械化,它是从机械操作开始,进而达到自动化,其作用主要是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工效和劳动生产率,生物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植物保护、良种培育、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农田灌溉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和质量,着重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只有把机械化和生物技术适当地结合起来,两重并举,才能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提高土地生产率。所以,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

第三,发展农业机械化,它可以成为我因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机械化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提高农业各生产部门的劳动在产率,降低成本,为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创造条件。农业机械化不仅有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的间接经济效益。农机行业是联系农业和工业的纽带,发展农业机械化,扩大“咱需”,农机行业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1)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各种类型的农用机器、电力设备,促使农机科研投入大量资金,加快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多层次的农机供应,促使农机制造、销售、修配、电子、电力等部门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可以大大刺激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2)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及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刺激建筑、建材、交通、能源等部门规模的扩大、生产的发展。3)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农机操作人员,从而激发了农民学习农机知识的热潮,可以进一步刺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展农业机械化,能刺激工业对农机的投资和农村的消费,只要引导得当,农机行业一定能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四,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社会政治意义。发展农业机械化人近期来看农民解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增加了收入,有助于农民身体健康与生活舒适,缩小了工农和城乡差别。从长期来看,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减少农业人,为我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过渡创造条件。另外,我们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社会政治意义。

2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

任何一项生产力的突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虽然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切不可忽视存在的困难。最突出的困难是:

第一,劳动力转移困难。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劳动力很难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外,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但素质要求提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素质差。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0.3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1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3.83%,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总劳动力的47.75%,这也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之一。

第二,资金困难。农业机械化的农机科研开发、投入生产和农民购买农机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方面,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户为单位经营后,农业资金难以集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财政暂时拿不出很多的资金来投入农业机械化,这对农业机械化造成了很大困难。第三,土地过于分散零碎。农业机械化要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然而,我国不到15亿亩土地被分给2亿多农户,户均6~7亩耕地,土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不便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发展农业机械化不利。此外,农机产品市场还不很规范,农机产品造价高等问题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3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发展农业机械化有现实困难,但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要发展,而应当正视困难,积极寻求对策,困难是可以解决的。第一,实事求是,有差别地发展。我们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量力而行。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差别较大,因而农业机械化在地区、项目、水平、形式的布局上将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地区要因时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允许不平衡,有差别地发展。农业机械类型、品种要注意实用性。第二,加快工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工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吸收农村多余的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创造条件。另外,工业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资金,降低农机具的生产成本,为农业提供适用、配套、高效、价廉的农机具。

第三,倡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集中。在坚持土地国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推广承包制下的租赁制、有偿转让制和股份制,加强土地的自主经营使用的灵活性,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规模经营的问题解决了,资金就可由规模经营者(国家、集体、股份合作者或私人)筹集。如可以通过承包或租赁协议,使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或种植专业户转移,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篇5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233044

1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1.1机械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农民农业生产的需求。在农业机械中,拖拉机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拖拉机的外观和内部也在不断的更新改造中。现如今的农业工具种类越来越多,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机械的投入,提高了我国农业化水平,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2新型产品的使用率低

放眼农业机械市场,使用率较高的还是以前的机械,它们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新研制出来的农业机械前景并不好。在这样的状况下,新产品的研制也陷入到了瓶颈期,许多厂家不愿意耗费大量的资金在新产品上,没有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过长,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都是很大的阻碍。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一定要调整好市场供需关系,鼓励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2.1农业机械现代化促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人力和畜力,耗费的时间较长,产品的质量不高。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得生产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我国现在的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劣势。但是我国也在积极的努力,使农村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增加农业的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一直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一旦机械化生产在农村普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加快,城乡之间差距缩小,让城镇与乡村共同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

2.2农业机械现代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传统模式的农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少、规模小。现在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前提下,农村的农产品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r产品实现了规模经营。由于机械的投入,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逐渐减少,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涌入到城市中,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放眼国际,高质量的农产品在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农产品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质量较高的农产品能够促进进出口贸易往来,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3农业机械现代化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有的农产品,比如玉米的收割上还是传统的人工模式,生产效率极低,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大。然而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农业机械的使用很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它可以将农产品在短时间内实现收割、摘穗等步骤,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农民来说是一大喜讯,让农民摆脱了以往劳作的模式,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未来,我国需要做的就是要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提升一个台阶,让农民都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模式。

