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5:03

酒店管理概述篇1

实践是管理之本,酒店管理专业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积极利用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认真做好校内“工学结合”实境教学,在酒店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模拟训练,可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使教学更直接化、现实化,真正实现“教、学、做、用”一体化,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突出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几个环节。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酒店管理专业要在加深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抓好实践实习教学环节,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课程体系分层次,层层递进

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我们构建了分层递进的体验式实践课程体系。通过课内实训———校内实践———校内外顶岗实践———毕业实习———就业,使学生逐层递进地体验酒店管理工作的过程,增强适应性,零距离上岗。

(二)校内实训基地规范运行

校内实训基地就是课堂,教师到基地顶岗,可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使教学更直接化;作为实训基地,学生首先进行岗位认知性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缩短认知的过程,很快进入专业角色,提高效率和质量。

(三)积极利用“校企合作”

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与运行,实施规范的管理机制。教学模式与酒店企业需求接轨,校内外实训基地作为实践平台。学生在完成正常课内教学的同时,每次实践都有计划,有任务,有目标,走出去,带回来,学生实训期间,定期安排各专任教师轮流到校外实训基地了解考察情况,发现情况及时与企业沟通解决,学生实训期间,定期安排各专任教师轮流到校外实训基地了解考察情况,保证学生的实训保质保量地进行,最后圆满完成实践任务的学生获得《学生实践证书》。

二、加强学风建设,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和学习精神的综合反映,也是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教学模式与酒店企业需求接轨,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利用实训基地在完成课内教学的同时,还要真正以一名员工的身份进行轮训,各部门管理人员要根据学生的纪律、态度、技能、服务水平、应变能力、管理素质等方面给出每日实训成绩,定期总结,使学生在每一个顶岗阶段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国际上先进的“行动导向”的模式为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职业院校要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条件,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职业教育实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对教师而言,必须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等,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分析学生普遍的和特殊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而言,要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过程,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工作等活动来体验学习。优良的学风可以促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明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以适应大学学习环境。

三、增强思想建设,提高就业能力

酒店管理概述篇2

[关键词]校园招聘;企业宣讲;内容选择;模式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24.189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1

校园招聘业已成为酒店企业吸纳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集中,数量充足,人才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也比其他社会闲散劳动力更优异。酒店企业在校园招聘中为网罗高素质人才,采用多种办法,其中就有酒店企业宣讲亮相这一重要环节,以求通过各种形式的表现及与学生们互动的方式充分展示酒店企业的文化及管理优势,吸引更多的学生应聘。酒店在宣讲亮相过程中,其表达的模式和内容有一定相似性,但在内容选择、权重元素表达、模式化的灵活度上各有各招,虽然目的是同一的,但在效果上却各有不同。本文从酒店企业在校园招聘中宣讲亮相的这一环节,从内容表现和模式选择上,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分析上做进一步探讨,以求企业能更有效地吸引应聘学生,充分展现酒店的实力与魅力。

1酒店企业宣讲内容的选择性

酒店企业宣讲时常常从五个方面去介绍酒店概况。一是酒店的发展沿革、历史及荣誉的展示,二是酒店现有的规模和经营的现状,三是酒店文化内涵,四是酒店对招聘岗位的需求情况,五是酒店对员工能提供的薪酬福利及相关待遇。应该说,这些内容展示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学生对酒店企业基本情况的了解,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提供给酒店企业宣讲的时间有限,酒店企业在介绍过程中,每项内容权重的分配时间和信息量就会有所不同,而这些差异产生的宣讲效果就大相径庭。对于应聘学生重点关注的内容,陈述的信息量充足些学生会更满足,倾向性也更明显。例如员工的职业发展这一因素,应该说是学生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从准员工到正式员工,从正式员工到基层管理层,在该酒店能得到怎样的培养?如何能成就?突破点在哪里?酒店会给予怎样的助力?另外,员工的生活条件也是在校生选择从业酒店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个因素。宿舍条件、交通问题、就餐质量、网络供给、酒店业余生活的丰富度等都是学生们急需了解的内容。所以酒店企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学生宣讲亮相时,不得不有的放矢对内容做一定的取舍和选择。选择的要求:内容上对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针对性,表达条理清晰明了。酒店的历史、规模、文化及现状当然不可或缺,但限于时间,仅将精华部分做概要性的陈述即可。对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职业发展所创条件的个性化作为,是学生最为关心的内容,应在这部分做更细致的介绍。员工的生活条件和薪酬福利的表述也需要具象化的展示,因为这关乎他们今后生活的质量。时间的权重上,酒店情况概述部分可占1/4,职业发展部分可占1/2,待遇情况部分可占1/4。

2酒店企业宣讲模式的多元性

酒店企业在校园招聘过程中宣讲亮相的环节,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在规定时间空间里集中讲授,大多酒店企业宣讲是通过ppt的展示及视频的播放来完成。如果想表现形式多元化,效果更出彩,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完善。①酒店的概况选择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视频来展示,包括酒店的整体环境和人物表现,突出酒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②员工职业发展内容的表现除了用生动图形及文字表达外,最好能有在岗员工的一些现身说法表达的视频,如果是相关学校校友的亮相,更会对在校生产生感染力和影响力,因为出身相仿成长模式的榜样作用更为直观。③尽可能表现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内容的陈述采用问题解惑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语言上宜用幽默风趣的时尚字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回答时也采用激励的方式应对,准备一些印制有酒店标志的公关小礼品,适时奖励。

3在校学生对酒店企业宣讲接受度的分析

高职院校酒店专业的在校生虽然是酒店企业人才的理想选择。但事实上,由于教育模式和制度的局限,其表现还是与酒店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第一,自我认识不客观,职业理想迷茫。学生除了学习上的优势,其余对自己能力上的优劣,兴趣的导向,专业的适应,行业的发展等元素都是很茫然的,在专业的选择上比较盲从。酒店企业宣讲时如果能更多从专业的特征性,职业性去做具体表述,引导学生分析认知,学生才会容易更多地从专业性上认知未来的工作。第二,学生们会比较担心未来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因此,酒店企业在宣讲职业生涯成长环境的内容上,对岗位的描述和人际关系的脉络构建上要给学生更明朗化的展示,例如在管理方式上,对初来乍到的准员工采用师徒式的管理模式,让学生疑有所问,困有所解,难有所靠,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工作。第三,在校生由于认知上的局限,对前途、眼前的利益、生活细节的关注还不十分理性,有时会计较薪酬福利及生活环境上的细节问题,不会将着眼点放在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有丢西瓜、捡芝麻之嫌,酒店企业宣讲可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多角度弘扬职业发展对人生的重要性,弱化生活细节的一些客观问题,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解决相关困难,理性面对。

4结语

酒店企业在校园招聘中宣讲要取得成效,必须在内容的选择上,内容介绍的权重上,时间的分配上有更客观理性的作为。在表现模式上,也需注意多元化的方式,面对年轻的一代,互动性、节奏度、冲击度都需要有个性化的表达。并且应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对所展示的内容和方式都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概述篇3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员管理餐饮住宿

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手工规程、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用的模型,以及数据库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保存和使用。因此,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的应用对象定位在普通酒店,因此在进行需求分析时主要考虑酒店的具体需求,并将设计目标确定为酒店提供基本的管理功能。

我们在概念设计方面的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应用需求应该首先抽象为信息世界的结构,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用某一DBmS实现这些需求。

数据库作为存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操作的工具在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优化的数据库逻辑模式和物理模式结果,并据此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应用需求,包括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信息管理要求是指在数据库中应该存储和管理哪些数据对象;数据操作要求是指对数据对象进行哪些操作,如查询、增、删、改、统计等操作。数据库设计地目标是维用户和各种应用系统提供的一个信息基础设施和高效率地运行环境。高效率的运行环境包括:数据库数据的存取速率、数据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数据库系统运行管理的效率等都是高的。

概念结构主要特点:

(1)能真是、充分地反映显示世界,包括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只是模型;

(2)易于理解,从而可以用它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意见,用户的积极参与是数据库设计成功的关键。

(3)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容易对概念模型修改和扩充;

(4)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

现在对所设计系统的需求作进一步的分析,产生概念结构设计的e-R模型。由于这个系统并不复杂,因此可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设计的关键是确定系统的核心活动。所谓核心活动就是系统中的其它活动都要围绕这个活动展开,或与此活动密切相关。确定了核心活动之后,系统就有了可扩展的余地。此系统包含的实体有:

(l)用户:用来描述酒店操作员的有关信息,用用户编号来标志。

(2)餐台:用来描述餐台的有关信息,用餐台编号来标志。

(3)菜品:用来描述酒店菜品的有关信息,用菜品编号来标志。

(4)菜系:用来描述菜品分类的有关信息,用菜系编号来标志。

(5)消费单:用来描述酒店某一餐台消费的有关信息,用消费单编号来标志。

经过初步分析,可以得到此系统中各实体所包含的基本属性如下:

(1)用户(序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密码,用户状态)。

(2)餐台(编号,人数)。

(3)菜品(编号,所属菜系,名称,祝记码,单位,单价,菜品状态)。

(4)菜系(序号,名称)。

(5)消费单(编号,所属餐台号,时间,消费额,操作用户)。

数据库的设计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管理系统的整体需求而制定的,数据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后期开发。下面对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库设计进行详细说明。餐台和菜系在本系统中是最简单的实体,在本系统中用来描述餐台的是台号和座位数,而描述菜系的是名称。在描述菜品实体时,加入了助记码,目的是为了实现智能化获取菜单功能,通过这一功能系统操作员可以快速的获取顾客所点的菜品信息、菜品信息表的e-R图。

概念结构设计所得的e-R模型是对用户需求的一种抽象的表达形式,它独立于任何一种具体的数据模型,因而也不能为任何一个具体的DBmS所支持。为了能够建立起最终的物理系统,还需要将概念结构进一步转化为某一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然后根据逻辑设计的准则、数据的语义约束、规范化理论等对数据模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形成合理的全局逻辑结构,并设计出用户子模式。这就是数据库逻辑设计所要完成的任务。

关系模型是由一组关系(二维表)的结合,而e-R模型则是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实体间的关系三个要素组成。所以要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就是将实体、属性和联系都要转换为相应的关系模型。

有了基本的e-R模型就可以进行逻辑结构设计,也就是设计基本的关系模式。设计基本的关系模式主要从e-R模型出发,将其直接转换为关系模式。根据转换规则,这个e-R转换的关系模式为:

(1)用户(用户序号,用户名,餐台号,菜品编号,消费单编号),主码为用户序号。

(2)消费单(消费单编号,所属餐台号,时间,消费额,操作用户,餐台编号,菜品编号,用户序号),主码为消费单编号。

(3)菜品(菜品编号,所属菜系,名称,祝记码,单位,单价,菜品状态,消费单编号,用户序号,菜系序号),主码为菜品编号。

(4)菜系(菜系序号,名称,菜品编号),主码为菜系序号。

(5)餐台(餐台编号,人数,消费单编号,用户序号,菜品编号),主码为餐台编号。

现在分析一下这些关系模式。由于在设计关系模式时是以现实存在的实体为依据,而且遵守一个基本表只描述现实世界的一个主题的原则,每个关系模式中的每个非主码属性都完全由主码唯一确定,因此上述所有这些关系模式都是第三范式的关系模式。

对于物理设计阶段,数据库在物理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储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它依赖于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是物理设计。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通常分为两步:

(1)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在关系数据库中主要指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

(2)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中的是时间和空间效率。

参考文献

[1]周立柱,冯建华,孟小峰等.SQLServer数据库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黄中,黄泽钧,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龚沛罾,陆慰民,杨志强.VisualBasic程序设计简明教程.高等教育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刘欢(1992-),男,吉林省人。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

酒店管理概述篇4

关键字:慕课;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aDDie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级教学建设项目(编号:a106011401166,a10601150261)

中D分类号:G42

前言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2008年开始,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在线课程网站联合世界知名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展开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onlineopenCourse,简称mooC“慕课”),提供各类免费课程,与众多在线学习者共享高端前沿知识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微型移动学习的需要,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1]。同样,我国教育部也密切关注慕课的发展,积极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讨论,以开放、包容、务实的态度,鼓励高校和社会参与者兴利避害,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促进其在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个大背景,本文选取了《酒店管理概论》这门课程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从而为慕课环境下专业课程的开发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1.慕课的内涵与特点

微课程的主要理念是运用建构主义,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首创了声名远播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mooC的主要构成是10-15分钟时长的课程视频,是近年来在线学习以及网络课程开始关注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微课程[2]。课程主要由分段式观看教学视频、阶段性小测验和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网上提交和批改作业、网上社区讨论、虚拟实验室等方式组成,并按照学生学习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进程。

慕课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放性和灵活性。mooC对教育变革的主要影响就在于它所传递的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理念: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可以学到任何知识。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同时可以利用手机移动终端等随时随地开展学习。(2)专业性与权威性。mooC课程由世界范围内的名校名师主讲,“名校+名师+名课”效应更加能吸引学习者。当前mooC课程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知名高校的著名专家学者参与。他们精心选择课程知识的核心内容或专题,利用最新科技将视频等学习资料发送到互联网上供学习者选择。(3)互动性和实用性。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各类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mooC吸引了大量在线学习者,这些学生学完了课程并活跃于相关的网络社区中组成学习共同体,互动交流,互帮互助。“慕课”教学将传统的大班授课有效转变为小组讨论模式,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化,有利于学生能动作用的发挥。

慕课的发展也引发了大家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慕课日后会成为主流教学平台,校园乃至教师角色将会有很大改变,慕课将取代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也有学者坚信慕课只会是教育模式的补充和更新,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模式[3]。慕课的出现确确实实影响着当代教学模式,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每个学科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如何利用慕课更好的开展有效专业教学才是关键。

2.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特征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全面了解酒店管理的基本概况。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具有以下特征:(1)内容多样化。酒店管理课程知识结构多方面,并且其内容之间相关程度不是很高。(2)知识点模块化。以酒店客房清扫服务为例,可分为以下几个流程:卫生间清洁、客房抹尘、中式铺床、吸尘等各个小模块。(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多数学校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都按照“理论+技能”的模式。同样酒店管理课程也需要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

3.慕课与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匹配分析

3.1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的开展酒店管理知识点模块化学习。

一方面,酒店管理课程知识点的模块化,以及具有项目化教学的特点,特别适合慕课的特点。另一方面,现在无线网络在高校校园也基本实现全覆盖,开展微课教学最基本的条件俨然形成。

3.2实现学生酒店专业知识与情景教学的融合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作为学生对酒店认知的入门课程,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均处于模糊阶段。星级酒店管理中的服务氛围和技能无法用语言进行简单描述,也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微课程将知识点精炼化、片段化,用多种形象的表现方式让学生融入职业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由此可见,慕课与市面上的“网校”和网络视频开放课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即更关注课程的价值,让学生具有真实的学习环境体验,关注如何使学生从中获益。

3.3为学生搭建交互式学习交流平台

在微课学习过程中,微课平台除了有丰富的视频资源外,还有供学习者选择的线上交流机会。同时,平台中存在很多在线论坛和学习小组,通过各种交流,可以克服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便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答疑解惑,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学员间“互相评分”(peergrading),能够加强学员间的交流和互动”。

4.酒店管理微课程设计原则

4.1强调资源整合

由于酒店管理课程分为理论类型与技能类型,因此慕课设计也要强调这种专业特色分工。理论类型课程需要突出名校名师的概念,突出理论知识的扎实,可以尝试院校联合开发,打造酒店管理概论专业慕课课程,实现在线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技能类型强调的是产学研平台,与国际酒店集团管理公司合作,进行慕课的开发建设。

4.2强调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微课程不等于课堂实况录像的一小段切片,不等于完整课堂的局部片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知识点进行分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要求,进行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此外,微课程的设计要体现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调全过程学习

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设计要强调全过程学习,可以把慕课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观看视频和做练习,在线下课堂上则把重点放在师生们共同深入的互动交流、探讨,直至问题解决。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学生学到更加全面的知识,对学习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5.《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设计的aDDie模型

aDDie模型是一套有系统地发展教学的方法。aDDie模型就是从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发展(Develop)、执行(implement)到评估(evaluate)的整个过程。aDDie模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要学什么(学习目标的制定)、如何去学(学习策略的应用)、如何去判断学习者已达到学习效果(学习考评实施)。

5.1分析(analysis)

内容包括学习者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教学工具分析、教学环境分析等。这里面特别要注意: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的设计。一是结合酒店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二是分析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微课程的具体知识点内容开发。

5.2设计(Design)

内容包括知识点内容结构、表述方式、视觉设计等。结合酒店管理情景模式,进行微课程知识点设计。比如酒店各部门职能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表现,而酒店各部门服务技能通过服务场景的方式进行表达,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将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包。

5.3制作(Develop)