2.4农业机械现代化加快了国家的发展

农业机械现代化正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大科学技术和资金的投入,用机器来实现农业生产,不仅可以缩短农业生产的时间,还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当国家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提升了,在国际的地位就会相应的提高。并且,农产品出口之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更强。国家的社会经济水平会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

3总结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机械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也不能忽略当前的现状,针对农业生产出现的问题人们需要去面对,并且积极的解决问题。毕竟,我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做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并且政府要对农业生产给予技术上和资金上的扶持,将科学技术融入到生产中去,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篇6

关键词:逆向物流;农业机械拆解;标准规范

我国农业机械保有量多年的稳定较快增长,提高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精细化、高效化和现代化水平,有效促进了传统生产方式的科学转变。随着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加,农业机械在全国各地被广泛使用,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农业机械类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逐渐缩短。为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要求,增加购买几率,农业机械制造商和销售商在产品销售中普遍采用相对宽松而灵活的销售策略,使得其物流供应链竞争能力不断提高,行业稳步发展壮大。同时也应该看到,农业机械制造行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随着全球性资源稀缺性问题的日益显现,节约能源、材料循环利用等开始成为农业机械行业逐渐关注的热点方向,逆向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的问题也因此受到了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的农业机械逆向物流行业仍处于初始萌芽发展阶段,相对其农业机械正向物流其行业发育程度较为弱小,废旧农业机械再利用率、回收率、环保水平都比较低,行业竞争比较混乱无序,各级政府对回收废旧农业机械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并不完善。尽管我国相关部门逐步制定了一系列相对零散的政策来规范农业机械逆向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总的看来我国在构建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网络体系方面,仍较为落后。论文在详细阐述了农业机械和逆向物流的相关概念和涵义的基础上,在认真的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行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合理优化现有的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系统,提高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的供应链服务效率和行业效益,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和行业发展的参考路径。

1农业机械逆向物流

1.1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规模的发展壮大,农业机械制造业和流通市场也以年均10%的速度态势稳定成长。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11749.9万kw,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业机械数量分别为74.5万台和136.9万部,小型拖拉机和配套农业机械数量分别为187.4万台和219.1万部,农业排灌柴油机数量为289.9万台;发展到2013年,对应的数据是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103906.8万kw,我国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业机械数量分别为527.0万台和826.6万部,小型拖拉机和配套农业机械数量分别为1752.3万台和3049.2万部,农业排灌柴油机数量为1259.4万台[1]。农业部的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农业机械的总动力达10.76亿kw,同比增长3.57%。虽总动力增幅有限,但是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业机械数量分别达572.3万台、894.1万部,同比增长率都在8%以上,保有量增长率高于总动力增长率一倍有余,我国农业机械的应用仍然明显表现为配套化和大型化的趋势特点。伴随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我国的农业机械相关产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2008年7月中国农业部(农业部第1062号公告)颁布并实施了农业机械分类行业标准[2],进一步规范了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对农业机械的分类及统计,提供了行业管理可参照、具备更高透明度的依据。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取得了最为辉煌的10a连增的成绩,但也应清醒看到,整个行业供应链仍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不均衡,农业机械制造和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报废农业机械并未充分融入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废弃和报废农业机械回收业并未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1.2逆向物流的涵义

国外学者对逆向物流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在学术文献中是“逆向流”、“逆向渠道”这样的定义。美国的Stock(1992)首先提出了“逆向物流”的定义,将逆向物流概括为:这是一种集合了产品回收、物料再循环、回收再利用报废产品、维修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Carter(1998)结合循环经济理论,给出逆向物流的进一步定义:是物品在渠道成员之间的反向流动,企业在这一流动过程中为了获得环境保护上的优势,对其中再循环利用的物料进行有效的管理[3]。相对而言,我国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2006年颁布并实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给出了逆向物流的权威定义:逆向物流也称反向物流,是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4]。广义的逆向物流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通常回收物流是指退货、返修物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从需方返回供方所引发的物流活动。废弃物物流定义为: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相比2001年的《物流术语》,新版物流基础术语明确了物品是经济活动中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回收品以及废弃物等。对于农业机械行业而言,逆向物流一般是指废弃物物流,报废的农业机械虽然是在农业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适用价值的物品,但仍有再利用的潜在价值。