内容包括选择方式、录制、后期加工、字幕等。微课程的制作不同于ppt等教学工具,专业老师很难掌握这些专门技能。这里的制作需要专业的慕课制作团队与授课团队进行合作,如同拍摄一部微电影一样,进行微课程各种场景、台词等制作。

5.4应用(implement)

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辅导、课后总结等。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课堂以外的其余地方,观看网络在线的微课程视频;课堂中,老师围绕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还可以与学生互动交流,开展深度的知识探索。这里需要注意将传统教学的解析式教学法与“慕课”教学模式的生动性紧密相结合,充分引导学生认识到酒店管理课程的多元性、灵活性。

5.5评价(evaluate)

内容包括微视频评价、课程组织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等。基于慕课的微课程教学,将传统教学的两个过程――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正好颠倒,知识传授借助当前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由老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完成,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同样教学评价体系也发生了转变,需要采用新的评价标准来适应微课程。

结束语

mooC的不断兴起,对传统教学的挑战毋庸置疑,这一变化打破了学校、国界的大门促使学习成为了人类的基本人权,终身学习成为了可能。mooC带给我们的既有希望也有困境,机遇和挑战同行,优势和不足并存。因此如何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开设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本文仅以酒店管理概论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雷明化.基于mooC的高职酒店管理微课设计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21-122.

[2]张钰莎.探讨基于mooC平台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4(9):8-11.

酒店管理概述篇5

关键词:数据挖掘酒店行业CRm系统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080-02

1酒店行业CRm现状

近年来,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能力去对蕴藏在数据中的大量信息和知识进行深度的发现、利用与开发。基于数据挖掘的CRm系统已经在国外各个行业和领域有了较广泛的应用,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方案,也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并继续维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在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CRm应用在电信、汽车等行业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相比国外在这方面的成绩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酒店行业中只在一些高级星级酒店得到了较高程度应用,整体水平偏低。酒店行业中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将酒店所有的业务部门连接起来,实现酒店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交流,具备酒店日常运营管理、客户资料记录与财务核算等各项功能。其所谓的客户管理主要是记录和整理客户资料,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统计,不能将客户资料数据转化为对帮助酒店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维持老客户,发掘新客户,发现客户潜在价值并提高酒店经济效益方面的有效资源。

基于数据挖掘的酒店行业CRm系统作为现代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酒店的正常运营,促进营销策略的不断有效改进,提升客户关系,增加酒店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数据挖掘和CRm系统的概念及重要性

所谓的数据挖掘是当今国际在数据库以及信息决策等领域进行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受到了工业界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它作为交叉性学科的一种,主要是从大型的数据库中将广泛受到人们关注的知识提取出来,通常而言这部分的知识比较隐蔽,多是一些事先未知的、有价值的信息,并用概念、规则以及模式等形式来表示。描述性质的任务主要是指数据的一般特性,如概念描述和关联规则等;预测性任务主要是通过推断当前数据来对今后酒店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如分类、预测以及对于序列的分析等。

CRm系统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对新老客户以及潜在客户的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科学化的分析,确保这方面的信息都能供企业各部门之间共享,从而有利于发现有价值的客户,将客户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不断对市场进行开拓,使企业和客户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CRm有利于企业庞大数据库建立,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持,实现企业对客户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有效管理。一方面,全面掌握客户、销售以及经营方面的信息是CRm系统应用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重要使命和目的;另一方面,伴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在进行大量数据的收集之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确保企业能够基于这些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判断是企业在发展中所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除此以外,CRm系统是进行数据挖掘的关键应用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给予其强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了CRm相关理念和重要目标的有效实现。其所采用的分析数据仓库和挖掘技术所涉及到的内容包含多个方面,如客户获取、细分、保持和盈利能力的科学分析,以及对交叉营销的分析和总结。

3数据挖掘在酒店行业CRm系统中的应用

现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CRm系统在酒店行业中的应用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滞后发展,在应用方面仍然处于试用的阶段,这与CRm系统适用于客户群体相对较大和服务含量非常高的行业说法严重不符。因此,数据挖掘在酒店行业CRm系统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第一,酒店本身作为一种向全社会提供特殊服务的企业,其所出售的商品可以大致用时空和服务来加以概括。酒店的产品在本质上属于个性化的消费品,由于年龄段、住宿动机以及社会阶层的不同,在客房的需求上面也存着明显区别。与此同时,酒店的客户以单个客户居多,为此酒店应该针对目标客户群的不同,在CRm系统的辅助指导下提供不同的人性化服务。

第二,数据挖掘技术在酒店行业中CRm的应用除了对一般客户关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之外,其强大的功能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划分客源市场。

按地区进行划分:酒店的客人大都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住宿动机:酒店的客人分为公务、会议和团体观光以及一般散客等;营销途径:旅行社、航空公司以及会议的组织单位等。

(2)拓展销售渠道。

通常情况下,酒店的销售渠道一般分为两种,即直接和间接渠道。所谓的直接渠道主要是指酒店直接向顾客进行销售,如特定的预定销售系统,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和手段直接向顾客销售,包括广告、电视机、小册子以及印刷品等,并且还可以在相关的旅游网站上面将与酒店有关的产品信息上去,对酒店的主页进行精心设计和制作。同时,间接渠道主要是酒店通过旅行社、代销处、特定的航空公司以及酒店预定系统等媒介进行一定的销售。直接和间接两种销售在利润和客源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直接销售的利润虽大,但是客源不能保证,而间接销售的利润虽然非常小,但是能够保证客源稳定性。

因此,基于数据挖掘的酒店行业CRm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应具备以下重要特征:客户数据库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具备将各种客户联系渠道整合到一起的能力;快速方便地将各种信息传递给系统中的用户;实现销售、营销与服务的自动化,并对其进行无缝的整合;具备提炼决策信息的基本能力等。

4结语

基于数据挖掘的酒店行业CRm系统实现了酒店与客户之间各种交互活动的有效管理,在整个过程中,便于酒店对顾客消费行为有效分析,从中将潜在的客户信息充分地挖掘出来,数据挖掘的强大功能在于自动在庞大的数据库中找出最有价值最有用的信息,从而为酒店决策以及信息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使酒店行业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大力发展。综上所述,文章通过说明数据挖掘在酒店行业CRm系统中应用的意义、目的和重要性,分析酒店行业CRm现状,酒店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管理的各方面实际需要,阐述了数据挖掘和CRm系统的概念及重要性,从CRm系统的功能出发提出了数据挖掘在酒店行业CRm系统中的应用方案。一方面,能够确保企业能够基于大量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判断,快速方便地将各种信息传递给系统中用户;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层次、档次消费群体都能够提供非常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促进酒店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辉.基于数据挖掘的CRm在酒店管理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09.

[2]易B.基于CRm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酒店管理概述篇6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一)经济型酒店的概念

学术界对经济型酒店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概念。笔者根据其特征及我国独有的情况,归纳经济型酒店的概念为“以客房为唯一产品或核心产品,以加盟或特许经营等经营模式为主,以大众观光旅游者和中小商务旅行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价格低廉(一般在300元人民币以下)、服务规范、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态。”[1]

(二)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从不同视角定义的核心竞争力略有不同。本文概括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指“某一组织或个体相对于其竞争对手而言其自身具备的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5]

(三)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本文所指的经济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应根据经济型酒店的概念和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提炼总结,即“在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网络技术,通过培养具有酒店职业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某一特定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的能力,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号召力。”[2]

二、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本文把它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酒店品牌

经济型酒店的品牌主要是指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经济型酒店的品牌是其在市场中克敌致胜的关键,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二)管理艺术

管理艺术是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灵魂。经济型酒店的管理艺术主要包括其领导决策的艺术、组织的艺术、协调的艺术、整合的艺术等。

(三)人才资本

人才资本对经济型酒店竞争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人才,是竞争的根本与动力。只有人才,唯有人才,才是最终角逐的关键。

(四)营销能力

营销能力已成为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营销直接跟其利润挂钩,是其实力的集中体现。在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时代,先进的营销能力是经济型酒店致胜的根本。

(五)独有产品

独有产品能把经济型酒店与其他明显区别开来。独有产品是经济型酒店最大的稀缺资源,是其吸引消费者再次光顾的保障。

三、提高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一)采取措施提升酒店品牌

酒店业品牌的提升从来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而必须通过长期的顾客体验带来。好的顾客体验能够带来好的品牌。笔者认为较好的措施是接待一些重要的宴会。比如新闻会、一些商业团体聚会、名人讲座等。这些都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接待这些宴会必须注重顾客体验,给顾客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促使其再次光顾。当然,经济型酒店出于成本的考虑,要在充分分析这些宴会的收入成本比的基础上进行。