2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的现实意义

农业机械行业实现逆向物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人口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国土范围内人均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58%,后备资源储存严重匮乏。由于大量资源的粗放型使用,我国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节约资源,实现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农业机械制造业是高能耗产业,面临日益减少的资源,逆向物流的实现是十分必要的举措。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的开展为报废农业机械的回收和再利用架设了桥梁,节省了社会资源。农业机械逆向物流也是行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实现顾客价值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对报废的农业机械进行重新拆解,将可在循环的废旧材料回收利用,可再使用的零部件翻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制造业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树立环保意识,提升企业形象也是必要和关键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对逆向物流给予重视,把报废农业机械的回收工作做好,体现了企业高度社会责任感,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2.2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的瓶颈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开展了报废农业机械的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试点工作,力争通过政府先行资金引导、市场规范运作整合等措施来发挥农业机械逆向物流业的规模效益,推动相关企业做大做强,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农业机械逆向物流行业效率低、小而散、竞争无序等特点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观,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2.2.1农业机械逆向物流行业标准缺失的制约

我国目前除拖拉机规定不得使用超过9a外,没有规定其他农业机械的使用期限。农业机械分类行业标准将现有的农业机械共分14个大类,57个小类和276个品目,拖拉机保有量只占到农业机械保有总量的30%左右。对于数量巨大的配套农业机械而言,只有新疆、江苏等少数省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规定了非强制性的农业机械报废标准。行业规范的兼容性不足,市场、技术标准的缺失,成为制约农业机械逆向物流产业链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2.2.2行业管理政策和发展规划引导的制约

我国《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城市矿山”示范工程列为重点工程,从技术创新、环保达标、管理规范、产业集约、辐射功能等几个方面来推动城市废旧物品回收拆解工作,从而带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幅员辽阔的农村,尤其是针对每年数百万台(部)的报废农业机械,相关政策几乎是空白的。如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税政策先导,金融、土地、招商等综合配套措施并进,带动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具有宏观意义,同时对制造企业等微观方面也具有正向作用。

2.2.3农业机械行业重视程度的制约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把重心放在正向物流上,而在逆向物流方面,企业还没有充分的投入热情,部分甚至是直接在正向物流的运输基础上开展逆向物流的运输。我国现有的农业机械回收物流企业拆解设施设备条件差,工艺粗放落后,材料回收再利用率极低,行业发展相对滞后。

3促进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

参照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整个农业机械逆向物流行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健全、市场竞争混乱等情况,尽快出台统一的优惠政策和实施细则,支持全产业链的规模发展,构建集回收点、检测中心、选址、和回收数量监控一体化的农业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体系。

3.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打造逆向物流云平台

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回收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过程,单一企业信息既可能无法满足实时的信息需求,又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建立起企业间大数据共享的云平台,使行业内的交流便利,信息传达及时,同时又节约了社会资源与劳动力,实现共赢的目的。

3.3优化管理运营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农业机械逆向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对报废产品的检测和拆解处理所需专业设备,建立起适合的管理模式,对员工进行专业化、知识性培养,建立起激励、协调机制,逐步完善企业的集成化管理,不断提高其物流服务绩效水平。

作者:王西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eB/oL]./.2015-03-18.

[2]nY/t1640—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农业机械分类[S].

[3]Carter.ReverseLogistics:areviewoftheliteratureandframeworkforfutureinvestigation[J].JournalofBusinessLogistics,1998,19(1):85-103.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篇7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应用

1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中的意义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可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机的性能、减少农业者劳动力。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中的现状是,操作者能够提前把操作的指令输进设置好的数字通讯单元模块中,一方面可以保证农业机械的生产智能化、精细化。而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已经实现农业生产控制局域网化,其中主要方法就是在农业生产中,把通用微型算机安装在农机中,利用微型计算机进行工作,进而可以完成农业机械的全面性控制。我国农业机械的局域网化实现还不是十分的完善,想要真正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局域网化对标准规范化、接口通用化还有大的提升空间[1]。

2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具体的应用

2.1无线通讯技术应用

将无线通讯技术应用在农业机械设备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机械设备生产效率,也可以对农业生产的安全性起到一定的保障的作用,最后可以为管理动态化以及实时性奠定基础。可以这样理解无线通讯技术,将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连接,利用无线通讯的技术实现管理系统实时控制[2]。操作人员利用中心控制计算机下发指令,可以令管理人员对远程数据进行调度处理,快速的将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把信息处理的速率快速提升,这样对农业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以及合理的决策信息。

2.2农业机械中的电子装备应用

这一技术,主要是在农业机械中加入电子装备,使得农业机械具有监控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于农业机械中时,需要融入计算机控制终端(eCU),通过智能化的实施来实现自动化控制,通过通信协议的设置与标准接口的设计来提高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3]。

2.3人机接口技术应用

传统农业机械操作,需要人来控制机械,进行操作,而人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的技术是基于电子信息的发展,仪表盘被电子监视仪取代,实现智能化显示终端的设计,来实现对信息数据的显示。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中,要想充分发挥人机接口技术的完善应用,就要以人机互动为基础。

2.4农业机械电子信息的数据管理应用

对农业机械设备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时,可以使用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信息网络系统的构建。该系统主要由3部分结构构成,包括业务数据服务层、业务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管理层[4]。利用该系统可以有效帮助农业机械设备数据信息统计,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电子信息管理的快速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电子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其对农业机械设备性能提升有了很大提升,可以为我国实现高质、高量、高效的农业提供前提。因此,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在农业机械设备上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可是对于现阶段,我们国家在农业机械的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是很完善,必须强化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文章中也说到具体能够分为:无线通讯技术应用、农业机械中的电子装备应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农业机械中的电子装备、无线通讯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应用、农业电子信息的数据管理应用这些方面,同行业人员也要对这几方面进行努力,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乐伟.浅谈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6(7):178.

[2]李金科.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6,47(6):21+24.

[3]李先法.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164.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篇8

【关键词】农机化;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机装备;农业装备科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点是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现阶段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一、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技术的载体,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可以实现精量播种、精量施肥以及其它先进技术,可以进行复合作业和联合作业,从而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

2、有利于防灾减灾,把因灾害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3、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5、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因此,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的角度看,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现阶段农业机械机型发展趋势

我国在户均只有7.8亩土地的小规模生产实行了农户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小型农机主要是以“手扶”、“小四轮”为主的小型低性能农机,它得以发展的条件和优点是适合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经营规模的需要。但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小型农机只是起到了代替人畜力的作用,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因此,今后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推广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如深松、免耕、秸秆还田等;先进栽培技术如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植保等复合作业;旱作节水技术如覆膜保水和灌溉、秸秆覆盖等;高效收获技术如割晒、收割、脱粒、烘干等联合作业。

当前发展大中型农机的要求和趋势十分明显,但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是与亿万小规模农户的矛盾如何解决?在这个似乎无解的难题面前,中国农民的创造力又一次显现出来,农机跨区作业为解决这个难题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首先是小麦产区的农民创造了小麦收获机具跨区作业的方式,在经过农户自发探索之后,1996年农业部等五部委首次在北方11个小麦生产省组织开展了跨区机收大会战,之后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小麦产区。

三、农业机械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农业机械是农业设施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是从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农业设施装备,从狭义上讲就是农业机械装备,从广义上讲,涵盖了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配套设施建设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农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不仅在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还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不仅大力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还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领域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的推动力,促进了农业集约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和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体制创新滞后,农业内部缺乏科技进步的动力和源泉,缺乏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健全农机化技术推广机制,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促进农机化科技进步,实现农艺与农机紧密的结合,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适应农业精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科研、制造、教学、推广等单位紧密衔接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完善多方协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农机化科技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主体,通过引进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生产管理和生产组织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装备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新机手缺乏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亟待丰富和提高。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化教育资源,结合各类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民机手的教育和培训;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机化科研领军人才;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结构合理、业务精通、技能娴熟、素质全面、充满活力、开拓创新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和管理人才队伍。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篇9

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农业领域中,推广农业机械技术和应用,是改进农业传统耕作方式的必要途径,通过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有力地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和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力推进农业机械技术对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节约农村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以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大家都越来越不满足于农村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向城市中发展,特别是青壮年。这就导致了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地涌入了城市,农村的生产力严重缺乏,所以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就被搁置了。而且,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在不断加重,农村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老年人被留在了农村,而老年人的劳动力远远不及青壮年。所以,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只有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才能大大减少人力的投入,以适应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

(二)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人们的生活需求不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生活水平和质量。农村劳动者也不再仅仅满足于手工劳作,而是关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问题,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引进机械技术的农业生产必然会朝着更好效率发展,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态势。