(二)内外结合提升管理艺术

管理艺术是酒店管理人员决策、沟通、协调、组织等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提升经济型酒店管理人员的管理艺术,主要依靠内外两方面的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断地总结反思、学习提高和外部酒店卓有成效的悉心栽培。经济型酒店的管理人员同样须注意细节管理,酒店管理处处无小事。管理艺术的集中体现表现在其管理者对人的艺术。

(三)采用各种渠道获得人才资源

经济型酒店获得人才资源的渠道大体可以采用外部招聘、内部培养等渠道。具体的方式,外部招聘可以通过网络、QQ、微信等新媒体,专场招聘会,报纸杂志,猎头公司,内部员工推荐等;内部培养首先应选准对象,然后进行重点培养,最后使其顺利上岗。在人才资源的获得过程中,应尤其注重公平公正。

(四)铸炼营销能力

营销能力是当今酒店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因素。营销,特别是网络营销,已成为经济型酒店销售的重要渠道。现在,不少经济型酒店2/3的订单来自于网络,因此,如何开展网络营销成为铸炼营销能力的关键。目前,不少经济型酒店已在QQ、微信上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就能实现订房、退房、送餐等服务,对消费者而言,非常便捷。因而,不少消费者添加了经济型酒店的公众号,接受了酒店的营销。

(五)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独有产品的开发

消费者需求是经济型酒店进行其独有产品开发的出发点及立足点。经济型酒店在进行核心竞争力提高的路径中,一定要注重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出自身独有的产品。这样,才能通过产品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产生磁场般的效应,最终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先进做法,进行扬弃,开发出独有产品。比如莫泰268酒店,它就准确把握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低调而奢华,同时非常经济。莫泰268酒店的客房设置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借鉴了四星级酒店的模式,显得富丽堂皇。同时,它的客房还配备了自助的餐厅和自助的洗衣设施。但是由于其采用的是自助式的管理,因而其成本也比较低,真正做到了经济实惠。这就吸引了大批商务客源,从而长期屹立市场不倒。[3]

参考文献:

[1]匡家庆.论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打造[J].商场现代化,2008(9).

[2]李永利.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2(5).

[3]沈涵.经济型酒店的产品创新与市场细分[J].旅游学刊,2007(10).

酒店管理概述篇7

关键词:国际酒店集团发展策略启示

1982年香港半岛集团正式管理北京建国饭店,标志着国际饭店集团开始进入中国饭店市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国际著名酒店集团纷纷涉足中国市场,出现了群雄逐鹿的局面。国际酒店集团进入中国20多年来,发展迅速,成绩卓著,成为我国酒店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的主力军之一。本文从介绍国际酒店集团概况、研究其发展历程,以及他们在我国的发展策略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促进我国酒店集团扩张与更好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一、国际酒店集团概况

(一)酒店集团的概念

酒店集团一词具有丰富的意义,大多数学者认为酒店集团是指拥有、经营、管理或合作营销两家或两家以上旅游酒店的企业、公司或合作联盟。

例如,徐首青(2005)认为“酒店集团,又称酒店联盟,是指酒店与其他酒店或企业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在资源基础上进行长期合作和共同的交易安排。[1]

叶全良(2003)在其文章中将酒店集团定义为在本国或世界各地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两个以上的饭店,以统一的店名和店标,使用统一的经营管理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联合经营形成的经济联合体。例如,有的饭店集团在联号饭店内的建筑风格、室内陈设、客房布置以及主要服务项目都基本相同。[2]

(二)国际酒店集团的发展历程

1、阶段论

主要是以俞迎新(2006)为代表的论述,认为国际饭店集团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的引进初期,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全面铺开阶段和21世纪初的纵深发展阶段。[3]

2、方法论

以郭庆凤,聂小荣(2008)为代表的论述,他们认为国际酒店集团一方面通过多元化的资本经营战略如收购与兼并、战略联盟、时权经营;另一方面则采用低成本扩张战略如管理合同、特许经营权转让。配合使用多角化与一体化战略,多品牌战略,多样化市场营销战略以达到健康发展。[4]

笔者认为不管是阶段论还是方法论都说明了酒店集团化是一种趋势,且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集中度也很高。而且以上罗列的两种方式中也具有相通的地方,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的引进初期,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全面铺开阶段都是采用管理合同的扩张战略,以及都提到很重要的品牌的效应。

二、国际酒店集团在我国的发展策略

(一)品牌策略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Davidarnold(1982)认为:品牌是一种类似成见的偏见,成功的品牌是长期、持续的建立产品定位及个性的成果,消费者对它有较高的认同,市场领导地位及高利润自然随之而来。

俞迎新(2006)在其文章中提出“饭店服务品牌的持续引入”策略,认为国际饭店集团利用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引入不同的饭店品牌形成产品差异,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从而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其中还借用万豪集团运用了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在中国市场扩张的例子进行具体阐述:万豪集团既有高档的丽嘉•卡尔顿、万豪、万丽,又有中高档的万怡、新世纪、拉美达。在同一档次品牌中,各品牌间的差异也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万豪体现欧美古典式风格,万丽则追求智能化的商务现代派风格。在不同的城市也采用不同的品牌战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国内拥有超级规模饭店市场的城市,采取全方位品牌拓展方针;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主要选择万豪、万丽、万怡和华美达品牌;新兴的经济增长型城市,如中山、顺德、威海、烟台等,选择性万怡、华美达品牌。[1]

同样的,黄贵霞(2005)也对这一策略进行了研究,她指出国际酒店集团在处理饭店集团整体品牌与多个子品牌的关系上很到位,可以对每一个品牌的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并始终做到在宣传饭店集团的某一个子品牌时,同时宣传该饭店的整体品牌,笔者认为这一点很重要。比如雅高集团同时拥有高档五星级的索菲特(SoFiteL),商务四星级的诺富特(noVeteL),中档三星级的美居(meRCURe),经济型的宜必思(iBiS)四个不同档次的品牌,法国雅高集团始终将它的公司品牌雅高(aCCoR)印在它的各种子品牌的下面。既满足顾客个性化的独特需要,又便于顾客记忆和节省广告费。[5]

另外,王兴琼(2003)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委托管理和特许经营是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进行品牌输出的两种主要形式。他认为对饭店集团来说,特许经营是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集团扩张和品牌输出方式。假日集团、万豪集团、喜来登集团、希尔顿集团等都是特许经营的盟主佼佼者。而一些资金雄厚、品牌知名度高的国际饭店集团则是主要凭借委托管理这种方式抢占了中国的高档饭店市场。[7]

(二)人才策略

曾缘(2004)在研究豪生国际酒店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战略举措,他认为所有成功的国际酒店集团在实施其战略发展规划时的一个共同及至关重要的特点是: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集团发展战略齐头并进,人力资源的战略目标就是紧紧围绕集团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予以制定。[8]

黄贵霞(2005)认为成功的酒店集团一般都具有国际经验的职业经理。酒店的顾客来自于世界各地,这样对前台员工的外语与文化素养的要求就很高。所以国际酒店集团一般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而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地区甚至本单位挑选或培养具有国际化才能的经理,并舍得花费更高的人力资本在全世界挑选、培养具有国际化才能的高级经理人才。[5]

陈方英(2009)在剖析国际酒店集团在华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上总结了四点策略:

用人制度灵活、对员工待遇优厚、重视对员工的培训、重视企业文化建设。[9]

另外,严慧芳(2007)认为国际饭店集团实施的人才本土化战略也很重要,国际饭店集团在华建立培训中心,与中国名牌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培训基地,选拔和培养当地的饭店管理人才。在集团统一的管理体制下,放手让中方管理人员运作,增进与当地文化的衔接与相融。[10]

(三)网络策略

杜轶(2006)认为现代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国际酒店集团整个行业的经营水平。例如电子预定、网络预定、电子信息、电子结算等新技术利用方面,国际酒店集团都走在了前头。[11]

徐首清(2005)也认为全球化的销售网络策略很重要,他举例“假日集团有Holidex,喜来登有Reseraton,希尔顿有Hilhot,雅高有prologic,拉马达有Roomfinoer,如果没有强大的预订网络,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扩张的空间就非常有限。这些预订网络可以帮助集团控制客源流向,集团内相互预订,信息共享。”[1]