(三)提高农作物产量

部分农村地区气候恶劣,地形崎岖,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培植和产量,而机械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样的问题。伴随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看到机械的引进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很多难题,不仅可以使农作物生产过程更加精细,而且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在农业机械技术没有引进之前,农作物播种都是纯手工进行操作,不仅播种时间长,而且效率不够,引进机械技术之后,播种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机械可以实现播种间距的控制,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农业机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在近年来,国家在推广农业机械技术方面的力度在逐渐加大,也针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而且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目的在于引导我国农业的长期发展。但是在许多的偏远地区,这些惠农政策却没有很好地覆盖,导致这些偏远的地区仍然采用的传统的耕作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就导致了这些偏远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此外,在许多地方,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也没有得到落实,这是由于推广机构的不完善而导致的,比如说在许多地方并没有固定整齐的推广办公场所,而且推广工作所需要的设备和仪器也不够齐全。还有一部分地方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甚至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因此也就没有专人来进行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这些都将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二)农民接受技术的能力各不相同

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并且我国有着辽阔的面积,因此,各个地方不同的人受教育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农民而言,他们对于农业机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不愿意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更加不愿意接受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还有一部分农民不能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的重要性,对于农业机械技术不够信任,因此也就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置农业机械设备。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农业机械技术在农村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三)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

在我国目前已有的农业推广形式中,“农业机械管理站”、“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是主要的推广方式。但是这些机构对于具体的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往往是做得不够到位的。许多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对于其权责的划分是不清楚的,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其工作效率必然受到影响。而且大部分的农业机械技术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这就使得他们往往不能针对现代的农业机械技术展开推广工作。而且地方上的推广工作人员也没有与农业机械设备厂商建立紧密的联系,所以往往机械设备厂商不能为其设备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购买其机械设备的农民也不能得到相应的售后服务。此外,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尚未覆盖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这就使得工作有所遗漏,因而也就不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推广体系。

三、加强农业机械技术应用分析

(一)完善相关应用技术体系

跟随我国经济技术革新的脚步,农民耕作开始追求更高效的作业方式,需要农业机械技术的引入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农业机械技术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进一步的农业机械技术应用推广尤为重要,建立健全相关应用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条件,结合农业先进技术和农业生产,从而使农业机械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在农业机械技术应用体系的建立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与此同时,及时了解农民在农业机械技术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及时完善技术应用体系,从而从体系层面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革,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二)加大对机械应用的财政支持力度

伴随我国经济技术进步的脚步,我国已处于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发展阶段,且该经济趋势正在不断蔓延,此时政府层面的关注就十分需要,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意识到机械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并加大对机械引进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进行机械购置,为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增添动力和支持力度。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农民补贴、优惠贷款等方式来减轻农民购置机械的经济负担,从而更快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三)重视机械技术应用服务质量的提高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果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就必学利用好科学技术。所以农业机械技术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必须在农村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技术。要想推广农业机械技术,首先要从推广人员入手,必须提高推广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使其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政府也应该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对于农业机械技术要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四、结语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47-1

虽然我国已经走上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但是未来农业的发展也必然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反而农业机械化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因此,作为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者要时刻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积极寻求科学的方法来发展农业机械化化,使农业机械化事业再上新台阶。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阐述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为我国农机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机化科技创新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做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宣传工作,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可以起到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媒介将新技术、新知识及时有效地传播下去。同时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支持、开发、引进具有市场需求的农业机械产品,力争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提升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作为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要不断地培养新型人才,争取在农机具研发上培养典型人才。

2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树立典型,运用榜样的作用去带动一批人,培植农机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户,充分发挥其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积极作用;还要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和制度,为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新时期在信息搜集、整理和上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认真负责地抓好信息服务建设。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传播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各部门不可忽视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各单位要培养网络平台人才,确保农业机械化工作更加顺利地展开。

3加强队伍建设,为农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有责任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善学习的人才队伍,以便于顺利、高效地开展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者,首先要具备爱岗敬业、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要懂得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一名合格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者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更新观念,转变思维方式,紧跟时代步伐;农机部门要运用一切宣传手段和相关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要经常与农机监理部门多沟通,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确保人们购买到放心可靠的农机具,确保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稳步发展。

4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

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头迅猛,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也有所提高,因此新时期协调发展是关键。要全面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全面推进大型农机具的发展速度,使多种机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农机从低性能向高性能,从单一作业向复式作业方向转变,从单纯发展大宗作物农机具向兼顾经济作物农机具转变,全角度、全方位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

5结语

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培文,郝丽娟,底丽萍,梁耀斌.包头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1).

[2]庞玉霞.秦安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0).

[3]齐宏,马俊涛,尹秀珍.曲阜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6).

[4]梁立文.关于柳江县农机推广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8,(3).

[5]刘喜强,杨春枝.乌拉特前旗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4).

[6]陈鹏飞.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南方农机,2011,(1).

[7]张志星,袁晓霞.我国农机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