黄贵霞(2005)认为国际酒店集团往往注重运用“顾客印象占有率——顾客市场占有率——顾客心灵占有率”的顾客创造规律,编制其强大的营销网络侵入中国市场,积累大量的忠诚的客户群体。[5]

三、对国内酒店集团发展的启示

(一)网络营销方面

董海沙(2008)在针对网络营销策略提出观点,一是要有一个清晰的市场定位的饭店网站。根据市场定位在网站上作出清晰的描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定个性化的产品,对供应商、旅行商、客户及顾客建立信息档案。二是完善饭店互联网内部包括无线宽带上网、预订航班、旅游信息查询等支持系统。三是建立饭店互联网全球分销系统。加强饭店间的联盟与合作,实现酒店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良性竞争,加入以GDS(GlobalDistributionSystems)系统为核心的电子分销渠道。组建客源网络,查询竞争者的价位浮动,随时通过数据了解自己最好的顾客是什么人,使民族品牌酒店真正具备面向全球市场营销的竞争力。[12]

(二)品牌竞争方面

郭庆凤,聂小荣(2008)在对品牌竞争方面认为,我国饭店集团要实施品牌战略首先要树立饭店的企业形象。应引入企业形象工程CiS,中国饭店集团应该重视企业的经营理念的识别及其传播,将理念识别贯穿于经营始终,同时突出视觉识别系统,对饭店的商标、公司的象征符号、企业造型、企业标语等方面精益求精,力求产生瞬间强烈刺激,提高品牌的可识别性,并将形成的视觉识别系统应用于饭店的内部陈设、员工工作服、客房设施、餐饮设施、招牌、店头广告等各个方面,使饭店的品牌深入人心。此外我国饭店集团可以借助外国饭店集团的优势品牌,通过特许经营先扩大自己的名声,再逐步建立自己的强势品牌,实施品牌多元化战略,形成“主品牌+系列子品牌”的品牌体系,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主品牌与子品牌的关系,使子品牌服务于主品牌,共同提高集团品牌的知名度。[4]

赵诚,熊斯飞,陆学佳(2004)则认为我国饭店集团应该通过品牌忠诚度的建立,获得顾客终生价值,进而赢得市场优势。知名酒店集团都十分重视集团品牌建设,并把吸引回头客当作其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希尔顿Honors计划、假日的全球优先俱乐部、最佳西部的金冠国际俱乐部计划等,其目的都是赢得顾客忠诚,以此获取市场地位,同时降低营销成本。[13]

(三)人才培养方面

肖红艳(2004)认为我国酒店集团应加大饭店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尽快形成职业经理人队伍。目前,我国饭店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普遍偏低,尤其缺乏高级的饭店管理人才,所以整个行业应加大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本土人才,并采取相应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14]

(四)经营管理方面

杨云(2002)针对经营管理方面提出观点,认为国际酒店集团都有其独特的经营风格,例如喜来登酒店集团强调“物有所值”,享有“优质优价”的美誉,我国酒店集团要努力提炼东方美食文化、民族风情、建筑风格等方面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经营风格。[15]

另一方面,曾清,赵乃川(2004)认为国际著名饭店集团联号发展也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一开始就真正从市场经济和饭店本身出发编制了一套良好的制度去规划和指导饭店的发展。而我国饭店业是从招待所、接待处开始并转型办大饭店的,现代饭店制度建立尚不完善,许多政策法规和饭店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饭店业资本运营的快速发展。[16]

(五)服务质量方面

祁玲、石应平(2006)在对酒店集团服务质量方面认为我国酒店集团在服务质量上需要有较大的提高,国际酒店集团的服务质量管理经历了有情绪化到标准化再到个性化的过程,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最重要的是制定集团服务质量标准,搞好标准化服务,高档酒店在搞好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提供个性化服务。[17]

Ross(1994)考察了酒店员工对管理服务质量的认知,发现礼仪、工作努力程度和效率是影响管理服务质量的要素。而且,有效并努力工作与高水平的成就感相关,而礼仪则相反,与自相关。[18]

四、结语

国际酒店集团在我国扩张迅速,21世纪国内饭店也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本文研究了国际酒店集团在我国的发展策略,其中有品牌建设、管理模式、营销网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但是笔者认为在已有的研究中还缺乏对国内经营环境,对培养培训本土化人才,国际酒店集团发展的区位优势方面,以及针对跨文化管理即国际酒店集团在经营中是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的相关研究较为罕见。

参考文献:

[1]徐首清.论饭店集团化的发展及趋势[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8).

[2]叶全良.现代饭店集团及管理模式研究[J].财贸经济,2003(2).

[3]俞迎新.国际饭店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分析[J].市场经纬,2006(13).

[4]郭庆凤,聂小荣.中外饭店集团化经营战略对比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2(1).

[5]黄贵霞.国际饭店集团取得成功的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6]antonGrassl,GrahamHeath.themagictriangle-ashorthistoryoftheworldyouthhostelmovement[m].U.S.a:internationalYouthHostelFederation,1982:p.186-187

[7]王兴琼.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品牌输出在中国[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8]曾缘.酒店集团人力资源的战略开发与实施[J].上海商业,2002(9).

[9]陈方英.国际饭店集团在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及启示[J].饭店现代化,2009(2).

[10]严慧芳.在华跨国酒店集团人力资源本土化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2).

[11]杜轶.国际饭店集团的作用与中国饭店业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

[12]董海沙.国际饭店集团资本扩张途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经济,2008(11).

[13]赵诚,熊斯飞,陆学佳.外资酒店在华经营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3).

[14]肖红艳.中外饭店集团发展态势对比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1).

[15]杨云.国际饭店集团扩张与我国饭店集团化发展策略[J].湖北大学学报,2001(1).

[16]曾清,赵乃川.中外旅游饭店资本运营的比较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3).

酒店管理概述篇8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探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探讨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高校双语教学实践探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探讨普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堂双语教学探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现场教学模式的探讨―以《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改革为例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探析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探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探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探析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施浅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创新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模式探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3-9-12.

[3]Blair,R.w.外语教学新方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

出版社,1987.

[4]张谦.双语教学论[C].香港: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4.

[5]孙德兴,谭羽非.“交流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

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82-84.

[6]陈海宇.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小组探究”式教学[J].

文教资料,2006,(2):152-153.

酒店管理概述篇9

    论文摘要:为适应现代饭店业发展需要,中职学校必须及时调整饭店管理概论课程,要构建合理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进行讲授与实训融合、学校与饭店业界联合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具备良好饭店管理综合技能、现代管理理念和思维。

    饭店管理概论在中职学校饭店管理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引导学生认识饭店专业基础知识,从概论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作为中职学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以饭店为物质载体,以宾客的消费过程、饭店的运动过程、饭店产品的形态变化及价值实现过程为贯穿线索,在吸收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上,用创新精神去探索饭店自身的运行规律而建立的理论体系。通过学习该课程,使中职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饭店业的基本概况,了解饭店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掌握饭店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饭店各部门运转程序与管理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饭店常见问题。为学习饭店管理其他专业必修课如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等课程及学生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饭店管理概论教学现状

1.1教师“填鸭式”教学欠缺创新

    由于应试教育的后续影响,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中职学校饭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依然以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为工具,围绕教师、教材和课堂只个中心开展,教师以教材为依据,以课堂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知识的灌输。这种方式导致了教师讲课没有创造性,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教学效果没有务实性。这种教学方法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被动、僵化和单调的教学氛围下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从而出现企业渴求饭店管理人才与中职学校毕业生难以适应饭店实践活动之间的矛盾。

1.2师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1.2.1授课老师对专业基础课的认识不到位

    经调查,该课程授课教师多数人认为:本课程并不重要,学生即使学不好,还可以通过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把学不好的内容重新再学一次。由于教师的授课态度不端正,想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教好,是不可能的事。

1.2.2学生对该课程的定位不准确

    很多中职学生认为:选择中职学校,要学的是技能,不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才是唯一的有用的东西,不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也没有认识到该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甚至于有学生认为:学那么多的管理基础知识没有用处,毕业后就是到饭店做一名普通的员工,自己又没有什么机会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缺少规划,目光短浅。

1.3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不科学

1.3.1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多数中职学校的《饭店管理概论》课程教材内容主要涉及饭店概述、饭店组织管理制度、饭店各职能部门(包括前厅部、客户部、餐饮部、康乐部、商品部、工程部、安全部、人事培训部、采购部、公关销售部和财务部)管理、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等。然而,在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院的课程中,饭店管理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围绕着饭店管理的课程有十几门,但却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叫做“饭店管理概论”。相比之下,目前中职学校《饭店管理概论》课程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内容简单、章节笼统,只是对相关饭店部门机构、业务管理做简单的介绍,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与培养应用型饭店管理人才的目标相背离。

1.3.2实践课程少,见习难

    该课程的实习实践在课程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助于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饭店企业、了解饭店的业务流程、熟悉饭店管理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责任心,有助于学生明确角色、端正态度等。但在实际中,大多数中职学校只设36课时,限于实验条件,大多只有理论课没有实践环节设计。因此,空泛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要求,较大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课程实践的落实也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当地的饭店不愿意让学生到饭店参观、见习,担心影响到饭店的正常营业;由于实习时间太短,有的饭店不乐意接收实习生,也不愿意承担学生的岗前培训,担心学生实习期结束后流失,增加饭店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投资。

    要改变这些现状,就要创新饭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加大改革力度,大胆尝试新的调整,使之与旅游和饭店业的发展相适应。

2构建饭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合理体系

2.1重视理论教学过程的优化

2.1.1构建最优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在固有的理论基础上,应结合百家之长,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增删相关内容,在内容上注意避免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内容的重复,侧重围绕饭店管理基础知识和管理理念知识的介绍。饭店管理概论作为饭店管理专业学生了解、认识饭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课,理论学习基本包括了饭店概述、现代饭店管理理论、饭店管理理念、饭店组织管理、饭店计划管理、饭店职能部门管理和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等内容。因此重新整合后,饭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新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饭店管理基础知识、饭店各功能部门具体的业务管理、饭店提升管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饭店概述、饭店组织与管理制度、饭店管理理念知识等三讲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包括饭店前厅部管理、饭店餐饮部管理、饭店客房部管理、饭店人力资源部管理、饭店安全部管理、饭店工程部管理、饭店康乐部管理、饭店商场部管理、饭店采购部管理、饭店公关销售部管理、饭店财务部管理等十一讲内容;第三部分主要包括饭店服务质量管理及投诉处理、饭店产品的管理与创新、绿色饭店管理及品牌经营等二厂讲内容

2.1.2应用最新教学手段

    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儿年来,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职学校的普及和应用已经具有较大规模,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对理论基础课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理论基础课变得有声有色。同时,可以尝试让较突出的学生参与到部分知识的课堂教学和ppt课件制作中来,让学生有机会换位扮演、思考,这对其他大多数同学起到激励作用,也对教师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补充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的共享,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到中职学校教学中,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结合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点,饭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的章节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在此基础上,先让学生到酒店现场实践参观,身临其境,做酒店某方面的社会调查,然后由学生模拟授课、案例讲评等环节,再加卜教师的引导和点评,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肯定会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酒店常见问题的处理有预见性

2.2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

2.2.1实践教学内容项目化

    为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酒店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技能,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课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在制定《饭店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内容项目化的理念,要突出饭店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把每一章节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目标作为一个项目,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必须按进度去完成每一项目。同时,强化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管理综合技能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化问题、疑难知识点的突破问题、管理理论与饭店管理实际应用的结合问题

2.2.2实践教学环境实景化

    要改变教室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上课时在学习不同的章节,就能感受到好像在酒店不同的部门工作,做到教学环境实境化。由于教室课堂环境与所要工作的岗位环境有较大的区别,教师要设计与饭店各部门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才有利于学生的快速学习。例如上餐饮部门管理,我们的课堂就不应该在教室,而是在学校的学生饭堂或酒店的餐厅,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有“人声嘈杂”的餐厅气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是在餐厅上课而不是教室。教室的氛围与这种环境的氛围区别非常大,教室是安静的,而餐厅是吵闹的,一静一动,反差之大,由此可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与联合办学的饭店企业沟通和合作,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饭店观摩,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观和见习,提高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兴趣。

2.2.3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

2.2.3.1教师可以改变布置作业的方式

    不一定要每个学生都完成同样的作业,有的作业可能同时由几个人或一个小组完成,可能效果会更好。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对比,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目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知识互补,有助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如前厅部咨询服务等作业,可以分组由小组完成。组内成员由于知识面不同,通过优势互补,可以答复各种不同的咨询。同时组与组之问可以相互提问,通过比赛的形式,相互之间的一答一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效果会比教师单纯的知识讲授要强很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激发专业学习的欲望

2.2.3.2在授课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多互动

    教师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应该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对自己讲授的知识感兴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多运用案例教学法,给出饭店经营管理问题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思考,然后再作点评和总结,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给出建议和指导。多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如前台接待的模拟实习,由学生互换前台接待服务员和客人的角色,设身处地地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学会换位思考,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加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标。多运用启发教学方式,有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一味地输出,而是点到即止,让学生认真思考,形成自己想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3.3应注重结合饭店行业发展实际,加强与饭店企业的联系

    将企业研究的前沿理论和饭店企业成功案例引人课堂,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原则,聘请饭店高级管理人员、旅游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和本校饭店管理专业优秀毕业生作为课外辅导老师。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他们的讲授或开设的讲座,言传身教,并开展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并掌握饭店管理的最新理念、最新管理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走向社会迅速成才提供保障。

酒店管理概述篇10

关键词:精品酒店综述酒店设计主题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030-04

一、引言

精品酒店(Boutiquehotel)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的欧洲,源于法语“Boutique”,原指专卖时髦服饰的小店,引申为“精致”、“时尚”。最初亦指北美私密、豪华或离奇的酒店,以提供独特、个性化居住和服务作为与大型连锁酒店的区别。伴随1984年首家精品酒店morgan’sHotel的落成(也有认为是1981年在伦敦南肯辛顿创办的Blake'shotel。①②),精品酒店业的先驱――企业家伊恩・施拉格(ianSchrager)和史蒂夫・鲁贝尔(SteveRuble)首次提出了“精品酒店”的理念。在西方,精品酒店有时也被称为“设计酒店”(designhotels)或“生活方式酒店”(lifestylehotels)。③

目前精品酒店多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等国是第二批发展精品酒店的国家。精品酒店在亚洲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泰国,遍布普吉岛、曼谷、清迈等著名旅游城市,其他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地也纷纷出现品牌精品酒店。在我国,精品酒店理念自21世纪初期引入国内,以2000年北京云社及2011年上海88新天地为代表,短短数十年,精品酒店现已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三亚、丽江等城市,成为出行者住宿的重要选择。特别是一些从事文艺、设计等特殊行业的旅游者,到一个城市的目的,可能初衷会变为缘于寻觅当地精品酒店的一种别样感受。

二、国内近年来精品酒店理论研究综述

(一)基于精品酒店概念特征和类型的研究

1.概念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ianSchrager最早从类型学的角度,提出了“精品酒店”概念。精品酒店一般是指房间数不超过100间,多以30~50间居多,也不乏数间客房的酒店。通常包括独特豪华的设施,提供全方位住宿服务的私密性酒店。国内对精品酒店的定义及设计多数按照这个概念来界定和设置。

学者们认同精品酒店的概念起源于欧洲,并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是一种区别于大型传统连锁酒店,规模不大,强调设计、管家式服务的小型酒店。⑤⑥⑦

总而言之,精品酒店有时从狭义的角度,指传统的小型Boutiquehotel。但一些大型酒店集团,如喜达屋(Starwood)、万豪(marriott)和洲际(iHG)也均有其精品酒店品牌,分别是whotel、autograph和indigo。特别是2007年万豪酒店董事长小玛特里奥(J.w.marriott,Jr)和精品酒店管理公司ianSchrager合作投资20亿英镑推出的新品牌edition,总计划内包含约达200家的酒店建设,设计的平均房间数在150~200间,这个被定义为“生活时尚精品酒店”的品牌,代表着传统酒店集团正大举进军精品酒店领域。所以精品酒店在广义上,还应包括精品五星酒店(Boutiquefive-starhotel)、精品度假酒店(BoutiqueResortHotel)等。

2.特征方面。结合精品酒店的概念,近年来国内对精品酒店特征方面的理论研究内容丰富且较为统一,一般从规模、服务、功能、设计、文化等方面加以阐述。

部分学者认为精品酒店虽未评星级,但硬、软件标准都极高。皇家驿栈创始人刘少军认为精品酒店应该符合三个条件:硬件在四星级、四星半酒店以上,软件标准超过五星级酒店;100间左右客房数;非常注重文化设计,有地方烙印和特点。

诸多学者认为,精品酒店是反标准化和反同质化的。张文成(2013)、辛儒鸿,周建华,黄友慧(2016)等人也称“精品酒店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但大家也有共识,即精品酒店有共性,如张文成(2013)认为在业者心目中还是有以下概念:硬件精良、软件到位、产品独特、服务精致、无比舒适、非凡体验、全新感受、印象深刻等,都俨然成为精品酒店的标签。⑩

3.类型方面。精品酒店的“精品”历来被认为是酒店一种类型的代称,而不是酒店的等级,目前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标准。

夏彦茗,俞挺(2011)按规模―价格―管理公司分类汇总出:精品酒店、奢侈型、规模型精品酒店。③

任洋,卢峰(2014)认为从管理模式分上有单体、集团精品酒店和精品酒店联盟;在地理位置上可分为城市型和度假型,营建方式上有改建和新建之分。⑦

乔文黎,张春利(2012)认为根据地理位置可分为城市精品酒店和名胜区精品酒店。⑨

中国旅游大辞典按设计及运营风格分为时尚饭店或微型都市型的精品饭店、“梦境型”、“生活方式型”、“设计与时尚融合型”的精品饭店。也可按照区位、营建方式、规模、设计着力点为划分依据,对精品酒店类型进行细分。11

温莺(2015)认为目前国际精品酒店主要有单体、集团化和酒店联盟等几类。12

其中,最常见是按照设计类型可分为:主题型、地域(文化)型、历史型、时尚(都市)型、家庭旅馆式精品酒店。13141516

(二)基于精品酒店设计的研究

精品酒店历来注重设计,为给住客带来别样感受,其设计必须富有创意和特色,营造现代气息的同时还要讲究文化格调,实现“家外之家”,减少陌生和拘束感。

学术界也不乏对精品酒店主题、建筑、景观、室内装饰设计研究的文章。学者们对其设计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选址和建筑物。选址是一家精品酒店的关键,应选择当地有历史文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传统民居、农舍和名人故居无疑是不二之选。王丁玲(2012)分析了安缦选址的两个极端:一为非常热闹的大都市或热门旅游目的地,亦或是选择在名不经传,知名度不高的国家或地区。但这些地方都有鲜明的主题特色、独特的酒店功能。④

有时精品酒店对位置的追求也并非那么极致,刘少军(2012)列举沙漠精品酒店、森林酒店、肯尼亚与动物亲密接触的精品酒店,位置并不能算好。但是加上设计、服务和人的因素,仍可以做到独一无二。17

精品酒店的建筑外观设计要能巧妙利用当地营造技术,尽可能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等特点紧密结合,充分保持当地建筑特色,新增建筑与原有环境要相融合。18192021

也有一些经过改造的建筑物,如山西长治香箱乡祈福村主题精品酒店,全部建筑空间均由35个集装箱改造完成。22

2.建筑内外设计。薛原(2015)认为建筑物外表均应呈现质朴、大气、谦逊的面貌,内部设计则强化源自顾客体验的一种室内空间的逻辑性。设计要素可包括建筑立面、装饰图案、材料与室内陈设等。23

徐宏,赵慧宁(2011)指出目前国际精品酒店的外立面设计一般都与当地的环境相融合,借助周围环境形成特色,成为其他酒店无法复制的特殊建筑。13

林翘楚,田大方(2016)重点关注精品酒店的室外设计,将其分为餐饮型和休憩型休闲空间,并对这两类空间从位置选定、空间定位、家具、绿化景观等进行设计。24

辛儒鸿,周建华,黄友慧(2016)探讨了精品酒店景观的差异化设计策略:传承地域特色、结合地形、消减体量、融合多元文化的方式来营造。25

华亦雄(2014)强调精品酒店的设计要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26

3.主题设计。有主题的精品酒店可让住客获得更多的知识、认同和欢乐,也让同类型酒店无法直接模仿或超越。精品酒店的主题设计可选择山水、花卉植物、季节、色彩、养身、现代科技等,凡是在规划设计中能结合地域文化、地形、建筑物、周边自然资源等特点,能引起住客共鸣的要素均可涉及。如张俊峰(2014)结合岭南当地文化中“冰”这一要素设计精品酒店的主题。28又如泰国甲米塔卡克克拉比精品度假酒店的水主题29、苏州周庄花间堂季香院的季节主题。

郭华,蒋涤非(2010)认为主题的选择要考虑酒店所处的地理、经济、交通及服务的消费群体。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生活习惯、新兴的消费趋势以及市场偏好等。30

(三)基于精品酒店定位的研究

1.客源定位。精品酒店拥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市场,客户群相对集中。显然不是针对所有人群,而是小众的,或者绝大多数面对的是高端人群。任洋,卢峰(2014)认为精品酒店目标客源范围锁定于30~50岁的具有殷实经济基础和文化涵养的消费人群。⑦

2.特色定位。王雪,贾智红(2012)认为精品酒店的特色定位可以从地域文化、建筑与装饰文化、主题文化三个因素的分析入手。⑤

3.功能定位。精品酒店的功能定位应在保留食宿功能的基础上,弱化某些高消耗的功能区域,同时增值一些能体现地域文化、强化独特体验的功能。3132

(四)基于精品酒店服务、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研究

目前虽然很多精品酒店已采用CRm系统,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如前文所述,精品酒店通常体量小,目标群体集中,因此完全可以采用差异化的模式和服务,也有必要一对一地对客户喜好进行研究,使酒店有限的资源集中运用到客户身上。

陈琦(2015)指出顾客服务质量感知来源于舒适、方便、亲切、安全和物有所值感,因此需提高员工素质、员工满意度、以硬件为支持体验优质服务,从而实现精品酒店服务质量的提升。33

学者们认为需深入了解客户需求,通过培训让服务人员形成自行搜集信息的习惯,培养主人翁意识,根据消费额等来确定不同的顾客群及一些Vip(如记者、行政人员等);定期完善客户数据库,做好客户回访,引导和培养客户预定习惯、做好CRm的精细化和个性化等。343536

(五)基于精品酒店营销的研究

精品酒店所面对的顾客群体绝对数量有限,因此可采取差异化营销方式。

张文成(2013)认为精品酒店的营销讲究“精准”,需要从市场定位、目标客户、信息资料、客户拜访和营销计划五个方面着手。⑩

尹萍(2012)认为精品酒店应采取专项化的营销策略,提出口碑营销、关怀营销和网络营销的策略。36

刘少军认为精品酒店的定位本身已和其他酒店有了独特的区隔。可通过“名人效应”及后续与团购或点评网站的合作,让消费者亲自体验,形成一种口碑效应。19

张怡(2013)认为可通过微博与客人建立固定而长久的联系,尤其是对忠实客户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促销。但同时需要注意微博的维护、的内容、频率、时间段及回复的及时性等。37

(六)基于酒店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的研究

目前酒店市场对精品酒店的内在需求不断扩大,携程网数据显示,2007―2010年期间,与携程合作的精品酒店数量至少增加了200%。38又根据一份2012年有关酒店用户线上调研报告,30%的受访者尚未入住过精品酒店,但未来均将入住精品酒店纳入出行计划。入住过的度假或商务客人,在受访前的12个月中入住过1~2次精品酒店的人数占比超过55%,可见精品酒店的市场潜力无限,顾客愿意选择精品酒店入住,而且愿意反复入住。39

1.未来发展趋势方面:

贾静(2010)认为中国许多城市的高星级酒店已趋于饱和,市场进一步细分,精品酒店的市场机会将比传统酒店更大。①

王丁玲(2012)认为目前国内已经具备硬件、意识及消费群体这三个条件发展精品酒店。④这是消费者的选择,也是酒店投资方的需求。

温莺(2015)认为绿色环保理念是未来精品酒店市场竞争的一个明确方向。12

2015年在京召开的智能+精品酒店融合沙龙上Lewin了针对精品酒店“智能化”的解决方案――Him系统,暗示着未来“智能+”将会在精品酒店中再掀新浪潮。

2015国际精品酒店主题论坛,美国著名建筑公司Gensler设计总监tomasContreras称未来酒店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包括更多拥有独特想法和观念的年轻人,因此在设计上要更多地融入美感、可操作性、科技、国际化等。40

郑楠(2016)认为中国精品酒店发展未来由于中产、富人阶层规模扩大,外国游客和商人,客源市场充足。42

2.对策方面:

刘少军(2014)认为未来国内精品酒店应该联盟,整合中国所有的精品酒店品牌,搭建平台,可以做C2B模式。43

高宏(2015)认为精品酒店未来在设计装修风格时需注重高品位,提出绿色生态发展的方向;需结合各地环境,制定不同的酒店发展模式。44

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精品酒店未来需重点打造酒店品牌;提升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品质来树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需要维系忠实客户群来实现持续盈利。45464748

李文希(2014)则认为未来中国精品酒店可吸纳小型旅游住宿机构进行转型;通过建筑的精致、设计的精巧、服务的精细和管理的精益求精重新正确定位精品酒店内涵;从仅关注极少的高端消费群到兼顾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38

(七)基于精品酒店个案的研究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精品酒店品牌约2000多家,年营收达1000多亿元。国内精品酒店(2014年)约500多家,年营收100多亿元。从国际范围来看,包括安缦、悦榕庄、悦椿、阿丽拉、洲际旗下英迪格(indigo)、evenhotel和Kimpton、凯悦旗下安仕达(andaz)和柏悦(parkhyatt)、雅高旗下美憬阁(mGallery)和璞邸(pudi)、万豪旗下autographCollectionand、moxy、eDition以及aCHotels等。

国内精品酒店品牌如裸心、诗莉莉、花间堂、木棉花、皇家驿栈、隐居、雷迪森庄园、颐和公馆、柏联、御庭、德懋堂、璞缇客、thehousecollective、松赞、怡亨、书香府邸、千里走单骑、左右客、URC、涵碧楼、台北商旅等。

当然国内学者的个案研究部分单体精品酒店,如水舍精品酒店(上海)、洛克菲花园精品酒店(江苏无锡)、瓦竹书院精品酒店(北京)、U空间精品酒店(福建厦门)、那宅精品酒店(福建厦门)、云水・格・精品酒店(浙江杭州)、山嘉荷精品酒店(江苏江阴)、海心亭和杨家登精品酒店(云南大理)、麦语云栖精品设计酒店(北京)、老码头精品酒店(上海)、香箱乡祈福村主题精品酒店(山西长治)、小盘谷会所酒店(江苏扬州)、tUVe精品酒店(香港)、云庐精品生态酒店(广西桂林)等。49505152535455

三、结语

西方已有非常成熟的精品酒店联盟,如全球奢华精品酒店联盟(SLH)、全球设计酒店联盟(theDesignHotelsoftheworld)、罗莱夏朵(Relais&Chateaux)等。部分中国精品酒店也加入到这些联盟,如SLH(中国)接收了南京御庭精品酒店、苏州平江府精品酒店、昆明柏联Spa温泉、新濠中国度假村的御林山舍、香港逸兰精品酒店、香港帝乐文娜公馆、乌镇锦堂会、上海璞邸精品酒店。DesignHotels(中国)的成员包括香港美丽华精品酒店、香港南岸精品酒店、上海水舍精品酒店等。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精品酒店的理论研究已进入较高的阶段,从建筑规划、室内外设计、定位、主题、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等多视角切入,研究内容丰富,并不断出现新的案例。

注释:

①贾静.山东发展精品酒店的可行性分析.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4):7-8

②洲联集团.精品酒店:缘起、定位与设计.城市住宅,2014(7):106-107

③夏彦茗,俞挺.精品酒店专题研究成果报告.建筑创作,2011(5):28-49

④王丁玲.国际精品酒店空间扩张地理要素分析.现代商业贸易,2012(17):71-72

⑤王雪,贾智红.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与设计表达.华中建筑,2012(6):24-27

⑥徐伊.上海特色酒店之旅当住宿成为旅程一站.风景名胜,2012(6):148-155

⑦任洋,卢峰.中国精品酒店的“精品”设计之道.城市建筑,2014(16):34-37

⑧王洋.精品酒店的室内设计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235

⑨乔文黎,张春利.精品酒店设计解读.城市建筑,2012(4):39-40

⑩张文成.精品酒店:“精”为王道――精品酒店的设计、服务与营销探讨.饭店现代化,2013(9):58-62

11章宇贲,张维.精品酒店建筑的Dna.新建筑,2011(3):20-24

12温莺.基于绿色理念下的中国精品酒店发展思考.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0):93-94

13徐宏,赵慧宁.精品酒店设计初探.美与时代,2011(5):39-41

14宋丽斌.精品酒店之设计理念浅析.大舞台,2015(2):50-51

15彭薇娜,潘丽雅.精品酒店的室内设计探讨.现代装饰(理论),2014(1):59-60

16王政军,王保松,李佳龙.国内精品酒店发展态势探析.智能城市,2016(6):236

17刘少军.文化与旅游地产及精品酒店.城市住宅,2012(7):51-55

18张文成.浅议精品度假酒店经营之道.饭店现代化,2014(7):50-55

19吴昕,杨晓川,汤朝晖.精品酒店邂逅传统民居.南方建筑,2016(4):42-45

20华峰,何俊萍,张首.基于地形的建筑设计研究――云南弥勒湖泉Spa精品度假酒店.建筑技艺,2013(4):165-173

21王佳.论少数民族地区精品酒店建筑及景观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以云南大理喜洲精品酒店设计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5(20):318-320

22姜波,孙杰.香箱乡祈福村主题精品酒店.中国住宅设施,2012(9):32-37

23薛原.精品度假酒店地域性特色塑造――KerryHill(科瑞・希尔)作品解读.中国房地产业,2015(Z2):48-49

24林翘楚,田大方.精品酒店室外休闲空间设计初探.山西建筑,2016(9):214-215

25辛儒鸿,周建华,黄友慧.差异化语境下的精品酒店景观营造――以重庆悦榕庄为例.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87-93

26华亦雄.诗性智慧下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安缦法云精品酒店为例.装饰,2014(11):135-136

27肖琦,金恩贞,洪宽善.浅析精品酒店中出现的客房设计特性――以2008年以后开业的国内外精品酒店实例为中心.设计,2015(11):145-147

28张俊峰.冰精品酒店设计――论精品酒店与地域文化的必要联系和文化遗产的探索与保护.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4(10):112-114

29黄嵩.东南亚风格度假酒店设计研究――以泰国甲米岛塔卡克克拉比精品度假酒店为例.美术教育研究[J]2015(20):59-61

30郭华,蒋涤非.特色酒店的主题设计浅析――以外滩老码头精品酒店设计为例.中外建筑,2010(7):121-123

31廖钺.精品酒店功能及环境定位的设计初探.现代装饰(理论),2016(5):7-8

32张蓓,刘培.花间堂文化精品酒店的“精品”理念解读.城市建筑,2014(16):15-18

33陈琦.基于心理体验视域下的精品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提升.管理观察,2015(2):171-172

34吕海燕.精品酒店的客户关系管理探析.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4):90

35王晓娟.上海市精品酒店服务质量提升实证研究分析.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0-22

36尹萍.刍议精品酒店的客户关系管理.中国商贸,2012(3):117-118

37张怡.酒店微博营销策略――以丽江老磨坊精品酒店为例.中外企业家,2013(5):23-24

38李文希.议中国精品酒店未来的发展方向.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9):91-92

392012年中国精品与设计酒店用户线上调研报告.新财经,2013(3):20-21

40陈慧中,tomasContreras,梁景华,杨邦胜,江用正,程兴东,饶保华,阿森,潘冉,曾帜辉.设计的善意――2015国际精品酒店主题论坛.现代装饰,2016(1):36-37

41郭树涵.主题精品酒店的大时代.中国新时代,2014(7):48-53

42郑楠.中国精品酒店的前景分析.经营管理者,2016(15):74

43刘少军.产品即话题――皇家驿栈精品酒店的诞生.中国广告,2014(8):92-93

44高宏.当代中外精品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1):85-86

45魏俊巧.论中国精品酒店的发展.经济研究导刊,2014(15):236-237

46王若郦.探索中国精品酒店的发展之道.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1):91-92

47顾燕云.我国精品酒店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完善对策.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Z1):71-72

48张震.新时期精品酒店的经营策略研究.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3):79

49郑莉,胡智淼.“apple”理念在当下的精品酒店设计中的启发.价值工程,2014(7):137-138

50彭聪,田宇,葛米娜.武汉发展精品酒店Swot分析.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1):103-106

51陈晓静,袁溥.酒店经营的新出路:精品酒店.经营管理者,2011(4):112

52于霞.精品酒店的发展对策研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3-85

53严得英.2016年6月中国住宿业精品酒店品牌发展报告2016-07-13.http:///industryReport/131165_1.shtml

54丁晴.精品酒店在国内的发展与思考.中国建材科技,(S1):271

55李应军.我国精品酒店的发展对策.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11):74-76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苏州215000)